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3:11:43

交际

交际范文篇1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O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口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透。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别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沟通。因此,为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2、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

1.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欧美人生活中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intimatedistance0—45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七见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distance45—120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distance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distance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2.目光注视

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心理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目光的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感情的微妙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如: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

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3.身体接触

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俄罗斯人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以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而中国人的握手则没有什么忌讳。异性之间握手,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在阿拉伯国家,伸左手与人相握,是无礼的表现。

4.拥抱与亲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两个女生见面时拥抱在一起是常见现象,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东欧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两个男人之间也会拥抱及亲吻双额。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着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好的气味能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在东亚国家,男人之间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

5.手势

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在美国,人们用挥手来表示再见;而在南美,人们见到这种动作时不但不会离去,反而会向你跑过来。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OK”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则表示钱;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在新几内亚,将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杀;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

6.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体验。面部表情一般是随意的、自发的。相对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的线索。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身势语(BodyLanguage)又称非语言交际,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3身势语作为社会交际的手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比有声语言的历史还要古远。如果身势语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交际的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光.体态语[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

交际范文篇2

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大家知道,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

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走过不少弯路。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不少的学生,他们精通语法规则,却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提出

那么什么是交际能力?它的内涵是什么呢?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言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交际文化。

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

三、要注意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见到老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morning,Teach-er"就不是太正确,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morning,Sir"或"Goodmorning,Madame"。

“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几年前一个美国退休教师讲学团来我系讲学十天,我们的接待工作热情周到。有一位老先生临别对笔者说:“Ihavebeenspoiledthesedays"。因为在美国,个人均讲究独立,老人也不例外,否则他的自尊心将受到伤害。

笔者见到我系年轻的外籍教师,称赞他“YouspeakverygoodChinese"时,他总是笑着回答:"Oh,thankyou!",其实他只会说一点极简单的汉语;而当笔者称赞中国学生"YourEnglishisverygood”,他不管心里多高兴,嘴里却说“No,no,MyEnglishisnotgOOdenough,"其实他英语说得真是不错,但谦虚是美德嘛。然而如果这样回答英国老师的赞扬,就不太得体了,因为在这种场合他总是希望得到Thankyou这样一类肯定的答复。

反之亦然。英美学生学汉语也要首先了解中国的交际文化。笔者一同学在某大学给外国留学生讲授汉语。一天,他请新同学作自我介绍,一位同学很认真地用汉语说:“我没结婚,没有孩子。”这句话中国人听起来总觉得那么别扭。老师纠正他说,汉语只要说没结婚就够了,在中国人印象中没结婚一般是不会有孩子的。这位留学生对中国的交际文化了解不够。

禁忌语和体态语言也属于交际文化范畴。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Cock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RoOsterPrize。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英汉交际文化上的差异很多,这里只信手拈来几个例子,不--赘述。

四、关于中学英语交际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这个根本目标。

2、《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对英语交际文化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教学大纲的附表一--功能意念项目简表。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附表的重要意义,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交际范文篇3

说和写,听和看,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与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

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那么,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

1.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例如怎样称呼别人,这中间就大有文章。两人见面,第一个词便是称呼,它既是见面礼,也是进入交际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对方会感到亲切、愉悦;称呼不当,对方就会不快、愠怒。

交际中言语也要注意分寸,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一句都不说,说到的程度应视对象和交际目标而定。赞美对方,说他如何才华出众,聪明能干,这些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对方的心理如何,便可想而知了。例如某人好不容易才发表了一篇作品,这时你表示祝贺,说他“吃苦”,“有毅力”,“有一种顽强精神”,这都可以,但如果以此便夸奖他“作家”,他就感到你这是嘲弄、讽刺他了。两人争论问题,对方从全局考虑,作出某种让步,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这时你诚意地称赞他说:“你的风格真高,实在难得!”这种赞美,往往适得其反。既是真诚地赞美别人,又何必加上一句“实在难得”呢!

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与人交际,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比如说故人相聚,还过分客套,搞得别人难为情,这就很难说是真诚。这里缺少点什么呢?缺少直率和坦诚!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是怎么样,就怎么说,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

3.言语委婉

交际范文篇4

不管你事业多成功,不管你长得多漂亮,穿的多时髦,如果缺乏这种朋友间的交际礼仪,肯定不会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也就是说,如果缺少这种礼仪,那么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魅力也会荡然无存。

朋友间的交际礼仪:

诚实:

真实的朋友是一个可以信任,能向之倾吐心意,并在一切环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最能破坏友情的莫过于使用欺骗的手段。在交朋友上,诚实的习惯报酬最丰富。藉着永远诚实,你就能吸引人来作你的朋友,因为他们会羡慕你的诚实。

有些人,为了快些赢得朋友,就采用谄媚的方法。他们奉承阿谀,说好听的话,不管其是否真实。谄媚乃是一种不诚实,起先可能给人一种好印象,但是时间久了,它会催毁友谊。

愉快:

