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7:34:09

酒店业

酒店业范文篇1

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我国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与之相关的酒店业蓬勃发展。在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的酒店进驻我国。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应用,在该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酒店更以“具备较高的酒店英语服务技能”作为选择员工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为了满足市场对这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且熟悉酒店业务的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良好的听说能力。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起步较晚,存在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面试屡屡失败,甚至在与外宾进行交流时,出现听不懂、不会说,只能靠打手势来表达的情况,其中不乏在校成绩突出,被老师看好的学生,这不仅影响了酒店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严重有损我国酒店业的形象。反思我国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酒店英语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教材不权威,内容陈旧教材内容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编写,这样才能辅助教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我国现行的酒店英语教材中缺少一套权威性的专业教材。很多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知识结构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学生背景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在教材整合上多下功夫,选择能提供全面、实用的内容的教材,也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二)教学模式单一,方法落后酒店专业英语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词汇、语法讲授为主。然而,很多酒店专业英语教师虽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还延续着只重书面读写能力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形成了只会看、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

(三)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差随着观念的逐渐转变,许多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亲身体会职业岗位的机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受基础差,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缺乏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更认识不到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不够积极,这样就很难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四)实训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近年来,高职教育虽发展迅速,但许多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跟上学院发展的步伐。酒店专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很难进入角色,是无法真正提高酒店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以上是目前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按照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把酒店英语课程真正改革成为一门职业技能课,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开发适合的校本教材教材的质量及难易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根据酒店业的发展走势及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应考虑选用贴近行业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语言应用技能的教材;也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酒店行业英语职业技能考试”及“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要求编写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真正体现高职英语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1.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以趣味性和实用性并重,选择与时俱进的新鲜素材,把酒店业的最新信息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市场接轨。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就不会出现遇到英语发音不标准的外宾,只能用手语比划的尴尬状况了。

2.创设生动情境,侧重听说能力培养——任务型情景教学法。作为酒店从业人员,必须用英语与外宾沟通,这就要求酒店从业人员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听”是最难的。听不懂就不能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即使你掌握再好的服务技能也是没用的。同样,表达不清或不会表达也无法开展工作。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选用任务型教学法或情景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如讲“客房服务”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设计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完成任务,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听说两项技能。再如讲“电话预订”时,教师可以根据真实的电话预定情境创设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把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把教材内容“鲜活”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酒店业务的正确操作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式的课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英语环境中逐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把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体系化近年来,实践教学逐渐被高职院校所重视,乃至在对高职院校的评估中,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已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在酒店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理论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设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试着用英语沟通、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在真正工作岗位上出现错误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尽管实践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许多院校的实训条件却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那么,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学校的饮食服务中心、招待所等作为实训基地,建成模拟实训室,营造一种职业氛围,帮助学生在“实训”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送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适应的无缝对接。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

(四)加强酒店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无论一门课程设计的多好,一种教学方法多先进,都离不开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酒店业是一个易受国内外环境影响的服务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应变力,对从事酒店英语教学的教师要求更高,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善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因此,作为酒店英语专业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才能使酒店英语的教学不断提高。酒店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校企合作。一线教师只有去企业挂职锻炼,才能了解行业操作规范及发展动态,真正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除了“走出去”,我们还可以“请进来”。学校可以聘请酒店专业人才走进校园授课,讲解专业知识,进行操作演示,帮助高职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酒店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五)改革考试评价手段,侧重实用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酒店英语的特点,酒店英语的考试评价手段也要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考试评价手段改革应侧重于酒店英语的听、说、写的掌握上,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考试成绩,考查学生酒店英语的专业知识及运用的能力。另一部分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训考核成绩,以口试为主,对学生的酒店英语实用技能进行考核。通过对考试评价手段的改革,使之更适应实用性酒店英语教学的需要。

酒店业范文篇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成为业界共识。所谓战略性人才储备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通过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培训和岗位培养锻炼,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由此可见,战略性人才储备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服务的,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服务力是指企业部门及部门员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能力,其中包含利润创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能力以及赢得顾客忠诚度能力等。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运营的基本能力包括3种,即决策力(取决于高层)、执行力(取决于中层)和服务力(取决于基层)。对于酒店企业来讲,服务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层员工。由于服务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服务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服务力已经成为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酒店企业的服务力主要体现在其基层服务部门、团队和员工个体对酒店绩效的贡献程度,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服务力可以表现在一线服务部门、服务团队和服务员个人三个层次上。服务部门的服务力是通过各个服务团队的有效协作形成的,服务团队的服务力又是许多服务员个人的有效协作形成的。

服务力视角下的酒店战略性人才储备就是将服务力的理念融入到酒店企业的人才战略之中,按照人才储备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来协调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

二、中国酒店业人才储备现状。

(一)酒店业整体人才流失率高

酒店业前景十分美好,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酒店业却面临着很大的人才危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流失、基层人员缺口大和旅游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据了解,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在5%-10%左右,而酒店业员工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而且高层次的人才流失率更高。部分酒店企业缺乏创新意识、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企业骨干因现有用人机制、待遇等综合因素年流失量高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酒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多酒店仅在出现人才短缺时才从外韶}缶时招募人才,缺乏战略性人才储备思维,人才招募只是应急行为,而不具预见性。

(二)旅游高等教育与行业需求错位

21世纪,几乎所有旅游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难题——管理人才供不应求。事实上,缺乏能够胜任重要管理职位的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旅游院校总数1733所,在校学生为95.24万人。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600万,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肩负重任,旅游高等教育本身人才培养就不足,却大量流失到其他行业。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相反,旅游学在高等教育中被局限在二级学科之下,低下的学科地位使旅游专业在主流优势大学中“处于萎缩状态”,严重影响了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对旅游学、旅游业的深入研究。

我国旅游教育目前主要分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部分,专业教育严重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职业教育上看,职业院校走的是“低端路线”,以培养基层服务人员为主,至今没有一所独立的高水平的饭店管理专业学校,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几乎是“空白”。从高等教育上看,旅游高校大部分走的是“高层路线”,过高的培养目标和过宽的专业设置,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能力不突出,虽有理论素养,却眼高手低,难以担当大任。

三、基于战略性人才储备要求的酒店服务力提升策略

提升企业的服务力,对于那些管理不够系统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因为服务提供的是无形产品,而传统的管理科学主要针对的是有形产品。随着服务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打造和提升企业服务力的关注点已经逐步由早先对服务产品管理的关注发展到对无形产品提供者——企业员工的关注。服务力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团队方式,即“人+人”方式,如餐厅服务;二是公司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单人工作方式,即“人+笔记本电脑”方式,如咨询服务和保险推销服务。I酒店企业服务力组织方式两者兼备,如一线部门餐饮部各类型餐厅的“人+人”方式,又如后台部门财务部的“人+笔记本电脑”模式。基于此,酒店服务力提升的关键还是在员工,即拥有具有强烈服务意识、个人发展目标与酒店企业发展愿景高度一致的员工。

(一)酒店人才甄选要务实

目前酒店行业人才甄选多由单一的面试或业内推荐,主观的揣测、片面的考察、重复的问题,面对求职者干差万别的成长背景和参差不齐的经验积累,面试的效度和信度都有待考查。由于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使目前行业稀缺性人才的招聘周期无限延长,面试的系统性误差过大导致难以招到真正与岗位完美匹配的人。企业在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重要岗位人员流动的同时,也应该为这些岗位储备一些后备人才资源。选拔那些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人才是保障企业服务力的基础。企业一旦录用了有优质服务倾向的员工,当他们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服务系统,服务竞争力便已经凸显。培养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必须是持续的、不间断的,贯穿于企业所有活动当中的。在培养全体员工服务意识的过程中,除了针对服务理念等问题进行专门培训之外,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还应该由上而下地贯彻为所有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原则。只有企业更关注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更符合人性化的服务,员工才会把整个企业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客户才能体会到企业为之提供的高品质服务。

