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十篇

时间:2023-11-06 17:53:47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1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生;实践研究

创新思维最早在美国1916年就有学者提出来,在学校开设创新教育,大学生不要按条条框框发展,要个性的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培养大学生,让每个大学生学有所成,能真正的发挥每个大学生能力,因此最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比我国大学生要好的很多,在大学期间进行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国大学都是按规律办事,人人都一样,尤其在中小学都是为考上一个好大学,天天学习书本知识,到了大学,我们的大学生基本没有个性化发展,基本都广泛化发展,基本都没有创新思维,现在我国很多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是一个快速工程,必须经过一个时期成长起来。现在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有用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基础能力,没有知识不能形成一定理论,基本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在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必须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培养大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力高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与提高,更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快速发展,学生能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应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加强,能具有创新能力发展的根本。如图1所示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图1 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创新思维来源于雄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应用能力证明创新思维的正确性,只能说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创新思维,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1.社会实践

社会是一所最大的学校,每个大学生都必须经过学校这所大学进行锻炼,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基础能力的场所。我们给个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到企业实践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具体工作的实践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让自己的创新思维有实践的场所。

2.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导向,学校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训练与研究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省、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校园内的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能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实验创新活动

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4.创新基地实习

创新基地实习是由学校自己创建或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习基地,它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真实、前沿性的认知训练场所,为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综合性实践平台。

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的组成,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学校、教育机构等组成。这些因素都是促进一个大学生创新思维活跃程度的发展基石,共同构建了一个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平台,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总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一个崭新课题,必须要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改变旧的教学体制,搭建新的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本文为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项目编号:1251409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钱星博.怎样开发你的创意潜能[J]. 思维与智慧. 2001(0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50-0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维能力的观念。这既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主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冲破封闭性束缚,重视灵活多变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崇尚注入式的“灌输”,教师习惯于一讲到底,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并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余地。这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使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具骨架,被学生戏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例如,在讲西安事变内容时,可以提问:(1)把杀了好,还是不杀好?(2)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和平解决?学生讨论很活跃,有人主张杀了,反对和平解决。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1)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3)逼蒋抗日是否有可能?(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通过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假设――探索――指导学习”是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式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不要停留在历史表面现象,而要深入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冲破思维定式束缚,转化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冷漠感,将知识内容转化为对历史学习的渴求,并引导其体现于行动。

二、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维兴趣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思维兴趣。设疑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但设疑要讲究艺术和技巧,一是要巧布疑阵,一步一步使学生进入思维情境,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二是创设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使学生产生悬念。如学习鸦片战争时,关于爆发鸦片战争的原因,向学生提出问题:(1)如果中国不实行闭关锁国会不会遭到外国侵略,鸦片战争还有可能爆发吗?(2)如果林则徐不禁烟,会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提问――思考――分析――归纳”的过程,使学生具有思考探索的热情,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从各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有利于克服思想的惰性,促使人们思维向更新、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开拓前进,发散性思维是科技发展,科学成果的源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鼓励学生发表各种观点。比如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某一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作用等。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上台演讲,充分表现自我,既营造了一种让学生发展自我的潜能,又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培养学生课题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研究学习的目的是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课题研究意识,课题研究精神和课题研究能力的历史教学模式。它强化了学生亲自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并围绕课题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运用历史资料。学生在获取历史资料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和体验,并在活动中优化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角,并在活动中感到自己是一名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会因此感到快乐,也会体会到集体力量和同伴合作的重要。

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它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历史学科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的特点,摆脱单纯历史学科教学的局限,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做既丰富了历史学科的内涵,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让学生联想到语文教材的《药》,然后通过华夏两家的悲剧,讨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讲到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两个地方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从而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既培养了大文科综合能力,又激活了学生政治、历史、地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登明.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2]郑萍.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3]任蓉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2(12).

