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4:08:56

三角形范文篇1

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材料)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从而促使学生后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就应该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鼓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这堂课我就在探究问题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表1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产生

2.表2学生合作辨别三角形三个角的情况——初步探究

3.表3学生根据表2自己的发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领悟,问题解决

(三)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获。

同时在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而课堂“活”起来才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显示学生的虎虎生气。要“活”必“动”,“动”了必“活”。

多感观地“动”。即嘴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

嘴动。嘴巴是表情达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观念,感情都要通过它来传送。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地读,说,议,问。要创造让学生发问的机会,培养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

耳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眼动。学会观察,能有顺序地观察。

三角形范文篇2

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材料)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从而促使学生后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就应该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鼓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这堂课我就在探究问题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表1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产生

2.表2学生合作辨别三角形三个角的情况——初步探究

3.表3学生根据表2自己的发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领悟,问题解决

(三)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获。

同时在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而课堂“活”起来才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显示学生的虎虎生气。要“活”必“动”,“动”了必“活”。

多感观地“动”。即嘴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

嘴动。嘴巴是表情达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观念,感情都要通过它来传送。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地读,说,议,问。要创造让学生发问的机会,培养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

耳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眼动。学会观察,能有顺序地观察。

三角形范文篇3

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材料)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从而促使学生后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就应该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鼓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这堂课我就在探究问题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表1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产生

2.表2学生合作辨别三角形三个角的情况——初步探究

3.表3学生根据表2自己的发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领悟,问题解决

(三)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获。

同时在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而课堂“活”起来才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显示学生的虎虎生气。要“活”必“动”,“动”了必“活”。

多感观地“动”。即嘴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

嘴动。嘴巴是表情达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观念,感情都要通过它来传送。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地读,说,议,问。要创造让学生发问的机会,培养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

耳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眼动。学会观察,能有顺序地观察。

三角形范文篇4

解:取BC的中点,记为点D,连结AD,则AD所在直线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大家知道,这样分割线一共有三条,分别是经过△ABC的三条中线的直线,能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除了这三条以外,还有很多种,并且对于△ABC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找到一条经过这点且把三角形面积平分的直线。

问题2:点E是△ABC中AB边上的任意一点,且AE≠BE,过点E求作一条直线,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解:如图2,取AB的中点D,连结CD,过点D作DF∥CE,交BC于点F,则直线EF就是所求的分割线。

证明:设CD、EF相交于点P

∵点D是AB的中点

∴AD=BD∴S△CAD=S△CBD

∴S四边形CAEP+S△PED=S四边形DPFB+S△PCF

又∵DF∥CE∴S△FED=S△DCF(同底等高)

即:S△PED=S△PCF

∴S四边形CAEP=S四边形DPFB

∴S四边形CAEP+SPCF=S四边形DPFB+S△PED

即S四边形AEFC=S△EBF

由此可知,把三角形面积进行平分的直线有无数条,而

且经过边上任意一条直线,运用梯形对角线的特殊性质,很容易作出这样的分割线。

那么,这些分割线会不会交于某特定的一点呢?

大家知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而三条中线交于它的重心,如果这些分割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点必定是三角形的重心。

问题3:已知:如图3,在△ABC中,G是△ABC的重心,过点G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S△AEF=S△ABC.

证明:延长AG,交BC于点D

∵点G是△ABC的重心

∴AG:AD=2:3

又∵EF∥BC,∴△AEF∽△ABC

三角形范文篇5

解:取BC的中点,记为点D,连结AD,则AD所在直线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大家知道,这样分割线一共有三条,分别是经过△ABC的三条中线的直线,能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除了这三条以外,还有很多种,并且对于△ABC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找到一条经过这点且把三角形面积平分的直线。

问题2:点E是△ABC中AB边上的任意一点,且AE≠BE,过点E求作一条直线,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解:如图2,取AB的中点D,连结CD,过点D作DF∥CE,交BC于点F,则直线EF就是所求的分割线。

证明:设CD、EF相交于点P

∵点D是AB的中点

∴AD=BD∴S△CAD=S△CBD

∴S四边形CAEP+S△PED=S四边形DPFB+S△PCF

又∵DF∥CE∴S△FED=S△DCF(同底等高)

即:S△PED=S△PCF

∴S四边形CAEP=S四边形DPFB

∴S四边形CAEP+SPCF=S四边形DPFB+S△PED

即S四边形AEFC=S△EBF

由此可知,把三角形面积进行平分的直线有无数条,而

且经过边上任意一条直线,运用梯形对角线的特殊性质,很容易作出这样的分割线。

那么,这些分割线会不会交于某特定的一点呢?

