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2:39:24

高职专业

高职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职业化高职教育改革创新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要求的匹配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重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日益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要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步。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正确认识目前高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短板,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在教学中付诸尝试和实践,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职业领域的基层性;二是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三是职业能力的通用性;四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性;五是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来看,他们希望高职学生能实现学院培养与用工需要的无缝对接。他们主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程度、专业能力水平和关键素质四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择优录取。由此,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是符合并超越企业要求的,但用人单位对实习期或应届高职学生用工情况普遍反馈为:(1)学生技术实践和操作能力较弱;(2)交叉性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性不佳;(3)独立再学习能力不强;(4)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低下;(5)吃苦耐劳精神和诚信素质不够。面对学院培养与企业需要之间的“不完全”匹配,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不匹配背后的原因和当前培养方向的短板。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研究,未来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规格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1)专业知识的复合交叉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决策、认知、沟通、抗压、应变、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3)人格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学生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二、高职生源和学情分析

目前,高职的生源比较分散,基本呈现为普高、预科生和中职学生相结合的结构,这就使我们要针对不同生源采用既统一又分层的教学模式。1.预科、普高生的培养。这些学生较其他学生来讲,自身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素质较高,所以理论教学对他们来讲难度不大,综合素质培养相对容易些,而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和操作能力往往眼高手低,因此,学徒制的引入,订单班的培养,岗位技能证书考核是培养重点。2.中职生的培养。目前,这类学生是新加入高职学院的血液,他们中的多数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会部分职业实操技能,因此,首先对他们所学技能的规范和强化是第一步。其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学重点。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次考核标准,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

三、现代职业化理念下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1.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交叉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1)工具性知识的普及化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指适应职业岗位必需的前提性知识,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通识类基础性知识,如数学、语文、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既是求职谋生的文化基础,又是终身学习、转职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2)专业性理论知识的达标性学习。专业性理论知识在高职教育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精选适合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高职教育在理论教学上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理论课比例大于实践课比例”和“公共基础课比例高于专业课比例”等配比不合理模式。通过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三个模块进行培养,重新规划各课程比例,分层次实施各层次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职业实践能力。(3)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化培养。高职教育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应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充分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聘请企业双师型导师与专任骨干教师一起编制实操指导书和考核标准,并同步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4)关联性专业交叉知识的系统学习。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有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之分的,每门课程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交叉知识和关联知识。对于这些交叉知识点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为系统和有效,同时又是实践教学优化整合的切入点。2.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又具备各自的培养重心,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分阶段培养。(1)核心能力(第一层次)的打造。核心能力包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认知和沟通方面的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竞争价值。(2)相关能力(第二层次)的培养。如信息处理与加工能力、合作能力、敬业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巩固和强化核心能力,加强核心能力同能力联系的基础。(3)能力(第三层次)的建立。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发展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打造高技能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础。3.人格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1)基本素质的培养。独立、敬业、诚实等精神是一个人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创业立业、待人处世的基本素质,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中,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2)个体素质的提升。个体素质是一种隐性素质,它是人对事物、行动的选择和执行的原动力,影响个体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路径的选择。(3)核心素质的形成。核心素质的内涵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协作,核心素质是未来职业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四、教学改新与创新的具体实施———以汽服专业为例

1.汽服专业教育教学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以汽服专业为例,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每个学期能力培养重点分模块进行规划,即第1学期: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模块;第2至4学期:职业基础技能培养模块第5至6学期:职业岗位技能培养模块,见表1。职业通用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对汽车的基本认知等。通过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参观,4S店的实地走访,企业大讲堂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汽车行业,并形成对汽服专业对应职业的初步认识。职业基础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培养模块中,我们根据就业岗位,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岗位技能和对应模块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和分解,形成表2,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岗位与课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三项融合。2.决策、认知、沟通、抗压、应变、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1)核心能力(第一层次)的打造。对于核心能力的打造,我们除了通过如:职业商务礼仪、务沟通和谈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红酒品鉴、茶道、团队户外拓展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认知、沟通、管理、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还通过工学交替、订单班、企业导师制等方式,让学生能在一开始就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课程学习,并利用企业内训的标准、模式及考核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应变力和抗压力等综合素质。(2)相关能力(第二层次)的培养。我们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企业标准化流程演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信息处理与加工能力、合作能力等,更通过积极参与省市级或行职委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对学生进行重要职业能力的集训,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强化他们的核心能力。(3)能力(第三层次)的建立。自学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汽服专业主要通过专接本和职业资格考证的方式培养。我们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全面打造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3.人格素质的培养。高职人才培养既是职业人的培养,又是素质人的培养。独立、敬业、诚实等精神是一种隐性素质,对于这些素养的培养,汽服专业有专门的素质教育模块,教育内涵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协作。汽服专业搭建了汽服精英联盟,这个联盟是由汽服专业毕业3年—6年的,目前还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年薪超过10万的优秀毕业生组成的,他们既为在校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典范,又把优秀职业人养成的经验加以分享,更为他们提供了实习、就业的机会和资源。另外我们还通过职业大讲堂的定期活动强化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

五、新形势下对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发展的建议

1.建立“产学对接式”师资培养与提升机制。高职专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师资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产学对接式”师资培养与提升机制的建立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依托4S店品牌订单班的定期的师资培训,建立转训机制;以合作院校或平行院校交流为补充,建立教科研互通和合作机制;以校外实习合作企业为资源,建立技术支持和培训平台。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师资的课程开发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全面提升学院的教学内涵和社会影响力。2.充分利用公共实训基地资源,构建“政校企”合力共建新模式。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搭建的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平台,既解决了各职业院校重复建设实训室的弊端,同时又为企业和各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新型的、规范的、综合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工岗前培训的共享平台。在此平台上,企业与时俱进地部分添置所需的实训设备,并深度参与高职实践教学方面的研讨,将企业的职业化考核标准和用人需求融入教学培养计划中,从而更为务实和有效地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力资源;行业专家、企业有经验的师傅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公共平台进行充分交流,形成立体式优秀教学团队,为职业院校向企业输送高质量的高职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可以看到当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学院资源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凝聚成一股力量,成功一体化运作,高职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栗茂腾,付春华,李为,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化研究型教学、培养实学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13,16.