[4]张晓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2(06).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培养其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只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才会在激烈而持久的学习状态中使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从高中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入手。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就要做到用历史教学内容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在授课时,我经常会选一些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焦点问题来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学科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时,能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的实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意识到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明白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

二、实现多元化开放式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气氛活跃的、由学生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开放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具体的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在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对一些难点、疑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发言等形式。例如,一些学生课下对于历史人物传记很有兴趣,而对于课本中历史人物的记载或者评论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多元化教学模式正好可以满足这类学生学习的愿望,在讲到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时,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讲述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则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把对历史知识的关注点从历史人物这个点扩大到历史事件、时代背景中。这样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使之主动探索历史规律、历史真相,并提升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在讨论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在发言中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三、利用历史材料发散思维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世界史都有大量的史料史实,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故事,如越王卧薪尝胆、岳飞背刺精忠报国等,可以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对材料进行讨论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惯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一切,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理解分析材料,从而发散到历史学的社会作用。

同时,要主张学生学会反面思考,即从教材的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尝试站到对立面去重新认识史实,这一做法往往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有趣的事情发生。学生的观点由此也能得到提升,不再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让历史真正为现实服务,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善用历史。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一个中心展开思考联想,而辐合思维恰巧相反,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对各种思考想象结果加以理解分析,最后得出最佳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思维的收合,避免学生天马行空,最终回不到现实。

四、通过课堂练习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的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五、制定合理的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历史事实进行正确评判,并分清楚是非与真伪,进而掌握正确分析与评价历史资料的能力。同时应该让学生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而从历史资料中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教师在具体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思维情境,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讨论,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强化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

我们可以将高中历史看作一门人文学科,而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从历史事实中得出一定的启示,并且培养欣赏、质疑以及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有强烈的自主思考意识,教师也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并指导他们以事实为基础去认知,并学会总结经验与教训。

总之,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这一形势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对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知程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历史教育来说,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师知识讲授的多少,不是老师的上课进度有多快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容量有多大,而是通过教学和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住了多少知识,并能够使用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和分析现实问题,实现学有所获和学以致用的目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思维和实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形成机械式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韩殿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12):198.

[2]王永伟.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1):78.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研究;环环相扣;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学生才能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灵活地解答数学题目。如果没有形成数学逻辑思维,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压力,觉得数学很难,如此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最终很难学好数学这门功课。那么,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首先,要具备全局思想,使章节知识之间可以环环相扣。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最后,要有意识地培养,有目的地训练。只要牢牢把握这三大环节,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不成难题。

一、统筹全局,环环相扣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数学的抽象性更高,而且数学中,集中了大量的公理、定理、公式等,学生如果没有理解性地去记忆,就很容易产生知识混淆,也会觉得数学学习很枯燥、乏味。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比大多数学科都要强,数学知识的相互衔接上,也比其他科目的知识衔接得紧密,学习数学是不能够脱离数学的系统性要求的,而数学的系统性表现于它必须严格按照教材知识的衔接顺序来进行,新的知识往往建立于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要求新旧知识要连接起来。因此,教学过程中,做到统筹全局、环环相扣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在统筹全部教材的基础上,对数学的知识衔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如何去正确地思考和解答一个数学问题。

正确的解题方法应该是:知第一步,走第二步,为第三步,想第四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数学知识的相互关联,把一些数学概念,方法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体系,当遇到相同的题型时,大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快速反应,运用脑海中原有的知识来解题。统筹全局,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这种系统性的知识网络,从而化抽象数学为实体数学模式,一旦碰到抽象问题时,只要进行适当的思维转变,就可以做好知识迁移运用。

比方说,在讲“一次式的同类项”问题时,课本上举例了组成5x式的两个正整数系数的项一共有四组,分别是3x+2x,2x+3x,x+4x,4x+x,但是,如果问的是整数系数的组成,就不是4组了,而是无数组。而让学生练习8x的组成和分解问题时,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用东拼西凑的想法去说出它的7组组成,而是要让学生有次序地,进行分解。组成8x的组合分别有:9x-x=-x+9x=10x-2x=…,这样,在学习这个知识时,也能够顺带做到知识的迁移,既复习了数学的加法交换律,又复习了同类项和合并法则等。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无限问题,在以上的例子中,如果要只考虑整数问题而不考虑正整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无限个组合的情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知识的环环相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他们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更加科学、有序。并且能够做到知识的紧密连接,最终,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二、教师重在引导,采用启发式教学

