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发展前景十篇

时间:2023-05-31 15:22:43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策略

一、引言

在全球面临温室效益、环境急剧恶化的如今,低碳经济也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而出现。低碳经济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低排放和低能耗的低碳目标,同时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新兴产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我国在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布局与发展。低碳经济凭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得到大力发展。那么本文就通过分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低碳经济

(一)定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有着与其他经济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低碳经济的实现,推动经济升级转型,从传统污染大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排放的新型经济转变,同时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企业来发展自身,通过鼓励发展新型产业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范围极广,包含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科学产业、航天工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各种新兴的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格局在发展中表现良好,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低碳经济也在这种一片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茁壮发展起来。

(二)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多严重环境问题如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气候异常等各类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发现唯有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才能够保证地球的健康,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出现以来就受到全球各国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在引导人类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发展模式和方式

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就是要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而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就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排放,达到低碳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利益。低碳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解决能源污染和企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力推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就很好诠释了低碳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绿色能源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低碳经济处于发展初期

尽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在政府政策下平稳地进行,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在处于发展初期,无法通过现有的产业发展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的低碳技术支撑,虽已有了大量的战略性经济产业的建立发展,但是大量的重要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其他发达国家手中,以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

(二)处于技术瓶颈时期

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在低碳经济后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在低碳新兴产业的市场发展中缺乏大规模化的产业生产技术;二是产业转型不完全,其生产设施无法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材料在国内无法得到充足供应。高科学技术的门槛和高成本、高风险使得我国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到了瓶颈时期。

(三)暂时无法成为经济支柱

尽管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撑下,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小,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起到革命性的带动作用。战略性低碳经济的产业发展会不断形成并完善其产业链,增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约为百分之四,2015年的产业增长值也仅仅为全国GDP增长值的百分之八,但这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四、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难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消耗了大量能源的代价下实现的,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下,低碳经济也随之发展。在之前经济快速发展中付出的代价使得我国如今的地台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的严重问题。

(一)能源结构不完善,利用率低

我国产业能源使用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为主,传统经济重工产业以高能耗的企业为主,其能源的结构以原煤为核心。同时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率差距较大,而污染最严重的煤炭使用率占我国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增长离不开第一传统产业,但传统第一产业是我国经济GDP的经济支柱,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经济主导地位,其次第二、第三产业并进,都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比例不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矛盾,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集聚水平低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经济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依然比较小,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的集聚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在集中度还是集聚度上都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层次依然很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产业规模低也就无法吸引足够的高端技术人,这样就无法提供相应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集聚效应也偏低。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

低碳能源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为确保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原煤的使用,降低产业的生产污染。加大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在新兴低碳产业中的使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源结构优化,使得新兴产业减少对原煤的依赖。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境和经济并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低碳技术提高和低碳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然过程。

(三)加强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大力研发自主技术,将低碳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手里,使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不受技术制约。加大产业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创新意识。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下,扩大技术型人才队伍,建立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六、结语

总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但在仍然坚持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住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从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坚信,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会得到长久发展,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我们从期盼中真正地走向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尹政平.低碳经济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2(5):14-17.

[2]卫冰洁.低碳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何雄浪,马永坤,恩佳.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指标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9):41-46.

[4]黄乐.低碳经济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93-94.

[5]吴小平.低碳经济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思考——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3(8).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2

一、兴安县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已由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发展到今天的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历史文化游等多种游览方式,形成了桂林乐满地景区、灵渠景区、烈士碑园景区、世纪冰川景区、猫儿山、超然派景区、忘忧谷景区、梦里水乡景区、兴怡山庄景区、湘江源、秦家大院等十大游览区。兴安县的旅游业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步成为兴安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兴安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共有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点)13个,有宾馆饭店158 家,7326个床位。其中五星饭店1家,三星饭店2家,二星饭店2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45家。旅行社或旅游营业部11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8家、家庭旅社(饭馆)178家,床位10000多张,地方导游近200人,旅游从业人员达0.5万人,这些构成了我县旅游行业的基本力量。

近年来,兴安县借创建旅游强县的东风,深入调研,认真规划,突出亮点,挖掘特色,优化组合,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999年,兴安旅游的品牌项目乐满地主题乐园项目的成功推出,推动了兴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兴安多年来努力丰富旅游文化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结果,是兴安旅游以创新促发展的精品项目。我县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行业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由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变,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强力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兴安已逐步成为中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县住宿餐饮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宾馆饭店投资规模不断增大。2008年,拥有良好住宿设施的新建的福满楼宾馆开业,原健评饭店易主更名泽玲饭店经改建后重新开业,阳光大酒店和岭南大酒店也重新装修,而岭南大酒店正在积极申报三星级饭店。另外,一个新的四星级饭店正在新建中。2008年是兴安县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关键的一年,全县的旅游宾馆饭店也乘“创强”的东风,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水准,在服务质量方面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全年基本没有重大游客投诉事件。2008年,过夜游客117.88万人,全县住宿率达60%以上,收入47038万元。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统揽全县工作,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产业与发展其他产业的关系,实现了兴安县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兴安县先后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广西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广西工业发展试点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称号。

二、目前影响兴安县扩大旅游市场消费的几个因素和问题

兴安县要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市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其中主要是:旅游接待人数没有实现大的突破,部分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少,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上档次的旅游车少,景区间的公交车不足;汽车站、火车站、公用厕所、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及语言环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功能有待加强建设和完善;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如灵渠景区、猫儿山景区,尤其是灵渠南陡村的矛盾长期存在,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各景区之间缺乏联动性,来乐满地的游客到其他景区游览的不多;乡村旅游发展快,但农家乐接待水平跟不上;旅游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如从桂林到兴安有两个收费站,不利于旅游车辆和自驾车的发展;旅游管理机构人才缺乏、部分旅游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和培训;旅游资源整合十分不够,景区缺少亮点,规模少,档次低;工作经费短缺,在宣传促销上各企业又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形象宣传,促销力度还需加大等等。

