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国际竞争力看大学学风建设

时间:2022-06-26 10:39:23

人才国际竞争力看大学学风建设

摘要: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大学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外大学生学风的差异和影响中外大学学风建设的因素。研究认为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学应该扎实开展学风建设。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大学;学风

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大学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学风是学校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上所形成传统和风格。好的学风应当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求知学习之风,慎思笃行,知行合一,开拓创新之风。然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大学的学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的《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年)》(U.S.DepartmentofEducationStrategicPlanforFiscalYears2014-2018)提出,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保障教育准入机制公平,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国际竞争力〔1〕。笔者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以人才国际竞争力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大学的学风建设将有利于加强中国大学质量建设,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一、中外人才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之后,于2013年10月了第一份世界《人力资本报告》。报告对122个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了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名,瑞士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16位,中国排名第43位。新加坡排名亚洲第一位。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各国的大学都通过国际化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大学也在引进发达国家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他们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吸引海外留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希望通过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国家人才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研究课题“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通过对58个主要国家1999-2006年的测度和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到第五的国家是美国、新加坡、瑞士、丹麦、日本,中国排名在世界25位。中国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的排名分别为第22、36、11、21位,上升趋势显著;但是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相对较差。研究认为,中国人才大国地位已基本确立,但国际竞争力水平总体不高,人才创新与创富能力不高是其主要限制因素。研究同时也指出,人才环境在四个维度上的明显滞后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对此,课题组提出中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2〕。

二、中外大学学风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大学生的培养抓起。教育部要求,大学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从中外大学生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来看,中国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善于学习、记忆力强、考试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西方大学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综合素质、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外语能力、全球公民意识等方面。

(一)学习习惯的异同

中国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善于学习、记忆、背诵、考试,重视对知识的认知。西方大学生重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发散式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重视对事物的认识,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较强。

(二)教学组织文化的差异

中国大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输入式教学为主,重书本知识和理论学习,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学呈现出较为封闭的特点。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研究不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教学技能不足,不利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西方大学的教学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教师备课最重要的环节是准备高质量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学生要参与很多课堂讨论,必须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师生课堂交流很多。这种教学方式对实践性、应用性要求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创新、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遵守学术纪律的比较

中国的大学,学生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一般不严格考勤。有少数学生上课玩手机,不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不高,给学风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时就作弊,又影响了好的考风。大学很少淘汰学生,使学生较少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和危机感;笔者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发现加拿大大学学生的淘汰率很高,好的大学一般在30%-40%左右。大学都有严格的学术纪律,考试如果不及格,只能重修,并缴纳重修费。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有严格的管理办法。课堂教学教师严格考勤,学生如有缺课现象,教师即进行约谈。这样的过程管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和自律的习惯,一般学生都较为遵守学术纪律,注重原创,少有抄袭和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美国也类似。

三、学风影响因素的学理分析

影响学风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和现代网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现就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进行中外比较分析。

(一)课程管理

课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中外大学对课程的研发与管理不同。比如,加拿大的大学高度重视课程研发,重视教学质量。一门新课程或项目的开发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此问题,笔者专门进行了调研。课程开发主要有八个步骤:第一,教师在调查、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完成课程开发的方案,向所在系提出申请并填写课程申请表,通过该系的审查;第二,提交到该系所在的学科部,学科部汇总后进行审查;第三,提交到学校注册及课程中心,对课时、学分、课程性质及归属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确定该课程的名称、编号;第四,返回到申请新课程的学院,再进行审核,尤其是院长要从经费的角度考虑课程的成本及其收益;第五,学院审核通过后,提交院系主任委员会(DDC),DDC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课程进行审核;第六,提交教学与课程研发中心(TCDC-TeachingandCurriculumDevelopmentCenter),征求与此课程相关的学院,审议通过。第七,提交教育委员会(EducationCouncil,简称EDCO)进行审议。第八,教育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学校,由教育委员会主席向学校进行陈述,答辩通过后方可以执行。学校教育委员会是课程或项目开发的领导部门,负责课程或项目开发的政策制定和最终审批。该委员会一般由20人组成,其中教师代表10人、学生代表4人、行政管理人员代表4人、职工代表2人,学校高层领导可列席参加,但没有表决权。委员会成员均熟悉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有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保证了课程开发领导的科学性。课程开发的要求非常具体,需填写相关的表格,充分考虑课程的理念、先修条件、选修对象、教材等,这就保证了课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与此相比,我国大学的课程开发远没有如此严格的研发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德育教育

各国的大学都开设德育课程,只是名称各异、形式多样。英国的德育课程以情感教育为特色,关注人与人的关系,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美国以各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如何去适应复杂的社会,学会生存;日本的德育教育则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终极目标,其教学内容和活动丰富多彩、具体生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素质;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以抽象的理论讲解为主要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联系不密切。