限制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思想是最为重要的。一旦教师采用了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指导方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就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首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时,教师要避免“手把手”式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引导,并且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只做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做真正的解题者。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给出大概的解题步骤,具体的解题计算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启发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其次,重视理解和解题过程而不是结论。在学习数学时,要忌讳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应该为了理解而解题。解答一个数学题目,不能只重视结论,而是应该重视解题的过程,在解题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题目的含义和思想,然后学会旁敲侧击和灵活运用。只有理解解题过程,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一个类型的题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加深对该类型题目的印象。从而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目。掌握数学解题过程而非结论对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是关键的,只有加深对过程的理解,学生才能够触类旁通,从一个题目中联想到一个类型的题目。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为主,“学多”为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这样那样的知识,知识并非掌握越多越好。“学会”才是最关键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要“学会”,然后有能力的才去“学多”。要基于“学会”的基础之上,学生才有兴趣去学习更多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善于启发学生去分析和推理,形成发散的思维模式,并且分层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根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数学,形成数学逻辑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合理管理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计划,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下,再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学习更多的拓展知识。

三、有意识地培养,有目的地训练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初中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有目的地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尽快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靠教师的栽培和训练,这种培养和训练应该要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也就是说,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概念知识的讲解上要进行培养,而且在平时的做练习,甚至考试等也要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首先要明确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开始培养起,从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这门课时,就要有意识性地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另外,要注意,从初一年级开始抓起,也要持久地贯彻到初三年级。并且初一、二、三年级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应该要针对三个年级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其次,采用有效的训练方法也很重要。初中阶段运用列方程(组)解运用题是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解应用题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要从题目的叙述中进行观察比较,抓住数量关系认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才行。因此,利用初中的运用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效的培训方法。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开展有意识性的、有目的性的培养是培养工作的关键。而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衔接问题,做到环环相扣,并且,教学方法应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师只需做好教学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摸索、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学生一旦掌握数学的解题思想,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那么,当他们面对各种类型的数学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张筱蘅.逻辑与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师学习和掌握逻辑的意义与作用[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70-01

现在很多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因为无论在日常学习还是社会活动中,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帮助大家快速实现目标。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发挥创新能力,更多的人开始着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现状

在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国高中生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差,现在的高中生更专注于对习题的研究,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缺少创新能力,同时也忽视了对教材中问题的思考能力,这种现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越来越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一)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模式

生物学科主要教学内容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占很大比例,可以说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模式的优点在于,实验相对于文字来说对学生的教育更直观,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带动下,思维会更活跃,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就会更具体、更深刻。但是,教师想要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训练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对教材领悟特别透彻,这样才能为学生思维训练打基础。例如,在做DNA提取实验中,先告诉学生准备哪些材料,这个过程就是初步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大脑会对出现的材料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层次逻辑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先要让学生知道注意事项,盛放鸡血的容器必须是塑料容器,细胞破碎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导致能够提取到的资源变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减少实验过程中DNA的流失。实验开始先将准备好的鸡血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混合,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释放DNA。通过几个步骤的操作,实际上就是开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增加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实际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独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思维的产生来源是对问题的思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影响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训练逻辑思维的主要环节,一个好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迅速调整到问题的关键,打开思路和想象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的环节对思维的产生是有关键作用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设置一些有趣的环节。例如,在做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先让学生设计用纯种高茎豌豆做父本,矮茎豌豆做母本的杂交试验,让学生猜测子一代的情况。这时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会根据问题产生不同的猜测,有的会说都是高的,有的说都是矮的,还有的会给出高矮都存在的情况,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答案:都是高茎豌豆。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将子一代豌豆自交,会产生什么样的后代?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就会转变,逻辑思维中的元素也会增加。学生回答:都是高茎豌豆的居多。教师给出正确答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同时出现。在给出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所以,在问题的引导下,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在实际练习操作中强化对逻辑思维的训练

