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1:46:12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 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2

关键词:国际语言测试 艺体类学生 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30-02

大学英语作为全国高校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几乎涉及的学生来自非英语专业的各种专业,涉及人数众多。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很多的改革尝试,但目前没有哪种改革的成果得到普及。这说明大学英语的改革的很难有统一的模式。正因为大学英语公共课所涉及的专业很多,各专业之间的差别导致了学生们的对英语的需求不同。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但具有特殊性,学生本身的个性化色彩也较鲜明,因此对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改革更要从其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构建有特色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模式。

1 国际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语言测试已经进入到了交际语言测试时期,更着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言的教学法往往和语言测试方式紧密相关,语言教学的成效往往在测试中的得以体现,而语言测试的模式往往是语言教学法的导向。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语言的交际能力在目标语言的语境里能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国际化语言测试体系中雅思和托福这两种考试在考察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权威性。雅思托福测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模块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外较权威杂志、期刊、书籍、报纸,语料内容真实,文化背景强,贴近英语国家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风俗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词汇、习语中所体现的特殊文化背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语料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雅思托福的测试材料也可以给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习俗提供非常好的学习语境。

2 艺术体育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艺术体育类学生是凭借自身的艺术和体育特长进入大学,他们入学的英语成绩大多不高。国家现今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没有对艺术体育生提出明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既要符合他们的语言水平,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实际的专业需要,为将来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艺术体育类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对英语需求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英语的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几种能力。而且,艺术体育类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各国有者越来越多的艺术和体育的交流。很多艺体类高校以及艺体类专业都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联系,旨在增加艺体类学生间的国际交流。在国际化的交流中,英语就是有效的交流工具,因此艺体类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不能因为艺体生基础差就减轻对英语的重视,相反,应该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提高艺体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

3 基于国际测试模式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构建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本校自2008年开始,在部分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每届学生在经过这种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该项目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但这项改革前期是在非艺术体育类本科生当中实践的,艺体类本科生从2016年第一学期才开始试行。艺体类大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照搬其他非艺体类专业课程模式。艺体类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艺体类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进行初期的课程设置。但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可以借鉴雅思托福考试的模式,分听力、阅读、写作、口语4个科目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

由该校美术学院主动申请,我们首次在美术学院生中开设基于托福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该校美术学院多个国际联合办学项目是他们提出主动申请开设课程的原因,也充分证明了艺体类专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迫切需求。我们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了美术学院64名学生,涉及7个专业,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如果感觉课程难度大无法适应,可选择自愿退出,在经历一个学期后,课程参与人数具体见表1。

从选择基于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的专业分布看,绘画类专业人数相对较少,而艺术设计类学生偏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他们对英语能力的需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只有3名同学申请退出课程学习,仅占总人数的4.69%,这说明艺体类学生可以适应并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基于雅思模式的艺体类课程的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初期节选相对简单的雅思语料,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丰富的文化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完成课前教室布置的文化背景资料查询以及成员间互助的基础句法知识的学习。这种小组模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既能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进入接受、同化新信息的时缸刺;又能弥补艺体类学生在基础英语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和概括文化现象,洞悉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观念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补充讲解词汇、习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整篇文章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

课后,鼓励学生就有关的文化问题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对比差异,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反应良好,普遍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有了提高,并且在这个课堂上基本看不到艺体类学生常有的迟到、睡觉等现象,旷课率几乎为零(病事假除外),这说明这项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

在该校,初期的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艺体类英语课程已经构建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由于课程构建时间较短,还无法取得比较直观的学生权威语言测试成绩,这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调查和统计。但从目前的课堂反应看,这项课程极大的激发了艺体类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系统而全面地提高了艺体类英语应用能力。基于国际化语言测试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值得我们在其他艺体类专业和其他艺体类院校中尝试。

参考文献

[1] 孙南南.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8.

[2] 孙卓敏.文化语境视角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以雅思教学为例[J].前沿,2012(24):148-149.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3

【摘 要】 语言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提升,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增强文化领悟力与传播能力,改善就业难、表达弱的问题,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语言素养提升为切入点,探讨了艺术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其途径,以期实现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统一,达到语言素养的自觉,为国家核心价值理念的国际化传播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途径

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口语、书面语交际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掘语言素养的现实意义,将“说出来”的价值观转换为“做出来”的价值观;搭建“艺术类大学生语言交流平台”,引导大学校园文化,为艺术类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现实途径;实现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统一,达到语言素养的自觉,实现“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认清培养文明交流互鉴人才的重要性,为国家核心价值理念的国际化传播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一、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现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

1、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现状

当下艺术类大学生存在语言素养缺失的问题。通过本团队调查和问卷收集的情况看(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2份),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现状主要有词不达意(64人,占35.1%)、语用不规范(46人,25.3%)、缺乏沟通逻辑(46人,25.3%)、知识匮乏(18人,9.9%)等(如图1)。同时,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难度也引起了本研究的高度关注(如图2),其中价值观缺失(59人,32.4%)成为影响语言素养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关于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的缺失及其与价值观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本项目研究的首要内容。在研究这部分内容时,本团队基于现实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艺术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

从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意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理想信念淡漠、价值取向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缺失、自我认知有偏差。

从社会情况来看,市场经济对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了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其更容易混淆个人价值,产生利己观念。网络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使得艺术类大学生难以客观准确地甄别。随着艺术类专业的扩招,人才的过剩,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之学费昂贵,学习成本较大,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学生们也更加注重对专业学习的实效性,⒋罅康氖奔溆刖力花费在专业学习上,从而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

从国家层面,我国正处于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大学生语言素养的缺失有碍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展示中国气派。而对于具有创新、自信、年富力强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提高语言素养,那么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是巨大损失。

3、语言素养提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语言素养包括四大要素:主体要素、主观要素、核心要素、客观要素。即言语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动机、主观意图、辅助手段、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等,都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语言素养的培养及表现。语言素养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语言本身,也体现在知识的积累,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对价值是非曲直的鉴别。

语言素养对人的作用主要存在于意识领域。要提高言语交际水平,作为主体要素的人,必须加强修养、积累知识、开阔眼界。语言素养对于人的知识储备、语商程度都有一定要求。同时,语言素养关乎的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还关乎到社会与国家构建安全的语言文化环境。关键语言人才的培养将决定国家未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决定“中国梦”的实现。

二、以提升语言素养为切入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及实施平台建设

1、策略

(1)注重母语文化积累,消解艺术类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冲突。学好母语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母语文化的积累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与国学社合作,开展“国学伴我行”的教育活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语言交际中,母语文化的丰厚对于传播母语本身的人文素养价值内涵有深刻意义。当前,世界意识领域空前活跃,面对他国强势的价值输入,加强母语文化积累,能够有效抵制多元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提高语用能力,营造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空间。在正式的交际场合中书面表达独特而又文化内涵深厚,在人际交流中语言运用的技巧作用更为突出。由党务中心在党员、团员的党课、团课培训中强化语言素养的重要性。尤其在党团日活动中,组织大家优先开展相关语言类活动。语言素养本身又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书面语言与口语运用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过程的大学生开展并深化拓展个性化教育,有助于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上的提升

