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2 16:10:08

课外阅读概念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度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因此,在语文课内阅读的时候,精读完成了节选的部分后,教师也应该提倡将节选书籍的整本书的内容进行课外涉猎,方便补充学生的知识和阅读背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措施。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过于注重“听”和“说”的老式教育方式,全程习惯给学生进行同模式的教说。这种模式的课堂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这个科目的学习热情,整个教学课堂质量低下,气氛沉重,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率过于低下。(二)不注重引导,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到新课改素质化教育的过渡阶段,许多教师还仍然保持着填鸭式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在上课的时候不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而是选择直接把答案告知学生的方式,将问题留给了自己。“轻松”了学生,但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会产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依赖,失去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进而只知道死板地学习,不懂得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在考试中一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变得手足无措。学生学习效率极其低下,语文基础素养几乎为零。(三)高中生学业压力过重,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高中生面临着非常沉重的学业负担和较难的学习知识。因此,高中生课余能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学生们课外都忙着补习自己的学科知识,而忘记了知识基础是否打好,导致事倍功半,让学生盲目无措,并且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也变得狭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学习偏向机械化、片断化,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整本书阅读是指阅读专门列入教学计划的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阅读教学节选片段的所有部分,去详细了解其中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及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等等。(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阅读教材内容里面所选的片段的整本书内容,不仅是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绝佳机会,也是学生了解这部分节选片段的文化背景,知识内容以及深刻含义的不错的方式。这也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探索性阅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阅读的基础素养,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辅助作用[1]。

三、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除了“听”和“讲”的无限循环之外,还需要添加丰富其他的授课模式,改善单一无聊的授课内容,增加授课花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老人与海》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寻找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海明威的相关资料,编辑成图片文字或者视频介绍的形式在开始上课前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这个作者的生平和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的了解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注意:教师搜索的作者介绍、视频或图文不能够过于繁琐和乏味,这样就和一般的“讲”,“听”效果没有异议,学生仍旧会觉得十分乏味和枯燥。教师应该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或者感受来进行介绍。如:“当我们嬉戏欢闹,在篮球场上飞驰,在绿茵地中奔跑,在电脑面前专心致志的时候,有一个人,他的眼前是一片黑暗的。从他出生开始就看不见颜色。他甚至不知道天空的样子,他自己的样子......”通过这样的,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说明,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瞬间对这位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继而激发学生对作者和这篇课本的了解欲——这样不幸的人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呢?他的文章为何如此出名又震撼人心?(二)注重引导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想要摆脱填鸭式教育的习惯,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上课的内容,将课文的主题思想,重点难点等等融会贯通,并且学会在实践,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提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控场问题,既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要适时控制学生们讨论的话题范围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这样才能有利于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进行讨论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探索能力[2]。例如,在进行《巴黎圣母院》一课名著导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注意使用引导的方式去激发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以及对于这篇文章的期待之处等等,让学生产生去自主探索小说内容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导读引导的时候可以这样给学生留下几个问题:“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方面”,“在读完小说后,同学们请思考如何欣赏小说中建筑,历史,政治以及新的技术近三分之一的内容?”等等,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去探索整篇文章,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归纳能力等等。(三)课外阅读活动建立,拓宽学生阅读知识面。教师在鼓励和创造机会给学生进行课外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应该利用电子书籍便捷的条件,让学生们更加方便得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整本书阅读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现阶段整本书阅读的课堂实践措施还在初期探索中,教师应该对这一领域多加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教材内节选片段的精髓和深刻意义,培养出探索性思维和阅读基础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薛佳婧.扎根于内拓展于外提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下“整本书阅读”[J].教学思考,2019(03).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2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未将学生置于课堂的核心位置。具体来说,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未充分考量学生心智和心理的发展状况,采用过往陈旧、落后的“填鸭式”教学策略,即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并在写作中生搬硬套,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未充分结合生活、结合实际,未从学生思想深处及现实生活中落实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指导,导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

(二)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普遍对语文写作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储备,在写作期间无法灵活使用生词、生句,导致其写作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融入情感,以至于写出的文章不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还缺乏课外阅读,其写作思维较为局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大部分学生也只是做到了对优秀作文的模仿学习,还未真正实现对优秀文章的创作。

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及教师教学质量

(一)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储备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超纲学习,而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工作。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也会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教学包含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教师应当明确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各自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明确两者的主次关系,即教师应当将课文阅读置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核心位置,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完成对生词、生句的学习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而课外阅读部分则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文章中的色彩元素更加丰富多样,提高作文的文化感染力和语言感染力。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独依靠课文阅读还不能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完成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教导学生带着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外读物的精神思想和精神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比如,让小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科幻作品、人物传记,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来进行阅读学习。教师应当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尝试对不同的课外作品进行学习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考量当前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结合阶段性的课文教学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优秀作品。例如,《少年闰土》一课刻画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和外在特征,也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月色下的乐趣,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鲁迅的《朝花夕拾》作为课外阅读拓展部分,让学生领悟鲁迅创作的精神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需要在不同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不同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针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向其推荐简单、直白的阅读文本;针对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送具备丰富词汇描绘的课外读物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针对高年级段的学生,教师应当尽可能在课外读物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外阅读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向其推荐特定的阅读学习篇章,尽可能保护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快速完成阅读学习,实现其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紧紧围绕文章教学来落实对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作文教学指导。阅读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完整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思想,积极响应当今“双减”政策的号召,转变过往“填鸭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深层次地挖掘相关课外读物的思想内涵,随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增多,其知识面也会进一步拓宽,学生写出的文章也会变得更加独特、新颖。同时,在更高阶段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也会要求学生将所思所想写入作文中。因此,小学写作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应当围绕着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品质,并且给予学生更多人性化、人文化的思想教学指导,促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将所思所想写进文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

