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4:52:17

教育专业

教育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自2015年5月国家提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以来,各地高校开展了一系列风起云涌的创新创业教育讲座、论坛、竞赛等活动,并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教育改革和学分制改革,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与保障措施,使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影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和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时所应具备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可诠释为: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兼顾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以创业能力为最终落脚点,它是一种既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敢于创新的能力又具备优质创业潜能的综合型能力。[2]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新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根据会计环境变化的要求,在对传统的会计制度、方法进行调整、补充和拓展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账务问题及财务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即利用会计专业知识,选择会计方法,遵循会计准则进行记账、查账等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潜能的培养,具体包括沟通交流、组织策划、经济分析、风险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掌握自谋职业的技能,从而实现从“等、靠、要”到自主创新创业的转变,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3]创新创业教育在会计专业及其他专业中的意义表现为:(1)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眼界更宽阔、思维更敏捷,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将就业方向转向自主创业,运用创业知识,走出固定就业模式,为市场经济注入多元化元素,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2)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具有创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毅力,在促进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中,主动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4](3)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注重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要求专业知识的传授更紧密地结合实际应用。这样毕业的学生更具有市场竞争意识,思维清晰,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判断出市场行业的热点方向,从而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最具普适性的专业。据统计,在全国13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800余所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80万人。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教师,对于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感触和思考。很多高职院校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中,都侧重于科技发明、实验教学、校企联合、专业技术服务等,也取得了很多显著成效,但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一直显得不温不火。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明显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自身和社会大环境中去寻找原因。(一)学生自身及会计工作性质方面的因素。1.会计专业学生的性格原因。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往往女生占比大,其性格方面大多比较文静守旧,思维不如市场营销专业或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那样活跃,承担压力能力欠缺,家长也期望孩子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会计岗位工作,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2.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原因。会计作为商科类专业,往往没有办法发明创造或者改进某种技术,在校期间也很难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商科类学生的创业,需要结合自己的综合知识,在涉及的领域内发现好的经营运作模式,因此,需要经营管理、市场调研与开发、经济分析、风险应对等创业知识和技能,而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一般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阅历少,导致社交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管理应变能力等明显不足。此外,就是心理素质不高,难以坚持,创新创业过程又很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再加上对创新创业政策缺乏了解,独自面对复杂的经营手续、经营内容时,更力不从心。3.会计工作性质原因。会计专业具有特殊性,会计工作有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约束,专业教师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严格强调按照制度规定记账、算账、报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也很少有灵活变通的地方[3],同时,人们也认为会计工作不需要什么创新,这些在观念客观上增加了对会计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难度。(二)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1.高职院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予以重视,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实际从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专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局限于开设一门创业课程或安排几次讲座,未能形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且,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紧密结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区分不明显,未能形成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互补,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的发挥。2.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有丰富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有新的想法和思路的时候,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提高学生从思想向实践的转化率。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由辅导员或兼职教师担任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心里辅导,然而,这其中的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创业经验,也很少涉及创业研究,导致授课内容空泛,难以深化,学生听课无法引起共鸣,难以激发创业热情。3.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财政补贴、费用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简化审批程序等,还有一些地方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成立科技创业基金会等帮扶措施,但这些显然对本科院校理工科学生更为有利,而缺乏支持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举措,尤其是包括会计专业在内的一些文科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在开展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尤其是作为办学历史悠久的会计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会计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一)培养体系保障互动融合。1.根据社会需求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生源(普高、中职、“3+2”)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不断修订,在分层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计划书编写与实践”“小企业创办”等创业类课程设置,同时,在课外教学环节专门增设“三创”(创新、创业、创意)学分,获得10个“三创”学分作业毕业条件之一。2.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创新传统的教学组织及教学方式。由于学校会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最多,往往班级规模较大(50~60人),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在会计专业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学校通过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安排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不超过30人),采用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等形式,邀请校外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同时,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将来的就业与创业打下理论基础。3.创新教师及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将教师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作为评比课堂教学质量奖的重要依据;出台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学分顶替办法》,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实践活动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一定学分,允许顶替相关专业课程学分,提高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二)引导实践操作互动融合。由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要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制度、方法进行调整、补充和拓展,所以,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培养这种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师,不但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与提高,如参加境内外各类业务培训、脱产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并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来校兼课,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力求结合企业真实的业务,同时,融合创新创业案例,引导学生产生创新创业的动机。为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都很重视专业课程的模拟实训,但模拟实训跟企业真实的操作还是有一定差距。现实状况是,由于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等原因,企业普遍不太愿意接收会计专业实习生(即使在企业财务部门实习往往也只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何做到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零距离”,是目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于2014年引入了记账公司,由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及设备,企业提供业务及人员。公司内部建立现代学徒制,即聘请公司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员工担任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带5~6个学生,每批三个月(包括寒暑假)进行轮换,使学生接触到了企业真实的记账、算账、报账及报税等业务。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按企业员工一样要求进行管理,在培养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最终职业能力的养成。学校还挖掘校内隐形资源,促使系部与财务处合作,系统设计会计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合作模式,选取现金出纳、银行出纳、会计等多个财务岗位,以“现场观摩、过程参与、轮岗认知”为原则,设置多个见习任务。指导教师以培养特长生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通过2~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等有了全面的了解,打破了对职业的神秘感。(三)职场环境推进互动融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营销、仓储、采购、计划等岗位,而普通的教学场所无法让学生对企业的岗位工作流程有全方位的了解,难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目前,商科类实践教学基本都是按专业(课程)为主体进行设置,专业(课程)之间缺乏交互性。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一系列综合训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相关企业,投资300余万元,于2015年建立了虚拟商业环境跨专业实践中心(简称VBSE)。实践中心共设置8家制造企业(每家制造企业包括CEO、企管、人力资源、营销、采购、仓储、财务、生产计划等八个部门,18个岗位)。此外,还包括供应商客户、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工商、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共有160个工位,可供会计、市场营销、投资理财、企业管理、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商科类专业学生实习。每批跨专业实训由三个不同专业的班级一起进行,先由学生竞选产生每家公司的CEO推荐或指定人事主管,然后,通过招聘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个别业务少的岗位可兼任)。业务由签订合同、下达生产任务、采购材料、产成品入库、销售及收回货款等一系列过程组成,所有任务的发起全部通过线上进行,凭证账单等传递则通过线下进行,连续实训两周,实训结束后,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学生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在VBSE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跨专业融合,借助职场环境的塑造,使学生大胆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消除了对企业的神秘感,增强了今后创新创业的信心。浙江工商职院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紧密融合,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以创新为魂,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且就业质量普遍较高。会计专业每年招生火爆,2017年和2018年在浙江省内普高生源的平均录取分数接近二段线(本科分数线),专业得到考生及家长的认可,学校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姜庆.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6(4):158-159.

[2]皇甫贤昌.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教育的耦合性分析[J].才智,2017(5):183-184.

[3]石金艳.基于个性化教育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23):40.

[4]卜雪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18.

