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7 18:29:37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1

(一)坚持优化学校布局,做优教育供给侧

加快小区配套园移交步伐,调整学前教育发展结构,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统筹推进小学建设步伐;完善北部新城现有学校功能配套,完成大龙山初中运动场建设;优化北部新城教育布局,启动师大附小、师大附中和一中初中部建设。合理规划中小学校布局,积极稳妥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整体水平。

(二)坚持“四有”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守师德师风防线,时刻防范师德师风负面行为。做好研修培训规划,开展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做好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的规划。搭建教师锻炼展示的舞台,开展教师示范课、公开课、送教下乡活动。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三)坚持普及共享,完善基础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小区配建园移交治理,扩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鼓励和扶持民办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瞻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推进白泽湖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发挥思想教育领航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强化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工作。推动智育能力提质。加强课堂建设,分学科规范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实现体教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开足体育课。增强美育有效性。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推进高雅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提升劳动素养。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奋斗精神。

(五)坚持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和区域合作能力,推动中小学在线教学的换代升级。构建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全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教育教学安排。加快推进智慧学校建设。

(六)坚持合作共赢,创新合作办学形式

深度对接长三角教育发达地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委托式办学”等体制机制创新,学习南通如东等地办学理念、育人方法、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选派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校长交流挂职。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打造教育新样板,带动本区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深化与驻地高校合作办学。推动与师大合作共建优质教育集团,打造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基础教育品牌。

(七)坚持“五位一体”,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分类实施学校评价。探索建立“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学校分类评价,分学段构建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专项评估工作。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

(八)坚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实施管理效能提升计划。提升教育法治化水平、管理者能力水平,实施学校活力激发计划,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社会参与协同计划,做细做实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优化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机制。实施校园安全保障计划,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警校联防联动,强化学校安保力量,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2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农村小学2021年教研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农村小学2021年教研工作计划以各级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开发区教育局20__年工作要点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巩固20__年教育教学成果,努力挖掘中青年教师内在潜能,提高学校服务能力。落实《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围绕市区教育局20__年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新教育实验水平,有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课程实施: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把现有的校本课程教材进一步规范化,同时研究开发以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素材的校本课程内容。推进三级课程的整合研究。

(二)教学质量:所有年级的抽测学科及格率和优秀率在原有基础上再上5个百分点。

(三)教研课题: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研究,巩固小课题研究成果,立项并研究2项以上校级课题;力争申报2项区级课题。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开齐、开全学科课程,丰富校本课程。

一是规范开设。加大监管力度,严肃处理违规挪用、挤占。二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的培养。让教师进一步研修学科课程标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打造有效课堂,努力使学科教学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与教学教研工作密切结合,将德育目标融入各科课程,全科育人、全程育人。三是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快乐篮球足球入门和国门乒乓球等校本教材基础上,努力开发以社区及周边教育教学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努力整合学科教学、德育课程以及校本教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2、以有效的措施鼓励音体美、综合、地方学校课程等任课教师对本学科的研究,积极争取和搭建有益平台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3、以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为契机,规范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创新课堂,鼓励学生作业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4、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阶段性评价管理,把综合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二)、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

5、推动新教育实验深入开展。

结合全区新教育叙事活动和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和优秀学校评选活动,加强行动落实,使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新教育的改革中来,促进新教育与本单位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适当扩大实验范围,扩展实验领域。

6、强化研训与宣传。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新教育专题培训,提高对新教育教师的团体奖励幅度。二是对现有信息宣传员提升要求,同时鼓励其他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努力投稿,以鲁北晚报和开发区教育论坛为宣传平台,增强新教育实验影响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教学工作全面升级。

(三)、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生长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课堂教学创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推广王艳芳老师彩荷班的经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行为素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争创区级新教育实验优秀班级和学校。

8、落实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进一步推进我校经典诵读、书法、轮滑等项目。学校有专人负责、重点推进。

9、常规管理精细化。

根据《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教学工作评估办法》,一是对重点工作实行过程性督导、定期通报与展评制度。以教学常规过程性抽查和评价为着力点,抓好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的制定与落实,着力提高备课实效,着力构建常态高效课堂,着力强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范与创新,着力提高阶段性检测的达标率。二是以开发区教育局教学视导为契机。立足于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是继续开展好全市第19个教学常规月活动,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促进教学常规落实提档、升级,使活动起到以月带年的作用。

10、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强化问题诊断与改进,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课堂教学达标度的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习惯、提高能力。促进质量全面提升。

(四)、突出行动研究主题,实现教育科研工作有所突破

11、树立工作研究化意识,加强课题管理,增强研究实效。

12、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以构建学习型团队为重点,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提升水平。

13、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教研工作健康蓬勃开展。

以活动为平台,以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式或跟进式培训、现场观摩研讨、教学论坛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增强学科底蕴,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4、加强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校本教研高效开展。

一是完善学校教研组建设。积极参加全区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二是依托滨州市教学研究网和开发区教育信息网,及时上传学校教研组活动情况,强化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农村小学2021年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研教科研为主要途径,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把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目标:

1、组织各科任教师结合自己本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各计划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教研计划。

2、狠抓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抓好备课、上课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力争我校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3、指导教师积极总结教法,注意捕捉新思想、新观念,发现新教法。

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4、狠抓教师自我培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

5、加大毕业班教学的管理力度,确保毕业班各门学科成绩的提高。

6、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新旧教材在教法、学法上的指导工作,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7、举办全镇优质课比赛。

三、采取的方法措施:

1、依法治教、强化内部管理。

认真领会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课程表上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大纲,切实掌握新大纲。开好每一科课程,使所开课程真正做到上课表,进课堂。

2、规范备、上、批、辅、考、评的各环节,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加强备课环节,做到备《大纲》,备教法,备学生,备板书,备练习。做到先备课、再上课,杜绝照抄、照搬现象。

3、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在全体教师明确了课程标准之后,要求教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理顺减负与增效的关系。

坚持集中业务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知识,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时来到教师身边,不断给教师充电、加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给教师提供自学条件,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我们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

加强质量监控,强化目标责任制。

6、坚持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带动质量。

本学期我们仍然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各项教研活动。

7、大力开展优质课的评比活动,激励教师积极进取,逐步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迈进。

8、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力度。

做到六有: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有总结通报、有整改意见。

9、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

做到领导深入,强化管理,统一思想,统一布署,共同提高。杜决各自为阵的现象。学校要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指导,注重各学科成绩的实质性提高。

