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28:00

理工科

理工科范文篇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接受不少于160个学分的教育,不低于60门课的学习,而公共艺术类课程仅仅占其极少的一部分,公共美术类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在最近几年,南京许多理工科高校加大了对公共美术教育的投入,但是实现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里生根发芽乃至蓬勃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市5所普通理工科高校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修艺术课的出发点:35.69%的学生选修艺术课程是出于兴趣,51.78%的学生选择是根据课程性质类别学分的需要,9.2%是随意选择,3.33%是迫于无奈。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看,24.52%的学生能保证全勤,32.21%的学生基本参加、偶尔旷课,有38.64%的学生只是偶尔去,4.63%的学生很少去。而在经常去的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会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干其他的事情,仅有一小半的学生会认真听讲。选修艺术课的初衷直接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程的态度。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本着是否好拿学分、课程轻松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美术素养、全面发展完全没有考虑,选课呈现盲目随意性,这也直接导致理工类院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美学知识是不容乐观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关于改革在宁理工高校美术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公共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2.1设置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目前在宁高校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多数高校将美术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开课数量种类十分有限,没有任何针对性,无非就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美术基础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美术课程的开设,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别,对于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应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开设难易不同的多门课程,有层次、有阶段地设置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可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模块,如:可将涵盖美术基础理论与常识的“美术欣赏”作为核心课或必修课,基本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美术欣赏的基础;一些本身艺术知识稍丰富、艺术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修难度稍大一点的内容,如“书法”、“陶艺”、“美学”作为选修课程,需要一定基础的技能实践课。学生有机会从多个视角接触美术,可按照自身培养需要进行选择。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理工科学生选择公共美术类课程进行最低学分限制。

2.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普遍性、广泛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一些新的内容。如:创意就是可以延伸的一个范畴。创新的关键在于把互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旧事物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事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需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设置课程。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中,应该联系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取舍,灵活地把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在一起,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举办业余书画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受益面;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关于美术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美术作品鉴赏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逐步深入解剖作品的相关知识,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术的欣赏水平,至此,我认为已经达到了针对理工科学生美术教学的目的。

2.4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

首先,提高公共美术课程教师的素质。可通过培育、引进、激励等措施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并要求教师对理工类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来适应综合教学模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和。其次,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要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设置适量的公共美术类教育专职教师编制,依据教学或学科建设需要,还可聘请一些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

3美术公共课程的“有效性”开展建议

3.1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公共美术学科在理工类院校的推广的前提是大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可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宣传公共美术教育,需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并找寻不同学科和美术知识点共同点或者协作点,让同学们知道美术知识不仅能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而其中的专业手法,诸如配色、比例等专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

3.2公共美术课程和理工科专业特色相融合

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研究成果等优势,开发精品课程,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公共美术类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形成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特色。通过对理工类专业内知识架构梳理,提炼适宜专业范畴内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力求所学美术知识能够在学生专业学科进行相互促进,提高学科建设的创新性。如,学市场经济的学生了解一些产品包装设计,机械专业的学生了解“黄金比例”、人体工程学,他们的作品与成果将会更具创造性、智慧性。其次,立足服务理工类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公共美术教育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在实践中。建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构,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规范、管理及沟通措施,积极和各理工类专业教研室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及专业意见,服务好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工作,促进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良性、共融发展。

3.3公共美术课程和地方特色相融

合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精彩,使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南京物产丰富,自身自然环境、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丰富的民间工艺、建筑、雕塑等为高校公共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文化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3.4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高校自身配备的艺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美术厅、图书馆、博物馆、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培养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举个例子:可以通过画展指导,使美术馆成为艺术讲解、欣赏和临摹的课堂,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各地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些都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可以主动开发资源,与这些社会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开放、共享艺术资源,将其纳入高校公共课程教育的总体规划,使之更适应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总而言之,理工类院校需要把重视艺术素养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认识到通过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素质,还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平衡,从而反哺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公共艺术教育品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起一套适于本校学生良性发展的、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公共美术教育体系,使美术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戚旸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理工科范文篇2

