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十篇

时间:2023-11-17 17:46:02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1

1. 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2. 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如在教完“人民币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去买东西”,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紧密结合教材;重点是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类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如二年级下册的《统计》,学生统计20分钟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87-01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也是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2]。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 重视数学史教学

通过数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学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背景产生更深入的理解,认识数学绝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认识“数学问题—数学猜想—数学论证—数学检验—数学知识”的知识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数学思想方式。学习中国数学家、数学成就还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对比国内外数学成就,更能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2 凸显探索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言,思维在那些中间环节上应该给予必要且耐心的逗留。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概念、法则、定理、定义、公式以及思想方法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剖析这些结论的形成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一节,大多数老师只把“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这个法则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只会算数,而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把过程性研究“蜗牛爬行问题”编成小剧,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现场表演,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轻而易举地得出法则,学生更容易把类似实际题转化为“蜗牛爬行问题”予以解决。

3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数学内容更充实,更具实践探索性。“章导引”、“阅读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观察与猜想”、“数学活动”、“信息技术运用”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创造创新。在实施这些“综合与实践”项目时,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

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

4 “一题多变”,培养发散性思维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作业题有“练习”、“复习巩固”、“复习题”等,这些题目的设置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调普遍性和通用性,但又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等不同等次设计,适合于不同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参考使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用好这些资源,而且要更好的拓展这些资源,“一题多变”则能使这些练习题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源泉,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最基本的方法有变题设、变结论、变情景、变图形、变数据等。通过“一题多变”训练,克服学生思维定势,使他们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活学活用,勇于创新。

5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具有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在数学教学中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能使无形、抽象、静止、枯燥的研究对象变得有形、直观、动感、有趣。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媒体的运用把“双刃剑”,滥用可能产生电脑代替人脑的不利因素。防止把讲课、作业、评价、板书都由电脑包揽,把课堂教学演变成高科技“填鸭式”。例如函数教学中,电脑绘图,可谓简捷、准确、直观、省时省力,但学生不亲历“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就不可能深刻认识数形统一的思想。

6 研究开发教具、学具

数学教学中用具体模型和直观教具进行说明和演示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运用教具、学具教学,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师生共同研究开发制作教具、学具,对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教学中,几何体及其侧面展开模型、函数图像演示教具、多边形辅助教具、圆的演示教具、概率实验材料等,都可以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学校现有的教具、学具不但数量少,而且过于陈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究开发制作与教材配套的教具,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1 诱发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前提

1.1 巧设课始导语,诱发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也是创造意识的萌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小明的家里穷,过不起生日,有的说他的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不想给他过生日,还有的说他的生日一定特殊,有纪念意义……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情况下,我出示了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1.2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2 营造和谐氛围,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保证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 注重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上课时,我是先让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在学生只用一支粉笔不能成功的情况下,适时给一袋装有图针、线绳、铅笔的学具袋,让学生借助这些学具来画圆,然后师生共同评价他们的作品,并让画得最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法。画得不好的同学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画的,总结一下没有画好的原因。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4 鼓励质疑问难,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有效方法

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而产生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欲望,点燃创新的火花。

5 发挥合作优势,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得力措施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4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竞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实践教学具体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高职院校是专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定位,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思想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成为创新知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在教师或者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实际操作,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二、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学生创新技能 

创新要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高职院校应当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行业的新发展、新动态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内容,增加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内容。教师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就成为动手者,在实践中掌握基本要领和技能。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学”即教学,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为科学研究提供学科和人才支撑,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研”即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动力源,坚持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创新知识和创新成果支撑;“产”即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核心是面向社会进行科技推广,坚持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发挥对教学科研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二)该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只靠学校培养难以达到,必须要吸引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和企业结合起来,所以必须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与科研、科技推广相分离的状况,实现了科研带动学科专业建设上水平,促进教学上质量, 支撑科技服务上层次、出效益。实行“产教结合, 产学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丰富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改进注入新的活力。 

四、以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技能竞赛与平时学校布置的“虚拟”作业相比,学生可以进入“实战”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独立性和自律性,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手段。要在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和艰辛的努力,通过训练,可使学生逐渐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是职教特色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实践进行学习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智力、技能发展的途径之一。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为就业招聘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开展专业技

