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2:46:19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范文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现状;原因分析;师德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唐朝,著名思想家韩愈就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做了精辟的论述,历史长河延绵至今,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师德要求。随着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校师德状况呈复杂化趋势,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不容忽视。

一、民办高校师德现状

由于办校资金来源的特殊性,民办高校所能提供的经济待遇及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等都异于公办学校,致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教师的师德状况令人担忧。

(一)科研积极性不高。教学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学校通过教学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但科学研究同样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睿智的老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与钻研。科学研究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升华,科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深度思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巨大的推动力。高校教师应致力于教学和科研的共同发展,双管齐下,但在民办高校中,学校所能提供的科研经费或科研奖励不足,上课课酬是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屑于科研活动,又或者因教学任务太重而无暇顾及科研,凡此种种,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科研热情不高,出现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

(二)职业认同感低。高校老师职业认同感是高校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行业的感知体验及对自身职业身份的全面接纳与认同,属于老师的情意系统[1]。职业认同感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成正比,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投入程度、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低下水平,由于民办学校报酬待遇不高、教师地位社会认同感低、生源素质不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空间条件不够充分等原因,使民办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所以在工作中总是对民办学校的各种不足怨声载道,但碍于谋生只得无奈继续任职。这种抵触情绪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令他们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投入不足,对学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三)重功利轻奉献。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崇高的职业,塑造人的灵魂是教师这特殊职业最终的工作目标。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着复杂多变思想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导师和心理导师。所以,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职业突显其复杂性和烦琐性。教育行业不是商业,教师的收获不能用经济利益衡量,既为教师,就应该有安贫乐道的心理准备,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在民办高校,某些教师出现重功利轻奉献的心理,表现之一是只关注收入待遇,由于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有些教师仅把教师工作看做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斤斤计较,“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成为许多民办教师的流行语。表现之二是只关注自己职业前途,对职业前途有利的工作积极配合,对职业无关的工作漠不关心。

(四)职业理想淡薄,缺乏职业信仰。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老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青年老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立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职业理想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就所从事职业而确立起的目标定位、价值追求,高校老师的职业理想是高校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2]。职业理想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树立教师职业理想最基本的就是坚守讲坛,其次就是谋求职业发展。在民办高校中,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坚守精神,心态浮躁,不能脚踏实地从事教学工作,不愿花时间深入钻研教学科研,选择教师职业只是无奈,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只把民办教师工作作为跳板。这样的工作心态必然使他们丧失基本的责任感及应有的工作热情,不会规划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

二、原因分析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规模不断壮大,民办高校在全国遍地开花,民办高校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建设都有很大提高,有些知名学校办学实力、招生数量远远超过公办学校,但即便如此,民办学校所固有的问题仍然存在,民办高校的师德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这受到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发展空间、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尊重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尽管如此,民办高校教师仍然得不到社会足够的尊重,社会上有些群众对公办教师羡慕不已,但对民办教师充满歧视。部分学生及家长深知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对教师过于挑剔,甚至鄙视。由于资金有限,民办高校花不少钱在学校硬件建设上,但对教师个人空间发展却不够重视,教师在学历晋升、业务培训及竞技、职务聘任、薪酬收入等方面都受到很多限制,民办高校教师成“边缘化”的“高学历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低微使不少民办高校教师丧失奋斗的动力,甚至产生职业自卑感

(二)制度不健全。随着民办教育的深化发展,民办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但民办教师的发展却受到社会及学校等各个层面的制度制约。如职称评定机制,一些层次不高的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太重视,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教师职称评审的各项工作,各地职称评审委员会给予民办高校的职称指标有限,职称越高,名额越少,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在科研成果申报渠道上也没有公办教师畅顺,所以即使在一些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每年能评上副教授的只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流失,对学生百般呵护,盲目迁就,评价教师的优与良以学生的喜恶为标准,强化学生的评价作用而削弱同行或学校教学管理层的评价地位,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极大地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使某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只追求教学形式的花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深邃。此外,培训机制缺失是制约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每年实施的针对高校教师的培训项目都不少,但民办教师能有机会参加的培训项目不多,尤其是高端培训基本上与民办学校无缘,缺少培训机会,民办教师学术视野的拓展及教学技能的提高将受到极大的阻碍。

(三)缺乏应有的社会关注。由于社会地位低微,很多民办高校教师戏称自己是“知识型民工”。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相当大,他们承担着与公民教师一样的科研任务,但教学任务却要重得多,很多民办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上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工作压力大,收入少,这是他们的写照,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却从来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极少见诸新闻或报端,没有任何一级的人大代表站在民办高校教师的角度为他们争取权益,他们成了被社会忽视的群体。

三、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一)政府重视,一视同仁。民办高校虽然在资产所有权性质上与公办高校有着本质区别,但民办高校一样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跟公办学校一样承担着培育优秀专业人才的重任,国家对民办教师在职称评定、教学要求及科研成果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是跟公办教师一样的,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就是因为“身份不同”而导致物质及精神待遇有着天渊之别。政府从政策上应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全速合理权益,体现公平性,杜绝“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首先,政府提高民办高校建校准入门槛,因资金不足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师资待遇的不予获批建校;其次,把民办高校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在教师编制管理、职称评定、薪酬待遇、“五险一金”、培训进修等方面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的条件。

(二)民办学校改变办学观念。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但真正掌握这条生命线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是否能够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在任何学校,教学工作必然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心,而教师又是教学实力的创造者。所以民办高校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只着眼于知名度、生源等眼前利益,更应把眼光放长远,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在民办学校,教师既是教育者但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和被雇佣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不能用管理企业员工的那套机械生硬的方法管理教师,老师必须得到学校的尊重和重视。除了投资学校的硬件建设外,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与科研条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实力自然会得到不断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否优秀看他的内在本质,同样,一所学校是否强大也看其内在实力。办学实力增强了,优秀的学生源源不断走向社会,学校自然就会美名远播。所以,教学实力是知名度的根本,是决定民办学校是否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民办高校必须树立教学为本的理念。

(三)废除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的工作过程跟其他行业相比较特殊,劳动方式是知识输出,劳动产品是专业人才,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个性化特点,使评价标准难以把握。目前高校对专职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和科研能力两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机制都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机械等弊端,教学评价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那些工作态度很严谨但没有迎合学生喜好的教师可能就会万劫不复;科研能力评价是简单的量化计算,并没有区别成果质量的优良,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急功近利的心理,那些追求真理知识的本意便日渐被淡忘,很难创造出真正优质的成果。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应涵盖教学任务、工作难度、教学结果、工作态度、教学外工作(如临时安排的比赛任务、指导性工作等)、科研成果的质和量等几方面全面衡量,体现个体工作的差异性。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师德建设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也是提高教育成效的根本,民办高校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战略地位,长抓不懈,切不可急功近利、本末倒置。

作者:杨朝晖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明玉,王鑫强,李爽.高校青教师职业认同感特点及影响因素调查[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7(4):56-59.

