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16:17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范文篇1

在艺术界“深入生活”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在美术创作中,深入生活却是一个基本原则。要深入生活,首先必须端正生活态度。我们要学会怎样去熟悉、热爱生活。要想从生活中获得真挚的感受,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分析、研究,选择认为最有意义的生活经验,而对于所要表现的生活,就要经过一个艰辛的体验过程,才能熟悉它。要认真做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而是生活的参与者;不是以艺术身份自居,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做到对生活的热爱,对群众产生感情,也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意义,分享生活的甘苦。于是画家便能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生活的本质,来按照自己的艺术特点和思想感情,选择最有意义、最值得表现的主题,从而进行艺术构思,运用逻辑思维,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完成一幅既表达了自己,又能感动观众的优秀作品。

端正了生活态度之后,我们该如何来表现生活呢?当我们进行创作的时候,时常会遇到这几种情况:一种是先有主题构思,然后到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一种是在生活中有所感受,进而创作构思;再一种是从间接资料中获得启发,然后到生活中收集材料,进行创作。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得先去熟悉生活,熟悉人物,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如果只满足于把在生活中见到的东西如实地再现在作品中,那就成为自然主义了。我们要抓住生活的本质,扩大和深化创作的主题思想,把生活内容表现得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这才符合现实主义创作的要求。

创作必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在美术作品中,如何把生活内容表现得高于生活,同时又能感染观众,使他们相互理解而产生共鸣,这还需创造一种“意境”。艺术的意境也来源于生活,却不是从生活本身单方面产生出来的,它是生活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相渗透,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要创造艺术意境,首须进行艺术加工,所谓艺术加工就是艺术家从他的生活感受中概括提炼,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即所谓情景交融,然后升华为艺术境界。要产生艺术意境,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没有生活就没有意境。意境是从生活中来的,故曰:没有生活就没有意境。这是因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作者必须从生活中提炼出主题思想,这就意味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生活相结合,即主观融入客观,从而产生意境。作者理解生活越深,作品概括出来的意境越真切而明确。2.没有感情就没有意境。意境是作者感情思想的凝聚,故曰:没有感情就没有意境。情与意是相通的。对生活缺乏感情,作者只能做到对生活纯客观地反映。这样的作品,自然不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也就决不能引起观众的联想,扩展思路,产生共鸣。意境就不复存在。所以感情越丰富,意境越广阔而深邃。3.没有形象就没有意境。形象是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而文艺创作的构思,有赖于形象思维,因此由形象产生出来的意境,必须依靠形象才能表达。所以形象越明确,意境越具体;形象越生动,意境越活跃。4.没有联想就没有意境。联想扩大人们思维的境界,也扩大人们生活的感受。由此及彼的联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自由驰骋的天地,意境就体现在思维驰骋之中。联想越广泛,意境越丰富。5.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想象是思维的飞跃,想象是感情的升华,想象使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想象使具象成为抽象的概念。而抽象的概念往往成为孕育意境的因素。想象越丰富,意境越深远。6.没有夸张就没有意境。如实地反映生活实际,是无法产生意境的。意境既然是对生活实际的抽象和概括,就必须高于生活,故而强化生活的某些特征就成为必要。夸张是意境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夸张越适当,意境越鲜明。总之,艺术意境的创造,既要通过作者与欣赏者的思想交流,又要产生精神共鸣,才能完成。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美术创作也需要创新,从而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欣赏水平。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党提出的一个发展文艺创作的方针。我们时常把“推陈出新”理解为对文化遗产的新创造,这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应把它扩大理解为打破一切文艺创作的俗套,进行新创造的一个方针。在美术创作上,必须时常突破一些陈套,进行新创造,才能“百花齐放”。也只有不断产生新形式,新意境,新内容,才能使文艺的生命永远地放射光芒。艺术的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要打破常规陈路,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画别人所未画,不甘与别人雷同,不愿重复自己过去的做法,这就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匠心。所谓匠心,就是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技能。这要求画家有正确的思想,高度的技巧与丰厚的修养。要大力提倡艺术创新,我们应做到这几点:1.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出发进行构思。决不能从概念出发,从口号出发。遇到别人出题目的场合,也必须补足生活经验这一课。只有作者有充分的生活感受,才可以说有艺术创新的基础。缺乏这个基础,创新只会流于形式,仍不能彻底避免公式化、概念化。2.含有新意的构思,当然是艺术创新的基本要求,但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艺术手法。如构图、用笔(用刀)、设色、塑造形象、创造艺术语言等,都应是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要丰富多彩,花样翻新,具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耳目一新的技巧,这样才能引人入胜。3.艺术创新立足于画家的个性上。画家有个性才能有独到的表现,才能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所以,画家平时要注意提高思想水平,培养性情,扩展趣味,增强文艺修养,要学习理论,了解社会,读书看画,使自己思想境界提高,艺术知识广博,创新就有深厚的基础了。4.艺术创作必须胆大心细,没有胆识,就不敢迈步前进。而胆大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创新也就迎刃而解了。5.创新是为了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不只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不是单纯为形式服务,应为主题服务。美术创作是创造社会美育,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尺度之一。所以,具备优良的美术创造能力,是我们从艺人奋斗的最终目标。

作者:邓少波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理工大学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华北理工大学

美国教育家泊尔凯和史密斯曾说过:“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更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应该纵向汲取大学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质,更应该吸收大学所处区域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长远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大学的软实力。本文以河北省曹妃甸区的华北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资源

