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3 16:08:28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分类;选择;评价;研究综述

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由于生态农业内涵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模式有了更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内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1.1以生态格局为视角。王兆骞早期定义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具体而言,表示整个生态系统网络中每个组件的状态和交互[1]。聂媛媛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农业生产各要素发展的最佳组合,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实体[2]。张莹认为生态农业模式可以被抽象地视为空间和时间中材料、能量、信息的集合,是实现某一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动态模型[3]。刘兴和王启云指出,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态农业实践中形成的优化结构和稳定功能的几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4]。任晓凤,齐兴宇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逐步形成了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技术和发展体系[5]。1.2以效益产出为视角。JohnW和OgilvyS指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并将产生直接影响[6]。Dumanski分析认为维持高的生产效率、规避风险、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升经济收入、社会认可程度才是发展的核心要素[7]。覃朝晖认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8]。周玉亮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综合效益显著、生态特色突出的农业发展表现形式[9]。马祥飞认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它借鉴其他模式经验,采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开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该模式在技术上更先进,在管理模式上更优化,在经济效益上更有优势[10]。1.3小结。尽管学术界对于生态农业模式的解释角度不同,说法不同,但总体思想是统一的。生态农业模式应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在农业建设中的运用和表达。

2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和资源构成复杂,生态农业系统组成要素复杂多样,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基于宏观总体分类、基于生态理论分类、基于区域差异分类。2.1基于宏观总体分类。苏文哲将生态农业模式分为四类:资源循环型、立体种养型、生态旅游型和资源保护型,每一大类各自包含若干模式[11]。张立辉将现有模式归纳为八类:“二位一体”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模式、“五位一体”模式、“七位一体”模式、工业化运作模式,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集水模式、其他区域生态农业模式[12]。王海文将现有模型概括为四种:农村庭院式循环模式、产业链式循环模式、农业园区式循环模式和废物利用型循环模式[13]。2.2基于生态理论分类。基于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朱孔山总结了以下8种模式:绿色型生态农业、链型生态农业、综合型生态农业、并生循环式生态农业、串生循环式生态农业、丛生循环式生态农业、水陆循环式生态农业、复合循环生态农业[14]。李金才根据资源和物质的循环使用将中国现有的模型分为四类:物质多层利用型、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15]。2.3基于区域客观条件分类。蒋家慧根据不同地域的生产力及生态现状,将现有模式分为回归自然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产业带动型农业生态建设模式与中间型农业生态建设模式[16]。程洁根据各生态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现有模式分为两类:大循环模式和家庭生态型模式[17]。刘刚和张春艳从区域基础条件角度出发,将现有模式归为多功能城市生态农业模式,农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地域的生态农业模式、农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地域的生态农业模式[18]。2.4较具代表性的两种分类。2.4.1学术界视角:三层复合分类李新平的分类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他从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导产业三种标准进行复合分类。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规模或行政级别可分为:生态农业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业村和生态农业户。按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可分为:平原型、山型、水域、草原型、庭院型、沿海型和郊区型。按主导产业可分为:以一种主导产业或产品为主的专业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产业或产品为主的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式[19]。2.4.2官方视角:农业部出台“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对于国内主要类别划分,农业部曾给出一种相对官方的说法。2002年农业部科技司从全国各地收集了370个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系统,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个模式并大力推广: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设施生态模式、观光生态模式。2.5小结。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在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较大的区域条件差异和繁多的生态农业模式种类,加大了分类问题的研究难度。分类标准和切入角度的不同也是学者研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3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评价