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

愉快也是乐观的一种形式。它总是盼望是最好的,不想最坏的。包含了好性情,不是粗暴易怒的性情。它包括成为一个众人的喜爱的人,使人可以接受失败而不伤心。

愉快,不止于是一件与陌生人相交时穿上的外衣,它是人心中的一个根本态度,它会感动人相信最好的,交为之感到快乐。愉快是必须培养的,因为人人都会有时候感到不恰恰时也表示愉快,直到最后愉快成为你的第二性情。公务员之家:

意气相投:

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

有时候,表示意气相投,只需要在路上相遇时,以微笑招呼,或说一声早安。在另外的时候,当你有更多的时间时,表示意气相投,则是藉有趣的谈话。真心作朋友的快乐的人,必会找到一些愉快的事情谈。这样,他就会提起对方的精神,使他感到更加舒畅。

机智:

与朋友相交时,可有两种方式去说同样的事:一种是粗鲁不仁慈;别一种是表明你乐于帮助。简单的说,机智就是不伤害人的感情。一个人在这方面谨慎时,他的朋友就会重视他、喜爱他。

仁慈:

一个要成为他人好朋友的人会小心避免贬抑他人的谈话。没有谁会喜欢被人取笑,一个好朋友也绝对不会拿别人去开玩笑。

倾听:

想要培植自己谈话艺术的人,可能忘记了,对方也是喜欢谈话的。要作一个会谈话的人,不但要会说,也要会听。当然,那些真正乐意做朋友的人必能在谈话中,当对方无话可说之时,找到新的话题。

乐于助人:

最能赢得人作你的朋友一个办法是在需要帮助时帮他。

用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取朋友的最有收获的办法是对一个天生胆小、沉闷的人特别仁慈。当你帮助这么一个人感到舒服时,他就会感激你,所以会乐于作你的朋友。

朋友间交往的礼仪禁忌:

朋友犯错时,只知道嘲笑和指责。

答应替朋友保守秘密,但转头就告诉了别人。

对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经常捉弄朋友。

没有听懂朋友的意思时,就会发脾气。

如果朋友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就会吵起来。

明明是自己错了,还要争辩。

交朋友的时候,注重外表。

交际范文篇5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论文关键词】交际;语用预设;共知性

【论文摘要】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结合语言和文化的基本定义,对跨文化交际中失误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揭示了跨文化交际失误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交际范文篇6

一、课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结果是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句法结构,而学生则认为阅读就是熟记单词、语言点、弄清每句话的语法结构。(刘道义,2000)后来,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课文首先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课文阅读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点从此由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到重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意义的理解及做相配套的阅读理解题上。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视了学生英语阅读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忽略了对其听、说、写三种交际能力的培养,似乎这些交际能力只能在平时的专门口语听说课中和专门的写作课中才能培养。其实不然,教师在平时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如果选用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同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

二、良好的阅读策略具有多种交际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课标,2001)它阐述了交际策略的目的及范畴,交际策略可运用于各种教学策略之中。又如REAP阅读教程中(Eanet,1978)介绍的阅读分为四个步骤:1.阅读(Read):阅读课文语句;2.编码(Encode):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3.注解(Annotate):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摘要;4.深思(Ponder):复习和思考这个摘要。(连榕,2001)Eanet的REAP阅读策略体现了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其中的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编码(Encod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注解(Annotate)体现了对学生写的交际能力的培养。Eanet的阅读策略重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与交流,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与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及合作精神。

三、课文阅读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文阅读策略概括为RQPR阅读模式。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Unit1中的阅读材料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SchoollifeintheUK

第一步:阅读(Read)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知道WeiHuastudiedinBritainforoneyearandwasverypleasedwithherschoollifeintheUK。

第二步:提问(Question)

教师就课文重点向学生提问,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重点提问。

e.g.(1)HowlongdidWeiHuastayinBritain?

(2)Howmanyhoursdidsheusuallystayatschooleveryday?

(3)Whatsubjectsdidshelearnatschool?

(4)Howmanystudentswerethereinherclass?

(5)WassheinterestedinArtandCookingsubjects?

(6)WhatdidshemakeinherWoodworkclass?

(7)Didshehaveheavyhomework?

第三步:实践(Practise)

1.回答提问(answerquestions)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学生以小组回答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e.g.(1)Foroneyear.

(2)Forabout6hours.

(3)English,History,EnglishLiterature,ComputerScience,Maths,Science,PE,Art,CookingandFrench.

(4)29students.

(5)Yes,shewas.

(6)Asmalltable.

(7)No,shedidn?t.

