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7:23:21

钢琴课

钢琴课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手指训练方法

钢琴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钢琴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掌握钢琴弹奏指法这一基础,才能学会钢琴弹奏。由于大多数学生之前对钢琴的接触较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指导与训练,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指法基本功的训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学生手指训练方法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弹奏技能,实现音乐素养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基本功,应加强手指训练,指导正确的手指训练方法,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以更好地进行钢琴弹奏。(一)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的不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对指法的认识程度也有一定的不同。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层次,开展差异化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快速掌握指法。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指训练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指法基本功。(二)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我国教育事业中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拓展、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进信息技术,改变以往单纯讲解钢琴指法知识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高的局面,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增加实际操作的时间,以更好地开展指法训练[1]。例如,钢琴课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性、灵活性的优势,给学生放映钢琴指法教育片、钢琴演奏视频等,让学生亲眼观看指法及钢琴弹奏的方式方法,感受钢琴旋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通过开展钢琴演奏实训,加强手指训练。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过程中,实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开展实训教学,还可以检验学生的钢琴技能学习情况,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减少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紧张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基于这样的原因,钢琴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钢琴演奏实训,与文化艺术单位、艺术中心或者是琴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通过实际动手弹奏钢琴,来获得手指的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2]。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学生手指训练的要求

(一)使学生正确掌握触键位置。人的10个手指长短不一,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时候,手指的摆放位置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手指的固定摆放位置是黑键靠匙一侧、白建靠匙一侧1/2之处,走右手的中指稍微向里,大拇指与小拇指稍微向外[3]。手指的摆放位置正确,在和弦弹奏、处理音程的时候,便可以实现多个手指同时下键弹奏,这便是手指训练的主要目的,也是钢琴学习的基础知识。(二)保持指尖站立以及手指的独立性。在弹奏钢琴的时候,手指之间应当是相互独立而又互相配合的关系,一个或者是几个手指下键的时候,其余的手指不可翘起,确保指间配合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弹奏钢琴的时候,指尖应当始终保持站立状态,以便于在需要下键的时候,手指可以轻盈、流畅、速度轻快地点击。(三)确保钢琴均匀弹奏。所谓的均匀弹奏指的是,在不同音阶上使有限的手指成线连接,手臂、手腕以及手指之间还要协作配合,确保钢琴弹奏过程自然流畅。钢琴有88个键,但人却只有10个手指。因此,必须要正确掌握钢琴弹奏的指法,才能做到钢琴的均匀弹奏。(四)保持放松状态。钢琴弹奏过程中,要求手腕的位置必须适当,不能过低也不能太高,而手指则要在琴键上自然搭放。钢琴弹奏过程中,要想保持放松状态,应当使手指放松,若是敲击琴键的时候过于用力,则会影响钢琴的发音。同时,敲击琴键之后,手指也要保持放松,已下键的琴键无法再出声,因此即使手指过重也没有用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学生手指训练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开展钢琴演奏实训,加强手指训练,并要使学生正确掌握触键位置、保持指尖站立以及手指的独立性、确保钢琴均匀弹奏、保持放松状态,最终加强学生的指法,使学生学会弹奏钢琴,获得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亚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学生手指的训练方法探析[J].大众文艺,2017,19:205.

钢琴课范文篇2

一、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职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伴奏谱弹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鉴于其重要性,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院系已将其作为独立课程另行开设,故本文不再就此专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二、制定相关教材与相关进度

在钢琴基础教学的教材分配上,有效地制定相关教材与相关进度。例如,钢琴程度深的同学应适当增加《车尔尼练习曲》的作品299、740等,《巴赫创意曲集》、《莫扎特奏鸣曲集》、《贝多芬奏鸣曲集》、《肖邦圆舞曲集》等。器乐和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基础课重点是了解各派别作曲家的作品,他们是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典型代表作,教材内容可以采用《钢琴基础教程》、《小奏鸣曲》、《外国钢琴曲选集》等,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一些中国钢琴典型代表作品,教材可选用《中国钢琴曲选》中的《牧童短笛》、《水草舞》、《兰花花》等。使学生在三年的钢琴学习中掌握系统广泛的钢琴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演奏技能,更加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声乐、歌舞专业的钢琴基础教材多选用一些歌剧改编曲,如《卡门》、《我的太阳》、《小夜曲》、《重归苏莲托》等,由浅入深,结合《车尔尼练习曲》作品599、作品849等,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钢琴演奏技巧,同时感受到声乐作品在交响乐中的和声效果,加强对歌曲演唱风格的更加广泛的理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内容全面丰富体现专业特色

制定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丰富。基本内容应包括(与演奏有关的基本乐理、和声常识、曲式结构、基本技术(如连音、跳音、双音、音阶、琶音、和弦等)练习、与基本练习相配套的乐曲练习及应用(如歌曲弹唱、即兴伴奏等)练习。除了传统的钢琴训练内容外应紧紧围绕高职音乐教育这一专业特点充分体现专业特色。首先应在教材中加进适当的流行歌曲和中小学常见歌曲,让歌曲钢琴化。如果根据钢琴教学的需要适时地把牵涉到同样训练内容的歌曲编成钢琴曲加进钢琴教材中,既可在练习歌曲的过程中达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目的又可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弹奏,为后面的边弹边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歌曲钢琴化、钢琴歌曲化,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其次,为了顺利地与教学实际接轨,弹唱与配弹部分应使用简谱。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绝大部分歌曲都还使用简谱,以往许多学生用五线谱弹钢琴可以弹到相当高的程度,但一到弹简谱的歌曲就束手无策。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弹简谱的歌曲。因此,简谱练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最后应重视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即兴伴奏是学生音乐理论、钢琴弹奏技术、快速反应、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反映,是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在实际教学和社会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优化钢琴课程考核方法

高职钢琴课程内容的增加,势必关系到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高职钢琴技术课程的考核,普遍采用的是表演考核,学生在学期末集中在舞台上或者教室里演奏一至两首中外作品,教师根据学生弹奏的完整性、技术性、表现力等诸方面评定成绩。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对于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培养良好的演奏起到很好的作用。面对钢琴理论课程的考核,如:钢琴文献研究、钢琴名作赏析、钢琴艺术史类的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诸如撰写钢琴研究论文,钢琴作品分析报告等形式相结合给予考核评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两者有机结合,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钢琴技能类课程考核,如:钢琴配弹与编配等课程内容,应以实用性的考核为主,学生在声乐考核中互相伴奏、器乐演奏、考核伴奏、合唱伴奏等实践活动中,由主科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笔者认为,此类课程的考核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视教学需要来进行,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不能脱离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钢琴课范文篇3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观念难点对策

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师徒传授和集体授课“这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任何领域里都不会像在艺术领域里那样明显。没有几千年也有几百年,学生总是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学习艺术。”(见《多元智能》P.146-147,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钢琴教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师徒传授式的个别授课,高师音乐系科也概莫能外。近年来,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钢琴教师课量剧增、招架乏力。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势必要大量增加教师的编制,大幅度提升培养成本。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犹如雪中送炭,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认识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有条件的学校也陆续配备了数码钢琴教室。经教育部艺教委牵线搭桥,国外键盘集体课教学专家数次应邀来华讲学,国内部分教师也先后出国研修。许多高校把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已有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已得到初步的展示。

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

随着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和设备投入力度的增加,高师音乐系科配备数码钢琴教室早已是题中之义了。但推广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还存在着一些阻力,其中关键问题不是硬件投资,而是教师的观念转变。

1、数码钢琴能不能达到传统钢琴那样的练习效果?

