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3 11:54:13

继续医学教学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线上教学;继续教育

儿童口腔医学作为口腔医学领域一门独特且年轻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同于其他口腔专科以专科内容划分学科,儿童口腔医学是以患儿年龄界定的学科,其学科范畴包括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整个阶段的口腔健康管理、口颌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等内容[1]。儿童口腔医学综合性强,在诊疗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儿童口腔各种疾病的诊治,同时由于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对医生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学会与儿童的沟通技巧、控制临床风险,还要掌握随儿童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的病情[2]。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理想的效果,对儿童口腔医学的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考验。

1继续医学教育是儿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学科之中。儿童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尽管近年来有着飞速的发展,但国内儿童口腔专科医生仍然较少,主要分布在各大医学院校及专科医院,基层医院及偏远地区的专科医生匮乏,不能满足对儿童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3]。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学科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校教育和规范化教育之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必要形式,在儿童口腔医学专科教学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象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尤其是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加速了线上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教育要求下[5],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新局面对于儿童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意义重大。

2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2.1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借助微信和微信群转发,对360名儿童口腔学员和33名授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时间为2022年1月20—23日。所有IP地址来自2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所有信息的收集均在学员及授课教师知情同意后完成。

2.2调查方法

为了解不同主体对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的态度,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全体学员及授课教师设计问卷。共回收问卷393份,其中学员360份,授课教师33份。学员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儿童口腔医学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参加线上学习的频率、对待线上学习的态度、线上学习课程偏好、线上学习常用软件;授课教师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授课类别、参加线上授课的频率、对待线上学习的态度。

3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1学员基本情况

年龄分布:21~30岁120人,占33.33%;>30~40岁206人,占57.22%;>40~50岁32人,占8.89%;>50岁2人,占0.56%。学历分布:专科75人,占20.83%;本科171人,占47.50%;硕士研究生87人,占24.17%;博士研究生27人,占7.5%。职称情况:医师/助教162人,占45.0%;主治医师/讲师177人,占49.17%;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5人,占4.16%;主任医师/教授6人,占1.67%。工作单位: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42人,占11.67%;大学附属综合医院口腔科15人,占4.16%;口腔专科医院儿童口腔科45人,占12.50%;民营口腔诊所177人,占49.17%;省市级综合医院口腔科36人,占10.00%;一般综合医院口腔科45人,占12.50%。

3.2教师基本情况

年龄分布:>30~40岁16人,占48.49%;>40~50岁10人,占30.30%;>50岁7人,占21.21%。学历分布:本科6人,占18.18%;硕士研究生6人,占18.18%;博士研究生21人,占63.64%。职称情况:主治医师/讲师9人,占27.28%;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2人,占36.36%;主任医师/教授12人,占36.36%。工作单位: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18人,占54.55%;口腔专科医院儿童口腔科3人,占9.09%;民营口腔诊所3人,占9.09%;省市级综合医院口腔科9人,占27.27%。

3.3知识获取途径

对360名学员儿童口腔知识来源的调查显示(图1),58.33%(210/360)和53.33%(192/360)的被调查学员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来源于继续教育及自主学习,其次才是学历教育、上级医生指导和进修学习。

3.4参加线上学习的频率

本调查显示,学员中99.17%(357/360)有既往线上学习经历,28.33%(102/360)学员参加线上学习的频率大于1次/周,57.50%(207/360)参加线上学习的频率大于1次/月,17.50%(63/360)学员每年参加5~8次线上学习,10.83%(39/360)学员每年参加2~4次线上学习。以上结果说明儿童口腔医生参加线上继续教育学习较为普及。

3.5线上学习的态度

对393份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员中16.67%(60/360)的学员适应线上教学,11.67%(42/360)的学员更适应线下教学,而65.00%(234/360)的学员更适应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另有6.66%(24/360)学员认为几种教学模式没有明显差别。学员认为线上教学的优点主要有可利用碎片时间听课(66.67%)、可以多次回放(63.33%)、打破时空限制(36.67%),缺点主要是实践课难以操作(53.33%)、与老师缺少互动(35.00%)、自觉性要求高(35.00%)。相对于单节专题讲座,67.50%的学员认为多节系统性课程更有优势,所有学员都希望线上授课后增加课程回放。对于授课教师,使用线上教学教授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授课教师认为线上课程的缺点主要是缺乏有效互动(100%)、反馈不够及时(72.73%)、难以监管学生(45.45%)。教师认为看不到现场反应会降低授课的积极性(81.82%),难以评估教学效果(72.73%),难以进行师生互动(63.64%);目前的线上教学系统还无法进行实践课学习,90.90%的教师认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合适,9.10%的教师认为目前儿童口腔继续教育还是适合线下教学。仅有72.70%的教师希望线上授课增加课程回放,对开设课程回放的最大顾虑主要是担心被录像,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等问题(81.82%),担心出现个人资料泄漏(54.55%)。

3.6线上学习课程偏好本调查显示,儿童口腔

线上教学课程中较受学员欢迎的是早期咬合诱导(72.50%)、儿童牙外伤诊疗(47.50%)以及儿童口腔医学的系列课程(36.67%)。见图2。

3.7线上学习常用软件学员常用的线上学习

软件主要有微信(56.49%)、授课老师使用的平台(44.27%)及腾讯会议(40.46%)。

4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前景及展望

相对于进修和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适用面更广。一项对儿童口腔专科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来源中,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超过60%[3]。本调查360名学员中,58.33%对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借助了继续教育,诠释了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未经过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培训的基层及偏远地区的医生来说,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则更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对继续教育正规化、普及化建设。一项对7省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报道,目前继续教育的瓶颈主要在于不同地区执行度不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及基层医院,传统继续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6]。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调查分析结果显示,99.17%(357/360)的学员有过接受线上继续教育课程的经历,说明近年来线上继续教育已逐渐普及,且就职于公立医院和民营口腔诊所的学员数量基本平衡,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调查研究显示,对于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学员更多偏好线上教学,认为对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为适应。学员认为相对于传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优点主要有可利用碎片时间听课、可以多次回放、打破时空限制;学员认为线上教学的缺点主要是实践课难以操作、与老师缺少互动、自觉性要求高。67.5%的学员认为多节系统性课程较单节专题讲座更有优势,所有学员都希望线上授课后增加课程回放。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偏远地区的学员对线上教学的认可度更高,其中来自西藏、新疆、甘肃的全部12名学员都更偏好于线上教学。一方面说明线上继续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照顾到偏远地区的学员;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目前继续教育的瓶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经济、教育水平差异大,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学员对儿童口腔线上教学课程的偏好显示,较受欢迎的是早期咬合诱导、儿童牙外伤诊疗以及儿童口腔医学的系列课程。说明学员对早期咬合诱导和牙外伤诊疗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早期咬合诱导和牙外伤是儿童口腔医学的难点,不仅要全面考虑到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情况,也需要大量临床病例的积累,这往往是儿童口腔医学医生从业早期较为薄弱的地方。未来可以开展更多早期咬合诱导和牙外伤相关线上继续教育课程,通过结合临床病例,提高从业人员对难点知识的掌握。尽管继续教育线上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及推广价值,但现阶段其并不能完全代替线下教学。一项对线上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显示,线上教学模式对于本科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7]。本研究显示,由于目前的线上教学系统还无法进行实践课学习,90.90%的教师认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合适,9.10%教师认为目前儿童口腔继续教育还是适合线下教学,线上继续教育的主要缺点是实践课难以操作、互动性不强、无法及时跟进教学状态等。互动性问题可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软件、教师有意识加强线上互动来改善。儿童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儿童口腔医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学会与儿童的沟通技巧、控制临床风险,这些都需要实践操作的支撑。为了扩大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的辐射范围,并保证实践操作的开展,现阶段可使用线上理论课与线下实践课结合的模式,同时照顾到有条件参加实践课的学员及偏远地区基层单位无法参加实践课的学员。另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学者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虚拟教具等应用于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学及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中[8-9]。未来有望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进行儿童口腔医学线上实践课授课定会实现。