大家知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而三条中线交于它的重心,如果这些分割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点必定是三角形的重心。

问题3:已知:如图3,在△ABC中,G是△ABC的重心,过点G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S△AEF=S△ABC.

证明:延长AG,交BC于点D

∵点G是△ABC的重心

∴AG:AD=2:3

又∵EF∥BC,∴△AEF∽△ABC

三角形范文篇6

全等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开篇,是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之一。本章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七年级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之后来学习,为学习全等三角形奠定了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本节教材在编排上意在通过全等图案引入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又由直观演示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过渡,学生容易接受。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的元素;

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4、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5、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文字阅读与图形阅读,构建数学知识,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以阅读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情境激学法为辅等教学方法。教师一边用幻灯片演示讲解,一边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要以“实验为基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口。有机融合各种教法于一体,做到步步有序,环环相扣,不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生观察、归纳的方法

为了适应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水平,有序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2、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练习情况设疑引导,重在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展开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难于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教师要做到教法与指导学习的学法有机统一。通过幻灯片演示,学生用学具操作体会,最终完成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目标。

1、看听结合,形成表象。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讲解,形成表象。

2、手脑结合,自主探究,学生为主体,充分使用学具,动手操作体会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范文篇7

一、填鸭式的教学,害苦了自己

初上讲台,意气风发,总有点指点江山的狂傲。最早的教学,总是觉得知识简单。老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一节课啰啰唆唆,絮絮叨叨。求三角形的面积,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套用不就行了吗?多干脆,多利索,显得多潇洒。所以,教学过程也省略不少,更别说推理过程了。直到考试给了面积和高,求对应的底,学生大量出错,根本没有用面积乘以 2,然后除以高。这使我遭受重锤一击,犹如冷水浇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的教学方法肯定存在问题,这种只要结果,不知道过程的填鸭式教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经不起考试题型变化考验的,更别说“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第一次的考试结果令我教训深刻。我开始注意老教师的教学,虽然琐碎,可是教学内容很全面,作业很扎实,考试成绩也好一点。

二、没有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没有了想象力

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又到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我特意留心了怎样教的问题,也像老教师一样,把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完整地给学生展示了一遍,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三角形的面积,从拼接到切割等方法,一一不落地全部讲给学生,原以为这次可以了,却没有想到,学生似懂非懂,越发糊涂。不知道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不知道是我没讲清楚,还是学生没听明白,总之,好像同一时空的平行线一样,没有交集。我不得不热剩饭,再回头,弄得狼狈不堪,仿佛雾里看花。也有一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甚至一看到这部分考试题,就有点心有余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使我深思了许久。

三、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给教学添上了翅膀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课堂许多抽象的知识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来了。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使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又一次到了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我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课堂上一一讲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样,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除以 2。随后,我又把切割的方法讲给学生,学习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学生明白了三角形面积的形成过程,对于这样的变化题目也可以应答上了,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尽如人意,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是不是可以更完美,教学效果更好呢?我还在思考,我想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研究题目,仔细地揣摩,找到理想的教学方式,那种课堂既生动,知识又能深入学生心中,还能应对三角形面积题型的变化而不惊慌失措的方法。只要心中有想法,实际工作有行动,总会找到办法。此后,我现场听课,反复观看视频课,从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提问,教师的总结,学生的回答、反应等甚至于总体的教学设计、课后答疑等。和其他教三角形面积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教学技艺,寻找好的教学效果,不断酝酿打造自己心中理想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不做或少做实践活动的呆板教学课,并没有教学上的实际突破,也没有教学上质的变化,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圈子,牢牢地禁锢住了我们。