教育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GIS专业;创新创业;融合策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1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1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主要融合途径

自专业教育中引入双创教育以来,我国各地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具体的融合方案。主要融合途径包括:①制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②筹建“整合科学”等跨学科专业,以适应新形势下创新创业的需要;③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制定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课程标准;④改革教学方法、创造实践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⑤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双创开花结果;⑥一些高校制定了配套的激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的考核制度,并给予其各方面的支持[2-5]。

1.2当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以创业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创新创业水平相比,依旧存在差距,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仍存在诸多问题。1)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度不够。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2010年才第一次将“创新”与“创业”相提并论,并寄希望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引导高校不断深化双创教育工作,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6]。因此,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的融合模式、融合策略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在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呈被动执行状态,仅按教育部文件要求设立创新创业类课程,只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真实案例的导入,学生无法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实践融合过程中,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即轻双创教育、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未深度融合,二者往往各行其道。另外,由于我国各高校的双创教育推行时间不长,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门类较少,且以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理论课为主,授课模式单一。多数高校采用合班大课的形式组织授课,不同专业的学生一同接受无差异化的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指导理论并未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进行有机、深度的融合,课堂授课只能是泛泛而谈[7]。2)具备双创思维的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具备双创思维的高水平专业师资力量是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我国双创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双创教育师资配备不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由高校辅导员承担,高校辅导员虽然对学生就业工作较为熟悉,但对创新创业课程缺乏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更遑论在双创教育中融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的实践性强,双创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拥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业经验,更重要的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进行创业。然而,当前高校的专业教师很多都缺乏创新创业阅历[1]。3)基于成果导向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普及。构建成果导向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根本,也是各高校双创教育长效持续发展、保持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8]。然而,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考核仍只注重理论考试成绩,缺乏基于创新创业成果导向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这样势必会阻碍学生专注于创新创业,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和死记硬背中,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及其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GIS专业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GIS是一门融合地理科学、测绘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型学科。目前我国开设GIS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74个,其中本科专业高校151个、硕士学位点单位98个、博士学位点单位37个,每年培养各学历层次的GIS毕业生近万人[9-10]。在开设GIS专业的所有本科院校中,仅有49%的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10]。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旧是制约GIS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的关键因素[11-12]。赵天成[12]分析我国高校GIS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高校GIS专业教育缺乏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训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对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一些高校的GIS专业缺乏完整的GIS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师资和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缺乏创新型思维方面的引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13]。

3GIS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策略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顶层设计,只有从顶层设计入手,深入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从源头上深度融合,从指导思想上奠立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引领专业人才培养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迈进。基于双创教育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突出创新和创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师资队伍、教学保障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也都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GIS专业的特点是学科跨度大、应用实践性强、学科发展快,因此要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来构建。董隽[14]等研究了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普适性、特色性、灵活性的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构建了GIS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目标+模块”的结构模式,即以目标为导向的模块设置,全部课程分为素质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实践能力模块、能力拓展模块4个部分。因此,应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突出GIS专业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继而进行引导创新;在能力拓展模块突出GIS专业发展的前沿性,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GIS学科发展动态,从中获得创新的灵感,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立基础。2)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制度。一方面,鼓励GIS专业教师多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了解GIS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深入生产实践一线发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由此扩充专业视野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便能将前沿学科发展动态和实际工作经验传输、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动员GIS专业教师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类、教育教学类的会议、培训,学习双创教育的方法和专业教学方法,改进专业教学手段,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同时,组织专职从事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的思政辅导员进行GIS专业的知识普及,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双创教育与GIS专业深度融合座谈等,以期从专业视角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的影响。顾留碗[15]研究基于第二课堂的GIS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现,基于第二课堂的GIS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学生创新能力指数平均值提高了33.6,可有效提高GIS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应创造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的教学条件,完善考核制度,打破以往唯理论、唯成绩的考核方式,制定多元的成绩认证互通制度,如互联网+大赛获奖证书、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发明专利、注册公司、创业营收等均可通过认证兑换为相应科目的成绩,以此打消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3)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平台,营造专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一方面,在专业层面应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遴选有丰富科研、实践经历,具备创新思维、乐于指导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在专业创新创业方向上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应配备专职的辅导员负责创新创业相关事务,给予学生在创新创业事务上的帮助,如在专利申请流程、创业政策宣贯咨询、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等方面予以指导和帮助;同时,学校应给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相应的指导补助或奖励,从而使得该项工作得以长效开展。另外,积极与专业企业对接,成立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平台,鼓励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联合企业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创新改良。依托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校内创业孵化平台。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成功创新创业的学生、案例进行宣传,并可请创业成功或创新立项的学生返校对在校生进行报告宣讲,同时对创业学生在毕业事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便利和帮扶,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4结语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以创新促进专业学习,以创新促进创业并就业,是当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方向;而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进创新创业、提升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持续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推进GIS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应根据GIS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学校、GIS行业协会在政策、资金、创业条件等方面的支持,需在GIS专业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时,将创新创业的主旨融合到GIS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的思维问题,即应积极培养引导创新创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形成树立创新创业思维。抓好源头、掌握方向,才能使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并持续发挥融合效应,培养出更多的能顺应新时展潮流的创新型GIS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楠楠.试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154-156

[2]刘凯文,李娜,董健,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分析[J].山西青年,2021(6):145-146

[3]厉成晓,翟连德.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2):85-87

[4]赵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和分析[J].科技视界,2020(27):156-15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关情况[EB/OL].(2019-10-10)[2021-03-16].

[6]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扎实推进[EB/OL].(2015-09-21)[2021-03-16].

[7]樊婧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文化产业,2021(3):121-122

[8]郭占元.基于成果导向下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6):53-58

[9]江岭,王春,刘璐,等.我国GIS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分析[J].测绘通报,2016(7):136-141

[10]汤国安,董有福,唐婉容,等.我国GIS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6-31

[11]刘彦花,周美宁.GIS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2,14(2):187-189

[12]赵天成.面向社会需求的GIS专业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93-194

[13]万鲁河,张冬有,李苗,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7(9):22-25

[14]董隽,于少鹏.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4):137-139

教育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

国务院2020年3月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劳动轻教育、重专业技能学习轻劳动素质教育、重技能考核轻素养评审等问题[2],保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根据宠物产业发展需求,在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促进学生核心劳动技能养成和综合劳动素质提升。

1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目标

宠物医学专业教育主要面向动物(宠物)疾病诊疗等行业企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宠物医学人才。学生经过专业学习能够掌握动物(宠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毕业后从事宠物疾病诊疗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毕业生经过3-5年的发展,能够成为相关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中小企业一线技术主管,达到主治宠物医师水平。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培养的宠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2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具体做法

2.1将劳动教育纳入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中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共32学时,其中8学时理论教学,8学时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16学时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1]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对应的1学分的劳动素养学分。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特点,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不同劳动教育内容,例如体验式劳动、参与式劳动、服务性劳动、生存性劳动等,促进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追求劳动价值。一年级学生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通过勤工俭学、传统劳动和特色劳动等开展职业劳动体验,科学认识劳动,树立劳动光荣观念;二年级围绕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通过专业跟岗实习、职业技能竞赛等,提高专业劳动能力,激发持久的劳动兴趣;三年级围绕职场劳动进行企业实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教育等,通过顶岗实习、职场见习劳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工作的宠物诊疗行业从业者。

2.2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部分主要由学院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徐国庆主编的《劳动教育》教材进行讲授,通过“现象分析”“小活动”等内容设计,重点讲解劳动的意义、怎样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如何锻炼劳动能力等。联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进课堂、进教案、进教材,协助推动“劳模精神”特色思政课建设,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习的本身是劳动,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识别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组建校企合作、跨界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团队。宠物科技学院根据本专业特点选聘生产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院团总支和校区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服务性劳动实践。