(三)考风考纪

美国的考试以开卷考试、面试成绩为主,课堂谈论发言的次数和质量都计入考试成绩,学生平时都需好好学习,最终才能获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太看重某一次考试的成绩而作弊,因此考风考纪较好;中国的大学重视对书本知识和理论的考试,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来检验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效,平时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等在一学期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考前临时抱佛脚,准备不充分就作弊,对考风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学生管理

美国大学对学生事务实行专业化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行政管理能力,依据法律管理学生事务。美国高校一般都有一套纪律管理的监督和仲裁系统,以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管理人员依据法律条款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设有监督和仲裁机构。我国辅导员既要负责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又要管理学生事务,集多种职能于一身,而很多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者学生管理专业出身,工作很辛苦,却很难达到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改进学风,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学应该扎实开展学风建设。

(一)学生层面

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因此,在学生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方式,勤于思考,主动与教师沟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真正学到知识、消化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优化学习策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切实提高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安排时间的能力、宿舍管理能力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学习是一个不断挑战困难的过程,在学习中要做到持之以恒,知难而上;培养“诚信”意识,自觉将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学术纪律,不抄袭,不随意缺课、考试不作弊,做到严格自律;培养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努力学习外语,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提高国际交往和竞争的能力。

(二)学校层面

在教学方面,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愿意学习、主动学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重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创造力;重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合作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抓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构建“3+1”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板块、专业核心课程板块、通识教育课程板块+网络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板块主要开设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板块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通识教育板块主要开设综合素质类课程,涉及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天文、军事、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网络课程模块,采用“互联网+”课程模式,开设网络课程、慕课、远程课程、翻转课程、国际课程、全英课程等。二是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教学上要不断更新知识,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前沿知识,不断补充、调整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拿大的大学对教师的管理有同行评价和学生打分等,每学期结束时,教师会收到院长或系主任的一封信,对其教学做出评价。在教学管理,实行学生淘汰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调整学业成绩的构成,主要由学生平时表现、课堂讨论、作业、论文质量、测验和期末成绩等构成学业成绩,不只看期末考试成绩,由此可以减少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情况。如果期末考试不及格,则需要重修。此外,应构建教育国际化发展体系,形成办学理念国际化、教师学生国际化、课程教材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校园文化国际化的办学氛围。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具备国际交往与合作、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一代中西贯通人才,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全球意识就是一个国家公民既要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要胸怀宽广,关心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香港在1996年的《学生公民教育指引》中提出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参与和奉献精神的世界公民,要求学生作为公民学习者还应该关注世界性的问题,如贫困、歧视,环境污染和战争等,并明白人类社会应当互信协作,认识国际社会和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世界公民意识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认识,对全球化的运作和后果有能力做判断,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有所承担”。〔3〕在学生管理方面,应以生为本,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与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爱。了解学生心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公平、公正地管理学生事务,不断完善各种评奖和奖助学金的评审体系,除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外,多考虑学生平时表现、遵守校纪校规和学术纪律等情况,增强评审体系的综合性。将学风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理想信念教育”“入学适应与职业发展”“学风养成与学业规划”“国际化发展与成长”等专题,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奠定良好学风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技巧等方面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比如建立信息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企业招聘信息等。据加拿大兰加拉学院学生注册与课程中心主任HeatherWorkman女士介绍,该中心下设实习教育与职业发展中心(Co-op&CareerDevelopmentCen-ter)。CO-OPprogram主要开展学习-实习交替活动。学生实习前先学习一门先修课程Coop2300Course),三个学分。该课程主要教会学生找工作的技巧,如申请、面试、写简历、模拟面试、评估、劳务市场分析、瞬间推销自己(elevatorpitch)等。学习成绩必须达到C级以上方能参加实习。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由任课教师全面负责。另外,中心还设有网络平台,链接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劳动力市场需求数据库。中心还自己建有C3网络平台,提供一千多个企业招聘信息,全校学生都可以注册。学生可以向C3网络平台提交应聘材料,由平台转发给招聘人才的企业和单位,企业和单位再反馈信息给学生,接纳学生实习。有的学生实习结束后,如果企业满意就直接留下工作了。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最突出的特征是,服务工作和对学生的帮助做得实实在在,简单管用。比如,CO-OPprogram,首先教学生写简历的技巧、框架,然后由学生自己写简历,接下来教师和学生共同谈论修改简历。如果学生连续几次面试失败,教师就会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方案。

总而言之,优良学风的养成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大学培育出一流人才的前提与基础。它必将对育人环境里的每个人的行为规范、目标追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造就众多品德高尚、抱负远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青年才俊。这无疑是我国提升大学质量,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丁红卫 唐 滢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魏诗林.多举措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国际竞争力〔J〕.世界教育信息,2014(23).

〔2〕倪鹏飞等.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J〕.江淮论坛,2011(3).

〔3〕李荣安.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