三、对扩大兴安县旅游市场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发展旅游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业是一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县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在整个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并刺激金融、信息、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旅游产业是持续产业,也是一种特色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第三产业中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工业旅游等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验证明,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就业,促进农民致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增强全县干部和群众发展旅游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培育旅游产业的各项工作

1.抓好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修编。规划是建设的蓝图,是确保实现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合理开发,打造精品”的原则,制定高起点、高品位的旅游发展规划。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和筹措资金,尽快启动我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便为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奠定基础,为今后指导全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重点是抓好“三大水库”景区的规划:川江水库、斧子口水库和小溶江水库都是桂林市的重点项目,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县城以灵渠北渠古民居建设规划为重点。还有其他一些景区开发都要纳入新修订的总体规划中。三大景区规划中的单体设计遵循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避免照抄照转,生搬硬套。加强规划管理,防止盲目开发、短期行为和恶性竞争,尽量减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争取在3-5年实现旅游景区的重大新突破。近期,我们要重点建设和开发下列项目:一是以“一山三库”为龙头,再造一个新兴安山水旅游圈。“一山三库”是指猫儿山和川江水库、斧子口水库和小溶江水库。二是开发北渠古城,打造兴安古民居建筑群。三是建设日月湖度假村,再造一个“乐满地”。四是开发世纪冰川二期工程、龙潭江景区、烈士碑园红色旅游二期工程等项目。五是进一步开发古严关、乳洞岩、秦家大院和新农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3.树立经营理念,创新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旅游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经营和运作。我们树立经营理念,就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格局来发展旅游产业。全县要通过改组、改革,大力推进旅游企业以资本、资源等为纽带进行整合,促进旅游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搞活经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目前,重点是搞活灵渠景区的经营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行整体宣传促销,实现主要景区或全县景区一票通。优化旅游线路,增加生态游览内容,如溶江的种植园、华江的竹子林等。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增加旅游业投入。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出让、合资、独资、参股、租赁等多样投资经营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外部资本和民营资本开发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4.加大促销力度,积极拓宽客源市场。搞好宣传促销,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也是树立我县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盯住广西、湖南、广东、贵州和东南亚市场,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促销。在坚持多年来游客以广西和湖南市场为主的同时,还应锁定周边的湖北、贵州两省的武汉市、贵阳市,并制定周密的促销计划,由旅游局牵头,协会组织、旅行社、景区参加,实现宣传和旅游业务的交流和对接。加强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联系,积极参加区内外的大型旅游交易活动,寻求和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坚持举办桂林米粉节等文化节庆活动,邀请旅游界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记者,前来做客观光,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加强合作;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旅游宣传画册以及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宣传造势,让外界充分了解兴安,使兴安知名度有一个新的提升。可在《中国旅游报》上做专题报道,然后再用一个版面整体展示兴安独特的旅游产品,以引起全国旅游中介商的关注和推介。要制定宣传口号,突出产品特色。设立政府奖励制度,提高旅游企业宣传促销积极性。

5.改善旅游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吃得可口、住得舒适、行得方便、游得有趣、购得实惠、玩得开心,是游客的普遍愿望和要求。目前我们要重点抓好灵渠4星级宾馆建设和志玲路文化休闲娱乐一条街的打造。还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旅游特产商店,专卖本地的土特产,地点可考虑设在白竹铺一带。兴安盛产竹子,可以把大点的竹制品厂办成可接待团队游客的企业,促进该产业的深加工和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层次和水平。强化旅游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培育“文明礼貌,诚实信用,热情待客,与人方便”的新风尚。抓好旅游行业内部建设。管理部门抓作风,旅游企业抓服务,景区景点抓管理,从业人员抓素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查处违规行为,杜绝宰客现象,维护我县形象。切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加强防范,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环境。

6.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要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又不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止水、空气污染为重点,对我县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建设。抓好景区(点)的卫生治理,做到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同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领导,落实加快兴安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确保兴安旅游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兴发[2008]43号),提出了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和近期目标,也明确了主要措施和各部门、各乡镇的责任,我们必须贯彻落实。

二是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齐心协力,形成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合力。可考虑对一些乡镇和部门的旅游工作进行年终目标考核。

三是大造舆论,营造氛围。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会议、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让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我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和旅游业发展成果名扬区内外和国内外。

四是出台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做强做大。如乐满地2009年员工在1200多人,全年养老保险等五险需427万元,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在对地方经济有一定效益时,核定一定基数,超过部分给予免除营业税优惠等。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3

调整空间有限

交银趋势拟任基金经理管华雨对记者表示,10月以米市场快速大幅上涨,主要缘于流动性的推动。随着10月CPI再创新高,政府陆续使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控制、行政干预物价、增加股票供应等措施来吸收流动性,化解通胀压力。这一系列措施使得高场对未来政策紧缩的预期进一步提高.从而直接导致了此轮市场调整

管华雨认为,当前国内经济的内生动力强劲,而且中西部城市化空间巨大,加上消费潮刚刚兴起,如果“十二五”规划实施,如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松绑民间投资限制、提高国民收入比例等,则中国经济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所以,在此背景下,虽然收紧流动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市场的不确定性。但预计目前市场的调整只是短期的,调整空空间有限,市场未来中长期趋势基本不会改变.经济“二次探底”也小可能出现,投资者不必过丁悲观,股票资产仍然是当前最适合投资的大类资产。

光大保德信认为,作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投资时间窗口。四季度的市场走势或将对明年全年的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内流动性和股市流动性等多方面分析与展望。公司对四季度持中性态度,对2011年仍持谨慎乐观的看法,四季度市场更可能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运行,尽管内外市场的复苏过程仍将不断出现反复,但是整体经济复苏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光大保德信在其策略报告中表示,经济在三季度的回暖,也缓解了市场前期对部分行业的不利预期。FED模型显示,在低利率背景下,股市明显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相比6月末、7月初的市场资金紧张状况而言,四季度资金面仍然保持着比较充裕的状态。

