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体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3:04:38

评估体制

评估体制范文篇1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全面部署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验收评估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动员会,目的是学习贯彻《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试行)》,布置部属科研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

20****年10月底,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水利部与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成为第一批启动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部门。11月,我部召开了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全面启动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在科技部、财政部及中编办等部门的指导下,在部党组的重视和关心下,在有关科研机构的努力下,改革工作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令人鼓舞。平稳、顺利地完成了科研院所的结构性归并工作,实现了强强联合,专业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了科研力量布局;4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初步完成了机构构建,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在学科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加了投入、促进了发展、激活了机制、扩大了交流、维护了稳定,科研成果丰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稳步向创建现代科研院所的方向迈进;整体转企的4个科研机构基本明晰了产权关系,科技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市场竞争力增强。

刚才,国科司陈明忠副司长向各有关单位传达了评估验收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根据三部门联合下发的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评估验收工作将按照“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根据我部改革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我部已具备作为首批接受评估验收部门的条件,具体评估验收工作安排根据今天会议讨论意见,国科司将做出布置。下面,我就评估验收工作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高度重视评估验收工作。部属科研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是我部改革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几年改革成果的检验,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司局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大力支持评估验收工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保证我部能首批通过验收。

第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各单位负责人回去之后,要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试行)》以及国家有关改革的相关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做好验收动员工作。各单位要根据评估验收指导意见,对照本单位改革情况,进行深入自查。不满足评估验收要求的单位,请尽快找出差距、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第三、要继续深化改革。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估验收不是改革工作的最终目的,只是对改革工作阶段性成果的检验和评估,目的是促进改革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改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机制、体制的调整和建立非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有关单位应以评估验收为契机,努力找出差距和不足,继续深化改革。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一再强调的基本要求。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稳定。特别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妥善安置。越是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越是不能出现不稳定或过激行为。各单位一定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评估体制范文篇2

一、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有效性

行政管理效能越来越多地成为考量行政机构行政能力的指标,但是由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缺位,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效能评估不及时,不能有效发现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低效问题,不能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纠正和完善;二是效能评估不到位,不能评估到行政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评估了面上的工作,不能深入到点。或者正相反,评估了个别点上的工作,忽视了整个面的工作。

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往往是由于不能选择成本一收益比最低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作用,就要提高行政机构科学决策的水平,就要设计更好的效能评估工作程序。以成本一收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可以为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提供科学工具,有助于工作程序的科学化,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评估质量。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一是对不同行政管理领域及相应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能选择具有最高净收益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目标;二是对不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的成本一收益比较,能选择行政管理成本最低、净收益最高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

二、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计划方案,是预先做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经济学可以用它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它来分析人的行为。

行政管理行为是一种公共物品,是既无排它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是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事实证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能完全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行政机构提供,这就是行政机构行为的指向和价值。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行政机构管理行为的效率是可行的,对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工作同样也可以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来考察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行政机构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行政机构管理行为的对象是庞大的社会成员,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分析所用的数据收集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不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地评估,就可能因为无效的行政管理行为导致的行政成本提高,资源浪费更是难以计算。相对来说,建立行政管理效能有效评估机制不失为一项正确的选择。

三、建立符合成本一收益原则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

行政管理效能有效评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制约因素很多,有政治问题,涉及价值冲突、权力冲突;有法律问题,涉及评估机制的法律框架;有技术问题,涉及评估的适用范围、分析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和结构设计;还有行政文化传统等等。

借鉴经济领域有效评估的成功经验,在行政管理效能评估中引入有效评估机制要做以下工作。

1.制定法规,确立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评估制度。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是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的必要内容,所以,此项工作要依法依规进行,需要相应的法规规范。

2.确定行政效能评估有效评估的适用范围。要充分考虑到分析能力、资源有限性以及效率等,应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行政效能评估中有效评估程序的适用范围,可集中在关键部门、关键领域,针对突出问题,从而增强行政管理有效评估的可信度和可用性,由点到面,不断摸索经验,稳步推进。

3.确定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责任,要具体落实到相应部门,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方法。

4.使用统一、灵活的分析方法。对所有行政管理效能评估事件都运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对可行性和成本分析的实际判断来确定。在选择分析方法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好的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方式。

5.寻找有效的数据收集机制。数据收集是有效评估最困难的环节之一,有效的评估取决于有效的数据收集,有效的数据收集是做出正确评估的基础。数据收集的方法是:(1)直接征求公众意见,尤其是受行政管理行为影响的公众的意见,具体方法有公开问卷调查、接待来访、热线电话、网络收集等等,这种收集方法得到的数据要进行认真分析,去伪存真,要保证数据的真实;(2)相关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工作,相关研究机构也在做一定的数据收集,其中的部分数据是有价值的。

6.相关信息的公开。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分析、资料及其数据收集过程要公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

评估体制范文篇3

绩效审计是督促基层分支局落实上级局政策、提高履职水平的重要途径外汇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属性,肩负着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促进涉外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形势对外汇局系统履行职责提出了新要求。过去内控注重对外汇局分支机构履行职责和业务办理合法性、合规性的检查,缺少对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效力和履职效果的评价。开展绩效审计,对分支机构的工作业绩、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督促外汇局分支机构认真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和外汇管理工作部署,确保外汇管理目标的实现,更加依法、科学、高效地履行职责,不断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确保外汇管理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和外汇管理目标的实现。

绩效审计是完善外汇管理系统内控制度的重要方式当前,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开展的外汇管理专项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执法检查以及外汇局内部开展的内控监督检查依据的标准主要是现行的外汇管理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制度本身的规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当地的外汇管理工作实际等内容并不做评价。开展绩效审计,能够从内控体系是否健全、内控制度执行和风险防范是否到位、内控组织管理是否有效、内控监督检查是否全面等方面对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内控制度不完善和薄弱的环节,减少因内控不完善造成的管理不够规范、随意性操作等内部风险,减少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作风拖沓等不良现象,进而有效提升外汇局的自我治理水平。

绩效审计是推进“五个转变”的重要保障“五个转变”不仅是新形势下对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的要求,也对外汇管理内控工作转型即由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提出了要求。目前,国家外管总局正推进外汇管理关键领域的改革,行政审核、事前监管的项目不断减少,总量调控、事后管理的项目不断增加,这对外汇局分支机构履行职责提出了新的挑战。外汇管理内控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分支机构业务办理合规性的监督检查上,更应注重分支机构在推进改革、转变方式、促进平衡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效果,切实解决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开展绩效审计,能督促各分支机构自觉践行“五个转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加快转换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传导和落实。

绩效审计是内审内控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外汇局系统主要通过内控监督工作来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实施内部监督,其本质是合规性审计。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民主的进步,绩效审计逐渐成为现代审计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审计署明确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人民银行也开展了对货币信贷、货币金银等部分专业的绩效审计。外汇局开展绩效审计是全面落实审计法、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职能的本质回归,是发挥内审保障履行职责“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由之路。

