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9 21:44:37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1

一、充分认识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涉及教育、科技、卫生、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民政等诸多方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但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大多未建立党的组织,党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领导还比较薄弱。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的工作,依法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大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

二、抓紧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建立党的组织

1、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的设置。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从业人员中,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业务主管部门、挂靠单位或同行业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部门或镇(街办)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建立党的组织创造条件。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2、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成立中共枝江市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民办非企业分会总支部委员会(以下均简称为民办非企业分会党总支),隶属于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今后马家店街办辖区新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党组织,由民办非企业分会党总支按有关程序报批;已建立党组织的,其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为民办非企业分会党总支管理;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其从业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可转入民办非企业分会党总支。各镇所辖区域内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仍由镇党委负责管理。

3、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一般不设专职党务干部,日常党务工作由党组织指定党员具体负责。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可设置精干的党的工作机构或专职人员。

三、进一步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执行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其主要职责是:

l、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引导和监督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关心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工作中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和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

3、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5、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四、积极探索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

1、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的工作和党组织的活动应从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特点,围绕业务工作来进行。

2、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监督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民办非企业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

3、党组织的活动要渗透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工作中去,力求生动活泼,讲求实效。

4、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强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工作制度。

5、加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主导民办非企业单位文化建设。

五、加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领导

1、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镇(街办)党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直有关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全市成立由组织、市直机关工委、民政、农业、教育、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和文化体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办非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负责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联席会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市委组织部的主要职责是: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掌握全面情况,搞好指导协调。市民政局党组及机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掌握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党员的分布情况,创造条件及时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建立健全党组织;负责制定和落实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建立工作制度,检查和督促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履行职责;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尤其要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培养、选拔工作。各镇(街办)党委、市直机关工委及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解决活动经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党员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2

过去的一年,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总体部署,突出维护职能,积极探索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我县现有新建私营企业户,民办非企业单位户,去年我县确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单位家,其中私营企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家。我们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通过采取抓宣传、树典型,使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前一段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版权所有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企业有了完全的分配自,因此劳动报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变动状态,所以工会代表职工就劳动报酬与企业进行协商就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此外,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我县劳动力属买方市场,这必然使企业压低工资,降低劳动条件,职工权益经常会受到侵犯,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依法与资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当前新经济组织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化解企业内部矛盾、协调劳动关系的客观要求。为加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小组,并于去年召开了全县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工会主席工作会议,会议重点传达了同志在全省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上的讲话,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号令并对试点单位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要求和布署,使与会单位提高了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我们工会干部,特别是近二年刚刚组建的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来讲,这项工作是个新课题,为此于去年举办全县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主席和系统工会主席培训班,专人讲解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策略和谈判技巧,使工会干部基本懂得了参与协商工作的切入点,如何让步、怎样谈判,对大家启发很大,通过这次培训,使他们直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年”活动,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我县规范健康地开展起来。

二、源头参与,加快新经济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我们根据工资集体协商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下发到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为: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形式、协议期限,年度工资收入水平及调整幅度,以上内容作为工资协商的重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较好地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二是平等性原则,协商双方人数对等,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三是利益兼顾原则,要兼顾企业发展和职工具体利益;四是稳定性原则,保证协商双方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另外,我们还要求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学习,使他们了解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和作用,认清只有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提高工资收入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对试点单位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派专人指导,全程参与,先解决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工资标准按同行业标准测算,现金支付工资,对效益好的多加一些工资,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县,现有职工人,工会主席是我县退休教师,在这次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建会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同一天进行,带头学习,积极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使工资集体协商顺利开展,并在原有每课节元的基础上,协商代表几次通过和法人代表的沟通协商,为每科老师每节增加一元,增长幅度达,管理人员增长幅度达。是一个机械加工企业,现有职工人,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职工方代表与资方达成共识,按企业产品工时,使定额工资提高,职工方对此非常满意。

作为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单位,该中心工会委员会不把工资协商单纯放在“工资”上,而延伸为通过协商促进员工观念的转变上,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协商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使员工认识到只有提高企业效益,自己的经济收入才能得到增长,促进了员工努力钻研维修知识,该中心老板认为通过协商可以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协商的过程即是员工了解企业与企业命运与共的过程,也是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优化劳动者素质的过程,从而为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协商制度,推动企业民主管理打下良好基础,这次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职工工资比协商前提高(协商前职工工资按维修费提取工资,现按提取工资),使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达到最佳结合。三、存在问题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社会管理创新;事业单位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5-0063-005

一、我国民办非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民办非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根据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服务等行业。目前我国民办非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机构数量来看,我国民非持续平稳增长,地区差异较大

在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之前,民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一直被称为民办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登记管理制度。条例颁布以后,民政部于2000年在全国60多个市县开始了复查登记试点工作,对民办非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到2002年底复查工作结束时,全国共有11.1万家民办非企业。2002年以后民非的整体增速放缓,但是由于民非能直接为地方提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民非的政治敏感度较低,地方政府对民非的发展并无过多的限制,因此民非的数量一直都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到2012年底,全国已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家,年均增长率约为7%。(2)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各地民非的数量分布差距很大。截止到2011年底,民非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和四川。其中山东省的民非数量达到23725家,占据了全国民非总数的12%左右。的民非数量则最少,仅有15家。从统计数据来看,民非的分布状况与各地的经济总量基本吻合,与各省人口总量的相关度也很高。(3)

(二)从活动领域来看,我国民非为教育主导型,其他类别民非很少

按照服务的主要领域划分,2012年我国民非最为活跃的三种类型分别为教育类、社会服务类和卫生类。其中教育类民非117015个,基本占据了民非总数的一半;社会服务类民非位居其次,有35956个,比重约为16%;卫生类民非有20979个,约为总数的9%;科技、文化、体育类民非共约13%,宗教、生态环境等其他类型的民非数量则极少,这表明我国民非仍然属于教育主导型的结构。

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的结果,教育是非营利组织最普遍的活动领域。[1]107这通常是由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很大,而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又严重短缺所造成的。此外,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合理回报的规定也是促使举办者选择教育类民非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服务类民非则是得益于政府购买服务以及相关专项政策的支持,不仅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所占份额也进一步增大。卫生类民非目前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由于服务站大多是由个体诊所转型而成,因而基本都登记为个体型民非,并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三)从组织类型来看,我国民非以法人型为主,个体合伙型逐渐减少

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民非可以登记为法人、合伙和个体三种组织类型。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的法人型民非约有14.7万家,占据全国民非总量的72%;个体型民非数量持续减少,其所占比例已由2005年的44%下降至24%,约为5万家;合伙型民非则一直仅有几千家,约占4%的份额。这是由于《教育法》规定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具有法人资格,而民办学校又占据了民非的半壁江山,因此民办学校成为法人型民非的绝对主力。