对于未来的操作,光大保德信表示,仍应坚持“一主一次”的投资策略。“一主”是指坚持“α”的寻找,这些行业主要涉及以中小市值为主的大消费领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注意把握成长股和主题投资机会。“一次”就是注意把握阶段性的周期性行业的表现,特别是注意把握在美元快速回落、股指期货和人民币升值等大事件预期下的投资机会。从风险角度来看,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及通货膨胀的走势.如果两者出现较大的超预期状况,将有可能打破目前的市场平衡。

密切关注流动性

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由于政府控制通胀而带来的流动性预期的改变,是造成当前市场调整的主要因素。

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表示,央行一个半月之内3次提高_『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预调的态度。“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有一块政府存款,一般是用于支付集中采购。这笔钱多的时候可能达到一万亿元,少时也有几千亿元。这笔钱在12月份都会支付给相关的企业,相当于12月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正是预计到这点,同时考虑到流动性已非常泛滥,所以央行在9天内连续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

罗建辉说:“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外汇占款最近几个月大幅增加。为了把这些热钱纳入‘池子’,也有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对这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收紧的作用。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不是十分大,也不是十分明显。因为12月的时候,本身货币就要比正常时多很多,现在提高一点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使货币恢复正常一点。

“之前我们非常看好市场,但在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下,市场在一个星期之内大幅下跌。投资者要明确的是,为什么会出台这些政策。我们不妨观察10月份公布的数据。比如工业增加值,8月份是13.9,9月份是13.3,lO月份进一步降到13.1,但是可以看到下降的幅度在快速地收窄,而且经过调整之后这个数据是环比向上的。这使决策层有了决策的底气。”

罗建辉认为,控制通胀的政策推出之后。短期市场还将处于震荡筑底的阶段.但是应该是逐步上行的。明年,这种结构性的行情很可能演变成全面性的行情。而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流动性。

聚焦新兴产业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被认为是未来投资的长期热点。目前来看,国内外政策和市场氛围均利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板块。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期,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将逐步出台,有助于推升新兴产业股的投资价值。

中海环保新能源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夏春晖表示.近期各层次的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发展新能源、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被列入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经济产业都将会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行业。从前两年的经济衰退到今年经济的逐渐恢复,无论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新能源都被寄予厚望。由于前景被看好,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也成了市场的宠儿。

夏春晖表示,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并由此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能源匮乏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于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此外,国务院也于日前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未来10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被提到战略性高度。

交银施罗德的管华雨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是未来持续的政策主线,也是投资主线。在这条主线下。有三点尤其值得引起市场的重视:一是同家将坚持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政府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三是我国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中国;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1-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医疗、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全局性是指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美国、日本等国都已经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后危机时代”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并相继推出了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布局,力争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一、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提出经历了研究和舆论准备阶段和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被提及。2009年12月27日,总理在中南海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提到要开始考虑对产业的科技支撑,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这些涉及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2010年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下发,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将对中国提出更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于推动一般产业发展的对策,从而在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抢占制高点,加快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步伐。根据2009年11月23日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当前的战略新兴战略产业主要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二、战略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而导致的中国产业的发展将会由过度依赖外部产业需求逐步转为主要依赖内部产业需求,一方面,迫于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低迷的不利形势,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国产业发展不得不由外需转为内需;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孕育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中国特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又进一步地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尖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拉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并由此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国际上来看,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创伤,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视发展与尖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保持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产业革命必将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这次产业革命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关联产业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密切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主导产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产业以及旁侧关联产业,它们分别为主导产业提后、产前和产中服务。此外,关联产业中有相当比重是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其相互融合必将推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相融合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极大改善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当前,中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有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由于受自身环境和经济功能定位的限制,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贫困的状态,也有待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实现与其他功能区的共同发展。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低碳、节能的集约型产业,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从而在“后危机”时代,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区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对进一步促进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未来主导产业竞争,而且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所以要科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过程所面临的背景和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自主创新的规律和机制,努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为此,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围绕如下方面来强化自主创新,从而提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加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要深刻领悟和把握“技术―经济”范式更迭带来的自主创新契机,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范式设计与制度创新。主导技术范式的转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潜藏着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发展中国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结构转型问题。由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主导技术和主导产业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而且要求新的经济范式与之相适应。

加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要通过划分不同技术和创新类型,实施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累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模块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背景,所以应该大力实施模块化创新战略。所谓模块化创新战略专指在产品模块化创新环境下,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的架构创新、模块创新和元件创新的总体构想。架构创新建立了系统的秩序并使互相联络成为可能,属于破坏性创新。模块创新和元件创新属于渐进性创新,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次创新(集成创新)。今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以价值创新和获取为目的,动态实施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

产业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产业政策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构成要素。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法律调控机制,是“后危机”时期选择、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需要[2]。

相较于日本等经济赶超型国家完善的产业法制定和法律机制,中国产业立法的效力层次较低,产业政策法律化程度不高,对政府制定的实施产业政策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或法律责任条款不明确,对于如何兼顾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方面,缺少指导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本法》,也未制定出三大产业促进法,某时某期的产业发展仅靠政策规划和规范性文件,这种现状远未上升到立法层次,更难保障“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任务,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和调整产业政策法体系的需要,目前必须制定指导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本法》,在后危机时期为中国三大产业政策立法提供基本规范和法律保障,并依此制定相关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法,满足在振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时期的法治需求[3]。

目前,中国对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继续鼓励促进自主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财税、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既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力度,也要把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既要为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投融资环境,激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积极性。