[2]伍建桥.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8):91-92.

[3]马海国,马文倩.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及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6):129-130.

[4]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5]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6]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7]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8]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高职专业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专业设里的原则和近年来的变革.论述了高职专业设里的现状:存在着就业市场严峻.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认证.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并指出专业设里将朝着规范、理性、科学的方向发展。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社会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商职专业设置的原则

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专业设置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研究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较之研究型、设计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在专业设置的原则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调整老专业。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些专业的设置不完全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而是根据技术领域来设置的;二是有些专业是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的。但即使是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也要考虑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的原则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应根据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由于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事实上,随着现代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内涵不断丰富、持续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二、近年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

总的情况是专业设置更加灵活、专业口径更宽。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将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3条指出“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1999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科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可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己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如安徽省,2002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大调整.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权,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自主调整专业方向,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及企业界专家参与专业设计此外在教学方式上.各高校可以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以及开办第二学位专业等多种形式,鼓励试行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选课制2003年又调整增设了371个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使省属高等学校普通本科专业达到l60余个。高职(专科专业达到600个左右(均含同名但属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

三、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

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高职专业设置方面提出要摆脱传统高等专科教育按本科学科模式设置专业的做法.强调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同时把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校.学校通过企业调查、市场分析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措施.努力使开办的专业面向市场但因缺少统一规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等原因,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部分院校专业的行业特色明显.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严峻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行业所办的专科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这些学院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其中有些专业还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有些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佳、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其中部分专业的招生情况从一开始就不很理想。2.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认证专业的设置缺乏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就业市场前景分析不充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市场需求预测缺乏足够的依据.这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专业的提出到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基本上是利用收集到的有限资料“闭门造车”.而很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新设专业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同时.因近年高校大量扩招.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再加上有的学院实行自主招生.专业招生又取消了文理科限制.因此生源对象较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有些学院的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照其他高校的教学计划设计的.较少考虑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专业教学计划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不得不在教学中频繁改动。

3.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数量上贪多.不顾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对象。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争办热门专业.专业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或规划不够科学严谨.专业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的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学院在申报专业时往往在文字材料上下功夫较多.却很少在办学条件方面做文章.申报的专业明显存在师资、实验实训设施、经费等教

关健词:专业设置变革社会发展规范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专业设里的原则和近年来的变革.论述了高职专业设里的现状:存在着就业市场严峻.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认证.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并指出专业设里将朝着规范、理性、科学的方向发展。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社会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商职专业设置的原则

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专业设置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研究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较之研究型、设计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在专业设置的原则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调整老专业。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些专业的设置不完全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而是根据技术领域来设置的;二是有些专业是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的。但即使是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也要考虑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的原则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应根据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由于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事实上,随着现代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内涵不断丰富、持续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二、近年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

总的情况是专业设置更加灵活、专业口径更宽。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将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3条指出“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1999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科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可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己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如安徽省,2002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大调整.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权,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自主调整专业方向,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及企业界专家参与专业设计此外在教学方式上.各高校可以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以及开办第二学位专业等多种形式,鼓励试行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选课制2003年又调整增设了371个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使省属高等学校普通本科专业达到l60余个。高职(专科专业达到600个左右(均含同名但属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

三、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

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高职专业设置方面提出要摆脱传统高等专科教育按本科学科模式设置专业的做法.强调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同时把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校.学校通过企业调查、市场分析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措施.努力使开办的专业面向市场但因缺少统一规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等原因,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部分院校专业的行业特色明显.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严峻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行业所办的专科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这些学院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其中有些专业还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有些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佳、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其中部分专业的招生情况从一开始就不很理想。2.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认证专业的设置缺乏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就业市场前景分析不充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市场需求预测缺乏足够的依据.这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专业的提出到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基本上是利用收集到的有限资料“闭门造车”.而很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新设专业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同时.因近年高校大量扩招.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再加上有的学院实行自主招生.专业招生又取消了文理科限制.因此生源对象较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有些学院的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照其他高校的教学计划设计的.较少考虑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专业教学计划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不得不在教学中频繁改动。

3.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数量上贪多.不顾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对象。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争办热门专业.专业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或规划不够科学严谨.专业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的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学院在申报专业时往往在文字材料上下功夫较多.却很少在办学条件方面做文章.申报的专业明显存在师资、实验实训设施、经费等教学条件方面的严重不足.甚至是“三无”专业。

4.专业设置的跨度较大.相关性差,不便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合理调配使用有些学院设置的专业既有服务于本行业的专业.又有面向其他行业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又有工科类专业。其中有些专业.特别是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因其跨度大,相关性差,不便于学院现有的有限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合理调配使用。因此,要尽可能在学院现已开设的专业类别内发展新的专业.并根据学院办学条件的改进和完善稳步地、有重点地发展其他专业类别的专业,以便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5.专业名称混乱.专业内涵不明确。由于专业设置权在学校.加之长期没有统一的高职专业设置目录.也出现了专业设置,别是专业名称在地方乃至全国意义上的混乱和专业内涵的不明确。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评审程序,使得专业名称不规范,概念不准确.有的甚至直接采用按学科分类的普通本科的专业名称.也有的采用社会上作为短期技术培训的培训项目名称。

