生态扶贫十篇

时间:2023-03-24 20:51:41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篇1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扶贫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色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生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生态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劳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通过多种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一)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政府投资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二程建设,支付贫困人口合理的劳务报酬,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二)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文持设立护林员等工作岗位,让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在贫困区域万的自然保护区等,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三)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月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通过二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招宽贫困人口

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补助资金,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获得补助收入。

四、各项任务措施

(一)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各类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因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程度。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整本镇25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优先扶持有需求的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团人口。在树种、草种选择上,指导贫困户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林种、草种,促使贫困户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贫困村符合现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镇林业站、镇国土所)

2.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黑土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因村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通过修筑谷坊、沟头防护、载排水沟及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初步遏制侵蚀沟道下切扩张,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入河泥沙,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趋向改善。(镇水利所)

(二)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收益程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森林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攻策,推动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镇林业站、镇财政所)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票成优势,在相关规划的引领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争项部级特优区评定时,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吴突出的村适当倾斜。拓宽我镇投融资渠道,落实资金整合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三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发展生态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园、生态公园、休闲度假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采摘园等,扩大与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镇林业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镇扶贫办)

2.发展特色林产业、林下养殖业。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草食养殖业和特色水户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全县林业生态产业重点推进优质水果、林下资源与山珍食品三大产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镇林业站、镇畜牧站、镇扶贫办)

(四)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

1.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太所有权、林地经管权等新型权权抵甲贷款改革,拓宽贫因人口增收渠道。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森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转变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贫因村资户股份化、土地使用权反双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镇林业站、镇扶贫办、镇农经站)

2.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积吸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因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研究生态脱贫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多业增收等措施和政策,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模式,打造生态脱贫样板,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镇扶贫办、镇林业站、镇农科站)

3.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研究制定生态管护员制度,规范生态管护员的选聘程序、管护范围、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生态资源管护能力。加强生态管护员选聘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管护员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审核评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生态管护员管护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先招聘贫困人员为生态资源管护员,使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回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林业局、镇农经站)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做好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各村、各站办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站办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向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扶贫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资金投向贫困衬倾斜。加强扶贫项目组织申报实施的指导和服务,严格选,及时报送或审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谟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生态扶贫。要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任务,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镇财政所、镇国土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所、镇扶贫办)

(三)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人口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大对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能耐,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市场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镇扶贫办、镇林业局)

生态扶贫篇2

横亘重庆东南部及黔、湘、鄂等省的武陵山脉,就是传奇发生之地。

1600年后,同样在渝东南群峰下,一个新的传奇再次展开。

传奇前方,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桃花源”。

破“咒”之战

为了得到耕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些地方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013年,晏大平48岁。辛苦了半辈子,他只给家里攒下一间40平方米的破屋。

他的家,位于彭水县润溪乡樱桃村,海拔1300米。

对家乡的生活,晏大平用一个字形容:“苦。”

“山上土松,雨水一冲,就露出白花花的岩层。”

“山上地少,忙一年就能混个肚饱。”

…………

瞧着儿子一天天成年,晏大平更闹心了:“住在这穷乡僻壤,儿子啷个讨媳妇?”

无奈之下,他只能和妻子到城里建筑工地打工。

环顾渝东南一区五县,大量人口居住在武陵山高海拔地区,形成了连片贫困带。

当地有“顺口溜”道:“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

渝东南的“穷根”何在?

就以樱桃村为例。这个村子的历史,可以回溯到湖广填四川时代――300年间,村民们刀耕火种、开荒犁田,透支了本不厚实的资源承载能力;同时,由于山高路远,基础设施配套困难,更加剧了当地贫困。

于是,一个贫困“魔咒”形成――当地有“顺口溜”道:“越努力开荒,越饿得心慌。”

如何破“咒”?

“只有当发展模式选择不当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才成为一对矛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说,如果转变发展观念,用生态环保的眼光看待发展,不但不会阻碍发展,反而能发现经济新增长点,做到两者和谐统一。

这样的和谐统一,正是渝东南的目标。

2013年9月,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武隆六区县被划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该区域功能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

“魔咒”当前,渝东南如何破冰前行?

市委、市政府指明了方向: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适度发展、特色发展。

“点”的突击

人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学会顺从自然。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

以前,张世强穿衣服从不挑颜色:“因为一进车间,粉尘就会把你染成灰色。”

张世强在秀山县锰工业的“头牌”企业嘉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天天当‘吸尘器’,迟早生病。”张世强说,由于水污染和锰尘污染,经常有村民来堵厂门。

锰工业一度占秀山GDP的80%。可是,由于长期粗放式生产,锰工业污染了环境,也透支了资源。

为争夺GDP,渝东南曾对工业项目来者不拒。结果,环境受损,当地的贫困面貌却没能扭转――2013年,渝东南人均GDP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57.5%。

“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提出,渝东南要‘点上开发’――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在环境可承受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勇说。

具体到工业方面,就是围绕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交通枢纽、能源基地、旅游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特色农业基地等“点”,淘汰和提升落后产能,引进集约型新兴工业。

