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1:21:20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1

根据患者分组不同给予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患者则给予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寻找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科室主任,内分泌科、眼科、营养科等科室的主任医师、护士长等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由科室主任统筹管理健康教育小组事物,协调各医师间工作。由内分泌科医师负责指导病患治疗,同时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和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其他科室的医师负责进行辅助治疗和健康指导。而护士长及护士具体实施操作患者保健与护理工作,并注意实时监测血糖。②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③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中,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应注重对全程健康教育实施者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意在全程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以达到最优效果。

2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有效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3.9~6.0mmol/L(70~108mg/dL);好转: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6.1~6.9mmol/L(110~125mg/dL);无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仍然高于7.0mmol/L(126mg/dL)。显效率加好转率为总有效率。②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判定标准:通过量表结果来评定,其中高于20分者为良好,15~20分者为一般,低于15分者为差。掌握率为良好率加一般率。③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护理人员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相关负责人员,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调查问卷中每个条目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项,分别赋予1~4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

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2组患者护理后FPG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中护理前FPG(9.3±2.7)mmol/L,护理后FPG(5.9±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PG(9.2±2.6)mmol/L,护理后FPG(7.0±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P<0.05)。2组患者治疗前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F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5)。

4.22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29例,好转者22例,无效者17例,总有效率为75.0%(51/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15例,好转者24例,无效者29例,总有效率为57.4%(39/68)。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

4.3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33例,一般者19例,差者16例,掌握率为76.5%(52/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15例,一般者25例,差者28例,掌握率为58.8%(40/68)。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

4.4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30例,满意者19例,一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10例,护理满意度为85.3%(58/68);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8例,一般满意者18例,不满意者24例,护理满意度为64.7%(44/68)。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

5讨论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糖尿病专科护士 非内分泌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多器官损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治疗非常普遍。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极其重要[1] 。而护士糖尿病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完整性,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精确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血糖,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这类患者时存在着一定的护理缺陷。因此,为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使不同护理单元的糖尿病患者得到同质、安全的护理,我院在2014年1月成立了糖尿病专科护士。

1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

1.1 工作职责

①学习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提升糖尿病护理专业知识水平,为门诊、住院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②掌握糖尿病相关操作规范及流程,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③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糖尿病相关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并善于解决临床疑难问题;④监控全院糖尿病护理管理质量;⑤关注糖尿病护理的新信息、新动态,开展糖尿病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⑥开展健康食谱宣教。

1.2 强化专科护理知识

进行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基本概论,糖尿病的饮食误区,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作用及用药原则,胰岛素的应用和发展,低血糖的症状、体征及特殊类型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糖尿病的自我监测,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处理,糖尿病的足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等。每个月到一个临床科室授课,授课内容是护理学科带头人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对糖尿病专科护理哪方面比较薄弱的知识要求糖尿病专科护士提前准备好相关方面的课件,现对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将糖尿病护理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促进全院糖尿病护理质量的提高。负责糖尿病护理的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建立信息收集、反馈制度,定期收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3 担负全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会诊

在科室间进行护理会诊:糖尿病专科护士是指专科护士接到其它病房针对疑难护理问题发出的会诊单后,到病房会诊患者。会诊的程序与步骤与医生会诊基本一致:先听取病房护士介绍病情,再阅读病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然后到床边查看患者,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后,当场给予患者或家属相关的糖尿病教育与指导;最后给病区护士一些专科指导建议[2 ] 。如遇到诊疗问题,则请教糖尿病专科医生协助处理,从而使非专科疑难患者及时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3 ] 。

1.4 进行糖尿病护理的有效评估

利用问卷调查,对小组成员糖尿病防治知识进行评估,了解其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检查、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保存、注射和心理护理等知识。

1.5 开设糖尿病专科护士教育门诊

随着内科医生出门诊,优化就诊流程:教育护士对于首次就诊的患者做好就诊前常规检查,如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等;评估患者糖尿病病史、家庭及文化背景、对疾病认识等方面资料,以及行为方面的评估,如饮食、运动、用药、监测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查看近期自我检测的血糖记录,分析过高或过低的血糖结果,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指导;检查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方法及足部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如有需要住院的患者,帮助联系协调尽早住院。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也帮助医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教育护士的认知度[5 ] ,使护士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6 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深入社区参与糖尿病防治宣传与指导:①参加社区、老人院的健康教育与咨询;设立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站,定期下社区开展专项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如深入浅出地讲解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理念,设置宣传专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纠正社区人群不良生活习惯[2 ] 。②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监控,协助社区医生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和双向转诊制度[4 ] 。③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按糖尿病防治分级管理要求随访指导,做到早期发现、尽早干预[4 ] ;同时,协助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即建立健康档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随时根据病情进行调整等,通过有效的量化饮食治疗、量化运动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随时病情监测,使患者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1.7 定期讲课

