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决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58:47

优化决策

优化决策范文篇1

在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各企业间竞争力越来越强。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参与,企业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手段日益增多,面临的信息也纷繁复杂,而好的决策不仅需要真实的数据支持,而且还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出。所以,企业急需要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节省对大量数据分析的时间。本文就提出——数据仓库技术这一优化的数据管理、分析技术。

2数据仓库的特点

2.1面向主题

即在较高的这一层次上,实现对企业信息系统里面数据的分类、综合处理,将其进行抽象化处理。数据仓库是从企业整体上来看的,直接面向主题进行组织,其本质在于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为管理层提供可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2.2集成性

属于数据仓库全部特点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由于数据仓库里面的数据不是直接面向应用的,在细节数据这一方面欠妥,仅是从原来数据抽出来之后统一汇入数据库,继而发生数据缺失、同名异义等问题。

2.3不能更新

一旦当数据装入到数据仓库之后,没有意外情况就不会再发生变化,数据主要提供给企业,进行决策的支持使用。

2.4实时变化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不能更新只是针对应用的,但对于数据仓库来说,它需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数据的价值性与最新性,时间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属性。

3系统的目标及功能

3.1目标定位

基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有了极大地发展。一般企业内部都有生产管理系统、企业信息采集系统等的覆盖,同时也有在此基础上开发的财务报表等系统,一般都能够满足各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经营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如何汇总系统中繁杂的数据,使管理者直观、精准的掌握业务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对数据的多角度分析,这便是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3.2功能

以数据仓库作为基本,对企业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本质在于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最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成果引入其中进行应用,使其能够适应企业当前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使其为自己所用,形成综合性强、专业化的信息分析、管理及处理平台。

4系统设计

4.1整体结构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管理以及IT技术的极速发展,也促成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优化形成。就数据仓库概念结构上来说,所包含内容像数据仓库数据库、数据源、数据准备区与各种应用、管理数据。

4.2设计方法

数据仓库系统建模程序:DW建模、数据获得及集成、数据仓库的构建、DSS应用编成、测试、理解需求。较之于原型法特点来说,这一设计方法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却与其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数据仓库设计为数据驱动,基于DB开发,主要对DB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抽取、挖掘与集成,用来支持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4.3主要技术的使用

(1)数据管理。该技术中有大量的数据管理技术、监视技术、压缩技术以及仓库索引等。(2)存储方面。比如说多介质存数设备的管理技术、存储控制技术以及并行存储及管理技术等多个内容。(3)仓库接口。语言接口技术、数据高效加载技术、多技术接口技术。

4.4设计工具

DSS的分析预测型工具、数据挖掘的挖掘型工具以及联系分析处理的查询分析工具,这三种工具组成了数据仓库系统的工具层,每一种工具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所针对的用户以及适用的范围也都各不相同。只有将这三种工具都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数据仓库中信息的利用。(1)报表。报表是一个基本性的工具,在应用数据仓库中,实现预定义数据计算、多维数据存储的应用,可将企业原本复杂的报表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化,在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还能确保精准性。(2)联机分析。在借助多维的方式下,借助于联机分析处理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以及报表。较之于传统的联机事务处理这一应用,联机事务处理这一应用是针对用户对其事务加以处理,比如说银行的储蓄系统、飞机的订票系统等,这就需要实时予以更新,对响应时间更是提出了高要求。(3)数据挖掘。该技术在诸多个领域的应用都收获了很大效益。它并不是一定非要构建在数据仓库基础上的,但如果能实现协同合作,便能更进一步地对数据挖掘过程中某些步骤进行简化,进而提高数据挖掘的工作效率。

5结束语

数据仓库作为一个非易失性的数据集合,有着面向主题、集成以及实时变化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企业诸多种信息的综合使用、分享,实时且精准地完成对财务分析、客户分析以及市场分析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可为企业管理层做出相应决策提供可参考性依据。随着企业加强信息化水平的建设,数据化的深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使用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为决策提供服务,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有利的低位。所以,对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的优化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柴旭光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优化决策范文篇2