(二)员工绩效评估要客观

酒店要尽可能地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员工的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组织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转化为员工的工作目标。可以在企业内部根据员工平时工作业绩表现、个人能力及发展潜力,筛选一批骨干及储备人员,有针对性地分析储备人员优势、劣势及性格特点等,确定储备人员可能适合的岗位及培养方向,有目的地为储备人员建立个人档案(此档案也可和个人培训档案相结合,形成员工个人培训档案),档案内容除涵盖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要素外,还应包括本人性格特点、长处、不足,员工希望的发展方向、可能适合的岗位及为达到该岗位要求而历练的时间等。这样,可清晰、直观地掌握公司储备人员情况,并随时对储备人员做出补充或调整。

(三)合理设计员工薪酬体系

据旅游管理部门监测的行业信息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星级饭店接待量增长15%,营业收入增长20%,然而酒店行业薪酬却仍旧不容乐观。虽然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提高最低:[资标准,但是我国酒店行业薪酬水平整体落后于其他行业,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酒店企业员工薪酬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酒店薪酬体系应该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物质报酬三方面内容。酒店为员工提供的直接报酬为基本工资、加班费、津贴、奖金、补贴等,间接报酬为医疗保险、假等福利,非物质报酬为又称精神奖励,如酒店定期评选“优秀员工”、“微笑大使”;不定期举办技能比赛,评比“岗位技能明星”等。在薪酬奖励过程中,充分实行物质奖励的同时,设置薪酬面谈、薪酬调查等环节,及时掌握员工心理薪酬的变化情况,为定级调薪提供依据,努力实现与员工心理薪酬的平衡,实现物质奖励与人性奖励的结合。

(四)激励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酒店管理中员工的参与度成为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管理者必须重视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只有用来自企业内部的热情服务员、员工满意才能将这份热情和温暖传递到外部,传递到顾客心里。删对酒店企业来说,员工的综合服务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竞争实力。如何打造员工的卓越服务能力以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很显然,仅有员工态度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服务质量背后的关键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素质与心理品质是服务质量的关键,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酒店后台部门应树立内部顾客服务理念,开发员工影响机制,如任务组、工作生活质量委员会、设立意见调查员岗位等。通过与一线员工进行面谈或查看员工记录本等方式加强与员工沟通。企业内部应积极创造沟通环境,让员工有机会及时反映或发泄。沟通创造和谐,沟通赢得人心,它能够凝聚出一股士气和斗志。

酒店业范文篇3

关键词:酒店业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对策

我国酒店业管理现状分析

(一)酒店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产品功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已从一般的酒店细分为商务酒店、旅游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经济型酒店、主题型酒店和一般旅馆等,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市场要求。酒店集团化步伐加快,目前我国酒店集团100多家,连锁酒店近1000家。酒店联合重组不断推进,特许加盟开始兴起,国际酒店集团从高端市场向中低客源市场推进,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

2.个性化服务突出。以电子信息技术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加速进入我国酒店业,向客人提供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新服务,如人工智能对技术温度,光线的自动调节,在客房能有宽带上网、客房电视机能接收卫星网络信号、远程网络预定等,使酒店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

3.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市场主体。在住宿业中,经济型酒店拥有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经济型酒店符合国际酒店业发展趋势,符合中国酒店细分市场的实际,符合国内旅游者的需求且对重大事件、经济因素变化不敏感。中国住宿业将从星级酒店为主体转向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新时代。

4.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健康将成为发展的新时尚。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健康是国际型酒店发展的新方向,是21世纪酒店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这些趋势,积极创建绿色酒店,推动中国酒店业进入以“安全、健康、环保、节能”为主题的“绿叶”时代,将是全国酒店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酒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酒店总体分布和建设的不均衡。发展不均衡:从总体规模来看,这种差异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形势吻合的,与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多种体制并存发展:我国的饭店体制形式多样,以国营酒店为主体,辅之以集体、个体、合资、合作等其它管理体制。客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酒店客源的分布,大体上为大饭店或城市中心饭店常驻商客占15%-20%。目前,许多城市建设公寓和写字楼的势头很旺,大量常驻商会随之从酒店迁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酒店的客源。从酒店业的宏观经营状况来看,这几年保持了年年上升的势头,我国酒店业正处于快速增长而且是效益型增长的阶段。

2.缺乏品牌化战略。酒店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世界上很多成功的酒店在制定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时,都把宣传和扩大品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作为运营的核心,但是我国的酒店企业绝大多数缺乏品牌战略,这可能与我国酒店业发展历史较短有关。

3.缺乏酒店管理人才。造成酒店管理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三个方面:酒店管理教育的落后,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理论与时间相脱节;一般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从其他企业挖取人才,导致全行业职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极大地阻碍了酒店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社会公众对酒店管理工作了解不够,除了酒店管理本专业的人才之外,很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酒店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酒店管理技术的提高。

4.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在国内,虽然一些酒店企业也拥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往往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管理模式。很多企业在借鉴其他企业经验或者从酒店管理公司获得管理技术时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

5.经营分散化且管理技术和理念落后。目前我国酒店大多小规模经营,而且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而且不能适应和紧跟世界酒店发展趋势,与国际成功酒店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一)集团与品牌化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酒店行业,集团化成为中外酒店经营管理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中国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旅游饭店企业集团,否则,将严重阻碍我们成为旅游强国的进程。品牌是中外酒店业经营管理发展的灵魂,也是国内旅游饭店企业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生态化

当前,中外酒店经营管理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环境生态的营造,包括旅游饭店的选址、服务项目设计、功能生态布局等;强化绿色生态环保意识,如节能降耗;废品处理、一次性用品改造等。

(三)智能化

酒店应该培养自己的高技术人才,利用现在快捷的互连网系统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客人从预定入住到结账都能一步到位,实现全电脑系统化管理与服务。酒店的智能化应该体现出快捷、方便、信息通讯等方面,让客人在享受酒店优质服务的同时感觉到酒店智能化带来的超值享受。

(四)坚持以人为本

酒店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未来酒店的发展经营理念应该从以前的“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变为“顾客第一,员工第一”、“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让员工在酒店工作有种归属感,保障员工的福利,灌输酒店的经营与服务理念,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在员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酒店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服务的个性化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特色产品必须配合个性化的推销服务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站住脚,才具有竞争力,酒店的员工应该在规范服务的同时,对客人提供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在做好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要针对客人个性的差异最大限度的满足客人的需求。

提高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加强人员培训,解决人才问题。导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实现对人才最大限度的发现和激励。人才短缺是限制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最大障碍。人才培训系统是未来经济型酒店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一点,进一步完善薪资福利和考核制度。以往的人事管理系统都是针对星级饭店的特点发展而来的,在经济型酒店的管理框架下,如何做好人事激励和考核管理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会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凸现。

整体性宏观调控。首先应按照“加强规划、控制总量、改善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的酒店企业发展方针进行有效地监控,逐步实现酒店企业行业接待能力和客源市场平衡发展的控制目标。

酒店企业规模经营。酒店企业“集团化经营”是跨国酒店大集团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酒店在发展扩大的同时应该重视酒店之间的合作,建立有竞争力的酒店企业集团。