(三)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来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储备及作文写作素材。大部分课外读物取材于生活,学生在阅读学习时能进一步了解生活、领悟生活,从而懂得在后续的写作学习过程中展现生活、表达生活,此类阅读素材均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元素。并且,课外阅读中细腻的言语刻画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完整、创新的视野去看待生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去看待文章主题。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写作也同样源于生活的概念。课外阅读更多是实现对生活规律的总结以及对生活精神、生活内涵、生活元素的提炼,学生在完成对课外阅读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更多生活化的情感,从而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的语言行文更加简洁优美,这能避免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出的文章词句过于浮夸且描述不够精确的现象出现。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优秀的作文,前后必然相互呼应,且具备层次鲜明的主体结构,即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具备完整的大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列出作文大纲,并向学生明确一个理念,即“先有大纲,再有作文”,学生要厘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学生能够领悟不同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通过小学课外阅读学习,学生能进一步锻炼并发展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能根据文章主题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完成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构建、打造,使自己的语言逻辑、段落逻辑更加完整。

(五)开展全新的教学管理,丰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借用多元化的教学指导策略,改变以往写作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结合阅读教学,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化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对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学习领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当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改编的形式或续写的形式来对课外阅读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自身在完成阅读学习后的所思所想在作文中表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文本类型,参考学生续写或改写相关课外阅读文本的效果,来落实对小学生的精细化教学指导。

三、结语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学习实践与构想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历史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经过长时期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将高中生课外阅读引进历史课学习中来,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把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不失为当前高中历史课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文本的或非文本形式的)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今天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有人说:“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

历史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历史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因此有必要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忧思。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本文拟就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重视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特别是提高学习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经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出版和实验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课教材,在知识容量上,新教材从中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出发,改变了旧教科书难度大、内容多、小而全的状况,新教材的“少、精、易、新”特点十分明显。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的是人文学科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相对减少,甚至不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是否完整的情况下,历史课教师如何实现新课标的三大“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或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这是一个挑战。

我们看到,新课标特别引入了一个“课程资源”的概念,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甚至“海量”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中学生只能“取其一杯羹”,抓住那些重要的内容、掌握那些重要的能力、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过程。新课标把“文字资料”认定为一种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关键是我们对这部分课程资源怎么进行开发和利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外,更需要我们用两只眼睛来看教学,两只手来抓教学:课内和课外都要重视,把教学过程延伸到45分钟以外。因此,在现有历史课程主体教材(课堂教学用书)之外,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一个中学历史学科课外阅读体系,正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构想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目前已经在笔者所在地区(江苏省)实施一年多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自觉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自觉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建议,尝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方式,提高历史课学习的效益。

新课标有关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对于改进高中历史课教学,我认为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要让学生体会到独特的历史责任感,认识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来?只有真正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才能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和发展需要——我相信这也就是新课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中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发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并不欠缺,但是,其盲目性、偶然性、随意性必然制约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就有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联系平时的教学经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设想:

1.历史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杂志

我国有很多与历史科有关的杂志,如《历史学习》、《中学历史课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历史月刊》等。阅读这些杂志可以获取很多有用资料,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查阅。历史学习中经常需要对历史上的人或事进行评价,如在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把《历史学习》上的《新航路开辟的两种作用》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去读,读完再进行交流,最后表述成文。结果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可见,阅读的力量是无限的。

(2)阅读史书

我国有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像二十四史以及国内外人物传记,还有近现代史资料汇编等等。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把《史记》中秦始皇的部分印发给学生去读。并且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翻译并归纳出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概括归纳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在做最头疼的材料解析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3)进行网上资料的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网阅读资料,中国教育网、中学历史学习园地、K12等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学习需要的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去查阅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获取最新资料。

2.历史课外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历史课外阅读与其它学科(语文、政治)课内外阅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应突出各学科特点,一方面应避免重复,发挥互相配合的总体优势。

(2)要处理好与学校图书馆、学生家庭读书环境、社会图书资源(如互联网)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多渠道的、大综合的体系。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4

