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05 09:43:46

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方兴未艾,不仅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塑造办学特色。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加强创业教育对民办高校来说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剖析民办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分析开展创业教育对民办高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力求提出一套相对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民办高校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创业的时代。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努力培养出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把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且具备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新兴的教育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再是单一求职者,转变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1.2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加剧,国家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求高校必须培养一批支撑相关行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能力和视野宽广、善于信息捕捉、决策果断、勇于创新的人才。1.3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化的手。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办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质化”的倾向。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的自由与灵活性,以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可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又能克服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4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创特色树品牌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指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高校带来了生存挑战。虽然民办高校目前已占我国本科招生数的1/3,但依然是弱势群体。民办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我品牌、社会知名度和办学影响力,才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生存和发展。1.5创业教育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使学生从基层做起,累积工作经验,待时机成熟之时,也可开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2.1社会需要创业人才。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1]”为了加紧创建创新型社会,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也制定了很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尤其是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扶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新时代赋予的机会与责任,突出产出导向,注重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2民办高校灵活的体制机制。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本身贴近市场,无论是教育观念和办学特点还是专业课程设置都充分体现市场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受教育愿望。同时,民办高校在资源分配上更加自主和灵活,除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大多数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更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与市场的接轨,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此外,民办高校在办学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更容易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和长久的合作。这些优势,为民办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贴近市场,满足学生愿望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可能。2.3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特点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民办高校的学生通常家境比较富裕,能为其提供相应的创业资金。同时有些学生家庭本身就从事各类经贸活动,对学生创业能提供一定的可借鉴的经验。民办高校学生思维相对较为活跃,富于开拓,敢想敢干,从某种程度上讲具备创业精神。

3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3.1以激发创业意识为前提。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中对人的个体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倾向,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2]。创业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3.2以培养创业品质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学生来说,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逆境商较低,抗压能力不足。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训练,培养其坚韧的创业品质是十分必要的。3.3以内化创业知识为主体。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升学时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开展创业教育要以内化学生创业知识为主体,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3.4以提升创业能力为关键。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创业者要有创业意识和品质,更要求从业者能够及时高效解决创业过程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是对经验生成层面目标的操作性表达,也是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3]。

4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4.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4.1.1创业知识教育模块。加大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完整地、成体系地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创业意识。打通创业与专业的关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4]。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有条理、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创业教育。4.1.2创业实践教育模块。首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或者邀请企业人员深入课堂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激发创业意识与热情。其次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其中,加深真实体验和对创业知识的理解。设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开展真实的创业实践提供场所。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建设协同育人平台,为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创造机会。4.1.3创业素质教育模块。民办高校应重视塑造学生商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商业眼光;重视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使学生既立志高远又脚踏实地,既全力以赴又不鲁莽行事;重视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让学生明白创业充满着风险,提升学生的逆境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新机会的胆量和意识,能够在风险中寻找和抓住机遇。4.2健全创业教育制度体系。4.2.1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应以构建开放、包容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为目的,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籍管理上,要实现由管理型、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在教学管理上,打破唯成绩论、唯考试论,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重点;鼓励教师打破专业之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将创业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5]。4.2.2建设尊重学生个性的分流培养制度。民办学校可以从制定培养方案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如采用前两年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第三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最后一年实施分流培养的方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指导,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渗透创业知识的讲解。针对不同兴趣的学生,根据其兴趣及发展的可能性开展创业指导。4.2.3规范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管理。民办高校应重视学生行为的规范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从“依赖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转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创新思维,敢想敢干敢尝试,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规范学生创业管理,加大学生创业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深化创业教育。同时应重视榜样的力量,树立和表彰一些优秀创业个人和社团,大力营造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充满创业激情、创业理想,具备服务社会的精神[6]。4.3构建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4.3.1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民办高校首先应设立创业教育委员会,更好地站在学校的高度看问题,从更大更宏观的格局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分配,更好地与政府沟通、与企业合作。其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由创业教育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与指导。再次应建立相关创业研究机构,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研究课题等方法,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研究,进而推动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4.3.2完善师资队伍保障。学校首先要制定、组织和实施创业教育教师发展战略,以创业教育专任教师为主体,各专业课教师为辅,并利用民办教育灵活的机制体制,广泛吸纳企业人员,致力于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推动教师队伍规模、质量、结构协调发展[7]。其次应建立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等途径,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创造条件,适当允许教师创业,边学习、边实践、边培养,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8]。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激励机制,通过适度的资源倾斜,培养骨干教师,并通过拉开分配差距,吸引和留住人才。4.3.3提供实践平台保障。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提供实践平台保障。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让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战演练”,将书本所学转化为基本经验。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孵化基地和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种子库等方式,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场地,更好地培养创业人才。借助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升创业能力[9]。建立创业点子库和校内创业者联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堂,要大胆地“走出去”,借助多种方式,如参观、考察或调研等,走进各类型企业、公司,特别是新兴行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社交、协调和管理等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获得创业体验,掌握创业技能,切实提高创业能力[10]。

总之,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机制和组织等方面不断地探索与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作者:刘鑫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