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奖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43:27

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范文篇1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奖励表彰行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是行政奖励表彰工作的主管部门。

各级工会组织应当协助做好企业职工劳动模范的推荐、评选、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三条行政奖励表彰事项应当具有全局性、典型性、综合性,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四条行政奖励表彰工作应当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行政奖励表彰的给予机关为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第六条行政奖励表彰的对象主要是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对驻青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城镇居民和农民实施奖励表彰。

第二章种类和批准权限

第七条行政奖励表彰按组织实施的主体分为:

(一)政府奖励表彰,是指以人民政府的名义组织开展的行政奖励表彰活动;

(二)联合奖励表彰,是指以政府工作部门(含专门委员会、领导小组、指挥部等,下同)与政府人事部门的名义联合组织开展的行政奖励表彰活动;

(三)部门奖励表彰,是指以政府工作部门的名义在本系统内组织的行政奖励表彰活动。

第八条行政奖励表彰按受奖对象分为对个人奖励表彰和对集体奖励表彰。

对个人奖励表彰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集体奖励表彰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记集体三等功、记集体二等功、记集体一等功、通令嘉奖。

对不宜给予上述种类奖励表彰的人员,可以采取通报等形式进行表彰。

第九条授予荣誉称号的名称统一规范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授予企业职工和农民,“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一般在其前冠以系统名称。

特殊情况需要授予其他称号的,须经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市人民政府同意或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二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各区(市)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其中,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奖励表彰,须经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后实施。

第十一条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权限规定,给予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奖励表彰。给予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奖励表彰,须按管理权限,征得有关机关同意。

第十二条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可以按照权限规定,给予本部门内设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下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奖励表彰。给予下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奖励表彰,须征得该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十三条授予个人荣誉称号、记一等功和给予集体通令嘉奖、记集体一等功等奖励表彰,由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周期和数量

第十四条政府奖励表彰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联合奖励表彰或部门奖励表彰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

第十五条行政奖励表彰数量应当从严控制,根据参评单位和参评个人数量,分别按以下比例确定。

(一)受奖集体一般不超过参评单位的10%,在一次行政奖励表彰活动中最多不超过80个;在一个奖励表彰项目内,受奖集体不超过同类别、同层次参评单位的50%;

(二)受奖个人一般不超过参评人数的1.5%,一次行政奖励表彰活动中一般不超过200人。

第十六条在一项行政奖励表彰中,除成批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外,对个人的奖励表彰须有两个以上种类。其中高层次的奖励表彰种类名额,一般不超过受奖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在一项行政奖励表彰中,对担任领导职务人员的奖励表彰,不得超过受奖励表彰总人数的15%。

第四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十八条对行政奖励表彰项目实行年度申报、审批制度。申报时间为每年1月底以前。未按规定时限申报的,一般不得进行行政奖励表彰活动。

因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行政奖励表彰的,可以采取一事一报的办法进行。

第十九条开展行政奖励表彰活动,应当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政府奖励表彰项目应当从严控制。在一个表彰周期内,政府工作部门一般只允许开展一项联合奖励表彰活动,在本系统内开展的部门奖励表彰一般不超过三项。

第二十条对涉及企业、农村等基层单位的奖励表彰活动,应当从严控制。

第二十一条申报政府奖励表彰项目的,由主办部门填写奖励项目立项审批表,向本级人民政府申报,经人事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提交政府研究决定。

申报联合奖励表彰或部门奖励表彰项目的,由主办部门填写奖励项目立项审批表,向本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申报,由人事部门审批。

第二十二条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人事部门联合开展的奖励表彰活动,由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人事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并按规定程序审核后上报。

第二十三条以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名义下发的各种文件,其中涉及行政奖励表彰的,应当事先送本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核。

第二十四条各区(市)的政府奖励表彰项目,由区(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汇总,当年第一季度末向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五章实施

第二十五条凡经批准的行政奖励表彰项目,属政府奖励表彰或联合奖励表彰的,由政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实施;部门奖励表彰由该部门自行部署实施。

第二十六条行政奖励表彰应当坚持政治标准,以贡献大小来衡量,并结合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明确具体的评选条件。被评选的受奖对象,应当有突出的事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受奖励表彰的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等次应当在称职或合格以上。

第二十七条给予担任区(市)处(科)级及以上领导职务人员奖励表彰,须按管理权限征得任免机关和本级政府行政监察部门同意,填写领导干部奖励表彰审核备案表,由奖励表彰审批机关留存备案。

第二十八条推荐上报拟受奖励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应当填写统一的审批表,并附简要事迹材料。

第二十九条开展行政奖励表彰活动,应当坚持从简的原则,结合部门工作会议、电视电话会、新闻会或表彰通报等形式进行。确需召开专门奖励表彰大会的,应当报政府批准后实施。

行政奖励表彰通报,由实施奖励表彰的机关。

第三十条已获上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奖励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不再参加本级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门组织的同类型的奖励表彰评选。

第六章相关待遇

第三十一条对获得奖励的集体,颁发奖牌、奖状或锦旗;对获得奖励的个人,颁发奖章或奖励证书。奖章、奖牌、奖状、奖励证书等按规定的式样和规格,由本级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监制。

第三十二条对获得奖励的个人,可以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奖金数额按以下标准掌握:

(一)对获得记二等功奖励的,给予300元奖金;

(二)对获得记三等功奖励的,给予200元奖金;

(三)对获得嘉奖奖励的,给予100元奖金。

对获得奖励的集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三十三条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予以重关奖。

第三十四条政府奖励表彰活动,奖励经费由本级财政支付;联合奖励表彰活动,奖励经费除按有关规定由本级财政支付的外,由主办部门按规定标准自行解决;部门奖励表彰活动,奖励经费由主办部门按规定标准自行解决。

第七章监督

第三十五条未经批准开展行政奖励表彰活动的,不予兑现其奖励待遇,并视情节对主办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同时追究主办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禁止行政奖励表彰活动主办部门向参评单位或个人收取费用。违反规定的,取消奖励表彰活动,责令退回收取的费用并通报批评。参评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上述问题的,应当主动检举并自觉抵制。

行政奖励范文篇2

一、奖励项目

本意见所指行政表彰奖励包括:县政府奖励、部门奖励和公务员奖励。

(一)县政府奖励。是指县政府实施的,用于表彰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

(二)部门奖励。主要指县政府各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在本系统内开展的,以本系统内集体和个人为奖励对象的综合性的行政奖励。

(三)公务员奖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组部、原国家人事部《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和省委组织部、原省人事厅《省公务员奖励办法(试行)》组织实施。

此外,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确需县政府表扬的,可予以通报表扬;对跨系统和阶段性、临时性工作,可以领导小组(或专业委员会、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名义开展表彰活动。县政府的通报表扬和以领导小组(或专业委员会、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名义开展的表彰活动,均不视为行政表彰奖励,不享受政府行政奖励相关待遇。

完成与县政府或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按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实施奖励,不列入行政表彰奖励。

二、县政府奖励的条件

凡以县政府名义进行的行政表彰奖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省、市人民政府有明确规定,要求以县政府名义进行奖励的;

(二)省、市政府已经开展的奖励,需要县政府比照进行的;

(三)涉及民族团结、军政关系等,不便以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名义进行奖励的;

(四)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依法行政等关系全局性重要工作、中心工作、重大事项或县重点工程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特殊工作中,事迹特别突出,有重大社会积极影响,确需以县政府名义进行奖励的。

三、奖励周期及数量

(一)对个人和集体的记功奖励。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应当给予奖励。给予嘉奖和记三等功,一般结合年度考核进行,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予以嘉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第三年度不再嘉奖,直接记三等功。对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重要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应当及时给予奖励。

(二)对个人和集体的命名奖励。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奖励表彰1年1次,奖励表彰按照年度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全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意见》执行;各部门以县政府名义奖励表彰的个人和集体,除特殊情况外,每个部门设置一项本系统综合性奖励,与县人社局联合开展表彰,表彰周期一般为3—5年。部门奖励一般冠以“全县××系统先进集体(个人)”称号。每项奖励表彰的个人原则上不超过20名,奖励表彰的集体原则上不超过10个。

四、奖励程序

(一)县政府奖励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由县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奖励工作方案,按规定的批准权限报批;经批准后开展;将推荐人选在工作单位公示;逐级推荐上报;县业务主管部门会同县人社局组织评审;对拟奖对象按规定征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监察等部门的意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审批机关批准后予以公布。

县政府认为确有必要开展行政表彰奖励的,可批转县人社局办理。

(二)申请开展部门奖励的,须经县人社局审核批准,并由申办部门与县人社局联合开展。

(三)以县政府名义表彰奖励和以县政府名义通报表扬的,由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奖励申请,将有关材料报县人社局。县人社局提出初审意见,并牵头召开奖励项目审核联席会议,实行集中审核,按批次定期集中报县政府常务会议批准。今后县政府不直接研究各部门上报的表彰奖励项目申请。

(四)申请以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名义表彰的,须经县人社局审核,并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准。

(五)因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特殊工作需要即时奖励的,可采取一事一报办法审批。由相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县人社局审核,送县政府办公室复核后,报县政府批准。

五、奖励表彰的方式

(一)对给予嘉奖、记三等功个人或嘉奖的集体以及获得县政府命名奖励的个人和集体,由县政府表彰决定;对其它的获奖个人和集体,由审批机关表彰通报。

(二)对获奖的个人,颁发奖励证书、奖章;对获奖的集体,颁发奖牌。

(三)对获奖个人和集体的先进事迹,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报告会等形式,予以宣传和宣讲。

(四)对获奖的个人和集体,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六、奖励表彰工作要求

(一)加强协调指导。县政府办公室、县监察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行政奖励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县人社局是负责行政奖励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规定,及时拟定行政奖励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做好以县政府名义进行奖励的项目审核、对象审核,指导和协调县政府各部门开展表彰奖励工作,加强对行政表彰奖励活动的监管和督查,促进我县奖励表彰工作进一步精简、规范。