华北理工大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前身是河北联合大学,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而成。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由唐山市区迁址到曹妃甸,学校以整体搬迁为契机,在整合校区和优化整合学科群的基础上,力图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打造国内知名大学。学校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与曹妃甸发展产生共振,起到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华北理工大学迁至的曹妃甸区是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下辖四大功能板块:工业区板块,主要是港口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南堡开发区板块,这里主要是海洋化工产业,有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唐山湾生态城,这是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一核,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垦区板块,这里主要是农垦体制下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曹妃甸区域文化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既包括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曹妃文化、农垦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又有伴随着曹妃甸经济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湿地文化、港口文化等现代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色

2.1地域特色鲜明

根据《滦南县志(1979~2005)》记载:曹妃甸“为古滦河三角洲湖区,系滦河经由老溯何中、下游河道在这里入海,而形成的巨大三角洲。滦河东移后,这里在海水经久冲刷作用下,三角洲渐渐脱离河口和陆地而形成海岛,甸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公里。”[1]以滦河入海口和沿海潮间带为依托形成了村镇,这些村镇依靠海洋资源和湿地资源以捕鱼和农耕作为谋生手段,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积淀,由此而派生出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唐山,并明确提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目标。伴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和发展,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逐步建立了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成为了曹妃甸发展的特色,也是曹妃甸工业文化品牌的一大亮点。

2.2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滦南文物古迹寻踪》一书记载“曹妃甸南缘水深七、八丈,波涛万顷,航道通畅,直通黄海而无阻。历代海运,南粮北调,出东海,经黄海,入渤海,进京畿之舟船,必经此地。”[2]运粮的水道为漕,漕运古已有之,可上溯到秦汉。元代建都北京,运河淤塞,漕粮以海运为主,曹妃甸正是漕运的必经之路。同时曹妃甸又是陆地联运的集散之地,同时也是九河下稍、关里关外的东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曹妃甸从明清开始便有移民迁入,现代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及大批工业、化工项目落户曹妃甸、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北京景山学校等中、高等院校迁入曹妃甸,使得大量移民迁入曹妃甸,曹妃甸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充实,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之大不言而喻。

2.3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动力,只有不断突破传统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新文化。曹妃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曹妃甸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了众多体现时代特色、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如古代的曹妃文化、妈祖文化、渔盐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农垦文化,现代的工业文化、港口文化等。曹妃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时代的主题,并具有鲜明的地域印记,生生不息,传承提升,成为世代坚守的高地和精神哨所。

3华北理工大学构建区域特色大学文化的路径

3.1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融入区域文化

大学文化根植于区域文化的土壤中,深受浓郁区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华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时,汲取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大学文化,可以提升大学文化的内涵和活力。(一)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传承曹妃甸文化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华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95年创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历经百年的发展,华北理工大学与其所在区域——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的发展联系紧密,在继承“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基础上,以搬迁曹妃甸为契机,深入研究曹妃甸区域的传承、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挖掘其文化精髓,不断为“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大学文化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学校应加强师生对曹妃甸区域文化的了解,通过组织开展文化座谈会、文化大讨论调查活动、各种社会实践,定期举办各种有关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活动,让师生逐步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认同曹妃甸区域文化,在完善办学理念和校训校风时融入曹妃甸开放包容、紧扣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从而树立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形象,使精神文化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曹妃甸文化文化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是构建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做到墙壁也能说话。学校在已经建成的曹妃甸新校区的基础上,应该主动塑造具有曹妃甸鲜明特色的物质文化,可以在校园布局、楼宇命名、环境设计中融入曹妃甸区域文化元素,让学生不断的受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是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恰当增添具有曹妃甸特色的装饰性墙壁、雕塑、亭子等建筑,依托地理优势修建校内湿地,为师生营造具有曹妃甸文化特色的氛围,既体现曹妃甸生态城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又增强了曹妃甸文化的感染力,使得校园文化自然而然的与地区区域文化相融合。二是在教室墙壁、校园展板悬挂或张贴曹妃甸历史文化名人或名言警句,或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如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

3.2在教学科研中体现曹妃甸区域文化

目前,大学文化和区域文化整体还处于无意识阶段,师生是区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但是许多师生都抱以不了解、不关注、没兴趣的态度,使得区域文化难以融入高校文化中。(一)建立地域文化学术团队区域特色文化能否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离不开相关科学研究的推动。学校可以组建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或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曹妃甸文化研究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依托学术研究机构,以课题的形式对区域文化展开调研,使科研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只有深入了解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与周围区域环境特色相结合,对口进行项目研究,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升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营造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同时以学术团队或科研机构为中心,吸纳学生参与到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互动中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使之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利于大学文化建设,也有利于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实现传播文化与培养人才的共赢。(二)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方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曹妃甸区域文化相关的面向全校理、工、医、经、管、文、法、艺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以“浸入式”的形式传播区域文化,并以适当的形式与大学文化进行融合与提升。充分结合唐山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将唐山工业文化引入教材;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关于曹妃甸区域文化的相关竞赛,引起学生关注并激励学生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合理利用区域文化遗产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旧工业基地和文化遗址,并借此讨论、研究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可以开发新的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拓宽学习渠道。不断激发学生对区域文化的兴趣,产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总之,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授课方式,有利于将区域文化进一步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

3.3在社会服务中对接曹妃甸区域文化

大学应当利用好自身科研优势、创新文化,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3]一是高校加强与地区政府、企业在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学校应主动与曹妃甸政府及企业建立联系,了解政府和企业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模式为区域文化建设不断输入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学校平台,承办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如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开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开放部分图书室,提升区域市民素质。发挥高等人才的优势,为区域的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王晓阳 邓茜月 聂怀勇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组织部