外汇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是绩效审计实施方案的关键,是对被审计单位外汇管理履职效果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工具。在指标设置中遵循的原则有:一是注重审计的全面性。将工作部署、要点、计划、岗位职责、考评办法以及业务操作规程和文件规定等作为审计的依据,将履职过程是否能结合实际创新工作,体现履职规范、高效、创新等作为履职过程考评依据,将履职取得的管理效果、政策效应、社会效益及其他影响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作为衡量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二是体现“业务整合”的思想。外汇管理各部门业务工作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在合规性审计中,外汇管理各专业存在较多的性质相似的业务,如经费管理、行政许可、现场核查等。因此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应将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充分合并,减少合规性检查中的重复项,提高审计效率。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要体现对不同性质涉汇主体外汇业务的集中管理即主体监管的思想,以提高外汇管理有效性为重点,促进外汇监管成本的降低,提高外汇监管成效。三是注重绩效审计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外汇管理系统绩效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评价的指标体系没有成型的经验或做法可以借鉴。在设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摆脱合规性审计的束缚,避免总是按合规性审计的项目进行扣分;应充分征求内审部门和业务部门以及外汇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突出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工作的难易程度,对于付出工作多、取得成绩难度大的工作给予较大的权重;要注意指标的效果,确保将最能反映审计对象绩效特征的指标提炼出来,指标不宜太多,要在科学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注意指标的差异性。四是与合规性审计有机结合。应将合规性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基础,充分体现业务合规、风险防范的要求;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被审计部门履职效能进行全面评价。最终形成以绩效审计为主、绩效审计与合规审计并存且有机结合的审计格局,切实提高内审工作的效果,发挥好内审工作的“保健医”作用。

外汇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外汇管理的业务特点,外汇管理绩效审计指标分设多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基础类指标、业务操作类指标、履职效率类指标、改革类指标以及辅助类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子指标,对一级指标予以细化。对各类评价指标分别设定一定的标准分值和指标权重,根据评价得分确定绩效评价结果。一是基础类指标。该类指标主要是对外汇履职的基础性工作进行评价。基础类指标是开展外汇业务的基础性保障业务,是所有外汇工作的前提。主要采取调阅材料和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以扣分为主,侧重于合规性审计。二是业务操作类指标。该类指标是对日常工作中外汇局各类操作性业务进行评价。在业务操作类指标设计中,应尽可能突出“业务整合”的思想,打破合规性审计和内控监督检查中分综合、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检查、内控六个方面分类审计的方式,将外汇局各项操作业务进行归类、汇总设定评价指标。该项指标主要采取调阅材料等方式进行,以扣分为主,侧重于合规性审计。三是履职绩效类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着眼于履行外汇管理职责的评价,围绕外汇局外部职能履行和内部管理效率进行评价,是对基础类指标和业务操作类指标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评价的延伸,是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该类指标中部分二级指标难以明确量化,故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采取调阅材料、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评价,加分与扣分相结合。四是改革类指标。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较快,我国的跨境资金流动复杂多变。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是外汇局的核心工作,在此情况下,外汇局重点工作也变化较大,部分重点工作是某一阶段的核心工作但并非永久性工作。因此,在设定外汇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时应设立改革性指标,突出体现当前外汇管理的阶段性工作。2011年下半年以来,控热钱减顺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和外汇主体监管改革是山东分局重点阶段性工作。改革性指标既要突出合规性审计的要点,也要突出履职效果的特点,是合规性指标和绩效性指标的结合。该类指标应根据不同审计期间、不同审计对象做适时调整。五是辅助类指标。此类指标作为参考指标,不包括在100分的评价总分以内,主要包括党建保障、廉政建设、案件防范、履职问责、制度框架建设。但发生行政诉讼败诉、发生重大案件等对外汇管理履职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时,应在总分中予以扣除适当分数,必要时应一票否决。

用层次分析法测算评价指标权重在测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时,由于缺少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且外汇管理专业与货币信贷、货币金银等专业存在较大差异性,指标权重设定存在较大困难。在综合考虑指标权重测算方法和外汇管理业务工作实际后,本文决定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测算。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实现定量化决策。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各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测算评价指标权重时,对于同一层次上的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准则层或目标)的影响或重要程度,由专家进行两两间对比,得到判断矩阵(见表1)。在实际操作时,从山东省辖内选取了五位外汇管理经验丰富、业务熟悉的专家进行比较,比较时取1—9尺度,具体情况如下:1.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测算。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基础类指标、操作类指标、绩效类指标和改革类指标。根据五位专家对各项指标的对比,形成一级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可知:λ=4.021103;CI=(λ-n)(/n-1)=0.021103/3=0.007034<0.1;CR=0.007034/0.96=0.007327<0.1。一致性检验过程和结果表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基础类指标、操作类指标、绩效类指标和改革类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86、0.265、0.506和0.143(见表2)。2.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测算。与一级评价指标权重测算相同,二级指标需要分别对一级指标内部进行指标测算,形成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并对基础类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可知:λ=7.5892;CI=(λ-n)(/n-1)=0.5892/6=0.098207<0.1;CR=0.098207/1.32=0.0744<0.1。一致性检验过程和结果表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基础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25、0.051、0.088、0.305、0.088、0.372和0.142(见表3)。对操作类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可知:λ=7.255716;CI=(λ-n)(/n-1)=0.255716/6=0.042619<0.1;CR=0.042619/1.32=0.007103<0.1。一致性检验过程和结果表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操作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45、0.062、0.318、0.125、0.125、0.283和0.041(见表4)。对履职绩效类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可知:λ=8.21727;CI=(λ-n)(/n-1)=0.21727/7=0.031039<0.1;CR=0.031039/1.41=0.00388<0.1。一致性检验过程和结果表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绩效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4、0.155、0.060、0.155、0.146、0.060、0.060和0.030(见表5)。对于改革类指标,由于往往是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其二级指标重要性相差不大,因此设其权重相同,不再设立判断矩阵。综上,外汇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的构成见表6。实际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时,每项二级指标满分为100分,根据各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测算总得分。

评估体制范文篇4

绩效评估公平感即企业员工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感知到的公平性,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等。组织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工作绩效指员工的工作行为与结果,包括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并验证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假设模型。

理论模型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公平理论。其主要理论有:(1)内容型公平理论;(2)过程型公平理论。通过公平理论可以得知员工会根据对公平的感知改变自己的工作绩效,只有感知到付出与所得大致相当时才会感知到公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a:互动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b: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假设1c:分配公平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正影响。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承诺的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绩效评估公平感对组织承诺有正影响;假设2a:互动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2b:程序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2c:分配公平对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有正影响。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组织承诺对工作绩效有正影响;假设3a:情感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3b:规范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假设3c: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正影响。结合上述假设,建立绩效评估公平感与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1.量表设计。调研之前首先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及对一些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反馈意见得知对量表全部题项都没有产生歧义,因此采用如下量表进行预调研:(1)绩效评估公平感量表;(2)组织承诺量表;(3)工作绩效量表。

2.数据收集。广东和江苏等地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劳动力较密集、人口流动性较大,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制造业及员工的实际状况。此次预调研共发放纸质及Email问卷200份,最后收回了186份,再剔除其中回答不完整的18份,共得到168份合格问卷。

