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5:35:22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范文篇1

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拓宽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钢琴作品中,不同时代的作品,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即使在乐谱上记载下来的符号是相同的,但它所体现的意义以及表达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同时,中国钢琴作品的选材和内容,均与该作品产生的时代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创作手法、风格和技巧上看,也是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如作曲家郭志鸿根据李劫夫一首用的诗词《为女民兵题照》所谱写的一首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女民兵》,这是一首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学生学习这首乐曲,既要认真研究乐谱,又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特征,才能理解和表现作品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题思想,也才能正确表达出那个时代女民兵英姿飒爽的形象。又如作曲家黎英海用清代张鹤的一首古琴曲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张鹤的这首古琴曲《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格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与朋友分别时的留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学生学习这首钢琴曲,除认真研究乐谱外,还要研究王维的诗以及那首诗产生的时代特征,即交通极不方便的时代。这样,才能理解作品中对朋友分别的那种难分难舍的感情,也才能表现出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意境。

聆听相关音响资料,正确表达作品内涵

在钢琴教学中,组织学生多听、多读、多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从广义的视野中进行熏陶,学生会在有意无意中逐渐感觉和接受,同时,还会有新的理解。如作曲家王建忠以诗词《咏梅》的意境作为改编的宗旨,以古琴曲为蓝本,运用丰富的织体变奏手法,带有中国民族音乐支声复调的多声部,结合五声调式内在联系的转调手法,使古曲《梅花三弄》在原来已有的笛子、二胡、古琴版等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钢琴版《梅花三弄》。钢琴《梅花三弄》更富生气,更具感染力。钢琴曲《梅花三弄》有3位钢琴家的演奏音响资料。鲍蕙荞演奏的《梅花三弄》充满女性的柔和因素,富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在结尾处,描绘出挺拔俊俏的梅花默默报春的音乐意境。卞萌的演奏,由于她是留学俄罗斯的双博士,她的演奏技法带有俄罗斯风格,在演奏琶音分解和弦时,运用印象派的朦胧手法,声音飘渺,纵向和弦采用重音弹发,颇有力韵风骨。石叔诚的演奏,具有男士特有的刚强,坚实和敦厚的色彩,塑造出在风雪严寒中梅花那种傲然挺立的高雅形象。3位钢琴家用不同的演奏手法演奏同一首作品,体现出他们各自的独特演奏个性,但都堪称是完美表达了作曲家的意图和作品的音乐风格。这说明钢琴作品风格又是可变的,它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学生聆听了这些音响,对他们演奏作品会有很大的启发,还可以为他们今后演奏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聆听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作品的音响,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乐感。

研究作品中模拟民族乐器的音响特点,完美表达作品内涵

钢琴教学范文篇2

一、培养严谨的读谱习惯是钢琴练习法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弹奏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音高看错,把谱表或调号看错,忽视临时的升、降记号;时值不准确,过长或过短;音乐表现上忽视音的连断及乐句的划分,忽略表情记号甚至文字说明等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不会读谱,不懂得读谱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入门时就严格要求,养成学生严谨的读谱习惯,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乐谱不仅仅是音符的罗列,乐谱上记载的所有符号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只有依赖这些符号才能将一首乐曲从陌生弹奏到精通,在弹奏之前“阅”读是学生首要的、必做的一个功课。读谱就像阅读书籍一样,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要读懂音乐符号的含义:第一,“阅”读乐谱上记载的一切———浅层要求;第二,“阅”读乐谱背后蕴藏的内涵———内在要求;第三,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想象音乐的实际音响效果———深层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看谱视唱与节奏训练的内容,以促进学生读谱能力的提高。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严谨的读谱习惯,这是入门阶段教学的首要问题。

二、科学的慢练,培养耐心和意志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练习法

在钢琴课上,学生往往会因为乐曲弹奏的不熟练而被教师要求放慢速度去练习,但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真正可以放慢速度练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而进行慢练的学生却又不得其法,“慢练”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慢练,让学生学会慢练的方法,养成慢练的习惯,培养耐心及意志力,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科学的慢练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

(一)在视谱阶段即确定最佳的指法进行弹奏;

(二)在练习中把乐谱的节奏放大,放慢一倍至两倍去练习;

(三)正确的划分乐句,慢练分句中音乐的语气,语调及呼吸;

(四)在慢练中确定弹奏的基本动作走向,即把整个弹琴的动做当做是慢镜头,以锻炼手指的机能,协调全身的动作;

(五)慢练是一种有目的训练手指的机能的方法,练习时头脑要清醒,并需要足够的耐心及意志力。

三、分解细部练习是提高弹奏水平的有效途径

课余走在琴房里,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不断地一遍又一遍从头到尾弹奏一首乐曲,并不流畅熟练,错误的音符和技术不过关的片段以及音乐表现力不到位等等问题却不知道去改正,盲目地反复弹奏,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练习上的误区。到了学生学习的中级阶段,要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更要在教学中加入一定量的练习法内容,而这时的最有效的练习法就是分解细部练习,即把音乐分成细小的部分,先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练习,再连到一起,就好像组装一部精密的仪器。

(一)分手练习法: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任何乐曲在完成读谱练习后,一开始都要分开左右手练习,即便是一首非常简单的练习曲。不但在熟悉曲子的初步阶段要分手,当对曲子已经基本了解、处理也基本趋向成熟时,仍然要穿插适量的分手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二)分声部练习法:要让学生养成把音乐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并做到把每个声部、线条与层次的音色,可以用耳朵和手指区分优劣,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独立意义并完美地连接起来不仅仅是在进入复调练习时才做分声部的要求,在主调音乐中就应开始建立学生对声部的听觉与感知能力。