3.1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和评价。3.1.1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不同生态农业采用的方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地区和国家也会因为自身实际情况在模式选择上保有自己的特色。美国“低投入生态农业”模式。美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善于将土地、劳动力与资本整合投入到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投入有两种主要类型:购买性资源投入(如劳动力、肥料)和非购买性资源投入(如自有地)。20世纪中后期,美国农场的购买性资源投资持续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90年代初期,美国农业部要求降低对购买性资源的投入,突出生态性,提高内部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支出以获得理想回报。日本“自然农业”模式。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日本非常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其农业生产资源分为外部资源(如肥料,劳动力)和内部资源(自然光,资本)。20世纪中后期,日本外部资源投入逐年上升,内部资源投入逐年下降,政府意识到长此以往会加剧农业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日本开始施行“自然农业”模式: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等化学添加剂,仅使用天然草木的腐殖质,充分开发土地的自我净化和生产能力,恢复土壤肥力。德国绿色无污染模式。德国科学家对某些作物进行定向选育,从甜菜中获取乙醇和甲烷,从菊芋植物中提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从油菜籽中提取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这些流入和产出的原料和能源都是绿色环保的,从而实现了农业模式的创新。澳大利亚的物种多样性和完整性让其更加注重维持自然生态均衡,农田、森林等系统内的各个部分都要占有一定比例,而不是为满足人类眼前的需求无节制地掠夺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为保证土地肥力,实行农田轮作轮歇;为鼓励发展有机农业,采用稻秆还田,施用绿肥;为宣传节水,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在一些含盐量高且一般作物不易生长的土壤种植黄麻以克服高盐含量。国外学者也就此展开研究。Romualdas利用MDE(多标准差异评估)分析立陶宛区域经济和生态发展,考虑对生态形势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对生态发展的影响[20]。SaghiMovahhed采用综合数学规划和环境调整的投入产出法,将各生态和经济指标纳入发展规划[21]。3.1.2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的评价。国外在过去十余年中对生态农业系统评价的研究越来越侧重于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后续发展过程,他们重点分析讨论生态指标,以生态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见长。Jayaramaiah提出应根据肥料施用量、土地产出率、水资源情况、病虫害控制、作物产量维持时间,投入产出比值等作为衡量方式。HYWang利用SWOT分析研究了尖山农场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提出了发展战略[22]。AgitaGancone评估了拉脱维亚农业部门生态效益的指标,描述了可用于衡量生态效率的方法,介绍了生态效率选定指标的计算[23]。3.2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和评价。3.2.1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研究模式的选择。(1)从客观条件出发:吴晗,韩霞等基于农业规划、科技支持、水利资源等因素,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选取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4]。李倩玮在选择珠三角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时,考虑了广东发达的经济,认为该地居民相对于其他地区群众而言,更注重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认为珠三角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应重点突出优化农业结构,美化城市周边环境,提供市民闲暇观光基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郊多功能生态农业[25]。(2)从效益产出出发:李梅认为,农业生态模式的选择应参考循环农业,遵循“三R”原则,努力优化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的多层次回收和工业活动中对环境有害因素的零排放[26]。陈倩基于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原则,建立了基于行为—压力—效应—影响模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型[27]。3.2.2国内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国内学术界在此方面都从相对统一的角度进行研究,即全方位的效益分析,不同的只是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标准。辛红霞认为现有模式的评价内容除了包括经济功能之外,还应包括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功能,效益评估需要综合效益以综合判别模型结构的合理性[28]。夏月琴、何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农业内涵做了探讨,并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进行综合效益评价[29]。3.3小结。依据上述可知,在模式的选择方面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原则,包括经济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维护生态原则等,但他们在一点上是共通的: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地区自身特殊资源、气候、地区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最符合客观条件的发展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评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时,学术界现在已经从单一的经济讨论转变为全面评估。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评估是最基本的。此外,现有模式在理论上对生态学、相关生态发展原理的契合以及在实际上对客观条件的契合这两个维度的综合探讨,也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4现有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3