专科护士负责给糖尿病病人讲课,这种讲课,既有分小组讲,也有面对面地个别辅导。根据病人特点,讲课方式应灵活多样。要避免说教,让病人多实践,多体验。教学中运用模具、实物、幻灯片及大量简洁明快的图片作示范。如给糖尿病患者讲饮食,讲一餐吃多少热卡,远不如以教具示范吃多少、如何吃的效果好,病人易记易操作。要尽量让病人提出问题,因势利导地解答问题。定期检查病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测血糖)的掌握程度,并采取措施。

3 结果

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诊断有糖尿病的308例患者入院时进行调查和出院时进行调查及电话回访,得出患者在出院时经过糖尿病管理护理小组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基本知识及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即能正确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具体措施、口服降糖药注意事项等,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调查显示护理服务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4 讨论

发达国家均有专职的糖尿病教育护士,这些护士的基本作用是将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知识交给病人,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正确地对待糖尿病和处理常见的糖尿病以及相关的问题,减少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我院自糖尿病专科护士成立以来,专科护士积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同时带动了科室其他人员的学习热情,使各科护士对本科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总体护理水平,降低了住院率和医疗费用,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敏丽.慢性病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0

[ 2 ] 李.华,李亚洁,余桂芳. 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的探讨[J ] . 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 (9) :852 - 853.

[3 ] 殷雪莲. 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工作简介[J ] . 护理与康,2010 ,9(2) :181 - 182.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89-0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组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预计,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4亿人,糖尿病病人将可能达到6300万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人已高达30.0%,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成为威胁人们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社区正规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因糖尿病病人 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任意选取5个自然村的185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管理对象,诊断全部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女86例;年龄25~72岁,平均(48.62±6.59)岁,其中年龄≥60岁者115例,

1.2 方法

1.2.1 以医院为依托,组建糖尿病管理小组,安排2名全科医师和2名社区护士负责日常工作,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站点,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定期培训、定期随访、专人负责。

1.2.2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人档案 由社区医师及护士入户为5个自然村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史、生活习惯、体格检查、发病时间、联系方式、接受治疗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过敏史、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要求社区医师要全面掌握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问题,为订制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1.2.3 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居委会干部、义工等组成的干预小组,开展社区内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可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照顾方法,提高其遵医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表1 2007年~2011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率及治疗率变化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认识,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极显著的提高。从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前后认知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延缓均有显著变化,说明经过系统的综合管理,完全有条件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坚持治疗。认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规范化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随着社区医学的内涵发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着手研究建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系统而规范化的管理,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发挥全科医师作用,依托医院,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深度和广度,对糖尿病患病及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系统而规范化的治疗,改变其知、信、行,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花费,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做好糖尿病2、3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在综合管理模式中同时抓好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是关键;只有把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搞好了,发挥糖尿病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助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糖尿病社区化管理工作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林阜远,周雪芬,陈艳华。新形势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探讨。首席医学网.2009.9.30

[2]周军.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357-358.

[3]曾果.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模式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7-29.

[4]蒋群花.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护理研究,2006,20(1):30-31.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4

1在全院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

1.1小组成员的组成和资质 组长由我科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小组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组长由获得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担任。组员由内分泌科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师以及由全院各临床科室选派的一名对糖尿病护理感兴趣的护理骨干一起组成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成员。非内分泌科糖尿病小组成员需经过院内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胜任。

1.2成立QQ群 定期对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邀请营养师加入该群,对有关饮食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专科小组每月组织1次学习和交流会。对各小组成员上报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整改,交流工作经验并收集反馈意见。学习有关胰岛素泵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

1.3按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 经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合格,小组成员为所在护理单元的培训老师。对所在护理单元的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胰岛素泵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糖尿病专科小组的培训,让全院更多的护士了解并掌握糖尿病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在非糖尿病专科置泵的流程

2.1置泵前 经我科医师会诊后开出胰岛素泵治疗执行单,专科护士对即将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接受度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的疑虑,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并让患者在胰岛素泵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保证用泵期间的安全。