2.3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宠物科技学院采用双线并重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一条线是以学工管理为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治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延伸[4],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宠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在校生活中。另一条线是以教学管理为核心,以教研室为单位,不同课程团队科学设计劳动实践课,让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如结合团委“十个一”工程,采用班级包干区分组劳动的形式开展劳动实践。包干区实践内容要求:场地确保地面干净,无明显垃圾,无烟头、瓶子、餐巾纸、宠物排泄物等各类垃圾。[5]强化服务性劳动,开设服务性劳动实践项目菜单,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校区后勤保障部门提供服务性劳动实践岗位,至少提前一星期向学生推送岗位需求,选课学生在“爱牧院”客户端查询报名。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宠物医学专业每个班级在二年级都要到校内实训基地——江苏藏獒繁育中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实习锻炼;每年暑假期间,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实践团队到流浪宠物收容所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到各社区开展宠物疾病义诊活动;每年都会选拔学生团队到泰爱牧宠物医院(美容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2.4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除了勤工助学岗位等后勤资源、各类校内外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以外,根据专业教育需求建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作为专业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建有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3个,分别是教学宠物医院、宠物美容中心、宠物繁育中心,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建有瑞鹏宠物医院、南京优它宠物训练学校等优质校外实训基地50多个。学院积极拓展上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劳动教育功能,借助其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内容使学生认清宠物医学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此外,借助第二课堂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第二课堂依托的PU系统已运行多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专业教育需要,有选择地将劳动教育元素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也为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数据。

2.5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让宠物科技学院的教师尤其是专任教师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选派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劳动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培训,增强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价值认同。组织教师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层社会实践,如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社会实践经历,通过到宠物医院、宠物养殖场等提升实践技能,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50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参加学校“新三项”基本功考核,将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安全教育等有效融入到平时的教案、教法、教材中,在推动“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其次,选聘优秀的尤其是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等兼职教师担任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导师,引导学生学习模范和对标工匠,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另外,通过教代会建议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建立劳动教育师资激励措施,鼓励各类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在线开放课程和相关教材建设。

2.6完善师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在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对于教师而言,宠物科技学院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指挥棒,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借助学校教学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宠物科技学院按照学校部署,修订第二课堂认定办法,加入劳动素养学分要求,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系统;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加大奖励力度;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等,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3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展望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课题,尤其是在医学类专业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宠物科技学院将积极借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国家“1+X”证书试点项目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宠物诊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0-4-20].

[2]周娇.新时代加强职业本科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2):97-98.

[3]陈繁.“活教育”理论:语义阐释与时代价值——兼论幼师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159-162.

[4]曾俊淇.提升高校院系共青团活动质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8(7):67-68.

教育专业范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给出答案,即“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简短的一句话已经涵盖了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应用技能素质。由此对应到高校的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促成三者之间的融合,并通过新型的课程体系得以付诸实践,对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极为必要的。

1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1.1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先成人,后成才。”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学生要用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装备自己,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去引领学习生活和实践。高校应当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自觉地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二者结合起来,把“治学”与“为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1]专业教育的初衷是通过系统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2],高校一般都是以此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将人才培养过程的重心放在专业教育上。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结合师生联系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有力补充,也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不过这个意识形态目的在专业教育中具备一定的隐在性和融入性。

1.2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了时代主题。近年来,高校从多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薄弱、模式匮乏、课程设置有待改善的问题[3]。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更主要的是素质培养和道德培养,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其实质就是以创业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体验创新的感受、激发创新的热情、提高创新的能力[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创新创业教育中既是必要也是必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包括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内容,无不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方向指引与信念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开发时代价值,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新型载体,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既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目标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其自身的教育实践性和主体性特征,使其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能够发挥重要功效。

1.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广义的“专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同义的,狭义的“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5]专业教育,顾名思义,它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专”字上,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的,因此,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区别其他普通教育的最大特征,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的部分,可以说,一切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大学教育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创新素质(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等)和创业素质(如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策划能力等)[6]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准备,创新创业教育要想摆脱“华而不实”,就必须依赖于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形式,它的出现改善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应当作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动向的一个切入点。从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尤其是要穿插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新内容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构建融合的全新体系。

1.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疑问地应摆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涉及方向问题和原则问题,必须毫不动摇地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其次,专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定位是培养高精尖人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以培养实用人才的专业教育开始,直至今日,即使我们所说的“通才”,实质上也还有自己特定的学习与研究领域,大学分学科或专业培养人才仍是一种必然选择[7],因此,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最后,专业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专业教育真正付诸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谈实践的阶段[8]。因此,与时代结合的新产物——创新创业教育,其作为专业教育实践转换的更高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新载体,应当成为一个完善专业教育的新切入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集的集中点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专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实效性的新切入点。这种融合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体现如下。

2.1“大思政”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特色,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地位的标志是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石,统领整个教育[9]。必须将思政基础课程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大思政”课程体系。高校的思政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等内容。当然,仅有这些课程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一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需要将其新动向、新要求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践性要求其必须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在这个“大思政”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拓展课程,诸如以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生态教育等内容为填充的诸多课程。将通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课程的范围极广,涵盖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诸多知识领域,将通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既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知识性,又能体现价值导向性,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结合自然学科的科技发展史,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以及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结合社会学科的历史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结合艺术学科的赏析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等。具体还是要借鉴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来挖掘。在与通识课程结合的基础之上,把选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有力践行。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领域覆盖面广,学生选择的机会多,每个学生都能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不必再按照传统的课程模式塑造自己,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特长。当然,这里我们强调的必须是作为通识课程的思政课程,一方面,必须牢牢守住高等学校“两课”的红线,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来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只有结合了通识课程后,才能扩展出多种课程类型以供学生自由选择。通识课程体系的打造还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作为中心任务,同时也要兼顾专业界限,即专业课程的相近性。要想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就必须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一切教学的全过程,真正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当然,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也不能“事不关己”,要想真正做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专业教育要强调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在专业授课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的培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2“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游离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些公选课、讲座或是一些竞赛的第二课堂上,应当纳入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构建一套整体的、系统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之下,课程内容涵盖了专业课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等所有课程,课程设计融合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及专业的特色,真正实现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要增加创新创业类的通识课程,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主要包括三类:即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主要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以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旨在挖掘学生的兴趣特征、性格特点,来帮助学生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正确规划学习生涯、明确未来职业选择;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专业教育的一种扩展与深化,事实上,我们也不愿看到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全是与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职业,因此,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可能完全分开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还必须依托专业学科来开发,才能不至于偏离中心。例如,工程类专业开设“工程与创业”“建筑与创新”类课程;农业类专业开设“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类课程;医学类专业开设“医疗行业创业市场营销”类课程;法学类专业开设“企业法律咨询”类课程等。此外,在学校自身专业特色、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开设以“X+创新”“X+创业”为主要框架内容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旨在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立足于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专业本身,即在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创新创业类的课程。

2.3“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除了课堂教学这样的“第一课堂”之外,“第二课堂”也是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互为补充。“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高校教育实践中,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应用技能素质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样应视为“课程”,都是高等学校完整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将“第二课堂”内容真正做到课程化,并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明确学分制,不再仅仅是做表面文章。“第二课堂”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为出发点。我们不否认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理论说教的教育方式反而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二课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学生身边实例的分析,采用学生互动、情景模拟、榜样进课堂、邀请知名人士讲座等多种方式,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发挥课外活动、经验分享、团体咨询的作用,创设一系列旗帜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要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实践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载体[10]。当然,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还要充分利用好专业教育的实践资源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应当与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充分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利用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不断构建融合学科专业、学生特质、办学特色、市场需求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实体企业经营体验、创业基金项目等实训课程,真正地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进行技能上的实践演练,在实践中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同时注重加深校企之间的合作,安排创业创新骨干学生去企业实习,由企业提供项目、校方提供团队进行项目实施,对于优秀的项目,高校可以直接与企业合作进行孵化和项目对接,使之得以产业化。

参考文献

[1]白翠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功能耦合的审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100-104.