重视消费者的个性化及情感需求。现代酒店业必须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为基础去从事设计、销售紧扣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酒店产品,使酒店产品和服务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酒店产品开发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实现人才可持续性发展,总体方针是引进外来人才,建立正确培训机制。具体操作是:引进外来人才,建立完善的工薪福利机制,尤其首先提升优秀店长的待遇,让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如酒店管理人才及优秀大学毕业生认识酒店、了解酒店,吸引至酒店管理中。由于这些人才文化素质较高,又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总结和创新能力,能为酒店改革、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正确的培训机制。与国内外有名的酒店管理院校合作,引进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培训机制,建立专门统一的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培训,逐步提高,达到统一进步的目的。

开发绿色酒店产品。随着酒店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加强,酒店业的产品开发应考虑与社会以及人类环境的协调,开发有益于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酒店消费者自身健康的产品,突出酒店产品的绿色文化内涵,追求永远绿色的酒店体验。

参考文献:

1.冯冬明.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旅游学刊,2006(7)

2.左静.体验经济与酒店经营管理[J].中外酒店,2004(10)

酒店业范文篇4

调查数据表明,拉萨酒店接待的客户主要是以来藏旅游客人为主,占入住客人的90%有余,其中团队占绝大部分;其次是本地客人,占入住客人的不足10%,主要是会议和培训,这表明拉萨目前酒店的经营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内团队和境内外的旅行散客。其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其一:2010年以来,以商务洽谈、参加会议、单位培训等为目的的本地消费有增长之势;其二: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的公务会议和培训主要集中于两家星级饭店,这就提醒酒店从业者,如何为这些潜在客户提供更好的商务和会议条件从而在旅游淡季寻找利润增长点而努力。对于酒店的入住选择,从普通游客角度分析,一般来讲,作为旅游观光者其选择入住酒店都希望:一是酒店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出行便利;二是价位适中;三是购物方便。按照这样的标准,老城区酒店就是首选。而对于来藏商务人士的下榻选择,一般都是选择交通便利、环境清幽,附近有银行、邮政等公共服务机构的酒店。

二、拉萨酒店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个酒店行业管理不太规范,价格制定比较混乱。虽然自治区和拉萨市物价部门有相应的价格制订指导文件和规章,并且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施行价格制订备案制度,但在价格的制定上各个酒店还是根据自己的星级标准和经营状况来制定服务价格的,对于政策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由于整个市场价格的制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定价,使得酒店之间往往通过“价格”这一因素来以吸引客人,不可避免地展开价格战,其结果就是使得整个拉萨酒店业的平均利润缩水,这种现象在旅游淡季表现得尤为突出。

(2)硬件设施滞后。部分酒店客房在设计和装修布置上未能真正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有些星级客房内部设备已经相当陈旧,设备的配置档次不够,不够精致。

(3)软件服务亟待提高。拉萨酒店业界在就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所提供的酒店产品偏于大众化,服务的项目也过于统一和单一,没有真正考虑不同客户之间的差异化特点和多元化需求,而整个酒店的管理服务也很少体现出客人主体定制化的趋势。

(4)酒店现代营销力度不够。拉萨某些酒店管理者在经营服务方面思维过于保守,缺少创新意识。这种经营服务之道使得酒店在客人更深层次需求方面开发不够,而在酒店的营销以及消费理念的引导方面工作做得较少,这样的结果使得自陷牢笼,自缚手脚。

三、拉萨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青藏铁路2006年通车特别是西藏地区机场等进出西藏立体式交通方式顺利构建后,西藏游对于国内游客属于高端市场的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国内客人进藏旅游将会以青藏铁路通车为契机,进藏游客数量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高峰位运行。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一般是进藏旅游的第一站,这对于拉萨的酒店业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1)拉萨酒店业界硬件设施的建设已经出现并将维持一个高峰周期,并以豪华、舒适型建设为主。我们来看一组2011年到2016年西藏旅游实际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并结合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对未来若干年西藏旅游接待的预测数据。入藏旅游人数在进藏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后,将会呈现一个迅猛的增长势头,到2015年,境内外游客入藏旅游就要达到1500万人次。目前拉萨市所有的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合计所有的接待床位才30000余张,接待压力非常大。所以拉萨酒店业界的硬件设施建设将会掀起并持续处于高峰状态。

(2)酒店业的扩张必然带来设施设备采购、内部装修需求上涨。新建酒店与原有酒店的翻修升级,必然导致与酒店业相关的产品需求交易增加。这也为拉萨市的酒店或酒店集团的多角化经营提供转型机遇。

(3)科技的发展及其在酒店管理方面的大规模运用将会更加强调以个性化服务为中心的酒店业务。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就能为客人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有效的避免“酒店产品,千店一面”模式。

(4)拉萨酒店业界的合作将会出现高峰,酒店间的收购兼并顺理成章,拉萨旗舰酒店集团呼之欲出。酒店业未来的趋势是单体乏个性饭店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理性竞争、专业化经营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实现酒店与酒店之间的联合,走合作、参股、托管的连锁化经营模式将是拉萨酒店业的必然出路。

(5)注重各自特色的同时,营造酒店“家”的氛围也将会成为共识。拉萨地处高原,客人甫抵,个体差异,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从游客消费心理角度出发,不论酒店如何更新硬件设施,改进服务,关键一点是饭店要像个家,需要服务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服务,更具有家庭温馨的氛围和环境。

(6)拉萨酒店的营销会更加注重品牌效应。现在的酒店业发展形势已经说明,酒店业在不断的细化市场,千方百计的为客人提供特色服务。

酒店业范文篇5

关键词:锦州市酒店业文化营销创新营销

一、锦州市酒店业的发展现状

锦州是中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开放城市,是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结带,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交汇点,是内地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国外资金技术向腹地转移的桥梁与纽带,是沟通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和辽西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借助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条件,近年来,锦州市的酒店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从档次还是数量上都已经初具规模。锦州市旅游业的逐步开发更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无限商机。目前锦州有较高档次的酒店十二座,其中三星级酒店五家,四星级酒店两家,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内部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在实施城市南扩发展战略后,如果不进一步提高酒店业整个行业水平,在社会发展速度如此快的今天,恐怕锦州市的酒店业很快就面临的是与这个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与国内大城市酒店业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

二、锦州市酒店业存在的问题

1.酒店业结构不合理

全市酒店的高中低档比例最好应该是1∶3∶6,即依据锦州市经济发展需要,应该分区域建设二至三家五星级酒店,六至九家四星级酒店。然而,目前锦州市的五星级、四星级酒店极其稀少,多数酒店只是自称具备星级酒店的标准,却并没有被真正的评为星级酒店。这样的酒店业结构现状与旅游业的发展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需求都是不相匹配的。因此,调整酒店业的结构,提高酒店业的整体水平是目前锦州酒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多数酒店硬件、软件均不达标

建设规划酒店的人大多数都不是精通酒店管理业的专家,所以锦州星级酒店大部分结构不合理,硬件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星级饭店标准。部分星级酒店都是由原先政府的招待所改造过来的,管理层结构设置不合理;而新建酒店多数都是私企老板建的,往往靠“想当然”来建酒店。另外,多数已有酒店投入改造建设资金不足,超期运转,设施设备老化、简陋,没任何节能措施,能耗高。目前锦州大多数酒店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创新、竞争、全面质量管理、员工激励等意识。员工也不能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程序,基本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差,综合服务技能明显不足。

三、锦州市酒店业营销新策略

1.文化营销

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是文化,文化是根,经济是叶,根深才能叶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生存立足的谋求制胜市场的根本。

锦州文化积淀深厚。以义县、北宁为主的辽、清文化;以万佛堂、大佛寺、青岩寺、北普陀山为载体的宗教文化;以辽沈战役为主线的军事文化;以乒乓球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京剧为标志的各专业文化团体,及世界文化遗产、古生物化石、各种民间地域文化等,构成了锦州文化产业的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名片,成为锦州活的灵魂。近几年,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锦州百姓的共同心声。