四、专业设置的趋势

高职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了较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必将朝着更加规范、更加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由教育部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己于2004年10月印发.该指导性专业目录按职业门类(兼顾学科)分设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它是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的一项基本文件.是指导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和接受毕业生的重要参考根据以上分析。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设置将更加规范,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检查、评估等方式。依据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实际情况.核定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类范围和新增专业的数量。原则上.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也可依据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学校依法自主设置的专业.应报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如需增设《目录》外专业,应报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2.专业设置将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2003]6号)中指出:“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中。对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从2003年开始,对连续三年本、专科7月份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本地区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进一步指出:“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水平的专业,应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应予以撤消”在已经开始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已将录取新生报到率、学生双证书取得率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测评内容之一。

高职专业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专业设里的原则和近年来的变革.论述了高职专业设里的现状:存在着就业市场严峻.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认证.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并指出专业设里将朝着规范、理性、科学的方向发展。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社会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商职专业设置的原则

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专业设置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研究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较之研究型、设计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在专业设置的原则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调整老专业。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些专业的设置不完全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而是根据技术领域来设置的;二是有些专业是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的。但即使是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也要考虑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的原则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应根据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由于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事实上,随着现代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内涵不断丰富、持续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二、近年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

总的情况是专业设置更加灵活、专业口径更宽。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将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3条指出“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1999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科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可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己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如安徽省,2002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大调整.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权,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自主调整专业方向,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及企业界专家参与专业设计此外在教学方式上.各高校可以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以及开办第二学位专业等多种形式,鼓励试行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选课制2003年又调整增设了371个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使省属高等学校普通本科专业达到l60余个。高职(专科专业达到600个左右(均含同名但属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

三、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

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高职专业设置方面提出要摆脱传统高等专科教育按本科学科模式设置专业的做法.强调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同时把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校.学校通过企业调查、市场分析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措施.努力使开办的专业面向市场但因缺少统一规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等原因,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部分院校专业的行业特色明显.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严峻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行业所办的专科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这些学院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其中有些专业还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有些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佳、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其中部分专业的招生情况从一开始就不很理想。

2.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认证专业的设置缺乏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就业市场前景分析不充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市场需求预测缺乏足够的依据.这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专业的提出到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基本上是利用收集到的有限资料“闭门造车”.而很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新设专业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同时.因近年高校大量扩招.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再加上有的学院实行自主招生.专业招生又取消了文理科限制.因此生源对象较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有些学院的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照其他高校的教学计划设计的.较少考虑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专业教学计划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不得不在教学中频繁改动。

3.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数量上贪多.不顾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对象。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争办热门专业.专业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或规划不够科学严谨.专业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的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学院在申报专业时往往在文字材料上下功夫较多.却很少在办学条件方面做文章.申报的专业明显存在师资、实验实训设施、经费等教学条件方面的严重不足.甚至是“三无”专业。

4.专业设置的跨度较大.相关性差,不便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合理调配使用有些学院设置的专业既有服务于本行业的专业.又有面向其他行业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又有工科类专业。其中有些专业.特别是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因其跨度大,相关性差,不便于学院现有的有限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合理调配使用。因此,要尽可能在学院现已开设的专业类别内发展新的专业.并根据学院办学条件的改进和完善稳步地、有重点地发展其他专业类别的专业,以便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5.专业名称混乱.专业内涵不明确。由于专业设置权在学校.加之长期没有统一的高职专业设置目录.也出现了专业设置,别是专业名称在地方乃至全国意义上的混乱和专业内涵的不明确。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评审程序,使得专业名称不规范,概念不准确.有的甚至直接采用按学科分类的普通本科的专业名称.也有的采用社会上作为短期技术培训的培训项目名称。

四、专业设置的趋势

高职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了较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必将朝着更加规范、更加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由教育部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己于2004年10月印发.该指导性专业目录按职业门类(兼顾学科)分设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它是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的一项基本文件.是指导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和接受毕业生的重要参考根据以上分析。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设置将更加规范,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检查、评估等方式。依据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实际情况.核定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类范围和新增专业的数量。原则上.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也可依据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学校依法自主设置的专业.应报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如需增设《目录》外专业,应报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2.专业设置将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2003]6号)中指出:“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中。对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从2003年开始,对连续三年本、专科7月份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本地区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进一步指出:“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水平的专业,应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应予以撤消”在已经开始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已将录取新生报到率、学生双证书取得率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测评内容之一。

高职专业范文篇4

(1)职业技能竞赛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职业技能竞赛能有效检验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各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4)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做到校企融通。

2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进行重点学习,从而达到高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实际生产中精心选择适合的项目,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个项目都以实际应用为载体,完成每个项目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2.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迫切需要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产学结合,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2.4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必须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对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必须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3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达到的目标

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对与竞赛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对与竞赛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成绩纳入相关课程的成绩考核中;建立网络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网络竞赛练习平台。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2)完善选课制度,构建因材施教的运行机制。(3)开发校本教材,积淀课程改革的物化成果。(4)评选优秀课程,形成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5)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培训、交流。

4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进程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强化对学生建立在基本能力基础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与先进制造领域,体现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能力为中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企业标准,制定了课程标准,设计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为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拼搏精神与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立了国家/省级/学院三级竞赛体系。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包括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各种、各级竞赛项目,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竞赛等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重点支持以学院名义参加的由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竞赛项目。同时,结合每年一届的学院技能节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了深化“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办学特色,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有力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细化工作,特制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办法包括竞赛等级及认定、竞赛的申报立项、竞赛的组织、竞赛的管理、竞赛经费及管理、竞赛成果的归档、奖励办法等。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开展以赛促学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创新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江西省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中获一等奖14项,在江西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5项,指导教师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推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小结

高职专业范文篇5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能够构建比较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各行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得当,对培养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适应我国目前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企业人才