2.2置泵时 专科护士在为患者进行置泵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部位, 根据其病情及皮肤状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防止皮肤感染。如果是围手术期的患者应避开手术部位。胰岛素泵输注部位首选腹部,避免选择皮肤皱褶、瘢痕、衣服及其他物件经常摩擦的部位,经常活动处易引起针头脱出或针头弯曲而产生报警。并将胰岛素泵妥善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3置泵过程中的管理

3.1安全的管理 专科护士和医生接受全天24 h的电话咨询及现场会诊,用泵科室对带泵患者胰岛素泵基础量,3餐前追加量,剩余药量、电量及输注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管路脱出、胶布松脱等情况进行班班交接。置泵后严格按时监测3餐前和餐后2 h 睡前的血糖水平,必要时测凌晨3∶00的血糖[3]以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3~4次/d。小组成员负责所在科室胰岛素泵使用指导及质量管理。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在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实行随叫随到。中夜班护士不能自行解决的, 应及时向本科室专科护理小组成员汇报, 需要医生解决的要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及时妥善处理。

3.2血糖的管理 每天安排1名专科护士在下午15∶00~18∶00对在非糖尿病专科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访视, 了解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存在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情况、泵的运行情况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内分泌科医生,及时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满足患者在治疗方面的需求。

3.3取泵后的管理 当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血糖控制平稳,经我科医生会诊取泵后我们会将患者的信息记录下来,和本科室的出院患者一样,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以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定期复诊。邀请患者和家属参加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提供全程和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4讨论

4.1成立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 开展以点带面的培训使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及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实施团队护理后实现了糖尿病专科护士与患者所在科室护士的双重管理从而使异常高血糖低血糖等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有效地保障了非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安全

4.2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护理会诊, 确定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存在的问题, 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处置和健康教育, 更加注重了信息的反馈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规范了使用胰岛素泵的流程,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更加注重了除胰岛素泵使用以外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比如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内容, 使患者的知识更加的全面和系统, 确保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强了其职业满足感 ①只有具备一定的资格和能力,并且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的护理人员才能成为胰岛素泵管理小组的成员;②在进行护理会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胰岛素泵的相关问题以及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问题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解决会诊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疑难问题。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对知识不断的积累和更新才能具备这样的资格,促进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胰岛素泵会诊护士通过会诊及时、准确、全面的解决了非糖尿病科室护士及患者的各种专科疑难问题,也体现了其作为专科护士的价值, 增强了其职业满足感。

随着医学科学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综合性医院分科越来越细。临床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糖尿病护理小组以专科护士的专业优势,通过培训、指导、会诊等举措使专科护士的临床经验与专业技术等资源达到共享。有效地解决了胰岛素泵在非内分泌科使用面临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等问题。使非专科糖尿病患者得到专科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余桂芳,文玉琼,刘艳红.非内分泌专科病房糖尿病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75-4076.

[2]邓德芬,谢文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25-26.

[3]黄洁微,周佩如.专科护理会诊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6,13 (12):20-22.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措施;效果良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5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血管病变或神经性病变感染,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严重破坏发生病变。按照病变性质将糖尿病足溃疡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患者呈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就会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和经济负担。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40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对糖尿病足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17岁~65岁,平均(41.5±10.5)岁,病程3~30年。鞋内异物损伤20例,足癣感染5例,烫伤1例,剪趾甲伤4例,搓伤4例,局部外伤2例,搔抓伤3例,不明原因1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足部的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的改变、水肿,以及足部坏死,皮肤颜色变暗、皮肤瘙痒。合并感染以后,足部会发生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或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病变等。严重者皮肤足部感染,足底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足趾足跟坏疽。【2】者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

1.3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40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1】。

2.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2.1 足部护理

根据患者病足溃疡的深度和面积的大小、渗出的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在足的溃疡表面外涂胰岛素换药,同时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首先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病足溃疡面,然后用碘伏消毒,清除创面上坏死组织,对深部脓肿在张力最大、低位处切开引流。再用16万u庆大霉素、10mg山莨菪碱、8u胰岛素和生理盐水进行湿敷,每天换药1-2次,局部坏死组织恶臭的患者,可先浸泡后再行换药。加强糖尿病足患者患肢的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患者每天要坚持做仰卧起坐,连续屈伸下肢运动,坚持30~40min。可以在行动方便的情况下进行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都引起劳累,会加重患足病情。【3】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不断增加,血糖黏稠度逐步下降,改善患足血液循环。避免患足损伤,要穿宽松的鞋袜,脚指甲不宜剪的太短,洗脚水不要太烫,不做有受伤危险的运动。