来自市妇联和市统计局的数据:1959年,整个上海的女工程师只有5位。而截至2003年底,上海已拥有女工程师7.5万余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更多达35.42万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44.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处长王明复表示,传统理工领域具有“脏、黑、大”的特点,不仅对从业者有智力要求,而且有较高的体力要求,因此不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睐。但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女生不必再顾虑自身体力的不足,只需要脑力劳动,就可轻松胜任理工领域的工作。他举了个例子:该校将工科和管理、艺术专业相结合开设的多媒体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就非常适合女性。去年该校共有897名女生毕业,其中863名顺利就业,就业率达96.2%,比男生高出0.1个百分点。“这些女生大部分都在从事理工行业。”

女性的一些独特优势也让她们在理工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去年,市妇联、市社科院等单位推出《上海市女工程师群体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女性具有较稳定的心理特性,思考问题细致周全,形象思维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在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潜力巨大。在理工领域,“女性能带来更多的创造力、组织技巧和专业能力”。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沈秀芳曾参与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她告诉笔者:该院340多位员工中,有150多位女性,这支“娘子军”能征善战,一点不比男性逊色。

理工科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一体两翼全链式”

一、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知识化、科技与经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障,社会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科技人才需求显著增加,这也对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产权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重要支撑部分。理工科高校应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专业和科研优势,在科技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其知识产权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缺位或流于形式,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差。如何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素质和提高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双创”教育中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目标

(一)提升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时代体现,是以“创新、创造、创业”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全员参与、全覆盖、全过程的素质教育[1]。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2]。而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结构中,科技素质是优势,知识产权素质是其短板,需要在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加强引导和培训[3]。加强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来说,知识产权素质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知识产权是创新创业的保障和激励,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的守护者,知识产权教育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4]。面向理工类大学生开展的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引导大学生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进行发明创造,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知识产权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开发、投资、转让、许可、保护等知识,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经营和保护能力。理工科高校要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引领先进的知识产权文化,使知识产权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5]。

(二)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能力

知识产权在创新创业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6]。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7]。大学生从技术研发阶段就应注意风险防范。首先,开展专利文献检索工作,世界上大部分的发明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了解专利法和专利文献知识,明确研究开发的技术是否已申请专利,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因重复研发而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其次,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建立核心研发技术的跟踪检索机制。对研发的阶段性成果加强保密,防止因泄密前功尽弃。再次,科技成果完成后,为避免纠纷,应明确科研创新成果的归属和研发人员的权利义务。一些大学生完成了发明创造后,由于对专利法不够了解,急于或参加一些科技展览或竞赛,最后导致其发明创造因丧失新颖性无法获得专利授权,也丧失了用专利作价出资创立企业的机会。最后,要注意及时申请专利,避免被他人抢先申请。若不选择专利保护,则要加强技术成果的保密措施,达到法律上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

三、“双创”教育中知识产权通识教育问题分析

(一)理工科高校对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存在严重不足,在有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知识产权教育缺位或流于形式,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事实上,知识产权知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知识,开展大学生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理应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部分理工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往往偏重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营销、创业融资等方面的教育,这些也都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知识产权的教育。还有部分理工科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是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不需要在其他专业中开展,因此也难以将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忽视知识产权教育,大学生可能会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内,仅对获取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感兴趣,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对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而当前一些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理工科高校,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完全照搬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教学内容,因为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方向培养的是职业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强调其专业性。而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主要针对的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因此在内容方面应更强调通识性与针对性。通识性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与全面性。针对性需要结合不同的专业侧重不同知识产权知识的教育。如对有些专业可以侧重专利法的教育,有些侧重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有些则需要侧重商业秘密的保护。理工科高校开设的知识产权普及型课程,旨在减少大学生知识产权的盲点,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运营和保护能力,需要将知识产权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模式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

知识产权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成为优化知识产权课堂教学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一部分理工科高校的教师不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支粉笔和一块小黑板,照本宣科,师生之间互动也少,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知识产权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有助于他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理工科高校急需增加实践性教育的比重,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四)知识产权师资力量薄弱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师资力量整体薄弱。在质量方面,未能将知识产权教育与相关专业相结合,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模式。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既具有理工科背景又具有知识产权法知识跨学科的教师较为稀缺。大部分都是理论型教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这使得知识产权教育空洞抽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没有体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本质[8]。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中知识产权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与科研、商业运营相连,教师在知识产权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理论知识,而应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教师数量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了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对策