5结语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继续教育;医学;必要性;影响意义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地方卫生医疗管理机构都在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继续医学教育政策,旨在于提高各级医生的医疗诊治水平,从而适应整体的发展形势,也是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的发展的决定》采取的重要举措。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利于其固有的形式提供良好的平台满足其在政策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必要需求。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1.继续医学教育整体设计调整

教育的本身在于整体掌控,着力于“质量为先”的原则,是提升医学班教学效果的基础掌控所在。应通过各个部分体现,例如配置良好的师资力量、做好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组织保障等,进行认真准备和精心规划。应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寻找有一定难度,新颖的、先进的学习内容及知识前沿,使课程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鲜明的主题。同时对于任课教师的讲课准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医学前沿技术,对授课内容精心筹划。同时,及时、耐心、细致的和学员做好内容的沟通工作,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有效的形式向同行介绍和推广。在师资配备方面,采用最合理的组合模式,即“老中青”相互融会贯通的形式。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师资组合方式的有效调整是利于向各个层次的医师传授自己所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组成部分。此外,仅仅围绕“坚持标准、稳固质量”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找课程班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及时制定改进的措施。结合学员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学员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全新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之后,对教学手段、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环节。

2.继续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原则,应时刻秉承“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为临床服务”,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始终围绕临床实践中所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程教师应开展深层次、高起点的目标教学,并制定完成教学目标的专门的对策,对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在传授知识方面,重视对思路和视野的进一步扩展,将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和运用于实践领域。这样通过比较务实的课程设置,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环境影响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个国际化的教育模式。美国把保持、发展和增进医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作为CME的摩的;法国,CME通常指完成高等医学院的正规教育,获得“医学博士”或“专科医学博士”的国家文凭。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继续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全球标准”中明确指出:CME的目标是保持、更新、发展和提高医生自身知识、技能和态度,满足病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CME作为全球瞩目的医学教育组成部分,我国也正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其融入到现行的医疗卫生改制中去。接受变化不但是整体环境的大势所驱也是我国积极改变的集中体现。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深远影响

1.面临的机遇

在我国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大势所驱,新医改方案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充分发挥市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计策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要“建设城市医院对口之眼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调查显示,自1991年卫生部颁发《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CME的通知、实施办法或细则、管理办法、考核与学分登记、授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调整自身的实施策略,使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发展以软着陆的形式积极迎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利用政策加快发展,是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2.现状分析促使继续医学教育在整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我国传统的医学模式体质下,医生毕业后便完成了其所有的学业任务,对于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的掌控及认知完全凭借自身的意识去支配,从而造成了整体的学术氛围不强,不但有悖于国策,也不利于实现“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体制的变化,使大多的医师意识到学习是医学发展的必要性。其中我们也经历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阶段,大家只是盲目于完成,而忽律了其正真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使真正的政策落实到位,使真正需要教育的人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主义而是可以从中学到该有的、实现教学相长、有效沟通。就目前来讲政策上给予了继续医学教育巨大的支持,以医生晋升为主要的着力点,将医生的切身利益与继续医学教育实现直接挂钩,从而使其被动实现被教育。

3.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被肯定,使得全球各国都将继续医学教育作为自身的职业教育切入点,在50年代以欧美为首的继教模式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将继续医学教育列入整体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向中。在初期阶段,作为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其教育只流于形式,甚至在下级单位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严重违背政策的现象,从整体上重视程度差是造成其延误的根本原因。随着其发展的必要性,主管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并且转变过往的单一政策为多方共同协同合作,促进我国继教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就目前本地区而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在积极配合政策的执行,将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渐渐转变成为多模式的教育体制(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及手术示教等),这一重要的转变使得我们的教育不在受时间、地域及内容的各种限制,将强制执行变为自觉主动积极响应。综上所述,第一,目前我国的趋势是力争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并从政府、财政、人事、教育及科技部门积极入手形成多部门间的的支撑体系联盟,为CME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制度与支撑体系的高效结合使得保障得到了依据。第二,我国各级医生都希望加强自身的诊疗水平积极与海外的医疗界互通有无,因此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无法避讳的。第三,意识转变使得我们的授课质量在不断提高,接受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各方积极努力的环境下,希望我们可以共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韩爽 单位:天津医院

参考文献:

[1]方铁红,陈家应.关于发挥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

[2]莫若琦.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医学动物防制,2009(9)

[3]毛良,杨建平,刘奉.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9)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3

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临床医学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通过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医学理念,使临床医学的基本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对于循证医学而言,其基本内涵主要是指通过临床经验的推理及总结,使相关经验转化为以RCT以及系统评价等模式的新型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模式。因此,在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循证医学是医疗工作者的基本思想,通过临床实践、个人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的充分融合,可以实现医疗决策的核心内容。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内容并不是对传统的医疗理论知识进行否定,而是对传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循证医学关注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相关病情的优化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临床医学实践的不断总结,形成最佳的医学证明以及优秀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是科学性医疗事业的集中性体现。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取代传统的医学模式是临床事业发展的必要趋势。在传统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这种模式也与循证医学的发展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个模式决定了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以及教学的方法。因此,在现阶段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对相关的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此在循证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改变发展的观念。首先,将传统的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接受培训的医疗工作者可以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合理地运用知识,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次,相关的学习人员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性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新型的发展观念,同时也将这种基本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再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改变被动型的学习模式,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主动性的学习模式,从而实现积极学习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将这种短期性的学习模式变成终身性的学习模式,从而通过循证医学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医疗人员的思维模式,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模式。

2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2.1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基本发展现状

对于医学继续教育学院而言,其基本的体系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补足型的教育模式、提高型的教育模式以及研究型的教育模式三种。其中补足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具备完整性学历资格以及专业护理技术的人员而言,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相关培训人员提高自己的学历以及专业技能。而对于提高型的教育模式而言,主要是对以及具备专业学历的人员而言,通过对专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相关医护人员成为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骨干,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适用型人才。在研究型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对具有丰富性临床经验的工作人员而言。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也有待改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为了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充分融合循证医学中的基本原则,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2.2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引进循证医学的重要意义

