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2 17:49:56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顶岗实习;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l(2010)05-0089-02

一、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意义

“工学结合”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交替安排理论课学习和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可达到三方(企业、学校、学生)受益。即企业获得了储备稳定人力资源并且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学校方面可以以此为契机,适当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引进企业标准和教师、拥有稳定校外实习基地、改革学校教学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享受实习津贴、提高职业技能、从而获得就业岗位。

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概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教研室在学院领导的安排支持下,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制定周密计划,联合北戴河幸运国际酒店、杭州萧山国际酒店(四星)深圳银轩酒店(四星)嘉兴平湖圣克雷酒店(四星)深圳百合酒店(五星)等优秀饭店企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于2008年5月-8月、2009年4月-1月、2010-年4月10月,分别安排旅游0601、0701、酒店0802、0901班162名同学到北戴河幸运国际酒店接待部、餐饮部、客务部、商务中心、会议中心等部门实行顶岗实习活动。通过真实岗位环境的职业体验。学生可以更好的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生产和社会实践。迅速提升和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同时将工作体验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快速提升其职业素质,使之成为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顶岗实习期间管理程序上采用企业、学校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三方共同管理。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要求填写顶岗实习报告册、实习周志,实习考核采用企业、学校双重考核的方式。

三、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

(一)顶岗实习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不足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不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差距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

2.适应能力不强

学生参加酒店的定岗实习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要有遇事不慌的应变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等。而现在的多数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优越,一时间难以接受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

3.缺乏职业素质

现代酒店行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敬业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工作态度。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缺乏社会经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较弱,缺乏合作精神,这都为将来的就业埋下了隐患。

(二)学生酒店实训感想

切身感受了工作单位对员工的实际要求和酒店业的服务标准。掌握了各服务岗位的基本技能;熟悉了酒店业的运行规律及特点,增强了对酒店管理的认识;增长了社会见识,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开阔了视野、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

(三)获奖证书展示

由工业与信息化部机关服务局联合举办的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近日举行,在北戴河幸运国际酒店顶岗实习的我院酒店管理专业0802班学生周国峰、张彩宏、郑晨和段媚同学载誉而归。分别荣获客房技能组银奖和餐饮技能组银奖。

(四)酒店对顶岗实习的评价

个人品德较好。勤勉守纪,服从分配和管理,对新的工作任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有集体荣誉感;适应岗位快,工作效率较高,办事认真,能吃苦。操作程序清晰、规范;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头脑灵活、好学,工作技能提升较快。大多数学生能在1个月内比较熟练地掌握业务技能。

四、推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探索与实践的若干建议

(一)扎实开展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入学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大赛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和顶岗实习的环境有所认知和准备,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介绍、校内外实训基地介绍、参观本地高星级酒店、邀请酒店经理人做报告等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酒店的工作类型和所需岗位要求,为自己定向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学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不断渗透行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提前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此外,也可以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举办一个成功的实习动员大会

举办的实习动员大会一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的情况,相关的实习协议,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实习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理性地面对实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强调酒店实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实习目的。同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签订实习协议,建立实习档案

为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应确定实习管理教师,负责实习期学生的管理、家长的联系及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学校还应当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实习协议,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协议,接受学校和酒店的双重管理。

(二)明确带队老师在顶岗实习中的作用

,带队老师应提前制订好实习计划,并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带队老师应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应在实习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带队老师代表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顶岗实习考核方法,根据企业对岗位职责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探索。

(三)强化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实习效果

一方面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另外应加强与酒店的协调、合作。

(四)注重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2

实习是高校学生与社会岗位进行沟通的桥梁,对酒店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效能,便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兢兢业业,体现实习真正的价值。

一、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生通过在酒店实习,可以将在校学习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酒店中,根据酒店实际的现状灵活运用知识点,总结经验,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通过实训提升自己。但是实际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习生积累经验。因为在实习阶段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实习效能低,实习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

(一)酒店对实习生的态度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在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对酒店的发展而言,其需要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的参与,学生通过在酒店的顶岗实习,能有效促进酒店的发展。调查显示,学生在实习期间,酒店并不会一视同仁,许多实习生的工作与酒店正式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一样,但是实习生的工资却十分低。酒店的发展急需人才的参与,但是因为实习生并没有毕业,酒店考虑到实习生毕业后会不会留在酒店工作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酒店会考虑自身利益,降低实习生工资。而实习生因为工资低,所以会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也会消极,从而导致实习效能降低,这不利于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二)校方安排实习的问题

高校与企业联系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分配学生到定向的酒店。但是在签订协议前,许多学校并没有实地考察酒店的情况,只负责签订协议,安排学生实习。而很多酒店对实习生的态度极差,而且存在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差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实习效能降低。

(三)顶岗实习生自身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很多高校生并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在实习期间出现不服从管理等问题。酒店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顾客,是处理顾客问题,及时提供顾客需要的物品。有些实习生工作中出现问题,在被主管批评时,因心理接受能力差,可能出现顶撞、辞职的问题。实习生不改正自身的问题,不听取别人有益的建议,我行我素,对工作没有耐心等也会导致造成实习效能降低。

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效能的提升策略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和酒店应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实习的效能,从而使学生在获取实践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感,为其毕业后投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建立公平公正的实习机制

酒店应帮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如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工作或学习的问题,酒店应提供帮助,而不是变相地压榨实习生。酒店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实习机制,激励实习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学生实习工作应从基础开始,所以酒店应设立相应的机制,让学生完成基础工作,且符合标准后,才能晋升下一个阶段。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酒店应高效地进行安排,使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并定期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汇总,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校方落实定向酒店的情况

高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会与一些酒店签订协议,安排学生到定向的酒店实习,学校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签订协议前应到酒店进行实地的考察,尤其是要对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安排进行重点考察,然后与符合标准的酒店签订协议,不可为了利益盲目签订协议。此外,校方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到实地酒店查看酒店对实习生的安排是否如协议规定的那样。校方在签订酒店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质量好、服务好、运行良好的酒店,从而真正使学生通过在定向酒店中的实习提升自己。

(三)顶岗实习生应提升自己

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实习生应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实习中多掌握酒店管理的实践知识,收敛自己的个性,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工作中不懂的方面要及时请教同事,并采纳同事的善言,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快地成长。实习过程是学生锻炼自己的过程,所以学生应有强大自己的内心,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积累经验,储备知识,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真正明白工作与校园的不同,端正工作态度,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职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4日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一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社会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这种特性和酒店等服务类企业的环境是有冲突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顶岗实习生职业意识比较薄弱,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高骛远,岗位稳定性差。对于大多数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一开始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在这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顶岗实习期间,通过具体岗位的实际锻炼,学习更多的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多数顶岗实习学生希望在整个顶岗实习期内能够到酒店企业多个岗位轮岗实习,来获取酒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而这个愿望与相关酒店企业的期望往往是截然相反的。从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等因素考虑,酒店企业更希望单个实习生在某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具体岗位长期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安排单个实习生在某一个具体岗位或者部门呆几个月,甚至一直到实习期结束。而且,在实践中,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生比较集中的安排在客房、餐饮、前厅等一线服务岗位和部门,这些岗位和部门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实习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就能够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从而独立顶岗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这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月中,实习生都能够保持较好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很多顶岗实习生就沉不住了,觉得长时间在同一个岗位上的枯燥无比,难以忍受,于是一心想着去其他岗位上轮岗,开始“应付”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个人主义,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是脱离学校学习环境,完全在酒店企业内部进行的,而酒店企业内部环境与大学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大学的环境相对独立,提倡个性和自由发展,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里面也是相对独立的,酒店企业内部则不同,虽然酒店内部员工众多,但是按照分工协作和层级管理组织起来的一个严密的机构,必须紧密协作,团结互助,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也就是要求酒店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还能够团结协作,为各部门岗位的员工提供便利甚至协助。以酒店餐饮部门岗位服务为例,从迎宾服务到点菜服务,再到后台服务,再到席间服务,再到结账服务,整个过程需要各个岗位密切配合,任何一个服务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服务人员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餐饮服务的水平,进而给酒店企业带来损失。顶岗实习学生从自己比较适应的大学学习环境进入酒店的工作环境,往往不适应从自由个性到团结协作的转变,尤其是对于这些“90后”的大学生,往往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里面无法自拔,只做自己岗位的事情,对关联岗位和整个部门乃至整个酒店的事情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变成了酒店内部的“独行客”。