参考文献:

[1]刘占才.滦南县志(1979~2005)[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理工大学范文篇3

毕业将至,又一个新开始即将来到,等待着我继续努力奋斗、迎接挑战。时光飞梭,将带着童年的梦想、青年的理想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大学四年是我思想、知识结构及心理、生长成熟的四年。惠于理工大学的浓厚学习、创新氛围,熔融其中四年使我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期末总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三等各两次,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我所学专业是计算机,对电脑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在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软件的使用及硬件维护过程中,有独特的经验总结。顺利通过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资格高级操作员考试。在个人爱好的带引下,入校我便参加了校书画协会,由干事到副会长,这是对我的付出与努力的肯定。我们根据理工校人文气氛不浓的状况,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被评选为重邮优秀学生社团。所组织的跨校联谊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受到师生首肯,个人被评为重邮西政两校现场书画大赛优秀领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181cm的身高和出众的球技,使我登上球场后,成为系篮球队主力小前锋,与队友一起挥汗,品味胜利。文武兼备,则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重要感悟。此外,在担任班团支书和辅导员助理期间积极,为同学服务,表现出色,贡献卓越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大学三年级,我以优异的成绩与表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加入这个先进的团体,是我人生的一次升华。在保先教育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身边同学,一起进步。曾获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在参加义务献血后,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假期中,我根据专业特长,在电脑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我的经验积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考取了机动车驾驶执照(C型)。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充满了信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怀着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性格、勤奋的态度,等待着我的是机遇与挑战!抓住这个机会,为单位尽自己绵薄之力。

理工大学范文篇4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文科教育学视角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

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理工大学范文篇5

2004年以来,“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我校大一各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30学时和各文科学生的必修课45学时,自2005年起,学校将“大学语文”列入基础平台。在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被学校确定为学生的通识平台必修课。而2010年起,学校明确“大学语文”课时的开设统一为30学时。从上可知,“大学语文”经历了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阶段,课时也从理工科专业30学时,文科专业45学时调整到不分文理统一为30学时。随着学校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2005年9月中文系召开“大学语文”专题讨论,围绕“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平台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2008年8月-11月,课程组根据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科建设与课程规划的要求,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开展与精品课程建设,在范崇高老师的组织下,先后5次召开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会,并有效地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教材的编著工作。2009年9月起,我校大一新生全面开始采用这部教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理念不断的改革,由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而言,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把握不够准确,认识有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语文”教学整体把握不够好

由于受传统“国文教学”思想和“补课”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讲授文选中的基础知识如《论语》、《孟子》等选篇,侧重给学生讲授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相对忽视孔子等先人思想的介绍,更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上的熏陶和审美教育。此外,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开设在大一并且只开设一学期,总课时为30学时。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多是选讲教材中少部分作品,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章,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分析介绍不够,同时忽略了汉语基础、应用写作的讲解。因此,造成了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忽视了理工科学生对于“听、说、读、写”训练的需求。

2.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把握不够完美

目前,学校“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课教师,他们普遍担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他们专业也各不相同,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美学等等。专业课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扎实、深厚,这一点教师们都能做到,但相对而言,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则较少,更谈不上深入。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的课程,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讲授“大学语文”教师们普遍感受,讲到自己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得心应手,讲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则感到力不从此心,捉襟见肘。因此,教学方法显得单一、机械,教学艺术更为一般。

3.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

现代社会在判断教育的价值上更多注重于强调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人际交流的建设性、身心发育的协调性,那么具体课堂教学的理念应该有新变化。而现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单一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面面俱到的教,没有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同时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灵活多样的讲授形式更无法吸引学生的对语文的兴趣,“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之地。

三.改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路、方法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将之列入为其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因此,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有如下几点思考。

1.找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要让学生得到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践行“文化素质”的目的,但由于我们任课教师在潜意识里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灌注其间:教语言课的老师重在字词句的讲解,教文学课的老师重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教理论课的老师重在审美教育。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定好位”,找准了定位,才可能编写出行之有效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在理工院校的定位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提高自身的思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鉴赏能力与写作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因材施教,注重实效

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是理工、经管、政法、艺术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针对理科生教学时,应发挥理科生的长处,侧重理性分析,也应针对理科生的短处———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表达不够清楚、流畅、等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许多理科生喜欢做数理化的练习题,而疏于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作品,并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去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精神财富的魅力,受其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素质。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显得薄弱,但他们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欲望,热情活泼,敏感极端,有一种表现欲,如给他们讲一些理论知识、专家观点学生多半不会感兴趣,但如能联系实际,讲“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意义,现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仁慈仁爱精神、讲究道义、懂礼貌、有智慧、讲诚信的现代君子,也许学生更易接受理解。

3.以能力提升为基,促进“大学语文”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转向

理工大学范文篇6

他每月的生活费是800元的奖学金,却坚持到协和医院帮助白血病患儿;

除夕之夜,他冒着严寒从湖水中救起一个轻生的××女学生。

在××,提起加力布,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只有23岁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今年4月,他荣获“××五四青年奖章”,成为××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加力布--就是你家里的一块布。”初次见面,这个皮肤黝黑的孟加拉国小伙子这样介绍自己。他现在是××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一名留学生,来中国已经4年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外貌上看,很难想象出这个年纪轻轻的外国小伙子在中国已经救了3个人的命。