民办高校范文篇2

关键词:控制论;民办高校;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情况。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以及财务管理,成为民办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控制论是研究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的科学,它强调信息传递是为了控制,而控制有赖于信息反馈实现。现就基于控制论下如何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控制论概述

诺伯特•维纳于1948发表了《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首次提出了控制论,目前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着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控制论认为,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解决控制和信息加工是控制论的中心,控制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系统功能方法。在控制论中,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做“控制”。控制和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信息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信息传递的目的,同时任何控制都依赖信息反馈来实现。

2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的特征

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是一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院高层管理者的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其具有如下特征。

2.1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的连结点:学院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

学院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金纽带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委托关系。由于资金所有权属于高职院校,而预算资金下达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就拥有了资金使用权,属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民办高校通常是授权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来管理、使用、控制学院预算分配给本系(部)、部门的资金。但现实生活中,民办高校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且他们的信息也不对称,通常院校处于信息劣势,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享有信息优势;整体利益最大化是民办高校的目标,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各系(部)、各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有可能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

2.2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目标:高职院校整体利益下的多层目标最大化

民办高校为了寻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财务预算执行控制过程中十分注重整体利益最大化。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民办高校的责任,同样该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在执行民办高校统一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后,还应该拥有独立的索取剩余权和剩余处置权,这也就是说无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获得多大的目标,民办高校最高管理层都应该置身事外。另外,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采用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也缺乏一定的科学和合理性。他们的预算编制主要是在上年支出基数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增长比例,就构成本年度的预算水平。实际上,各单位、各部门之间每年的预算计划各有区别和侧重。而且,上年的预算也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仅仅以上年的预算作为基数,而不去考虑实际运作和需求,那么就会出现不能按预算年度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的局面。不仅给不同部门的预算在经费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预算经费提供不均衡等,同时也会造成支出不足或浪费现象的存在,当然无法确保这样的预算编制会符合和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3基于控制论的民办高校财务预算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指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尽量节约成本;建立完善的学校财务制度,实行绩效评价,做到奖罚分明;加强资产管理,使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避免资产流失;为了防范财务风险,还应加强对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不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民办高校是根据教育法规建立起以自筹经费为主,其他筹资渠道为辅的教育机构,从建立就意味着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因此,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从上到下的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使学校的各项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降低资金利用风险,强化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力度,提高民办高校的治理和管理效率的质量,从而使民办高校更准确有效的进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控制论的观点强调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信息反馈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制约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民办高校财务预算以控制论为原理,可以引入信息反馈理论,以财务预算信息变换和反馈为预算特征,达到预算的最终效果。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应该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即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分析反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虽然在现阶段,有的高校也实施三阶段预算,但是重要程度不一。笔者认为不能仅仅重视预算执行,事前的控制和事后的反馈同样重要。要做好控制论下财务预算管理必须要做到:

3.1事前控制要落到实处

民办高校管理者要鼓励二级部门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运营中,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制定各项财务预算时,使二级部门能主动参与到财务预算过程中,让他们能结合本部门发展规划提出自己部门的预算,而且要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多提建议和意见,只要是有关单位长远发展和有利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就应该多采纳。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有些高校不愿意让二级部门直接参与到高校预算管理,而是直接分配预算的形式,二级部门只能被动地接受。

3.2事中控制要公开透明

民办高校一般财务制度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重大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这会导致预算权力过于集中,而院系尤其是普通教师参与的可能性很小。各个二级部门负责人只知道自己部门的预算资金,对其他部门的情况丝毫不了解。这种做法就会导致财务预算缺乏公开公平,也难以调动普通员工执行预算任务的积极性。

3.3事后控制要及时到位

民办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监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形成各部门事前、事中、事后信息的监督反馈。而且,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结束并不是监督反馈的结束,而要将预算执行监督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甚至各位员工,使财务预算目标和每个预算执行者之间发生联系,让每一位执行者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效果,把他们自觉归为预算系统的普通一员,普通教职工都有了归属感,整个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自然会提高。目前,有少数民办高校已经开始注重信息共享,比如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将预算信息通过财务部门分享到全校各个部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递的虚假性和不对称性。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二级部门对自己部门的年度预算资金不够明确,会导致工作开展和财务预算不相符,出现预算不够用或超支;各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只有监督、没有奖惩,部门在使用预算的过程中只关心预算的使用,不注重预算资金的节约,不注意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预算使用透明度不高,预算的制定者和实际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存在。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财务预算思想,突出过程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注重信息的透明度、强调事前控制、事后反馈等。

作者:罗小兰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智云.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J].财会研究,2011(15).

[2]黄韬.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3]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应做到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11(02).

[4]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

[5]杨波.绩效管理视觉下的高校财务预算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05).

民办高校范文篇3

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其重要的科学含义之一是“品牌具有一定特殊品质,稳定性和一定标准,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民办高校想要有自己的教育品牌,首先就要准确理解现代意义的品牌概念和内涵,并要在办学行为中认认真真地落实。

“具备特殊品质”的要求,对教育而言可理解为要有特色。所谓特色,人们给出了通俗性地解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改”。达到这一标准并未完全满足教育品牌的要求,不仅要有特色,而且应具有稳定性;不仅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还要得到社会、家长、考生和人才市场的认可。具备如此标准的特殊品质的学校、专业、课程、育人模式的我国民办高校,有但为数不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必须要以唯物的态度,正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普遍较短,底子薄,经验少,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所提供的内功不强,而教育品牌恰恰需要的是时间过程的积淀和凝练,成功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和办学内功的厚重与过硬。

简单的说民办高校的品牌应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形象力、竞争力、文化力、联想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完美统一。

二、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的民办高校缺乏品牌效应

在世界上,有许多的民办、私立高校是人们所心仪向往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菲律宾的马尼拉阿特尼奥大学;哥伦比亚的哈维尔利亚那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名字一说就如雷贯耳。但在国内,说出一个令我国家喻户晓的民办高校的名字就有些困难了,更不用说国际知名的了。其实这就是国外私立高校具有的品牌效应起的作用,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我国目前的阶段,民办高校的地位仍是逊于公办高校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争取不到经费,申请不了大的科研项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拿不出标志性的成果,关注的目光自然也就少了。所以我国民办高校的第一大劣势就是缺少品牌效应,没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2.民办高校往往对品牌的理解出现偏差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要加强竞争力也要注重品牌建设。不少民办高校已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品牌的理解往往出现偏差,认为拓宽了专业设置、解决了学生就业就是品牌。由于政策的导向、现实的需求和生存的压力,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实用化、市场化的现象,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其实,民办高校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确立一个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这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3.品牌价值是民办高校巨大的无形资产

一个优秀学校的品牌一般要经过几代教职员工的努力才能树立起来,因此名校的品牌毫无疑问是固有的无形资产。学校的知名度和信誉,知识与管理等方面的积累,逐渐为广大家长、学子所认可与接受,在良好社会信誉的影响下,学校无形资产会大大提升。品牌形象代表着民办高校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性特征,它是能给学校带来生源和良好社会效应的。

4.品牌塑造——吸引市场的“招牌”

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2002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对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民办学校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因此,学校品牌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高度重视,成为民办学校竞争教育市场资源的重要砝码,是教育资源再重组的动力所在。成功的民办学校无一不是把品牌开发视同学校的生命,制定与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战略,采取各种综合配套措施,树立学校品牌形象,以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三、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策略

1.准确的品牌定位

民办高校品牌定位,就是根据教育消费者对于教育服务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给本院校的教育服务产品确定一个市场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层面的教育消费者进行营销,以利于与其它院校进行竞争。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告诉目标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你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突出的性能,与目标对象能产生哪些共鸣之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教育产品创造和培养出一定的特色,富有鲜明的个性,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满足教育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和偏爱。

定位学校,需遵循“四客观”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民办高校应该认真地思考自己在办学模式、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也就是在把握了教育市场发展的动脉,通过细分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具体定位,创造和渲染学校和服务的个性化特色。

2.特色教育

民办学校的优势之一在于办学自主、机制灵活,而优势是否能充分体现、产生效益、促进发展,又要看能否办出特色。如果没有特色,提供不了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条件,那么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就会减弱。所以说,特色教育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比如世界一流大学,它们则各具特色: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而闻名;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牛津大学以数学闻名;剑桥大学以物理学闻名;耶鲁大学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培养总统而引为骄傲;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以“学术顶尖、科研开发”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对于任何一个民办高校来说,要想长远发展,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3.严把入学关,提高学生素质