整个城市这种文化的不断进步和繁荣及政府对发展文化的大力支持为酒店业实施文化营销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未来锦州酒店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依附于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扩大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营销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创造更大利润。

2.创意营销

社会越发展,市场越细分,酒店经营越应该专业化。中国近年来酒店产品雷同、千篇一律、百店一格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酒店间竞争愈演愈烈,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酒店产品也必须多元化。酒店硬件不能一味攀比豪华、气派、大而全,而应该立足于在有限的投资中尽量设计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品味、气氛和文化特色。酒店软件也要在具备“老三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之上做到“新三化”(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酒店如果不去进行这种创新改造工作,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例如,“锦州烧烤”这种凝结着锦州人的聪明才智的餐饮产品,它不仅成为锦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而且已经成为锦州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当这样一种很有名气并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小吃被端上了现代酒店的餐桌时,我们也许就不该感到惊讶了。现在,经过改良后的锦州烧烤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锦州市的北山宾馆。并已成为酒店力推的美味。经过政府的鼓励和引导,酒店协会中的部分会员酒店已经着手挖掘锦州烧烤,并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北山宾馆在制作烧烤时大胆引用西餐的烹调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招牌菜“串炸时蔬日月贝”,其特点是改掉了过去那种烟火熏烤、不够卫生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调方法。精心烹调,保存了原有的营养成分。经过酒店的大胆创新,这种传统的美食小吃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能为顾客带来新的感觉,同时也会为酒店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

酒店业范文篇6

1.SARS对酒店业影响综述

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广东乃至中国蔓延,对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酒店、餐饮、娱乐、服务等造成了重要的影响。SARS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非典疫情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旅游人数的下降;二是旅游人均支出和总支出的下降;三是旅游总支出下降的引致影响;四是没有实现的本应实现的增长。据国研网预计,2003年国内旅游业的直接损失就高达1400亿元,再加上其对经济的间接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吴必虎等呼吁关注旅游业经受SARS后对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估计SARS对我国2003年GDP损害超过1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2月26日公布《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同比下降11.2%。旅游业在2003年3月至6月中旬,从往年的高潮期一下跌入淡季,有人偃旗息鼓,有人摩拳擦掌,大练“内功”。

旅游业在受到SARS冲击期间,从管理部门到研究学者到社会各界,都对旅游业的前景忧心忡忡,对酒店业的发展更是持悲观的态度,我国大陆、香港、台湾的酒店板块的股票下跌严重。在疫情的拖拽下,旅游业经历了预兆期、疲软期、休眠期等三个生死有关的阶段,2003年5月份全国旅游业更是基本停滞,酒店业、旅行社业都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

SARS疫情的肆虐以及其所造成的快速而严重的影响,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学者、评论员、行业人员等都通过各种渠道对SARS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短效的研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预测。然而,与SARS期间铺天盖地的传媒报导、评论文章等形成对比的是,SARS过后,各界似乎形成有一种默契,对SARS的长效研究、后SARS的追踪等相对乏力,对SARS的讨论也迅速地偃旗息鼓。

本文通过采集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对深圳南山区高星级商务酒店的入住率、餐饮收入、酒店收入等数据,了解SARS从爆发到流行到结束,行业所受到的影响曲线,以及影响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酒店在应对SARS所采取的措施,业内人士对SARS中远期影响判断,以及SARS过后酒店所采取的市场策略及市场补救措施等。

2.技术路线及工作说明

2.1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地调查(Survey)与深度访谈(Interview)相结合。从统计数据来看,SARS对酒店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许多学者对SARS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得到定性的研究结论。本文在参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途径对酒店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酒店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得到酒店方面提供的详实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量化的研究结果,可作为对前人定性研究的补充。

2.2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与有效性

深圳是我国入境城市之一,连接大陆与香港,酒店业发达,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高,整体酒店业客房出租率保持在60%左右。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表明,商务散客、旅游团队是深圳酒店业客源市场的基本构成,商务散客占整体客源市场的65%左右,对深圳酒店业影响非常显著。针对客源市场,深圳高星级酒店众多,85%以上的高星级酒店定位为商务型酒店。高星级酒店(四星、五星)收入占深圳酒店业总体收入的70%以上,商务型酒店占高星级酒店比例约90%。

深圳酒店主要集中在罗湖、福田、南山区三区,深圳六区酒店收入所占行业比重如图1所示。深圳南山区高星级酒店100%为商务型酒店。研究SARS对深圳南山区高星级商务酒店的影响,对研究SARS对深圳市酒店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本次调查对深圳南山区高星级酒店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深入相结合,调查蛇口南海、威尼斯、深圳湾、海景、东华假日、明华、,中南海滨共7家,其中五星级2家,4星级5家。

(图1.深圳六区酒店业所占比重)

2.3访谈问题的客观性

本次调查访谈涉及的问题没有夹带调查者本人的主观看法,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对受访者进行诱导,保证受访者回答问题的客观性。访谈的主要问题包括:

1.从整个深圳酒店行业来看,您认为SARS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估?

2.从贵酒店的自身情况来看,SARS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您分别就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的几个角度谈一谈。

3.SARS发生后,贵酒店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在酒店内部是否进行了一些调整?

4.从实际市场表现,深圳酒店市场大概什么时候会恢复正常?SARS会深圳酒店业有一些什么样的中远期影响?

2.4访谈数据的整理、落实准确性、分类、量化

根据旅游管理部门提供统计数据,以及受访酒店提供数据,结合现场访谈笔录与录音,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整理,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在数据与有效访谈记录基础之上提炼调查分析指标,本次调查统计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对行业影响评估、对酒店客房、餐饮、娱乐的影响,SARS造成中长远影响,针对这些指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2.5工作程序流程说明

本次调查经过了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准备、实地调查、调查总结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紧密衔接,保证问题的明确性及调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由于本次研究属于长效研究,对于受访者的访问分为两个阶段,即SARS期间与SARS过后,具体时间为2003年6月与2004年1月。为了保证访谈的有效性与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在正式进行访谈以前,调查者首先进行了一次预访谈,即在正式调查之前对部分酒店进行了试探性的调查。本次调研得到了深圳市中南海滨大酒店市场部经理林小姐的大力支持,并通过林小姐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数据与资料。

3.调查结果

3.1界定

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对2003年3月期间开始蔓延的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定称。在此前尚未有定论时,我国将该病定称为“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Pneumonia)”,简称“非典”。实际上,非典型性肺炎是在医学上有特指,且其传染性小,可自愈,病人无须隔离,与SARS完全不同。但我国各种场合均广泛混用“非典”与“SARS”。本文为明确界定,只采用“SARS”。

“SARS期间”在2003年多多见诸报端,成为2003年十个使用最频繁的词汇。然而,有不同的行业对“SARS期间”有不同的界定,对于酒店业而言,“SARS期间”的界定为2003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酒店营业恢复正常。SARS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应视为非常时期,为作为区分,本文将酒店正常营业时期成为“正常时期”。

3.2宏观数据

根据深圳市旅游局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受SARS影响下,深圳市旅游总收入增长趋势首次出现负增长,旅游接待人数跌到历史最低(见图2,图3),对深圳势头强劲的旅游业几乎是当头一棒。截至2003年12月,深圳旅游总收入294.63亿元人民币,同比2002年减少17.12%。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在“SARS期间”,酒店业客房出租率在30~40%左右徘徊,龙岗、盐田、宝安区更是在20~30%左右。酒店收入的三大块中,康体娱乐几乎没有收入。然而,由于深圳的地理位置、十一黄金周以及深圳高科技交易会,深圳旅游业在03年6月中旬之后得到较快的恢复,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在2003年6月8日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六个主要旅游城市的108家星级饭店的监测统计表明,深圳市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最高,为46.51%,比6月1日上升了24.96个百分点,是饭店出租率回升最快的城市;深圳旅游局公布的“深圳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统计也可以明显看到,遭遇SARS最严重的5月份,平均出租率仅为29.1%,而6月份已迅速回升至42.1%,7月份再度上升近20个百分点(见图4),表现出深圳旅游业界较强的复原能力,也表明SARS疫情影响的突发性、危机性与暂时性。