由于对数码钢琴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上数码钢琴与传统钢琴在音质和触感上仍有明显差异,许多钢琴教师觉得在数码钢琴上找不到传统钢琴那样的触键感觉和声音效果,认为数码钢琴的练习不能替代传统钢琴的练习。

对于数码钢琴的弹奏效果,不宜片面地看待。数码钢琴在触键感觉及音质上与传统钢琴确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仅与琴的类型和结构有关,也与演奏者对其不熟悉、不适应有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驾轻就熟了,同样可以得心应手地演奏。实际上,传统钢琴也并非每一架弹起来感觉都一样,换琴以后照样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即使在同一架钢琴上,也不是只用一种固定的触键方法和感觉来演奏,而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在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面均卓有成就的美国著名专家罕娜教授认为,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在触键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她说,触键是在你的身体,你的手,你怎么去用它,发挥它的优点,而不在于你弹的是什么琴。

其实,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数码钢琴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模拟传统钢琴的音质和触感,但它毕竟是一种发展中的乐器,反过来说,传统钢琴也并非尽善尽美,它比数码钢琴笨重,还要经常调音等,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随着电子技术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提高,也许将来有一天数码钢琴不仅可以把传统钢琴模拟得维肖维妙,而且还会以其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丰富多彩的声音变化使传统钢琴相形见绌。

2、集体教学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对集体课教学形式持怀疑态度,担心它会影响教学效果。毋庸讳言,集体课在技术训练的精细程度上和因人制宜地解决问题方面的确比不上个别课。但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的能力、态度和教学方法的优劣,学生的素质、程度及练琴时间的多少和练习质量的高低,师生之间的合作状况等等,教学形式不过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好的教师可能把集体课教得很好,而差的教师则可能把个别课教得一塌糊涂。所以我们显然不能只凭教学形式一个方面去全面推断教学的整体效果。

平心而论,个别课与集体课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个别课的优势正是集体课的不足,反之,集体课的优势也正是个别课的不足。因此,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基础,谁也无法完全取代对方。正确的关系应该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长期共存。退一步说,即使个别课确实比集体课教学效果好,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如果还是只上个别课,现有的钢琴教师人数将会严重不足,授课量将会大量增加,老师们疲于奔命,又如何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形式的选择还与培养目标和要求有关。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赵沨先生曾指出,多年来师范院校老是向音乐院校看齐,在培养方式上重一专而轻多能,有的学生虽然能弹奏一些较高程度的独奏曲,但却不会弹奏简单的即兴伴奏,结果是既不能上舞台,也不能上讲台。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进。高师钢琴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把钢琴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在高师钢琴基础课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更为合理,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更为有利。

国内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试用阶段。由于对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新的教学法体系和教材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个别课的教材和教法上集体课,所以教学效果的改善还不十分明显,集体教学的优越性还未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是一些教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缺乏信心的原因之一。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随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推广和普及,将会涌现出大批熟练掌握软硬件功能和集体课教学法的优秀教师,编写出一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科学化、系统化的专用教材,那时我们才可以更加客观理智地评价传统钢琴个别课教学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劣。今天,数码钢琴集体课就像一个诞生不久的婴儿,我们应该对其倍加呵护,精心培育,而不应只是站在一边冷眼旁观、说三道四。

3、现有的钢琴教师能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

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抱有疑虑和偏见的教师,其中许多人对这种乐器及其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和教材等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不具备担任该门课程的足够能力。还有一些教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愿意接触新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手段,习惯于以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当教学工具和形式发生变化后,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了解,而是简单地加以评价和排斥,或者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懒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由于集体课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设备、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具备更加广泛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修养,而且要求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强,因此教师的备课量将会明显加大,工作强度也要比个别课大得多,这也使得一部分教师因为怕苦怕累而畏缩不前。

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正处在学习提高的黄金时期,他们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生力军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过去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体系,但数码钢琴集体课并不排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只是这些知识和技能还不足以应付新的教学形式而已。只要好学上进、刻苦钻研,一大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专家将会从他们中间脱颖而出。我们对此应当抱有充分的信心。

集体课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1、程度差异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是集体课教学的首要难题,也是教师们最为头痛的问题。无论在任何学校开设的数码钢琴集体课上,学生程度的一致都是相对的,而差异却是绝对的。不仅同一个班的学生程度不一,即使同样程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逐渐拉开距离。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因此,忽视或者回避这个问题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为了维持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学生的作业与进度必须保持基本一致,而学生由于天赋、能力、用功程度等因素所造成的程度和进度的个体差异难免与其发生冲突。学生程度差距过大,教师就很难布置共同的作业。如果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布置不同的作业,则无疑于釜底抽薪,集体课也就名存实亡了。

根据国内外集体课教学的成功经验,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1)先考核,后分班。在编班分组之前对学生进行考核,按照学生的演奏程度进行分组。

(2)及时调整。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根据学生进度和程度重新调整班组。

(3)提供补救措施。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给进度快的学生提供附加作业。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人尽其才,又有效地缓解了两端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

(4)加大重奏合奏的比重。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选用或编写重奏、合奏谱,让程度低的学生演奏浅易的声部,程度高的学生演奏较难的声部,使大家都能胜任愉快。

(5)每组人数要适中。通常以12-20人左右为宜。人数太多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太少了集体课教学的优越性又体现不出来。理想的情况是开始人数较多,随着学生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

2、教材建设

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同于个别课教学,它增加了乐理、和声、视奏、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等学习内容,补充了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融入了世界最新的教育理论和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因此很难完全照搬传统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法体系。现在国内已有一些院校尝试编写了部分教材,但似乎仍未跳出传统教材的框架,仅仅做了一些局部的改良,而没有整体性、革命性的转变。所以教材问题至今仍是制约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效果的瓶颈。