附: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和科任老师拟定工作计划、

2、检查各教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3、安排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十月份:

1、检查各教师教学常规。

2、检查毕业班的教学进度。

3、做好全镇优质课比赛的准备工作。

第3 / 4页

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评卷工作。

2、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3、开展全镇语数优质课比赛。

十二月份:

1、召开毕业班科任老师会议。

2、布置期末复习有关工作。

2021年一月份:

1、期末复习调研。

2、检查教学常规。

3、组织期末统测、评卷,做好成绩统计。

4、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5、督促老师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6、撰写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2021年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继续以市、镇教育部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解决新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使学生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一定发展,良好人格得到一定的塑造。引领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进一步探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大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校本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必须从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入手

3、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常规管理检查的力度。

4、健全完善教育教学奖惩制度,健全奖励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5、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真正把教育科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6、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优化整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特色的发展。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1、根据上级要求及本校实际,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努力。如:走出去,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学交流、教学培训和观摩等。

2、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训:(1)做好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

(2)做好教师普通话提高培训工作(每周国旗下讲话)。(3)建立教师研究平台,给教师提供获取与交流教育理念和信息的空间。

(二)突出教育重心,强化常规管理。

我校在全面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坚持以常规教学为重点,以以德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爱心育人、教书育人的五育思想作为教育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在常规管理上,我们坚持两项制度、四个精心。即不打无准备之战的备课制度和备、教、批、辅工作检查讲评制度;做到精心钻研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课后练习。我们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在课堂上我们还力求做到四活,体现新、动、争。即课堂上气氛要活,教学方法要活,学生思维活,练习形式活。课堂上要有新内容、新活动、新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形成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

1、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学之中。

今年,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科教研组长的职能、职权,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师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

2、抓好课题研究,力争早出成果。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搞好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以课改为契机深入搞好教科研工作。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各科教学的研究和实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要做好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实验和研究。

本学期,学校将按要求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由教导处牵头,带动课题组组长,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上升到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

(一)促进家校沟通,举办教学开放活动。

抓好薄弱年级的教学工作,班主任通过家校通联系各班学生的实际,平时学习情况,有计划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分析薄弱年级和学科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力争使本学期薄弱年级成绩有明显提高。本学期,还将举行教学开放日,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融入同一个课堂中,交流经验、情况等。

(二)积极举行各学科活动,抓好第二课堂的开展。

(1)英语科组利用课间操前进行全体学生每周两次的口语训练,平时还会进行基础知识、朗读、歌曲竞赛活动等。

(2)语文科组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读书看报活动,每位学生要求至少一本课外书、作文书等等,并进行读书笔记,平时还会进行基础知识、朗读、作文竞赛活动等。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3

一、加强行风政风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廉政防线。按照市纪委《关于全市教育领域系统化防治腐败工作的建议书》要求,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廉政监管全覆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继续开展局机关中层干部、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工作。进一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做好《中小学廉洁防腐对策研究》课题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和学校收费行为,强化审计监督。

2.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实行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加强党的机制建设,抓好党内各项管理制度条例的落实。继续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进一步提高电子党务系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及日常监督,督促、检查各基层党组织“”制度的落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3.强化法治教育工作。制定并实施“七五普法”计划,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继续实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与复查动态管理,加快推进各地中小学办学章程建设。

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细则,构建覆盖全员的教师培训体系。健全教育、宣传、考评、监督、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将教师的师德考核列入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评先选优主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5.落实教育督导工作。做好犍为、井研和沐川均衡教育发展市级复核评估和省级督导评估,督促指导三个民族地区做好2018年接受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对区县“全面改薄”工作的专项督导。

6.加强行风政风建设。认真接受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全市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民主测评。严格按照政务公开各项规定和要求,增强工作透明度。深入实施局领导挂联基层和重大项目“挂图作战”制。严格工作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共享

7.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成2017年教育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教育专项资金校舍建设,保质按时完工投入使用。着力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扩容建设。抓好乐山一中、乐山实验中学建设项目,启动和实施乐山实验小学、市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建设工程,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乐山一职中新校园、乐山二中整体搬迁工程。

8.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2017年6月底前全市实现中心校以上学校电子白板全覆盖。实施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高学校网络接入速度。全面完成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推进市级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指导学校开展校园网络建设和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运用,组织开展各级水平考试、竞赛活动、专业人员培训以及专业教师技能比赛。

9.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依法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水平。加强教育经费投入监测,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

10.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十五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一村一支教”工作。做好“三个全部、五个全覆盖”教育扶贫和美姑县教育扶贫工作,确保乐山一中第一届“美姑班”开班。抓好全市“两房”建设工作,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1000套、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5万平方米。组织实施好2017年度《行动计划》和“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项目,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彝区寄宿制学校的监督管理,规范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国家补助金的发放和使用。

11.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贫困大学新生、建档立卡学生的资助工作。进一步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开展中职生资助专项审计,加强资助资金监管力度。广泛募集资金,做好奖教奖学和助教助学工作。加大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府惠民政策知晓度。

12.强化教育安全稳定。加大校园“三防”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抓好“一村一幼”技防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校园“一长四员”(校长、安全管理员、餐饮服务员、宿舍管理员、保安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制定“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和“校园安全检查指南100条”,实施校园精细化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3.促进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执行各学段招生政策。坚决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就近招生入学政策要求。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招生入学。规范程序,确保各类学校入学资格审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4.引导良好舆论氛围。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及签约媒体合作,组织并策划教育系统集中宣传、系列宣传和深度报道,提升新闻媒体教育版办刊水平。开展全系统教育新闻信息员队伍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做好城域网站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更换、升级,进一步完善网站页面改版、栏目建设和内容更新,办好门户网站。办好乐山教育微信公众号、乐山教育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全市教育系统新媒体矩阵管理,提升教育形象。

三、落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教育整体结构

15.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积极配合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2%。扶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新增普惠性学位1000个,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5%以上。抓好各类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工作,创建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乡镇示范性幼儿园。探索组建实验幼儿园幼教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16.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尤其要加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招生管理,有效控制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7.4%以内,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8%以内。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加强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确保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

17.优质发展高中教育。推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力争创建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完成招生计划1.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开展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及教务主任专题培训,修订高中质量评价体系。

