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3 16:08:28

智能物流管理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射频技术;智能物流系统;应用

0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步迈入了正规化进程,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物联网的运行依托信息互联技术,以之为基础进行相应的作业。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以信息传感设备等为传播媒介,进行各类物体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使得整个社会都是在一个连接的网络之中,以智能化手段进行管理。射频识别,是通信技术的一种,也属于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领域十分的大[1]。相比于条形码技术而言,其穿透能力更好、识别距离更大,因此被大众所熟知并参与应用。在很多现实的行业之中,射频识别技术都在应用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物流领域,RFID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让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的更加的流畅,让人力资源成本也在不断地下降。

1射频技术

1.1射频技术特点

RFID技术的发展长达几十年,相比于传统的条形码等技术,以下为其优势所在:(1)快速扫描的可行性高。由于工作频率较为高效,RFID的辨识性较高,RFID标签的辨识能力大;(2)体积小巧、样式灵活。RFID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这使得RFID技术应用领域可以更加的广泛;(3)不易污染、可以长久使用。电子标签附着材料的限制几乎没有,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流质物质也能够有很好的抵抗性。同时,电子标签具体的位置信息比较的隐蔽,不容易受到污染物质的侵害。(4)可重用度高。RFID标签内存储对数据的变更一般不受到限制,可更改性强。这一点和条形码技术相关的特点完全的不同,条形码的印刷工作如果已经完成的话,就不可以在进行相应的修改的话,如果出现错误,就必须将原来的产品包装全部替换,使得成本增加。(5)穿透性强。如果电子标签本身被其他物品所覆盖住,但其仍然能够穿透多种材质的覆盖物,与阅读器进行通信。恰恰相反的是,条形码扫描机如果要顺利运行的话,必须满足2个条件:距离近;没有物体阻挡;(6)数据存储空间充足。一维条形码的存储空间是SOBytes,二维码的最佳存储空间是2到3000个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是几兆字节。未来项目所需的数据量将越来越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发展正是用来满足这一需求的;(7)安全性高。由于RFID以电子式信息为主,其数据信息被密码严格的保护着,可以很好地防止信息的窃取和篡改。

1.2射频技术的应用

在之前的几年中,沃尔玛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机构,做出在集团配送中心使用RFID技术这一决议[2],这一实际案例说明,RFID技术已被大众所认可并逐步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FID的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无线射频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所适用的场合也在不断地增加中。电子标签RFID的使用范围十分的宽广,主要涵盖的领域有:交通、市场流通、食品、医疗保健、产品安全、金融、养老、残障保障、教育、文化、就业、智能电器、监控等安全管理、国防军事犯罪预警等等[3]。RFID射频识别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供应链的概念,IT,生物识别技术等理论支持,是一个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在不久之后,射频识别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兼容性也会更加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空间入量也会变得更加的广泛。

2智能物流系统

2.1系统基本概念

智能物流概念是在物联网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智能物流系统主要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人员的流动,其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涉及很多的领域。智能物流系统最为重要的技术包含到信息化管理物流行业的方方面面,涵盖内容丰富,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监管,从为企业和客户进行信息服务。

2.2系统体系结构

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问题,想要解决它们的话,物联网技术平台就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多开展数字资源嵌入式知识服务[4]。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医院图书馆员要去一线工作点进行调研,多与第一线的领导沟通,了解一线工作者的实际信息需求;以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大众,从而达到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一目的,同时也要主动参与进医学知识创新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来。当前的咨询模式已经从单一转向学科馆员嵌入式个性化微服务,能够进行互动服务,在手机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模块的使用。

2.3系统的基本思路

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如果进行的比较好的话,就智能化物流这一体系功能就可以得到比较完全的体现,即在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能够进行下去,使得物联网能够有所作为。物品是企业项目之间交流的最为直接的媒介,是整个连接体的最为核心的部分[5]。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各个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技术之一,具有覆盖面积广,应用领域多等特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的利用,可以将供应链信息进行现实工作中的无缝整合,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想象。同时,可以构建出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使得相应的物流模式达到智能化水平。(1)通过互联网,使得整个物流体系上下游的材料信息能够很好地进行交流,使得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供应和营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使得物流配送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进行下去,以低成本运行的模式进行相应的作业[6]。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不管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上游和还是下游,都可以很好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一个游记的产业整体,从而使物流配送的质量和实效都能够得以保障。(2)通过多样性的网络传输手段的支持,企业可以得到所需的协同平台,然后在这一平台之上,围绕项目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工作,进行信息的交换。在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托,进行企业物流配送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规划,为之后的事项做前期准备。(3)通过物联网的相应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各项作业被实时监测,企业高层能够及时掌握物流各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和进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准确的做出反应,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4)通过物联网共享平台,企业可以做到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任务。比如可以根据物流仓储与配送之间的共享和协同进行相应的作业,实现分销链范围内的共享等[7]。企业管理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仓储和运输,供应链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仓储和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率。

3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在物流系统的结构,商品采购和库存管理,仓储的主要流通等是核心的商品流通交易环节,这些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应当以整体化的思维来看待。因此,智能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解决企业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智能物流系统所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相应的信息系统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在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射频干扰的相关的作业可以实现完整的监测与管理信息的应用的一个物质循环体系,为企业产品生产和企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因此,智能物流系统的核心是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监控等各个环节的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物流业务数据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决策,为企业的日程的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管理决策。

3.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在物流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比较的复杂多变。通过使用RFID技术,企业物流作业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相关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也能够智能化的进行工作.

