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7 17:55:28

当代语文教育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1

1.语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编写上,潜意识深处还是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惯性操纵。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议论文为甚。二是对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评价体系,完全受机械、保守的《教学参考书》的制约。诸如用"通过……揭露和批判了……"一类的固定模式,从去包装课文甚至异化其深沉丰富的内涵。三是作文教学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饰社会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真相。比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翻阅天南海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就会发现,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

2.语文教育的标准化。语文考试中的标准化试题,使学生的想象、语言表达、情感消失殆尽,只有进行"肢解式"的选择,抽去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内核和艺术韵味,从而在本质上戕害了语文教育的个性。这表现在多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知识点,肢解和割裂美文,破坏了审美意境的浑然统一。第二,从考试的题型设计到评估标准,完全摒弃了审美内核和育心原则。标准化数字选择答案,使语言表达的许多形式差异简单地异化为正误和是非的不同,从而斫损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导致青少年学生片面发展理性思维而妨碍审美情感和想象力的健全发育。

二、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第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这是实施语文教育改革的起点,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征的和谐统一。第二,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向,首先,在阅读教学方面,要辩证处理"读"与"讲"、"背"与"练"关系,倡导多读少讲,多背精练。

其次,在写作教学方面,要革除旧观念,拓展新思维。对作文要求应该是"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想怎能么写就怎么写。由北京大学等七所著名高校与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倡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可谓重开作文教学新风气,可以说,这是建国50年来作文教学观念的一次大解放和大革命。

第三,关于语文教材及课程的改革。首先应追求语文教材内在序列的科学化。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心理特证出发,以充分发展其语文思维品质为鲜明主线。这就要求在教材中安排好语文知识线、语文能力线和智力开发线,使其有理有序,螺旋上升,并将思维方式和思维形态的训练有机穿插于母语的运用过程。其次,应追求语文教材内容的全优化。要从新、真、精的三字原则出发,重新选材。所谓新,就是力求语文教材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能有60%以上的现代文。所谓真,即力求语文教材贴近生活的原生态,充满不加掩饰的原真气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言,少一点狭隘的功利,多一点生动活泼的趣味,确实是功德无量的美事;所谓精,即力求语文教材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另外,为了保证"求新、求真、求精"三原则的切实贯彻,应调整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的基本结构,语文课程也要进行新的建构。建构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多元开放的语文课程新结构,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第四,关于语文考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首先是考试,包括考试内容和评价形式。考试内容重点在于测试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及其熟练程度,即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其中包括识记、阅读、写作三大板块。考试的评估形式、题型的设计、评分的尺度,还有待于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迈进,其基本精神应如同志所主张的那样:对尽管题题答对、但照抄书本、无甚新意者,充其量只能给予及格。而富有创意别出心裁者,即使尚有不完善处也应给予高分,以示鼓励。因此,应多设计富有思维能力的主观型题目,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将推进语文课在观念、方法、内容、结构和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第五,关于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语文教育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关键也是教师。针对目前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严峻现状,更新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全方位优化其素质,是关系语文教育发展远景的战略任务。

当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策学习继续教育丛书<<提高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体会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

1.语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编写上,潜意识深处还是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惯性操纵。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议论文为甚。二是对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评价体系,完全受机械、保守的《教学参考书》的制约。诸如用"通过……揭露和批判了……"一类的固定模式,从去包装课文甚至异化其深沉丰富的内涵。三是作文教学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饰社会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真相。比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翻阅天南海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就会发现,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公务员之家

2.语文教育的标准化。语文考试中的标准化试题,使学生的想象、语言表达、情感消失殆尽,只有进行"肢解式"的选择,抽去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内核和艺术韵味,从而在本质上戕害了语文教育的个性。这表现在多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知识点,肢解和割裂美文,破坏了审美意境的浑然统一。第二,从考试的题型设计到评估标准,完全摒弃了审美内核和育心原则。标准化数字选择答案,使语言表达的许多形式差异简单地异化为正误和是非的不同,从而斫损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导致青少年学生片面发展理性思维而妨碍审美情感和想象力的健全发育。

二、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第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这是实施语文教育改革的起点,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征的和谐统一。

第二,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向,首先,在阅读教学方面,要辩证处理"读"与"讲"、"背"与"练"关系,倡导多读少讲,多背精练。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2

一、当代文学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

当代文学是在当代历史文化境况下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领域的文学创作,其思想背景自然受到时代诸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文学除了外在的历史文化影响作用之外,无论是“寻根文学”还是“新写实”,都有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在原因;而且外在的历史文化因素要对文学的发展发生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学自身内在各要素的调整、变化来实现。“全球化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制度不会再以强加的方式来决定文学作品的生产;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除了参与一些时尚写作外,更注重的是个人生存和生活体验的抒写,个人情感和心理的展露。”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各个分支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联为一体的今天,当代文学为语文教育传统和现实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在新课程改革中当代文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其选入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就达91篇(初中59篇,高中32篇),其中不乏汪曾祺、萧乾、余秋雨、冯骥才等名家名篇。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来看,除了2005年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外,其余几年选取的都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人文魅力更是无与伦比,像《话说知音》(林非1997年)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话题,它洋溢出一种情思纯洁、高旷的精神境界,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看待震撼人们灵魂的“知音”。这些作品所写的内容均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人文气息,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相互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应当全面展开,而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的镜子。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代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讲,当代人不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中国当代文学在1978年前后回归自身以来,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已经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学生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最好的手段当推文学教育,而所用的范文,首推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是丰富的精神大餐,像《信客》(余秋雨)、《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台阶》(李森祥)等带给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生命之根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畅想,让新时期的青少年对同时代的文学充满了热情。