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尽管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说明我国对“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出口还缺乏一定的实力。虽然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生产的产品所含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出口商品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能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这样中国的产品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应对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

(二)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工业制成品就出口总额而言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绝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例如: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通过接受外商的委托生产来赚取一点加工费,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品牌都掌握在外商手中。而另一些企业尽管有自己的品牌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只能出口一些家用电器、一般机电设备、摩托车等产品,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还以出口手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链条、轴承等基础件为主,而对于高科技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量很少甚至没有自己的品牌。尽管近几年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较快,但大多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为主,这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三)加工贸易附加值低且贸易保护严重

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很大一部分,是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的主要来源。它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能够拉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的状况尽管有了一定改善,一部分企业开始逐步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但总体而言,其劳动密集度仍然较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仍然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加工企业只是赚取很少的加工费,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最末端。

(四)服务贸易比重有所增长但技术含量低

服务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一直具有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少的优点,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主要以消费服务为主,其他服务为辅的结构发展。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一)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逐步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出口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乃至向出口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进行转化。逐步形成出口支柱产业(农副轻纺等传统产业)、出口主导产业(机电仪化产业)、出口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出口产业群,并建立梯度发展态势,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

(二)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应在全国实现有梯度的产业布局,实行多元差别化出口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实现商品结构由粗放、数量扩张型向集约、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鼓励企业积极研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培育国际化品牌,从根本上优化商品的结构。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可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优化决策范文篇3

一、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造成我国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局面主要是受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所影响,才使得我国的农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这样不仅造成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此外,农民的耕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国家农业的土地所有权的影响。例如,占用农民耕地用于城市化建设时,不能给与农民足够的赔偿,这就使得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挫伤了,从而流失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缺乏竞争力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方式,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全用于仅有的可耕地上。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例如,一些乡镇企业通常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但因人力资源的缺乏,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合理安排,造成乡镇企业的生产空间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从而就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在我国,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将一部分劳动力吸引到农村工业,但这样的方式农业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另外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进城务工,但因人力资源不够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渠道受到严重限制,加上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受到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资本深化”的局面,逐渐呈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对策

(一)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的层面入手

在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要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着手,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使得农村新经济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业经济领域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制度的改革以使得资金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要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作适当调整,降低其标准,并将商业银行积极引导进入农村,以便于农村开展金融服务;将农村信用社改革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探索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要积极支持和推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结合的局面。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要将科技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使农业科技成果在依靠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下,在农业经济产品上可以体现出来,使得农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有所增加,并将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加快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的建立。加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并重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推进农村科技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农业人才的培训

优化决策范文篇4

1、物质因素

企业基层员工一般将工作看成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如果得到公司的物质奖励会非常开心,对企业的管理工作积极配合。通常情况下,企业物质激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诸如薪酬工资、奖金、节假日福利发放等等。这些会直接改善或者影响员工的生活,从而让员工意识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感受的企业的温暖,最终服从企业管理。物质激励的好处是可以激励员工工作速度和工作效率,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当下大众的基本生活水平都显著提升了,仅仅限于物质激励还是远远不够的。

2、工作因素

工作因素是影响到企业激励决策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是指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包括员工从事的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的目标以及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如果员工从事的工作内容简单且容易掌握、工作目标确定以及工作的安全性和稳性强的工作才能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情绪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其中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员工最基本的工作需求。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的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的人际关系情况、企业内部团队合作状况、员工和领导阶层的关系和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环境因素是抽象的,但是却融入员工的工作之中,对员工的精神、情绪和心理反应等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环境因素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以及获得员工的认可后才能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员工提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4、长远发展因素

由于当下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比较高,工作不仅仅是其谋生的手段,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工作是否有发展前景对于员工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工作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能够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为了更好的工作职位而不断优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印证和彰显,企业的发展建设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关注员工的长远发展,为员工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规划,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当下的工作主力是八零后和九零后,其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通过关注这些员工的长远发展,能够增强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的重要途径