能竞赛,可为企业与用人单位招聘技能型、岗位型人才提供现场招聘条件,也可以方便学生的就业,从而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法 

1.精心设计,选择竞赛项目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项目,首先必须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太大;其次要增加竞赛项目的专业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专业创新的兴趣;最后要科学设计比赛的时间周期,给学生有充足的准备、完成和修改时间。 

2.启发式指导,教学相长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目的不仅是要获奖,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积累学生的社会经验。指导教师不但应给学生创新提供资料,而且应定期与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一些新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新创作的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6. 

[2]李庆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 中国高教研究.2007.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06―0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展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素养的反思总结和提高。通过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应用,就必须侧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阶段,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职业发展中基本的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和求职能力,以发展的视角、过程的眼界来审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践是创造性的来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想法,并不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创新想法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一方面,实践活动中林林总总不断变化的情景,有助于激发创新的欲望,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检验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唯一途径。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包含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能力作为桥梁来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创新意识有助于避免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模拟性和重复性实践活动,有助于运用新方法高效能地完成具体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发现探索新知的过程;既是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结构改造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应当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素质发展的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也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

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把握规律性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的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是在自身需要的激励和驱动下进行的,就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构成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得以进行,首先要有内在的需求,然后才能推动培养过程的进行。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了解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开始,从把握规律着手,从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实际状况出发,寻找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深入了解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大学生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客观地对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样性和过程性。

(二)增强协调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取得实效,是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整、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无缝连接,实现课堂与车间、校园与企业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实现,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配合,产生的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确保持续性和有效性,就需要研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消除对立及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优化配置各方面的资源:一方面,需要保持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教育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与社会和企业等外部环境相适应,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等方面资源的优化组合。

(三)激发主体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内因决定外因,这种外在的形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程度。大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和实践锻炼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因此,只有将让我培养转化为我想培养,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和推行的思想才能由内而外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职业技能,不断地建构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建设水平。通过实际的实践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自身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缺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自主发展。

(四)坚持开放性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探索、交流,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和实践。人才培养要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质疑,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反思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创新,创新和实践是人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实践和创新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实践能力作为一种素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影响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最终的结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然而,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是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推动创新。知识、能力和创新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学习的目的既是积累知识,也是探索新知、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质疑,这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个人素养和责任感的问题,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既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动态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首先,体现学习的多样性,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也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其次,体现学习的反思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问质疑是反思学习的主要表现,探究是反思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质疑探究都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学习中敢于把外在的知识和事件与自己切身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认真思考,既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知识与事件,又用知识与事件来思考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交换位置和方向,达到理解和重新理解知识、事件和经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回顾、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最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不仅是个体差异性的要求,也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学生个体在感知、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符合自身兴趣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在的财富》说:“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根本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深化和实践。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即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吸收,而是使学生的本能得以生长。这种教育思想包含着以追求生活适应、强调教育切合需要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以追求学业优异、强调学术教育质量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思想。两者互相结合,齐头共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其人才观是“承认个性差异,鼓励最大限度完善自我”;教师观是“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引导学生就业的教练”;学校观是“立足于职业,着眼于发展,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前途和职业”;教育观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造生活”;目标观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归根结底,学校与教师奉行的是一种教育的实践主义,主张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这其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深入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内心深处,更深入到社会教育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处。不仅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看作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作提高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看作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作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树立创新与实践贯彻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个人素养的最高体现,看作学生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体现,不仅认识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智力因素的体现,更是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体现。作为教师,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教育信念,充分认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创新教育观念,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三)做好职业规划,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

职业规划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责任素质和能力实践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正人才观、质量观、知识观和教育观,进一步地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探索自身的发展潜能,从职业发展角度,了解自身的需求,促进自我认识,建立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评价标准。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客观认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欲望,端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注重创新实践品质的培养,注重对自身特殊才能和兴趣的重点培养。同时,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是期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提高,更希望学生在学习观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5-26.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6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52-01

