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发展投融资服务系统

时间:2022-08-29 10:52:17

新兴产业发展投融资服务系统

一、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设立,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工业总产值1029亿元。在2009年《经济观察报》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选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居第五,荣登中西部各开发区榜首。2010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①。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住宅产业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步伐,抢占软件、集成电路等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努力打造等离子产业园、高亮度LED产业园等科技园区,拥有如联想集团、仁宝电脑、航嘉、宝龙达、捷敏、芯硕半导体、泰瑞达等一批典型企业。它们分属两类产业,一是等离子产业。等离子产业主要以等离子产业成熟技术应用项目为主,兼顾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产业。主要项目包括关键技术的应用和设备制造:等离子体灭菌设备制造;等离子体无害化热解处置危险废物设备;热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等离子体清洗技术;火力发电等离子体点火;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环境技术;等离子体工程以及在材料工程方面的应用。二是高亮度LED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LED产业上游的外延材料和高亮度LED芯片制造企业入园投资,计划用2-3年的时间建成每月可生产高亮度GaNLED氮化镓蓝绿光外延片15000PCS(片)、高亮度AlGaInPLED四元外延片20000PCS(片);若全数投产成芯片,则每月可生产GaNLED芯片400KK(4亿粒),AlGaInPLED芯片1000KK(10亿粒)的工厂[3]。

(2)生物医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方向,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鼓励发展生物制造,积极培育生物环保产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以承接跨国公司的研发外包(CRO)、制造外包(CMO)、营销外包(CSO)等方式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重要的现代生物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努力打造生命科技园、医药健康产业园,拥有如赛真、拜通、尼普洛医疗器械等一批代表企业。其中一类是生命科技产业。生命科技产业园区位于开发区东部,占地约180亩,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品创新与研发机构。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亿美元,主要合作方包括波兰拜通公司、新加坡赛真公司。项目主要从事胰岛素、乙肝疫苗的研究与生产,园区将陆续引入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和乙肝疫苗、赛真公司白介素-2、干扰素-2、人生长激素产品、拜通公司的长效胰岛素、抗肿瘤药等产品。另一类是医药健康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用地77亩、建筑面积6万平米,2008年7月份交付使用,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仓储和办公。首批15家医药企业已正式入园,年销售额达20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预计今年6月交付使用,目前签订入园协议的企业已有20多家。开发区积极推动入园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以药品为主,医疗器械、保健品为辅的综合性产业集散中心,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设施配套齐全、交易电子化、信息网络化、管理一体化的百亿元现代化医药物流产业园区。

(3)新材料产业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发展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化;努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如杰事杰工程塑料、铜冠铜材、库尔兹压烫等一批典型企业。新材料产业园位于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规划面积约1500亩,建设项目包括轻质高强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室内装饰材料、化学建材和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光通讯、半导体发光等信息功能材料;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电容器等与能源相关的新材料;纳米材料应用等产品。

(4)新能源产业合肥新能源(节能科技)产业基地位于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规划面积约1500亩,建设项目包括光伏电池晶片生产、光伏电池制造、模组封装、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产业应用、太阳能照明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生物质发电设备、热泵等节能技术产品,将逐步形成光能、风能及节能技术应用为主的产业集聚。

(5)住宅产业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按照“四节一环保”的原则,在区内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园区,打造全国住宅产业化基地;建立一批示范点,形成全国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形成全国住宅产业化产品开发和理论研究中心;建立一个物流与信息平台,打造全国住宅产业化物流与信息平台之一。目前,已有康拜环保秸秆板项目、蒙达科技园、西伟德建材、仁创砂产业园、罗宝墙板等企业入区建设,总投资10亿美元的中国阳光集团也已签约,一大批住宅产业化及关联企业正在积极商谈。与此同时,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合肥研发中心和合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已建成。以住宅产业化生产、研发、示范、物流基地建设为核心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将快速形成节能省地型住宅及相关产业集群,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瓶颈及对策研究

(1)规模小

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行业处于初创期,企业规模较小,如捷敏电子员工总数400人左右,2007年年销售额500万美元;又如罗宝建材,员工人数150人,销售额最多的2008年年销售额也只有4000万元人民币。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难以从大银行那里得到贷款,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提供服务;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中小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开展业务,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主能力比较了解,并且管理层面少,经营方式灵活,这也使得它们贷款的交易成本较低。建立一个以民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中金融机构体系是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同时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社区信用组织是一个风险和成本均较低的选择。当然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开发区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2)风险大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期,技术成熟度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融资主体希望通过出让部分股权,以找到能与其共担风险、共享未来收益的投资合伙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板上市等风险偏好型的股权融资模式则更为适合。我国总结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设立了创业板,使之成为培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孵化器。同时还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范围;开发区政府对于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亏损也应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3)信用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如何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中风险投资的引入,也会对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发区应进一步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积极引进权威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以消除投融资双方在信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

(4)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则需要大量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合肥经济开发区应该积极引进大量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充盈到各投资机构、银行、评估机构及相关政府机构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出谋划策,制定出具有开发区特色、切实可行、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策略。

三、建立与合肥经济开发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融资服务体系

合肥经济开发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行业还处于初创期,技术成熟度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发展阶段和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特点,开发区应建立相应的现融资服务体系:

(1)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制订税收激励政策。开发区地税国税应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二是开发区应设立政府专项资金给予新兴产业政策上的扶助,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开发区已每年从创新资金中安排资金,作为有偿资金滚动使用,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鼓励开发区内金融企业向区内主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贷款,如区内国元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生产经营状况、还款意愿及还款来源、可提供的担保等相关因素,向中小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2)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首先,开发区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制定相应的引导性政策,促进并引导一大批民营性的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合肥经济开发区,进而带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合肥经济开发区,最终促进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基金。为规避风险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对其因投资战略新兴产业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仍有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一定比例的资助。

(3)政府鼓励与支持下的金融创新第一,建立健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上述质押贷款发生风险亏损的,政府给予风险亏损额一定比例的资助。如2006年,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需要总投资4.3亿元,企业却只拿得出占投资总额1/3的资金。合肥经开区在充分评估杰事杰新材料前期巨大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落户所必需的设备投入,由该区下属的国资公司海恒集团直接出资入股合肥杰事杰,占8%的股份,待项目正式投产后择机退出,条件是上海杰事杰把11项专利的知识产权质押给海恒集团,由海恒集团向银行担保贷款,并由海恒集团为其代建厂房。这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的方式极大解决了企业资金缺口。第二,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行业处于初创期,企业规模不大,融资有困难。合肥经济开发区鼓励区内战略性新兴企业申报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走单独程序,不要求列具体项目,扩大了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有效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期融资难问题。

(4)加快发展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平台加快发展和完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平台,帮助合肥经济开发区符合条件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到深圳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为合肥经济开发区符合条件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并为一些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提供平台。

(5)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开发区积极引进权威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如大华国信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以消除投融资双方在信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和顾虑。

(6)培养和造就一支相适应的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加快构建与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融资服务体系,需要有相适应的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采取以吸引为主、培养为辅的做法。开发区制定出吸引中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合肥经济开发区金融机构的岗位条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金融人才,达到满足合肥经济开发区现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进而达到促进合肥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