秀山锰工业,就在“淘汰和提升”之列。

2014年3月24日,“2013年重庆中小企业创新50强”名单公布――嘉源矿业榜上有名。

近年来,秀山重拳整顿锰工业,并通过引产入园、技术升级等方式“去粗存精”――嘉源矿业也升级了环保技术,成为当地传统工业转型模范。

与此同时,集约型工业也开始在“点”上集聚。

2014年3月的一天,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

新平整出来的工地上,车间和大楼不断长高。

“雨润200万吨肉食品深加工、朵朵润尔、黔烽物流、乡乡通医药物流……今年,一大批项目同时开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友才掐指说道。

按照功能定位,作为“渝东南重点开发区”的黔江,将“发展适宜产业,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

而集聚黔江90%工业的正阳,就是未来黔江工业开发的“支点”。

2013年,通过退城入园、定向引资等方式,汽车摩托车配套、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集约型工业云集正阳,实现产值140.02亿元。

“以定位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比较优势就随之凸显。”重庆产业经济专家廖元和说,秀山的农机和现代物流,武隆的铝土矿深加工,彭水的清洁能源,酉阳的铅锌矿深加工,石柱的高品质石英矿和高端电子玻璃,黔江的卷烟、食品、木业……未来,这些集聚于“点”的产业,都可能成为一方脱贫致富的支柱。

“面”的恢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要想生活好,除非把山搬倒。”2014年以前,晏大平常听乡亲们这样抱怨。

他做梦也想不到,山没有搬,人搬了。

“搬下山,水、电、气三通,坐车到县城就40分钟!”一年前,乡干部送来一个消息。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晏大平心里一亮。

一部堪称“当代愚公”的空间重组史诗,在晏大平面前徐徐展开。

渝东南群山,素有“重庆绿肺”美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9.4%,大批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分布其间。

同样是这片山,也是不少贫困群众的家园。

“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相交叠,会导致环境危机和人口贫困,造成‘双输’。”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邓洪平说。

如何扭输为赢?空间重组。

“按照‘面上保护’战略,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易地扶贫、农村环境治理等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口自愿下山和合理集聚,有助于大自然恢复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也能改善高山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空间,赋予其更好的脱贫条件。”市扶贫办法规处处长景波说。

通过空间重组,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走下大山,奔向幸福――

酉阳县木叶乡,胡秀英一家搬出原始森林,住进了崭新的小洋楼。

黔江区五里乡,贫困户彭内江搬下山,也告别了水、电、路“三不通”历史。

秀山县孝溪乡,七旬老汉张国富乔迁新村,下雨天再也不湿脚了。

…………

人口“向下”,林业和环保力量竞相“向上”。

向上干嘛?恢复生态功能。

2014年端午节,网友“风行天下”赴武隆旅行。

来到土坎镇,他仰望群山,只见绿树入云天。

“远山一隅,竟有桃源。”“风行天下”在微信中赞叹。

“以前,山上住人,基础设施配套却难跟上,结果不少村子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武隆县一位干部说,“通过生态扶贫搬迁和农村环境治理,人和环境的矛盾大大缓解。”

2013年,武隆完成了14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时,完成营造林21万亩,成为全国首批林业信息化示范县。

数字背后,“双赢”效应显现。

晏大平也成了生态搬迁户,搬家那天,晏大平既喜又忧。

喜的是:“搬出穷山沟了。”

忧的是:“以后怎么糊口?”

“绿金”时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张维屏《己亥杂诗(其五)》

2014年5月,石柱县冷水镇八龙村。

莼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慧,又开始到水田“泡脚”。

“5月是莼菜收获季。”潘慧说,“今年行情好――莼菜每斤市价4元左右,每亩收益能达到8000元。”

近年来,石柱县围绕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助农增收的完整产业链――当地乡亲有“顺口溜”:“山上种连苦也甜,山下摘莼销日本,家中待客乐淘淘,一年到头钱不少。”

在限制了粗放型工业、重组了三大空间之后,渝东南如何着力发展?

“生态,就是渝东南的比较优势。”林勇说。

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围绕定位,激活资源,配套产业。”有学者支招。

仿佛春风催绿树,群山间沉睡的资源醒了。

酉阳把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其他产业都围绕旅游布局,产业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秀山将“药都”作为理想,以37万亩中药材基地为后盾,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

武隆的旅游已经成为全县主导产业,未来将打造“中国武隆公园”。

彭水将着力打造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郁山古镇“四大特色旅游区”,同时做大做强“烟、芋、薯、畜、林”五大主导产业。

…………

晏大平的家,就位于摩围山景区。

今年农历除夕夜,樱桃村三组。

新年钟声响起前,晏大平来到屋外。

面前,黑黢黢的河谷对面,一条陡峭山梁横亘河谷――那是他以前的家。

身后,一栋小洋楼赫然耸立,白墙、黑瓦、红窗,屋檐下还挂着三百斤腊肉――这是他今天的家。

生态扶贫篇3

这是巫山县通过打造农村集中安置点等方式,强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让高山村民享受新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3.5万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

生态立县 破解难题

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抢抓机遇,破解瓶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关乎巫山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