[2]谭小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0-172

[3]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5(4):99-103.

[4]陈妮,袁建辉,等.探讨基于哲学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4):74-76.

[5]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

[7]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5-10

[8]王凤红.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8):5.

[9]王占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J].教育研究,2017(8):25-31.

教育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中,专业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亦为专业教育注入灵魂,使之更加鲜活生动。本文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出发,探讨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从而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挖掘了专业教育的深度。《纲要》特别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此外,“大学教育的专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加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精神。”[1]因此,要把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都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过程,真正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将“立德”和“树人”有效结合,有利于拓展专业教育的深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使命感。2.课程思政拓展了专业教育的广度。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将把专业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宏大的工作格局。专业课教师除了完成专业课程内容的讲授外,还要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行业领域、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东西方文化差异、历史演变等角度,拓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在习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规律,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实践类专业课程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增长智慧才干,还能锤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质。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专业教育改革创新,让专业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引领性,让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深化专业教育育人的广度。3.课程思政提升了专业教育的温度。按照《纲要》的指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在开展教育过程的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专业知识背后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课程思政建设使得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获得、人格塑造、意志锤炼等方面,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接受的学习和教育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在增长智慧才干的同时,还能健全人格、锤炼品质,实现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育人的温度。

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要紧密围绕《纲要》及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大局出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得益彰,充分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态、改进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落实“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意味着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党政齐抓共管,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分层推进。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也要积极配合校党委领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好监督和保障工作。要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随时把握各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要发挥好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从中树立典型,以身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实施。2.加强课程思政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贯彻落实有赖于强大的宣传普及工作。当前,仍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自己的职责就是上好专业课程。针对此类现象,高校要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专题培训,强化所有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认识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要鼓励支持要求各学科带头人深入挖掘学科本身育人价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将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内化于知识、外化于教学,用扎实的专业学识功底、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达到同向同行、协同并进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思政教育在专业教育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的简单叠加,更不可将国家意识和政治形态强行加入,而是要做到有机结合、润物无声。3.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守渠种田责任。思政元素挖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仅靠一门课或几门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各门课程的协同配合,更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挖掘思政元素不能过左也不能过右,更不能代替或弱化专业课程内容。如果专业教育大篇幅地讲爱国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就会偏离课程思政的初衷,本末倒置,反而适得其反。此外,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涵养、人格魅力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有好的师德师风、要人格正价值正,学生才能“亲其身”“信其道”;学生的行为也可以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挖掘榜样的力量与课程教学巧妙融合,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此外,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友善的良好课堂氛围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自身蕴含思政元素。4.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首先,要在各专业教学中,选取思想政治素质高、教书育人水平高的教师,梳理专业教育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手段与价值理念等,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可在各院系精选2—3门课程,组建优秀教师团队,花1—3年的时间去建设,不断总结探索各专业教学的共性和特殊性,总结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规律,逐步优化精品课。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专业课程,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共享课程思政金课;邀请课程思政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讲座,由点辐射到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高校还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任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评价挂钩,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建设给教师带来的工作量,对此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教育专业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无论“大学到底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的争辩持续到何时,大学生在校学是要认真地学一门专业。但是,强调专业教育并非淡化通识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并重。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一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攻关项目、科研项目、创业项目,从本学科本专业的角度去考虑,久攻不克。但是,从别的学科角度去思考,竟然很顺利地找到办法并攻克了难关,这叫做以他山之石攻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随着信息化的兴起,多门学科的交叉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学科不与其他学科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学科综合的趋势下,各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普遍的事实。仅靠本专业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二)纯专业知识所产生的专业思维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帮助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又约束了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专业人员的思路很容易陷入“坑道视界”,只在专业认定的狭窄的思维空间里想主意,被专业思维所束缚,而不能开放地、多维地综合思考问题。人在坑道里只能看到一条线,遇事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学科思维考虑问题,因此思路单一,限制了思维的开放,难以产生创新性思维。科技发明史、创业史上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子屡见不鲜。学生毕业以后,若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他山之石攻玉,头脑中必须先得有发散思维、移植思维。以他山之石攻玉的前提条件是有优化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以文助理、以理补文。我们处在现代科技革命时代,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社会贯通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解决实际问题。

二从理工交叉、文理融合的角度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学科融合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观点,已经被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所认识。科学研究的总结、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业产品的宣传、先进技术的普及、工艺流程的设计、不同论点的是非争辩、产品说明书的撰编、工厂企业的管理等等,都离不开人文社科知识。一位只会操作电子计算机、熟练编程,而对人际关系的微妙毫不理会的理工科毕业的主管是搞不好企业管理的;一位对某一事物钻得又深又窄的专家,而对其他领域知识不懂或知之甚少,也会影响其出成果。此外,人文社科知识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一种门类的知识和技能,也给他们提供形象思维方法、宏观思维方法、软科学思维方法。《艺术鉴赏》《影视鉴赏》《文艺鉴赏》等课程所培养的形象思维方法,可以增强想象力、创造力,使两个貌似无关的事物发生联系,便于以他山之石攻玉,从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奇思妙想。《科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课程所训练的宏观思维方法,能使工程技术人员站在系统、整体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考虑自己的创业、创新的科技发明项目,无论什么样的工程技术设计,如果只按照工程技术专业式的想法,只考虑设计的纯技术价值,而不从宏观角度去考虑市场规律、用户需求、社会价值、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成功的可能就不大。软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从高层次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去指导具体的和一般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的实施。在通识教育中,通过公共基础课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各类学术讲座,把专业课程所训练的工程思维方法、微观思维方法、硬技术思维方法与形象思维方法、软科学思维方法、宏观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从专业角度和非专业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可见,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并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必须。通识教育中的许多课程可以促进理工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研究的大都是有“形”的东西,解决带有普通规律的某一具体问题。要学好这些课程,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性的学习。通识教育中的一些文科式文理交叉的课程,能够挖掘专业课具体内容蕴含的深层次思维点。目前仍有不少学生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理论后面隐藏着的探索真理、掌握真理的钥匙,通识教育里《科技写作》中科技文艺写作所训练的形象思维方法,《人才学》中论述的人才知能结构,《科技史》介绍的科学发现的由来、成败的经验与教训,《科技方法论》介绍的各种研究方法,都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协调并综合各种类型的知识,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复合型思维。至于文科学生,给他们开设一些自然科学学科概论和自然科学前沿类课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美国的一些高校为文科大学生开设物理课,目的并非仅仅学习一些物理定律,更重要的是考虑到逻辑思维对形象思维的促进。