2.小组活动(practiseinpairsoringroups)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就WeiHua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中国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学习科目、班级人数及课余生活等情况进行对比,以此作为小组成员进行口语交谈的内容。

3.表演(actout)

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口述课文大意,可采用两个人对话的形式,或是个人演讲的形式。

4.笔头摘要(summary?鄄writing)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课文摘要,由老师批改之后计分、讲评。(这项可作为课后家庭作业完成)

第四步:反思(Reflect)

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大致有:是否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摘要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课文大意、是否紧扣课文中心等等。

综上所述,RQPR阅读策略较好地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提问(Question)体现了对学生说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实践(Practis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写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已在两届高中学生中实践了上述课文阅读策略模式。在学生生源不是很好,在不增加课时以及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对两届学生的英语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交际范文篇7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全部中学、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传统语法教学仅仅把语法视为静态的形式或呈现,这种观念通常把语言解释成“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传授,过于偏重语言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注入式讲解,往往使学生被动地模仿、记忆并进行呆板、枯燥的句型操练及单句翻译。目前,在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中,仍然存在大多数学生能造出正确的句子来、却不能运用简单的句型进行日常生活中交际活动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自身发展适应社会的迫切需要。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师值得关注探讨的课题之一。实践证明,传统语法教学不利于学生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交际,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法却能够弥补这种不足,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倡运用交际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学得英语,培养学生流利运用英语、得体进行交际的能力。1师生互动激发兴趣随着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的兴起,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受到很大冲击,交际法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引起英语教师的兴趣。Longman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赋予语法新的内涵:“语法是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法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这一定义表明:语法有语言静态形式的一面,同时也有语言的动态功能或言语行为的一面。在交际活动中,师生互动沟通畅通,学生们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这对教与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师生情绪饱满,学习有兴趣,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感情上的交流,使语法规则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方面来,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去运用,通过实际运用进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列举一些实例,通过启发,学生就可以理解语法的含义。

例如,教师让学生们放松环视周围环境,把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们都忍不住开口讲英语,在有趣的模拟交际中,习得语言。学生对这样的情景十分熟悉,而且有亲身的体验,会产生很高的模拟热情。2在语境中学习交际法教学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有些语法知识不易汉语叙述,学生不易准确理解掌握。教师要想办法借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幻灯片等手段,使其直观形象,创设交际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去理解、体会、运用,这种生动有趣的场景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法知识的语义,有助于学生较准确地运用所学新语法来表达自己。

课堂交际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些活动往往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以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事物为题材,并且是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适应的交际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新学的语言和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有效交流。如教师提前拟定题目让学生去发挥,或发动学生自编大家熟悉的故事,也可以一个学生为中心人物,其他学生主动向他(她)提出问题,让他(她)做出迅速反应。用这种口头表达的形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句型,指出句型的特点。整个过程都是调动学生意识活动的过程,学生利用归纳法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和掌握了语法结构,使他们的交际能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界。然后,教师运用一段时间把漏掉和用错的语法内容做必要的强调和讲解。这样,学生既练习了口语,也学习和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知识。