“生态立县”突破口在哪?有哪些路子可走?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巫山根据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破解发展与生态矛盾的路子――对高寒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经过多年的人口梯度转移,巫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6万多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偏远高寒和地质灾害区,生活水平较低,脱贫致富难度大,而且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生态搬迁规划,明确3年搬迁3.3万人,实施1个村6个社“整体搬迁”,建成66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减少人口载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弘扬生态文明进步,帮助村民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打造、小城镇建设,巫山县规划建设搬迁集中安置点,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核算,统筹安置,并注重贫困户搬迁承受力。

目前,全县已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46个,基本完工25个;已签订搬迁合同3650户12785人(含4种搬迁方式),占任务的100%,实施搬迁2956户10355人,占任务的81%,其中贫困户4722人,占搬迁户的45.6%,集中安置和相对集中安置比例达75%。基本完成“一村两社”整体搬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亮点纷呈,多次得到市领导和市督查组的高度肯定,万州、丰都、巴东等区县纷纷到巫山考察学习。

探索经验 全力推进

从2007年以来,巫山投入1.87亿元,采取农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式安置、进城进镇安置、县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搬迁了3.5万人,实施了“一乡两村”的整体搬迁,庙堂整乡搬迁创全市乃至全国搬迁典范,效果十分明显。搬迁户中有70%以上的贫困户能脱贫,有50%以上找到了致富门路。

短短几年时间,巫山县就使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具体举措是什么?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表示,巫山成功探索出四条经验,让深山村民搬家搬出了新生活。

第一是确立搬迁原则。巫山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安置、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县外投亲靠友安置、县内分散“插花”安置、县内农村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进城镇安置等模式,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引导、帮助和促进农民自愿搬迁、主动搬迁、多渠道搬迁。

第二是进行科学选址。首先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避免政府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其次要向城镇建设拓展区倾斜,以此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再次要向重点产业发展区倾斜,以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最后要向文化旅游重点区域倾斜,使搬迁农户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第三是部门通力协作。整合农业、建设、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主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巩固和改善人居环境,改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培育农民增收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安置地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并优先安排其就业。

第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出台《生态扶贫搬迁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将生态扶贫搬迁作为单项考核。县里统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生态搬迁资金问题,并由县财政配套20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简化搬迁手续办理程序,全程为搬迁户做好服务工作。

村民“下山” 自我发展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的劣势,尽管高山地区群众十分勤劳,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即使解决了温饱,也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斩断“穷根”,必须走出新路。从2006年以来,巫山把生态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偏远高寒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3.5万余人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目前,在主要安置区,已开发整理土地3000多亩,修建公路30余公里,并大力发展了烤烟、柑橘、中药材、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同时新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高低压线路及学校、村级卫生室等,基本解决了搬迁户用电、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让村民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能通过发展产业逐步致富。

“不光是居住有了新家,政府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从金坪乡大红村搬迁至茶园村安置点的村民李宗天说。

“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已初见成效。”县发改委主任陈恭福说,全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行差异化分类补助标准,突出向困难群体倾斜支持。同时,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对原有的仙桥、乌龙、茶园集中安置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新启动的杨坝、福坪、柳池、伍柏集中安置点强力推进,认真策划庙梁、龙溪、三合集中安置点建设相关工作。

整体扶贫开发 推进效果明显

2013年,巫山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施项目400多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6500人,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13公里,实施生态扶贫搬迁10355人,开展各类扶贫培训3892人,完成21个村整村扶贫并接受市级验收,新发展党参、金槐等中药材3万亩,集中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点3个,推进2个小片区扶贫综合开发。

在主打高山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巫山县的整体扶贫开发坚持规划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定位,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搞好“三个结合”,即:结合城乡统筹,鼓励小城镇发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将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景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扶贫安置区建成该县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区。

生态扶贫篇4

1.1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项目所涉及的58个贫困县,其中部级扶贫县36个,省级贫困县17个,插花贫困县5个,共涉及全省的10个市。据统计,58个贫困县中共有贫困人口183.38万人,占项目区总人口的16.04%。项目区贫困人员数占到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78.03%。

1.2贫困县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为982.54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455.40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7282.71万亩。在林业用地面积中,其中乔木林地面积2505.96万亩,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297.78万亩,疏林地177.60万亩,其他灌木林地1445.1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51.45万亩,苗圃地7.44万亩,宜林地2570.00万亩。贫困区森林覆盖率19.02%。

1.3贫困县公益林分布情况

全省58个贫困县现有公益林面积4582.17万亩。包括重点公益林面积1487.30万亩,其中部级公益林1387.30万亩,新划入的重点公益林100.00万亩;一般公益林3094.87万亩,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1783.48万亩,疏林地、无林地1311.39万亩。

2林业生态保护扶贫精准模式

2.1可实施的扶贫项目

根据《山西林业生态保护精准扶贫专项规划》成果,就林业生态保护专项而言,在贫困区可以实施资源管护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两大类项目。在资源管护中,可以实施公益林管护、新造林地管护、增加林业生态护林员三个项目。在所有实施的项目中,其中管护重点公益林1387.30万亩,管护一般公益林3094.87,管护现有未成林造林地877.1万亩,同时对2017年—2020年每年新增的400.00万亩新造林地进行持续管护,增加林业生态管护8091人;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487.3万公顷,其中部级公益要1387.30万亩,新纳入补偿的公益林100.00万亩。

