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6:05:40

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1

为推动全县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研究,决定举办2009年度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现将论文评选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县中小学(师范)、幼儿教师撰写的学科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及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有关文章,重点是结合新课改实验方面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教学心得及体会等。

二、具体要求

1.报送论文必须由本人撰写,对抄袭论文将取消参评资格。

2.所有报送论文都必须打印封面,注明论文科目、题目、作者单位(一定要注明所属中心校)、姓名,文章正文部分不得出现作者单位及姓名。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一份。

3.所有参评论文必须由单位集中统一上报,并填写《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报送清单》,(《清单》自制,内容包括:科目、题目、单位、姓名,同一类的论文放在一起,与论文顺序统一)。

4.各单位参评论文上报我室的截止时间为5月10日。

5.在县论文评选的基础上推荐参加市论文评选,具体方法另行通知。

各单位接通知后尽快通知到所属学校及教师,逾期不予参评。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2

(一)研究对象。选取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即: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对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2009-2011年获得的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和2008-2010年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以及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包括由广西教育厅批准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和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包括广西教育厅于2005年和2009年公布的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所高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情况是分别根据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及出版年份“2008”、“2009”、“2010”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论文。然后逐一人工排除非教学类论文。为便于统计,对第一作者非该校(包括直属附属医院)的论文以及发表在增刊上的论文予以剔除。本文中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为准。

二、统计分析

(一)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情况。4所高校共获得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53项。其中,获奖最多的高校是广西医科大学。4所高校按照年度数量分布来看,均呈现递增趋势。

(二)获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情况。2009-2011年3年间4所高校共获得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46项。其中,数量最多的高校是广西医科大学,其余依次为广西中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除广西医科大学外,从年度数量分布来看,其余3所高校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三)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情况。4所高校中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最多的高校是桂林医学院,有391篇。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发文数量均在300篇以上。按照年度数量分布来看,广西中医学院和桂林医学院逐年递增,桂林医学院2010年发表150篇论文,居于各校各年度首位。3年间发表核心论文数的顺序依次为: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三、广西普通本科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现状

(一)研究主题分散,但不够深入和全面。通过对论文、课题、成果主题的分布统计,可显示出教育教学研究各主题的进展情况,了解和掌握其研究的特征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便明确今后选取主题的重点和方向。笔者试着对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论文、课题、成果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可以分为9大类:教育管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工作和理论探讨。但仍有许多研究由于研究主题不明确或界定模糊,涉及内容过多,无法归类。究其原因,目前医学教育中的许多研究项目既没有可靠的文献支持也没有理论框架的支持。例如,很多论文谈及PBL,证明应用PBL后提高了相应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对PBL是什么却没有形成应有的共识,有将其看作教学模式的,也有将其看作教学方法的,还有将其看作教学理念的,一些文章述及的PBL教学不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都与真正的PBL存在差异,甚至相去甚远。而关于某些主题的研究明显深度不够。如关于临床教学管理问题,在发表的论文中,大致的写作模式为就目前学校临床教学现状进行论述,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如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制度保障、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在我们对该校或该作者的深度搜索中确未见该对策实施过程和实施后效果的相关文献。

(二)研究方法重定量,缺定性。教育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之分,定量研究大量依靠数字、数据和统计分析,如描述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质性研究主要依赖文字数据和主观分析,如民族志研究、批判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当前的研究除实践总结和论述类等理论性文章以外,全部为定量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为描述研究或实验研究。如对某PBL认知的问卷调查,对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后的前后对比研究等。而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方法,对研究者能力、素质以及研究时限等要求较高,因此质性研究普遍缺乏。

(三)课题研究方向相对集中。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分布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等五方面,占到课题总数的63.0%。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

(四)研究成果偏重课程建设,刊物的影响力有限。在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中,课程建设相关项目有24项,占获奖总数的45.28%。学术刊物是发表研究成果的主渠道。3年间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发表的1422篇论文,仅有139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且集中在《时珍国医国药》、《中国现代医学》、《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教育与职业》等刊物。这与医学教育类期刊无核心期刊,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类等核心期刊较少发表医学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关系。

四、广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研究发展对策

(一)领导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从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出发,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也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力争使自己成为具备扎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建设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才。只有在其感觉到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下,才能安心工作、潜心研究,不断创造出新的成果。优良的学术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受得到”的人文氛围,也是凝聚学术群体成员共同进步的一种“文化场”。这种“文化场”一旦建立,就会对所有成员既有约束的作用,又有强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对所有成员的评价标准。因此要努力营造一种公平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和学术氛围。

(二)准确定位教育研究机构功能,做好引领和服务工作。当前,广西4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均设置有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其中1所高校设置高教研究室,属科级部门,隶属教务处管理;2所高校将教育研究机构从教务处分离出来,建立了教学质量与教育研究中心;1所高校单独设置高等教育研究所,属副处级部门。就职能而言仍以行政事务为主,辅以教学研究功能。笔者认为应该借鉴美国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通过对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不断充实或重组,使其兼具教学、科研、评价、服务、咨询的职能。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重大项目的论证和申报等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活动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同时,教育研究机构除做好各级课题、成果的组织申报和评审外,还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在教师和干部的上岗培训、岗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中,担负起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培训任务。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工作,主动发现、挖掘和承担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力争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能力、教学水平和为学校服务的能力。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3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有笔试、有口试,也有设计方案和调查报告,笔试内容也应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以上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统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相信当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走进统计课堂教学时,统计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4