一、转化学生角色,由被动阅读过渡到主动阅读

现在的化学课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常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大部分教师追求的是课堂上知识讲清楚,讲透彻,学生的任务是做好笔记,课后牢牢记住.另一种是展示课或者评优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增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短,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提示下获得相关知识并进行对应实验,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两种形式的课堂中学生很少阅读甚至无需阅读,久而久之对于化学的知识懒于阅读,最终造成学生既无阅读兴趣,也无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面对新的知识信息时,无法通过阅读找到关键点.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就成为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实际上传统教学中课前预习工作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其量化.教师在初三开学就应该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化学书本上对应章节的文字、图片、表格等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展现阅读的成果,对能通过阅读较准确描述相关知识的学生增加他的平时成绩.这样既对学生有鼓励的作用又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实验室等难度不是很高的课上,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前通过阅读书本得到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做的更多的是一个补充和提高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对于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实验的操作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再次阅读,当然这次阅读和课前阅读有所不同,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把疑问和关键点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线索进行阅读,使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出相关知识体系.如在进行空气组成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完拉瓦锡的实验后,提出(1)该实验装置是如何密闭的呢?水槽中的汞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选择加热汞?(3)为什么还要做加热氧化汞的实验?(4)如何得知气体体积减少了1/5?(5)如何得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这五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书本.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空气组成的实验,这要比教师直接使用红磷做实验,然后分析,最后得到结论的效果更好.当然开始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去完成这些阅读工作,但是随着在课前和课堂中阅读的进行,大部分学生增强了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成绩,这样带动其余的学生也参加到阅读的这项工作中去,变阅读为兴趣,最终主动阅读.

二、认识泛读和精读的差别,平衡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学生能够进行主动阅读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新的要求,对书本知识进行泛读和精读.泛读是对书本知识的第一次阅读,是对书本知识的初步认识,强调是基础性和完整性,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前教师可拟定阅读提纲,引导学生根据提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做好记录.如进行水的净化教学时,教师可给出以下的提纲:(1)不同水源净水的途径;(2)净水的一般方法;(3)净水的原理,并要求10分钟内完成阅读工作.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列提纲能力后,教师可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提问,教师归纳答疑.精读是对书本知识的再次阅读,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强调是科学性,要求有一定的耐心,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实验过程的阅读.教师讲授这些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再次阅读,寻找关键词,并抓住其特征加以引导总结.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讲完定义后,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四个实验,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然后结合关键字再回头理解前面的四个实验.通过这样的精读练习,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悟性,增加学生阅读化学知识的耐性,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实验.同时化学的阅读仅是阅读书本是不够的,学生接触的知识太狭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途径有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科普类著作、网络上的科普文章、化学的科技文献甚至是高中化学教材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知识,一方面把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转化到阅读的材料中去,提升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甚至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阅读中会出现很多新的疑点,学生能自发地将这些疑点带入后面化学的学习中去,使学习新知识的效果更好,甚至有学生会在疑点出现后,自我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实验,在自己解决疑点的同时,提高了化学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初三学业要求高,学习时间少,学生的课外阅读原则上要能够紧密地与课内阅读相衔接,起到补充、拓展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有个阅读的大致范围,引导学生尽量阅读与初中化学相关的资料,做到课外阅读为辅,课内阅读为主,在初三的化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中考习题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阅读指导;策略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可见书籍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天天可谓手不离书.不仅自己要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率地读书.

一、利用教材,加强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带着问题阅读,强调阅读的目的性.在阅读实践中发现,笼统地让学生先读一段文字后再提出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发现有些学生还要再阅读一遍,从文中找答案,阅读的效率低下.在《鸟类》一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泛读,快速浏览指定页码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框架有大致的了解.而在具体讲到爬行类的特征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精读指定的段落,不用教师提醒,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在勾画问题的答案了,这样做有的放矢,阅读的效率明显提高了.2.圈画关键词句,体现阅读的实效性.初中生物学科中新名词、新概念比较多,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掌握阅读的诀窍,对概念中的关键词重点分析,在学习生物学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相对性状概念中应重点抓住同种、同一性状、不同表现三个主题词进行深入理解,能将不同性状与相对性状区分开,不易混淆,就容易牢固掌握这些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概念中的关键词强化记忆,也便于复习和巩固.在课本上圈画的内容往往是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段中的重点句或是容易混淆词语的区分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统统图画.此外,图画的标记也可以多样化,重点句用下画线、重点概念可以圈方框、关键词部分用着重号等.3.图表文字结合,增强理解的精确性.初中生物学科教材图文并茂,其中有许多插图,包括形态结构图、生理图解、实验操作图解等,这些图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好插图,把阅读与识图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边读边看,并能够做到文图转换.例如:在讲人体的泌尿系统时,就要充分利用图表式阅读把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先把教材中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学生在阅读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先找出肾脏的结构,从整体上认识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然后再结合图表,血液、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分析认识、归纳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尿液生成中的作用.在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后,让学生再对照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知识,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升华为理性认识,并且牢固记忆.

