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46:47

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范文篇1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先进文化需要建设,先进文化重在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地表现在其先进性的时代趋向和基本特征上,显著地区别于其他任何形态的文化。从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来说,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又具有全球视野,具有创新性;从基本性质和价值取向来讲,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批判继承人类理性精神,延续人类智慧灵光,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代表人民群众要求,为人民服务;从基本功能和发展指向来讲,先进文化是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它的前进方向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人的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这些基本特征和发展取向,决定了它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不同于和谐文化,也不等同于文化和谐。先进文化具有和谐属性,因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决定了它必然与时代潮流和时代精神相一致,也必然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实践相吻合。先进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形态的先进文化,但先进文化的和谐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每一个形态的先进文化都内涵着一定的和谐文化,也在一定意义上谋求着文化和谐。比如,先进文化承扬传统,保持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民族性,就是在谋求文化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和谐。先进文化是先进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先进文化,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上的价值追求。以先进文化统领文化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内涵着发展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建设和谐文化和追求文化和谐。

与先进文化的性质界定相对应,和谐文化标明的是文化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内容构成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憧憬和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为人们在和谐思想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从存在形态来看,和谐文化并非独立于社会文化大系统,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存在与发展之中,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种形式之中,它的精神内核是和谐。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和谐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继承传统、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建设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和谐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的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实现社会文化和谐。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所以,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人们一旦确立了和谐的意识与和谐的思维,就能在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协调各种文化矛盾,追求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一旦形成了和谐的文化精神,各种形态的文化就能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和谐表征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和相互关系,与文化冲突与文化矛盾相对应。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结果。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就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形成异质文化。人类的文化,从总体上讲是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化,在价值立场、内容体系等方面会存在分歧,形成文化矛盾与冲突。文化冲突表现在多个层面,既包括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价值冲突,也包括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内涵着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和谐,也内涵着各系统、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绝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以及社会的进步、政治的民主,还必然包括精神的文明、思想的充实、人本身的和谐,必须有文化纽带的精神维系以及精神血脉的文化融合。然而在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之间都构成一定的文化张力,分别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文化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力推动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缺乏文化和谐,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实现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文化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代中国,文化和谐可以作多层面的理解,从社会文化存在样态的宏观层面讲,是指社会各式形态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和谐并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从社会文化活动及其发展的中观层面看,是指在文化的实践发展中倡导文化多样性;从社会文化心理的微观层面讲,是指人们牢固确立和谐意识,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精神文化氛围。由此看来,实现文化和谐,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文化和谐难以实现。

和谐文化范文篇2

我读到过一些文章,有的是从宇宙之和(天地、阴阳、四时之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内外之和、内心之和等角度来阐述中华和谐文化的丰富内容的;关于人际之和,又可以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分别论述,具体表现为家庭和睦(父子、夫妻、兄弟之和、“家和万事兴”)、邻里和顺、上下和敬(君臣、君民、官民之和)、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天下和平等等,都是讲的“人和”问题。中国人做事情,经营工商业讲究“和气生财”,用兵之道讲究“内和而外威”,解决民族矛盾往往采取“和亲”政策,这些也是讲的“人和”问题。

有的学者是从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价值论角度来阐述中华和谐文化的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内容的。有的学者则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适中为和”的“中和”思想。

有的文章分别研究了儒家、道家、墨家、易学、佛教的和谐思想,还有分别对某一个人、某一本书或某一作品的和谐主题进行个案研究的。

总之,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揭示中华和谐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我认为还可以研究得更深入细致一些,更加系统化一些,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抽象地孤立地讲“中国人从‘和’而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反命题也可以成立,我们也可以说“中国人从‘斗’而来”。不同大自然作斗争,不从事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包括原始中国人在内的人类能够产生吗?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老百姓进行农耕;他还尝百草,察咸苦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黄帝种植五谷,作宫室舟车,采铜铸鼎,制定天文历法,但仍“迁徙往来无常处”;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于是“修德振兵”,“习用干戈”,曾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在炎黄始祖生活的时代,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生存不下来。说他们是从“和”而来,看不到他们艰苦奋斗的一面,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中国人从哪里来?光和不斗不行,光斗不和也不行。和谐与斗争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国人的和谐思想、中华和谐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包括对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生活实践和科学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总结出来后又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以指导实践。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阐明和谐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差异、矛盾、斗争的关系。

二、中华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哲学根据是“和而不同”,是“兼和”,而不是“和合”