关于高中生生物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最多的还是在课后习题练习中,在习题练习中,很多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课堂的印象选择答案。作为教师在习题操作中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多思考,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在训练习题上一定要建立思考问题的思路和缘由。做习题时,一定要先养成快速浏览阅读的习惯,然后归纳出主要内容以及问题需要的条件,对于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归纳。这样长期训练,就会养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增加做题的效率,也会有助于学生日常语言的表述、归纳与总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验案例、教师引导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帮助。相信通过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会给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6

一、创设情境, 设置“悬念”,激发认知潜能

“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精心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根据课题需要,巧妙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一种急于了解和急于满足的强烈求知欲望,当学生兴趣浓厚时,转入正题。

如: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秘密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正如布鲁纳所说:“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教学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内在潜能,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凭借生活,掌握技巧,活化认知过程

活化了的认识潜能,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对象,集中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思维处于能动和活跃状态。要真正达到如此的教学境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一题多解的教学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已知:如图AB∥CD,

求证:∠A +∠P +∠C =360°.

该问题是关于平行线的练习

题,结论的得出是难不倒同学们的,

但是如果将此题轻易放过,则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大好机会。教学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多种证题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探求问题的不同解法,探求数学问题解决方案正确与否,是否最佳,能否找到另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进一步推广等等。适度提倡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激发认知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技巧。

三、注重反思教学,实施一题多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美国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联想和反思、回顾,特别是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或结果的反思与回顾。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能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和技巧;还能触类旁通,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上面例题中,解完之后,结合实际问题,深入挖掘,把原题“改头换面”,将原题变为多个与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法类似的题目:

变式1.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8的

工件,测得∠B+∠C+∠D =360°,则

他断言AB一定平行于DE,他说得对吗?

为什么?

变式2.已知:如图9,AB∥CD,

AC是一根跳橡皮筋,拉动橡皮筋,得

到相关图形,分别探讨图10―15中∠APC、∠PAB与∠PCD的关系。

变式3.已知:如图16、17,AB∥CD,你能参考上面题目的研究方法,猜想图中相关角的关系吗?是否还可以得到其他的变式题目呢?

以上题目的变式推广,充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做到了智能的迁移,使个人智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和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教学内容,造成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境界。

四、构建知识网络,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

许多同学做题,易犯 “铁路巡警,各管一段”的毛病,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脑海一片空白。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沟通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整体化,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规律条理化,从而使学生在解题中应用自如,有的放矢。

例如,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公式的运算中都会体现出来,有理数的运算律及运算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从方法上讲与整式的加减类似,两个二次根式相乘与单项式乘法类似,最后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再如,在一定条件下,函数问题、方程问题及不等式的问题可以互相转化。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解问题需要用判别式的范围,与不等式联系起来,也可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抛物线)与x轴交点问题联系起来;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与方程或方程组联系起来;不等式ax+b>0(或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施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背景,在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不少课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开展,通过物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初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下面是本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思维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构造合适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模式

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对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促进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产生探究问题的合情合理的背景,学生可能会存在太多的疑惑,对探究过程无从下手,最后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违背新课改的要求。

我以教材中“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为题材,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体验物理探究过程:

学生就生活体验中所遇到的速度变化问题提出课题

师生一起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课题猜想和假设

分小组根据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各小组根据制定的计划和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

各小组对收集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

各小组对本次探究实验进行评估

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

在首次探究活动的训练中,学生感觉难度最大是“设计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器材及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使用过的实验仪器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实践自然整合

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对同学们提出课题,经老师审定为可研究性的,学校提供研究条件,让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科学研究过程,老师尽量一同参与实施过程,给学生最及时的思维引导和技术指导。当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时,以启发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在课上布置给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讨论和验证,并找机会实践和体验,最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无疑,这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探究活动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出的思考的问题,设计探究过程,设计经老师审定其可行性后,实施探究。如在进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向学生提出如何用更多的方法测出电阻,学生使用不同的器材,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过程,老师在审阅实验设计时,对课程存在的问题多提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改进实验设计,再提交老师审阅,最后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教师先组织小组进行分析,总结得失,然后组织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在同学们修改课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评价——人们尚不了解的问题,通过探究才获得答案,称为有意义课题——具有创新性或可研究性。有意义的课题产生后,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和学校条件,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促使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及技能,对课题的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学生确定课题的可行性,才能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过程,而这些过程对学生来说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复的实验设计与修订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还缺许多知识,广博的知识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