民办高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把好入学关。美国的私立大学办得好,就是因为他们严把入学录取这一关。报名的学生很多,但是录取则是很严格的。比如:哈佛大学获准入学者只占10%-20%,大多数被录取的新生中学成绩均为A等。加州的私立斯坦福大学的入学条件也是严格的,他们的入学条件也主要看中学成绩,包括中学阶段能力测试和成绩考核的分数。加上中学教师的评语。报名者与录取者的比例为10:1,保证了新生的质量。数量少,只不过是学校小的问题,民办大学刚起步,学生少点,学校小点,是合乎发展规律的。美国的哈佛大学开始办学时只有1名教师,4名学生,1间教室。我们也不应受数量的困扰,严格入学条件。入学条件是办好学校、提高质量的先决条件。

4.建设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办校提高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普遍有几个特点:职称结构不合理,兼职老教师和年轻教师教多,缺乏中间力量,教师来源途径多而不稳。民办学校要有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关键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施以及创有特色的优质教育的品牌学校将在他们的手中实现,因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民办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核心的课题。民办高校应有民办学校教师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切实抓好教师的队伍建设。

5.品牌传播

进行品牌的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品牌传播。只有把宣传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做教育行业,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是最主要的。但是一个学校要想发展,仅仅有好的教学质量是不够的。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办学,与国家办学不一样,必须对外进行宣传,搞好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当然,对于民办高校如何建立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还需要其经营者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实践,只有总结更多的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勇于探索,才能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名牌高校。

参考文献:

[1]吴绍芬.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4.

[2]叶沈良.中国民办学校发展轨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阎志华,薛志全.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4]汪全胜,赵青松.论我国民办教育的立法选择[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唐建勋,杨卫韵.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政策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6]邵伟德,徐金尧,林东富,赵乐平,李坚,刘岩,毛建平.浙江省民办学校体育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

[7]刘少林.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核心任务[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

民办高校范文篇4

(一)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特征分析

1.学校性质的差异

我国的公办高校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即非营利性组织。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一部分民办高校作为自主办学、自求生存、自谋发展、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独立法人实体,也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2.办学主体及经费来源的差异

《高等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公办高校是事业单位,其办学主体为国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性资金,而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办学,虽然也有补助其高等教育活动的少量财政性资金,但在办学经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财务管理比较分析

1.财务管理制度依据的比较

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所依据的制度来看,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和统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统一以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实施依据,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还未规范和统一,有些按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有些参考的是公办高校的制度。

2.财务管理手段的比较

(1)资金业绩考核体制。民办高校日常资金运作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尤其是投资者非常关心自己在学校的投资效益,再加上有较为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对日常财务管理监督较为到位,从而促使民办高校形成资金业绩考核体制。而公办高校长期以来更为关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对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重视不够,并未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资金业绩考核体制。

(2)财务预算体系。民办与公办高校都初步建立了财务预算体系,但都还不太完善,如缺乏全面预算理念,普遍缺乏事中控制,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随意等。但总体来看,公办高校财务预算的情况较为乐观,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资金存放和支付形式发生了改变,公办高校由从被动的预算资金事后监督转变为主动的事中控制,实现了实时监督,强化了预算执行效果。

(3)财务分析体系。目前,民办与公办高校都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是对预算当年收入、支出以及各类经费所占比重等“量”化分析,缺乏对各种影响高校收入和支出的因素、支出结构和经费配置等的“质”化分析。

(三)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比较分析

1.会计目标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会计信息主要用于满足政府的需求,因而其会计目标应是受托责任观;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经费来源结构处于过渡时期,投资体制中多主体的参与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会计目标应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2)民办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潜在投资者成为重要信息使用人,要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必须选择决策有用观。

2.会计核算基础

2014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会计核算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一般的业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对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所需经费转向多方面筹集,其会计核算模式应转向权责发生制。

(2)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实体,体制上与公办学校不同,应采取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3.财务报告内容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从财务报表的类型来看,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其财务报表应更多地披露支出、成本以及负债方面的信息,以便政府适时调整拨款的数额和方向;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应增加现金流量表,信息披露上应不断适应各类资源提供者的需要。

(2)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状况并未对公众公示,缺少监管机制,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

高校在西方国家一般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特别引人注目。美国和日本是会计制度编制组织工作民主和集中两种方式的代表,有必要研究并借鉴美、日私立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经验。

(一)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比较

1.财务管理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绝大多数是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通常采用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方式。高校获得的大部分经费由其下设的学院直接管理,校部统筹的只是各学院上交的小比例经费,以用于高校的人员工资、校舍建设及其他公共财务支出,学院才是学校的办学实体和管理重心,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办学自主权。日本绝大多数高校采取分权式的管理方式,学校给学院、系以充分人事、财务和管理的自主权。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基本上属于非完全集中的方式,即学校将大部分资金留在校级统一管理使用,二级单位对学校分配或自己创收的很小一部分资金拥有有限的自主权。学校将主要的资金统一调度使用,教职工工资、水电费支出以及大部分开支由学校及其职能部门控制,各学院只拥有有限的自主权,对本部门能够控制的开支有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的权力。校级财务控制权远远大于院级,难以满足加强基层教学单位办学自主权的要求,院级单位缺乏工作积极性。

2.办学经费来源

美国私立高校经费来源渠道较广,主要包括学费、政府资助、捐赠收入和销售与服务收入四大类。此外,还有教育券制度和高校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经费来源作为有效补充。日本私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援助、科学研究收入、团体捐赠、个人捐赠和学费收入五个方面,其中学费和政府资助更加突出。当前,日本对私立高校经费更加注重贯彻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原则。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学费、捐赠、校办产业、贷款、财政及其他来源。其中主要靠自筹。学费为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政府补贴和资助所占比重非常小,其他捐助收入也很少见。

(二)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比较

1.会计核算制度

在美国,私立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民间会计和审计组织的自律行为,并通过民间组织的权威文献和相关实践,规范着民办高校的会计行为。美国高校制度采用“双轨制”,私立大学遵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下分设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公告构成了美国现行民间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高校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会计核算传统上使用“基金会计”核算方法,尽管相关准则已经不再要求私立学校按照基金会计核算,但目前美国大学仍然主要采用该种核算方法。日本的高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类,私立大学会计制度制定工作是一种政府导向的行为,而且这种政府的会计制度编制工作,是在政府开始对私立大学实施财政资助政策的情况下就进行的。日本文部省1971年颁布的《学校法人会计基准》为日本所有私立学校包括私立大学必须遵守的会计标准。美、日私立大学会计制度的编制机构和编制背景存在明显差异,但均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色和非营利性特征:行业自主的美国以及政府主导的日本,对私立大学均实行独立的会计制度,有别于非教育行业,甚至独立于公办教育单位;两国私立大学会计制度仍然是主要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特点而制定的。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强,没有行业的统一规范,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2.财务报告

美国FASB从1979年就承担起为政府以外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准则的职责,第117号公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为包括私立非营利高等院校在内的所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规定了呈报内容。因此,美国高校的财务报告根据公立还是私立而分属两套机制,两者在财务报告的要求上不同,在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变动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上存在差别。但财务报告均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大学的公开网站上得到财务报告,便于国家、捐赠者、赞助人、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中去。在日本,对于接受日常经费财政补助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学校法人,政府要求其必须遵循文部省所制定的《学校法人会计准则》开展财会管理,制作借贷对照表、收支平衡表及其他财务报表。收支报表必须包括学校法人整体情况,即包括学校各部门明细表在内的消费收支报表和资金收支报表。日本私立大学学校法人除了必须向文部省或者自治体等主管部门提交收支预算表以外,还必须将资金收支计算表、消费收支计算表以及借贷对照表提供给公认会计师或监察法人,并将其在学校网站公示,让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学校经营情况。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未成体系,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一般不向社会公众公开财务报告,只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这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三、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与国内公办高校及美、日私立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比较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多样,资金来源多元,管理方式不同,与国内公办高校以及国外私立高校有着很大的差别。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筹集、产权主体、资金流转方式、业务内容、管理体制和高校构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正是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及其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民办高校根据各自的考虑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民办高校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政策建议