除夕跳湖救起轻生女

今年大年三十的下午,加力布骑摩托车带着一个留学生同学,去找朋友打球。就在他们骑车经过一个湖边时,发现那里聚集着一群人。加力布好奇地凑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旁边的人看到是个外国人便说:“不关你的事,已经叫警察了。”他探头一看,原来有人跳湖了。加力布把手机和钱包扔给朋友,脱了衣服就往湖里跳了下去。可刚一跳入水中,他就立刻缩了回来。当天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这个生长在热带的青年第一次体会到了冰冷刺骨的滋味。他在水浅的地方搓了一下身体,又跳了下去。快接近落水者时,加力布才发现是个年轻的女孩。当他要拉她上来时,女孩拼命挣脱,甚至拉着他一起沉下去。加力布从水中探出脑袋,对女孩说:“你看我一个外国人都来帮你了,有什么事我们上去说,我会尽力帮你的。”女孩犹豫了一下,加力布趁机一把拽住了她,将她拖上了岸。

已冻得毫无知觉的加力布,小腿被湖中的石块划出一道血口。随后赶来的警察,将女孩送到了医院。回去洗了个热水澡的加力布从警察那里得知女孩到医院后不说话也不接受治疗,便急忙赶到医院。医生告诉他,女孩割破了自己的双腕,失血很多,如晚送半小时,可能就没有救了。加力布给她买来了食物,又给她讲笑话,女孩终于露出了笑容,并告诉了警察家人的电话。

为此,加力布就读的××理工大学给他颁了一个“突出表现奖”,并奖励了1000元奖金。就在颁奖现场,加力布把全部奖金都捐给了××协和医院“病房学校”的白血病患儿。

四年义工,救助“中国弟弟”

加力布与“病房学校”白血病孩子的渊源,始于他初来××时。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到协和医院做起了义工,照顾那些患白血病的小孩。“开始我只觉得好玩而已,可慢慢我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些孩子。他们懂得为别人着想,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加力布和几个留学生为这些孩子组织了一个“病房学校”,教他们画画、说英语、学数学。

跟这些白血病孩子接触久了,他发现一些从农村来的孩子连苹果都吃不上。他就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他们。“1000元奖金我可以买双名牌鞋,但如果这些钱能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多买几个苹果,这会让我更开心。”

在医院做义工时,加力布认了一位“中国弟弟”焦立夫,他是××省巴东县的一个初中生。住院期间,加力布总是鼓励“弟弟”,要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并向“弟弟”许诺说:“等你病好了,哥哥就带你到公园打球。”焦立夫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已经负债累累,实在无力承担住院的费用,只好出院。加力布得知此事后,便利用休息时间到处奔走求援,希望好心人能助一臂之力。“我的能力实在有限。可我想,只要每人捐10元钱,我‘弟弟''''的命就有救了。”人们被这个心地善良的外国小伙子感动了,焦立夫治病的钱很快就凑够了。

去年,一位住在四楼的也门留学生的小孩不慎从楼上摔了下来,加力布一手抱着孩子,一手驾着摩托车,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抢救,孩子的性命才得以保住。他还主动把二楼的宿舍让给了也门留学生一家。

很多人把加力布称为“洋雷锋”,他对此却很不好意思,他指着脚上的鞋对记者说:“雷锋总把自己的新鞋送给别人穿,自己穿旧鞋。我还没他那么好。”

“高干子弟”随大伯脚步来华

加力布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获得中国和××两国的奖学金。“××大学的奖学金比中国大学要高出7倍,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他说,“到中国留学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是追随大伯的脚步来到中国的。”

“1963年,我大伯曾到××语言文化大学留学,回国后,他经常给我讲中国的美丽风景,淳朴的民风民情,还给我带了很多中国的小人书,两个红脸蛋儿的中国小孩是我小时候对中国的最初的印象。”

加力布的父亲是孟加拉国农业部的一名高官,家里平时有警卫守门。尽管是高干子弟,加力布的父亲给他更多的是平民化教育。“选择来中国留学,爸爸对我非常支持,他说中国发展很快,学会中文将来是个重要的技能。爸爸希望我能做一名孟中交流的使者。”“如今,在××我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国家一样,丝毫没把自己当成外国人。”

热爱××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

面孔黝黑,左耳上戴着两个亮闪闪的耳环。见了这身打扮,以为加力布是个很前卫的青年。

其实,加力布在某种程度上很像××人,会敞开心扉交朋友。昨日在给记者发来的短信中,他说:“我爱××,这里是我的第二家乡,喜欢这里的人、天空、星星、夏天的太阳、冬天的雪……”

加力布每晚散步走到街道口,那里的交警必定会扔一支“黄鹤楼”给他,笑一笑,然后各自走开。他们的交往始于一次普通的打招呼。

在去广交会的火车上,一车厢的××人都和他“搭白”,跟他讨论生意经。这些××人跟中国其他城市的人不一样,不是下车后走了就走了,而是留下手机号码,互发短信问候,还约他打球、吃饭。