在现阶段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引进循证医学基本理念的主要原因是,在临床医学的实践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在病理分析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融合临床资料,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资料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在资料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严谨性的文献评价模式,因此,对于这种现象只有通过循证医学的相关理念才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健康性的医疗决策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临床医师对基础医疗行为的认识,更完整的实现规范化的医疗评价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整体性的工作效率,而在这些优势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医学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性,因此,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技巧,从而为我国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优化的发展方向。

3循证医学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基本发展方向

3.1建立科学性的循证医学项目

通过对循证医学的项目分析,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更科学的发展方向,相关的医学领域就应该大力开展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实践以及推广设置专门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适用型的人才。

3.2优化循证医学教育中的师资力量

对于循证医学的师资力量的优化而言,是一项相对较为重要的任务形式,相关的专业教师是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所总结的知识精华,其基本的临床技巧是十分宝贵的,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融入循证医学,是一项相对较为困难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对于缺少循证医学治疗经验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相关的定义定理,而对于有丰富循证医学临床经验的教师而言,在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应该融入基本的思维模式,从而使接受培训的相关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循证医学的内容,为整个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3.3建立科学性的教学模式

在继续学院的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优化相关的教学内容,其相关内容的建立一定要依照循证医学中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丰富内容编写人员的知识理念,通过对循证医学内容的优化编写基本的课程内容,在内容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循证医学中的临床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为教育模式的改革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建立合理性的教学系统

对于循证医学的基本发展方向而言,在教育内容的改革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整个循证医学的内容有所了解,找到整个发展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差异性,从而为整个教育内容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教学理念。而在初级人员的继续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培训人员掌握基本的循证医学程序,可以简单地掌握基本的循证医学的内容;对于研究性的培训人员而言,要使相关的培训人员掌握内容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为整个课程内容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4循证医学在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医学观点

在继续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整个经验医学视为科学性的医学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传统的医学研究全盘否定,要让培训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优化知识的分析,提高自己知识的总结能力,从而使医疗工作人员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循证医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整个核心内容为基础,通过对临床案例的分析解决相关的医疗问题,而不是在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随机的进行对照试验,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继续教学的科学性发展。

4.2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

在医学继续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循证医学的引入并不是一项难以实践的医学体系,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整个教育内容的有效性,从而及时发现新的发展方向,为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正确性的发展方向,将循证医学中的相关知识合理的运用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与此同时,对于循证医学的内容而言,其基本的形式是一项相对较为开放性的教学系统,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对于基本的发展方向及时作出调整,打破传统知识运用过程中的思维局限性,在根本意义上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5结语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4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已加强了有关医患关系的教学内容,但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还比较滞后。综观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很快,无论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还是教育内容都在不断完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为我国的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继续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譬如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知识教育为主,教育内容还不全面,系统性也有待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待创新。同时,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中更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医患关系教育,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这可能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2加强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对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了危害,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矛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改善和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患的互动关系中,医护人员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医护人员是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的一个关键,通过继续教育,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有了正确认知,并能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他们处理、应对和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会有明显提高,这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其心身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其医疗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维护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我国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顺利推进医疗改革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推动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缓解医患冲突,化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矛盾,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非常重要。

2.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鉴于医患关系问题日益严重,医患冲突的危害越来越大,同时医护人员在医患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在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中迫切需要加强医患关系教育。很多研究提示,医患关系紧张与医护人员密切相关,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与状态、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等因素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如果医护人员仅仅提高了医学知识和经验,而忽视了医患沟通、人际交往、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等同样重要的问题,那么其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及其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医疗服务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长期在医患关系紧张环境下从事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职业,医护人员心身健康容易受到损害,而且更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其结果将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多,所以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迫在眉睫。此外,前文已论述了继续医学教育未重视医患关系教育,当前的继续教育更注重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缺乏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此,非常需要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

3在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建议

由于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医护人员与医患关系紧张有密切关系,而且继续医学教育中医患关系教育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建议:

3.1重视医患关系继续教育,改善医患关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继续医学教育偏重于在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医患关系的教育。在医学科技不太发达的过去,医患关系问题尚不明显,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在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护人员仅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并且很难跟上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步伐,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当今合格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心理健康状态、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这些方面的缺乏势必影响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会限制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所欠缺的,继续医学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医患关系教育。此外,长期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对医患关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仅仅在近几年医学教育才开始关注在校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教育,而且课程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这就导致现在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医患关系教育和训练,而即将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也需要全面系统的医患关系教育,以便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医患关系,因此,更应重视继续教育中的医患关系教育。

3.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5

对31个欧洲国家的调查显示:7个国家(芬兰、冰岛、挪威、瑞典、比利时、法国和匈牙利)的所有医学院校建立了老年医学系。而16个国家(波兰83%,意大利71%,斯洛伐克67%,瑞士60%,土耳其55%,立陶宛50%,荷兰50%,塞尔维亚50%,捷克43%,英国39%,西班牙36%,丹麦33%,保加利亚33%,乌克兰21%,爱尔兰20%和德国16%)的部分医学院校建立了老年医学系;其余的8个国家没有老年医学系(奥地利,希腊,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斯洛文尼亚,卢森堡和马尔他)。老年医学被认可是独立专业的国家有16个(芬兰、瑞典、比利时、法国、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捷克、英国、西班牙、丹麦、保加利亚、德国、马其顿和马尔他),且这16个国家中的13个国家同时认可老年医学护理专业;老年医学被认可是全科医学或内科学亚专业的国家有9个(冰岛、爱尔兰、挪威、波兰、瑞士、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和乌克兰)。而其余的6个国家(奥地利、希腊、爱沙尼亚、摩尔达维亚、斯洛文尼亚和卢森堡)不认可老年医学专业或亚专业[4]。

2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

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在12~13年的初等教育后,组织了6年制本科生的医学教育。通常是,医学生先学习3年的临床前课程,重点学习基础医学,接下来学习3年的临床课程,重点学习临床医学。在调查的31个欧洲国家中的25个国家(81.1%)在非老年医学系或专业的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老年医学教学。其中,9个国家(芬兰、挪威、瑞典、立陶宛、法国、冰岛、意大利、西班牙和斯洛伐克)开展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是必修课;16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匈牙利,荷兰,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波兰,瑞士,捷克,英国,塞尔维亚,土耳其和乌克兰)开展的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是选修课。而剩下的6个国家(保加利亚,希腊,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和斯洛文尼亚)没有开展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另外,仅7个国家在其所有医学院校中开展了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绝大多数国家的医学院校自己独立设置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课程,仅2个国家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课程是按照欧盟建议的核心课程来设置的。且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的平均课时数相差很大,挪威教学课时数最多(100个课时),而爱尔兰,卢森堡和土耳其教学课时数最少(不到10课时)。通常在医学本科生第4至第6临床学年时进行老年医学教学。近50%的教师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16个国家组织了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临床轮转实习,且其中11个国家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临床轮转实习是必修课[4]。

