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识别及人力资源发展

时间:2022-03-19 09:39:00

新兴产业识别及人力资源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处在成长期、发展速度快、产业关联性强、市场影响力大、能够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国民经济支柱,并对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产业。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遴选和培育。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将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作为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英国、德国则启动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Ⅲ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必然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格局(刘峰,2010)。2009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并带动经济实现“v”型反弹。然而,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固然见效快,但受资源、环境硬约束,过度依赖重化工业的扩张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为继。在“保八”无忧的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成为2010年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调。2009年底,国家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调研,以期“彻底为中国经济转型,争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夯实基础”。[21然而,新兴产业尽管机会颇多,但是陷阱也多,一旦技术路径选择错误的话,将损失惨重(张岸元,2010)。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二、国内各级政府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实践

(一)中央政府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解释与选择

关于何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学界缺乏理论探讨与共识,中央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也处于探索中。2009年9月,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根据会议公告,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个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同年l1月23日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总理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对上述七大产业做出更为具体的解释,对海洋、空间和地球深部资源利用问题也提出了独到深刻的见解。”讲话中,总理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标准有三: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这是迄今为止官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完整的解释。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整体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空间技术等产业则被拆分后归列至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二)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跟进、遴选与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蕴含的财富效应和政治效应显然已经引起国内各省市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展开行动。然而,各地区同于科技能力、产业基础、禀赋性资源、理论水平的差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其规划层次不一,发展极不平衡。例如,安徽省将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光伏、公共安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装备制造、语音新型显示、动漫、文化创意和洁净煤等12个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江西省将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10个产业列入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万亿元;重庆市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6个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到2015年,实现产值1.2万亿。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布局呈现出下列特征:其一,集中于中央政府确定的产业范同。这既体现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政策认同和拥护,但产业同质化现象也初步显现;其二,集中于第二产业,忽视了第一、第产业的成长性。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日两国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就了韩国的“电影奇迹”和日本的动漫文化。三,发展目标宏大,2015年规划产值动辄都在万亿以上。极为严肃的战略规划有可能变为“跑马圈地”的政绩工程。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及其四维特征

尽管国内学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标准尚无系统研究,但通过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我们仍可较为清晰的梳理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维度。我们认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1.产业特征:要求实现产业的先导性和评判标准综合性的统一。这里的先导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是未来的主导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这里的综合性是指该产业具有巨大的辐射性、带动性和渗透力,对各产业发展全局能产生重大影响。它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又渗透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它既是长线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业识别必须综合诸多产业分类标准,依托国情、省情而定。

2.技术特征:要求以关键共性技术为依托。共性技术是指能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关键技术是指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关键共性技术是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保证,其重大突破能带动多个产业的技术升级,有助于国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或产业形成优势。关键共性技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现阶段,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应服务于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市场特征:市场规模大,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家未来竞争力。因此,从市场层面看,该产业市场规模潜力极大,前景广阔,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能全面带动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引领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牛耳”。在国外,日本将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纳入长期发展战略。韩国的《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无不考虑到其中的市场因素。

4.时间特征:既要求“承前”更要求“启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提出于国际金融危机严重之际,是我国政府“保增长”、反危机战略举措的重要部分,其发展规划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一起构成“反危机、保增长”的战略两翼。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又立足长远,我国政府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可以认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事关当前的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关系到未来竞争成败。“稳增长、调结构”的前提是“稳增长”。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是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挑战,涉及到相关格局的转化,需要微妙的利益平衡。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重点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之间的“承接”关系,必须把握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各自赋予我国经济的意义,踏准节奏(陈伟,2010),使二者能相互支撑、彼此渗透、转换适时、轮动适度。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瓶颈及其支持政策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人力资源供给瓶颈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实现从资本深化到技术深化,从投资拉动到技术驱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产业层面的强力推进。因此,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供给必将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败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国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失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始终徘徊在3%左右。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用教育优先成为空谈,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负债运行。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高素质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约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2010年初至今,国家先后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o._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等系列文件,提出要“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2010年3月,教育部以教高厅函[2010113号的形式鼓励国内高校围绕新能源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材料产业、农业和医药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等领域申报新专业。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期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然而,现有人力资源规划仍过于宏观,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瓶颈必须加强相关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等异质性人力资源,创新其开发与配置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

1.创新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价发现机制。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要围绕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兼顾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一方面,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复合型高端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另一方面,适时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培训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构建起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供给动态调控机制。

2.创新相关产业的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机制必须健全其供求、价格、竞争机制。这要求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督,破除人力资源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政策措施;要求政府加快探索技术移民政策,完善国外智力资源发现评价、供给、市场准入、使用激励、绩效评估等办法;要求政府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3.创新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激励与保障机制。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必须完善现有分配、激励、保障制度。企业微观层面,应当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强度、个人成长、工作成就、社会尊重、内部评价和同事关系等激励因素。政府社会层面,应当制定符合产业特色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完善创新人才的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产权激励制度;要求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