二、搜集资料,精心选材,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1.围绕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材料.例如在《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课中所挑选的材料就非常好.通过学生列举熟悉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使学生认识性状的概念“人体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叫做人体的性状”后,巧妙地引入短文一:“她黝黑、清瘦的脸上,有一对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一头乌黑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成两条辫子;衣服很旧,但她信心满满.”请同学仔细阅读,找出其中描写的性状.同学们跃跃欲试,争着比谁找到的性状多.“黑、瘦的脸”、“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细而斜的眉”、“乌黑的头发”.“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老师,还有信心满满.”“你找得很认真,完成得非常好.可见人体的性状除了容易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外,包括人体的生理特性.”紧接着出示短文二:“站在她旁边的女孩,皮肤白皙;胖嘟嘟的脸上,长着一对迷人的小眼睛,弯弯的眉毛下面,长长的睫毛忽闪着青春的光芒;栗色的秀发被扎成马尾,柔柔地垂在背后;红色的丝巾轻柔地围着她细长的脖子飞舞着.”仔细阅读,找一找短文二中描述的人物和短文一中的有何不同?话音刚落就有人举手了.“皮肤颜色不同,一黑一白.”“脸是一胖一瘦.”“眼睛一大一小……”我们发现两个人物各具鲜明的特点,在性状上有很大的差异,针对眼睛大小这一性状,出现一大一小两种表现类型.顺势就引出了相对性状的概念,像这样,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为相对性状.通过两段文字的阅读分析,不但巩固了对性状的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巧妙过渡到相对性状概念的建立.2.勤做读书笔记、提炼阅读内容.我国古人读书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善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好记性不及烂笔头”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篇幅较大、知识点分散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利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巩固记忆,积累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认识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维持时,涉及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材中有5页内容的跨度,学生学习时难免有畏难的情绪,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设计表格式的学习记录单,帮助学生提炼阅读内容,每学完一个系统就做一次小结,将重要的知识进行记录,最终形成的表格式知识框架贴在课本上,这种做笔记的形式就有好的教学效果.3.推荐课外书目,丰富阅读内容.生物学科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巧设悬念,注意点拨,引起学生的追求和探索.例如在《绿色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讲到花和果实时,我们只是以桃为模式植物认识了花、真果的结构,而花和果实的类型还有很多,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开花、传粉、结果,大自然的安排多么巧妙,更有趣的是大自然的造物更是奇特,世界上还有无花的果和无果的花,如果你想知道,想认识更多神奇的花和果,就到图书馆找《有趣的植物》这本书请教.”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在推荐、介绍篇目时要有针对性,要紧密联系教材.此外,作为课外读物的文章宜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符合初中学生的口味.课外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技小报的评比,也可以利用生物学科课堂进行课前的两分钟演讲,汇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三、结论

阅读贵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贵在持之以恒.身为教师要把阅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把阅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要会读书、乐读书、多读书.同时,在学科教学中也要渗透阅读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作者:石美银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大量阅读还使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学生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作家权延赤、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都谈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这种作用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通过阅读,他获得了新的信息,而阅读者语言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换句话说,就是阅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quot;信息落差",阅读者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了信息交流,从而自然习得了母语书面语能力。正如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口语,并没有什么人给他系统的讲解词语涵义、句子结构,他通过和周围环境的语言交际,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自然习得了母语的口语能力。此外,课外阅读对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对语文课和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quot;杰克现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一个叫做杰克的学生在学校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到原课文太没有味道,不精彩,然而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迷恋阅读,以致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他都百看不厌。看来这种现象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是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课本以外,学生津津乐道,爱不释手,一旦入选课文,一到课堂上就精彩非昔了。一位叫做卡罗尔的阅读学家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其实,并不在于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我们进行的?quot;真实的阅读","课内海明威"是可以和"课外海明威"一样"精彩"的。

与课内精读和语言学习相比,真实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是一种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真实的阅读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讲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检测题。真实的阅读首先是真实的,阅读者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实的阅读要求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读说明文能获得新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文学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读懂了文章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便是语言能力习得的过程。其次真实的阅读时实践的,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对阅读方法的介绍提高的。而且这种阅读实践是真实的、负载信息量的,不同于阅读训练中针对阅读技能的阅读实践。第三,真实的阅读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续的真实的阅读,才能使学习者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由于真实的阅读减少了课文分析和阅读训练,也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事实证明,许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无论是文学工作者还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就主要是通过这种真实的阅读获得的。

从教学理论上看,真实的阅读很容易在现存的语言学习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个体母语水平发展系统中,它与儿童母语习得一起反映了从口语习得到书面语习得的母语水平发展到全过程;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语言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交际分别在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通过大量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和广大于语言教师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voluntaryreading简称FVR)。"FVR是自愿进行的一种阅读。读自己爱读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回答问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显然,FVR就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不过,真实的阅读包括的内容比FVR更广一些。