长期以来,中学生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主宰着准备活动教学全过程,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致使准备活动教学过程教师辛苦、学生麻木,空气沉闷,效果不佳。

"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完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转变角色,变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法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的大潮中,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分析、研究,我们感到面临的任务很重,回首过去十多年体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过程,无论从宏观的教学思想到微观的教学手段确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创新教育,下面结合体育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激发体育兴趣,引导创新意识

学生要在体育课上有所创新和开拓,首先他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否则无从谈起。由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体育课单调、枯燥、苦、累,从而害怕上体育课,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让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1通过黑板报、挂图、广播、录像等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和健身的重要性。

1.2开展小型的比赛活动,如年级、班级之间的比赛、体育课中的分组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

1.3内容、项目丰富多样,初中教材中的跑、跳、掷、篮、排、足球开展得比较普遍,韵律操、体操、舞蹈、羽毛球、乒兵球、跳绳以及室内的象棋、围棋等更能增加学生兴趣,促进身心发展的项目也经常地开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

2.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创新

过去在体育课中侧重技术、技能的传授,重视体质的增强,现行和未来的教育强调娱悦身心、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并有所创造。

3.教学过程中创造实践能力培养

3.1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往往比发现问题更难。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的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

3.2讨论法。讨论法就是不拘于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地选择讨论。例如:在学习弯道跑时可以让学生实践练习里侧道次和外侧道次,最后提出问题:"你用同样的跑速跑里道次和外道次,哪个更容易些?摆臂、身体姿态及脚掌着地技术与弯道跑的能力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来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4.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4.1体育教学中有时强调快、静、齐是必要的,如整队集合,队列练习和徒手操。但课堂中,要求学生练习内容、次数、时间、节奏统一就成了军事化训练。压抑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机会去体验、实践,从而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技巧练习,就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集体动手布置,教师加以引导:以往布置是在同一直线或面对面两直线上放海绵垫分组同时进行,现在的布置形式要有所不同,如何设置最好等?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动进行练习,把垫子摆在同一圆形弧线上,学生练习时易观察、纠正动作,在提出别人动作正确与否的同时,自己的技术和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增加了学生的相互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7

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观。为此,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因疑生趣,情境创新

心理学认为:需要引发动机,推动人行动以实现目标。因为良好的数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为达到认知的心理平衡,激发起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自觉、主动投入学习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认识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激发起学生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从而达到自动学习新知,诱发创新意识。例如,教学"《数学广角一优化》时,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孩子们,今天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可小明的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为了招待好客人,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产生疑问,疑问促进思考,教师已将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到教学内容上,使学生对所设置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此,课堂一时鸦雀无声,学生沉浸在问题中积极思考。一会儿课堂又活跃起来,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沏茶的最省时间的方案,学生们边讨论边动手,摆出沏茶的过程,算出所用时间,然后小组展示。教师又问:"你认为那种方法最合理?老师此时不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不同,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要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学生材料的浓厚兴趣,自主去学习,探究以达到自动学习,自觉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所以,创设情境,将一堂课的教学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利用儿童天生的好奇心,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让学生发现过程,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新方法,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角色创新,激发活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以往的传统数学中,教师只凭大纲教材、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十分淡薄。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它忽视了课程的意识,忽视了教育学的统一,因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合作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结果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小组里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他们中间每个人都是会成为探究的主人。团结合作,心智碰撞,使他们享受合作的快乐。这样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科书中学到的多。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课堂不只是认识课本知识,而是师生交流新知识、新体会、新经验的主渠道。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在课程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应转变角色,改变师生关系,通过教与学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

