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措施

时间:2022-07-12 16:27:58

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措施

摘要:以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首先讨论了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的现实意义,再以长三角六所理工科高校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切入点,从教学资源设置、教学平台构建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给出几点改进措施,以期推动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

继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形成、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提高国民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理工科专业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随着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继续教育的缺陷不断凸显,“互联网+”的到来为继续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继续教育网络化成为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为了倡导和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化,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推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所谓继续教育网络化,即采用网络技术实现继续教育教学资源、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1],如图1所示。目前学界关于继续教育网络化的研究较多。从研究内容上看,针对继续教育网络化意义、目标及建设的研究较多。关于继续教育网络化意义,李丛[1]、王志国[2]、张伟远[3]等人分别从社会、个人以及教育方面阐述了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意义;关于继续教育网络化的目标,梁春安[4]、郭雪峰[5]和钞小林[6]等人分别基于继续教育网络化现实情况、长远建设和整体发展展开分析;关于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孙磊[7]、孙六平[8]、杨文武[9]、刘琴[10]等人均从宏观方面对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提出对策。从研究对象上看,宏观上的普通高校占绝大比例[1,11-14],也有个别关于综合性大学的研究[15]。分析发现,现有文献主要是基于普通高校从宏观上研究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及建设对策,研究理工科高校的文献几乎没有,且缺乏微观上的分析。因此,文章选择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其在线学习平台为切入点,从微观上探索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1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意义

1.1缓解工学矛盾,学习自由化

所谓“工学矛盾”,是指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但无法很好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学生大多是在职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常无法按时到学校或函授站参加学习,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作涉及工程项目等专业性工作,岗位替代性较弱,频繁请假进行集中面授的可能性不高。这就导致学生因未按时上课无法完成培养计划,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果,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而网络化教育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比较灵活,在职学生可以根据工作状况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从而缓解“工学矛盾”。并且通过继续教育的网络化学习平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都更加高效。

1.2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优质教师作用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以至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存在于各阶段的教育中,自然也包括了继续教育,理工科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与技术水平差距更为明显。高校继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在不断提升,但是各高校由于缺乏继续教育专职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一般由全日制教育教师兼任,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全日制教学和科研上,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教师面临的科研任务更加繁重,因而投入到继续教育教学中的精力十分有限,无法保证教育质量。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8.37,可以看出高校师生比例已经失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不仅能够促进继续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还能减轻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师资缺乏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教育公平建设。

1.3优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

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赖性很大,在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上几乎脱胎于高等教育,导致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质化,无法满足理工科专业继续教育学生的实际需求。理工科专业的课程难度较大,连贯性强,继续教育学生群体对学习内容的吸收程度不同,导致继续教育效果参差不齐。而网络化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网络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学习能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课程和学习方式,可以重复听课、反复琢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当今社会理工科专业知识更新很快,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出现教学内容时滞,而大数据可以实时更新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专业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内容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发展现状为研究

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现状,选取长三角地区六所理工科高校的学习平台构建状况进行分析。首先,网络化继续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各高校均有独立的PC端教学平台支撑网络化教学,并且部分高校拥有合作的移动学习软件,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自由度,如表1所示;其次,在教学平台中,大都设置了课程资源、课程考核模块,方便学生在线观看学习和检验学习成果;再次,各高校的课程学习中,普遍包含了资源下载、笔记、作业练习以及答疑等功能,从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化教育已经普遍存在于所研究的各高校继续教育中,并且搭建了相关学习平台,从而为继续教育学生自由学习、强化学习提供了灵活的学习环境。但是,在继续教育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2.2.1网络教学资源匮乏

课程资源针对性不强。大多数课程资源来自全日制教学的简单录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于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提升专业技能,实践性强、能够即学即用的课程资源对他们才有学习意义。与此同时,理论课程的低利用率,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优质资源开放度不够。研究发现,部分高校的学习平台需要连接校园网才能使用相关功能,校外访问不够便捷。除此之外,非校内人员无法观看学习平台的课程内容,优质教师的精品课程辐射度不够,无法充分发挥优质教师的作用。

2.2.2教学平台功能不全

首先,教学过程监督不到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对学生的教学监督力度较大。而在网络化继续教育中,学生学习自由度过高,对于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课程检验时会存在一些作弊行为,导致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其教学目标和建设意义。教学模块设置不完善。其次,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在设计学习平台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理工科专业的特殊性。只是设置了较为简单、基本的功能,比如视频学习、课后作业、讨论答疑以及考试等模块,缺乏实验网络化教学,无法提高理工科继续教育学生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存在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块构建不够清晰、重复建设的问题。

3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建设方面的改进措施

为改善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3.1构建教学资源信息网络

继续教育网络化体系离不开网络技术和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必须加大力度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完善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建设。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把现有资源与新资源结合起来,建立统一完整的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信息网络,构建高校继续教育联盟,形成机制灵活、竞争有序的继续教育市场网络大格局。第二,加强与其他各省市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联系,以达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畅通,实现继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网络有效建设,从而建立课程质量高、内容实时有效的现代化继续教育网络化体系。

3.2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网络继续教育学生的学习工具,其平台建设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完善教学平台:第一,增设教学监督功能。所谓教学监督主要从学习进度和课程检验两个方面考虑,加大力度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从而可以统计学生课程学习时间,监督学生结课考试,真正实现网络化继续教育的建设意义。第二,完善实验教学模块。对于参加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而各理工科高校的网络化教学主要还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因此,增加实验操作模块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网页中就建设有实验频道,包括汽车实验、多媒体实验、C语言实验等多项实验课程。

3.3推进网络教育职业化管理

要想实现理工科继续教育网络化发展,专业的继续教育网络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是保证高质高效完成继续教育网络化各项工作的根本基础和有力保障。应当大力引进和培养懂教育、懂网络技术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网络化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网络化建设快速有效发展。在加强继续教育网络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深挖教师引进渠道,积极引进综合型教师,构建继续教育网络化专业型团队;第二,与各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化平台全方位对接,加强交流合作;第三,充分挖掘在职教师潜力,加强网络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第四,培养和引进继续教育理论、平台开发和网络管理专家。总之,要提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质量,必须要做到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大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加速建立高校品牌。

4结论

首先从缓解工学矛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阐释了推进理工科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基于长三角六所理工科高校样本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通过整合对比描述了理工科高校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理工科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资源针对性不强、优质资源开放度不够、教学过程监督不到位、平台功能建设不完善等,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加快建设更好的网络化继续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谢振安 吴澳霞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