值得关注的是,《民法通则》中规定合伙和个体均为营利性组织,投资者在获益的同时需承担连带债务清偿责任。而民非作为非营利组织,其举办者既不能从中获益,解体时财产也不能私分,还要在资不抵债时以个人甚至家庭财产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这显然有悖于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也必将会影响个人选择和兴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事业的积极性。然而尽管如此,目前却仍有近30%的出资者选择个体和合伙的组织形式来兴办民办非企业。这其中不排除有人甘愿为举办非营利事业而承担风险,但是更多的人则存在着投资获取回报的预期。

二、我国民办非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根据霍布金斯大学的研究,上世纪末英国、日本等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共提供了1900万个支薪职位,占这些国家非农就业的5%,服务业就业的10%。与此同时,这些国家非营利部门的支出则达到1.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4.6%。[2]26而我国2011年有20.4万家民非,职工总数为235万余人,固定资产约合1312.5亿元,单位增加值438.8亿元,年服务社会总支出约731亿元。这表明我国民非虽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并且也提供了较为可观的就业机会,但从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机构数量较少、经济体量不大、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

我国目前约6000人才拥有1家民非,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的非营利组织数。民非的职工数也仅占全国非农业和服务业就业的0.47%和 0.86%。而且民非的规模普遍较小,户均单位增加值仅有21.5万元,户均职工人数也只有11.5人,多数个体民非甚至只有1至2名工作人员。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改善了民非的财务状况,但是2011年全国民非的支出仅占到GDP比重的0.15%,说明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已经持续发展了十几年的民非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一)政策法律不完善影响了民非发展的外部环境

为支持和引导民办非企业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目前已形成了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涉及民非的登记制度、内部管理、外部监管等基本制度框架,对于培育与规范民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上述的政策法律层级并不高,而且多是方向性和原则性条文,对于民非的人事、组织、税收、财务、工资、社会保障等内容均缺乏具体的规定。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登记门槛高,监管部门之间责权不匹配,重入口登记轻日常管理,管理法规包容性不足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与滞后,使得民非的管理、规范和发展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民非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当前社会仍然处于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还远未完成,事业单位仍然占据着公共服务的绝大部分领域,民间组织获取社会资源的难度依然很大,社会对民间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力度仍然欠缺,社会组织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志愿意识、公益精神等明显不足,民非发展的整体社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二)事业单位挤占了民非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空间

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以前,民办非营利组织一直被称为民办事业单位。事实上,除了举办者不同以外,民办非企业与事业单位在体制渊源、活动领域、提品等方面并无实质差异。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结构性转型,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具有绝对的支配性,而民办非营利部门则依然羸弱。[3]84

当前有关事业单位的机构数、雇员构成、固定资产等很多重要数据并没有公开,但是一般认为全国目前有120多万个事业单位,约3000多万的正式职工,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事业单位还吸纳了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分之二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及大量的国有土地。[4]而民办非企业尽管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家,但是其中近三分之一为个体和合伙制,其数量和规模都十分有限;至于民非两百多万人的从业人数,一千多亿的固定资产更是无法同事业单位相提并论。庞大的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领域占据了民非的大部分份额,压缩了其成长的空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我国的民非能否成长为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主体和政府公共治理的主要伙伴,不仅取决于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整体进程。

(三)身份待遇的巨大差异导致民非专业人才的匮乏

一直以来,由于民非自身法律地位的模糊与不当等原因(4) ,不仅其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而且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现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32244元,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平均工资仅为29561元,比机关、事业和企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都要低。(5)自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联合发文要求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来(6),大部分地区都将民非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纳入了企业范畴,这一举措虽然暂时解决了民非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问题,但是其各项待遇仍然远低于同行业中的事业单位。

巨大的差别待遇使得社会组织很难吸引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而且也加剧了求职者对体制内就业的狂热追求。应当说,民非所拥有的专业人才比社会团体及基金会要较多一些,这是因为民非多为实体性组织,其组织运营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例如民办学校与医院,不仅需要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专业资格的教师和医务人员,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人数往往较多。但是即便如此,从总量上来看民间组织的专业人才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这不仅影响了民间组织服务项目的扩展、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影响了民间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成为制约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对民非的促进作用有限

有关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问题,近年来饱受诟病,各界关于“简化登记程序,取消业务主管限制”的建议一直呼声不断。不少地方政府也因此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有的直接登记,有的改采登记备案双轨制,还有的改变了原来的业务主管部门。[6]29 在今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又明确规定“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一规定为大批“被非法”的社会组织赋予了合法的身份,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突出进步,释放出强烈的社会改革信号。[7]9-10

不过尽管中央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各地的试点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样本,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基本法规尚未修订,在实践中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的登记政策已相当宽松,在登记问题上进一步放宽政策的空间也很小,因而想通过登记政策的改革来扶持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此外,我国的民非70%左右为教育类和卫生类,即使实行直接登记,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举办民办学校和私立医院仍然需要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查批准,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发生实质的变化。因而有关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创新的受益者主要是社会团体和少数民非,其对民非整体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三、加快我国民办非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落实政策法律规定,改善民非外部环境

从长远来看,民非的发展首先需要一部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但是由于立法的程序极为严格,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利益考量和博弈,远非一家社会组织主管部门所能主导和左右。[8]5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虽已经连续数年被列入国务院修法计划,却一直未有实质进展,因此寄希望于立法与修法来解决民非当前的发展问题是不现实的。

从破除民非发展障碍的现实操作来看,各级地方政府在直接登记、双重管理、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和成熟的经验。例如北京市民政局2011年宣布为社会组织人员建立独立的编制体系,在工资福利方面统一进行规定以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9]97而安徽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则明确提出,要加大财税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民间投资兴办的学校、医院自用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当然尽管落实政策法律、改善外部环境比立法修法更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通过完善立法来培育和规范民非的发展,仍然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释放民非发展空间

鉴于事业单位有着官僚化公共部门的通病,近年来事业单位一直在进行着各种改革,虽然其中的市场化探索备受诟病、聘用制合同形同虚设、养老保险企业化改制陷于停顿,但是正在全力推进的分类改革仍然为事业单位提供了继续改革深化的方向。而民办非企业的从业者与研究者则一直希望能和事业单位同等地位同等待遇。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是事业单位民营化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化?