另外,深圳旅游局在SARS影响深圳期间,对深圳旅游实行了行业限制,禁止旅游企业以任何形式进行促销或变相促销,保证了行业的稳定,避免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增强行业内合作。深圳酒店业的平均房价,尤其是高星级酒店房价基本保持稳定,整个行业在经历危机后的平稳过渡,不仅有利的保证了整个深圳市的产业环境,也给从业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见图5),遭遇SARS重创的深圳酒店业在2003年首次出现利润率负增长(见表2),全年行业损失直接15775.3万元。

(图2:2003年度1~12月份深圳市旅游总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3:2003年度1~12月深圳市接待总人数增长趋势图)

(图4:深圳市旅游局2003.3~2004.1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统计)

(图5.深圳市高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单位:元/间天,人民币)

表1:2002,2003年深圳宾馆酒店业经营情况一览(单位:万元)

项目1~12/20031~12/2002

一、营业收入总额434060.2449835.51

二、营业成本104342.8695804.37

三、营业费用177828.34177259.44

四、营业税金及附加20090.5524753.18

五、经营利润131798.45152018.52

六、管理费用135626.64137792.15

七、财务费用8470.448385.2

八、营业利润-12298.635841.17

九、投资收益2611.2273.43

十、营业外收支差-2401.191367.08

十一、利润总额-12088.627481.68

十二、经营利润率(%)30.3633.79

十三、营业利润率(%)-2.831.3

十四、利润率(%)-2.791.66

3.3深圳南山区商务酒店调查统计

3.3.1深圳南山区商务酒店基本情况调查

深圳南山区是深圳二线关内三大区之一,作为深圳新兴的区划,区内拥有南山高科技园、南山创业园等大型高科技工业园区,以及以四大主题公园闻名的华侨城、青青世界等旅游区。该区酒店业发达,区内共有五星级酒店3家(威尼斯酒店,蛇口南海酒店、麒麟山庄),四星级酒店主要有中南海滨、东华假日、深圳湾、海景、中油、明华等,共7家。区内高星级近100%为商务酒店,高星级酒店收入占区内酒店收入80%以上。

南山区科技产业及旅游业的发达,带动商旅活动频繁,酒店入住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保持客房入住率65~70%。南山区商务酒店具有典型商务酒店特征,从此次调查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南山区酒店淡旺季不明显,旺季从每年的2月至11月,其中10为高峰期(受“十一黄金周”及“深圳高科技交易会”推动),区内平均入住率约为75~80%;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淡季,主要受圣诞节、元旦、春节等几个大节的影响,平均入住率为60~65%。在SARS期间(3~6月),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南山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为45%左右,

(图6:2003.3~2004.2深圳南山区商务酒店平均入住率统计)

3.3.2SARS影响南山区商务酒店入住情况调查

酒店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客房收入,商务型酒店客房收入基本占酒店总收入的40%强。SARS对商旅活动的影响,直接影响了酒店的客房出租率。根据图6,可以看到,SARS期间,深圳南山区商务酒店的平均入住率(42.76%)比去年同期(68.18%)降低25.42%。

南山区商务酒店中,深圳中南海滨酒店与蛇口南海酒店,作为南山区老牌的酒店,对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深圳中南海滨酒店(四星级)与蛇口南海酒店(五星级)为例,比较南山高星级酒店的入住情况(图7)。中南海滨与蛇口南海酒店都以亚洲商务客人为主,中南海滨的客源构成中,国内客源占40%,其次是日韩23%,港澳占20%,东南亚、南美及亚洲其他地区客源占17%;南海蛇口酒店以香港客人为主,日韩、与国内客源其次。总体而言四星与五星的入住率相比,四星相对较高。从图7明显看出,南海酒店从三月份入住率明显下挫,五月探底,其原因是SARS对香港地区影响显著,港人对北上的担忧与政策的限制;同样,中南海滨也在4月份达到入住最低,三月五月基本持平,而比起10月高峰期及平均入住率,SARS期间的入住率仅为正常时期的一半。由此可见,SARS对酒店入住率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在四星和五星酒店中,入住率下降的幅度是基本一致的。

(图7:深圳中南海滨酒店与蛇口南海酒店入住率比较)

3.3.3SARS影响南山区商务酒店餐饮及康体娱乐情况调查

关于SARS对旅游与服务业的影响,许多研究者或管理部门,以及总体的统计数字表明,SARS带来的最严重影响之一是餐饮业,许多餐饮经营者大受打击,甚至无法挺过SARS风波。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却发现了一个与预想相悖的现象。南山区的高星级商务酒店,在SARS期间,酒店餐饮收入剧增,餐饮部门反而呈现出正常时期不多见的大满贯,商务餐、公司餐、团体餐都有较高的预订。

以中南海滨酒店为例,SARS期间,酒店的餐饮、客房、娱乐,娱乐完全没有收入,餐饮收入占酒店总收入的76%,比正常时期的30%高出46个百分点;从实际收入计算,在SARS时期,酒店总体收入比平时下降将近50%,而餐饮的收入比正常时期反增20%。这组数字说明,高星级酒店的餐饮在SARS期间的增加不仅表现在对酒店总体收入比例的增加,在对酒店营业收入的实际贡献也在增加(见图8)。

(图8:中南海滨大酒店SARS与正常时期餐饮、住宿、娱乐收入对比)

酒店的康体娱乐计入酒店收入来源的第三部分,受到酒店业者的重视。然而,深圳南山区商务酒店几乎90%的酒店将康体娱乐外包,部分酒店将康体娱乐收入计入酒店集团的营业收入,但不计入酒店营业收入,如中南海滨酒店;还有酒店完全将康体娱乐外包,由承包者自行结算,与酒店无关,如海景酒店。鉴于南山各酒店的操作模式及酒店对数据的掌握,本次调查,仅对中南海滨大酒店的娱乐业进行了解,以作为对SARS影响酒店餐饮、娱乐及住房收入分配的参考。

3.3.4SARS对南山区商务酒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调查

SARS对酒店业造成显著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SARS对南山主要酒店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在250万以上,对五星级酒店影响尤为显著。作为深圳酒店业的典型代表,国内成功的主题酒店——威尼斯酒店,更是损失超过2000万;当然对于威尼斯而言,其损失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但相应的,威尼斯的回收也是相当迅速的,在SARS过后的短短两个月,威尼斯已基本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在深圳旅游局公布的统计结果,威尼斯2003年营业收入居深圳之首,利润额居全市第二;同是假日集团属下的东华假日,在历经SARS之后,也迅速恢复,截至2003年12月,营业收入也进入酒店业的第十名。

表2:深圳南山区主要商务酒店SARS期间直接经济损失一览

酒店客房数星级正常入住率平均房价损失

中南海滨150483%350元/间天250多万

东华假日288485%420元/间天400~500万

深圳湾308475%380元/间天500多万

海景450480%400元/间天700~800万

南海396565%650元/间天1200多万

威尼斯446585%928元/间天2000多万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的分析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旅游学刊.2003.(4):14-23

[2].吴必虎,张伟.旅游业SARS危机对中国GDP的损害可逾11%——初步分析与政策建议./sars/article/list.asp?id=1252003.6.23

[3].黄嵘,文照谋.旅游业能否经住“非典”重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专版.2003.3

[4].国家统计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2.26

[5].董观志.旅游业受SARS影响的系统分析.暨南大学旅游学院学报.2003.6.10

[6].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1.