(三)分乐句练习法:修正学生忽略细节,从头至尾的练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以最大的耐心仔细练习,要求每个细节的正确弹奏方法都必须分开乐句,一句一句的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感知。

(四)分段落练习法:音乐其实与文章有着相似之处,不同的乐曲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划分成一个个段落,要培养学生划分音乐段落的能力,并在曲子的提高阶段按照事先划分好的段落练习,再连起来,把音乐表现做到从心到手的抒发与流露,这也是一个乐曲演奏的较高层面。

四、练习快速跑动的最好方法

当教学内容进行到中高级阶段时,学生会接触到快速练习曲,或是技巧性极强,速度要求极快的华彩乐段。学生们遇到这样的段落时要么弹奏得含糊不清楚、漏音,要么弹奏得漂浮无根、音质不集中,究其根源就是没有找到练习这样片段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首先,应该让学生理顺乐曲的指法、乐句的划分及动作的走向,把每一个音符弹结实,手臂和手腕配合自如,音与音连接的平滑均匀,这是快速弹奏的基础;第二,训练学生进行低指贴键的手指练习,即手指不离开键盘表面,全部动作只在键面与键底之间交替进行。这种方法是获得集中而流畅的圆润音色的法宝,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之活动于从键面到键底的有限距离内,依靠微小而精确地的动作,把音弹得结实有力,集中并均匀。第三,要求学生进行变化节奏的练习,把乐曲中每一小节之内的节奏进行变化,或是伸长或是压缩,并变换速度去练,从慢速到快速,变速练习是提高手指连续跑动速度的有效手段。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就能够把琴键严密的控制于手中,乐曲就会弹奏得准确无误,出神入化。

钢琴教学范文篇3

一、明确钢琴调律的基本内涵和教学任务

明确钢琴调律的基本内涵,就是明确钢琴调律所包含的任务内容及简单的操作方法和一些应用技巧。而产品钢琴调律的教学任务,则是从教学层面和学生的接受学习方面表达出当前钢琴调律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所需要达到的目的的教学,以便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反思。(一)钢琴调律的基本内涵。钢琴调律就是人们所说的对钢琴的调音,是琴弦、琴键在演奏时发出和谐的、达到国际标准音音准的乐声。他需要将长期使用已经走音的钢琴,或是新装好准备投入使用的钢琴进行系统调音,既保证每个琴键所牵引的情节达到了国际准音音准,又需要保证钢琴的其它配件能够顺利使用。(二)钢琴调率的人才培养目标。钢琴调律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在钢琴调律这门课上,对所需要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定位。钢琴调律这门课的开设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乐器市场的热销浪潮,钢琴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乐器种类也在此大受欢迎。新中国建立初期钢琴生产修理和调音都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教导徒弟,一代又一代的匠人在学徒制的引导下,经过了钢琴生产工厂的历练,或者专门学习的培训机构进行培养的。而到了21世纪,我国的乐器制造和经济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钢琴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开设专门的钢琴调律课程,已经是音乐专业的刚需。(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并重。钢琴调律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技术。因此,钢琴调律的学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行自我提高并积累经验,从而丰富理论知识。实际上,这正是技术与理论的关系,技术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钢琴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爱好的今天,钢琴调律成为了一种热门专业和热门职业,有千千万万的钢琴用户需要钢琴调律师的帮助,而钢琴调律师的工作技能和操作直接影响到钢琴的使用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钢琴调律服务时,面对客户的提问,调律师需要用实际行动解决钢琴的具体问题,又需要用专业的理论知识阐明其中的原理。所以对于钢琴调律的人才培养来说,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钢琴调律教学中的重难点

钢琴调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才能使理论知识更好的内化,才能“实践出真知”。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靠理论来传达教学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是在实践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主客观因素的不同影响也会导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一)钢琴调律中听音标准的主客观差异。学习钢琴调律的学生在进行正式的学习之前,大多都有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对钢琴的基本结构和琴键、琴弦所发出的标准音都有一定的乐感认识。这一部分来自学生已有经验的乐感是学生的主观因素,由学生在长期的钢琴演奏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在学生主体之间差异很大。有钢琴的演奏基础优势在于学生对钢琴和音乐的基本理论,基本构造都比较熟悉,比如对音高、音准、和弦之类的专业术语较为熟悉,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讲授。而长期的钢琴演奏实践,也会导致他们对钢琴调律缺少深入的了解,而只注重演奏的本身。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一方面需要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差异指定教学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尤其是对于钢琴调律的教学来说,学生的听觉条件、乐感等对于音乐天赋方面的基础条件是天生的。每个学生的天赋都不同,在不同的天赋基础之上,加之长时间的后期学习,每个人的钢琴调律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琴调律的教学时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在课前教学设计和课中作业布置,以及后期期末考试时都制定相对应的学习评价体系,考虑到学生基础情况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钢琴调律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先扎实他们的理论知识,使后期的钢琴调律注重在实际操作上,前期的主要教学任务应当是将理论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钢琴调律已经有了钢琴演奏和一部分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在反复的练习中学会一些技巧,能够正确的判断条例中所出现的问题,避免更多的失误。而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同学,都会在钢琴调律的学习中出现瓶颈期。在这时,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在详细的复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而不是重复之前所犯过的错误,导致的日常反复练习却不见成效。在瓶颈期,教师需要对学生制定因材施教的一个目标,有调音缺陷的学生应当多注重调音方面的练习,通过不断地练习“听音”来培养自己的乐感和对标准音的灵敏度。将日常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量化形成可完成的任务驱动型的目标,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二)注重教学中的听觉修整。人体的各个器官对环境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如瞳孔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放大。我们的听觉系统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反复进行听音和调音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听觉倦怠。这种听觉上的倦怠会导致学生在钢琴调音时对音准把握不准,对标准音感觉不灵敏。因此,对高音和低音的把握,尤其是对误差较小的音的把握准确度会大大降低。为了避免学生的乐感钝化,进行一定的音乐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中的听觉修整,适当的改变教学的音量环境和音准环境,通过变幻的声音来让学生时刻保持灵敏的听觉。除此之外,还应当避免长时间集中地调音训练对听觉的磨损,应当模拟最客观环境之下,对钢琴调律所需要的真实环境。(三)注重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课堂的难度和学生的主体差异,以及教师授课风格和教学形式的不同,注重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对提升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由于钢琴调律于对学生个人的音乐天赋有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对钢琴的奏有一定的积累要求。因此,即使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时都非常认真和用功,也长时间无法突破瓶颈期,达到钢琴调律技能的飞跃。面对这部分学生时,教师需要在成绩和评语上级一定的照顾,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而对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教授基础的教学内容,还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拔高训练,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和运用自身的音乐天赋。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应该成为教学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教师应当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的综合方法使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客观真实的表现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动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努力学习钢琴调律。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条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技术,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也需要实践操作的经验积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琴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中常见的乐器,钢琴正在走入大众的视野。因此,教师需要针对钢琴调律的课程特点,基于学生的主客体差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做到因材施教。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黄晶.由钢琴调律教学引发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9,(07):256.

