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贸易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08:04:21

三角贸易论文

三角贸易论文篇1

珠三角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8年8月底,东莞市虎门镇就正式成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粤字001”。尽管这家企业的规模不大,设备较落后,产品档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动的中国内地却抢吃了第一只“螃蟹”,从此揭开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和国外销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优势,劳动力丰富而且便宜,土地资源多而且价格低。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之时正是香港产业升级换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厂租、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急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香港,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以及生产成本优势,成为港商的首选地区。珠三角人则因势利导,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计算机及软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一代视听产品、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和家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和产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珠三角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IBM、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等跨国公司相继在珠三角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珠三角人从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三来一补”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主要还是关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企业。珠三角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科技含量的过程中,自然也带来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对珠三角地区的同行有很强的竞争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程度。这一时期,加工贸易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培训。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出于劳动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和招聘当地的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和管理,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人才。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由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第三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不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珠三角,并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见端倪。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在珠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接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技术溢出效应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逐步被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能进入珠三角市场,竞相以各种方式向珠三角输出技术,技术引进的结构在不断优化。随着珠三角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方式多元化。跨国公司向珠三角输出技术,除了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入股投资等传统方式之外,还有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形式,加工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术的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转变。

二、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

(一)技术模仿的路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产生溢出效应。珠三角生产规模较大的本地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示范效应下,通过学习、模仿和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美的、科龙、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跟踪跨国公司的技术,经过模仿和创新,不断提高家电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产的路径。发展珠三角配套产业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产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万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打印机配套率达91%、PC机达80%、激光视盘机达64%,稳压电源达53%、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达41%。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级的IT业制造基地。不少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为外资厂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业,在加工配套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由“配角”地位逐步转化为市场的“主角”。

(三)人才流动的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流动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是珠三角取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聘用了当地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的员工,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术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人在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成为自身创业的重要资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珠三角地区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启示

(一)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该地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长期停留在低技术、低层次的水平上,只会强化经济发展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这样虽然可以使某一地区的经济出现暂时的繁荣,但有可能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人走楼空,最终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即使位于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核心技术的转移与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进入21世纪,珠三角人发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国内转移一般性的先进技术,但真正核心、领先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转移的。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个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办法,但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还得靠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

(三)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实现技术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据统计,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在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技术溢出的有效载体。仅仅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并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和后向联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加工贸易利益,否则,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时就是加工贸易利益丧失之日。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即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装配产业转移之时。如果不能在加工装配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素养的产业大军,现时加工装配活动中所得收益将会随着加工贸易产业向外转移在瞬间化为乌有。如果该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即使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本地仍可通过向增加值相对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产环节转移,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升级,继续分享加工贸易利益。

(五)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是实现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亮点。民营企业不仅有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配套生产的强烈愿望,而且初步具备了接受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逐步上升到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节。民营企业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能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使“候鸟经济”变为“榕树经济”。

(六)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是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受益者,理应成为推动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导力量。提高技术溢出效应是地方政府应关注的事情,但企业才是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在提高技术溢出时的职能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俎代庖”。地方政府对于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不能不急,但也不能太急。地方政府操之过急就可能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破坏市场机制。如何让企业行为的结果与政府的目标相吻合?一种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三角贸易论文篇2

摘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籍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贾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中国论文联盟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 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 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 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 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 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 1%,低于全国下降率0. 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 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 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中国论文联盟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长三角区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管理经验,建立长三角服务贸易政策协调体制与机制。统筹规划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长三角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平衡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利益,统筹长三角服务贸易对外谈判和市场协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规制和休系。

(四)加强“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角贸易论文篇3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由简单的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阶段。而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区域的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指标,对了解该区域的对外贸易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下称蓝区)和长江三角洲(以下称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贸易规模 对外贸易依存度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一、蓝区与长三角的贸易依存度现状

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为了与蓝区的统计相对照,本文基于其城市发展情况选取与蓝区发展结构接近的上海、南京、无锡等16个城市作为比较对象进行计量分析。

二、蓝区与长三角出口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的对比分析

1.蓝区与长三角出口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可用于评估和衡量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1]而外贸依存度则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区域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越重。[2]其计算公式为:

出口依存度=Xt/GDP*100%

外贸依存度=(Xt+Mt)/GDP*100%

其中,Xt为区域的出口总额,GDP为区域GDP总量,Mt为区域进口总量。依据公式,通过对蓝区和长三角的出口额和贸易总额的统计,并进行一些列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2.依据已有知识对以上结果的分析

通常贸易依存度小的地区其贸易发展其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3]通过对图中数据的对比分析:总体上蓝区的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时间上蓝区和长三角的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在08-09年下降趋势明显,蓝区的出口依存度下降幅度小于长三角地区,随后都出现小幅回升。而对于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结合蓝区的自身状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经济转型期的政策性调整。据已有研究,高加工贸易引起高贸易依存度。[4]为配合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蓝区加工贸易量当前呈现减少趋势;

(2)汇率的间接影响。人民币升值明显,引起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的FDI 减少。由于FDI 与外贸存在正的高度线性关系,[5]它制约蓝区的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出口;

(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WTO 背景下,国家分工明显,跨国企业纷纷转向成本低、收益高且更支持外资的地区;

(4)国内需求增加。国内的市场需求巨大,本应外销的企业现在在国内找到了更好的市场;

(5)制造业水平整体提高。像小米、华为等。这些进口产品市场现在已被我们的民族品牌所取代,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可能会引起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下降;[6]

(6)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弱化。由于蓝区的比较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是很高;

(7)服务贸易的发展降低了外贸依存度的数值。服务业发展会降低贸易依存度。[7]因此,蓝区服务业也是造成上述结果的理由之一;

(8)受贸易保护主义区域出口受挫。中国目前作为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导致的出口减少已不是个例。

三、蓝区与长三角各城市外贸依存度差距对比

方差分析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可用于对数据比较的分析。[8]其作用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E{[X-E(X)]^2} D(X)=E{[X-E(X)]^2}

其中,E(X)为平均值,D(X)为方差。

外贸依存度的方差可从侧面反映出区域内部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为指导区域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用蓝区05-12年区域内各城市的贸易数据作为样本,求出蓝区和长三角各年份的贸易依存度方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四、结论

由上图对比得到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分布明显比蓝区更加不均衡。所以在出口方面,与长三角的出口相比,蓝区的出口在七市当中的发展显然比较均衡,各城市同步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由数据可得在蓝区的城市虽然出口发展相对均衡,但是在贸易总体发展上却落后于长三角。

参考文献:

[1] 罗璇.《山东省对外贸易竞争力评析》[D].山东:山东大学,2009:6.