3.预调研数据分析。(1)人口学统计分析及效度检验。从预调研统计数据中得出,各人口学统计变量在总体上分布比较均匀。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2)绩效评估公平感因素分析。首先对绩效评估公平感量表进行了检验,删除载荷较低及分布不明显的后得到三个因子:程序公平的贡献为25.721%,互动公平的贡献为25.182%,分配公平的贡献为19.247%,三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量70.151%,所以绩效评估公平感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3)工作绩效因子分析。首先对工作绩效量表进行了检验,删除载荷较低及分布不明显的后得到两个因子:关系绩效的贡献为33.207%,任务绩效的贡献为31.509%,两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量64.716%,所以我们认为工作绩效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4)组织承诺因子分析。首先对工作绩效量表进行了检验,删除载荷较低及分布不明显的后得到三个因子:情感承诺的贡献为33.207%,规范承诺的贡献为31.509%,持续承诺的贡献为17.431%,三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量70.765%,所以我们认为组织承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5)信度检验。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内部一致性及预调研问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SPSS17.0对预调研问卷中各个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进行了检验,通常情况下该系数越大越好,如果系数值在0.7以上,说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在0.8以上则表示信度非常好。从得到的Cronbacha系数数据发现,问卷为0.906,表明该问卷的整体信度效果较好,是可以接受的。

4.正式调研数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用来分析量表因子的结构对调研数据拟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预调研问卷的整理,得到了正式调研问卷,共发放纸质及Email正式问卷600份,其中收回了550份,剔除其中回答不完整的46份问卷,共得到了504份合格问卷。运用了AMOS17.0对正式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1)绩效评估公平感验证性因素分析。从得到的因子载荷数据发现,互动公平为0.66,程序公平为0.76,分配公平为0.98,三因素模型对研究数据拟合效果较为理想。(2)工作绩效验证性因素分析。从得到的因子载荷数据发现,任务绩效为0.807,关系绩效为0.830,二因素结构模型对数据拟合效果较为理想。(3)组织承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从得到的因子载荷数据发现,情感承诺为0.681,规范承诺为0.752,持续承诺为0.730,组织承诺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对研究数据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4)人口学变量对绩效评估公平感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从得到的数据分析发现,性别对互动公平差异性影响不显著;婚姻对互动公平与程序公平差异性影响差异化水平不显著;年龄对互动公平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的影响较为显著;学历对互动公平、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差异性影响都较为显著;工龄对互动公平、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差异性影响也都较为显著。(5)人口学变量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从得到的数据分析,性别对任务绩效影响差异化水平显著;性别对关系绩效影响差异化水平不显著;婚姻虽然对关系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任务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年龄无论对任务绩效还是对关系绩效的影响都比较显著;学历与工龄无论对任务绩效还是对关系绩效的影响都较为显著。(6)人口学变量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从得到的数据分析发现,性别对情感承诺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规范承诺与持续承诺的影响则较为显著;婚姻对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的影响差异比较显著;年龄、学历、工龄对人们组织承诺的影响都较为显著。(7)无中介假设模型。为了探究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及最佳预测模型,构造了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第一个假设模型即无中介假设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假设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程序公平对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产生了直接影响,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互动公平对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产生了直接影响,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分配公平对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产生了直接影响。(8)完全中介假设模型。为了探求出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最佳预测模型,构造了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第二个假设模型即完全中介模型。在该模型中,假设程序公平对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因子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分配公平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因子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互动公平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因子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间接影响。(9)混合假设模型。为了探求出组织承诺所起中介作用的程度以及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最佳预测模型,构造了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的第三个假设模型即混合假设模型。在该模型中,假设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分别对工作绩效因子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分别对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对工作绩效因子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这一指标拟合度是三个模型中最好的,因此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工作绩效的最佳预测模型为混合模型并运用了AMOS18.0对混合模型进行了运算。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在混合模型中绩效评估公平感因子中的互动公平与分配公平对工作绩效因子中的任务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互动公平对任务绩效的间接作用主要通过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对关系绩效的间接作用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分配公平对任务绩效的间接作用主要通过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通过规范承诺、情感承诺间接作用于关系绩效;程序公平对任务绩效的间接影响通过情感承诺,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均不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情感承诺对关系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

结论

评估体制范文篇5

【关键词】形势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思路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速了国际经济市场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国际上,经济发展地区格局和政治中心地位角色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内,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水平增长。但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和谐、官员贪污腐败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愈加突出。行政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更加复杂,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过多,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官僚制组织的治理模式使得政府难以在行政资源配置、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求政府行政部门放下官僚架子,改变命令式行政方式,期待政府廉政清洁、求实高效、重民心、顺民意。渴望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已是社会民心期望所向。特别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显露端倪,市场经济的利益是图已酿就“市场失灵”,政府作用凸显重要的时刻,政府如何在这场严重经济危机中审时度势,领导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渡过难关,战胜危机。形势的变化为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性和高超的技能性。同时也为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行政由“行政命令”向“民主法制”的转化提供了大好契机。

毋庸置疑,政府绩效评价是政府管理一种有效工具和基本手段,它已逐步形成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并以行政管理的常态方式和基本手段,不断渗透到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行政评价已开始转向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轨道。评价主体多元开放、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广泛参与、评价技术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评价主题以公民意志为导向已成为当今世界性行政评价的发展动态。实践充分显示,行政评价既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方式和工具,又是一套系统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对“官僚主义”行政管理的革命,坚持绩效导向,从崇拜权威到注重绩效;坚持公民导向,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坚持结果导向,从重投入到重结果。

一、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改变行政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改革瓶颈制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民主化法制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体现在:

1.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建立政府与民众广泛沟通的有效渠道,落实公共利益、广泛接受社会民众监督的有效途径;

3.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调动国家行政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基本途径;

4.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政府绩效目标管理的切入点;

5.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行政寻求社会民众支持、获取民心、建立政府威信的有效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二、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基本思路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首先要以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坚持以实现公共利益、民众满意为标准;以注重实绩、体现作为为导向;以职能转变、增强服务为理念;以系统全面、突出重点为基础;以民主公开、群众公认、社会广泛参与为要求;以提高效率、增强政府执政效能为动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强化政府责任,体现全方位、多层次,适宜中国特有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避免片面追求形象业绩,建立政府绩效综合评价制度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政效能,这是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最基本原则。绩效评价体系应以目标管理为基点,全面评价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政职能履行情况和工作状况,重点考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重大事件处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力争避免追求形象业绩,片面地以GDP、招商外资为政府业绩主要考核指标。评价实践已显示,单纯追求经济指标使不少地方政府将自己的业绩放置于对“显绩”形象的追求,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却置于被忽略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招商引资”,获取显赫的形象业绩,过于看重外资规模和引资落实,在优惠政策上不断做出让步,甚至出现了外资“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在发生外资非正常撤离后,“招商引资”为当地经济和社会遗留下许多后患。对政府绩效要实施综合考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政府管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差距,制定适宜、合理的综合考评指标,着重对政府公共利益实现的评价,科学评估政府潜在绩效状况。

2.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服务型政府绩效考评制度

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严重影响的今天,就业、生活水准的保障;社会秩序的安稳;社会地位的平等;财富分配的公平等已成为社会民众广泛热忱关注的公共利益问题。社会民众迫切渴望政府能够从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改变政府行政职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行政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因此,政府绩效评价必须能够对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的工作表现和成效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改革工作绩效自我总结、自我对比、自我肯定的传统考评方式,要根据各行政组织职责履行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按照社会公众对行政组织服务的满意度定优劣。