(二)严格标准条件。坚持按规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严格标准和条件,严格评选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行政表彰范围、对象和数量。县级单位、县级干部原则上不参加行政表彰奖励评选。确需参加的,须经县委组织部同意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单位负责人和所在单位不能同时作为推荐对象上报。凡受到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一票否决”和党纪、政纪等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当年度不得参加评选。对同一事迹的集体或个人,上级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门已给予奖励的,下级机关不再重复奖励。伪造贡献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表彰奖励的,由原批准机关撤销其表彰奖励。

行政奖励范文篇3

行政管理学告诉我们,社会是由各种组织构成的,学校、系、处都是作为组织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而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组织的成员-一人。现行的行政管理已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关键是使人的活动和力量的协调达到和谐一致。进而可以说,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这与人的需求是密切相联系的。

所谓需求即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欲望,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其随时间、地点、所处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对于人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以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结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我国有的学者又把人的需要分为:政治需要、劳动需要、文误需要、社交需要、生活需要。人的需要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人类生存的本能,即初级需求,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另一方面是由个人所处的社会,即周围环境所赋予的、引导的,即高级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调动的原动力,科学地对待人的需要,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常常是因为对工作有些不满足感,一些合理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

由此出发,行政管理中的奖励与惩罚就是以人的需要来调动其积极性,激励其工作热情,并利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来激发与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之始终维持兴奋的、积极的行为状态。奖励与惩罚既是领导者权力的象征,又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二、奖励、惩罚的种类与形式

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为物质方面的,另一类为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的奖惩主要是指满足或限制人的低级需求。这种奖惩,常常表现在金钱方面,如增薪、晋职、奖金或减薪、降职、罚款等。精神方面的奖惩主要指满足或限制人的高级需求,其中第一需求就是社交需要,它是指个体属于某个组织,受人爱戴,被人接受。其次是尊重需要,人们为了获得赏识、地位或成就而行动。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动态的,一个运动的而非静止的事物,不停地在需求层次中上下运动。我们所谈的需求层次,其等级并非一成不变,不仅边界有重叠,而且有例外。因此这两大类奖惩,也是互补与贯通的。

行政管理中实施的奖励与惩罚的形式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从表现方式上,可分为口头的或书面的;从层级范围方面,可分为大范围的或小范围的;从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思想政治、专业技术、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还可分为集体的、个人的等等。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的人的需要的满足,从而调动不同人的积极性。

三、行政管理中实施奖励与惩罚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在各级组织和行政管理中实施的奖励与惩罚尚不够科学,或多或少存在着“吃大锅饭”,单纯追求精神奖惩或单纯追求“金钱刺激”等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与人们对人的需要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对人的需要的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几种倾向。

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强调社会需要、人民的需要、党的需要,忽视了劳动者本身的需要,即个人的需要,或者说不承认个人需要应给予合理的满足,人为地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对立起来。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行政管理在一段时间内似乎在追求一种“公平”。尤其在物质方面,没有严格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一些所谓“考核”,也成为走过场。有的单位出现了“先进人人当,轮流来坐庄”;出工不出力,上班磨洋工,下班打冲锋;闲人大养,大养闲人的现象极为普遍。这样的管理从何谈效率,从何言及生产力的解放。又如现在有些人,单纯强调个人需要,只着眼于个人私欲,根本不顾及社会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完全被抛弃在一边。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在一段时间内又似乎在追求“个人价值”,一切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个人得实惠,甚至不惜损工肥私,牺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中饱私囊。没有义务,不谈责任,这是应予以唾弃的。

再如,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行政管理的奖励与惩罚的实施中,尤其是奖励的实施中,单纯强调提倡精神满足,忽视物质需求的现象。授予称号,提出表扬,追求的只是精神需要的满足。近年来又有些人单纯追求“金钱刺激”,奖励与惩罚一律向钱看,误认为物质需要的满足即是人的全部需要的满足,把人的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割裂开来的认识是十分错误的。

错误的认识,影响了行政管理中奖励与惩罚的实施,使得奖励与惩罚失去了它应有的威力,未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对行政管理中实施奖励与惩罚的思考

科学的、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是任何一个行政组织所必需的,合理地进行奖励与惩罚使之充分激励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分析

有效地实施奖励与惩罚,就是要正确满足和限制职工的需要,从根本上激励职工。因而重要的是把握其积极性的根源和影响其积极性高低、大小最本质的因素,并由此出发去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结合高校来看,在职人员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教员,这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具体工作者与直接责任者。一类是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助人员,是联系学校各项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一类是工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人员,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作为学校的成员,目前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故而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住房困难等等,他们有着共同的需求。同时由于所处地位不同,他们分别有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在年终考核中,如教员工作量的计算,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所限,课时少、教员多,供大于求。而科研课题的获得,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有时也非个人努力所能达到,这些都影响着其工作量的完成,直接关系到对其的奖励与惩罚—奖金与聘任。如何使得考核的结果奖励与惩罚能客观反映教员的工作成果,给予评价,这关系到学校主体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在行政管理人员、工人的考核中也都反映出一些问题,有待具体分析,认真研究。充分了解广大教职工的需要,据此制定奖励与惩罚,并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不同人员、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正当需要,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外界诱因,并不断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他们把个人需要同系、处,学校乃至国家的利益与目标一致起来,把这工作贯穿于职工从需要到满足的行为过程的每个环节。

2.处好关系

有效地实施奖励与惩罚,必须处理好在人的需要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其主要是:1.本能需要与习惯需要的关系;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3.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4.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的关系;5.主导需要与非主导需要的关系;6.共性需要与个性需要的关系。目前行政管理中实施奖励与惩罚出现的偏差,在很多时候都是未能处理好这些关系而造成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需要,科学地认识,合理的把握,有机的协调至关重要。

行政奖励范文篇4

但是,透过蓬勃发展的表象,深入到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奖励的具体运作,我们却发现,行政奖励从观念层面到制度构建再到具体实施,都存在许多偏差、缺失甚至混乱的状况,基本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既与法治的原则相悖,亦影响了行政奖励应有作用的发挥。

本课题从行政奖励的概念、特性、分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对我国行政奖励现状的考察,揭示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和理论正当性,并对具体路径作以探索,以期为推动行政奖励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有所助益。

一、行政奖励概述:

(一)概念

虽然行政奖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早在我国行政法学恢复时期,便有学者意识到其独特价值而纳入行政法学体系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若干年来我国行政法学发展的重点不在于此,所以有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其他行政行为的研究状况相比较为逊色,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表述。但是,在现有各种不同的概念表述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共识性的东西:(1)大都认为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实施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大都将行政奖励的目的界定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促进社会进步;(3)相应地,行政奖励的客体也大都被界定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等先进行为;(4)大都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为行政奖励的主要形式。

但是,这些概念表述大都带有较深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已落后于日新月异的行政管理实践,所以有学者认为应当对行政奖励现有概念进行解构与重构,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标,通过赋予物质、精神及其他权益,引导、激励和支持行政相对人实施一定的符合政府施政意图行为的非强制行政行为。

笔者以为,这一定义突破了传统的观念束缚和范畴界定,更加丰富了行政奖励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行政奖励的观念变迁与制度变革,较好地概括了行政奖励的本质属性:(1)其将行政奖励的目的定位于引导、激励和支持相对人实施一定的符合政府施政意图的行为,以实现行政目标,显然较“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更加扩展了行政奖励的适用范围;(2)相应地,行政奖励的客体也扩展为一定的符合政府施政意图的行为,而不仅限于“先进行为”;(3)丰富了行政奖励的形式,即除精神、物质奖励外,还包括赋予其他权益,虽然后者最终也是带来某些精神或物质利益,但与直接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仍存在差别,这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行政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奖励形式;(4)明确了行政奖励的“非强制”属性。

(二)特性

概念毕竟是精炼和抽象的,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行政奖励,还须对该行为本身及其形成的法律关系的特性作以分析:

1、行政奖励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首先,行政奖励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次,行政奖励的对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而非不特定的多人;再次,行政奖励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实际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效果。

2、行政奖励的授益性。“凡是为行政相对人创设、确认权利或法律上利益的决定都是授益性行政行为。”[3]行政奖励以赋予相对人物质、精神或其他权益为形式特征,确立了相对人的“受奖权”,即“行政相对人根据法律规定,对物质奖励享有某种利益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对精神奖励享有名誉权、荣誉权,对权能奖励享有某种资格,对信息奖励享有知悉权,等等”[4],因而是一种典型的授益性行政行为。“受奖权”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新的权利类型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是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一个重要基础。

3、行政奖励的非强制性。非强制行政行为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政府治理手段,它改变了传统行政行为的“命令-服从”模式,更加关注行政相对方在行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协商、服务、自愿履行为基本特征,体现了服务、合作的现代行政法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行政奖励就是一种非强制行政行为,其“非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行政相对人是否实施应受奖行为,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行政主体不能强制;(2)行政相对人实施了应受奖励的行为以后,是否接受行政奖励,由行政相对人自主决定,行政主体不能强制[5]——这也体现了行政奖励对相对人的“权利”属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非强制性”是针对行政相对人而言的,对行政主体而言,行政奖励却是强制性的,只要行政相对人实施了应受奖行为,行政主体就必须进行奖励,除非相对人放弃,因为与相对人的“权利”相对应,给予奖励就成为了行政主体的义务。