[2] 揭晓.《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分析与探讨》[J].国际经贸,2007.9:23.

[3] 焦百强等.《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发展与贸易依存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2.7:69-71.

[4] 项义军,杜春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13.

[5] 吴先智.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J].市场周刊,2005(8).

[6] 李琳琳.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原因的浅析[J].国际经贸,2014(4):67-68.

[7] 王拥军.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J].国际市场,2011(11):80.

[8] 杨小勇.《方差分析法浅析—单因素的方差分析》[J].单因素的方差分析,2013.2,11(1):41-42.

作者信息:

三角贸易论文篇4

 

一、 引言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贸易经济专业列为目录内专业。实际上,贸易经济是我国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经历了60多年的兴衰演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学科界限的模糊,我国贸易经济专业培养方向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仅从学制视角下探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教育探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

 

二、 学制视角下我国贸易经济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学制混淆。近年来各本科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逐渐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贸易经济这样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作用更加明显。然而现有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具体操作方面,极易走向与高职高专等水平的院校趋同的误区。全日制本科生实践应当更加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正反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本科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环节,试图引导学生从创新视角出发,经历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途径,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本科生为出发点,构建立体式、多任务的全日制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目前由于实践型教学体系的引导,很多贸经学科的实践内容与高职专业的趋同,造成了贸易经济学科定位低端,社会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

 

(二)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混淆。贸易经济专业另一个问题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界限的混淆。贸易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然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和管理学出现了同一化的趋势,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进而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本质是福利问题,即对研究对象对社会、消费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影响,但是管理学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二者的研究重心不同。经济学更注重规范性,是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时就走向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相混淆的误区,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贸易经济学专业的论文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思路较少,反而使用管理学分析框架,分析怎么办、是什么的论文较多,出现了边界混淆的情况。

 

(三) 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1、科研方向不明确。贸易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不统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是大背景的问题,即学科没有系统的研究传统和思路以及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科发展前沿的模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明确,还属于“游击战”的研究模式,使得科研创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削弱了贸易经济学科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实践能力缺乏。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使得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陷入困境。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致使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四) 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贸易经济学科存在特色性和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与其他应用经济类专业区别不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就业方向的模糊性。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也会阻碍科研和教学的共生共长。

 

三、 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改革思路

 

(一) 学制视角下构建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贸易经济本科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在界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专业课程与实践基地的衔接上进行改进,在理论课程中更多地引进贸易经济前沿理论,同时开设更多的选修讲座课,实现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对我校来说,在服务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大方针和导向下,针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全日制本科生实践特点的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的学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通过在具体课程教学中与对口的实践单位相联系,即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又避免了高职阶段仅重视低层次实践的弊端,可以使本科阶段学生真正将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再从实践中反馈意见,实现高层次的立体性实践教学。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科研方面,更加规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团队和国际合作活动,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前沿性。与国际上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国内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引导教师在贸易经济实践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实现从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三) 课程体系改革。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贸易经济的问题也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的经济领域与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且出现很多新的贸易形式,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方面应当增设新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如消费经济学、零售业规划等学科。根据设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模块,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引导学生和学科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的方向。

 

四、 结论

 

学科建设的不断思考和提升有助于提高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深度和社会地位,对促进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也将为现阶段社会对贸易经济专业性高端人才的紧迫需求做出贡献。

三角贸易论文篇5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企业;产业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角度来研究的。宏观研究角度主要从国际贸易的方向来研究;中观研究角度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代表;微观研究角度主要以企业的某种能力作为研究对象。

一、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一)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研究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大多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体现在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因此,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用其外贸竞争力来衡量。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供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每个国家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各有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此时各国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以及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二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的研究转向从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新要素来研究国际贸易优势。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包括以下理论:人力资本说、研发学说、技术进展论、信息贸易理论等。

归纳起来,这种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一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劳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研发、信息、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别国或地区拥有优势,则在贸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

1985年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生产经得住国际市场检验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持和扩大其国民实际收入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则通过揭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国际竞争力。WEF把国际竞争力不断由微观层次向宏观层次发展,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一系列要素、政策和制度的集合。IMD于1996年发表了《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二、从中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学术界从中观角度把国际竞争力界定为一个产业的某种能力。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从产业角度定义国际竞争力,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并且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影响因素:政府与机会。

韩国学者乔东逊以韩国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九要素模型”,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1)“物质”要素。它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特定时间内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2)“人力”要素。它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他们创造和控制4个“物质”要素,促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此外,机遇作为一个外部要素与上述8大要素共同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

三、从微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从微观层次来研究国际竞争力,则是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定为企业的某种能力。Cohen and Zyman于1989年从基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认为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在于这个企业能否在建立和保持市场地位的同时获得利润的能力。Hide Yamashita认为,竞争力是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保持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

另外,Peter J Buckley认为竞争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和动态的概念,因此把竞争力定义为将潜力转化为业绩的过程,一个竞争潜力、竞争过程和竞争业绩相互作用的过程。IMD提出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计算公式: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三角贸易论文篇6