3.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索某个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形成探索反射,构成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研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他们推荐的欲望,使他们发自内心,乐于探究,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3.1 融洽关系,激发兴趣。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会得到激活。反之,紧张、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得不到激活,那就无从谈及积极参与,与老师交往了。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8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活动,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高等院校中会计学专业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会计行业储备人才,是会计界新生力量的源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还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培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会计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能力的涵义 创新能力是人们推陈出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实践能力)三大要素构成。创新实践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变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和行动方法,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具体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合理质疑、理性批判吸纳和反思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开拓个性思维;对具体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用于付诸实践;并能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和获取的知识,增强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活力和魄力。创新实践能力的表现丰富多彩,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学习和社会生活阅历、专业差异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人才的一个本质属性。实践表明,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一能力。近年来,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教育部“质量工程”为改革思路,研究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平台,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高校会计教育创新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带有封闭性,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反映到学生学习的评价上,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学习成绩主要是以考试成绩确定的,因而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不仅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的不合理性,更说明了教育与实践的脱节。高校评价学生不能单一的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实践能力。由于会计学专业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再加之有关法规、会计准则和制度多,约束力强,创新能力一方面体现于在遵循准则的基础上如何灵活运用会计方法,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体现于对会计约束本身的创新发展。因此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理解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泛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强,善于分析,敢于挑战。

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本方案的提出是基于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方案制定前课题组老师先进行讨论,设计问卷和访谈题目,以使问卷和访谈具有针对性。问卷和访谈对象为唐山学院在校的会计专业大学生,本项目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5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统计,对影响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因素有了直观的认识。

(一)调查对象分布统计 调查对象分布如表1所示: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的因素众多,如个性因素、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培养等,为了研究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假定其他因素的相对稳定性,且由于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笔者以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作为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制定了以唐山学院为例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如表2):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还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创新缺乏整体的认识。

个性因素分析方面,自信心、创造欲、好奇心比重分别为69.7%、61.3%、55%,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信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时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内外部因素分析方面,影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中,大脑结构功能差异占31%,父母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占41.7 %,所受教育层次的影响占38.3%,特定时刻思维方式及所受引导占67%。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受大脑功能差异影响的比重较少,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外部因素中,实践创新能力项目是学生认为最能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80%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涉足更多领域的知识。此外,78%的学生认为开设实践课程也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在反映创新能力方面各占56.7%和50.7%。

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案例

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以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以培养和提高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并将方案付诸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本方案包括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中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是该方案的基础理论部分,即创新实践活动实施的总体目标,该方案实践部分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该方案的具体内容是:

(1)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态势,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适应生存,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国际理解能力的会计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会计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活动作为会计教学的必修内容,完善了教学组织构成。实践活动的实施依据以下两个基本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因此,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校外生活及主观需要,以及兴趣紧密结合起来。

(2)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教育性与趣味性原则、创新性与实践性原则、导向性与自主性原则、综合性与开放型原则。

(3)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原则,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训练,进一步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良好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

以上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构成实践活动的有机体。

(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项目执行情况 唐山学院按顺序分别在几个学期中逐步开展下列项目,每个项目都设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对参与各类项目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项目成果奖励和获奖证书奖励等,并给与适当的物质奖励。每个项目实施之后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学生认为其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都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同时团队意识、理财意识也在无形中形成,每个项目的开展都得到了学生和有关老师的认可与好评。

项目1: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个人生活收支账比赛暨教学大作业。唐山学院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已经连续3年举办学生个人生活收支账比赛活动。比赛选取对象是在读的大二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在此基础上他们已经学完基础会计的全部知识,基本掌握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写与编制,具有了一定的会计知识基础,因此在此期间开展此项活动。该活动以培养方案的指导为原则设置了比赛内容、比赛要求、比赛结果评定标准及比赛奖励等内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个人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凭证,账簿和填制报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在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该具有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学生的理财意识,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多学生认为活动的举行很有意义。

项目2:大学生会计论坛。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如何认清经济形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第二个创新实践活动是创建一个机制化、常态化的大学生会计论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会计知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用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学习、就业与创业。在论坛创建实施过程中,依据唐山学院现有的条件,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会计论坛,并拟定了大学生论坛的宗旨为“学习、交流、进步”,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势、在校大学生如何学好专业,做好职业规划等热点问题,实施过程中会邀请唐山市知名企业人士参与到论坛中来,通过主题报告、互动、讨论等形式最大限度使论坛的举办取得实际性的效果,同时也促进本校理论教学与实务的进一步结合,促进学科建设。

