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论文

时间:2022-06-13 09:57:14

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论文

一、在声乐教学中培养情感的重要性

(一)情感是声乐作品的艺术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人们把“声情并茂”作为评价歌曲的艺术标准,从功能意义上说,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只能解决“声”的问题,而“情”才是声乐作品中美感的核心。因此,声乐教学也应该以此作为教与学的准则。国内外声乐作品风格迥异,这就需要演唱者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情感表达出来,用自己的再创作还原作者的感情世界,体验声乐表演的乐趣。例如:对于艺术歌曲《梁祝》中的主导旋律,歌唱者要勾画出一个失去恋人、备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女子,幻化成蝶后,与恋人双双飞舞的爱情世界,这就需要歌唱者演绎出亦画亦真的戏剧性画面。由此可见,演唱者需要真情流露,融入画境中体验歌曲要表达的感情,这样才能打动听众的心,从而准确地演绎好原作品。

(二)培养情感是陶冶情操、增强音乐素质的手段

审美导向是声乐技术中的感性因素,在声乐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将声乐学习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体会、领悟声音审美效果。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歌曲作品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目标地引导学生把握演唱的情感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感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有创造性地塑造歌曲作品的艺术形象。

(三)情感是感染听众的关键

情感是声乐作品的载体,从学生的创作能力上来体现。也就是说,让学生能运用声乐技巧知识再加入自己对作品理解后的内心思想,通过对不同作品中的不同人物、景物等不同情感的诠释,启迪听众的想象力,丰富、准确地还原一首声乐作品,以此来感染听众,引领听众对作品进行共同再创造,以求满足听众的情感审美需求。例如:对于甜美抒情的声乐作品,演唱出来就要带给听众柔美、轻缓的听觉感染力;对于激昂、雄壮的声乐作品,演唱出来就要带给听众豪情壮志的听觉感染力;对于活泼欢快的声乐作品,演唱出来就要带给听众轻松、减压的听觉感染力;对于舞动、繁琐的声乐作品,演唱出来就要带给听众宣泄、狂想的听觉感染力;等等。歌唱者带给听众听觉上的感染力是直观的,归根结底,能给听众带来巨大感染力的应该是内心升华的感染力。听众被传达这些信息之后再经过丰富的内心活动,进行想象和感受,进而产生出来的巨大感染力,才是演唱者诠释作品的最终目的。例如:比才遗作《卡门》在我国上海、香港两地歌剧院上演,大放光彩,受到热烈欢迎。这就是观众看过歌剧演出之后,思想升华的感染力,不过,这种感染力要以视觉和听觉感染力为基础。

二、在声乐教学中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

要想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方法是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以趣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可通过小组研讨、体验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应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高科技手段,来辅助学生预习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语言是教学工具之一,即要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深奥的道理,传达人间正能量。言简意赅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更准确地理解知识。可以采用引导、启发式的对话方法。例如:学习歌曲《燕子》之前,要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首先启发学生:我们都见过天空中的小燕子,把小燕子比喻成心爱的姑娘,你会怎样来描述呢?

(二)在歌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有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感知、联想、与相关文化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以听觉为主线,采取师生互动、设计音乐活动、创设适宜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例如:对于声乐曲目《大海啊,故乡》,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作曲家移动了歌曲中三拍子节拍的重拍位置,形成八分音符和浮点音符组成的节奏型,使本来已经具有摇摆律动的三拍子更具有如海浪的晃动感。并结合以下波形为主的旋律进行,用横进的手法,将波浪形的旋律层层推进,更增添了起伏荡漾的效果。第二段在音区上进行对比,描绘了奔腾翻卷的浪花,将游子思念故乡、心潮澎湃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使音乐情感更加鲜明、突出。完美的歌唱应是对艺术歌曲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舞台,让学生把教学中所学转变为心中所想、口中所唱的成型的声乐作品,进而成为具有审美创造能力的人。

(三)加强声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掌握声乐理论知识是学好声乐的基础,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声乐的指导。只有熟练运用声乐基础知识,才能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声乐作品的精髓所在,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四)深入了解作品,才能更好地融入情感

深入地欣赏、认识、感受一首声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融入演唱者的情感,丰富内心世界,也才能让声乐作品有更深远的意义。例如:演唱著名抒情歌曲创作者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这两首套曲都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塑造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位充满朝气的青年,踏上生活之路,寻找幸福和爱情。但世态炎凉,主人公幻想中的王国被冷酷的现实摧毁,几经挫折和失望,最终主人公变成一位凄凉、悲伤的孤独者。这个从“自我感受”出发的作品,好像是一部自传、抒情小说,是作者极具代表性的自我写照的声乐作品。所以,只有先透彻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五)以直观示范教学传达声乐作品的情感

通过教师亲自范唱,能够促进学生直观接受并能模仿、感受声乐作品。例如:对于《花非花》声乐作品中的软字头处理,可以让学生观察、领悟教师从表情、口型、咬字、音色、气息控制及作品的强弱和速度上以不同的两个方向示范唱的处理,从而使学生能在直观教学中感受到教师传达出的情感,通过体会和模仿更简单、准确地唱好这首软字头处理的歌曲。

(六)用形象的比喻性语言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

声乐基本要素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这时候,如果教师用比喻性的语言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地描绘出来,就能使学生的脑海中有个具体的“真”东西的概念,从而简化难点,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演唱声乐作品《鳟鱼》时,歌曲A段要描绘出鳟鱼是在清澈明亮的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戏生活,也要求演唱者将此段唱出跳跃而不间断的感觉。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小鳟鱼拟人化,把小鳟鱼比喻成在小河中蹦跳玩耍的一群少年儿童,儿童一高一低地踩着小河底的鹅卵石,乍暖还寒的河水还有些凉脚,所以,儿童们舍不得离开河水又不得不蹦蹦跳跳。让学生们在头脑中有个这样的画面,再运用声乐基本要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不难把握《鳟鱼》A段作品的情感表达了。

作者:吕铭心 单位: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