陈恩(1956-),广东兴宁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特区经济、台港澳经济;

黄桂良(1979-),广东韶关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台港澳经经济。

摘要: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短期,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关键词:区域金融;对外贸易;面板协整;TSLS估计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6-0021-06 收稿日期:2009-01-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外贸大省。1987-2007年,广东进出口总值从210.4亿美元增加到6340.4亿美元,连续二十多年居各省区首位,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5.4%提高到29.2%,外贸依存度从92.5%提高到155.1%。然而,广东外贸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2007年,珠三角进出口总额为46393.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6.2%,比1998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东西两翼、山区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281.7亿美元、537.2亿美元,占全省的10.4%、1.4%,分别比1998年下降了7.7个、0.2个百分点;各市外贸依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75.9倍,比1998年扩大了30.1倍。

金融部门具有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便利交易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功能,金融的发展可以使这些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这一角度说,金融发展是形成广东当前对外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金融发展呈现出与对外贸易发展相似的态势。全省金融规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7-2007年,广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从1987年的766.8亿元、979.6亿元增加到47016.4亿元、27497.8亿元。分别在1988年、1984年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2007年,珠三角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40490.3亿元、24955.0亿元,占全省存款、贷款余额的86,5%和90.8%,比1998年提高了4.5个、12个百分点。为此,本文试图运用实证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并从金融的角度提出促进广东对外贸易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金融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国外方面,Kletzer & Bardhan(1987)认为,信贷限制较低的国家会专业化于使用外部融资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要么面临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要么面临信贷配给,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Baldwin(1989)通过建立金融市场比较优势来源的模型,证明了金融市场更发达的经济更容易分散需求冲击的风险,生产风险产品的企业面临更低的风险溢价和更低的边际成本,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能更好地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Levine等(2000)认为,金融发展能使资金更好地分配和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外部融资的成本。Beck(2002)利用56个国家36个产业的数据,发现在1980-1990年,使用更多外部资金的产业的平均出口额在金融发达国家更高。Hur,Raj和Riyanto(2004)利用52个国家23个行业的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和企业资产性质对外贸出口的促进作用。

国内方面,白当伟(2004)对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做了一个综述。孙兆斌(2004)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对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原因。齐俊妍(2005)认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金融发展的水平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陈建国和杨涛(2005)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我国22个行业出口的结构升级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出口的结构升级有一定的作用。徐建军、汪浩瀚(2008)基于跨省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区域等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的进、出口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的说来,现有文献大都是在国家层面探讨金融对外贸发展的影响,极少涉及省域的层面,更没有文献研究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影响的问题。广东是我国外贸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省份,且各区域外贸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以广东为对象,研究金融发展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广东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参考。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指标选取

1.金融发展。国内外研究中,通常用金融相关率(即M2与GDP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因受数据获得性的限制,本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记为F)来反映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三大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

2.对外贸易。本文用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额,地区生产总值(记为E)来反映出口贸易的发展水平,用进口依存度即进口额/地区生产总值(记为I)来反映进口贸易的发展水平。

(二)数据处理

由于金融统计系统对于广东各市存贷款数据较完整的统计始于1998年,本文选取1998~2007年广东21个市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出口额、进口额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数据,计算出21个市的金融相关率、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以此构造全省的面板数据模型,然后分别构造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模型,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珠海、惠州、肇庆等9个城市,东西两翼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湛江、茂名和阳江等7个城市,山区包括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等5个城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中

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统计资料。出口额、进口额和地区生产总值来自相关年份《广东统计年鉴》。对变量F,E和I取对数值,分别用lnF,lnE和lnI来表示。

(三)研究方法

1.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影响。本文参照徐建军、汪浩瀚(2008)的研究方法,运用面板协整理论来分析面板数据之间的长期均衡效应。首先建立以下面板模型

lnEi,t=αilnEi,t-1+βilnFi.t,t+εi,t

(1)

lnIi,t=αilnIi,t-1+βilnFi,tεi,t

(2)

其中i=1,2,3,…,N,t=1,2,3,…,T。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个数,T表示个体的观测时期数,参数αilnE为自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

对(1)与(2)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在变量存在同阶单整的情况下,可进一步采用E-G两步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为此,先对面板数据模型(3)和(4)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面板残差ei,t。如果面板残差ei,t是平稳的,那么lnEi,t或lnIi,t分别与lnEi,t存在协整关系,βi反映了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程度。如果面板残差ei,t是非平稳的,那么lnEi,t或lnIi,t分别与lnFi,t不存在协整关系。

lnEi,t=αi+βilnFi,t+εei,t

(3)

lnIi,t=αi+βilnFi,t+εei,t

(4)

2.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5)和(6):

lnEi,t=α1lnEi,t-1+α2Fi,tα3+lnFi,t-1

(5)

lnIi,t

+βt-m+1lnFi,t-n+ξiυi,t

其中i=1,2,3,…,N,t=1,2,3,…,T。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个数,T表示个体的观测时期数。在(5)式中,α1度量了前一期出口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α2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αt-m+1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ηi为所度量的各截面单元的个体差异,μi,t为随即扰动项。在(6)式中,β1度量了前一期进口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β2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βt-m+1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ξi为所度量的各截面单元的个体差异,υi,t为随即扰动项。

由于lnEi,t和lnLi,t分别与误差项相关,此处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TWO Stage Least Squares,即TsLS)对模型进行估计。其中,选取lnEi,t-2作为lnEi,t-1的工具变量,lnIi,t-2作为lnLi,t-1的工具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影响

1.面板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5.0软件,对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分别采用LLC、IPS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值见表1。结果表明,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三个变量均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值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不存在单位根。由此可得,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个区域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三个变量同时存在一阶单整,即I(1)。