3.3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备,按照相应的设计原则进行配送,针对之后的系统用户量比较地多,订单量比较小,品种不集中,配送次数过多等情况,在各个环节的进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缩小人力资源的使用,并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引入RFID系统,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仓库的出入情况,全方位掌控,并使得信息采集与仓储管理系统有效的结合利用,以有线方式联合无线手段,将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为系统存储、分析、处理做准备,这样做可以使得物流控制更加快捷,整个系统流程更加透明。

3.4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送货车辆在把货物运到仓库之后,仓库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的是送货单的核对,在核算没有发生问题之后,再来做相应的扫码工作,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内容传送出去,最后做好货物的交接。若物品采取的是托盘联运这一方式,可进行相应的编码工作,利用相关的设备,来进行电子标签的扫描工作,将所需要的商品的具体的信息进行输入输出。巷道堆垛叉车进而将货物交付或与输送装置相连的装置进行货物运输。仓储管理系统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确定商品的存放地点,并将位置信息传递出去,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堆垛机发送指令将指定位置的货物运送到位,安装推垛机RFID读写器扫描位置信息并把想过货物信息传输到仓库管理系统,以计算机记录相应的信息,最终完成作业。如果供应商为托盘运输,仓储阶段可以直接扫描托盘的标签,能够将与托盘相匹配过的信息录入,并下发指令,然后叉车进行货物运输,货物入库由推垛机实现。

4结论

RFID系统与其他功能类似的系统相比较的话,优势十分的明显。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企业的作业水平,增强作业效率,也可以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从而使得整个企业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开疆,孙炜,时锦秀,张文君.RFID在智能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9(3):20-23.

[2]王凯,侯著荣,程丽.RFID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1(6):11-16.

[3]叶鹏,马俊,王威.基于ARM的RFID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2):66-69.

[4]叶鹏.基于ARM的RFID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青海师范大学,2014.

[5]刘兵.RFID技术在开放式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探析[J].科技信息:2009(2):35-39.

[6]王彬,秦永平,边根庆,权西瑞.RFID技术在烟草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8):20-25.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2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众多学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理论与教学情境相结合。任君庆[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曾晓洁[2]分析、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智能本位”和“情境化”评估的评估理念及评估的多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2.智能理论与高职课程相结合。蒋满英[3]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当前的项目课程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探讨了“项目型多元智能”的高职课程模式。

3.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徐亚辉[4]认为,教师应当把教学工作当作“专业”发展,要不断地“反思自我”和“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对教学对象应当发展“教育性理解”和个性化教学,运用多元智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现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甘玲玲[5]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八项基本智能,强调人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并应用到教学当中。龙伟忠[6]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培养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并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措施。

4.智能理论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段美荣[7]认为高职院校当前考核方法传统、单一,考核内容侧重认知能力、忽视实践能力,体现不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及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的多元化、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其教育观与考核观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左明章[8]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作用,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示例来阐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央大力支持物流服务业,物流管理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类院校中开设,然而目前高职物流专业仍然沿用本科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侧重于物流设计、运作与管理理论的教学,忽视高职物流的人才培养本应侧重于企业基层岗位需求的技能操作能力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和加强人才保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前多元智能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共有八种智能。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弱势,学生之间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的差异,而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既要考虑给学生培训部分相同的课程和技能操作,即共性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个性特点。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具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如何使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日益重要。这种模式既要便于辨认不同学生的认知系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智能的发展,也要运用导向型教学方法培养使其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3.课程体系设计。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学校应成为“学生课程的人”,需要多方人员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帮助学生选择特别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课程。课程目标需具备针对化、导向化和情景化,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的系统性,以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虽然在众多学科中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收获,然而具体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

1.多元教学与现实不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不同实施导向型教学,确保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但事实是由于国内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教学资源、教师素质等很难确保个体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更多的状况是沿用本科的共性基础模式,提供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理论知识传授。

2.导向型教学目标与实际不符。高职物流管理培养的技能型、知识型全面人才,导向型教学针对的是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设置岗位,围绕该岗位需求培养促进学生智能多方面发展。然而目前课程体系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框架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单科分段式”课程结构。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3

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霍姆斯在其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的研究中指出,根据智力变迁规律,人的智能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初级的智能,亦是第一层智能指的是直观的数据或信息的收集的能力;其次是运用已收集到的信息或数据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即第二层智能;第三层智能则更进一步,要求在前两个层次的能力的基础上,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因此,在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智力变迁规律,使工作任务能与不同的智能相结合。第一层智能:物流项目设计———背景资料阅读、课外收集项目相关信息在这个阶段中,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确定项目的任务和目标。由教师确定项目任务、指导方案和时间限制,然后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方式收集项目的有关信息。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以锻炼学生的第一层智能为目的,同时也是后面两个阶段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第二层智能:物流项目分解———项目背资料处理与分析本阶段是在前期资料已收集的基础上,由项目组成员对信息进行筛选,取得对项目完成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数理或是定性的分析。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取得有用的数据,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符合第二层智能培养的目标。第三层智能:评估与反馈———项目完成情况预测与评价在本阶段中,教师在已对前两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学生根据改进之后的项目进行项目实施结果预估,并制定控制的程序。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管理相关的评估、控制等相关内容,还要求能运用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想象与预测,锻炼了学生第三层智能。

二、案例分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以某高职院校《采购与供应管理职务》课程中的“编制采购计划”这一项目为例来加以说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根据采购流程,将采购过程分为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选择等模块,并设计相应项目。“编制采购计划”作为采购前的关键步骤,在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前文所述方法,进行教学方法应用。