(三)自由散漫,不能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作为服务行业,酒店企业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方面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都会制定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会为这些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实习学生而言,以往在学校里,虽然学校也有各种各样的校纪班规,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学的管理是比较人性化甚至比较宽松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都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惩治处分为辅,一般也不会有严重的处分。一直在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学生进入酒店企业,发现这里完全不一样了,很多酒店企业内部的奖惩措施都是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比如最简单的迟到早退,往往就用扣发工资或者实习津贴来体现,这对于本来收入就很微薄的学生来说,很难接受,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认为相关的企业过于严格,管理制度死板,缺乏人性化,有的学生甚至干脆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对着干。

(四)吃不得苦,服务态度差。酒店行业与很多其他行业不同,大多数员工从事的工作是比较繁琐和辛苦的,而且由于酒店工作是为顾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工作,职业性质不仅要求员工能吃苦,还要有较好的服务态度。但是现在的这一批大学生,既是“90后”又是“独生子女”,一般从小就娇生惯养,不仅从来没吃过苦,而且往往成长的过程是“被服务”的过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围着转。虽然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学校老师可能也反复讲,到了岗位会很辛苦,但是只有真正走上岗位,学生们才知道这个行业工作的辛苦程度。在学生独立上岗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服务意识的理解还不够,容易怨声载道,怕吃苦、怕加班,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容易把这种情绪带进来,面对顾客的时候不时会表现出不热情,甚至不耐烦,服务态度不好,影响酒店对客服务质量。

二、高职院校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途径

职业意识的培养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一进入大学后,就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促使学生逐渐从酒店实习生的角色转变成旅游职业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

(一)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高职院校的德育通过两个途径来开展:第一个途径是通过德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德育理论课程,也就是我们一般习惯说的所谓“两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组成,他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德育课程体系,应该说教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最近这几年,由于高职专业越来越多的突出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德育课程的内容和课时都收到了较大压缩,而且德育课程大多数是大班上课,授课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比较有限,教学效果受到一些影响;第二个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国高校建国以来一直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和政治引导等方面,政治辅导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在高职院校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当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政治辅导员应当结合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情况,拓展自己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相应的专业,正确认识未来将要从事的相应的行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紧密的一个群体,加上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辅导员也是由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担任,与学生沟通起来障碍较少,因而辅导员的教育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二)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酒店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比如客房、餐饮、前厅等各岗位部门的操作技能和技巧,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来进行训练,但是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甚至是忽视的,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应该将对职业意识的培养贯彻到专业教育中,具体的讲,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店行业。我们综合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好出不好进”的特点,就是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比较好,供不应求,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却在逐年下滑,有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甚至很多学生是通过调剂进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整个社会包括高中毕业生对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酒店管理职业是伺候人的职业,认为酒店管理行业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如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店行业和酒店职业,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特色和职业发展的前景。

总的来讲,在专业教学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潜移默化的了解和理解酒店职业,在学生刚刚入学的一年级,主要安排专业基础课,比如《酒店管理概论》、《酒店服务意识》、《酒店经理人概论》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真正的酒店行业和酒店专业,逐步接受酒店服务的理念,了解酒店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高素质的要求,理解酒店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和前景。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再开设相应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岗位课程,特别是通过实践教学来让学生提前理解和适应酒店行业的要求,逐渐认识酒店职业的特殊性,逐步提高相应的酒店职业意识。

2、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平台,多种方式强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课堂教学是一个方面,很多时候,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有重要的意义。

在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集体项目的比赛中,需要参赛队员甚至拉拉队的精诚团结,协作一致,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服从集体的观念和团队意识。在才艺和专业技能展示类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需要将自己的才艺和专业技能展现给大家,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地创新创造,能够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学校一般都有很多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内容多姿多彩,比如有志愿者活动,比如有爱心奉献活动,还有一些做环境保护的社团活动,无论是哪一种,性质都是为他人服务,为公众服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尤其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最重要的依托力量。除了理论和实践教育所需的校内专业师资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师资群体需要关注。比如驻店老师,驻店老师是指高职院校派驻到酒店内部的专业教师,主要从事顶岗实习生的管理,处理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协调顶岗实习生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学校派驻酒店的驻店老师的时间都是与顶岗实习生的实习期限相统一的,有的还与实习生同吃同住,甚至在酒店内部担任一定的岗位和职务。驻店老师特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该以驻店老师为抓手,通过提高驻店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协调能力,来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来自高等院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也是从一个学校到另外一个学校,研究生大学毕业之后就走上了高职院校的讲台,并没有太多的酒店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在实践操作中,高职院校应该尽量邀请酒店行业的行业专家,甚至酒店老总等来给学生讲课,效果往往会更好。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已经毕业、在酒店里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学长,当然最好是本校的毕业生,来开设讲座或者交流会,与在校生交流酒店从业的经历,他们的经验与在校生的体会更为接近,也更容易被在校生所接受,因而职业意识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文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3.

[2]卢小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心理初探[J].企业导报,2013.6.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4

1.1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的效果、类型、时限、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然而针对酒店实习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侯国林提出了5种实习模式设想:

①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②要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③校企一体化模式;

④“3+1”模式,即采用3年学习,1年实习的方式;

⑤实习

模式国际化,即让学生到国际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吴洪梅、李丽等学者比较赞同大多数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院校实行传统的“2+1”实习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知识,1年到企业实习。侯明贤、郑海燕等通过对传统实习模式的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应、思考、研究”3步渐进的实习教学模式和严格挑选实习合作企业,实行轮岗制、多岗位选择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

1.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定位

在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3个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学生当为应用型,中职学生属于技能型,那高职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将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在酒店中层以上管理者。即部分学生就业时可进入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实现高位就业,经过2~3年的工作努力,便可胜任、进入部门经理岗位工作,这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任务要求。它将改变即使毕业生能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也仍要去充当“劳动力”角色的现实。因此,进行顶岗实习模式改革创新,实现酒店专业学生高位就业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2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在较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2+1”或“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3年的教学时间里,有2年时间或者是1年半时间在校内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时间或者1年半的时间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仔细分析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其不足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

2.1来自于学校由于缺乏先进的实习教学理念和系统的实习教学方案,使得学校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对于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因此使得学校在实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2.2来自于酒店