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使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介绍新知识时,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尝试设计探究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

新教材比较强调情景导入,这样的导入的确能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科学需要探究。当学生在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都会得到升华和提高。

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择课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发现和解决现实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科课程之“先天不足”的一种补充,它实现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二者的整合。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8

在江西实施新课程有三年多了。笔者一年多来将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分成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的实验班和采用正常教学的对比班。在实验班别注重将案例研究增加于教学过程中,从分析某一典型的地理现象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化规律,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地理原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案例研究教学的实施过程可归纳为图(一)。结果显示,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案例研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角度的整体性

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社会,即来源于某区域的典型事实。学生要分析地理案例,势必要求学生能在脑海中迅速给该区域定位、再从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入手分析,并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全面、多角度地提取有用信息客观地评价案例、剖析案例、引申和扩展,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在教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二节人口迁移的内容时,笔者在实验班增加案例研究《德国移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德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再从气候、资源、经济、交通、市场等因素入手,剖析近些年来德国移民的构成,移民的热点城市和德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为什么有的国家移民多,为什么向这些城市移民和德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带来的问题等。然后,要求学生比较我国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和德国移民条件的异同,这时学生就能将德国移民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向东南沿海、大中城市移民的能力。在学习案例研究“上海的‘热岛’效应”时,引导学生思考上海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再从气候、地形、植被、人口、工业、建筑等因素入手剖析,上海的“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和解决办法。再要求学生对比分析赣州市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从上述因素分析赣州市有没有热岛效应,带来了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在学习案例研究“徽州文化”时引导学生对比赣州的“客家文化”,它们的形成、历史、范围、各自的特点:如戏剧、建筑、地方菜、方言等,并让学生课前分组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感受成功。

案例研究教学使学生能全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可以不断扩展。

二、案例研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性

案例研究教学实施一年多来,笔者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之间的差别变大。

1.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的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对21位同学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在综合题中的作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施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解题切入点、解题思路的清晰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得分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2.增强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3.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和迁移知识。案例研究教学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还渗透到课外活动中,特别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近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实施案例研究教学的学生能选取身边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层次分明的分析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如陈晓敏同学撰写的《赣州城区花卉业的现状及其前景》,李焱撰写的《赣州的城市化进程研究》,黄丽芳撰写的《章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下面是陈晓敏同学撰写的《赣州城区花卉业的现状及其前景》一文的提纲:

一、课题提出

位于赣州市东南部的沙石镇,花卉种植业历史悠久,沙石花卉业是赣州的特色农业,其发展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然而,如何充分发挥传统花卉种植业优势?如何推进花卉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如何面对其他地区强劲的竞争?为探索上述问题,我们组成了“沙石花卉业的现状及其前景”课题组。

二、研究成果

(一)现状与特点

(1)以木本为主,品类齐全。

(2)以中高档次花木为主,全面发展。

(3)以玫瑰花为核心,从沙石镇向周边地区发展。

(4)从庭院式和副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

(二)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花卉生长得天独厚。

(2)生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3)交通便利。

(4)经济效益可观。

(三)制约因素

(1)扶持力度不够,种植用地缺乏总体规划。

(2)缺乏现代经营理念。

(3)信息通信差,市场开拓滞后。

(四)建议

(1)政府应加大扶持、管理力度。

(2)转变经营观念,适应形势发展。

(3)加强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积极开拓赣州市内外市场。

(4)外引内联,做强做大。

(5)依靠科技,打造自己的品牌。

从这些研究课题的选取、研究角度、研究过程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地通过案例去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案例研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使学生能对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努力创设轻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实施案例研究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如在学习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前,笔者布置了一项课题作业: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出乎意料的是学生提交的作业五花八门,刘赣同学提交的是他个人的日记博客,李焱等几位同学提交的是他们在一家超市门口顾客购买商品的视频,谢忠开同学提交的是他自制的一天生活的ppt课件 ……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9