理工大学范文篇7

法制教育是我国有计划地开展提升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性质应如何界定,教育界一直有争议。尤其是在2006年教育部“05方案”将法律课程与道德课程进行整合后,学界对法制教育的性质的看法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同于“法律教育”和“法学教育”,它不属于智育而应属于德育的范畴。反对者则认为,法制教育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不应当成为德育的附庸。不管存在怎样的分歧,强化理工专业大学法制教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强化对理工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通常认为,理工专业的素质教育应涵盖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复合型知识结构成为未来人才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理工人才应具备外语、法律、媒体表达等综合能力。基本的法律素养和一定的法律技能,是理工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对优秀理工人才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强化理工专业的法制教育。“缺乏综合素养的技术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断出现的大学生涉法事件以残酷的事实和惨重的代价,表明了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势的严峻与紧迫。理工专业大学生人文基础相对薄弱,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违法犯罪的概率相对更高。所以,切实有效的法制教育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保驾护航。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强化对理工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工科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部分。按照目前的通行设置,法制教育类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的性质。应通过增加质量高、数量够、层次多的法制教育公共课程,使理工专业的课程体系趋于科学完善。由于课程设置、专业基础、思维方式、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理工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线性思维定势和重理轻文的心理取向,使理工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容易被忽视,法制教育的实效相对更差,面临的问题也更多。从调研数据与社会现实看,高校法制教育的整体情况与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政策导向的制约。教育部将原来全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整合成了一门课程,使法制教育完全从属于德育的范畴,法制教育在工科院系中彻底丧失独立课程的地位。在理工院校中基本上很少有相关法制教育课程的专门设置。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内容被大幅删减,课时被大量压缩,而事实上这又是很多理工院校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法制教育平台。由此,理工专业法制教育的渠道被减少、手段被限制、效果被弱化。观念的制约。理工专业大学生多以理科背景为主,对法律类课程既无基础又无兴趣。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在理工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加之线性的思维定势,一些学生甚至把法制类课程完全等同于“政治”活动而心存抵触。专业至上的心理偏差,使他们对所有法制活动或法律社团淡漠甚至不屑一顾。当然,这种认识误区不仅普遍存在于理工大学生中,甚至在理工院系的领导与专业课教师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客观条件的制约。理工专业法制课程完全以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基本上被虚化。当前,存在实践训练侧重于专业技能,很少涉及法制教育。课程整合后,法制教育师资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不少法制类课程的教师是出自原来的思想政治专业或伦理专业,通过短训或自学转岗而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是由以大学辅导员为主体的政工干部兼任的。外部环境的制约。理工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在法治社会与法治校园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法治社会与法治校园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社会上,工程建设领域的贪腐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园内,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以及校园刑事案件不时出现。学校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与法治水平也会影响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开展。所有上述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

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而非法律专才。所以,法律意识与基本的法律技能将是理工专业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则是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最高目标。如果说法律观念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框架,那么法律知识则是这座大厦必不可少的砖石。所以,除了要求拥有观念层面的法律意识外,大学生法制教育也不应排除知识与法律技能层面的内容。理工专业法制教育是一个全程性、全面性、多元性的持续过程。时间上贯穿了大学四个年级,内容上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形式上除了课堂教学还包括法制讲座、法律辩论、模拟法庭、“法律三下乡”等多种途径。即使同样是课堂教学,既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必修课程,还包括《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专业选修课程。理工专业面临繁重的专业课程,学生无暇也无力参与过多的法制教育课程或活动。所以,在确定理工专业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时,必须以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原则进行精心筛选。在法律理念的培养上,重在塑造理工大学生崇法守法的观念。首先,是法律至上的观念。旨在通过对法律概念的准确诠释,引领学生透析法律的内涵、本质、特征、功能,为整个法制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是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理解法律关系的钥匙。大学生应在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再次,是自由公正观念。自由表明了公民享有和行使受法律保护的各种权利,而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价值目标与应然要求。理念层面的教育主要应以法学理论课程和法制专题讲座来完成。在法律技能方面,重在培养理工大学生知法用法的本领。宪法与行政法知识是公民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未来工程管理人员的基本培训内容,这自然应成为理工大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另外,还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民商法律知识。理工专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必然会与他人和社会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例如继承、婚姻、合同、公司等行为,作为市民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关基本素养。其次是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虽然其属于广义的民法范畴,但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与他人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是一个理工专业学生所应当了解的。再次是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作为程序法,它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法定渠道合理解决与他人间的权益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部分主要以《产品质量法》等选修课程,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一系列专题法制教育活动来实现。

要将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成功转化为法制教育的现实效果,就必须借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理工专业法制教育是一个全程性、全面性、多元性的持续过程,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当前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理工专业的学生人文基础普遍薄弱,法学理论与法律条文晦涩枯燥,所以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方法着手,才可能真正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鉴于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执教理工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类课程应注意以下问题。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应将传统的讲授法、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不同的教学班级,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模式,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单一,过分依赖讲授的模式,是法制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专题式小讲座的使用。开设专题式小讲座有助于教师从宏观上、整体上对某些观念或知识进行纵深讲解,也有助于形成理工专业学生立体的、体系化的法律知识与能力,从而突破教材内容的平面化与条块化。专题的确定既需要养眼于教学的方便,更需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法律教研室的统筹安排下,推动法制课程整体式的专题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构与内容,非常适合以专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重视教学语言的工具性价值。教学语言是法制教育最核心的教学工具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制教育的成败。为避免法制教育的枯燥与死板,在教学语言上要恰当地处理好导向与幽默、生动与准确、传统与时尚、激昂与舒缓等多重关系。教师应有熟练驾驭法制课程教学语言的能力,充分利用字、词、句、段、声音与形体等的巧妙组合,为课堂营造出纯净高雅、行云流水般的意趣与境界。同时,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精彩演绎,对法律理论的有力论证,使学生体会法律的魅力,感受法治的力量。教学环节的完善。从教学实践看,法制课程案例的筛选、视频的制作、专题的确定、知识点的诠释等教学环节,都是影响理工专业法制教育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要真正提升法制教育的实效,就必须从细节上着手处理好上述环节。比如法制案例的筛选,应力求补充最新的、最典型的、最有感染力的案件,以强化教学效果。教学专题的确定,应超越教材体系,以有利于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为原则,结合理工专业的特殊需求来设置教学专题。教研室应当在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及文字资料等方面扮演统筹管理的角色,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有。