职高学生中有一大部分人在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特殊家庭、身体状况等方面有所欠缺。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之前,要尽快摸清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尽量获取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喜好、学习情况、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实际上,在新生报到注册之时,教师给予他关爱的同时,应有意识地留意到学生的各个细节,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都会很大。科任老师也要和班主任一起,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所有课外活动中。离开课堂这一特殊环境,我们会发现学生“变了样”,座位上呆呵呵的他在球场上变得灵活、机智,好胜而充满朝气,打扫卫生时手脚伶俐,还带领其他同学。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有意无意识地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留意他们的不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与学生交流,这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另外,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盲目、消极心理,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肯定,随时将自己融合到学生中,培养学生合群意识,让学生不感受到孤独、无助,体会到自身价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绪,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学生,也才能构建轻松、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要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地面对学生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尽责、耐心、平易近人、幽默而和气的老师。职高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关键是组织管理好课堂,这就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职高学生较为懒散,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习惯性睡觉,课堂中要维持好纪律,还要营造良好、活跃的气氛,教师本身首先就要有愉悦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充满激情地感化学生,即使遇到学生态度较为恶劣,教师也要拿出平静的心态说服教育,这样学生才会敬重你,才会打起精神听你讲课。职高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较差,在读初中甚至小学时候就不被老师器重,大部分与老师间有距离感。课堂上他们已经养成“你上你的课,我闲我的”的习惯,在教学之前,先把学生吸引过来非常重要。职高学生在个性特征等方面相对较成熟,教师还要注意自身形象,着装要得体,仪表要大方,表情要自然有度,亲切和蔼的笑容能缩短师生距离,教师在学生心中有了美好印象,就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上好第一节课

教育教学中,要上好第一节课,犹如演好一出戏,奏好乐曲是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育教学,先得把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职高大部分学生本身就不爱学习,与老师有距离感,更讨厌课堂,消极心理和自卑感比较突出,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帮助、认可和重视,趁着新生存在这些复杂心理时,教师要及时表露出爱心和信任学生。开始时就要鼓励学生,跟学生说:“告别过去,我们要看到的是明天和未来。”激发学生热情,告诫学生:没有学不会的,没有做不到的,随时跟自己说:“我也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另外,班级的科任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提前做好全面认识和规划,明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等,拿出自己最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格组织好每一次课,让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学生以后才会积极融洽地配合你的教育教学。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达到学生自主、师生和谐、高效的教学效果,涉及很多因素,教学设计时,要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职高学生学习差异较大,培养方向也不同,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层次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要求、学习目的达到的程度都不一样。在内容选择上,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读教材,选择更适合于学生实际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无定法,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步伐,对职高班学生,理论课的教学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加之学生基础文化差,接受能力较弱等不利因素,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只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当时反应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随机应变地讲授。例如:在基础较差的春招班汽修专业的班级上数学课,很多时候我都要求学生阅读和书写定义、公式、符号,有时分析讲解完例题后还要学生抄写。因为男生大部分都比较“懒散”,不善于阅读,基础的式子、符号不会读、不会写,更不会用。课堂上要求他们“动”起来,同时纠正他们书写认真,逐步引导他们养成写数字、符号特别要严谨的习惯。分析、讲解知识点或例题时,尽量围绕学生身边的事件及灵活的讲解方式进行。如:进行“集合”内容教学时,用“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引入课题,从我们班的集体及班级荣誉说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趁热打铁,引出数学中的“集合”和“元素”概念。如果学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则紧接着提问这个学生:“你在不在我们班中”,如何用数学方式描述?再问:“教室外边的那个同学在不在我们班?”回答“在”或“不在”,没有其他答案,即可进一步分析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又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培养教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群意识。在教学语言表达式,除了讲正确、讲清楚明白外,对职高学生来说,还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职高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差,个别学生让人感觉“听不懂别人说话”,具备辨别是非能力弱,而感情较为冲动等特征,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和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都要特别注意言辞。

(1)说话内容必须“就事论事”,不为难学生,不能有偏见。

(2)尽量使用浅显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尽量避开学科中的一些专用术语。

(3)使用适度的幽默、风趣和鼓励性语言。不同的话语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正确引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组织好课堂,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加强课外辅导,多与学生交流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5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在农村倡导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再者,要抓好农村素质教育就必须得引起各方面的足够视。就近几年来说,素质教育重点似乎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而忽视了农村学校。仅此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法,笔者谈点看法:

当前农村学校仍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他们极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怎样?教师眼睛盯得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整日为分数抓学习,为考试抓分数。教师讲课的方法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死。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多,教师照本宣科的东西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抽考,有了好成绩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谁管你教师能力如何?所教的学生的能力怎样?),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荣辱。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上级抽考什么就把精力放在那里。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农村教育若不走出这个误区素质教育就是空谈。

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压力大,负担重。每周30余节课。教师每天备课、写教案将花去大量时间,学生的活动也极少。至于对学生的管理也是简单化,家长制。只注重分数,缺少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成绩高、听话就是好学生。上级教育部门评价教师是,班级学生成绩高就是好老师,所谓一俊遮百丑,就是这样。教师每天很累,学生每天更累。教师围绕上级统考学科备考,学生围绕教师辅导抓题去做。每天学生没有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没相应的课外活动。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6

学前教育阶段既具有职业道德精神之外,还要有更为深刻的育人理念。这里所说的教育理念主要指的是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核心,促进每一位幼儿个体都能够优化地成长,这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教学时,需要抓住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灵,通过开始适宜性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等,培养孩子们观察、想象以及思维、言表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此外,也要适当地陪养孩子们在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素养,为每一位幼儿的成长都能够提供较为适宜的发展空间、环境或者一些较为有利条件的支持,让每位孩子都能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获得最优化的成长,让学前阶段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好铺垫。此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性认识以及理想的追求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作为依据的,要能够因时空背景的不同有所侧重。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

在学前教育教学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多种优势为一体,教学时,借助这种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地呈现在每一位孩子面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得抽象的内容更加的形象直观化。此外,由于教学容量比较大、还能节省一些板书的时间,因此,深受大家们的喜爱。在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要充分将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发挥出来,以此来不断地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播放flash动漫,以此来适当地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的神经系统都能够得到休息。其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flash动漫,然后再充分利用这些动漫为教学服务,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探究“幼儿期记忆发展”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去欣赏《小猫钓鱼》的动漫,这样也利于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播放一些幼儿歌曲、儿歌等。孩子们听到熟悉的歌曲时,他们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既能活跃教学气氛,又能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加强联系,巩固效果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一个较为陌生逐渐到熟练的过程,然后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则需要反复进行训练,逐渐强化才能得到。比如,有一些儿童在玩玩具之后,并没有把这些玩具放回到柜子里。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儿童进行收拾玩具的意识,经过多次实训练习后,孩子们也就渐渐养成不用教师提醒,在玩耍后都能够自觉及时地将一些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此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抽查,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约束他们,渐渐地,幼儿也就慢慢养成了好习惯。教师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小活动,然后再借助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去激励每一位儿童,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儿童要给予表扬与肯定,并且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奖励。对于一些较差的,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四、尊重个体差异,赏识教学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7