交际范文篇8

一、英语新闻广播的交际过程及特征

新闻报道是单项的交际过程。通常情况下,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都是双向的过程,如聊天、对话等。这时交际的双方或多名参与者既可以是话语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即交际双方既是说话人也是听众。然而,收听新闻的过程是单向的交际过程。新闻播音员和听众虽然构成了“说”和“听”的交际双方,但他们不在同一现场,只能与脑海中的抽象听众进行交流。前者在参与者的表情、手势等辅助语言帮助下,“听”不显得那么难。而且交际双方同在一个交流现场,即使出现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使谈话暂停下来,通过提问沟通弄清问题。相比之下,收听新闻除了来自收音机的声音,没有可视对象,没有匹配的、同步的场景等辅助手段,这种“一对众”的单一媒介形式非常容易让人跑神,难以集中精力。尤其是遇到广播噪音或其他外部声音的干扰,听者就更容易分心。收听过程中一旦跑神,就会出现语言信息流被阻断的现象,使前后文失去连续性,增加收听难度。英语新闻报道的语言交际特征。虽然新闻题材要求语言使用简洁、准确,但新闻报道毕竟是口语表达体,一经“说”出就具有以下个性特征:第一,话语呈连续语流状。生活中的新闻播报不是朗诵诗歌,语音语调起伏不大,鲜有情绪色彩。英语是拼音语言,靠重音组成高低起伏的语调。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按照意群划分,每一个意群自成连续的语流,即不间断的、有意义的语句。对英语是非母语的人而言,听到一个连续语流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好判断正确的逻辑意群停顿的界限在哪而往往造成听力困难。例如:YousaythatitisapartfromwhichIcanstart.(你说这里就是我可以开始的部分)此句中共有三个意群:“Yousay”,“thatitisapart”,“fromwhichIcanstart”。在自然状态下,第二个意群中的“apart”与第三个意群中的“from”容易被误听成“apartfrom”(意为“除了”)。一来因为“a”和“part”与“apart”几乎听不出差别,二来因为后跟的介词“from”恰好构成了人们熟悉的词组“apartfrom”。这样的误听就把整句话的意思歪曲并分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使其不具有可理解性,造成理解困难。第二,连读同化本色。英语是拼音语言,汉语是音调语言。英语由元音和辅音组成音节,又依据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表意。连读、弱读及同化现象在说话间随发声部位和发声方式的改变以及口腔肌肉的运动而自然发生。一般来说,一个辅音后接一个元音时,这个辅音就和这个元音连起来读,听起来好似一个自然音节。这就会造成词与词的界限不清,引起误解。有些词,特别是虚词在说话时,由于不被强调而弱化,甚至被简单化以至于在听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或听不清。英语新闻播报要求字正腔圆,自然发生的同化现象正说明播音员是正宗的本族语操有者。同化是指一个音带有一些或全部邻音的特点。英语的语音同化有两种:顺向同化和逆向同化。顺向同化是指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反之则是逆向同化。如腭化、齿化、鼻化等是英语中常见的同化现象。研究表明[1]英语的塞音(f,v;F,V;s,z;W,T)和塞擦音(tF,dV)最容易受逆向同化而由浊辅音变为清辅音。第三,个体语言差异。英语是音节语言,其重音、语调等的改变会带来意义的不同,出现语言变异的情况。有些变异是出于语言自然规则下的变异,但有些是说话人自己的讲话风格、习惯、口音、音质等,这种个体语言差异如果较为明显或听者不适应的话也会影响其理解。例如,anicecup.“cup”中最后的双唇爆破音“p”会因人而异地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发送气的清辅音,耳朵能听到气流声;另一种是不发音,只做口型,即耳朵听不到声音,但实际上能看到说话人的双唇合拢。英语新闻播音员的个体差异会影响收听的效果,同一条新闻由不同的播音员播出,其语调、发音和重音的不同会让听众有不一样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第四,“说”的转瞬即逝性。英语新闻难听懂的又一原因是听的内容转瞬即逝,真实的新闻报道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听众没听懂的情况下回放。这点与阅读新闻报道不同。以读报为例,读者若遇到生词或复杂的语法句子,可以停下来,从前至后地反复多读几遍,而且定睛时间以看懂为止,还可以查字典或参考书,甚至可以询问他人。当时看不懂可以放下,间隔半小时、一小时或几小时、半天或几天、更长时间再看,新闻都不会从报纸上消失。也就是说,广播新闻是说出来的话,说过了就过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由于广播新闻的单一交际过程,听众与播音员之间没有交流,这种情况下听不懂常常会让人气馁、心乱、跑神,直至失去耐性。

二、“听”的认知机制

听新闻广播就是用我们的耳朵接受声波传来的口头信息,再经过大脑的相关主导区域解析信息,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听又与人类的认知能力及其机制密切相关。根据神经科学、医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左右大脑有不同的分工区域,如感觉区、记忆区、语言区、识字区和运动区等。同时,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别交叉控制人的身体运动和机能。也就是说,当我们举起右手时,是我们的左脑半球支配的;反之是右脑半球支配的。人的左脑半球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语言中心,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半球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负责可视、综合、几何、绘画等形象思维。左脑掌控着的语言中心区。人类大脑解析语言的中心位于左脑。一个多世纪以来,神经科学家了解到,左大脑分三个区域掌管着语言功能,即布洛卡区、韦尼克区和三角回形区,负责产生和理解语言。这些区域被认为具有内在属性,其特定的细胞及其与大脑其他功能区的连接关系使得它们特别适合处理语言,特别是右耳处理口语信息的优势。右耳优势论。意大利基耶蒂大学的卢卡•托马西博士和达尼埃莱•马尔佐利的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对双耳听到的声音处理方式不同,右耳接收到的信息被优先处理,接收到的命令更易获得执行,这就是“右耳优势”。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通过右耳得到的信息是由左边大脑来处理的,而左脑比右脑更具有逻辑性,更擅长理解口头信息。一个常被科学家用来证明右耳有优势的实验就是让受试人同时听站在他左右的两个人说出的单词,之后被问及听到了什么单词时,受试人总是先说出站在他右边那个人所说的单词。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右耳听到的单词到达左脑的线路更直接,用时短(前文表述过人脑是交叉控制人类身体的事实);而左耳听到的单词要先到达右脑,再到左脑的语言中枢,因而线路较长,用时也长。右耳优势给我们的启示是充分利用人的身体机能争取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化信息和最佳听觉效果。“节能型”大脑转换站。大脑是人们思维、推论、认识、交流的总指挥部,里面好似是由数以亿计、错综复杂的神经连接起来的线路。虽然语言中心在左脑,但要把语言作为工具来实现交际目的,还需要大脑其他功能区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语言思维活动。特别是在人们持双语进行交际时,大脑就好似一个转换站。有研究表明,人们掌握外语的程度不同,语言信息在大脑中从一种语言向另一语言转换的时间快慢也不同。词汇量大、语言水平等级高的人相对快些,用时短些,因而同样时间里捕捉的口语信息也多些。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大脑使用语言时所需工作能量与人们掌握语言的熟练度成正比,语言运用熟练度越高,大脑越省劲。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酒井嘉邦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人们熟练掌握英语,其位于太阳穴深处的语言中枢只需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成为“节能型”语言中枢。研究人员请15名东京大学学生快速挑选英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断层扫描装置检测学生大脑的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回答越正确的学生其左太阳穴深处的语言中枢血流集中越不明显;而错误连连的学生其语言中枢活动却十分活跃,血流集中。这表明,人们在熟练掌握英语后,其大脑语言中枢会成为“节能型”语言中枢。[2]“节能型”语言中枢这个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在收听英语新闻广播中,听众应对自己的语言水平有所了解,一方面要听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节目,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重复多听,力求熟能生巧。当大脑转成节能型时,英语新闻难听懂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交际范文篇9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涉外交际中,我们都要进行语言交流。由于某些生活习惯或习俗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尴尬或不愉快。所以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从而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委婉语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从而也体现出了委婉语的各种社会交际功能。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委婉语;功能;忌讳;交际