2.面板协整检验。得出面板数据存在一阶单整后。进一步检验面板数据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按照前述的研究方法,我们以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为基础,根据模型(3)和(4)进行面板回归,可以得到相应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出口的弹性系数值,结果见表2。然后,根据求出的面板残差序列,运用LLC检验、FADF检验、FPP检验对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面板数据回归后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3。由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可知,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的回归残差均不存在单位根,说明在广东和三大区域的金融发展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均存在协整关系。

尽管金融发展对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大区域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金融相关率(1flF)的系数即反映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对外贸易长期影响的差异。从表2可知,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长期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284、0.842、0.546。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与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相似,金融发展同样促进了广东的进口贸易。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弹性影响系数(1.088、0.656、0.710)表明,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长期促进作用也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山区地区。

(二)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

1.金融发展对广东出口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对模型(5)进行TSLS估计,对应的参数估计值、t

值、R2和面板残差的LLC检验与IPS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计量结果表明,动态面板模型(5)的估计结果可用来揭示金融发展对广东外贸出口的动态影响。其中,α1度量了上一年出口对当年度出口的影响。对广东而言。上一年的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本年的出口依存度就增长0.568%;a2度量了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其中珠三角地区的α2值达到了1.323,且大于全省的α2值(0.953),表明珠三角金融发展对出口具有的促进作用已超过全省的整体影响水平,而东西两翼、山区的α2值为负,表明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并未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α2度量了上一年金融发展对本年度出口的动态影响。所有地区的α3均为正,表明金融发展对广东三大区域的出口都有一定滞后作用。从三大区域α3的系数可知,珠三角地区的α3最小(0.283),而东西两翼的系数α3(0.636)最大,山区的系数α3次之,这是因为珠三角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支持作用发挥较大,从而导致滞后效应的降低。而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对外贸出口促进作用的滞后效应较大,对当期的支持作用发挥较小。

2.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口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采用与模型(5)相同的方法进行估计,得到模型(6)的TSLS估计结果,对应的参数估计值、t值、R2和面板残差的LLC检验与IPs检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β1度量了上一年进口对当年度进口的影响。对全省来说,上一年的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本年的进口依存度就增长0.376%;β2度量了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其中珠三角地区的β2值达到了1.278,且大.于全省的β2值(0.省略)

注释:

①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8》。

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白当伟.2004.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陈建国,杨涛.2005.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1).

三角贸易论文篇7

中国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与“内需”、“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三辆马车,它对于中国gdp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这样一个“主发动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我国的贸易摩擦也表现得越来越激烈,这其中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作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就非常地有必要和有价值,而对道德新因素的分析更是势在必行。

国内的一些学者,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然后透过数据分析摩擦的成因。他们从理性角度阐述成因,一些学者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是贸易中的正常现象,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随着贸易额的增加,摩擦是肯定会出现的而且越来越多(李春顶,2006)。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美贸易摩擦归根结底是中美贸易顺差造成的,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顺差,美国政府不可能不采取措施,并且这个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还有一些观点,比如中国出口经营以价格竞争为主,技术标准与国际要求差距大,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都使贸易摩擦不可避免(韩立明、于静,2006)。同时还有一些研究指出经济结构失衡和不对称是摩擦的主要原因(雷达、于春海,2004)。

本文在他们经济理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影响因素道德层面,并从政治道德、国民道德以及企业道德三个不同的角度试图为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一个有力而合理的解释,以揭示其中真正的原因。

二、贸易理论解释的局限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渐加强,尤其是国际间的贸易,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把可口可乐运送到世界的各地,使普通百姓可以很方便的享受到他国的最新产品。早在几百年前,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在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也很多。下面我们从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看是否能找到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最初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给参与各方带来诸多利益。从静态角度查看,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可以在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福利的总体增长;从动态角度看,开展国际贸易会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间接地积极影响。亚当•斯密等初期的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站在利益的角度,认为两个国家通过交换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互惠的行为。即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是互惠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在他的基础上,加入了比较成本的概念。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原理,即这样的分工贸易可以提高两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换句话说,中美贸易以互利为基础,实现了两国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宏观经济的期待结果。上述两个理论是国际贸易分工的经典理论,从上述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中美贸易是互利的、互惠的。那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是互惠的,何来每年都在增加的贸易摩擦案例。莫非我国和美国不是按照国际分工理论进行的国际贸易?但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告诉你:我国完全是按照国际分工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

新古典贸易理论也就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它强调要素禀赋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要素极其丰富的大国,应该出口劳动力密集的产品;而美国是一个技术和资本要素丰富的发达国家,应该出口技术要素密集的产品;中美贸易的结构正好符合这一要求(于铁流、李炳祥,2004),所以双方应该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事实也是如此。然而近年美国使用“反倾销”等手段阻碍中国进口,这是不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行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某些方面也不能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再来分析一下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有人认为中美摩擦是中美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起的,但我们深知:中美贸易顺差,“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我国用4亿件衬衣才能换来美国的一架波音737。如果整天把“顺差”两字骄傲化,而不去深刻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那我们的顺差只能是纸上谈兵。顺差引致摩擦不能完全否定,但用它来完全解释中美贸易摩擦那就不完整了。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了摩擦,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随着时间推移,会一步一步完善,但中美贸易摩擦为什么却在逐年增加。按照这些学者的理论,只要中国经济结构合理,中美贸易摩擦旋即消失。相比于10年前,现在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应该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论上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应该比10年前减少。但我们得到的数据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在以正比例增加。如果单把摩擦归因于我国的体制,有点牵强了。

通过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我国学者的观点,我们对中美贸易摩擦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单从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分析角度考虑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很难找到突破点。找一些中美贸易的数据和摩擦案例,列个图表,就说中美摩擦起因于结构等原因,未免有点太过单一了。

三、道德因素对中美摩擦的解释

既然国际贸易理论在经济方面不能合理的解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那不妨从感性的角度,即抛开经济数据,单从两国道德博弈考虑两国的贸易摩擦。