3研究生的老年医学教学

在调查的31个欧洲国家中的16个国家(芬兰、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匈牙利、荷兰、爱尔兰、意大利、马耳他、波兰、西班牙、捷克、英国、立陶宛和斯洛伐克)的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只由老年科医师组织领导;而另外的6个国家(德国、冰岛、瑞士、土耳其、乌克兰和塞尔维亚)的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由老年科与内科医师共同组织领导。其余的9个国家(奥地利、保加利亚、丹麦、希腊、卢森堡、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和斯洛文尼亚)没有开展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16个开展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的国家规定了老年医学的课程。13个国家规定在教学结束时必须通过考试。考试通过后,9个国家的研究生可获得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8个国家规定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到期后,要想继续持有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还必须重新通过必修课考试[4]。

4老年医学的继续教育

在调查的31个欧洲国家中的18个国家(芬兰、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匈牙利、荷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波兰、瑞士、捷克、英国、立陶宛、斯洛伐克和乌克兰)可提供终身的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其中10个国家规定要强制定期检查验收老年医学继续教育证。而剩下的13个国家(瑞典、挪威、保加利亚、丹麦、西班牙、冰岛、希腊、土耳其、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没有开展老年医学的继续教育[4]。

5老年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

欧洲建立了较多的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在综合型医院中常常设置有老年病科,这为老年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及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条件[4]。

6欧洲老年医学教学和学科发展现状对我国老年医学教学和学科发展的启示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慕课;医学生;课前预习;假期学习;医学高校;医学教学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式的网络课程[1]。2013年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2],初期国内大部分慕课平台开放各学科课程,随后陆续出现针对某一个领域的慕课平台,例如针对医学教育的人卫慕课平台。慕课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即其课程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3],用户有免费参加课程,获取课件等的权利,部分课程对完成学习的学院颁发认可证书。同时慕课的课程规模大、范围广。学习者可以自行选择慕课学习课程,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是慕课的特点之一。此外,慕课的课程视频时长短,重点突出,保证观看者高度注意力,同时方便用户利用零碎时间学习[4]。

1慕课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1.1提升大众健康素质。慕课受众面广,专业性强,可以成为提高公众健康认知与素质的重要手段[5]。相较于通过自媒体、搜索引擎等获取健康知识,尽管慕课平台大部分课程是面向医学专业的课程,有一定专业门槛,近年也在逐步开放用于选修的医学类课程。这类型慕课可以为大众提供专业可靠的医学知识。如南方医科大学开设的《针灸百日通》等课程,该类课程门槛偏低,讲解通俗易懂,由医学高校开设,是科普医学知识,增强大众健康知识的有效手段。1.2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慕课提供的线上视频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方法,时长较短的单元视频便于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6],获取领域进展,弥补或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研究表明,当下继续教育产业投资较少,慕课是一种经济且方便的继续医学教育手段[7]。1.3医学生学习的新模式。近年慕课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以及相关建设在快速推广与发展[8]。医学教育慕课平台日益增多,国内各高校是临床医学类课程的主要机构。慕课的出现为临床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质量的进步,包括促进建成专业团队、提升用于加强传统学习方式和培养领导力的问题驱动教学法[9-10]。相比灌输性的传统课堂,慕课更适用于内容庞大、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教育。一方面,慕课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提供方便、最新的医学领域知识。另一方面,医学教育注重疾病疗诊、病患理解等过程,医学院难以在理论学习阶段提供充足的实践性资源,同时长时间的理论讲解往往陈旧、枯燥,慕课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融入三维立体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医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11-12]。

2医学生课前预习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课前预习对于大学课程学习十分重要。高校医科课程知识体系繁杂,内容多,专业性强,提前熟悉学习内容利于对专业知识更好的掌握与理解。首先,对于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科目多,课时多,且需要在课后理解记忆学习内容,无疑需要大量精力。其次,临床医学交叉学科多,科目间联系紧密,例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科目与临床科目的桥梁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建立在组织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上。最后,部分医学课程需要团队导向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预习是TBL不可缺少的部分[13]。以局部解剖学为例,课堂上以团队实验为主,老师的讲解仅占课堂时间的少数,医学生要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必须课前进行预先学习。假期作为学期间的空档期,是巩固已学科目,预习未学科目,并建立学科联系的黄金期。传统的预习模式下,医学生会选择在假期通读课本。尽管能在充足的假期时间内对课程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效率和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一方面,课本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临床及实验操作性知识为课本文字表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倍感疲劳与枯燥,且理解浅薄,印象不深。另一方面,课本中的知识详尽,内容平铺直叙,若欠缺引导,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整体框架,有时会在非重点的知识上停留过久,效率低下。鉴于慕课免费开放、重点突出、课程时间短等特点,可以应用作为医学生假期课前预习。

3慕课作为课前预习资源的优势

3.1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将来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工作的医学生尤为重要。慕课引导医学生探究性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14]。学生可以利用充足的假期时间,比对同一科目不同高校或机构的课程,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授课与教学模式,不仅保证了预习过程的高质量,还满足了学习的个体化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比对不同模式教学的同一科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当不同来源的资源获取出现偏差,鼓动学生边预习边思考,查询依据,做出判断。对比接受“灌注式”的传统课堂教学后再回顾理论知识,假期在线上自主获取学习资源,探究实际应用,更能激发医学生创造性思维,将开阔创新思维运用于日后临床或科研研究。3.2利用零碎化时间,提升假期时间利用率。在传统预习方式下,医学生面对课本往往漫无目的地阅读,通读书本中的内容后,不仅没有把握总体框架和重点内容,并且缺乏反馈,无法充分了解自身的掌握程度。慕课将每一节浓缩为10分钟左右的视频[15],老师对重点内容着重讲解,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各科的学习目的与逻辑框架,起到了良好的预习效果。此外,部分课程配备章节作业或课堂小测[12],题目数量适当且贴合要点,学生在观看课程之后进行练习,能及时对自身的掌握程度有初步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重点的理解。最后,假期往往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安排,慕课精简的课程时长与安排,便于学生在零碎时间完成预习任务,提高时间利用率。3.3建立基础学科联系,提升校内学习效率。医学科目的安排层次分明,联系紧密,基础医学科目和临床医学科目有纵横融通。如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过渡到诊断学、内科学等,随着层次的上升,学习一门科目所需要的基础课程支撑越多,基础医学知识的牢固是保证临床科目学习效率的关键。慕课涵盖各科医学课程[14],对重点知识提炼讲解,便于医学生在假期做到温故知新,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此外,通过慕课在假期作为课前预习,医学生可以对不同学科层次预习,理解器官—系统模块整合,为下一学期的科目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而提高校内学习效率。

4医学生基于慕课的预习模式选择

医学生将慕课作为课前学习资源,可有三种预习模式供参考。其一,学校教师充分利用“人卫慕课”“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等慕课平台,挑选符合本校教学方向的慕课资源,制定合理预习方案与方法,引导学医生假期自主学习;其二,医学生可咨询高年级学生,获取各学科的学习建议与方法,根据需要获取慕课资源;其三,医学生通过学校教学大纲、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等文件,自行制定合理计划,根据大纲重点利用慕课资源,充分发挥慕课的灵活性。

5建议

鉴于慕课在医学生假期预习的应用价值,将来可以通过各方努力,使慕课学习更加契合医学生假期课前预习需要。一方面,教师挑选慕课课程的同时对医学生的慕课学习给予指导。对于同一科目,慕课平台往往有多个高校机构的课程。由于学生所在院校在课本、专业的教学大纲等会有所出入,在选择线上课程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在假期课程安排、教学方向等,亦可挑选合适慕课资源,给予学生明确预习目标,指导预习方法,以将学生的预习效果最大化,贴合开学后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慕课将自身课程定位于专业课余的学习补充,课程开设时间多在医学院校开学之后,视频更新趋于与学校教学进度同步。然而对于通过慕课进行假期学习的医学生,线上开放时间与自身预习时间不同步。即使可以观看课件和课程,亦难以进行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等操作,计划性与参与度低,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慕课平台以及高校机构可以开放假期学习用途的课程,提升医学生假期学习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岳梅.慕课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61-63.