Abstract

Euphemismisacommonphenomenonwhenpeopleuselanguage,whichisnotonlyasociallanguagephenomenon,butitisalsoaculturalphenomenon.Weallneedtocommunicateinourdailylifeorindiplomacy.However,becauseofthedifferenceoflifehabitorcustomandthetabooofdifferentculture,wemustlearntouseEuphemismtoavoidembarrassmentorunhappiness.Therefore,throughlinguisticfacet,thispapertriestoresearchintocommunicativ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incertainlanguageconditionbyspecialexamples.OnlywhencanweknowhowtomakeuseofEuphemismindifferentbackgroundandenvironment,wecanusetheproperEuphemismtominimizehurttopeopleandtoachievethepurposeofeffectivecommunicativeEuphemismreflectsallkindsofsocialmentalityand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Euphemismisalsowidelyusedineveryfield,soitisgoodforustostudyEnglishanddoeffectivemulti-culturalintercommunication.

Keywords:euphemism;function;taboo;intercommunication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和词根pheme=speaking。根据《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且充分显示了它的交际功能。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委婉语的交际功能的了解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一.避讳功能

由于人对于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恐惧,在语言表达时不愿言、不敢言,但有时又不得不表达出此种意思,于是人们便学会用委婉语来代替。

各个民族中对于“死”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委婉语。讲英语的国家的人们和许多民族一样,忌讳直接说英语中的“死”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人们常用“去了”(topassaway),“离别了”(todepart),“离开了我们”(toleaveus),“睡着了”(togotosleep),“去天国”(togotoheaven),“最后一觉”(finalsleep),得到安息(tohavefoundrest)等词来代替说某人“死了”(todie)。

疾病,在医学不发达的过去,许多疾病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因此,人们对疾病这个话题是忌讳的。例如:说lookoffcolor(颜色不好)实指身体有病;现代医学常以缩略词代替病名的全称,这样就既避免了人们不愿提及的词语,又可以表达人们所要表明的内容。

“如“癌症”(cancer)改用terminallyill.人们常用一些缩略语来避免直接谈论某一疫病,如“艾滋病”是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癌症”是CapitalLetterC(Cancer),“性病”是VD(venerealdisease),“非典型性肺炎”是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1]P.57

“Tobehangeddeath(被绞死)可以说成doingadanceinmid-air(在半空中跳舞);电刑处决可以说成togetapermanentwave(电烫波浪发型);commitsuicide(自杀)则可以说成todiebyone’sownhand(死于自己之手)、todrainthecupoflife(饮尽生命之酒),而lover’sleap(情人之跳)则指因失恋而自杀;安乐死被称为mercystroke(慈悲的一击)、toputsomebodyoutofhismystery(使某人脱离痛苦)等,而委婉说法oldNewtontookhim(牛顿万有引力把他带走了);则指坠机身亡。”[2]P.108

二.避俗功能

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们在进行交流时,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不便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说人体的某些部位(如生殖器)、性行为、大小便、生育等等,如果直言不讳的表达,往往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受话者也会觉得对方很粗俗,没涵养。所以,英语中就产生了很多委婉的表达来化解这种尴尬。

除了眼泪以外,所有身体排泄物的词汇都被认为是禁忌语。“男厕所”(Men’slavatory)被称Gent’s,theJohn,thewashroom。“女厕所”(Women’slavatory)被称作Lady’s,thepowderroom,Mrs.Jones.“比如在开会中,某人要中途上厕所,大庭广众之下,说出“Sorry!Ihavetogotothetoilet.”这是极不礼貌,不适宜的。可以用模糊性自由想象解决问题说“Sorry,Ihavetodomyduty”或“Sorry,Ihavetofixmyface”或“Sorry,Ihavetogivemyselfease”。”[3]P.37而克林顿总统与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Clinton’ssexualscandal)被风趣的说成“拉链门事件”(ZipGateevent)。