项目3:会计案例分析交流竞赛。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作为院重点建设专业,其建设和发展不仅仅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全体专业学生的努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实践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案例分析是会计学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能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成功的案例分析背后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案例交流竞赛的举办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为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扩展、能力锻炼的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参与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学术氛围,课程的价值也将得到有效的体现。我校的案例分析交流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每次举办前都会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案例指导老师和学生组成。大赛的策划组织,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由竞赛委员会制定相对完善的活动策划书,包括比赛时间、比赛评委(校内和校外专家)、参赛对象、参赛形式、比赛内容、评审标准和大赛奖励等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项目4:“中华会计网校杯”第二届校园财务实务大赛。唐山学院培养的会计人才以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为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区别于研究型人才,本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应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也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发展的后劲。以就业为导向是前提,培养学生发展后劲是重要保障,即学生毕业后要有工作,并且在工作岗位上要有所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我校每年与中华会计网校合作,举办“中华会计网校杯”校园财务知识大赛。大赛的宗旨是集趣味性、教育性、专业性为一体,为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展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实务操作搭建平台,以锐意创新主旋律为精神,确立其从理论扩展实务的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财会实践技能,督促在校大学生加强财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需要合理的保障措施。

(一)改变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 在学校的教育中摆脱不了以传授知识为教学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创新精神更是毋庸提及。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如何使学生突破已有的固定知识结构,以创新性的思维去探究同一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同一问题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不破不立、敢于尝试、勇于失败的创新精神,积极组织学生从理论真正的走向市场,给他们一个案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二)广泛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必须以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目前我院会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已经做了初步的尝试,在两届学生中做了试点,已完成了可行性调研,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初步的考核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次在激励机制上,通过运用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项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高校唯有促进创新教育日益完善,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增加优势。

参考文献: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9

【关键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体系构建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招收制度,并随后鼓励全国各大高校扩大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并具备行业或职业实践创新能力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加快转变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推进,培养高理论,高创新,高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显得更加迫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着重强调: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协调发展[1]。培养面向前沿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无疑是国内各大工科院校的义务,也是国家新形势下的历史责任。1985年,华北理工大学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河北省开展研究生教育较早的高校之一,也是河北省同时具备招生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十大高校之一。研究生学院各学科的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条件先进、学术气氛浓厚,已形成了完备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拥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并建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3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为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保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校重视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实行学校、招生学院、学科点三级管理。目前已立项教学改革课题百余项,涵盖创新素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培养管理、质量监控、导师队伍建设、生源质量等多个方面。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首位,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多次在全国科技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研究生学院成立以来,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方面不断研究探索,努力构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二、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代表着当代教育的最高水平,其教育培养,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整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砥柱力量[2]。党的十明确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和知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并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写入“十三五”计划中,可见国家已经把实践创新认定是国策,也是当今阶段重点发展提升内容。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输送者,是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3]。国家重点加大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推出有利于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政策,并在全国推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制度,为全国高校提供充足的培养经费和机会,着重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构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一项体现国家和高校重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决心,也是国家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可见,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重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对实现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今国家教育迫切的工作。

三、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一套由多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明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的体系[4]。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华北理工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长期教学实践中,重视多学科理论知识的相互渗透,注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例的衔接,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断进行探索与优化。同时,给合学校多来年已形成的人才培养的一些优势和办学经验,经过多次调研和研讨,逐步为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工程实例,并构建了与之相对应的成套教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学校全日制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新型课题组的组建,课题的选择,新型双导师制度的建立,学科实践实验平台的提升,实践基地的建立。