生态农业是指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形成集约化农业发展模式,立足现代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未来农业形式。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在研究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生态农业探索和扶持政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问题[1]。1)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不完备。在多学科理论的共同支持下,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类型。它不仅涉及大型农艺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还涉及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它是典型的跨学科理论支持系统。从单一学科来看,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学科体系,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然而,如何超越单一学科理论,实现跨学科理论的有机整合仍面临困难。了解技术情况比较严重,导致一些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只能满足单一学科的理论要求,难以发挥综合优势,但尚未形成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受到土地管理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市场化程度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体系势在必行;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好处,而且要忽视经济效益。寻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构建生态农业支持理论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大规模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2)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或者是几项单独的技术都可以支持该操作。它需要组织各种单一和复杂的技术来形成一个技术系统。然而,这种技术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通过农民对一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试验,而且还没有足够的基础理论来准备对实验的新模式进行总结并提出理论水平。目前,对中国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更多的是后续策略,重新审视西方现有技术,并试图在中国推广,结果普遍较差。直接导致当前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缺乏低成本技术,缺乏市场推广技术。打击低效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开发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显然,具有这一特点的技术成果还相对缺乏,特别是真正用于生产的这类产品较少,而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滞后。3)生态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政策支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生态农业对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没有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支持,短时间内难以广泛开展。中国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发展生态农业,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还比较少,缺少配套政策。到目前为止,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涉及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改革,农产品经营和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增收,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等。“增产增收”的概念。缺乏支持性的发展生态农业基础环境的政策,需要紧急划定生态和农业发展保护区,消除人为的生产环境污染。二是缺乏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扶持政策。关键是要加强生产,营销和应对自然风险的支持措施。三是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生产单位发展的扶持政策。生态农业不仅在理论上普通农民难以理解,而且在生产技术上难以掌握。要促进生态农业,必须加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把握生态农业的生产技能和营销能力,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吸引农民从事生态农业。

3生态农业发展技术

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面对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高投入,低效率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2013年11月26日,到山东省菏泽市时指出,要加快建立符合高产,优质,高效要求的技术体系,生态和安全的农业。2013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必须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新道路,以先进的生产技术,适度的经营规模,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其中,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未来农业工作的重点。从根本上可以判断,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农业”将逐步取代“石化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2)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根据生长和繁殖的特点,形成水产养殖和加工工业。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土地面积单位的微生物。工业过程建立了多级配置,多物种共生和多级生物循环的高效生产模式。如稻米(关节),稻鱼(泥,黄牡丹)共同生产,稻蛙共同生产稻田三维农业的技术模型;在葡萄园种植草本植物或放养鸡,鸭,鹅,羊等的设施。家禽生产模式。3)更加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目前,中国生态农业的覆盖面已达30个省,市,自治区,但尚未在全国推广。关键原因在于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能力的发展滞后。由于推广机构人员配备有限,经营资金有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能与研究机构配合形成合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尤其如此。促销功能无可限量,主要基于销售种子,杀虫剂和其他生产材料。这个角色发挥了严重的不足。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建立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中发挥主要作用,更好地将生产实践需求与技术研发相结合。4)减少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技术。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方法包括建立立体农业,使用抗性品种,通过种植措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以及综合管理害虫。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应用,黄粘虫板和杀虫灯的应用属于这种技术。

4结语

近年来,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到2015年,全国共有各类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包括100多个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和5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点。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生态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工人生态意识差,配套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必要的政策保证。只有加强科技人员培训,建立完整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重视龙头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培育,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规划,组织进行经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体系。生态农业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校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随着国家加快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青海更要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摆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青海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青海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新途径。

1青海农业生产现状及有利条件

1.1青海农业生产概况。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垂直地带性明显,畜牧业用地面积大,农业耕地面积少,种植作物单一。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及湟水河谷、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及青南农牧交错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58.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75%,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8.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1.6%,山旱地面积40.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8.4%。种植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马铃薯、青稞、蚕豆、玉米、油菜、蔬菜、中藏药材等。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02.72万吨,连续八年稳定在百万吨以上;油料总产量达到30.48万吨;蔬菜总产量166.4万吨。全省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208.93亿元,占全省国民经济总收入的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070元,年均增长15.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通过科技创新,调整种植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使全省农业经济走上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态。

1.2政策扶持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续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循环农业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为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1.3先进科学技术为发展生态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科学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奏,近年来,经过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全膜双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绿色防控、粮油绿色高产高校创建、机械化全程做业等先进适用技术,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2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污染,灌溉水质污染,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污染,残留农膜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土壤板结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降级。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又导致对化肥使用的追加,造成了对化肥使用的恶性循环。

2.2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不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乱砍乱伐林木、乱垦荒地坡地、草原植被退化,造成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盐碱化等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陷入恶性循环,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2.3农业资源短缺与人口剧增,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农业资源短缺,导致掠夺式开发经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利用一切可行手段在农村大力宣传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有效实施。