1.提出问题: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企业每次采购的商品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由此展开后续内容。

2.情境设计:教师设计情境,小杨作为某服装公司的采购经理,为了下一年度的采购任务,他需要了解各部门的采购需求情况,并且制定采购计划。

3.项目设计:假若你是小杨,请设计采购计划制定的方案。

4.项目分解:根据项目要求,分解采购计划编制的技能点和技能要求,即收集各部门采购需求、分析各部门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表三大子项目。

5.项目实施: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分组完成收集和分析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任务。

6.项目评估与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分别从对任务的认识程度、团队协作程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等角度进行评价。该项目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采购需求信息的收集是在对采购项目进行研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锻炼第一层智能,即信息收集能力;项目分解则是对编制采购计划项目作出计划并分解成基本的技能点和技能要求,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采购计划编制与填写则是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完成项目,主要也是第二层智能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采购计划反馈则是锻炼了第三层智能,即信息预测与项目评价能力。

1.采购需求信息收集(第一层智能)。此阶段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动态采购需求信息的收集,重在锻炼学生的交流、观察和协调能力。部门需求信息,主要是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需求信息表述与交流完成的。

2.采购计划项目分解(第二层智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解,重在培养信息处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采购计划编制(第二层智能)。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采购需求分析,并制定采购计划,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

4.采购计划表反馈(第三层智能)。根据采购计划编制要求,应用信息进行采购计划检查与反馈。此阶段主要运用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借助其善于动手实践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影响;措施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推进与普遍应用,为物流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大大提高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物流供应链管理开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物流供应链管理持续稳步发展,加强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探究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一、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管理相关关系分析

物联网这一概念首次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将各种信息化传感设备有效应用,构建广大的网络。现如今物联网技术当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为,EPC以及RFID技术。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物流管理,能够使物联网应用广泛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以及物流和人类,基于高新技术条件下,突破传统物流管理层面,实现新型技术创新,以确保物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更好的保证物流管理效率以及质量,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业务传输,给供应商和收货商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能使其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增强,维持企业形象,让企业与客户能够更加便捷进行联系,是彼此合作也更加的紧密。在物流管理当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物流管理技术水平,便于更加智能化的构建物流管理体系,有效拓展物流服务市场,使其服务范围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物流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对推动此项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全面检验物联网业务能力。将物联网技术作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强化物流管理工作,对物联网技术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万物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撑。发挥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并为物流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能够促使二者智能化水平得到高效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物联网提供有效基础,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使其科技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实现物与物联系更加紧密,对物流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能够使其管理效率以及成效得到大幅提升,更有益于此项工作服务能力的高效发展。

二、智能物流供应链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一)信息能够同步进行共享。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确保信息同步,还能共享信息。对于智能物流供应而言,能够通过追踪措施来有效地追踪物流资料,针对物流供应链中,将物流资源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企业,保信息的精准性,以免物流资源信息失真。基于物联网前提下,可以同步共享信息,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还能够更加精准的评估市场,更加合理有效的控制企业库存量。(二)对管理流程有效优化。利用智能化手段来加强物流管理,能够让企业资源供应链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效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并改进和提升物流的整个环节,使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强,还能有效保证工作质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使供应链管理作用得到大幅提升,推进物流管理智能化发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能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完善与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快速的传递商品,保证其精准性,确保更加及时高效的传递物流资源。(三)供应链可视化。智能物联供应管理当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可视化传递的物流信息,在具体运行时,能够有效标记物流过程当中的相应产品,利用标签来对产品的信息以及互用性信息开展相应的查询,便于工作人员对其很好的识别,掌握资源管理情况,更加透明的进行供应管理,达到可视化与公开化的效果。(四)网络无缝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需求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这也对无缝化的网络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使顾客个性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如何保证与提升资源供应时效,而且怎样使其灵活性得到有效保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保证资源快速供应,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多,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智能供应网络作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深入到资源、信息和资金等各个方面,科学合理的优选供应资源的路线,使企业库存量大幅减少,而且应当更好的确保产品运输时相映的效率,再造物流资源供应链资源。

三、基于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

新的发展形势,给物流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物流产业•人力资源也在进一步发展与快速推进,在此过程当中,产生了非常多的数据信息,而怎样科学合理的提取其中最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决策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仅是利用单一形式开展物流信息管理,这种管理形式与现代社会发展明显不符。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在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当中应用,改变了传统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构建更加的多元化与立体化,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保证决策更加准确,并通过有效措施来对物流管理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一)具体工作流程。在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下,对物流过程资源进行相应的优化,统一管理物流信息以及产品制造和资金流动等信息,保证运行物流服务体系更加的完善与高效。物联网为RFID物流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基于相应技术特点,产品管理是通过供应商和客户来实现,并加强物联网管理,RFID阅读器有效提取物品电子代码,并在系统内完成传输,利用服务器进行完善和提升,并对物流信息开展相应的查询工作,更加自动化的处理物流信息。(二)系统功能。RF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主要应用于生产,销售,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当中,直接影响着供应链。并能在物联网智能物流系统下,针对供应链当中的生产商,批发商,输送商以及零售商相应的产品实施持续性的追踪,充分考虑市场实际,及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使企业效益得到很好的保障,以免库存问题产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为前提,展开智能化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有效的筛选与分析各相关信息数据,实现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第一。生产采购管理时,使用自动化技术措施来完成,可以保障EPC技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并可以在众多产品当中,对生产产品所需的材料和部件进行准确寻找,跟踪识别生产过程当中的材料零件以及半成品和产品等,并通过自动化技术手段开展管理工作,使相应的成本投入大幅缩减,还能使人为差错得到全面控制,为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对销售管理进一步提升,认真分析消费者有关需求,借助物联网技术手段快速补充相关产品,减少等待情况,使消费者更加满意,产品信息借助智能秤来实现,让消费者更加的了解产品,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挑选。第三,输送管理中,需要对流程化输送方式进行科学选取,通过物联网技术,将EPC标签粘贴在运输车辆上,并将RFID接收器安装在输送线路最为关键的部位,全程动态跟踪运输车辆,并将有关措施及时应对,倘若车辆在运输过程当中有故障出现,便可利用补救手段第一时间进行应对,使运输管理更加的高效于快捷,保证产品出入库的快捷性,高效性,能够及时的盆点货物仓储情况,减少库存发生,保证发货与补货的精准性,在这种技术支持下,保证能够。高效率的利用仓储空间,达到智能化管理的良好效果,是人工投入大幅减少,还能使损坏和破坏行为得到有效抑制。第五,管理产品时,供应链过程当中通过的产品,其电子代码经由RFID阅读器开展相应的识别工作,能够更加全面的应用这种智能化捕获形式,确保更加高效地获取产品情况,并达到十地查询效果,进一步提升防伪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四、结语