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使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讲给学生,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力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三、在物理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宁夏信息员陈哓东)""物理教学与德育""物理教学与德育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也还存在一些羞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

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样也有不少内容。如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消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科学家们对待事业,不追求名利,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8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1、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与其美学理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美学理论水平高,审美能力就强。现在学生审美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学校普及美学理论知识。诚然,美学知识的教学主要由美育学科的教师来承担,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这个责任,应该为普及美学知识作出贡献。而且美育和德育、智育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并不影响本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历来提倡与美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语文教学中,以何种形式传授美学知识呢?在卫生部颁发的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是范文的学习,传授美学理论知识也要通过范文的学习来传授。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美育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切人点、适当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2、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之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正是确立人生价值观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教师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教育时,要遵循美育的规律,按照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进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是德育而不是美育。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计好教学程序,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诱导学生感受人格美。2、利用课文体裁、语体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在这里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形式美是文章的外在美。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语文课文在体裁和语体运用上,蕴含着各种不同的形式美资源。例如:记叙文中的形象美,说明文中的科技美,议论文中的思辨美,应用文中的庄重美,各具特色,是语文教师进行形式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发现形式美,再指导学生写作创造美的方式进行形式美教育。例如:卫生管理应用文的教学,一般人都认为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情感,难以进行美育。然而,笔者认为只要肯挖掘,就会发现美。应用文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在讲应用文的结构时,笔者以图示的方式,把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图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结构的均衡美;从应用文表达方式、句式等语体特点上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的文雅美、简洁美;从公文的行文规则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公文的庄重美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了应用文的多种形式美,学得愉快,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艺术享受。学生在感受了应用文的各种形式美后,都有一种创作欲,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指导,由发现美过渡到创作美,把应用文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每讲完一个类型的应用文,及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审美创造力,写出美文。由于写作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效果很好。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不仅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关,而且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人类还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种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现达国家迅速兴起并获得很大发展的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新的美术领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9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分析

如今,政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力政策,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我们必将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迅速发展的脚步主要呈以下趋势:1.从功能定位上来讲,以前单向的企业用人正在向整体需求过渡;2.从程度上来讲,曾经分散型的合作正转向密集型的合作方式;3.从合作的形式规模上来说,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向以群体为主的合作模式转变;4.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容而言,渐渐由课堂的需求转向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教育校企合作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在管理模式、法规章程以及合作方式上的改变与创新。但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势态良好,步伐稳定,但从整体上分析,我们却依然未找到可持续性的合作体制机制,同时也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难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前行。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这主要表现为:一来是还未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部要求;二来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宏观管理体制;三来是由于还未建立具有统治地位的合作机制体系;四是有待完善的残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制;五是得不到充分发挥的行业组织。由上可见,我们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完善,不论是外部的管理体制还是内部的合作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都还有加强修复的必要,还有使其更加进步优化的空间。

二、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措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不变的旋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合作校企的法规制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体制与机制的模式。在整个进程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当前大多存在着学校热烈而企业漠然的现象。很多职业院校伤透脑筋却找不到能够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与此同时也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且频繁的与企业单位沟通交流,全方位合作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教学观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与企业进行主动沟通、积极交流、深入合作,树立为服务企业的意识;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需求,与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合作;共建管理制度,共设组织机构,构建与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学校文化与企业精神相互融合。

(二)职业院校开设企业及市场有需求的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开设专业要符合企业人力需求;职业教育学院应当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探讨专业设置的开办,适时调整需及时;专业的设置应融入院校的教学特点并融入企业文化。其次职业教育学院还需依靠企业充分有效的培养与聘任院校老师,要求教师进入到企业中实践,到第一线进行技能培训、体验及锻炼,努力建立并扩大“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适时需求及变化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同企业进行深入沟通,有效整合资源,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知识到课程中。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学习的品质,职业院校内部则应计划并开办实践、实训课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创立培训机构。

(四)职业院校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勇于突破传统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合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立体式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学工交替等模式。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各个职业院校又总结出许多其他模式。大多数人认为,校企合作应采取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它能起到在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中的协调作用。学校能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来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实现更多毕业生的就业愿望。

三、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想要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要明晰自己在企业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被企业所接受,被社会所接受,就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一是要紧密专业知识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三是要开展形式各异的企业文化展示与交流。我们相信,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的努力下,势必会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光明道路。伟大的发过作家司汤达曾经说过“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只要我们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张巧云工作单位:山东神舟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

第二篇:职业教育功能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功能指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功用与效能,[1]可以笼统归纳为社会发展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基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职业教育的功能内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理解。同时,受到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受众认知等条件的影响,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特征。

(一)经济功能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发展依赖于生产者素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既是职业教育自身的责任所在,也是其基础功能。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基础是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宏观而言,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基础、产业结构状况、市场发育程度,是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制约其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就个体而言,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并承担一定风险。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西蒙•马金森在其《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指出:“支配政府教育政策的还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2](P1)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复杂的社会分工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职业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架”[3]。职业的载体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职业教育为社会个体解决生计问题提供了保障。没有职业教育对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人才的培养,就谈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正常运转。以人才培养为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系统化、规范化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构建合理的社会人才结构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改进生产方式、推动技术创新、调整和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个人和社会收益等,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带动整体经济水平提升。