[2]王继业.钢琴调律教学理论与技术研究———评《钢琴调律入门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8,(21):86.

钢琴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幼儿师范;钢琴教学;现状分析;创新思考

一、幼儿师范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度不高。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缺乏“质”与“量”。在师资建设方面,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造成一些教学科目开设力度不够。教师在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方面团队意识不够;教学形式化,甚至填鸭式教学。部分教师质量不高,潜心钻研教学的意识不够,以及科研能力较差等,依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影响教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今后的就业能力,须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设立各种艺术实践团队。但在实践中,由于基础设施的短缺、更新滞后,教学环境较差等原因,很多活动无法持续开展,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这些反映出学生对教学环境的不满情绪,对教学造成不良的影响。随着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艺术实践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基础教学设施与教区环境,已经成为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和阻碍之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机遇主要有两点:是国家实施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接受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关键时段,抓住了这个时间段,加强管理,以评促建,也就真正地抓住了发展机遇。幼儿师范钢琴教学现状分析与创新性思考挑战也主要有两点:第一,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大学纷纷把音乐舞蹈教育列为自己的专业或列入课程体系,并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这种竞争意味着钢琴教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二,发展成败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以及管理制度。幼儿师范专科的学生在入校前,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钢琴。在刚开始学习钢琴弹奏是有兴趣的,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练习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随之减退。钢琴弹奏是弹奏者一切音乐知识的最终结晶,弹奏者的学问、修养,都凝聚在演奏中。要演奏好一首作品,除了高超的记忆外,演奏着必须了解历史,了解作曲家,懂得作品的风格、内容以及作曲家是通过哪些形式和手段(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等)来表现作品内容的。尤其对于幼儿师范专科的学生来说,专业要求能够做到独立编配儿童歌曲,独立弹奏并演唱。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如果一开始,基本功就不扎实,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会有影响。学生不会练琴,方法不得当,也会影响学习兴趣。弹琴需要手、眼、口、脑、耳都积极配合,再加上刻苦勤奋的练习,才会日益进步。在学习上,教师须教学生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使他们有计划、有系统、合理地去学习全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全面的修养。

二、课堂实践互动性探讨

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包含五个方面:1.从认识键盘与视奏入手,从而使钢琴入门化难为易。2.采用集体大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时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将音乐基础理论、钢琴演奏知识自然融入钢琴的课堂教学之中,使钢琴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用中外作曲家创作的练习曲、奏鸣曲、复调音乐、舞剧与歌曲改编曲,使学生在钢琴技术训练与弹奏过程中,形成对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又做到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认识与传承。5.发展学生的键盘即兴创造能力,注重学生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能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就会克服畏难情绪,增加对钢琴的学习兴趣。1.养成准确读谱的习惯,学会认识乐谱上的音符、节奏、指法及各种音乐符号,逐步培养横向看谱和纵向看谱的能力。2.养成准确地看谱视奏习惯。3.养成正确地运用指法的习惯。4.培养双手熟练的键盘弹奏能力,并能够边听边唱,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5.训练大脑与视觉、手指触觉与听觉的协调性。6.熟记力度记号。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实践了启发式教学,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光辉命题。身体力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显示了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实践的互动性不强,学生与老师交流少。势必影响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强调:“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教学活动由本质而言,是指导学生将科学真理转变成学生的真知,将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技能的过程,重点体现在指导并促使达成转变。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