【关键词】  模拟问题;模拟病例;教学研究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中医学也不例外。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以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的临床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目前中医临床教学中值得思考与探讨的课题。

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临床前即临床理论课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工作,我们从优化课堂教学着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中医临床主干课程之一——中医儿科学作为本教学研究课程,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模拟临床课堂教学,丰富了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具体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1 设计儿科临床问题与模拟病例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设计了儿科各教学章节相关的临床问题与模拟病例,联合全国8所医学院校的儿科教师,编写成《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一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包括中医儿科“临床问题思考”与“临床模拟病例与解决方案”两部分内容。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核心,围绕儿科基础理论、临床常见问题及与各个相关学科知识及其最新进展提出问题,并以模拟临床病例的形式提出儿科临床辨病、辨证思路及临床思维程序等。

2 开展灵活多样的以问题为主引导的教学活动

选择中医本科2003级一个大班的学生作为项目实施对象,并分别在课前与课堂的不同环节中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2.1 以问题为主引导的课前预习

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若干临床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可模拟《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中临床问题及病例分析进行临床问题解决方案的训练,并通过自学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自己解答提出的临床问题及提出疑问,做好讨论准备。

2.2 课堂以模拟病例方式进行思维训练

由教师主持,针对《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所列的模拟病例,分别针对病例的特点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分析,训练辨病思维、以证候特点归纳法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可能出现的预后分析提出疾病观察要点,培养学生观察疾病动态过程的意识。

3 项目实施效果检查

为了解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及项目实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2003级中医本科12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项目实施效果问卷表内容包括“以往临床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等8个相关问题。结果表明83.5 %学生认为以往缺乏实践机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对以往临床理论课的学习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学生指出课堂讲授应突出重点,不能泛泛而谈,应有的放矢,抓住本质的东西。紧扣教学大纲,重点难点突出,提示该教学法在应用时必须注意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一味地追求课堂生动活泼或课件的美化艺术化,可能会导致课程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的淡化,而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降低教学效果。对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的总体满意率为82.8 %,其中67人认为该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能激起学习儿科的兴趣,占52.3 %;104人认为《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对学习其他临床课程有较好指导作用,占81.3 %。分别有83名学生对临床问题思考、85名学生对辨病思维、85名学生对辨证思维、71名学生对模拟病例感兴趣。同时大部分学生强调理论教学应与临床实践更紧密结合,加强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及思考的问题,可使更多学生参与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4 讨论

中医后期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极其重要的阶段。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普遍存在问诊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有意义的症状、体征变化及病程演变过程,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忽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篇10

    一

    13—15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一年级(13、14岁)时尤为关键,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 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 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身心正在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 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1]。

    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2];他 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3];掌 握概念时,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支柱,并用一些日常概念解释科学概念[4]。具体到历史学习,除具有 上述特点外,又有其特殊性。初一学生对于各种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 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常常不很精确,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把 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5]。此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 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为 他们所关心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在学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时,学生会对“战”(即军功)的标准发生浓厚的兴趣,有学生提问:如果 杀了诸侯,军功和杀普通士兵是否相同?如果杀了很多人,人头怎么拿回来?类似的例子在初一教学中不胜枚 举。由这些事例不难看出,学生虽然开始进行思考,但思维方向或是穷究细枝末节,流于琐碎肤浅;或是偏离 主题(有的偏离是极具独创色彩的,也是有创造意义的),不能从大处入手,抓住问题的关键。他们往往出于 个人喜好和自发的意识就事论事,还不能由具体事件提升一个层次分析较抽象的问题或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 质,也不能把问题联系起来考察。这说明学生自觉思维水平还较低。

    具体到历史教学目的与要求,初中教学大纲进一步指出: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 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 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6]。初一学生的实际水 平与这些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欲尽快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要依据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指导,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养成自觉的思维习惯。