四、猜想与求证活动的引入,使教学变得有趣而生动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只有亲自去做、去失败,才能获取实际的经验教训,也会把知识记得更牢固。同时,也把这种自主探索的精神和方法种在心里,成为自己今后学习工作的一种方法。再一次面临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针对课堂教学,我设计了三个递进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第三个问题探究归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他们分组合作,想怎么猜,就怎么猜。验证不了也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想看看,这样的教学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会不会在教学效果上有一点突破?取得一点成效?课堂上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数格子的办法。”有的学生说:“数格子只能求出大约的面积,不能准确计算,可以用拼接的方法,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这样,三角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又问:“哪钝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马老师,你用几何画板画出三角形,面积自动就可以出来。”“切割的方法也可以。”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好的,谁说的办法好呢,你按你说的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样,大家从中取舍,对于知识的全貌了解得更加清楚,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学会了不同方法的结合。最终,大家觉得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更容易理解,对于除以 2 也更能体会。借助同底等高三角形都相等的例子,渗透等积变形的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思考。学生经历观察、发现、质疑的过程,是数学学习中很有价值的事情。我再用多媒体演示一遍,重点的地方加以提示,教学效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五、把不同的方法和信息技术以及学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积累了这样的教学经验以后,再到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套教学方法。活动一是设计分组,给出问题。每个小组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成员分工各司其职。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仔细地验证,尽情地交流,总能找到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法,学生讲,学生听。不明白就提问,回答必须清楚,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活动之三是演示,学生用剪好的三角形拼接,这样得到的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老师只要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一遍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的过程,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就像黑暗的教室进来一束光。活动四是练习题的质量。题型多样,多看多练多思,选精题型。控制数量,注重质量。不搞题海,少而精。既要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又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营造乐而好学、玩中带学、学而多趣的良好学习氛围。活动五是把切割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作为选学的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解决,老师不做强求。所谓“教无定法,适合最好”。有时候,看到学生“叽叽喳喳”,课堂秩序不良,也觉得需要控制,可是想一想,教学总是有得有失,如果到得了西瓜,那么丢掉一点芝麻也算值得。毕竟,十全十美的教学只是教师的理想追求而已。

六、从“面面俱全”到“去伪存真”,从“滔滔不绝”到“画龙点睛”,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初上讲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生搬硬套,似乎无所不能,其实漏洞百出,浅薄无知。稍长一点,知道教学无止境,生怕漏下一点,生怕学生听不懂,讲得详细再详细,深入再深入。环节紧紧相扣,整节课像水龙头流水一样流畅。可是过后学生印象并不深刻,甚至于未曾耳闻一样。学生坐得规规矩矩,整齐划一。老师说得有板有眼,照本宣科。一节课下来,似乎找不出毛病,实际上学生一脸懵懂,脑子一盆糨糊。这是教师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似乎满腹经纶,提问也只不过是课堂的点缀,根本不去“望、闻、切、问”,这样的教师真是初级教师,似乎每一个初上讲台的教师都这样。等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有了“学”“问”之后,才知道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舞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主体”,实际上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没有转变,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配合而已,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全面发挥。等上了年纪,不断地反思之后,才知道,不把知识形成的过程交给学生,不让学生自己从“出发的路”找到“回家的路”,学生永远学不会自主学习,也根本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即便是考试成绩很好,依然是机器产物,像极了复制品。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主见,更别说创新性了。其实,许多年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说过:“这么多年,没有大师出现,一定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呀”。这句话,最应该反思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理科学生怎样把课堂和工厂实践结合起来?既要想得到,还要做得出。从课本到实践,再回到课本,不断地循环往复,学生的创新发展就可以培养出来。我们不能把教育学生当成复印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解题思路,完全一致的答案,什么都整齐划一、一丝不差,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教育是可怕的。固化思维、人云亦云,害怕出错、从众如流,怎么可能有创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何时真正实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立身前行,从自己开始,把这种敢于错、大胆错,错了也值得骄傲的理念传给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秉承这一理念,就是教师的职责之一。