传统实习模式多强调实习生的“员工”角色,实习生更像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单调、乏味、重复性的工作,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学生新鲜感、兴奋劲逐渐消退,实习的稳定性也变差。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周密的实习计划、没有轮岗安排、没有具体实习指导人员、没有相应的阶段培训计划,实习生得不到细致的实习指导,不能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实习热情受挫,不配合工作,以种种理由提出请假甚至终止实习的申请。

2.3来自于学生自身

一些学生将实习当作一种负担,为了完成实习而实习,没有意识到实习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目光较为短浅,只关心一些低层次的问题,例如:薪金待遇高低、假日休息时间多少、住宿条件如何、伙食好坏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实习教学目的,制约了实习教学步伐,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建立具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创新模式,以适应现代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满足我们对学生高位就业的培养目标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3+3+3+3”创新实习模式的构建

“3+3+3+3”顶岗实习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构建3个实习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确定3个学习内容(技能学习、外语学习、管理能力学习)、制定3个制度(岗位调配制度、过程指导制度、实习生档案制度)和考核3个阶段(3个月、6个月、1年)的新的顶岗实习模式,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其实习岗位的工作,独挡一面。

3.1一“3”———建立3个系统

顶岗实习创新模式“3+3+3+3”主要由3个系统构成,即保障系统、运行系统和评价系统。

3.1.1保障系统

3.1.1.1思想保障

做好思想保障工作是实习工作的大前提,在实习前夕开实习动员大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解除家长对实习的疑虑和误解;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预见实习中的种种困难。

3.1.1.2条件保障

它是实习工作的坚强后盾。选择具有良好企业文化、高品质服务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酒店进行校企合作,为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教学基地;不断地进行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借助企业导师力量为顶岗实习提供技术保障;保证学生的食宿条件,提高实习生活质量,为顶岗实习提供物质保障。

3.1.1.3法律保障

它是顶岗实习的护身符,通过签订一系列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的共同利益。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用人数量、用人时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酒店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也是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

3.1.2运行系统

主要包括实习培养目标的确立、合作单位的选择、实习协议的签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联合教学方案的设计、现场教学的实施、工作岗位的调换、工作重点的制定和工作情况的检查等。学校要认真进行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企业,与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实习培养目标,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现场教学,同时还要为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实习生提供轮岗工作和锻炼的机会,确定工作重点,检查工作效果。

3.1.3评价系统

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共同参与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评价的内容包括实习方案评价、实习过程评价和实习效果评价,这样使得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自评(通过填写《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同学互评和校企双方导师综合评价,这样使得评价方法更多样,评价结果更客观。

3.2二“3”———学习3个内容

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内容应该由3个部分组成。3.2.1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应该由各部门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操作规范、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最终考核给予成绩。3.2.2外语培训主要是英语的培训,通过讲授、影视欣赏、口语对话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英语对客服务,同时提高外语能力也为个人职位晋升增加筹码。3.2.3管理能力培训对于一些实习表现较好、个人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实习生,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管理能力培训,并为其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

3.3三“3”———制定3个制度

3.3.1岗位调配制度

实习岗位的分配一方面由酒店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挑选,另一方面老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长对酒店进行推荐。目的是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的工作,加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可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尽管岗位调配对学生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然而轮岗对酒店来说意味着增加培训负担,所以多数酒店不愿这样做,为此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轮岗条件,满足条件的允许轮岗,如经过酒店系统培训后在本部门工作3个月以上,在本部门表现优秀,包括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过考核成绩良好的。尽量做到兼顾酒店和学生双方利益。

3.3.2过程指导制度

顶岗实习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并由“3个导师”共同负责实习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管理。这3个导师分别是“职业导师”、“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职业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导师”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到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组织好校外教学。“企业导师”主要由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上岗培训、实习指导、安全教育等工作。根据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工作要点,其中1~3个月,工作的要点是帮助学生适应实习生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3~6个月,工作的要点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岗,并建议其学习基层管理知识;6~12个月,工作要点是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协助其调换工作。

3.3.3建立实习生档案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过程,总结实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建立实习生档案,包括实习岗位说明,岗前培训内容,工作场地、场景照片,工作成果,实习日记、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和各种考核表格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将一名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总结实习的经验和教训。

3.4四“3”———考核3个阶段

建立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在学生实习期间的3个月、6个月和1年这3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外语能力等。

3.4.1、3个月阶段学生实习的前3个月主要是以适应为主,包括对酒店工作环境的熟悉、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适应,以及对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适应等等。有很多学生由于适应不了这些方面,所以在实习初期就出现逃避实习等问题。所以把这一阶段作为第一个考核点,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实习的适应程度和心理动态,以便进一步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3.4.2、6个月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酒店对于每一个实习生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需要酒店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轮岗,这样既使得优秀的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激励作用。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5

(1)与酒店中西餐厅的主管和经理座谈了解我校实习生的工作状态,了解酒店企业专业用人需求特点,学习酒店中西餐厅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2)在酒店中西餐厅营业运营期间,以实习主管的身份留意观察酒店不同岗位的员工服务用餐客人的方式以及灵活处理客人纠纷的技巧。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1)与总经理座谈,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行业经验,为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提供教学建议。(2)与旅游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如何依据旅游客人的需求计调制作旅游线路,并学习组团计调如何向地接社询问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价格,然后再把完整的报价和完整的线路行程汇报给旅游客人,从而为旅行社计调业务的教学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完善的思路。(3)与会议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旅行社如何向会议主办方提供完善的会议接待方案,具体而言包括酒店会议场地布置、参会人员的酒店住宿安排以及参会人员接送服务的车辆安排。(4)与公司财务总监座谈,学习了解旅行社在经营上的办公费用开支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从而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在财务方面的教学提供行业经验和建议。(5)参与旅游客人和参会客人的接送服务接待工作,学习旅行社在接送服务环节的接待要求和服务流程,为旅行社接送服务环节的教学积累真实的教学案例。(6)参与单位团队京山鸳鸯溪漂流一日游活动的跟团实习活动,了解学习旅行社在一日游旅游活动的旅游安排情况和旅游费用的支出情况与公司利润的获取情况。(7)参加公司每周日早上的例会,听取公司各位同事对旅游业务的执行情况和公司总经理对上周工作的总结和本周工作计划的安排,依据自身的顶岗实践情况谈收获与体会,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8)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从而学习了解设立旅行社的法律程序和所需要的文件资料。(9)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公司在旅行社业务、人事、财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文件,从而全面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流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性制度,帮助公司走向正规化发展。(10)协助公司总经理与两个业务总监完成对我校2011级导游专业学生的校园招聘工作,从而学习了解旅行社的用人要求和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要求。