需求调研分析当结合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体系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特征,刘育锋把我国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分为5大岗位群6个层级:A.“旅游接待服务”岗位群:1级:旅游接待员;2级:旅游咨询员;3级:旅游咨询师;4级:接待主管;5级:接待经理;6级:企业高管。B.“导游服务”岗位群:1级:导游助理;2级:景点讲解员;3级:地陪、全陪;4级:领队、中级导游、导游主管;5级:高级导游、导游经理。6级:特级导游、企业高管。C.“旅行社计调”岗位群:1级:计调文员;2级:票务员、短线计调员;3级:长线计调员;4级:计调主管;5级:计调经理;6级:企业高管。D.“旅游营销”岗位群:1级:旅游营销文员;2级:旅游营销员;3级:旅游营销师、营销主管;4级:无;5级:高级旅游营销师、营销经理;6级:企业高管。E.“旅游策划”岗位群:1级:无;2级:旅游策划文员;3级:旅游策划员;4级:旅游策划师、策划主管;5级:高级旅游策划师、策划经理;6级:企业高管。在以上的分类中,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A、B岗位群,立足1级和2级岗位;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B、C、D、E岗位群,立足3级和4级岗位。未来的高职本科教育则应立足4~6级岗位。

三、旅游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2010年一项在北京、广西和重庆所进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高职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校相似根据我们收集的中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相似度,如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有不同,如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个别中职学校则定位是:“中高级专门人才”“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由此可看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混乱,导致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衔接不好,后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就针对性不强。

(二)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程重复中职学生升入高职之后,存在专业课学习轻松、但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这是因为中职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即与高职教育所要求的文化基础程度存在一定的脱节。根据我们对中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以及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中职基本都开设了。一些中高职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名称、课程结构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甚至中高职采用的教材也是同一版本,不少学生反映“感觉知识上没有增多,只是在高职又温习了一遍”。这跟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对人才需求是不符合的,不能满足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不同需求。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职在学生实习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理应体现出中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但实际并非如此。一些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极具优势,在师资、设备、实训管理、校企合作等,实力较强。但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得以较快发展,不少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还在不断形成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场地尚不到位,“双师型”教师不足,校企合作不强,实习实训课程、专业技能训练只是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一部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并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点,甚至有些还比不上中职院校,造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几点建议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建设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中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若能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中高职教师共同讨论商定,则能避免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重复等问题,使得中高职职业教育是一个互相衔接着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不仅是某一个中职学校或者高职学校的任务,它是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因此要从社会的需求以及中高职教育的特色出发,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及符合国家对中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从中职到高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职到高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在高职所传授的内容和中职应当是大有所别的。中职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初级操作技能,而高职则是不仅要懂得这些技能,更是要深化和延伸相关技能,不仅要懂得技能,更要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白技能背后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中高职同一个问题的学习,应当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也对高职教师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通过构建国家资格体系,实现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全面衔接职业是中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因此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中高职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分别获得符合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开设相互独立、逐步提升、避免重复浪费社会资源的课程,实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有序衔接。

五、总结

高职专业范文篇6

关键词:旅游酒店;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专业人才

我国旅游业因其综合性较强、开放程度较高、就业带动能力较强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全新增长点。酒店行业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标志性行业,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品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依据一项统计,到2018年,我国每增加8.3个就业岗位,其中就有1个就业机会在旅游酒店行业。当前我国旅游酒店行业存在每年200万人的缺口。目前的旅游酒店专业人才供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酒店业发展之实际需求,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更是非常稀缺,这就为我国高职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旅游酒店用人现状分析

依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未能进入旅游酒店行业工作,其原因往往是酒店行业的总体薪酬水平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刚刚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希望能够依靠自身学到的知识得到较高的收入,然而,因为旅游酒店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不仅工作的时间非常长,节假日休息机会很少,工作自由度相当低,而且工资待遇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旅游酒店难以留住毕业生。同时,旅游酒店在实际用人上也具有明显不足,虽然每年会通过人才招聘会招录一部分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但是往往没有对这部分新员工进行合理的岗位设计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这些新员工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时间一长,相当多的高职生会因为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足够的信心而想方设法跳槽,其中还有少数旅游酒店将新毕业高职生员工视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只看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员工的切身感受,导致这部分员工会会因为缺乏个人成就感和归宿感而选择离开,这也是我国旅游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

其一,是我国旅游酒店在用人数量上的实际需求。鉴于当前我国旅游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行业的用人需求连年持续增加。立足于对近年来的旅游酒店市场进行调研可以发现,如今酒店招聘变得十分困难,愿意从事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且旅游酒店在职员工的流失状况也非常严重。旅游酒店行业最为合理的人才流动率应保持在8%以下,然而,实际上我国旅游酒店的员工流动率高达24%,一些旅游酒店甚至达到45%以上。为切实解决用人数量上的不足,旅游酒店对于员工录用要求正在变得愈来愈低。面对这一现状,有相当数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和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其二,是我国旅游酒店在人才技能上的实际需求。在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后,旅游酒店业也变得愈加繁荣起来,不仅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服务能力上也得到了持续提升,这样一来就对从业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会议等部门的管理和实务操作等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接待宾客投诉能力等。依据旅游酒店业对于从业者素质能力上的要求,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出符合其实际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三、适应旅游酒店用人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务当地经济始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所具有的职业教育特性也决定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之所在。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性人才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类专业旨在培养旅游酒店专门人才,为了能够更好地契合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一定要在设置相关专业前就实施专题调研和市场预测。要全面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酒店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酒店理论知识、酒店实务操作、公关交际、外语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型管理者。笔者觉得,因为岗位的差异,对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分不同的层次实施分类培养。这样一来,才能依据其所学方向,有侧重点地将其分配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销售部或者人力资源部等不同职能部门从事其最为擅长的工作。