[2]蒋媛静,罗宁,张永全.基于MOOC教学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25-27.

[3]张婷.医学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56-58.

[4]杨淼,杜菁,张楠,等.慕课与继续医学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275-278.

[5]GoldbergLR,CrocombeLA.Advancesinmedicaleducationandpractice:roleofmassiveopenonlinecourses[J].AdvMedEducPract,2017,8:603-609.

[6]刘瑶瑶,高四川,殷翔,等.骨科住培医生MOOC教学平台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21-23.

[7]SetiaS,TayJC,ChiaYC,etal.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for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whyandhow?[J].AdvMedEducPract,2019,10:805-812.

[8]GongZ.ThedevelopmentofmedicalMOOCsinChina:currentsituationandchallenges[J].MedEducOnline,2018,23(1):1527624.

[9]林凡,张雪丽,董逢泉,等.翻转课堂结合MOOC的教学模式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8):725-726.

[10]黄珊,尹晓然,易晓青.MOOC+数字徽章技术在一流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6):1-3.

[11]ZhaoF,FuY,ZhangQJ,etal.Thecomparisonofteachingefficiencybetweenmassiveopenonlinecoursesandtraditionalcoursesinmedicineeducat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nnTranslMed,2018,6(23):458.

[12]杜慧,尹思,杜恒,等.我国临床医学MOOC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5):523-528.

[13]KohY,RotgansJI,RajalingamP,etal.Effectsofgradedversusungradedindividualreadinessassurancescoresinteam-basedlearning:aquasi-experimentalstudy[J].AdvHealthSciEducTheoryPract,2019,24(3):477-488.

[14]PickeringJD,HenningsohnL,DeruiterMC,etal.TwelveTipsforDevelopingandDeliveringaMassiveOpenOnlineCourseinMedicalEducation[J].MedicalTeacher,2017,39(7):691-696.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7

1历史教师角色定位

从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各阶层对教师这一角色虽然在概念和印象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是有共同特性的。所以说教师也就是在这种相对统一的社会规范和期待中,践行着教育教学应有的责任。而新的教育技术及教育观念之下,无论是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还是教育技术,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内外的学者对新型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能力要素的构成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医学院校的教师,尤其作为特殊的群体而践行着自己的角色,临床教学直接影响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临床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医学院校有一群有自己独立专业知识范畴的专业者承担着医学教师的工作,但是这个群体主导人员又没有师范背景,就目前的医学院校来说医学院校的教师都是经历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培训后就上岗执教[2]。这些医学院校的教师身份贴上了“了解学科知识的人”“有教师专业行为的人”“态度和善的人”等。普通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懂医学专业知识,专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又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培训,而医学院校的教师则是融合了这两个专业特点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师定位在教与授,实际上是要实现教育主体从“教”到“学”、从“学会”到“会学”这一新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的教师更为重要,在培养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培养,确保培养质量[3]。医学特有的专业知识不是简单幻灯片的罗列,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研讨一个病例那么简单,整个医学的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过程,不能只认识星星而没有看到天空。很多现代医学院校的教师授课的模式,是“切蛋糕型”,医学院的教师被分配了教学任务,医学院校的教师被当成任务去完成,在教师看来任务完成了,学生听课了,但实际上,学生只看到了一个“点”,而日后医学所从事的职业是“面”,所以现在一些教育的先行者已经试图在改变整个教学进程,即所谓的“整合医学”,在现今的形势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新形势新观念的熏陶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做出适度调整,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整合和更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了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4],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学生。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逐渐形成一名合格的医生[5]。

2现代教师角色切换

现在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从“教”到“学”,从“传道授业”到“解惑”其目标是为学生自主发现和构建问题创造环境,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学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从整体的角度设计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做到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代教师大多采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慕课(MOOC)、PBL教学法[6]、讨论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进程发生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也逐步进入了改革和创新的阶段。教育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能动性,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7-10]。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新的教育内容、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师生关系都应该根据新的时代进行重新界定,教育是兴邦,是百年大计,医学是治病救人,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培养出来的医学生质量。而在医学院校中常常提倡的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模式,这就导致了临床学院教师在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工作环境中要投入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11]。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12]。既要求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作为好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疼,而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其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正确认识,就显得尤为关键。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对保证培训质量至关重要,对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上独立的思考,这时就有人提出,教师角色也应该进行转变,不应该在与过往相同,应适应新的变化。那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也随之有了新的界定。

3医学院校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线下教育”的兴起,传统教师所代表的传统教育似乎受到了影响。然而,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点,是线下教育所无法复制的;此外,传统教育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爱,也是电子机器无法模拟的。凡此种种,对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师,业务水平一定要高。要在学科水平上博学强识,上课的时候能旁征博引,不仅体现学科的专业性、连续性、系统性,也要使用新病例、新病情,融入“融入现代的元素”那么这种讲课的效果就像电影“彩蛋”一样,学生更愿意去挖掘背后的东西,医学生只要掌握这种方法,便会通过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自己将要遇到的新问题、新麻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一直学习[13]。学生感兴趣了,医学伦理、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医学院校的教师就真正做到了“领路人”。未来的教育很可能是孩子在线上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来到线下进行实操,但无可否认的是,作为基础知识的敲门砖,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作为医学高校本身,应当为医学教师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各种师资培训。因此,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14]。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种下很好的“因”得到很好的“果”。

总之,我们已经认识到,变化的时代需要变化的教育,变化的教育需要新型的教师。曾经使前人心满意足的旧概念,已经不足以满足新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这一角色重新定位及教学能力的研究,是积极探讨现代教师成长、发展的方向,更是为教师的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教学形式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萍.建立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制度的思考[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5):510-511.

[2]李金芯,余峰,廖仕翀.临床教师对教学培训需求调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6):11-13.

[3]李娟,江敏,陈鸿雁,等.临床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31-33

[4]吴玲玲.C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5-26.

[5]惠岗,赵卓,刘路路,等.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756-758.

[6]田晓波,金静.C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5):750-752

[7]冉青,郭琦.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3-14.

[8]程学英,钟丽珍,王剑锋,等.多媒体、PBL等相结合在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9-20.

[9]揣侠,赵艳,刘伟,等.PBL与L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5-17.

[10]冯明亮,胡栋礼,李洁.CBL结合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4.

[11]崔立然,徐浩,孙茂林,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52-53.