4、行政奖励法律关系的合意性。依照传统行政法理论,“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一般由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所决定”,如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法律关系中,一般均无需考虑相对人的合意,即使行政许可,从形式上看需要相对人的申请,但是否许可仍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意志,仍具有单方性。而行政奖励法律关系则不然,如果没有行政相对人实施受奖行为,则行政奖励法律关系就难以形成,只有相对人的应受奖行为与行政主体的奖励意图形成合意,行政奖励法律关系才能成立。明确这一点的意义在于,行政奖励法律关系并不取决于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还必须要有相对方的配合,相对方是否实施受奖行为由其自己决定,而其一旦实施了受奖行为,就与行政主体形成“合意”,进而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行政主体形成制约。行政奖励法律关系的这一特性在行政奖励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行政主体有事先承诺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裁定的行政奖励(参见行政奖励的分类),通常无事先明确的行为法依据或承诺,而是由行政主体依据自由裁量权随机作出的,行政主体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合意性”的表现会弱一些,但也必须是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与行政主体的意图相合,才会产生奖励的可能性,是否奖励、如何奖励也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意志,还要受到行政奖励的原则性规定和程序规则的制约。

(三)分类

在实践中,行政奖励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多种分类:根据奖励的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其他权能奖励;根据受奖行为的形态,可以分为行为性奖励和结果性奖励,如见义勇为奖励就是典型的行为性奖励,而科技发明、创造方面的奖励通常都是结果性奖励;根据奖励影响特定相对人权益的方式,可以分为赋予权益的奖励和减免义务的奖励,前者通常赋予特定相对人某种法定基本权利之外的权益,是比较常见的奖励方式,而后者则是减轻或免除特定相对人负有的某种义务,如税收优惠就是典型的减免义务的行政奖励。

但是,笔者以为,上述分类大多着眼于行政奖励的外在形态,属于较为直观的层面,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分类,对于我们研究行政奖励更有意义,笔者将对此作以详述。

1、内部奖励与外部奖励

这是基于行政奖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不同地位与关系所作的分类,与内、外部行政行为之分相对应。内部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对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公务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所作的奖励;外部行政奖励则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奖励。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形式上看奖励主体与对象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就做判断,还要看奖励的内容是否存在职务因素,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受奖者虽然也是公务员,但其获奖的事由并非基于职务原因,或者说与其公务员身份无关,而是作为普通的行政相对人,此时就是外部奖励而非内部奖励。区分内、外部行政奖励的意义还在于,二者在奖励形式、救济渠道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在内部行政奖励中可以“职务晋升”为奖励形式,但在外部奖励中则难以适用,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内部行政奖励是不能提请行政复议或诉讼的,只能通过申诉等内部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寻求救济,但外部行政奖励则以复议或诉讼为主要救济方式。从广义上讲,行政奖励是应当包括内部奖励与外部奖励的,但由于在行政法上,内、外部行政行为适用的是两套不同的规则体系,且行政法始终围绕着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因而必然以外部行政行为为重点调整对象,所以,为了突出重点且论述便宜,本文仅以外部行政奖励为研究对象。

2、普遍性奖励与竞争性奖励

这是以受奖主体的范围或数量为标准所作的分类。在普遍性奖励中,凡符合奖励条件的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均予以奖励;而在竞争性奖励中,行政主体仅对部分符合奖励条件的相对人给予奖励,即在符合一般奖励条件的相对人中,进一步择优确定。由于竞争性奖励在激励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竞争机制,因而更能激发相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通常被应用于一些比较重大的奖项,如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要奖项,法律都明确规定了每年的获奖数目,因而竞争也较为激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竞争性奖励最终只能奖励部分相对人,因而此种奖励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挫伤相对人的积极性,并对行政主体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所以此类奖励应是法律规制的重点。

3、法定的行政奖励、裁定的行政奖励与承诺的行政奖励

这是根据行政奖励作出的依据所作的分类。法定的行政奖励,是指有明确法律依据的行政奖励。按照传统的行政法定原则,行政行为都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无法律即无行政”,亦即所谓的“法律全部保留论”。但是,随着行政实践的发展,固守“法律全部保留论”是不现实的,正如有学者所言:“虽然把法律保留仅限于严密意义的侵害行为,未免失之狭隘。不过,没有法律依据,就不能进行补助奖励措施、公共设施建设与行政指导,行政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其任务,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全部保留说缺乏现实性。”所以,要求所有的行政奖励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不现实的,因为法律具有“滞后性”,而行政实践则是千变万化的,坚持严格的法定主义,将使行政奖励的适用空间大大缩小,也会使其作为一种灵活施政手段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行政实践中,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主体也可以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作出行政奖励,我们称之为裁定的行政奖励,如20**年9月17日,为了稳定猪肉价格,调动地方生猪生产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决定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即为此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法定”与“裁定”只是相对的,法定的奖励也有裁量的空间,而裁定的奖励也要受到一般法律原则和程序法的规制。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并不意味着要禁止裁定的奖励,而是在承认裁定性奖励存在价值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一般规定和程序法上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

另外,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奖励类型,通常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事先主动作出奖励承诺,在相对人达到行政主体要求时予以兑现,我们称之为承诺的行政奖励,最常见的就是公安机关为侦破某一案件而做的悬赏。在广义上,此类奖励也是由行政主体依据自由裁量权作出,应属裁定性奖励的范畴,但是与其他裁定性奖励相比,此类奖励又有其特殊性,在形式上类似于民法上的要约,因而也有人认为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属行政合同的范畴,但是笔者以为,此类行为实质上仍是运用的行政激励机制,与行政机关为完成某项工作而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存在本质差别,仍应属于行政奖励的范畴。由于在此类奖励中自由裁量的色彩更为浓厚,并与政府的公信力直接相关,所以应作为法律规制的重点。

二、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基础

行政奖励的现实状况,就是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基础。具言之,笔者将通过对我国行政奖励现状的考察,来揭示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

应该说,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中,一直以来是比较重视运用行政奖励引导相对人积极参与行政管理活动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缺乏市场激励机制,行政奖励成为行政机关激发相对人积极性的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活动中,但是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相对应,这些行政奖励的权力色彩比较浓厚,奖与不奖、奖多奖少、如何奖励等问题都由行政机关自行决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相对人基本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手段也有很大变革,但是笔者通过对我国行政奖励现状的考察,却发现有关行政奖励的观念与制度远远落后于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观念上的偏差

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中,一直以来存在着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的“恩赐”的观念,虽然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这种观念有所改变,但影响依然存在,行政主体仍处于一种强势地位,而相对人一方则较为弱势,恣意行政在行政奖励领域仍屡见不鲜,行政奖励是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观念和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有学者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权利观念和意识的演进作过总结,其中有以下两点:

1、财产权利意识强于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意识。人们在权利方面,最重视的是财产权,即特别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人们敢于较真。

2、被动性。公民已经在法律上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的各种权利和自由。但是对于这些法定权利,公民缺乏一种认知。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公民缺乏寻求救济的主动性。公民始终没有形成不断提出新的权利要求的习惯。

在我国行政奖励权利观念和意识的演进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人们对物质奖励一般比较重视,敢于较真,但对单纯的精神奖励往往不太在乎;公民对“受奖权”这一新型权利的认知程度仍有待提高,从认知到普遍接受再到主动行使,仍需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观念上的偏差是我国当前行政奖励法治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观念就是我们的眼睛”,观念对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具有导向性的影响。

(二)法律上的缺失

虽然行政奖励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但有关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定却很不健全,且十分散乱、不成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对行政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我国《宪法》中直接涉及行政奖励的条款只有两条,即第二十条:“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第四十二条:“······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但是,这两条都是针对具体事项的奖励,而有关行政奖励的原则、权限、程序、救济等一般性规定并未涉及。另据有关统计,我国有70多部法律、300余件行政法规都规定有行政奖励[10],但这些规定也都是针对某些具体事项或某个专门领域的,而没有对行政奖励的统一的原则性规定。

2、行政奖励法律规范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在对已有的行政奖励法律规范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规范大多是些宣传式、号召式的条文,有的甚至缺乏法律规范的基本构成要件。比如,许多法律规范对行政奖励的主体规定得十分含糊,最常见的就是概括性地规定由国家或者政府给予奖励,如《农业法》第8条:“国家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规定主体,如《消防法》第七条:“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对行政奖励的条件规定得也较为笼统,大多使用一些无法量化、弹性较大的词语,如“显著成绩”、“突出贡献”等,使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也表明现有行政奖励仍然局限在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价值定位上,显然已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另外,在现有的行政奖励法律规范中,鲜见程序性规定,行政奖励几乎无程序可循,即使有部分法律规范涉及程序性规定,但也主要是关于某一具体奖项的评定、授奖等步骤的操作性规定,而缺乏真正程序法意义上的规范······这些法律规范本身的缺失,必然对实践产生不利影响。

3、部分行政奖励法律规范的缺位。前已述及,我国现行立法中已有大量的行政奖励法律规范存在,但是仍有一些亟待立法肯定和规范的奖励事项,如见义勇为奖励,却迟迟未能在国家法律的层面确立,以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奖励法律规范的缺位,不仅会使行政奖励无法可依,同时也使政府的价值导向和施政意图难以明示,无法对相对人的行为形成确定的指引,必然影响到行政奖励的激励、引导功能的发挥。

(三)实施中的混乱

观念上的偏差与法律上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行政奖励在实施中的混乱,以致有学者呼吁:“奖励的无原则、无规则、无标准、无是非,已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行政奖励实施中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奖励的随意性较大。在实践中,许多行政主体认为行政奖励属于其自由裁量的范畴,加之行政奖励的法律规范很不健全,在实践中,除了该奖而不奖、该多奖而少奖等情况的存在,行政主体任意设奖、随意授奖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如**岛市政府对航天英雄**父母的奖励,就曾引发公众的质疑。

20**年,“神五”飞天成功,中国“太空第一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赢得了无数鲜花、掌声和荣誉;不仅如此,他的家乡辽宁**岛市政府更是决定,对培养“航天英雄”有功的**父母,奖励一套位于龙湾新区的别墅。消息传出,在网络上引发众议。许多网友认为:英雄应该奖励、应该学习,但他身边的人值不值得如此炒作?这到底是爱英雄还是害英雄?