3.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建立公共政策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形成于过程。行政绩效评价作为行政工作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其体系应具备对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实现对行政绩效形成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控制和管理。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政策制定,关注政策执行,轻政策评估现象。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得不到及时修正和更新,甚至个别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破坏性社会影响,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纠正。政府的一些不当决策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恶化了生态环境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甚至由于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的失误,政府的权威性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必须建立公共政策定期审查评估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健全完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实行跨部门评估审查,排除部门利益制约,完善外部第三方和公众参与政策评价机制。

4.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核心,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公共项目既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领域,又是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项目绩效状况是政府行政绩效水平的直接表现。因而,项目绩效考核是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根本改变重前期立项、轻后期评价的现象,将项目绩效置于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提高项目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

5.以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绩效评价与预算挂钩作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改革发展方向。坚持按绩效和工作成果分配财政资金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大力培育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文化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是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反映了行政组织的政绩观。因此,构建科学的预算评价制度,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测量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计量方法,制定结果运用刚性规则,落实实效化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以形成正确的导向,使绩效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将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中的作用。

6.以考评结果实效化运用为目的,建立绩效考评问责制度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组在研究报告中将“绩效评价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紧密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建立的首要原则,同时也是检验评价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目标责任制是对政府管理一种约束性的常规制度,考核需以考评客体的责任目标为依据,测量其实现目标的程度和效果。政府作为社会服务公共部门,在行为上必须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这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责任做出承诺,而且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能使公众对这种责任进行识别和测量的工具。绩效评价是公众领域内重要的“责任度量工具”,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凸显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既强调对行政优绩的激励,又要突出对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失误的评价,并确认其应追究的相应责任。因而在行政评价体系中,责任制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内容。必须形成不仅“有绩必奖”,而且“有责必问”、“有过必究”的问责制与行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制,以避免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奖励有余,惩戒不足”现象的发生。

7.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手段,增强绩效评价适用性,建立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

行政评价指标的遴选,对评价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指标选择和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直接影响到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甚至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工作环境和工作目标的变化,指标的适用性、有效性将发生变化。同时,过多过繁的评价指标不仅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会加大评价成本。为此,有必要对指标设置与选择进行动态管理,构建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以实现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高评价效能。

三、新形势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对策思路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增加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执政效能,完善政府管理体系是我国体制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

1.增强政府管理应变性,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要求,实施政府绩效战略

公共行政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可提供的公共行政资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过多,有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而国内体制改革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都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稀有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政府绩效管理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战略,坚持绩效导向,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引导、优化行政资源的配置,充分利用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政府的优势和潜力,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政府行政所提出的新要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优化政府职责配置,完善政府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对政府行政提出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就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健全和强化政府绩效评价的职能,完善政府绩效评级的组织体系,建立专业化和权威的政府绩效评价机构,履行政策制定、绩效督查和科学评价职责,以确保政府绩效评价在组织体制上的权威性。

3.实施内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开放透明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要求政府及社会公众都要更新观念,并且还要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制度安排,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真正以公民满意度作为服务的终极目标。基于公民满意度的第三方绩效评价使政府服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最大程度保证“民意”的传递,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同时,考核对象的差异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绩效的多维性要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主体。因此,在完善政府内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扩大政府绩效评价参与面,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纳入评价体系,吸纳各方智能优势,对政府绩效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价。充分发挥立法机构、政协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在绩效评价中的特有职能,深入开展公民评议活动。并使多元化评价体制制度化、法制化。

4.强化政府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实施评价结果实效化运用,完善体系激励机制

考核是手段,结果运用是目的。激励作为考评体系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不仅在内容方式上要求体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有奖有惩,有褒有贬,而且还要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力度,真正做到奖励不搞平均,惩处不搞“下不为例”的惯式。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是一项大有文章可作的内容。实效化地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强化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与单位等级评定、领导成员业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结合的力度。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基础,促进行政干部、公务员考核科学化。建立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行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良好运行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改革的重点,将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置于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位置。为了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引入学习和创新机制,构建学习型行政组织。在行政履职上,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改革创新,更新行政理念,强化绩效意识,将民众之苦为己任,改变行政官僚作风,增强服务民众政绩观。在社会服务上,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塑造廉政公洁、服务于民之形象,树立文明执政、营造和谐社会之榜样。在行政组织建设上,加强宣传和培训,融合国际行政管理理念,深化政府行政理论研究,推行政务公开,构建行政透明服务型政府。力求从全方位为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东丽区委区政府课题组.科学构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报告.

评估体制范文篇6

[摘要]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探险旅游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先界定了探险旅游的概念与分类、探险旅游的特点,进而对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探险旅游中的重点问题,即安全管理。从探险旅游风险评估及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其研究主要热点和盲点,以期为探险旅游后期研究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持。

[关键词]探险旅游;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保障机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并得益于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及休闲需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旅游细分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及以探险旅游为代表的特种旅游便应运而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这3种特殊旅游细分市场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关于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学术著作以及论文问世,但是有关探险旅游的研究仍然处于启蒙状态。这是由于探险旅游一直被归入生态旅游或自然旅游的亚类中,未单独进行研究。直到近几年,探险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的欢迎,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其他两种旅游形式,而探险旅游事故的频频发生,也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1探险旅游的界定

1.1概念

探险旅游(adventuretourism)是有人引导的商业旅游(guidedcommercialtour),它的主要吸引物是依托自然环境特征的、需要特殊体育或者类似设备支持的、令游客激动的室外活动(Buckley,2006)。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把探险旅游定义为:发生在非同一般的、异国他乡的、遥远与荒野的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涉及一些非传统的交通与各种难度的活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探险旅游的外延已经扩大,不再是少数专业探险者们“勇敢者”的游戏,已经开始渐渐向大众旅游形式过渡,以登山探险旅游研究为例,贝蒂和胡德逊(Beedie&SimonHudson,2003)就认为在登山运动中,专业登山运动员和旅游者的界限已经慢慢模糊,这就使得探险旅游的研究具有更广泛性的意义。总体看来,西方学者对探险旅游的定义强调了冒险性、结果不确定性、环境性、个人自主参与性与商业性的特征。

1.2分类

探险旅游的复杂性以及多面性决定了其活动的多类型性。从探险旅游对地理环境的特殊要求,部分学者从活动所附属的地理环境角度进行研究(表1)。

另外,探险旅游活动也可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分成“软探险”旅游和“硬探险”旅游(Lipscombe,1995)。“硬探险”指旅游者愿意到偏僻的环境,挑战内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自然真实的而不是人造的,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高危险性、高参与性,富有挑战性,并且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有极高的要求(Mallett,1992;Peterson,1989;Rubin,1989),包括登山,高空速降,洞穴探秘,跳伞运动以及潜水等;“软探险”旅游者相对而言是初学者,他们寻求一种被设计好的新奇活动。而这种活动也能给他们带来兴奋感以及感情的抒发(Lipscombe,1995)。因此“软探险”旅游在游客参与性程度上较被动,此类旅游包括丛林步行,徒步旅行,骑马,皮艇漂流等等。