三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必须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学生毕业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基础夯得实。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毕业时还不是人才,并不是什么高级专门人才,而是高级专门人才的毛坯,有了这个毛坯,就不愁成不了高级专门人才的成品。但是,这个“毛坯”必须合乎标准。“毛坯”虽然表面还略显粗糙,它不像成品那样有美观的外形,有棱有角,有相当高的光洁度,但是毛坯必须有很高的内在品质,否则加工不成良好的成品。社会上的一些豆腐渣工程,虽然也算是成品,但一冲就垮,一砸就烂。塑造一个合格的毛坯也不是容易的事,要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重,为下一步出高质量的成品做准备。“毛坯”的制造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全面素质是经纬素质,有经线,有纬线,专业教育是经线,通识教育、创业创新教育是纬线,经纬线互相包容,系统地纵横交错在一起,才能构筑一个全面的素质。要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发展潜能,应当从三个方面去实施教育。(一)知识基础要宽厚。基础扎实、后劲便强;基础浅薄,冲几下就没劲了。(二)知识要广博、口径要宽。要让学生了解专业、跨专业学科的广泛知识,学会找他山之石攻玉,是最重要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将受益终生。(三)专业知识求新不求多,要了解专业的前沿。只有新,才有可能使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较为前沿的领域继续学习和研究。若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努力,离不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重。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无论任何专业的高水平毕业生都应当体现在高素质方面,都应当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全面、综合的素质,都应当形成求真、趋善、爱美的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当代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代人才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的道理,并非用人单位都那么清楚。数年前,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上出现了误区。他们片面地认为企业聘用你,就是让你立马上岗干活儿。他们说,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你,你应当马上顶岗。用人单位把高等教育当做他们那个单位的培训机构,这种只重视“上手快”而轻视“后劲足”,只管今天,只顾眼前,不管明天,不顾未来,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中国相当多的企业都是“短寿”企业、“流星”企业,昙花一现的多。企业短寿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在用人标准问题上的“短视”,绝对是企业没有“后劲”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在用人标准上有了改变。他们更看重人才的“后劲”。概括而言,他们更看重人才的三个方面:灵气、悟性、创新能力,他们知道“前劲”只不过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具有综合素质,企业才有明天。灵气,即思维能力,会应变、会变通、会出主意。悟性,即洞察力、观察力、理解力,能悟出市场规律、市场需求。创新能力是持续发展的基础。训练灵气、悟性、创新能力,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实现路径如上所述,建设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系统化通识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需要完善以下教学环节。(一)必须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明确通识教育的定位。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目标,即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在学生人格养成、价值塑造、素养要求上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设计,构建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基础,并取得全校上下的广泛认同并加以有效实施。专业负责人和广大专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能够深刻理解领会学校通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明确提出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并对目标实现提出明晰的达成路径。通识课程任课教师亦应该研究并能够理解专业教育的需求,把握不同专业对通识课程需求的共性和差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尽量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素养要求,在考核方法上能够显性考量课程目标的达成。这对通识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课程需要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适应通识教育的高要求。(二)通识课程体系设计。各个高校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通常由通识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构成,有的还细分出学科平台课程,但大家普遍共识的通识平台课程包括如思想政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公共艺术与人文等必修课,以及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此外,学术讲座也可以纳入到通识教育环节之中。应该说,通识平台必修课程在各高校建设较为成熟,但通识平台选修课建设往往缺乏系统性,后者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导致学校公共选修课杂乱无章,与此同时,对公选课的不重视导致大量“水课”的存在,使得公选课成为学生挣学分的捷径。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定位不准,学生选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并着手进行分类规划。河南工业大学在梳理已有学校公共选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分类规划,设置了六大公共选课程模块,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开发和优化。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设计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与素养、技能、创新创业等六大模块,根据历年学生选课分析,规划每个模块的课程,对本校开设能力有限的模块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补充,并在每个模块中遴选若干课程作为重点加以建设,使学校公共选修课体系更加系统、定位更加明晰、培养目标更加契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三)通识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内容规划与教学组织实施应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如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应该强调思辨训练,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强调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物理实验方法的训练;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不应只是学习工具软件如Word、Excel等的简单操作,而是应该聚焦到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上,理解问题求解的计算方法和可计算问题等,了解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大学英语在基本语言学习上,应更加注重沟通交流能力(包括写作、语言表达)、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思政课程更应紧密联系实际,从历史的视角、哲学的视角,辩证分析把握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和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方略,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应注重综合素养提升,如跨学科知识领域的了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应该修读一定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人文社科的学生可以修读一定学分理工类课程,训练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技能型课程如外语(必修第一外语课程之外的外语类课程)、计算机、演讲与沟通等,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面向未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专门领域技能。(四)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MOOC、SPOC等的兴起,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潮流并逐步被高校引入到第一课堂上来。各个学校学科优势不同,教学积淀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各学校尤其著名大学都形成了一些高质量在线课程,高校之间通过MOOC等在线课程平台可以选修其他高校的优质在线课程,这为公选课资源不足或课程建设不完善的高校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学校认定可以选择其他高校优质在线课程,构建本校公选课SPOC,配套课程线下辅导和考核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公选课开设质量和效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课程资源瓶颈是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2]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9-9.

[2]过勇.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哈佛大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1):64-73.

[3]常维亚.将创新教学纳入本科培养方案[J].中国高等教育,2016(2):8-8.

教育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外语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复合型外语人才;河北省高校

1背景

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外语,作为与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在提倡并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单一化的外语专业教育很难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外语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如何更好融合的问题就非常值得关注。高校需要探索、构建创新创业外语教育新模式,这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调查表明,目前已有北京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高校在本校外语专业落实了双创教育,旨在指导外语专业学生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安徽新华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也为外语专业学生增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起步等课程。此外,还有大学为外语专业建立了双创实践基地等。但由于外语专业本身的特点模糊、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在外语类课程设置中开设其他专业类课程仍然困难,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道路更是难走[3]。而据麦可思(中国首家高等教育数据管理与咨询公司)调查,非复合型外语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对于单一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就业求职时仍因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率低于平均水平。

2研究设计

此次调研,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文献法与访谈法为辅的调研方法,对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对象主要分为两大人群:河北省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和外语专业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及双创教师)。分别从外语专业学生及外语专业教师两个角度更全面地了解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师生态度等方面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现状。