18.提升职教基础能力。狠抓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施中职学校师资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中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成立首批5个职教技能大师工作室。全面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组建普职融通实验班,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构建多元发展人才成长立交桥,着力培育一批名优特色职业院校。

19.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质量奖励和财政补贴形式降低民办学校办学成本,引导民办学校举办公益性教育,力争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占比达到70%以上。坚持扶优扶强和分类指导原则,鼓励支持优质民办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升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投资兴办特色化、差异化的品牌教育机构。

20.着力发展高等教育。按照《“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稳步推进苏稽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新设置等纳入市级重大“挂图作战”项目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积极引导高校转型发展,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鼓励支持境内高校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校地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双一流”大学。

四、坚持立德树人核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1.加强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用,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指导其科学、规范地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形成互补协调的育人机制。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建成1-3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22.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扎实推进《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建成体育场地建设达标学校27所、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53所、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54所、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55所。加强各类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成6所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6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形成戏剧、剪纸、书法等特色美育活动,建成1-2所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5所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抓好艺体活动,以赛促发展,以赛促提升,举办2017年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校园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八类比赛。

23.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持续实施乐山教育名师培养工程,举办第三届教育名师“以课论道”论坛,开展乐山首届教育名师培养对象、三年培养总结性考核和乐山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工作室考核。启动第二届教育名师选拔和培养工作,对优秀教师开展混合式高端培养,力争培养出一批在全市乃至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端教育人才。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4

 

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教师通过培训,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在回归教学工作岗位后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而为提升农村基层教师队伍的质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相应培训机构能够在参与“国培计划”的过程中,丰富培训内容,并实现了培训方式的创新,通过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教改提供了保障。但是,该项目管理上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各方努力解决。

 

一、“国培计划”概述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弱,教育实力有待提升。在此过程中,针对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所存在的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应提升中西部教育质量,并在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改革,进而为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国培计划”从2010年开始实施,其围绕的核心宗旨为“引领示范,促进改革”,在实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模式为顶岗置换以及短期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等,实施范围定位为全国所有中小学教师。

 

二、实施“国培计划”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进入新世纪之前,国家对教师培训工作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应保障机制体系不健全,在此背景下,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偏低,过于滞后的思想观念,使得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而在教改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国家提高了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视程度,相应培训工作的形式也得到了创新,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但是,因为培训内容不健全,加上培训重点不明确,以及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等,一段时间后教师也就对培训失去了参与兴趣。“国培计划”对参与培训的对象资格进行了明确限制,但是很多不符合条件的教师却获得了培训资格,进而致使该项标准形同虚设。而透过这一现象所呈现出的事实是,当前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足,设置资格门槛的目的是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以发挥培训的作用。但是此种情况下,教师专业不对口,致使在实际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专业对口教师听不懂培训内容,且对自身的要求不严,进而给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培训质量下滑,导致“国培计划”的实施难度变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受挫。

 

2.培训内容设置不科学

 

在实际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要想确保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就需要针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等进行科学且明确的定位,并要强化培训内容的实效性,确保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的开展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而要想满足这一需求,就需要在实际开展该项培训工作之前,通过调研活动来明确培训要求,进而才能够确保培训内容的具有针对性。但是,因培训机构片面强调项目申报的重要性,对培训对象定位不明确,进而难以充分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同时,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因培训开展时间的限制,加上人员精力的不足,致使实际需求调查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此外,为了节省成本费用,加上培训内容设置过于随意,实施方案与申报不相符等,也使得培训工作缺乏实际成效。

 

3.培训团队结构有待优化

 

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国家对培训团队的组建提出了严格要求,以通过优质资源的整合来充分发挥出该培训项目的作用,进而为满足参与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切实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准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西部偏远地区面临极大的挑战。培训费用有限,加上专家时间安排较满,致使实施培训时间受到限制,导致主讲教师的选拔与聘用难度加大,使得培训效果受损。培训机构如果不对讲师放宽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会打消工作人员积极性,而临时拼凑的团队致使团队结构不合理,在实际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培训机构就会降低团队组建标准,对课时的设置也不规范,致使培训者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因难以学到切实有用的学习内容而产生应付心态,严重弱化了培训质量。

 

4.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且培训时间设置不合理

 

第一,在培训管理与监督上,因一些培训机构开展该项目的时间较短,经验有限,在实际开展培训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动态化全过程监管,对后续跟踪的重视程度不足,因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而致使相应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偏低。加上在培训费用的使用上也缺乏监管,致使培训费用难以用到实处。同时,因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缺乏完善保障机制的背景下,尚未完善项目绩效考核制度,致使培训的质量与效率偏低。第二,培训时间一般都在教学学期内,而相应参与培训的教师又因教学任务重而难以有时间与精力参与培训,在此过程中,学校就会以置换的方式来重新选择教师参与其中,但是,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很多时候会导致学员压力过大,也不利于培训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解决“国培计划”项目管理问题,以充分发挥出该项目作用的对策

 

1.以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实施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促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国培计划”这一培训项目中,以充分体现该项目实施的作用与价值,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强化宣传力度,对该项培训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以提高教师对这一培训的重视程度,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培训机构人员以及其参与者需要全方位且深入掌握“国培计划”的要旨。

 

其次,健全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体系。首先要确保该培训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间协调开展,在明确定位培训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要按照规定来严格选派参与培训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要针对不同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体系,以促使其能够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身,学有所获;再次,强化管理力度。将学员参与培训的出勤率、培训效果等列入考核范围,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并要确保培训内容为教师实际所需。

 

最后,落实全过程监管,要对培训机构以及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严格监管,对于只为应付培训的参与教师以及管理混乱、培训效果差的培训机构,可取消其资格。

 

2.以开展全方位市场调查的方式来确保培训内容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为了确保教师在参与“国培计划”这一培训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学有所获,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就需要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按照国家对“国培计划”宗旨与目标的定位,实现培训方案与内容的科学设置。在实际过程中,要以多种调查形式来明确教师的全方位需求,培训方案应科学且定位明确,并在明确培训目标、完善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确保“国培计划”项目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研水平。

 