(3)诵读人文经典作品,突出文化育人功能。艺术类大学生之所以不善表达,是因为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太少,因此艺术类大学生要提升语言素质就必须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包括人文学科,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所积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协会与校图书馆合作开展读书月活动,鼓励艺术类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参阅经典书刊。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还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文字的表相深入到思想的内核去摄取其中丰富的精神养分,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渗透。形成语言素养的同时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4)提升逻辑思维表达,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体能动作用。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较为被动,做事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从学习实际来看,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表达意识,培养心理素质能够从主体意识上使其掌握口语的基本要求、态势语言应用的基本要求、逻辑的基本知识等。通过与辩论队、校广播台、电视台合作,鼓励艺术类同学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思维的不断冲击碰撞中,提高语言逻辑表达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具备主动表达解决某些问题的意识。将语言素养主动性实现的思想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而为艺术类大学生主体实践意识提供思想引领。

(5)重视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训练课程,加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堂。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日常学习、社会交际还是面试求职,良好的表达能力均不可或缺。作为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程,例如:普通话语言、口语表达艺术、沟通理论与技巧等,为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课堂。

2、实施平台建设――成立艺术类大学生语言交流协会

协会管理由大学生语言交流中心――指导老师――学生工作处及其下设的秘书部、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构成(如图三),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与基本运作。旨在为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协会定期举行的相关活动及指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为艺术类大学生在语言素养提升上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在与其他校内平台实践互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深入实践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语言素养。

三、拟解决问题

1、调查分析语言素养缺失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问题

研究团队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对核心价值观不感兴趣,语言素养的缺失更使其不能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普遍认为核心价值观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距离、现实距离很远,往往用“假大空”形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印象。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科学文化修养不足,在专业学习同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下,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教育也与专业的相比中显现实践力弱化问题。这就突出了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阻力环境。也是核心价值观落实不到位的根源之一。

通过研究团队前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及走访接触,结果显示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人际沟通存在障碍、口语表达模糊不清、书面写作能力匮乏。这些具化的问题又影响到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就业。

2、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关键问题

解决语言素养脱离专业学习的问题就要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青年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增强语言素养教育的渗透性。我国不妨参照美国的做法,把语言素养教育渗透于历史、社会、文学、思想政治课、艺术等显性课程中渗透于校园文化与设施、校园与校外活动、管理、服务等隐性课程中,同样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不要仅仅依靠学校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的灌输来达到青年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这样,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增强的同时,其有效性自然也就提高了。本课题通过实践调研法对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现状进行了策略分析,以期为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语言素养找到平衡点。

研究团队将成立艺术类大学生语言交流协会,把提升语言素养落实到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运用调查法及观察法,通过前期组织机制完善、以网络宣传为首,开展语言文化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推广,组织艺术类大学生在平台展示与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的艺术作品,协会给予参与者专业指导老师的建设性提议,使参与的同学能更好的同受众描述自己的作品,无形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作品创作中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中期协会还将举行各类交流活动,紧密联系校内丰富的学生组织平台,在社团联谊中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语言素养,也为项目后期施行搭建长期有效的研究阵地。

3、语言素养提升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段性成果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研究团队将以五大策略作为项目研究阶段的主要内容,以艺术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法、实证研究法为研究方法,通过艺术类大学生语言交流协会平台的搭建、协会与学校各学生组织的合作,为艺术类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提供更多实践平台,以期取得阶段性的提高。中期调查问卷发放后,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阶段性问题,不断更新策略,帮助策略科学化、系统化。通过后期调查问卷发放促使平台运营更完善、提升策略更为科学、践行价值观的方法更榫呋。平台组织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也为项目后期长远性发展提供了有效机制;不断跟踪完善研究策略,为项目的长远性实施提供了合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锐瑞.工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2] 耿美香.浅析高校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3.07.

【作者简介】

梁 敏(197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4

《地书》是艺术家徐冰以“普天同文”这一普世理想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系列展示成果之一。该书整个出版行为成为徐冰有关“普天同文”主题艺术的一个有机过程。徐冰在出版该书的同时,还以装置、招贴、字库软件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同一艺术主题。在此,书的介质功能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展示处于同一的位置。作为书籍出版形式的《地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以展示书籍装帧设计的纯视觉形式表达,也不是以文字或图片阅读为目标的内容性承载。它处在两者的边缘,这使得《地书》的出版成为徐冰艺术元语言的涵涉对象。对于该艺术行为而言,“书”兼具媒介性要素与话语性要素。从这本书的封面就会发现,它解构了传统书籍阅读的方式。将生活中常用的指示性汇集成一套几乎人人可懂的“通用语言”。正如作者在书中自述,“二十多年前,我做了一本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谁都能读懂的《地书》。这两本书截然不同,却又有共同的创作态度;不管你讲什么语言,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这种平等和普世的理想才是这本书和这组艺术作品的表达主旨。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手段,则是诉诸一种类语言通用语言符码。这个作品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已超越一个艺术本位视角,而回到人类交流这一更宏大的根本问题上来。基于此,本文不得不暂时放弃艺术形式论的视角,转而将他的作为置入人类符号交流的达成来讨论《地书》及其前作《天书》所提供策略可行性。

一、《天书》的非语言符号自觉

徐冰的艺术在不同场合被称为“符号艺术”。实际上,每一个艺术作品都不得不是一个符号文本,任何艺术家也本质上必须是“符号制造家”,何以徐冰独享殊荣?

恐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对“艺术的符号本质”的自觉状态。他几乎每一个作品都制造具有内在风格关联的符号。尤其是他以艺术家的直觉,切中了“后语言符号时代”的重要关键命题。以《天书》为例,他以文字的笔画为基本构成材料,但却是“非语言”的。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最庞大的表意系统,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局限性在于,语言的分化。在巴别塔语言中,人类因语言不通而丧失了通向天国的最后能力。某种意义上讲,《天书》将语言的局限推之极致———那些看上去像文字的符号实际上仅仅具有视觉图像性,而不具有任何语言可读性。这种基于图像性的“反语言”立场让人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米切尔提出的“图像转向”主张。两者从学术与艺术实践殊途同归,对语言与符号作了相似的思考。在徐冰的使用概念中,符号作为一种广义语言行为,是对传统语言文字樊笼的突破。米切尔也是反传统语言的,在他看来,根据语言学转向的模式建构的一种符号学可能无法处理基于“像似性”构成的图像。米切尔是理论先锋,徐冰是艺术践行者,两者虽然在观念细节上差异很大,但同样敏锐地觉察到现代人的“符号化生存”已非传统样式的语言所能涵盖。所不同的是,米切尔以理论家特有的严谨挑起语言符号与图像符号的矛盾。他承认语言是一种符号,并反对以语言为蓝本建立图像符号解释体系。徐冰恰恰相反,认为“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他以艺术家的直观对语言做了广义化的重新界定。两者最终同意,今天的符号是“非传统语言的”。