[7].戴学锋.SARS让我们对旅游研究进行反思.旅游学刊.2003.(4):5-7

酒店业范文篇7

一、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自上世纪9O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很多酒店都把它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酒店的经营管理,把酒店放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及环境这三重责任。可持续发展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里,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酒店在经营管理的活动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市场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又要考虑酒店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和酒店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使酒店能在更大的规模和范围上支配资源,谋求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战胜自我的局限和约束,从而取得比先前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收益,并且酒店在实现效益、利润增长的同时,做到与人口、环境、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涵义:

1.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如果存在着不可预期的未来,如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战争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既然未来都是不可预料的,还能谈什么酒店的规划和战略呢?所以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而且也不存在绝对无限发展的可能。

2.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这就有别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增长”。“增长”注重的是纯的“量”的增加,表现为销售额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资产的增加、人员的增加等,而“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所以它表现的不仅仅是“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上的提高,如酒店总价值的提高,酒店创新能力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等。

3.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可持续是指支持酒店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可接替、可继承的,即酒店潜力巨大,后劲十足。所以我们的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近期利益的提高,也要考虑酒店的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获得酒店近期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不能“经营短视”。

4.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要全面协调地发展酒店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应与外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相适应,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追求长远、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实现酒店企业、社会、国家全面协调发展。

二、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酒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这是酒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要求酒店正确处理好酒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经营理念就是指经营哲学,一个酒店有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就会有什么样经营行为,没有了正确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作为指导,酒店就会迷失方向,片面地追求酒店经营利润,将酒店管理目标仅仅停留如何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上,而很少顾及对社会或国家造成的影响,很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美国道康宁公司总裁兼CEO博恩斯博士在接受美国《化工周刊》采访时曾提出,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企业所有经营决策及实践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如果企业在经营中疏忽了社会、经济及环境这三重责任,那么它便会面临失去~切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使领导者和管理者能从战略高度充分理解酒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从而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创建优秀的酒店企业文化每个酒店企业都有一种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现代酒店企业的精神支柱,这是实现酒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8O多年来,希尔顿酒店生意如此之好,财富增长如此之快,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牢牢确立自己的企业理念并把这个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酒店创造“宾至如归”的文化氛围,注重企业员工礼仪的培养,并通过员工的“微笑服务”体现出来。其创始人康纳德•希尔顿先生著名的治身格言是:勤奋、自信和微笑(Diligent、ConfidentandSmile)。他认为,酒店业根据顾客的需要往往要提供长时间的服务和从事无规则时间的工作,所以勤奋是很重要的。酒店业的服务人员对宾客要笑脸相迎,但始终要自信,因为酒店业是高尚的事业。酒店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要求酒店员工有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正如康纳德•希尔顿先生所教导的: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付出的有多少。

3.绿色营销是推动酒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酒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有机协调。而绿色营销恰恰将酒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绿色营销可以使酒店在营销全过程中注重环境因素,将生态利益和酒店经济利益相结合。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开展绿色营销,就要求酒店树立绿色观念,将环保纳入酒店决策中,建立酒店企业的绿色新形象;建立绿色酒店组织制度,加强绿色营销管理;制定酒店绿色营销战略,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开辟绿色服务理念,引导绿色消费;重视绿色技术管理,加大绿色环保投入。在制定酒店绿色营销战略,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方面,酒店可以开发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策略、选择绿色渠道、开展绿色促销。如开辟绿色客房和绿色餐厅,即讲究环保的客房及食用无公害、无污染、安全、营养、优质的绿色食品,以及不食用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等。另外,酒店企业在制定价格时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和资源节约使用”等观念,把酒店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形成绿色成本,构成价格的一部分。同时,酒店在选择供应商或中间商时,考虑他们的绿色信誉,在营销过程中加强渠道成员的绿色意识,建立绿色营销网络。如香港香格里拉饭店要求供应商或厂商所提供的产品,诸如鱼、虾等海产品的包装应采用生物递减分解泡沫塑料,以保证它们的新鲜。

酒店业范文篇8

1网络营销在酒店业中应用现状

酒店网络营销简单说就是指酒店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快捷,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来推销酒店产品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目前网络营销主要有两大模式:

(1)网上的间接销售(即分销)。大多数的酒店都采用的形式进行客房销售,一般与旅行社、订房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进行营销,而且所占的营销比例也非常的大。

(2)酒店网上直销(即酒店通过自己网站进行网络营销活动)。国内酒店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独立酒店由于种种原因使网上直销的比例几乎为零。事实上,多数酒店的网站目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展示窗口。由于缺乏技术维护人员,就连定期更新也难以实现,更别提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了,而这正是与国际酒店的最大差距之一。这正为第三方预订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2010年携程和艺龙的预定酒店间夜数分别为1650万和540万,较上年增长26%和15%。同期北京市场星级饭店的住宿者人天数却比上年下降3%。在线市场的增长率是整体市场的5-8倍。该市场虽然在酒店中的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增长率是最快的一个细分渠道。开展以网络订房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已成为酒店业经营的一种必然趋势。现在以携程、elong为代表的网上旅行社显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主营业务旅游服务的订房量和利润总和在短短的三、四年中就超过了传统旅游业大户国旅、中旅、青旅三家企业;还有数量上占到99%的中小型旅游预订网站,他们具备地方性优势和其他特殊资源,抓住了全国性旅游预订网站暂时无法涉足和蚕食的市场空白,呈现多头并进的势头。

2酒店网络营销的作用

“客源是酒店的衣食父母”,当今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持续的丰富的客源,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帮手就是借助于因特网与酒店企业内部网的有机结合,为四面八方的客人与酒店之间架起一座方便的桥梁,而信息网络技术为现代营销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因特网,因此,网络营销开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平常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所无法比拟的。在酒店网络里,通过网上的主页向全球亿万的用户展示自己酒店的风貌、特色,分销自己客房和各种酒店服务;还可依此组成酒店连锁业,以强劲灵活的营销手段向广大市场进军。网络营销还可以向众多的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营销方式,无论是酒店本身,还是入住客户,都可以便捷地连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所需信息。网络营销代表了最新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为酒店开发客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其对酒店业的重要性在于:①提高客房出租率和酒店资源利用率;②可减少预定房间过程中运营成本;③提高酒店间竞争的公平和透明,促使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④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调节和缓解。

3酒店网络营销的功能

3.1体现酒店管理新思维

当今酒店经营管理的新思维集中概括为社会营销观念:一切为了顾客,最大限度地满足宾客需求为己任的酒店意识;全心全意任劳任怨为宾客服务的精神。由于有了大容量、高速化、互动式信息互联网,不仅为酒店按照新思维经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而且改变了我们过去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方式和较低的服务效率。一方面使顾客有了充分的信息来源,让客人选择酒店商品的范围和权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酒店也获得了更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使之对市场的调研和市场细分可更加深入与可靠,并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及时满足消费的个性化、特殊化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特定营销,从而摆脱“非得批量才予办理”的惯常做法,逐步摆脱中间商的控制,更加符合宾客的需求进行酒店商品的销售,达到更加有效的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3.2迅速、准确的解决供需双方“各自所需”的信息问题