在以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为首的一批思想者的推动下,中学语文教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课标已全面实施,指定的包括当代文学在内的几十部文学经典也早已上市,当代文学进入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机遇,所以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关注中学语文教育和考试改革,研究当代文学将要发生的市场变化和文化美学效应,调整批评视野,将中学生的当代文学教育纳入研究范围,通过介入式批评,指导中学语文文学教育。而当当代文学的阅读成为校园风气的时候,就能抵御视觉文化和快餐文化对我们汉民族语言思维能力的销磨与腐蚀,中国文学才会蓬勃发展。在文学研究体制日益背离文学精神的今天,当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院,关注与民族精神未来密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育,也是对肌体走向衰萎、僵硬的当代文学学科的一次激活。

三、当代文学教育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应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立足于当代的文学建设与创造,有助于新的文学的生产,即使重在对过去的文学进行价值阐释,也需依赖当代提供的思想与审美资源,且首先从当代人的需要出发;与此同时,文学研究注重文学对于作为主体的人和得以产生的社会影响作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在大学任教的一批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首先向中学语文教育发难是“救救孩子”的最切实的努力。教育问题不解决,国家现代化怕是一句空话。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不是偏离了政治方向,而是缺失人文精神,要把“立人”看成振兴民族的头等大事。由此看来,通过新文学来新一国之民进而新国,用当代文学引起对国民性改造的重视,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确不失为一剂应该坚持使用的良方。人生的中学阶段,能理解性地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操,而人文知识的教育在中学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来进行,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学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文学教育的理想内涵,是当代文学创作者和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鞭挞异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潮流,如《春酒》(琦君)、《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等。“‘回到文学自身’和‘文学自觉’表达了作家对文学在人的精神活动领域的独特性地位的关切。”语文高考也正在把教师、学生从课本选文中拉出来,比如200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长城》(鲍昌)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就去掉了程式化的文学作品分析,提高了青少年的审美胃口,带给了学生生命中一段快乐而有收获的美好时光。

所以,当代文学的教育就是要在掌握事实与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价值评价和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是运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审视和评价各种当代文学作品。这对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四、对当代文学的教法探寻

我们要注重“文学课堂教学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实践活动去获取知识”;要改变文学教法和观念,探究当代文学的教法。像张晓风的《行道树》、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子的诗歌等该怎么讲,都需要兼顾当代文学的知识背景,树立当代文学形象的整体性、现实性观念。我认为当代文学的教学应遵循下列原则:

1.作品理解整体性原则。在文学欣赏中,不能把文学作品整体艺术符号一部分一部分地拆卸开来,欣赏文学作品“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气象”即形象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和深切的审美体验。无论以课文中哪方面为教学重点,其他内容都不可忽视,特别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节选自长篇作品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原作的全貌,如《孤独之旅》(曹文轩),需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整体风貌。

2.作品要素统一性原则。中学文学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以及文学自身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像《紫藤萝瀑布》(宗璞)就展示了生命意识及其心理历程。文艺理论家也指出:“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是整体地孕育出艺术符号或艺术符号的胚胎,而不应是用若干词语、若干句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拼装起艺术符号。”这是文学形象整体性对创作的要求。

3.分析现象与本质的原则。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依据审美理想而从事的审美创造。作家从事文学创作,要深入认识体验社会生活现象,要实现主观情感与生活材料的艺术融合,要展开艺术想象构思形象系统。如2006年高考题《阳光的香味》(林清玄)设置的理解句子含义题型,就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意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但同时必须自觉遵循艺术规律和符合生活本质的创作原则,所以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现象揭示其内在实质就成为文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4.融入感性与理性的原则。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作品的感性和理性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情感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不同作家的创作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其情感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特殊性,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如2003年高考的阅读文《乡土情节》(柯灵)是一个既很有人情味,又极富民族意识、人性意识的话题;它表现了热爱故土、热爱民族的理性主题。阅读这类文本“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文学欣赏活动应有学生感性情感的参与,而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与技巧理解得准确与深入。公务员之家

五、结语

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好似一面魔镜,它映照出当今中国社会的过去与现实,勾勒出未来的图景,捕捉人们心灵深处最细微的感受,描绘出人们所能想象到的种种画面;它吸引着人们沉浸在其中,体验品味,留连忘返。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在成熟前的动荡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对当代文学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心灵、情感、品位这一层面上,要从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生成于对现实客观生活的艺术升华,它在现象和内蕴两个层面都高度逼真,外在形态同生活事实相一致。“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是学生进入具体审美过程的必要前提。”通过欣赏当代文学、创造文学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实现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比较正规的当代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注释:

①吴隐林《文学的未来与未来的文学》,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吴隐林《当代文学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王先霈《文艺心理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3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特征;价值

概而言之,从“大生活”到“大语文”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折射。有研究者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从中可概括出大语文教育思怒的社会化、终身化、大众化、实践性等特征以及全方位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大目标”。[1]如果简要概述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价值,情况如何呢?

一.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属于大语文教育的范畴。他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主张“向上长”的教育,[2]追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他所从事的平民识字教育、大众语文、乡村师范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就说明这一点。1.生活教育理论的力支撑性。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有机组成,和其他的学科教育一样,赋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规定性,其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与“学做真人”生活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尤其是“教学法”、“教学做合一”、“行知合一”等主张,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生活紧密结合,向生活纵深延展,关注学中用、用中学;将求真知与做真人有机结合起来。查看陶行知各种教育教育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语文教育处处有生活教育、教学生“学”、“行知合一”的影子。这一点,他与吕叔湘先生持有的“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3]相同。2.基于生活的全息性。“生活即教育”源自陶行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4]与同时代语文教育家相比,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着力点不在单纯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而是渗透到“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之中,有着更加开阔的生活视野、社会视野,呈现出生活的全息性。他认为所有的生活场所都是生活教育的场所,也是语文教育的场域,他主张的“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无不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拓展。可见陶氏的语文教育是“在生活中”,更是“在创造的生活中”;而不是再“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3.语文思想的人民性。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大众化”“社会化”是其教育“人民性”的缩影,因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大众自己办的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5]其宏大的生活教育目标就是为民族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国民、战士。与现代语文教育相比较,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正是以生活的、民主的、“活的”语文,抗争专制的、落后的、愚昧无知的现实生活,面向最广大的劳苦大众,提升其语文素养。陶行知编著的诸多语文教材、儿童读物、语文类课程方案、诗教等等,均能说明这一点。