(二)积极创新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建设

在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当在课程体系中做到学习者职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提高的并重。要在课程体系之中融入服务礼仪、形体、形象设计以及急救等方面的内容。要积极指导本专业高职生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旅游酒店行业的特点以及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安排上,要平衡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数量,尤其是实训课一定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让高职生们在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能在实践上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学生们在第一学年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学、管理学、酒店管理、旅游政策法规、酒店英语以及形体训练等;到了第二学年,学生们作为旅游酒店实习生,主要是在实训企业的客房、前厅、餐饮等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心理学、电子商务、服务礼仪、酒店客房前厅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食品营养学等,要求学习者们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进行密切结合;到了第三学年,高职生们已经成为旅游酒店业的熟练员工,一般岗位是旅游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下一步的企业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创新办学方式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

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高职院校和旅游酒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双方之间全面的产学研合作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形成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新型办学方式,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当对对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分别整合自身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校企合作元素则应当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转体系。高职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把酒店日常管理中用到的服务案例、本行业领先的设施设备、酒店服务真实场景等资源和本专业的师资资源、教学资源等优势凸显出来,从而促使校企合作得到不断升华,进而实现从量到质之转变。其一,是校企之间应当共同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企业方要选出最为适合高职生们实训的场所供学生们进行实训,全力实施好顶岗实习工作,并健全顶岗实习的各项具体制度。校企之间应当一起协商与制定出顶岗实习的具体方案,明确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流程以及步骤,创建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有效保障顶岗实训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在顶岗实训过程中,要按照酒店为主、高职院校为辅的方式来开展,明确彼此的分工。要以旅游酒店为主体对学生们开展全面的岗前培训、实训管理等。在实训结合之后,校企双方应当一起对学生们的顶岗实训情况实施严格考核。在分数配比上,应当以高职专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为主,并配以旅游酒店兼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从而形成高职生实习考核的最终成绩。其二,是校企之间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在实训教学场地、实训教育设备等相关方面一起投入资金加以建设。校企共建双方应当确定各自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分配,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教学实训基地要落实项目负责制,一起建立基地管理机构,保障基地能够合理地运转。要按照基地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情况,共同拟订出《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由双方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共同形成实训教育教学方案,并做到严格实施。其三,是校企工作人员要通过彼此兼职建立起合理的运行体系。校企之间要制定出《合作企业兼职实训教师管理制度》,选聘旅游酒店中的高层管理人士兼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院系负责人,聘任旅游酒店一线业务骨干兼任实训教师。要不断健全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方式,确定企业兼职教师应得的兼职报酬。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出台《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师赴企业学习管理制度》,明确本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研修的时限,并且和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出高职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并传授给学生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用人需求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各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适应于新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制订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创新旅游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以求更好地满足旅游酒店业对于高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作者:陈春菊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智军,杜安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实施路径探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91-94.

[2]李成.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23-27.

[3]张娟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J].空运商务,2013,(5):57-61.

高职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三教”改革;创新能力

一、背景与问题

当下,相较于新技术发展的速度,职业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显得行动迟缓、发展滞后。(一)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理念,没有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真正放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现代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职场技能和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职业素养。而在工业化社会大规模生产模式影响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统一化、标准化的特点。学生在学校的特定场所里学习,专业教学标准全国统一制订,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质量评价体系单一,这些现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市场对高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要求,也与信息化社会所具有的在线、移动学习空间的发展趋势不吻合。以当下职业岗位技术标准与工作规程进行课程设置,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流水线式的教学进程,“标准答案”为导向的“产品化”质量标准,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高职院校缺乏具备创新素养的教师团队创新社会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的能力,拥有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创新素养与多元角色。而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不擅长创新,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跟不上学生的现有的创新水平,形成教师与学生在创新思维、创新需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供求不对称,加上自身创新素养的缺失,导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效能低下。面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将提升创新素养纳入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实际承担的是“讲师”角色,一味地要求学生适应自己,没有践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三)高职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发展不同步近几年,职业院校的新进师资几乎全部来自研究型高校,虽然他们的学习能力强,理论功底深,但是自身专业实践几乎为零,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更欠缺的是不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只能黑板上开机器、PPT上讲工艺,更无法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学校不能很好地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毕业后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以及未来工作岗位所呈现的“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新要求。同时,这一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让全国高职院校开始思考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一些传统的“一技之长”订单式的人才标准将被“一专多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新标准所替代。

二、趋势和要求

《职教二十条》的颁布,加快了职业院校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改革步伐。学校的育人载体将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的校园延展到与社会组织机构结成合作共同体;由单一的校内固定物理场所拓展到校外自然环境、云端教学共享平台,并向师生共同学习中心演进。在这个阶段中,专业教师的创新能力要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构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上均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直接影响着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与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科学、系统地规划设计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加强具备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类型教育教师结构问题。构建“三跨”专业教学团队,即跨校级、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教师团队,组成类型教育的“混编”创新教学团队。2.加大教学内容的开发,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形成活页讲义教材,确保教育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和创新。现有纸质教材,在体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存在局限,应开发电子、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推进碎片化学习、结构化引导创新思维新模式。3.加快创新思维与技能在教学中应用的进程,推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素养不高的短板使得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显得捉襟见肘,落后的创新实训硬件条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践与做法