    二

    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大体包括掌握概念、比较对照、抽象概括、辩证分析等能力。

    (一)掌握概念 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 封不动地“交给”他们,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掌握[7]。学生对概念掌握的难度依次 递增:具体实物——空间形式——数概念——社会性事物概念[8],多数的历史概念就属于后者。而且初一阶段 ,学生对那些用直观现象作支柱的概念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相反则比较困难。初一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不完全 具备时,却要从最遥远陌生、最抽象难解的概念,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奴隶社会等学起,不论是对教师的 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重视不够或教学方法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 历史的兴趣和效果。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形成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 学生的经验,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概念。

    初一学生学完奴隶社会的历史后,多数人对“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产生疑问,理由是:原始社会 人人平等,财产平均分配,而奴隶社会出现了不平等和剥削压迫的现象,怎么能说是进步了呢?有位老师这样 讲道:原始社会时,生产工具落后、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每天能获取2条鱼,刚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过 了很长时间,他们学会了织网,发现捕鱼快而且容易,就学会了捕鱼,每天可捕10条,除了每天吃的2条外,余 下的8条就成了剩余财产。为占有剩余财产,部落内部开始互相争夺。你们想想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生:力量强大的人能抢到更多的财产。

    生:出现了财产分配不均,人剥削人的现象。

    师:对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你们怎么评价呢?

    生:奴隶社会更进步,因为捕鱼的数量增加了。

    生:出现了剥削和不平等。

    生:部落领袖占有一部分后,剩下的分到每个人头上,可能也比以前多了。

    师:以前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没有。到奴隶社会才出现了这种可能。

    师:大家想一想,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产品数量。

    师:进一步说就是生产力。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是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那么哪个社会更进步就不用 我说了吧[9]!

    个体掌握概念必须以对事物感知及表象为基础,否则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掌握概念[10]。具体直观的材 料,正确的语言指导,都有助于缩短学生与概念的距离感。上述以浅显易懂的捕鱼为例,将艰深的历史概念、 历史规律化解到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融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于教学中,抓住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的契机,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揭示概念的特征,使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诚然,这些概念的掌握 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可以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发展不断加以充实改造、逐步深化。如对原始社会和奴隶 社会本质的认识,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水平。所以,初一时,让学生在所能理解的程度上初步形成、掌握历 史概念,无疑会为日后的加深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

    (二)比较和对照 这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事物中抽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点,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 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但对具体问题的比较分析往往由表层开始,教师要随时将学生回答中的精华提取出 来,沿着既定方面深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向高水平发展。

    以东汉的统治一课为例,为使学生掌握黄巾起义的几个特点,教师这样小结:我们已学过几次较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绿林赤眉饥民暴动,仓猝起义。黄巾起义与这两次有什么 不同呢?

    生:这次起义反对的是外戚、宦官的统治,和以前两次不一样。

    生:外戚、宦官也是欺压人民的,代表的也是封建统治阶级。

    师:外戚和宦官专权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那么这是相同还是不同呢?

    生:是相同的。我觉得这次起义人数多达几十万,而且遍及全国,影响很大,是不同之处。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加起义呢?

    生:准备充分。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传言。(课上已分析过其中意思)

    师:很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他们准备起义的方式与众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

    生:通过治病来传教。

    生:用太平道。

    师:实际上太平道是——

    生:我想出来了,起义是利用宗教形式为掩护进行准备工作的。

    师:很好。(然后简要归纳一下)

    在这个教例中,第一个学生匆忙回答,只看到表象的不同;第二个学生思考较细致,教师再由此提问,帮 助学生澄清认识,得出这几次起义貌异而质同的结论。然后再启发学生寻找不同之处:(1)发现原因,找到特点 。(2)指明根据,强调十六个字,让学生再加强记忆和理解。(3)教师再发问,发现第3个特点,至此达到教学目 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问答,教师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由教师说教式的灌输,由表及里,逐 一地整理,归纳,条理清晰,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同时学会了一些归纳方法。诸如 此类的内容还是很多的,教师多加留意,经过多次类似反复的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抽象概括 概括是人们探索周围世界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思维过程,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历史学习中不 可或缺的素质。可是初一的多数学生不论是阅读、听讲或看电视,往往只抓一点或几点,从一个方面来评论事 物。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但还不能从整体来思考、回答,多半只能抓住个别 枝节发表感想,而对较抽象或复杂的材料,就常常有瞎猜乱碰的情况,历史课中更为常见。这是由于他们的抽 象概括能力还较低的缘故。教学中,教师注意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在学习汉武帝大一统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措施,而对盐、铁官营体会不深。教师就从盐、铁在古代的重要性说起,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政府要把这 两项权力收归中央?”