1、充分考虑员工的差异性

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是大不一样的,对于不同的员工要采取不同的激励制度。只有有的放矢地来激励员工,才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最终在企业的激励下而不断努力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最终有利于企业发展建设。对于稳定性较强的员工,由于其没有很大的冲劲,所以一般也是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并且是女性居多。对于这个群体需要企业进行足够的物质激励,通过节假日福利待遇来满足其物质生活的需要,这样能够让这些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更加稳定。对于具有雄心壮志的员工,则需要企业为其设计好职业规划,通过职位晋升,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来激励员工。总之,在企业激励决策的优化工作中,要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在激励工作中及其所需。

2、提高激励决策的科学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无序的,它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又具有科学性,同样,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激励决策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必须要把握住决策的科学性。因此,首先在进行决策之前要认真分析企业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在相应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激励决策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激励决策的效用。其次,要用科技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对企业的激励决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决策指定之前,要收集员工的信息,再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激励政策,并逐步完善。最后,要通过激励决策实施前后,企业发展状态的比较,对激励决策政策结果进行检验,为新政策的实施提炼出可取之处和不足,以便于下一次的修改。总之,当今世界,科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同样,企业经营管理政策也一样需要科学的方法帮助实施,才能得更大的作用。

3、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全面的激励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激励决策中实施的指南针,是保障激励决策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企业必须要健全激励制度,并让员工切身体会到激励制度的存在。建立健全激励制度首先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环境,让员工能够在这个环境上工作,在这个环境中对员工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公开透明的激励环节,不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相应的其工作积极性也就会不断提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接收员工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科学化的整理,将前后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政策进行响应的调整,确保激励政策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4、优化创新物质激励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适用于各个行业和各项工作中,企业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创新物质激励方法。不同的时代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同,只有在物质激励时发给了员工生活中需要的物质,才能够让员工满意。这样才打到了激励的目的,才能够让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得更顺畅。八零九零员工的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化特征比较明显,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物质激励方式。所以,调整薪资和发放节假日购物卡等是良好的方式。这样可以给其足够的支配自由度,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结语

物质、工作、环境、发展是影响激励决策的主要因素,为了完善企业的激励优化越策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大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的环境和发展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企业的激励决策优化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长期关注。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重视企业管理才能让企业有长足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员工投入到工作当中。

作者:李辉 单位: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优化决策范文篇5

论文摘要:针对专利产品再制造涉及的专利许可问题,研究由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特殊闭环供应链。构建各参与者决策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专利产品再制造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优化与授权许可策略。研究表明,再制造成本节约是再制造活动最直接的经济动因,随着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再制造商加大回收产品的力度;同时,作为专利产品权利人的制造商也通过提高专利授权许可费用,增加分享再制造带来经济效益的比例。闭环供应链中的专利授权许可不仅保障了专利权利人的权益,而且还可以实现专利相关的供应链成员有效地分配供应链中专利产品再制造的利润。

一、引言

专利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各国纷纷实行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研发、申请、维持和保护的投人,我国企业也掀起了申请专利的热潮。在受到专利保护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同时,侵权风险增加不可避免,这不仅是制造商(Manufacturer)面临的困境,专利产品再制造商(Re-Manufacturer,Recycler)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专利产品再制造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侵权与授权问题,因此原产品中所含专利对产品再制造的影响是企业再制造决策活动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今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再制造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应对资源短缺、环保政策的压力,不是某一家企业可以解决的,而是必须依靠整个行业内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产品回收商和再处理商的共同努力。闭环供应链管理(Closed-loopSupplyChainManagement)正是顺应这一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基于此,针对专利产品再制造形成的崭新供应链结构,本文将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优化与专利许可授权问题。

