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1:03: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职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课程

高职课程评价形式

由于高职课程评价对高职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对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努力探索能够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社会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对课程评价内涵的理解

教育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因此,从课程评价的对象上看,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评价。课程设计评价是指对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和价值取向作出评判。教育课程设计包括:专业设置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因而,课程设计评价也应从上述方面展开。对高职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可以了解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目标、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以及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可以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找出结症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课程实施评价是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依照一定规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过程合理性作出描述和判断。高职教育课程实施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必须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一致。因此,对高职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有利于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课程结果评价是课程实施评价过程的延伸。根据对评价对象的划分,如果说课程实施评价是针对教师或者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课程结果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开展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当然,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性。应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当前,企业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衡量标准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上岗后就能操作并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力,只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因此,认同了这一观点,在评价学生时就会重视评价的情境性,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有效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还告诉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必须从多元的角度进行,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此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反思中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管理”学习。

高职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将课程评价的重心落在学生身上,不能因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尽可能地减少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负效应”。同时,在课程评价的技术层面,要采用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方式和方法,要从注重学生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评价,从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的单一评价转向注重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综合评价。

以改进和提高为目的课程评价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评价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因此,对于高职课程进行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首先要有反思意识,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其次,要重视过程评价,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和技术,使评价者能够亲身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修正的全过程中。尤其是在高职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都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即非预期效应。所以,必须加以关注。

查看全文

试论高职课程开发

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

考察世界高职教育,学习国内有关学校改革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经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类同,没有消除学科本位影响,不敢割裂原学科,岗位技术技能训练尚未形成独立课程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高职课程开发及其结构改革的初步尝试。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模式

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十分具体明确且无可替代,它“着重于人才之养成,强调教育的产出,因而一般均以目标模式为其发展之参考模式”?①。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几种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确立教学内容,协调模块间关系,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课程体系。结合我国现实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条件和环境,吸收和融汇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我们构思了一种简明模式,并在高职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式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我们把课程开发过程归纳成四步:第一步职业分析,第二步目标分解,第三步构建课程,第四步课程评鉴。这四个工作流程。

职业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是通过高职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需求调查,掌握高职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实际上这也是课程目标的选择。进行职业分析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切忌仅仅靠学校领导、教师脱离实际的主观判断分析。

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形成相应智能结构的教学分析,实现由社会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目标的分解,产生了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这是构建课程的基础。进行目标分解要实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对职业岗位专项能力及其发展趋势非常熟悉的优势,又发挥教师对教学领域的专长。

查看全文

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析

一、影响中、高职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生源多元化

目前高职选拔学生的基本模式是以学制结构衔接和入学考试衔接为主。从理论上讲,中高职的学制结构衔接的“3+2”和五年一贯制模式覆盖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教育阶段,通过整体设计及统筹安排,可以解决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提高教育效益。但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没有选拔和淘汰机制,学生直接进入高职学习后,学习动力不足,留退比例高。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首选普通中学,因此,高职学生的数量、质量均不甚理想。近年来,浙江省允许部分高职院校组织3+X(语、数、外+专业)考试,高考前单独录取。这种独立结构模式,使高职院校中的示范性专业获益,有比较好的生源。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招生情况为例。

(二)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

目前的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脱节,反映出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不同原则。[1]中职教育强调技能,不注重文化基础课,高职教育按照高等教育要求,文化基础课要求较高,因此中职升为高职的学生文化基课方面均有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中高职教材往往采用一部分高教和中专的专业课教材。[1]中职教育有较明确的职业定向,中职毕业生一般只能按专业对口的要求报考高职。目前中、高职间沟通不充分,不可避免地产生专业理论课重复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专业课程基础狭窄,专业课程分散、独立,相互关联度小

查看全文

高职英语GSDIE课程模式与实践

[摘要]高职英语课程不仅是传递语言知识技能的载体,更是传递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载体。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性地提出适用我国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模式设计框架“GSDIE”模式并加以实践。