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和成熟的教材,完全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去选择和补充教材,很难保证集体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构筑科学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必须下大力气编写出适合国情的集体课教学专用教材。好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国内外优秀的集体课教材编写思路和经验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学习、借鉴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地努力,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实用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的问世指日可待。

3、教法更新

集体课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系统讲授、共同作业和集体回课。它们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集体课的开设和维持,决定着集体课的优势和效率,因此,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被弱化或取代。

1)系统讲授。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观念的直觉理解以及这些基本观念的运用。一门课程在其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上来,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为止。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必须把握教学系统和结构的完整性,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而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和即兴性。教师要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讲授演奏理论与技巧方法,并采用螺旋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反复地强化基本概念和要领。要改变保姆式的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个别课也讲究科学性、系统性,但要把那些老生常谈的基础性概念和要领给每个学生系统讲述一遍甚至多遍,教师常常会感到无趣和乏味,所以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骑驴念唱本——边走边看。而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面对一组学生,教师讲授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容易提升,因此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

2)共同作业。如果没有共同的作业,课程就没有统一的进度,教师就难以组织教学,集体回课也就无从谈起。

古语说,预则立。集体课布置作业时必须要有预告,要保证所有学生在独立练习前都做到心中有数。个别课布置作业时,有些教师往往缺少必要的提示,使一些可以事先避免的错误得以发生,等学生回课时才去逐一解决。集体课如果这样做,回课时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可能五花八门,解决起来就没有个别课那么容易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师不能满足于做事后的诸葛亮,而要通过尽可能全面的预示,把大部分可以避免的错误消除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音乐内容与技巧方法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对那些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给予事先的提醒,对要点与难点做出清晰的讲解与指导,并通过示范与模仿让学生弄清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和要领,使学生不仅知道练什么,还能知道怎样练,练成什么样。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减少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上课时也不至于那样劳神费力。

3)集体回课。集体课绝不能变成集体化的个别课。但一些习惯了个别课教学的教师在上集体课时,往往还是新瓶装旧酒,跳不出个别教学的圈子,回课时仍然以挨个检查作业、单独纠正问题为主。这就使得教师东奔西跑、手忙脚乱,时间还不够用,而大多数学生又坐在一边无事可干。这样的教法肯定吃力而不讨好,自然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集体回课并不是要一直让学生大齐奏,而是要交替运用齐奏、轮奏、独奏、接力、分组竞赛等方式,强化集体课的群体效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每个同学时刻都有事可做。重奏与合奏的演奏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即兴伴奏、即兴演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因此要多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性潜质,为学生提供更多公开表演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为了解决个别学生的操作错误,也可以抽取典型的样例进行个别的指导,但最好把它当公开课来上,使其他学生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

4、师资培养

为了保证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支熟悉集体课教学工具、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现有的钢琴教师不论年龄大小、水平高低,如果不进行继续学习和专门研究,很难适应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担任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教师,必须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无所作为的意识和作风,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研究和教学之中。要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外优秀音乐教学法和集体课教学法,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改进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授课,以尽快提高现有教师的集体课教学能力,使其胜任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工作。

5、评价与考核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别于传统的钢琴个别课,因此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要在严密考查、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适用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新的体系要有开放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要弱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弱化对结果的评价,强化对过程和发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进步幅度都应在考评之列;要改变只以弹奏难度和质量来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情况;要从对演奏水平的单一考查,扩展到对即兴伴奏、即兴演奏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要制定详尽的考核细则,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白无误、严格遵循。

钢琴课范文篇4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各类儿童音乐培训机构和文化活动中心及文艺团体的工作人员,在教学中应突出“职业”的特点,作为钢琴教学的教材亦是如此。

(一)教材现状

目前国内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材大都分为两个部分:钢琴基础弹奏练习和简易钢琴伴奏。从安徽省内此专业的招生人数、办学规模、办学历史等方面综合考虑,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以此校的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为例,具体应用的教材共三册书,按学年划分,一学年一册书。第一部分是钢琴基础弹奏练习,由学校自主研发的教材《钢琴》第一册和第二册构成。第一册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钢琴基本技能、手指练习、练习曲、乐曲、边弹边唱、音阶和弦琶音以及手指技巧训练。总览全书,从内容上看,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进度上看,难度逐步提高,有一定的梯度安排;从曲目类型上看,有指法练习、练习曲、乐曲、边弹边唱等,涉猎广泛;从曲目量上看,练习曲51首,乐曲37首,边弹边唱15首,音阶和弦琶音24个大小调共七种弹奏方法,曲目量非常大。一学年通常是36个教学周,除去放假、考试等,即使删减、跳跃地学习,也很难学到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册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练习曲,共42首;第二部分乐曲,共34首;第三部分边弹边唱,共14首。从曲目量上看,一学年仍然难以学到其中一半内容。从曲目的难度上看,由《车尔尼》139到599再到821、261以及莱蒙、许特等多位作曲家的作品,难度跨越较大,并且未按曲目的难易顺序来安排编著,从教材的梯度上进行,教学时可以做适当调整。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的第三册书———《幼儿歌曲边弹边唱》,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但曲目都是相同的100首幼儿歌曲。第一部分是简谱,第二部分是带有简易伴奏的五线谱,均是按照曲目的类型来划分。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12首,“寓教于乐的幼儿歌曲”29首,“可爱的小动物歌曲”20首,“多彩四季歌曲”10首,“常用游戏歌曲”20首,“老师演唱的歌曲”9首。这种编排的优点是曲目量丰富,曲目风格类型鲜明,五线谱和简谱两种记谱法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参考;但是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一是曲目量大,以一个学期18个课时的常规教学来看,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提供的伴奏类型较为单一,难以在教学上给予一定的空间。作为伴奏的参考编排,若能难易搭配、有的放矢,将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钢琴基础的学生。综上所述,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中,《钢琴》(第1、2册)是2012年编写出版的,《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是2014年编写出版的,整体都较新,以现在的教学效果来看,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地方,但也暴露出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钢琴基础弹奏部分主要是基础弹奏的教学,优点是基本功得以扎实巩固,缺点是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缺乏上升的空间。歌曲伴奏部分主要是儿歌的简易伴奏和即兴伴奏,优点是曲目量较大,对于儿歌的弹奏基本够用;缺点是没有小学音乐教材所涉及的曲目以及合唱曲目的伴奏,也缺乏伴奏的难易分层以及必要的理论指导和范例。总览整套(共三本)的钢琴教材,教学内容主要针对钢琴弹奏,整体来看对于学生弹奏能力的培养是足够的,但是缺乏对钢琴课教学、音乐课教学和音乐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而专科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职业”最大特点是“师范性”,教材中应体现“如何教”和如何“配合教”的问题。整套的钢琴教材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也主要以独奏、弹唱为主,缺乏对于四手联弹、合唱伴奏、其他乐器的钢琴伴奏和双钢琴等各种形式的曲目储备。上述两方面的不足之处,可以适当地增加和调整到教材内容中去。