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科目是钢琴课,钢琴课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因此必须注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无疑会推动钢琴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但现在很多教师并未对此给子足够的重视,导致钢琴教学在创新实践方面落后于其他学科,这严重影响了钢琴艺术的发展。总之,完善钢琴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应诗真所著《钢琴教学法》一书,书中提到钢琴教学程序性的问题,以及钢琴教学中的主要课题。这是钢琴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指出“钢琴初级阶段的教学,是整个钢琴教学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一个学生学业的基础是否正确、牢固,对接下来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正确、严格、扎实的钢琴基础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初学阶段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弹奏中的节奏准确、统一,保持演奏中的速度统一,这也是节奏训练的基础;内心节奏感也要从基础教学开始培养。教师在纠正学生演奏中节奏的错误或节奏的不稳定时,可以用理性分析、示范等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用手掌击出正确的节奏,还可以编配一些节奏型的伴奏来稳定学生的节奏,培养音乐感觉。如果长时间的用脚打拍子,或教师在学生的演奏中从头至尾为学生打拍子,这样学生既听不到自己的演奏,也失去了真正的内心节奏感。钢琴艺术是新时期音乐艺术的重要元素,曹理在《音乐教育学的探索》一文中提到,音乐教学包括音乐教学课程论、音乐教学法这两方面内容。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深入探究,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音乐教学法主要研究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中进行音乐教学所采用的方法,寻求与选择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包括器乐教学法、唱歌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法等。

幼儿师范钢琴教学法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需符合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标准要求。能够符合“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幼儿教育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的教育方向。在艺术领域中,所使用的教育手段是音乐和舞蹈。在音乐教育中,具有突出地位的就是钢琴教学。因此,通过对幼儿师范钢琴教学法的研究,使幼专生在钢琴课中,不仅具有钢琴弹奏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钢琴课,学习到幼儿的音乐教学法,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通过借鉴三大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如把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柯尔文手势,弘扬民族文化理念;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探索出新的钢琴教学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集教学、表演、创作于一体的课程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学生职业需求。提升钢琴教师个人素质,培养学生音乐感觉。使学生明确“会弹”与“弹好听”,“知道”与“了解到”的区别,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学生通过学习钢琴,确定音准概念,逐步培养音乐感觉。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弘扬民族文化,感受真善美。培养具有多元化理念,开放性思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钢琴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技巧;弹奏方法

在钢琴的教学中,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钢琴弹奏技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弹奏习惯,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熟练运用钢琴演奏技巧有助于学生熟练弹奏乐曲,在弹奏中领悟到乐曲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一、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钢琴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技巧包含触键、演奏姿势、力度、节奏等。其中触键在这些演奏技巧中最为重要,它对音色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触键的技巧主要有连奏法、断奏法、琶音、24个大小调音阶、远距离大跳、双音颤音、和弦等,这些演奏技巧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身体放松训练。钢琴的演奏在身体放纵状态下,弹奏出的作品才会更具有活力和感染力。因此,身体放松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是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身姿和手型,锻炼学生手指指尖的敏感度、手指的独立性以及手指与手指之间的配合度。第二阶段,不同演奏技巧的专项反复训练。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练习踏板训练、弹奏力度训练、节奏、分句等专项练习,让学生在这些大量的专项练习中掌握不同的触键方式,掌握不同曲目的弹奏方式,把握在演奏中指尖与琴键的关系。第三阶段,听觉和音感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感受钢琴演奏中的自由和严格限制之间的节奏关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通过指尖的技巧去体现节奏的律动。(二)演奏技巧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演奏技巧的训练是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必经之路。有了娴熟的演奏技巧作为支撑,才能够将优美的钢琴旋律通过指尖表达出来;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才能使得钢琴的演奏具有情感,富有感染力。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认识到演奏技巧的掌握对钢琴学习的重要性。演奏技巧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基础弹奏技巧的训练。钢琴弹奏的方式主要有跳音奏法、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由弹奏技巧决定,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弹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对学生演奏技巧的教学上,要注意锻炼学生五个手指的独立性,避免在弹奏过程中,上一个音键还未没有放开,就开始下一个音键的弹奏。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从训练学生手指独立性和调节弹奏力量训练入手,让学生掌握弹奏过程中的力量转移。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手臂的力量去控制手指之间的移动,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基础上,根据钢琴的音色变化,一个音弹奏完后,先运用手臂控制手指键底保持轻微的重量,再过渡到下一音色;在非连音弹奏中,教师需要教学生掌握好手臂、手指、指段的位置和姿势的运用技巧,根据非连音弹奏的发力点,不断练习;在跳音演奏技巧方面,音色的不同对弹奏要求也不同,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音色需求,灵活应用手臂、手腕、手指等部位的力量将跳音弹奏出来。2.音阶弹奏方法的训练。如果手指、手臂姿势的训练是基本功,那么音阶的弹奏则是钢琴弹奏技巧教学的核心。有质感的音阶表达可以使弹奏的乐曲更加顺畅并富有情感。在音阶弹奏训练中,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弹奏乐曲的连贯性,让上、下行弹奏切断保持自然和紧密。在钢琴弹奏的指法中,拇指较其他四指更加灵活,能够进行四个方位的活动。因此,在进行大串音乐弹奏时,拇指弹奏结束后,食指弹奏下一个节拍时,拇指应该做好弹奏下一键的准备,把拇指绕到食指后面,这样弹奏出来的乐曲会更加的自然、平稳。针对这些演奏技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弹奏习惯。3.乐感与节奏感的培养。钢琴的弹奏中,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节奏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养成数拍子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节拍器,锻炼学生在钢琴乐曲弹奏中对节奏感的体会,在长期的锻炼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的培养,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乐曲的节奏、拍子,在弹奏中,使弹奏速度与拍子保持一致,用心有感情地进行乐曲的弹奏。