3调查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3.1外语专业学生双创思维能力。调查表明,10.35%的外语专业学生认为外语专业大部分学生的双创思维能力都比较弱,39.96%认为只有小部分人的双创思维能力较强。另外,在外语专业教师的印象中,只有19.61%的外语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很强,经常参加创新活动,能在解决外语问题时运用创新思维。而高达58.82%的外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一般,甚至有21.57%的外语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较弱,极少参加创新实践。这说明绝大部分外语学生对自己的双创思维能力现状是有所了解的,并且其大部分的双创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3.2外语专业学生对于接受双创教育的态度。调查表明,86.13%的外语专业学生认为“接受双创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见绝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是非常赞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双创教育的。他们不但不排斥,相反认为接受双创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不可缺少的,并采取积极的态度。这也表明,将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已经有很大的群体支持了,两者的融合是多数学生所期待的,也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也同样说明,在未来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效融合极其有可能。但是,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外语专业学生对于接受双创教育则报以“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态度”,这也表明还是有一些外语专业学生未重视其双创思维的培养,他们只是将双创思维的培养看作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属品,而未正确正视两者的地位。3.3外语专业教师对将双创思维融入外语教学的态度。调查表明,高达72.55%的外语专业教师认为将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丰富课堂的多样性。这说明,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意识到了双创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急切,外语专业教学将双创教育与外语教育融合必将成为大势所趋[4]。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依然有5.49%教师认为两者的融合是可有可无,甚至有1.96%的教师认为不能强行将两者融合。这也说明了一些教师可能还未意识到传统外语教学的局限及不足之处,同时也反映出,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努力促进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3.4外语专业学生能接受的获取双创教育的方式。调查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71.64%的外语专业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更多的双创教育课程并提供更多的双创教育基础设施,同时期盼外语专业老师能够在专业课上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来接受双创教育。可见,外语专业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硬软件设备及师资力量来帮助自己接受双创教育,这也是外语专业学生想要以多样形式接受双创教育的需求。另外,有2.6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接受双创教育,这是在浪费专业知识学习的时间。值得欣慰的是,有17.39%的外语专业学生会采取自己上网课方式接受双创教育,这表明部分同学有极强的接受双创教育的意识。3.5双创类课程开设现状。调查表明,有39.34%的外语专业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双创类课程。一方面,学校未开设这类课程会让部分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培养并加强自己的双创思维;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双创教育教学资源与学习途径会大大地挫伤外语专业学生接受双创教育的积极性。另外24.02%表示学校开设了双创类课程的学生,也指出该类课程多由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校内其他职务的老师兼任且多为选修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降低外语专业学生对双创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这些兼任老师培养双创课程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开设了双创类课程的学校赋予双创类课程较高的学分,平均学分约为3.99。3.6专业课程中双创教育传授情况。调查表明,仅有15.69%的外语专业教师会经常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教学,绝大多数的外语专业教师(64.71%)偶尔会运用创新思维。几乎不运用的教师占比13.73%,甚至有5.88%的教师表明他们从未在课堂上运用过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发现,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外语专业教师并未具有将双创教育与外语教育融合的意识,这也表明提升外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双创知识的意识也是促进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的必然要求。3.7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显示,62.25%的学校已经具有了将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意识,其中已经落实的占比35.29%,出台了政策但还未落实的占比17.65%,正在拟定计划的占比9.8%。这也表明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双创教育对外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努力促进二者的融合。当然,我们也应注意仍有高达37.25%的学校并未有相关计划,这也意味着要想促进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依然需要学校的重视和合理规划。

4发现的问题

4.1外语专业师生主动将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外语专业教师不具有将双创教育融入外语专业教育的意识,而只专注于传授本专业的知识。然而,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专业的局限性已经使他们接触不到充足的双创教育资源,在专业课课堂上,他们同样未能受到“应努力培养自身双创意识与双创思维”这种观念的培养。久而久之,外语专业学生就会失去了解双创知识与接受双创教育的信心和热情,从而使他们的双创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这种情况下,外语专业教师就更有可能下意识地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的确较弱,将双创教育看作是外语专业教育无用的附属品,而更加忽略对学生的双创意识的培养,造成一个不断的恶性循环。4.2学校提供的双创教育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调查显示,只有极少部分的学校有专门的双创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双创课程都只是由本专业教师或其他职务的教师负责,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学校并未开设双创课程。因此,可以发现由于学校双创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校没有能力设置更多的双创课程。同时传授有双创课程类的教师由于未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具备足够的双创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外语专业的教师就会因为自身缺乏双创经验而无法在专业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双创知识,外语专业的学生也因为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对双创项目望而却步,长此以往失去了对双创的勇气与热情。4.3外语专业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大部分外语专业学生认为,双创知识本来就与他们专业课的知识没有特别大的关联。而且,传统的双创教学通常只会在课堂上向他们讲授一些双创知识,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以及能否将其运用。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外语专业学生只是迫于学校的要求上了一堂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还枯燥无聊的课程。在这种抗拒的心理下,暂且不谈能有多少学生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即使真的迫于对学习成绩的渴望专心听了这门课程,下课后如果从不会主动去运用双创知识,那么双创教育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5相关建议

5.1提高外语专业教师主动传授双创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双创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的融合要求外语专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双创思维,将双创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加快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外语专业学生勇于打破本专业的桎梏,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开阔自己的视野。5.2加强双创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内外专门的双创类课程的授课老师或聘请专家对为外语专业学生传授专门类双创课程的老师进行培训,以加强外语专业双创类课程指导老师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对外语专业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在专业课程上指导学生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能力,加强外语专业教师中双创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外语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中,应该组织专业老师进行双创思维授课的培训,提高其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结合的授课能力,形成由专业老师牵头,从本专业出发,找到创新创业中属于外语人的特色教学道路。5.3学校为外语专业学生增设双创思维培养课程与项目。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现在的双创类教育课程依然偏少,学校应多多增加此类课程,如创业基础、创业实践等,让外语专业学生有机会接触双创教育以提高双创思维能力。此外,学校在增设课程的同时也应打破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桎梏,鼓励和引导大胆的创新创业想法。学校也可以同时开设一些双创类培养项目,如联合企业开展实践项目、组织校内创业项目等,将其与外语专业教育相结合,要依托外语本身,使得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能有效服务于创新型社会。

6结束语

本着对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情况的探究和改进这一目的,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运用调查问卷、采访记录等方式,对外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有关信息采集。仔细研究调查结果后发现,外语专业师生主动将外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结合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提供的双创教育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外语专业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外语专业教师能够提高主动传授双创知识的意识,河北省高校能够加强双创教师队伍建设,并为外语专业学生增设双创思维培养课程与项目。希望在河北省各大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外语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与探索下,外语专业与双创教育的真正融合能够早日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曹欣欣.外语专业双创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91-93.

[2]黄春桥,单新荣.外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5):157-158.

[3]胡文仲.建国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界,2009(5):10-17.

[4]商志霞.新时代外语专业大学生“双创”素质能力培养与“一带一路”新的外交理念教育[J].湖北师范大学,2018(3)100-104.

[5]伍廉松,李喜成.外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7):73-74.

教育专业范文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大类招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所谓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般教育,以培养通用型人才。而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即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校中融合的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一、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个人就业选择的空间。在现代社会中,从事某一职业很难从一而终。据在北京的《就业蓝皮书》显示,超四成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行[2]。可见单一专业很难满足个人的长久发展。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是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此阶段学习各项基本素养,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需要,到了大二大三才会根据市场、兴趣、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进行深入系统的发展。这是学校考虑到日后就业,若是专业不对口,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年的基础,迅速学习新的专业。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高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广博的知识以提高就业选择空间。2.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高校学生经过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培养,部分学生自主意识略显缺乏,导致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不强。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关键阶段,同时具有独立性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和怎样学,包括通识教育后的专业方向选择都体现了自主选择性。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程,学生有权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精力等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与放弃相对立而存在。同时这不是由教师或其他教务管理人员强制实行,其本身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3.培养综合型人才。21世纪,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因为当前社会所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所以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是单一。以教师为例,现阶段教师正在向全科型教师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同样需要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课堂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复合型的教师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未来指向性。由此看来,在大学进行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打造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