2.2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

对于可实施的林业生态精准扶贫项目,管护国家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8.0元/亩•年,其中7.5元/亩•年用于工程费用,0.5元/亩•年用于管护公共支出;管护公一般公益林中的疏林地、无林地3.0元/亩•年,其中2.5元/亩•年用于工程费用,0.5元/亩•年用于管护公共支出;管护新造林10.0元/亩•年,0.5元/亩•年用于管护公共支出;林业生态管护员10000.00元/人•年,不计提公共管护费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5.0元/亩•年,其中0.25元/亩•年用于公共经费支出。经计算,项目在2016年至2020年的投资实施期内,共需投资386359.55万元。在项目的总投资中,申请国家资助192425.55万元,银行融资196964.00万元。

2.3项目采取措施

(1)管护人员的聘用

为真实有效的将扶贫工作落到精准之处,在聘用管护的劳务人员上,要确保聘用足够的贫困劳力参加林地资源管护工作。①公益林管护,未成林造林地及新造林地的管护确定80%以上雇佣贫困县区的贫困劳动力参加项目建设;林业生态管护员100%雇佣贫困区的贫困人口劳动力②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扣除公共支出外,剩余资金的19.4%用于支付贫困人员的公益林补偿效益。

(2)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部门协调: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林业部门要主动有为,按照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要求,全力以赴落实好生态保护脱贫的政策措施,确保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保护增加收入。同时,加强与同级财政、国土、扶贫等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确保任务落实、资金到位和管护人员身份核实精准。整合项目,保证投入:系统整合森林资源管护类项目,统筹布局58个贫困县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新造林地管护等工程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同步落实。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的政策,建立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省级补偿制度,建立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增加资金投入。鼓励管护人员在尊重林权权利人意愿和保证资源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创新机制,加强合作:探索国有林场与周边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国有林场承担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外聘管护人员中贫困人口比例占到60%以上。国有林场通过托管、合作等方式,对集体所有的公益林,实行统一保护经营管理,发挥国有林场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更好地组织聘用贫困人口参与保护经营,有效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市、县林业部门要加强对管护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管护技能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常态化的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兑现,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凡是整合统筹纳入扶贫范围的专项资金,要按照管理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强化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专项检查,保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管护人员劳务费支出,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3)组织管理措施

合理设置管护岗位:结合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摸清森林资源底数。根据地类、管护难易程度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科学划分管护责任区。统筹天保、公益林、新造林地等管护项目,兼顾管护人员的管护工作量和劳务费收入,合理确定管护人员数量。按照《山西省林业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和《山西省生态保护精准扶贫专项规划》,重点公益林管护标准7.5元/亩;一般公益林中有林地、灌木林地管护标准7.5元/亩,疏林地、无林地管护标准2.5元/亩;新造林地管护标准9.5元/亩。原则上每个管护人员管护面积不低于500亩,保证聘用的贫困管护人员年管护劳务费收入达到12000元。精准聘用管护人员:县林业部门要制定《森林管护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明确聘用的基本条件,实行村推荐、乡审核、县扶贫部门核实、县林业部门聘用和管理,新聘用管护人员全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确保管护岗位中贫困人口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时,明确生态管护扶贫不是兜底扶贫,对于不能胜任者要及时更换。新聘用的管护人员应遵纪守法、责任心强,热爱林业事业,熟悉村情、山情、林情,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劳动能力,能够胜任野外巡护工作;年龄原则上在20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边远山区可适当放宽到65周岁;居住地为本村,原则上不跨乡镇。县林业部门要按年度与管护人员签订规范的管护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待遇。县林业部门要对现有管护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对领取管护费而无责任区的管护人员和对不能胜任工作的管护人员,要立即清退出管护队伍;占用管护岗位领取管护费的其他在编人员。除国有林经营单位外,在编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占用的管护岗位和部分非贫困管护人员,2016年底不再续签管护协议,2017年起聘用贫困人口作为管护人员。对空缺的管护岗位,要按照《森林管护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及时补充,不得出现管护空当。国有林经营单位外聘管护人员,60%以上要雇用或聘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强化管护人员管理:要对现有管护人员进行彻底调查,要摸清每个管护人员是否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重新划定管护人员责任区时,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和管护人员要到现地对管护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状况进行确认,确保管护协议中的图、小班表与实地一致。建立完善的管护人员档案资料,确保人、地、图、表、卡统一。管护责任区之间要设立界桩,分清界限,明确责任。统筹使用管护资金:县林业部门要统筹本年度和以前年度管护和补偿资金,集中力量扶贫攻坚,7月底前细划管护责任区,力争8月底前新聘用管护人员5000名,2017年1月1日达到8091名,加快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管护人员的进程,保障贫困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收入。创新管护模式:推行“1+X”的帮扶互助管护模式,实行片区负责制。由管护队伍中留用的熟悉政策、业务能力强的管护人员作为片区负责人,管理带领帮助几名新聘用管护人员,提高新聘用管护人员的管护能力,共同管护,不留空当,实现生态管护扶贫。鼓励管护人员组成管护责任片区、组建管护小组或林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将森林管护任务、生态修复工程和林下资源利用有机结合,通过“精细化管理、资产化管护”,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增加管护人员收入。提高经济补偿:提高现有部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给林权权利人的比例,不得低于50%。待国家和省提高补偿标准后,进一步提高林权权利人经济补偿标准。