(一)政治道德

政治道德,即中美两国政府的道德影响,更准确的说:中美两国在贸易中的政治博弈,政府道德大小的比较。作为两个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崛起正越来越威胁到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政治家不可能对这种贸易形势的变化无动于衷,超级大国的国民也注意到这种慢慢改变的趋势。美国政府的政治道德在此时就起作用了,为了满足国内国民的政治需求,也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支持。通过对中国采取贸易壁垒,党派获得民众支持。从道德角度讲,这显然违背了道德,违背了两方的贸易互惠的原则,政治道德手段的目的最终打破了互惠的原理。

美国政府在政治道德中处于优势,他们有着雄厚的资本,民众有着好的福利待遇,即使暂时的实施倾销、壁垒政策,虽然会使资源配置暂时性的紊乱,但美国基础远强于中国。美国政治家更看重倾销政策的次级效应,即全民欢呼,把选票投向政府,这也许才是政治道德所想要的,用经济损失换来政治。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我国与其进行国际贸易,发生贸易摩擦是必然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一步一步的逼近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大地位时,这种摩擦会越来越频繁。美国国内是不允许有另一个超级大国再次诞生的。

而我国在政治道德中处于劣势,我们不可能和美国一样,对美国产品进行更加严格的贸易倾销政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路中,外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进美国产品、人才、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对美国贸易进行壁垒,相对于贸易损失,我国政府所得到的政治道德效果完全小于这种损失。对于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快速发展的我国,政治道德实在不可行。

(二)国民道德

三角贸易论文篇8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贸易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02-01

国际关系主要指各国之间的实际行为。在21世纪中,各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的局势,也有了进一步的挑战。国际商贸关系的紧密性使得各国的联系增强。从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讲,主要包括国际制度、行为规范、认知背景等等。这些因素也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战略的制定。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商贸战略研究

(一)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商贸战略发展

从目前的国际关系上来讲,各国之间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并都以“合作”为前提,致力于经济贸易的提升。因此,各国也在发展中意识到,只有良好国际关系的存在,才能够促进商贸战略的多样化。一般来讲,国际商贸的核心都分布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它具有引领商务贸易发展的功能,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广州为例,它临近香港,并且是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便利性非常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性会议也多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地举行。在此现状下,我国的国际商贸中心也由此形成。我国将广州作为具有优越性的国际商贸圈。主要以电子科研型产品的交易为主,进行零售与批发的综合性调整。另外,以良好的国际关系作为基础,定期举行一些国际化的商务会展,各国人民积极参与,实现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第二,扩充产业链条。在国际商贸展示的基础上,各国之间也可以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发。我国可以通过各国产品的关联性进行产品衍生与融合,促进国际商贸的发展。第三,从“内核形”产业出发,带动外部经济的发展。利用良好的国际关系,我国还可以将总体经营业务进行扩展,实现销售与运营的一体化。从科技信息与金融贸易等核心经济收益为标准,形成新型的国际贸易集群,进而推动旅游业、休闲业等产业链条的形成。[1]

(二)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贸易层次的形成

良好的国际关系也有利于我国国际商贸层次化的组建。以上海为例,它是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2]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与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尤其是“世博会”的开展令世界看到了我国的发展,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在世博会成功举办后,上海也致力于国际商贸的发展,将贸易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批发零售为主,对一些新型产品进行展览,促进国际商贸会的举行,形成企业的集群效应,推动商贸中心内核的形成。第二,以上海的主要商业圈为准,将先进的制造业、科研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经济行业作为国际贸易的支柱,促进新技术之间的交流,以“物流中心”作为基本载体,优化贸易组织形式,促进资源的整合。第三,发展服务等辅助型产业。以“旅游行业”为主,以教育培训、文化产业为导向,推动国际贸易多样化的形成。国际贸易层次性划分使得国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产品之间的带动性与融合性。[3]

二、国际贸易战略促进国际关系大融合

国际贸易战略的有效制定也能够推动国际关系的融合。第一,在国际贸易战略的组建时期,各贸易中心一定是将科研组织放在首位。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际交流。以我国先进的技术作为突破点,也使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试想一下,国家之间的来往频繁了,必然会促进良好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际关系主要以利益的变化为主,利益的提升能够带动关系的发展。第二,在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同时,各贸易中心也在对产品链条进行优化与组织,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中心。此方式能够促进经济贸易值的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而综合实力的加强也会促进国际关系的完善。[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与国际贸易战略是紧密相连的。首先,良好的国际关系能够推动贸易层次的形成。其次,国际贸易战略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大融合。二者是互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先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视角――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J]. 城市观察,2011(4):65-73.

[2]林永亮.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然”与“应然”[A].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1:23.

三角贸易论文篇9

[关键词]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自从它形成、提出以来,就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广大学者更是将其应用、渗透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由于贸易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指出它是一个开放的、公平的、安全的、非歧视性的、可预测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并能使全球生产按照比较优势得到最佳分配的多边贸易制度,对所有的贸易伙伴都是有益的。国际贸易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各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因此,我国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虽然我国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文献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只是分析了我国(或某地区、某产业、某产品等)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虽然其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比如贸易结构问题、绿色壁垒问题等,但并未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很多甚至没有给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比如彭红斌的博士论文和专著《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等。但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学者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而且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大多散见于众多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及方法各不相同的文献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两大基础理论。而目前,一方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本身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王礼刚,2005),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因此,不同的学者按照各自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运用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来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再加上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其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也就成为必然。

归纳起来,我国学者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运用的基本理论除可持续发展理论外,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李雪峰,2005)、自由贸易理论(刘力,1999)、新贸易理论(姜琳,2000)、循环经济理论(李军,2006)、绿色经济理论(赵晓晨,1999)、系统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彭红斌,2002;王云凤、石友梅,2005)等。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套用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如: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是指对外贸行业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改善我国的出口条件,节约出口资源,控制污染环境,提高外贸行业人员素质,不仅保证对外贸易当前较快地增长,而且也是保证子孙后代适度增长的条件和基础(刘建明,1997)。