(一)理工科高校应重视知识产权教育

为了改变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缺位或不受重视的情形,理工科高校应在观念上提升对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重视,应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基本规则,知识产权素养是新一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体系对创新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创新创业也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驾护航,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创业的重要的生力军,加强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特别是加强与发明创造息息相关的专利制度的教育,培养他们的专利意识,激发他们从事科学发明创造的热情,对其未来的创业或就业都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此,理工科高校需要加大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建设力度,结合行业背景或专业特点开发合适的校本知识产权通识教材,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二)构建“一体两翼全链式”教学内容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鼓励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产权属于法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是典型的跨学科课程。为此,理工科高校应聚焦于知识产权教育的跨学科特点,构建跨专业的知识产权教育平台,以问题为导向,由相关学科的教师、学生通过平台加强互动交流[9]。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立足专业背景,找准专业知识与知识产权的交叉点,开发教学模块,探索为满足科技型创新创业需要的“一体两翼全链式”教学内容体系。“一体”强调知识产权的运营与风险防范教育的统一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即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两翼”是指为研究和教学的方便,分为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和运营两个大的教学模块,各有侧重。“全链式”是指从时间轴上看,在风险防范方面强调事前和事后的防范全过程。

(三)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对象,即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要提升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效果,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知识产权教学中,为避免法律条文的枯燥,可以探索实施寓教于乐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确保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思维水平、推理能力,教师需要从案例设计、案例教学法实施的环节、方法等方面认真准备[10]。教师可以精选近期发生且具有专业特点的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理工科相关专业领域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产权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突出重点知识。一般在教学展开之前,向学生提出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难点、重点,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专业与知识产权交叉整合的学习。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去与理工科专业相关的企业调研,开发以大学生创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为蓝本的教学案例并精选典型与专业相关的诉讼案例为课堂研讨案例。企业案例重在风险防范,诉讼案例重在事后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两类案例互相补充,共同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切合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解决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做学结合”的教育目标[11]。

(四)提升师资力量,打造特色团队

优化知识产权师资队伍结构是提高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水平的保障[12]。提升知识产权教育质量,首先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理论和实践兼顾的师资队伍。首先,坚持“走出去”原则。一方面,选派知识产权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率先进行与理工科高校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充分了解带有行业背景或专业特色的企业知识产权经营运作流程,不断提高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双师型”比例;另一方面,选派一部分教师到国内外知识产权教育发展走在前列的理工科高校进行经验交流,借鉴良好的经验,并将适合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优势项目引进,进行校际合作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其次,坚持“引进来”原则。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聘请其为专职、兼职教授,也可邀请企业家为本校学生开办具有理工科专业特色的知识产权讲座,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校园文化。最后,学校还应建立一系列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师团队,定期召开跨学科的知识产权课程研讨会,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教育质量。

五、结语

重视大学生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也是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在创新创业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工科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法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教育内容与模式,逐步完善大学生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应用能力,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产权风险,让知识产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2]杨晓慧.我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3]郑刚,梅景瑶,何晓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究竟有多大影响———基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企业的实证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72-76.

[4]邱洪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推进机制研究[J].知识产权,2016(10):89-93.

[5]齐琳琳.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6(10):169-174.

[6]赵玮,林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5).

[7]陈凡,徐旭.技术创新风险分析[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7(2):1-10.

[8]贾相平,王敬敬.创业和创新能否通过高等教育实现:经济学理论回顾与思考[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8(1):1-15.

[9]王东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专业动态融合机制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4):49-53.

[10]黄莉萍.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法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6):111-113.

[11]王占仁.案例教学法与“广谱式”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3(9):54-58.

理工科范文篇4

美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是基于知识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显示美国13所研究型大学的理工创业教育经验,可以得出美国一流理工科大学在创业教育模式方面的共同经验:

1.坚持学术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原则。理工科高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基础和能力,将研究方向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研究就有了针对性,成果也更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美国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条基本指导原则就是:学术性和实用性、企业与高等学校、理论创新和实践培养均紧密结合。”

2.高科技创业教育模式。当今社会最紧缺的是服务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科技创业教育模式的使命就是把科学研究推广到实践应用中。这种模式的创业教育往往在经济类或者管理类的学院(系)成立创业中心,把全校范围内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技术门类的学生吸引过来。这种模式在保证理工科专业优势的同时,也确保了学生创业的针对性。