2.4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改革开放后,贫困山区留守的人员,除老弱病残外,剩余劳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思想观念落后,没有创造性和进取心的人,他们不但是经济上的贫困者,也是思想和行动上的贫困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这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要让他们接受现实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新理念,要解放僵锢的思想模式,使之在政策引导下,有自食其力的决心和毅力,有行动力去实现自我脱贫致富,并为永久脱贫蓄积能量。否则,脱贫致富,只能是一时之事,如果国家政策有改动,这部分人会很快返贫,无法达到政府要求的脱贫目标。

3结论

山西至“十三•五”期末要达到全部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林业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完成脱贫任务,就必须找准扶贫攻坚的路径,以科学实施的策略完成扶贫任务。林业生态保护精准扶贫专项,是林业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必须采取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式实施,在解决顽固问题的基础上,实现项目区贫困人口的永久脱贫。

作者:吴萍萍 单位: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参考文献:

生态扶贫篇5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按照宁南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我局以本单位帮扶责任人为主体,以杉树乡漆树村为基地,在认真总结帮扶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扶贫日”帮扶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确保目标明确

我局历来把贫困村帮扶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在接到“开展2019年‘扶贫日’帮扶活动的文件”后,局领导积极召开了全体参与帮扶工作的干部会议,结合当前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了开展“扶贫日”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地点、人员、资金的落实,帮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强化宣传,确保活动开展

一是组织帮扶责任人到定点帮扶村杉树乡漆树村进行入户走访工作,对帮扶的建档立卡户现行生活状况和生产需求做了了解。二是集中为29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二桶油、一袋米。三是以面对面的形式向贫困户积极宣传了扶贫惠民政策,尤其是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帮助贫困群众理清脱贫思路,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四是慰问了驻村帮扶干部,并送上慰问品。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目前漆树村党员大多在外地务工,使得村支部班子力量弱化,村级组织功能弱化,帮扶工作开展困难。

(二)漆树村产业基础薄弱,村庄的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漆树村集体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无法建立起厚实的产业基础。

(三)贫困户发展动力不强,虽掌握一定的扶贫惠民政策,但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偏差,主体意识不够强,安于现状,有的贫困户家庭生活没有目标,致富没有规划,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积极性和主动性极低。

三、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提升村民党员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领导作用,为走好扶贫致富道路,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夯实阵地。

生态扶贫篇6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农村贫困;生态式扶贫;运营模式;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F026.2[文献标识码]A

1生态脆弱区与农村生态贫困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自然耦合生态系统三大类。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通过各个子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表现出来,如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脆弱性的区域是生态敏感度最强烈、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同时也是大多数农村贫困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2008年,国家了《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大、脆弱生态类型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明显,生态脆弱区占整个国土面积60%以上,中度生态脆弱区面积达55%以上。2014年,我国公布了592个部级贫困县。根据贫困县和生态脆弱区分布情况,二者在地理分布上由于有正确处理生态资本与贫困的关系,使得区域生态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高度融合,逐步形成“贫困跨界、风险共生、脆弱连片”现状,导致生态资本对生态脆弱区减贫的抑制作用日益明显,难以摆脱“扶贫—开发—破坏—贫困”的“PPE怪圈”,即所谓的生态环境的贫困效应。

2新常态下生态脆弱区农村扶贫模式转型

2.1农村传统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弊端

自1986年自上而下开发式扶贫规划、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2001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传统扶贫开发模式。在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发展要素的外延已经拓展到生态资本领域,传统“输血式”扶贫模式暴露出诸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扶贫缺乏沟通和互动。政府传统的单向度扶贫模式一般是“自上而下”的项目性扶贫,大多体现的是对贫困农户物质的充实,救世主思想严重,很难做到精准到户、因户施策。二是传统扶贫割裂了市场经济效用,对贫困区域的援助、贷款、减免债务等,虽能增加区域的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但却忽略了经济增长的市场配置因素,导致扶贫资源配置无效率或“市场失灵”。三是传统扶贫忽视了生态资本价值。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农户生计选择有决定性作用,但生态脆弱区大都是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改善区,忽视了生态资本自身价值。

2.2新常态下生态式扶贫模式的兴起

在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发展要素已经拓展到生态资本领域,传统“输血式”扶贫模式暴露出诸多的弊端,新常态下扶贫的转型正融入到绿色经济和生态资本领域,“生态”围绕“经济”转的“經济中心说”,必须让位于“经济”围绕“生态”转的“生态中心说”,才能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的绿色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式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理论的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

2.2.1生态式扶贫要素。(1)生态式扶贫主体。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扶贫。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机制,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重点扶贫项目。二是市场主体参与扶贫。积极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三是社会组织支持扶贫。按照“自主自愿、互惠互赢”原则,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主动与贫困群体结对共建,发展村级经济。

(2)生态式扶贫客体。生态式扶贫模式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贫困对象瞄准原则,实行精准识别。一是瞄准贫困户,严格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动态调整原则,对贫困对象建立动态管理识别系统,科学合理确定扶贫开发对象;二是瞄准贫困村,找准制约发展突出问题,找准群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难题,及时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