从教学实践上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语文学习者都注重发挥了真实的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一些大型的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个"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从高中的5课时,初中的6课时中分别划出2课时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书籍,学生们对这种自由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语文学习》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也将大量课外阅读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将它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无独有偶,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两个成功的语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课外阅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是由国家教委发文推广?quot;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一个是山东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前者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的模式,在儿童入学不久,尚不认识汉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写作同时起步,交叉进行,寓识汉字于阅读之中,发挥了阅读对识字、说话和写作的促进作用。后者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部分用于课外自由阅读。在三~五年级每周开设三节课外自由阅读课,建立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双轨运行"新机制。这两个实验都取得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实验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详见《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将真实的阅读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大大语文"的语文教改方向,坚持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传播民族文化。因为从语言习得论的观点看,语言能力只有在联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形成,不负载信息量的语言活动不是真实的语言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真实的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也是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我们要坚持在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点和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语感教学论是基本一致的。按照语言习得论的观点,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习得的,而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大幅度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的讲析,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种阅读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而是主要关注内容的真实的阅读,所以我们还要减少作业量,使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里。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课堂教学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批评方法后有不一样的名著名篇,文学史中的名家常常会受到质疑,而未进入文学史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换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又譬如对沈从文这样一位倾心于原始风情的作家,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将之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然现今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则可以发掘出其作品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并从中体味到为何《边城》及“边城”类作品会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同样如此,她的一篇篇带着苍凉意味的人生传奇小说,在主张写人生飞扬一面的时代里常被认为是市井小说而被漠视,但现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便可发现其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她虽然写的大多是家庭婚姻,不写重大政治主题,但绝不是所谓市井小说。她以女性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出众的才华对处于男权文化压力下的女性作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层面。而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则更是需要依据存在主义理论才能彰显出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沉迷于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描写不同,在先锋文学中,暴力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也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的事件。先锋作家们这样描写暴力和死亡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这样的讲述学生觉得新鲜,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应非常谨慎,不盲目拿来大肆“推销”,而是尽量做到自己理解不透的不讲,不切合我国国情的不讲,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本身关系不密切的不讲。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年,我们便尝试着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如小说《围城》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其经历复杂,所以叙述起来颇费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经历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而且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第二,能将相关背景材料文字图像化。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到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很能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譬如,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执着地体味北京城文化以及在里头生生死死的中下层人群。他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并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生长于南方小城,如果仅凭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丰厚的京味文化,因而在教学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以及《离婚》的一些片断,借助于这些多媒体背景材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能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减少课堂语言,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不同情态的康桥的画面,并配音朗读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蕴藉的“不忍离别”的感情,之后又推出《是否》这一首具有伤离别情味的歌曲,这样既把诗人那种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意蕴揭示了出来,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诗歌意境、意象的感知和理解。

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超越课堂教学的问题。专题性的教学课节之后,一般会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查阅资料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评论、小论文,例如在“余秋雨的散文”课节讲授之后,我们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学生表现得相当活跃。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合适的章节还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讲课。一般是“教师给定章节、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出教案——教师检查指导(要求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这样的教学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4(2).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里。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课堂教学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批评方法后有不一样的名著名篇,文学史中的名家常常会受到质疑,而未进入文学史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换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又譬如对沈从文这样一位倾心于原始风情的作家,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将之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然现今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则可以发掘出其作品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并从中体味到为何《边城》及“边城”类作品会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同样如此,她的一篇篇带着苍凉意味的人生传奇小说,在主张写人生飞扬一面的时代里常被认为是市井小说而被漠视,但现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便可发现其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她虽然写的大多是家庭婚姻,不写重大政治主题,但绝不是所谓市井小说。她以女性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出众的才华对处于男权文化压力下的女性作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层面。而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则更是需要依据存在主义理论才能彰显出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沉迷于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描写不同,在先锋文学中,暴力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也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的事件。先锋作家们这样描写暴力和死亡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这样的讲述学生觉得新鲜,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应非常谨慎,不盲目拿来大肆“推销”,而是尽量做到自己理解不透的不讲,不切合我国国情的不讲,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本身关系不密切的不讲。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年,我们便尝试着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如小说《围城》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其经历复杂,所以叙述起来颇费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经历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而且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第二,能将相关背景材料文字图像化。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到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很能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譬如,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执着地体味北京城文化以及在里头生生死死的中下层人群。他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并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生长于南方小城,如果仅凭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丰厚的京味文化,因而在教学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以及《离婚》的一些片断,借助于这些多媒体背景材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能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减少课堂语言,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不同情态的康桥的画面,并配音朗读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蕴藉的“不忍离别”的感情,之后又推出《是否》这一首具有伤离别情味的歌曲,这样既把诗人那种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意蕴揭示了出来,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诗歌意境、意象的感知和理解。

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超越课堂教学的问题。专题性的教学课节之后,一般会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查阅资料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评论、小论文,例如在“余秋雨的散文”课节讲授之后,我们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学生表现得相当活跃。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合适的章节还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讲课。一般是“教师给定章节、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出教案——教师检查指导(要求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这样的教学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4(2).