2探险旅游的特点

2.1对刺激的追求

探险旅游对于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并不体现在风险本身,而是隐藏在风险后面的刺激感和不确定性。卡特(Cater,2006)认为对风险的追求不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吸引力,不能简单地把风险理解为冒险的动机。研究显示,旅游者加入探险活动的首要动机是追求恐惧感和刺激感,而不是追求具体的冒险活动。最成功的探险旅游经营者是在能够降低实际风险程度的同时,把刺激感内化于其中(见图1)。

2.2对安全的保障

沃尔(Walle,1999)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例,证明了在探险旅游活动中如果没有安全的保证,更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游客通过环境冒险与自身能力的互相作用来获得一种挑战自然的探险体验。因此活动具有的危险程度与游客的体验水平以及技能有积极的关系(Ewelt,1997,1989;Ewert&Hollenhorst,1994;Martin&Priest,1986)。但是危险程度与游客的体验水平决不是正比关系,当危险程度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那么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的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3探险旅游供需文献回顾

3.1探险旅游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对质有较高的要求等等。旅游者,更确切地说是“新旅游者”(Poon,1993)希望从他们的假期中获得一定收益,比如说独一无二的经历。“新旅游者”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逃脱出来,并获得一定的自我实现(Swarbrooke,Beard,Leckie,Pomfret,2003)。而探险旅游所涉及的极具参与性的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彻底逃脱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使其获得“最高体验”(Maslow,1976)。

3.1.1选择探险旅游因素:内因+外因

两个方面的因素限制着旅游者对探险旅游的选择,一个内在因素,一个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的动机,促使旅游者寻求可以带来满足的假期经历的内在需求。由于探险旅游的不同特性,参与者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探险旅游是为了实现较高层次的需求:自尊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大多数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是因为一系列不同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在美国的世界探险旅游展览会上,对178个展览商的调查报告指出“获得新的经历”、“自我成长”、“高兴与激情”是选择探险旅游的重要原因(sungetal.,1997)。外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外在条件,譬如年龄、能力、活动的类型等。探险旅游与大众旅游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危险性,导致对探险旅游者的年龄、能力、身体健康情况有一定的限制。而探险旅游的不同活动类型,又放宽了这个限制。

学者一贯认为探险旅游是年轻人的游戏,经济资讯机构(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2)有不同的观点,指出追求探险和激情的态度,才是探险旅游者的决定因素。约翰等学者(Swarbrooke,Beard,Leekie,Pomfret,2003)认同后者的观点,认为相较于年龄,生活方式的选择对旅游者参加探险旅游更有决定作用。但一旦决定选择探险旅游,年龄、能力与探险活动类型选择有紧密的关系(Loverseed,1997)。更重要的是,旅游者的健康情况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卡特(Cater,2000)指出,一些旅游经营者要求他们的顾客出示健康证明。

随着探险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经营者需要了解影响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的动机是什么,从而对其经营决策、营销推广有所帮助。探险旅游涉及面广,以及研究关注少都决定了在这方面的研究仍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程。

3.1.2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者

对探险旅游者直观的认识是那些追求硬探险旅游的旅游者。而忽略了软探险旅游者。而探险软-硬系统更有助于增加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扩大旅游市场(Swarbrooke,Beard,Leckie,Pomfret,2003)。软探险旅游具有一定可知的、较低水平的危险,对旅游者的初始技能要求不高。而硬探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其技能和以前的经历有较高的要求(Hill,1995)。因此软性探险旅游能吸引更多数量的旅游者参与到探险旅游中来。这些观点在马勒和克里沃(Muller&Cleaver,2000)对“婴儿潮”的研究中得以体现,其研究结果显示在五年之内56%的旅游者参与过探险旅游,而其中的大部分是软探险旅游。

正如上文提到,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有不同的原因,如年龄、能力等。也致使有的旅游者认为是探险旅游的,其他一些人认为不是;有的认为是软性探险旅游,而在其他一些人眼中是硬性的(Beard&Wilson,2002)。因此,有些旅游者在探险旅游中得到满足,自我肯定,这种探险活动可能使另一些人恐慌,感到焦虑,这也就不能满足其初始的动机。随着旅游者动机的改变,以及在每次探险活动中经历的积累都可能使每个探险旅游者向高难度的探险旅游者类型转变(Fluker&Turner,2000)。

3.2探险旅游供给

随着需求的迅速发展,探险旅游产品供给也面临着一个发展更新趋势,一些作者把探险旅游产品的这一发展趋势作为其研究的重点。早期的研究较偏重于单独的旅游产品,如潜水旅游团队的结构(Tabata,1992)、骆驼旅游(Shackley,1996,1998)、登山活动的商品化(Johnson&Edwards,1994)、潜水活动的商品化(Livet,1997)、观鲸旅游(Davisetal.,1997)、鳄鱼旅游(Rvan,1998)、海上探险旅游产品(Cater,2000,Jennings,2003)、美国的探险旅游产品的子类(Sungetal.,2000)等。这些研究更关注某一次旅游的组成和某一个旅游团的结构。

后期的研究焦点开始以某个具体探险目的地为背景,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吉拉得(Giard,1997)、布思(Booth,2001)、戴维森(Davidson,2002)、弗莱德曼(Fredman,2003)、赫伯利(Heberlein,2003)等学者分别对法国、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旅游目的地展开了实地研究。某种特色旅游产品项目也被置于一个更具体的背景下加以研究,例如:野生动植物旅游就曾被柯廷(Curtin,2003)、舍科(Sekhar,2003)、里德(Reid,2004)、贝若(Berrow,2003)等学者在新西兰、爱尔兰、东非等地加以研究。中国论文联盟-随着旅游产品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发展,学者们的视角也更为全球化和系统化,开普(Cape,2003)从全球范围调研了潜水旅游的发展情况,陈(Chelaetal.,2003)归纳了依据季节的预测方法,克劳蒂亚(Cloutier,2003)从更宽泛的角度总结了探险旅游商业层面的一些问题等,此阶段的研究更具有可比性和广泛性。

4探险旅游安全管理

由于国外公共安全体系比较完善,国外学者对探险旅游的研究重点放在探险旅游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研究上,对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的研究比较欠缺,而国内文献多从保障机制方面人手,提出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探险旅游预警系统、监控系统、救援系统和保险系统。

4.1风险评估研究

克利夫特等人(Cliftetal.,1997)、维克斯和佩奇(Wilks&Page,2003)及佩奇(Pageetal.,2005)通过对苏格兰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探险旅游活动及事故数据的回顾,得出最危险的探险旅游活动是骑马、四轮越野车和雪上运动。对于活动研究的热点则主要集中在了登山、滑雪及潜水运动方面。

威廉(William,1999)回顾了北美的登山事故,马尔科姆(Malcolm,2001)报告了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的登山伤亡率,穆萨等(Musaetal.,2004)得出到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89%的游客会受到高原反应、呼吸疾病以及肠道感染的影响。

雪上运动事故也吸引了普遍的关注:艾特肯(Aitkens,1990)、普劳尔等(Pralletal.,1995)、古莱特等(Gouletetal.,2000,2001)、哈格尔(Hagel,2004)等学者不仅分析了雪上项目的基础数据,而且比较了滑雪与滑雪板运动对身体不同部位的伤害度,头盔和护腕的影响,以及技术及经验的作用。

特瑞维特等(Trevettetal.,2001)、维克斯及戴维斯(Wilks&Davis,2000)分别统计了在奥克尼郡、昆士兰、美国及日本的潜水死亡率,泰勒等(Tayloretal.,2003)概括的回顾了潜水类活动的伤亡情况。