二.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价值

1.服务“学做真人”的最终目标。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大众化、生活化等特点虽然不及现当代语文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但是从其语文教育功能的角度看,恰恰实现了语文在日常生活、改造社会实践中的活用,属于“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2]的有力工具,体现“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的主张,避免“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悲剧。紧扣“学做真人”旨归,引导学生“人文性”层面上用力,实现成长中的“求真”与“学做真人”。这是难得可贵的价值,更是消解语文教育“工具化”功利取向的利器。2.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陶氏眼中的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更是改造和创造生活、社会、未来生活的工具。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语境中的语文教育,始终存乎于生活,而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存乎于语言的“真”实践,而不是客观的知识世界。所以,生活教育指导下的语文教育时时刻刻让学生置身于富有改造性和创造性的“实际生活世界”,而不是生活世界的再回归。从这一点看,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注重保持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最亲密的关系,甚至是零距离。陶行知主导的各种工学团,学生四处游学、演讲、习作的语言实践,恰恰说明语言能力产生的社会实践根源。这是陶行知语文思想中“学而活用”与当代语文教学中客观语文知识至上导致的“学而死用”的最大区别;因为陶行知倡导的语文教育“其背后则隐含了一种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转换”。[6]

参考文献

[1]李亚英.从生活教育理论看大语文教育思想[J].上饶师专学报,1995(2):5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51.

[3]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0.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63.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43.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5

(一)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只重视词句的表意传达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由于受到高考压力以及高考考试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教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汉字的读音、汉字书写方法以及汉字用法等表意的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这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碎片化,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看见汉字、词汇和句子,难以看见和感受这些东西背后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又使高中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难以对其提起兴趣。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包含了千百年累积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括了古人在长期生活中磨练出来的为人处世哲学,还包括了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这些都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成长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来向学生渗透,促使其对这些东西进行熟练地掌握。但是,在很多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只包括了功利性的,对学生眼前发展即高考等有好处的课文内涵分析等内容,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就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背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然后用其自身视角通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就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的文化,或者说赋予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我们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不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定义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认为其随意性较强,不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使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较为落后,难以同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以就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汉字的读音、书写、用法等教学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汉语言文字表意和内涵的共同发展。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起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向学生传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表意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割裂既是现代社会功利化色彩渐浓的表现,又是高考压力之下学生和教师的必然选择,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主动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及时向学生传播这种传统文化,将汉字的表意与背后的文化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播,既能够满足学生高考的需要,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一举多得。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所囊括的语言文字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一定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的语言文字以及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首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不同的汉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而不同词语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让其深切体会不同的汉字、不同的词语乃至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微妙差距,促进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承载的美进行体会和了解。其次,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汉语言文字中承载着的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种哲学进行渗透能够促进学生民族气质的增长,同时能够使学生对国民本性更加的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并且择其优而学之,以促进自己的长远发展。最后,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并且学习古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勇敢面对苦难,并且在面对得失时能够保持一颗淡然之心。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只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与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首先,将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科学社会发展趋势的部分向学生传授,鼓励学生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可。其次,利用现代化的语言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等来阐释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利用传统文化解决问题。

三、结语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传统语文教育;人文内涵;当代价值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下语文实践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重工具,轻人文”现象,避免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下开展与落实。加强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整体改革的一大特色[2]。但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人文性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语文科人文性的集中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去寻找与丰富。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一般是指清末以前的语文教育体系,文、史、哲及伦理道德等不分科且混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活动的基础又是以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为主的语文教育,致使中国古代教育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指的正是在华夏民族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文化基础上,在传统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坚守。蕴涵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旨在塑造人之道德自觉,落实人之价值归属,是传统思想精髓的最高表达,也是当代语文所倡导的“人文性”的渊源所在。我们期待探索其丰富内涵,找寻其穿透历史、照耀未来的人文光芒。

一、守道德信仰之灵魂

传统道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灵魂,在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道德迷惘、信仰缺失的今天,追寻传统道德信仰,发掘传统的力量显得尤为迫切。(一)“仁爱”:传统道德信仰的核心德化思想的系统化与全面普及,则应追溯至先秦诸子时期私学的兴起及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孔子把春秋视为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提出复兴周礼,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礼教与社会秩序。复兴周礼,但不完全因袭周礼。孔子为复兴周礼,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把“仁学思想”当作礼的补充。“克己复礼为仁”,它强调自觉、主动的自我约束,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与准则。他对仁学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更是我国千百年传统德化教育及民族信仰的精髓,更为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谓“仁”?孔子在《论语》中对“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就统治者而言,孔子要求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就个人而言,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教导我们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中庸”:传统道德信仰的最高准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传统的圣人君子教育讲求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是道德信仰的最高标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中庸之道,讲求不偏不倚、以不变应万变,它强调方法的灵活与心态的平和。中庸讲求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开篇就指出人们在自我修养之时,要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约束。同时,《中庸》传承并发扬《大学》的絜矩之道和孔子的忠恕之道,继而提出要“以人治人”。教诲人们推己及人,用真诚宽容去感染他人、影响他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主张只有始终秉持至诚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掘人的善良天性,才能感召万物,达到至善至仁的境界。(三)“至善”:传统道德信仰的最高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在《大学章句》中,朱熹对《大学》这一开篇之词进行了详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由此可见,止于至善,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大真、大爱、大智、大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由自我到超我的升华。“大学”为修身之学,是传统德行教育的最高追求。《大学》中核心的“三纲八目”则是实现“至善”的具体标准。“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先贤告诫世人,止于至善当坚持以修身为本,以三纲八目为标准,做到时时自律、自省。道德信仰是古代教育的核心,也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语文教育所蕴涵的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启蒙教育的教材《三字经》《幼学琼林》,到文学教育中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教,乃至科举制度下的经学教育,所有这些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无不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为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为了人更完美[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当代语文教育要坚守传统道德教育之灵魂,使传统道德教育之精华在今天的语文教育育人功能中得到最充分的彰显。