[3]张志云.“名作”从“欣赏”读起——《名作欣赏》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改.名作欣赏,2006(1).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外阅读;科学认识

课标要求,科学讲究探究式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以科学探究的方式,的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关注课堂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STEM教育是基于科学、工程、信息技术、数学的综合性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科学教学中,STEM教育理念与探究式学习不谋而合,全部都指向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根据STEM教育理念,我们都有意识地抛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去探究,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充分获得了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现阶段的探究式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过分追求动手实践,讲究实际操作,却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积淀,导致好高骛远,往往只看到了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忽视了科学课堂的理论性。

一、现用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特点对科学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自课本,而现阶段所用的苏教版科学教材,内容新颖、富有特色,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阅读恰恰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笔者所在地区学校目前所用的科学教材是新苏教版,比起之前用的老教材,新教材将理论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三个重点有机结合,相比于之前教材的“理论知识+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非常考究,呈现形式多样,教师面对这样的教材,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新教材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指向不够明确,很多课的内容都以插图为主,缺少对理论知识的解读,这对教师处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五年级上册《露和霜》一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露和霜的异同点。教材上提供了很多露、霜的插图,学生仅仅依靠观察比较,得到的结论并不完整,这一课仅有的理论知识只有露和霜的概念,学生更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笔者备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露和霜,笔者搜集了相关资料,进行重新整合,给学生发放了资料卡片,对露和霜的成因、状态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对资料卡片的阅读学习正是一种科学阅读。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阅读之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就非常深刻,同时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教材里,很多课都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却需要用复杂的实验来证明。学生对很多理论知识的解读不到位,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对知识的理解充分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教材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其实是对科学史的解读。本单元四课内容,教材上图片很多,其实,比较、观察图片也是阅读的一种形式,能够读懂图片,更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虽然教材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内容比较少,但是通过对图片的观察阅读讨论,比如对于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的比较,学生会有一定的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很显然,这样的理论知识掌握肯定不够扎实。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呢?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学习小组的力量,布置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这三个活动步骤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观察是信息的初步搜集,是科学阅读的一种体现;思考是对所获取信息的一种整合;讨论则是对组内其他伙伴观点的一种融合。如此一来,学生能够真正有所收获,从没有字的图片上却“读”出了很多关键信息,实实在在地获得了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所得出结论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科学阅读呢?都是经历了信息的搜集、整合,最终得出结论。六年级的学生有了比较完备的阅读能力,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科学课上也进行深度阅读。仅是阅读图片、文字,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科学阅读应该是有趣的。针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伟大的科学史。学生看视频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但如果仅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则会趣味有余,效果不足;如果全是靠学生自主阅读,依赖自己的观察获取信息,缺乏一定的趣味手段,课堂又会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心研读教材,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条件的阅读方式,把趣味性的视频形式和实用性的自主观察整合信息相结合,让学生在有足够学习效率的同时,能切实体会到科学课堂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STEM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科学课应该是学生探究的课堂,是充满趣味的课堂,科学阅读是对教材理论知识最好的补充。多种形式的科学阅读,也是对科学课趣味性的补充。科学阅读不同于常规的文学性阅读,文学阅读重在情感的陶冶,而科学阅读重在知识的获得。科学阅读简单明了却又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而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都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精心准备。这也是现用的科学教材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结合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在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课程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也因此成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所有的实践也必须有理论作为基础。面对众多的科学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基本电路时,学生知道了并联与串联,也学会了简单的电路连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电路的连接基于基本电路,却又远远高于基本电路。想要让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的电路连接,科学阅读必不可少。比如,笔者曾经在学生充分学习基本电路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行设计楼道电路开关。这是一个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在课堂上,学生发现,“我”上楼后关掉楼道的灯,此时,妈妈再上楼就无法打开灯了。如何解决妈妈上楼时无灯的问题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很有思考的深度,笔者适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楼道电路的相关资料,寻找解决办法。出乎预料,下一节课,学生热情高涨,不仅完成了任务,甚至自发阅读了单刀双掷开关的资料,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控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就会获得巨大的学习满足感。学生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他们乐意去搜集资料、乐意去阅读。每一堂成功的STEM科学课,都是基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或进行了成功的制作或通过合作解决了问题。也因为如此,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TEM课堂强调融合性,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果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将很难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阅读自然就成了STEM课堂的助推器。学生学习完溶解后,知道了可以利用溶解蒸发的办法分离物质。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考虑到原油泄漏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设计了STEM课程《小小指挥官——海洋救援》,创设了油轮泄漏的实际情境,学生被赋予了指挥官的光荣身份,个个跃跃欲试,对解决这个问题充满了热情。很显然,用蒸发分离的办法是不能解决原油泄漏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于是,笔者寻找了国际上处理原油泄漏问题的视频,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观看学习视频,也是一种阅读形式。在模拟实验中,笔者在水槽里倒了很多油,模拟原油泄漏。学生选择的材料有塑料绳、针筒、吸水纸和洗洁精。分别模拟了围栏、抽油机、吸油毡和溶解剂,真正遵循了优先回收利用,尽力保护环境的处理原则,完美完成了自己作为指挥官的使命。而这种方案的形成,离不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经验,才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宝。在STEM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课外阅读的指向是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无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科学课外阅读和实际问题解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精选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科学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课外知识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听过不少公开课,往往在课的最后,教师会进行课外拓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无疑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很多情况下,教师会说“请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知识”,很显然,这样的任务学生在课后基本不会执行。因为缺乏明确的指向,缺少阅读的动力。作为科学老师,想要让课后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布置的课外阅读必须真正有所指向,明确阅读内容。五年级上册《露和霜》一课,最后一个活动是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和霜降。最初备课的时候,笔者考虑到帮助学生拓展阅读,于是布置了课后阅读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结果在课堂反馈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阅读。对他们来说,二十四节气的范围太广,学生缺少阅读的抓手,阅读积极性不高。于是,笔者改变了课外阅读布置的方式,要求学生搜集二十四节气中像白露、霜降一样,体现天气变化的节气知识,并思考遇到不同的节气,天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学习认知特征,笔者适时改变了阅读内容的要求,对学生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学生所要学习阅读的材料,经过精选,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讲究一分为二来看待问题。科技的巨大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学生在课外科学阅读的过程中,经教师引导,阅读的内容几乎都是“科学积极有利的”。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视角往往都会放在现代科学的先进性上,所以学生几乎都跟着教师一起,体会现代科技的美好,学生受老师的影响,对现代科技的看法不够全面。我们在精选阅读材料时,也要关注科技不利的一面,关注环保与健康,能够正确看待科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社会意识,也许,学生在未来成才后,今天的一些价值灌输,会让社会收获巨大。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堂好的科学课,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趣味、感受到严谨,也能感受到科学所要求我们应该关注的社会现象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科学的学习仅仅依赖教材里有限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书本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在追求STEM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是学科的融合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包罗万象。只有依赖于课外阅读,积累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深度的思维、巧妙的办法,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阅读内容,让科学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帮助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温小勇,周玲,刘露,陈昱静.小学科学课程思维型教学框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0(24).