新西兰作为一个探险旅游大国,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运用一系列一手或二手数据来评估确定探险旅游伤害的性质与程度,尤其是本特利(Bentley)和佩奇(stephenJ.Page)等专家在对事故及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特利和佩奇(Bentley&Page,2001)研究了新西兰的探险旅游事故,在其中把旅游者的人生安全作为评价的一个新范例提出;本特利等学者(Bentley,Meyer,Page,Chalmers,2001)通过对新西兰健康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的从1982-1996年的数据,分块讨论了在分析伤害问题时选取的变量因子,分别是事故发生地、事故种类、具体活动、住院天数、伤害程度、地理空间分布、事故年份及月份、年龄、性别,为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框架参考,最后总结出高风险的旅游项目通常为独立的,无引导的旅游,例如登山、滑雪、徒步远足等。骑马和脚踏车被认定为是商业探险旅游活动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项目,跌落是最经常的事故。而本特利、佩奇和基思(Bentley,Page&Keith,2007)同样探究了探险活动中伤害赔偿的模式和趋势。通过对一个地区12个月来事故的归纳总结,发现总体趋势是单独行动的项目要比商业组织的项目发生事故概率大,如骑马、徒步行走、登山、冲浪等,滑索及喷气船项目要求赔偿的金额最多。在人员比例中,年轻男子受伤占了大部分,跌落也被反映为是最普遍的事故类型。两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彼此的观点。

本特利等学者(Bentley,Page&Laird,2001)接连通过两篇文章,将研究对象锁定在从业者身上,通过对从业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从问卷统计结果建立起一个从经营者角度对通常风险因素界定的框架。27项探险旅游项目被列入,其中被认定为具备最高风险的是雪地运动、蹦极以及骑马;而滑落成为伤害最主要因素。

佩奇等学者(Page,Bentley&Walker,2005)用对比研究方法调查了新西兰和苏格兰探险旅游的安全体验。通过比较方法有助于帮助分析在不同地理范围下旅游发展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这种空间上的横向比较研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更普遍的意义。

本特利和佩奇(Bentley&Page,2007)对1996-2006年的7篇探讨新西兰探险旅游安全问题的文献进行了一个综合比较归纳,包括列表对比了各文章中所用到的一二手数据来源、探险旅游伤害问题程度、不同种探险活动的风险排序、探险旅游安全问题风险因素排序、综合建立起了一个概念化的模型。

4.2保障机制研究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这是旅游界公认的管理底线。旅游安全对于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不可逃避的话题。探险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细分市场,由它的特性(绝对安全、绝对惊险)决定了安全是其首要问题。因此从安全预警、安全监控、探险旅游救援、探险旅游保险以及探险旅游法规和教育培训6个方面对探险旅游保障机制的研究是探险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相关文献着重从游客、组织及探险旅游管理部门管理的角度切入探求保障体制的建立。

4.2.1游客角度的研究

旅游者个人因素是探险旅游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冯麟茜,2007),由于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个人原因,不按规范操作行事、卖弄炫耀、不按照统一的步骤,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自信和无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占到多数(侯国林,2005;张进福,2006)。刘德谦(2006)就近几年的沙漠探险指出现阶段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较弱,未对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与常规性的探险旅游相比,旅游者需要从技术、体能以及心理都要做好准备(Ewert,1997、1989;Martin&Priest,1986;Hall&Weiler,1992;马洪曼,2007)。针对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对旅游者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洞穴探险旅游与漂流旅游(李海东、保继刚,1995;张瑁、林刚,2004;王仁庆,2005)。因此对游客的管理是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4.2.2组织角度的研究

目前组织探险旅游主要通过3种途径:个人、网络、俱乐部,因此组织程度低,是我国探险旅游最明显的特征。探险旅游的管理由于受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是较难保障的。旅游组织起到关键作用。而在3种组织方式中,一些较大的俱乐部也承担着探险设备的供应,设备因素在探险旅游风险因子也占有较大比重(王小利、张树夫,2006)。组织要加强旅游者安全教育,使其深入了解并理解探险旅游的危险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参与的项目。出发前制定计划,加强对旅游者体能和心理训练(冯麟茜,2007)。由于探险旅游刚刚兴起,从探险旅游发起组织、旅游景区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旅游景区中,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办法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新开发的旅游区安全意识薄弱,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一些旅游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安全保卫的机构,旅游安全设施及管理的滞后,是引发安全事故最大的隐患(侯国林,2005;赵怀琼、王明贤,2006)。组织在探险旅游的救援中也起到了作用。冯麟茜(2007)指出,应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研究者也指出大多数时候“向导”代表探险旅游发起组织对探险旅游队员进行管理,考虑探险旅游的特殊性,向导不仅要具有普通导游的素质,还应能与参与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设置救援队伍,保证第一时间救援、突发事件准备、保持器械良好运行、危险预报和信息传递的通畅顺利等(侯国林,2005;冯麟茜,2007)。

4.2.3探险旅游管理部门角度的研究

旅游管理部门应协同探险旅游组织或督促探险旅游组织做好安全预警。探险旅游涉及面广及诸多复杂因素,所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好安全预警,政府首要做的就是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等级评定(Bentley、Meyer、Page、Chalmers,2000;席建超、刘浩龙、齐晓波、吴普,2007;Bentley、Page,2007)。探险旅游安全事故的特殊性、紧迫性及其影响的重大性,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有很多伤亡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加强高科技在探险旅游游安全救援体系中的应用,使得探险旅游安全救援成为保障探险旅游活动正常进行和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郭零兵,2005)。探险旅游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作探险旅游的救援工作。但是救援工作所要求的技术性,以及救援过程中的高成本,导致最终的救援行动迟缓甚至不及时(肖爱莲,2001;冯麟茜,2007)。买保险,这是多数人会想到的转嫁风险和责任的方法。国外的保险公司对滑雪、水上、空中等高风险运动设有“特种保险”(王卫平,1997)。卡伦德和佩奇(Callander&Page,2003)以新西兰探险旅游活动的安全和管理为着眼点,调查了发展中旅游法律支撑框架,讨论了经营者与旅游事故的责任关系,倡导安全经营和规范立法。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保险制度是旅游赔偿中最符合帕累托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借鉴国外探险旅游成功的例子,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从系统的探险旅游保障体系来看,在探险旅游开始前政府或旅游管理部门就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使危险隐患被扼杀在萌芽中,而不是等到有重大危险事件发生了,再去针对事件做出政策。马红漫(2007),冯麟茜(2007),刘德谦(2006),郑晋鸣(2006),王小利、张树夫(2007)等提出了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类似“领队”或导游的资格认证制度、责任认定制度、保险制度等制度。

5以往研究的局限及可创新之处

(1)迄今为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其中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甚,大部分研究以此两地为例,表明这两地的探险旅游现状及研究在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对于世界不发达地区或者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分析很少。