二、守人文情怀之神韵

(一)悲悯仁爱的价值观念孔子的“仁者寿”(《论语•雍也》)告诫我们要常怀仁爱之心。爱人,必先自爱。“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法言•君子》)可见,自爱是爱人的前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自爱,然后爱亲友,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爱人”的最高境界则是能推己及人,爱所有•89•人,体现出对生命的悲悯与博爱。“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主张“泛爱众”,爱一切人。这种至善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思想颇具人间大爱的气度与情怀,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我国古代先贤庄子最核心的思想。第一,强调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人类应回归自然,敬畏自然,追求超然的境界。第二,讲求与世无争,讲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自然、宽容的处世态度。第三,追求清静无为,领会“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天人合一”所倡导的和谐生态观念,与我国当下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对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敬畏之心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天下大同”的思想格局“天下大同”是天道精神的体现,是传统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构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之景更是满足了世人对“天下大同”的美好想象。而从“天下大同”的思想格局来看,它的提出无疑是先贤开阔视野、博大胸怀的最高体现。从小国寡民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从闭关锁国到深化合作、休戚与共。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和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空前密切,世界各国、各民族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浸润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中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则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宝贵的价值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新解读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浸润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中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则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古代诗词散文无疑是人文情怀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最常见的载体。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诗词中人文情怀的感知与领悟时常被忽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在语文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平衡,让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怀指引学生的未来,无疑是当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守民族精神之脊梁

(一)爱国主义培养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主流思想。传统语文教育蕴涵了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春秋》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起源和集中体现。《孟子•滕文公下》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可见,《春秋》是国家统一之良策,蕴涵其中的“尊王攘夷”之民族大义对华夏民族影响深远。当齐国进犯鲁国之时,孔子教育学生:“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教导学生当为国家安危挺身而出,告诫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语,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掷地有声,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舍身取义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而近年来,民族分裂主义此消彼涨,国人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行层出不穷,爱国主义教育也在众多煽动性的不良言论中受到冲击。凝聚在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急需被唤醒,语文教育应当借助传承于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主动承担起这一份责任。(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古代语文教育所蕴涵的重要人文价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仅有的历史、文化延绵不断的国家。这和流淌在国人血液中的强烈民族认同感是密不可分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大一统的思想越发巩固。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华夏儿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深刻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才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赞歌。历史证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中华儿女当树立信念、团结进取。中华文化向来以“和”为贵,追求“亲仁善邻”,中华民族更是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古代圣贤教育学生和世人要与人和善,“和”是世间一切事物有序运转的基本前提,天时、地利二者皆不如人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中庸》也对“和”进行了诠释。而“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更是墨家思想的精髓。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谐、和平无疑是国际秩序得以有序运转的首要前提。(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做到仁、知、勇,将“勇”作为君子必备的精神品德之一,教育学生真正地勇者无所畏惧。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动力就在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古老的哲学典籍教会我们要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轻易言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告诫后人要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的。因而,当下的语文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更应该注重发掘语文科的人文内涵,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用传统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厚实的人文底蕴。人生来就在传统之中。过去的历史传统决定着当下的社会现状,对过去历史传统的发掘、感悟与传承更将指引民族的未来。从先秦至今,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贯穿历史,闪烁璀璨光芒,传递人文情怀。从先秦语文教育的滥觞到明清古代语文教学的终结;从“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道德自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无限悲悯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博爱。岁月流转、朝代更迭,但贯穿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精髓、人文坚守是共通的。道德信仰铸就了我们民族之灵魂,人文情怀坚守住华夏儿女之神韵,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了中华民族之脊梁。我们期待传统语文教育中闪耀的智慧之光能照亮当下迷茫浮躁的社会,指引当下的语文教育早日拨开迷雾,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7.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育;音乐艺术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新增设或加强了素质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此同时,也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发起了挑战。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语文教育专业中下设音乐艺术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高职院校小教、语教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设置重要性

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从专业设置上来说,这是两个截然不同而又具有相似性的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是各大高校开设的以培养适应当下课程教育改革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小学教师的培养课程,而语文教育专业则只是针对于语文这单一学科来进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这一层次来讲,语文教育专业对于学科专业性要求更高,更有侧重。但是对于教育来说并非是简单的传授给学生知识那么简单。所谓教育即是教书育人,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之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对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究其本质还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常规的知识性课程外也要设置相应的艺术类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多项素质发展。对于小学教育及语文教育的现实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时候,必须提高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技能测评要求,同时增设或加重对于小学教育转业和语文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设置,以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艺术类课程中,音乐课作为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中最常见的素质类课程,颇受众多高职院校喜爱,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高职院校大都在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下设置了音乐艺术课程,以此来进行教育者层面的素质技能拓展。音乐艺术课程作为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宠儿也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的。音乐作为一种最常见最便捷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交流手段来运用。对于音乐的学习也是相对来说较为便捷的,更多的是对于学生个人音乐天赋的要求,但音乐天赋却不是学习音乐艺术课程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学起来较为轻松一些的工具而已,所以整体而言,音乐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并不高,而对于外界条件的要求,比如说环境、器具等也并没有硬性的要求,所以在这个层面看来,音乐艺术课程的可操作性远远大于其他类别的艺术课程。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都有必要开设音乐艺术课程。