(二)政治功能

所谓政治,是国家上层建筑领域各种权力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实施的特定行为和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西方政治学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4]按照这一理解,所有教育都有其政治目的,即为国家的、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某些特定利益集团服务,帮助其在与其他集团竞争时获得优势。这个动机决定了教育机构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科目,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学习者应该养成怎样的思想习惯。[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职业教育在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加快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是国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受众量大而广,主要是社会中下层劳动者。职业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助于培养其形成一定政治素质,具备国家所期望的政治理想与信念。更重要的是,它向受教育者传授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引导其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是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通过宏扬职业道德,传播职业理想,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它张扬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积极因素,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为推进社会政治进步服务。教育同时是养成民主意识、观念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努力。教育公平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与否,社会能否公平公正地为每个公民提供合适的教育,是社会学家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全纳性、终身性等特征,其功能的合理发挥有益于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文化功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为工业经济输送技术工人,通过文化传递的方式成为社会整合的工具。[6]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过程本身即是知识、技能与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向受教育者传播积极、先进的产业知识与产业文明,相关的职业技术文化,帮助其认同和接纳先进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包括: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求实与创新精神;传播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提倡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传播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文明,鼓励以技术技能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传播职业文化理念,形成爱岗敬业、务实重行的思想与作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那些蕴含在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规范、职业精神与职业观念中的、人类已创造出的文化进行积累、整合与传递,吸收、融合域内域外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政治、道德、心理、生态文明等方面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百余年来起伏跌宕,不断发展、创新,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交流、激荡、吐故纳新,中西方不同文化理念碰撞、渗透、交汇熔融。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过程中,一方面期望借鉴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甚至将其移植到本土,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遭遇传统力量的拒斥。这与不同教育模式深植的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学习域外经验的前提,是认识、消化、有选择地接纳其背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成背景。综上,职业教育的诸项功能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保证了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满足现代文明复杂结构与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想要达到的境界、期望的结果、指向的终点。教育的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之先,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的对结果的期望;狭义上,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和标准,表明办教育为什么,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从价值取向和已有功能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功利性目标、人本性目标和文化性目标。

(一)功利性目标

从国家整体发展角度,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完善教育结构、人才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进而带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国家、政府坚持主导、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个体发展角度,职业是个体谋生的载体。就业,是个体能够立足并生存于社会的最大安全需要。职业教育虽不能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但可以帮助受教育个体掌握改善就业机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并获得在社会阶层间上升流动的可能。这是社会个体认可投入一定成本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所在。

(二)人本性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当体现教育公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等社会中下层群体意义尤为重大。作为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弱势群体,首先产生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标准。在当前我国生产力尚未足够发达的现实环境面前,促进公平的意义,首先在于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够接受教育,让每个社会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平等的社会成员。提升弱势群体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从个体发展而言,职业教育又不能阈于仅仅传授技术技能。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教育追求的理想”[1]。不同的社会个体存在智力与体力方面的差异,不同职业、岗位之间也千差万别,个体的才能与优势只有在适合的职业岗位上才能得以发挥,即社会个体与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度。职业教育通过特有的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学生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特殊潜能,尽可能发挥其特长;通过有目的、计划性地职业训练与岗位实践,帮助学生强化岗位适应能力,了解岗位与岗位群、职业与职业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涯规划意识,为实现合理的职业流动和转换提供基础。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多种手段,培养社会个体形成主动适应社会、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以促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三)文化性目标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在《价值与教学》中谈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7](P83)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在于紧紧抓住价值观教育,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要为年轻人提供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准备,帮助他们尽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条件、更高的生产率,从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才能适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及实践的基础应该建立在新的发展模式上。”[8]他们强调,为了全球化下更加有效地共同学习工作,价值观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价值和伦理须占据职业教育全部课程的中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9]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文化性目标或使命,是传承和发展职业文化。所谓职业文化,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逐步形成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气质、礼仪和风气,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规范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10]它是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为基础的普适文化,体现与职业社会、职业机构相关的制度、习俗与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农业文明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影响巨大。在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短暂,相应的职业文化发育迟滞,文化传承薄弱。这种职业文化本身的不完善与非系统化,导致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障碍。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发展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文化体系,不仅是研究课题,也是现实责任,更是发展目标。它需要包括政府、院校、受教育者、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群体的共同努力,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等不同层面,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发挥文化领导力和文化创新力,构建开放、动态的职业文化环境和职业教育生态。

三、从功能到目标

矛盾调和与机制构建研究职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从既有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两个条件。

(一)有效调和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矛盾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两大需求。前者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关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岗位适切,是基于社会学普适意义的价值观、利益观的考量;后者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为出发点,关注成本效益、就业质量、薪酬待遇与发展预期,是从个人价值观、利益观视角来审视的。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两种需求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不完全一致,甚至产生冲突。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尽可能满足两大需求。当前它以首先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兼顾个体需求。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有效调节个人教育机会需求和社会教育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平衡、和谐。它强调以人为本,最终指向个体需求。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旺盛,而个体对职业教育机会需求较弱,两者不能同步。调节矛盾的根本思路在于以旺盛的社会需求刺激低迷的个人需求。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是促进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前提,是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扭转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高社会和公众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切实转换观念,从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最终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保障其经济收益,提高其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增强其吸引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二)构建利益整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从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实与理想(或公众期望)之间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与我国职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参与主体多元且利益诉求相互冲突有关,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发展动力。例如,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四软一险”,即靠行政手段而非市场选择;靠资助拉动而非质量取胜;靠升学吸引而非就业导向;靠成人人群而非适龄人群[11],导致发展根基不稳。为此,有必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和动力因素,研究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受教育者等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构建符合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动力机制,促成职业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

作者:姚树伟1谷峪2工作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第三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普教色彩较为浓厚,专业设置盲目,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多模仿普通教育模式,走的是普通教育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去开发课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缺少可供操作的实训设备和基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上课,甚至有些职业学校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眼睛盯着对口升学指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违背职教规律,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2.盲目设置专业