2.2.2生态式扶贫路径。(1)生态式扶贫的经济化路径。生态经济化就是要在对原有生态技术进行创新的基础上,提高生态要素产品的品位,进而在市场交换中合理转化绿色财富,获得较高的生态收益率。Costanza(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17种进行赋值,测得全球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约为33万亿美元/年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本存量及资源丰富,通过生态资本运营包括生态系统资产化、生态资产价值化、生态价值要素化、生态要素资本化等实现生态资源资本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够使生态脆弱区在资源禀赋上形成高效的“后发优势”。

(2)生态式扶贫的生态化路径。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发展的基础,生态式扶贫要以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前提,而产业发展及系统代谢是连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纽带,强调的是经济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经济生态化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产业系统的生态化,不仅实现物质循环与物质减量化,而且更强调充分认识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双重性,致力于产业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渐趋协调,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本积累的良性互动。

3生态脆弱区农村生态式扶贫运营模式框架

农村贫困地区与脆弱生态环境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非良性的耦合,而传统扶贫模式已不能全面解决生态脆弱区农村贫困问题,生态式扶贫就是这种新常态下“绿色”与“减贫”兼顾的“造血式”扶贫开发的典型模式(见图1),为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

3.1生态投资收益式扶贫

在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资本的外延已逐步转入绿色经济和生态资本领域。对生态脆弱地区而言,生态资本是是生态贫困发展演变过程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生态资本化率每增加1个单位,贫困变化率就会降低0.34个点。因此,通过促进生态脆弱区农村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生态资本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生态资本如何增值?无疑,投资为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对生态资本进行投资能够提高利用效率,既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又能够获得投资收益惠及于贫困人口。

3.2生态产业发展式扶贫

生态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产业称之为环保产业,广义的生态产业还应包括一切直接和间接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管理有关部门和产业的总称。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和新方向,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利于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良性循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也是因地制宜进行可持续生态产业开发与城镇化建设,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的合作“造血式”扶贫的实践探索。

3.3生态补偿参与式扶贫

生态补偿的核心理念是运用社会经济系统,通过政府和市场的手段向生态系统的“反哺投入”,即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在生态脆弱区农村贫困和脆弱生态环境双重压力下,采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型的扶贫模式不可持续,而把“造血式”生态补偿的理念运用到扶贫实践中,完善以“目的导向性”补偿“激励”机制,通过资金、技术、项目等支持,不仅能够拓展现有的扶贫制度和反贫困理论,而且对消除贫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补偿是扶贫的新途径、新手段,应积极探索发挥生态补偿优势支持精准扶贫的发展之路。

3.4生态移民创业式扶贫

生态移民扶贫是基于减贫而进行的贫困人口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向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迁移以及与此联系的社会经济系统重建活动,是以不破坏移民迁入地区生态系统為前提条件的。但是移民在取得较多效应的同时,多数移民原有生计资产受损,可持续生计问题已成为移民扶贫开发的难题。而创业不仅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广大农户生计改善的保障,通过“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和政策性财政金融支持,能够使移民农户成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实现由“生计资本弱、创业绩效低”向“生计资本强、创业绩效高”的生计策略转型。

4生态脆弱区农村生态式扶贫的政策支持

4.1财政政策支持

4.1.1资金筹措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或系数,专项转移支付向片区内重点区域倾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进行贴息扶持。二是加大政府债券支付力度,扩大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第二财政”投融资总量。按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的运营模式,设立“山地生态扶贫”专项补偿基金或公债,探索山地生态系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可持续生计路径和发展模式。

4.1.2利益诱导机制。生态式扶贫的直接目标是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经济利益换取生态效益,但这绝不意味着忽视生态扶贫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利益问题。因此,在区域生态式扶贫过程中,实施土地优惠诱导政策,促进贫困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诱导转移等措施,合理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

4.1.3风险分担机制。在生态扶贫的过程中,存在市场外部性条件下生态资本投资的市场风险和生态脆弱性约束下生态投资扶贫的生态风险,由于生态资本化后,生态资本投资利率、社会贴现率、投资收益等不确定性,最终影响扶贫的绩效和可持续性。因此,财政投资扶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4.2税收政策支持

4.2.1在法治层面,要紧密结合生态脆弱区扶贫攻坚与税收法治的内容,提高生态扶贫税收法治化水平,打造依法治税新常态,进一步发挥财税体制扶贫的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对扶贫开发项目地区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

4.2.2在经济层面,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推动贫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鼓励经济发达省份与生态贫困地区建立“飞地”工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对区域特有原料、产品免征消费税,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强贫困地区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发展能力。

4.2.3在服务层面,立足税务职能实际,推进多元化办税服务方式,完善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制度,减少纳税主体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前置条件,减轻纳税主体享受扶贫优惠政策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通过“税银合作、信用抵押”为涉农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4.3金融政策支持

4.3.1构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依托联动机制搭建金融扶贫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实现生态脆弱区域产业项目发展规划、财政扶贫资金、金融资金等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为金融资产的有效介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生态扶贫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特建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个股室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通力合作,确保工作实效。并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性研究部署和检查落实环保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1、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使全体干部职工真正的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宣传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充分利用下乡走村入户,召开生态保护知识宣讲会“环境保护日“、“劳动节”等活动为契机,印发和张贴有关生态保护和文明生活等知识的宣传材料,发放了各种宣传资料,主要是黑板报、横幅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三、突出工作实效