尽管世界经济陷入几十年不遇的危机,但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组的速度却没有放缓。一些发达国家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研发产业呈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趋势,在海外设置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受金融危机影响,高端人才的引进成本降低,目前已成为引进国际科技人才的最好时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国际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支持科研单位或企业到国外收购研发机构,通过合作吸收国外的高新技术及开拓国际技术市场,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4]。

四、结语

总之,借鉴国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举措,充分剖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水平和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区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拉动中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要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优先产业;强化自主创新,提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竞争力;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制度创新;实施战略性产业的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机制;制定产业基本法,确立战略新兴产业基本规范;提高立法层次,健全战略新兴产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培育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环境;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

[2]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探讨;概念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04-0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的同时,也推动世界各国重新审视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海洋产业和太空产业等迅速升温,成为“热词”,频频出现在主流媒体的显要版面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成长和壮大,已被世界各国赋予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摆脱经济危机束缚的历史使命,成为投资发展的重点。

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概念与范围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进步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将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其中,“战略性”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指其影响力大,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产业格局;“新兴”则是针对技术的新颖性和市场的可开拓性而言,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海洋产业、太空产业这七类。

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现实背景

(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国际背景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857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催生出电力、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产业,也提升了机械、冶金等产业发展水平。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大多数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科技创新投资列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1.美国。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节能环保、智慧地球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在总额为7 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均为投资的重点,新能源产业成为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美国总统奥巴马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最终计划投资1 5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争在十八年内把能源经济标准提高1倍,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美国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其核心目标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2.韩国。韩国政府注重低碳与绿色发展,将在2010年中期以前,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向26个商业项目投资1 550亿韩元,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大型企业将和中小企业共同在生物制药、机器人技术、脱盐设备、发光二极管、新型半导体、绿色轿车等领域获得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如三星计划组成生物技术公司,SK能源和浦项计划开发天然气和洁净煤,LG计划开发电动汽车电池等。

总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背景

2009年9月21—22日,总理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连续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首次提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金融危机)、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2009年11月3日,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信息网络产业以及加强空间、海洋、地球深部开发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次强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政府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环境、谋求抢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中国人均淡水仅为世界的1/4,人均耕地不及世界的1/2,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62%,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7%。资源消耗多,利用效率低。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为主导,城市化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再加上技术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管理落后等因素,使得每吨能耗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河流、湖泊、农田、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蓝藻、海洋赤潮不时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物种减少,气候变暖,生态失衡。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把汽车、房地产业列为支柱性产业,带动了经济快速复苏。而这种过分依赖汽车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峻挑战。2008年,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急剧降低,同时外需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萎缩,使得2009年经济增速降为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三、中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

1.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必然是经济增长快、能源需求增长快。快速增长的经济往往是比较粗放的,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是刚性的,因此,高经济增长、高需求增长的特征使得中国巨大的增量市场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获利空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 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 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2.实现内生增长的必然选择。尽管“九五”计划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提升中国产业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长远之策。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优势地位,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产品仅供本国企业自用。因此,中国需要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行动有力,完全可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中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也将推动中国能源技术进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改善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抉择。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新医药产业既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造福民生;生物育种行业是关乎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互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5.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要求。全球日益重视的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09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碳排放约束将对未来中国新兴产业选择和培育现有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引发一场实质性的“产业革命”。把有限的资源引导和配置到更符合减排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对建立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一项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四、中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毕竟不同于传统产业,需要遵循特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将对中国提出更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于推动一般产业发展的对策。

1.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强调,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催生了众多的新兴产业,一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科学选择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从国际上来看,虽然各国都重视发展新兴产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扶持的力度有所不同。目前,中国根据“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的依据,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此基础上,中国还需要继续细化和深化,找准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的优先领域,如可再生能源、动力电池、碳纤维、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育种、物联网、云计算等。

2.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产品仅供本国企业自用。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突出自主创新,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把建设创新型产业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一定要突出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6

2011年对于全球化学工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扬后抑的总体趋向,加之充满变化与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同时也为2012年的发展前景埋下了伏笔。

在欧债危机尚未解决,美国经济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世界化学工业在2012年的发展走向并不乐观。

美国化工理事会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做出预测,相比2011年全球化学品4.8%增长的预计,2012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增长将继续走低,为3.6%。而这个增速预测的前提是欧债危机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不发生硬着陆),然而除以上因素外,叙利亚与伊朗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局面,进而导致化学品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在经过2010年阶段性反弹后,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增速开始处于相对平稳且回落的状态,预计2012年增速将降至年均2%。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2012年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变数,在未来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和在疲软形势下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在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公布的2012年世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纲要中,对国际化工业前景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指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必须实现自身产品供应链条的持续稳定,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2012年虽然面对诸多挑战,然而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依旧旺盛。2011年,新兴市场需求总体增速为5.4%,而2012年其增速将会继续提高,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美国化工协会理事会数据预测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将增长6.2%,其中专业化学品增速将继续扩大。

近期,sri咨询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按市场价值计算,到2014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年均增速约为4%,中国将以年均7.3%的增速独领。在世界地区划分中,亚洲其他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增速为5%;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速为4.3%;中南美洲增速为4.2%;中东欧地区的增速为4.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将放慢,日本增速为3.3%,北美增速为2%,西欧地区增速为1.3%。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走低的大背景下,不失为一股强劲的助推力量。

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在的对于201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建议。首先,形成可持续、安全的化工循环发展链条。其次,步入具有相对弹性、客户化

转贴于

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再次,化学工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是绿色经济的前提,国家政策的有效引导和鼓励是支持创新产品与技术的保障,而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政府是创造绿色经济发展和提高绿色增长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化学工业发展趋向将进一步向着可持续、创新、绿色及注重效率的时代挺进。

虽然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良好,处于相对优势的发展状态,但在化学工业的科学发展创新上仍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12年将继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通过高效的节能技术大幅削减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巨大的创新投资发展新型技术。