在中国哲学中,“和”是与“同”相对的一个哲学范畴,它的涵义很明确,就是包含着差异、矛盾、互为“他”物的对立面在内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它是一个辩证的同一性概念。而“同”则是指无差别的同一,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中国哲学有“和与同异”、“尚和去同”的辩证思维传统,孔子就明确主张“和而不同”而反对“同而不和”。

中国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张岱年先生提出“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兼和”概念,也是包含着差异(“众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多端”)的统一,可以说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哲学中“和”这个概念的辩证涵义。

“和”的涵义本来很明确,把它与“合”连在一起,并称“和合”或“合和”,其意义不是更清楚了反而模糊了,其辩证性不是强化了反而弱化了。大家知道,中国哲学中的“合二为一”、“合同异”、“合异以为同”(《庄子·则阳》)等概念、命题都带有取消差异、矛盾的意味,特别是惠施的“合同异”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有影响的一家之言,带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从它可以引伸出“万物毕同毕异”、“天地一体”等一系列抹煞事物的质的差别的论辩。

我们通常“和谐”连用。“八音克谐”是多种声音(音律)的协调、谐和,也是多样性统一的意思。“谐”与“和”同义,两个字叠加在一起,就强化了“和”这个概念的辩证性,突出了它是包含着差异、矛盾的多样性统一的意义。如前所述,“合”有合异为同的意思(至少有这么一种理解),与“和而不同”的“和”并不完全同义。“合”与“和”两个概念只有部分意义重合,“合”还有汇合、合并、相同等多种涵义。“和合”或“合和”连用,不但模糊、弱化了“和”的辩证性,而且还容易产生误解和歧解。人们自然会提出问题:“和”与“同”是相异的两种同一性,“和”与“合”怎么就变成一回事了呢?

中国古典文献中确实有“和合”、“合和”的提法,数量也不少,但“和合”并不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在哲学史上也没有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韦政通、冯契等人主编的中国哲学辞典中都没有“和合”这个辞条,而有“和”、“和与同”(“和同之辨”)、“和而不同”、“中和”等辞条,说明它不如这些概念、范畴、命题的哲学意义明确,使用范围广和影响大。

我赞成对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加强文献学的研究和意义解读,但不赞成轻言它为我们的和谐社会理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根据和理论基础。在我看来,它是不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哲学根据和理论基础还是一个问题。

三、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阶级对抗的社会本质上是不和谐的,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和谐思想要做具体的阶级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一个重要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大家都知道,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但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所以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其基本特征。建立在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基础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不和谐的,因为没有社会平等、公正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那个时候也有一些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一是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二是统治阶级为了掩盖社会不和谐的现实而制造的关于“和谐”、“安宁”的假象,实际上是对人民的欺骗。

有人喜欢用故宫的三大殿取名为“太和”、“中和”、“保和”来说明中国古代崇尚和谐的政治思想。大家知道,清顺治二年(1645年),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者将故宫的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将三个宫门改名为“太和门”、“协和门”、“雍和门”。与这“六和”相应,又将皇城的六个城门命名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六和”配“六安”,可谓“六六大顺”,象征着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我们都知道最高封建统治者所期望达到的“长治久安”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基础之上的。毋庸讳言,它是建立在对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进行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基础之上的,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和平、安宁是建立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不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显然那并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对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和谐”思想应该怎样评价?对破坏他们和谐、安宁的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应该怎样评价?这是研究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四、“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崇尚和谐的思想,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是和谐文化,西方文化是斗争文化

有的学者在阐扬、表彰中华和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时有点绝对化,认为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崇尚斗争是西方文化的特点。其实,“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世界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此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一些崇尚和谐的思想。以古希腊哲学为例,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提出“美是和谐”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他把自己设计的理想国称为一首“和谐的交响曲”。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对立和谐”观,他说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对“和”(“和谐”)这个概念的把握来看,中西辩证法在源头处就有一些相似点,即都是把它理解为包含着差异、矛盾、对立的多样性统一。

中国古代有“大同”社会理想,西方也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乌托邦”方案,其共同特征都是希望建立一个消灭了阶级剥削与压迫,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信修睦、互助友爱的新社会。比如傅立叶就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并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世界各大宗教都有摆脱了现实苦难的关于“天国”的种种设想,虽然是虚幻不现实的,但也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西方古代、近代、现代文化中都有不少关于和谐的哲学论述和社会思想资源。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讲到海德格尔不仅关心各个具体存在者的此在和共在,而且还对人类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之间的关系加以评说,以期达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平共在。可以说,和谐是人类文化关怀的普遍主题和永恒主题,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中西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行比较研究当然是有必要的。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文化之异提出过种种论断,但都只是就一般意义或主流倾向而言的,都不能绝对化。我们不能只见同不见异,也不能只见异不见同,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得出全面的符合实际的结论。在做结论时要谨慎,特别要避免仅根据片面的资料和推理,就得出“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西方文化崇尚斗争”之类的简单化、绝对化的结论。