如果我们仍然用“语言”来界定徐冰艺术中的符号体系,则必然是“广义语言”范畴的,其在理论上对应的就是米切尔“图像转向”理论中提出的“后语言符号学”问题。徐冰的与众不同,首先在于他特别敏锐地追问了当代的“后语言符号”转向问题。故而他以《天书》表达自己对现存文字的反思,又用《地书》阐述超越巴别塔隔膜的“普天同文”理想。在艺术实践中,徐冰将日常生活中自发的符号使用转变为对这种使用合法性的反思。他试图冲破传统语言,借助非(传统)语言符号实现交流的大同理想。无论这个理想及其实现策略是否足够成功,其提出的问题是切中当下要害的。

二、《地书》的元媒介性

元,也可称“上层”或“超越”。《地书》的“元媒介性”是艺术家将文本内容解读置于一个低层次位置,并通过元语言压力制造浅层释义效果而获得的。常规地讲,《地书》可能是《天书》的退化。因为《天书》是无解的,是纯形式的,而他基于“普天同文”理想追求的《地书》———居然是可译可读的!它是艺术家用搜集整理出的一套“标识语言”写成的对艺术的符号文本。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对接受者趣味的折中———而任何妥协对于艺术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种可译可解,有可能消解艺术的“元语言”压力,而令艺术作品自我退化成为一套“象形文字”国际读本。

所谓元语言压力,是一种“符号必有解”的释义冲动。当艺术符号文本的身份得到确认之后,必然以“艺术”这一身份作为元语言规则加以释义。在这一身份的框架下,“读不懂”也是一种意义解读方式。此时,它触及艺术的自反性命题———一旦艺术直接触及艺术本身的反思,它就成为一种“元艺术”———关于艺术的艺术。这大概是一切艺术创新的不变法则。无论是梵高、毕加索对于绘画语言本身的开拓,还是杜尚以小便池开启后现代艺术,都是既有艺术条框的突破。以此法则衡量艺术的开创性,则《天书》高于《地书》。《地书》这种以某种方式的规则编就的“国际读本”无处不在!比如城市生活中各种易懂的指示图标(它们本身即是《地书》的素材来源),再如至今仍然被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

但若对《地书》的解读仅仅限于“以非语言符号创作的一则可翻译(甚至无需翻译)为传统语言的类小说故事”则误读了艺术家。《天书》与《地书》均追求超越语言,前者诉诸无人能懂,而后者追求人人皆懂。人人皆懂并非人人都在“艺术”的意义上读懂了《地书》。人人读懂的只是以“国际读本”的解码规则译出的那个类小说叙述文本。实际上,这个文本的内容本身并非《地书》的艺术性所在。《地书》与《天书》同样有着触及艺术自身定义上层元语言意涵。《天书》通过“无解”来逼迫受众进入元层次思考;《地书》有了《天书》的铺垫无须再作这种强迫,而选择了貌似更为妥协的策略。但就艺术元媒介意涵而言,《地书》的这种选择不仅不比《天书》更易懂,反而设置了一层迷障。《地书》中那些无需翻译的符号仿佛一个香气四溢的诱饵,吸引阅读者按照设定的规则去翻译,进而获得以传统语言为蓝本的解读。这种设定,产生了一个互文关系。读者在艺术家设定的线路内游走,艺术家在这场艺术符号文本的共谋中成为造字的仓颉,成为此次沟通场域的主宰者。

从艺术家对符号文本的意图掌控来说,《天书》《地书》毫无二致。《地书》甚至是更复杂的元语言迷宫,它提供了一个供解读的假象。要获得有关它的艺术本真,需要观者超越对符号翻译猎奇本身的趣味,使自身随时既“在文本中,又超然文本之外”,进而在艺术元语言层次上建构与艺术家的会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书》诉诸“元语言暴力”的逼迫其实是更为简单直接;《地书》提供了不同的岔路,对受众而言更具“智性”挑战。《天书》的无解,使任何解都合法化,因而是一个开放文本,一个设问。而《地书》则对实现“普天同文”的宏大理想作了尝试,其艺术实践对《天书》的设问进行了回应,虽然这种回应不必然是一个有效结果。

三、“普天同文”与“超符号”悖论

《地书》的努力可能并不直接通向《天书》所设问题的答案。从技术上讲,徐冰实现“普天同文”的路径可能是方向性悖反的。《地书》试图建构的实现大同理想的方式,是借助“符号与所指代事物的所具有的直观关联”。艺术家一直在试图以这种“直观”超越社会性习得经验,甚至教育背景。《地书》中的那些图标符号的意义,貌似一望而知。这种策略的本质是依据符号的“透明性”(或称“像似性”)超越符号的规约性。透明性符号的直观特性在读图时代尤其具有诱惑力。然而,它真能实现吗?或者它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实现?

有机会面对徐冰艺术作品的人几无例外是受过教育且高度适应当代符号化生存状态的观者。我们已经在耳濡目染中练就了一套有关现代都市生活识别的习得技能。而当我们以“普天同文”的严格尺度来衡量时,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这些收集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图标对于不具备都市生活背景的人来说,只是另一部《天书》而已。以右图《地书》中一段为例。心形状代表“爱”?穿裙子的那个是女人等等符号是非常显著的基于现代生活的习得约定。实际上,获得这些符号的识别能力绝非“无关教育背景”,而必须是将受众设定为“生存与当下地球村时代的都市并具有相应社会习得经验的人群”。艾科曾经指出,任何看上去“像似”的符号都是某种社会心理的约定结果。即是说,那些看上去自然而然地像“男人、女人、爱情……”的符号其实并不“自然”。其“显得自然而然”反而是一种假象,它遮蔽符号作为社会心理规约的本质特性。现实是,徐冰创造的并非超越语言的“普天同文”符号语言,而是当下都市生活符号方式的一种。根本不存在一套超符号的符号规约系统。一种符号的意义乃是其能被解释,而一旦有一套解释一切的元符号,谁来解释元符号?可见,超符号的符号本身即是一个逻辑悖论。任何符号系统只能处于与其他符号的并行地位,否则,符号的无限衍义将终止,一切意义都将从未发生。

从艺术与人类主体的自我确证关系来看,“普天同文”的雄心本身可能也与艺术符号的使命背道而驰。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但这是个从来未完成且永远也不会得到完全归纳的命题。因为,人作为符号的动物的独特性,并非指对一套既有符号系统的习得认知反应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不如电脑,甚至不如巴甫洛夫的训练有素的狗。人类主体性存在必须不断以符号体系的创新实现自我确证。

有时艺术被打扮得像上帝,但上帝的工作从来不可僭越。艺术缪斯不是上帝,徐冰也不是。无疑徐冰的艺术不断地“创作”了新的符号,但这些符号系统是生活与当下生活中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有时,艺术家像是拾荒匠,他精心地将人们生活中不经意的创造力集中起来展现给人们,让人们重新发现自我。有时艺术家又是堂·吉诃德,艺术价值在于这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普天同文”所折射出来的普世关照,在于以不断创新的符号系统丰富人这一“符号动物”的主体性,以新的符号系统去丰富我们的意义世界。《地书》通过追问人的当下生存状态触及艺术本质与人的本质的方式是“符号自觉”———这正是《地书》的与众不同之处。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要求 教学艺术 语感培养 考评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48-03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是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工具。英语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我国,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自身发展和实际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语感培养、考评设想等多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形成情理交融氛围,增强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考试考核检测,将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有机统一。