互联网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时间相对较晚,还有很大的不足存在,应当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提升,伴随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被国家和有关社会层面所重视。加强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手段,使其作用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智能物流供应链高效发展,提升物流管理整体水平,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势,对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能够促进物流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为其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语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

[2]谢燕燕.浅析物联网背景下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J].中国市场,2015(7).

[3]李广.物联网时代智能物流的发展初探[J].通讯世界,2018.25(12).

[4]陶齐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18).

[5]王焕娟.基于物联网标识技术的智慧供应链管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生态互联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

[6]左斌,姚瑶.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推广障碍、影响与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9).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5

一、物业管理的研究

(一)物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管理不同的住宅楼宇、附属楼宇及处所,由特定机构和工作人员根据合同和合同接受并投入使用。以及环境、清洁、卫生、安全、绿化和道路状况的综合专业管理;向公众和雇主提供全套服务。物业管理的目标是物业,服务的目标是人。这是一种集管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有偿劳动.最终目标是确保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增长。(二)物业管理的必要性在于,物业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作为一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人民生活的行业,特别是在人们对物业管理认识不足的地区,特别重要和必要。

二、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管理水平下降.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质素,是物业管理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以及建立房地产管理服务市场的前提。不过,现时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都是由地产发展商兴建,存在员工资历低、服务不正规等问题。《资产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财产管理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人数如下:具备物业管理专业资格的人数不多,而拥有高管理素质的人数很少,这严重影响了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二)物业业主对物业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沟通,业主亦不知道物业的管理。理解创造信任。提供物业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不透明,收费率不明确,失职的责任是模糊的,大多数人选择不收费。一方面,民意缺乏明确的政治取向。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观众和读者,一些媒体缺乏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传播矛盾的物业管理报道,或为那些拥有企业优势的企业挥舞旗帜。在社会、商界和业主中缺乏理性的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深入的思考。(三)业主有义务及时支付物业管理费。“收费服务”的概念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恰当的。当然,如果物业管理局向业主提供服务,业主便要支付管理费。但事实上,有些业主以“我不需要你的帮助”和“别人付钱,我不付钱”为借口,使用免费的物业服务。(四)资产管理纠纷逐年增多,各类资产管理纠纷逐年增多。业主与物业管理人之间缺乏合约、协议或法例,限制了当事人的利益,导致业主矛盾加剧,财产和行政管理人。因此,有关物业管理、价格等方面的投诉很多。有关当局一旦作出协调,纠纷便不会获得全面解决,双方便会诉诸法庭。

三、当前物流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1.意识淡薄企业对物流管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目前,企业管理者越来越看重企业利润,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忽视了物流管理对企业的优势,导致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停滞。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外资企业开始向中国市场投资。这些外资企业的物流管理非常成功,对国内企业构成了严重压力[1]。目前我国物流管理缺乏协调管理,一些企业忽视了供应链,使得物流管理困难。企业后勤供应管理薄弱。首先,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们只将物流资源分配给企业产品,并将运输成本转嫁给企业和消费者,忽视了企业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以及企业物流的潜在收益。其次,一些购买者通过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获得个人利益,导致企业腐败现象加剧。2.物流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物流管理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从当前物流管理的角度看,确定物流企业只需要高级管理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并不难,但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使得物流管理无法健康发展。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普遍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后勤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例如,企业金融部门物流运营成本缺乏单独核算,难以理解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许多企业没有对涉及第三方的物流进行监管和评估,而且企业管理者可能不知道物流管理的具体成果。3.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应是具有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专业人员。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重视不够,忽视了物流的发展和选择,导致后勤管理缺乏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2]。同时,企业对物流管理缺乏控制,这也是物流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些企业开始完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限,国内很少有企业能留住物流人才。4.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无法使用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些物流在收集和总结企业信息以及从供应商和客户处获得及时信息方面准备不足,这对商业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年来许多企业认识到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引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能力。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使得企业无法规范信息技术管理职能,它还剥夺了物流管理对信息技术设施的访问。