1.建立有章可循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民办高校在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私立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议财政部和教育部应联合颁发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以规范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与会计核算行为,并使所有民办高校编制和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2.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

民办高校应该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让更多的利益相关人员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当中。鉴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设置现金流量表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情况表等附加报表。对于披露方式,应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不仅包括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还应包括非货币化的非经济信息。同时,还应建立起财务报告的鉴证机制。

3.采用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学校只设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但赋予各学院一定的财权,也可在规模较大的学院设立二级财务机构,学院自行管理其创收经费的财务收支,对学校分配给其分管的经费自行安排使用。

4.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政府资助体系

民办高校范文篇5

一、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要求

(一)“以人为本”原则。在先进理论当中,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来设立,其中“人”是指教师等除管理层以外的所有员工,在管理制度当中应当先遵循教师的个人意愿,即制度的设立要具备尽可能满足个人意愿的条件,再将管理制度与教师个人意愿相互对应。这一条件下,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工作表现来实现个人意愿,相应地在工作中自觉性更强,可降低管理工作难度、提升教学工作质量[1]。(二)强有力的激励制度。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的本职功能就是为了对教师进行激励,这一点从以上(“以人为本”原则)分析中就可以看出,但先进理论当中,将这一管理制度的激励分为了两类,分别为弱激励、强激励,其中前者虽然具有激励作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后者的激励力度较强,实际效果理想。由此可知,现代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应当具备强激励表现,否则激励对于教师而言就“如同废纸”。(三)灵活性。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是否具备良好灵活性,将决定制度的长效性,即在理论中提到,任何具有激励作用的管理制度,在灵活性不佳的条件下,会随着员工个人意愿变化而失效,但如果灵活性良好,则可以跟随意愿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自身能效。就这一点可知,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应当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否则不利于长期管理。(四)和谐性。在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当中,管理者存在职能需求,被管理者存在个人需求,这一条件下前者为了达成某个目的,难以避免的需要设定一些管理规章,而后者的个人意愿可能会导致管理规章无法实行,因此产生冲突(介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为管理规章导致个人需求无法实现,所以出现冲突)。就这一点,在先进理论中提到,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要具备和谐性,避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两者需求都不能过度,这一点优先于以上“以人为本”原则。

二、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根据普遍案例可知,现代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具有传统化表现,其中主要特征有四点,分别为管理难度大、激励主观化设定、制度固化、强调管理要求。下文将对四种特征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管理难度大。现代很多民办高校在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当中发现,教师作为被管理者会依照管理指令来进行工作,但实际起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且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难以彻底改变这一现象,说明其管理难度较大。例如某民办高校在管理当中,薪酬没有与岗位责任的大小、任务的多少挂钩,工作业绩的考核也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人浮于事的局面。2.激励主观化设定。现代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大多具备激励功能,但激励条件的设立,均来源于管理者的主观化认知,即激励实现条件、激励具体内容都由管理者来决定。例如某民办高校在设立激励条件当中,院校高层认为激励无非就是薪资上的奖励,因此所有激励条件均为薪资奖励,没有考虑到对教师的尊重激励及荣誉激励方面。3.制度固化。制度固化特征在现代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中十分常见,即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都是在成立初期设立的,直至今日也未曾改变。例如某民办高校成立已有10余年,其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设立于建校初期,至今依旧保持原样。4.强调管理要求。很多民办高校在人事薪酬福利管理上,都存在强调管理要求的特征,即在管理工作当中,任何不满足管理要求的行为均视为违规行为,不但不能实现激励,还可能需要进行处罚。例如某民办高校在向教师提出了管理要求,随后教师因生活琐事导致工作质量发生了浮动,所以最终成果略微不满足管理要求,这一条件下民办高校高层没有发放该名教师的奖金,且对其进行了内部批评。(二)问题在四种特征基础上,结合之前提出的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要求可知,其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分别为忽视被管理者需求、激励力度不足、制度灵活性不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冲突。下文将对各项问题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忽视被管理者需求。在“管理难度大”的现状特征下可见,民办高校很难通过管理制度来保障教师工作质量达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忽视了教师(被管理者)的需求。现代民办高校普遍认为,教师工作质量满足管理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不同教师本身工作能力上存在差异,依照统一标准来进行管理,就很容易出现以上问题,同时在需求被忽视的条件下,教师的工作压力会变的更大,容易滋生抵触心理,这一点对高校教学质量有负面影响。2.激励力度不足。在“激励主观化设定”的现状特征下可见,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的激励条件并不是教师的个人意愿,因此即使教师达成了激励条件,其获得的奖励也无法满足个人需求,说明激励力度不足,也正是主观设定激励是错误的行为。此外,当教师发现自己努力工作后得到的奖励并不能满足个人需求时,其工作积极性将被一点点消磨,最终形成机械化的工作习惯,这一点同样不利于教学质量。3.制度灵活性不足。在“制度固化”的现状特征下可见,现代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不足,即民办高校很少会主动对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导致制度固化。就这一点,结合先进理论中民办高校人事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灵活性要求可知,固化制度将导致管理能效难以长期维系,因此当前制度存在问题,需要得到改善。4.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冲突。在“强调管理要求”的现状特征下,管理者及其提出的要求成为了管理工作中的主导,相应教师作为被管理者的个人需求将会被压制,说明管理要求侵犯到了教师个人需求,与上述和谐性原则相悖。当人受到侵犯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反抗意识与情绪,但介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能去反抗管理者,因此只能忍受管理要求,但这种表现不能长久,当教师达到忍受极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举动,导致教学质量受损[2]。

三、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改善策略

结合先进理论要求与现状问题可知,现代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需要得到改善,就这一点下文将提出改善策略,旨在改变当前管理制度格局,使其向先进理论要求靠拢。策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事中、事后。(一)事前阶段。针对现状中的问题,要对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进行改善,应当先做到两点,即观念转变、教师个人需求搜集。①观念转变:针对现代民办高校忽视教师个人需求的表现,高校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这一表现的影响,使自身观念发生转变。另外,政府教育部门出于教学质量改革目的,同样应当重视这一点,相应开展民办高校管理者培训工作,主要传输先进理论要求及现代薪酬福利管理要点;②教师个人需求搜集:在观念得到转变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改善策略的准备工作,即搜集教师个人需求。在“以人为本”原则上,民办高校要对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就必须以教师个人需求作为基础导向,不能再忽视这一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个人需求搜集完毕之后,有必要对此展开分析,以便于落实。具体内容在事中阶段进行分析。(二)事中阶段。在事前阶段工作完成之后,即可进入事中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教师个人需求分析、激励条件优化、激励达成条件设立。①教师个人需求分析:综上,对教师个人需求搜集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可以满足的合理需求,即在民办高校可承受范围内的需求将视为合理需求,其他需求应当被驳回,这样就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②激励条件优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合理需求的难易度,即不同教师的个人需求存在实现难度上的差异,难度越大的需求在达成条件下上就应当更高,就这一点为了给予第三步骤支撑,需要进行相应优化工作;③激励达成条件设立:根据激励条件优化结果,设立不同难度的激励达成条件,当教师工作表现满足条件时,就给予相应奖励。但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不同需求性质上的差异,激励达成条件也要分为多个体系来进行设立,例如某些教师希望得到薪资上的奖励,相应可以将其教学质量作为激励达成条件,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则给予薪资奖励,但也有教师希望得到职位上的晋升,针对此类需求不单要考验其教学质量,还要考察其管理能力、专业水平等,如果这两项不达标,则代表教师无法胜任晋升岗位,因此不能满足此类需求。(三)事后阶段。在事中阶段,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但考虑到制度灵活性,在事后阶段还需要开展两项工作,分别为定期需求搜集、激励条件更新。①定期需求搜集:因为教师的个人需求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民办高校应当定期对需求进行搜集,由此可知教师需求上的实时变化,为后续激励条件更新提供支撑;②激励条件更新:结合上一步骤结果,在灵活性要求下民办高校应当实时对激励条件下进行更新,保持激励条件与教师个人需求相吻合,这样才能保障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激励力度增强,且具有长效性表现。此外,关于以上教师需求的搜集方法,建议民办高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实现,即首先在问卷当中设立调查问题,例如“你希望通过工作实现什么目的”“你是否对当前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满意,满意度如何(差、一般、良好、优秀)”等,其次根据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到教师的个人需求及当前制度是否对教师造成了不适感,最后依照结果通过以上其他步骤来进行改善即可。