(三)改革的方向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的“职业”性特点亟待体现,首先,专科音乐教育毕业生要是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而现有的教材中缺乏对小学音乐课本、小学常用合唱曲目伴奏的涉猎。针对于此,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曲目,将各版本小学音乐教材的常用曲目囊括其中。其次,“职业”性的体现也应表现为各类儿童音乐培训机构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文艺团体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培养,而这些机构需要钢琴弹奏、钢琴考级曲目的弹奏和教授能力,有关钢琴弹奏各类型活动的组织能力,教材中对于这个部分尚属于空白阶段。例如可以适当增加各类型考级曲目的范例及其解析,虽然由于能力和基本功的限制,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演奏好考级曲目,但是可以教会学生辨别怎样的弹奏才是准确的。教材中也可增加一些适合独奏表演的曲目,风格可以更广泛些,也许这些曲目无法在正常的教学中一一渗透,但可以作为学生泛读、范听的内容,适当配合一些示范演奏的音频或视频部分。再次,当专科音乐教育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时,音乐活动的组织工作是不可避免的。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关钢琴表演,或是钢琴弹唱、伴奏的范例,例如四手连弹或双钢琴的曲目,也可以在现有的教材中增加歌曲改编的弹唱版本范例等等。最后,当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对于钢琴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如何教的问题。故而,可以适当增加教材中部分曲目应用于教学时的知识点介绍,或者相关教案编写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一点”的基础上就会“教一点”,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综上所述,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材改革的总方向应体现其“职业”特点,针对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所需,以市场需要来指导教学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教学,最大限度地体现“职业”特点。

二、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建设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应从实际出发并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遵从“够用”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按学期来划分。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校前是参加过安徽省艺考的,具有一定的器乐功底,但并非都是钢琴。经过调查统计,26%的学生是钢琴专业,具有较深的钢琴基础;31%的学生接触过钢琴,但钢琴基础较为薄弱;43%的学生没有任何钢琴基础。结合以上数据,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应能兼顾到这三个层次的学生,使钢琴专业的学生有继续上升的空间,钢琴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能对基础加以巩固,并有新的学习内容,钢琴零基础的学生能学习到相关的基本弹奏和教学技能,对于职业需求,能做到保证够用。

(一)扩展现有教材的范围

在钢琴基础弹奏阶段,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教材中缺乏钢琴初级考级曲目和流行钢琴曲的涉猎。作为此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方向,各类儿童音乐培训机构对于考级的热衷都是无需解释的。即使在学习初级,也有较为简单的钢琴业余一级、二级考试,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文艺团体对流行钢琴曲演奏和教学的需求也可见一斑,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性”应体现在其职业需求上,所以此类型的曲目应囊括进去。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现有钢琴课程的教材中缺乏较深难度曲目,实际上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较强的钢琴专业功底,所以在曲目安排上可以加深至十级以上的范围。例如《钢琴奏鸣曲集》《巴赫十二平均律》《中外钢琴名曲》《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肖邦全集》《爵士钢琴曲精选》《门德尔松无词歌》以及各类钢琴考级教材中较高级别的曲目等。对于现有的各难度曲目可做相应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伸展性和选择性。

(二)教材中对于“职业”需求的延伸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面是小学音乐教师,那么作为教材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曲目的涉及应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常规的音乐课教学外,还有大量音乐活动的组织工作,如合唱、艺术节、经典诵读的钢琴伴奏等,为体现职业教育中“保证够用”的原则,在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材中也需要这些知识做必要补充。一方面,在钢琴弹奏部分增加各版本小学音乐教材中具有典型性曲目的练习,其中也应包含音乐欣赏部分的内容。另一方面,在钢琴伴奏部分需要增加合唱曲目的伴奏练习,在范听、泛读部分的安排中增加中外经典乐曲的赏析,并有“学校优秀艺术节”等相关案例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仅三年,安排大量的练习曲目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可以多些经典曲目或具有一定范例意义的曲目练习,同时配合泛读、范听、泛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科音乐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是“职业”,是在就职岗位中的“保证够用”,那么就大量的不同类型曲目而言,多听、会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缺乏对于小学音乐节活动开展的培养教学,但可以变换角度,从学习优秀音乐活动的组织出发,快速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以便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综上所述,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可以有一些大胆的突破,区别于传统的钢琴教材。例如,增加音频、视频的配套内容;增加不同风格曲目的欣赏内容;增加四手联弹或双钢琴的表演曲目;增加多种钢琴伴奏形式的练习曲目和欣赏曲目;减少基础钢琴相近难度的曲目量;调整歌曲边弹边唱的曲目选择。最终使学生通过整套教材的学习,不仅具有一定的弹奏能力,更具有一定的钢琴教学和伴奏能力,同时积累一定与钢琴有关的音乐活动知识面。当学生通过三年专科音乐教育的钢琴学习,在其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达到对钢琴演奏等相关运用能力的“保证够用”原则。

(三)教材中“职业”要求的进度体现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体现其“职业”的教学特色,将职业需求贯穿始终。在第一学期可注重弹奏的训练,增加旋律性较强的独奏曲目,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公开演奏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为走向讲台和舞台打下基础。第二学期开始就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充分利用观摩小学音乐教学、小学艺术节的机会,让学生熟悉就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激发其对教材中涉及的相关自主学习泛读、范听部分的学习动力和能力。第三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有区别地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和初级钢琴教学的能力培养,教材中需要有关这些教学的实际教案学习。在教学形式上也可分小组进行模拟课堂练习,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比赛以增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四学期,学生的弹奏能力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可以对钢琴独奏加以重点训练。教材中需要增加各种考级曲目和考级曲目的教学指导,各类型独奏曲目的教学以及四手连弹、双钢琴,钢琴和古筝、二胡等其他乐器的伴奏等各种钢琴演奏形式的学习和教学指导。第五学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应聘的需求,增加招聘考试中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如钢琴教案的编写、钢琴独奏曲目的演奏训练、钢琴名曲的赏析、小学音乐教材中弹唱的能力培养等。第六学期虽然主要为学生的实习,但教材中可以增加实习反馈的部分,如实习中钢琴弹奏、教学需求调查表等,为教材的更新提供最为直接的参考依据。毕竟,社会在发展,市场的需求应该成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教师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而教师教学更新的依托应是教材的与时俱进。