二、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笔者曾经在深圳宝利来大酒店中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天时间,在深圳宝晖商务酒店西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一周左右。笔者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酒店中西餐厅的经理和主管们学到了很多酒店餐饮经营之道和餐饮服务理念。(2)在餐厅里,笔者认真观察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如何为客人服务,深刻认识到餐饮部实习生的辛苦。(3)在酒店餐厅,笔者观察了对用餐客人的服务流程以及用餐客人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为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通过向酒店的经理、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学习餐厅经营和服务的方式和理念,笔者认识到酒店对实习生看重的是灵活性和开口服务能力,从而也培养了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笔者曾经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周时间。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旅行社总经理学习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经验,完善了自身对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2)笔者向旅行社的计调和导游业务能手学习了旅行社计调业务流程和导游带团工作流程。(3)通过参与旅行社接送服务和跟团实践活动,笔者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高职教学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笔者协助旅行社总经理完成了面向我校大三毕业生的招 聘工作,认识到旅行社行业人士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得有在旅行社行业的工作经历,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6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更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因此,各中职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成为很多中职院校办学理念,顶岗实习已作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备环节。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讲,学生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不但能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特长,更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并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酒店来说,顶岗实习为酒店提供了固定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在酒店劳动力市场极度匮乏的当下,酒店若能通过顶岗实习物色到优秀的实习生资源并持续有效地进行培养,将会给酒店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于学校来说,酒店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专业教学环境,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场景不真实等诸多问题。

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方式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学校选择几家有长期合作意向的酒店作为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学生进入酒店顶岗实习。本人所任教的学校也从2009年开始和当地或是邻近地区的酒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按照教学计划并配合酒店的安排,每年都有派酒店专业学生去合作酒店实习。作为指导老师全程参与过实习活动,通过本人实践及调研,目前顶岗实习存在一些不够完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酒店、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还没有显现。

1.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不稳定性

学生进入酒店实习,酒店将学生完全视为普通员工进行管理,一般经过一星期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就开始按照正式员工工作量排班上岗。对于初次接触工作的实习生来说,酒店的工作量太大,工作任务繁重,加上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晚上下班时间不固定等),对于这些长期处在学校生活规律的学生来说,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上会有疲劳感。长此以往,学生内心会产生抱怨和不满,导致工作失误增多,工作兴趣减退,甚至出现旷工、离职现象。

2.学生的态度认识不到位,综合素质差,尤其是人际沟通和抗挫折能力

90后学生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在实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回避。实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进入酒店实习后,要面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较大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既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又要处理相对陌生的人际关系。例如,曾经有学生因为受不了领班对她的说话方式要求辞职。还有学生因为在温泉部的前厅工作收了假钞,害怕要负责任,于是也提出辞职。实习学生不能迅速地转换角色,总是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缺少“企业人”意识,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3.实习学生顶岗期校外综合管理难度大,尤其是人身安全保障

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到酒店后个人的自由空间度比较大。酒店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倒班,晚上或是凌晨下班后学生外出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4.酒店实习同工不同酬,学生存在不满情绪

学生去酒店实习,所从事的工作和劳动量与正式员工并无差异,而实习生待遇与正式员工之间却相差很多。部门内排班也不合理,实习生工资有时按小时计算,而旺季或者繁忙时段基本都是实习生上班。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存在,让学生感觉受到身份歧视,认为酒店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心理上失去平衡,导致学生丧失工作积极性,对酒店产生了不满情绪甚至仇视心理,更不会为酒店的长远利益着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实习会投机取巧,应付工作,没有了职业责任感,从而影响到酒店服务质量。

三、对顶岗实习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特点,家长的态度

首先,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均在18岁以下,他们基本上是因为没有机会上高中所以来到中职学习。文化知识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对自己没有自信,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更谈不上职业目标定位和职业长远规划。

其次,家长观念的影响及家长对学生实习的态度也导致了以上问题的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对酒店行业有误解,选择酒店这个专业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心底里也不愿意让孩子去酒店工作。因此,当学生们在实习时遇到困难或是向家长哭诉时,个别家长同意让孩子中断实习工作,这从某方面也导致了酒店专业学生实习的不稳定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脱节。职业教育应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我们学校现在的做法是餐厅或客房的实操课的标准是按照竞赛的标准,和酒店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和标准有差异,因此导致酒店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培训能够上岗的实习生。这也直接影响了酒店对学生的评价,同时造成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受挫。

第二,学校的信息系统滞后。有一些学校已经在校内建立了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参加实习的学生每天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按要求输入到系统中,企业也要定时在系统中评价实习生的工作情况。有了这个系统,在校老师和合作的企业都能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

第三,学校各科室合作意识不强,要共同建立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其实学生外出实习的管理并不是招生就业科、教务科和班主任的事情。一批学生外出企业实践,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学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企业评价自然高,其实就是广告效应。

第四,现有的实习生评价制度并不科学。现在的做法是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但评价者仅仅是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实习评价的过程应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宿舍同学评价、所属部门的领班评价、经理评价等等,这样的评价就不会流于形式,而是一份真实的实习成绩单。

3.合作酒店方的原因

第一,酒店过分关注企业效益,不重视对实习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生在酒店中一般都是从事一些一线员工的工作,例如中西餐餐厅的服务员、温泉或客房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些简单重复机械性的劳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工作感到厌倦,没有积极性。

第二,合作酒店内部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也会影响实习生的态度。融洽和谐且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更易融入企业。据调查,LG公司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理念,让参与实习的学生很快地和企业员工融合在一起。

第三,酒店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影响了实习生的就业观。酒店行业流动率大,一线服务人员的工资较低,学生觉得在该行业工作没有“钱”途。

4.政府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程

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自从国家政策减免农村中职学费、收支权归地方财政后,办学条件的改善仅靠财政补助更是杯水车薪。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学校的实训设备得不到更新,实操的工具匮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进而学生的实操能力得不到提升。实习后,合作酒店对学生的评价也不高。

四、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改进措施

1.学校方面的改进措施

(1)用制度和协议来规范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在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我校现行的做法是在去实习前都会让学生签订顶岗实习的协议书,明确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实习期间因为学生个人原因中途退出,一律拿不到毕业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实习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减少实习过程中的流动性。同时,学生在酒店内实习也必须遵守《实习管理条例》,如有违反该条例造成的安全事故等,后果自负。

(2)学校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系统中登记注册,只要输入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就可以查看到该学生的个人信息、在校每学期的成绩情况和奖惩情况,以及顶岗实习期间在哪家企业工作、工作表现如何、最后就业情况。实习学生每天需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收获按时间要求录入到系统中,企业也在系统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及时评价。这样的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及时了解该学生的背景情况,在校老师又能及时查看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情况。但这一系统,我们学校仍在设计当中,还未使用。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让酒店方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改革中。我校现在开展的与酒店的校企合作并不深入,只是解决酒店旺季的“用工荒”。学校和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或者定期开展校企合作论坛,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可根据合作酒店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请酒店方面的工作人员一起合编教学计划甚至是校内教材,还可以将酒店内的师傅请到课堂中来。学校开展的校内竞赛,还可以与酒店方一起合作举办。这样,学校的资源更丰富,酒店方也能进一步地挖掘后备人才。

(4)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需要任职资格,第一与该专业相关,取得相关的技能证书;第二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第三在职业指导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让实习指导老师觉得能带学生去企业实践,是学校给老师去企业培训的一个机会,而不是我校现在的状况(实习指导老师都是抓壮丁)。

(5)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课应真正发挥作用,做好实习前、实习中及实习结束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实习前宣传企业文化,说明实习的必要性并布置学习任务;实习中可以去企业开展一些关于人际沟通、传奇服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员工等课程;实习结束后开展实习评价工作,并和学生分享正确的择业观。

2.酒店方面的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制度,突出实习生的“学习”特征,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要给予他们完善的培训制度,这样既能促进实习生个体的发展,又能增强实习生的稳定性,为酒店储备专业人才。