课外阅读概念范文篇10

一、语文课外活动功能再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教育改革,而课程的改革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各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看,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1995年法国有关基础教育的改革报告指出,在中小学,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地区,应该优先举办课外活动,摒弃那种连续几日课时的安排。这份报告还呼吁,地方政府和国家要共同负担课外活动费用,为平等对待儿童提供保障。(注:王晓辉:《法国中小学课程的演变与改革》,《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10期。)此后不久,一门名为“多样化途径”的课外活动课程在法国部分学校的初中二年级开设。日本则在以前开设特别活动的基础上,特设“综合学习时间”,以培养学生自己寻找课题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包括语文课外活动在内,学校课外活动之所以在国际范围内兴起,与人们对课外活动价值的再认识是分不开的。在现代社会,课外活动可以提升社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亲和力,丰富学生的个性。伴随着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感到,高科技在给人类文明带来种种福音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理性、情感遭遇更为严重的挑战,他们惊呼,教育领域内人性的失缺和人的异化!一些学者指出,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以文化为主要框架的学科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却导致学生在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对欠缺。课外活动则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及富有趣味的生活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课外活动可以改变传统学科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语文课程在内,一般地说,学科课程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往往受课堂教学的制约,较为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活动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在教学中实践的机会较少。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语文教学界在对初中法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诊断时,即指出:其主要问题是法语课程未能成为在各种场合下的语言实践,而是人为地把语法和拼写从课文的理解和写作活动中分解出来。为此,他们提出,通过开设法语选修课及语文课外活动来改变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1996年7月,日本中央审议会在题为《展望21世纪的日本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即以“生存能力”为基础,严格挑选基础的、基本的教育内容,推进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文中强调的“宽松”的环境,就意在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把课外活动等纳入学生的学校学习活动之中。(注:中央教育审议会:《日本关于改善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审议报告》,《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7、8期。)