2.2 饮食护理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无论是皮下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均应该合理进行饮食治疗,指导患者三餐定时定量,根据个人的口味、身体状况、及活动量计算出每日的饮食总量,控制良好的血糖值。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严格定时定量进食,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进行分配即:1/7、2/7、2/7、2/7。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患者要禁止饱餐、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2.3 心理护理

主动和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沟通,和谐医患关系,认真听取患者的想法和感受。糖尿病足患者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态度要和蔼可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的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感染患者,使患者消除厌世的心理,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护士要做到及时安慰,热情关心、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精心护理糖尿病足的患者,具有同情心。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根据患者兴趣和爱好,帮助其选择一些情趣活动,学会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2.4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对眼患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讲工作,让糖尿病足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强调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不利因素,以热心真诚的态度打动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让患者认识到疾病不防不治的严重性,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关心患者,鼓励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治疗的因素较多。病人情绪、饮食、药物剂量是控制病人血糖的关键。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足病是常见的因糖尿病没有得到完善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糖尿病足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促使毛细血管底膜增生,使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足血管腔变窄,患者会发生缺血性坏疽。【4】如果不及时治疗,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就要进行截肢术。所以,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测血糖的方法,控制高血糖,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积极控制糖尿病,促进足部病变的康复。糖尿病人很容易受细菌感染,而且一受感染,复原的时间比正常人要长。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可致残致死,加强护理,提高免疫力是预防皮肤损害的重点。

4.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恢复率降低致残、截肢、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慧峰. 糖尿病足15例护理体会[J]. 中外医疗. 2010(18):( 第149页+ 第151页 )

[2] 冯晓琳.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14) :91-92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05-01

引言

研究调查表明,糖尿病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的上升,社区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患者的跟踪观察结果,社区干预护理对糖尿病监控效果较为明显。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特别是老年人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加强护理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宣传健康知识,以便于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稳定控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根据病情的发展,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社区干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 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是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的实施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即是面对社区内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和维持社区人群的一项护理服务工作,包括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患者的营养指导等。英国中央 Lancashire大学护理系Fleming等提出社区护士在全国性的糖尿病服务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美国洛杉矶 Charles R.Drew大学临床研究中心 Davidson 认为改善糖尿病管理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提醒患者会诊的时间,对个别患者采取特异性的治疗,让患者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经治医生,病例管理,医生能力培训以及多方面的质量改进干预等。在以上提出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社区护士全程参与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具体的干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健康教育干预。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增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2) 用药干预。便于使患者明确用药意义、相关知识和重要性,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适时地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护理人员鼓励和培养患者积极进行药物治疗,按时用药。

(3) 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劳动强度、用药情况等与个人饮食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以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为饮食原则,多食用升糖慢、降糖慢的食物,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丰富科学。

(4) 运动干预。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合适的运动方法,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方式,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 病情监测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帮助病人了解病情的状况,调整生活模式,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更好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便于知道患者和家属识别并发症的特点,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6) 心理干预。在征询患者和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前提下,采用支持的治疗方法及时排解和舒缓心理压力、矛盾的心理和绝望的情绪,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自我管理控制的慢性疾病

二社区护理干预的优越性

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多散居于家庭与社区,社区护士参与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显著。这不仅与糖尿病的患病特点有关,还跟社区护士的工作属性和糖尿病社区护理的具体策略也有关。在糖尿病管理中,社区护士需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具有深入患者家庭、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了糖尿病的管理费用。在做好糖尿病管理工作的诸多因素中,社区护士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 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糖尿病社区护理实践主要重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依据社区护理的定义对糖尿病需要进行三级预防。目前,社区护理的具体实施如下:对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病诱因,针对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肥胖人群,应该改变生活方式,并且每周有不低于150min的有效的体力运动。

社区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加大投入社区的全科医疗与护理实践,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筛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在社区,设立糖尿病康乐中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动动场面话所和设备。为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及家庭档案、随访卡,社区护士定期上门评估汇总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情况。 在社区内,可以长期的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高患者的身心素质和情操。可以知道病人及其家属的饮食自我搭配,搭建医疗咨询的社区护理平台,以便于提高自理与护理他人的能力。开展社区性的体育运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加血糖的去处。 对全社区的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干预,促进团队综合干预的疗效。