(2)参照行业标准,建立合理的实习生薪酬体系。薪酬向来都是敏感且重要的问题。酒店应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实习生成长发展的薪酬制度。制定实习生的薪酬标准和激励体制,在充分调动实习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将优秀的实习生人才留在自己企业,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3.学生主体方面――准确定位,摆正心态,树立“企业人”意识

学生应树立全局观,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摆正实习心态,尽量融入到实习酒店的氛围中。要珍惜实习机会,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及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实习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要把所有的经历都当作一笔财富,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职业兴趣,提升服务意识。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7

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工作满意度逐年下降,与顶岗实习对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有直接关系。然而,结合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来看,顶岗实习对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很大,很多酒店管理类毕业生无法继续参与顶岗实习的问题,不仅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加强,也让学校在深化酒店企业合作实践教学中,需要进行重新优化来改进实习教学模式。

一、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对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顶岗实习,一直是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面对顶岗实习后毕业生不愿意选择酒店就业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是什么让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实习体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基于这些问题,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全面审视与分析,从当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中来探讨其主要问题。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旅游类企业,如酒店、度假村、旅行社等单位,让学生在即将走入社会之前,以顶岗实习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和学习。让学生能够从顶岗学习中,既掌握了相关职业知识,也锻炼的酒店管理能力,完成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同时,企业也可以从学生顶岗实习环节来招聘到高素质员工。也就是说,顶岗实习的初衷是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多方综合受益的有效实践教学模式。但的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尚未走进社会,在这个过渡期,对于实习过程中心理变化是明显的,但从顶岗实习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后选择结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更不愿意在顶岗实习后继续从事酒店管理行业,这些问题的突显,让更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顶岗实习”环节上。据机构调查显示,在对一些参加顶岗实习酒店管理类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离开原实习单位,同样也有很多毕业生选择跳槽、以及寻找别的就业途径。这个结果并非与顶岗实习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反而暴露出顶岗实习中的一些问题。

二、顶岗实习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顶岗实习是基于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利益的融合,以参与企业实习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率,缓解企业用人需求。但对于顶岗实习后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却很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

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环节多以服务岗位为主,对于广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对顶岗实习中不同岗位的认知缺乏正确认知,特别是很多学生未能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上来进行客观定位,多是希望在毕业前对行业岗位进行体验和锻炼,提升自我的职业能力。如有些学生将旅游企业定位为导游,将酒店管理定义为服务生,由此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势必影响自我对未来的择业心理。同时,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薪酬管理未能与正式员工一样,导致劳动强度与劳动薪酬之间的不平衡心理,作为90后为主体的实习生群体,其在入职心理上易产生失衡,导致实习后选择离开本行业。另外,对于广大毕业生,在实习前缺乏应用的工作经验,对岗位认知来源于教师的灌输,而一旦踏入工作岗位,面对过高的心理期望与客观的现实,心理挫败感更强。还有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因受到复杂社会人群的影响,如挑剔的客人、素质低下的客人,不讲理的客人等等,使得学生在自我服务角色转换上表现出不成熟,缺乏应有的人际协同能力。

(二)学校方面的影响

校企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顶岗实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快速推进学生从业能力的发展,提升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在顶岗实习组织中,学校自身因面对较多毕业生,在管理考核等方面难以做到优化和完善。通常顶岗实习需要完成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和实习报告、实习效果评价。但对于学生来说,企业指导往往具有定性考核,校内指导教师进行综合测评。表面来看这一考核体系较为合理,但由于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考评人员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量化考核往往陷入被动,往往以单位盖章都可以通过,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同时,由于实习单位较多,且分散,在管理上存在难度,也加剧了顶岗实习的无序性;另外,在落实实习基地问题上,由于校企合作模式过于肤浅,酒店类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深入互信与互通,往往在顶岗实习教学上与实习单位存在脱节。如有些毕业生在离校前进行单位参观,并非真正从岗位实习中来锻炼职业能力。

(三)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就业难与毕业生人数年年剧增的矛盾,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带来较大影响。很多酒店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来走入体面的岗位,但在顶岗实习中,以前厅、餐厅、客房等一线岗位实习中,对岗位认识、对就业观念都带来影响,特别是社会对服务业的轻视,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其负面影响是干扰毕业生择业心理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促进择业就业的建议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中的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问题,迫切需要从重新明确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上,正确梳理校企合作关系,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合作协助关系进行明确,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

(一)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养成

校企合作并非单纯的学生实习,而是要从校企合作长远机制上,真正将学生实习与企业实践进行统合,尤其是在跟班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协同配合上,通过跟班教师来协同学校、企业、学生多方的沟通,关注学生实习工作及表现,积极疏导学生实习心理,增强岗位信心。同时,在实习环节,要拓宽师资实践能力,聘请优秀企业管理者来兼职指导学生实践技能,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上,丰富学生实习内容,提升学生实习质量。

(二)注重校企人才合作,营造用人环境

顶岗实习不仅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补充企业人才,缓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难的重要方法。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从学校方面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潜力的挖掘,另一方面从转变企业用人理念上,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通过用人制度的完善,融入薪酬管理,真正让顶岗实习能够留住人才,也对优秀实习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三)强化职业规划,深入开展就业指导

对于即将走向顶岗实习的毕业生,首先要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摆正心态,积极参与职业实习。一方面,从主观教育上,增强酒店管理职业认同感,倡导从基层岗位做起,从一线工作中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特别是与客人沟通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另一方面从实习实践中,通过岗位工作经历,增强未来就业的信心。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8

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学生、高校和酒店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改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酒店;问题;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酒店业持续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星级酒店对一线员工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给员工的薪酬待遇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导致酒店人员招聘难度越来越大,用工短缺状况愈发明显。因此,不同学历层次的旅游院校实习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高,工作上手快,薪酬待遇较低,实习时间相对稳定而深受星级酒店的青睐,成为酒店稳定的用工来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而长期存在人力资源缺口的酒店行业正好能够为高校提供良好的校外实习平台,因此,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星级酒店合作成为大多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选择。

然而,部分酒店只重视与高校签订的实习协议,获取稳定而廉价的用工来源,却忽视了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灌输和岗位技能的深度培训。加之陈旧的管理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使得酒店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出现漏洞,实习生消极怠工、旷工问题频发。这不仅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留在实习酒店工作或者转行至其他行业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实习生的重要性,找到有效的管理措施,留住实习生并发掘和利用他们的潜力,成为星级酒店缓解人才大量流失,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也为旅游院校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酒店实习中出现抵触、逆反情绪,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不高,消极怠工、旷工,擅自中断实习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习期望过高,落差感大。根据调查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前对酒店实习的期望值普遍偏高,而实际上能够符合实习生高期望的酒店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对酒店实习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少实习生尤其是本科生,或多或少不自觉的将自己定位为管理型人才,不愿从端盘子、铺床等基层工作做起。而部分酒店单从经济效益出发,只根据酒店各部门的用人需求来对实习生进行岗位分配,哪些部门缺人,就将实习生分到哪里去。在逐渐熟悉工作流程之后,一些学生开始不满足于每天重复同一种单调乏味的机械性劳动,他们逐渐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更觉得自己的所学所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实习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学生要求轮岗,但酒店为了减少培训和管理成本,很少甚至从不给予实习生轮岗机会。学生对实习的期望值不能被满足,导致他们对酒店行业发展的预期越来越悲观,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进而影响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2.实习心态不端正,角色转变慢。如今的酒店实习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导致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一些学生始终存有对酒店行业的偏见,不能接受酒店业“服侍人”的行为,认为在酒店为客人提供服务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一些学生在实习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突然从学校步入社会,不能及时适应角色的转变,到岗以后仍不以酒店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不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逃避退缩。而且,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前很少体验艰苦劳动,娇气任性,眼高手低,不服管教,到酒店以后面对较大的劳动强度无法适应,对酒店赏罚分明的规章制度、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和不容质疑的工作命令等刚性管理表现出天然的逆反心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消极怠工、对管理人员有抵触情绪、寻找借口中断实习等。