五、我更不能赞成这么一种观点,说中华文化是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斗争哲学,现在就是要用中华和谐文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我认为用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来反对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很荒唐的

这种观点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81章“总结”中就讲过了,我在《全面评价冯友兰》一文中曾明确表示不赞成这种观点。现在发表这种议论的人更多了,以所谓“斗争哲学”来否定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我在那篇文章中指出,马克思本人就对辩证法的实质作过精辟的论述:“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马克思明明讲辩证法包括“共存”、“斗争”、“融合”三项内容,怎能把它歪曲成只讲“斗争”的斗争哲学呢?列宁也强调辩证法是“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学说,在他看来,发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正确理解的对立统一规律,既包含着差异、矛盾、对立、斗争等要素,也包含着依存(共存)、和谐、平衡、融合、转化等内容,它是斗争性和同一性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谐是同一性的重要内容,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中西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华和谐文化中的合理内容自然也可以为这种最全面的发展学说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理论,就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又继承和发展了“和而不同”的民族哲学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现在有人说中央提倡和谐文化就是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是用儒家的和谐文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并且把“仁政”、“禅让”、“民本主义”等一顶顶“儒化”的帽子加在党中央领导人的头上。这是有意模糊事物本质的胡乱表象联系,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极大歪曲。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地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决定》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项,第一项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同时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我们要建设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怎能用儒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搞核心价值体系的错位呢?

和谐文化范文篇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近日在京举行“和谐文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和谐文化建设应注意把握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关于和谐文化的性质和内容。与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与此相适应,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既包括先进文化,也包括健康有益文化。倡导和谐文化,就是要把和谐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树立以非对抗的、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思维方式,形成诚信友爱的行为准则,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坦诚、大度、宽容、开放的社会心理。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家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前提,进一步提炼概括出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包含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专家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上,可以借鉴别国对价值观的阐述方式,力求做到内涵丰富、言简意赅,使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和践行。

关于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说,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处于统领地位;和谐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二者一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关于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会同志强调,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谐文化不是没有矛盾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该正确引导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并发挥它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和谐文化范文篇4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和谐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文化站和谐文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共有的特征:那就是经济发展较慢,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尤其是乡镇基层文化站,更成为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文化彰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体现一个区域的品位,文化营造一个地方的和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工作绝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要穷则思变,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时代前列,起到时代急先锋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愈是要更加重视文化工作,使乡镇文化站成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产品,成为普及、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

一、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按中办、国办27号文件明确指出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办事:“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笔者认为:这方面迫切要求县乡镇主要领导人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精神的高度出发,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切实关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文化站的人财物运作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对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公开招聘、竞选,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对资产管理上,可按照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行“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等模式进行运行,其中尤以“股份合作制”最为适合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股份经营,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吸收社会经济成份共同投资兴办,投资人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既搞活文化,又减轻政府的财力负担。

二、强化大局意识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工作者,笔者认为:解决自身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强化自己的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参与意识等。文化站工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和群众联系最紧密,贴得最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积极参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好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文化站要充分发挥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读书学习。开展文化科技中心户的创建和完善工作,加强与宣传、科技、法制、教育、卫生、计生、税务、工商等社会职能部门和企业经济部门的密切联系,把文化活动与时事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经贸、旅游、科技培训等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参与中求繁荣、求效益,在参与中显示价值和活力。同时,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要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积极开展活动