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自身定位模糊,专业设置较为盲目,过度依赖市场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立即开设什么专业,专业开设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扎堆开设,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导致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另外,受到学校条件限制,一些对实训场地和设备设施要求低的专业重复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成为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必开专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中20%的在校生都在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突出。就学校而言,一些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多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学生就业难、学校发展缓慢。

3.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

据统计,2012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有920所,比实施职教攻坚前2007年的1116所已经减少了196所,但我省职业学校弱、小、散的问题仍然突出。据调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5项办学条件全部达标的仅占17%,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规模大、质量高、声誉好、特色鲜明、符合职教发展规律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还很少。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满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据一项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自愿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仅占14%,同时有50%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不到有用的技能。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认可。尽管近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二、制约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认识的问题,也有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内在的因素,如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基础问题,学校发展规划和策略问题等,同时还有外在的因素,如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政策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够、校企合作不畅通等。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在因素

①学校自身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制过来,先天条件不足。这些转制而来的学校基础条件差,专业课教师匮乏,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导致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或普通高中。②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缺乏足够的“双师型”教师。据统计,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7.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2万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有1.13万人。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高达30∶1,按照教育部生师比16∶1的标准测算,专任教师缺额5.14万人。③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够。课程开发力度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不足。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据统计,2012年,与我省4大传统优势产业、4大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职业院校专业毕业生比例分别只有2.95%、6.59%,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解决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和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在沿袭普通教育。个别学校领导对改善教学设施缺少紧迫感,专业设施配备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学校实习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即使有些中等职业学校具备了一些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及实训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⑤职业教育科研滞后。当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科研机构体系不完善,科研队伍数量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科研还不能很好地和经济、社会、产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结合,研究缺乏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目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不能为整个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2.外在因素

①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重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仍比较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②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我省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实施职教攻坚以来,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事业的发展仍缺乏一些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具体可行的专项法律法规。同时,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不够,还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③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共同的成功之处就是较好解决了校企合作问题。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不够,本质上就是职业院校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问题没有解决好,还没有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这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提高的主要症结所在。另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还比较封闭,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行业积极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还比较单一,多元办学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办学效益有待提高。④没有形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招生考试升学制度,特别是“文化知识型”选拔考试方式,不适应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技能竞赛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造成一定的障碍。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影响并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过以规模扩大为核心的时期,进入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1.加强内涵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从实施范围来说,质量提升工程既可以是全省范围的,也可以是市、县、区等区域范围的。从实施主体来说,要统筹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各级政府要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稳定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学校要承担起质量工程实施主体的责任,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支持质量工程的实施。从实施内容来说,质量工程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如要加强专业建设,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专业,做强一批特色专业;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等多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要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完善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建设,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引领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等等。

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省政府于2012年专门出台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在此框架下,面向全省支柱产业,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以紧密型职教集团为基础,成立了全省首批9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促进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建立政府强力推动、多方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要全面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实现学校培养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引导、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加强双向沟通和对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紧密合作新局面。

3.突出技能导向,加快职业教育考试选拔制度改革

考试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方式,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快推进“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改革,改变原来那种用普通教育高招模式来代替职业教育高招模式,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技能考核,考试方式主要采用笔试、在卷子上考技能的现象,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改革技能考核的方式。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力争使技能竞赛覆盖全省每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实现全员参与,促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制度建设。在技能竞赛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考试选拔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氛围

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以良好的基础条件来保障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要优化政策环境,为职业学校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思路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提高质量既是职业学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提高质量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提高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营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提高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会莉工作单位: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四篇: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方法

一、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但职业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概括起来,职业教育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

同志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这一点上,建设学生会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以及让学生去担任校长助理、班主任助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很好体现。

2.因材施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性、技术性的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塑造。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防止照抄照搬,杜绝教条主义,要上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以及出门以后用得上的课程,使学生不落入“书呆子”的万丈深渊。

3.服务为先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集政府、学校、企业以及行业等多种性质的主体及其多元化需求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形式。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职业教育位置关键,强化服务意识就势在必行。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先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满足不同主体和不同对象的人才需求,才能有效协调矛盾,形成强大的教育力度。

二、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

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是紧跟时代步伐,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则。这一原则既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对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道路性准则

我国是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管理要紧贴国家政策和核心理论,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科学性准则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科学发展是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管理更不能例外。一方面,职业教育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而现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明细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做到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奖罚分明,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管理质量。

3.民主性准则

民主是职业教育管理中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管理人员之间,不时的交流与合作,将大大调动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管理科学创新机制。而在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民主相处,将有效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进步。

三、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职业教育要想发挥好其应有的社会能量,管理方法的优劣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指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究迫在眉睫。

1.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素养,旨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培养生产与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相对文化课教学,技能课的教学内容理应占据首要地位。然而,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理论对实践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既要在课时安排和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也要适当配设一周4—5节的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适时编写与技能相应的教材,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整体上凸显职业教育的特性与优势。

2.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那些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为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上的坚实依靠而且还能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提供准确有效的行为帮助。所以,职业院校应该且必须招聘吸纳并培养“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如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教师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再如,吸引企业专业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传授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吸引他们参与学校的科研实验等。

3.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如果说上述两个层次还只是学生和教师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的话,那么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就非国家机构莫属了。目前,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职业教育仍是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壮大,其资金需求也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投入瓶颈呢?一方面,需要国家提高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比例,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走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模式。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高等或中等职业教育,从而保障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性。在教育管理准则方面,职业教育道路明确,科学发展,民主性强,这为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提供了依据。首先,要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实践工作能力的教育。其次,要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为职业教育把好关,铺好路。最后,要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证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受资金短缺的拖累。只有这样,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前进,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作者:徐德军工作单位:细河职业教育中心

第五篇:职业教育革新方向

一、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的经验一定要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纸上谈兵的职业教育是失败的。要把企业实践结果作为检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标准,是否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课堂移动到工厂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要根据产业的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使职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职业教育进行职业人才培养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经过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待遇得到更好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高职业技能同等重要,不可轻视。只有具有职业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对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有很好的定位,要选择具有就业优势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学校要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就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境条件较差等,亟待进一步调整与改善。只有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学校自然就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如果职业教育片面追求知识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学校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提升,至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改革已刻不容缓,需要提到工作日程上。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进行革新,这一难题已摆在各职业教育学校的面前。各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的革新与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改革后的职业教育学校具有更强的教育特色,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创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二、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