二是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种效益的统一。如:所谓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是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一方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将对外贸易带来的生态成本限制在一定水平;在遵循外贸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提高外贸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外贸资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并且取得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和持续扩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彭红斌,2002)。

三是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及有效利用。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外贸易经济利益的增加(苏珊珊,2005)。

当然,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的定义,如侧重法制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法治化的公平的对外贸易,是以保护人权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李巍,2004);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有多种观点,主要有:(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但要追求对外贸易的总量规模,更要实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的持续提高(张作鹏,1998);(2)可持续贸易至少包括贸易品的可持续生产、可持续贸易商品的构成、可持续贸易的国际市场、可持续贸易运输与可持续贸易政策等五个部分(资树荣,2001);(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外贸易量保持稳定增长及稳定增长的能力、贸易资源保持持续稳定的供给、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商品国际竞争力递增、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较高的贡献率、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改善和国际分工利益持续扩大五个方面(彭红斌,2002);(4)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福利,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也包括环境的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不仅考虑物质资本的投入,也关注环境资本的消耗(贾晓蕾,2003);(5)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促进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并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明生、何天祥,2005);等。

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特点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有不同的归纳,主要有:(1)环境成本内在化、自由贸易、公平贸易、贸易产品绿色化4项原则(资树荣,2001);(2)效率性、持续性和公平性3个基本原则(沈根荣,1997);(3)可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3项原则(贾晓蕾,2003);(4)“以人为本”和公平性2项原则(易瑾超,2005);等。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1)外贸总量的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改善和外贸效益提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个特征(李雪峰,2005);(2)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并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时间和空间的结合3个特征(苏珊珊,2005);等。

3.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

王云凤、石友梅(2005)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出发,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彭红斌(2002)运用现代系统学理论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性增长系统和质性发展系统两个子系统,有量性增长较快而质性发展不足的质-量不平衡发展、量性增长不足而质性发展较快的质-量不平衡发展和质-量协调发展的三种类型,只有质-量协调发展的外贸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和竞争压力,平衡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政府管理机制、市场机制、自律机制、社会机制和国际规范机制等。

4.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及能力

要素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制度安排的可持续性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贾晓蕾,200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包括由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构成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国际贸易本身的特点与趋势等;国内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态环境基本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基本国情以及对外贸易条件等(彭红斌,200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促进外贸量性增长和质性发展的能力,包括内部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内部发展能力主要由系统结构与功能决定,外部发展能力是外部环境对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支持能力;可从增强支撑能力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两方面提高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彭红斌,2002)。

5.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如何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见解,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是推进外贸创新;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健全出口贸易促进体系、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对外贸易标准化以及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促进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相对稳定、鼓励企业投资以及加快进口贸易体制改革等(彭红斌,2002)。

单纯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行有协调的自由贸易政策才是最佳的选择(刘力,1999)。

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立法和政策导向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立高素质外贸队伍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刘建明,1997)。

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从计划体制下的粗放型增长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二是转变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问题作为重点纳入其中,建立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贾晓蕾,2003)。

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避免跌入“比较利益陷阱”;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绿色营销;加强立法工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张作鹏,1998)。

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外贸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和高效的管理机构,构建以综合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评估体系(赵西山,2004)。

积极改善对外贸易国内地区结构,大力推进出口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加强对外贸易管理,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李红兵、张胜利、赵新平,2005);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效益型转变,制定与环境政策协调的绿色贸易政策及绿色贸易立法,实行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产品营销的绿色一体化(赵晓晨,1999)。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李军,2006);通过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陈勇兵,2005);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周建军、王江,2006);以“保护人权”的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马兴永,200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周洲、吴国蔚,2004);采取逆比较优势战略促进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尹浩华,2005);等等。

6.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与模型

我国学者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模型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袁永友、刘建明(2004)依据科学性、概括性、可行性、导向性和独立性的原则构建了由对外贸易规模总量、服务贸易总量/货物贸易总量比例、贸易收益增率比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易技术效益、对外贸易生态效益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7类评价指标构成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综合运用抽象、系统、定量、比较等方法来建立上述指标体系;

谷志红、刘东晓、王会青(2005)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层叠体系的设计,并通过建立多因素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

李明生和何天祥(2005)根据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原则,将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系统―目标―指标”三个层次的框架结构(第一层次为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第二层次为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效益、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7个目标层,第三层次为各个目标层的具体评价指标),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并对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的湖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缪慧(2006)在李明生和何天祥的研究基础上,将其目标层改为对外贸易的规模总量、贸易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应6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

此外,(彭红斌,2002)从环境资源支撑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平衡能力等方面构建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周茂荣、周念利(2005)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序评价模型。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些共识:必须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跳出外贸领域,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整体角度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不但要实现外贸规模的增长,还要促成外贸结构的提升,不但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效益、技术效益等;当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环境与贸易的冲突;等。可以说,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正在形成。

但由于研究中重实证而轻规范,一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分散、零乱,缺乏系统性,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很多观点是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的,理论提升不够。比如关于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常研究的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未能从一般理论的高度探讨一国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因此,在今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要进一步强化一般理论的研究,并使之系统化。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系统化并不是基础理论的统一化和研究方法的一致化;相反,多种理论的运用和多种方法的使用,对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此外,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尤其是如何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技术效益以及资源效益,还需要深入研究。从已有的成果看,基本上是根据产品(包括服务)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实绩来进行评价的。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探索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其实绩并不一定完全对应,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更能体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技术效益以及资源效益等。二是从要素贸易的角度设计指标体系。贸易活动促使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从社会经济整体角度看,产品对外贸易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产品的价值分解为自然资源价值、劳动力成本、技术附加值等,进而以要素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来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这样比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更有说服力。当然,这需要统计方法和基础数据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勇兵:2005.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4):156-158