从法律的角度,我们不禁还要追问:**岛市政府的奖励是否于法有据?**的父母是否适格的受奖主体?政府奖励的资金从何而来?如果是财政资金,是否经过了必要的程序?政府是否可以想奖励谁就奖励谁,想如何奖励就如何奖励?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每年对“高考状元”的重奖[13],也是倍受争议。这些都表明,当前许多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奖励时随意性过大、功利主义、机会主义色彩过浓、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而其根源就在于行政奖励法律制度的缺失,由此更加凸显出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2、奖励不当,破坏社会公平。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奖励决定时,未能平衡、兼顾各方利益,顾此失彼,对社会公平造成损害。以下就是一则典型事例:

20**年3月,福建**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规定民营企业家子女在高中阶段招生录取时,可享受20分的优惠政策,此外,还为50家企业办理公务车辆通行证,两年内可以在该市各收费站免费通行。据此,**市教育局20**年的招生政策规定,凡是经市政府办审核公布的20**年度**市民营企业前100名的纳税大户,“其控股企业主的子女中考均可享受20分的照顾。外商子女也参照执行。”

应该说,民营企业家和外商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奖励设立特权,不能突破社会公平的底线。这样的事例在实践中仍时有发生,又如《法制日报》20**年9月23日的一则报道:

河北邯郸市委、市政府将冀DQ0001至冀DQ00××的50个车牌授予全市的50强企业,并颁发了特别通行证。凡使用这些车牌照的车辆,在市域范围内可以享有以下便利:免查进入市委、市政府及市内党政机关;除高速公路外,其他各类收费站免受通行费;各停车场(点)免收停车费;非严重违章行驶,不罚款、不扣车、不扣执照;不经批准,不得封车、吊销专用车牌照;免费审验车,随到随审等。

邯郸的这一举措也可视为对50强企业的一种奖励,其初衷可能是好的,希望以此激发这些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是,这一举措以破坏社会公平为代价,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将这些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正如该则新闻配发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法治不允许为特定相对人设定特权”——这也是行政奖励应当恪守的“底线”。

3、缺乏事后监督。当前很多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奖励时,往往一奖了之,只负责授奖,而缺乏后续监督,以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被查处的商家却挂有“诚信企业”等荣誉牌匾、身受各种荣誉的相对人却违法乱纪等现象,使行政奖励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到严重损害。以下便是一则相关案例:

河南**消费者**于20**年先后四次在**市质监局认定的某“购物放心商场”购买了标示为吉林省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男士胶囊”、青海省某制药厂生产的“藏汴宝”、“刻除根”、“藏雄鹰胶囊”,后发现有问题,向**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了举报。经鉴定,**购买的上述药品均系假药,其中“藏雄鹰胶囊”的生产厂家根本就不存在。20**年11月7日,**向**市质监局递交书面申请,要求该局责令该商场退还其购货款并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要求该局收回或取消颁发给该商场的“购物放心商场”荣誉称号。

笔者以为,在此类案例中,受到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商家的信誉,更重要的还有政府的公信力。所以,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奖励时既要严把“授奖”关,也要把好“授后”关,在受奖主体的资格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三、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由行政奖励的行为特性引发的疑问

前文对行政奖励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奖励是一种非强制性和授益性的行政行为。根据传统行政法理论,与强制性、侵益性行政行为不同,对此类行为是无需进行严格法律规制的,这一观点的理论预设是,非强制行政行为和授益性行政行为一般不会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直接、显著的侵害。但是,行政实践的发展,却使我们看到此类行为也会影响相对人权益,也应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正如罗豪才教授所说:“由于行政机关在非强制性行政中也有可能滥用职权、或者违法行使职权,从而违反行政法制原则,因此,现代行政法必须防止非强制行政行为对行政法治原则的背离。”同样,“授益行政行为作为一种调配利益格局的行政手段,侵入了公民的生活领域,不仅针对直接授益的行政相对人,而且搅动的利益格局需要其他的行政相对人来共同承担”,即某一行为对其直接相对人可能是授益的,但对其他相对人却可能是侵益的。所以,对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是否需要进行法律规制,应当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而不论其是强制行为还是非强制行为、是侵益行为还是授益行为。

(二)权利—权力的博弈与平衡

这要从分析行政奖励法律关系的内容入手。根据传统法学理论,权利义务关系是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并据此确定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通常是相对应的。那么,按此逻辑,在行政奖励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就是义务主体,而行政相对人则是权利主体,于是有人将此与“命令-服从”模式下的行政行为相对照,认为行政奖励法律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权利义务关系配置上的倒置,这似乎也可以为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制提供理论基础,因为行政奖励既然是行政主体的义务,自然要受到权利的制约。

但是,笔者以为,这种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注意到,行政奖励仍然是一种公权行为,仍然有“权力”因素的存在,不能简单地以私法上的“权利-义务”模式来套,而必须要注意到权力因素的存在及其可能对法律关系产生的影响。

某学者对法律关系的重构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该学者认为:法律关系的第一构成要素,也是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由法律调整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进一步划分为以权利为主导的权利-权力关系和以权力为主导的权力-权利关系两个亚种。在以权利为主导的权利-权力关系中,虽然表现为个人行使权利、国家机关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实际上是权利和权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法律内容是权利-权力,社会内容是个人获得利益,国家支出或损失利益,从物质内容看归到底是个人保全或获得财产,国家支出或损失财产。所以,行政奖励应归属这一法律关系范畴,实质上是权利与权力的博弈,而在此种法律关系中,权利居于主导地位,权力服务于权利,为了保证权利的实现并达致与权力的平衡,必然要从法律和制度设计上对权力加以规制。

(三)政府公信力与信赖保护

公信力是政府存在和施政的基础,“民无信不立”,政府亦然,“只有获得人民的信任,政府才具有合法性,政府才能持续存在和不断巩固”。而政府的公信力又是通过日常的具体行为来体现和确立的,正所谓“小信成则大信立”。行政奖励作为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之一种,与政府公信力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行政奖励的运行机制即以行政相对人对政府的信任为基础;另一方面,行政奖励又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两千年多前的商鞅变法,就曾提出“民信其赏,则事功成”,并以“徙木立信”之策取信于民,最终使变法得以推行。但是,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却发现当前很多行政机关并没有意识到行政奖励与政府公信力的密切关系,没有意识到行政奖励对政府公信力的“双刃剑”效应——实施得好能够树立政府公信力,实施不好却也最容易破坏政府公信力。所以,基于对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必须对行政奖励进行有效规制,使之发挥“加分”而不是“减分”效应。

与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信赖保护,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信守自己的诺言,要求行政活动具有真实性、稳定性和善良性,不得变化无常,不得溯及既往”。信赖保护最初就是主要适用于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的,即“当行政相对人对授益性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时,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该行为,否则必须合理补偿行政相对人信赖该行为有效存续而获得的利益”。后来,信赖保护逐渐发展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行政奖励而言,遵循信赖保护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行政主体必须以诚信精神进行奖励,不得朝令夕改,不得随意撤销与废止,即使确因公共利益需要而必须撤销或废止时,也应当对无过错的相对人予以补偿。这既是对相对人合理预期利益的保护,也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需要。

(四)行政奖励的局限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行政奖励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行政手段,但与其他手段一样,行政奖励也会“失灵”,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行政奖励的资源来源于国家——物质奖励来源于公共财政、精神或权能奖励也是对公共利益的再分配,虽然这一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但由于公共财政、利益的有限性,对特定相对人的奖励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相对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分配不公,所以在进行行政奖励时必须综合平衡各方利益,避免顾此失彼,这就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和程序规则;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应该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行政奖励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应避免过多地介入市场领域,因为行政奖励毕竟是一种公权行为,“如果公权力介入本应当平等竞争的市场,就会使一些产品获得特殊的公信力,从而更加容易地被消费者接受,这就会使一些产品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25],进而破坏市场竞争环境,所以,行政奖励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其适用的范围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再次,由于行政奖励以利益激励为其运行机制,受其可能带来的利益刺激,一些相对人可能会弄虚作假、骗取奖励,对此也需加以防范。

四、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的路径探索

(一)观念的变革

“行政法制观念与行政法律制度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26],观念变革通常是制度变化的先导和基础。要对行政奖励进行法律规制,必须首先从观念上端正对行政奖励的认识。笔者以为,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行政奖励虽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方式之一,但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受奖”是行政相对人的法定权利而不是行政主体的“恩赐”;在行政奖励法律关系中权利居于主导地位,权力服务于权利。

随着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在实践中,相对人向行政主体主张行政奖励权利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如有我国“公益诉讼第一人”之称的福建省龙岩市海平面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邱建东向上杭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奖励一案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年4月13日,邱建东向上杭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称上杭县邮政局对同城特快专递收费20元有误,相关行业文件规定同城收费为10元,故要求上杭县邮政局退还多收取的10元费用。上杭县邮政局得知此事后,随即报上级主管部门,并依照规定将该项费用调整为10元。后经调解,丘建东撤诉。

20**年6月27日,邱建东根据《福建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39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涉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信息告知消费者,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的规定,向上杭县人民政府发出《要求人民政府对公益诉讼行为给予行政奖励的信访书》,提出三点行政奖励请求:1、请求政府奖励给付信访人275元,用于等值弥补他因公益诉讼向上杭县人民法院缴纳的案件受理费、其他诉讼费;2、请求政府奖励给付信访人100元,用于弥补信访人第二次寄信费、诉状打印费、交通费等;3、请求政府奖励给付信访人100元,以示精神鼓励。

上杭县信访局对邱建东的要求以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驳回。其后,上杭县政府却派专人给邱建东送去800元钱,并口头表示这就是奖励金,但不撤销信访局的批文,也不另出奖励的红头文件。[27]