四、结语

综上,根据先进理论下的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要求可知,当前民办高校制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满足教师个人需求,导致激励力度较弱,同时教师容易出现负面心理。就这一点,说明需要对制度进行改善,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分阶段阐述了策略具体内容、实现方法及作用,可解决现状问题,使制度更加完善、有效。

【参考文献】

[1]汪艺明.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175-177.

民办高校范文篇6

我们习惯将有品牌效应的高等学府称为名牌大学,这里的“名牌”,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品牌”概念,其重要的科学含义之一是“品牌具有一定特殊品质,稳定性和一定标准,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高校的品牌效应令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专家学者所向往,一流师生形成的黄金搭档自然可以制造出“优质产品”(学生),并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名牌”效应会给学校带来丰厚的效益,民办高校的领导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各个高校都不遗余力的在打造教育名牌。

二、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国的民办高校缺乏品牌效应

在世界上,有许多的民办、私立高校是人们所心仪向往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这些学校享誉世界,世界各地的学子都以进入这些大学为荣,这些名校从未担心生源问题。这就是品牌效应所起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而在我国国内,说出一个国家家喻户晓的民办高校的名字就有些困难了,更不用说国际知名的了。在我国目前的阶段,民办高校的地位仍是逊于公办高校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争取不到经费,申请不了大的科研项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拿不出标志性的成果,关注的目光自然也就少了。所以我国民办高校的第一大劣势就是缺少品牌效应,没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民办高校往往对品牌的理解出现偏差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既要加强竞争力也要注重品牌建设。不少民办高校已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品牌的理解却出现偏差,认为加强了师资力量、拓宽了专业设置、解决了学生就业就是品牌。由于政策的导向、现实的需求和生存的压力,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实用化、市场化的现象,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其实,民办高校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确立一个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这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品牌塑造——吸引市场的“招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对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办、民办学校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因此,学校品牌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高度重视,成为民办学校竞争教育市场资源的重要砝码,是教育资源再重组的动力所在。成功的民办学校无一不是把品牌开发视同学校的生命,制定与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战略,采取各种综合配套措施,树立学校品牌形象,以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

(四)品牌化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各家教育机构的宣传页都很多,差异化的策略很少。突出的重要方式大多是套印核心宣传语。一个成功的品牌意味着良好的品牌关系,它不仅获得服务对象的信赖和忠诚,还能赢得员工的努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中国各高校在生源上的竞争、在师资力量上的竞赛以及在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较量已趋白热化。如果把高校比作企业,那么高校的核心顾客是学生和社会。从供应链角度看,生源如同原材料,教师如同生产设备,毕业生好比是产成品。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高校竞争的焦点,这些焦点在社会上则总体聚焦为一个点——包装品牌。

三、创建民办高校品牌的思路

(一)准确的品牌定位(办学思想)

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各所高等学校准确定位,合理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正确确定发展目标,这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民办高校品牌定位,就是根据教育消费者对于教育服务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给本院校的教育服务产品确定一个市场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层面的教育消费者进行营销,以利于与其它院校进行竞争。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告诉目标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你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突出的性能,与目标对象能产生哪些共鸣之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教育产品创造和培养一定的特色,富有鲜明的个性,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满足教育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和偏爱。对于资源有限的高校,最佳也最易成功的路线就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有限的特定领域建设专业化的品牌。总之,只要能恰当准确地定位专业优势,长足发展,必定能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品牌。

(二)特色教育塑造个性化品牌

民办学校的优势之一在于办学自主、机制灵活,既要看其是否能充分体现、产生效益、促进发展,又要看能否办出特色。如果没有特色,提供不了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条件,那么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就会减弱。所以说,特色教育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比如世界一流大学各具特色: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而闻名,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耶鲁大学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培养总统而引以为骄傲。对于任何一个民办高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张扬高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品牌高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

(三)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品牌建设最重要最可靠的保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发展之根本,品牌传播需要一定的办学基础作为前提,民办学校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品牌传播的基础。品牌之所以被信赖,是因为其受制于严格的过程约束和规范限定。品牌的建设者要时时刻刻恪守自己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等代价,这是世界级成功品牌必须遵守的不二法则。因为品牌实质是一种承诺,民办高校建立品牌的过程就是孜孜不倦实践其诺言的过程。教学质量是所有教育机构的生命线。在北京,曾有过一个投入大量资金、在形象建设和媒体宣传方面做得极为成功的教育实体,因为教学质量赶不上来,大批学员要求退学,结果虽然事情最后以校方践诺退款为结束,但媒体渲染和社会议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其品牌建设已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四)品牌传播——走品牌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播的目标是为了将民办高校建设成品牌高校,而远离世俗对民办高校的偏见与不认同,最终以高形象、高品牌、高信誉的姿态印烙在人们的心中,“招生瓶颈”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不再是问题。和公办教育拥有雄厚的资金、优质的资源不同,民办各类教育发展首先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各民办教育机构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就面临着严峻考验,这也是诸如“十大民办高校”之类的评比风行的内因所在。

当然,对于民办高校如何建立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还需要其经营者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实践,以便总结更多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成为一流的民办高校。

参考文献:

[1]吴绍芬.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4.