“与性有关的词汇也都有替代的委婉说法,如:“性知识”叫做(factsoflife),“黄色电影”(pornographicmovies)称为“”(adultfilms),“非法同居”(freelove)美其名为“试婚”(trialmarriage),“私生子”(illegitimatechild)则说成是“爱情所生的孩子”(lovechild),至于不合法的男女关系,则用一个affair就都概括进去了。”[4]P.57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人们不再“谈性色变”,但在一些正式的交际场所,人们对与sex(性)有关的词语,除了部分采用医学术语外,通常用makelove(做爱)sleeptogether(同床)这样的委婉语来表示havesexualintercourse(性交)。女子怀孕(pregnant)与性(sex)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人们往往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概念。比较常见的几种表达法:

Tobeinadelicatecondition(处于碰不起的状态);

Alady-in-waiting(处于等待中的妇女);

Eatingfortwo(吃两份饭);

Haveone’swatermelononthevine(藤上有瓜了);

Haveoneontheway(有人要来了);

Anexpectantmother(期待中的妈妈);

Fullofheir(怀有继承人);

Sheisknittinglittlebootees(她在织幼儿的毛绒鞋)。”[5]P.100

三.礼貌功能

委婉语的另一个功能是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非礼,当迫不得已要涉及令人不快的事情时,应选择委婉的表达法以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在社交时,人们总讲究以礼相待,尽量避免非礼言行。使用委婉语,说话人不仅显得彬彬有礼,还因照顾了对方的情面往往可获取对方的好感和认可。委婉语因其意的“温和性”(mildness)使之具有礼貌功能。

“如见到英(美)国老太太,开口闭口old(老)字当头,常常会惹得对方不理睬,于是一些委婉语就应运而生,如用seniorcitizen,secondchildhood(第二次童年),thelongerliving(年长者)等来代替“oldage”(长者,前辈)和“senility”(老态龙钟)等。如果是教师,千万不要当家长面说他的孩子是astupidpupil(笨学生),你得小心地说成aslowlearner(他学得慢),或underachiever(他尚未发挥潜力)”[6]P.89

“又比如说dependsonotherstodohis\herwork=cheatsinclass(靠别人做作业=课堂上考试作弊);hasatendencytostretchthetruth=sometimeslies(有夸大事实的倾向=有时说谎);takeotherpeople’sthingswithoutpermission=steals(未经许可拿别人的东西=偷东西)。”[7]P.39

在英语中各种残疾人都可以被称为handicapped,inconvenienced(行动不便的)或invalid(病弱的);称deaf(耳聋的)为slowofhearing(听觉迟钝的);称blind(失明的)为visuallyretarded(视力上有障碍的);称colorblind(色盲)为colordeficient(色觉有缺陷的)。

“解雇某人不用fire,而用discontinue(终止);“professor”一词,我们都知道,它指大学教授,可也往往被给予酒店老板、上司,它又可以被给予几乎所有的普通人,称师傅,无疑出自尊重。”[8]P.108

四.掩饰功能

在经济、政治和战争,也涌现出一批外交上的委婉语。外交人员是这类委婉语的丰富来源。由于他们常常企图将国际紧张局势的严重性缩小到最低限度,因而让自己的真正动机或失败给人以模糊的印象。只有行家才会明白;两位外交官之间的ausefulandbusinesslikemeeting(有益而一本正经的会晤)是什么问题也不解决的会晤,aseriousandcandiddiscussion(严肃而坦率的讨论)是事实上存在很大分歧的讨论。

例如,1976年基辛格创造了quitediplomacy(静悄悄的外交)一词,用的指秘密的外交活动。类似的还有我们熟悉的Ping-Pongdiplomacy(乒乓外交),用以委婉地指中美关系史上通讨乒乓球队交流推动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做法。

“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新闻媒体和政界常把economiccrisis(经济危机)称为depression(萧条),把deathpenalty(死刑)称为capitalpunishment(最重处罚)等。在经济生活中,贿赂被称为tooil(加润滑油),开空头支票被说成toflyakite(放风筝),政府官员挪用公款、假公济私的行为被掩饰为irregularity(不规则行为)。Drug()也有许多迷惑人的幌子:blackstuff(黑东西)用来指opium(鸦片),DoctorWhite(怀特医生)是cocaine(可卡因,因其呈白色粉末状,故用White这一姓氏暗喻),angeldust(天使仙粉)指heroin(海洛因),而drugaddict(吸毒者)则被轻描淡写地说成smoker(吸烟者)、user(用户)等。[9]P.28

“里根政府的增税不用increase而用revenueenhancement(税收加强);明明是穷人poor,却称为needy,又改为culturallydeprived,这样一来,让人觉得这个国家富得连穷人都没有。同时,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nations,有的只是backwardnations(滞后国家)。”[10]P.86

用“接受福利救济的母亲”(welfaremother)来代替“失业的贫困母亲”(unemployedmother);用“接受救济金”(onrelief),“接受福利救济”(onwelfarebenefits)来代替“靠施舍为生”(livingondole);用“低标准住房(sub-standardhousing)”来代替“贫民窟”(slums),等等。