四、有机融合的共赢要点

(一)物业管理与智慧物流的“默契”。物业管理与智慧物流的跨行合作具备着天然的优势,其表现在:1.服务对象一致。城市物流服务大多由消费者提供,消费终端由城市居民提供,其中大部分是物业管理服务。2.服务需求一致。快递和房地产公司是服务业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更好地为业主服务。基于相同的服务需求,双方可共同研究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素。3.降低人力支出的诉求一致。(二)物流智能的提高带来了客户体验的优化。消费格局有三个特点:一、人口密度高;二、迅速增长的潜力;三、劳动力严重短缺。这三个特点是住宅、商业和其他地区的情况,在这些地区,信使和销售服务是以商业方式提供的。(三)对速递及海外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但伴随而来的是物流人力的增长、萎缩,甚至疲弱。参与物流业的雇员人数将会逐渐减少,这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取代人力是十分重要的[3]。(四)在房地产领域,它还面临着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支持智能产品的技术手段,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房地产希望客户有额外的物流价值。根据传统的包装和交货顺序,增加了大量的房地产。与智能物流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智能化服务,而且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收入。(五)智慧物流在物业管理中的布局。基于两个行业之间的“默契”,在物业管理中布局智慧物流的“玩家”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的市场态势。1.配送机器人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种配电机器人的诞生上。双峰、京东等大型物流企业研发出智能机器人产品。人与人的互动成为物流智能化转型的特征之一。机器人配送最重要的特点是配送物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引入送货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传统快递员的难题,提高整体工作效率[4]。这种不受控制的配送服务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在“黑天鹅”时期,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和市政府开始推出。由于成本问题,机器人的放置更倾向于高质量的属性,这是提高项目水平的有力工具。智能快递是最常见的智能物流模式。他与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业务仓库,并从财产中获得收入。智能快递公司首先接受了物流码头的最后一公里,其便利性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酒店的主要优势是有效降低了快递员移动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顾客自助模式意味着业主不应该为了家庭收入而增加劳动力成本。然而,随着传播的快速限制,发现的缺陷越来越多。邮递员签收、保管不当等问题逐渐引起消费者不满。早些时候,飓风“特快”在全国引起愤怒,并加强了特快公司的抵抗。这种服务模式的发展稍有放缓,有待进一步发展[5]。2.智慧物流系统。智能物流物业管理系统主要由第三方智能服务提供商开发,与这两种模式的普遍性和适用性相比,智能物流更倾向于服务业提供的商品。以AIM智能服务提供商智能物流系统为例:通过系统管理,快递员将货物送到管理和入口房。该系统支持两种服务:自助分配和分配。销售服务:在检查期间,安全人员可以在不增加安全人员人数或收入的情况下进驻房舍。自助服务:酒店工作人员要求将快递服务放在货架上,并向相关用户发送取消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装运代码自行接收货物。智能平台管理,快递公司部分受益于所有权,提高了配送效率;房地产扩大产品控制、快递等附加服务,为客户创造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五、结束语。目前,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物流和房地产企业的认可。双方在合作中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了成功。认为这是知识物流与知识产权融合的最佳模式之一。合作的起点是企业产业升级,最后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时间。随着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拉动,物业管理与智能物流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商机,为舒适而明智的未来带来力量。

引用出处

[1]施晓东.浅论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目标[J].现代物业,2008(04):84-85.

[2]张瑞敏,吕晓娟.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8(05):34-35.

[3]廖若希,王喜成.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趋势———品牌创建[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S):220-221.

[4]丁军.房地产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2008(22):9-10.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物流;管理;应用

1物联网技术与智慧物流管理

物联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其核心与基础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延伸与拓展,即物与物相连接、物与物之间交换信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可实现物流企业的可视自动化操作,形成一个互相交换信息的完整的通信网络体系。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控、识别、跟踪与定位,是对物流管理方式的创新。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设备对货物的ID与属性进行编制,将货物的静态属性标准化并储存于标签,再采用相关设备对货物的属性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获取的信息转换为可以传输的格式,然后物流企业通过网络系统将各项信息上传到信息处理中心,以此完成货物信息之间的数据处理与通信。智慧物流是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流网络体系。智慧物流管理可以全程监控物流的运输、存储以及配送情况,同时获取货物所处的位置与状态,自动、实时地掌握全程物流信息,并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处理,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智慧物流管理能通过深入分析与挖掘物流信息数据、了解用户需求等,及时做出智能化决策。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在关键性技术、支撑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网络系统技术。物联网技术系统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了它的应用价值。物联网技术不同层面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物联网感知互动层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感知互动层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定位与跟踪,其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射频技术、GPS定位系统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这些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有不同的应用。其一,无线射频技术即RFID技术,又叫射频识别技术,它实现了非接触的双向通信,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物流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关键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电子标签对货物做上标记,自动识别、采集货物的有关信息,对物流车辆进行动态的监控跟踪,实现了对货物的智能配送与指挥调度,而且,它能对仓储中的产品真伪情况进行有效辨识,实现了物流业中的可视化管理,进而帮助物流业掌握货物运输中的各种信息。其二,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同时根据电子地图上反映的信息,及时掌握当时物流的交通情况、跟踪货物所处的状态与地点,进而调整与优化运输路线,科学、合理、实时地配送车辆,完成紧急救援工作,使物流过程能更加快捷,从而为物流的快速配送提供保障。其三,无线传感网络即WSN。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无线通信,为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网络系统。它结合多种技术,实时、自动、远程地获取各项物流信息数据,然后对数据的可靠程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时效性,进而远程掌控整个物流运输的状态,以便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并针对物流的状况或出现的问题进行智能调控与自动决策。此外,该技术还能监测车辆的运输、仓库的环境以及货物的配送等情况,从而实现物流管理的智慧化。2.2物联网网络传输层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网络传输层包括多种技术:其一,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需要与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充分结合,从庞大的数据库中高效且智能化地对物流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并从中提取有效、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帮助用户查询所需的动态交易信息,为智慧物流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而使智慧物流进行正常的运转。其二,M2M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机器内部有效嵌入无线通信,并以无线通信作为主要的接收信息方式,使机器与货物之间进行智能通信,实时监控、追踪机器设备与货物的搬运环节以及搬运环境,从而合理调配物流资源,提升搬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绿色搬运,同时也为用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其三,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用于系统性地传输无线数据与图片信息,它的信号抗衰减能力比较强、信息保密性比较好,提高了物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服务于多种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物联网应用服务层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服务层在智慧物流管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主要分为嵌入式智能技术与公共物流平台信息两种。其一,嵌入式智能技术对应用系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比如功能、能耗、成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这项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主要核心内容是应用,具有较强的系统语音与图像处理能力,可以高效率地使用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此外,它通过与计算、数据挖掘与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跨行业领域之间信息系统的互通与共享,使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处于良好的状态。其二,应用服务层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处理公共信息,为公共信息、信息交换等服务搭建一个有利平台,支持并确保物流产业信息系统的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运行,而且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对物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可优化物流业系统,提高智慧物流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邵广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11):111-114.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天猫;“双十一”;绿色物流