[2]谷志红刘东晓王会青:2005.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J].统计与决策(5):18-19

[3]贾晓蕾:2003.环境规制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3):53-56

[4]姜琳:2000.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趋向[J].东岳论丛,21(6):48-50

[5]李红兵张胜利赵新平:2005.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与管理,19(10):90-92

[6]李军:2006.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8):19-21

[7]李明生何天祥:2005.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求索(2):8-11

[8]李巍:2004.WTO法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5):122-124

[9]李雪峰:2005.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前沿(11):58-60

[10]刘建明:1997.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12):15-17

[11]刘力:1999.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56-60

[12]马兴永:2004.在WTO框架下实现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D].中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10

[13]缪慧:2006.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5-44

[14]彭红斌:2002.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15]沈根荣:1997.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7-11

[16]苏珊珊:2005.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4):19-18

[17]王礼刚:2005.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状分析及路径反思[J].兰州商学院学报,21(3):32-35

三角贸易论文篇10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城镇空间形态、历史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are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rom qin to opium wa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own before group space for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induces the towns in the area the history of the space form groups feature, and mining the deep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behi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reveal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its formation was long time the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empire of the policies.

Key words: the pearl river delta, town, town group space form, characteristic history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李绮云: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广州市番禺区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办公室工程师。

当今城市的发展态势,正朝着区域城镇化和城镇区域化的方向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当代中国城镇空间发展群体化的典型地区,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相对于具体的建筑和单个的城镇空间,城镇群体形态具有更为稳定的结构,是各种非空间要素在历史的进程中积聚、交织并且互相更替而产生的空间反映,时间跨度累积的渐进性是其特性之一。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该地区现实及未来问题的探索。

1 城镇的历史演变进程及群体形态特点

1.1城镇历史演变进程

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历史从2800多年前的周代开始,广州开始作为一个城市存在 [1]。从秦汉起,广州就成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是南方最大的贸易港。但是,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地区却城镇凋零,主要的城市只有作为次级的行政中心和贸易中心的肇庆和惠州。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的细分,小城镇出现并逐步增加,但是比起中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仍可说是十分荒芜(图1)。

图1 珠江三角洲唐代城镇分布[2]

资料来源: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整理

明清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繁盛期。民间的海上贸易兴起,而珠江三角洲又是外贸兴盛的地区,因此,大量沿海港口贸易市镇兴起,其数量远远大于中国其它地区(表1)。另外商业活动的兴旺以及手工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工商业城镇和墟市的发展。据统计,明嘉靖年间珠江三角洲的墟市共有106个[3],此后,其数量还一直在不断地增加。

表1 清前期我国沿海港口贸易市镇统计

地区 广东 福建 浙江 江苏 北方

市镇数 67 20 15 22 8

资料来源: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4]

图2 清代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5]整理

1.2 城镇群体空间关系从弱联系到统一整体的演变

元以前的城镇,层次简单,只有城和镇两种类型。而这些城镇也仅为商品交换地,相互之间联系弱,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构不成等级关系,也没有性质和规模方面的从属关系。从城乡关系上看,尚处于一种弱联系的二元状态,城乡间因消费需求而发生的联系与全国性、世界性的物资调配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因此,这是一个区内弱联系的城镇网络,但区域与区外全国性、世界性的开发联系却十分强烈,从而形成了城市无不繁荣,乡村却难觅繁华的景观。

到了明清,珠江三角洲绝大多数城镇的联系网络纵横交错,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起到了全国经济网络中心的组织作用。商品经济使得城乡关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密切程度,城市与乡村被统一在一个整体的经济循环体系中,除了广泛的城镇之间的分工,还出现了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城乡人员的流动也相对自由。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大城市与市镇构成区域经济的立体网络,城乡之间逐渐结成区域性的整体。

1.3高首位度的城镇规模分布特点

清代末期,鸦片战争以前,是封建主义时期中国城镇体系最完整的时候,以之为代表,可以分析在传统社会经济条件下城镇发育成熟的规模分布规律。

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曾对1843年中国十几个区域的人口为1000以上的中心地的等级与规模关系做了分析。这里摘录其中有不同特色的的四个区域进行比较:华北、长江下游、云贵和岭南(图7)。

图7 清代中国四个地区的城镇规模分布分析图

资料来源: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晚期的城市》[7]

在规模分布分析图上,大城市显示斜率大的分布的区域,表明人口高度集中在区域最大中心地,相反的,斜率小的分布的区域,表明该区没有一个统领全区的中心,是相对分散的中心地体系。从图可见,有两个鲜明的首位例证,就是岭南和华北。它们也是施坚雅分析的所有区域中仅有的两个首位例证。如果把最大城市的人口同次于它的九个最大城市的人口的总和之比作为首位指数,那么岭南广州的指数为1.02,首都北京在华北的指数也只为0.86[7]。岭南七个最大的城市,有五个属于珠江三角洲,可见,珠江三角洲的五大城市首位度应该比岭南更高。这说明,珠江三角洲人口高度集中在城市里,尤其是高度集中在广州;古代广州在珠江三角洲中取得远远超越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成因分析

2.1 外向型商品经济是导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强首位度空间规模分布的主要因素。

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广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市,具体表现在:

(1)广州是中国开港最早的港市。广州同南洋诸国的贸易,起码开始于公元前220年以前,到现在已经2200多年了。

(2)广州是千年以来中国唯一一个一直持续兴旺不衰的港市。唐、宋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额已逐渐居国内各港之首,并且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在北宋年间,广州一港关税收入要占全国的九成。明代和清代,广州都有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并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在2000年的历史中,广州居于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只有两次被其它港市取代过[3]。第一次是南宋到元约一百年,由于南宋迁都杭州,给泉州港带来繁荣,而超过了广州。元末后,泉州逐步衰落。第二次是鸦片战争后,上海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广州这种外贸港市的地位使其获得了极高的首位度。从表面看来,首位表明过份集中,意味着地区服务特别集中,或主要城市起了一种超出它的地区腹地的作用。首位分布的形成都和某一方面规模门槛相联系。如作为一个国家中心的帝国首都北京,1843年为止在地区中所占的首位,在民政和军政方面对整个帝国来说它起到中心职能的作用。它的影响腹地是整个中国,而不仅仅是华北。