以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待遇问题为例,[10]109-110目前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民办学校定性为民办事业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教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范畴。另一种则是将公办学校新聘教师全部纳入劳动合同管理,招聘教师的人事关系实行人事,人事档案转入人才市场。分析第一种做法,可以看出简单的定性改名并不能消除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事实差异。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由于其所需费用是由民办学校和个人自理,因此其实施效果令人生疑,毕竟能像浙江宁波这样对民办教师购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高额财政补贴的地方政府还是极其有限的。而从当前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来看,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基本实现,分类管理的时间表也已确定,养老保险改革虽是阻力重重但终是大势所趋,因此事业单位民营化更能顺应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趋势,应进一步予以改进和完善。

(三)加大登记改革力度,简化民非管理方式

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民非的监管职责为:(一)负责民非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二)对民非实施年度检查;(三)对民非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了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管职责为:(一)负责民非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二)监督、指导民非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三)负责民非年度检查的初审;(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非的违法行为;(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非的清算事宜。

从上述规定可见民非的成立、变更、注销以及年检均需由业务主管单位预先审查,民非的登记管理机关除了复核以外并无其他专属性职能。从稳定社会、维持学校办学的角度出发,除非有重大违法行为,民政部门一般不应当对民办学校的法律主体资格进行直接的干预,更不要说注销其主体资格,因而民政部门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

目前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民非已经改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而对于学校、医院等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来说,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又服务于不特定的多数人,民政部门对其通常缺乏实质性监督管理的业务能力,《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也都特别规定了前置许可制度,因而逐步取消民政部门作为此类民非的登记管理机关,由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登记,同时报民政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备案,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既简化了程序,减轻了民非的负担,避免了双重许可登记之间的冲突,又加强了管理效果,提高了监督效力。

(四)应对政府管理困境,完善民非监管体系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当民非在举办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违法行为时,吊销许可、撤销登记是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所能采取的最严厉行政管理措施。但是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清算民非资产的重任。(7)由于违规的民非基本都存在着产权不清、财务混乱、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面对清算中所涉及的各种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和可能陷入的诉讼,相关部门表现出的多是一种避之不及的态度。被立法者与研究者寄予厚望的年检制度,也由于管理体制、监督成本等原因,不仅在实践中存在着内容程序缺乏规范性、不同部门重复年检和形式审查等问题,而且以检代罚、滥用年检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随着当前改革和取消社会组织双重登记管理制度的推进,如何在本就缺乏有效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来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将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政府应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的“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以审代管转为“宽准入严监管”,由重行政命令的硬性管理转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柔性化管理,探索构建一个以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多主体综合监管模式[11]28,最终形成一个包括登记管理、培育扶持和综合监管三方面内容的完整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注释:

(1)为行文方便,文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为“民办非企业”或“民非”, 涉及到的法律均略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

(2)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与《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3)2011年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人口总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

(4)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法律创设,其非事业单位非企业的特性令其自身也存在合法性问题。

(5)《关于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11号。

(6) 2009年全国企业、事业、机关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分别为31302元、33352元、36468元。

(7)《民办教育促进法》58条规定民办学校的资产由吊销其办学许可证的审批机关进行清算。

参考文献:

[1]赵泳.民办非企业单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M].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5]安杨.民办学校国民待遇问题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8).

[6]金锦萍.《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成就与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李江涛. “直接登记”破冰 社会组织告别“双头管理”[N].中国经营报,2013-4-22.

[8]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安杨,张灵.合肥市创新民办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4).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4

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渠道

调查研究是工商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方法。

年初以来,在市委的统一安排下,由市工商联会同市非公经济研究会共同组成调研组,到全市13个旗市区对非公经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到我区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呼、包、鄂地区进行调研考察,通过调研、考察、分析,一部近40万字,全面反应呼伦贝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呼伦贝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已基本完成初稿。

各旗市区工商联在年初召开“两会”前,认真组织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查研究,撰写提案、议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议案136篇,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工商联秘书长代表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大会发言,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赞同和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工商联界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得到了市委、政府高度重视。

二、加强培训教育,再塑民营企业家新形象

市工商联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整合社会资源,力求成本最小、效果最好、影响最大。2月27日举办全市民营企业报告会,邀请以沈阳禾丰牧业董事长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家、专家及当地民营企业家结合各自的成功例证和发展实际作精彩报告,使全市200多名与会的企业负责人深受教育和启发。3月份,在市宾馆举办了民营企业培训会,由市工商联常委、鸿发科技生物公司总经理刘洪才负责聘请华洋集团董事局主席、华佗论箭组委会主席严介和作了题为《思路决定出路,产业决定未来》的精彩演讲,我市民营企业主和员工1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受益非浅。4月份,积极争取名额,组织了4户民营企业参加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银河培训,推动民营企业的规划与项目建设逐渐步入正规。6月,在海拉尔政府礼堂举办了民营企业培训报告会,由市工商联副主席、天顺矿业总经理马洪祥负责聘请禾丰牧业副总裁赵文馨为全市500多名民营企业主及员工所作的《职业化—企业发展之路》的精彩报告,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应市工商联邀请,由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华佗CEO论箭组委会主办,牙克石市委、市政府承办,市工商联和非公经济研究会协办的第六届论箭大会暨年会于7月15—18日在牙克石市凤凰山庄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名企业家和我市20名企业家、30多名党政机关领导,聆听了郭凡生、于丹、严介和、水皮、牛根生、刘光溪、王忠明等国内知名人士的精彩演讲。集众多国内高层知名人士于一次活动,共同来我市讲学,在当地尚属首次。本次活动不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轰动,而且为进一步提升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好择商选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市工商联的教育培训工作正在走出一条由商会和民营企业共同组织,全市民营企业共同受益,层次高、效果好的路子。

为了进一步树立全市民营企业家形象,表彰民营企业家中的优秀分子,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市“十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十佳”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旗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市“十佳”领导小组对初步人选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全市各新闻媒体和信息、通讯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形式,对获得提名的“十佳”人选进行了宣传、投票,如此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评选活动在我市尚属首例,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士气和决心。

三、以活动为载体,扩大工商联影响力

2月28日,市工商联在市政府礼堂承办了全市首届《建设者之歌》专场文艺晚会,这是我市第一次由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赞助,歌颂我市民营企业艰苦创业的晚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国华作词的诗朗诵《丰碑》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的心,并广为传诵。这场晚会为激励我市民营企业家创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月29日,在市宾馆召开了“全市工商联工作会议暨二届二次执委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年工作,对20*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先进企业、“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等进行了表彰。

春节前夕,市领导孙震、段志强在市工商联领导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慰问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代表。孙书记一行代表市四大班子领导向非公有制企业代表致以新春的问候,对非公有制企业过去一年取得的骄人业绩表示祝贺,并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认真倾听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关怀如春风雨露滋润着民营企业,为企业发展增加了生机和动力。

2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迎新春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孙震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郝桂娟主持会议,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会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以“服务与发展”为主题,为全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拉开了序幕。

5月6日,市委副书记孙震在市工商联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呼伦贝尔鼎盛锅炉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天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进行视察调研。视察中孙书记明确指示:“我市民营企业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强抓机遇,加快发展”。在贯彻领导的视察精神中,当地民营企业都提出了各自可行的实施方案。

四、以商贸活动为纽带,加强经济联络工作

3月18日,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市有关旗市区统战部、工商联和部分民营企业家20余人组成的代表团在郝桂娟主席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内蒙古工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创业北方内蒙古商贸洽谈会”,,郝桂娟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合作共享,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专题项目推介报告和呼伦贝尔情况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洽谈会期间,我市共有50个项目与区内外企业进行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6个,意向合作金额3.8亿元。

4月26日,由市工商联副主席、牙克石市森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振金带队,组织全市18名工商联代表人士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此次会议由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贸易促进会、全国工商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山西省政府、安徽省政府、江西省政府、河南省政府、湖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共同举办。“会”期间,举办了“万商西进高峰论坛”、“跨国公司座谈会”、“项目对接会”、“东湖论坛”以及“专题推介及研讨”等活动。