一、绿色物流的涵义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环节中利用先进物流技术,在对不威胁自然环境和保护物流环境的同时,使物流管理与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和谐发展。天猫在推行“双十一”购物节以来,在不断爆仓的前提下,已经深刻意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2017年是其推行绿色物流管理最成功的一年,2018年的“双十一”,绿色物流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尽管如此,天猫绿色物流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完善。

二、天猫“双十一”绿色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物流管理观念意识不强。这里所说的绿色观念意识包括卖家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卖家不重视环保,不关心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包装包材的选取也以低成本为主等等。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仅仅停留在较低层面,购物袋、购物纸箱、快递单随意丢弃,浪费资源,不关注物流环节。(二)绿色物流管理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在天猫快速发展的同时,快递的各项成本在不断上升,快递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在与日俱增。天猫通过“绿仓”“回箱计划”“种树”等行动落实绿色物流理念,但是没有建立绿色物流的管理标准,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难以做到有效监管,不利于绿色物流管理活动的开展。(三)缺乏有效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1.“回箱计划”并没有被广泛普及近年来,天猫的“回箱计划”虽然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但是,“回箱计划”的实施仅限于比较发达的一二三线城市,在一些偏远的四五线和山区并没有被广泛应用,随着农村淘宝的兴起,“双十一”所产生的垃圾同样会污染农村的青山绿水。2.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减少了耗材,但是包装成本却居高不下天猫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减少了耗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环境造成的威胁。但是,生物基环保袋等材料成本偏高,直接影响了商家的包装成本,开发性价比高的快递纸箱和快递袋将会是天猫耗材的发展趋向。3.缺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绿色物流配送体系,对第三方物流监管不到位天猫首推智能仓储,在全国各地建立智能绿仓,但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缺乏智能仓储的运用,难以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绿色物流配送体系,对第三方物流的监管不到位,不利于绿色物流的流通,大大降低了天猫仓储的信誉。4.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但是缺乏完善的运输系统支撑以智能物流骨干网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天猫的配送效率。但是一些地区缺乏新型运输设备,只能依靠机动车辆运输,一些地区由于交通管制和道路隔离,这些都不利于绿色物流管理的发展。(四)缺乏绿色物流管理人才。目前,大多数物流管理人员以经验进行物流的安排、管理,整体物流管理水平低。由于绿色物流管理处于刚发展阶段,缺乏系统的绿色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加上物流管理教育的弊端,绿色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三、天猫“双十一”绿色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宣传绿色物流观念。绿色物流管理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天猫要不断加强卖家和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绿色意识培训,建立绿色绩效评价,对评价的好坏给予奖励和惩罚;其次,要对卖家进行绿色物流观念培训,通过直播或者答题的形式,强化卖家对绿色物流的观念意识;最后,通过绿色物流观念宣传片等形式加强消费者绿色环保理念,给予消费者回收纸箱、短距离快递自提以优惠券奖励,让他们在激励中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各个阶层提高绿色物流环保意识。(二)完善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完善绿色物流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如最低排放标准、包装应用标准等的绿色物流管理标准和评价体系,针对评价结果反馈,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管理对策,以此促进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此外,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政府出台绿色监督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制约卖家与物流企业的行为,实现对绿色物流管理的全面把控。(三)完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第一,严格卖家商品的管理,规范商品入驻,保证商品的绿色化,升级并广泛普及“回箱计划”,减少快递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染;第二,加强对绿色仓储的管理,优化物流中心设置,建立相关的指数测评,对仓储物品和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第三,基于绿色环境的前提下,减少绿色耗材成本,开发新能源耗材;第四,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监管,提高绿色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升级物流骨干网,完善运输系统,以较低的成本送货上门,合理调配运输方式,积极探索新型物流运输工具,实现仓储、分类、包装、装卸及运输合理化发展。(四)完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制定出与绿色物流管理相关的课程,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使商品从设计、仓储、销售、流通等整体绿色化管理,建立学生实习的培训基地,让学生去切身体会、了解绿色物流,为以后在企业更好地工作打基础。最后,加强员工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化培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程度,引导社会各阶层参与到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中来。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绿色物流将会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路。我国的电商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绿色物流管理理念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佳琪,张薇.B2C电子商务下绿色逆向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05):38-40.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物流管理;关系