在这一案例中,作为行政相对人的邱建东敢于就自己的公益诉讼行为依法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奖励,体现出较强的权利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上杭县政府的回应却表明其对这种行为显然不太适应,虽然最终给了奖励,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羞羞答答。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案例作为一则新闻而广受关注,说明其仍具有稀缺性,邱建东毕竟还只是少数的“另类”,只有当我们大家都能对此习以为常,行政主体也能坦然面对时,才可以说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制也才真正有了观念层面的强力支撑。

(二)立法的完善

对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制,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立法的完善,包括完善对行政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完善有关行政奖励的实体性规定,特别是从程序法的角度对行政奖励进行规制。

1、完善对行政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

前已述及,我国现行《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都缺乏对行政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这也是当前行政奖励较为混乱和法治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因为缺乏一般的原则性规定,就会导致行政奖励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往往各行其是。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奖励的混乱状况,首要的就是通过一般性规定为行政奖励设定统一的原则性规范,包括行政奖励的原则、主体、范围、种类、权限划分、等级体系、救济方法、法律责任等等,以致有学者建议应该就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行政奖励法》[28]。国务院办公厅曾有过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奖励表彰工作的意见》的讨论稿,但后来并未正式,而且这份文件将所有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奖励行为都笼而统之,将外部奖励与内部奖励混在一起,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力等级也较低。值得期待的是,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正在抓紧研究政府奖励制度框架,启动行政奖励法的研究论证工作。[29]

笔者以为,在对行政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中又尤以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等级体系、权限划分等内容为重。关于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学界已有较多讨论,基本达成共识的包括以下几项:法治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等,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而行政奖励的等级体系与权限划分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其所要解决的是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和行政主体可以设定何种奖励的问题,以明确行政主体的奖励权限,避免行政主体任意设奖、随意授奖,减少行政奖励的重复设置,使行政奖励形成清晰的层次、体系,为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奠定体制基础。

2、完善有关行政奖励的实体性规定

现行有关行政奖励的实体性规定存在的问题,前文也有提及,主要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过于粗糙——集中体现为主体的含糊和条件的模糊,以及部分领域行政奖励法律规范的缺位。

首先,主体含糊会导致职责不明,难以确定由谁来行使行政奖励的职权,就会导致相互推诿、不作为的情况,使相对人无法主张权利。所以,针对具体的奖励事项,必须明确其奖励主体,使之具体化到相应的部门,尽量避免类似于“由国家或政府给予奖励”等概括性规定。

其次,奖励条件的模糊会导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做出不同的解读,以致在是否应当奖励或应当如何奖励等问题上发生异议,这也是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争议事由。现行的行政奖励规范大多使用一些诸如“较大成绩”、“突出贡献”等笼统的、无法量化的词语,使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对此,应当进一步细化行政奖励的条件和标准,使什么样的行为应获得何种奖励一目了然,既可以避免争议的发生,也可以对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形成有效规制。

再次,针对部分行政奖励法律规范缺位的情况,应当尽快予以完善。“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通过立法的肯定,既可使相关奖励有法可依,亦可使相对人形成明确的行为预期,进而使行政主体所倡导的事项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行为取向,推动行政主体施政目标的实现。但是,对缺位的行政奖励法律规范的完善,不等同于多设奖励,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还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确需以行政奖励方式引导、激励的事项,要通过立法肯定下来,而对可以市场机制引导、激励的事项,应当交由市场以其自身的方式解决,尽量避免公权力对市场竞争的过多干预,保证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完善行政奖励的程序法规范

“用实体——程序控权模式来取代单一的实体控权模式,或者说以正当程序模式的行政法弥补严格规则模式行政法之不足,已成为当代行政法发展的潮流。”[31]但是,从我国现有的行政奖励法律规范来看,却鲜见程序性规定,即使有少数的程序规定,也是很不完备的。而程序规制对行政奖励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行政奖励中的重要类型——裁定性奖励和承诺性奖励,往往是在没有明确行为法依据的情况下由行政主体依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对这些行政奖励除了通过一般的原则性规定进行规制外,更需要以程序法进行规范,即使法定的行政奖励,也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序性规定,才能保证其规范实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一些行政奖励虽然有实体法依据,但在实施中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程序法规制。

对行政奖励而言,以下程序法制度尤为重要:

(1)行政公开制度。“正义,不仅应该得以进行,而且还必须能够明确看到其得以进行而不存在任何怀疑的余地。”[32]行政奖励也必须公开、公正地进行,而公开又是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公开,相对人才能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其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与行政权进行博弈,从而保证行政奖励的公正实施。实践中,很多行政奖励的争议就是因为行政主体“一言堂”或暗箱操作,使行政相对人处于“不知情”的被动地位,其权利也自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行政奖励的公开,就是要求行政主体将行政奖励的依据、标准、条件、过程、结果等向相对人公开,以保证行政奖励的过程民主、结果公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即将于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也为行政奖励的公开提供了法律基础。

(2)听证制度。听证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民主程序,其目的是为相对人提供“陈情”的机会,使行政主体在作出某项行政决定时,能够充分听取并考量利害相关人的意见,以避免行政的偏私或失当。听证程序对行政奖励具有双重意义:其一,为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提供一个博弈的机会和平台,使相对人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以维护自身的权利;其二,前文述及,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行政奖励可能使特定相对人获得某种特殊公信力等原因,行政奖励也可能对受奖者之外的第三人权益产生影响,所以,听证程序可以为利害相关人提供“陈情”机会,尽量避免行政奖励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然,考虑到行政效率和听证的成本,并不能要求所有的行政奖励都要进行听证,还要根据奖励的重要程度及其社会影响的大小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听证,并赋予相对人和利害相关人申请听证的权利。同时,还需明确听证的法律效力,使之对行政主体形成制约,避免“听而不证”的现象发生。

(3)说明理由制度。“最能证实法治和确保行政争议公正解决的······是坚持一个行政决定应由有关该决定的事实和基于理由的陈述所支持。”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说明理由是为了确保相对人权益不受损害,因此主要适用于对行政相对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对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则不必说明理由。据此,在行政奖励中,行政主体在作出给予行政奖励的决定时,因为对相对人是有利的,似乎不必严格要求其说明理由,但是在竞争性奖励或者可能对第三人权益造成影响的奖励中,还是应当要求行政主体说明理由,以消除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疑虑;而如果行政主体作出不予奖励等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时,则必须说明理由,使相对人“心服口服”。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理由制度不失为避免行政主体在“恩赐”观念支配下恣意行政的有效方式。

(4)事后监督制度。行政奖励的授予通常是一次性的行为,但由此产生的影响却可能是持续性的,所以有必要确立对行政奖励的事后监督制度,以防止受奖主体在奖励“光环”的“庇荫”下或放松了要求、或故意实施一些不法行为,避免出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并使政府公信力随之受损——这既是行政主体的职权,更是其义务所在。

另外,针对实践中一些相对人可能会在利益刺激下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情况,笔者以为,一方面,在设定奖励时不宜过重,应当与行为的公益价值相适,奖当其行,避免相对人为重奖铤而走险;另一方面,要加强授奖时的审查力度,并通过事后监督制度对弄虚作假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当然,行政奖励还应当受到其他程序制度的规制,如回避制度、时效制度等,篇幅所限,兹不赘述。

(三)救济体系的健全

从广义上讲,救济体系的健全也属于立法完善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其对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单独进行论述。

西方法谚有云:“无救济即无权利。”救济是实现权利、防止侵害或补偿侵害的方法。前文我们已经明确了“受奖权”是行政相对人的一项新型权利,权力需要制约、权利需要保护、损害必须救济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因而必须通过健全的救济体系来实现和保障相对人的权利,并对行政主体的权力形成制约。

基于我国行政救济法的现状,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健全对行政奖励的法律救济:

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是最常见的行政救济方式,对行政奖励的法律救济也将以此为主。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上,均采用列举加概括的规定方式,如《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前十项列举了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又在第十一项规定“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以一种概括性的规定为扩大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留下余地——《行政诉讼法》的第十一条也是类似模式。但是,从《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均未明确将行政奖励列入可复议或可诉讼的范围,但也未明确将行政奖励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而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行政相对人因行政奖励而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案件,基本上都得到了受理,而且最高人民法院曾在20**年下发一份《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其中明确将行政奖励作为构成行政案件案由的具体行政行为之一加以规定,可见,随着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行政奖励的可复议和可诉性已基本不存在理念上的障碍,只是一个立法完善的时间问题。

2、关于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此次行政诉讼法的修订中,要求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很高。所谓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针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所提起的行政诉讼,它打破了传统行政诉讼以直接利害关系确定诉讼资格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受到更广泛的监督和制约。“从世界范围来看,从单一的主观之诉(即保护个人利益之诉)到主观之诉与客观之诉(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诉)并重已经成为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日本的民众诉讼、美国的纳税人诉讼都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典型代表。”

具体到行政奖励的法律救济,确定公益诉讼主要是因为行政奖励作为一种公权行为,也有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影响,对此前文已有论述,而实践中也确有相关案例发生,如前述**消费者**在“放心购物商场”买到假药一案,后来就发展为一场公益诉讼。

**在收到**市质监局拒绝取消相关荣誉称号的书面回复后,向**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履行取消或收回其颁发给某商场的“购物放心商场”荣誉称号的职责,也没有作出责令该商场改正其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更没有处理原告的投诉申请事项,因此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取消或收回颁发给该商场的“购物放心商场”荣誉称号。