二、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起落技巧。钢琴弹奏技巧中,起落技巧是学生初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入门技巧。在乐曲的弹奏过程中,当音符连线是两个的时候,在弹奏时要注意先轻柔地落下手臂,进行下一节拍时再抬起。在不断的落下和抬起的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放松身体、放松腕部,用轻柔缓和的用力方式来练习。(二)掷与击的技巧。掷与击和自由落键在钢琴的弹奏中是应用频率最高的触键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手腕和指关节的甩动力量,让手指在手腕、指关节的共同力量下甩出。在这一弹奏技巧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锻炼手部的平稳性,从而保证弹奏的音质。(三)贴键演奏技巧。贴键弹奏技巧是钢琴弹奏中最为实用的技巧,贴键技巧对提高手指的演奏方法来说十分重要,并且贴键盘技巧除了在初学阶段十分重要之外,在弹奏的熟练程度逐渐加强时,也十分有用。在初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抬高手指弹奏,以便于为后音的演奏做准备。但是当弹奏逐渐熟练时,高抬指会对弹奏的连续性产生影响,有碍钢琴演奏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此时,教师就要着重训练学生在发音前就将手指贴在钢琴的琴键上,并快速下键。在对和弦进行弹奏时,和弦弹奏完毕后手指要依然停留在琴键上并且要保证手指的力度,通过掌握手指弹奏的力量来弥补和弦弹奏落键用力不均匀的问题。不会发生漏音、缺音的状况,将每个音符都准确地弹奏出来。(四)滚动演奏技巧。滚动演奏技巧属于放松式的弹奏技巧,手部内转是弹奏时候的关键所在。滚动技巧的掌握能够促进学生弹奏能力的提高。开展钢琴弹奏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纠正学生手指、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固定位置,将臂肘向上微抬进行弹奏。教师在钢琴弹奏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乐谱,细化滚动技巧的应用。例如,在处理乐谱的高音位置时,可以将掌心上翻,用4、5指来弹奏。滚动的演奏技巧可以将轴心固定在左手5指上,进行持续性的快速滚动。滚动技巧对手指灵活度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注意引导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协调耳朵、大脑等多个部位,使钢琴弹奏富有生命力。

三、结语

钢琴演奏技巧是钢琴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系统性学习过程,在学习阶段,需要坚持进行练习才能够掌握其要领。当然,演奏技巧的掌握并不代表弹奏能力的提高,弹奏能力与音乐的感知力、欣赏力和创造力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要将钢琴演奏技巧融入到钢琴曲目的弹奏教学中,避免单单教学技巧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乏味,从而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钢琴的教学中,只有合理地运用音乐技法,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蕴含情感及演奏方式,灵活转换演奏手法和技巧,才能使音乐作品获得内在的生命力,突出钢琴演奏的风格,充分发挥钢琴的音域、音色特点,使钢琴乐曲更具韵味,更加流畅,达到培养学生演奏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者:张贤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德方.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7).

[2]梁敏和.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联探究[J].音乐时空,2014(14).

[3]李玉冰.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J].音乐大观,2013(12).

钢琴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方法;语言表述;技术性训练;读谱

儿童是处于一个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全的独特的生长时期。众所周知,在钢琴教学任务和阶段之中,儿童是存在着最大可能性的,没有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是通过成年之后去练习而达到的成就。从小去培养儿童关于钢琴的感知度和敏感度,对于后期的学习和弹奏是十分有利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年龄太小的儿童无法拥有充分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对于钢琴所表达出的音乐美感也是无法深刻理解的,同时,年龄太小的儿童对于乐理的认识也是相对困难的,钢琴的演奏也对儿童的手脚协作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如果儿童在演奏钢琴时无法准确地理解乐理知识,甚至无法协同手脚去弹奏,那么将会极大地打击儿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甚至会对未来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故而,作为钢琴教师来说,不能仅仅在乎如何去更早地教授儿童钢琴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儿童学习阶段给予其鼓励和引导。儿童在3岁至五岁是学习钢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对于钢琴知识可以有一定的理解力,也能够接受和学习一些弹奏乐器的技术指导,这个阶段的儿童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钢琴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度”,真正为学生学习钢琴提高指导。

一、趣味性的语言表述

儿童天性活泼,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钢琴教师需要针对儿童群体这一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一套通俗易懂的课程,将深奥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在有趣的课程中提高儿童的钢琴演奏能力。通过钢琴教师丰富有趣的课程来讲解乐理知识,也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1个四分音符=2个八分音符=4个十六分音符的音符时值关系时,教师可以把一个四分音符比喻成一个西瓜,从中间切开,这个四分音符就变成了两份半个的西瓜,这半个西瓜就是八分音符,所以,用1个西瓜=2份半个西瓜,引导出1个四分音符=2个八分音符。同理,再以西瓜比喻,把半个西瓜从中间切开,推出1个四分音符=2个八分音符=4个十六分音符的音符时值关系,这种关系经教师趣味性的表述后会显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二、技术性的训练指导