随着电子商务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使得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效率,需要明确现代物联网同物流管理的关系,同时结合物联网提升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进而促进现代物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1.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包含信息、网络及IC技术,且物联网还是经济技术同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1]。物联网借助射频识别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感设备,使得物品能够同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了物品智能化识别及网络化管理,这样大大提升物物交换范围与效率。物联网具有服务性功能,开创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满足了当前引导经济及扩大企业规模的需求。2.现代物流管理概述。现代物流管理主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等物流活动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集成化管理形式,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物流管理作为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优势包括反应快速化、管理规范化、功能集成化、作业规范化、管理智能化等,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应与新技术接轨。

二、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

从物联网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一种重要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帮助,而现代物理管理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内容,需要应用新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效率。从供需关系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同现代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物联网对现代物流行的推动作用表现为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物流管理支持物联网的运作。物联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物与物之间相连,且借助各种新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与管理等。物联网处理信息时不要求物体静止,可以是移动及流通的,这样符合现代物流的特点,将物联网应用与物流中心,可以实现区域内对物的智能处理。此外,物联网的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可传感的网络,其应用可以根据行业本身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满足不同行业发展需求[2]。在现代物流中,物流转移、加工、回收等活动可借助物联网实现高效运作。物流本质为一种服务,因而物流管理在物联网中还发挥服务支持作用,物联网同当前企业链融合,可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各环节无缝集成与产业整合。2.物联网拓展物流行业市场。物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物联网实现物与物的信息交换及通信,这位物流服务市场提供重要辅助。物联网产业拓展物流行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朝阳产业,产业飞速发展过程必然会带动传感器、微电子等产业发展,这为当前物流管理中的物流采购、安装等提供服务需求;第二,物联网并非孤立的网络平台,而是覆盖各行各业,具有非常庞大的潜在市场;第三,物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降低各行业的生产成本,将物联网应用到现代物流行业管理中,可以为物流附加增值活动头提供智能管理,同时还通过跨区域的物流协作达到降低物联网运作成本的目的。3.物联网与物流网络结合可形成物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追求物的智能化处理,借助物体识别、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实现物体的在线监测、定位、调度、远程控制等,所以物联网运作是一项具有经济性的管理活动[3]。物流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实现物流管理规模优化,可以将物联网同物流网络相结合,借助物联网感知层涵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各节点与线路,获取物品流通过程的初始及过程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处理、分析实现物流管理的协调与统一。简单来说,物联网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物与物的连接,物流网络构成物联网运作中实物操作基础设施及组织网络,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及物流网络的结合,通过三网结合实现物体智能化管理。

三、结语

物联网对现代物联网管理有重要的帮助,借助物联网可以扩大现代物流管理服务市场,促进现代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物流管理也对物联网运作起到支持的作用。深刻了解物联网同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可有效促进物联网同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宁,倪立明.物联网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1):37-38+40.

[2]董伟.物联网在物流金融行业的应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4.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物流;工作过程;跨平台;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物流环节,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影响。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缺乏。为了更好地解决配送瓶颈,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提及要加快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物流的研究深入,迄今已有多家电商物流企业在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同时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如冼丽英(2011)、王玉勤(2014)、张娜(2017)结合电子商务物流岗位素质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二是将电子商务物流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如刘碧枫(2016)、梁婵卓(2018)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按照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组织,创新工作任务。三是在不同背景下研究课程的改革内容,如高伟(2017)在新常态背景下提出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定位、针对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改革。环梅(2018)主要分析了智慧物流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清娟(2018)基于智慧物流人才需求角度,探索培养具备专业意识、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智慧物流人才。综上所述,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但运用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跨平台教学模块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重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对课程进行跨平台教学改革。

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会导致课程定位不明确,这是高校很多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即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和电商技术运用等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员。目前,本科教学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而作为应用型本科则应该把培养技术型与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我国主要学习条码、RFID等物流技术时,国内外就已经兴起了对智慧物流、大数据的研究热潮。因此在学习传统知识时,还要注重新型技术的学习;不仅要结合市场岗位的要求,更要着眼于未来,根据物流人才层次结构进行教学。1.2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通过调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发现以下几个的特点一是课程涉及范围广,课程科目多,因此,学生学习效果是杂而不精。二是课程性质分布不合理,专业必修课过于集中,学生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面对各种考证和必修课的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必修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精简专业课程设置,按照知识线或知识模块进行设计,同时合理分布必修课的开课时间。1.3现有平台建设使用不充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偏向应用,学生的特点比较明显:一是对应用实践性的课程感兴趣;二是数学模型运算基础薄弱;三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四是社会资源丰富,能较容易获得好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管理学院具有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以及物流综合软件实验室。但在课程设置和学习过程中,两个平台之间的资源未充分结合,造成平台之间相互分离,知识学习未形成统一的模块。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学习中,学生对整个运作流程没有全面把握,更没有从实践中获得有效的能力训练,将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1.4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性不强。该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训练为辅。如在讲解物流相关的设施设备时,主要是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但对于一个陌生的设备还是摸不着头脑,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单薄,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实际操作不易理解。虽然可以采用成熟的案例穿插教学,但也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实践训练方面仍有待提高。