**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其认为,被告**市质监局授予某商场“购物放心商场”荣誉证书及牌匾,其行为是对该商场一段工作的评价,该评价直接指向的是该商场,对消费者而言只是一种对消费的引导,不具有行政强制力,消费者并不因被告颁发牌匾及证书而必然到该商场购物,也不会因没有到该商场购物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被告**市质监局授予该商场“购物放心商场”荣誉证书及牌匾的行为并不影响原告的权利和义务,原告在该商场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因此被告颁发牌匾的行为属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直接侵犯原告的财产和人身权,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本案发展至此,有两点值得探讨:其一,**市质监局授予某商场荣誉称号的行为性质,是如中原区法院判定的行政指导还是行政奖励?笔者以为,对此应作具体分析,因为该行为可能因指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法律意义。首先,该行为的直接指向是某商场,授予其荣誉称号完全符合行政奖励的基本特征;其次,当该行为间接地指向消费者时,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引导”,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行政奖励的客观效果,二是行政主体以行政奖励的方式实施的行政指导,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行政奖励的“副产品”,是客观形成的,而后者则具有明显的指导意图。中原区法院显然是采取了后一种解释,虽然其没有确认质监局颁发牌匾是行政奖励,而只认为是一种“工作评价”(但显然已经超出了一般评价的范畴),但其显然注意到了该行为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意义,并从消费者的角度认为是行政指导,因而判定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笔者以为,从消费者的角度,认定为行政奖励的客观影响更为适宜,理由有二:一是消费者并非授予荣誉称号行为的直接对象,该行为直接指向的是某商场;二是如果**市质监局真有明显的指导意图的话,反倒有干预市场竞争之嫌。那么,消费者是否可以就这一仅对自己产生间接影响的行为寻求救济呢?这便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其二,**是否有权要求**市质监局撤销某商场的荣誉称号,并在其不作为时提起诉讼。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是,在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救济体系框架内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市质监局的行政奖励行为与**的权益受损之间似乎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按照传统行政救济的直接利害关系原则是不能获得救济的。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又会发现**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质监局行政奖励行为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可能基于此种信任继续到该商场消费,即存在公共利益受损的风险。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政主体本应主动消除这种风险,而如果行政主体不作为,就应当赋予相对人寻求救济的权利和途径,这正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功能和价值所在。所以,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会大大加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监督制约力度,也自然会对包括行政奖励在内的行政主体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制。

行政奖励范文篇5

根据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关于年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闵人[]25号)的精神,为做好年度我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将学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根据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在日常工作实绩考核的基础上,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本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新录用的人员参加年度考核,但在年度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二)挂职锻炼人员、骨干教师柔性流动中对流人员,在现工作单位参加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综合评议,并确定考核等次,然后将考核表送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盖章、存档。

(三)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不参加本年度的考核。

(四)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参加年度考核,不写评语、不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次。

(五)受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期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年度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

不参加考核或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薪级工资的考核年限。赴云南、四川支教教师年度考核给予优秀等第,不占学校指标。

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年度考核要以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要将学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考核结果运用到年度考核中。

考核等次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一)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高。

2、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

3、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

4、工作实绩突出。

5、清正廉洁。

(二)确定为合格须具备下列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2、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

3、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好。

4、能够完成本职工作。

5、廉洁自律。

(三)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定为基本合格:

1、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2、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一般。

3、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

5、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四)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定为不合格:

1、思想政治素质较差。

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3、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

4、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5、存在不廉洁问题,且情形较为严重。

四、考核等次比例

1、各单位的优秀等次的人数不得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13.5%。

2、被授予市政府及以上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综合性荣誉称号的单位,其优秀等次的人数可占参加考核总人数的16%。

3、凡工作人员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以上处理,或有严重教育教学事故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学校(单位),优秀等次人数不得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11%。

4、学校主要领导(包括主持工作的副职)的考核等次,由区教育局结合学校考核和民主评议等情况确定。

五、考核方法和程序

1、个人述职。被考核的工作人员在对年度工作进行全面回顾、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在相应范围内作述职报告,并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

2、民主测评。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被考核人员进行测评。可在组室以上的部门进行,学校领导可按分管工作的范围进行述职。

3、拟定等次。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综合评议的基础上,主管领导作出年度考核的评鉴意见,并提出考核等次,经单位考核委员会审核后确定考核等次。

4、公示。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含行政奖励)在本单位内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5、确定考核等次。公示结束,各单位确定工作人员的考核等次,反馈考核结果,被考核人在《年度考核表》上签字。

6、将考核结果上报备案。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对工作人员奖惩、培训、评聘专业职务,调整职务工资及聘用的依据。对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的人员,学校应对其提出诫勉,限期改正。对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人员,应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2、考核等次优秀的人员中实施记功、记大功的行政奖励。优秀等次人员中70%可给予行政奖励。行政奖励人员中70%给予记功奖励,30%给予记大功奖励。

在当年工作中因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可给予记功;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可给予记大功奖励。记功、记大功指标由区教育局分配下达到学校。

3、行政奖励人员,按规定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记大功的奖励1500元,记功的奖励800元。

七、考核要求

1、各单位要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要成立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校(单位)年度考核中的各项工作,保证考核工作的按期顺利进行。要在不断总结和改进考核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考核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宣传,精心安排,严密组织,规范操作,使年度考核工作成为弘扬先进,加强师德建设,推进学校工作,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行政奖励是以优秀人员工作业绩为基础和前提来进行评选,所在单位要征求群众意见,提出奖励人员的名单和授予奖励的名称,要经学校教代会通过后,实施行政奖励公示。

3、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安排在年11月21日至28日期间进行,11月24日到区教育局人事科208室领取指标数。优秀等次和行政奖励的公示时间为年11月28日至年12月4日。年12月5日各单位上报材料。

行政奖励范文篇6

一、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性及其难点

世界碳排放的三大产业为电力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我国亦不例外。我国交通运输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总量的22%,氮氧化合物占50%以上,一氧化碳占80%~90%。在电力行业,本世纪初就已启动了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替代的专门立法;在建筑供热领域,则有2008年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而低碳交通运输业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则迟迟未能面世。在看到低碳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的难点之所在。交通能源的特殊性使它具有高消耗、低效率以及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增高的特点,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又使得推行低碳经济可能会加重其负担,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二氧化碳虽然还未归于污染物之列,但由于对环境同样造成了严重影响,故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与已发展多年的环境经济相类比。在我国之前的各行业环境立法及低碳立法中,强制性行政行为一直都是主要的调整手段,而当我们将目光放在低碳交通运输业之上时,会发现强制性行政行为在这一领域的弊病逐渐凸显,特别是对于占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很大部分的城市交通更是如此。笔者将在本文中论证强制性行政行为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当中的不足之处,并讨论以行政奖励这一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为主要手段,达成建设城市低碳交通目标的可能性。

二、强制性行政行为与行政奖励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中的优劣比较

与电力业、建筑业以及物流等其它交通运输行业相比,城市交通的特殊性在于其碳排放大多来自于个人出行,私家轿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与之不相匹配的道路建设是其主要原因。在其余行业中,低碳建设的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相对人大多为企业,如电力业中的代表是电力企业,建筑业中体现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等,所以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可以获得很多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中的行政相对人则以个人为主要构成,这也导致了行政主体所采取的行政行为应有所改变。具体而言,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当中,强制性行政行为与作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行政奖励的优劣比较如下:首先,传统的强制性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应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可以说是一种“拨乱反正”的举措。这一特点在我国之前的环境立法中屡见不鲜,如《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等,这就决定了这种调整机制的实际作用具有滞后性,适用范围也应有所限制。而行政奖励则可通过可期待利益引导行政相对人按照政府意向配置资源,属于“未雨绸缪”的预先措施。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中,由于私家轿车的急剧增加反映了人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普遍意志,而其与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滞后二者是一对暂时难以调和的矛盾,笔者认为采用强制性行政行为显然为时尚早,而运用行政奖励来进行调整则是较优的方案。其次,强制性行政行为缺少社会认同感,而这种社会认同感正是低碳经济发展当中所必需的。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运作是单向的,就本质而言,其效果是以对社会个体的利益进行限制和剥夺为基础来达成的,故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缺少群众基础与社会认同感。低碳经济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才刚刚起步,我们可以看到低碳经济的概念还并未普及,还并未深入到大多数人的生活概念之中。而行政奖励一方面表明了政府的政策取向和价值偏好,另一方面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相对人实现行政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中,每个公民都是切身的参与者,只有将政府的行政目标融于积极的引导鼓励之中,尊重个体的独立意志和行为选择自由,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最后,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行政成本远高于行政奖励。这里的行政成本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行政组织成本。行政组织成本是指构成政府组织机构所花费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政府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以上文提到过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为例,该条例设置了统辖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小组,以行使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权。在已有机构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另设机构,显然是对行政组织成本的极大增加。而行政奖励主要依赖于行政相对人的自由选择,以“申报———给付”为主要过程,可以精简组织机构,节省行政组织成本。第二,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行政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与行政公正相悖。强制性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作出不利决定产生的,所以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措施配合来保证行政公正,比如行政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而这些措施在保证行政公正的同时,也对行政效率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通说认为,行政奖励作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给予行政相对人利益,可以不经过行政听证,而行政奖励所引发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实践中也很少发生。由此可见,行政奖励可以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第三,行政执行成本。行政执行成本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决策、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全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总和。同样如上所述,组织机构的冗繁、行政人员数量的增多必将导致行政执行成本的增加。而在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中,行政相对人是每个公民,如果采用强制性行政行为,如此庞大的行政相对人数量也必将使得行政执行成本难以控制,甚至最终超过可能带来的收益。采用行政奖励的手段进行调整,则更加灵活,也更易于执行。

行政奖励范文篇7

《**市行政奖励表彰规定》(**〔20**〕18号)自20**年施行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行政奖励表彰管理规定,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报批程序,开展奖励表彰活动,全市行政奖励表彰活动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但是也有个别部门执行规定不严格,表彰名目多、周期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表彰奖励尤其是记功奖励应有的激励作用,直接影响了行政奖励表彰的质量和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行政奖励表彰管理工作,维护行政奖励表彰的严肃性,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严控制表彰数量,充分发挥行政奖励表彰的激励作用