新时代,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推行“三教”改革。如何培养专业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打造适合学生需求的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一)组建跨校跨专业的教师团队,大力培养“智能教师”打破传统人事制度的束缚,积极与知名企业和高水平职业院校进行联合,引入具备深厚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或大师,构建创新教师团队,依托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对校内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培养具备创新素养的专业教师。积极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中,实现师生同堂“做中学”;为学生和教师引入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扩大学生与教师对专业技术技能的认知面,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团队中的教师由单一的教学职能向创新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展,从原来组织与管理教学的职能,转变为项目经理、研发人员、产品用户等多重角色,重新构建基于技术技能积累的新型教学课堂。同时,在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培育了一批懂得市场、企业需求的专业教师,他们能够把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既服务企业又服务教学的综合效益。(二)依据专业技术特点,打造“智慧教材”机电类专业传统的纸质教材,因为其不便携带、时效性不强、存在单一、可视性差、容量小等问题,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和不能满足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应积极与省内大型企业共同探索,采用信息技术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范用可视、动态、形象的手段编成教学案例,形成多功能的活页式云教材;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专业技术发展进行整合与创新,以智慧+专业、智慧+课程来提升和扩充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广度,在教学中用智慧教材与传统教材两种资源共存互补的新形态,为学生和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三)借鉴德国“双元制”,创新“智能教法”引入部级创新团队成员,引入他们在德国学习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由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智能教法。每节课形成以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解决方案或技术技能,教师作为教练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教练,指引与陪伴学生完成内含创新能力的项目,师生共堂,共同探索,共同完成创新作品。例如,智慧鱼缸项目,学生从项目设计、材料选择、鱼缸制作、程序编写、质量保障和产品使用保养培训等方面,按照企业工作全流程开展,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引导学习相关知识,培育正确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际项目制作中来获得知识或技能的提升,从而形成灵活有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同堂团队教学的模式。

综上,“三教”改革将加快以创新为特征的“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教师创新能力”的作用愈加显现。在师生共同创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将逐步由“师生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替代,私人定制课程、非正式学习与个性化自调式学习模式,将成为一种新路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将由“传话筒”向“赋能手”的方向转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廖晓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传统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9(1):44-46.

[2]郭杨,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高职研究,2008(1):15-21.

[3]崔联合,彭桂枝.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12(2):12-15.

高职专业范文篇8

论文摘要:产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推行专业实体化是产学合作教育形式的具体体现,因此,结合专业实体化的实践,分析专业实体化的必要性、原则与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零适应”,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产学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推行专业实体化是产学合作教育形式的重要体现,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

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高职院校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根据本专业人才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把本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验室、实训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企业、公司等专业实体,成为具备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即将专业办成教学实体、经济实体和管理实体,实行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在专业实体中,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系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实体基地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师生共同承担实体的生产经营服务任务。师生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人员,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学生从事生产、经营与服务,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此达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实行专业实体化的必要性

有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只有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与提炼才能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将专业办成实体后,这些专业实体必然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承担生产经营任务,履行法人职责,从而将本专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要求与素质要求及时提供给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制定与调整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并据此为调整专业教学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有利于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实体在实际运行中提供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等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并及时、科学地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整合;在理论教学上,实体运作的过程和阶段成果案例即为教学内容,可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上,实体可为学生岗位实践提供场地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业务工作,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工程实践与服务中去,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在师资培养上,由于教师就是实体的员工,具有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在实体的业务发展中,可以为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训手段建设上,为满足实体生产经营服务的需要,必然要配置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与设施,客观上也可加强学生实训手段建设。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中可以看到,90%以上的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提出了“具备工作经验”的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具备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就业率明显高一些,这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求职的重大障碍。实行专业实体化后,学生在专业实体中进行学习和实训,可以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是实体中的员工,在真刀实枪的业务发展中,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居于重要位置,可以获得在企业和公司等法人实体的工作经历,毕业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专业实体化的原则

人才培养第一,兼顾效益选择适合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专业办成实体,首先,其目的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实体的经营服务活动,为教学和产学结合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广大教师、学生在真刀实枪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实践锻炼和提高;要利用实体的经济活动,为教学提供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依据。其次,既然是经济活动实体,必然要按经济实体进行运作,追求赢利,这是一切经济实体的共性,但赢利行为要为人才培养服务。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专业实体化应根据学院的主体专业基本情况因地制宜,有选择、有目的地稳步推进。第一,实施实体化的专业必须适合从事经济活动,专业教学内容与实体中的生产、经营、服务性内容应有较多的一致性;第二,实体必须具有基本稳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市场,且能基本赢利;第三,专业实体化要有足够的硬件条件支持,如应有合格的专业实体负责人,有配套的实体设备、场地和数量足够的“双师型”教师;第四,在专业实体化进程中涉及固定资产的投入与工商登记注册等内容,要求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考虑,专业实体化不能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或为了实体化而实体化。

科学预测,准确定位专业实体化必须结合学校主体专业的优势,对专业实体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对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业实施实体化,保证实体对教学支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专业实体的定位应能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实体化的运作中,应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有关评价制度及配套措施,通过指导、协调、评估等手段,引导实体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关系,鼓励与支持实体尽可能以赢利“反哺”教学。

专业实体化的实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公路与桥梁专业、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是我院的主体专业,也是湖南省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进一步探索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培训,我院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将上述三个专业所在系的教学职能加以扩充,建立集教育、教学、科研、开发、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实体,先后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立了“湖南新中皇交院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皇汽车公司)”,在公路与桥梁专业建立了“湖南顺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通公司)”,在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湖南众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智公司)”。三个专业实体建立后,在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促进专业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实训教学手段得到了明显加强按照汽车专业维修省级一类企业建立的中皇汽车公司,是全国汽车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拥有汽车功率、安全、舒适性能检测仪、NHD-6101型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MT3500发动机分析仪、日本四气体分析仪、美国“战神”四轮定位仪等省内最先进的检测与维修设备,其先进的设施吸引了众多企业,中皇汽车公司先后成为长沙市政府公务车定点维修单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湖南分公司事故车辆维修推荐厂、猎豹(三菱)汽车长沙特约维修站。顺通公司拥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和先进的土工、沥青材料、水泥砼等化学分析与物理试验设备,能够满足各类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试验和测试的需要。众智公司是公路工程造价服务机构,拥有编制审核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审计报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报告、提供工程造价监控及工程索赔业务服务、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及工程设计咨询所需要的服务设施和设备。三个专业实体具有完备的设备、设施、场地,既满足了企业经营、服务、对外承接业务的需要,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场所和场地。