3.优化培训团队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结合目前培训团队所出现的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来进行优化与完善:第一,实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借助资源的充分共享,并按照参与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实现培训团队的优化,提升专家团队的综合能力,并保证团队内的主讲教师个体术业有专攻,以此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二,要在稳定培训专家队伍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团队的适当优化与更新,并充分实现对本土专家资源的挖掘,以此来满足偏远地区“国培计划”的开展之需。第三,要注重与参与培训教师间的沟通交流,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特点,实现培训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的创新,并明确培训教师在参与培训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促使教师能够在积极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以此来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4.强化监督管理并实现培训课时的科学设置

 

在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上,需要以完善管理机制体系为基础,强化过程监管,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借助人性化管理方式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这也是确保教师始终保持高度热情参与培训的重要保障。培训机构需要积极将精细化管理方式引入其中,完善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以层次化管理的落实来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实效性。此外,要注重对参与培训教师反馈意见的整理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注重后续追踪工作的落实,针对参与培训的教师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以及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在培训课时的设置上,要将该项培训的开展定位在合理的时间段内,以寒暑假期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且针对置换脱产研修培训的开展,要缩短时间,一般一个月即可,避免顶岗培训现象的发生,同时可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参与培训。

 

综上所述,“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是当前进一步缩小我国区域教育水平差距、提升中西部教学质量的有 效保障,而为了切实能够借助“国培计划”项目来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就需要解决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充分发挥出这一培训的作用与价值。在实际开展培训的过程中, 需要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科学设置培训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优化培训团队,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实现对培训时间的科学设置,以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5

——05-06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教育理念,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创新”的工作方针,根据学校对教务处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认真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科学、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务处“研究、指导、服务、检查”的职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学分制改革

上学期我校对05级中专推行了学分制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学分制管理体系,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增加选修课的开设,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优化学分制课程结构。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本学期,我们将在教研组建设上下功夫。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学习《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完善配套制度。

2、推进集体备课质量。本学期将组织先进教研组进行备课示范,共同学习。

3、围绕素质教育开设校级讲座,时间为每星期三。

4、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各教研组都要围绕学校的研究课题确立自己的课题。

5、开展教学竞赛。每双周周三安排一教研组开一节校级(市级)公开课,全体教研组长要进行听课、评课。

6、做好市级公开课的申报工作。各教研组应积极开展市级公开课展示活动,提高教研组的声誉,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

7、做好市先进教研组申报的准备工作,全校各组都要做好准备。

8、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维水平,学校将组织教研组长外出学习一次。

9、重视教学质量,做好语数外统考工作,保持全市名列前茅。

10、汇编05年优秀教案集、优秀论文集。

11、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技能考核。

12、根据市场要求,认真修订各科教学计划(教学要求)。

(三)加强对口单招班的管理工作

对口单招班工作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口升学质量也是展示我校风貌的一个方面,所以在本学期凡涉及到对口升学的教学组要重视对口升学工作,要把对口升学班的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教研组长要关心对口升学班的教学质量。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本学期要制定出对口单招班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四)抓好常规工作

教务处常规工作繁杂,如考试组织工作,课务巡视工作,评教评学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实验室图书馆工作等等,要做好不容易,创新更不容易,但在新学期里,我们不仅要做好,而且要有创新,让常规工作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6

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下,__实验学校紧扣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力争高质量完成本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个性目标

1.立足教育创建,促进办学提升

立足以创促建,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按序时高效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创建、教育现代化创建等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做到有领导小组、有制度保障、有实施方案、有序时进度、有奖惩措施、有督查反馈、有总结考评,保证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学校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统筹,全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提升。当前,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入紧张施工阶段;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使用正常,通过教师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参与网络学习积极性高并高质量完成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工作;通过“双语阅读”,借助网络平台,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网络读书活动,“老少共话中国梦”征文摄影活动,积极上传网络读书征文。

2.落实“五严”规定,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认真落实省“五严”规定,严格执行“一课一辅”制度,不断提升办学规范化水平。通过认真落实招生工作要求,强化学生在校时间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加强考试管理、加强对禁令的学习、督查,学校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

3.加强安全建设,确保师生安全

本年度,学校将安全工作放在重之中重,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安全工作各项文件精神,重点加强学生课间管理、路队管理,实现紧急避险演练常态化、法制教育主题化、安全管理无缝化,师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无师生违法犯罪行为。本年度,学校创建成省级平安校园、校车管理先进单位。

4.做好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

立足学校地处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打造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举办了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绘画、书法、舞蹈异彩纷呈,展现了__实验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多位同学参与区教育局书法、绘画比赛。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学校加强文化建设,校园艺术教育常效开展的良好发展态势。

5.强化管理,确保学生巩固率100%。

当前,学校共有学生262人,通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关注特异学生、做好扶贫资助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生巩固率100%。

6.推进合作办学。

按教育局工作计划,学校在2015年度与市外合作学校开展合作。当前,学校联系前期接洽工作已经完成,合作计划已经制定,各项事宜正有序开展。预计暑期将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签订合作协议。

7.积极推进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工程。

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社会考试、函授、研究生考试,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率达标、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达标。

8.完成区级宣传报道25篇、市级8篇任务。

9.完成市平安校园创建任务。

学校全力构建安全工作网络,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师生犯罪率为零,事故率为零,完成平安校园创建任务。本年度,成功创建成省平安校园。

10.认真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组建了乒乓球队、象棋队两个体育运动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训练,并积极报名参与市阳光体育联赛。2014年1月,学校举行了__实验学校庆 元旦教职工体育运动会,教师参与率达100%。2014年5月,学校联合侍岭中心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学校挑选8名同学参加运动会并取得优秀成绩。

11.按序时进度完成自学考试4人次,超额完成书法等级考试人数。

12.在教育局组织的教育质量调研测试中,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3.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立足学校地处化工园区实际,学校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确立了《化工园区学校环保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方向,完成区级课题申报立项任务。

(二)共性目标。

1.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资助政策有效落实

通过重点关注孤儿、单亲儿童、贫困生、留守儿童,学校关工委认真做好关爱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档案,定期回访、疏导谈话实现关爱工作不留死角。通过认真调研、规范操作,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于实处。本年度,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2.加强行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校园。

学校认真整改了上一年行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家校联系制度、畅通了家校联系渠道,更好地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社会满意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实效,努力探索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我校牢固树立德育首要位置的理念,加强德育管理效能,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组织,完善网络,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充分发挥德育的效能,有效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施。

1、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

学校提炼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并将此理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发展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通过理念引领,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2、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灵。