七、从高超的教学艺术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华丽转身

三角形范文篇8

1.创新人才的特征。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观能动的从事与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该类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为: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全面的思维;有务实开拓的探索精神,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简言之,创新人才在思维方式,能力素养,人格特征等方面应具备创新的特质。作为当今高校的主要“产品”之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人才质量的优劣,并影响学校竞争力。实践证明,在新的历时期,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学校重中之重的人才培养目标。

2.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校风、教育思想、管理水平、后勤服务以及文化设施等多个环节、多种因素相互综合、相互影响的产物,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现。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感染学生,采用不同于课堂教育的模式,发挥其陶冶个人情操、砥砺品格德行的作用,还可以逐步成为学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3.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构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校园文化的发展对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促进和示范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又可以内化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合适的校园文化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直接影响高校是否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可以有效地推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自由的外部氛围。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黄金三角形”文化载体模型构建

“黄金三角形”文化载体模型,基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围绕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创新引入制度载体、物质载体及活动载体作为模型顶点,通过统一育人思路,将三者紧密联系,组成稳固的三角形的结构,保证立足点的正确性,使校园文化建设稳步运作,使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可能。具体如下:

1.明确“平等引导”的校园文化育人思路。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首先明确“平等、引导”的育人思路,并将这一思路全面贯彻于“三项载体”的建设中,真正使校园文化载体模型发挥实效。人才培养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还要有“给全才以平台,给偏才以机遇,给怪才以空间”的观念,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渠道与空间,给予每一位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可能。在培养思路上,要树立引导、吸引的观念,而不是强迫、灌输。创新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保护他们的探求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

2.完善“导向明确”的校园文化制度载体。一方面,维持学校正常秩序需要安全合理有目的性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平等•引导”的育人思路要求下,模型对校园文化制度载体的构建提出以下要求:第一,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制度文化创新。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要调整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适当调减不符合当展的陈旧课程内容,增加创新型的反映新思维新形势的内容。这样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社会发展趋势就能够被及时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发展,并逐步引入案例教学、生活教学、创意教学等新模式,以帮助学生培养探索发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创造性思维,将“由老师教授”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由老师引导”的互动性学习。第二,优化育人方案,引导创新人才成长。学校要坚持以“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建立育人制度。高校应创造自由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的不同学术观点的意见应该被鼓励和接纳,要支持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设立与其相对应的课程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老师。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一杆到底”的“批处理”培养模式,建立合理平等自由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加大实践学习的比重,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第三,加强非课堂环境管理,健全创新激励制度。作为学生休息娱乐、学习交友重要场所的寝室、班级和社团,较之课堂而言,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信息,促进其思想的交流与分享,因而成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表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之一。因此,加强对非课堂环境的管理,可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帮助学生制定系列科学、合理的生活计划,保证学生高效、有序地完成常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寝室、班级间的文化交流,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会与他人合作;支持并引导高校社团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升华情感,积极主动地碳素与学习,在校园不同场合中认识社会,思考认识,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建立起创新激励机制,然而,这些激励方式的设置可能更多地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而偏离了学生的真实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增强激励效果;并且,需要增强学生对奖励的感受性,使其真正感受到学校在关注、关心着他们。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有时一句鼓励、一块糖也能使学生拥有前进的动力。

3.建设“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物质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综合考虑学校的建筑设计、物质设施、活动场地等,尤其是校园的绿化、美化工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了一所高校的传统和人文底蕴。因此,“黄金三角形”模型体系要求高校注重合理得规划布局校园结构,将校园文化环境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本校的传统特色体现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首先,应注意更新校园科学教研设备,加快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并且秉持“人人平等”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接触。加大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力度,为学校社团发展、学校学生组织交流提供必要硬件。此外,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新媒体等平台资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为其拓展多种渠道和空间。

三角形范文篇9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图})

积=底×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

三角形范文篇10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图})

积=底×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