二、高职院校小教、语教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设置的发展模式现状

从当下高职院校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开设的音乐艺术课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音乐艺术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起到设置之初的期望,或者说是效果。在部分高职院校中,音乐艺术课程的设置演变成了一中形式课程,也就是学生口中所谓的“刷学分”课程,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音乐本身也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艺术类科目,无论是学习范围还是学习程度都有硬性的要求,而当下的发展状况则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测评把握不认真,不认真教学、不严格考试,使得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学习也只是略知皮毛而不懂得到底该如何进行音乐课得教学,甚至于有的学生在上完一学期的音乐艺术课程之后对于乐理知识仍旧是一窍不通的状态。最后,就是高职院校层面对于音乐艺术课程设置的态度问题。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更多的是倾向于培养教学手段娴熟、基本功扎实的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但是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音乐艺术课程只是作为素质拓展类课程呈现出来的,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音乐艺术课程本身就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造成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不连贯,甚至于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乐理知识都不懂的状态。由此看来,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音乐艺术课程仍具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高职院校小教、语教专业音乐艺术课程发展模式改进方法

在当下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音乐艺术课程发展模式中2存在有诸多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要及时改进。首先,转变高职院校开设课程的态度。音乐艺术课程虽然只是辅助类课程,但是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必须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音乐艺术课程,提高音乐艺术课的专业性,也就是说,在课程开设以后就要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态度去进行授课,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其次,要提高音乐艺术课程的专业水平测试难度。虽然从实际需要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并不是全才,但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与测试是成正比的存在,那么也就意味着,水平测试难度越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一般也就越多,所以,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的音乐艺术课程的水平测试并不可以放松要求,退而求其次。最后,提高音乐艺术课程授课的专业性。由于实际水平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的音乐艺术课教师只是敷衍了事,专业性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音乐艺术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此来推动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音乐艺术课程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音乐艺术课程的设置是适应于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教学改革的,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音乐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成绩评定,对于素质教育拓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娄新艺.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3,(05).

[2]胡礼妃.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2012,(43).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8

一、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已经有或正逐渐养成独立意识的生命个体。《管子》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对人性的专注。“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周。内固之,一可为长久,论而用之,可以为天下王。”分析可知,这段话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便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学习中,推知文章、作者本意,巩固自身基础并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教师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认知,阅读与写作的关键点是学生自身的学以致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管子》中的治国之道围绕“人本”阐述,从中还可以引申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民之情,……莫不欲利而恶害。”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的真实需求,首先让学生明“利害”,发现语文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例如明确以工整书写为“利”,以潦草涂抹为“害”;以对话逻辑清晰为“利”,以随心所欲、不得要旨为“害”;以流利朗读为“利”,以唱读、读错音为“害”,等等。学生在价值理念上明确了语文学习中的“利”与“害”,而后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指引作用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但应尤以前期的指导为重。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才能真正促进其学业的自主发展,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各项教学须各得其法

《管子•小匡》中说,“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日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每个行业都应有所专长,每种技能都应有正确的应用和发挥,都应有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都应有热爱之心,“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这些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便是听、说、读、写都应各得其法,字、词、句、段、语、修、逻、文都应有针对性的训练法。语文各项学习都应以“专工”的方式各个击破,专项学习中必须心无旁骛。诚然,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但这是在各项基础都很扎实的情况下相互整合的结果。语文的各项知识只有分别学得深切入理,然后才能“强强联合”,融会贯通。否则,一项尚未成型,便大谈联动教学、整体提升,最终只会让听、说、读、写互相掣肘,互为“后腿”。此外,这段话还指出了语文教学中耳濡目染的重要性,与孟母三迁的典故异曲同工。“子弟之学,不劳而成”诚然过于绝对和理想,但其确实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环境的重要意义。学生学习语文最终都是要养成一种素养、一种习惯,整齐嘹亮的朗读势必能让朗读较差的学生振奋,对优美字体的摹写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书法,常读优美的文字,也能让学生逐渐掌握写好文章的章法。从环境塑造的角度影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取之于法。

三、言传身教,教文育人

《管子》中提出的教育方法有深刻的内涵,不仅对前人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也开拓性地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理论体系。《管子•弟子职》中就提出了“齐之学业之纪律”的内容,作为古代学宫学子守则。《弟子职》关于学生管理相关论述十分详细,从弟子入学、接受教育、尊重老师及自己完成学业等情况都有具体遵循的规则和应遵守的纪律。关于弟子应遵循的日常礼仪、着装、仪容、举止、洗漱、饮食、洒扫和休息等规矩都有具体要求。《弟子职》详尽地叙述了关于学子日常饮食起居,打扫卫生,坐、行、站、立、走、睡的规定。学宫则将上述守则融入教学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可以从中获得的启发是,语文教学应注意细节,不妨将人文性的要求落实在一种“仪式感”的学习生活方式之中。这不是要求在现代课堂“复兴周礼”,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对文字、对知识、对文化、对思想的重视,形成儒雅而理智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点需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学生养成了一种“语文气质”,其余的道德修养、独立人格的养成,自然也会水到渠成。《管子》指出学子必须拥有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道德教育,并深刻地体会其内涵和精义,《形势解》指出:“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父母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其精义表明学子必须勤奋,只有勤奋才能将自己培养成有作为的人,否则将一事无成。《管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提倡做人要谦虚,不得自满,居功自傲,谦虚处世是为人之本,不能骄傲放荡,更不能欺凌他人,否则将面临失败的结局。《管子•宙合》中还特别提出“盛必失而雄必败”,劝诫学子不能居功自大,成功时做人也要低调,否则很难做成大事。语文教师从以上内容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在学生语文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加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本就是树人的事业,教师传授相关德育内容、在教学中体现良好示范,可以为学生的道德提升开一扇不小的窗。具体而言,《管子•弟子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客观而全面,文章撰写精准,形式便于记诵,身兼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如果将其融入具体教学实践,无疑也是一个教育的“奇招”。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9