(四)完善钢琴特色教材建设

专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材有别于传统的钢琴精英培养教材,应具有自身的特色———“职业性”。会弹一点,就会教一点;会听一点,就会说一点;会学一点,就会运用一点。也许自身弹奏不够高、精、钻,但是用于教学却是一定够用;也许有关钢琴活动的组织经验缺乏,但是对于这些活动的优秀范例却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许对各种形式的钢琴伴奏技巧不够精湛,但是对其的简易伴奏能力基本达到驾轻就熟。这些就是专科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特色的显现,当然也应体现在钢琴教材中。首先,对于专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不应仅局限于钢琴弹奏的曲谱,还应包括必要的写作能力。当然,这里的写作不是指专业音乐院校的作曲,而是钢琴简易伴奏的写作和合唱曲的钢琴简易伴奏等,会写然后会弹,或是会指导弹奏。其次,钢琴本身就是门听觉艺术,有关钢琴的教材为何不能有音频甚至结合视频的教材,例如曲目的范奏、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钢琴名曲欣赏、有关钢琴教学的典型案列介绍等。再次,作为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另一个就业方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文艺团体,钢琴的弹奏形式多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难以一一涉及,那么欣赏学习无疑是增加这种能力培养的较为有效和便捷的途径。最后,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应该较强,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导学生利用音乐基本要素进行音乐创编的能力,这也可以成为钢琴教材中需要有特色的建设内容之一。作为核心课程的钢琴课教材,通过对其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应具有一定的乐曲分析能力、简易乐曲的写作能力、根据简易歌曲改编为合唱曲后钢琴伴奏的写作和弹奏能力、将钢琴课的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但因为专科层次和学制的原因,在难度上要与专业音乐院校和本科音乐教育相区别,重点突出其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较低难度达到“能运用”,对中等难度达到“会运用”,对高难度达到“学过运用”等程度。

(五)紧扣小学音乐教师的新课程标准

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是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在校的五个学期学习,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常规工作开展应保证“够用”原则,具体体现在钢琴课程上需要包括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演唱的伴奏能力、不同表演形式下钢琴伴奏及组织教学的能力、各种钢琴弹奏表演及组织教学的能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音乐教师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点,科研的研究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虽然在有限的专科教学中加入大量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难度也缺乏可行性,但是对于已有的与钢琴相关的小学教师科研情况进行范例的学习,或者是泛读的自主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材中可以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加以教学和讨论,为此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做必要补充。

三、结语

钢琴课范文篇5

关键词:钢琴;音乐教育;基础钢琴

一、音乐教育《基础钢琴》情况简介

器乐中的钢琴是乐器之王,因为它音域宽广,能够演奏各种多声部音乐,表现力比较丰富。同时学习钢琴是学习音乐中各种学科的基础。《基础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坚决避免以教学主宰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应以教学参与者、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以课堂与舞台为教学活动单位,将学生能力锻炼作为核心,使学生在规范的教学过程与舞台实践中获得系统的音乐理论与实践知识。目前我所接触到的主要是本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分为两大类:(1)他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到的钢琴演奏技巧并不是非常完善,在很多钢琴技巧上的理论知识还缺乏理解与运用。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只是在短短几个月中进行了钢琴的突击学习。(2)钢琴基础很好,从小经过了较好的学习,但是学科单一或者文化成绩比较薄弱。接下来是我对基础钢琴课程安排以及上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

二、钢琴课程安排

(一)做好课前准备

1.了解施教对象层次。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年龄、程度、弹奏能力、所学作品数量,能够更好地针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兴趣。2.确定使用教材。目前国内的钢琴教材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众多教材中,我们要如何因材施教的进行选择呢?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好的教材搭配可以激发学生的琴趣,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培养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涉及的教材主要有《拜厄》《哈农》《车尔尼》系列练习曲、巴赫复调作品、小奏鸣曲、钢琴基础教程等等,但是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演奏特点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做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考虑,最终有针对性的布置合适的曲目3.教学计划以及教案准备。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授课计划,确定教学过程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做到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步骤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更好、更科学的理解钢琴演奏技巧,结合音乐分析以及技术技巧理解,总结以往课程内容,取得更好更优质的学习效果。

(二)上课节奏的把握

一节好的钢琴课程首先需要把控好课程节奏,坚持声情并茂、艺术和技术统一的原则,准确地制定当周计划:回课内容包括了基础练习音阶、琶音、和弦连接,作业检查。第二部分对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知识进行概述,教师范奏、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部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演奏情况指出问题分析其原因,指出解决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解决学生问题,让学生能够将音乐的流动与身体相结合,主要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读谱阶段。主要是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音、错指法、错节奏,并放慢速度进行分手、分段、分声部等练习。第二层:轮廓阶段。双手合奏,弹奏时注意句法、时值、奏法,表情术语、力度标记等,作品的明暗与意境感受,要求演奏基本顺畅。第三层:成型阶段。整体布局力度层次与曲式结构结合、声部感—以触键法分层、读谱细化及进一步理解作品,提升速度和完整性、背谱。第四层:提升阶段。扣准风格脉动,感受和声色彩旋律线条,触键音色的设定,仔细体会表情术语速度标记的含义及差别,认真品味时值长短的意义,结合学生的演奏,分析学生演奏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提升每个人的相关方面的技术技巧。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学生课后练习的注意事项,布置作业。