[12]万宝俊,谭飞,万爱华.促进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2):122-125.

[13]张丽红,章培军,郭敏芳,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8,24(3):336-338.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继续教育;乡村医生;培养模式;优化;医学教育;卫生

服务目前多采用普通医学院校的模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该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乡村卫生人员,没有结合到乡村卫生人员的实际需求,因此导致继续培养教育乡村医师的目标难以实现。本次课题对培养教育乡村医师的模式进行了一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并优化当前阶段继续培养教育乡村医生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乡村医生只有真正达到中专水平以上并得到系统的有效培训学习之后,才能在农村基层的卫生保健单位岗位中胜任,面对常见病、地方病以及多发病等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治,进而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护农村生产力以及对农村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出有效的贡献。

1教学目标与模式

目前乡村医生培训的部门是医学院校,院校当中有先进的教学医疗设备、雄厚的师资队伍以及完善的实习基地,具有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因此可以作为对乡村医生进行培养的主要基地。医学院校应当研讨适用于乡村卫生人员的有效培养模式和方案,在设置课程时,结合乡村卫生人员的特点,立足基层进行培养,构造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出可以开展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医生,为基层培养输送实用型和综合型的卫生人才。首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乡村医生,采取成人教育脱产、业余培训等多种途径结合进行培养,针对在职从医人员定向招生,辅助乡村医生能够顺利取得资格认定和职业认定,不但能够提高其学历,同时也能有效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在建立相关培养乡村医生的课程体系时,应当以全科医学为主,其重点在于突出全科医生培养的目标,加强乡村医生在心理学、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重视预防性医疗工作,将治疗性工作作为辅助,转变原有模式,转向以保障人群健康为重心。加强对于专科病、突发病的急救知识以及合理处置院前医疗环节的能力,重视临床技能,强化中医基础知识,中西医结合对多发病、常见病进行诊治以此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的提升,降低农民在医疗上所投入的费用。然后,大胆的改革并完善现有的培养教学模式,建立灵活的弹性学制、选课制、学分制以及部分课程免修制的管理方式,在对培养管理乡村医生的过程当中注意解决工学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2研究思路与方法

各种与医学教育相关的研究均认为德国教育模式中“在工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双元制模式职业教育方式有着较高的价值,原因在于医学是一门有着极高实践性的学科,医学教育拥有服务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的特点。在进行医学教学当中应当结合目前我国在对于乡村卫生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现状来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加强和改善,强化训练基本技能和操作,提高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1)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可通过在职学历教育以及在岗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模式得以提升,转变原有的非学历教育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模式,转向为继续教育如在职学历教育、在岗培训的模式,从以培养数量为主到以质量培养为主,从培养中专水平到学历向上发展,从知识培训到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

(2)因人施教进行分层、多形式结合应用的培训,以理论知识的巩固、实践技能的强化培养以及运用现代诊疗手段作为主要教育内容,集训卫生人员对于医疗文献以及科研方面的写作能力。针对上述提出的培养体系并借鉴以往培训乡村医生的经验,以实际当中乡村医生岗位的性质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层次、阶段性的教学内容。①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已经接受并完成了正规系统教育的乡村医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模式,以学习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有效计划针对乡村医生进行阶段性的培训,分批轮训乡村医生。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普及,农村初级卫生技术的学习和推广,塑造全科医疗的思维方式,提高应对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在岗的乡村医生应该每隔1年或2年接受一次短期的培训,利用提前报计划、登记记录、建立档案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连续性。②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乡村医生接受完在职培训后进行相关的测评,以此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进行总结。

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习效果,考核接受培训的人员对于内容的熟练程度,能否对于操作技能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从综合素质评定、理论测试以及实践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二是行为变化,考核受训者在实际操作当中是否应用到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是否对于工作岗位有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的形式。

3结语

为保障农村卫生事业达到长期有效的发展,最好的措施是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以及业务水平,继续教育能够保证乡村医生在短期时间内接受医学的基础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从医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全科医学知识水平,只有从医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得以提升才能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嘉晋,李鸿鹤,王子薇,等.辽宁省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48-50.

[2]王宇,梅继文,王宏伟,等.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381-383.

[3]张琼,张凌琳,郑巧,等.儿童口腔科继续教育医生临床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2.

[4]曾学清.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应用型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76-179.

[5]赵慧.三位一体乡村医生“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252-255.

[6]唐青.福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24-125.

[7]孙鹏.基于慕课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152-153.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9

**年工作回顾

**年是“**”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并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厅党组和厅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省卫生科教系统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科教工作的全局,上下齐心,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及全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确定“**”卫生科教工作方向

**年3月,召开了全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姚志彬厅长做了重要讲话,黄小玲书记作了《树立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我省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期间我省卫生科教工作,部署了“**”卫生科教工作,制定了《**省“**”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省“**”医学专科建设计划》和《**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会议确定我省在“**”期间卫生科教工作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统筹区域发展,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关键技术攻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医学科技竞争力;加强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坚持科教工作与疾病预防控制相结合,坚持科教工作与临床相结合,坚持科教工作与推广适宜技术相结合。

一是以加强专科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医学技术整体水平。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左右重点专科,50个左右特色专科。

二是以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组织重大项目攻关。重点加强八大重点领域研究,包括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和应急能力研究,重大慢性疾病的基础、防治与控制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农村适宜技术研究,老年性疾病防治的研究,环境、职业危害和伤害防治技术研究,出生缺陷防治研究以及注重现代科技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

三是以实施“**”卫生人才规划为动力,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以项目为龙头,以学科为依托,力争培养全国著名专家(医学院士)2-3人,培养各类学科带头人500名,逐步建立学科、年龄结构合理的卫生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全科医学人才、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毕业后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以及健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建设。

二、加强医学科研课题管理,提高卫生科研质量

组织**年度**省医学科研基金的申报、评审及**/**年度课题的后期管理工作。**年共受理课题申报938项,按专业分为15个学科组进行评审,经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及查新结果,总立项487项(占总申报数51.92%),其中立项资助课题289项(占总申报数30.81%),立项非资助管理课题198项(占总申报数21.11%),资助总额为260万元。立项课题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主要资助应用型研究,兼顾地区(单位)与专业分布。

贯彻落实我厅《关于加强**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后期管理的通知》(粤卫〔2004〕69号),对科研课题的结题、延期严格把关,督促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所属单位立项课题的管理,对不按要求完成课题的个人或单位实行暂停受理或限额受理的措施,该项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据对已到期结题的**/**年度基金课题结题统计,两年的申报结题率分别为82.09%、86.84%。批准结题率分别为64.37%、70.04%。

三、卫生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年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杨培增教授等完成的《葡萄膜炎发生及慢性化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学清教授等完成的《肾小球疾病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医学专业获**省科技奖拟奖项目共86项,占总拟奖项目的29.66%,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6项。中山大学获得各类科研基金近1亿元,其中国家863计划6项。申请“**”国家支撑计划有了新突破,省人民医院以牵头单位获得“**”国家支撑计划资助项目3项,其中2项为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共获得院外资助额为1411万元,同时获得**年度**省科技奖拟奖项目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这也是省人民医院近15年来首次有可能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