针对校园实际,学校力求每一面墙体都成为“文化的代言人”,彰显学校的管理理念,引领师生的日常行为,通过文化的浸润,让师生耳濡目染,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质,涵养心性。

3、用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扎实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长远规划,结合实际,选准德育工作切入点,扎实开展工作,德育成果十分丰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员管理”的理念,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学校章程,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3、认真落实好“四公开,一民主”工作制度。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在政策范围内,出台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在职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学校有1人参与研究生进修,2人参与自学考试本科段课程考试,并出台了《__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三)坚持“一个中心”,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质量分析情况,认真制定了《__区__实验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一年有提高,二年有飞跃,三年达一流”的提升总目标,并细化了学年目标,每一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学校提供了思想、组织、制度、队伍四大保障。确保各项目标如期达成。

2、细化管理,规范流程,向教学管理要质量。

3、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促进教师业务提升

(四)稳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学校借助各种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选派各科教师外出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课堂观摩等活动15人次,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开展二次培训工作,重点做好教师写字水平培训提升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在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中每人都要至少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每学期上1节专题研究课,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论文,参与各级各类评选竞赛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和要求,促进了教师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做好教育资助,巩固双基成果

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教育扶贫资助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公开公示、建档归档确保让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帮助,不断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现了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达100%。

(六)借力教育共同体促进学校工作提升

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依托教育共同体这一平台,积极与领衔学校、共同体内兄弟学校开展学习、交流。本学期,通过开展青蓝工程、共同体内顶岗式支学教活动,我校3位教师与__实小3位区内名师组成教学帮扶对子,通过公开课观摩、交流课研讨、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消化吸收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三、存在问题

1.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亟需提升

因学校建设工程刚起步,现有办学硬件设施较为简陋、校园相关功能室缺少,

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在全区滞后、学生学业素质整体不高,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系统工程,当前学校办学正围绕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快提升。

3.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现有教职工23人,新分配教师存在工作经验欠缺、业务素质亟待提升;老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不熟练;支教教师归属感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改进措施

1.认真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在新学年,学校将按照《__实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习惯养成,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将依托《__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计划》,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吸收优秀师资、优化教学流程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 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办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64-04

风光旖旎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城南风景区,矗立着一所闻名遐迩的职教学府、理财家的摇篮——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徐州财校)。徐州财校创建于1964年,是江苏省财政厅主办的财经类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

近年来,徐州财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抢抓机遇,以规范促管理,以创新促发展,办学质量持续提高,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已成为一所在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

一、创新“国示范”项目立项建设,率先成为

苏北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院校

“人和、务本、求是”的校训,聚结了几代财校人的价值取向。学校依托财政主管部门的行业优势和财经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全面谋划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曹华祝校长带领下,始终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形成了“办学生满意、教师满意、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校系二级管理、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籍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了学校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精神,本着“骨干、引领、辐射”的建设理念,积极做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申报资料的准备、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12年6月正式获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进入两年期的建设阶段,也标志着学校进入新一轮跨越发展时期。

学校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率先成为苏北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院校。学校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服务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实施了“五大工程”战略,加强品牌建设、特色建设、发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八项任务”建设工作进程,初步实现了学校创新发展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中“三基地、两创新、一示范”建设目标。2013年,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打通了“中职升本”通道,开发并完善了物流专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中职与本科“3+4”的分段培养。

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形成教育管理新亮点

徐州财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育人品牌标识”为核心,突出培养学生“两项能力”: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着力提供“三个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内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学技能”“四学”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一批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成功起跑线——中职学生入学引领教育实施方案”特色项目建设。将公民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设计了由4个制度、4个平台、4个载体、4个专题所构成的“成功起跑线——中职学生入学引领教育实施方案”框架体系;让学生在入学之初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培养正确的纪律卫生观念、养成勤俭自律的自觉行为、培养高雅的礼仪交往能力、扫除不良的心理障碍等方面入手,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造基本条件,为学生未来的成人、成才、成功做好铺垫。

实施《德育学分实施细则》,形成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激励机制。做实做活做优“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分管理进行目标细化,量化考核。学生对照考核细则,遵守规范,避免扣分,争取加分。凡参加校系组织的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和公益活动表现优秀者或因帮扶困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受到各类表彰者,均可经个人申请、学校认定而得到学分。教务处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德育学分管理档案及学生德育考核体系。德育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学生文明素质的提升。

学校构建了由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网络组成的“五位一体”德育工作立体网络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主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线,进行劳动教育、责任教育;以社会教育为主线,建立德育基地,进行民主法治教育,遵规守纪教育;以企业教育为主线,建立实践基地,进行感恩合作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以网络、媒体为主线,设立“师生交流室”、开辟“心海导航”专栏,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注重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课程体系与模块的建设。在教学改革中将语文课程划分成美文精读、口语与沟通、应用文、语文素养等人文素养教学的4个模块,开设创业与就业、社交礼仪、成功教育等课程。建立选修课程体系,开发电脑DIY、健身瑜伽、股票操盘实战技巧等50余门具有学校特色的、打破学科体系、灵活多样的任意选修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新专业发展机制,

促进专业建设工作良性发展

学校坚持“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适应职业发展用人需求建设专业,对接产业、企业、岗位提升专业品质”的专业建设原则,走“特色发展、品牌经营、质量立校”专业建设之路。形成了以会计类专业群为主体、信息技术专业群和商贸类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3个专业群。专业格局与徐州市及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适应度和吻合度。

建立专业调研论证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的组成实行“三三制”,学校领导、系部专业负责人、校外专家各占三分之一,校外专家由行业企业及财政部门的领导、专家组成。

定期举行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专业发展论证意见,广泛征求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滚动修正,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使专业设置和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学校围绕增强专业吸引力、竞争力,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把专业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专业影响力的关键,形成品牌经营、特色发展的良好态势。会计、会计与审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会计、电子商务为省级品牌专业,证券投资与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与审计会计为市级品牌专业,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为市级特色专业。

学校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专业软实力的关键,把专业名师打造作为提升专业吸引力的关键,把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专业吸纳力的关键,把社会服务功能培强作为提升专业辐射力的关键,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氛围。学校被我国著名财政学家许毅教授誉为“理财家的摇篮”,并成为学校的品牌标识。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学校创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在“双证融通、跟岗顶岗融合、实习预就业一体”框架下,完善了财经类专业的“五段递进学徒制”、商贸类专业“行业引领,企业实践,理实结合,实习就业一体化”、信息技术类专业“五年一贯,四段递进,项目主导,工程实践”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符合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具有学校特色的4个课程模块组成的新课程体系: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指向的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指向的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模块;以模块(或单元)化组合成综合化课程的专业扩展课程模块。4个课程模块层次分明、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