理工大学范文篇8

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供电局实结

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即正式奔赴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鹰潭供电局,开始我新的工作、生活。

二零零#年九月五日,我与刘建春、龚薇等五位今年刚毕业分配的大学生正式奔赴供电局的各个工作岗位,开始我们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

何谓实习?!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结束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所必经的一个历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客观真理必须与具体实际紧密相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假如说我们在学校里是学会如何去“融”,那么实习可以说是教会我们如何去“通”。只有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方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理所在。我的实习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通中心,实习期为三个月;第二阶段为变电工区,实习期也是三个月;第三阶段为月湖分局,实习期为四个月;四系答辩日为2003年7月底。提及实习答辩,我记起了一年前毕业实习答辩时的情景,此情此景,仍记忆犹新。此非同彼,这一次的实习答辩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和大学里的毕业答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一想到这,我的心不免有些担心,担心自己会有这或那的地方做的不够好,回答也不尽如人意。尽管之前也有人劝过我不用担心,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实习笔记,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答辩其实并不难的!可我仍旧有些担忧,毕竟我并非电力学校毕业的,所学也并非电力专业,实习期间出现了或这或那的问题,我又该如何应对呢?!带着心中种种的疑惑,我和龚薇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第一站——调通中心。和同年分配定岗的八位同事一起,我们也被相应地定到各自所需的岗位上开始我们的实习工作。一、调通中心随着电网的扩大,设备增多,结线复杂,鹰潭供电局开始设置运行方式专职人员,编制月、日调度计划,审批检修计划,安排电网结线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置,由调度所统一安排调度员定时报典型负荷,统计系统内潮流、电压、功率、力率及低周装置所切线路的负荷量等作为电网的主要参数,并以此为据,随时调整电网运行状况。从而在保证了供电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加强了调度管理,在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局成立之初,设有鹰潭供电局调度所,主要负责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设施和用户自备电厂、变电站的调度,同时对地区电力配电网的运行操作和检修进行协调指导。局成立后,为加强调度管理,自1993年6月1日成立鹰潭电力地调,负责鹰潭电网电力调度。鹰潭供电局调度所(地调)下设有调度班、继保班、远动班、载波通信班4个专业班组,我实习的第一站的调通中心继电保护班,龚薇与我不同,她则去了调度班。继电保护班组下设班长、工作负责人及班员总共八人,班长姓张,是位四十多岁的阿姨,班组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阿姨”。最初来继电保护班实习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画autocad图纸,这是我所学专业的主攻方向,所以我并不是特别担心,大学的毕业设计,我还交过好几副大型的图纸呢。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渐渐发现:其实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熟悉工作的方式,随着图纸的越画越多,我开始对渐已陌生的绘图软件重新熟悉起来,绘图也较往日更加地得心应手了一些。刚进继电保护班,班长即向我介绍了班上的几位同事的情况,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好几位都是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出来的,瞬间,我对这个班组忽然有了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不象是第一次认识,倒象是一群久违了的朋友。(一)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在继电保护班实习的第二天,张健班长就带着我来到鹰潭供电局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参观学习。

220千伏月湖变电站于1997-1998年新建,该站位于鹰潭市区东郊约3千米处,由江西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承包安装,于1998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建成投运。随着月湖变的投运,既结束了鹰潭地区电网无220千伏变电站供电的历史,又有力地提高了鹰潭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从而结束了因贵溪电厂110千伏出线间隔限制而使鹰潭市辖区供电卡脖子的困难局面。一期工程装有1台主变,型号是sfpsz9-150000/220,合肥abb变压器厂生产,高压开关实现无油化,继电保护实现微机化,办公已实现无纸化,是鹰潭地区电网现代化的中心站。这是变电站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变电站主楼有两层,我们一行来到二楼主控室,工作负责人徐冲正在办理工作票,这是检修工作的第一步,送票完成后,第二步是停电,此时工作人员方可开始工作。趁着这个时间,张班长带我来到继电保护室,向我介绍它的大致概况:首先,变电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220千伏旁母线、220千伏i号母线和220千伏ii号母线,第二部分为110千伏旁母线和110千伏母线,第三部分为10千伏旁母线和10千伏母线,目前2#主变尚未投入工作。

220千伏系统主接线是单母线带旁线接线方式,采用中型布置,共有5个间隔,出线有贵月线、月梅线、月上线等三条线路,开关为lw6-220型sf6开关,(其中月上线开关型号为:lw10b-25z)平顶山开关厂生产,配用cy型液压机构;隔离开关为gw7-220型,配用cj2型电动机构操作。1#主变则是由220千伏旁母线与220千伏i号母线工作。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建设110千伏远距离输变电工程,将电能输向广大县乡地区,不仅是三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鹰潭地区经济腾飞的保证。从1993年至2000年,(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及相应线路)鹰潭供电局先后从东、南、西、北方向,建起了12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及8个变电站,其中包括3座35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及1座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形成了110千伏主网架,并向周边扩展延伸,为鹰潭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110千伏泉塘变电站