3.2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支撑作用。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传统农业先进经验,并对现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配套集装,广泛推广应用,提高技术效益;积极推广应用与生态农业相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农业科技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究、推广高效运行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科技人员和典型农户在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和技术引领作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3.3以健康食品生产为导向,实现生态农业的转型。健康食品与食物安全是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是农产品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生态农业是健康安全食品的主要载体,因此,以农产品质量终端管理和全程控制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安全认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各具特色的健康生态农业,创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与优化升级,以生态农业的转型,实现从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从面向省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转变;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功能转变;从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向生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4大力推进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要目标,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利用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园建设、美丽乡村和农家乐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合当地文化风俗、人文景观、种植特色,培植具有生命力强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精品。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跨越发展,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5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减少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要求,全面控制和降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的污染。在化肥方面,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施肥、精准化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还田和沼肥应用等施肥技术;加快示范推广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应用,减少无机化肥使用量,提高生物有机肥利用率。在农药方面,大力推广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和生物绿色防控措施;推行日光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环保设施的防治技术;适度发展大型施药器械和无人航空植保机械等先进防治设备的示范应用,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率;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范围,逐步淘汰剧毒低效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建议

1用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

喀斯特山地农业具有资源分散,结构复杂,生产要素作用合力有限的特征,要向规模要效益,用生态提高效益,就要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利用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优异的品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的组织手段,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融合起来,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1],实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大品牌,小农户—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产品,同时争取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1],实现品质、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2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减少产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的发生,产业污染的科学防控与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循环的特征,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通过不同生物种类的作用与食物循环利用,配合相应设施的辅助处理,实现污染物在系统内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全量回收,向系统外的污染零排放[1]。

3政策与科技扶持,是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积极的支持政策。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实施生态农业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生态农业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业主提供资金支持,并与相应的环保措施挂钩[2],加快产业壮大。二是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注重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加快成果推广,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资助生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服务、田间试验等[2]。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者提供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鼓励生产者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2]。引导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形成并保持稳定增长。

4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生态产业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已经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要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必须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即运用“统一、科学、协调、选优”的原则[1],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生产区域及区块相对形成的自然隔离的有利地形地貌特征,制订和实施科学的生产标准,把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产后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及有机的级别高度。

5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科学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制,充实和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工作[1],加速进行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产地及品质认证,以认证促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2)根据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和加工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要求,肥料、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标准化管理来强化绿色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1]。(3)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标准的无公害化生产,用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对包括田间生产操作、机械应用和加工、保鲜、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4)加强喀斯特山地农业生产发展,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喀斯特山区农业产业的主要方向。产品主要应定位在无公害化生产的层次上,逐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1]。因地制宜开发区域特色有机肥料,增加对绿肥、饼肥、菌代料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废渣、沼液、畜禽肥、微生物肥,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的使用补贴力度,加快以有机物替代化肥及化学农药的进程,实现清洁生产。

6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推进喀斯特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对农业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熟悉者、影响者、保护者、受益者,农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1]。自然农业低产、低效,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食品保障,农民缺少主动增加投入的动力;石化农业是以持续增长的高投入,获得高收益,这样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和主动调整,带来的是农村日渐严重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见,生态意识淡薄,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涉及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1]。

7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和奖励机制

(1)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及地方财政支付生态补偿和增长机制,持续加大环境生态转移支付额度,形成长期可靠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础。(2)征收“生态税”。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考虑设置生态税种,使用方向是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3)政府“赎买”。划定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禁止商品性采伐,生态公益林由政府持续赎买和持续支付,支持恢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起生态保护也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体制,要让保护者充分受益,以利形成一种全民的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的生态、和谐的生态,让生态文明持续为农业贡献力量。(4)制定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作者:郎元兴 单位:兴义市农业和扶贫开发局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戈壁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玉门

玉门市是闻名全国的石油工业摇篮、铁人故乡、酒花之都和古丝绸之路要道,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草牧业试验试点县”。全市土地面积2000万亩,可用于发展戈壁农业的面积达52万亩,是甘肃省最适合发展戈壁绿色农业的县市之一。