6月14—24日,以市委副书记孙震为团长,市人大副主任姜宝水,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郝桂娟为副团长,由市委统战部、市经委、市工商联及我市部分被列为全市“十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候选人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组成的呼伦贝尔市非公经济考察团赴东北地区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延边自治州、哈尔滨市进行学习考察,并出席了第二届哈尔滨市—呼伦贝尔市个体私营企业产品推介、项目合作、招商引资洽谈会。每到一处,考察团都与当地党政部门、非公有制企业主管部门及民营企业界人士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及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中好的政策措施,还深入全国知名的大连软件园区、北展豪迈集团,沈阳大陆集团、禾丰牧业公司、远大集团,长春皓月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学习参观,并就东北三省与呼伦贝尔非公经济领域项目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在服装销售加工、矿产开发、饲料加工、新材料应用、企业管理培训等领域达成了十几项合作意向。

在积极做好对外对外联络工作的同时,市工商联还十分关注拟投资企业的进展情况,主动与他们联系,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由市工商联引荐的汉能控股集团的300万吨二甲醚项目完成项目规划工作。

五、以光彩事业为抓手,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引导

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孟松林部长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光彩事业发展,亲自部署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蒙古之源”—历史遗迹考证项目。上半年共有以市工商联副主席刘振金为代表的名企业家参与项目,并为项目捐资万元。

满归4.19火灾发生后,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向全市非公有制人士发出倡仪,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伸出友爱之手,奉献一份爱心,贡献一份力量。倡议发出后,短短几天就收到50位非公经济人士捐助款40.91万元。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工商联及时向全市广大非公人士发出倡议:号召企业发扬“光彩事业”精神,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解困,为国家分忧。全市广大工商联会员和市工商联机关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捐款奉献爱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行动。部分在外地的民营企业家也纷纷致电市工商联,要求捐款支援灾区。截止6月30日全市工商联系统向地震灾区捐款623万元。

为了使贫困家庭孩子能够圆上大学梦,满洲里市富豪公司老总何文准备拿出30万元,资助百名学生上大学。这些善举,充分显示了我市民营企业家的中华民族良好传统美德。

年初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向自治区工商联申请上报5所小学的光彩书库和一所光彩学校。今年春天我市农区出现旱情,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市委、政府号召,派出得力人员前往包扶单位阿荣旗查巴奇乡嘎达柰村指导抗旱春播工作,帮助该村解决籽种等抗旱物资,筹集资金及物资2.8万元,有利地支持了该村的抗旱工作。

六、以服务为手段,发挥助手作用

响应市委号召,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专报制度。并就天顺矿业运煤难的问题,首次启动了《市工商联非公经济专报》,市委副书记孙震作出重要批示。《市工商联非公经济专报》启动标志我市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市委、市政府和非公经济企业间架起了一座快速、高效桥梁。

5月18日,会同呼伦贝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呼伦贝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呼伦贝尔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暨20*春季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参加招聘会的佣工单位42家,提供岗位729个,当天求职人员650人,有287人达成了就业意向;招聘周期间还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咨询、权益维护、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等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岗位的扩大和就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5月7日,为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持续发展,组织我市有较大影响力的23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代表共59人参加了“20*.海地区银企合作座谈会”会议。

市工商联还为一些企业积极协调与市工商局、税务局、技术监督局之间的关系,赢得了他们对企业的支持。市工商联还开展了非公经济企业财务人员会计资格认证工作。

七、以关怀与建设为支撑,提高商会凝聚力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5

       一、严格审批手续,积极做好民间组织登记工作

       上半年,我们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认真把好登记初审关,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审批,坚持实地查看,认真审核,凡名称不规范,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确保登记质量,促进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上半年,共登记社会团体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家,注销登记2家。     二、圆满完成XX年民间组织年检工作

       XX年民间组织年检工作于XX年2月全部结束。为开展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具体要求,我们采取下发《通知》,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对XX年的年检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民间组织接到通知后都很重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填写年检报告书,按时报送年检材料。我们对21个政社类社会团体逐一进行了实地检查,重点检查了社团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财务规章制度、党建及换届等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他们进行整改。本次年检全县参检民间组织共69个,参检率97%,其中年检优秀8个,合格59个,不合格 2个。

       三、明确目标,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步伐。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做好农村和农业工作的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我们仍然将发展扶持农村经济协会作为工作重点。

       为更好的开展好这项工作,一方面我们对一些条件基本成熟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加强扶持培养,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上门服务等措施,使其纳入我们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重点抓好农村经济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如我们参加了店头镇西八里村桑蚕生产协会和临沭县养鸡协会的成立大会,现场指导协会落实党建工作、依法换届、及时变更、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等规范化内容。经过努力,使我县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有了较大提高。到目前我县共登记农村经济协会35个,备案20个。农村经济协会占全县社团总数的60%。

       4月份,我们组织临沭县条柳行业协会和大兴镇农民协会两个农村经济协会参加了全省农村经济协会网上成果展。通过网上展览,加大了对本县农村经济协会的宣传力度,引来商家青睐,拓宽了协会的业务联系渠道。

       四、圆满组织召开全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会议。4月29日,我们召开了全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与自律建设活动会议精神,总结XX年全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表彰XX年年检优秀民间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与自律建设先进单位,安排部署XX年民间组织工作。本次会议为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整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树立了民管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上半年,我们积极配合各级各部门工作,按时完成对地税、统计、劳动、财政、水利等部门的民间组织档案报表。在我县经济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临沭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六、民间组织管理执法监督工作。民间组织执法监督是一项重要的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是对民间组织监督的重要手段。上半年,全县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集中查处了一批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违法行为。例如:我们对全县10家民办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了未按时办理年检手续、群众举报有“乱收费”现象、擅自移点经营等违法违纪行为。经过近一个月的清查整顿,取缔非法民办学校1家,并对存在问题的民办学校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了处理。上半年,全县共取缔非法民间组织2个,查处违法违纪民间组织3次。

       根据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市、县局工作安排部署,制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   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我们将协调财政等有关单位制定优惠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协会的政策、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   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活动,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有规模有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活动同时及时总结,并于7月15日前评选出2个成绩突出的单位报送市民政局争创省级民非诚信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6