3.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由于酒店工作的特殊性,许多部门尤其是餐饮部门(其中又以中餐厅最为突出)的工作相对比较辛苦。不仅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还时常要面对挑剔顾客的投诉和严厉上司的批评,这种工作强度和要求对于刚踏出校门的实习生来说是很难快速接受的。然而,学生长时间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下,极易出现精神紧张,体力不支的情况,加之气候饮食不适应,作息时间不固定,很容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悲观、厌倦和逃避情绪,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

4.实践操作技能欠缺,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多数院校实训硬件设施所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设有实践操作课程,学生们也多数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用心练习。因此造成实习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进入酒店后无法快速接手工作。而多数酒店为了节约成本,对实习生只进行最基本的酒店规章制度的岗前培训,使学生在对客服务技能方面的实践操作水平提高较慢。高校实习生大都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长期安逸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然而,一些酒店管理者由于工作压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对实习生的工作失误进行训斥甚至谩骂,导致实习生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从而影响其工作忠诚度。另外,与酒店老员工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实习生的工作心理。对于实习生来说,酒店老员工既是师傅也是朋友。一部分老员工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但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对实习生颐指气使,要求苛刻有时甚至故意刁难、欺压排挤,这不仅打击了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酒店员工内部的团结。初出茅庐的实习生缺乏工作和人际交往经验,同时面对毫无头绪的工作和同事的排挤冷落时,无法摆正心态,难免与老员工产生矛盾,给酒店的管理带来困难,也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5.薪酬待遇过低,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由于是实习生身份,切身利益较少,实习期限短暂,且期满后一般不会留下工作,这些客观因素使学生难以产生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造成他们的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对酒店的归属感;对经营成果不关心,得过且过;部分学生甚至滋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这些都不利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调查研究显示,影响实习生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薪酬待遇和实际劳动量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一方面,酒店认为实习生短期内无法创造和正式员工一样的经济价值,还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进行培训,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在工作量相同的前提下,实习生的工资待遇要远低于正式员工;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相比,酒店专业学生在劳动强度更大、工作时间更长的情况下,薪酬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这两方面原因都使得酒店实习生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从而引发不满、抵触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工作,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

1.学生方面。

1.1降低期望,从基层做起,认清职业方向。首先,学生应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实习生地位,适当调整自己的薪酬期望。在实习期间,要将学习技能和积累经验作为主要目的,而不是把赚钱放在首位。其次,要明白那些希望一步到位登上管理层的想法,对于注重资历和工作经验的酒店行业来说是不现实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只有下定决心,做好吃苦的准备,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才能在酒店行业中站稳脚跟。最后,要以长远的眼光评估自己的酒店职业生涯,不要用自己在酒店一两年的发展去判断整个酒店行业的前景。只有克服悲观情绪,积极迎接挑战,学会把握机会,从点滴积累做起,才能在酒店行业中走的更远。

1.2端正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勇敢面对困难。首先,学生应转变自己对酒店工作存在的偏见,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其次,做好实习前的心理准备,端正实习心态,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要以顽强的精神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去积极面对。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最后,要克服以往的“公主病”、“王子病”等骄躁任性情绪,尽快完成从学校学生到酒店员工的角色转换,以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

1.3虚心求教,提高服务技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抛开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不要以专业管理人才自居,克服自私、骄纵、叛逆等心理,对同事真诚相待,学会忍耐,服从管理,用心经营好与酒店老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其次,在酒店实习中要善于学习,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师傅和领导如何进行对客服务和处理突发事件,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顶岗实习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最后,不计较自身短期的经济利益,关心酒店经营的业绩和成果,培养对酒店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酒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地融入酒店这个新集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酒店团队的服务质量。

2.学校方面。

2.1慎重选择合格的实习单位。首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不是一项短期个人行为。通常一批会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同时开始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而声誉不佳、管理松散的酒店企业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实习环境。因此,要求学校在选择合作的实习单位时要格外慎重。学校应在经过实地考察酒店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后,挑选其中具有较高档次、管理正规严格、客源充足稳定并且愿意给予实习生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的星级酒店,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次,学校应代表实习生与酒店签订规定学校、酒店、学生三方权利和义务的实习协议,事先协商好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宜,包括实习时间、岗位、薪酬待遇等,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相关权益。最后,学校与酒店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位,互利互惠的原则,根据双方的目标需求共同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最终实现既能完成学校科学的实习目标又能帮助酒店创造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2.2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教育。鉴于多数实习生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在顶岗实习前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意识不到社会上的就业和生活压力,对即将面临的实习工作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如果在实习之前学校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则极易出现学生心理准备不充分、对实习期望过高、角色转变缓慢、眼高手低、不服从管理、与同事关系紧张等问题。因此,学校在送学生去酒店实习之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包括:讲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详细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期间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理念;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角色转变;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等。

2.3加强实习中的指导和跟进。学校应选派责任心强、带队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将实习生安全送达酒店,并协助酒店安排确认好每个学生的工作岗位和住宿情况。在学生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与实习生和酒店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近况,倾听学生的实习心得,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加强与酒店各部门的沟通,听取酒店的反馈意见,帮助酒店稳定学生的实习秩序,维护好学校与酒店的良好合作关系。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派遣专业指导老师常驻酒店,一方面,指导学生排解工作及人际关系压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另一方面,随时跟进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向学校汇报,有助于学校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顺利完成实习工作。

2.4制定合理的实习考核与反馈制度。一方面,学校的实习生考核制度应与酒店的员工评估制度相衔接。一般来说,酒店会根据相应的员工评估制度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奖惩。同时结合学校的实习生考核制度,设立实习院校学生档案记录,将每位学生实习期间总体表现的评定结果记入档案和学校的实习生手册。学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合理的实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实习管理和评估制度。另一方面,校企双方应建立有效的实习反馈制度。实习结束后,学校与实习生和酒店管理人员开实习经验座谈会,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学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对酒店的评价和意见。实习反馈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学生和酒店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共同推进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酒店方面。

3.1实施人性化管理,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初入酒店行业的实习生与社会招聘的正式员工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没有社会经验,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并拥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所以,酒店管理者应该区别对待,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逐步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树立“员工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员工关爱作为顾客满意和生意兴隆的起点。对于实习生而言,人性化管理就是酒店管理者从安排住宿和工作岗位开始,尊重实习生的意愿,关怀实习生的生活,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保留一些人情味,正确对待和处理实习生在工作中的失误,采用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的方式,让实习生切实感受到管理层的关爱和用心,这样才能帮助实习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