二、各国课程标准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

课程标准是对学科课程及教学的制度化阐述。它反映了一个时期国家对学科及有关问题的认识水平与态度。近年来,在语文课程标准内,不少国家都对语文课外活动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各国对学科教育问题的期待和诉求。各国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活动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作用和类型。一般认为,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在这方面,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最为典型,它指出:“课外阅读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外,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更多的生字新词,吸收更多的语文养分,从而加强本身的说话与写作的能力。”又说:“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读物。一方面可以增广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课外书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事物的看法。”(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各国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论述,但综合地看,大致包括以下三类:一类是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的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一类是以活动为主,语文学科内容介入的旅行及考察活动;还有一类是语文学科参与的跨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就笔者所掌握的一些国家的资料看,三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均有所反映。以语文学科为主的课外活动,常见的形式主要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如上所述,在这方面,不少国家在制订课程标准时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与此相反,课程标准对有关活动类及综合类的课外活动一般要求比较灵活,大多只提出笼统的意见,或者以教育目标涵盖之。如日本开设的特别活动,只提出了教育目标:“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自主活动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人生观的认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注:牧野笃等著:《当代日本中等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特别活动所规定的课外兴趣活动及旅行,集体住宿性节日活动,实际上都是包含丰富的语文内容的文化性课外活动。美国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则提出,把实地旅行、科学实验或社会研究项目用于课外写作,以及通过观看演出,听录音和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戏剧作品布置舞台背景来了解从古到今的戏剧史。(注: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对语文课外活动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教育传统的差异,分歧亦较大。有些国家认为,课外活动具有独立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活动和娱乐,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一定非得强调与课内教学的联系,如英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即指出:“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广泛的,可以单纯为了其中的乐趣,或是为了学习的需要,找一些特别的信息而去阅读。”(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另一些国家则更为强调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如新加坡。与此相关,在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方面,也确立了不同的原则,如果说前者主张淡化学科内容及功能,强调语文课外活动自身的系统性和独立性的话,那么,后者则认为,既然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语文课外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因此,所提出的指导原则一般多着眼于如何加强及实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比如,一些国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必须与同一时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受课堂教学的指导;语文课外活动内部,如阅读和写作等必须保持充分的联系,等等。比如,前苏联语文教学法专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在实践中运用他们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措施已经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超过大纲所规定的新材料的途径来加深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注: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日本一向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日本国语课程纲要不但要求国语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还提出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给予指导。新加坡干脆将课外阅读分为指定阅读和自由阅读二种。自由阅读纯由学生的兴趣而定,而指定阅读则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切实地指导阅读,至于阅读的分量和指导阅读的次数,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实际情况而定。(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德国巴符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提出了阅读青年读物的任务,原则是,“课内读物与课外读物相结合。”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质量要求。由于各国对课外活动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一,因此,他们对语文课外活动也提出了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国家只作弹性规定,有的国家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德国巴符州语文课程标准对7、8、9、10四个年级提出的课外阅读的总要求是,增强兴趣,了解读物的价值观。它们除了在四年里提出了每年级阅读数量不等的诗歌、小说、青少年读物、童话、戏剧和广播剧等之外(如9、10年级阅读的作家作品包括布莱希特、席勒等26名作家的诗歌,斯托姆、茨威格等38名德国作家的小说,巴尔扎克、普希金等12名外国作家作品,以及其他21名作家的短篇小说和广播剧),还列出四年里需要阅读的自青年读物到电视、报纸等不同级别不同结构的阅读材料。如10年级提出:认识报纸是新闻、舆论和娱乐的工具,激发读报的兴趣,养成评判态度,提高评判能力。阅读青年读物,增加文学兴趣。了解书籍的产生和销售。学会介绍课外读物和使用媒体的经验和看法。学会自觉和评判的阅读,了解读物的价值观。(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英国的国家课程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第3、4阶段(中学)课内外阅读包括莎士比亚、肖伯纳等人的戏剧,1900年以前出版的简·澳斯汀、托马斯·哈代等著名作家创作的小说两部,由4位主要诗人创作的高质量的作品,1900年以后出版的,由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等主要作家创作的并且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作品2部,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4位主要诗人的作品。(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方式。从语文课程标准看,有关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方式,一般是语焉不详,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提出了比较细致的考查与评价方式。不过,这种评价主要偏重读书方法的考察,以及分析、理解和欣赏文章的能力。比如,法国把泛读、精读和作品片断的选读看做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三种阅读方式。所谓泛读,主要是指课外阅读。很显然,法国是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放到一起评价了,当然,在具体操作时,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法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把学生完整地阅读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作品看作培养泛读的指标,就和课内评价方式不一样。

三、国际视野内语文课外活动的趋势与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课外活动理论的推动下,各国语文课外活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课程化、科际整合、活动化和校本化。

课程化。语文课外活动的课程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有关语文课外活动的计划和内容逐渐被整合到语文课程之中。其二,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许多国家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而具体地阐明了语文课外阅读、课外写作的目的、任务及学期活动安排方案,而且强调开展以消遣、娱乐和益智为主要特点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际上,语文课外活动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构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俄罗斯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课外阅读所编拟的计划,应与同时学习的语文课程内容相关或相近。他们认为,可以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完成课堂上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进一步研究课文的内容。日本、韩国等国的课外活动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课程化的特色。

科际整合。夸美纽斯说:“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对于客观世界与语文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才能同时进步。”(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语文课外活动的科际整合,既是整个学术发展科际整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反映,也是对中学学科课程设置过于精细和专业化的反拨及补充。从语文学习活动本身考察,这一趋势则是提高学生社会整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是语文教学加强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1998年法国在有关高中课程的改革报告中指出:“学科之间的协调是必要的……学科协调包括使用的词汇、方法、练习的性质、学生作业乃至教学内容本身。要使学生更好领会每个学科特性及其互补性,促进学科之间的和谐。”(注:王晓辉:《法国中小学课程的演变与改革》,《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10期。)德国巴符州的语文教学大纲在初中教学目标中特别规定了各科应当共同处理的题材范围,其中自5年级至11年级,主题及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气候、法律和道德、人权问题,等等。如5年级包含共同生活、共同庆祝、善待自然等;6年级包含相互理解、团结友爱、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体育和音乐、课余活动、鸟类世界等;7年级包含古罗马和欧洲文化、吸毒危害、文化旅游等;10年级包含德国的犹太人、家庭教育和两性关系教育、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观察分析和动态模拟、报纸等。(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8页。)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强调通过跨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比如,美国一家6年级文学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安排一个“课外活动”项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列在教材目录上。教科书称之为"connection",即“和其他课程的联系”。这部分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多元文化、艺术、数学、社会历史科学,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各学科知识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外语文教材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