同志们: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民间组织队伍日益壮大,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一支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地位和作用也日渐突出。目前,我市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3200多家(其中市属民办非企业单位282家),专职从业人员6400余人,涉及教育、劳动、科技、体育、文化、卫生、民政、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全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市社会公用事业和服务领域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健全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意识不强,营利化倾向较重,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自律机制不健全,信誉缺失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为,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地位,通过诚信立业、守法经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为“平安济南”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前一阶段省厅的安排部署,市民政局决定在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开展诚信建设活动。一、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是新形势下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民间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社会组织,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自律性是其本质特征。培育发展民间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要引导他们加强自律建设,打造诚信品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有利于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面发展。不讲诚信或者诚信度不高,是当前制约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比较薄弱,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制观念淡薄,以非营利之名行谋利之实,影响了民间组织的整体声誉;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按章程办事,缺少社会公信力;有的自律与诚信创业的能力不足,以公益服务回报社会的作用不明显,等等。同时,社会对民间组织的性质缺乏认知,对其作用缺乏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同时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方面的原因。作为公共事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执业群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该秉承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把自己的执业行为与建立公共道德统一起来,把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与现代信用制度结合起来。从这方面来说,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建立健全诚信体系,不仅是规范和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必然要求,而且对建立整个社会的信用制度,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二)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有利于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市场经济行为。现代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社会主体诚信的发育程度要求也越高。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守市场经济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自律与诚信建设。在质量体系健全的市场,诚信竞争变的越来越重要,有序的市场竞争要依据良好的质量诚信来保证。目前,我市民办非企业单位总体发展势头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个别单位举办活动、广告哗众取宠、弄虚作假,对服务对象没有实实在在的承诺,能力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诚信是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市场行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有立足长远,提高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以群众利益为导向,以诚信为立身之本、发展之道,竖起诚信的大旗,打响诚信品牌,才能在公众心目中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得到长足的发展。(三)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民间组织管理方针。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是民间组织的管理方针。在构建和谐社会、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逐步把一些管理职能交给民间组织。培育民间组织发展壮大,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有适应形势要求,通过诚信建设,才能抓住机遇,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只有通过诚信建设,向社会公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有关活动信息,增加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透明度,才能为社会各界监督其行为提供前提和条件。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是解决民办非企业单位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有利于把民间组织的管理方针落到实处,逐步建立长效管理的体制。二、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的几点要求民政部和省厅把20*年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和各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下面,我谈几点要求:(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前一阶段省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召开了全省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动员会。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省厅和这次会议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周密安排,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合理调配工作力量,切实搞好这次诚信建设活动。市里已成立了由市民政局牵头,教育、劳动、科技、体育、文化、卫生等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领导小组。希望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调度情况,及时督查指导,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的深入发展。(二)完善机制,规范行为。开展诚信建设就是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不断加强自律意识,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提高法律意识、公益素质和管理能力。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要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这次诚信建设活动中来,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己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结构,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承诺践诺服务,不断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三是要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档案,将每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自律情况、经营活动、年检情况、突出事迹以及重大失信事实等全部记录备案,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并按诚信度划分等级,向全社会公布。(三)采取措施,确保实效。一是通过今天动员大会,50家不同行业的市属民办非企业单位向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出倡议,诚信建设活动正式启动。二是广泛动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诚信服务主题活动,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支持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教育、培训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积极为下岗职工、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文化和职业技能,为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文化、体育类要向社会开放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演出和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科技类要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开展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医疗卫生类要通过义诊、讲座,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社会福利机构,要为困难老人提供帮助,向社会老人开放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四)广造舆论,强化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和事迹,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公众心目中的社会形象和公认度,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地位,推动这一活动向纵深发展。(五)规范执法,整顿市场。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违法活动的执法查处力度,依法维护民办非企业单位合法权益,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市民政局已确定,对部分市属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民办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各县(市)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和执法方式,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的力度。(六)开展评估,表彰先进。通过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评估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奖惩制度,加强激励和监督。今年,正式启动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评选活动。根据今年年检的结果和开展诚信建设的情况,年底前评选出部分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以不断推动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整体水平。同志们,搞好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活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是确保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民政部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切入点。各级民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主动协调和配合各业务主管部门,齐抓共管,抓出成效。民办非企业单位是这次诚信建设活动的主体,公众和媒体是诚信建设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让我们齐心协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民政部的部署要求,不断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地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7

论文摘要:通过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征及其经济环境,指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建议。

所谓“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国务院娜布的侃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娜效定,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独立举力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它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由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举 办的、具有组织完善性、非营利性、支持社会 公共事业或选定利益。

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实质为民间组织的一 种形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民办非企业 单位14余万户,这些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分 布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劳动、 民政、社会中介服务业等行业中,如九龙篮球 俱乐部、福州大化户外休闲登山俱乐部、深河 市“绿茵”健身俱乐部、高仕足球棋俱乐部、少林武术馆、漂河市银河健身俱乐部等,在上海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4500余家,从业人员约为10万人左右,其中约有3万余名下岗再就业人员。

民办非企业单位又可分为法人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法人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3万元,在县 沛、区)登记的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在省登记管理机关中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注册资金不少于20万元。

1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专职或兼职担任财务工作时,却不了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单位性质,不清楚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企业的区别,与事业单位的不同,所以做起工作也是糊里糊涂。

1.2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帐务处理上混乱,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经常将不同经济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帐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哪些是原始凭证内容;填制刽卜凭证内容不完整,刽于交接日期及有关事项不详,造成责任界线不清。

1.3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有明细帐,没有总帐,有的只有一本“流水帐”;有的在帐薄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涂改、乱擦、挖补、有的年末不对帐和结帐。

1.4会计核算违规,不遵守规则。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有些业务按仕业会计制l妙,有的运用停业单位会训制度》。在会计核算上会计科目随意编制的现象普遍。例如:对“固定资产”的人帐标准、入帐方法存在随意性,不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从而不能正确训提折旧,真实反映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净资产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

1.5不能正确的运用国家税法给予民办非

企业单位的各项税收优惠。依据我国抿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锄的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一种,税收优惠是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最有力的支持。但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就错误地认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既然非营利性,那么单位的一切收人都不交税。

2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济环境,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2.1学习、了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认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由各级政府部门登记设立,由各级政府部门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管理,按年度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

(1)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又可称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所提供的公益性社会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且盈余不在举办者及成员中分配的社会实体。同时享有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独立开展公益性业务活动,同时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2)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核算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3)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争取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承办公益事业项目、同时争取得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向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的资助和捐赠。

2.2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针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点,以《会计法》、《税法》为主要内容,定期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明确单位领导、一把手是会计的第一责任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票据管理。

2.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

制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基本要求。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定期培训财政法规、桧计基础规褂,强化会计人员执行财政法规、税收政策意识与业务素质,针对工作中较难以区分的业务问题,进行专项培训,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积极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及相关考试,对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关会计师职称的人员给予重用。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和职业道德。

2.4认真学习《税法》,全面掌握国家赋予民办非企业单位各项税收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更好的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

对非营利组织本身,中国税法规定了比较丰富的税收优惠。

(1)企业所得税。我国停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税法规定,在非营利组织的收人总额中,一部分收人项目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例如: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费收人。

(2)房产税。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房产税税收减免政策。例如: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等可以免缴房产税。但非营利组织出租的房产以及非本身业务用的生产、营业用房产不属于免税范围,照收房产税。例如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影剧院,小卖部、照相馆等所使用的房产及出租的房产,也要征收房产税。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10年全民创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华药都·养生”城市定位,以“125行动计划”和“工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不断解放思想,落实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壮大创业主体,拓展创业领域,强力推进全民创业。以优势产业为核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创业园区为基地,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任务是:2010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0000家,新增中小企业1600家,新培育创业基地10个,新发展产业集群专业镇6个,新建成乡镇工业功能区10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64万人,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53.6%提高到56%。