今年1月19日,在日本举行的以“支持现在,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化工研讨会上,日本提出了集中力量关注材料创新,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材料竞争的宏观策略,并将加大能源、资源的节约,创造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回馈社会型模式。对于世界新兴市场来说,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由单纯注重规模转化为以效率先导的发展模型上,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样也是2012年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科专业建设;产业转型

作者简介:巴志新(1979-),女,河南南阳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王章忠(1963-),男,安徽太湖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KT2011191)、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0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34-02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互依存。[1]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知识和人才依托。面临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及江苏区域经济产业转型这一全新战略部署,其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深远的。以服务社会作为主要职能的高校,只有把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与产业转型相结合,才能更主动把握先机,学校也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一些研究者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区域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6]提出了区域产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初步思路和举措。但由于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各区域产业转型的方向不同,这些方法实施的针对性并不强,而且未对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互动提出有效的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地方经济服务为主导,以培养生产一线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产学研”合作,其学科、专业定位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更为紧密,但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与专业定位、产业结构与学科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互动研究却鲜见报道。

本文以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学以致用”的总体目标下,紧紧依托江苏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大挑战和机遇,通过建立与江苏新材料相适应的学科及专业定位,进一步实现学科建设(科研)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与江苏区域经济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产业链。

一、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推动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和新产业的振兴时代,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制高点的竞赛,如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宣布到2013年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日本将投巨资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较低的人力、土地等成本,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和弊端,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2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20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结合江苏省的发展实际,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制定了相关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二、南京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互动现状分析

1.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南京工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作为江苏省属地方高校,多年来立足服务江苏区域经济,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实力大大增强。

新材料是江苏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新材料的研发又与新能源、节能环保密切相关,因此,面对江苏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如何找准学科及专业定位,让科研与育人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材料工程学院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改革与实践,在学科建设上,注重与江苏区域经济相结合,凝练优势学科,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改善科研条件。在专业建设上,始终牢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材料类专业中大力开展岗位工程师培训,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我校品牌建设专业及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上做了很好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鲜明的特色,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江苏产业转型背景下,我校学科、专业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8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不仅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而且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两会”精神,为落实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要求,实现“旅游兴市”目标而召开的会议。它将对我市旅游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重庆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年全市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务,表彰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刚才,市委书记唐林同志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扎实工作,为开创××年旅游工作新局面做好积极准备。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回顾过去工作,坚定“旅游兴市”信心

第一,在产业定位方面坚持科学、客观、求实,使全市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十五”期间,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管理围绕旅游服务、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农业围绕旅游调整、商业围绕旅游搞活、城市围绕旅游建设”的“报告总结旅游兴市”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产业来培植。二是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江津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相关配套文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围绕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确保了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在管理体制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市、镇、办三级旅游管理机制,运行情况良好。市委、市政府设置了江津旅游管理的宏观管理机构——江津市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今年月撤销四面山镇,成立四面山风管委;月,撤销四面山林区采育场和森林经营所,设立了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个有旅游资源的镇街设了旅游办公室。全市重旅游、抓旅游、服务旅游的氛围越来越浓,形成了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新格局。我市创新旅游管理模式的举措经《中国旅游报》、《重庆政协报》等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强烈反响。

第三,在投融资方面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使旅游基础设施得以不断完善。我市先后争取旅游国债资金万元,重庆市旅游结构调整资金万元,地方投入专项旅游发展资金多万元,多渠道投融资亿多,改造硬化了傅家至四面山景区公路公里,东部景区公路公里,西部景区公路公里,改建东部到西部景区公路公里,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重点抓了城市道路、交通客运、旅游公厕、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城市入境道路和城市到各景区点的道路公里;新建了平方米的主城客运中心和平方米的四面山游客接待中心;扩建、新建个停车场,增强了游客疏散能力,改造扩建了个星级宾馆;新建和改建高标准旅游公厕座;新设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余套;建成了时代广场、十里滨江路、美食文化一条街、艾坪山公园、人民广场等一批城市新景点,旅游硬环境得到整体改善。

第四,在行业管理方面采取标本兼治,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一是制定我市旅游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办法,积极开展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和目标管理,规范和约束旅游服务行业的经营和服务行为。二是组织旅游、公安、工商、卫生、物价、城管、交通等部门,对扰乱我市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综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三是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配备了名专职旅游质监员和名兼职旅游质监员,形成了较完善的质监网络。四是抓好旅游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五,在宣传促销方面坚持主题活动、媒体宣传、行业交流相结合,积极宣传我市旅游产品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我们坚持“巩固重庆、发展周边、拓展国内”的原则,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年以来,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并召开新闻会,加强了区域联合;与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联合拍摄并播出了旅游风光片与专题片,开通了江津旅游网站,成功举办重庆首届四面山旅游节,大力宣传了江津旅游。

第六,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坚持突出主题,抓点带面。主要对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山、塘河等重庆市四大古镇进行不断挖掘、包装;打造跨区域、含金量高的“渝川黔金三角”旅游产品;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部级景区聂帅陈列馆进行硬件改造,将其与聂帅故居、陈独秀旧居一道定位为“红色旅游”产品来培植,从而带动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步、协调发展。

第七,在旅游商品的开发方面坚持巩固传统、培植新品的思路,促进旅游商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我市丰富的商品资源积极开发旅游商品。玫瑰牌和荷花牌米花糖先后获国家旅游天马金奖;四面山牌花椒、四面山老腊肉、四面山根雕、骆来山绿茶、金银花、富硒保健食品等深受游客青睐,旅游商贸不断发展。

第八,在打造城市名片方面立足市情,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我市继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后,今年又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活动,并将创建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在全民参与下,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重庆市山水报告总结园林城市获得成功,受到重庆市检查验收组的好评。版权所有