在保持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也是培养我国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总结出自己的革新方向与目标。国外的职业教育大多以务实为主,不仅为社会培养出管理者,也能培养出大批的技术型工人。有些职业教育学校从中等教育就开始开办,学生们都要学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动手,学习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经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才,这样培训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要,为企业创造效益,还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例如:瑞典的职业教育就是学校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将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各领域的分工,综合化的教育,被称为北欧教育的典范。国外的职业教育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发展的职业化、技能化、社会化。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结构型人才。我国面临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调整后,人才结构也随之需要调整后,现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因而一定要尽快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加大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新型专业人才的短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中各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强各职业教育学校的竞争力,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要具有对未来的培养目标审时度势,合理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国内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带领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为职业教育革新,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作者:孙立峰吕枫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研究

1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革,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从政策导向来说,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压力;从外部环境来说,传统工业的改革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2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教育法》立法存在缺陷

2.1.1法条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9月起实施,距今已有十余年。在实施之初,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职业教育法》原则性条款过多,对于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多为指导性、引导性内容,缺乏执行力和可操作性。例如,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即为倡导性语句[2],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性,却缺乏一定的逻辑结构,导致实际适用较为困难。

2.1.2法律责任有关规定不完备,导致《职业教育法》执行不力

《职业教育法》中不少法律条文只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法律关系主体虽未履行义务却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一些法律条文对适用主体或者违法惩处主体的规定也不明确,导致责任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最终使规定的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例如,《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这条规定只有行为模式并没有涉及法律后果,一旦法律主体触犯此条,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处理程序均没有法律规定,导致《职业教育法》无任何执行力。

2.1.3法律监督机构执行不力,《职业教育法》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3]

《职业教育法》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施和职业教育保障条件4部分,缺乏对职业教育执法监督的专门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与效力。执法监督的主体不明确,导致对职业教育领域的违规操作缺乏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有效监督。职业教育的监督主体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这使得监督主体与被监督者重合,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使职业教育监督体系面临尴尬局面。

2.2《职业教育法》普法力度不够[4]

当今社会,“学历高于技术”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职业教育法》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导致很多家长宁愿花高额学费、赞助费让子女去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也不愿意让其进入职业学校。这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有很大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坏、《职业教育法》能否起作用,与国家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学校、企业、社团、其他组织,甚至个人的法律意识状况息息相关。

2.3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缺乏物质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虽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经费投入的强制性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财政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3.1职业教育经费短缺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在进退维谷的窘境,办学条件差、生源紧张、骨干教师缺乏、毕业生就业难,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加。”这一条虽然强调了要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拨款,可是我国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千差万别,这一原则性规定显然不能有效改变职业教育面临的经费筹措困难问题。众所周知,各地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均高于普通高中,但是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却远远不及普通高中,经费相对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2.3.2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使用

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未能形成合力,主要责任和权力分属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职业教育协调统筹时,不按预算划拨教育经费,克扣、挪用现象十分普遍。职业教育经费在短缺的情况下得不到有效利用,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体优势的发挥。

2.3.3职业教育经费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发展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拨款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未与职业教育产生良性互动,造成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同时由于舆论导向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经济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之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该决定第六条与第八条着重强调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并首次以数字形式规定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5]。

3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

3.1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完善立法

职业教育立法要立足于社会客观情况和客观需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修正补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责任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仅在第三十九条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不能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必须考虑增加职业教育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强调法律责任主体,增强《职业教育法》的强制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法治化。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法律监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明确法律监督主体、监督途径以及救济方式。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保证制定法律的程序公正、不与宪法及其上位法冲突,内容公开公正。明确对于违反《职业教育法》的行为的制裁措施,加强司法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

3.2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提高认识水平

首先,应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教育,重点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使公民逐步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3.3为职业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

根据各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财政状况,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可以由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为避免资金的浪费以及挪用现象,教育经费的分配下拨权应分别由教育、财政部门掌握,监督权由司法机关掌握,从而有效监督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职业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部分,虽可以保证经费来源,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支出水平与结构不同,势必造成职业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别。所以,教育经费来源以及比例需以法律条款形式明确规定。对于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行为应该比照刑法明确法律责任。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学校、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而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通用型人才,同时,突出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贾银钰工作单位: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

第七篇: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系统思考,顶层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对产业、行业、职业的结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基础之上,及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分析研究具有跨界的视野时,才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体系的层次与布局、重点与难点。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科研成果主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缺少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职业培训标准、职业教育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下的需求研究,也缺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规律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无法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1.构建原则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速,节能社会、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精细化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必须加快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强化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终身教育为导向,建构技能型人才的继续学习机制。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办学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构建主体

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但要发挥各方面的重要协同作用,如国家的法制化导向作用,政府的投入性拉动作用,高校的创新性引领作用,职院的改革性发展作用,企业的参与性助推作用,公众的支持性给力作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有政府才能作为主体。首先,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内部协调。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好高端职业教育,做大职业培训。其次,要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多样化构建体系,由政府为主体,到政府主导,行业为主体;再到政府主导,企业办学。

3.建设目标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已确立建设总目标———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包括:要有战略高度,考虑生态文明、地方特色,同时进行国际比较、历史借鉴。