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对钢琴乐理知识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远不如成年人强,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晦涩枯燥的教学可能会引起学习的反感。因此,钢琴教师必须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针对儿童可以少些乐理知识的讲述,避免因为儿童理解不了而产生厌学心理,可以适当多一些弹奏技术的训练指导,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中帮助儿童提高肌肉记忆,增强对演奏技术的记忆与理解。(一)手臂放松的训练。在进行类训练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使双手自然垂下,不用发力,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或者老师辅助,将他的手抬起,高于钢琴,然后突然放开,使学生的手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坠落,这样子有利于学生的放松状态。教会他们以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手当成是老师的手去模仿,抓住小球,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感知得到放松手臂的操作。(二)手指放松的训练。想要控制住音色、音量和时值,就必须保证手指的每个骨节,关节处于你的控制之下,按照你所想的方式运动。那么手指的哪个关节是最难以控制的呢?很明显是最靠近指尖的关节是最脆弱的,指间关节次之次之,掌指关节最强壮。那么,老师就要教导学生,握鸡蛋的时候,远节指骨基本垂直于琴键,近端指骨和琴键夹角很小。当你向下发力去弹琴的时候,从指尖到手掌,弯矩从0逐渐增大,轴向力从大到小,法向力从0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最脆弱的远端关节处于最轻松的位置,最强壮的掌指骨节承受最多的弯矩;因为手掌近乎水平,因而手指第一骨节处于一种发力最佳位置:向上抬起高度与向下发力支撑的总和最佳点。其余的一些手型要求:手腕水平,不能折指,手背拱起,五个近端关节全部突出都是有其客观力学与解剖学原因的。简而言之,钢琴发展几百年,是无数钢琴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钢琴家们也许不懂力学和解剖学,但是这是他们摸索出来的最佳方式。手指发力方式,动作会成为肌肉记忆存在大脑和小脑里,就和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一旦学会就很难忘记;发力方式会一直留在大脑和肌肉神经的反射里极其难以改正。所以,一开始学钢琴就得使用正规手型,越早越好,一定要从学生的儿童时期就把基础打好,打牢固。(三)慢速练习。所谓“欲速则不达”,放缓速度并不意味着落后,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将练习钢琴的速度放缓,是为了让儿童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去记忆各种音长和音乐符号,是为了让大脑与手指更加协调,也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感受每一个音乐符号所蕴含的意义。因此,钢琴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时,需要告知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踏实下来静下心,放缓速度,去慢慢摸索和感悟钢琴弹奏的魅力。

三、读谱的正确引导

读谱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打一个比方,这就好像是小学的时候学习语文,音符是文字,如果你不能够学字,那么能够听得懂,能够说得对,都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无法很好地深刻体会钢琴这个乐器的含义。初中的时候,老师就会告诉学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指去根据所学找到琴键,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其实这不是儿童能够做得到的,但是我们也希望这种能力能够从小培养出来。只有儿童学习到了这个内容,才能够对钢琴这门乐器有自己的理解。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耐心引导,不要完全代劳。

四、结语

儿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没有达到一个很完美的成熟状态,自身的特点比如好动、反应力差、不能够集中注意力、理解能力不足等都会对他们日常学习钢琴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儿童又是学习钢琴的关键时期,那么好的老师一定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导,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实对于儿童时期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对于音乐的理解或者钢琴本身的理解,而是基本功的形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样才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讲述了钢琴教学的基本理论,没有从成年人的角度去论述,反而从儿童的角度去探讨学习钢琴的意义,因为儿童时期基本功的养成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作为钢琴培训的教师来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让他们能在钢琴学习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提高,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一些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邹丽.钢琴基础训练管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6).

钢琴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呼吸;学生

一、引言

钢琴音乐演奏者为了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不仅需要演奏者在弹奏时的特殊技法运用,灌注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以及现场演奏过程中情绪的把控外,还需要身体上的配合,尤其对呼吸的控制。演奏中灵活运用呼吸技巧可以使情绪更好地得以控制,升华演奏中的情感流露,增加作品或演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整个演奏过程更加地流畅,通顺。钢琴演奏中的演奏呼吸法属于基础技法,目前钢琴教学忽视了教学基础部分的重要性,当学生处于钢琴演奏进步的平台期时,巩固和夯实自身的基础才能突破束缚。所以,演奏呼吸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轻视其影响和作用。

二、钢琴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目前从了解钢琴到主动有意愿去系统学习钢琴的学生覆盖多个成长学习的阶段和多个年龄段,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基本都在高中时期通过艺考学习和了解过钢琴相关知识,所以高校课程的设置是以拓宽学生知识广度和挖掘学生知识深度的目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得到系统学习的课程。忽视学生钢琴演奏基础的测验和培养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一味地强调高难度技巧的教学和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导致缺失演奏呼吸的基础教学。另外,对基础内容的一带而过,粗略的讲解并不能满足深层次演奏呼吸的掌握,演奏呼吸虽然作为基础教学部分,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和相关联的演奏方法要求在钢琴教学中丰富对呼吸控制的教学内容却是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三、钢琴教学中引入演奏呼吸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频率的不间断。对演奏呼吸的教学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的前期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呼吸技巧,不论教学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演奏时呼吸的控制,在学习能力递进的过程中引入演奏呼吸教学内容不同深浅程度的教学。这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巩固学生的基础部分,又通过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演奏呼吸的精髓。(二)与乐句长短相结合的呼吸教学方法。演奏呼吸作为一种演奏技巧必然需要与乐曲中乐句的排列方式相契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先引入对乐曲整体的分析和理解,再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强化乐曲中细节的演奏,即根据乐句的排列规律对呼吸节奏做出调整。乐句作为组成乐曲的部分之一,既具有独立性,也具有整体性,正是对乐句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乐曲多种多样,在演奏每首乐曲时都应做出相应的呼吸改变,也是引入演奏呼吸的教学会加强学生自身对呼吸掌握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一套经验知识体系。例如在对乐曲熟悉和掌握后,对待较长的乐句,教师在要求学生练习时应注重保持气的长度,这样可以延长呼吸的时间,与长乐句相匹配;在对待较短的乐句时,练习应缩短气的长度,缩短一次呼吸的时间,多加练习掌握乐句与呼吸之间相匹配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演奏过程中前后自然的衔接,完成一次流畅,完美的钢琴演奏。(三)运用演奏呼吸控制情感的表露。钢琴表演属于艺术形态的一种,每首钢琴作品当中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表达交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好的钢琴作品中具有艺术意蕴的存在,演奏时缺少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即是缺少了演奏情感。呼吸的急促还是缓慢,沉重还是柔弱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演奏呼吸与演奏情感相结合在听众聆听的过程和演奏者自身弹奏过程的两个层面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表达情绪铺垫阶段时应代入低沉递进高昂的情绪,呼吸频率与长短也相应地由缓慢至急促,由长至短;在演奏情绪高昂阶段时应代入澎湃、高涨的热情,呼吸随着节奏转入沉重,频率加快的状态。往往对伟大钢琴曲的演奏中最难把控情绪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已经成功的钢琴曲具有自己的灵魂和大众所熟悉的情感表达,是顺应其本身的情感还是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去演奏,都需要对呼吸的控制牵引自身情绪。