3.2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安排轮岗。大部分酒店为了节省培训和管理成本,直接采用固定部门岗位的方式来安置实习生。一般来说,实习生在某个固定岗位上一到两个月就能掌握相关的服务技能,独立承担对客服务工作,时间一长便会产生轮岗需求。如果整个实习期都在同一岗位工作,每天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往往会让实习生产生厌倦和抱怨情绪,严重削弱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酒店应科学设置实习生岗位,尽可能多的提供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一线服务岗位,合理安排学生轮岗实习。例如,在实习开始的一到三个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学习,全面认识酒店的经营概况,了解各部门各岗位的服务标准。轮岗结束后,酒店可以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确定实习生岗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部门和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由酒店管理人员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轮岗学习中的表现来确定其适合的岗位。这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所长,又能有效地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3.3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多样化培训。尽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都曾学习过基本的对客服务技能,也通过相关实训课程进行过实践操作训练,但这远不足以让他们在实际的酒店工作中迅速独当一面。大部分酒店会在实习生入职后安排简单的岗前培训,用于讲解酒店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并进行简单的岗位技能培训,以帮助实习生了解酒店概况,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但在实习生工作步入正轨之后,相关的技能培训却越来越少。事实上,实习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因此,酒店应加大对实习生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项目。例如,部门岗位交叉技能培训、先进服务理念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等等。通过系统的多样化的培训,不仅能调动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又能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3.4适当提高薪酬,灵活晋升制度。其实,大部分酒店乐于接受实习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雇佣实习生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既然实习生作为一种性价比高的劳动力资源,对酒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酒店更不应忽视经济利益作为一种员工激励手段的作用。目前,多数酒店都是采取“大锅饭”的薪酬制度,无论干活多少与好坏,薪酬标准始终一样。而且,就算一个熟练的实习生和一个正式员工的工作量几乎相同,创造的价值也近乎等同甚至更多,二者的工资待遇仍然相差近半。这些“不公平”的现象都极易引起实习生的不满,打击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酒店应该摒弃“一锅端”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评估与其工资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消除实习生心中的不平衡感,激励实习生的进步。另外,酒店可以根据实习生的个人情况,为实习生制定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他们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不仅可以锻炼实习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学生毕业后留下工作的信心;同时也可以使酒店通过实习期的磨合与观察,发现一批有培养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梯队骨干,为酒店企业储备新兴管理人才。

3.5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通过书面、口头还是网络形式,酒店管理层和基层老员工都要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实习生进行沟通。通过多沟通多交流,一方面,尽量避免人为地制造欺生、排外、歧视、边缘化等不良现象,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酒店能够倾听实习生对于酒店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实习生对于酒店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例如,一方面,定期组织实习生和老员工一起参加各类活动,像茶话会,能力拓展和外出参观等。这样既能帮助实习生更快的融入老员工的生活圈,又能提高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健全老员工与实习生的“拜师”体系,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老员工师傅不仅能在工作上指导实习生徒弟迅速提高服务技能,还能为其解决各种生活上和思想上遇到的难题,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经营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整个酒店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酒店顶岗实习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无论是对学生、高校还是酒店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端正实习心态,尽快转变角色,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学校加强实习前的动员教育和实习期间的指导管理,保障实习生的各项权益;酒店健全实习生管理制度,加强与实习生和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处理实习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环节,才能使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才能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才能为酒店行业输送合格的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最终实现学生、高校和酒店企业“三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燕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08,第18期(18).

[2]逯铮,张海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为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第6期(6):48-50.

[3]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1,03期(3):146-149.

[4]李翠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13,20期(20):38-39.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9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这一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针对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学工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工交替等方式进行联合教学,共同培养适合市场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人才,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3]。同时,订单协议使学校和企业成为一个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强大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优势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了酒店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际酒店集团先进管理理念的推广,酒店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尤其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已经远超越了专业能力的范畴,延伸至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按企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准确的定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二)符合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学工结合的发展方向。在该模式下,学生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接受职业教育,在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操作技能也不断得到强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大限度的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强调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

(三)符合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要求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专业教学和管理,帮助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通过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可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该专业重点与新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五星级酒店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订单式循环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遵循理论联系实践、循序渐进等基本学习规律,酒店管理专业根据新疆酒店业淡旺季特征明显和酒店岗位工作标准及职业发展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学生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逐级提升。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交替进行、循环递进中完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与订单协议企业合作,由双方共同组建专业教学管理小组,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方案,形成“行业认知--校内课程学习--酒店生产实训--校内--课程学习--顶岗实习--校内课程学习--顶岗工作”的校企之间学训交替大循环;并将专业课程开设进企业,在“酒店生产性实训”的周期内形成“酒店课程学习--岗位技能实训”的酒店内学训交替小循环。这种学工交替、分段进行、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利用了新疆酒店业淡旺季明显的特征,打破了传统的学年和学期时间界限,形成三学年八学期制的教学流程(如图2)。

(二)“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与合作酒店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后,以订单班的形式对外进行宣传和招生,组建“XX班”(以订单酒店命名)。根据订单协议,由学校和酒店双方共同组建订单培养教学管理机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酒店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构建的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即基础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提升课),并经过四个阶段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落实“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校内课程教学与行业认知。根据教学计划运行表,第一、二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素质课和部门分职业基础课的学习,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培养酒店进行参观,与酒店管理层见面交流,使学生对酒店文化和未来的工作环境有初步认知。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和职业能力培养。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在酒店上课,对学生集中进行岗位技能的培养。将“餐饮服务”、“前厅服务”、“房务服务”等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安排到酒店,实行酒店现场教学,在专业课程责任教师的带领下,由酒店相关部门的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授课。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酒店进行相应的岗位生产性实训,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第四、五学期,以酒店生产性实训内容为基础,开设相应的酒店业务管理类课程和其他对应能力培养的职业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与职业能力提升。第六学期,校企双方在尊重学生的选择的基础上,结合酒店的岗位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岗位,并尽可能地实现学生轮岗培训。顶岗实习阶段,酒店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企业管理层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进展和思想动态,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订单班”教学管理机构依据专门拟定的顶岗实习手册,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共同督导、监控。第七学期,以学生顶岗为基础,开设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阶段:顶岗工作与毕业设计。第八学期,在学生完成所有校内外课程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顶岗工作,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以检验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循环交替和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另外,在此过程中,由专业教师和酒店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作为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益补充。

(三)“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企业全程参与、全员参与。从行业岗位能力调研、“订单班”的组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到学生顶岗工作和就业指导,企业全过程、全员参与其中。企业参与订单培养模式制定和实施的不仅是酒店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还包括总经理、其他各部门经理、部门主管、领班和部分员工。学校聘请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课程负责人或兼职教师,参与职业课程开发并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阶段,企业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名“师傅”,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查”,帮助学生较快完成角色转变。另外,聘请酒店人力资源部的一名管理人员作为“订单班”的兼职职业辅导员,激励和教育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协助校内班主任对“订单班”进行管理。

2.理论、实践循环交替,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利用酒店经营淡旺季明显的特征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酒店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要求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是推行“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在实施该模式的每个段式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课程+行业认识,第二阶段为职业技能课程+生产性实训+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第三阶段为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提升课程,第四阶段为顶岗工作+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这四个阶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大循环。同时,在生产性实训阶段,安排三门职业技能课程在酒店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岗位生产性实训,不仅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也实现了职业课程“理论——实践”的小循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中,恪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课程实现了从“基础素质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的递进,企业实践实现了从“行业认知——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定岗工作”的递进,从而使学工循环交替、能力逐层提升贯穿了订单培养的全过程。