1.课程安排不合理,片面重视专业教育。本研究对通识教育作广义理解,即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中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不系统,主要体现在狭义上的通识课程过多且多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校生需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定的学分,每门课有一至两个学分。意味着,学生要修满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方能达标。同时相较于专业课,高校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社会普遍观点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以后求职、进一步深造必不可少的根基,而选修课的知识能力似乎并不是求职和进一步深造的必要条件。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于现阶段而言,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一般性或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若通识课程过多,学生就业又存在困难,因为工作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又不得不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安排常常出现冲突[3]。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追求教育广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深度,即对学生进行的通识教育中研究方法的指导。个人的专业成就必须建立在三层基础之上:第一层是专门领域的知能;第二层是沟通的技能;第三层是专业、伦理和法律知识[4]。由此可见除了第一层的专门领域知能外,其他两层都需要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相结合。2.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研究发现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合通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且有利于启发学生跨学科思考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是社会对高校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后学生进入工作不仅仅能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从教学内容来说,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而专业教育中又较少灌输其他学科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片面性,处理问题的局限性。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亦不能本末倒置,通识教育在拓宽广度同时在于对专业教育阐述理论起到指导作用拓展其深度,专业教育则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某一领域深入发展。3.管理模式的狭窄,培养规格统一。为了适应高校专业教学的要求,现代大学往往采用分科分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不同的学科领域划分成不同的院系,再下设具体的专业。如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等。该管理模式可以使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的整体性,将教师和学生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系统分离。最大的局限性是他们只重视知识高度分化的要求,忽略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它在凝集专业同一感的同时,也使其与其他专业相脱离。同时,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即不论学校与学生差异,按一种规格培养,不仅统一专业设置,而且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要求,以致成为一种模式[5]。这需要广博而专深的教育模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解决方法与策略

1.提高学生参与通识教育的意识。通识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是让学生提高掌握多种知识,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主体意识很重要。为了学分而进行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本身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实施步骤及目标,学生才能在除专业教育之外,对学生主体有利的通识课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能将二者相剥离、相对立,而是要在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中寻找到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师范大学为例,现代教师培养应注重学生职前和职后教育的衔接,体现了通识教育的重点,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大学教育仅有单一的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为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就大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的不同,因此需要开设不同类型的通识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并拓宽其知识广度,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兴趣所在。这就需要提高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方法上,通识课程可以像专业课程一样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及自身素质。不仅如此,专业教育过窄会使学生的视野和高校的学术氛围受到限制,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强调“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建设中即需要创新型的跨学科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与理工学科相结合,专才与通才教育相融合,使在科技水平上有造诣的人才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也使人文学科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囿于书本理论层面的范围。3.完善高考招生机制——大类招生。上文提及,美国通识教育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招生方式上的创新。北京大学是国内首先实行按院系大类招生的高校。清华大学在2017年也将全面实行大类招生,高度重视大类改革。在前期新雅书院实体化和机械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整合为16大类。学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按照专业类填报,在大一年级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在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6]由此,作为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按大类招生分流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广度得以提高。大类招生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打破了传统招生方式中,学生在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进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这种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灵活性,因而获得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

作者:刘娇阳 张俊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颖.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2]麦可斯研究院.就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吴新中.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

[4]张一蕃.通识教育与大学特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

教育专业范文篇9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逻辑关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受到关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已从二元对立转变为融合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议涉及高等教育的相关性。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内在需求,强调人的理性和理性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重视所培养对象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是否顺应社会发展进程。那么,理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是明确高等教育宗旨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

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其外延部分越广泛,其内涵越狭隘;反之,其外延部分愈小,其内涵越宽泛,这种关系被称作反变关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的内涵,即其本质属性存在根本区别,二者的外延最终共同指向高等教育。(一)专业教育。夸美纽斯说过:重要的是要教育人们可以记住他们的精神生活,但他们也绝不能忽略世俗生活和公民生活。精神生活固然重要,但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是人类精神世界丰富的前提,专门可操作化的知识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的基础支柱。专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为经验主义哲学,旨在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在适切性。专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为科学化的、理论化的经验,即传统上的知识,学习如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已成为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于生活,顺应社会发展,为职业工作生涯培养适应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广义上看,专业教育主要指向为人以后美好生活做准备的专业职业教育,是为人生活谋生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区别于通识教育的理论性与知识丰富的特性。狭义上看,专业教育指的是学校所开设的学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育目的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其具有明显的、特殊的目的性,强调知识的思辨价值和知识的客观性、同一性,以及学科价值在课程设置中的充分体现,注重“把事实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并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下加以处理”。(二)通识教育。杜威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过学习与社会相关的文化科目知识,为教育对象提供文化的熏陶。博耶提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去发现人类社会生活中共同的经验、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经验,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所面临的职业挑战以及明确自身定位。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了著名的“综合核心课程计划”,涉及语言、历史、制度、自然、工作、认同七个知识领域。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为理性主义哲学,其教育目的旨在培养学生一些纯属形式的技能(涂尔干),学习这种人类所共有的经验知识(赫钦斯,1936),求知是一种具有自身合理性的活动,因此,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报答(纽曼,1918)。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反思前的、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并起作用的经验能力,即“知道如何做”的知识(杜威)。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逻辑体系完善的学科知识构成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逻辑关系分析依据。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它所研究的是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的是相近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详细表现为两个概念外延关系是否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有多少,重合的表现形式等。本文将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见图2)。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其本质是一致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从属关系从字面上看表达的是依附、从属之意,从句子的从属关系中,定义为主从句关系,从句从属于主句;从层级概念上看,处于层级下部分的低层概念类属于高一层的概念。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存在相互重复的部分,两者间的内容有相同的部分。全异关系指其外延概念的部分不存在任何重合,也就是说两个概念不存在任何相似点,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矛盾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相加等同于这两个概念邻近的属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不对等,这种关系称之为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也是不相容关系的一种。(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为了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其参与的定义。1945年,康纳特校长领导的委员明确定义了通识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人类的一员,作为公民必须要接受的教育部分。通识教育主张建立人类主体性,这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思想和态度的教育。而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则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从教育内容层面看,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为知识的两个不同方向,其实用性价值的大小,其是否可以对人自身、对社会的发展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根据其教育内容对人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一些学者将其划分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将帮助学习对象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技能知识视之为“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将塑造人的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知识内容机械的认为是“无用的知识”。从教育理念层面看,通识教育无关与任何功利性的教育,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它弱化了知识教学的实用性价值,将其定位为塑造共同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认识架构,为整个教育制度提供方向,将其价值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知识之中,是超越功利主义和极具统一性的。专业教育以培养职业人才、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培养目的,它将教育对象所学到的知识与其未来职业方向相互衔接,是定向的专业教育培训。从课程层面看,无论是哪一种教育,都是通过施加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进行的,这其中需要依靠的媒介就是课程。对于通识教育而言,其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样性、统一性,重在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塑造与思维的重塑。专业教育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逻辑性,极其注重学科课程、科学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课程体系内的知识被细化为学科知识,将其通过科学的编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传授给学生,将各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分门别类,以分学科的形式,详尽有序地展开。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注重文化的熏陶、自然人文知识的渲染、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一定程度上说,其所覆盖的课程知识更加丰富广博。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两部分,他们各自独立存在,互不重合,即他们的关系可以表达为所有的通识教育都不是专业教育。在逻辑学定义中,如果所有a都不是b,那么a和b就有全异关系,或者说a全异于b或者说a与b是全异的。全异关系还可以更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类a与b可以都下属于另外一个类c。从性质上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然而,这两者类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下的一个类,是不可以轻易分割的,因此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恰恰由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部分组成。对于不属于c类的a与b两类说,如果a类与b类有全异关系,而且a类与b类之和等于c,那么a与b就有矛盾关系,因此从逻辑层面上进行梳理和辨别,可以得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属于矛盾关系。

三、小结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间的关系不断变化,两者的关系不断变化相互交织,互相支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高等教育为社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要引导教育者自身价值观正确发展。今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呈现出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为主体、后者为基础的关系,二者共同为培养出完善、全面的人服务,共同考虑到人与社会双方面对教育提出的需求,这使得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能否形成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值得思考。从逻辑学视角分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形成了矛盾关系,二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这一属概念。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共同体。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被定义为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因为仅仅只是学习某领域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支撑,缺乏一定积累,单纯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多方面能力、素质、经验的输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忽视另一部分,必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均在人才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独立又互相支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69.