以专业基本特征为依据,增强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引导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会计类专业重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模式;商贸类专业推行“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式;专业实训和技能课推行“实训项目化+岗位化”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的推行既丰富了课堂形式,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专题活动为抓手,提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学校实施了“有效课堂“建设工程,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说课程”、“说课改”、“说课例”、“打造优质课堂”等专题活动,多项举措推进了“课改进课堂”。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三年来教师编写校本教材18部,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划统编教材3部,校级规划教材24部;开发了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0门;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了4个重点专业教学案例资源库;开发了60余门适合学生发展个性的任意选修课程。

五、创新教师考核机制,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一)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四大工程”。一是“专业发展工程”,二是“青蓝工程”,三是“‘双师’工程”,四是“名师工程”,促进教师形成特色、成为名师。

(二)创新教师“职称相异、标准区别、平台统一、综合排名”量化考核办法,实施“首位奖励、末位警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全面、全程量化考核。《教师考核办法》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纳入考核范围,有效避免了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的弊端。

2.积极推行“职称相异、标准区别、平台统一、综合排名”办法。

3.激励与约束并重,重在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配合《教师考核办法》的实施,学校配套实施了《教师考核“首位奖励、末位警示、休整”实施办法》。每学期学校按照教师课时酬金30%的比例设立教师工作质量奖,根据考核结果,拉开差距发放。每学期都设立若干单项奖,对教师工作予以奖励。50%左右的教师都能受到不同形式的奖励。

近三年来,教师素质和队伍质量大幅提升,高级职称教师占39.1%,“双师型”教师占63.2%。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教名师1人、省职教领军人才2人、教授2人,校级专业带头人9人、江苏省“333”培养对象2人、徐州市拔尖人才2人。2012年度会计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双双被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六、创新“323”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并行的教学管理机制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构建“323”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即“政府—学校—社会”3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线,“校内教学—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3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体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开放性,形成学校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与企业、学生与家长多方参与的机制,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要求。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体系。由校内教学、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3个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组成,从评教、评管、评学、评建4个方面分别制定教学管理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建设质量评价标准。

立体化质量信息采集和反馈渠道。建成了以学校为中心,集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督导员、管理人员、专任和兼职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采集渠道;建立教学工作例会、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通报等信息反馈渠道。

质量监控评价信息数据“5平台”。即评教、评学信息平台;教师教学业绩信息平台;学生学业成绩信息平台;顶岗实习管理及师生交互平台;教学信息反馈平台。

七、创新教科研激励平台,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学校不断创新教科研激励平台,完善教科研奖励制度,制定了《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系/部评选办法》、《教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了学校多层面的教科研奖励制度。近两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38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8篇,市级以上的获奖论文、教学成果等99项,13篇获省第七届职业教育创意论坛奖项,江苏省第一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5项、徐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23项。

以科研促课改是徐州财校科研工作的一个特色,2013年,学校以提升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能力,收集、总结优秀教学案例,开发、提炼优秀教学成果为目标,组织开展了校本特色“微课题”研究,即“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践研究”课题专题教科研活动,共有89位教师申报了84个专项教科研实践研究课题。两年来,学校在省级“两课”评比中夺得了12个“省级示范课”、8个“省级研究课”的优异成绩。

八、创新技能大赛“覆盖”机制,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学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得40枚金牌,68枚银牌,58枚铜牌;在国赛中取得了5金2银1铜的良好成绩,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2012年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国赛、省赛)先进单位”,并荣获“201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优胜奖(财会类)”、“徐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特等奖”。

九、创新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针对财经类专业在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工作中具有量小、点多、难度大的特点,学校创新了“开门办学,服务企业,校企联手,培育人才”的校企合作之路,拓宽校企合作新领域,尝试校企合作新形式,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学校以“鹏程财经职教集团”为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校社合作、校行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重点专业名师工作室和企业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建立校企联动、合作双赢新机制;成立“财缘会计咨询服务中心”,对社会开展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会计咨询、会计等服务,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结合机制。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并涌现出一批就业典型和创业明星。

On Developing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I Guo-qing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uzhou 221008, Jiangsu Province)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8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真情关心、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教职工奋发进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生均经费有较大提高;突出民生导向,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比较完整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公平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内涵发展,教育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迈出新步伐,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总得看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能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教学点问题、择校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教师师德问题等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何坚持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确保“一个不少,人人都学好”,需要我们潜心思考,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下大力气解决。从全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整体战略中把握教育,我们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审视甘州教育,群众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仍然较低;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视甘州教育,我们距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尚有差距;从队伍建设审视甘州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深化改革的广度审视甘州教育,教育改革的步子还不大;从教育发展环境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基本是一条腿走路,出力不讨好;从实现教育治理的目标审视甘州教育,教育还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在招生入学方面,有的学校没有做到划片就近入学,“小饭桌”、跨区域、跨乡镇招生的现象依旧存在;在课程安排方面,有的学校总课时安排墙上一套,执行的是另一套;有的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设不足、有的纯粹没上等。此外,一些学校在常规管理、校园安全、政府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学校减负、家长加负,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正视、去思考、去解决。为此,我们一定要头脑清楚,认清形势,紧抓新机遇,充分利用新条件,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攻坚克难,为实现“教育强区梦”而不懈努力。

二、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考

根据目前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教育兴区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紧紧抓住新机遇,最大限度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九大提升工程”,启动开展“八项改革”,分步实施“八项发展项目”,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努力打造甘州区“美丽教育”品牌。