二、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县区全民创业辅导中心的创业辅导功能,对各类有创业意愿者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和创业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各类创业辅导。鼓励引导大专院校学生、科教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失业人员、城乡居民以及有创业意愿的其他人员依法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业。鼓励引导本土各类创业者创业,以更新的理念创新招商方式,以更实的措施集聚生产要素,努力引进更多的外来企业特别是战略投资者。支持基础较好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进行二次创业。

(二)强化创业园区(基地)建设。鼓励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劳动创业园、失业人员再就业园、“凤还巢”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基地(园区),加快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事务、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担保、财会、纳税承办等配套服务,吸引各类人员入园创业。改造提升各类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充分利用存量用地、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的创业基地和孵化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

(三)加强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按照“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产业链和技术链为纽带,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辐射效应和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产业集群专业镇。重点打造谯城区双沟镇棉花加工、大杨镇粮食加工,蒙城县漆园镇木材加工、城关镇汽车生产销售,涡阳县高炉镇白酒酿造、义门镇苔干加工,利辛县潘楼镇木材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专业镇,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申报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巩固和提升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完善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发挥集群辐射效应,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的原则,结合“一乡一业”活动,围绕“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走“小产品、大市场”的路子,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乡镇工业功能区。

(五)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结合“125行动计划”、“工业三年倍增计划”与“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间实行联合、收购、兼并、租赁、重组,促进优势产业提升。选择30家成长性较好、具有“专、精、特、新”潜质的非公有制企业,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导向计划,予以重点扶持,培育提升一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商业担保机构和互信用担保机构,依法开展各类互融资担保。鼓励药业、酒业、粮油棉加工业、商贸物流等行业协会引导组建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形成信用联保、互保的诚信结盟机制。优化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构建优质、高效、专业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重点抓好信息服务、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创业辅导、教育培训、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相关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规范,引导中小企业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改善创业指导。加强市、县区两级全民创业工作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加强力量,改善办公条件。加强创业办人员培训,定期组织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加强全民创业信息报送工作,切实把推进全民创业进度情况、创业典型、先进事迹和推进全民创业的政策、办法、措施,及时总结上报市全民创业及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业办将选择优质稿件在市《全民创业简报》上刊登,并把符合全民创业阶段工作特点的稿件及信息,及时推荐给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全民创业工作的信息报送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县、区信息稿件每月不少于2篇。

(二)加强金融服务。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沟通,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合作意识,开发符合实际、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色的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推动企业“两证”办理业务,为企业资产抵押融资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试点,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小额贷款扶持范围,增加小额贷款规模。支持市和县、区工业园区、创业园区通过土地、房产抵押授信等方式,为非公有制企业担保融资。支持创业者以个人有效资产抵押进行担保融资。

(三)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建设和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做到“论证一批、在建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形成大中小项目配套、梯次推进的项目建设格局;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项目月”活动,坚持重点项目“月季调度”制度,每月对重点项目工作进行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促进项目尽快实施;三是建立项目建设全程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全民创业专项资金,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9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提升全员安全素质,推动“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确保实现2009年全市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二、“三项行动”主要内容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有关工作。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以开展打“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防“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为重点。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以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具体包括:

(一)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落实情况。

3.明确依法打击的重点对象,以及执法行动的目标、责任、方法步骤、监督检查办法等。

4.结合安全生产执法行动,认真做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核换发工作。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取消其安全生产资质,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证照。

5.结合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安全诚信缺失、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和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布,并从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安全资格、工商营业、环保许可、城市建设、消防审核、质量监督等证照发放和其他方面,予以必要的制裁和限制。

6.在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的同时,指导督促各类企业治理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深入开展查“三违”、防“三超”活动,规范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

7.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率效能。

8.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规定以及“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严肃、及时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责任追究,坚决惩处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行为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加大对瞒报事故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事故查处结果报告备案制度。坚持警示约谈制度、事故评析会制度和通报制度,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二)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煤矿安全:一是加快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09年实现65对矿井安装瓦斯抽采系统,抽采瓦斯量达5500万立方米;实现瓦斯综合利用的矿井数达12对,瓦斯利用量达1500万立方米,提前实现省政府下达的三年目标。二是强化顶板防治和管理工作,加大顶板现场管理和支护改革。三是积极推进煤矿帮带工作。继续推动全市大煤矿帮带小煤矿产业体系建设。四是提升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完善运行机制。五是抓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技改项目的实施。六是加强矿井水患防治工作。七是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立联动机制,保持严打态势,严厉打击违法非法生产,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2.道路交通安全:一是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二是深入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力度。三是切实加强对客运企业和二级维护企业的管理。四是抓好农用车安全管理。五是继续开展公路隐患排查治理。六是认真开展道路交通法规“五进”宣传,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七是完善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做到监控有效。

3.金属非金属矿山:一是以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突出抓好井工开采矿山和尾矿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二是加强重点生产场所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加大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力度。通过采取调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全面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增强露天采石场抗风险能力。三是以非煤矿山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为契机,督促企业搞好安全现状评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四是加大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条件关。

4.危险化学品:一是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阻隔防爆和运输监控等安全适用技术,扩大危化品道路运输区域监控联动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二是做好危化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加强大型项目试运转的安全监管。对危化品生产、储存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加强对液氯、液氨、剧毒等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各地做好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化工企业搬迁工作。

5.烟花爆竹:落实乡镇、村居责任,依法从重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实施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坚决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继续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开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三超一改”和氯酸钾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执行氯酸钾和烟花爆竹产品流向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行烟花爆竹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6.民爆物品:以现场管理和流通使用等环节为监管重点。深化民爆行业“四超”(超员、超储、超产、超时)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私制炸药非法窝点和非法运输、交易、使用民爆物品的行为。

7.消防安全: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以宾馆、饭店、商场、歌舞厅、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为整治重点,加大挂牌督办的重大消防隐患整改力度,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8.建筑施工:深入开展在建工程隐患排查,以防范脚手架、超重机械倒塌、施工坍塌和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施工。

9.特种设备: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等特种设施设备为整治重点,加强定期检验检测和安全技术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10.水上交通:水上交通以渡口渡船和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肃查处非法载客、超载、索渡等违法行为。

11.电力、铁路、旅游、学校安全、渔业船舶、防雷等行业领域,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1.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提出开展宣教行动的目标、方法步骤、主要内容、重点对象、工作责任和其他具体要求。

2.组织开展好六月份(即全国第8个“安全生产月”)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3.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巩固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安全宣传教育成果。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整合安全监管宣传工作资源,巩固壮大安全生产新闻宣传主阵地。

4.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信息制度。及时召开安全生产新闻会、媒体通气会等,公布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特别重大事故和典型重大事故查处情况,形成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培训〔2006〕228号)精神,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劳动、商务、经贸、煤炭、建设等部门要将安全知识纳入农民工技能培训内容。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农民工不得安排上岗作业。