(2)国外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通常以某地某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为例,研究方法为数据收集法、访谈法及在某一时期对某特定旅游群体进行追踪调查研究,概念性研究相比国内较多,但是还未出现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模型,研究多停留在点上。定量分析上,只有一些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缺乏深度定量模型。如何进一步挖掘国外实证与定量研究对我国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的实践指导意义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在风险评估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各角度层面列举了系统的评估因子指标,为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但其中的不足在于文章基本是在一个大的探险旅游背景下讨论各种类别探险旅游活动的风险性排序与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但是缺少对同一类型旅游活动的风险性等级评价(如登山探险旅游风险级别判定),可以进一步细化以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指导性意见。目前国内对探险活动的风险评估手段和方法不一,缺乏权威性,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创新之处。

评估体制范文篇7

【摘要】由于存在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就难以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将从公共产品角度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

【关键词】公共产品;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一、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的形成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本身的效用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在技术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享有,它具有联合受益和共同消费的特点。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独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术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竞争性,就是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排斥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享用的数量和质量。

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需要财政配置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进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就需要投入资本,从而形成国有资产。

二、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主要承担提供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而将大部分的私人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企业去进行。因此,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主要应是对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所必需的资产的管理。从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有必要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角度出发,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应包括一些由国家集中起来用于平均社会收益分配的资产,如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率,政府必须使国有资产通过各种途径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共需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增量,最终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心放在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上。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的绝大部分工作职责不再是对盈利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而应转为对非盈利性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

在现实的国有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存在的,这部分资产既包括诸如国家用于提供司法、行政、国防、环境保护等纯公共品所必需的资产,也可能包括诸如公园、道路等准公共品所需的资产。毫无疑问,管理好这些国有资产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理应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题中之意。那么,应该如何确立一个基本的体系,对这些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呢?公共产品理论在此给出了基本的原则。

(一)纯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对于纯公共品领域提供中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公共产品理论给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判别标准,也就是当公共品提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公共品的提供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对于该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应遵循这一原理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确认,并给出评价,这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难点所在。

1.从收益确定和评价的角度来看,公共项目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比之于一般企业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要困难得多,因为一般企业的收益都是可以货币计量的,而公共项目因为其固有的收费的困难性,尽管其社会经济效益可观,但却很难以货币价格进行量化。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公共项目的收益通过某种类比的方法转换成可以货币计量的收益。比如对于绿化造林的收益,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处理,计算由于绿化造林引起的农业环境改善从而农作物增产的收益以及空气质量改善导致的呼吸疾病减少而节约的医疗费用等等。这些计算尽管不可能是非常完整的,但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真实收益。

2.从成本确定和评价的角度看,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困难主要在于对事后成本大小的评价要远困难于对企业成本的评价,因为企业处于一个与其他企业相竞争、相比较的环境中,而它的收益又是明确的,这样,当发生长期收益不抵成本的情况,或成本收益大幅度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水平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判定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理想的。而从客观上来讲,即使不作主观的评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那些成本管理不利的企业也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即市场将会自动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作出评价。

(二)准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准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务。正是因为不完全的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所以准公共品的提供既可能采取政府的方式来进行,也可能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在考察准公共品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时,首要的问题是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作一比较,只有当确信公共提供的效率较高时,国有资产管理活动才应介入这一领域,否则应尽可能地不介入。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究竟是采取公共提供为好还是市场提供为好,取决于这两种方法各自产生的净收益的对比。

需要强调的是,公共产品理论在准公共品提供上的原则标准,显然不能把收费的多少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好坏的标准,固然收费可以使消费者在消费准公共品时客观地衡量其自身的效益和成本,从而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浪费,而且还有助于减轻税收的负担和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同样将导致效率的极大损失,特别是在某些行政垄断的场合,不受控制地乱收费将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收费越多,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就越好。

【参考文献】

评估体制范文篇8

摘要:实习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科学、公正、综合的实习教学全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激发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实践技能,及时反馈实习效果,规范实习成绩,实现实习教学评价的科学化、目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理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化成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实习教学质量控制,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主要以获得旅游管理相关职业能力为目标,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体系中必须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旅游管理的实习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在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界对实习教学的逐步探索和改革,各方对于实习教学的重要地位已取得了共识。但在对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国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而轻实习教学质量的现象,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教学实践环节质量的考核、评价还停留在原来的评价手段和方法上,往往通过作业、实习报告、学生座谈会、实习指导教师的评分等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通过实习教学环节是否真正训练或提高了专业水平,对于实习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究竟如何,缺乏准确的把握。

合理、科学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形成良好的质量监控机制.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对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活动进行效果评估,而是旨在建立整个实习教学模式的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建设存在不足的指标,以完善实习教学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在实习质量方面评价、控制和提高的体系,应关注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两个;以过程控制为关键,以此保证实习教学环节过程的有效性,使实习教学质量切实得到改进,提高学生自身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满意度。建立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实习教学环节的实际状态,并通过对实习教学环节质量的评定,把实习教学环节隐藏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第二,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有全面、学和有效,以不断提高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为最终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是指对实习教学整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实习教学质量是通过多方面、程序性情况来综合体现的,对实习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定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涵盖实习教学的各环节和教与学的各方面,要求全面系统的设计、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以及评定标准,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要体现结果与过程结合。

2.目标性原则。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所有的实习教学课程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现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用人从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以素质能力为主。因此考核中必需包含对素质的评价,关注专业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要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

3.可实施性原则。在设定各项评价指标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可实施性,指标定义要明确,一、二级指标与主要观测点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评审标准应客观、全面,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总体目标。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应既能对实习质量进行度量,又要简单易行,便于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

旅游管理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因具体实践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凡属校内模拟实习教学环节,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授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对于综合性的毕业实习活动,还应包括实习教学领导小组和实习单位。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校、教师、学生和实习单位共同参与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通过建立实习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定评价标准,并进行量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对实习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指导水平,也直接促进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重点是实习教学评估指标和标准,对于包括课堂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实习教学体系,该体系应当包括实习规范、可行的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计划、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对实习教学情况的综合考察指标、对实习管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学生对实习教学收获的评价等内容,所以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是一个综合性、总体性的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具体涵盖7项一级指标、l9项(毕业综合实习22项)二级指标和相应的观测点及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三、旅游管理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应该根据实习教学形式的不同有所区别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依据和标准,只是一个总体性、综合性的评估标准。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有对应于专业课程的课堂内实习环节,又有综合性的毕业实习;既有校内实训,又有校外实践。所以,在应用本质量评价体系于具体实习环节时,必须及时调整评估的各项指标和主要观测点,如在评估旅游小组调查实习教学质量时,评估指标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具体实践任务分配的均衡性和合理性。

(二)实习教学质量的评定与结论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全面性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得出的结果,不论是数据还是信息,不能简单地加以统计、公布了事,需要做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既要看到成效,也要看到不足;既要指出问题,也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尽量使实习教学最大可能促进每个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于实习教学质量的评定,除依据评估指标等客观标准外,还要综合考虑课程结构、课时设置、实习项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

(三)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一定要有反馈机制

评估体制范文篇9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乳制品产业安全;状况评估;国际比较

1问题的提出

我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产业链条长,部门关联度高,利益相关主体依存度也较高的产业经济系统。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国内乳制品需求因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这固然有利于乳制品产业发展,然而由于国民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不信任,致使进口乳品瓜分了本应属于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这引起了我国各界对乳制品产业安全问题的担忧。国内外学者研究乳制品行业的侧重点不一样。国内学者主要是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战略、营销策略、区域竞争战略等领域。国外学者对乳制品行业的研究主要是乳制品生产、加工、贸易行为的实证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活动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比较分析国内外乳制品行业发展,从产业安全的视角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还没有进行相关的深入研究。