1.聚焦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实施九大工程,全力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着力实施诚信教育工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美丽学子。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以诚信教育为抓手,真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以诚信教育为出发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实践教育体验;以诚信教育为落脚点,广泛开展“三爱”、“三节”活动,引导学生真诚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青少年道德讲堂,培养有责任感、懂礼仪、讲诚信,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的一代新人。二是着力实施健康校园建设工程,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建设一批美丽校园。全面推进校园快乐一小时体育活县教育视点动,每一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启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运动会、足球等单项体育项目竞赛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三是着力实施艺术科技教育工程,提升师生的艺术和科学修养,培育一批爱美学子。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培养,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探索建立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体系;建立丰富的师生艺术社团、科技创造社团。学生在校期间学会1到2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加强书法和民间艺术教育,广泛开展艺术和科技展示活动。四是着力实施师资能力培养工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成就一批美丽教师。强化师德建设,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好师资培训项目,着力加强名师、教研和学科骨干“三支团队”建设;建立甘州区名师工作室,建立学科和师德教育专家库,实行教师梯队成长,力补农村教师能力“短板”,努力建设一支形象儒雅、言行优雅、情趣高雅、博学多才的教师队伍。五是着力实施减负工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轻负担、高效率的和谐育人环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教案改革,聚焦作业创新,聚焦微课堂,聚焦微课题研究,研究制定甘州区减负增效实施意见,全面减轻教师、学生过重负担,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营造快乐成长的育人环境。六是着力实施特殊需要教育工程,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确保人人成才。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支援体系;坚持差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科以外的多元智能,着力教育学生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办法,兜住知识底线,实施特殊照顾和支援,努力让每一位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优异的发展和表现。七是着力实施阅读工程,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树立一批最美书香校园。持之以恒地推进阅读工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园读书活动,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推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读书十佳”创建活动,着力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创建学习型机关、书香型校园和文化型家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八是着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整体提升学校品位,构建最美教育文化。坚持文化育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建设,倡导建立个性鲜明的教育文化系统,形成富有特色、立足实际的教育文化,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工作。九是着力实施“家校”共建工程,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培养一批最美家长。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家长培训工作,建立甘州区家长咨询委员会;探索建立家长义工制度;建立家长、学生申诉制度,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家长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倡导家长评价学校发展。

2.聚焦关键领域,积极推进八项改革,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教育改革纵向推进。一是积极深化评价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成立社会评议教育和学校委员会,建立完整的社会评议学校和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校检查归口管理;积极建立中小学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高中学生学分银行,以评价体制的改革推进教育综合领域的改革。二是积极推进督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并能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建立政府主导、骨干参与、社会各界组成的督导团队,提升督导权威;推行“大区域分片、责任督学挂牌”管理制度,实行“权责双向”分担机制;实行督导结果公开制度;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估、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引导学校依法运行、良性竞争。三是积极推进队伍管理制度改革。有步骤推进校长任期制、聘任制,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激发校长工作积极性;全面部署并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大支教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着力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深入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计划和教师两年一次健康体检计划,全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及时从严处理严重违反师德事件,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四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推进中小学城乡同步备课系统建设。积极探索,鼓励试点,积极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三大转变”;大力倡导“尊重、发现、关怀”的课堂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合作参与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坚持启发诱导,坚持以学导教,以学促教,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育坚定的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五是积极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围绕国家课程,按照学生实际需要,拓展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渠道,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工作,积极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帮助;加强推进兴趣活动社团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力争形成“一校一本”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品位。六是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围绕落实办学自,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初中升学招生办法;落实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牢牢把握各类命题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综合能力提升方向转变。七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体化发展改革。进一步推行“互帮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模式,推行区域中小学共同体发展计划,实现管理的同质化,推进实现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八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以第一幼儿园为中心,分片组建四个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推行一体化管理,确保科学保教,办出水平,促进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9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⒋点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常态课的改进与管理。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措施,有具体的成果和展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走进教材,各年级教师都要对教材内容系统学习,完整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科学处理教材;走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与无效行为,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走进课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走进练习,改革学生作业内容和完成作业方式,拒绝惩罚性作业和无设计作业,重视发展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每学期重点在1—2所学校组织现场会,同时其他各校也要进行一定规模和范围的成果展示活动,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对各校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⒈区级调研。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个重点,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专项调研。立足于梳理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指导改进,在中小幼等不同层面的学校打造1-2个典型,同时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校进行指导。本学期区级调研工作中学(含高中)开展5-6次,小学3次,幼儿园3次。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学科调研。学科调研工作要能有效地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科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整合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每个学期要开展1-2次学科调研工作,提炼学科工作的典型经验,梳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管理,优化学科活动,落实学科常规,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丹徒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10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丹徒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开展“丹徒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

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篇10

面对挑战,有关发达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整体考察发达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趋势。

一、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致力于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是:为构建未来,现在就投资于教师吧!拥有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教育体系的坚固基石,是各项改革措施成功实施的保障,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更是学生成绩提高进而最终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保驾护航者。鉴于此,即使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育预算紧缩,发达国家仍然纷纷从国家层面强调招募、培养、吸引和奖励优秀教师的重要性,不惜投入巨资,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2009年3月12日,美国在其应对经济危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愿景中,把招聘、培养、留住和奖励教师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并计划投入60亿美元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骨干教师队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09年5月公布的预算中宣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将增加投入1.08亿澳元用于改善教师培训,再配合其他“提高教师质量”的全国性拨款计划(未来四年共计5.5亿澳元),致力于构建一支强大而分布均衡的师资队伍。新加坡政府视危机为机遇,加快并扩大教师队伍招募。2009年4月14日,新加坡教育部采纳了“小学教育检讨及执行委员会”报告书里的全部建议,计划在未来10年拨款48亿元,通过硬件和软件(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二、提高教师准入门槛让最优秀的人从教

一流的教育体系应该吸引一流的毕业生当教师。而只有设立高标准才能让教师职业更富有吸引力,才能吸引那些有才能的学生。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中,教师都是从成绩最好的5%~10%毕业生中进行招募。麦肯锡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最好的基础教育系统对于谁能够经过培训成为教师都制订了严格的条件,并从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教师。各国政府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纷纷从入口把住质量关,让最适合从教的人成为教师。

在美国,为了吸纳优秀人员从教,在奥巴马的教育改革计划中,政府创设“教师从业奖学金”,并要求所有学校通过认证,并创立一个自愿的全国教学评估计划,以确保新教师都训练有素,在进入课堂之后能够开展有效教育。另外“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目前已经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每年吸引着近两万名顶尖大学的毕业生申请其2500个支教岗位,为美国的教育公平事业贡献力量。此外,为了让每一间教室都有好教师,奥巴马教育改革计划还提供每年高达10亿美元的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 scholarships),这笔巨资可以确保每年对4万名教师的培训,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奥巴马还承诺,政府将为所有有志于投身教学的人完成大学教育买单。