四、依法规范生物安全管理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24号令),加强我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二是加强卫生系统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授课内容和要求,对全省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至**年底,完成了全省21个地级市1369名技术骨干的培训。三是开展申报实验室,积极督促各列入国家计划内的实验室进行申报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工作,并做好临时启动省CDC的BSL-3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向卫生部推荐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根据《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推荐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评审专家的通知》(卫科教实验室便函〔**〕123号)要求,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申报,共向卫生部推荐专家19人。五是依法做好禽流感死者尸解标本的管理;布置落实了全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调查工作;加强我省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发生生物安全事故。

五、依法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一是认真组织申报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为进一步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校验实施细则的通知》,做好省内培训基地的申报。目前我省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两家机构获批准为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获批准为卫生部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

二是组织受理医疗机构申报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年受理5家单位申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我厅组织专家对5个单位进行初审,出具初审意见后,上报卫生部,卫生部组织对这5个单位的现场评审工作,其中3家机构获准试运行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三是严格把关,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年组织有关专家,严格按照标准,对第三批申报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25所医疗机构进行评审,除2个单位因故申请取消评审外,共有9所单位获准正式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试运行一年的3所,校验基本合格1所,未通过10所。

六、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张德江书记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的指示精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组织实施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我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资助总额达800万元。根据资助项目要求制定了《**省部分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试点实施方案》。该培训项目简称“6161”工程,培训全省卫生管理干部600名,清远、揭阳、云浮三市卫生院业务骨干1000名,乡村医生6000名,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该项目于**年11月11日全面启动,并顺利举办了农村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清远、揭阳、云浮三市和全省70个经济欠发达县(区)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包括人民医院院长、中医院院长和妇幼保健院院长),以及清远、揭阳、云浮三市乡镇卫生院院长等培训及内儿科业务骨干、预防保健业务骨干培训班。通过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卫生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

七、开展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督导

为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和专项经费的落实,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根据《关于印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督导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05〕43号)要求,我处委托**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于**年11月份组织专家对承担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的19所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实地督导,重点督查经费落实情况及培训质量。通过督导,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技人员培训质量,推动我省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八、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评估认定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及社区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卫办〔2005〕58号)要求,我厅于**年5月下旬组织专家分3组分别对我省21个市申报的29个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80个临床实践基地和109个社区培训基地进行了系统的评估。通过评估,全省认定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25个、临床实践基地76及社区培训基地88个,初步建立了**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到目前为止,培训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师资626人。

九、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评审工作

为推动我省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建设,转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1**号),并向卫生部申请作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根据卫生部《通知》精神,认真组织我省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共申报447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其中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31个,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16个。向卫生部推荐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436名。**年11月,卫生部组织全国90多名专家,对省人民医院等9所医院153个专科、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了评审。通过卫生部评审成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普通专科71个,亚专科66个,通过率89.5%,其中省人民医院普通专科15个、亚专科16个,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普通专科13个、亚专科15个,附属二院普通专科11个,亚专科8个,附属三院普通专科9个,亚专科6个,附属五院普通专科1个亚专科2个,光华口腔医院口腔科和眼科医院眼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专科11个,亚专科14个,珠江医院普通专科9个、亚专科5个。通过评审,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的程序、方法和重点,锻炼了我省的专家队伍,为我省进一步做好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鉴于我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取得的经验以及在专科医师基地评审中取得的成绩,卫生部批准我省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

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继续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定了《**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认真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审批、立项及后期管理工作。**年获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62项,公布省级项目504项。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年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积极组织编写继续医学教育教材。我处与厅应急办共同组织专家编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9个分册,该系列教材纳入省人事厅全省继续教育教材,作为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必修课。

根据卫生部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筛查培训工作的要求,举办了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筛查师资骨干培训班,共230人参加了培训,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诊断、报告、采样送检工作,提高我省医疗卫生队伍防治不明原因肺炎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卫生保健专业学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问题,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参加医护资格考试问题的通知》(粤教职〔**〕70号)。根据此文件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9月会同教育厅和中医药局主持召开了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通报会,并下发了会议纪要,解决了近两万名学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问题。

组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估认定,目前全省共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166个,其中高校直属附属医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9所,教学医院90所。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年全省认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组织5134名住院医师参加全省统考,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2415个,合格率为43.8%。

**年卫生科教主要工作

**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我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重点部署,加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纵深发展,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确保卫生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效,为促进和谐**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卫生科教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今年全省卫生工作重点,坚持卫生科教工作为卫生事业服务的方向,突出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两条主线,围绕知识更新、技术流动、成果转化三个中心环节,构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科技支撑、成果推广应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四个体系。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及远程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

一、开展“**”期间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的验收工作

为培育**省医学专科优势,提高我省医学科技竞争能力,**年省卫生厅开展了省医学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工作,经过单位申报和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等18个医学重点专科,**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等29个特色专科,经过4年的建设,我省医学专科水平明显提高。根据《**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方案》的要求,今年将对“**”期间**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省卫生厅将下发有关验收的《通知》,请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各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进行检查验收,将验收情况作为评选“**”**省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年全面启动“**”**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工作,发挥医学专科在重大疾病、疑难病防治的中流砥柱作用,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使我省的总体临床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通过优化布局与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重点专科,50个特色专科,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各具优势(特色)的专科点群,扩大覆盖面,缩短服务半径,使人民群众能就近得到较先进的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发挥专科示范作用。

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医学重点领域的研究

卫生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建立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优化创新的政策与环境,提升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据卫生科技发展的规律,紧密围绕我省卫生实际需要,抓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这一关键环节,在明确我国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构建创新体制和长效机制。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大疾病为工作重点,以影响广泛、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重大疾病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的研究、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防治的研究,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治研究,老年相关疾病的干预控制研究、重大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的识别技术与干预措施研究、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农村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防治研究等,认真组织科技力量攻关,努力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降低出生缺陷和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四、认真组织“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的申报工作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

卫生部从**年开始设立“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重点开展卫生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要求体现行业科研的特点与重点,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衔接,避免重复交叉。专项只设项目层次,不分解。项目采取招标或择优委托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要求:以需求为基础,以任务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面向健康共性问题、解决行业实用技术、促进卫生科技发展。国家已立项的支撑项目、863、973、重大专项等项目,不得重复申报。重点加强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相关医学类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应用技术、循证医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申请培育性的项目为973项目打基础。请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组织申报,将申报材料于**年6月20日前报卫生厅,由卫生厅汇总后,统一向卫生部申报。

五、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卫生工作者健康的大事,各级卫生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负责。要从强化人员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分工责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做好硬件建设、加强审批和监督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我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一)加强BSL-3实验室管理:继续抓好我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敦促我省列入国家发改委规划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申报及监管工作。根据卫生部**年第50号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做好实验室活动的审批申报管理工作。

(二)做好自查和督查工作:今年全省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工作,同时,为配合卫生部每年两次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根据自查的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督导方案,对全省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做好BSL-2实验室备案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第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市级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我省将启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地级市卫生局负责辖区内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备案工作,省卫生厅统一备案格式及数据管理。