而地区城市体系的首位分布特点,很多同地区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当一个地区的最大城市异乎寻常地大的时候,它们那种过分的集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于相对地进行大量地区对外贸易”(施坚雅) [7]。广州可以说是这个论点的典型例证。差不多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广州,其所起的影响作用远超出了岭南地区。因而就该地区的城市体系而言,它的人口和集中程度相应地是过高的。

2.2 封建中国的政策因素和广州的地理因素是广州能够长期保持中国第一大港的地位,并长时间获得对外贸易垄断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1.广州能取得中国第一大港的地位,首先是由帝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的。封建中国一直以来都以泱泱大国自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对外向性的商业交流并不积极。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倭寇侵扰和清政府防止郑成功的反攻,前后实行了三百年的海禁。当时的珠江三角洲是作为中国的边缘地而存在的,虽然在政权上归属中央帝国,但在其它方面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正是因为广州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地位较低,因此得以作为唯一的对外窗口继续发展。可以说,广州成为垄断性外贸港口,受到政治性因素的影响是大于经济因素的。

2. 广州所处区位有利于对外贸易。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只能依靠海运,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海运航线是经南海到印度洋。广州位于南方的地理位置,更接近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各个港口。

3. 港口和航道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从唐代地图可以看出,在古中国,广州就位于珠江口(图1),既是河口港,也是海口港。广州港及其航道具有水位深、流量大、不淤浅的优良自然条件,建港以来,无论是内港还是外港,都没有发生过淤港或者航线改道的情况。相反的,有的港市,如泉州,淤港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4. 具备方便的交通条件。广州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综合型的交通枢纽。对内,可以以珠江为纽带,连接包括广东省以及湘、桂、赣和云、贵、川各省区部分地区的辽阔腹地;对外,以南海作走廊,直通欧、亚、非三大洲。除了海河联运外,广州还可以在沿海同内陆之间实行水陆联运。这使得其它非综合型的港口货物也逐步转至广州港。

从以上这些分析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种优势,无论是在以前还是今后。但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重心从南海、印度洋方向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以及原有政治影响因素的消失,珠江三角洲外贸的垄断地位将较难再现。这也是现在长三角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原因。

2.3 官贸性质的商品经济是广州未能带动珠三角发展的原因。

根据核心边缘理论,一个强大的核心会对周围产生扩散影响,为什么广州这个核心在明之前并没有带动珠三角发展,明后,珠三角的城镇群又依靠什么发展起来呢?

这种状况的产生也与外向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商品经济在当时帝国政策的影响下分为两种:官贸性质的与民间性质的商品经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商品经济给珠三角城镇带来了不同的发展状态。

封建中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古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为中央政权服务的。当时的物资交流,从地域上看,是以南北走向,连接到区域之外的交流最为发达;从形式来看,主要是官贸形式的物质交流;从交流品来看,官坊产品和官贵享受的奢侈品居多,如唐时,国外输入商品主要是“番药、珍宝”等[6]。这就使得外贸城市广州主要只是作为一个物资的中转港口而存在,有的只是跨越本区域的外向性联系。因此,它并不能像其它区域的大城市一样,对区域经济产生大的扩散影响。

然而,历史后期,民间产品贸易的比重慢慢增多。明以后,封建王朝的政策逐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农业渐行田赋折银,手工业方面逐渐以银代役和废除匠役,商业上逐步放松了对商人私营的禁忌,从而开始较有意识地将整个经济社会推到市场经济轨道上运行。这使得私营手工业、私营海内外贸易以及商品性农业都得到显著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6]。而广东正是上述政策的发轫地,庞大的商帮集团迅速兴起。北向输出的“广货”数量已经大于南下的商品量。在对外贸易方面,这一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市舶”繁于“官舶”[4],民间私人广泛卷入贸易活动使得交易数量数十百倍增长。从交流品上看,输出以民间的手工业产品为多,输入虽仍多奢侈品,但民间需用商品的比重已经大为增多。

这一阶段,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逐渐取代了中古时期的封建国家经济杠杆,商品经济对地区的影响开始显著增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同时,无论生产还是市场,地域分工的差异都十分明显。手工业生产及市场的专业分工导致了次级中心地的出现。中心地理论认为,与低级中心相比,高级中心供应较为专门化的商品,因而有着更为广阔的最大腹地。商业中心地的腹地范围与供应商的需求极限有关。因此,大城市对应的是对外贸易,中等城市对应本省的贸易,小城镇对应的是本县的贸易。明之前,只有广州一个大商业城市的情况,说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内贸易的贫乏。而明后,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本地区专业分工的发展,才促进了面对本区域的贸易和中心地的产生。珠三角的四大商业重镇广州、佛山、陈村、石龙,就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可见,官贸的对外贸易带动的是一个城市的繁荣,而民间对外贸易就带动了区域的发展。这使得明清时该区的城市化水平比中国其它的地方要高,人口更多地集中在大中城市中。

3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中国其它的城镇密集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发展历史具有其独有的地方特色。经济要素是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城镇群体形态最直接的因素,区位、帝国政策等要素,都是通过对经济的影响而最终反映到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形态上。与中国其它区域不同,这个区域的城镇的行政等级与其经济等级并不完全相称。外贸为主的商品经济是这个地区特有的影响因素。

注释:

[1] 蔡人群主编.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2]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