3“.聚焦模式”和“辐射模式”协调发展。“聚焦模式”是带有精英教育刻痕的创业教育模式,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获得创业教育机会,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辐射模式”是一种学校层面负责的创业教育模式,不仅为非经管类专业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还鼓励教师参与创业。“聚焦模式”和“辐射模式”相结合是美国理工科大学将创业教育和普适的创业教育密切联系的体现。

4.创业教育的开放性和信息化。开放性与信息化是美国理工科大学的普遍经验。开放性是指创业教育要开门办学,体现创业教育从体系设计、实施到评价的全部环节。信息化是将创业教育与其他资源相整合,如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孵化器和创业园科技园、施教者和受教者等,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全程咨询服务。开放性和信息化使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资源与外界建立了密切联系。

二、我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

通过数据分析和资料研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已经将创业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与此不对应的是,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将来走上社会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对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本身并不认同。与此同时,在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还作为职业发展课的分支,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理工科大学生的需要。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要有区别。“理工科从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当前,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专门从事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其中的绝大多数教师未曾有过创业的经历,也不懂创业的精髓,部分教师教学方式简单、[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拓展,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差异。文章借鉴发达国家缺乏教学互动,既降低了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非常重要,师资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成效,只简单地照本宣科不能满足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需要。

3.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创业活动,理工科大学生多依靠其创新作品,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应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和实践培养”的基本原则。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应占到较大的比重,但由于资金、设备等原因,实践教学往往受到限制。在不同层次的创业计划大赛中,为比赛而比赛的想法占了相当比重,使创业大赛偏离了本来的轨道。同时,应该加强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与帮助,但是愿意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形成。

4.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理工科专业的学院较为繁重,成绩的好坏是决定出国、考研、升学和就业等毕业生出路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人文社科类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将精力大多投放在学习、考试和实验上,没有时间去接触、了解、学习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精神,加上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够,缺乏对社会深入的了解,影响了他们进行创业的原动力。

三、我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发挥理工科特长,坚持“创新驱动和实践培养”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发挥学科特色,将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和强烈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大创业观”,以科技创新带动科技创业,培养产品开发型、技术服务型的创业者和各领域开拓创新的实践者,形成富有理工科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1.树立创业教育全新理念。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文化,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还需要大学也成为创业型机构。因此高校要认识到创业教育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提高创业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创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不能急功近利,应立足长远。”即使学生不能一毕业就创业成功,创业意识的增强、创业能力的提高、创业经验的积累和创业心理的准备对学生来说也是终身受益的。对理工科高校来说,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施通识教育,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要注重加强对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组织保障为基础,构建以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为主体,以教育和实践体系为两翼,完善三园创业平台(孵化园、转化园、创业园)。

2.完善创业教育“三段式”模式。通过普惠式、精英式和典型式的三段式教育,达到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普惠式教育是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了解基本创业的基本情况;精英式教育对有志向、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培训,增强其创业技能;典型教育帮助和支持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努力培育创业成功的典型。

3.建立专兼职相结合师资队伍。当前,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来源于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或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富有实战经验的导师极为匮乏。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创业师资建设:

(1)将选派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培养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相结合,提高创业教育的授课水平和实战化指导水平,还可通过研讨会、创业论坛等活动,引导教师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2)鼓励专业教师将创业知识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习,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自身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3)积极吸纳社会创业教育力量,美国创业教育绝大部分师资来源于社会各领域聘请的创业导师。

4.设立分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理工科大学生专而不博,大多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得非常精确,但是对除专业以外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他们技术功底深厚,有能力自主开发产品,但是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应采取“文理工融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学习创业知识,为创业夯实基础。

5.开展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要积极组织理工科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创业俱乐部和创业社团,积极开展创业沙龙和创业典型报告会,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素养。“依托理工科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转化基地和创业基地,为进入基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相关场所,为其解读相关政策并进行辅导,促进大学生以技术创新带动创业。”

6.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实践基地,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等与大学生创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水平和能力。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团队,利用基地先进的设备、优越的条件、高端的平台,帮助大学生体验和实施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产品生产直至包装上市、商业运作等创业活动全过程,为学生创业提供职场环境和实践操作经验。