为宾客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并获取宾客信息是酒店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例如:世界最大的假日酒店集团建立了全球网络(WWW)的站点。无数的因特网入网者通过电脑上假日集团的主页,可获取其它各个酒店的信息,包括服务和房间种类等等。德国的假日酒店在客房内也设置了因特网站点,包括文字处理、平铺式窗口和传真设施,这种方式对顾客了解酒店、预订酒店更加方便。比如,一名旅游者出游之前对将要去的旅游地一点也不了解,他可以通过上网在搜索栏中输入酒店名,搜索到所需酒店主页,然后根据主页中显示的酒店风貌、特色及其客房和各种酒店服务情况网上直接预定房间。同时酒店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吸引客源并随时对外酒店客房信息等,以便酒店和顾客均能根据网络信息做出适时调整,对出现的问题尽快解决。

3.3加强酒店营销、公关广告宣传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酒店利用互联网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关、广告宣传活动,并迅速获得了信息反馈和显著的经济效果。例如,杭州望湖宾馆通过我国因特网商业信息站“中国黄页”上网后,一周内就收到国外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求预订房间,此后预订房间的电子邮件、传真连接不断。酒店进行网络广告有着传统广告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是:①成本低、制作一个网络主页成本仅需几千元人民币;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容易调整广告的信心内容;③酒店与顾客可双向交流。

酒店业范文篇9

餐饮业的成本控制,是指经营酒店活动中采用一定控制标准,对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纠正偏差,是经营的耗费和支出在限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酒店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针对成本的起源,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这些都可以归类为客观因素。但是,除了成本动因的客观因素外,人自身的主观因素也对成本有很大的驱动作用,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等。所以,成本函数应该表示为: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

本文着眼于成本控制的三个基本原则:①经济原则;②因地因时制宜原则;③经营者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原则。对酒店餐饮业的成本控制进行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2问题提出

成本控制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制度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再者,就是人为方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成本控制控制,节约意识、自主管理意识等方面。

制度控制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整个餐饮行业的各个经营步骤中。如采购制度、验货收货制度、库存管理制度、原材料领用加工管理、销售服务管理。其中各个过程都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而人为因素控制,则体现在餐饮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人自身的主观因素也对成本有很大的驱动作用,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以及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等。这也是当前酒店成本管理中非常欠缺的一部分。

3XYZ大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模式剖析

XYZ大酒店在管理机构上主要分为营运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具体包括:

其中,餐饮部、采购部、财务部(收货部和成本部)是研究餐饮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核心部门。

餐饮行业的工作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采购、验收、入库和库存、加工这四个方面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重点环节。

3.1采购:采购活动是餐饮成本控制的起点,其控制包括对人和对物,以及对财这三方面的控制,而且采购成本变动大,所以采购环节成为了餐饮成本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采购的过程中,该酒店最注意的是以下这几个方面:①确定采购量,并且必须制定酒店常规情况下的材料用量标准。由于原材料性质的特殊性,酒店的采购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变质引起的损失;同时,采购量也不宜过少,这样就可以减少因紧急采购导致的成本增加。因此,按照按需收购的原则,酒店常常根据季节、原材料市场状况、日常业务的统计和同行业标准的分析来确定酒店一定时期内的原材料采购数量。②对于特殊的节假日,采购活动必须提前进行,以防止节假日供需不平衡、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XYZ大酒店位于某著名景区,节假日接待游客数量变化明显,十一长假时,酒店就会在9月份提前准备原材料的采购,以避开高峰期。③对于采购材料的质量,酒店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材料的产地、性能、等级、大小、个数、质地、肥瘦比例、色泽、切割情况、冷冻情况、粗加工程度等各个方面做出详细准确的描述个规定,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酒店要求。XYZ大酒店自身定位高,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会在合同中也会明确材料的优劣标准。酒店自身定位越高,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也就更加关键。

XYZ大酒店的采购主要分为日常采购、后备采购和零时采购。

3.1.1日常采购XYZ大酒店采用“三方招标采购方式”。其主要内容是:①酒店对其大部分常用的主要原材料进行公开招标;②对三家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价格和质量的评估比较;③采购部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原材料的市场观察;④综合供应商资料和市场资料,选择最优进货源,与之签订材料采购合同;⑤原材料供应合同期限以短期为主,如三个月、半年等,合同到期后,酒店将重新对原材料采购进行公开招标;⑥在合同履行期间,酒店针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完整的供应商评价系统,以利于保证长期稳定的原材料成本控制;⑦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如燕窝、鱼翅等,必须通过专业人员的检验。

3.1.2后备采购为防止在采购合同期内,与特殊情况导致原材料供应终止,酒店会立即联系原公开招标中的其他两家公司进行磋商,并与其签订临时采购合同,以填补原供应商离开所留下的空缺,减少因意外引起原材料供应中断而导致的损失。

3.1.3临时采购由于酒店原材料使用具有随机性,实际领用与计划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通常会存在某集中原材料的短期紧缺。这些短缺材料由采购部的采购员负责采购,由于采购量小,采购员通常按照市场价进行采购。

3.2验收XYZ大酒店的验收过程遵照“三方确认”的原则。即收到原材料的检查必须在供应商(原材料提供方)、收货部门(原材料检验部门)和厨师长(原材料使用部门)这三方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入库。

验收应按照合同提供的进货信息,对材料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进行检查。检验质量采用分层抽样检查方法,对每层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检验是否与合同的要求有出入。如冷冻鲜肉,则要检查是否处于冷冻状态,有无异味,有无变质。同时还要检查数量,是否与包装上标明的数量一致,总体数量是否与合同内容保持一致。

3.3库存仓库的存量参照同行业标准,必须保证酒店10天的消耗量。

仓库的领用采用定额管理制度。材料的领用量参照同行业标准,每日领用量定额限制,如有需要超额领用,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批准。发放原材料采用“先进先出”原则,即先入库原料先提用,后入库原料后使用。

由于鲜活产品(海鲜类)库存难度大,同时此类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为防止因库存原因导致的损失,酒店使用的鲜活产品由供应商在酒店设海鲜池,并有供应商派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酒店需要时直接从中取得,这样避免了因鲜活产品死亡等引起的损失,将成本风险转嫁给供应商。

3.4加工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关键在于厨房的标准化生产。该酒店的做法是:①厨房根据各种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净料率、涨发程度等制定加工处理标准,如《原材料切配标准》《材料涨发标准》等。②烹饪过程中的控制,前提是保证菜肴的质量,故它对厨师的操作进行了规范化,如使用原材料的数量,调配的材料、蒸烤的时间以及出菜的数量等等,以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同时也有利于成本的统一核算和控制。③厨房和仓库对接,有利于原材料的入库、领用、使用、残料回收,以便进行统一核算,保证整一个过程中控制的落实。④通过配菜量的调整来降低成本。餐饮业的利润空间很大,而且变化大。产品质量并非以量多取胜。很多情况下,通过配菜量的调剂,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如使用萝卜等廉价材料对菜进行美化,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获取更大利润。⑤充分利用边角料、腐液等,制作高汤等。充分利用原本废弃的材料,制作非食用性产品或者配菜料,把每一分成本的效益最大化。

而在于普遍欠缺的“主观因素”方面,经过调研,并结合与国外知名酒店业的通行做法,也发现了该企业同样存在这不足之处。

3.5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5.1酒店普通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经过简单的询问和问卷调查,发现有51.8%的人不知“内部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有33.7%的人不知餐饮成本控制的基本流程;有78.9%的人认为公司应该加强普通员工内部成本控制的教育普及。

普通员工只认金钱和合法权利而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他们普遍认为,酒店成本控制是高管的责任,和自己无关,而这和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是有关联的,理应加以完善和发展创新。