一、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是丰富自我素养、完善教学艺术的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随着学生对教学参与程度的提高,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着眼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得到体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做学习的主人。

在英语教学中,应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及学习新方式,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加强语言信息输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始终保持着思维活动的持续性和情绪的兴奋点,强调培养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英语教师应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方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及寻找资源的途径,为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应促使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鼓励、互相启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贯穿学生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认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从而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活化,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英语课程教与学中,教师应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统揽全局,加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实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将课程的教学、培养计划、社会服务、海外游学、语言交流、人际合作等各方面作为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英语教师除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的感染力、良好的敬业精神、乐观的精神,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以情动人,和蔼可亲,体态语言优雅。教师应通过自己内在丰富的文化知识及情感的表达,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注重交往互动。用良好的修养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掌握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用坦荡的胸襟、高尚情操去熏陶、感染学生;用心灵去感动学生、关爱学生;用真情激励学生和鼓舞学生。

二、教学艺术

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良好的英语教学艺术策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课堂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的节奏、表达的情绪、写作的追求、阅读的享受等充分显示着艺术文化内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严谨而系统,提高灌输讲授的质量,又要掌握教学艺术,讲究艺术性,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主体的人格与个性,将艺术融入教学,不断地挖掘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特色,将正确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产生艺术感染力。恰当使用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艺术,使课堂充满知、情、意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对美的追求,体会英语学习中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

(一)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教师传导知识信息载体,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锻炼学生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强化认知和拓展英语思路,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的手段,是教师以人格魅力提升、知识魅力展示赢得学生爱戴、塑造自身美的形象、丰富自我素养、完善教学艺术的体现。

教学语言具有号召性和客观性。教学语言的质量反映着教师的基本素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教师用直观教学导入法、表演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英文歌曲导入法、电影电视导入法等,将教师、教材、教学融为一体,展现教学中的艺术感,体现学生是主体这一理念。教学用语应既准确又生动,既诙谐又幽默,规范准确,浅显易懂,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独具一格,匠心独运,富有情趣,亲切感人,充满活力。语调应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地完整表达,体现语言简明性、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优美性、丰富性、感染性、说服性的特点。应客观评价学生,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信任学生,宽容学生,给予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致,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架起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绘形、绘声绘色进入创设的教学意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彰显英语学习中艺术感染力的生动性。

(二)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无声的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人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语言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的表达,具有针对性、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知识性、形象性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的活动者。在教学的实际操练、形体学习训练中,教师正确使用体态语言,展示着扎实的专业知识、艺术修养及表演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客观评价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性。教师真诚的目光,自信的言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可亲可近的态度等,通过肢体动作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都能使学生更直观、立体地接受教师的正确示范和思维训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深爱、理解、欣赏与尊重,感受美的熏陶。

教师通过研究教材、教学设计、设计课堂重点难点等,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质量,实现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教学中采用多种导入法教与学,如角色扮演、身体语言的展示、故事性或趣味性的对话、会话录音、表情训练、知识竞赛、辩论赛、案例分析、模拟再现、音乐、游戏、朗读和背诵以及学生相互提示、点拨、启发式、咨询式和讨论等。采用富有艺术感染力、学生乐学的语言环境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大胆探索,感受艺术美。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美、音乐美的奇妙学习环境中,感受语言交际经历,享受成功的喜悦,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与学的艺术效果。

三、语感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具有实用性和交际性。语言点的学习靠学生不断重复,重复是语言点、单词学习的关键。语言感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词汇与语法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内容,促进语言学习,接受新知识。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将教学过程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动态,为师生互动提供多元化的语言集合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增长知识,增强求知欲。按设定的情景结构表现出声情结合,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大胆思考、探究、体会、发声、实践,强化所学知识,增加语言学习实践和口语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接受丰富的语言环境影响,得到渲染和熏陶,培养语感。

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大容量、高密度、多元化,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主动投入教学活动。采用直观教具,实物展示、放映幻灯、图片、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等教学手段,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力。例如,在英语角诵读优美诗歌散文,开展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表演英语话剧、演唱英文歌、观赏英语影片,集中英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情景表演,将相关内容形象化,注重句子结构的剖析,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语感,体验教学实践活动效果。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动静结合,声情融汇,视觉听觉相结合,将视、听、说融为一体,将语法融入情景之中。

在经历趣味性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英语艺术的魅力。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英语的美,更多地接触英语,强化口头练习,让视觉和听觉更敏锐,标准的语音和语调声情并茂;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烘托英语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逐渐提升英语学习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口语应用表达能力等,将丰富创造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情感交流与情理结合,情景交融与学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内容的情节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从而升华为全新、优美、真实的语言。

四、考评方法

考评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考试考核是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检测手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必须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实现考试目的从保证知识掌握向促进创新素质形成的转变;实现考试内容从考核知识素质向考核创新素质的转变。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与评价,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既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检测,也要将基础性寓于主体性之中;既要考虑到考试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考试的生动性。

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考核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评价形式多样化,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还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定期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写英语周记,参加英语讲座、网络自学、个人英语风采展示、小组讨论等,形成“教、学、考”互动强化管理,多方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动态的、发展的方式进行考核。将听、说、读、写、译相结合进行全面的训练,将考核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

期末考试考核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观察、评价和监督。期末总评成绩由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网上学习和多媒体个性化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纳入考核范畴,平时成绩包括单元测试、口语活动、课堂表现、网络自主学习、作业和考勤等,并适当提高其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建议40%~50%)。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考与学相融合,两者(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9页)优势互补,发挥更好的检测效果。口语考核是一种有效的考试形式,是突出测试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灵活运用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创意、准备,采用基于单元主题的英语辩论、英语电影配音、自编英语短剧等,关注题目的背景和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以良好的心理状况、得体的仪表走上讲台,从中去体会提高自信的过程。笔试主要是突出理论学习和思想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核,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有助于判断话题的范围,极大地提高理解程度。将考评过程动态管理,形成“教、学、考”互动,建立评价每个学生成绩的标准,公平、公正公开每项成绩。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逐步深入,对英语教师素质、对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很高的要求。英语的教与学必须将现代化创新元素与时代接轨;坚持英语教学创新,形成具备现代创新的教育教学的意识;将英语学习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完善,创造性的学习。展示自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锻炼,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重视英语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勤奋求真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其从事未来的职业做好相关能力的培养,做一名符合社会发展的具有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树棠.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英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1996(4)

[2]贾顺莲,周兆银,杨华盛.改革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实习教学质量高教论坛,2004(6)

[3]张永生,余镇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教育技术研究,2003(5)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6

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索绪尔曾以区分语言和言语来确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试图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语言实际存在的状态来理解语言。20世纪的另一位思想家巴赫金却把索绪尔排除在语言研究之外的言语视之为语言研究的核心,巴赫金说“语言学从活的语言中排除掉的这些方面,对于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恰好具有头等的意义。”

巴赫金首先阐明了话语所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不论是话语本身还是话语的言说者,话语说出与理解的过程,无不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底色。巴赫金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它是作为代替事物的符号存在于精神中的、有意义的客观实在,他说“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有意义:它们代表、表现、替代着在它之外存在着的某些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符号。哪里没有符号,哪里就没有意识形态。”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是带着整个社会文化个性的意识形态符号,它有客观的指物作用,这是索绪尔语言研究所寻求的对象,但同时它本身并不是客观单纯的符号意义。语言根本不是抽象的符号,它代表一种世界观,是具体而生动的,并且在社会环境中不断产生意义的话语,语言无法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渗透着人们对话语的现实评价,以及话语的多重含义。