理工科范文篇5

(一)理工科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生态文明教育既要求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规律,也要人们对自身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进行价值评判,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1](二)理工科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首先应从思想教育入手解决环境问题。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领航人,但理工科高校的发展和教育重心倾向于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景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理工科高校要加强科学的生态道德观的引导,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明确当代大学生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源头上为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供理论指引,从而促进经济成功转型升级。[2](三)理工科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需要。面对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实现美丽中国,使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当代人需要实现的目标。而对此大学生们大多只存有浅显的表面认识,为此,生态文明教育亟须普及,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更要接受这种教育,以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将来用科学技术活动改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时兼顾生态平衡,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实现“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指导。

二、现阶段理工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校方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受就业导向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向理工类专业课程,对人文类课程尤其是生态文明相关课程重视不够,不少理工科高校仅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等显性知识为主的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4],而忽视了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甚至未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科学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中。(二)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不足。理工科高校学生倾向于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上,大学生们尽管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但他们了解生态文明的渠道主要是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并未受过专业的培训。由于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不足,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很好地结合。(三)市场取向阻碍生态文明教育发展。高校的发展需要来自商业企业等社会经济力量的经费支持和机会给予。[5]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规则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功利化,这使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而理工科高校是科技人才、智力成果的主要输出基地,所以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四)高校教学体制、教育资源制约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我国高校按文、理、工科等对学科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割裂,理工类专业细化和学科壁垒的存在,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在理工科高校开设的阻碍较大。

三、解决措施、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特征映射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求我们要从教育要素、教育模式和教育过程三方面着手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变革,探索最符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径,解决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一)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新体系。就课程设置讲,要完善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当组织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权威教材,为各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供必要支撑[6];再者,各高校应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和选修课程,将绿色理念融入“新工科”建设中,在生物、地理、思政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程,将“两山论”“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作为重点授课内容列入教学环节中,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论素养。[7](二)提高师资水平,营造生态文明教育外部条件。鉴于当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窘状,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来解决:一是从校外聘请具有专业生态文明知识的专家对高校现有老师进行培训,通过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二是定期组织生态环保人士进校举办讲座或者流动支教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职教师,以弥补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生态文明教育的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是丰富多彩的,拥有很多的辅助媒介。例如,依托学生们喜爱的校园网络媒体如学生会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推送相关的生态小贴士,学生社团开展生态公益类活动,利用榜样效应树立学生环保模范,在学校举办各种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比赛,进行生态文明宿舍的评选,举办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知识讲座,带领同学们参观体验生态保护区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生态灾难的演练等。(四)运用“互联网+”模式,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智慧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工作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中,可以通过线上讨论与线下测验、线上录播与线下交流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构建一套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教学系统。其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与创客运动等都是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型教学形态。利用微课共享教学资源,挖掘网络中的在线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慕课构建在线教学平台。同时各高校可以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共享经验和课程,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和教学的灵活开展。(五)推动当代大学生知识技能、精神品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对象的知识技能、精神品质和社会实践本质上是“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而能否促使三者形成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模式,则是检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是否遵循其基本向度的标准,它决定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成败。衡量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标准是受教育者最终能在正确的生态意识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以达成生态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在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提到:“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末端治理的问题,而是要在全过程中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教育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丽.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理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2]赵巧茹.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

[3]杨华.理工科院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4]虞强.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N].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

[5]王贵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理工科范文篇6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理工科专业课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是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与失衡向二者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的发展趋势。美国几所著名理工科大学,如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的研究认为:在21世纪的教学中,对学生要重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其中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由于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过多关注专业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进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人文教育在专业课教育中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门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一点必须首肯,那就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众所周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着眼点,都是如何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现在的普遍共识是: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人才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在于人才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良好的伦理道德、现代观念意识、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迎接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工科大学生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质文化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国际贸易往来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质文化之间的冲突、解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的渗透从没停止过。二是科技进步和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灾难。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而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突破,使人类固有的生存方式和自然种群生存关系都受到了挑战。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人类进入了一个网络社会。理工类大学生无疑是这一虚拟社会的主要群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汉字在因特网上并不占据强势地位,加上文化霸权主义的恣意横行,有可能导致新生代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影响到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并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四是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利益关系调整,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发生调整变化!在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之中,由于教育的缺陷,导致大学生并未形成足够的能力来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更好的面对新的挑战。

二、在专业课中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文素质与专业研究是相通的,前者是精神的支柱、追求真理的动力,后者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长,一般要占理工科大学总学时的一半或更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来在工作中都要从事所学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专业课的教学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使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持久、深入地进行。我认为在专业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教育。