[2]叶沈良.中国民办学校发展轨迹[J].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民办高校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东盟;民办高校;宣传工作;影响力

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双方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不仅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而且在民风习俗、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着极深的渊源。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已有30年,“而立之年”的双边关系处于“全面”提质升级的阶段。中国-东盟合作深入推进,对于在区位和地缘上具有优势的民办高校来说,是传播中国声音,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的难得机遇。在中国-东盟关系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该文以沿海沿边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为例,侧重探讨民办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策略,以期对民办高校“走出去”,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

1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民办高校加强宣传工作的意义

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作为民办高校,在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加强宣传工作,不仅可以让东盟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及取得的成绩,吸引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促进教育、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且对于我国民办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1民办高校加强宣传工作,有利于提升中国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力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决不能闭门造车,而必须通过与国外高等教育进行融合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发展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民办高校加强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也是我国国际文化合作交流的一个窗口。现阶段,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就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特色[1]。当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Tiktok、Wechat、Face‐book、Youtube等新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更加便利、更加广泛。作为民办高校,必须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积极主动地面向东盟国家宣传中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同时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东盟国家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加强与东盟国家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加强宣传工作,更是树立中国高等教育形象、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民办高校也能籍此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2有利于提升中国民办高校国际品牌形象

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是以国际化办学为定位的民办高校独特的个性和灵魂,更是民办高校走向国际的航向标,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对于民办高校竞争至关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招生、师资、就业等资源方面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些竞争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广西民办高校不可能与公办高校去拼实力比规模,只能在体制上下功夫,以民办体制的优势为基础,培养核心竞争力[2]。民办高校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与公办高校竞争中充分利用灵活的办学体制、政府政策倾斜、丰富的办学资源等条件,打造自己鲜明的品牌形象。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提升品牌形象也是树立办学自信心、强化学校凝聚力、提升师生精神风貌的有效手段。从长远发展来看,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特别是以国际化办学特色为主的民办高校,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得到更多支持和更大范围的认可。

1.3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科教、文化等影响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处于重要磨合的新阶段,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精准塑造和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是对外宣传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3]。在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民办高校的话语权是指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中发表意见的权利,是民办高校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是无法真正崛起的,就会在国际风浪面前缺乏定力和担当,就无法回应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4]。同样,对于一所民办高校来说,也需要通过话语权及时发声,提升学校的舆论影响力。在民办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与恰当的宣传方式,提升东盟国家对我国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讲述中国与东盟国家高校师生合作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增进双方文化认同;通过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开展面向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类健康重大问题的研究、疫情下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等活动,提升民办高校在合作交流中的话语权、主动权和影响力。

1.4有利于解决招生等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西南边疆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发展及质量不均衡现象依然非常突出,民办高校积极加强面向东盟的合作交流,提升海外学生的吸引力,是解决我国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有效有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经历了多轮扩招,一些知名度低的民办院校逐渐出现了生源短缺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提升知名度,不惜砸重金通过广告进行品牌宣传,更有甚者通过非正常手段“抢生源”,这种严重的“内耗”行为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主动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吸引海外留学生解决生源紧缺问题,不失为另一条出路。

2当前民办高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经贸交流相比,中国与东盟文化教育交流方面的步伐显然要慢一些,其原因除了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外,更主要的是作为民办高校在在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中,无论其方法、方式还是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2.1宣传意识淡薄,缺乏面向东盟宣传的主动意识

中国-东盟合作30多年来,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但是一些民办高校并未抓住机遇加强与东盟国家进行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究其原因是这些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没有意识到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民办高校加强宣传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加强宣传工作对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招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社会知名度特别是民办高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对于一所民办高校社会美誉的积极影响。在这种认识下,一些民办高校缺乏主动宣传推广的意识,其宣传视野仅仅以某省或者全国为范围,并未面向东盟制订明确可行的宣传推广计划。另外,一些民办高校面向东盟的办学定位不合理、发展规划目标眼界过窄,错失了中国-东盟合作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民办高校发展的红利。

2.2宣传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中国民办高校要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更新宣传理念,宣传工作要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一些高校的宣传观念比较落后,仍停留在对学校工作内容的机械传递,并未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习俗等方面开展宣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传统媒介的思想政治功能逐步被削弱,新兴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5]。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宣传人员仍旧保守固有的宣传理念,在与东盟国家的宣传合作中经常出现被动局面,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传播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即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传播[6]。一些民办高校的宣传内容过于简单直接,并未有效结合中国-东盟合作的热点开展宣传,宣传效果在东盟国家产生的认同感不强;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平台,并未有效利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时并未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产生有效协同,孤军奋战,导致宣传力度不足。

2.3学校宣传资源配置不足,投入力度小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自筹,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面向东盟宣传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更少。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宣传效果,有些民办高校在分配宣传资金时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搞平均化,结果导致宣传工作无特色、无起色。在宣传队伍建设方面,一些民办高校存在着宣传队伍老中青搭配梯队不合理、中青年骨干宣传人员缺少、宣传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宣传设施设备配置方面,一些民办高校宣传设施建设滞后,例如:未结合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建立融媒体中心,摄影、摄像等器材、设备更新换代慢,校园宣传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等。由于宣传资源配备不足,一些民办高校在开展新闻宣传活动时,缺少主观能动性,缺少策划意识,报道方式陈旧,报道手段单一,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2.4宣传内容片面,缺乏调查研究

民办高校要加强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就要站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视角,站在中国民办教育的视角,通过丰富的内容及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时传递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一些民办高校的宣传内容比较片面,仅仅是对会议内容或者活动情况的简单介绍,并未结合宣传主题进行有效拓展。例如:未结合国际最新学术动态进行学科专业宣传;未与东盟国家高校联合开展教改、科研交流等形式的宣传;未从高校服务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大局进行宣传;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未考虑东盟国家语言接受习惯,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民办高校在宣传工作中,未针对东盟国家的接受习惯、教育合作背景、人文风俗、政治经济环境等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宣传内容片面。

2.5宣传方式单一,缺乏畅通的宣传渠道

由于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经验不足、渠道不畅通,一些民办高校在宣传时主要以发动广大师生通过人口相传或者转发推广文章的形式进行宣传,不可否认,这些宣传方式在宣传的针对性、宣传成效反馈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传播范围狭窄、传播时效短等问题;一些民办高校在宣传时,并未充分有效地利用海外校友会这一平台进行宣传,导致宣传范围过窄,甚至仅限于国内的范围;一些民办高校仅仅依靠官方网站、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未建立面向东盟国家语言的网站或者宣传载体,导致宣传效果欠佳;一些高校在宣传时,即便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开展合作,但其合作深入度有待加强,合作的专业性远远不够,导致宣传工作遇阻。

3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民办高校加强面向东盟宣传工作的设想

3.1提高认识,增强面向东盟的宣传意识

在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我国高等教育主动作为,纷纷面向东盟制订了长远的发展规划。作为民办高校,要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今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强面向东盟的宣传意识。一是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坚持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要明确面向东盟宣传工作是提升民办高校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手段,营造学校良好的国际社会美誉度对于拓宽学校发展空间、打造学校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增强面向东盟的宣传意识,还能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提升广大师生自豪感、荣誉感,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2打造面向东盟的宣传队伍

当前民办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除了依靠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等专门部门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力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对外宣传队伍。一是提升外宣队伍的专业素质。要吸收专业素质过硬的教研人员加入外宣队伍的行列,通过教研人员学习培训、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讲座等形式,宣传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二是打造以学校师生为主的兼职宣传队伍。要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面向东盟宣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师生骨干宣传员的带动作用,形成全校都参与宣传、人人都关注宣传的氛围。三是制定并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特别是在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新闻发言人更是统一学校宣传口径,提升学校宣传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学校重大发展改革及国际合作交流的最新动态,通过新闻发言人的形式进行宣传呈现,不仅增进了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也让社会以最权威的方式快速了解学校的发展动态。

3.3打造精品,以点带面,提升学校宣传影响力

这里所说的“精品”,不仅是指优秀的新闻宣传作品,还可以是在网络宣传平台、专题宣传策划等方面的创新。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必须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坚持精耕细作,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宣传工作水平的提升。这些宣传精品要以客观、中性的语言,紧贴东盟社会实际,突出中国-东盟合作话题,主动融入国际话语体系中。具体来说,打造宣传精品,就新闻宣传创新方面而言,需要我们从新闻报道角度的创新、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等方面着手[7]。打造宣传精品,需要我们提升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业务精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对外宣传作品,才能创新性地“经营”好自己的宣传平台。打造宣传精品,需要我们“面上找问题,点上做文章”,以典型报道和经验报道为重点,面向东盟大力宣传和推广民办高校在改革发展中的新经验、新成就和新亮点。打造宣传精品,还需要宣传工作者具有时代的敏锐性,能够把握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重点和风向标,在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紧紧抓住国际教育合作交流的热点及时进行宣传,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3.4改变单向宣传传播模式,重视与接受者的信息互动交流