2乳制品产业安全评估框架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本文用下述指标反映乳制品产业的安全状况。(1)产业获取能力。指某国在国内市场获取相关产品的能力。本文用乳制品产量和自给率来衡量乳制品产业的可获得能力。(2)产业竞争能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本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反映乳制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产业控制能力。指在开放条件下,本国资本对某产业的国际控制力。本文用进出口平均单价来衡量乳制品产业的控制能力。(4)产业发展能力。指一个产业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其中既包含了量的变化,又包含了质的变化。因为质量的变化在数据上不易体现且涉及很多专业鉴定标准,所以本文仅在量的方面用奶牛单产及居民乳制品消费情况来衡量乳制品产业的发展能力。

3我国乳制品产业安全状况评估及国际比较

我国乳制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奶业统计年鉴》。各考察国乳制品贸易进出口数据来自UMCOMTRADE数据库。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乳制品行业的各项能力情况及指标数值,呈现以下几个特征。3.1产业可获得能力。乳制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295.41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2651.8万吨,增长了将近10倍。自给率在2007年以前一直保持增长(虽然增长幅度不大),2007年达到最高点99.09%,但是从2008开始一直往下跌,跌至2014年的93.73%,不过自给率这些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3.2产业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2008年达到最高点0.42%,之后陡然递减,2009年到2014年一直保持在0.1%左右的水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负,在国际市场中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并且这一数值从2008年后一直趋近于-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最高为2008年的0.05,一般来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0.8即表明国际竞争力较弱,而我国在2008年之后一直为0.01,所以可以看出我国国际竞争力非常弱,乳制品贸易结构十分不合理。3.3产业控制能力。进出口单价在2008年之后都有所下降,2009年之后又有所回升。2008年我国乳制品出口单价略高于进口单价,但在研究范围内的另外几年里,都是进口单价远远高于出口单价。从中可以得出,我国乳制品质量水平很少能达到国际上要求的水准,因而导致在乳制品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逆差。3.4产业发展能力。奶牛单产从2001年的1.81吨/头一直上升至2006年的2.99吨/头,之后有所下降,保持在2.50吨/头的单产水平。城镇居民鲜奶消费量在2008年之前保持稳步增长,2008年以后有所下降,而农村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都一直处于稳步增长当中。另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差距较大。2001年,我国城镇人均鲜奶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10倍多,2002年增长到了13倍,但到了2007年就降到了5倍,截至2012年将为2.6倍,从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4乳制品行业安全国际比较

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乳制品产业获取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较为乐观,但产业控制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较弱,尤其是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乳制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笔者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将我国乳制品产业的竞争力状况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明显偏低,远不及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新西兰作为乳制品出口大国,其乳制品出口额占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的20%以上,并且近几年乳制品行业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还在不断增加。我国市场总体偏小,2008年又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2009年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由原来的0.42%下降到0.10%。虽然我国乳制品行业最近几年正在慢慢复苏,但在国际市场上,跟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来看,新西兰和阿根廷的乳制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大,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国内乳制品产量都能很好地满足自己国内的需求,所以进口量相对于出口量明显偏小。美国乳制品消耗量虽然大,但其乳制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在0.3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不足,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并且,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竞争劣势更加明显。从2008年起我国贸易竞争优势一直趋近于-1,国内消费者对我国乳制品的质量不信任,导致我国乳制品进口不断增加,进出口比例更加不协调。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我国乳制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远远小于0.8,说明我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弱。新西兰乳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强,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显示性比较优势虽然没有新西兰那么大,但是相对于我国而言,其乳制品还是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对数据的整理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西兰每年的乳制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比都非常大,乳制品是新西兰的主要出口产品。

5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乳制品产业安全评估暴露出的问题,我国乳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进出口比例不协调,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第二,国际比较揭示的问题。我国乳制品质量水平很少能达到国际上要求的水准,并且,国内消费者对我国乳制品质量问题的担忧导致国外乳制品的进口增加,乳制品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基于上述结论,我国乳制品行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我国要守住15%进口关税的底线,并且继续坚持配额管理制度,避免国际市场的过度冲击。同时,在发展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密切关注这些区域对国内乳制品市场的影响。第二,在原料奶生产和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我国应该安排专业的监督检测人员在各大乳制品生产基地和奶源基地进行不定时检查,查看原料奶和乳制品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并进行结果公布。同时,发挥各地区行业协会和群众监督的力量,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陆燕林 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培瑞.我国液态乳制品安全监管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王庆辉.我国乳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章薪薪.食品安全事件对乳制品产业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

[4]孟雪.从乳品安全角度分析中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15.

[5]徐泽敏,杨志武.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

[6]戴琼.中国乳制品产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评估体制范文篇10

1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同时具备“学生”以及未来“企业管理实践人员”双重身份,所以该指标体系将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要素,根据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紧密围绕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及技能运用和创新两个重点评价方面,并着力体现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较强的IT/通信行业学科特色,此外,还将兼顾其他基础性指标,如学生身心素质等。指标体系的形成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使用专家法拟出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专家主要是学校的相关老师,含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拟出5个左右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3~5个二级指标。

(2)通过问卷方法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根据专家法中拟出的指标制定问卷,让被访者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或合理性打分,最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指标体系。

(3)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讨论制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2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效度检验

指标体系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之后才可以展开实际应用。为此,将按照以下主要步骤对所提出的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

(1)应用已经制定好的指标体系对重庆邮电大学2006、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评价,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得分。为了便于分析,每1项内容的度量值均按照优、良好、一般3个等级设置,并分别赋予3、2、1分值。并运用统计分析软SPSS(StatisticsPackageforSocialScience)来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检验。在所发放的120份问卷中,回收问卷108份,回收率达90%。其中有效卷94份,问卷有效率为78%。

(2)利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检验。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质的程度。换言之,效度指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测量目的。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一个测验若无效度,则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在此我们计算的是测试的效标效度,效标效度是指测验结果与效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在此将专家的评价作为效标,利用积差相关法求效标效度(Pearson法)得到结果为0.861.具体操作如下:在SPSS中单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选择自评值和效标值变量进Variables,然后在Correla-tionCoefficients中单击Pearson。得到以下表格2。

从效度上来看,效标效度为0.861,说明学生自评值和专家的评分相关性较高,即该学生能力评价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3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思路,然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提出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3.1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一观念是课程体系的设计、改革以及完善的出发点和目的。

(1)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学生在信息领域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亟待提高。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课程建设方面需增设这些方面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改变以往的只请教育专家等为主的人对课程进行编制,还应该邀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中去。在对各个不同的会计及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能够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教材的选用上,结合本专业实际针对性的选用一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用性较大的教材。

(2)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人才与供求双方的联系,使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能力要求,订立教育目标,设置工商管理课程,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人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必须在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组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方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

3.2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要以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培养能力,社会需求”为思路。依照学生能力结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确保实现培养目标;同时,按照研究性教学的思想,进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科创活动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和监控;在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IT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并对学生实习环节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监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按照指标体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依照课程体系,建立研究型教学团队,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本文提出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