一、先行先试,为戈壁农业规模发展探索出了路子

近年来,玉门市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大力挖掘戈壁农业资源,积极借鉴省内外非耕地设施农业和以色列沙漠农业的成功经验,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一手抓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一手抓产业基地培育,有力推进了全市戈壁农业发展,戈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戈壁农业雏形初步显现。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了玉门顺兴、玉门恒旺等6个戈壁农业示范园、4个戈壁瓜菜育苗基地、2个特色林果基地,戈壁利用面积达1.49万亩(其中,特色林果基地1.1万亩,戈壁日光温室3893亩)。(二)戈壁农业技术措施不断完善。结合戈壁自然环境,先后引进推广果蔬新品种32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研究项目57项,全面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穴盘基质育苗、农业物联网、滴喷灌高效节水等新技术,戈壁农业生产标准化率和优良品种应用率均达到100%。(三)经营主体逐步培育壮大。积极培育和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设戈壁农业,截至目前,玉门市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1家,累计达到4家;新认定酒泉市级龙头企业3家,累计达到8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88家,合作社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农机、商品流通等多种行业,产品涵盖了大部分优势特色产业。全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31家,认定酒泉市市级家庭农场18家、玉门市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家。(三)特色农产品品牌正在打响。近年来,玉门市立足产业优势,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通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快商标注册,创建区域公用品牌,优化包装设计,强化品牌宣传推介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品质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截至2017年底,全市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无公害产地认证7.4万亩、绿色食品认证7个,注册农产品商标64个,其中祁连清泉人参果、赤金沁馨韭菜、花海赢瑞辣椒等6个农产品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祁连清泉”人参果荣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称号。

二、乘势而上,迅速掀起戈壁农业建设首轮热潮

2017年8月,甘肃省出台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2年,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河西戈壁农业产业带,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一)靠实工作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农办、市农牧、发改、财政、林业、水务、科技、国土、商务等相关部门和金融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壁农业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戈壁农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牧局,专门负责戈壁农业工作协调、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事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研究推进解决戈壁农业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确保戈壁农业每年都有新进展、三年要有大突破、五年取得大成效。(二)科学编制规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围绕戈壁农业,先后多次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快戈壁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要求。市农牧局举全局之力,多方考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按照“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科学布局、定位高端”的基本思路,编制发展规划。为了增加规划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经多方征询,委托由甘肃农业工程咨询设计所有限公司对全市的戈壁农业发展总体建设规划进行编制。设计公司先后五次实地考察,并与农牧、林业、畜牧、国土、水务等部门召开了三次交流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发展戈壁农业的有关情况,搜集了相关资料。(三)迅速组织落实。采取三方合作的方式,玉门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系、甘肃祁连清泉农业科技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甘肃祁连清泉农业科技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清泉乡万亩人参果基地,并成立人参果科技研发中心,为祁连清泉人参果品种选育、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玉门市人参果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已新建温室300座900亩,并完成了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引进嘉峪关晨翔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晨翔戈壁农业产业园和玉门镇代家滩戈壁日光温室基地,晨翔戈壁农业产业园现已完成新建温室84座,代家滩村温室基地现已新建温室122座。引进河南客商在花海大畅河投资建设了1000亩钢架拱棚示范园区,全部订单种植蜜瓜,效益突出,实现了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目标。2018年,全市共开工建设日光温室2659座7009亩,新建钢架拱棚3256座2440亩。

三、全面发力,着力打造全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无抗饲料;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酶制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市当前养殖产业结构模式和养殖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1,2]。为了杜绝疫病频发,抗生素滥用,养殖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发生,研发无抗生素饲料,生产出无抗猪肉是任务之重,推行违禁药物自检制度,制定无残(重金属残留)、无抗(抗生素残留)无公害猪肉检测方案,从乳猪到出栏追踪检测,做到从饲养阶段到流向市场的全程监控步形成健康的养殖管理模式,合理设计猪舍,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综合考虑猪舍环境的影响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空气分布、通风、光照、排污、垫料使用等,随季节温度的变化,实时监测,调控出最佳的舍内环境。建立适宜的排污系统和饮用水设施,以便更好的防疫控病,推进生态、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1合理利用酶制剂