二、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艺术形式

沿着巴赫金的逻辑,我们从话语言说形式方面来继续分析生活话语的特性,把话语在不同形式下的不同特点展 来分析,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下来研究话语在言说形式发生变化时其本身发生的一些微妙不同。从这一角度入手,继续拓展巴赫金的社会学语言学,我们从语言载体的形式出发,来为话语形式的发展做一梳理。不同的话语载体置语言于不同的环境,话语载体的性质会把语言的某一方面特性夸大,使另一方面萎靡,而这必然影响到我们对语言的应用和认识。不同的话语载体,引导着话语选择传播自身方式的变化,因而,我们的任务是分析不同话语载体本身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话语的影响,包括对话语形式、语境、会话者和话语理解的影响,还有在不同载体的作用下,生活话语本身微妙的质变对艺术话语和艺术观念的改变。

话语生存在一个变动不居,充满活力的环境下,这些情境成为话语的潜在根基,甚至影响着话语的内容。听觉能力在其中备受青睐,声音成为话语的附着物,吸引着人的注意力,传达各种信息。巴赫金说,“在一切新的语境中,涵义无终止地更新。”[1]这种观念成为其后接受美学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接受美学是在作品的阅读中使用这一观念,而其实巴赫金的这一说法是在分析生活话语的性质时提出,在口头传统中,涵义的更改不仅指的是阅读语境的改变,也包含着话语生成语境的改变。

尽管巴赫金说“表述的生活涵义和意义都与表述的纯词汇构成不相符合。说出的话语都蕴含着言外之意。”但是在口语交际中,话语的丰富涵义被瞬间的情境所淹没和包裹,被固定的听者所理解或者忽视,话语在这里方生方死,只有保持完全的霸权,话语才能超越自身局限,达到传播自己和重生的效果,否则再生的只是词语及其词语的语境意义,永远不可能存在被相对面定在一定情境和意义之下的话语,也不可能有艺术世界的产生,因为话语艺术无法保持自己的完整性,来把自己从日常交际中区分开来。

三、以巴赫金为代表的西方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观从生活话语的角度分析了日常话语的特点,话语的意识形态性、对话性和情态性等特点都是他在特定的前工业时代对话语的认识。话语的性质从未发生变化,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使用话语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新方式,这就使话语在交际时充当的角色和自身特点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新事物的启发下越来越明显,影响越来越大。萧净宇说:“网络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模式、社会生活和交往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认知方式更多地由主客体对立式变为主体间式。从而人类的交往有了更鲜明的`对话性'特征。”[2]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对话语的影响引导我们继续去探究新形势下话语的特点,及其这种特点对艺术话语及艺术思维的潜在影响。

巴赫金在《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中,分析了语境对于话语的影响,巴赫金所研究的话语产生于自然口语语境中,用自然话语的特点来分析以文字为代表的艺术话语的特点。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自然话语产生的语境,话语受到引导产生了新的趋势,新时代话语通过口头、文字和以技术为代表的电话、电台和网络等媒介共同存在。不同的话语交流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利用着不同的时空偏向和语境偏向,时空并没有改变,人类只是通过媒介克服了时空的局限,改变了自己对时空的看法。我们对外界的认识与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效率相关联,仅仅从时空观念来看,纯口语交际时代,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是非常完整的,时空很难超越,因为交流被局限在非常狭窄和短暂的区域。但是文字的出现打破了时空上的语境限制,让话语和语境分离,话语完整的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并且完全与语境失去联系。人们开始关注话语在历史上的影响,儒家三立中的立言就是力求以文字的形式保存思想,使思想像真理一样流于后人,但是文字自身的局限使它在交流上存在固定性和缓慢性。所以以文字为媒介的话语得到的回应比较缓慢,话语的对话性、表情性、完成性和针对性相对减弱,因为话语在这里的存在形式看起来是句子。

以网络的出现为代表的音频、视频和文字交流形式使声音、话语和文字得到即时传播,依靠技术,话语在最大程度上模仿了口语交际时代的语境,它企图获得完整的交流空间和及时的回应。虚拟的网络制造出无限的空间感觉,但是模仿与原事物是有差异的,技术模仿使我们更加关注“视角问题”,空间是多元的,当我们把摄像头固定在某一点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某一个面,而其他的面无法通过移动来获得。巴赫金在其《教育小说问题的提出》中指出,“我们更加具体而专门的主题是――小说中成长着的人物形象”[3]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关注时间和空间以及在这之中存在的人,必须关注小说是怎样把那些己经成为历史的故事与人物转化成为作家自己的故事。在创作中,作者对故事的把握依赖客观的和真实的时空,然而技术时代作者的“视角”常常是多元的,不确定的,作者的创造性和艺术虚构能力常常体现在如何把握和利用视角,空间和时间的破碎感常常体现在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艺术――电影,相较与传统的舞台艺术,电影是视角变化最快,画面拼接最多的艺术,它超越了自然意义上我们对眼睛的使用,使空间变得多元,超乎想象的完整,在技术的支持下,人类的想象发挥到最大空间。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阐释了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重要意义。

一、对商职语文(艺术类专业)独特作用的再认识

在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结构体系中,语文这门传统课程应该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创新。我们要进一步认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它是以往中学语文教学的自然延续;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学生正式就业前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必要铺垫(人文基础较好的部分学生甚至可以深造)。对此,一个新的认识是: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同时把年轻的“职业后备军”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一并考虑进去。从一般意义上的普适性转向特定专业而聚焦认知,会使我们避免那些宽泛的、人云亦云的所谓“宏观建构”。如果能比较具体地为艺术类高职生的现在和将来着想,就会认识到:语文同他们的联系、对他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比理工科学生更显紧密和显著。这并非夸张,只要看看许多艺术家所述说的切身感受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早期接受艺术教育时,大都得到来自于课内外语文的良好熏陶。他们在投人各类艺术活动(欣赏、创造、评论、研究、著述、交流、教学和传播等)的过程中,都受惠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滋养和启悟。事实证明:凡深得艺术的“个中三昧”者,都需要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中获取素材和灵感。无论是撰写文章对佳作进行赏评,对风格流派进行探讨,对艺术创作的规律、特征进行研究、概括,对艺术经验进行总结、传播,还是纵览艺坛信息后进行整合处理,等等,都大有用“文”之地,甚至在暂时没有创作任务制约的闲适状态,都可在轻松阅读中享受优美的文章辞采的洗礼。总之,在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揉人艺术韵味的生活内容里,都或显或隐地有“语文”。遗憾的是,在偏执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训练的思想影响下,语文课程也被屈就于解题操练的“应试”模式,变得无生气和活力。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拨正偏颇,积极推进新一轮改革,使语文课程复归于人文素质培育的本位。在对“艺”与“文”的关系作上述考量后,应该确信高职语文(艺术类专业)可以首先致力于此。