110千伏泉塘变电站位于贵溪市西北6千米处,建于1983年9月,1993年2月以前为赣东北供电局管理,1993年2月以后,它正式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2002年9月至11月,我一直跟随着继电保护班组成员辗转于鹰潭、贵溪两地之间,为110千伏泉塘变电站1号主变进行增容扩改工作。在泉塘变电站的两个月的时间,是我在继保班收获最为丰富的一段日子。在这段时间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与电力系统相关的技术知识,比如说我学会了看一些较为简单的图纸,学会了对一些不算复杂的一次回路进行电路分析,逐一认识了一些电路元件,知道了它们的功能、用途,等等。

(三)110千伏鹰潭变电站

1989年为配合鹰潭--厦门电气化铁路建设新建110千伏鹰潭变电站,该站位于市区南郊约3千米处,于1991年4月建成投运。1993年2月以前为抚州供电局管理,之后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110千伏鹰潭变电站其主楼为三层建筑物,主控室在三楼。走进主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仪表装置屏,这里采用的是先进的现代化电脑操控系统,室中央的电脑控制台足可见一斑。在这里的实习工作我逐渐了解到一些与定值校验相关的工作流程安排。

(四)110千伏余江变电站

原为35千伏变电站,位于鹰潭西北约16千米处余江县璜溪镇,始建于1969年12月,于1978年12月升压扩建成110千伏站,(在老站旁新建,投运后35千伏站即退出运行)1993年2月以前为抚州供电局管理,之后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

二、团委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未能去变电工区实习。但是在继电保护班的半年实习,我并没有少地深入到变电站学习、工作,在这短短半年里,我开始对供电局的整体概况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尤其是这半年来,我经常是不间断地跟随他们下到各个变电站去实习工作,为我将来的工作更是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的半年里,由于鹰潭供电局史志编纂工作的开始,2003年3月至7月,我和龚薇、祝燕三人一起来到团委,协助团委书记周志平一同抓紧史志编纂工作的进行。如果说在继电保护的半年是帮助我对整个鹰潭供电局的布局、设置及运行有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的半年,那么在团委的这半年可以说是帮助我对鹰潭供电局整个发展史具体深入了解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我经历了供电局从创办之始到辉煌岁月的十余年时间,她虽建局时间不长,却发展很快,贡献极大。这不仅使我想起了美国人的历史——二百多年的短暂历史,却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强国。

理工大学范文篇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使用更加的全面、客观,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此后,一些高校响应此号召,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也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讲解专业知识外还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当前,这一重任就落到了人文素质课程教师的身上,特别是大学语文教师,国家把这一课程看作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课程实践,非但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即如何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同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2]。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提倡素质教育大的前提下,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中仍然是存在着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社科类课程,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的倾向。这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首先,在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每个人都是从义务教育阶段走过来,通过努力地学习才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是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开设的,学生要想考上好一些的学校离不开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当时来看这样一门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学科得到了教育部门、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可是,到了大学以后,虽然有一些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由于受到高等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往往被逐渐的边缘化,变得越来越不重要[3]。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为了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人才,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大学语文在对大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上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面对此种情况,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比较尴尬的局面。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而忽视了汉语的学习与提升,造成了“母语放逐”的现象,引起一些著名学者的重视与呼吁。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中,大学语文与“两课”、英语一样属于公共基础课,但在课时的安排,受重视的程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学语文在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最初是108学时,后来逐渐的缩短为36学时,再后来一些学校根据自身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把大学语文课缩短为24学时。只有短短的20几个学时的来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确实很难,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蜻蜓点水。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我国的应试教育阶段更多注重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很多知识需要死记硬背,这种强化式的教学方式也会使学生对语文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后,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在于专心学习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引起里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再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无法打开理工科大学生的视野。目前,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授课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整个一个学期结束,大概讲解20左右篇的文章,教学的内容文学性很强,没有突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接受特点,教学方法单一老化。很难实现大学语文对于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特别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从事专业课的教师受重视的程度相对较高,还有人们头脑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泛滥,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被认为是博而不精,会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同时,有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教师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难以驾驭大学语文课堂,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又不安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最后,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经常是满堂灌输,精细的讲解文章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这就忽视了文学的审美性和人文性。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课与基础教育时期相比更加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们从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受益,体会到大学语文给予他们的良好文化修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文化追求。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4]。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学语文是我国各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全面地发挥它的作用。

(一)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都是兼职教师,除了授课之外还有其他的工作任务,所以很难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成立专职的教师队伍和教研室,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多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之间能够有合适的时间沟通彼此的教学经验,优秀教师有时间和条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辅导。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提高教师尤其是高校相关领导对大学语文的重视,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组建教研室,更好的提升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能够很好的进行教学,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前提。教师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引导,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由于学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因此,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选取一些励志的文章,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时展的需求,尽量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也看到一些视觉上的知识,这样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愿意学”。

(四)改革考试方式。针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在平时的考核力度,成绩不应该由最后的一张考卷或者一篇论文来决定。通过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再加上期末的考核,作为期末考核的总成绩。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缓解学生在期末复习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到喜欢学的知识,取得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以此也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