饲料生产中使用的酶制剂多达20种,主要包括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角蛋白酶等[3]。利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利用微生物来生产酶制剂,开发基因工程菌。酶制剂具有特异性和高度专一性,合理利用酶制剂,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平衡;充分利用植物提取中草药技术和绿色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使用微生物活菌剂和微生物发酵饲料,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提高畜禽的抗病力;补充微量元素,激活动物体内的酶,提高生猪消化吸收能力,达到增强自身免疫力的目的[4]。

2研发活性益生菌

添加活性益生菌,提高身体内大量的免疫功能性蛋白,增强肠道抗菌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加各类活性菌,例如:乳酸杆菌。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细胞,调整身体内部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障动物健康生长。添加活性益生菌的饲料经过发酵后,饲料的口感好,营养丰富,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5]。

3提取中草药制剂

添加活性益生菌,提高身体内大量的免疫功能性蛋白,增强肠道抗菌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加各类活性菌,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细胞,调整身体内部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障动物健康生长。中草药制剂的添加,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增强免疫功效[6,7]。

4制定生猪饲养全程监控体系,确保生产无公害猪肉,建立无公害养殖体系

通过对生猪饲养过程中饲料、兽药、饮用水投入品的监测,实时对生猪的尿液、肝脏、肉进行检测,保障生产无公害猪肉。

5解决养殖环境问题,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控,建立排污系统、找到适合垫料

通过对猪舍设计进行改进,使粪便不残留,研制排污系统,修建沼气池和化粪池,应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康的养殖体系。

6小结与展望

本文对生态农业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合理使用酶制剂、活性益生菌、中草药制剂,有利于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解决养殖环境,对生猪饲养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健康的养殖模式,在以后的研究中,生态农业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无抗饲料的研发和健康生态系统的各项研发需要进一步进行拓展。

作者:段晓然 杜瑞焕 项爱丽 张立田 张谊 单位: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徐维锋,梁运祥.新型仔猪无抗饲料的初步开发研究[J].饲料工业,2008,29(10):90-93.

[2]李德发.生物饲料与生猪无抗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11):1-5(2):160-165

[3]岑加福,韦其荣,朱国胜.微生态发酵饲料及其发展现状[J].当代畜牧,2014(6):39-43

[4]陆文清,黄成飞,李德发.生物饲料与生猪无抗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2009.

[5]GeertWielsma,Perstorp.改善无抗饲料的六种方法[J].北方牧业,2014(10):29-29.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强调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点,把其充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中,克服传统农业的缺陷,寻求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构成有机物与无机物、生态环境内外部结合,实现农业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态农业要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搭配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投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1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现阶段是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困难,例如滥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染等社会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生产力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田的生产能力失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人类的生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和滥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

生态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优势,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即做到回归自然,又注重全面有效规划,就是在发展模式中合理分布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大农业的思路,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须条件。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重复、合理的使用资源、促进物质和能力的转换,而显著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在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产品时,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1.3生态农业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中集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吸收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精华,在将农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要求,遵循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的物种,通过科学手段生产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实现农业的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2.1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实现生态农业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各地在农业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需求,结合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全面、系统、高效、再生”的原则,寻找发展本地经济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运用生态农业系统的观点上,改变单一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转化率,促进资源、环境的稳步发展,建立彼此依存、共同促进的农业有机体。

2.2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科学有效规划

要建设好生态农业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规划,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体性、防御性、系统性、调控性的特征,制定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积极实施和有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到达社会效益、生态发展、经济利益的相互统一。

2.3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采取辐射带动方式

各地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探索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套路,采取以试点农业带动大范围种植的方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系统工程,通过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养殖模式、观光性质的农业模式,将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产业。利用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势资源得以推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2.4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通力配合大力宣传

生态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将这一体系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全社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调控和服务体系,健全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项目和投入力度,把农业建设及绿色食品开发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农业的时代化发展。从政府层面发挥农民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结构现状,引进农业新品种、科学新技术、种植新材料,提高生态农业的科学性。

3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9

---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消费正从时尚逐步成为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省目前有6个部级、35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我市的历城区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最近,我们对全市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实地考察一些生态示范基地,总的感到,我市生态农业有了一定基础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一、我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对秸秆禁烧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为农民的秸秆找出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次调查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生态济南的建设要求,不断强化生态农业建设,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发展上求突破,全市上下呈现出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好局面。