一、语文教学论方向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

2、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

3、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

4、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5、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

6、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7、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可选子题)

8、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

9、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

10、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

11、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

13、论语文自主学习

14、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

15、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

16、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7、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

18、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

19、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可选子题)

20、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

21、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

22、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

23、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

24、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

25、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

26、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

27、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

28、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

29、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30、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31、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

32、说课与说课的艺术

33、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34、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35、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

36、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

37、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二、文艺学方向

1.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

2、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

3、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探讨

4、论新写实小说之“新”

5、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

6、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问题

7、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

8、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一议

?D?D以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

9、“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

10、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

11、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

12、日常生活与审美

13、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

14、论抒情文学中的意象及其意义

15、艺术散文中的意象和意境问题

16、文学生产特征论

17、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

18、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

19、从文艺欣赏中的避难就易现象看文艺的娱乐作用

20、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

21、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异同论

22、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各自的特点及其趋近现象

23、试论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艺术风格

24、“戏说”的历史剧与历史剧的虚构性问题

25、历史剧的“戏”说与“非戏”说

26、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双重轨道上行走的科幻小说

27、科幻小说审美特征论

28、“韩风”何以西来?

?D?D从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双重维度看中国观众对韩国电视剧的接受

29、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

?D?D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

30、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关系谈

31、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

?D?D艺术积累两面观

32、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

33、文学创作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34、文学阅读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35、艺术真实与艺术倾向关系论

36、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37、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

38、现实性的矛盾与历史性的悖论

?D?D对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文学性与市场性对立统一关系的探讨

39、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

40、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

?D?D网络文学作品生成论

41、文学的泛化与泛化的文学

?D?D网络艺术面面观

42、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问题

?D?D对网络文化的一种探讨

43、从《英雄》到《十面埋伏》

?D?D对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的一种探讨

44、从小说到电影:琼瑶凭什么吸引接受者?

45、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学意味问题

46、对一种非文学对象的文学探讨

?D?D以《实话实说》一类的电视节目为例

47、中学的文学教育与小学的文学教育异同论

48、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

三、古代汉语方向

(一)文字理论与中小学识字正字教学

1、中学生错别字成因及对策。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识字教学的效果。(可参考中央电视台四套“语林趣话”栏目,已出书;可参考电子版本的《汉语大字典》提供的汉字字形材料。)

3、利用六书理论辨析形近易误字(如:雎,形声字,声旁是且,形旁是隹;睢,形声字,声旁是隹,形旁是目;又如:戎、戍、戊、戌、戒)。

4、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二)词汇知识与文言文词语教学

1、正确利用方言和土语,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大圩高桥村把“跑”说成“走”。)

2、利用成语,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赴汤蹈火,汤是“热水”的意思)

3、高中古文(散文,诗歌)词汇注解失误商榷(一篇或一册;一类或一册)

4、初中/高中常见成语的文化意蕴。

(三)语法知识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1、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第X册)“是”字用法分析。

2、高中文言文(第X册)“之”用法分析。

3、高中文言文(第X册)宾语前置考察。

4、高中文言文被动句式分析。

5、高中文言文介宾结构作状语的位置的考察/高中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考察。

6、成语中反映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

7、高中/初中古文(散文,诗歌)语法注解失误商榷(一篇或一册;一类或一册)

(四)综合

1、加强语文教师古文功底,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

2、自主性学习中的文言文教学。

3、加强文言文功底,更好适应文言文学习重点调整(字词句的学习?D?D文化含义的理解)。(提示:文言文学习重点调整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再深入分析教材)

四、现当代文学方向

1、鸳鸯蝴蝶派小说新论

2、胡适对现代新诗理论的贡献/论《尝试集》在现代新诗史上的地位

3、郭沫若诗歌的情感特征/论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意象体系

4、冰心小诗的哲学意蕴/冰心散文的语言特色/冰心小说创作中的母爱主题

5、从《伤逝》看鲁迅的爱情观/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忏悔意识)/论《故事新编》的“庄严”与“荒诞”

6、论庐隐的创作心态/论庐隐小说中的情智冲突(或情感模式)

7、比较郁达夫与庐隐的小说创作

8、论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知识分子形象)

9、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论“冰心体”散文的语言特征

10、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

11、论何其芳《画梦录》的主体意识

12、论张资平的小说创作

13、施哲存小说创作论

14、穆时英小说创作论

15、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16、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对传统母性的颠覆。

17、论丁玲小说创作历程中女性意识的转变/论丁玲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18、张天翼与沙汀讽刺艺术的比较。

19、闻一多诗歌创作中的死亡意识。

20、论穆旦诗歌的自我意识。

21、论萧红小说的生命意识(或女性意识、抒情性)/论萧红的《生死场》

22、论政治文化心理与30年代文学的关系

23、《家》中觉慧的形象与《寒夜》中汪文轩形象的比较

24、论巴金前期小说的青春气息/论巴金后期小说的悲剧色彩

25、论茅盾小说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或新女性形象)/论茅盾小说的结构特征

26、论老舍小说的“京味”/论老舍小说与北京文化/论老舍小所语言的幽默特色

论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或女性形象)/从老舍的小说看老舍的女性观/论《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的探讨。

27、论周作人的“言志”散文/论周作人散文的“苦”与“涩”/论周作人散文的“雅趣”与“俗趣”

28、论梁遇春散文的哲理性(或梁遇春的散文与人生智慧)

29、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论沈从文小说中的都市生命形态/论沈从文的都市题材小说/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男性形象)/论沈从文小说中的诗性悲剧美(或牧歌情调、抒情性)/论沈从文的《边城》/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30、论戴望舒诗歌的感伤情调(或意象体系)

31、论藏克家诗歌的情感特征(或形式技巧)