4.体系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需要系统的、全局的视角,对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做好顶层设计是体系建设的灵魂。职业教育结构指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主要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等要素构成。主要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辅助体系———资助投资体系、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国家法制体系、科研开发体系。支撑体系———社会环境、人事制度改革、思想观念。从层次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②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不能有效衔接。③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从功能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②技能型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不明显。③职业教育服务在岗职业人的能力不足。④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民生的能力欠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劳动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我国职业教育应形成以中等职业培训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高端职业教育为龙头,各级职业教育相互贯通,逐级分流,职前、职后教育并存的终生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形成一个链条,逐层次培养经济领域所需要的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5.实践策略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各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将按照集约型、精品化、内涵式的发展思路,做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工作。①两大中心相沟通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培训实践相沟通。职业教学主要在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主要在公共实训中心、行业企业,全面实行工学结合。②四大阶段相衔接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实践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互相衔接。③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各学校重复建设相类似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或操作技能室,造成资源浪费。应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投资,创建一些特色实训设施,最终作为社会可开放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④提升一线工作员工的社会地位没有一线员工较高的社会地位,就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提升其人才价值、社会地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面。

二、信息沟通,建立平台

以信息论思维统筹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信息沟通、建成后的信息平台,以强化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1.信息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的信息沟通,是指职业教育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与外部信息的快速链接。目标是内在功能的完全发挥和外在功能的充分展现。特别要表现出适应社会的针对性、服务经济的吻合性、教书育人的时代性。信息沟通的基本框架体系为:职普融合的学分等级体系;职终并轨的社会学院;职前职后结合的教育体系。内部信息沟通主要指中高职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的沟通与衔接,以及初中、普通高中与中职的衔接。而外部信息衔接主要指职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高职与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2.信息平台

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是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层次的梳理与构建,决定了信息平台建立的范围与功能:淡化初等职业教育,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与技能型人才相对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衔接,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信息共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的显著标志是职业教育网络系统全国联网,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如试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在现有教育部学籍网的基础上,增加专业建设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研究、开发、构建职业信息网、产业发展网、人才需求网、技术开发网、科研开发网,并相互沟通与衔接。通过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可以快速访问职业教育最新发展信息,如专业建设动态、精品课程实况、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信息等。行业产业的最新技术攻关、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等信息,也可以在相应模块快速链接。

三、控制评价,稳健发展

用控制论方法,评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步伐,并进行分类指导,合理推进。探索分类试点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1.客观评价,有序控制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解决培养目标不明晰、师资力量同源、教学手段雷同的问题。同时,研究评价手段,改善评价模式,推进评价功能。采取不同评价手段、不同评价模式,最大可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活力与吸引力。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评价,应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众所周知,职业工作与生产是重复、熟练、专家化的过程,而职业教育更多的是课程体系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无重复。职业教育要关注职业人从新手、老手、高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只有改革与创新学习与锻炼的方式,才能采用更灵活、科学的评价模式。考查和评价一个学生合格不合格,要从职业院校的考试成绩说了算变为企业说了算,以学生高薪就业为标准,以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技能性、职业性、终身性特点。

2.明确目标,逐步实施

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稳步推进,长期发展,做到长期有规划、中期有目标、短期有措施。从战略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从战术上改革创新,统筹安排。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体系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需用5年时间进行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用5年时间进行高端职业教育的沟通,用10年时间进行终身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同时,强化法制建设,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制订职业资格证书法,制订校企合作法。强化创新机制,如建立技能等级体系,颁布技能等级国家标准,出台第三方考核评价方式等。在全国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有差别推进。东部发展快速,与国际接轨,引领西部前行。西部发展注重实效,与经济水平同步,和民生需求和谐,与区域规划协调。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采取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要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大对高职学生的生均拨款额度。二是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资金。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形成有效的技能等级升级制度。四是举办特色高端职业教育。五是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创新观念的形成为标志。主要包括:“大人才”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工程人才等,加上技能人才。“大学习”观———学校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大教育”观———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大职业教育”观———从关注就业的职业教育,到关注人员素质的职业教育(岗位转换、技能提高、素质升华),再到关注生活质量的职业教育(环保、生态、健康、养生)。从解决经济问题的职业教育,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教育,再到解决人生问题的职业教育。

作者:郭文云工作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第八篇:职业教育质量观对比

一、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历史嬗变

二战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嬗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二战结束后,人们希望迅速恢复经济与社会秩序,同时受到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影响,教育成为当时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最大的指望。这一时期,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很快,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发达国家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基本国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职业教育质量无法提出应有的要求,学校的着眼点也是规模与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效率[2]。职业教育以学科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以教授知识为主,普教色彩很重,课程内容脱离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被称为知识本位的质量观。

(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中期爆发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职业教育的走向,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人力供不应求”转为“人力供过于求”,学校职业教育也遭遇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先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职业教育质量观也开始转向能力本位。能力本位兴起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巨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大致两个发展时期:岗位能力本位时期,即以毕业即上岗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本位时期,强调关键能力、可迁移能力等,以胜任职业群为目标。

1.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时,上岗能力自然成为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一时期出现了就业技能模块(MES)课程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CBET)。MES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其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围绕工作体系本身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相对于MES,CBET更受青睐,流传也更为广泛,典型的国家有加拿大和英国[3]。最早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CBET的特点是以任务技能的操作为目标,用任务分析法把岗位分解成若干任务,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采取个别化的学习方式。英国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也积极改革职业教育,对以往毕业生缺乏操作能力的缺陷进行反思,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及相应的课程[4]。其特点是通过工作分析把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国家能力标准的单元,以不同单位的组合构成课程,对先前的学习予以认定,采取内外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工作现场的能力考核。无论是加拿大的CBET还是英国的NVQ,都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将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作为判断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我们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称为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5]。

2.综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教育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加拿大还是英国都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科技革命拉开序幕,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职业的变化,员工很难转岗或适应工作更新及流动,于是原来的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转向了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强调是某一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及知识,较为狭隘,而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加宽泛,将目标扩展到职业群,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于是,各国开始改进原来的CBET。澳大利亚在对加拿大模式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AQF),英国也在1992年改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的基础上出台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澳大利亚AQF的特点是以职业能力的整体性为视野,用培训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并特别提出核心技能的概念,认为他们是有效工作的基础[6]。英国的GNVQ在继承NVQ特色的基础上,以开发广泛职业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为宗旨,增加了对关键能力相关内容的培养,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桥梁。综合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适合新的时代特征,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在全球广为流传,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