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三个关键环节为重点,深入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畜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措施,化肥使用量年均降低10%,农药施用量降低20%,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30多个,面积150万亩,有66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16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322.8万亩,有林地面积增至2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黄河标准化堤防防护林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绿化2515公顷,绿化率达到71%,成为省城北部的绿色风貌带。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112万亩。实施了历城区仲宫、市中区十六里河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93.7平方公里。制订实施了《济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划定了禁采区,累计关停采矿企业113家,山石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较快。以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为重点,畜牧业作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主导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2004年实现畜牧总产值71.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2%。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全市共建沼气池3.2万个,中型沼气工程57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11个,秸秆气化示范村14个,重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同步提高。

4、涌现出一批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典型。伴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引领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的典型,形成了几种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是龙头带动型。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走外向型发展路子。全市龙头企业基地采购值达31.9亿元,出口创汇3784万美元,带动66.7万户农民增收。如樱龙公司严格按照日本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目前基地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2004年出口蔬菜1.2万吨,创汇330多万美元。二是股份合作型。平阴县尤寨山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制联合,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开发荒山5000多亩,建设了集林果、畜牧、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三是集体推动型。长清区邢代庄在本村土地全部被征用的情况下,租用外村土地发展“草-畜-沼-果”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还存在“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南部山区一些农家乐项目建设无序,管理不严,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一些矿山企业进行掠夺式开采,裸露的山体再难长出青草绿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鬼剃头”,使昔日秀丽蓊郁的山岭面目全非。

2、环境污染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自然的无污染的良好外部环境。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地表灌溉水源质量堪忧,80%以上的河道被污染,且大部分为劣五类,有些地区农业生产不得不用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不吃“自家粮”的怪现象;工业“三废”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影响较重,特别是部分大、中型企业周围和乡镇企业聚集区附近的农田,根本无法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环境要求。

3、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有利的多头执法,无利的推诿扯皮,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在农产品市场监管上,农业、工商、技术监督、药监局等“多龙治水”却成效不大;农产品和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分别设立,不利于减少行政成本;群众搞“四荒”开发需要多个部门审批办证,有的甚至只收费不服务,群众缺少稳定感和权属感,意见很大;农高区由于体制不顺,也一直难以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

4、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农业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尤其在起步阶段。我市虽然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先进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再加上投入比较分散,还不能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和引导效应,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生态农业,农民需要优质种苗、肥料、技术和信贷等多方面的服务,但目前看还缺少为农民服务的软件环境。如荒山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往往要在实施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但农民贷款难度还很大。有效的信息服务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目前给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的渠道还不够畅通。

三、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在生态市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生态市建设要求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制订规划,使生态农业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规划是龙头。由于我市还没有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部门在制订实施专项规划时还缺少科学性、存在随意性,难以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为此,建议尽快研究制订全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全市生态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强大合力。

2、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生态农业投入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一县十三乡”扶贫开发、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项目,都要向生态农业方面倾斜。县(市)区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并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

3、抓好示范,带动全市生态农业的大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以点连线带面逐步推进。当前,特别要注意支持历城搞好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试点,为其他县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经验;发挥农高区的科技龙头作用,使农高区成为展示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窗口;搞好白云湖、遥墙机场周边、高速公路两侧等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在“两区一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周边地域规划建设多种形式的观光农业园,使人造景点与自然景观互为补充,完善景区功能,减轻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4、做强畜牧业,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畜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是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要把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通过实施畜禽良种补贴、“一大一小”(养殖大户、畜牧小区)奖励扶持等政策,大力引导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加快“草畜乳一体化”工程,发展优质牧草和饲用作物,推动“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突出抓好国际机场周围、高速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秸秆和牧草养畜示范带(区)建设,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牛养羊、“畜-沼-果(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多次增收受益。