(一)新型课题组的组建。传统课题组的组成是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指派构成,该形式的特点是:强迫性、主观性、自由度小。这种形式的课题组课题相似,研究领域狭窄,极大阻碍导师和研究生思维的扩展。教育部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目的就是让研究人员不只局限于某一领域、某一研究方向、某一学科。摒弃传统课题组的制定安排,学校多次举办学术交流和学术沙龙活动,让研究人员倾听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研究的成熟或热门的理论,针对自己研究内容,寻找研究方向方法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根据自己学科研究方向的需要,自由结合,不限制某一单位,实现了全校的学术融合。例如,学校电气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人工脑”课题组,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新型课题组的创建,不仅开阔了研究生的研究领域的视野,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课题的选择。课题一般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分别重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研究生若选择理论性的课题,很有可能在三年学习生活中,忙于读论文,写论文,理论水平很高,但毕业面对实际工程工作无从下手,理论和生产活动严重脱节。若选择实践性课题,那可能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严重缺乏理论知识,与国家实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相违背。学校鼓励博士生和研究生导师,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结合,为学生选取理论和实践能够相结合的课题,这样既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水平,达到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样的教学培养体系何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三)新型双导师制度的建立。我国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大都采取双导师培养,即一个校内导师,一个校外导师。其目的正是既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能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复合型”人才。但是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度多呈现于表面,实施效果不佳。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中,研究生学院就怎么处理好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关系的问题展开激烈全面的讨论,产生了统一的意见,并写进了“十三五”规划中。意见中指出:加强校内导师理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切身实地跟随校外导师认识和接触实际工程,熟悉社会工程的环境和运行情况;着重筛选校外导师的人选,严防“虚挂名”现象的发生,并和企业导师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四)学科实践实验平台的提升。搭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研究生进行理论研究时实验算法仿真必然使用的平台;硬件平台是校内学生将新算法、创新点用到实际控制或验证算法有效的平台。学校自始至终一直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平台的建设,但由于实验设备的老旧、器件的老化、试验平台跟不上科技的进步,实现不了新算法,创新点的验证实验,学校借整体搬迁,成立“新校区搬迁提升专项经费”近上亿元,为各教学单位购置新试验平台。新实验平台的购置,为学生提供新的试验平台,在一方面端正了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态度,另一方面极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

(五)实践基地的建立。国家提倡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制,但是一些学校和企业为研究生提供的实践环境与资源严重不足,无法让学生真正进入工程实践环境中去,只是局限于校内硬件平台,从根本上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环境的需求。为此,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京津冀三地知名具备适合学校研究生实践环境的企业,并与之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学科专业校企合作基地;企业成立高校研究生培养导师制度,切实实现真正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近两年学校先后和天津中粮包装有限公司、传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不仅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能使学校培育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企业不断充实队伍,提高人才专业技术水平提供保障。以上是学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中详细阐述每一个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措施的具体内容,把每部分整合成模块,并采用综合考评的形式,督促和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细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一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工作。学校为实现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实践性人才为办学定位,并侧重于创新实践能力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与实现,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符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从根本上缓解了高校师资机构单一、实践基地不足、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的教育现状,对创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少国,杨武,张建勋等.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58~159

[2]王少华,张桂青,谢秀颖等.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3):274~278

[3]李祖超,张丽.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60~67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 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创新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 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 生界定和分析问题的素质、不断提出不同的独到见解的强烈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等。同时,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良好的个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创新人才模式涉及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验训练、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等多个环节。

2 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制,才能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 的实践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教育。个性 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是指人表现出来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决定着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意志特征、情感特征、理智特征。大学就是要强调个性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同时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创新能力评价应该包括: 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从宏观上讲,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点要放在一个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和一个系统上,并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触类旁通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 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3 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的问题

(1)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激发个性潜能,并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但是,学校的培养方式总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批量化培养,关注的是培 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就可能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生错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学科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研究项目、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等教学资源,自己决定成长 成才的方向。

(2)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主要源自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兼顾学科专业的共性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现状要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做起。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常以阐述、推理、演绎、归纳的方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创新 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通常以调查、实验、实训、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 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升华。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过于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教学体系被固化,教学活动注重知识传播,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人手,以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做好综合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和过程管理。

(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分低能“人才”说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还有偏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知识的掌握不等于能力的拥有。不管是科学研究创新还是实际应用创新,仅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平衡。一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要变“授”为“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问解答,营造思考的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团队协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体验、文献阅读、社会调查、讨论研究,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授之予渔而得益终生。二是通过完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中,要重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分配合理的权重。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除了平时作业情况外,要将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信息。同时改革目标考核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笔试、口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考试等形式,或采用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论文的质量来评价,使学业成绩评价充分体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并重,做到公正、全面、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