二、商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藉语文能力的定位描述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时,当然不会忽视对其所需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定位,将着眼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一目标。

根据“社会人”的角色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应散发高雅的人文气息,让成长中的新一代社会公民,乐于亲近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能涓涓滴滴地滋润萃萃学子的心田,使之修养成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能力去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

根据“职业人”的角色要求,则应把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其所学习的艺术类专业,尤其是今后步人职场时有可能就职的岗位需求相对接,一项一项地夯实基础,使学生逐渐确立起对相关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切实进人学习状态。

只有透彻明了这些基本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自觉的思想意识,继而使语文教学有更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更实在的育人效应。笔者尝试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语文能力作一基本描述:

1.读、写、听、说的能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要会“从艺”就可以了,用不着在读、写、听、说和交际方面多费工夫。其实不然。会“从艺”,确实是搞艺术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艺术爱好者乃至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从艺”,还应该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交际,概言之:具有“吐纳”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读和听是对语言文字的吸纳,写和说是对语言文字的吐露。读和写凭借着书籍文本,言语交际活动伴随着说说听听,这些均可理解为书面和口语信息的“吐纳”活动。

爱艺学艺者,应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就需要广泛涉猎艺术类书刊,包括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著作。此外,自己的创作心得需要总结、概括和表达,同行间的创作信息需要沟通,创作经验需要交流,创作状态需要分析和评价,这些都离不开书面和口头表达。我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的重要范畴(如“迁想妙得”、“象随心生”、“神思”、“意境”等),都是用极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一个词、一个短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我们若能深刻解读,可以将其演绎得十分精彩,并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为艺术创造的底蕴。在阅读精品佳作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还要揣摩他“怎样写”的语言技巧和创作特色,普加以吸纳,转化为自己的本事。对此,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能无所知、无所识、无所言,或若明若暗,浅尝辄止,而应该具有有助于解读文本的知识背景,切实把握古代汉语的文字特性和文艺范畴的术语特点,更好地领略中国艺术的精华。 在设释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与人切磋交流时,要能融人言语交际的环境,施展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人能理解和认同,欣赏你,愿意与你沟通。一位在美国学习艺术设计的中国留学生,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深有体会地说:“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界里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比设计能力本身还重要。你的作品如果无法让人看懂,解释得又无法让人听懂,那么就不是好设计。另外,语言表达与设计本身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如果你设计时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解释起来就不会太难;如果你解释得磕磕绊绊,便说明你对自己的设计并没有完全理解。用语言来表达往往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作品中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刘兰兰:《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这番话充分说明学艺从艺的人自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书面表达方面,对设计说明、展览策划之类的应用文,要能掌握特定的语体和格式,行文符合规范,表述言简意赅。这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写作能力。某一作品或项目的设计者,要能够借助文字媒介,把握文字表现力,向公众阐释自己的创意。某项展览活动和相关会务的策划者,要把会展预备阶段的系列文案写出来,不但应该熟悉展会活动的组织流程,通晓办展宗旨和展会实务的动态细节,而且还必须有相应的文字修养。因此,要设置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学练有助于艺术传达的撰文技能,使他们日后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文字和文本写作时能施展笔头工夫。

总之,根据艺术类专业的要求,对各类艺术品的特色要能够理解透、说到位,对自己的设计意图要能够讲清楚、写明白,这都要求综合掌握读、写、听、说能力,以满足职业活动的需要。

2.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

艺术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也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有些艺术品已不仅仅只是展现色彩、形体和画面,还有需文字参与其中,以艺术表现和表达的“元素”出现,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有着良好语文修养的艺术工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时候,一定不会忽略语言文字的表意作用。如在园林审美中,看到对联、匾额和庭园命名,能透过文字把握其神韵。对于广告设计中的广告语,也善于领悟其之所以如此构思和表达的妙处。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林林总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近距离地感知语言符号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同语言文学、语言文字的密切关系。

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形形色色、有用无用的信息纷至沓来,相互混杂,都在吸引甚至干扰着我们的注意力。此时,无论是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还是上网搜索资讯,都要求我们学会处理各类信息,有目的、有选择地加以整理,以便从“海量”的语言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构思的创作素材和思想资源;或使之成为延伸思路、扩大视野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3.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语言美学艺术,跨文化意识,艺术语言,文化的共性,激发动机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著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的美学艺术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与艺术语言一起构筑了美学语言文化。它涵盖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各种语言艺术的表达、运用与创造,是生活美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包括演讲、歌唱及诗歌的朗诵艺术等等。还有诸如语言的幽默艺术、课堂语言艺术、诗歌及各类音乐等美学语言艺术和艺术语言。

 

2.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以千姿百态而又绚丽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现于世的。而文化意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语言之间的区别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区域及地理环境里形态各异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这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约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诗歌,甚至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身处何时何地为何人所见闻,其欣赏及美学价值、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唯有这种共性能够使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地理环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异与障碍。语言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及技巧)的互通性。而这恰是人类历史文化中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说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蓝调、传统与民间民族音乐等各类音乐),诗歌以及美术(包括街头艺术、绘画、摄影、雕塑、现场艺术、平面等各类设计、手工艺与应用美术等等)外,还有戏剧[如古典歌剧、音乐等现代剧、现场喜剧(live comedy)、马戏]、文学艺术(小说、诗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节、奖项、艺术家电影(artists film)、视频、广播、舞蹈、广播与新媒体舞蹈(如正在流行的与摇滚乐、电脑技术、表演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馆、文化遗产、电影制作、广告乃至电脑游戏等等。这些林林总总有关艺术语言乃至语言艺术方面的主导和主流文化,可谓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绝好外因与内力——由内在渴望、爱好以至追求而激发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即人类文明历史与历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们涵盖了动态与静态的美学世界语言文化范畴。

 

三、真正的世界语——英语及其语言文化

 

英语语言文化则在近、现代和当代演变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语也就相应成了全世界交流与传播以上形式与特征的这些主流语言文化及内容的主要手段,并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作为世界上至今仍没有第二门语言可以取代的近、现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即使曾屡次被世人欲以其他的语种或语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取代,英语依然在近几百年来独自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自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起,英语就开始了它的“世界语”之旅。她之所以成为世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除了几个世纪来,以英语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英美两大超级大国在经济及政治制度、文化和思想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的相续殖民扩张及与其相应的强力思想文化传播等因素外,世界对其语言美学的认识、接受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大力宣传与传播,亦成为其功成名就的极重要因素。就如人类对美与真理的感知、认同与追求一样——唯有在真与美的面前——譬如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前面,他们的心灵才能够毫无障碍地做到相通与相知,同时也激发了人类追求美的思想与欲望,成为人类追求理想的动力,更赋予了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激情和灵感,提高了美好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人们的思想、生活与憧憬和愿望。而思想乃至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若没有雄厚而强大、领先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为基础后盾是无法做到的。

英语等许多的语言就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aesthetics)艺术魅力。它的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各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这就是英语得以独领风骚并被经久不衰 “传诵”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至于永久为世人所遗忘的。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真与美达成的心灵与思想的默契与共识。故而,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speranto: a. esperanto b.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④。

2.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英语美学语言文化可谓是世界语言文化的奇葩。英国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而言行举止得体而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

 