1、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用实际行动来做好节能减排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相关单位抓好“创卫”等工作,一是加强对办公区域的卫生整治力度,按照“创卫”工作要求加强对内部环境安全卫生工作的整合整理。二是加强对卫生责任区的整治,每月第一周按时组织干部职工到我单位的责任区域打扫卫生,对区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2、对我县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进行生态环保工作的督查和宣传,对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大力支持新型建材的利用,大幅度减少对木材的砍伐和使用;

3、对移民搬迁项目中各个施工地、标段的施工企业展开环境污染督导检查,在施工建设中易发扬尘、水源污染、植被破坏、施工垃圾处理等问题。特别是只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省督“回头看”、央督“回头看”、省级暗访组反馈的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突出的环境问题,立即联系成都勘察院等相关部门,协力成勘院把以上问题逐一整改。同时前往相关施工企业做好下一步的环境保护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下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环保宣传教育延伸的不够彻底,

部分驻乡企业和在建工程对环保工作认识性认识不到位,自我约束的意识还不够强。二是在督促在建企业整改环保问题方面,与上级职能部门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对企业施压和处罚的力度不够;三是开展环保隐患排查不够彻底,仍有个别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

生态扶贫篇8

林业生态建设专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一)生态扶贫资金总体安排情况。20**年,我局围绕县委“1237”发展战略,牵头完成**县生态建设扶贫专项20**年实施方案,主要涉及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资源利用、流域防治、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计划安排资金4XX.X万元,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中央资金1XX.X万元,县级资金XX.X万元;退耕还林工程,安排中央资金XX.X万元,省级资金XX.X万元,县级资金XX.X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安排中央资金XX.X万元,省级资金XX.X万元;水污染治理项目,安排中央资金XX.X万元。

(二)生态建设扶贫目标:管护国有林XX.X万亩,管护集体和个人所有部级公益林XX.X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XX.X万亩;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XX.X万亩;完成岩溶区综合治理XX.X万亩(其中:封山育林XX.X万亩,人工造林XX.X万亩);开展生态护林员试点工作;实现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XX.X亿元。

加强河段水环境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结合生态堤防建设,到20**年底,新增水系绿化80公里,面积达XX.X万亩;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内,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三)生态建设扶贫目标落实情况

1.生态保护建设上:20**年,我局积极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向贫困村倾斜。积极开展生态护林员试点,使更多贫困人口通过管护森林资源脱贫。

全县集体公益林面积XX.X万亩,涉及XXX个乡镇XX.X万户林权权利人,按照每亩14.XX元补助标准,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XX.X万元。其中XXX个贫困村XXX户贫困户有公益林面积323137.5亩,发放补助资金XX.X万余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XX.X万亩,发放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XX.X万元,其中贫困村XXX户贫困户发放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XX.X万元;完成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植被恢复314余亩,投入资金

200余万元;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4380亩,封山育林12000亩,投入资金250余万元;开展生态护林员试点工作,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投入资金XX.X万元。

2.促进生态资源利用上:积极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34”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做好王岗坪森林旅游景区开发,抓好大熊猫放归保护,为贫困村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鼓励贫困户积极培育林下种养,发展食用菌种植,投入资金1万元。

3.人居环境治理上: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启动四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XX.X万余元。全部项目预计于2018年9月完成。

4.推进防灾减灾避灾上: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推进新棉镇岩子社区后山崩塌、城北沟泥石流治理等5处地质灾害防患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XX%以上;积极落实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实现连续2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县目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四率”达标。

5.支持已退出的贫困村开展生态建设上:一是抓好产业扶贫。加强全县XXX万亩核桃产业基地管理。20**年,我局整合项目资金XX.X万元,采购核桃接穗XX.X万芽,嫁接改良核桃XX.X万亩,涉及XXX个贫困村。整合项目资金XX.X万元,采购药剂900升,帮助贫困村组开展核桃举肢蛾防治工作;整合项目资金XX.X万元,购买肥料、工器具,免费发放给贫困村组和农户。投入资金XX.X万元,协助核桃产业发展企业、专业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县委政府奖扶政策要求,抓好核桃基地建设,落实规模化、集约化、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贫困村产业脱贫。20**年,新发展花椒1万亩,已通过检查验收达XX.X万亩,投入扶持资金XX.X万元。二是抓好贫困村生态建设,结合“绿美**”行动的开展,支持贫困村开展新村绿化、旅游景区绿化、水系绿化、公路绿化等,建绿化新村XXX个、绿化景区2万余平方米、绿化水系80公里,绿化公路69公里,投资680余万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县林业局争取到位的林业项目资金,特别是林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较少,在全县林业产业扶持方面力度不够,助推中高山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现代林业产业项目选择比较单一,还不能满足广大贫困户脱贫对产业的发展需求,技术指导和管护培训也较少。林地、林木、森林资源利用,生态旅游发展比较之后,没有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优势,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还远远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加大对上林业项目资金争取,通过林业产业项目资金投入,促进贫困村实现产业脱贫。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加大林业产业基地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促进现有林业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助推贫困村脱贫摘帽。深入调研,合理规划特色林业产业,充分挖掘林地资源,开展林下种养殖业,生态旅游等新兴林业产业。