四、结语

钢琴演奏是内心思想情感的传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根据听众自身的想法和理解在音乐中产生共鸣,强化感情的输出是提高演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根本手段,演奏中通过控制呼吸的技巧是丰富乐曲感情层次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重视对钢琴教学中加入演奏呼吸的教学内容,在勤加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学生自身独特的呼吸控制方法,是提高学生钢琴水平和增加对乐曲理解高度上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夏新.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研究[J].戏剧之家,2018,(8).

[2]于勒.关于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7,(4).

[3]王盛.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J].艺术科技,2017,(9).

钢琴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

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演奏呼吸是保证演奏作品流畅性、协调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表现演奏者对作品理解程度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除了对钢琴作品演奏技巧进行教学外,还应对演奏呼吸技巧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一、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研究现状

在进入高校接受系统的钢琴教育之前,很多学生往往已经通过一些培训机构进行钢琴的训练,培训机构对于学生的钢琴教学,局限性相对来说较大。在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系统的钢琴教学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仅仅是对学生的演奏技巧以及作品把握进行重点教学,对于演奏呼吸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演奏呼吸作为钢琴演奏教学的一项最为基本的钢琴训练项目,如果学生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掌握演奏呼吸规律,对于钢琴演奏的流畅性以及完整性产生着非常不利的影响[1]。

二、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研究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演奏者的情绪稳定。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的情绪是影响其呼吸的关键,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掌握演奏呼吸的规律,不仅可以保证钢琴演奏的流畅性,对于演奏者的情绪稳定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情绪一旦出现紧张或者较大波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现象,对于演奏的顺利进行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演奏呼吸的规律,自然放松的呼吸,才能使演奏者的情绪愈发的稳定,保证整个演奏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有利于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钢琴作品的表现是一项较为综合的表现形式,是结合演奏技巧艺术、音乐情感、钢琴音色等多种因素在内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诸多因素中,演奏呼吸的正确应用则是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的基础。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只有熟练地掌握演奏呼吸规律,根据钢琴作品的风格,结合弹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将钢琴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演奏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三)有利于更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想更加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不仅需要演奏者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还需要演奏者自身对于作品的感悟,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二次创作,而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演奏呼吸的掌握。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只有恰当地应用弹奏手法与呼吸节奏,才能更好地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演奏者呼吸与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融为一体,从而更加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

三、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技巧分析

(一)合理运用乐句之间的呼吸。在高校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时的呼吸大多是无意的,并未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一来,在作品表现方面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钢琴演奏呼吸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有意识地合理运用乐句之间的呼吸。首先应对乐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了解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尊重创作者最初的意图;其次就是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根据乐句的理解,进行演奏呼吸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钢琴作品真正活起来,才能真正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2]。(二)结合演奏技巧进行演奏呼吸练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钢琴作品,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以及意向进行判断,然后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呼吸练习。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掌握演奏呼吸时,普遍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这时可以结合自身演奏技巧,多加联系,更好地掌握演奏呼吸技巧,从而使作品、演奏者以及钢琴融为一体,实现真正“人音合一”。(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演奏呼吸训练。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演奏呼吸的训练,该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方面,一方面是心理方面。在生理方面,教师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时,应做好对学生演奏动作与演奏呼吸协调工作,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适当获得氧气,调整呼吸;在心理方面,教师应教育学生自主调整心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稳定其心理节奏,使其呼吸与情绪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弹奏出更加流畅的钢琴作品。

由于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演奏呼吸以及心理情绪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演奏呼吸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演奏呼吸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钢琴作品进行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盛.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09):376.

钢琴教学范文篇9

手型及触键在钢琴教学中常常纠结着每位教师,我们常见到国内教师这样要求初学者,让其手型作成弧状,弧度做到好像手心可以握住一个鸡蛋一样,手指站立在琴键上,触键手指从根部高高抬起,有力地敲下去,这样的声音就会有“颗粒感”,“穿透力”。其他不弹琴的手指则应放在琴键上,不应离开琴键。有的孩子的无名指抬起时会带起中指或小指,这时老师就会帮忙按住孩子的这两个手指,让其练习无名指。实际上这是个极大的误区。从运动学和力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也非常不科学。任何运动都应从每个关节,每个肌肉群放松开始,再紧张,再放松,也就是放松—紧张—放松—结束。从这样的循环看,放松多于紧张。如果是紧张多于放松,就形成了僵硬,死板。长期练习有时会照成运动伤害。因此,即使是在学习的一开始,也不应该为学生规定某种一成不变的手的姿势。这会在许多年内影响学生自然的和自由的弹奏”正确的手型及触键的关键在于自然、放松。涅高兹学派讲究手指一关节的发力,首先是手腕、小臂以及大臂的全方位放松,而触键的力度和控制完全来自于手指一关节,但掌关节必须灵活积极,而手指一关节则是全部手指技巧的支撑点,下键的时候掌关节连接手指并不是快速敲击下去,而是有个缓冲的力量,这使音色大大的提高,达到歌唱、连贯的音色效果,当今很多青年的俄罗斯钢琴演奏家都是以这个为基础演奏肖邦、舒曼等作品,音乐清晰、音色变幻多端都离不开放松。而以戈登威泽流派,伊贡拇诺夫,费因贝格领衔的俄罗斯钢琴流派,则属于俄罗斯传统流派,这几个人的触键特性,讲究以大臂为基础,通过大臂的力量,放松直接传送到手指上。