结束语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注重转变个体的行为规范,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极为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也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措施之一。由于没有认识到个体所处的行为转变阶段的不同,在一次干预中行为转变成功的只有较少数,大多数失败或半途而废。在进行干预时,需要对干预对象的行为所处的转变阶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获得成效。社区的参与和资源共享便于社区护理干预的顺利实施,但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这要求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干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采取整体护理的形式。社区护理干预的形式多样,根据患者自身的需求,结合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在获得患者的配合下,恰当地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实施综合干预,并以恰当的评估方法来评价干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美,张华.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 吉林医学. 2009(016) [2] 林萍.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体会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0) [3] 孟东梅,王茜茜,林瑞新.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J]. 吉林医学. 2010(02)

[4] 郑秋明,陈亚华. 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J]. 现代医学. 2009(16)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7

1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1.1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5.6%,因糖尿病足截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影响了生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是护理上亟需解决的问题。龚秀芬等研究报道,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血糖控制不良者比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可高出2倍。因此,严格控制血糖,阻止、延缓周围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预防糖尿病足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好,穿软底布鞋,禁止赤脚行走。②注意保温,洗脚水温不宜超过体温,禁用热水袋、电热毯,以防烫伤。③防止足部干裂。④对足癣、鸡眼要及时治疗,防止感染。⑤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⑥采用多种方法促进足部末梢血液循环。对糖尿病足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截肢发生的关键。

1.2 糖尿病肾病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跃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病因素的第2位。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好的血管透析,它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易感染、血液黏度高、血管条件差等特点.给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为保证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除手术质量、合理用药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促进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谭昌静[3]报道,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使26例手术全部成功。①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和个体差异,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过程。②保护血管:首先,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获悉血管使用情况,了解血管状况,确立术侧肢体。同时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保护血管和进行锻炼的重要性。③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动静内瘘的血管杂音,及时发现内瘘血栓形成;密切观察伤口敷料,保持敷料干燥完整;嘱患者注意,促进内瘘的发育,预防感染。④出院指导:除糖尿病肾病常规的指导外,应重点强调动静脉内瘘的自护。

1.3 糖尿病合并压疮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压疮的护理是工作难点,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糖,在保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微波照射和生物流体膜两者结合治疗,使压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微波照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加速新生肉芽增生,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杀菌消炎。生物流体膜主要成分是壳聚糖,为含氮多糖天然活性物质,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流体膜在创面形成透明膜后,具有防感染的天然屏障作用,同时还具有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能。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与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90%。张京慧等[4]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患者在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注射甲钴胺的同时,外加中药足浴疗法治疗DPN,可以有效缓解DPN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刘燕平等[5]报道,当归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因机体内气血失和所致,病位在血脉,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下肢局部血液循环,既要重视内治又要结合外治。王冉等报道,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32例,术后随访2~6月,术侧下肢症状明显缓解87.5%,部分缓解9.4%,无变化3.1%。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支持、鼓励,消除患者的思想疑虑,帮助他们解决治病心切的急躁心理,相信只要配合治疗和护理,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可痊愈出院。

2 糖尿病教育的进展

国际糖尿病联盟早在1996年就已经提出了糖尿病的5种基本治疗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糖尿病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糖尿病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2.1 开展糖尿病教育的新模式

范丽凤等建立了糖尿病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其建立了糖尿病教育小组,由内分泌专科医生、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眼科、神经内科医师和营养师组成并按照所拟定糖尿病教育课程计划,执行计划和参加电话值班等。其方法以门诊教育和集体授课与讨论的形式相结合:住院教育以集体上课为主,与床旁单人指导和患者看书学习相结合;出院后教育以热线自学方式,为出院糖尿病患者提供教育咨询活动。康文萍等提出社区开展糖尿病教育应采取以下几种模式:①群体教育:举办糖尿病患者学习班,进行普及教育。②小组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而接受不同的教育。③个别指导,电话随访,家庭随访。④组织患者交流。⑤义诊等马金秀等研究实践体验性教育方法,与常规教育方法相比较,认为该教育方法优于常规教育方法,增强了对患者的吸引力,激发了他们操作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医学知识,经过护士精心设计,寓理于景。从而彻底改变了常规教育过程中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重医护人员讲解、轻患者参与的状况。