“英美报刊也常用一些委婉语表达由于制度造成的通货膨胀,社会道德败坏,犯罪率高等社会病态。例如:把rape(强奸),说成criminalassault;对政府官员的盗窃或贪污公共资金,不说steal或embezzle(贪污),而说Theymisusepublicfunds(滥用公共资金)。”[11]P.33

例如,对北约领导人(或侵略者)而言,他们对南斯拉夫发动的战争不是“invasion/raid/aggression(侵略)”,只是“militaryaction(军事行动)/policeaction(政治行动)”或称之为“pre-emptiveaction(先发制人)”(听起来似乎南斯拉夫要对北约有所行动他们不得已而为之)。他们下令“bombingandblastingofwholevillages(轰炸村庄)可以被说成“pacificationoftheenemyinfrastructure(瓦解敌人的永久性防御设施)/softeningupofenemyresistance(削弱敌人的抵抗力)/givemassiveairsupport(给予大规模的空支援)”。如果被“击溃”(retreat/rout),也会被说成是“(phasedwithdrawal分阶段撤军)”。他们的一切谎言不是“lies(谎言)”,而是“terminologicalinexactitude(用词不妥)”。因此,对受话人而言,洞察说话人使用委婉语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五.褒扬功能

委婉语的另一个功能是起到褒扬的作用,既用中性或褒义的词语或句子代替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或句子。从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的这种褒扬功能实际上是说话人对对方的一种“抬举”(uplift)。从心理上看,对于社会上那些从事较低微工作的人们,即便是听到说话人口头上对他们职业的称赞,这种“抬举”对方的委婉语也未尝不是“一种心里需求”。

“当人们提到看门人janitor时,会委婉地将其称为buildingmaintenanceengineer(大楼维护工程师),securityofficer(保安人员);将清洁工(garbage-men,garbagecollectors)委婉称为wastemanagers(垃圾管理人员),sanitationengineers(保洁工程师),sanitationworker(保洁工作者)。将理发师hairdresser委婉称为beautician(美容师)。将染发的人委婉称为dyeartist(染发艺术家)。农民farmer被委婉称为agriculturetechnician(农业技术员),agricultureengineer(农业工程师),agriculturesciencespecialist(农业科学专家)。mechanic(机修工)automobileengineer(汽车工程师)。家庭主妇housewife被委婉称为domesticengineer(家务工程师)。洗盘子的人dishwashers被委婉称为utensilmaintenancemen(器皿维护人员)。花匠tree-trimmer被委婉称为treesurgeon(树木外科医生)。屠夫butcher被委婉称为meatcutter(切肉者)或meattechnologist(肉类技术员)。”[12]P.90

“据统计,由engineer美化的职称竟达两千多种以上成了最受人们喜爱的职业拔高词(upliftingword)。不仅众多的“下贱”工作争相以engineer来抬高自己,就是一些“体面”的职业也附庸时髦,先后往自己的工种上加一个engineer的头衔,如:optician(眼镜商)称自己为visionengineer(视力工程师)。beddingmanufacturer(床具制造商)称自己为mattressengineer(床垫工程师)或sleepengineer(睡眠工程师)。Schoolprincipal(中小学校长)称为educationalengineer(教育工程师)。而humanengineer其本义为:人性工程师,在委婉语中称为:人事管理专家,是一门研究如何能使职工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的心理分析专家。publicityengineer(广告工程师)是pressagent(宣传员,广告员)的委婉语。一般来说,在这两千多个合成的委婉语中,engineer实质上也就是man或person的意思。如:advertisingengineer=advertisingman(广告员),salesengineer=salesperson(营业员,推销员)。”[13]P.40

总之,委婉语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是很复杂的,它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生活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被不断地取代,这样可以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人认为委婉语虚伪,而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是一种“心理需要”。事实上,语言总是和社会紧密地联系着,而委婉语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宗教、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和政治生活等;它是语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需强调的是,委婉语的使用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滥用委婉语显得荒唐、滑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徐晓红.英语交际中的委婉语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3外语教学与研究,P.57.

[2]刘弈.英语委婉语的产生、发展及其交际功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月,第21卷第1期,P.108.

[3]王亚平,万雪琴.解读英语委婉语之交际功能[J].教学经纬,2004年,第6期,P.37.

[4]同[1].

[5]胡爱萍.也谈英语委婉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J].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P.100.

[6]杜曾慧.浅析英语委婉语的心理基础及其交际功能[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12月,P.89.

[7]李龙.英语委婉语在日常交际中的应用[J].教法与教学,2002年9月中旬,P.39.

[8]同[2]P.109.

[9]杨鹏鲲.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J].词语天地,2005年5月,总第188期,P.28.

[10]袁永菊,杨慧.英语委婉语及其应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P.86.

[11]孙立春.英语委婉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1卷第1期,P.33.