应该看到,历届政府的努力已为江津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旅游兴市”战略目标,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崭新的范围。

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已在全市形成共识。如果说——××年江津旅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话,那么,从××年至“十一五”期间,江津旅游将迎来蓬勃发展,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旅游市场占有额大幅提高,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振兴时期。希望同志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旅游兴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领导,为“旅游兴市”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兴市”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镇、街党委、政府务必把“旅游兴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做细做实为旅游产业大发展服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有旅游资源的镇街,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首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作用。市、镇两级政府要着力于制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划。没有规划的旅游项目一律不得上马,必须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第三,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围绕建设“旅游兴市”这个战略目标,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市委、市政府已要求各镇街、各部门每年为旅游做一件好事、实事。第四,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行业指导、管理、服务、监督等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依法治旅力度。第五,充分发挥好市旅委会的作用,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旅游工作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机制到位、服务到位,以新的资源观、开发观、合作观制定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旅游兴市”步伐

要实现“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把以四面山为龙头的江津旅游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必须下大功夫,作长安排,让全市每一个旅游经济实体都优化和做强做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大力度,突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把各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产品定位上要有新突破,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按照总体规划,我市旅游产品开发要按照两翼()一线()十古()产业的布局,将四面山定位为生态旅游目的地;聂帅陈列馆(故居)、陈独秀旧居定位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大圆洞定位为森林旅游目的地;中山、塘河(含滚子坪)、石蟆(含清源宫)、白沙(含黑石山)定位为怀古旅游目的地;几江(含长联、天字联、江公享堂、奎星楼)定位为文化鉴赏旅游目的地;几江——先锋——李市——蔡家定位为特色商品旅游目的地。已建成的旅游区都要在现有基础上与时俱进,优化升级。四面山要尽快建成部级景区、国家生态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骆来山、黑石山——滚子坪要建成部级景区;四大古镇要建成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名镇;聂帅文化、联圣文化要在全国叫响。

(二)可进入水平上要有新突破,加快构建外通内畅、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体系

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旅游业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景区与景区间未形成交通循环;二是出境公路特别是四面山与贵州习水、赤水、四川合江的断头路未打通;三是景区内公路质量差,大多还是泥结石路面,四面山也仅硬化了公里。因此,当务之急是继续抓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积极争取旅游国债资金、重庆市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和地方配套建设资金外,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大公司、大财团和民间资本投入交通建设,做到大交通通达,小交通顺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力争在改善旅游可进入性上实现新突破。年初市旅游局与市交通局已启动了四面山望乡台至洪海景区公路改造,拉开了我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帷幕。

(三)在规划决策上要有新突破,确保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序开发

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薄弱,旅游景区开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开发不当的话,则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以实现旅游景区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持续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是全市旅游总体规划还是分景区规划,都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要搞标准、高水平、高品位、立足长远,超前规划。在制定旅游规划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保护旅游资源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确保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四)在宣传促销上要有新突破,提高包装、策划和运作水平

旅游经济是“概念经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搞好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对于提高我市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借鉴九寨“人间天堂”的宣传包装设计的视沉效果,围绕建设“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总体目标,找准最能反映江津城市风貌,最能体现江津旅游精髓,最能展示江津旅游形象的视角点,对江津的旅游主题、旅游口号、旅游标识、旅游歌曲等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形象设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促销模式,抓好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旅游促销体系,统一向外展示和推介江津旅游整体形象,争取每年宣传促销上都推出有轰动效应的新亮点、新热点。如举办“江津渝川黔毗邻地区旅游交易会”、“江津旅游文化节”、“江津农业旅游展示会”等。

(五)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有新突破,提高旅游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竞争力

为保障我市旅游景区的快速、稳步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必须对我市旅游景区目前的体制进行大力创新,实现景区企业化营。在我国的“入世”承诺中,从××年起外商就可以在我国投资景区,旅游景区(点)可以对外资实行转让经营、出租经营、委托经营等新的模式。因此,不管是从我市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还是从面临的大环境出发,都有必要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切实做好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工作。同时,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监管制度,加强政府部门对监管的力度,使旅游景区经营权的出让确实能够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旅游景区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我们要在统一规划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他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景区经营权通过市场化手段依法、有序出让,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陈独秀旧居引进民间资本修缮投入市场,不仅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而且还探索出一条政府部门引导、市场化经营、盘活资产的路子,值得推广。

(六)在旅游对内对外开放上要有新突破,提高我市在旅游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是提高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区域合作,全力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才能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旅游兴市”进程。一是加强市内旅游横向合作。充分发挥好四面山、聂帅陈列馆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带动作用,推进市内景区间的联合与合作。二是加强与重庆市内特别是与南川、武隆、万盛等旅游景区的横向合作,引进其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力争三年赶上三地发展模式。三是加强与赤水、习水、合江的区域合作,要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三省市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世界级旅游品牌。我市要率先打通渝川黔出境干道,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发挥我市在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七)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上要有新突破,形成“依法治旅”有效运行机制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9

为助力某某镇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和做法,助推某某镇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按照某某镇人大2017年的工作安排,由某某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和部分镇人大代表组成考察团,于2017年5月4日驱车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先后对景洪市绿野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澳洲坚果基地、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勐龙镇曼飞龙村和勐腊县磨憨口岸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不仅开阔代表们的视野,提升代表履职的工作职责,更进一步在过程中学习经验,以全新的产业模式来促进某某镇传统产业,借鉴民族文化的理念来打造某某镇的特色旅游产业,考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验和做法

本次学习考察活动,先后赴西双版纳景洪市绿野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澳洲坚果种植基地、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勐龙镇曼飞龙村和勐腊县磨憨口岸等地,实地察看了新兴产业化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公社戒毒”模式下人民禁毒战争等情况,并认真听取坚果基地负责人和村寨主要领导的主要工作做法和经验。每到一地,都能明显感受到当地在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村旅游等方面涌现的巨大活力和显著成效。综合起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