二、林业专项扶贫项目方面

(一)专项资金情况:20**年,我县申报到位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XXX万元。专项用于**县王岗坪森林经营所黄草山森林管护站建设。

(二)专项扶贫目标:征用土地820平方米,新建黄草山森林管护站站房200平方米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供排水、供电、场地硬化及绿化等工程)。工期为6个月。

(三)专项扶贫资金目标完成情况:20**年8月,我局编制完成项目方案,并报经县委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同意。11月我局完成选址、立项及勘察、设计、财评及招标比选工作。20**年3月,县规建局、县发展局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6月项目开始施工,由于受环境保护督查工作的影响,目前已完成管护站站房主体工程、三面护坡工程并通过地勘、设计、监理、质检站验收,形象进度达到项目总量的XX%以上,该工程预计于20**年12月底竣工。

(四)专项资金拨付及管理使用情况:截止目前,共到位资金XXX万元,支出41.9XXX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局先后接受了雅安市审计局、**县财政局对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工程资料、工程支付情况的审计和询查以及扶贫专项资金执法检查,未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涉嫌贪污等情况。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和专人管理。

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生态建设水平和保护能力,促进林业事业发展。

生态扶贫篇9

21年以来,县扶贫办领导班子坚持不忘初心使命,在圆满完成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赓续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锲而不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展现新作为,坚决把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20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

县扶贫办党组始终坚持把自觉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动摇,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自觉将党的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并作为扶贫办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政治担当,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具体行动中。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坚持把党建工作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大举措和机关其他重大事项,都按照组织原则由党组和领导班子研究讨论通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落细落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抓好党员干部日常教育,时刻提醒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落实情况

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廉洁自律、团结奋进、敢打硬仗已成为领导班子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觉习惯。坚持知行合一、民主决策,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资金使用绩效上严格管理,到镇村检查指导工作厉行节约,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机关干部职工自觉维护并形成了廉洁自律、风清气正,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生态扶贫篇10

一、基本现状和成效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0000家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在“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指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联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纽带,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示范展示平台。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优化布局,突出区域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五大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突出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功能,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2013年,市委市政府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各级政府围绕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巴渝”民俗民风,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

三是完善要素,服务能力提升较快。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旅游功能要素日趋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高。市农委、旅游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整合力量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市农委与市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市政府即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政策的引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与高山生态搬迁相结合

2013年,重庆启动实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作为第一件实事提上日程。具体任务是:2013年启动20万人,2014年启动15万人,2015年启动15万人,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民生实事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成为新的战略课题和突破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就是要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将搬迁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是人口下山。鼓励居住在深山高寒边远地区、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难以完善地区的农户,自愿选择转户进城、相对集中安置、旅游安置、五保户集中供养以及投亲靠友、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搬迁下山。制定了政府补一点、“地票”攒一点、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搬迁安置投入政策,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实到区县,由区县根据搬迁对象贫困程度、安置条件的不同实行差异化补助。突出抓好相对集中安置,以城镇郊区、产业园区、景区周边、农村集镇为重点,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用地调配、统一房屋风貌设计、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竣工验收及分户单建和联户共建相结合的“五统一建”模式,建设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休闲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联户沼气等环保设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

二是产业上山。由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农户退出耕地、土地流转等方式,妥善解决农业安置搬迁户“菜园地”等生产用地。对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搬迁农户集中点所在村,引导发展1~2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格局,促进搬迁户安居乐业,增收致富。三年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搬迁户,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进山。依托高山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和特色经济作物园区、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成渝走廊农业观光体验、渝宜高速原巴渝、渝湘高速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和秦巴山、武陵山、大娄山“两带三山”乡村旅游格局。采取政府补助方式,支持农户利用搬迁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发展农家乐或开展避暑休闲接待,促进搬迁户在换居住环境的同时,换思想观念、换生产生活方式、换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产品出山。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股份合作社,做到与产业发展、扶贫搬迁同步。用好高山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全这张“名片”,打好“山货”牌,培育知名品牌。采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走出去展示展销、发展农超对接和配送直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结合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把农产品当旅游产品卖,促进山区农产品卖得远、卖得久、卖好价钱。

三、发展多形态休闲农业模式

总体看,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题之一,多形态的发展模式逐步出现、社会资本和度逐步提升、发展模式和规模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各具优势的都市型、城郊型、远郊型格局初显等基本特征。

为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要着力抓好“四结合四配套”。

四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挥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不另搞一套。坚持新农村建设“五句话”宗旨,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文明传承等,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以115个市级示范村和各区县确定的示范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把休闲农业培育成农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的乡风民俗、浓郁的乡土文化。

三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资源节约、生态高效、环境友好型特色效益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重点推广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传授种养技术、市场知识和营销理念,又传授健康卫生、文明礼仪、道德法律、生态环保等知识。

四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结合。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绿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库区移民农村环保示范等项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包装回收利用、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配套:

一是农业产业配套。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和烟叶等11个产业。支持区县着重培育1~2个“举旗产业”,打造产业带,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休闲农业的梯次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水、路、电、气、市、村镇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建设,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体制机制配套。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完善人转城、地转活、钱转乡的政策制度。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