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三个专业实体化的实施,给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更多的实习机会。中皇汽车公司日常在线维修的各类车辆有10余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可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到公司承接和参与各类事故车辆维修、车辆保养、车辆损失估价与汽车保险实务训练。公路与桥梁专业的学生可直接到顺通公司的实体工地进行测量、放线、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学生先后参加了107国道加辅工程,湖南长永、新田、沅陵和广东连山公路工程,澧水大桥危桥改造工程,湘耒高速公路第九标段等工程的监理、勘测工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湖南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工程标底编制、长沙市妇幼保健中心工程标底编制、湖南中兴健康城工程1/500地形图勘测与湖南白鹭湖工程1/500地形图勘测等工程。通过在公司实体的现场教学,许多较抽象的、在课堂上需花费较多时间才能讲清的专业理论问题,经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后,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在实体的实习与训练,学生熟悉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我院十分注意了解与收集实体运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科学地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把有关知识综合成专业技术知识体系,如公路与桥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所有课程均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和专业制图三门课程加以覆盖,这种以实践定向的课程设置,精减了课程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教学的不协调性和学习的盲目性,可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获得必需的知识;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结合实体的运作,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先后完成了交通部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全风化的花岗岩路基动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省交通厅交通规划课题《流化剂作用机理及流态混凝土的应用》等6项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中皇汽车公司主动与企业合作,研究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技术问题,主持研究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自调式配气机构”获得了国家专利,主持的“DGQ吊管机应力测试研究”得到了企业重奖。

我院的专业教学改革在省级试点专业教学改革中期检查中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我院的学生在实体的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与岗位要求的“零适应”,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王林.论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坛,2004,(11).

[2]楼一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王林.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4]孙中范.关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高职专业范文篇9

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无疑地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必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工艺、产品的智能成分少和技术含量低,高技术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急需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意义重大。

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

由于高职专业开设的科目多,不同的科目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分配时,应注意该科目的特点,灵活实际地分配好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英文函电、计算机操作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理论知识较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根据调查和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应3∶2至7∶3之间比较适宜。实践的比例过少,学生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实践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指导学生实践。再如:政治常识、地理、语文、基础英语、美术史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应根据其特点,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实践和理论的比例按1∶1或2∶3进行为宜。

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就业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大潮中,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必须能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社会承认。

2.完善实践教学,传授就业技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如英文函电,要先组织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询盘入手,到还盘、定单、包装、运输、付款、保险、索赔等,一一动手操作制单、发送、协商、讨价还价,使每个环节真实再现。在实践训练中,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每个环节完成的艰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懂得各种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至于“纸上谈兵”。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Internet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知识讲座、口语、听力、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系列化。要紧密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进度和特点,及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内容上,要讲究健康,积极向上。

2.活动制度化。要为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制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的达到活动的目的。

3.程序规范化。为确保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在搞活动前,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纳入计划,使第二课堂活动按计划、按秩序进行。

4.活动群众化。要做好宜传和引导工作,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开发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

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语音室、实验室等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校外实习基地以就近、实际为原则,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开发一批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或公司。如商英专业可开发旅游局、旅行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为实习基地;服装专业可开发服装厂、缝纫部、干洗店等为实习基地;计算机专业可开发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维修部等,与这些企业,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签定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每年按计划、按比例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给企业和公司带来了效益,节约了资金,而且学生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层次性。在具体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时,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编制时间性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例如,学制五年的商英专业,第一、二学年应重点培养英语人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打好英语技能的基本功。具体体现在学生英语词汇的不断增加,语法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听力、会话水平不断提高。第三、四学年应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英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体体现在商英方面的词汇补充,理解能力不断加强,动手能力不断提高。第五学年,掌握专业知识后,能独立地进行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际工作的操作。为准备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整体性。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专业体系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了将实践教学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局部性变为整体性,可安排学生到实习工场、旅游景点、外贸公司、外资企业、网络公司等进行就业实习,通过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高职专业范文篇10

[关键词]重庆市;高职院校;产业经济发展;专业布局;现状及思考

1产业经济发展下高职专业布局的特点和依据

1.1特点。专业覆盖率高而且门类齐全。随着近几年来中央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之后,各省市的高职专业布局呈现出多样化且覆盖率高的特点。无论是《目录》中的一些重点专业,还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些新型专业,都开始在院校中发展萌芽,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属阵地。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一级专业大类覆盖率为95%,并且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专业的门类更加细化和齐全。形成的集群式发展结构。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布局不仅存在门类众多的特点,而且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针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职院校甚至将相关专业联合起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业发展集群,以文化教育类、电子信息类以及财经类专业为重点,不仅形成了多样化的集群式专业发展结构,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集中性,有效提节约了教育资源,为专业化对口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1.2依据。从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的方式来讲,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战略性布局,即依照当先教育发展的相关趋势,结合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和主动性,扶持一些高新技术类的专业;二类是适应性布局,即面对当前一些受挤压的产业类型,集中相关人才的培养,以恢复产业和振兴经济为中心进行整体性布局。同样地,也可以将这两种布局方式归纳为专业布局的依据,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首先从理论依据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化课程,一般是为了满足社会职业的发展需求,如当下很火的家政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这些专业一般时效性强而且对学生的适应性要求也相对较高。但同样地也认为这些专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功利性特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陶冶学生的心灵,而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因此从理论的层面上要求学生将学习的内容迁移到生活实践当中,强化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性的理论结构,也正好印证了19世纪中叶叶斯宾塞所提出的“什么知识是有价值的”这一经典理论,也就是专业布局要突出其价值和效用,最好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趋势结构。其次从现实依据的角度来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在信息化产业需求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产业经济发展模式都需要新型的、专业的人才。如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没有时间做家务,因此需要家政专业人员为其工作;电商平台的迅速拓展对电子商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种能够满足经济现实向需求发展的专业布局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资源的集中分类,继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战略性保障。