交际范文篇10

信容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只有从外表到本质都是文雅有礼,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文明的人。文明礼貌包括仪容整洁、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待人有礼等基本内容,其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形成尊重与被尊重的默契与和谐,才可能让交际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文明礼貌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础,同样也是让您的交际更具品位的基本要求。以应聘面试为例,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固然重要。而仪容举止方面的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固然重要,而仪容举止方面的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穿着要大方得体;坐进身体要略向前倾,轻易不要靠椅子背上;女士坐时要注意并拢双腿,否则在穿裙子时,会尤其显得难看;说话时手势不宜过多,以免给人留下轻狂不羁的印象;正式面试时应杜绝吃东西,如嚼口香糖或抽烟等;喝水不宜出声或不小心把水洒在桌面、地上;即便是打喷嚏,之前或之后都应该说声对不起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文明礼貌方面的要求,看似简单和琐屑,实则是一个人修养品位随时随地、简明而深刻的体现。仪容举止文明礼貌是一封四方通用的自荐书,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如果我们不注意平时就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的习惯,靠临时的刻意表演只会弄巧成拙。

语言交流:渗透文化气息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台湾演讲集》中曾谈到这样一段经历:”台北一位优秀的中年企业家请我吃饭,他同时还邀请来几位著名的学者政要,没想到宴席间行云流水般的话题终于拐到了读书上,企业家神情一振谈起读《世界的征服者》一书的体会,在妙论迭出、精彩备至之间再也不愿离开这个港湾。在场的每一位客人都有很好的文化感觉,仅仅是几句询问和附和,大家的心就在很高的层面上连成了一体。谈话的主角是企业家,由他来谈读书,当然不会太酸涩迂腐。临别时大家都感到今天晚上太有意思了。第二天又收到企业家送来的那本《世界的征服者》。”秋雨感叹:”这座城市在杯盘夜色间居然能如此高雅,我从此对台湾企业家刮目相看。”由一本书引出的话题,使这顿饭充满了文化气息而且余味无穷。比之那些”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胃出血”的湖吃海喝,秋雨先生的这顿饭无疑吃得文明。文雅、更具品位。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且为我们所喜闻乐见,激活生活中的文化沉淀或浓厚交际中的文化气息,的确是让您的交际更具品位的一种好方法。

礼尚往来:蕴含真情实感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事情,送礼送企么?这是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礼尚往来中,有一种”隆过而不杀不及”的现象,”隆”即高规格、富豪型,”杀”是俭省、从简之意,不少人认为礼送得越多越大,越能交到好朋友,越能说明关系不一般,殊不知礼仪过度,作为表情达意手段的礼尚往来就变成了一种不忍受的负担,如有人把请柬叫做”罚款通知单”,把回礼叫做”还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礼品只是一种形式或载体,真正的含金量在于其中是否蕴含深情厚意、真情实感。如阿敏大学时同寝室的好友小文生小孩了,亲朋友好友都前去看望,鹅的打一个红包,有的送小宝宝穿的衣服,有的送水果奶粉。阿敏为送礼的事动了一番脑筋,她是过来人,深知十月怀胎虽然辛苦,但要当好一个母亲更属不易,于是她买了一个母亲的鲜花和一套新书《发现母亲》送给小文,真诚地祝福她永远像鲜花一样美丽,并成为一名伟大的母亲。这份特别的礼物令小文十分高兴。此后两人见面交流做母亲的体会,常常说到那套书,双方都从中受益匪浅。

面对矛盾:保持理智态度

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我们常常陷入交际矛盾之中,这些矛盾是一些小是小非甚至无所谓是非的问题,可我们往往能躲过一头大象,却躲不过一只苍蝇,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矛盾面前,失去了冷静的头脑,缺乏理智的态度,鲁莽冲动,意气用事,结果不但没有化解反而激化了矛盾,把原来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变成了棘手难办的大麻烦,使自己陷入了被动难堪的境地,也给他人带来诸多不快。艾森豪威尔的母亲曾告诫他:”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这句话对我们处理交际矛盾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正当他与友人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闯进来大吵大闹,并把一盆水泼在他的头上,把他淋得像个落汤鸡。朋友看到这个场面,不禁惊呆了,以为将会发生一场恶斗。然而苏格拉底并没有发火,反而风趣幽默地说:”我早已料到,雷声过后,必定是场倾盆大雨。”朋友听了,都哈哈大笑,使本来尴尬的场面顿时活跃起来,苏格拉底的妻子也惭愧地退了出去。一场似乎不可避免的家庭恶斗,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关键在于苏格拉底面对检易令人发火的矛盾和难堪,保持理智的态度和风度,采用幽默婉转而非针锋相对的处理办法,化尴尬为活跃,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当时苏氏意气冲动,一定要与妻子争个孰非,斗个你输我赢,那么,与朋友的交谈就势必变成请朋友观看一场家庭闹剧,其后果的滑稽与可笑,令人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