(五)多开展名家名师专题的讲座。将专题讲座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大学语文教学设置学时有限,在大学生参与讲座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把讲座变为对课程的有效补充,让讲座成为课堂的延伸,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理工大学范文篇10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建构学生的学术基础与核心能力,而且必须藉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博雅内涵,陶冶学生性情、构建博雅涵养、培养学生价值与道德判断、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改变体质与气质,达到全人的境界。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作为一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十分重要,理念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把文化作为内容,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等多种教育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品味[1]。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素养、形成人的素质品格,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学校自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起,积极思考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应该由哪个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工作。在学校党委认真思考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必须要创新,即应整合全校资源,站在全局角度,从顶层设计建立执行机构和独立建制的牵头单位,真正做到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基地作为学校独立建制单位,先后设立了“两办三中心”,即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素质教育教学中心和书法摄影研究中心。此外,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校制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使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效益成果,进一步建设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监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形成全校统一的指导协调机构,学校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中增设专职文化素质教育委员,负责宏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质量监控工作。经过认真调研与分析,规划素质教育开展从课程、跨学科讲座、文化艺术活动三方面入手,构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即坚持以“提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精神、陶冶艺术情操、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以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为突破口,以系列文化素质讲座、读书工程、文化与艺术教育活动等为载体,使理工科学生兼具人文素质的底蕴,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独立建制机构,目前独立运行近五年了,学校积极参加2008-2012年的“三北、四川片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虚心向专家、优秀素质基地学习。回顾发展历程,我校基地初步实现了从建设初期的“五重五抓”到目前“一实二创三高四化”的努力发展方向。“五重五抓”:即重素质教育抓“机构建设”、重调查研究抓“课程体系”、重文化熏陶抓“启航讲坛”、重人文精神抓“读书工程”、重校园氛围抓“艺术拓展”。“一实二创三高四化”:一实:独立建制实体;二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三高: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四化: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

三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效果

(一)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其核心地位

重新搭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新增受学生喜爱的文化素质课程近百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场营销与能力提升》2门课程,首次作为学校选修课程获得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一批核心、特色、地域化课程不断涌现,诸如:《走进海洋之三海一核》、《英语美文赏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与中国》、《科技创新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六门核心课程,以及《科技创新训练》、《孙子兵法》、《朋辈心理辅导》、《情商与智慧人生》……等一批优质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新版通识选修培养方案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梳理为文化素质类(六大模块)、新生研讨类、专业拓展类。2010年学校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评审会,《现代海洋开发》、《科学精神的启示》、《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22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获得首批核心课程立项[2]。同时,学校还开设名师讲堂、网络尔雅通识课程。学校学期末组织召开大面积中小型学生座谈会,了解通识选修课程教师教学状况。学校适时开展校院两级教学大检查,注重通识课程质量,停开一批课程。经过努力,学校在文化素质课程工作量、教学奖励、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单独体现。

(二)创建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学生每听五场讲座即可获得1学分,其定位是通识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一方面对18-22岁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融入通识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已与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等建成合作单位,定期选送优秀专家来我校讲座。“启航讲坛”作为通识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不仅邀请国内名师、学者,也邀请国外有关专家,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先后聘请到杨叔子院士、张岂之教授、王义遒教授,国家名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南开顾沛教授等,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教授、马瑞芳教授、康震教授,军事专家金恩祥将军、徐光裕少将,艺术家六小龄童、黄宏,以及来自台湾地区、国外耶鲁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专家作客讲坛。专家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唤起聆听着的共鸣,震撼的是学生的心田,滋润的是学生的心灵,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已被聘为学校的近20余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

(三)倡建艺术素质教育“一人一品”

建立“一人一品”,即一名艺术专业教师负责一个艺术精品社团的日常教学、训练、演出节目的排练的教学模式。大学生艺术团相继成立,诸如“爱乐”钢琴团、“海之韵”大学生合唱团、“金帆”声乐艺术团、“飞鹭”舞蹈团、“弦之乐”吉他团、“地平线”平面设计工作室、“启点”美术工作室、“书法摄影”工作室等,这些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展现佳绩。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做好艺术素质教育普及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学校于今日出台“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艺术素质专项分级标准》”,此分级标准设计五大类专项,即艺术类音乐专项(合唱、键盘、声乐、小提琴、铜管类、木管类)、艺术类绘画专项、艺术类舞蹈专项、艺术类视觉设计专项和艺术类书法专项。

(五)建立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结合课程体系、素质讲座、地域文化,建立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如《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哈尔滨文庙》等,作为大学生了解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这些基地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延伸,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四文化素质教育十大任务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坚持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整合全校资源,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不断地丰富着校园文化[3]。注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给师生打上哈工程的文化烙印,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素质理论研究,探索人才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依托文化素质课程体系,面向课程、面向活动、面向环境,以“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为工作宗旨,努力实现“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着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推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治学严谨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素质教育只有纳入本课培养方案、进课堂,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精选博雅课程,重视我校“短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探寻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思路。采取政策引导、氛围营造、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力求取得突破与成效;围绕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建设艺术教育团队、数学文化教育团队等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举办高水平跨学科学术大讲堂

结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系列讲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开拓国际视野。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高水平讲座专家的到来,有利地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校际联合,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学术化的讲座,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四)组织多层次、多样化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要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组织文化素质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工作

从事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教师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要注重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与读物,以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建设网站,编辑通讯,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年报与静动态宣传工作,办好大学生艺术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高水平特色网站的配合,包括要闻、课程建设、图文讲坛、理论探索、艺术活动、文史哲艺相关内容等,同时更要做好文化素质教育通讯,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也可以起到宣传、辐射作用。通讯的编辑,记载着历史,还可以起到工具的作用。艺术团旨意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锻炼出一批团结意识强,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同时艺术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力求使大学生艺术团成为学生提高艺术水平、展现艺术才能的阵地和学院对外宣传交流、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

(七)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建设高校联盟,积极推进校际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