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

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康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是教育指导所不能替代的,它更容易使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价值的认同,而自觉培养与效仿。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教师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很难想象一位缺乏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的学生来。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并且也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进行辩论,既要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要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我们的教育的最大障碍是教师无法看到任何明确的奋斗目标,无法引领学生投身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中,不能把生命的生存信念注入到学生的生命和灵魂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义务和习惯。这是我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学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学方式,要确立一种朋友式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育动力应该来源于学生自己。

2.在课堂教学中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例如象在《信号与系统》这门专业课中,付里叶变换是频谱分析的基础,把法国数学家付里叶的探索精神和他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贯穿在付里叶级数及变换的讲解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现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使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时把频谱搬移特性和大家熟悉的调试解调器联系起来和把时频两域关系与互联网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时,不但能体会到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也能充分领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例如:我把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及时地引入到专业课课堂中来,使学生看到中国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但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形象,证明了中国是一个科技强国,同时也振奋了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默默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在校学生。我们的学生平时接触的更多的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电子产品,在他们的意识里,中国的电子领域技术远远的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借此机会让大家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在试验课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实践。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身处顺境,经历单纯,没有经过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因此,每一个试验的反复调试,使学生在经受失败和挫折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实验课程当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试验课环节种增加了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2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实验成绩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一个成绩。分组合作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认真做试验,而有的同学就在等现成的结果,而最后的成绩还是一样,而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试验报告中增加一项,得失体会。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自己调整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处理与他人合作的关系。

4.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与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与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理工科范文篇7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2]秦鸿滨.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八个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3]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理工科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通信工程;移动通信

自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2020年)》至今,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创新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课程、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确实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信息化使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等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之势改变着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MOOC”和“翻转课堂”在各类课程中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公共课、软件开发类课程中,对于专业基础要求高、课程难度大的理工科专业课程实践研究较少,本文就通信工程的专业方向课《移动通信》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供相近学科教师教学参考。

一、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的特点:移动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涵盖通信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特点。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疏通、贯穿专业基础知识的作用,树立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正确认知,了解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特点:移动通信这门课是对通信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教学现状:专业技术知识难度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为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向知识传授偏移,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足。

二、信息化技术主导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环境、方法、模式、工具、资源和评价方式上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充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1.主题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遵循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法常使得一节课的内容凝聚性不好,知识内容的发散让学生不容易把握教学的重点。为突出重点,内容凝聚,经过多年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提炼,形成了主题式的教学方法,即,将整个课程划分成了多个主题,每个主题在1—2节课内完成,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主题鲜明。2.全过程信息化的学习服务。以目标为导向,利用网络空间提供学习资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线下课堂由教师引导进行深入学习,辅助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后讨论、延伸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学全过程服务。课前:移动通信涵盖太多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前期的学习情况严重制约了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探索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通过制作线上的学习视频、学习资料和辅助资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料(视频、仿真、动画、课件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使得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迎刃而解。课上:线下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并理解问题的重要阶段。通过空间的自主学习,学生到课堂时是“有备而来”,课堂教学由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课堂上如何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课后:传统的教学通常采用“课后思考”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课后因为资源不足、方法不当、畏难等因素让这些课后思考难以付诸实践。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仿真资源、扩展阅读资料,并通过雨课堂微信推送“思考方法视频”为课后思考的实践提供指导。3.创新思维导图引导。为了明确线上、线下的学习目标,我们创新采用思维导图来为学生的学习形成有效的引导。利用思维导图,为课程学习绘制了一条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学习路线,建立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路线,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思路和方法,为线下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并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思考。4.引入创新的教学过程。移动通信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应用系统为主,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开发了部分知识点的仿真程序、仿真视频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初步认知一种实践创新的方法,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5.注重过程的综合考核。改革考核方法以期形成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数据统计(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讨论)及雨课堂的课堂参与数据使得教学活动数据化,使得过程考核成为可能。移动通信课程教学采用超星泛雅平台和雨课堂教学平台的统计数据共同来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结语

通过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了有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的微课将难点知识碎片化,知识难度的适度分散,使得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得以重树。通过课程的开展,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逐渐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活跃于电子工作室,参与了各项学科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课程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移动通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是利用信息技术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有益探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形成的教学方法对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教师如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7,(15).

[2]杨宗凯.从信息化视角展望未来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7,(6).