生态农业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展示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实际,直面我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谋求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气魄与胆识。“三农问题”关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整体效度,关乎农业发展质量、农村面貌提升和农民生活改善,既不容忽视,更不容小觑。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已经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途中的“拦路虎”与“绊脚石”。充分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直面新时代“三农”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不回避、不推脱、不迟疑、不犹豫,从创新的角度高效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融合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充分借鉴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科学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推进,共同实现。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是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以来,我国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推动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生活不断改善。这些成就无疑是我们对“三农”问题阶段性解决与推进的自信之源,不仅赢得了赞誉和掌声,更为我国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和推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成就固然重要,但是只看到成就而看不到成就背后隐藏的问题便会陷入偏颇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也会给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戴上“紧箍咒”,必定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解决农产品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生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和产量。农药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的产出,有效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所需。我们也曾自豪地说,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个成绩固然是可喜的,也是令人艳羡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那便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更为严重的便是长期的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对人民生命和健康构成的威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一个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稳定性正来源于其多样性。一味追求产量和速度而忽视生态系统平衡与保护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显示出其弊端,正确对待传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思维、审慎的态度构建我国农业发展的绿色路径不仅势在必行,更是迫在眉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生态农业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生态农业更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更关注的是整个农业生态的稳定与可持续,不仅严禁使用农药与化肥等化学物质,更注重良种培育、农地轮作、合理的种植和养殖,更注重农业的生态循环,倡导利用动植物的天然能力和土地的生态循环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农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推进,共同实现。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路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模式已经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大胆推测,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既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又必须依赖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针对的是整个农业生态体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传统农业发展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推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融合共进的生态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农业发展中积累和沉淀的精华与经验,摒弃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推进、融合共建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势头强劲,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各地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参差不齐,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案例,有先进做法也有不完美的实践。总的来说,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科学认知这些问题,科学把握发展方向,厘清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与疑虑,对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1.认识不全面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障碍。生态农业并不是一个单纯、单一的农业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单纯涉及农学一个学科,而是涉及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系统。也不是应用单一原理,而是融合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充分借鉴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科学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推进,共同实现的新型农业发展体系。因为生态农业起步较晚,我国一些学者在研究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单一学科模式,并没有从系统与综合的角度进行考量。学者研究尚且如此,相关的政府机构与生态农业的从业者,包括一些企业和农民就更不用说能够全面、科学、系统地把握生态农业整个系统的内涵外延与价值取向。这就导致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打着生态农业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实质上还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2.技术与能力不完善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二大障碍。生态农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运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价值,做到生态环境的自然循环。因此,生态农业中包含多种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复杂多样。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从事生态农业的相关从业者必须具备完善和充分的技术与相应的知识能力。现实情况却是,一些从事生态农业的企业不具备推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技术,一些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应用传统技术,如何引进先进技术,如何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如何提升相关的能力与水平完全是一头雾水,甚至是盲目被动。这种技术与能力的不完善必将进一步制约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产业化水平不高以及推广力度不够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三大障碍。生态农业的价值取向便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其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手段,以传统农业发展中积累和沉淀的经验与精华为借鉴,谋求的是可持续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综合产业发展。在现实的实践中,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还是将经济效益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因看不到经济收益的短期、快速满足便心生不满。因此,需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上做足功夫。同时在推广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因为认知与宣传力度的欠缺,导致生态农业遭到冷眼旁观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因此,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新时代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进入新时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制度初衷与设计取向便在于科学高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内涵,不断促进农村面貌的持续改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现实获得感。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是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科学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不仅是一种必要更是一种必须。1.通过广泛宣传提升生态农业从业者的认知水平是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环节。生态农业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通过不断的宣传,通过系统化、全面化地解析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有心从事或者正在从事生态农业的相关人员不仅充分了解生态农业整个系统的基础知识,更深挖广大农民推动生态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之想为、敢为、愿为、更能为才是不断推动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提升生态农业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与知识积淀是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农业是融合多学科、宽领域的一个综合体系。要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相关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积淀是必须的。离开了相关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积淀,要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组织、农民自发等各种手段不断提升相关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积淀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准备。3.完善政策、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是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补足“三农”短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机构从政策的层面给予生态农业相应的支持,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研讨对生态农业从业者进行引导、教育,通过对于生态农业项目的督促检查保证其沿着正确的道路不偏离是非常必要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将“质”、“量”、“效”进行科学结合,决不能走打着生态农业幌子行不科学发展之路的模式。因此,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的政策指引、道路引导、过程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秦国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乐山市生态农业发展研究——以井研县天云乡为例[J].乡村科技,2018(6).

[2]王晓航.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研究[J].河南农业,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