(三)课堂需解决的问题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是完整表现一个作品的桥,钢琴教师是钢琴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钢琴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中演奏当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既重视手指的基本功的训练,又重视演奏的全方位训练,使学生既能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又善能够表达出作品的内容、风格和感情,真正做到用声音表达情感。我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1.触键钢琴是一种以弦槌击弦发音的装置,它能通过手指的触键来控制声音的变化,也就是说要想改变钢琴的演奏音色,只有通过改变手指的触键方式。在钢琴演奏中,不同的触键方式决定了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不同的演奏者和不同的作品对音色的选择也各有不同,这也决定了钢琴触键方式的千变万化。[1]因此,科学的弹奏方法对学生能否正确演奏不同程度、不同风格的曲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必须在前期的手指触键训练时打下扎实基础,在进一步弹奏训练时才能深刻体会触键的方式方法在乐器演奏运动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吊臂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手臂的重量,体会通过肩、肘、腕传递到指尖的感受。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触键方法以及演奏音色。2.指法设计合理的指法设计可以高效的解决曲目当中的一些技巧。在钢琴练习过程中,需要更细心的,并透过精心的思考建立良好的指法,指法设计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就近解决,合理使用所有手指,不做无意义的频繁挪动和跳进。②禁忌连续同一手指跳进或极近,尤其是一指和五指。③能在一个把位顺奏的则不需要去转指。作品当中的指法一般都能够在音阶当中找到解决。3.连奏断奏连奏和断奏是钢琴演奏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单一的快速连奏练习可能会造成弹奏不清楚不均匀。在慢速断奏练习中手指对音符键盘的位置有更准确和清晰的触感,同时会相对着重于单个音符的触键、离键,不仅能帮助手指建立更坚固的位置,记忆都好,也能提高音符的清晰度和音质。4.手指快速跑动目前,大多数学生手指跑动都会出现不清楚、虚、漏音,手指的抓键力、摩擦力和阻力不够。在弹奏时手指的第一关节应该保持适当的坚固和紧张度,要像钩子一样把琴键勾住。在弹奏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感觉到一关节。不仅要摆好手形,还要做好手指关节的站立。通过手指在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下学会掌关节上下挥动的抬指训练,使手指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这是整个演奏技术大厦的地基,所有的弹奏都需要五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均匀性、协调性、敏感性和力量。5.和弦与双音双音下键一定要整齐、慢,声音不要突兀。在其演奏过程中,手掌的支撑力度大于指尖的按键力度,“猛鹰蓄爪”说的就是手掌在演奏过程中的状态,调用身体中的所有力量使身体微微前倾,并将所有力量集中于手指,以自然连贯的指法来演奏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声音一定要通透不要炸。弹奏最强和弦时力量要集中在指尖上,手指的三个关节要有支撑力,在演奏过程中,将力量短时间内全部集中。[2]6.重难点技术演奏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需要通过对手指、手腕、手臂和大脑协调配合能力和灵活性的训练,这种训练是依靠对大量的钢琴文献包括大量的音阶、琶音、和弦以及五指练习等等基础练习的学习而进行的。其中,基础训练是一种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技术训练方式,它能有效地针对手上各种演奏技能进行单纯的、直接的训练,学好基础练习是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任何曲目的技术都不会孤立存在的。在练习过程中遇到技术障碍时,还可以尝试以相同模式的基础练习或者技术片段来辅助攻克技术障碍。例如,配合节拍器进行不同速度的七度练习(慢中快),我们最终演奏时的快速处于梯度的最高层,因此需要下层建筑的踏实来支撑最终的演奏速度。要让学生注意梯度越多顶层就会越坚固,所以弹奏时一定要有耐心,可以更多地进行速度变化练习。7.踏板的使用“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说过‘踏板可以说是钢琴的灵魂’他甚至还不无夸张地说,能应用好踏板就做到了演奏好一首音乐的四分之三。”[3]在未掌握踏板使用技巧的情况下演奏钢琴作品,音响效果就会变得非常浑浊。但如果为了保持作品演奏中音乐的纯净而减少踏板的使用频率,就会导致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过于干涩,音乐情绪得不到表达,旋律的连贯性和乐句的紧密性下降。目前所涉及的钢琴踏板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主要都是根据作品风格以及乐段表达意境变化而定。总之,使用钢琴踏板来润色钢琴作品,必须熟练掌握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以确保音乐中歌唱性的声音和演奏过程中产生的音色、和声层次对比变化,才能使整体演奏有更好的发挥。

三、总结

《基础钢琴》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加强身体器官及机能各部分协调配合能力的锻炼,对于演奏心理的开发,音乐表现力的提高、音乐专业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实践与总结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教师中教学过程中要钢琴技巧和基本的知识与原理相结合。重视音乐术语与其他乐谱中的标记,重视歌唱与弹奏结合,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以课堂与舞台为教学活动单位,将学生能力锻炼作为核心,使学生在规范的教学过程与舞台实践中获得系统的音乐理论与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1]曹川.浅论钢琴音色的变化和触键的关系[J].黄河之声,2012(14):93-94.

[2]杨文.论钢琴曲《火把节之夜》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技巧[D].四川师范大学,2019.

钢琴课范文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课;信息化;教学手段

钢琴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更是开展日后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必须在当前基础上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展钢琴教学,加强钢琴教学实用性。

1钢琴教学的当前情况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课程缺乏贴合本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体系,这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学课程出现十分随意的教学现象。与此同时,钢琴教学的模糊定位又使其形式、内容、目标等各个方面缺少规范标准和清晰框架。在进行钢琴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从其设置目标、选择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到应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评估方式等等,都没有经过合理规范论证的依据。各校各系甚至个别教师分别对其进行制定,钢琴教学课程中随意性十分鲜明。例如选取教学材料,部分院校选取高师音乐专业相关钢琴教材,另一些院校选取中师小教专业相关钢琴教材,二者在钢琴教学课程的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存在不适应性。这种情况不但使学前教育专业在钢琴教学课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课程体系,还使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在这样的体系下,被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无疑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幼儿教育水平存在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高校近年来扩招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素质与结构发生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扩大,音乐基础并不相同。部分考生仅在考前突击下学会弹奏应试曲目,对乐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对钢琴的接触几近为零,乐理知识一窍不通,出现学生对钢琴存在零接触和零了解的现象。目前来讲,钢琴教学的课程安排十分不合理,面对毫无基础的学生,各校在仅仅分配给钢琴教学每周一课时左右,持续两到三学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将大量时间花费到弥补乐理基础与钢琴知识上,这样才能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满足工作需求,但由于其课程设置不合理,现今院校的钢琴教学课程时间安排短暂,这为教师带来挑战,也为钢琴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该专业的教学以其特殊教学对象有别于其他专业,并不需要掌握高深钢琴技巧及演奏水平,而是对学生的乐理基础、音乐创作、编配弹唱等音乐素养有一个综合性的要求。与此同时,必须将其与学前教育的工作融合,在幼儿的活动中,音乐活动需要综合各种音乐形式。

2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钢琴教学

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手段进行建设钢琴教学课程信息化,以减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教学课程中面对的困难。

2.1在校园内建立资源库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促使学生以学校累积的资源进行网络上的学习,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仿真顶岗的钢琴教学实践训练。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经济情况设立普通录播室,为钢琴教学的在线课程进行大规模制作;在此基础上,设立标准录播室,以便于录制标准精品的在线课程资源。这样能够使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自身的音乐素养进行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石。

2.2在校政企间加强合作

学校要将与政、企三者间的合作进行加强,设立一种数字资源平台,充分将三者的力量结合,促进学校革新教学机制,为线上远程的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做出贡献。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尽力实现在校学生对钢琴教学学习的需求,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教学层次,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进而为政企输送更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企业针对自身的建设发展需求,对在校学生的钢琴教学进行角度专业的具体培训,学生可以使用远程教育平台获取专业知识,对已经学习到的东西进行系统的整合。

2.3优化教师队伍

钢琴教学信息化的最终应用还是会在人身上体现出来,学校必须引进素质优秀职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来担任钢琴教学的教师,配置优秀的师资团队,以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设立学校专职人员开发数字资源,积极促进教师参与师资资源的发展工作,以便逐步完善优化师资队伍,将师资资源发展得更加优质。

3结语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达到专业技能标准,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与工作岗位上教学工作充分对接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因此在学校进行钢琴教学工作时,必须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从乐理基础浅薄到逐渐丰满,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满足学前教育岗位需求。

作者:郝光 单位: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辛彩平,王迎新.中职学校加快信息化资源开发推动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J].中国培训,2016,(9).