3.5.2成本控制机制不够完善,餐饮部的权责利不对称酒店总部常常以“营业额”指标考核餐饮部业绩。但是事实上,餐饮部是一个既创造收入又发生成本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部门,理应视为利润中心管理,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激发餐饮部控制成本的内在源动力,达到成本投入小、经济利益大的经营目的。

4研究结论

以上XYZ大酒店的餐饮成本控制模式结合其他酒店的典型做法,经实践的检验,是切实有效的。本文总结出以下五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①满足需求原则:保证采购能够满足日常消耗;②适度库存原则:保证酒店的持续产出;③最低价格原则: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材料;④利润最大原则: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更高的收入;⑤风险最低原则:尽可能减少因意外情况带来的损失。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XYZ大酒店的做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①根据酒店的自身情况,制定成本控制制度;②建立完善监督与控制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③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选择合适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④制定并完善各生产标准,生产制度;⑤优化菜单结果,提高各种原材料利用率;⑥努力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加强员工控制成本的意识;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而在主观方面,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4.1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加强酒店普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如采用期权、小额股份分配、年终一次性节约奖等手段激励普通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同时,也需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将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4.2不断完善成本控制机制,使权责利对称。要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组织结构和成本控制机制,餐饮部应视为利润中心管理,应以利润考核其业绩以激发餐饮部控制成本的内在源动力,以达到成本投入小、经济利益大的经营目的。

4.3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实现成本管理计算机化。如采用用友、新中大等财务软件,以准确、及时、完整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实现成本控制计算机化,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总之,一个优秀的酒店企业必须进行严格的餐饮成本控制,在进行资金的再投入和地盘上扩张的同时,一定要苦练内功,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控制成本以降本增效,并且要注重发挥企业普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如此才可在同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邵宏.《餐饮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河北企业.2008年第七期.

[2]杨建华.《餐饮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餐饮管理.2008.1

[3]赵怡琳.《酒店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

酒店业范文篇10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职业信用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据贵州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全省旅游总人数达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0.0%;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实现41.6%的增长。然而作为旅游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地各大酒店却没有足够匹配的人力资源以支撑贵州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一方面,酒店急需有效的人才供给以维持或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酒店行业面临着各种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人力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其实,作为接受过四年酒店专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无疑是最具潜力的储备人才,可很多学生毕业时并不会选择酒店作为第一就业单位。除了这种“一毕业就流失”的现象,我们时常还可能看到“刚熟悉就逃离”、“眼高手低不服管”和“英语计算机都不行”等供需错位现象。这是否说明学生对本专业或行业不认可?是否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和业界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助力酒店行业获得学生的认可与肯定,启发高校寻找更贴近行业需求的培养模式,输送热爱酒店行业的实用人才。

2问题剖析

2.1学生对本专业和行业不认可的原因。第一,学生和家长对行业不了解。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酒店行业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在酒店工作就是伺候人,身份和社会地位低微;或者认为酒店都是端盘子和倒茶这类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值得接受高等教育;亦或是认为这是一份“吃青春饭”的工作,远不如公务员这类工作稳定和有前途。第二,酒店管理专业并非学生高考第一志愿。受原因一的影响,很多学生高考的第一志愿往往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但是他们或是缺乏复读的勇气,或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虽最终服从志愿调剂,但并未真正接受酒店专业甚至因此产生厌恶和抵触学习的情绪。第三,“表里不一”的酒店行业被学生“视为畏途”。为了给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酒店中所有舒适、优美、高雅的环境都留给了顾客,酒店员工的工作环境往往与之截然不同。当学生进入酒店基层实习或工作后,发现实际工作环境和强度与光鲜亮丽的酒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现实差距与并不丰厚的薪酬使得大量人才还未真正融入企业就匆匆选择转行。2.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困难重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已是老生常谈,而成效甚微。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遵守相应的国家标准,留给专业教师发挥的空间着实有限,许多老师戏称为“戴着脚镣跳舞”;此外,为了迎合各类评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较为单一且无法做出颠覆性创新,期末一纸试卷仍然是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导致许多来之不易的新兴教学模式无法切实落地。最后,许多资深教师有教学惯性,会更倾向于他们熟悉的教学考核方式,新方法推行起来往往会遇到阻力。2.3学生缺乏专业职业指导。以通过高考为唯一目标的学生在步入大学前从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他们对自我个性、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价值观取向并不明确。就以本研究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为例,课程开始前关于“学生是否对未来有过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只有不到3%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而课程结束后关于“学生现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或者“学生是否肯定自己能做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问题中,仅仅只有5%的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学校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和平台去帮助学生识别自我和认识工作世界,学校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象牙塔”,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外部世界。因此,本研究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从业动机和内驱力,学校没有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获得企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而酒店没有准确的人才识别指标逆推高校供给尽量趋近需求。

3酒店业人才供需匹配研究的对策

3.1研究思路及方法。结合以上问题的特点,本研究力图以职业信用价值链贯穿高校人才培养流程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构建一套人才价值识别与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自我探索和认识工作世界,提前在校获得专业酒店人具备的职业敏感度。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信用(EmploymentCredit)并不新鲜,尤其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但不同于商业社会的消费信用,如今对职业信用的计算均是以大学毕业为起点。如若在新生入校时就为其建立连通大学与职场的学-职信用档案帮助学生尽早科学地认识自我,养成自主积累职业信用的良性意识;信用资本还可以作为其将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通行证,可以简化和加快其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化。更重要的是,这套信用指标背后的人才培养规格直接对应职场专业素养要求,最终利用这套贯穿学校与企业的“学-职信用体系”帮助学生、学校和企业解决上面说到的问题。首先,通过整合各大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提炼总结出供给方人才评价体系指标。其次,利用LyleM.Spencer和SigeM.Spencer的《通用胜任力素质词典》和相关文献,对比各大酒店的绩效考核指标得出初步的酒店人才胜任力特征条目。再来,将供给方人才评价体系指标和需求方胜任力特征条目与行业内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讨论,分析、筛选出所需的通用胜任力特征指标作为学-职信用价值链中赋分指标。目前,本研究初步将学-职信用价值链划分为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能力、职业素养和个性特征四个一级指标。最后,将指标在局部试点探索,选取实验组(高绩效员工或优秀员工组成)与对照组(一般员工组成)测试、调整指标信度与效度,最终投入使用,观察、记录研究成果。3.2客观认识酒店行业。学生在积累信用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客观的赋分指标逐渐积累对酒店行业及其主要工作的认识。同时,清晰且系统的指标体系可以向家长和学生展示酒店工作的价值与专业性,让学生意识到接下来学习的重要性,提升教学过程中的配合度。若存在学生确实不适合酒店行业,指标体系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内容亦可帮助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3.3独立于原有评价考核体系。信用价值链作为人才培养的辅助指标,并不会对学校原有的考核体系产生直接影响,更易于操作;由于直接对接行业指标,因而比原体系专业性更强;作为一套“锦上添花”的新体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学校和教师队伍中推行的阻力不会过大,有助于产生切实成果。3.4帮助学生在酒店业可持续发展。借助学-职价值链的使用,鼓励学生积累信用资本,让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认识职场,同时养成转换学生身份为职业人身份的意识。通过完成价值链激励的行为获取信用积分,教师或业界专家可以通过积分总量与积分构成识别学生能力禀赋,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个性化指导与培养。在学生获得正向反馈后有望以酒店业作为其终身职业。

参考文献

[1]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旅游学刊,2004(S1):23.

[2]欧臻.饭店解决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潜流失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陈俊安.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与对策———基于N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初次就业粉刺[A].度假旅游,2018(7):1-3.

[3]袁国贤,杨庆国.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原因及其对策[A].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4):173-175.

[4]董树功,马韶君.高职院校职业信用教育初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