互动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内容影响受动者,而接受者通过反馈意见,积极参与对传播者的内容趋向产生影响,从而提升传播力。一些高校在对外宣传中往往采用“我播你看”的单项传播模式,忽略了与接受对象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在对外宣传中积极与接受对象进行信息互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受众积极性,增加受众黏性[8]。在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中,互动交流对于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高校有效把握宣传舆论方向。在宣传中加强与接受者的信息互动性,需要我们转变传播思路,在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中要充分进行调研,针对东盟国家接受对象的接受习惯、兴趣爱好或者针对某个活动节点(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设置宣传话题;还需要对所宣传的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接受群体开辟不同的专栏,实行信息个性化推荐;最后对传播平台进行优化设置,实行传播内容分板块或者分主题,便于接受者主动获取信息。当然,为了提升接受者互动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在传播平台设置“积分”换礼物等活泼的形式进行提升互动效果。

3.5加强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合作,探索宣传合作新路径

在民办高校面向东盟的宣传工作中,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单打独斗,其效果是有限的。要想利用社会媒体资源降低宣传成本,提升新闻传播效率,增强舆情应对能力,作为民办高校就必须加强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合作,拓宽传播渠道,利用社会媒体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提升宣传效果。还要加强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交流合作,推进宣传项目、宣传作品落地,打造面向东盟的稳定、常态的宣传渠道,有针对性地精准化传播。民办高校与区域性国际传播媒体合作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在宣传内容制作流程中,与国际传播媒体合作共同进行宣传策划和内容制作;二是在宣传平台建设上,通过共建平台达到提升宣传效果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国际传播媒体受众覆盖范围广、信息权威性强等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四是作为民办高校,在与国际传播媒体合作中,在宣传人才培养、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4结语

民办高校范文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预算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预算管理及作用

预算管理是指各经济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收支给予充分的评估、预测、筹划,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动态的监督管理,将实际收支与预算对比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改善和调整经营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预算管理是当前国内外各经济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民办高校也一样,预算管理对其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积极作用。(一)预算管理有利于民办高校规避风险。预算编制是一个规划分析的过程,它要分析过去一年高校的收支、运行情况,并结合下一年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在编制过程中,高校决策层会考虑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可以在未产生影响前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予规避;同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高校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的客观分析判断,面对不利因素及时作出反应,迅速调整及完善,确保预算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使预算决策更具科学性。(二)预算管理有助于民办高校开源。节流,实现股东投资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民办高校由于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对财务资源的安排上往往相对被动,这要求学校必须有着合理安排资源、确认投资回报的清醒头脑。由此说来,民办高校就不容忽视预算管理在当中所起到的作用。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型,管理人员会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内外部环境编制预算,确定投资规模,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为需要的地方,从而高效地使用财务资源,并对其进行最佳的安排和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和低效使用。

二、民办高校目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相对简单。由于高校的运行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并且这些业务年复一年,反复运作,因此增量预算法成为一种被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而其他方法很少被采纳。顾名思义,增量预算就是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增减调整。这样简单编制的预算,容易造成高校预算的冗余与浪费。(二)缺少长期预算编制计划。投资要有投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评估、分析、规划、立项、执行等多个程序。作为教育投资的民办高校也一样,需要有一个长期投资计划,这里面就包括预算按排,预算编制等。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要务,它要体现民办高校的投资规模,与民办高校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因此预算编制对民办高校来讲十分重要。可是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在预算编制上存在目标短视问题,即重视目前(一年内)预算目标,而忽视了远期的发展,或者短期目标没有配合长期目标进行,从而造成高校的发展方向不清,误导高校管理层的决策行为,最终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三)预算不够严肃,预算目标、责任没有落实。预算管理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它一经学校最高决策管理层审核同意就必须严格执行。可在实际工作中,预算被随意调整的情况颇为普遍,同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极少对它进行跟踪监督。在资金使用上,有些部门领导不按预算规划使用资金,列项的没支出,没列项的反而支出了,另外超支预支现象也时有发生,总的说来预算执行不严肃,预算作用不明显,责任不到位。

三、完善民办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灵活预算编制方法。各种预算编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民办高校来说各种方法可灵活应用,从而使编制的预算更适合于自己。例如:对于学校历年产生的底蕴性业务,可使用增量预算编制法,在上期决算基础上结合当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调整;对于以前年度未有的新增业务,可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二)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合理编制预算计划。民办高校的预算目标的制定应站在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将学校自身的发展与预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的资金有一个的合理规划。民办高校的预算目标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来确定,根据保障各项目标顺利完成的预算标准合理来确定资金投入,从而做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民办高校的预算编制要领导重视、上下配合、全员参与。1先由各院系、行政科室等预算中心根据业务发展规划提出自己的预算目标。2财务部门汇总整理后报高校决策管理层,供其决策参考。3高校决策管理层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整体形势,决定学校预算目标规模。4财务部门根据学校预算目标规模,以及工作的轻重缓急,把预算指标分解到各院系、行政科室等预算中心。5各院系、行政科室根据财务部门给的预算指标,根据本单位的情况,重新修正本部门的预算,并再上报财务部门。6财务部门重新汇总并生成学校的总体预算后报高校决策管理层予以批准执行。(三)建立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监督机制,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制执行预算要责任落实,执行过程要加以监督,执行结果要给予分析评估考核。这道理很简单,如没有则难以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也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1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制。预算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预算一经高校决策管理层同意通过,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高校要将预算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院系、行政科室以及相关负责人身上。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预算工作正常开展。2建立预算执行考核监督机制。首先高校内审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监督审计,要着重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给予监督,特别是预算的追加调整程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财务部门甚至高校领导给予严肃处理。其次高校要建立一套切合实际可行的预算考核制度,将预算执行结果与各院系、行政科室的年度考核挂钩,与各院系、行政科室的领导政绩考核、升迁挂钩,奖优罚劣,促使预算执行到位。3配套预算执行分析制度(事中、事后)。预算执行过程中,每月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分析热点,反馈给各预算中心,引起必要的重视,以便在余后执行中更为准确。在预算年度末,高校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整体考核分析,结合往年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本年度预算执行总体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查漏补缺。如发现问题要查明详细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挖掘预算管理的潜力,从而更好的开展以后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

四、结论

总之,民办高校想要在当前复杂的高等教育竞争的环境中得到生存并健康发展,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同时加以实行以教学为主导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通过严谨的预算管理,促进民办高校内树立预算要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的观念,从而在学校运行管理中提高预算执行力,确保民办高校的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除此之外民办高校管理层应清楚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各预算中心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为民办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精神动力,从而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根基。

作者:叶喜 单位: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小兰.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

民办高校范文篇9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第9条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办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因此,由教育部审批设立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具有法人资格。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学校的性质定位为事业单位,并规定: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上述对学校的定位和定义同样适用于高等院校,而且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广泛,并不仅限于国有资产或国家财政拨款,如依上述定义,则民办高校不能被界定为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对民办高校进行定位,国务院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首次提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后民政部制定的《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办法(试行)》也将民办高校定性为“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现有制度缺陷