(三)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世纪之交至今)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特征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岗位的胜任力,更注重作为一个优秀职业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如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时间管理、质量意识、健康人格与创新精神。素质本位的质量观开始兴起。素质本位具体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基础性素质、职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道德、基本职业倾向等,是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性素质包括与某个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知识,是某个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以及必备的职业道德、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等。创新性素质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职业态度与能力,在专业工作中敢于创业的精神与个性、创造性思维等。这三者既相互依存,又存在层次上依次提升的关系[7]。由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向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的转变表现在许多国家的行动之上。21世纪初,美国开始用“STC”(SchooltoCareer)取代“STW”(SchooltoWork),这一更改绝非是一种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转向———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欧洲各国也在欧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推出了“质量保障参考框架”(EQARF),欧洲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内容丰富,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关注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考核以及全面素质的培养[8]。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是对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的超越,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时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二、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变迁的规律总结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战之后,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等几个不同阶段的嬗变,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质量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职业教育的高度实践性,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在存在一段时期之后被迅速淘汰。而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由于强调受教育者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成为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追求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劳动者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教育或培训之后就可在某一行业内稳定就业的传统现象已经不复多见,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劳动者不仅应该具有应用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应该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还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劳动者需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时代特征的变化使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开始转向素质本位。

(二)职业教育质量观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看待职业教育质量时并非仅仅将其局限在教育体系内部,而是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的质量观与职业世界的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寻找一定的载体,将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进行对接就成为一大重要措施,这种典型做法体现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20世纪70年代之前,英国旧的教育体系提供给青年人的职业资格和产业部门通过培训提供的资格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缺少沟通和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难以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英国开始构建起国家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以职业能力为中介,沟通了英国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这使得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在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时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参照能力标准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活动。澳大利亚也借鉴英国的做法,开发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培训包(TrainingPackage)和资格框架(AustraliaQualificationFramework,简称AQF)。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它具体阐述了对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技能和基本理论要求;资格框架实现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证书、课程学分的互认和衔接制度[9]。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制度有效地沟通了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有了明确的载体,并能够将产业、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质量观的变化有效地在职业教育中迅速体现提出,职业教育有了灵活适应工作世界需求的生命力。

(三)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成长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都缺少对学习者的关注,人被置于“会工作的工具”的境地,这在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阶段尤其明显。后来的综合能力本位质量观虽然还没有高度关注学习者,但是它也开始提出关注学习者需求的相关措施,比如在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中坚持的RPL(Recogni-tionforPriorLearning)原则,要求对学员的原有学习经验(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的)给予认可,这就使得学员在选择学习或工作时拥有了更大的余地,为学员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更是进一步高举起人文主义的旗帜,呼唤职业教育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生产工具”,而是培养具有生命力的“职业人”,人文精神的抬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1999年4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同时突出强调几个理念:(1)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化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2)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3)加强社会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在这一倡议下,世界许多国家都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阿德勒为首的“佩代亚小组”,提出了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佩代亚计划”[10]。根据这个计划,职业教育致力于三个目标:为学生自我发展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在民主社会中履行公民责任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在职业教育质量观中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生存问题,工具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成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11]。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现实反思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发展性质量观”,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永恒的质量标准[12]。1949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职业质量观也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在前,社会要求职业学校,尤其是“中专”,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者,这种质量观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主导性的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职业教育需要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人们难以扭转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依然坚持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倒退与萎缩。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职业教育逐渐摈弃了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使得职业教育开始关注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然而,就业导向关注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某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仅仅从就业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属性,会导致人们忽视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3]。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职业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将就业纳入到学习者个体的整个生涯发展规划之中,并把个体的职业发展看成是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进而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更加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对学习者的关注是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没有“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或以知识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培养的是会工作的“工具”,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这种使命和功能[14]。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需要增强人文精神,给学生以自主的定位,不再将学生视为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个人。调整课程与学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我们要增加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将统一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多元的生涯发展需求,提供相关的选修课程与服务,同时实行灵活的学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弹性学习”,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为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涯发展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10

中职音乐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配的良好情境,在浓厚的音乐情境熏染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共同进步。情感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美,还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想象,开拓思维。例如,在讲京剧时,笔者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喆作品《苏三说》,接着再跟放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单曲,通过这样对比的欣赏,可以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同学们听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深刻体会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图文、音像并茂的境界之中。例如,在学生欣赏《道拉基》一课时,笔者首先编辑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用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的朝鲜族舞蹈和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朝鲜族人民那种淳朴的风土人情、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观看学会了几个典型的朝鲜舞蹈动作。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表演欲强烈,笔者趁热打铁,叫了几个同学上台分别示范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职学生音乐水平

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健康的音乐占领校园,使音乐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使者,进而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水平,须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演奏会或演唱会,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的音乐人士表演,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开展高雅的音乐会,尽量让学生都进场欣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通过欣赏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到提升,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水平较高的音乐团体来校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在各班级间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跃校园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音乐人才。到一个班级,首先让专业的音乐人士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在气氛活跃的情况下,与专业人士进行台上、台下的沟通,对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进行请教,通过互动和指点,学生亲自操作乐器进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来的声乐特别真切,欣赏者近距离的围在周围,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好音乐对于个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益处。

(二)组建学生自己的音乐团体,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学习音乐。学校应积极让有共有爱好的学生组建自己的团体,帮助其成长壮大。组建音乐社团很有必要,让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成一个表演社团,通过十几人的音乐社团的带动,让学校其他学生也喜欢上学习音乐,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中职学校音乐社团的学生音乐水平有限,一线音乐教师应成为该社会的一员,时时指导社团的演练。另外,音乐教师和学校应该在重要的节日,让本学校的音乐社团有参与学校或社会演出的机会。重大演出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演练准备,学校或教师可以聘请专业有演出经验的音乐人士给社团进行讲练,通过严格的指导和训练,音乐社团的音乐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让学校音乐社团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吸引学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来,即便没有参与社团,也可以成为社团的临时成员,通过互动交流演唱和演奏,全校学习音乐的氛围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