活动是文化的生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站工作的切入点。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受经济困难的制约,在做好阵地内日常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外文化活动:一是紧抓节日契机搞活动。可以开展春节前为敬老院、烈军属写春联上门,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春节期间举办迎春书画展、象棋、扑克、乒乓球赛、有奖猜谜、地方戏曲演出等;“五四”期间可举行青年歌手卡拉OK比赛;“六一”可以参与学校搞少儿文艺节目汇演;“七一”可以搞一次党的基础知识竞赛等。二是与部门单位紧密配合搞活动。吸引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有关文化活动,努力创造“双赢”局面。另外,如工商的“3.15”、国土“6.25”、安全生产宣传月、生育文化进万家等,都是文化站展示职能的大好舞台。三是围绕乡镇中心工作搞活动,大力开展以招商引资、劳务输出、农业科技培训、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宣传活动,经常演出一些自编自演的贴合实际、服务大局,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增强文化站服务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四是服务群众搞活动。文化站要紧密团结和依靠地方文艺团体和小分队,经常性地给予指导和协调,帮助解决困难,促使地方文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展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下村活动。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五是超前谋划搞活动。每年文化站都要及早拿出方案,适时举办一至二次大型文化广场活动,以此打响品牌。对此,要尽早谋划,拿出预算方案上报地方党委、政府,尽可能多争取活动资金,增添文化发展后劲。六是参与全局搞活动,可以与本地区友好,友邻乡镇适时举办一些联谊文化活动。邀请双方的主要领导参加,以此增强乡镇间的友谊,同时也为领导的相互交流是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和谐文化范文篇6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平台,而和谐文化又有助于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有利于应对来自各方面文化的严峻挑战,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要积极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坚决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主动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和谐文化的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构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和谐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一切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中,要以促进和谐社会为目标,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能动地将和谐精神和理念传播渗透到其中,增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

(三)构建和谐文化是明确和谐社会建设方向的思想基础

文化蕴涵的精神内核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广大人民,达到凝聚人心和振奋民心的效应。同时,构建和谐文化,形成全民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发挥和谐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切实提高道德素质。另外,和谐文化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实现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

(四)构建和谐文化是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秩序的保障

和谐社会并非是构建没有矛盾的社会。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是一项需要不断推进的艰巨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文化构建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遵守法律和道德等规范,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在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利于理顺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五)构建和谐文化是提升全民素质的保证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任何国家的和谐不仅需要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需要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和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将提高国人的精神境界,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提高全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使民众自觉投入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去。

二、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失范现象

“所谓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及价值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准则而导致的混乱无常状态。”[2]以下三个方面是文化失范现象的具体表现:一是某些封建意识死灰复燃。如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官本位等。二是虚无主义弥漫。如在文化领域,一些作品流露出毫无意义的空乏的心态与自暴自弃的悲观主义。三是文化需求的平面化。文化产业以追逐商业利益为本,迎合种种庸俗文化趣味。文化失范现象必然影响文化的正常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健康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和加强文化对异常现象的有效防范力量,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价值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重组,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进而引起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冲突等。对于这些价值冲突,我们要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协调文化层面的各种相互关系,实现各种文化形态发展的最优化,才有利于和谐文化战略的施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

(三)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进行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项体制改革。社会的全面改革扩大了各利益主体的自主权,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提高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在社会共同利益增长的过程中,各类新老利益主体、新生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社会冲突,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悬殊等现象,导致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不利于团结社会各种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增强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发达的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力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不足,社会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就会导致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争夺,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为我国文化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使旧有文化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只有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而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对构建和谐文化具有引领性、整合性和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3]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和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才能为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创造更多条件。

(三)树立科学发展的和谐文化观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深入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要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提倡节能、低碳、环保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要大力提倡节约精神,全面规范节约行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二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三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统一,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立足实际,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和谐文化范文篇7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谐文化范文篇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谐文化范文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有助于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文化对社会和谐也发挥着方向导引、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作为一种理念,它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现实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作用,约束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现实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它又能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根本,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一是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帅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注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底蕴十分厚重。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范文篇10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基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形成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诚守信、团结互助、善良友爱的淳朴民风,这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文因素,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既符合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统一的意志,把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互相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各民族人民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不同民族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有利于理顺民族情绪、化解民族矛盾、优化发展环境,在民族地区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能没有与之相协调的文化的支撑,更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发展为代价。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素质。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才能激发出生命活力。和谐文化既体现民族文化的特征,又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以和谐文化为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树立共同理想。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深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信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筑牢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激发社会活力。科学创新精神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要开发多种多样、鲜活生动的文化产品,提供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坚持思想理论、文化观念、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和谐文化建设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激发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重视城乡文化共同繁荣,特别要重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引导,活跃农村文化氛围。要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发展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要有效调控大众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民间舆论和网上舆论,密切关注口头舆论,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需要和谐思想来引导和支撑。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突出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亲如一家,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各民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先进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先进文化统领文化建设,必然包含着发展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的要求。

和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风格、独特魅力和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对于民族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部分,要认真加以利用和发扬,这样才能使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