32、论曹禺话剧的诗性特征/《雷雨》与基督教文化/论《雷雨》中的象征性意象/从《雷雨》看曹禺的女性观。

33、论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林语堂的散文与东西方文化

34、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一代(或老一代)农民形象

35、论孙犁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6、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37、论《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

38、从《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看张天翼与沙汀讽刺艺术的异同

39、论《围城》的讽刺艺术/论《围城》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论《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看钱钟书的女性观

40、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爱情悲剧

41、论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

42、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

43、论莫言小说的形式感

44、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

45、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对“女性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46、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

47、论舒婷的诗歌创作

48、“女性散文”研究

49、论巴金的《随想录》

50、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

51、王蒙小说研究/论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52、论刘心武的小说

53、论王安忆的小说/论王安忆的《长恨歌》

54、港台文学研究(如论琼瑶的小说,三毛的创作,席慕容、陈映真创作,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

55、《白鹿原》的文化底蕴

56、论新时期通俗文学(或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57、中国当代电影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58、“第5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周晓文、田壮壮等)的作品研究

59、当代都市小说研究

60、论前17年的政治抒情诗

61、论郭小川(或贺敬之)的诗歌

62、论穆旦建国后的诗歌创作

63、论艾青建国后的诗歌创作

64、论的地下诗歌(或论文学的文化语境、论中样板戏的审美特征)

65、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66、论顾城(或舒婷、北岛)的诗

67、论新生代诗的美学特征

68、论归来诗人群的创作

69、论中的地下写作

70、论路遥的小说/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或《人生》)

71、论贾平凹的《废都》

72、论90年代的女性写作

73、论革命历史小说的美学特征

74、论“百花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75、论新写实小说的反崇高/反思新写实小说/论新写实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特征/论新写实小说的人生哲学/论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76、论伤痕小说的社会学意义

77、论汪曾祺的小说/论汪曾祺与京派文学的关系/汪曾祺与沈从文小说的异同

78、论浩然在中的小说创作

79、论茹志鹃的小说

80、论池莉的小说/论池莉小说的世俗性

81、论方方的小说

82、论铁凝的小说/论铁凝小说中的少女形象/论铁凝的《大浴女》

83、论贾平凹的小说的地域色彩(或寻根意识)

84、论张承志的小说

85、论残雪小说审美意识

86、论张洁的小说

87、论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88、论陈染小说中的母女关系(或孤独意识、抒情意味、自传性)

89、论当代女性小说与死亡意识

90、史铁生小说的生命意识/论史铁生小说对死亡的思考/论史铁生散文的风格

91、论王朔小说与文学市场的关系(或与影视的关系)/论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论王朔小说的语言特色/论王朔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92、论苏童小说与江南士风/论苏童小说的抒情性/论苏童小说的诗性/论苏童小说的女性

93、论鬼子的小说/论东西的小说/论李冯的小说

94、论余华小说中的死亡与暴力/论90年代余华创作的转向/论余华的《活着》/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95、比较余华的《活着》与鲁迅的《阿Q正传》

96、比较王安忆与张爱玲的创作

97、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

98、论90年代女性散文的创作

99、论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母爱主题

100、论当代女性小说中的“梦”

101、论80年代与9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型

7

五、民间文学方向

1、壮族歌圩: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

2、现代传媒冲击下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

3、当代民间文化传人?D?D歌王、歌师、民间艺人、故事讲述家的调查研究

4、南宁国际民歌节、河池山歌铜鼓文化艺术节的考察与研究

5、壮族文化圣地?D?D田阳春晓岩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开发

6、漓江流域、下枧河流域、布柳河流域、盘阳河流域、左右江流域等特定区域的文化资源

7、研究《布洛陀经诗》、《莫一大王》、《密洛陀》、《欢传扬》、《马骨胡之歌》等少数民族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目前的传承情况。

8、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审美人类学或者其他相关学科的角度,研究民间文化资源的历史演化与现展

9、广西著名村镇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发展研究

10、村镇社区婚姻习俗调查与研究

11、村镇社区丧葬礼仪调查与研究

12、特定区域民间医药习俗研究

13、村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4、特定区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15、特定区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研究

16、特定区域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17、特定区域少数民族宗族制度研究

18、特定区域少数民族教育传统研究

19、特定区域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习俗研究

20、其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习俗、人文传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六、现代汉语方向

1、�w�w人怎样学习普通话(例如:平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2、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问题

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

4、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

5、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

6、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

7、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

8、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9、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10、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

11、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

12、试论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

13、试论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14、试论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15、试论人名的文化内涵

16、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

17、试论成语的构成

18、试论成语的意义

19、试论成语的文化特征

20、试论惯用语的构成

21、试论惯用语的意义

22、试论惯用语的文化特征

23、试论歇后语的幽默性及其成因

24、试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以本地歇后语为例)

25、试论积极谚语的功能

26、消极谚语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27、试析�w�w句式(例如:试析“A不A,B不B”句式)

28、“把”字句的篇章功能

29、“被”字句的篇章功能

30、双宾句的篇章功能

31、存现句的篇章功能

32、连动句的篇章功能

33、兼语句的篇章功能

34、试论比喻的文化性

35、文学作品�w�w的语言艺术(例如:文学作品《日出》的语言艺术)

36、�w�w商品命名研究(例如:化妆品命名研究)

37、�w�w牌号命名研究(例如:店铺命名研究)

38、网络语言研究

39、广告语言研究

40、营销语言研究

41、广播语言研究

42、主持语言研究

43、叫卖语言研究

44、称呼语言研究

45、教学语言研究

46、新闻语言研究

47、手机短信语言研究

48、流行段子语言研究

49、经济类新词语研究

50、外来新词语研究

七、外国文学方向

1、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2、试论荷马史诗的时代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3、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和艺术风格。