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2.1明确培养目标。由图1可知,电子商务物流的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的流程及岗位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改革时需要将教学流程与工作流程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完成的流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子商务环节和物流环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个模块。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2.2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应依据专业和学生情况,采用配套的教材和教学模式。相对于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在理论学习方面深入一些。但本科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也必须立足于岗位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所以,其实践环节不是削弱而是应该增强。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一定要按章节顺序,应以模块或流程式进行。需要对课程章节、知识进行梳理,有需要可以自编教材。总体可以分为电子商务模块和物流管理模块,其中电子商务模块主要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为依托,进而促进物流活动的产生。针对电子商务的学生要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逐步到物流的学习过程中。因此,依据跨平台教学原则将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流程模块如表1所示:2.3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将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和物流实训系统结合使用。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电子商务B2B、B2C、C2C等分角色线上业务基本流程与物流实训室搭接。以B2C为例,博星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中,B2C实验流程主要顾客向入住商城的企业购买商品(见图2B2C购物流程),过程中涉及商城管理员、企业的销售、采购、财务部门以及第三方的物流储运部。交易流程最后一步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即货物的配送问题,该部分由物流小组在物流实训室完成。完成环节主要分为货物分拣和配送模块(见图3)。2.4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使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地评估计划并执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定B2B、B2C、C2C等流程任务,让学生小组自己完成,并做出评价。(2)案例教学法适用性强,可以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章节,在实践训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案例教学使学生课上和课下学习相结合。如引入大数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农产品滞销现象等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各方资料和走访周边农村,从电商物流角度为农产品设计合适的解决模式和方案。可以通过建立专题论坛,或使用蓝墨云教学软件使师生对本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讨。(3)智能情景模拟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借助情景化数字资源设计教学模块,让学生置身于智慧仓储、智慧配送的虚拟现实场景中,智慧仓储与配送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运用智能化配送设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从货物的入库、储存、下架、拣选、装卸、搬运、出库等一系列作业环节,让学生真实体验智能技术与创新科技在物流行业领域中的全流程运用,学生通过对智能硬件与软件的认知、操作,掌握智慧仓储与配送的核心作业内容,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与认识。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大大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岗位工作奠定基础,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赢得职场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总结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构建内容充实合理、方法系统科学、知识与技能并重、师生互动的跨平台教学系统。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以流程学习为主线,以实践项目来驱动,开创性地把“企业真实项目”整合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实训课程,使实践教学更紧密,让学生行动得更彻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就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娜,陈梦.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设计[J].物流科技,2017(8):135-137.

[2]王玉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4(2):221-222.

[3]冼丽英.浅析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1):605-606.

[4]刘碧枫.基于工作过程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4):182-183.

[5]梁婵卓.浅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J].物流科技,2018(4):150-152.

[6]高伟.新常态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7(6):51-53.

[7]环梅.智慧物流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6):150-151.

[8]黄清娟.智慧物流背景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8(7):166-167.

[9]陶峥,张兰.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9):54-55.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篇1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以独有的集成化管理模式逐步成为饲料企业物流管理的常用手段,以帮助饲料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饲料企业需要积极调整物流管理模式,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饲料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这就成为了饲料企业发展的关键期。

这其中,物流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饲料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物流管理的升级。由柳荣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0年1月出版的《新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一书,详细阐述供应链环境下的新物流模式,这对饲料企业完善物流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新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全书共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概述新零售时代以及智慧供应链背景下新物流出现的必要性。第二章分析传统物流发展现状,阐述企业面对的挑战以及需要做出的转变。第三章阐述新零售驱动下物流模式和物流仓储的升级,论述新物流实施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阶段。第四章仔细研究智慧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实践,包括物流成本的控制要点和控制技巧,并介绍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智能物流的系统与产品。第五章详细阐明智慧供应链的七大目标,例如优化运营效率、实时响应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等。

第六章论述新零售与新物流、餐饮与快消品以及人、货、场重构等不同背景下供应链的发展,并具体阐述智慧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和全渠道整合等。参考该书内容可以发现,供应链环境下饲料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物流管理,这样才能满足客户对饲料产品时效性的要求,并且为饲料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打好基础。然而,从饲料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饲料企业将重心置于生产环节,忽略了物流管理的开展,这就影响到了饲料产品的销量和售后服务。饲料企业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顺应供应链的客观环境要求,及时转变物流管理模式,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参考该书中关于新物流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新物流具有高效化、智能化、系统化的特点,因此能够有效提升饲料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为饲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第一,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饲料企业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获取和高效沟通,让整个物流环节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物流需求。第二,借助于物流管理,饲料企业可以将供应链上下游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降低供应链各环节间的沟通成本。第三,在物流管理过程中,饲料企业要与客户取得一对一的联系,在不断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同时,提高饲料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鉴于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势,本文结合《新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一书内容,探究饲料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路径。

第一,饲料企业管理者应及时转变传统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饲料企业缺乏对物流管理各环节的深入了解,部分饲料企业为节省成本,精简组织结构,往往会选择将物流整体外包。这种对物流管理不重视的观念,容易导致饲料企业与物流管理的脱节,从而制约到饲料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饲料企业首先要转变意识形态,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新物流的要求和原则,努力挖掘饲料企业与物流管理的契合点,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第二,饲料企业应引进物流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是饲料企业开展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关键,因此饲料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引进物流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为后续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打好基础。比如,技术和设备是物质基础,是饲料企业打造物流产业园、饲料配送中心的先决条件。有了物质基础的保障外,饲料企业还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通过打造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来为物流管理一体化发展搭建平台。第三,饲料企业应搭建物流管理一体化平台。随着物流管理重要性的凸显,有资金实力的饲料企业就需要搭建物流管理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以科学化、高效化、智能化为目标,借鉴生鲜物流产业的成功经验,将物流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高度集成,有效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李宗蔚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