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14 09:04:45

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资产管理是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资产管理一直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资产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办高校的长远持续发展。本文对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期望对促进民办高校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管理效益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

民办高校资产性质不同于公办高校资产,在资产管理中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只有准确把握民办高校资产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资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缺乏政府财政支持,所以大部分民办高校资产仅来源于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同时学校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也是购置资产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

(二)资产管理权利集中

民办高校资产购置决策往往由举办者独断,并委派自己的亲信负责资产采购工作。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大型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等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存在较强的主观臆断,忽视了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资产购置决策不科学,易造成资金浪费。

(三)资产性质多样

民办高校资产兼具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高校负责人有权决定资产的性质。在民办高校资产闲置的情况下,可将一部分资产以出租的方式租赁给其他单位机构,如教学仪器、教师、宿舍等,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所以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更加复杂,需要考虑资产增值问题。

(四)资产产权不清

民办高校的房屋产权、办学土地尚未全部归属于学校所有,而是挂在投资者名下,使得民办高校无法落实法人财产权。在资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资产实际上归投资者所有,所以会对校方管理资产带来了诸多限制。

二、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中,受民办高校办学体制、资产特点、校外竞争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管理机构不完善

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造成资产管理缺乏统一领导,一直处于松懈、无序、粗放的管理状态。具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未能全面认识到资产管理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设置负责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未配置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从而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的学校将资产管理的职能分解到了各个部门,如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等,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致使各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只走过场,实效性不强。有的学校在资产管理上习惯采用多头管理模式,如设备部分负责校内所有设备的管理、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虽然各部门也都做好了本职工作,但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对资产的核对工作开展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这部分资产是高校的基础,所以对它的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还要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时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从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上看,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无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的现象,甚至有的民办高校连最为基本的管理办法都未制定。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规章和制度,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规章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更是无从谈起。除此之外,有的民办高校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间过久,其中部分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这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三)资产投资随意性大

由于民办高校的大部分机制都相对比较灵活,从而使其在各类资产的购置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但当自主性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资产随意购置的情况发生,换言之,过度的自主性容易造成资产投资的随意性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的各级院系纷纷开始购置资产,虽然多元化的资产购置使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资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致使学校的资金严重浪费。一部分资产在购置后,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资产使用计划,使得资产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资产利用率。如,一些教学科研设备在专业调整或科研项目完成后,就会面临着闲置问题,造成了学校资源浪费。

三、加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认清资产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对资产的全方位监管。在机构设置中,高校要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由学校负责人统一领导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负责制定有关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学校资产的统一协调领导;负责监督管理资产采购、验收、安装、使用、报废等环节的工作,并对资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制定资产保值增值计划;负责大宗物资、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负责资产日常登记、统计、清查、变更审批工作,保证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为了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还应在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管理科室。具体如下:

1.设备管理科。该科室负责管理校内所有的仪器设备,其职责包括:建立账卡记录,收集整理设备报损、报废、报失的相关资料,做好资产的残值回收工作;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制定规范的仪器设备维修养护计划,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建立起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为仪器设备维修提供必备资料;对学校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

2.房产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制定民办高校房屋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确保分配方案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编制房屋修缮计划,参与修缮招标工作;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挂名在投资者名下的房产过户到民办高校名下。

3.图书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图书馆内的资产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掌握馆内图书资料的基本信息;根据学校师生的具体需求,制定图书购买计划,丰富馆藏资源;做好防火、防盗、防潮工作,避免因图书资料损坏而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4.无形资产管理科。该科室要明确无形资产范围,制定无形资产计价、处置、使用的规章制度,负责管理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维护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权限,实现责任与权利相统一。具体制度包括:

1.建立资产购置验收制度。该项制度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与审核、资产的具体购置方式及相关的采购流程、资产验收入库等等。学校应当对各级院系提出的资产购置计划从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需求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借此来确认计划中的各类仪器设备是否需要购置,从而加强对购置环节的管理。同时,还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核,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杜绝浪费。针对学校自行采购的资产,可设立招标采购小组,并由学校的采购部门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专家小组进行评标,并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及签字确认。

2.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并使校内所有的资产都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运转,学校应当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同时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落实,还应建立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资产管理不善及使用不当造成资产损坏或是盲目购置引起浪费的责任人,应依据奖惩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学校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借此来调动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资产与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相挂钩,有助于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3.执行资产清查制度。由于校内的资产数量较多,种类繁杂,为防止资产流失,必须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对校内资产的清查,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要求,每年对校内所有的资产进行盘点,并与财务部门进行对账,资产清查时,应当将盘盈和账外资产全部估价入账,对于盘亏和报废的资产,则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的财务调整,从而确保账实相符。

4.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对于资产管理而言,资产处置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具体包括资产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为防止各级院系和相关人员对学校资产进行随意处置的情况发生,学校应当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资产处置程序与方法,严格规定各类资产的转让、变卖、出租出借等报批程序,减少并杜绝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产投资管理

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资产利用率偏低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资产投资管理,杜绝盲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强化对资产投资的管控。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尤其对于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方案,要进行充分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从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预测资产投资的效益,综合各种因素作出投资决策。民办高校要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程序如下: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备选方案、收集决策有关资料、优化最佳方案、监督方案实施。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避免个人主观臆断。

2.建立资产投资审计机制。在民办高校审计工作中,要加大资产投资的审计力度,进一步规范资产投资管理,实现资产投资效益目标。资产投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对资产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使学校管理者了解资产投资情况;另一方面,对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3.合理规划闲置资产。通过对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减少校内的闲置资产,并且可以使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其自身的效益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校可依据发展需要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将长期闲置的资产以出售、转让等方式变现,而对于常用的固定资产,如电脑、空调、办公设备等等则要做到合理配置,以免频繁挪动造成资产损坏。

四、结论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要重视资产管理,将其作为教育教学事业有序开展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资产的性质特点,建立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资产管理规章,保障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民办高校要重点加强资产投资管理,避免因盲目投资给学校造成经济负担,从而推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作者:黎会友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创新战略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66-68.

[2]田惠霞,杨凯茹,王建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4(6):77-69.

[3]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99-101.

[4]倪建发.新时期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动因分析及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4):44-46.

[5]江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8-51.

[6]关会林,车忠强,刘兰涛.新时期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179-180.

[7]谭旭红,孟庆.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5):150-151.

[8]杜学韬,万映明,曹晖.高校软件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