(一)合理设置奖励表彰项目。行政奖励表彰要坚持“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示范性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奖励表彰项目。要坚持“成绩显著”的原则,确保开展行政奖励表彰事项取得显著成绩,并在国际、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对属于较好完成本职工作的,原则上不开展奖励表彰活动。因特殊情况确需开展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从严控制。

(二)严格掌握奖励表彰周期。以市政府名义开展的综合性奖励表彰活动,一般每5年进行一次;除上级政府工作部门统一部署的奖励表彰事项外,市政府工作部门一般不单独进行行政奖励表彰工作,确需以市政府工作部门名义开展的奖励表彰活动,一般每届进行两次。

(三)严格执行奖励表彰评选标准和条件。开展行政奖励表彰要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衡量。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做到优中选优,真正起到表彰典型、带动全局的作用,确保评选出的先进具有突出的业绩、事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在本单位、本系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奖励表彰工作要面向基层,重点放在一线干部职工,市管干部一般不列入奖励表彰范围。

(四)从严控制奖励表彰数量。表彰先进集体,一般不超过参评单位的10%,一次表彰活动最多不超过100个;表彰先进个人,一般不超过参评人员的1.5%,一次表彰活动最多不超过200人。因重大事项实施的单项奖励表彰,经批准可给予记功奖励,其它表彰活动原则上不予记功。给予嘉奖和记三等功奖励的,一般结合年度考核进行。记功奖励实行全市总量控制,记二等功奖励一般每年不超过100个,记三等功奖励一般每年不超过300个(年度考核奖励除外)。

二、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切实维护行政奖励表彰的严肃性

(一)继续实行集中申报制度。每年3月底前,拟开展行政奖励表彰活动的主办部门提前向市人事部门进行申报,经审核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按计划实施。未按要求申报的,原则上当年不得开展表彰活动。因重要事项、重大项目、突发事件确需及时进行表彰的,可采取一事一报的办法进行。

(二)规范报批程序。申报开展奖励表彰活动,主办部门要填报《**市行政奖励表彰申报表》,并附相关情况说明和文件资料。以政府名义表彰的,由人事部门提出意见,按程序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以市政府工作部门名义表彰的,由主办部门和人事部门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三)严格落实有关规定。表彰事项评选结果,应根据需要分别征求纪检监察和环保、经委、安监、人口计生等有关部门意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奖励表彰,应提交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意见。推荐上级政府表彰或上级政府工作部门与人事部门联合表彰的事项,由主办部门与人事部门转发评比通知后实施。其中,推荐给予市政府工作部门或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奖励的,还应按照管理权限,由主办部门报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审核同意后按程序办理。

行政奖励范文篇8

促进我县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公开行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时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确保各类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县行政执法现状,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规范我县行政奖励自由裁量权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意义

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综合考虑违法情节、违法手段、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对拟适用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进行综合裁量的权限。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国务院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年,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指出:要抓紧组织行政执法机关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条款进行梳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予以公布执行。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能否正确、合法、合理地行使直接影响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有效实施,关系到行政执法部门的形象,也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全面规范合理限定行政处罚裁量幅度,既是行政执法机关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是构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需要。

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原则

(一)奖励法定原则

指行政处罚必需依法进行。奖励法定原则包括:1实施处分的主体必需是法定的行政主体;2处分的依据是法定的3行政处罚的顺序合法;4行政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奖励法定原则不只要求实体合法,奖励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也要求顺序合法,即应遵循法定顺序。

(二)过罚相当原则

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水平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行政违法行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奖励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行政处罚的种类、轻重水平、减免应与违法行为相适应,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防止奖励畸轻畸重、重责轻罚、轻责重罚等。

(三)奖励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纠正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奖励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对违法行为人施加与其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水平相当的处分,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杜绝“重奖励轻教育”只奖励不教育”现象。

(四)综合考量原则

全面考虑、衡量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水平等相关因素,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五)平等原则

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奖励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水平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行为。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配套制度

(一)陈说、申辩制度

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说、申辩等权利。对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处分,各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认真审查当事人陈说、申辩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公正、不合理。

(二)听证制度

凡法定需举行听证的情形,各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听证实行告知、回避制度,依法保证当事人陈说、申辩和质证的权利。

(三)集体讨论制度

行政执法机构应成立集体讨论组织,发生下列情况时。案件调查演讲基础上讨论应实施的行政处罚。

一是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执法部门作出的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五千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是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认定事实和证据争议较大的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较大异议的或违法行为性质较重或者危害较大的或执法管辖区域不明确或有争议的

三是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形成集体讨论意见书。集体讨论意见书为行政处罚案件如何处(理)罚的书面凭证。集体讨论会议的记录人员必需全面客观记录会议讨论意见。

(四)裁量说理制度

说明应当充沛,各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就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水平和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及最终选择的奖励种类、幅度等情况作出详细说明。理由应当与行政处罚结果相关联。其中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当面作出口头说明,并据实记录在案,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一般顺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在行政处罚通知书或者决定书中向当事人作出书面说明。

(五)监督、评查和问责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邀请纪检、监察、政府法制等机构派员组织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小组进行案件评查工作。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初稿要引入执法问责制,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的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因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失当引起显失公平、错案或者复议、诉讼败诉的要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四、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行政处罚的裁量标准

研究制定规范外地区、本系统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规范: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幅度内。

及时补充、修订或废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和标准。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卦或执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二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幅度的应当根据涉案标的过错、违法手段、社会危害水平等情节划分明确、具体的等级。原则上可将每种违法行为细化为轻微、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五个等级。具体规范可以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水平、实际后果等。

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人接受能力和消除社会危害是否及时等因素,三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各类违法行为的违法水平。确定相应的奖励裁量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综合考虑个案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水平等,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公布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选择适用的奖励种类和法律依据,确定适当的奖励幅度行使行政处罚权。对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时,要同时收集与确定违法水平和不予、减轻、从轻、一般、从重等量罚情节有关的证据。告知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前,要掌握确定违法水平和量罚情节的证据,依照行政处罚裁量规范告知拟给予的奖励内容。

(三)加强对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各行政执法部门发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及时、主动纠正。

应当依法履行执法顺序,一是要将处罚程序、裁量标准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行为时。明确执法流程与裁量标准,并向社会公开。

二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要通过行政执法投诉、行政执法检查、重大案件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加强对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的监督检查。

否对同一性质案件不同处(理)罚;执法顺序和文书是否符合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求;不当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为是否得到及时纠正等。三是明确监督的内容。主要应当包括是否制定并公布本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否按照公布的行政处罚裁量规范行使行政处罚权;否随意确定奖励种类和罚款数额。

应当将办案机构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是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对执法案件的审核工作。审核机构认为办案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的应当责令改正。

应当将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裁量执行规范作为审理行政处罚行为适当性的依据之一。五是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时。

对因奖励决定违法或不当,六是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执法人员的过错责任。

五、做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要求

(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是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系统的基础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切实加强领导,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相结合,与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根据本意见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我县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取得实效。

行政奖励范文篇9

一、环境行政奖励制度法理基础及法律依据

博登海默说道:“如果人们不得不着重依赖政府强力作为实施法律命令的手段,那么这只能表明该法律体制机能的失效而不是对其有效性和实效的肯定。”因此,传统行政法所强调的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在现代法制发展潮流中凸显出其不可忽视的弊端。行政强制的恶性执法与低效,加之人们正逐渐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观念,使得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矛盾丛生,更使得行政强制手段声誉渐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采用带有契约、指导、协商、鼓励、帮助等具有私法性质的柔性手段———非强制行政行为,逐步确立并运用到行政管理之中,而行政奖励便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制度之一。在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环境行政奖励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环境行政奖励是环境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1]环境行政奖励制度,在“经济人”假设的分析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公民“在特定的条件下,能通过成本—收益计算以寻找并借助于最佳途径来实现自己认为的最为理想的效果。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卫士,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为环保事业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明智而理性的做法是正视并接受人的自利性,并通过设立必要的制度,来引导、规范、激发人的行为。环境行政奖励,就是依靠行政相对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来促进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环保。”[2]同时,环境权作为与发展权、和平权共同构成第三代人权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增强公民环境权利意识、激发公民行使环境权利的热情有重要积极的意义。我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深处远离海洋的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却担负着西北地区生态系统涵养、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因此做好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环境保护,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环境行政奖励制度在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中正逐步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多有对环境保护行政奖励的相关规定,但都散见于各个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规章中,并未形成系统的相关的法律体系。

(一)宪法相关规定我国宪法第47条中规定:“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二)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环境保护法》第8条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水法》第11条规定:“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水文条例》第6条、《水污染防治法》第10条、《水土保持法》第9条、《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用征收条例》第9条等众多法律法规都对环境行政奖励制度有明确规定。

(三)地方性法规中相关的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第8条规定:“在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防旱抗旱,节约用水和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武威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水项目建设补助、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宣传培训、奖励节约用水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等。但其它法律规范,如《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这些具有地方指导性的规范总体上都更侧重于强调单位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遗憾的是未明确强调其享有环境行政奖励的权利。通过上述归纳,不难发现在我国现行的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多有环境行政奖励的原则性的规范,这些原则性的规范为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具体行政工作中实施行政奖励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