钢琴课范文篇7

钢琴课的热身运动必不可少,在手指练习阶段,笔者采用了“我来当老师”的方法,给学生提出要求,请学生自己讲课,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这样不仅使枯燥的指法练习得到保障,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不仅愿意去练相对枯燥单调的指法练习,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增加音乐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连通环节,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实现课程的综合及课堂上的综合

以钢琴乐曲《北风吹》教学为例,笔者是以一首诗作为本课的导入,将学生带进白雪皑皑的冬季。从诗歌元素入手,缓解学生学习弹奏作品的压力。随后请学生介绍作品《北风吹》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们对于有准备的事情总是容易放松,经过一系列的补充,创作背景已经很丰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一遍作品,并请学生自己将作品划分段落。为了让没有学过曲式分析的学生们能顺利完成,笔者做了提示:“请注意表情记号。”因为幼师的整个课程设置上,没有曲式分析这门学科,而对作品曲式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作品,在作品中分析曲式,既能让学生了解作品,又不会拘泥于理论而让学生感到生硬刻板。学生们顺利将作品划分为四部分后,笔者开始了分段讲解。为了让教学元素更加多元化,实现“综合”教学,除了讲解基本的节奏把握与弹奏技巧外,重点抓住了钢琴作品与中国戏曲的结合,尽可能扩展知识点。笔者认为:“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二是课程上。钢琴课堂的综合,应是以钢琴学习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的综合。要自然生动、主次明确。课程上的综合应是分别由不同小学科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音乐综合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审美品位。例如本课教学中,作品旋律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另外笔者还特别分析了河北民歌《小白菜》这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这首单乐段结构的作品,曲体单纯规整,曲调简朴流畅,旋法以向下级进为主,结尾以哀叹式音调呼唤,正是典型的“哭腔”。分析时,请同学们哼唱了曲调,增加体会、加深记忆。

三、融入欣赏内容,提升审美情趣

钢琴课范文篇8

关键词:高师钢琴课教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拓展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理想中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学有专长,而且要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参照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还包含少量中国钢琴作品,应另当别论),且主要选择独奏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J.S.巴赫的作品,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等等。这些作品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及“印象派”风格时期,但就键盘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巴赫——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再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从未学过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师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针对这一课题,以下是我的几条基本思路:

1.将教学内容的相关音乐历史时期进一步向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C.P.E.巴赫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键盘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课程之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可包括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尽展风采的作曲家除了德彪西,还有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拉威尔、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格什温、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布莱兹等人,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2.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伴奏谱弹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鉴于其重要性,许多高师院校的音乐院系已将其作为独立课程另行开设,故本文不再就此专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3.加入“钢琴教学法”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师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钢琴教学法”应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立即开设。

4.增加有关“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的教学课题。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钢琴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我想,这应该是开设高师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5.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

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电脑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将上述几方面的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电脑文件,并由此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所有钢琴教师和学生均可共享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使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高师钢琴界曾就是否要开设钢琴集体课这一主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其结果是,目前各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钢琴集体课。而这种全新的、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形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至波及到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其它类似课程(如声乐集体课的设立等等)。可以说,这是高师钢琴课程教改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传统的钢琴教学始终保持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特殊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无可非议。目前,在钢琴课程中引入集体课这一教学机制,应该说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由于扩大招生而引起的教、学比例失调的矛盾,使钢琴教师能从“一对一”授课这种低效率形式所引起的教学工作量不堪重负的窘境中部分地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确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认为,现行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在本质上仍然沿袭了传统个别课的钢琴教学观念,微观地进行分析,其教学思路仍基本停留在“个别教师指导个别学生”这一传统的、单一线条的思维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且还可能受到多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制约。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新的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革新教材教法,在原有的个别课与集体课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授课。

我们可以使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地并存:

个别课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小组课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须统一教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且钢琴程度较低的教学对象。

大班课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一般可以行政班级为教学单位。在大班课上,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大班课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2.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亦可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的;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

4.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音乐会可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结语

钢琴课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教学;重构

现代网络技术作为信息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快速应用与发展,同样也被应用到钢琴课程教学中。通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钢琴音乐课程教育教学中,可以创建以微课、翻转课堂为主的在线教学平台,并结合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教学设备,对学生展开钢琴曲目的内容、实践教学,提高钢琴教学的实用性和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专业钢琴技能、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钢琴教学的理念及特征

(一)互联网技术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理念。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通常可以用“互联网+”这一概念进行表示,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钢琴教学中应用,可以将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课程教学互动交流。首先借助于网络软件、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搭建起钢琴教学的在线“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师在钢琴课程教学中,能够利用在线教学系统,进行钢琴曲目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参与钢琴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教学设备,组织一系列钢琴理论课程讲授、教学实践环节,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学习,并对“微视频”提出的钢琴训练任务展开实践,然后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性复习与训练,以此完成钢琴课程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互联网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另一方面的应用,则在于网络化、实时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在这一互联网信息传输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开设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平台与学生展开钢琴教学内容的沟通交流,解答学生钢琴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督促学生完成要求的课程学习任务,以提高钢琴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效果。(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钢琴教学的主要特征。传统高校钢琴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这一固化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虽然能为学生钢琴理论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也使学生的钢琴内容掌握过于程式化、钢琴实践不足等。所以,引入互联网课程教学手段,进行钢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推动钢琴课程教学、网络教学的融合。借助于多媒体软件、PPT课件、微课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可以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软件,加强钢琴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简化课程教学流程。2.钢琴课程教学环节的开放化、参与化。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课程的教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而是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只对学生的钢琴学习内容、学习环节起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课程学习情况,自由展开钢琴理论知识、钢琴实践演练的学习,参与到不同钢琴曲目弹奏的反复练习中,并与其它学生开展广泛的互动交流。3.钢琴教学形式的共享性、互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门户网站等传播媒介,与学生展开钢琴理论、演奏技巧的探讨,也可以将钢琴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供钢琴音乐学习的学生进行阅读和下载,也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中发表一系列的钢琴课程教学文章、视频,方便学生在课下进行钢琴曲目的训练与学生,解决学生钢琴课程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或困难。