4、从《俄狄浦斯王》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

5、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艺术比较。

6、东西方悲剧精神的比较研究。

7、论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巨人传》与法国文艺复兴精神。

9、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形象研究。

10、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1、试论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2、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四大悲剧或《哈姆莱特》)。

13、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性(女性)形象。

14、从《伪君子》看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艺术成就。

15、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

16、论《浮士德》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17、论《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其辨证思想。

18、论浮士德人生追求的主题意义。

19、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看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20、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美丑对照艺术原则。

21、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2、试论《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23、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

24、论《高老头》的典型人物及其主题意义。

25、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26、论《人间喜剧》的思想主题与“巴尔扎克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27、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小说艺术成就。

28、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奥斯汀的妇女观。

29、论《简•爱》的艺术成就。

30、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

31、试论狄更斯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流浪汉小说”特征。

32、论狄更斯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33、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34、论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35、论果戈理的幽默讽刺艺术(“含泪的笑”)。

36、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研究(罗亭等)。

37、诗意的现实主义?D?D屠格涅夫小说艺术研究。

38、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39、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及其艺术特征。

40、莫泊桑短篇小说研究。

41、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成就。

42、偶然性与必然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主题。

43、传统性与现代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悲剧意识。

44、性格与环境?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人物形象。

45、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46、试论《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

47、论《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构思及其主题意义。

48、论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心灵辩证法”。

49、从《复活》的人物“复活”看“托尔斯泰主义”。

50、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51、论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52、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小说成就。

53、论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

54、论《母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55、论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56、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观。

57、论《儿子与情人》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58、论《虹》的三代人情爱观及其思想意义。

59、试论海明威长篇小说中的反战主题和“迷惘的一代”人物形象。

60、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及其“硬汉性格”。

61、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62、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63、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64、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主题。

65、试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66、从《追忆逝水年华》看普鲁斯特的“回忆的诗学”。

67、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小说艺术成就。

68、试论存在主义小说、戏剧的现代哲理。

69、试论东方文学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价值观。

70、东方神话研究。

71、论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72、论印度两大史诗的文化影响。

73、《圣经》文学研究。

74、试论《源氏物语》的小说成就。

75、论《源氏物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76、阿拉伯民间文学杰作《一千零一夜》研究。

77、试论泰戈尔散文诗《吉檀伽利》的艺术成就。

78、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成就。

八、古代文学方向

当代语文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整合

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学习的相关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一些数据表明有六成以上的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据心理学报的研究数据显示,有68.9%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育相融合,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向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向进行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以实际行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文化事业也随之相应地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学生可能会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缺陷,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成为当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来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主要原因

(一)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处于各项能力和知识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有效地促进其情感的形成和性格的养成都是非常需要关注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品质的形成。学生可以从老师的教学和课本上的内容,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美好品质。在学习文学素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一定的心理素养。小学生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学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如何有效地化解就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关注到学生的与众不同,才可以积极有效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小学时期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将重心放到学习上,这个时期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自身人格和性格的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比如一些诗歌和一些英雄事迹等等,都表现了作者美好的情感和愿望。这些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仿佛有一定的生动体验,可以跟作者一起领略这些迷人的风景和具体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是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这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因此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特点。促进语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老师应该注重的内容。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来说,可以涉及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具体要求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更新,当代的教育模式已经要求应试教育向学生核心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语文学科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也可以有效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也可以培养一定的自身情感和情操。通过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目标和教学过程,可以提升自身的素养,从而向全面发展方向前进。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与小学语文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起来,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时期,老师不仅仅需要注重对于他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培养。这个时期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到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以及促进他们心理潜能的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教育改革,提倡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制定的语文教育,也详细规定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地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将小学也分为了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比如,它们都具有稳定的情感,都具有一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并且大家在这个时间段智力都正常,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结合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教材可以发现,在语文小学教材中也具备了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符合的特点。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发扬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基础教育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小学语文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

在大多数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并且是主动参与,要给学生一定的积极主动展示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和展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领悟,并且可以积极地进行练习,从而形成一种反映范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的时候,就可以积极有效地进行化解和运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以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有效地融合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学生不再成为教学的被动者,而能够有效地将自己融合到课程中去。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一定有效的和谐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进行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培养,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二者相融合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一定的外部学习和内部交流来进行提高,也可以通读研究其学习教材,寻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资源,从而有效地将二者融合和整合起来。

四、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整合的示范课

一些示范课就是将小学语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比如说在一些小学中,老师在示范小学语文教育课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引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从而让大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一定心理能量和心理道理。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解读,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整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束缚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内容,各门学科都需要依赖语文来展开相关的教学。因此如果语文老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话,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应该使用更新型的教育理念。现在一些小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老师仍然只是按照考试大纲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这就导致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出现了一定的限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束缚。避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是当代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地去更新,符合时展的潮流,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的一个教育内容,也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要包含语文教育的内容,还需要有效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小学的语文教师也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内容。就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来说,需要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发展。学校也可以适当地定期组织老师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知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相关的知识。

六、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工作中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够单独发展,而需要有效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来促进其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当老师面对一些上课犯错误的同学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避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将学生教育一顿,主要采用的是批评教育的方式,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的是鼓励教育,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上课,在课后进行教育和鼓励。还有一些就是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中,有一些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够认真不够及时,如果老师就请家长的话,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更促进教师能够采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开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渗透到学生的每个方面,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均衡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当代因材施教已经成为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内容。个人的心理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个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教育过程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因材施教,不仅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于一些比较外向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采用鼓励和沟通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先进行一定的良好关系的建立,然后进行鼓励教育。也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促进其更多地向外向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来进行不同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特点,从而有效地采取符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改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三)需要将情感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教育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志愿者或者是比赛来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心理素养,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点滴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老师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般来说情感教育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培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对内实践和对外学习来促进自己的能力的提高。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趋势可以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促进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这要求的不仅仅是小学语文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将小学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目的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