2重庆市高职专业布局现状

2.1报考人数偏重明显。根据先关数据显示,重庆市高职院校近几年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专业之间人数比例的差值却在不断扩大,其中,制造、土建、电子信息以及财经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最多,占比也最大。而在整个重庆市,开设以上四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就多达30所左右,占整体数量的70%以上,远远超过了以往形势一篇大好的医护和教育专业。而就以上专业开设的数量来讲,均占比也相对较高,制造类和电子信息类约为40%,土建类和财经类超过50%,主修这四类专业的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占整个重庆市在校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课件专业之火爆。2.2第二产业类专业占比大。重庆市开设第二产业类专业的数量将近400所,基本达到了总数的一半,在校学生更是空前占到了整个高职学生群体的60%。其中,布点数量超过100的专业有三个,财经类、制造业类以及土建类。虽然近几年来,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建设过程中产业布局的领头羊,但是由于消耗快且成本也相对较高,在教育重视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表现在整个第三产业专业的布点数中,只有电子信息类专业超过了100。而第一产业类专业的设置更是被挤占得几乎没有市场空间,布局范围也相对较为狭窄。

3在产业经济发展下重庆市高职专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布局存在两极化问题。重庆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协调,再加上“十二五”规划期间整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受经济政策的影响,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三产业发展资本迅速积累,很快实现了均衡发展。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模式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几次三番的改革中,不仅没有促进专业数量的均衡发展,反而使专业数量差距日益拉大,使得部分专业学生数量过剩,不仅不利于后续的就业发展,而且在经济形势日益变化的情况下也难以保障人才的培养效率。这些专业不尽合理具体体现在部分专业的设置过于集中,布点数在三个以上的专业就将近300个,占比多达80%;而布点数在10个以上的专业只有不到20个,占比还不到5%,数量差异明显。分布不尽合理。3.2缺乏整体规划。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提议完善,重庆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大扶持原有支柱产业之外,还以打造老字号品牌为目标,以发展智能化和集群化的产业模式为有效路径,率先培育了生物制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贯彻落实绿色科技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需要与这些新型产业布局相互靠拢,以培养专业化和针对性人才。但是,院校在实际的布局当中,依然因循守旧,虽然也适当增加了部分以新型展业类型为主的专业,但是以土木类专专业为首的、本身数量就极高的专业依然在扩大招生,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趋于大众化,盲目性强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样一来,不仅导致各专业同质化严重,且还难以凸显出专业特色,无法用人才培养机制来带动产业发展,毕业后放弃本专业转行的学生也大有人在,不利于促进重庆市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3.3专业特色设置不明显。虽然重庆市的产业经济发展不断繁荣和进步,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本身受规模、教师队伍以及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在专业开设以及课程优化方面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办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办学定位的阐释,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专业改革和调整方面也缺乏积极性,往往是跟在教育局或其他院校的后面邯郸学步。例如,部分院校在专业改革方面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即仅更改专业名称,不更新原有的课程内容,在新型产业专业结构布局方面更是没有进行任何的努力和更新。这类院校虽然每年依然在扩招,但是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很难与社会相适应,学生们学得的技术也相对落后,特色不鲜明的同时,很容易被淘汰出去,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整个高职系统的更新和进步。

4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重庆市高职专业布局的路径分析

4.1完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建设和人才需求的理论研究。想要更有效地实施高职专业布局优化战略,就需要切实分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建设和人才需求的理论研究。具体来讲首先,各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对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进行明确细致的检验和考察,引入大数据系统对各专业学生就业发展前景进行明确的分析和测定,从而准确地把握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现状,以调整并优化专业布局。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效理顺各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即人才需求基数、同类型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其他地区相关专业设置情况等,保障各专业设置的特色性和针对性,从而为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优化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4.2优化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产业优化发展为前提,想要更进一步强化高职专业布局的优势,就需要促进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更加强调学生的企业参与度,使其各类素质的发展都能够紧贴职业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完善个人素质建设。基于此,重庆市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分类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注重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布局模式,及时地更新专业课程、拟定以知识拓展、职业完善以及夯实基础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除了这些外在能力的强化之外,还需要从内在的角度来完善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意识以及人文关怀精神,进而优化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针对重点的核心岗位,院校还需要打造专属的特色化重点课程,积极引进企业的经典项目让学生也能参与到具体的实训当中。通过启动校企合作的“商务-教育”发展模式,让学生能够更提前地参与到企业的谋划和发展当中,进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4.3促进宏观调整和专业指导之间的有效联合。虽然近几年来,重庆市对高职院校专业布局方面的领导和部署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经济方面所开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并不适应教育专业设定领域,因此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的情况。基于此,当地相关部门需要设身处地地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调整的有效策略,在理清当前各院校专业基本布局的情况下,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会的方式来夯实专业建设基础,使专业的设置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产业经济布局方略,防止专业布局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4.4加速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有效联动。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化布局,不能简单地归纳到教育领域改革当中,而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基于此,相关单位可以适当联合当地的企业或其他一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专业布局的优化工作当中。例如,院校通过邀请一些教职专家、行业经营和企业高管等人员,莅临院校为学生授课。或者各专业教师通过参观企业发展现状,对当前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调整,以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而且通过建立各渠道线上互动机制,学生们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前重庆市的经济产业发展布局,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更深入的规划,明确目标的同时,完善自身素质。

5结语

在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重庆市各高职院校想要完善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就需要理清当前院校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完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建设和人才需求的理论研究;优化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促进宏观调整和专业指导之间的有效联合;加速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联动,提升专业布局效率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静,蒋丽华.产教融合趋势下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对接支柱产业优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