四、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特别是在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展现无遗。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无法做到。

 

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及思想与审美的氛围,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只要翻开不同时期的英语文学及艺术作品,你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五、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 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作为当今世界英语语言文化的主流,对其跨文化性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欣赏及探索,不仅仅能够在其文化与艺术的天空获取充足的精神与思想的食粮,也体现了与世界沟通、交流及与世界发展同步或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人类对知识的渴望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唯有在艺术与思想的氛围里人类才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与学者不妨从电影、音乐、戏剧及文学艺术中获取充足的兴趣和满足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欲望,在丰厚的知识海洋里得到思想的升华,也可以从摄影、绘画、雕塑乃至动漫甚至电脑游戏中获得精神的慰籍与思想文化的充实与满足。或许,我们更应该为开放与激发思想的灵感与源泉,让学习英语变成英语戏剧的欣赏与小品表演、歌唱及其他的艺术演绎等等,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自然优美的旋律作为朗读或朗诵的背景或伴音配乐,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英语的韵律美、线形美和意蕴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艺术手法来加强英语教学的审美情趣及艺术思想教育。譬如学唱英语歌曲或是学习极具艺术美感的英文斜体书法等等。这些对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是而,教育机构与英语教师应多创造和谐而浓厚的语言文化及艺术氛围,通过艺术语言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情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创造欲望,从而更提高学习者的思想情操、审美及道德感情,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意愿。

 

六、让英语语言文化成为文化交流与民族振兴的工具

 

如今,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巨龙正在慢慢的苏醒,华夏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中。如何高效利用英语这一语言文化利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振兴的速度乃至成败。既然英语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而我们则希望通过与世界的交流与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宏伟目标,那么这一与世界沟通的工具不仅要为我们所正确使用,更应“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骆小所. 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孙志刚. 论语言艺术化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审美关系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瑶. 语体学方法:艺术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李赋宁. 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5]杨育彬. 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莫塞,水天同译. 英语简史[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9

近日,因为担任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艺术媒体对王春辰的关注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一线艺术明星。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王春辰作为当代艺术中的推动者,他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可以去除以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标签,以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来欣赏艺术,保持艺术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当代艺术应该在坚持艺术自我创造性的同时,又处于一个不断碰撞与融合的状态,“输出”的概念已经不适用于如今当代艺术快速发展变化与信息交流相通的时代。

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输出”在今天,它更强调的是交流,艺术家的作品让你看到,你可以不理解、不欣赏,甚至可以不懂,交流并不意味着完全理解,艺术具有个性和独立性,这一点是相通的。只要作品真正做到具有创造性和个性,那么它就与你所选择的材料没有关系。比如水墨,它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不是滞后的,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它来表现。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一个事实,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夸大到那么绝对,更不必畏惧。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有些东西是跟自身本土文化、社会特征有关的,不必给中国当代艺术贴上自己的标签来加以强调。艺术一方面强调艺术是自由的,同时又强调艺术要跟社会有一种公共性,真正的话语是具有共性的,文化态度要开放,要看到那些真正有创造性的当代艺术作品。

在中国目前来讲,关于当代艺术的认知大家的理解实际是不一样的,但这些年好像形成一个印象,群居在798、宋庄、草场地和黑桥等地方的人所做的艺术就是基本上被统统归为当代艺术,但实际上这个跟区域没有关系,也不是非体制内的就跟当代艺术更近。其实当代艺术经过这么多年的讨论或实践,我们不能给它一个绝对的范围或者是定义,不能简单的说什么才是当代,什么不是当代。从整个拍卖市场的成交纪录上就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在中国整体还不是一个主宰性的主流式状态。艺术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是追求变化的一个特殊的表达,这一点也是当代艺术存在的理由。

现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体系缺失的问题的讨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好像只有先设定一个理论,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发展。艺术首先来自于一种实践,来自于一种需要,并不是一定要先提供一套理论它才能够存活。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开放地去创造,而不是设定了很多禁忌,不必给自己加上绳索。不是有了中国的理论体系才能跟西方对抗,艺术不是对抗,中国理论体系的命题设定变成了狭隘的自我局限。

最后,艺术语言是艺术家存在的一个方式,艺术家永远都会面对语言的问题,所谓国际语言,现在大家说的无非就是装置、录像,实际上视觉语言,是可以相互借用的,艺术语言不存在国家属性。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艺术,他就变得对社会、对自己、对艺术形式特别敏感,如果有人要追求激进的变化、前卫的变化或者是带有颠覆性的变化,他有他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或者是合法性,你不能盲目地拒绝、否定他们。艺术的创造性是最值得研究和实践的,它的内涵的认定就是当代的艺术的认定。

交际中语言艺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语言表达 声乐特质 语言声乐化

语言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语言交际模式,已开始研究如何艺术地说话,即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长期以来,在对中国古汉语的研究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诗经》、《楚辞》的字里行间都隐藏着民歌的曲式和旋律,表现出古代语言表达的美。既然“诗”“歌”不分家,我们不妨把注意力转移到歌曲上,用声乐的表现特征来分析语言,探询语言和声乐的共同点,以及如何让声乐服务于语言,使语言表达达到艺术的效果,实现语言声乐化的愿望。

一、语言和声乐的关系

语言是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系统。交际功能是语言的特有的首要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接触、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最大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的语言是由界限分明的单位构成,这个单位的组合能使句子变化无穷,从而使语言的交际功能进一步加强。[1]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表示音响形象,而所指表示概念,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每个符号都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索绪尔[2]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实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它是属于感觉的。”这种作为“感觉的”“心理印迹”的音响,如果一旦被发出,就必然产生两种效果,我们称之为“音响效果”,一是被另一方或多方接听(是什么),二是在接听之后产生的效果(怎么样),而效果的愉悦与否会对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或交际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语言的这种属性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语言的歌唱性质我们也早有所闻。我们所熟悉的“诗歌”是人类文学的一大类别,其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凝练、形象而富于想象,具有节奏和韵律感。中文和英文的诗歌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吟唱”、“吟咏”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怎样用“如歌”的语言表达喜怒哀乐,并以此来打动人和感染人。

声乐作为人类交际的又一方式,它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3]“声乐语言”这一音乐术语说明了语言和声乐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余笃刚教授指出:“语言在声乐中的特质是无可置疑的,词作的文学语言,曲作的音乐语言,口头的演唱语言,广义的概括了声乐语言的整体构成,表明在声乐的艺术创造中,始终贯穿着语言的因素。……声乐艺术始终是‘美化语言的创造’。而‘声乐语言艺术’也正是在声腔中去‘美化语言’的艺术。”为了表达语言和声乐的密切联系,即声中有字、字中有声的融合,我们经常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等用声乐的标准去形容语言。

二、语言和声乐的共同要素

长久以来,语言学家们从音韵、词法、句法、词义等方面对语言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音乐家们则更多地从语音、节奏、吐字、声调和呼吸等方面去关注声乐的效果。但二者却都是语言的“美容师”,因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揭示其本质和意义;歌唱家分析语言,使其意义的表达更丰满。