行政奖励制度现实缺失原因探析行政奖励制度对于环境保护,特别是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现实中行政奖励制度并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相关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1.偏重倡导性原则规范,具体的操作性规范畸轻正如上文归纳,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中不乏关于环境行政奖励的规定,然而不难看出这些规定多为倡导性的、原则性的规范,其立法作用本意有二:一是环境行政部门有义务对环境保护有突出贡献的公民和个人进行行政奖励,二是个人与单位有取得环境行政奖励的权利。但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范,使得行政奖励制度仅成为纸上条款。2.注重实体的表述,忽视程序保障程序合法,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也是保证实体规范合法有效的重要保障。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对行政行为的过程来控制行政权力在当代已成为行政法的一大趋势”[3]。在西北内陆河保护行政奖励立法中,缺少程序规范的保障,使得对于行政奖励实体上的效果无法得到实现,例如如何进行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的程序如何开展、行政奖励是依相对人申请启动还是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如果环境行政机关未进行此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救济途径如何等等,这些程序性实施规范的缺失导致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环境保护行政奖励具体工作无法开展。3.强调自由裁量,缺少明确规范我国行政奖励制度规范中对于奖励只有“成绩显著”一项的判定标准,如何认定成绩显著,即赋予了环境行政机关极大的自由裁量余地,然而这样的自由裁量权导致的不利结果有两种:或者不对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认定为达标,或者将行政奖励作为筹码对一些与行政机关有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认定达标。因此,对“显著”界定的机动性、灵活性,由于缺少明确的规定,极易造成环境行政主体的独断专行,偏离了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环境行政奖励的运行方向。

(二)地方政府对行政奖励制度关注程度不高

1.传统的强制性行政意识根深蒂固在两千多年封建皇权影响下,行政权权威性和民众的服从意识都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也为环境强制性行政手段提供了可能性和可承性。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强制性手段一方面与计划经济的大背景相互协调,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直接性、高效性、强制性等优势,满足了当时特定时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取得的众多成就都依赖于强制性行政手段。这也就促使环境行政部门对强制行政手段的依赖,即使是在以“命令+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强制手段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后,仍痴迷于行政强制手段的权威性。2.地方政府部门私利诉求的阻碍政治舞台上的政治人和市场中的经济人是同一个人,即政府绝不是毫无利益追求的超然主体,而行政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利益分配。在西北内陆河保护工作中,环保部门一方面履行着国家、人民和法律赋予其的职责义务,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也有自身的部门利益。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还会涉及到与之相配套的执法“软硬件”,如预算、申请、评定、审批、监督等等,当缺少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必然无法将行政奖励制度落到实处。

(三)公民环境权意识不足

1.法律规范未明确予以肯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除了《宪法》中部分条款概括规定了公民的相应的环境权利外,其他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均未明确提及公民的环境权。因此在西北内陆河保护过程中,公民环境权利意识淡漠并不奇怪,在行政奖励制度中更是如此。2.普法力度不够,效果不佳西北内陆河环境保护普法工作方面存在力度不够、方式方法不合适、效果不佳等问题,出现普法的“走过场”、形式化等现象。公众通过普法对内陆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度并未显著提高,关乎自身环境权利以及具有激励作用的行政奖励机制的普及还未深入人心。

(四)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环境行政权力经由法律直接授权职能部门行使,理所当然地在其行使的过程中接受法律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法律授予环境行政机关此项权力,应当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其有效地实施,监督其开展,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行政奖励制度完善措施

(一)完善与之对应的法律规范体系西北地区内陆河大多流经多个行政辖区,因此需要行政机关会同相应的流域管理机关制定完善行政奖励制度的法律规范,保证行政奖励机制运行有法可依。1.完善环境行政奖励制度实体性法律规范(1)主体规范:由于内陆河多流经不同的省市县辖区,因此由哪一级的政府机关启动行政奖励需要法律明确予以规范。各级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流域管理机关,在既要照顾到全部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影响,又要考虑到辖区内的社会效果的前提下,予以明确的规定。(2)标准规范:奖励的条件和标准应结合具体行为的现实影响以及对流域环境的作用,由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作具体规定,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奖励的具体条件和标准,从而减少奖励中的自由裁量行为。(3)形式规范:传统意义上的奖励主要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奖励形式,如优惠政策、特别许可等等,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行政奖励制度的立法过程中都应该予以明确的确认,避免行政机关乱设奖励。(4)相对人环境权规范:在立法规范中应当明确表示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环境实体权与环境程序权利,以及行政奖励制度相应的权利,并对环境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受侵害的救济等予以明确的规范。2.完善环境行政奖励制度程序性法律规范关于环境行政奖励的程序,国家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只是对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的程序国家环保总局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实施程序,分为申报、初审、预审、审定、批准、公布、异议裁定、发奖等八个阶段。综合我国环境领域行政奖励的实践,批准环境行政奖励的实施程序大致可以分为提出、审查批准、公布评议、授予和补救等几个阶段。[4]因此在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环境行政奖励规范中对于一般性程序可参见此几个阶段予以规范。同时,建立以听证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限控环境行政权力的程序制度,包括奖励公开、专家论证、评审、回避、说明理由、异议处理等相关制度,发挥社会公众对环境行政奖励的程序制约作用是必要的。

(二)转变政府部门环境行政理念

一方面注重由传统的强制行政理念向非强制行政理念的转换,强调服务型政府的塑造,提高西北内陆河环境行政人员的综合行政能力和服务人民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官员的政绩考核中加入环境保护的评价标准,这一点可以借鉴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5条的规定“国家实施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标准”。通过法律明确将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予以明确化正式化。

(三)深入普法,强化公民行政奖励资格意识

首先,普法的主体可以由政府牵头,社会各界共同完成。真正将普法工作做到实处,将法制的精神送到公民脑中,而不是手中。其次,在普法的过程中,特别在相关的行政奖励制度中,应当强调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增强其权利意识,调动公民参与西北内陆河环境行政执法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应当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加深公民对行政奖励制度的认知,增强对行政奖励制度的信任度。

行政奖励范文篇10

一、考核范围

是指市执法局对执法分局、各直属单位、各科室(以下简称各单位)以及执法局、各直属单位对执法所、执法中队和个人按照本办法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全面考核考评、奖励和惩处。

二、遵循的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鼓励先进的原则;

2、统一标准、层层考核、综合奖惩的原则;

3、以奖励为主、惩戒为辅、奖惩并用的原则;

4、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综合奖励与单项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5、工作责任定性考评和工作业绩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6、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与年终考核挂钩、与单位评先进挂钩、与个人职务升降挂钩的原则。

三、考核办法

(一)考核等级评定

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月考核考评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

月考核考评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

月考核考评得分在60分(含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合格;

月考核考评得分在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二)评定办法

每月综合考核得分加减奖惩考核得分等于被考核单位当月实际得分,得分从高到低按顺序排列。半年、年度考核得分等于被考核单位每月实际得分的平均值,得分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作为被考核单位的实际位次。

(三)考核程序

市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对市局各单位月、季度、半年和年度考核考评。

各单位负责对执法所(中队)进行考核。

执法所(中队)负责对个人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及时通报。

(四)考核形式

在工作时间内,采取定期现场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单位自查与听取汇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通过打分的方式进行,根据分数多少确定考核结果。

(五)奖励与惩处

1、市执法局设立行政执法工作奖励基金,对在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考评中取得合格(含合格)以上的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给予奖励。

(1)工作奖励基金的40%作为对每月考核合格(含合格)以上人员的奖励。

对月考核被评为合格(含合格)以上的每人每月奖励60元。

(2)工作奖励基金的50%作为对按月考核结果的奖励。

对月考核被评为优秀档次的单位,奖励该单位每人100元(连续三年取得执法考评优秀等次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和记功奖励)。

对月考核被评为良好档次的单位,奖励该单位每人80元。

对月考核被评为合格档次的单位,奖励该单位每人60元。

对月考核被评为不合格档次的单位,不发奖金。

(3)工作奖励基金的10%作为年终被评为优秀人员的奖励。

2、对于执法责任制落实不好,行政执法中存在乱作为、不作为等违法问题拒不纠正,不依法行政造成本辖区、本部门环境差,损害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对检查考核不接受、不配合或弄虚作假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3、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考评结果作为机关和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领导

市执法局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同志为组长、各副局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所属各单位执法工作的考核考评;市局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规科,负责具体实施对各单位每月考核汇集及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考评的日常工作。

各单位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本级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考评。

五、附则

(一)对下列行政执法行为给予单位(或个人)适情特别加分(每项5分):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创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受到市以上领导机关通报表扬;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媒体和市民好评,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对下列行政执法行为给予单位(或个人)特别减分(每项5分):对行政执法行为受到市以上领导机关通报批评;受到市民和媒体批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工作纪律

1、每月事假超过3天(不包括3天)、病假超过5天(不包括5天),当月不能评为优秀档次;一年累计事假超过10天(不包括10天)、病假超过20天(不包括20天),本年度不能被评为优秀档次。学习请假另行规定。

2、违反禁酒令、打架斗殴和私自出车的,个人当月为不及格。所在单位和个人当年不能评为优秀档次

3、被市里、市局通报的单位和个人,当月为不合格。当年不能评为优秀档次。

(三)执法业务

1、各分局

(1)对督查出的问题及投诉中心转办的问题,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又未向市局领导汇报的,一次扣2分。

(2)

2、机动大队

(1)督查的频次。必须做到一天(或天)对所有执法区域督查一遍。由于督查不到位致使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督查出或者虽已发现问题但未通知分局的,一处一次扣2分。

(2)市领导或市局领导提出来,而督查机动大队未督查到的,一处一次扣2分。

3、投诉中心

(1)投诉电话在工作时间内如出现无人接听的情况,一次扣2分。出现3次以上的,当月不能评为优秀。

(2)对提供的追呼电话号码不过夜,出现追呼不及时的,一次扣2分。

(3)对需追呼的电话号码,要准确输入,由于输入号码错误,导致错误追呼的,一次扣2分。

(四)责任分解

各直属单位出现的问题按照以下比例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直接责任人员负100%的责任;分管副所长(副中队长)负50%;所长负40%的责任;分局(大队、投诉中心)分管副局长(副大队长、副主任)负20%的责任;分局局长(大队长、主任)负10%的责任。

(五)各分局、督查机动大队、投诉中心可参照本方案,对执法所、执法中队及执法人员进行目标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