[关键词]高职英语;“GSDIE”;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规范、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等的载体。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不可避免地接触外来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注重意识形态教育,不关注价值观塑造问题,没有意识到潜在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将语言教育与育人割裂开,就无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及其教学研究综述

课程思政教育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国内外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对其进行过相关探讨和研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991)认为,“所谓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心智交流互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1]”1987年,德国教育管理部门将关键能力培养纳入德国职业培训体系,规范了职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而是将关键能力的养成与专业课程相融合,通过专业课程的教授来熏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外语教学研究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目前国内学界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实践研究中。这一教学研究又分为三个方向:量化研究、质化研究以及非材料性混合研究(高一虹等,1999)[2]。质化研究主要针对个案的研究以及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行为研究,例如,当今比较热门的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陈李艾伦2015)[3]、关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董小红2007)[4]或者介绍教学技巧(魏芳2009)[5]等。

二、“GSDIE”教学模式的提出

查看全文

高职课程改革剖析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摘要: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文章就有关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大部分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放大型”的束缚,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高职的课程改革是指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不但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而且要包括素质教育体系,使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1.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弊端

1.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协调性

查看全文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探究

1整合就业指导课程和相关人文素质课程,实施全方位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诸如英语、数学、两课、应用文写作等,这些课程都围绕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开设,但是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可以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各门课程相辅相成,如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与求职简历相结合、社交礼仪可以与求职面试相结合,以学生诚信、合作、责任、敬业等职业人文知识为基础,加强整合,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引入企业文化,促进人文教育面向社会。

高职院校具有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所不同的特点,即职业性、技能性和应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应当融入其特有的职业特点。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中不乏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基于人文素质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学生将很快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养成企业所需的严谨、规范、责任特点,而不是“过关即可”与“六十分万岁”。所以,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和借鉴企业文化,能缩小高职生人文素质与企业文化要求上的距离,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对接的“零距离”。

3完善就业体验制度,搭建学生就业元认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面向实践。

就业体验制度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劳动生活体验,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在企业体验的时候加强职业认知,形成职业人文价值观,进而了解就业出路。它与高职学生的实习是不同的理念。实习注重的更多是职业技能的熟练和掌握,而就业体验更多的是职业素质的体验。就业指导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与优秀企业合作,通过短暂的就业体验,与多种企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企业的人文内涵,实现就业指导从课堂走向市场。

查看全文

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思索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而且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学生能力的培养仅仅限于面上,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其就业质量。高职院校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对高职教育课程及其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改革,通过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高职课程教学的模式,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特别是对于教育、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广西,更需要探索一种符合区域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中发挥主导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准则设计相应的教学环境、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在行动中形成职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思路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培养目标,立足职业岗位要求,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和完成项目的一般过程实施教学与考核,把现实职业岗位的技术、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一线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以若干个项目组成课程的教学主线,将若干课程模块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项目化改造要从科目课程入手,通过课程的建设与改造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便于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全面展开,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能力。这对于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查看全文

高职金融学课程资源研究

多数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均有一门核心课程《金融学》,部分学校为之建设了多种教学资源,但是成本较高,利用率较低,且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之间资源共享渠道不畅、共享意识淡薄、共享机制不完善使得资源得不到推广和充分利用。若高职院校之间联手合作,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既发挥各校金融学教师的特长,又能分享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可谓事半功倍。

一、当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弊端

1.建设成本较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金融学》课程资源往往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开发该资源的单位成本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团队成员形成的合力,没有较多的受众。碎片化的资源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也难以降低资源的制作成本。2.利用效率较低很多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仅应用在授课的班级,而没有在全校和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使用。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且各具特色的资源菜单,如果没有风格各异的创作教师队伍,就难以吸引学生持续性学习,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学习该资源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越有利于形成有价值的修改意见。3.重复建设较多不同高职院校及其教研室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作用以合理分配资源。这样,不同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长期规划,各自就《金融学》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题进行立项、建设资源,这就难免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教科研资源。重复建设较多,就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去争创特色,也就没有多样化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4.特色与创新较少有些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建设了一些《金融学》课程资源,但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或科研部门的任务,而没有持续的动力机制,这些资源往往缺乏鲜明特色,缺乏新颖性。比如有的微课仅仅是微小而已,没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呈现方式上开拓创新;有的精品课程虽然电子版内容齐全,但多是教材搬家,没有结合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而展开教学。整体上,传统资源较多,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没有优势教师资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在学校对当前的评价标准中新颖性所占的权重很低。