2.2 糖尿病教育对各代谢指标的影响

盂昕[6]提出,糖尿病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的控制。李万菊等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FBG、PBG、GHbA TG、TC水平较实验前有明显改善(P

2.3 糖尿病教育对各种并发症的影响

王椿等[7]句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认为糖尿病教育对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较为重要。朱海萍等研究达标理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达标理论强调的护理重点是促进护士与患者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共同参与、相互作用。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现获得最佳健康状态的目标活动。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全面达标.控制好血糖、血压、体重、纠正血脂紊乱。教育方法为责任护士与患者2次/周反馈教育效果。查找影响教育目标的原因.对未掌握的知识、未改进的行为再次强化教育,直至掌握改进同时重视家属的教育,家属在保健知识、情感、经济上给予患者大力支持,使患者始终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指导方式是多样的,包括讲课、调查、录像、讨论和示范等。有学者报道,在健康教育前,有30.8%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有29.2%懂得糖尿病足的护理,但仅有40.0%对足部进行了护理。健康教育后,87.8%的患者了解糖尿病足临床表现,并懂得糖尿病足的护理,81.0%的患者能坚持对足部进行主动护理。由此证明:加大糖尿病足知识宣传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途径。

3 小结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在未来十年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会上升。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这种可防可治的前提是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的基础是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了解,及早就医及检查。糖尿病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开支,还可以达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目的。因此,我国糖尿病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尽快培养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医院、社区开展广泛而科学的糖尿病知识宣传,进行规范的糖尿病教育活动,让更多的患者及家属掌握防治糖尿病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丁慧萍,周晓云,薛美华;对新发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依从性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60-61.

[2]胡俊红,姜风琴;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负性情感分析与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15-16.

[3]谭昌静;糖尿病肾病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12-13.

[4]张京慧,黄凤毛,刘新华;足诺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4-15.

[5]刘燕平,徐玉梅,黄少娟;当归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8-19.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2]。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9月~2010年6月对130例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77例,女53例,病程3~8年,文化程度小学55%,初中以上45%。

效果评价:①生化指标:测定每位糖尿病患者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②调查患者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护理干预:

⑴干预内容:①饮食:包括饮食原则,食谱的选择。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食盐量

⑵干预方法:采取因人施教,因病指导的教育方法。①设立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水平、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②成立糖尿病俱乐部。③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④定期开展糖尿病讲座,内容有糖尿病的一般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⑤组织收看糖尿病相关录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制定健康食谱和运动计划;请专家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学习,讲授与讨论相结合。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饮食控制不佳或不能坚持运动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个别指导,对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者给予奖励。

结 果

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干预前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46例,干预后124例;干预前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50例,干预后126例;干预前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76例,干预后123例,有显著差异。

讨 论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发现随着干预的进一步深入,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能加强饮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身心、自我检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和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需要自我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日常饮食结构和药物用量调整。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9