3.学生实现“双栖”,职业意识增强。从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到顶岗工作阶段,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在酒店,其中在前两个阶段学生享受酒店实习生待遇,在顶岗工作阶段,学生已完全享受正式员工待遇。在整个订单培养期间,学生的“双栖”身份使学生可以同时参加学校和酒店的各类文化、娱乐、竞赛活动,学习自觉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在学习方面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工作方面从“学着做”变成“独立做”。订单培养期间,学校和企业都十分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学计划中专门开设了《酒店职业道德》、《酒店消防与安全》、《酒店服务等级考核培训》、《紧急救护》、《化妆》等讲座,并系统地安排了企业文化感知主题班会。酒店为学生定制职业装作为第二套学生校服,设置酒店专项奖学金,组织学生参与酒店的集体生日、郊游等活动。在一系列的酒店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受到酒店从业人员在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潜移默化,切实体会到了酒店职业人的素养,酒店职业意识逐步增强。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仅仅是签订“实习生”订单或者“毕业生”订单,而应该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工交替、产学结合的一整套培养方案[5]。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构想下的实践,在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与合作酒店的关系

高校育人是百年大计,考虑问题相对长远;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容易出现某些短视行为。因此,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具有战略眼光,应选择那些在酒店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行业发展责任感,重视员工培养的企业。在实施订单培养时,校企双方既要立足于单体酒店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酒店行业、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应在“共赢”的基础上找到共同利益,建立长期稳固的人才共育关系。

(二)合作酒店之间的关系

在生源数量有保障的前提下,选择不少于两家代表性的酒店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和各合作酒店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实现信息共享,合作酒店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同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合作酒店真正从长远利益出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酒店顶岗实习自我总结篇10

关键词:旅游酒店;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专业人才

我国旅游业因其综合性较强、开放程度较高、就业带动能力较强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全新增长点。酒店行业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标志性行业,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品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依据一项统计,到2018年,我国每增加8.3个就业岗位,其中就有1个就业机会在旅游酒店行业。当前我国旅游酒店行业存在每年200万人的缺口。目前的旅游酒店专业人才供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酒店业发展之实际需求,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更是非常稀缺,这就为我国高职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旅游酒店用人现状分析

依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未能进入旅游酒店行业工作,其原因往往是酒店行业的总体薪酬水平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刚刚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希望能够依靠自身学到的知识得到较高的收入,然而,因为旅游酒店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不仅工作的时间非常长,节假日休息机会很少,工作自由度相当低,而且工资待遇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旅游酒店难以留住毕业生。同时,旅游酒店在实际用人上也具有明显不足,虽然每年会通过人才招聘会招录一部分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但是往往没有对这部分新员工进行合理的岗位设计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这些新员工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时间一长,相当多的高职生会因为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足够的信心而想方设法跳槽,其中还有少数旅游酒店将新毕业高职生员工视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只看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员工的切身感受,导致这部分员工会会因为缺乏个人成就感和归宿感而选择离开,这也是我国旅游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

其一,是我国旅游酒店在用人数量上的实际需求。鉴于当前我国旅游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行业的用人需求连年持续增加。立足于对近年来的旅游酒店市场进行调研可以发现,如今酒店招聘变得十分困难,愿意从事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且旅游酒店在职员工的流失状况也非常严重。旅游酒店行业最为合理的人才流动率应保持在8%以下,然而,实际上我国旅游酒店的员工流动率高达24%,一些旅游酒店甚至达到45%以上。为切实解决用人数量上的不足,旅游酒店对于员工录用要求正在变得愈来愈低。面对这一现状,有相当数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和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其二,是我国旅游酒店在人才技能上的实际需求。在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后,旅游酒店业也变得愈加繁荣起来,不仅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服务能力上也得到了持续提升,这样一来就对从业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会议等部门的管理和实务操作等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接待宾客投诉能力等。依据旅游酒店业对于从业者素质能力上的要求,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出符合其实际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三、适应旅游酒店用人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务当地经济始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所具有的职业教育特性也决定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之所在。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性人才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类专业旨在培养旅游酒店专门人才,为了能够更好地契合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一定要在设置相关专业前就实施专题调研和市场预测。要全面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酒店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酒店理论知识、酒店实务操作、公关交际、外语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型管理者。笔者觉得,因为岗位的差异,对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分不同的层次实施分类培养。这样一来,才能依据其所学方向,有侧重点地将其分配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销售部或者人力资源部等不同职能部门从事其最为擅长的工作。

(二)积极创新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建设

在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当在课程体系中做到学习者职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提高的并重。要在课程体系之中融入服务礼仪、形体、形象设计以及急救等方面的内容。要积极指导本专业高职生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旅游酒店行业的特点以及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安排上,要平衡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数量,尤其是实训课一定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让高职生们在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能在实践上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学生们在第一学年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学、管理学、酒店管理、旅游政策法规、酒店英语以及形体训练等;到了第二学年,学生们作为旅游酒店实习生,主要是在实训企业的客房、前厅、餐饮等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心理学、电子商务、服务礼仪、酒店客房前厅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食品营养学等,要求学习者们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进行密切结合;到了第三学年,高职生们已经成为旅游酒店业的熟练员工,一般岗位是旅游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下一步的企业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创新办学方式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

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高职院校和旅游酒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双方之间全面的产学研合作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形成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新型办学方式,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当对对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分别整合自身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校企合作元素则应当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转体系。高职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把酒店日常管理中用到的服务案例、本行业领先的设施设备、酒店服务真实场景等资源和本专业的师资资源、教学资源等优势凸显出来,从而促使校企合作得到不断升华,进而实现从量到质之转变。其一,是校企之间应当共同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企业方要选出最为适合高职生们实训的场所供学生们进行实训,全力实施好顶岗实习工作,并健全顶岗实习的各项具体制度。校企之间应当一起协商与制定出顶岗实习的具体方案,明确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流程以及步骤,创建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有效保障顶岗实训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在顶岗实训过程中,要按照酒店为主、高职院校为辅的方式来开展,明确彼此的分工。要以旅游酒店为主体对学生们开展全面的岗前培训、实训管理等。在实训结合之后,校企双方应当一起对学生们的顶岗实训情况实施严格考核。在分数配比上,应当以高职专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为主,并配以旅游酒店兼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从而形成高职生实习考核的最终成绩。其二,是校企之间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在实训教学场地、实训教育设备等相关方面一起投入资金加以建设。校企共建双方应当确定各自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分配,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教学实训基地要落实项目负责制,一起建立基地管理机构,保障基地能够合理地运转。要按照基地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情况,共同拟订出《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由双方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共同形成实训教育教学方案,并做到严格实施。其三,是校企工作人员要通过彼此兼职建立起合理的运行体系。校企之间要制定出《合作企业兼职实训教师管理制度》,选聘旅游酒店中的高层管理人士兼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院系负责人,聘任旅游酒店一线业务骨干兼任实训教师。要不断健全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方式,确定企业兼职教师应得的兼职报酬。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出台《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师赴企业学习管理制度》,明确本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研修的时限,并且和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出高职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并传授给学生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用人需求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各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适应于新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制订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创新旅游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以求更好地满足旅游酒店业对于高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作者:陈春菊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智军,杜安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实施路径探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91-94.

[2]李成.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23-27.

[3]张娟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J].空运商务,2013,(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