    生:汉代生产越来越多采用铁制工具,而且人不吃盐不行,盐、铁都是生活必需品,需要量很大,获利多 。

    生:商人掌握很多盐、铁却不卖,导致价高,使得国家收入少。

    生:专门经营盐、铁的商人经济力量雄厚,可以卖土地田宅,组织军队,像一个小诸侯国,长久下去,会 威胁国家。

    生:价钱太贵,老百姓吃不起盐,买不起铁制工具,不满情绪增长,引起暴动,影响政府统治。

    生:实行盐垄断,对军队的士兵影响最大,吃不到盐,没力气,身体素质差,战斗力下降。

    生:冶铁集中到商人手中,兵器和生产工具都少,对作战和农业生产不利。

    生:经营盐、铁需要很多人,聚集在一处,又拥有经济、军事实力,有可能发展为豪强势力,与中央政府 对峙。

    师:大家说得很好。盐、铁私营对政府有这么多不利影响,所以要收归中央。那么盐、铁官营有什么作用 呢?

    生:不仅经济上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抑制商人势力,削弱豪强力量,稳定汉朝的统治。

    以上内容要求教师清楚地了解盐、铁在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回答,达到认识 盐、铁官营必要性的目的。学生则跳离教材,从多种角度对内容材料提炼加工,以他们已有的知识为依托,合 理地想像、思考、分析,最后做出推论。它比教师直接讲给学生,记忆结论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是由学生 共同讨论完成的过程,印象深刻,甚至终生难忘;同时概括能力也得到了训练,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 到了发展。学生具备这种素质,对各科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辩证思维 初中的学习活动日益需要学生具有新的思维形式,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以运 动、变化、发展的思想处理具体问题,即辩证思维。从总体上说,初一学生能初步掌握它,但由于他们缺乏对 事物本质深入、辩证的了解,所以辩证思维水平不高;同时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思维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辩 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所以他们虽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规律的各种形式, 但只是良好的开始。有统计资料表明初一学生辩证思维正确率为37.94%[11],如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评价历 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像秦始皇、曹操、唐玄宗、武则天、隋朝修大运河等),学生能初步掌握,形成正确的认 识,并逐渐形成一分为二、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尚 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适时地在这方面进行训练。我所教的北京师大附中初一数学班的学生很有数学天赋,数学 方面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普遍较高,对数字特别敏感。小学时已学过分数概念,都能算出1/15>1/30。但在学习汉 初休养生息政策,讲到高祖定租税为十五税一,景帝减为三十税一时,马上有学生举手:“我认为三十税一不 比十五税一少”。全班学生愕然,他接着说:“汉景帝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基数大,三十税 一也比较多。”

    师:大家怎么认识呢?

    生:我认为三十税一还是比十五税一少。如果收获30斤,高祖时交2斤,景帝时交1斤,相对来说,农民的 负担还是减轻了。这样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前一个学生跳出了固有概念,能联系到汉初的经济发展,进而从农民税粮绝对数增加的角度置疑设问。应 该承认,这个学生的论据并不充分,汉代的粮食产量不可能增加得如此迅速(有史料证明)。但不可否认,这 个问题的提出需要有较敏捷的反应和求异思维,很有独创性,表明他初步具备了发展、联系看问题的能力。老 师并不立即作答,而让全体同学思考。另一名学生从农民税粮相对减轻的角度分析,使全班同学豁然开朗,对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解更深刻了。这是一个极小的例子,但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思考中闪耀着辩证思维的火花 。只要有正确的教育影响,初一学生是会逐渐对理论性问题,对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材料感兴趣的。久 而久之,一旦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了发展,就会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从而把握客观事实本质和内在规 律性的联系。这将对青少年时期的思维发展乃至一个人的终生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

    根据以上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