三、实施步骤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分阶段实施,总体推进的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订方案和工作措施阶段,结合一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复工复产专项督查工作进行。第二阶段为重点实施阶段,结合二、三、四季度安全生产检查,广泛开展打非、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其中6月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第三阶段为检查总结阶段,12月中旬起结合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对“三项行动”进行总结并通报相关情况。

四、工作措施

(一)搞好“五个结合”。

1.坚持与“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相结合,以“三项行动”推动“三项建设”。

2.坚持与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坚持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推动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让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坚持与平安创建和科技兴安相结合,不断完善和补充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内容。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改造,推广科技成果,督促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5.坚持与应急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相结合,完善重点行业和领域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坚决防止重大危险源演变为重大隐患而导致重大灾难事故。

(二)抓好“五个重点”行业的“打非”执法行动。各级政府要加强重点行业“打非”工作领导,对重点行业非法生产经营实行有奖举报。各级国土部门要加大对非法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巡查打击力度。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路面的管控力度,坚决打击各种非法营运。安监、公安、商务、工商等部门对各种非法生产、销售、储存烟花爆竹、危化物品、民爆器材物品要予以坚决取缔。各行各业对各种非法违法违规生产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打击的力度。

(三)扎实抓好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注重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业的安全生产隐患实施排查治理,各级政府负责对本辖区内安全生产隐患实施排查治理。对隐患排查要实行全方位“地毯式”的排查,治理中先整治重点、难点区域和部位,真正做到整治一个就消除一个隐患。

五、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抓好“三项行动”,市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杨文庄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9个工作办公室和1个综合督查办公室。

(一)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办公室主任余跃,副主任刘兴忠、周洪玲、熊猛。主要责任单位:市煤炭局、市国土局、*煤监分局、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二)道路交通、消防、民爆安全: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刘小星,副主任张大强、马松。主要责任单位: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交通局、市农机局、*公路管理局、市公安交警支队。

(三)高速公路(*段)安全:按区域和职能划分,办公室分设在*县、*县、红花岗区、汇川区政府,由县、区政府明确办公室和相关负责人。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李征强。主要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质监局、市房管局。

(五)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傅忠模。主要责任单位:市畜牧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市水利局、市农机局。

(六)公路建设安全:办公室设在*公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主要责任单位:市交通局、*高速公路管理处。

(七)学校安全: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骆明军。主要责任单位:市公安消防支队、市公安交警支队。

(八)商场、市场、文化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马松。主要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消防支队。

(九)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办公室主任唐建勇。

(十)督查办公室设在市安委办,姜灵春任办公室主任,余跃任副主任,成员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市安监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业的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实行警示约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并成立相应机构。“安全生产年”活动督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办工作。

(二)认真制订方案。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要明确工作重点,确定活动目标、内容及措施,同时要将活动安排细化到部门、单位和企业。各县、区(市)政府及市级各个专业办具体活动方案请于4月25日前报市安委办(电话:*,传真:*,电子邮箱:*)。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民政工作有关法规等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围绕市委积极建设“法治*”的总体部署,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本局行政执法职能,明确执法职责、依据、程序、岗位,强化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维护法律、法规、规章的权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本局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基本目标

内设执法机构及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娴熟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民政工作;民政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及时纠正和查处民政行政执法违法行为;使民政法律、法规、规章得到更加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和要求

(一)范围

局内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内设机构,具体为:政策法规处、民间组织管理局、优抚处、安置处、救灾救济处、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区划地名处、社会福利处、社会事务处。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具体为:市殡葬管理所、市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

(二)要求

1、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公布行政执法依据目录,正确执行法律、法规、规章。

2、合理界定内设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岗位的法定职权,明晰执法流程。

3、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和落实内设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职权和责任。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执法奖励机制。

三、法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三定”方案的规定,目前我局的行政执法职能共114项,具体项目如下:

(一)行政许可(共5项)

1、成立社会团体的筹备许可

2、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3、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注销登记

4、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5、建设殡仪服务设施、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的审批

(二)行政监管(共17项)

1、对社会团体实施年度检查

2、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年度检查

3、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备案

4、社会团体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印章式样和银行账号备案

5、社会团体设立办事机构备案

6、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式样、银行账号备案

7、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外文名称备案

8、民办非企业单位收费许可证备案

9、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工资、福利及物质奖励标准备案

10、民办非企业单位审计结果备案

11、行政区域外依法成立的行业协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活动的备案

12、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

13、对救助管理机构指导监管

14、公墓年检

15、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16、对捐赠款物的使用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7、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行政处罚(共62项)

1、对社会团体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未开展活动的处罚

2、对社会团体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的处罚

3、对社会团体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处罚

4、对社会团体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处罚

5、对社会团体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处罚

6、对社会团体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罚

7、对社会团体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处罚

8、对社会团体侵占、私分、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处罚

9、对社会团体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处罚

10、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处罚

11、对有关国家机关认为社会团体应当撤销登记的处罚

12、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继续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处罚

13、对社会团体未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举办涉外活动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的处罚

14、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资金大量用于与其宗旨不符的业务活动,或者无特殊原因,但一年中的日常办公费用和员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支出高于全年支出总额的20%的处罚

15、对社会团体不向会员报告财务收支情况的处罚

16、对社会团体非法刻制印章的处罚

17、对社会团体在申请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时弄虚作假的,或者自取得《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未开展活动的处罚

18、对行业协会超过一年未按照章程规定召开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者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的处罚

19、对行业协会连续两年年度检查不合格的处罚

20、对行业协会依法登记后单位会员数量少于30个、个人会员数量少于50个,或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总数少于50个,且60日内仍未能达到要求的的处罚

21、对社会团体未经登记,擅自以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义进行活动的处罚

22、对社会团体以分支机构下设的分支机构名义进行活动的处罚

23、对社会团体以地域性分支机构名义进行活动的处罚

24、对社会团体未经批准,擅自开立分支机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的处罚

25、对社会团体未尽到管理职责,致使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进行违法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罚

26、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处罚

27、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处罚

28、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处罚

29、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处罚

30、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处罚

31、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处罚

32、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分支机构的处罚

33、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处罚

34、对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处罚

35、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处罚

36、对有关国家机关认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撤销登记的处罚

37、对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或者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处罚

38、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收益和资产挪作他用的处罚

39、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员工工资、福利支出及物质奖励超过备案标准的处罚

40、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担保的处罚

41、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式样、银行账号等未及时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的处罚

42、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改变举办者,未按规定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的处罚

43、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捐赠和资助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未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处罚

44、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未按规定设立决策机构和监事的处罚

45、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处罚

46、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登记证书、印章或者财务凭证的处罚

47、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者不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活动的处罚

48、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无固定住所或必要的活动场所的处罚

49、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处罚

50、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拒不接受年检的处罚

51、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修改章程未按规定核准备案的处罚

52、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和使用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罚

53、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现有净资产低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的处罚

54、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处罚

55、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处罚

56、对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和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和乡村公益性墓地的处罚

57、对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界桩或者其他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物行为的处罚