[3]井志红.慕课资源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2).

[4]覃子珍.信管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8,(1).

[5]汪小涵.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EDA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7,(32).

理工科范文篇9

本文作者:王正才工作单位:绵阳师范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1)打破课本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改变中感受新的知识。程序设计教材按照“先理论后实践,先语句再程序”的顺序编排的。我认为实际教学应从建立大量的感性经验入手,坚持从实践经验到一般原理的学习原则。如我在讲《VF程序设计》第一堂课时例举了一个用VF语言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实例,交换变量a、b的值,先让学生写出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然后教师给出具体的相对应的VF编程: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A的值:”toA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B的值:”toBT=AA=BB=T?“交换后变量A、B的值为:”,A,B让学生根据经验去理解这段程序,虽然学生的认识和得出的结论是模糊的、初浅的,但由于借助了具体的实例,学生很轻松地接受了语言的启蒙教育,也对程序设计开始萌生了一种亲切感。(2)巧设情境,布置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我们在学习RAND这个随机函数时,可以这样布置任务:体育5位抽奖数字的产生,我们来利用随机函数来模拟抽奖。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编程实现?具体程序描述如下:FORI=1TO5X=INT(RAND()*10)?"第"+str(I,1)+"个数是",XEndfor这样的任务就布置得比较巧妙,更能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注意通过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条件、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同学的综合编程能力。同样以RAND函数为例,教师引导:如果随机更多的随机数时,这种方法行吗?又怎么来解决?教师给出一个表达式:X=INT(RAND()*M+N),其中M为产生随机数的个数,N为产生随机数的的起始值,如:产生[1,100]之间的数,其表达式为X=INT(RAND()*100+1)。接着教师给出一个任务:我们要设计一个抽奖程序,在50个号中随机抽取五个数,应如何设计程序呢?同学们都会说这很简单啊,作一个5次循环。那么我们再问,在这5个随机数中有没有可能相等呢?又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再设计。这样就可以发挥例题的效益,多转换角度、多拓展题意,从拓中寻求变化,从变中寻找规律。(4)提倡思维方式、程序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进行程序设计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形式不同的程序清单。老师不能忽略这些不同形式的程序清单,而是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上机操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改革上机操作的实践环节,培养应用能力。程序设计的教学中,上机实践的作用不是验证,而是设计。而在我们平时的上机实践中,往往是照着书本的例子进行验证,学生会觉得很无聊。

我们可以精选一些有趣的习题:如“猴子分桃”、“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等实例来组织基本语法、函数、基本语句的学习。教师在上机实践的环节中只是起引导、辅导的作用。

程序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为教育带来的一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新方法和新手段。遵循程序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组织教学,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理工科范文篇10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新生;学风建设

一、高校新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内的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由此可知,学风建设既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条件。帮助大一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将会对其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产生利好影响,持续地抓好新生学风建设工作,将最终提升学校的整体学风,对高校学风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的适应期与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期。一方面,新生容易在适应期中陷入各种“综合症”。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不得法。作为理工科院校,此时正是专业课程的基础阶段,专业课难度大,课程间的知识联系密切,若在此阶段没把专业基础课学好,到高年级时,就会出现“学习困难”现象。另一方面,新生在此阶段可塑性最强,正如大学时期“第一粒扣子”,若能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新生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发展方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学习基础,不仅对他们学习高年级阶段专业课程有利,而且也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新生学风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基础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前高校整体学风是好的,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但是,确有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地在学风上存在一些问题。(一)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的局限于追求个人实际利益。根据已收回的“学风建设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4850份样本中,94.35%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发展目标是“为实现个人目标做准备”和“掌握一技之长”,由此可知,学生价值趋向于实用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功利性明显。当前是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课余生活“过分”丰富,新生自制力不足,学生精力旁移严重,根据问卷显示,全身心地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仅占比28.8%,精力对半用于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上的学生占比58%,还有13.2%的学生精力完全没有放在学习上,大量精力分散导致学习目标的缺失或偏颇,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此外,在高中的高压过后,有些学生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实现了高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但进入大学后没能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导致目标断层,开始报复性的挥霍大学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同学社交、谈恋爱、兼职等等。(二)缺乏自我规划,两极分化严重。绝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前都由父母照顾饮食起居,父母与老师共同督促学习,高中生活就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并没有学习过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一直习惯“他律”,而非自律,几乎没有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的经历。相对宽松的大学管理方式下,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的新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认真听讲、睡懒觉、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他人作业的现象。甚至有些新生产生了“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思想。同时,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刻苦钻研,发奋努力,成绩优异;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懈、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导致考试不及格和作弊人数不断上升。因为没有“扣好第一粒扣子”,许多学生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最终积重难返,甚至被勒令退学。(三)缺乏学习兴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上大学,高等教育门槛降低,部分新生学习的原发性诉求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强;大量扩招后,对教师的需求激增,一些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教学技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有一定体量的新生不是第一志愿被录取,而是调剂录取,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认为不好的专业才会招不满能够接受调剂,学习兴趣很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把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习中学生才能做到有学有问,而不是只学不问,更不是不学不问。因此,学习兴趣极大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养成。(四)受不良思潮影响。随着我国开放程度逐渐提升,有很多思潮涌入,当代青年社会阅历不足,不能够正确辨别,“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有些新生受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上大学的初衷就是混个文凭,表现出“60分万岁,61分浪费”的消极思想。还有些新生不会平衡时间,忙于社团、协会等校园活动,从而耽误了专业学习,往往考试前才“临阵磨枪”,草草地应付考试,只求考试通过,不求真正掌握知识。