2009年9月,澳大利亚一家“为澳大利亚而教”的非盈利组织赢得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于2010年启动的“教学创新新途径计划”(New Pathway into Teaching initiative)支持。“为澳大利亚而教”的运行模式类似于“为美国而教”,让准学士到贫困校工作两年,两年之后获得学士学位证书或更高的学历资格证书。另外,联邦政府还计划提高教师准入标准,规定成绩最好的25%高中毕业生才有资格注册教师教育课程,同时所有准备当小学教师的高中生必须在12年级学习英语、数学和科学,以保证最优秀的人成为教师。

同样受“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启发,英国为改善薄弱校的教学,也实施了类似的“教学第一”(Teach First)计划,吸引优秀毕业生到条件比较艰苦、教学水平欠佳的学校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活动。2008年6月,布朗首相宣布,扩大“教学第一”计划,以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毕业生到市中心的薄弱学校任教。布朗说,到2013年,每年计划招收的毕业生人数将翻倍,从380X增加到850人。

2009年9月17日,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在每年一度的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教师――优质教育的核心》的演讲,提出到2015年,新增的3.3万教师从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中招募,同时保留严格的教师挑选程序,除了学术条件外,还将继续考察候选者的教学倾向,以及是否具备培养年轻人的热情。

三、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纷纷采取灵活的师资培养策略,加速优秀师资队伍成长

面临全球经济危机,一方面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面临失业;而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却面临严重短缺。为了吸引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师行业,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变通的师资培养模式,让优秀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合格教师。

在美国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奥巴马建议师资培养应广泛采取“教师职业发展学校”的模式,就像教学医院一样,让新教师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年的临床教学实习,以加速其成长。另外,奥巴马还提议启动一整套的市区教师驻留期计划。参与该计划的教师求职者可以得到最优秀教师的指导,并且可以到与之合作的大学进行学习。他们可以获得工资、硕士学位、教师资格证书,以及两年的专业教学指导。作为交换条件,这些求职者至少要在市区学校任教四年。以期通过该计划,大大加速教师的成长。

2009年3月,英国主管学校事务的大臣吉姆-奈特也宣布了一个新的教师聘用方案,目的是吸引社会各界的杰出人士加入教师队伍。根据新方案,参加杰出教师培训的申请人可以在6个月内达到合格教师的水平,以前则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培训。新方案重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便其他行业或领域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转行做教师。吉姆・奈特还公布了一项“领导加速”计划,该计划将于

2010年9月正式启动,帮助优秀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领导者。而对于那些具备领导潜能的备选教师,将通过快速培养通道使他们在四年内成长为真正的学校领导者。

为了培育新的师资力量,促进师资队伍的多样化,新加坡教育部从2008年1月开始,提高半路出家教师的工资水平,同时给予他们更快的晋升机会,以吸引更多其他行业的人转行从事教育。另外,面对市场上大量失业的专业人士,新加坡教育部还计划招募那些具备较强语言能力的、对教学有意向和兴趣的人员进入教育行业,充当外语辅导教师,与小学外语教师形成补充。而那些具备领导和管理经验的中途转行者也可以担任副校长,充实领导团队。为了帮助这些中途转行者实现顺利转行,教育部还启动了一些新的培训计划,帮助这些中途转行者尽快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如在幼儿园实施“快速培训计划”,加速幼儿教师培养。

四、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努力为教师打造能力提升和不断进取的阶梯

好的教育体系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而高质量的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并能在其职业阶梯上不断获得提升。发达国家在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师资培养中,非常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为教师打造一套完善的能力提升和不断进取的成功阶梯。

美国奥巴马教育改革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部分参考了欧洲和亚洲一些学业成就比较高的国家的范式,宣布不仅要推行切实有效的专业发展模式,而且要促进教师的集体学习。确保其专业学习时间。另外,奥巴马还提出“教师职业阶梯计划”,该计划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薪酬也相应有所不同。对于新人职的教师,他们可以通过职业阶梯计划从初级水平提高到专业水准,从而得到长期聘用,薪酬也会增加。对于一些高级教师,职业阶梯计划同样会为他们提供进一步获取专业知识和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的机会。对于一些负责指导其他教师的专家,职业阶梯计划能让他们坚持长期从教,因为这些专家获得了与他人分享经验、向同行学习的机会。最后,职业阶梯计划对在某些高需求领域(比如特殊教育和双语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会给予奖励。

作为全面改革中小学薪酬制度的前奏,澳大利亚各州及联邦政府正在努力为中小学教师搭建一个新的职业晋升阶梯,以回报最优秀的教师,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新方案将为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晋升提供一个全国统一的框架,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梯包括从本科生水平教师到合格教师、熟练教师,最后到“领先教师(leading teachers)”。

2008年3月,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也宣布在全国中小学试推行“特级教师”(Master teacher)计划。在计划试验阶段,教育部将从专业知识扎实(尤其课堂教学技能强、精通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教师中挑选180名“特级教师”。除了所在学校的正常教学外,“特级教师”将在学科教学方面帮助其他同行,如传授课程评估方法,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培训,为新教师提供指导等。在校外,“特级教师”还要承担其他工作以满足当前的各种需求,如在教师培训机构为新进教师和一年级教师开设讲座。被选中的“特级教师”有一年的服务期,政府每月提供15万韩元的津贴。为了提高效率,在一年服务期内,他们不允许承担其他岗位工作。教育部期望通过该计划鼓励在职教师继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宣布,作为2010年教育部工作方向之一,将扩大教师的专业发展路线,通过新设“首席特级教师”与“主导教师”两个职位,给予专业领域发展的教师更大程度的肯定,鼓励教师们积极从事教学法研究与开发,从而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为了继续保持新加坡世界一流的高绩效教育系统的地位,教育部提出让教育者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和鼓励学校建立“专业学习小组”,为教师提升教学专业水平提供一个新途径,增强教师自身走在专业提升前沿的能力。

五、实施绩效工资制,大幅度奖励优秀教师,使教师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职业

尽管工资可能不是当前教师选择该行业的重要原因,却是众多优秀毕业生选择不从事教育行业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让教师成为更加有吸引力的职业,各国纷纷希望通过更高薪酬来激励,以保证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从事教学,而不至于让这些人都成为医生。而实施绩效工资制即是各国为解决师资短缺和优秀师资城乡分布不均衡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