(一)民办高校自身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其难以保持法人地位的独立性

在具体操作中,民办高校从成立到运行的各个阶段都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在整体运转过程中,投资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管理层等都会施加影响,在招生、人事、教学、财务等方面都会存在无法协调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当然要对其进行监督,只是在监督过程中容易“越位”。[1]目前设立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资和投资。捐资是财产赠与行为,行为完成后,学校便与捐资者脱离关系,捐资者不参与高校的直接运转管理工作,也不求回报;而投资指有关个人或组织将资金投向所设立的高校,并凭借其对资金的所有权享有高校运转带来的收益权。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是法人享有的以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全部财产权利的总和。这种财产权实际上就是高校拥有的对其法人财产的绝对支配权。这就要求民办高校与投资者之间就财产所有权完成一个转让程序,以确保双方的财产权是完全分离的。现行法律制度仅仅规定民办高校对投资者的投资享有法人财产权,但并未规定如何保障该项权利的实现。实际上,无论是企业法人还是事业单位法人,其实现财产权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构架作支撑,而民办高校在民法上模糊的法律地位,致使其很难真正享有法人财产权。

(二)民办高校法人地位的系属性质界定模糊

我国《民法通则》在设立自然人、法人双元结构的同时,将法人细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在上述四类法人中,最难界定的是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法人类型,虽设立已久,但内涵与外延仍然比较模糊,与“事业”、“单位”等概念的区别仍然扑朔迷离。[2]上文提到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已经给出明确定义,实际上是依据设立主体、公益特性、资金来源和行业分类四种要素综合界定事业单位的。依据该四种要素来判断,公办高校当然属于事业单位,而民办高校因其资产来源的多元化而很难被定义为事业单位,以致有关的规章制度将民办高校定义为“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从字面含义上理解当属于非企业法人类别。上文已提到,《民法通则》规定了三种非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依照目前的法律制度规定,民办高校这种所谓的“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无法归类于这三种非企业法人。我国民办高校身份界定的种种缺陷,在实践中自然会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民法通则》缔造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既不属于企业法人,又无法被纳入非企业法人。民办高校以何种身份和地位出现、相关的权利义务如何明确界定等诸多问题和矛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三、完善民办高校民法地位的制度建议

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为了确保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必须明确其法律地位。名正则言顺,实际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及障碍都能得到合理解决。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规定和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建议在民法上确立民办高校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地位,同时完善其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相关法律制度。

(一)扩大事业单位的含义,将民办高校纳入其中原有界定事业单位的四要素为举办主体、公益属性、资产来源和行业属性:举办主体为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建议对“其他组织”作扩大解释,将企业和自然人纳入其中;公益属性即指事业单位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益,这也是民办高校的成立目的;资产来源原为国有资产,建议对其作扩大解释,将其他资产来源纳入其中,允许资产来源多元化;行业属性包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民办高校显然符合这一规定。当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将实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这与目前民办高校的体制已日益趋同。由此可见,民办高校被列为事业单位是有一定实践基础的,仅需将资产来源的国有属性限制取消即可。

民办高校范文篇10

绩效管理脱胎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传统意义上是企业用于分配利益的依据。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从劳动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绩效管理的内涵大大拓宽。单从绩效来讲并不仅仅只注重结果,也将行为过程囊括其中,而且在实现当前目标的情况下持续关注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绩效管理是针对绩效计划制定、评定、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稳定的重要工具。很多民办高校在职人员没有编制,师资流动性较大。如何分配现有薪资,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若绩效管理手段不合理,将会导致民办高校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只有通过合理的绩效管理对教职员工进行激励,通过绩效综合评定适时调整教职员工薪资、发放绩效奖金和评优评先等手段,才能激发教职员工潜能,增加其对学校的认同感,为学校创造价值,稳定师资队伍。

二、民办高校绩效管理现状

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绩效管理在民办高校中被重视的程度良莠不齐,暴露出很多问题。分析现存的问题和其产生的原因,能够为绩效管理策略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民办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缺少沟通民办高校绩效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管理层对绩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人事部门在考核教职工工作量。在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时缺乏与其他部门沟通,使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与各部门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各部门之间不但没有改善协作沟通,反而像是学校硬把绩效管理灌给教职工。此外很多民办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都是由中层领导干部以上制定,普通教师没有发言权,且考核对象只针对底层教职工,忽略了学校长远发展。2.绩效考核结果单一,反馈机制闭塞民办高校的绩效考核结果评价比较单一,绩效比重小,绩效考核结果等级划分少,绩效考核结果差距难以区分,且大多数民办高校考核结果唯一作用就是作为年终考核依据,没有和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发展规划相结合,没有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也没有发挥其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很多民办高校虽然有绩效考核方面的工作,但却没有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反馈,扭曲了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的初衷;有些民办高校作出反馈,却没有指出考核过程中员工成绩和存在不足,也未给出相应建议,使绩效管理水准和技能停滞不前,绩效管理的目标无法实现。3.绩效考核程序不健全很多民办高校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缺乏科学缜密的依据,指标概念模糊不清。且绩效考核只从个人自评和学生评价两方面入手,个人自评没有实事求是,而学生评价往往被作为学生选课的先决条件,学生缺乏热情应付了事。导致绩效考核结果有失偏颇,不能反映教职员工的真实情况。

(二)绩效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只注重当前效益,忽视长远发展民办高校是以市场作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形式,不少民办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缺乏长远的眼光,一味注重招生规模寻求短期的利益。对教学管理和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偏低,严重违反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甚至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成本采取一人多用方式,致使教职工工作任务繁多,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2.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少,培养模式存在不足民办高校强调效益为第一位,教学、科研等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一些积极上进的教职工有心无力,久而久之后被削减了热情,安于现状。其次学校管理者只注重招生规模,对招生环节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投入精力却明显不足。由于人才培养经费缺乏,上层干部注重程度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人员岗位职责要求、任务目标混乱不清。

三、民办高校绩效管理改进策略

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中,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使民办高校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保持自身生命力。因此针对民办高校当前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可从意识、实践以及结果三层面进行改进。在意识上要注重绩效管理;在实践中要选择合理的绩效管理方式;最后要善于利用绩效管理的成果。

(一)加强绩效管理意识,推行绩效管理观念

民办高校管理层普遍缺乏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大多注重眼前效益,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因此管理层应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战略,加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学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推行绩效管理观念,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竞争优势。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者应与各部门进行及时沟通,联系各部门实际制定绩效管理指标。管理层要确保绩效管理以自上而下传播的形式顺利进行,取得高校内部各部门的配合和各方面资源的支持。

(二)激励先行,绩效考核和评价结合

民办高校中的教职工大多是一岗多责,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民办高校应当实施激励制度,让高校员工从绩效管理中获益,加强教职工对工作专注力。同时也应避免因激励制度,使教职工产生对于绩效管理的排斥心理。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绩效考核极容易让不了解的教职工产生曲解心理,排斥绩效评价,认为这是新的薪酬标准,是由部门领导大权在握的薪酬决策机制,所以在实施之初,应当公开进行绩效评价宣传,让教职工认识到绩效评价对高校的意义和对自身的好处,获得教职工支持和理解。在推行的过程中由点到面、从上到下的进行,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加深教职工对绩效评价的认识。

(三)有效利用绩效管理结果,提高办学质量

绩效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民办高校的工作效率和办学质量,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是为了使教师与教师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能更紧密的协调合作,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为教职工的薪酬进行调整。因此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教师本身都应客观地看待绩效考核结果。绩效管理者应当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当受考核者对考核结果存在疑问时,管理者应及时进行详细解答。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使被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行为校正提高个人能力。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办学质量对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就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来看,绩效管理是民办高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深入研究绩效管理内涵和其在民办高校中的作用,能为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出提供借鉴。当前绩效管理除了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政策的支持、科学的指标、有效的沟通和长效反馈外,还要与时俱进顺应市场要求。不断修正和调整指标,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作者:汪艺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宝,倪良辉,杨凤,郁顺莉.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全国商情,2011(7):16.

[2]赵敏.绩效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2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