三、新生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客观环境改变如地域差异、学校硬件条件、学校所在地气候等客观因素很难进行改变,不断完善学风建设机制是提升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观察、走访,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学风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与建议。(一)持续深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要想做学问,先学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做人是基础、是本质、是做学问的前提,做学问是在做人基础之上的升华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品格、修养,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它的使命是“立德树人”。高校学风建设则是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它的根本在于教人学会做学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风建设工作具有道路指引的作用。学校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活动;开展思想素质提升教育活动;开展高校、学科认知教育活动;开展成长成才教育活动。抓好入学教育的关键节点,适时帮助新生了解学科构架,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外部环境基础。(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个体培育引导。良好的师风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先决条件。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引领示范和先锋带头作用,老教师带新教师,形成优良师风,教师言传身教学生,以师风促学风。在新生的学风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给予新生更多的耐心,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对应教育,重视个体的引导,对于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不得法的同学要及时引导,使其回到正确的轨道。(三)抓好班级(团支部)建设,以班风促学风。学校要把新生学风建设工作前置,抓住入学季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帮新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班风建设放在军训期间,以班风促学风。新生班主任要深入军训场,依托军训对学生进行规矩、纪律的教育,同时观察了解学生,寻找合适的班团干部,配齐配强班干部队伍,进而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为形成良好的班风打下基础。明确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抓好学风建设,发挥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力量,合理安排校园文化活动,凝练班级文化,促班风,促学风。通过新生团支部风采大赛、迎新晚会、新生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凝练团结、友爱、守纪律、爱学习的班风,督促新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以班风促学风,将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学风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推动作用。(四)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以“头雁”促学风。学校可以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副班主任,鼓励副班主任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从而构建形式各样、特色鲜明的班集体。学生副班主任带领班集体进行“班级立项建设”,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并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分层次分主题的专题培训计划,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大一新生开展手绘培训,大二学生进行软件学习,大三学生进行考研专题经验交流,大四学生开展实习经验交流,大五学生的就业知识讲座,针对每个年级的不同需求,组织开展不同专题教育。开展朋辈引领工作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榜样力量,组织新生积极分子接待、考研经验交流、竞赛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思潮的影响。他们以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的形式,将高年级形成的良学风传承给低年级的学生,做好学风建设传帮带工作,帮助新生寻找学习方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发挥“头雁”的作用,带动新生、引导新生形成优良学风。(五)善用网络平台,引入家长协作的学风建设机制。学风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家长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抓住入学时利家长陪同报到的时机加强与家长建立联系。同时,注意留存新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方便日后的沟通,并召开家长见面会,与家长加强交流,尽可能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还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一方面建立新生家长群,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新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生教育相关信息,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让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业。

四、小结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而大学一年级则是这一转折点的开端,尤为重要。新生学风建设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需要各界协同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学学.以党建工作促学风建设机制研究——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0(03):21-22.

[2]徐时,李治.新时工科高校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25-26.

[3]王珊,曹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80.

[4]高俊珊,李攻明,马丙云,丁国新.加强大一学生学风建设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4,42(0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