二、踏板问题

在国内,一些教师对于踏板的认识理解,和如何正确使用踏板存一些问题,常给初学者带来演奏方面的困惑。我们常会听到他们的演奏效果不是声音干瘪就是浑浊不清。这样的情况完全是教师的一知半解或没有传达出正确的信息造成的。

1、右踏板的用法约瑟夫·班诺维茨在《钢琴踏板法指导》一书中介绍了右踏板的几种用法,包括连音踏板法,手指踏板法,旋律性材料的踏板使用法,伴奏音型的踏板使用法等,其中连音踏板法最为普遍。但这只是理论如果不经过实际体验,在练琴时不认真体会,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一知半解。比如最普通的连音踏板法,我们的教师大多只是在学习者的曲谱上标注那些踩下踏板的地方而什么地方踩,何时放开却匆匆略过。我们常听到老师说“声音不清晰”、“声音太脏”、“不干净”,其实都是踏板运用不当。在使用连音踏板时我们应注意下面几点:(1)弹奏并用踏板抓住第一个和弦。(2)接着当弹奏下一个和弦时抬起踏板。(3)听新的和弦的声音,在锤子重新打击琴弦的一刹那,制音器应该已经制止了原来的和声的声音。(4)当手指继续按住琴键时,重新踩下踏板。再仔细听,要肯定没有以前的和声被留在新换的踏板中。(5)每个新的和弦重复以上的过程。

2、左踏板的用法左踏板往往被称作unaeorda,sord旧。(弱音器)或减弱声音的踏板。它的作用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我们应该始终把左踏板当做一个增加音色和改变音质而的设计踏板,而不是一个为帮助弹的更弱而使用的拐棍,这样我们就会更加接近钢琴家的这个可贵的工具的一个艺术性的运用。左踏板如果称作“移动”踏板会更适合的多,因为那确实就是它在三角钢琴的功能。在大多数钢琴上,把左踏板完全踩下去会把锤子过远地送向右侧,因为虽然在大部分音上打击了两根而不是三根弦,尤其在高音区,可能会产生一些细弱的声音。

3、中间踏板的用法“中踏板”经常称作“调性”踏板,“持续”踏板,或“持续音”踏板。是增加色彩和使音乐织体清楚的最宝贵的工具之一。简单地说来,当中踏板被踩下时只做了一件事:它抓着并保持住任何已经充分从弦上提起的制音器。这必须符合三种情况:(1)要用持续踏板抓住的一个或几个音必须用手指弹奏并按住,直到持续踏板完全地踩下去。(2)右踏板不能在持续踏板抓住要保持的音的同时踩下去,因为如果这样,所有的制音器都会被持续踏板抓住。然而,只要持续踏板已踩下去,演奏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使用制音器踏板。用持续踏板抓住的音,在右踏板的任何更换中会继续保持下来。(3)持续踏板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完全地踩下去,因为甚至一个细微程度的松动会立即导致抓住了其他不需要的声音。”

三、结语

钢琴教学范文篇10

更加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需要扎实的键盘功底,年月参加了音乐学院钢琴高级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后。更重要的钢琴教学方法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钢琴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教法上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要从培养他对钢琴音乐的兴趣人手,教学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针对“白丁”学生。挑选一些大众熟悉的容易接受、便于掌握的钢琴小品,如“雪绒花”十个印第安人”对有一定音乐基础、音乐修养较好的学生,应选择一些音乐内涵丰富、富于哲理意蕴的乐曲,针对不同个性、气质的同学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灵气较足的学生,可选择一些严谨、庄重、表现坚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于发挥他优点。这类作品有,土耳其进行曲”前奏曲”等。而对内秀而个性比较拘谨的同学,选择一些热情、奔放,具有某种戏剧性的乐曲,常常可以诱发他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于自我表现。

这可以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应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尽可能多的使他从钢琴这一角度去了解音乐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古典乐派到印象派、现代派等不同风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学习,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带感性实践特征的风格“类型感”

其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弹奏方法、基本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须抓住手指训练尤其是手指流畅性训练作为学生学琴的主要难点加以重点突破,而在技术训练上面应该做到抓重点与难点的结合。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之中。

二、调节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例如,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去听应该用哪种声音或者触键更好的弹奏。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际的应用

实现视觉、听觉、运动觉、乃至于指觉等多方面的生理感觉的瞬间协调与统合。这样一个复杂的瞬间完成的整合过程,视奏能力是应该在学习了一阶段后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视奏是视觉指挥下。对学生的反应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随着乐曲的复杂程度的提高,这种“考验”就更加严峻。然而即便如此,这也还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的培养。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重引导式的教学,而不能能老师一贯的教,学生跟着一直学,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对老师总有一种依赖感,对老师没有教过的曲目无法弹奏,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方面还是应该以多视奏的教学比较好。

也不要只教练习曲、古典乐曲、中国乐曲,实际运用当中。可以适当的教一些钢琴的即兴伴奏,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曲目,而老师需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乐理、和声以及伴奏的肢体,分析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些即兴伴奏的方法,为选择恰当的和声、伴奏织体等提供依据。提高学生选配和声织体的能力,达到功能色彩与情感内容的统一,做到即兴伴奏能成为主旋律的有力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