[2]约翰•S•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谷建春,张世英.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J].求索,2004(12):172-174.

[4]谢艳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辩证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15):5-8.

教育专业范文篇10

(一)双创教育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双创教育模式还不完善,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模式上,无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专业教育、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等培养目标不平衡。双创教育的教师资质不足,使学生在受益的空间存有局限性,社会上年轻的创业人才寥寥无几。通过综合案例分析,在教育中“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上所述,“双创”模式一般根据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创业教育尚未与不同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教学过程中被以往的模式所束缚,无法整合互联网信息手段[1],教学模式过于偏执,创新的本质没有得到充分落实,高校课堂参与度普遍较低,课堂效果较差。

(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欠缺

完善的支撑体系和互联网平台,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高校要为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建立独立的专业科研与实践基地。在项目初期,学生对“双创”理解主要来自教科书上基础知识和课堂相关理论讲解,尽管高校已有专门的教育课程,并且有很多学生参与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教学方法的层面。因此,学生们迫切需要一个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双创实践活动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将“互联网+双创”的教育理念融入学习当中。

(三)缺乏良好的双创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有效开展双创教育的关键,而双创教育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物质及制度教育。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并没有做到良好的精神、物质以及制度教育,进而影响双创教育开展成效。在物质方面,一些学校硬件设施尚不健全,无法为双创教育开展提供物质支撑。双创教育开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园或是大学生众创空间,很多学校都没有建设相应基地,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建设了但是大学生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非常简陋。此外,受到资金以及办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双创教育教师比较稀少,而现有的双创教师中,一些教师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要求,影响双创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从而对双创教育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双创教育主要是依照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来进行,并邀请双创教育方面的学者或是专家来学校传授相关知识。然而在实际当中,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双创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缺乏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除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外,高校还缺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大赛等等,很多学校用理论或是报告的方式来完成双创实践教育。在“互联网+”平台背景下,高校如果不注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没有有效平衡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就难以推动大学生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最终影响双创教育开展成效。

二、“互联网+”平台下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原则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

双创教育的开展并不是面对高校中某一部分学生,双创教育是向高校中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双创教育中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能力。就双创教育而言,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基础层次的双创教育,其二是较高层次的双创教育。不同层次双创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基础双创教育主要目标是围绕其职业化属性,目的是让学生在接受双创教育后,可以在今后就业中获得更好发展,成为高薪酬人才。较高层次双创教育主要目标是围绕其素质化属性,目的是让学生在双创教育中提升创新与创造能力。在“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双创教育要想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就要确保两者教育理念进行有效融合,促使其职业化属性和素质化属性的有效融合,这样才可以让所有学生在双创教育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和素质。

(二)教师资源的融合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化,所以在开展双创教育时,不能以传统的就业观来进行教学,而是要在学生专业教育中,将专业教育的内容和理念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这也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互联网+”平台下,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应当遵循教师资源融合原则,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专业师资力量支持。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训练,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让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专业教育开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鼓励教师多进行双创教育研究,提升双创教育水平。高校可以组织双创教学研讨会,要求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讨论教育开展方式、教学内容、分享教学经验。也可以每学期为教师安排双创教育有关的课题,并设置奖励,增强教师参与双创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为提升教师双创教育水平,高校还可以构建科学的双创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涵盖教师双创教育开展效果、学生反馈情况,并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评价或是优秀教师评定的参考标准,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以不断提升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水平,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内容的融合

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还需要遵循教学内容融合原则。教学内容融合要求立足实际,重视学生实践操作,确保教学内容融合后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今后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的融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创新知识内容融合。创新知识内容融合目的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技能,提升学生创新素养,让学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第二,技术应用内容融合。这部分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使得教育工作更加关注专业技术的应用性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案例,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学生在解决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实践操作能力锻炼。第三,双创综合实训内容融合。综合实训内容更加关注实践,在综合实训内容教学时,要求高校组做到给予市场上或是企业的一些经典项目,对这些项目进行二次创造,使其可以更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思维与问题处理能力的锻炼。

三、“互联网+”双创教育体系研究

(一)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齐头并进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和各个领域紧密结合,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双创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而高质量的专业运用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成熟市场及规范化的工作习惯。在新时代下,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实践离不开互联网的创新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培养人才的规划发展,将“双创”的能力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在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知识,完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环节,探索专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2],培养专业教育的创新意识,从而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充分发挥专业技能背后的价值,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效果。

(二)打造多元化双创实践平台

在“互联网+”的形势下,随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提高,使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双创实践教学平台不可缺少的部分。创新意识不应该在表面上,应该体现在实际教育中,“双创”这种理念的教育平台正是实施创新思维的地方。目前,实践平台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一是线下平台,指现实生活中创建的实体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依托学校与企业进行搭建的。相对来说,建设成本比较高,但学生能够亲自到场参与创业实践,效果显著。二是线上平台,主要是依靠微信平台、新媒体创新、官方网络等平台进行创业。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双创在线上平台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微信平台的新时代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无论是新信息还是其他功能,都能快速地增加学生的喜好。除了基本功能外,微信这个软件还有其他功能。其中,朋友圈在学生和网民中较受欢迎。它是传播创业渠道的有效途径,例如:淘宝、天猫等传统官方平台也是学生创业的好去处。

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构建课内外相融合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

构建课内外相互结合的专业实践平台,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创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综合素质的发展,搭建课内外的实践教育平台。重视双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育的应用,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同时,将双创教育理念深入课堂中,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双创技能培训体系,帮助学生编写创业计划书,了解创业者的每一个细节和模式,掌握确切的创业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创业激情。

(二)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构建双创实践教育方法

目前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方向,建设“双创”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实践方法。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个从陌生到熟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的专业课程和教学中,从选题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再到最后解决方案设计,我们都应根据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具体实践性课程和方法,从而通过层层深入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依托“互联网+”双创教育技能竞赛平台,将双创教育的理论知识直接转化成为学生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技能,从而增加了双创教育的实践[3],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紧密结合,强化专业教育、创新知识和创业经验的师资团队。由于目前师资力量短缺,创新创业的专业水平较低,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受到制约。因此,学校需要引进专业的企业导师,从而提高教师素质。或者一些骨干教师应去企业学习和实践,提升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双创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创业的创新教育理念。另外,还要加强与优秀企业合作的机会,创新新型企业的模式,邀请创业者向大学生讲解创业之路,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策略。加强师资和人才的建设,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四)形成多方联动机制

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对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进,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4]。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并不只是高校的工作,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还需要社会与政府的支持,只有形成多方联动机制,才可以更好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融合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能力平台,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下的工具和技术吸引学生学习,构建新专业知识和双创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本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教学目标,以“互联网+”为教学支撑点,更好地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放在教学中,实现21世纪优秀人才的教育核心素质培养。在此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引入具体的课题教学案例,以更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我国课程教育教学与科研中的优势,创新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其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红娟,谢志昆,董红月.互联网+时代双创教育研究:模式与案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0):1-3,7.

[2]朱少晖,王杨,杨成德,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研究[J].化工时刊,2021,35(3):43-46.

[3]王昱.高校“双创”教育助推新时代经济发展[J].中国统计,2017(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