澳洲坚果作为新兴的产业项目适宜在热带种植,景洪市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并投入新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在坚果基地进行大范围播种,让原本贫瘠的山地变成经济支柱,并且拥有自己的加工厂,生产加工一条龙,自产自销,这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劳动积极性,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滞留或外流的问题,还对景洪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产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考察的勐龙镇曼飞龙村就是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物曼飞龙白塔作为景点,以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来打造勐龙镇的旅游产业,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对民族文化宣传到位,对历史文物重点保护,真正做到了民族的就是大家的,是世界的。

(三)口岸贸易带动经济产业

磨憨口岸位于勐腊县西南端,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部级陆路口岸,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西双版纳州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口岸区位优势显得更加重要,无论对于中国游客或者老挝游客都是一条极为便捷的通道,游客出境更加方便,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外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四)“公社”模式打赢禁毒战争

勐龙镇陆拉村委会班南坎村深受毒品危害,许多村民因为吸毒家中一贫如洗。通过大胆尝试,村干部提出了走“大锅饭”模式,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共同戒毒,帮助村寨脱贫戒毒,并安排边防派出所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主动“驻村”工作。通过工作组的积极引导和启发,促使村民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巨大变化。让农户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发展生产生活,远离毒品,热爱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稳健的步伐。

二、体会和启示

此次,通过对景洪市部分地区的考察学习,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新兴产业的经营形式,体现了农村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传统产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模式吹响禁毒战争冲锋的号角,是打赢禁毒战争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大战略举措;民族文化旅游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在现有的少数民族民宿基础上打造出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特色民房,创新出具有某某特色的旅游小镇。主要体会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新兴产业化推动着产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澳洲坚果种植能够在景洪市迅速发展,全靠他们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通过他们的努力,原本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坚果加工业大发展,拓宽了坚果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旅游产业民族化推动着乡村旅游的改造。具有特色民族文化的旅游产业总是能给百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发挥少数民族的独特优势,用民族的文化来装饰自己,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将某某镇旅游产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游客来此游玩,以旅游产业带动农户的经济收入。

(三)大胆尝试禁毒工作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某某镇地处边境,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27.85公里,毒品渗透案时有发生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导致我镇大部分群众深受毒品残害并且吸毒人员以青壮年居多,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发展。通过景洪市勐龙镇的此次考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在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下,大胆尝试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于我镇实际情况的禁毒新模式道路刻不容缓,进一步遏制毒品犯罪发展势头。坚持把整治毒品问题摆在突出战略位置,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参与的禁毒战争格局,为我镇脱贫出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了与考察地的友好关系。通过考察学习加强各方面交流,推动了两地关系的发展,可以互相借鉴,用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共同发展。

(五)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通过对景洪市部分地区的考察,我镇人大代表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以后的人大改进工作提供了参考。

(六)学习了外地发展经济的经验。走出去,我们看到了自身差距,认识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发展产业和旅游上打造因地制宜的某某特色,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某某镇依托优势、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巩固和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业、虽已取得些许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传统产业: 某某镇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玉米、水稻、甘蔗、茶叶和咖啡等传统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传统种植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2.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投入高,见效慢。

(二)旅游产业:由“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支撑,某某镇将广伞风情园、芒旧新老寨、芒畔小组等特色村寨与民族文化捆绑打造发展,推进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但由于特色村寨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导致村寨里的农户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特色旅游产业停滞不前,其次宣传不够,农户对乡村特色旅游业认识不到位,全镇共推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合力尚未形成。

(三)毒品产业:某某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这些条件为我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毒品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优势条件。由于某某镇地理条件复杂,跨境通婚情况较为普遍,人员流动性较大群众文化水平低难以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实施管控,导致我镇吸毒人员较多,禁毒形势较为严峻,严重制约着我镇的经济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某某镇同此次考察地方相比,无论是区位条件还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他们能够先行一步,在实践中创造和探索的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景洪市新兴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某某镇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新兴产业经济合作,以合作方式来发展拓宽销售渠道了,形成以销售公司为龙头,全面推进新兴产品外销增值。同时,坚持“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流转向新兴产品加工企业、农合组织、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

(二)大力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生产形式,走企业和农户同步发展的经营路子,既可以促进产品加工增值,又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并逐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利益连接机制,搞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三)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提升经济发展支撑力。按照“稳农、兴蔗、提茶咖,培植壮大畜牧业、油梨产业和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巩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确保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村组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全镇力量助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采用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来打造属于某某镇自己的旅游文化,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很大程度上给村寨的农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物件、食物,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打响某某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五)积极探索新模式,切实提高禁毒工作水平,进一步落实社会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禁毒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充实禁毒力量,加强宣传帮教,及时发现问题。逐步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禁毒基础工作,开拓禁毒工作新阵地通过实施禁毒新模式,使某某镇禁毒工作更牢固、维稳工作制度更健全、禁毒基层基础更扎实、戒毒工作更规范、服务群众更满意。在新的模式下打赢全民禁毒战争,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10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促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检查,总的印象有“走过一村又一村、处处是农村”的感觉,小康新农村的气息不浓;基层的同志认为已经努力了,但收效不大,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为使我市的小康村建设少走弯路,8月3日至5日,市委农工办组织市有关部门及川港、东社等镇的镇村干部赴2004年度“中国十佳小康村”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报告如下:

一、 兴东村建设小康村的经验

我们考察组一行在大雨中来到了国山脚下,善卷洞旁。雨丝的天空,葱翠的青山;清澈的山泉,飘香的果园;新颖的别墅,标准的厂房;整洁的村貌,优美的村庄……走进2004年度“中国十佳小康村”———张渚镇兴东村,处处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这个昔日“吃粮靠返销,年终靠救济,有女不嫁兴东郎”的穷村,近年来坚持走“工业强村、生态兴村、旅游富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村级工业应税销售突破亿元大关,村级年收入达2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如今已变成了文明、富裕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这个村“不等、不靠、不要”,创出了自已的小康之路:

(一)工业强村 靠山不吃山

兴东村地处国山和离墨山两山间的山坳,景色优美的善卷风景区就坐落其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兴东村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验。如果靠山“吃”山、发展建材业,尽管见效快,但势必会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影响长远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兴东村人意识到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必须另辟蹊径寻找适合兴东村发展的路子。村党总支跳出建材求发展的思路,制订完善了相关投资兴业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引导投资业主积极走“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发展之路。靠30万元起家的宜兴宇龙冶金配件厂,近年来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搞技改扩能,产品从单一的冶金配件扩展为铁合金、电磁炉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多个品种,企业年销售规模从300万元迅速提高到6000万元,成为村里的一大骨干企业。目前,兴东村已拥有大小私营企业20多家,去年村级年应税销售达1亿多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二)生态兴村绿色遍家园

历史上的兴东村,是一个由外来逃难的穷苦人组成的小山村,村里有56个姓氏,村子破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几年中,随着村级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善村容村貌、建设与善卷风景区相配套的绿色家园,摆上了村党支部的工作日程。近年来,这个村相继关掉了被并过来的原下东村的2座石灰窑、1座采石矿和5台轧石机,对关停、报废的宕口进行了复植,在荒废的山坡上进行了绿化。并且投入140万元兴建了螺岩山水库、上东水库,既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用水问题,又为美化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同时,该村以创建省文明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村党总支牢固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思路,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把散居在长达4公里山坳里的农户集聚到规划区内,硬化了村道,种上了树木,配上了路灯,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户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农民之家、篮球场、图书馆等文体设施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兴东村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千佳村”,省“卫生村”、“生态村”等诸多荣誉。

(三)旅游富村美景入眼来

兴东村是一块“宝地”,这里既有闻名天下的善卷风景区,也有“梁祝”等优美的故事。面对大自然特别的“青睐”,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的兴东村人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做“文章”。

经过多年努力,兴东村人将荒山变成了林果园,先后建设起了750亩的用材林,600亩的茶园,600亩的青梅,750亩的板栗、银杏园,350亩的毛竹、苗木园等,形成了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旅游景区相配套的“观光农业”。同时,兴东村人主动融入到AAAA级善卷风景区的建设中。目前,由无锡中威集团、善卷风景区管委会和兴东村三方共同合作的善卷风景区扩建工程已着手启动,为兴东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对我市小康村建设的主要设想

兴东村的经验,为我市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努力寻找一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路子。

兴东村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有他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个村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农民自主创业的内生动力大;同时,他们抓住机遇,营造了一个集体经济与外资经济、个私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环境,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这个村物质条件比较富有,村级经济年收入超过250万元。而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的过程中,既要抓环境整治,更要抓经济发展。要用发展致富这个主旋律来教育农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为着力点,继续实施农民增收5年计划,立足工业兴市和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加快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同时,在农业内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市场主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项目农业建设、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与技能培训、农产品质量体系与品牌创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双带”活动,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纯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为建设文明富庶的全面小康示范先行村提供物质保证。

(二)牢牢抓住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这个核心

兴东村“三个文明”建设所以能取得丰硕成果,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一致、朝气蓬勃、受农民普遍信赖的村党组织班子,尤其是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村级班子只有精诚团结、亲密合作、勇于负责,才能成为政治文明的强手、精神文明的行家和物质文明的里手。我们要促使村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创办企业,做强实业争当老板,努力增加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认真搞好村干部选拔工作,坚持从优秀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经纪人、种养能手中选拔村干部;加强村干部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创富能力;强化村级规范化建设,建立便民服务承诺制度,印发“便民联系卡”。

(三)突出环境整治 打造农民美好家园

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建设和谐农村的根本要求,也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从垃圾处理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农村环境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对于小康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形象地讲,就是一要疏好沟。即突出抓好农村水利“通、深、清”的问题。当前农村普遍河道淤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水体污染,老百姓反映十分强烈,水环境改善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切实按照“水系通、水体活、水质好”的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力争用今明两年时间,对小康示范村内河道全面实施疏浚整治,并完善配套建筑物,使得小流域与大水系贯通,通过调活水体,提升河道水环境,实现“底洁、面清、岸绿”目标,力争达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二要修好路。即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的交通基础条件好差不一,不平衡性较大。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包括道路等级、修建里程、农桥改造等。小康示范村道路一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和交通安全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同步考虑危桥、险涵改造。在道路建设标准上,要根据各村建设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道路使用功能科学确定技术等级。三要种好树。即抓好绿化规划建设。搞好绿化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年初提出小康示范村绿化率达到30%以上的标准,有一定难度,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推动力度,把这件难事办好。绿化的规划设计应主要考虑农户集中居住区、主干道和河道两侧,以及农民的家前屋后、庭院左右。绿化品种的选择,决不能贪大求洋,不计成本。要把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相结合,发展绿化树种与林果产业相结合。要着力在绿化工作推进机制上探索新办法、新途径,按照“谁绿化、谁所有,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和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切实防止种而失管,管而不细,防止出现“一年新、二年旧、三年荒”的现象。四要建好垃圾箱。即抓好农村垃圾处理。从我市农村实际情况看,垃圾随处乱扔现象还比较普遍,不但影响村容村貌,更严重的是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农村垃圾问题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虽说是一堆小小的垃圾,由于它与一些农民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要想彻底改变并不容易。因此,比起城市垃圾处理,农村垃圾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和多样,治理难度也更大。各地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努力探索切合实际的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在搞好垃圾处理的同时,要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制定好分年度改厕方案,引导新建房农户建好三格式无害化户厕,逐步拆除并改造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