语音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人类语言的自然物质材料。语音这一物质媒介使世界上任何一种人类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并互相模仿,代代相传。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它帮助语言实现交际功能,良好准确的语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含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语音的学习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因为声乐艺术是以语言的声音作为直接表现工具,听众听到的是音乐化了的语言。但在语言表达中,说话人会下意识地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音高和音强。音长在音乐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了。英国语音学教授A.G.Gimson在其所著的《英语语音学导论》中引用Kalevi Wiik的一个表说明了各种元音在不同情况下的长度如下:[4]

Final or lenis C+nasal C+fortis C(其中C为Consonant)

Short vowels 17.2 13.3 10.3

Long vowels 31.9 23.3 16.5

Diphthongs 35.7 26.5 17.8

此表说明,长元音是短元音的1.85倍,双元音则是短元音的2.06倍。元音在词尾或在浊辅音前比在鼻音前发得长,元音在清辅音前则发得最短。另外,语音学又指出元音重读时发得长,弱读时发得短。音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但通过后天的训练是可以有所改变的。良好的音色使听者产生无形的。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像歌唱家所拥有的音色和音质,但语言工作者应时常注意从语言的特质方面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以自己的语言魅力促进社会交际。

从音乐方面讲,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语言学的节奏指重音定时节奏,指重读音节的等时重复出现。在诗歌当中节奏和韵律可以使语言富于音乐性,更有效地表达内容,“诗”、“歌”连用意在于此。

语言和声乐的吐字不清或发生错误会产生误解且影响效果。英语虽然不像汉语强调把每个音每个单词都完全清晰地发出来,但清楚的语音是说话人最起码的要求,而我们强调用声乐的方法将韵母或元音清楚饱满地发出来也是为了表达有艺术效果。

像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调子,语言也有语调。演讲者对不同观众、在不同场合要用恰当的语调以便同观众融为一体。停顿呼吸无论在声乐还是在语言表达中都是以换气的形式舒缓语气,增加声音的饱满度,避免出现声嘶力竭或上气不接下气的尴尬场面,影响表达效果。

三、语言的声乐特质对表达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语言和声乐共同特征的分析,我认为在语言表达中通过音乐的造型手段使语言得以美化,赋予其艺术性。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优美的表达是增进文化间交际的首要一环。外语学习者在口语中经常在语言节奏、单词和句子重音、元音和辅音发音的时值、语调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语言平淡无味,表达缺乏重点,甚至会导致听者不知所云这一严重的后果,影响语言交际。大量实践证明运用声乐歌唱的一些技巧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易于操作。

由于受语言习惯或是地方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对某些辅音发得不够准确,普遍表现为对音准(如将that发为/d?t/等)、强弱程度(如told her中/h/音强调过重)、省音(如good morning中/d/没有省音)、连读(如what fine it is中的连读现象)与同化(如told you中的/dj/,green中的/gr/等)等发音规则和要领掌握不到位,对大部分元音发得不够饱满(如house中的/au/等)、长音过短(将feet错误的读为fit)、短音过长(如将good中/u/错误的读为/u:/等)。对此,我们可以用声乐歌唱的方法在音准、音长、音的强弱程度,以及歌唱时对韵母或元音的处理方面进行示范,找出一些含有此音的歌唱练习,告诉他们音乐歌唱中的这些重要要素在语音中同样重要。例如英语中常用的right一词,大部分学习者在发其中的双元音[ai]时,由于从[a]向[i]滑动时速度太快,给人感觉好像是在爬一座陡峭的山崖:[rait],如果加长滑动的时间,缓缓而上:[rait],会产生一种美感。再如house中的/au/音应该是由/a/音向/u/音的滑动,而口形则是由大到小进行变化,这样发出的音才能圆润准确,这样的示范既准确易理解,又便于操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英语常被称为是重音定时的,句子的节奏由句子的重音决定的。[4]节奏是语音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话时节奏太快,听者往往跟不上且容易疲劳,节奏太慢,听者又觉得拖泥带水且意义不连贯。其实我们也可以用乐谱记录讲话的节奏,不妨看几个例子:

1)The’scene was ’beautiful.2)The’scenery was’beautiful.3)He’moves’very’rapidly.4)His’movements are’very’rapid.

/?奁?藜’si:n w?藜z’bju: t?藜ful/ /?奁?藜’si:n?藜ri w?藜z’bju: t?藜ful/ / hi:’ mu: vz’veri’r?pidli/ / hiz’mu: vm?藜nts ?藜’veri ’r?pid/

X│X. X │X. XX │ X│X. ■ X │X. XX │ X│X. X │X ■ X. ■│ X│ X. XX │X ■ X. ■│

掌握了语言节奏的特征既有利于自我表达,又有利于听众接受。曾经有资料统计,美国总统肯尼迪和马丁・路得・金的演讲每分钟只有110―120词;如在室内对一小群人讲话,可以加快节奏,每分钟到200字以上;东方人的英语演讲达到每分钟150―160字最适当。因此根据地点和对象适当地运用讲话节奏是同听众融为一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学生在练习语音中的强调时,经常只顾加重被强调音节的音量,却忽视了节奏的作用。例如:

1)’One, |’two, |’three, |’four.

2)’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

3)’One, and then |’two, and then |’three, and then |’four.w

这三组中,第一组是很明显有节奏的强调,并且四个音步中的音长是相等的。第二、第三组的前三个音步后都加了非重读的“and”或“and then”,但四个音步的音长却和第一组是完全相等的,绝对没有因音步内音节的增加而加长其音长。阅读时如能按第一句的节奏和音长去读,就很容易达到强调的效果。再如:

/How will I / know you’ve / done it? / You and / I must / trust each / other, / Sammy. /

在这句话中,How,know,done,You,I,trust,other,Sammy这几个单词分别放在了各区间的重读位置,也只有在话语表达中重读这些单词,弱读其它单词,才能将说话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心情具体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在音乐中将“区间”和“重读”分别理解成为“小节”和“强拍”,在一个节拍中,强拍和弱拍总是有规律的循环出现。

为了避免诵读长句时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在句内的义群或短语之间标出停顿换气符号“ˇ/”,再在诵读时根据情况进行换气。如此练习朗读,久而久之,习惯便成自然。

下面来看一下Martin Luther King是怎样在他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演讲录音)中停顿换气的:

“...I’m happy to join with you today ˇ/ in what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ˇ / as the greatest demonstration for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 ˇ / Five score years ago, ˇ /a great American,in whose symbolic shadow we stand today, ˇ / sign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ˇ /This momentous decree came ˇ / as a great beacon light of hope to millions of Negro slaves ˇ / who had been seared in the flames of withering injustice.ˇ/It came as the joyous daybreak ˇ /to end the long night of their captivity....”

马丁・路得・金适时地在演讲中换气停顿,使他的演讲显得胸有成竹,更具有感召力。学习者可以多模仿一些名家的演说,从中体会换气的方法。

交际中语言的美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人由于自身的先天因素,如没有良好的音色等缺乏信心,忽视了美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轻者达不到表达的预期或应有效果,重者则使交流失败。我们所提倡的美化语言表达并不是指特意用空洞无味的华丽辞藻来修饰语言,因为这些修饰有时会使语言失去交际的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借用声乐中歌唱技巧有助于使枯燥的英语学习更赋有技术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4]赵世平.英诗知识与赏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