六、进一步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目前,我省共有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衍生技术医疗机构11所(其中4所试运行),开展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1所,设置人类精子库1所,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29所(其中5所试运行)。

为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的管理,一是制定规划,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年制订**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规划,严格申报、审批管理。二是规范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申请、校验、变更、注销等管理,从**年8月起,凡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申请、校验、变更、注销的医疗机构,按照行政许可要求,进入**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由**省卫生监督所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发证。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和体系。**年起试行启用夫精人工授精年度报表软件,辅助生殖技术及精子库均实行年报制,使该项工作的管理步入科学化、程序化、动态化、规范化的管理渠道。

七、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

加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是发展农村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完善我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技术推广体系与模式,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探索面向农村和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促进卫生服务协调发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方便群众就医,增进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年起,卫生部将在北京、河北、辽宁、**、广西、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适宜卫生技术进社区工程”试点活动,我省将在广州市、深圳市六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选择2个示范区作为全国的试点单位,重点加强高血压防治技术、规范用药技术、冠心病防治技术、血栓防治技术、心脑血管病社区管理技术、以及心脑血管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症干预技术的推广,请广州、深圳市各选择1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开展试点工作。

同时,省卫生厅将从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及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选取优秀的适合基层推广的项目在全省推广。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大对技术引进、推广和应用工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采取有效方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卫生科学普及工作,把防病治病的科技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八、继续加强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才培训

继续组织实施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我省的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完成清远、揭阳、云浮三个试点市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训任务,并在项目完成后组织督导组进行评估,保证该项目做好做实,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培训全省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干部以及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通过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干部和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的基本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健康促进、保健康复等技术水平,努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救治条件,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九、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

为加强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2年下发《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和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工作的通知》(卫科教高发[1996]第116号)精神,1996年成立“**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委员会,开展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工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规范我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20**年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附属医院设置、教学医院设置和毕业生毕业实习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申报、评审和管理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全省拥有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9所、教学医院90所,基本满足我省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拟与省教育厅、中医药局联合召开**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工作会议。总结10多年来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工作经验,规范临床教学基地工作管理工作,修订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办法,组织制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标准,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十、进一步加强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落实国家和省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划》,重点建设2~4个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5~6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在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预防保健等领域遴选一批有学科优势、内容好、质量高的项目,重点扶持。定期对各地、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编写出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必修科目系列教材,重点抓好卫生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员培训。研究和探讨面向农村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有计划地组织一批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专题讲座到农村基层举办。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今年组织对各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认定,组织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课统考,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加强卫生科教管理人员培养,提高卫生科教队伍管理水平。

十一、大力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的意见,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岗位培训,加大社区卫生人才岗位培训力度,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开展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市积极探索规范化培训模式。继续健全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探索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新方法、新途径。举办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班,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十二、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试点的工作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的医学文献信息收藏和医学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促进教育职能发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图书馆收藏医学书籍、专业文献等,是培养高医学临床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服务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构建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需要加大经费投入,要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多形式开展读者培养,提升图书工作人员的认识,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从多方面高质量地服务医学教育。(一)建立经费保障组织。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在学校层面组织建设图书信息管理委员会,负责经费的预算和申请,在成员构成上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组员可由各院系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以及国资、财务、审计、后勤保障等行政部门构成。委员会根据图书馆提出下年经费预算计划,讨论分析其合理性与针对性是否符合学校当前发展需要,形成经费计划,申请下年拨付。图书信息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讨论年度经费计划为定期会议,讨论临时项目为及时会议。这样通过代表全学校各部门意见的经费申请容易得到保障。(二)优化馆藏结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就必须建设适合医学教育的馆藏结构。首先,要针对学校当前的发展情况、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资源基本建设,医学院校主要以医学教学为主,在进行书籍的采购和筛选时,要将医学相关的书籍作为主要采购内容,从而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其次,要围绕重点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对于学校重点学科,在资源采购上予以倾斜,以保持重点学科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和特色性。再次,要深入挖掘读者需求,积极与教师交流和沟通,了解师生的需求,选取更多专业性强的书籍,并且要了解学校的新增专业,及时补充采购新专业所需书籍,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服务,确保图书馆内的藏书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要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资源采购时要根据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并进。建立适合医学教育的馆藏结构就是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符合专业发展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全方位为学校的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1]。(三)加强馆员能力培养。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是服务医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的质量。加强馆员能力培养,首先是要从思想上树立“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为读者一切”的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其次要培养馆员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整合馆藏资源,完成资源推送的能力[2]。馆员要充分掌握医学院校的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时更新推送的馆藏书籍信息。再次,要加强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沟通技能。最后还需要培养馆员要操作利用计算机能力,并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总之,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只有提高馆员素质、提升馆员服务水平,才能适应服务医学教育的需要。(四)创新检索教学手段文献检索课是图书馆的传统教学科目。在培养学生检索技能时,教学手段要创新,既要具有理论性和方法性,又要具有实践性[3]。文献检索教学时,第一必须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模拟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各步骤,运用“养成式”“现场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4]。第二必须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内容体系。既要有传统的图表法、比较联想法、三基法为典型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基于信息素质教育诱发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自主学习;第三构建文献检索课的微课平台。微课教学平台通过微课、慕课等大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在线教学与交流,新颖的学习体验,生动的学习氛围改善了课堂教学质量[5];还可利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让手机成为一件有效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微课测验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授课[6]。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医学教育。(五)拓展服务医学继续教育领域医学院校院图书馆是学校信息集散中心,是从事医疗事业的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是对医学知识有兴趣的社会各界理想的学习之地。要服务好医学继续教育,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图书馆与各附属医院联系的长效机制。建立图书馆与附属医院联系的长效机制,是发挥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可派专人与附属医院医教科对接,定期进行意见交换,加强馆院联系。在文献采购之前收集统计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可以避免采购的书籍脱离临床实际的尴尬局面。2.搭建图书馆继续教育协作信息平台。图书馆要依靠发达的网络交流技术,搭建继续教育信息平台。医务人员可通过平台远程访问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馆员可借助于平台密切与医务人员联系,听取医务人员的建议,也可通过各种及时交流工具实时获取医务人员的所需学习的知识,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该方面书籍,反馈给临床医务人员,有效的满足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知识需求。3.利用循证医学嵌入临床医疗科研。循证医学是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收集整理的大量临床案例是循证医学教育的基础。是临床医疗的重要文献案例支撑。为更好的开展临床科研,图书馆员除了归纳整理书籍外,还需要对书籍资料的潜在价值进行开发利用,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给临床医务人员阅读、学习和研究。4.加快社会化服务步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知识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希望获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愿望日益强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社会化服务。社会上部分行医群体和对医学有兴趣的群体对医学书籍阅读和查询有需求,其应该与校园内部的学生和教师一样拥有查询、阅读图书馆内书籍资源的机会,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增加自身的开放性,不能对繁多的信息资源进行独占独享,要增加社会化服务内容。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过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发展社会化信息服务,丰富服务内容。社会化信息服务并不是单纯的承担社会责任,还是增加社会大众医学知识、疾病预防等知识的教育行为,对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