二、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目标

1.种类多样为了满足多所高职院校师生教与学的需要,金融学课程资源应当种类多样,既要有理论的系统精讲,也要有金融实训的方法展示;既有内容丰富深入的专题性系列讲座,也有短小精悍且别致的微课。有的资源适合在教室中展示、学习、讨论或训练,有的适合线上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元化菜单,方便学生各取所需,也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的深度。2.特色鲜明金融学课程资源要结合教师特长,结合专题特点,结合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结合移动学习方式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特色可以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手段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使用,才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相反,没有特色的资源将难以被学生青睐,难以产生社会效益。3.兼顾理论与实践金融学既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也对应了一系列金融技能,这就要求课程资源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要有理论的知识串讲、案例汇编等,也要有金融实训的多个模块。比如,关于证券投资,除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视频外,还应有仿真模拟买卖及竞赛活动的相关指引以满足提升投资技能的需要。正如国外AnneKhaled,JudithGulikers,HarmBiemans等(2014)研究认为,仿真模拟训练要关注真实性和学生的选择权以促进职业特色课程的创新。当学生选择了、参与了实训活动,他的相关技能必然渐趋熟练,对其发展兴趣和未来就业大有帮助。4.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为了适应时展,金融学资源建设应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混合式学习是各主体将学习的方法、策略、平台、环境、媒介和传递方式进行适当的组合,包括正规与非正规、自主与协作、线上与线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泛在学习及其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将这些方式灵活组合,将大大促进学生学习金融学的个性化、弹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他们更新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技能的持续性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共建金融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习方式、平台与环境的差异化特征,以实现顺利共享、快捷共享。

三、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策略

查看全文

高职POP课程教学

一、开设手绘POP字体课程的重要性

(一)市场需求量大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课程的开设是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的。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到无论是大型超市、百货商场,还是一些服务性行业,都愿意选择一种方便、快捷、灵活、经济的促销方式,而手绘POP广告则因其有速度快、变化快、效果明显的特性,具有其他促销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了商家们首选的促销形式。POP广告如今已成为商业竞争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POP广告的优势为他们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也决定了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各企业、广告公司、超市都非常需要手绘POP的专业人才,市场对手绘POP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开设合适的、为之所需的专业和课程,这样才能体现出职业院校灵活的办学模式,也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高技能实用性人才。

(二)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特点

POP字体是在黑体字基础上的变体字,通过一段时间的字体训练后,对书写技巧的掌握就比较容易。而职业院校一贯强调技能训练,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加大练习力度,找到POP字体的书写和设计规律,就能成功的绘写POP海报,想在企业、商场的宣传部门找到一份工作也是很容易的。从教学实践来看,80%~90%的学生从一开始接触POP海报,就会被它的插画和文字所吸引,能主动去练习,作业质量也较高,兴趣很浓厚。

二、POP字体的市场现状与教学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高职信息类课程平台探讨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Arduino平台课程智能交互设计中“汽车倒车雷达系统设计”项目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将教学资源、云平台、信息化手段等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支持下的高效互动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交互设计;汽车倒车雷达系统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并成为教学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基础。智能交互设计是笔者所在学校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Arduino单片机、传感器、执行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满足新时代需要的“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复合型人才。

1教学分析

1.1学情分析

智能交互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信息工程系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C语言设计和安卓基础技能等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编程思维、模块化思维和图形化设计基础。学习本项目之前,学生已经接触Arduino单片机、液晶显示器、告警器等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使用创新设计方法、Mixly编程软件、蓝墨云平台、小组合作探究法、软硬件联调方法等继续学习“汽车倒车雷达系统设计”项目。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编程能力和排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