58、对擅自编制行政区域界线详图,或者绘制的地图的行政区域界线的画法与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的画法不一致行为的处罚

59、对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行为的处罚

60、对使用非标准地名行为的处罚

61、对擅自出版地名密集出版物行为的处罚

62、对受赠人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用途行为的处罚

(四)行政强制(共5项)

1、收缴《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印章

2、封存《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3、收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和印章

4、封存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5、取缔非法民间组织

(五)行政确认(共8项)

1、退出现役军人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的审核

2、补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审核

3、涉外、港澳台、华侨结(离)婚登记

4、收养登记

5、地名命名和标准地名使用审批

6、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办理

7、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驻地迁移的办理

8、对申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

(六)行政给付(共2项)

1、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经费分配

2、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经费分配

(七)行政裁决(共1项)

1、对市内行政区域界线争议裁决

(八)其他行政行为(共14项)

1、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预登记

2、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变更登记

3、社会团体章程核准

4、民办非企业单位章程核准

5、经营性公墓设立审核

6、军队离休、退休人员接收、安置

7、退役士兵接收安置

8、军用饮食供应保障

9、特殊困难群众跨省救助返乡

10、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审核、变更核准、年检年审

11、指定专门救灾捐赠机构或者设立临时救灾捐赠机构

12、《*市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制作

13、指导和推进村(居)民自治

14、行政复议

四、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基本要求

(一)实体合法。行政执法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违法事实或者违法事实不清以及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不得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者增加行政相对人义务的行政执法决定。

(二)程序合法。行政执法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所享有的权利,并给予陈述和申辩的机会;行政执法决定作出后,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依法应当组织听证的或者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并有合法理由的,应当及时组织听证。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合理执法。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合情合理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四)高效便民。行政执法,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执法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当事人。

五、内设执法机构及执法职能分解、工作流程和执法责任

(一)内设执法机构和执法职权分解

1、政策法规处

组织起草民政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指导监督民政行政执法和普法工作;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事项。

2、民间组织管理局

负责起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负责全市社会团体和市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工作;负责设在本市的涉外社团、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协调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指导区、县(市)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3、优抚处

组织、协调全市拥军优属工作;负责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补助;贯彻执行优待抚恤政策、制定实施本市优抚办法及标准,评(核)定伤残等级;承办烈士的评定申报;承办现役军人、军队离休干部、参战民兵(民工)死亡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事项;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工作;指导区、县(市)的优抚工作;承担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军用饮食供应站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复员干部、转业士官、退伍义务兵的接收安置工作;承担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日常工作。

4、安置处

负责全市军队(含武警)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员(职工)的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承担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5、救灾救济处

负责组织协调全市自然灾害涉及群众基本生活的救助工作,负责相关灾情的核查、报灾工作,负责救灾款物的申请、接收、管理、分配并检查监督使用情况,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组织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和其他困难对象生活救济工作;组织实施市区征地农转非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指导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工作;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工作。负责社会各界捐赠物品的接受、保管、运送和捐赠款的管理使用。

6、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调查研究基层政权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现状,提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村(居)委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指导培训街道、乡镇干部和村(居)委会干部;承办先进乡镇、街道和示范村(居)委会评比、表彰的具体工作;推进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

7、区划地名处

研究全市行政区划布局,制定设镇预测规划;承办乡、民族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销、更名、界线变更及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工作;负责市、县(市)、乡(镇)界线勘定工作,调处边界争议,向省、市政府提出处理建议;制定本市地名规划,组织开展地名标准化工作;负责权限内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核和审批工作;负责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工作,承担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8、社会福利处

制定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规章,指导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政策法规,负责精简下放人员的救济补助;承担老年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

9、社会事务处

负责全市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和殡葬管理工作;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华侨及出国人员的婚姻登记;办理涉港澳台、华侨及*市儿童福利院送养的收养登记工作;负责婚姻登记人员的培训和开展婚前教育工作;参与保护合法婚姻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制定全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殡葬服务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止和查处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和执法职权分解

1、市殡葬管理所

协助社会事务处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指导全市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和管理,负责督促检查殡葬法规执行情况和殡葬改革宣传工作;管理港澳台华侨在本市的丧葬事宜;指导公墓和殡仪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止和处理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

2、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

对全市福利企业实行宏观管理、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承办福利企业审办、变更的初审;对福利企业年检、普查、抽查和复查;维护福利企业和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福利企业减免(退)税金的使用和管理;承办直属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变更和工商年检的申报;协助直属企业搞好产品认证领证和技改项目申报;依照“统计法”归口审核、汇总、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帮助指导福利企业改革、转制、协助停产、半停产等福利企业分流安置残疾职工。

(三)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即行政执法流程(见行政执法流程图)。

(四)执法责任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执法机构,应当视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比先进资格等处理;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结合过错责任、危害大小、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

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被认定违法,予以变更、撤销比例较高的,在外部评议中群众满意度较低或者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的,可以责令该执法机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取消评比先进的资格。

六、内部评议检查的要求、程序和检查结果的应用

(一)评议检查的要求

评议检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与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相结合。在评议检查中,要公正对待、客观评价局各内设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评议检查的标准、过程和结果应予以公开。

(二)评议检查的程序

1、自查和自评:各内设执法机构、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单位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落实情况,在认真总结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于当年11底前,将本机构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自查总结材料报局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审查和提出检查意见:局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局内设执法机构报送的自查材料进行审查,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提出对各内设执法机构的检查意见。

3、局长办公会议确定检查意见:根据局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对各内设执法机构的检查意见建议,确定相关评价。

(三)评议检查结果的应用

评议检查的结果,作为对工作目标责任制评议和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评议检查结果为优秀的执法机构,给予通报表彰;不合格的执法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

七、内部责任追究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一)内部责任追究的内容、方式

本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情节较轻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口头告诫;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书面告诫,并可视情节调离工作岗位、离岗培训等;构成违纪违法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的;

2、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3、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性告知其必须补交的材料;

4、作出不予受理、不予批准或许可决定,未依法说明理由的;

5、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许可或确认的;

6、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予以许可或确认的;

7、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决定或行政确认的;

8、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为,依法应当举行听证会,没有举行的;

9、作出行政许可后,依法应当向社会公开,没有向社会公开的;

10、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的;

11、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

12、作出行政处罚前,没有听取当事人陈述或申辩的;

13、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确认行为没有事实依据或事实认定不清的;

14、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确认行为没有法律依据或违反法定程序的;

15、对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

16、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17、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没有依法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的;

18、在行政诉讼中,没有积极应诉的;

19、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指导职责的;

20、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回避的;

21、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22、,对应当予以制止和查处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查处或包庇、纵容的;

23、工作执行完成后,没有及时将相关资料归档的。

24、有其他错误行为,需要追究责任的。

(二)内部责任追究的程序

1、由局监察室对需要追究内部责任的事项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追究内部责任的意见,报请局领导审核。

2、决定追究责任的,监察室应安排人员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在3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局领导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需要给予处分的,根据相关纪律、法律程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