【关键词】 社区护理;糖尿病;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52-02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1]。目前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主要的死亡原因,而随着我国社区服务的逐年普及,社区医疗将成为糖尿防治的一个重要场所[2]。为了科学系统的呈现以社区为对象的特点,我们对黄岛路社区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并取得相关资料,现对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黄岛路社区60岁以上有自理能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参考糖尿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当社区人员到社区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时根据名单发放调查问卷,对于不能认字的患者协助其完成问卷,或请患者家属填写问卷,并向其说明认真作答,对于问卷结果进行妥善保管并记录。根据第一次调查结果对本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并加强社区护理力度,6个月后,再次对该社区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并与第一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2 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能力,教会患者或其家属正确使用血糖测量机,随时监测血糖。社区护士定时电话随访或到患者家中探望、询问病情,了解血糖监测情况[3]。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除应熟练掌握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方法和不良反应外,也应该学会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尤其应学会使用胰岛素笔用针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笔注射部位一般位于脐周或上臂三角肌,注射前要排气,进针一般与皮肤呈90°,如皮下脂肪少则取45°,消瘦患者进针时可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捏起表皮和皮下组织,不包括肌肉,注射后针头需在皮下停留10s以上,防止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消瘦患者未捏起皮肤或捏起皮肤方法不正确,易导致进针过深,胰岛素注入肌层,从而导致胰岛素作用加快,增加低血糖危险,还可能使患者疼痛感增加[4]。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合理饮食,并强调饮食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治疗方法。这点拿出特别时间对居民进行讲解并发放了相关知识小册子,加强居民对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供给碳水化合物、适量摄入蛋白质、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病人需戒烟限酒低盐等。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使体重减轻,改善心血管功能,增进适应性和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感,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教导患者运动应该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球类、骑自行车等活动最好在餐后1h进行[5]。教会患者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应定量定时进餐、按使用药和定时检测血糖,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识别卡(卡上应注明患者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及患者病情)、面包、饼干、糖块以备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正确的救治。若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应立即进食糖果、饮料等。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是终身性疾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社区护士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组织文化活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使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稳定、积极、愉悦的心理,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6]。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眼部并发症、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所致的足损伤。应经常测量血压、监测血脂,积极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经常检查眼底、眼压,预防视网膜病变;观察足部情况,做好足部护理。平时可告诉患者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软底,不光脚走路,每晚温水洗脚,轻轻擦干,一旦局部出现伤口、水疱、皮裂等,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预防糖尿病,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或延缓并发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在社区护理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交往应该是有技巧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有利于社区护士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好转,营造良好的社区医疗环境。关于社区护理沟通技巧: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要求社区护士语言表达口语化,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进行讲解和宣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区护士应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热情细心,与他们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舒适、和谐的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涉及面较广,要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知识层次、文化程度等因素,“因材施教,因病施教”,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注意说话条理性以及说话音量,社区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而老年人记忆力、听力等功能下降,在卫生宣教时,护士应判断患者听及记得能力,注意重点突出,语速适中,音量适宜,使患者能接受、不感吃力为标准。对于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简历家庭病例的方式来掌握糖尿病患者的情况,这一措施第一可以掌握糖尿病患者生活环境,第二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病历管理系统,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社区护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区中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及相关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随着社区护理的展开,人们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自身对于疾病的了解将会越来越详细。

参考文献

[1] 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等.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40.

[2] 王柏英,蔡倩,刘铜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2):189-190.

[3] 罗近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2):136.

[4] 袁丽,熊真真,武仁华,等.糖尿病人两种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的对比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90-1991.

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篇10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足部管理;认知率;依从性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糖尿病肾病高度重视,精力集中于监测血糖、血压、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治疗上,对于糖尿病足部的管理有所忽略,常常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足部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糖尿病肾病60例,病程均在10年以上,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岁,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曾有糖尿病足史者10例,未接受过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教育者占80%,对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为20%,依从性10%。

2方法

2.1由于患者病程长,年龄偏大,性格大多固执,对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差,争对这些特点,耐心的反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统计健康教育指导前后的认知率及依从性。

2.2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使患者认识什么是糖尿病足,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增强信心,自觉接受足部管理教育。

每日检查足部情况,皮肤温度、色泽、痛、触觉、族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合适、透气的鞋袜,选择棉质、毛质或丝质的袜子口不紧的袜子,并每天更换袜子,鞋内无异物刺激,尽量少穿拖鞋。

足部卫生,每日温水洗脚或泡脚,并擦干水份,特别是趾间隙,避免潮湿。 注意足部保暖,局部按摩及适当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和足部营养。

避免趾甲修剪过度引起甲沟炎,一旦发生炎症反应及时处理。足部皮肤干燥时,应用润肤剂保护,有胝(老茧)者不用刀剪修理角化组织或化学物质去除胝。对于视力不好的患者,不能自行检查及修剪趾甲时,应循求于他人的帮助,注意安全,预防足外伤。

终末期肾病患者会有皮肤骚痒,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由于末梢神经受损,感觉迟钝,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冬天要使用热水袋时,避免温度过高,发生烫伤。

定期请医生评估是否存在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家人的配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3结果

通过对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比较,患者对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提高到98%,依从性提高到90%,P

4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益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自我防护的意识,纠正只注重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而忽视糖尿病足部管理的偏差。避免或减少了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致残的危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科医护人员应注意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教育。

5讨论

糖尿病性足部病变是糖尿病一种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致残、病死率高。在糖尿病肾病的管理中,由于医生、护士、患者本人大多数都是对于血糖、血压、血脂、蛋白尿的监测及保护肾功能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高,而忽略了足部的管理,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献报道即使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病人不发生足部溃疡[2]。健康教育指导显为重要,应引起肾科医护人员的重视,提高病人对糖尿病足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建立良好的行为,加强足部自我管理的能力,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