二、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钢琴课程教学理念过于传统陈旧。传统钢琴教学注重理论内容的传达,教师主要通过对钢琴曲式、曲调、和声等的讲授,对钢琴曲目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进行分析,来完成钢琴理论、实践课程内容的教学。这一陈旧化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原因在于某些高校钢琴教学理念过于传统,高校领导认为钢琴专业并非计算机类课程,无需在教学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加入网络化课程教学手段。在钢琴理论、演奏实践教学中,长期使用“讲授式”课程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钢琴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导致学生在钢琴乐曲学习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且限于钢琴课程教学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钢琴内容的学习与消化,致使钢琴理论知识、演奏实践教学的效果较差。(二)钢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一化。当前,高新教师对学生钢琴课程教学往往以钢琴教材的教学大纲为指导,着重于书本中钢琴理论知识的传达,且多为“集体式”的钢琴内容讲授教学,忽略了不同学生存在的学习、认知差异。对于钢琴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首先其并未建立起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只是认为钢琴演奏常常被运用于音乐伴奏,在社会就业中的竞争力、需求较低,因此,教师仍然以陈旧的课程教学知识理论作为钢琴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钢琴理论、实践内容的重复记忆。其次,在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也并未引入“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教育方式,虽然教师也会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进行钢琴弹奏实践的动态演示,但由于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因此,钢琴课程教学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较为明显。(三)钢琴课程教学缺乏互动交流与实践。钢琴课程教学主要是对乐曲结构、乐曲表达方式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理论教育、实践指导,引导学生一步步钢琴曲目的练习、互动交流中,才能有效完成既定的钢琴学习任务。但当下高校开展的钢琴课堂教学活动通常会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对学生的钢琴练习作出不定时的监督与管理,虽然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传达,产生的钢琴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第一,学生的钢琴学习缺乏系统性的实践,多数教师并未在课堂中结合理论知识开展钢琴弹奏实践。也没有为学生提供钢琴实践练习的机会;第二,钢琴教学中学生缺乏互动交流。高校钢琴教师没有对每个学生的钢琴演奏情况作出及时的同步指导,也没有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导致学生的钢琴演奏出现专业技能偏差、弹奏不熟练的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重构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与社交软件创新钢琴教育方式。当前高校钢琴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高校钢琴专业互联网化的要求下,高校教师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软件、PPT课件,与微博、微信、QQ、门户网站等社交媒介进行融合,一方面从网络中搜集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教学素材,充实《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钢琴》《钢琴基础教程》《钢琴入门与进阶》《视听语言教程》等钢琴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课外钢琴学习资源的检索、浏览与下载服务;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钢琴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钢琴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内容的传播,以激发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钢琴理论、实践技巧的学习。(二)借助“微课”等网络平台开展钢琴在线互动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是一种实时化、互动化的课程教学,其能够将海量钢琴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部分的细分教学知识点,从而对学生开展线上互动交流式的课程教学。在进行“微课”短视频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微课”的课程讲解进度对学生的钢琴理论、实践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微课”教学情境,完成钢琴基础内容、实践专业技能的教学与学习。之后,要结合在线“微课”视频资源的内容,进行课堂讲授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织,尽可能保证线上、线下钢琴课程的有效结合与互补,通过构建“微课”视频资源的网络平台,可以形成教师、学生之间广泛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学生根据网络教师要求进行课后练习题任务的解答;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对学生的钢琴弹奏情况作出指导,能够保证钢琴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整合网络资源进行钢琴理论、实践的融合教学。高校钢琴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是钢琴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现阶段教师并未对钢琴演奏实践进行过多关注,只是按照钢琴教材大纲的曲目内容进行实践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在这一情况下,高校教育部门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网络化、数字化钢琴资源的整合,构建多媒体钢琴课程体验室,在体验室中设置PPT课件、计算机、iPad及立式钢琴等硬件,对学生开展钢琴理论知识、演示实践的教学。第一,教师可以在iPad中安装教学APP,引导学生对虚拟的钢琴琴键进行熟悉,在电子化的钢琴上弹奏一系列曲目;第二,要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学生形成互动交流的兴趣小组,与学生开展网络互动与答疑,督促并检查学生的钢琴练习成果,从而促进钢琴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融合。

四、结语

随着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出现,使网络化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硬件设备进行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等信息内容的接收与浏览。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钢琴课程教学,要依托多种网络信息教育平台,创设钢琴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翻转课堂”在线教育,与学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展开互动交流,才能有效提升钢琴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迎英.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

[2]黄文曲.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6(13).

[3]张贺达,崔柳.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6(5)

[4]王宇婧.高校钢琴教学观的革新与重构[J].艺术评鉴,2018(3).

钢琴课范文篇10

关键词:高师钢琴课教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拓展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理想中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学有专长,而且要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参照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还包含少量中国钢琴作品,应另当别论),且主要选择独奏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J.S.巴赫的作品,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等等。这些作品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及“印象派”风格时期,但就键盘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巴赫——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再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从未学过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师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针对这一课题,以下是我的几条基本思路:

1.将教学内容的相关音乐历史时期进一步向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C.P.E.巴赫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键盘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课程之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可包括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尽展风采的作曲家除了德彪西,还有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拉威尔、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格什温、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布莱兹等人,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2.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伴奏谱弹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鉴于其重要性,许多高师院校的音乐院系已将其作为独立课程另行开设,故本文不再就此专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3.加入“钢琴教学法”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师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钢琴教学法”应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立即开设。

4.增加有关“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的教学课题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钢琴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我想,这应该是开设高师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5.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

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电脑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将上述几方面的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电脑文件,并由此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所有钢琴教师和学生均可共享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使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高师钢琴界曾就是否要开设钢琴集体课这一主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其结果是,目前各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钢琴集体课。而这种全新的、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形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至波及到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其它类似课程(如声乐集体课的设立等等)。可以说,这是高师钢琴课程教改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传统的钢琴教学始终保持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特殊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无可非议。目前,在钢琴课程中引入集体课这一教学机制,应该说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由于扩大招生而引起的教、学比例失调的矛盾,使钢琴教师能从“一对一”授课这种低效率形式所引起的教学工作量不堪重负的窘境中部分地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确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