专利产品的再制造行为是否侵权在司法实践中一直是个难题,学者汪玉漩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权利用尽”原则对产品再制造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做了详尽的阐释。张怡从专利侵权角度出发,阐释专利产品的再制造所涉及的法律问题。John和Robert针对专利产品再制造的问题,指出再制造涉及的专利问题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专利产品再制造实践中判例法将继续发展并变得更加普遍。再制造企业要为翻新产品在专利领域的法律问题寻求法律意见。另外再制造产品的方法或新的设备也将是有价值的专利发明。张铜柱等从法律角度指出汽车产品再制造是汽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原产品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利益冲突和知识产权冲突问题逐渐显现。归纳现有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对再制造是否构成侵权的论点,从“权利用尽”和“默认许可”的原则来讲,可以认为修理不构成侵权,而再造和再制造相当于生产全新的产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会构成侵权。

以上研究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专利产品再制造侵权与否的判定原则,而再制造与闭环供应链优化决策的研究主要关注定价、回收产品的质量控制、回收策略等方面。如Mahadevan等研究了在再制造情形中的产品控制和库存管理问题困。BayIndIr和Erkip指出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分割到不同的市场和生产能力有限时,通过产品再制造可以提高收益,并对关于制造/再制造系统决策的研究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但该文研究的是一个产品可替代的单周期模型。Atasu等假设市场需求中存在一部分对再制造品的估价与新产品相同的绿色顾客,研究了制造商是否提供再制造品的决策问题,指出再制造不仅可以提高收益,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作为竞争手段之一。彭志强等研究了基于再制造和顾客等待行为的差别定价问题,但是该文的需求函数是确定性的,也没有考虑补货决策。彭志强等将再制造作为一种柔性补货机制,研究了考虑顾客策略行为的易逝品定价和再制造柔性补货问题。研究表明顾客策略行为减少了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再制造柔性补货机制可以缓解顾客策略行为的影响,提高零售商的期望利润,最后分析了该机制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考虑再制造涉及的专利侵权及许可问题。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专利产品再制造问题的研究仅仅从法律角度呼吁政府和企业重视再制造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或者从法律角度研究判定专利产品再制造侵权的原则。同时,再制造形成的闭环供应链的研究也没有关注产品专利对供应链的决策优化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专利产品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优化问题,构建由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与专利许可博弈模型,研究专利产品再制造中供应链的各参与方的最优决策和专利许可策略。

二、问题描述

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商是专利产品的权利人,独立的再制造商通过购买专利产品的授权许可,回收市场上的旧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活动。类似于文献[8」的假设,制造商和再制造商通过同一个渠道零售原产品和再制造品,即零售商从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处批发原产品和再制造品,并销售给市场上的消费者群体。假定原产品和再制造品无质量和功能上的差别,即消费者对两者的价值评价是等同的。典型的如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结构,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大多涉及专利间题,目前我国正在大力促进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对于旧产品或零部件的回收渠道模式,Savaskan和VanWassenhove将其分为三种形式:零售商回收、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本文采用第三方回收模式,即再制造商独立负责回收旧产品或零部件。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再制造品同制造商的原产品存在竞争关系,授权第三方再制造会造成原制造商新产品销量的下降。同时作为专利权利人的原制造商,采取收取专利授权许可费用来补偿再制造品引起的同类产品“骨肉相残”(cannibalism)的损失。

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闭环供应链的结构如图1所示:

供应链中各参与方的动态博弈的顺序如下:首先作为主导方的制造商独家生产原产品,决策批发价格和专利授权许可费,对零售商批发产品并授权第三方再制造商实施专利产品的再制造。接着,再制造商决策旧产品或零部件的回收价,支付给消费者回收费用,支付给制造商许可费,实施再制造并跟随制造商以相同的批发价在同一零售渠道销售,类似的假设参见文献。最后零售商决策销售价格销售原产品和再制造品。

博弈各参与者的决策变量以及相关参数假定如下:

c:制造商生产单位原产品的成本,为常量。

w:制造商向零售商收取的批发价,为制造商的决策变量,也是再制造商跟随收取的批发价。

r:专利权利人(制造商)向再制造商收取的单位再制造授权许可费,为制造商的决策变量。

h:再制造商单位产品的回收价格,包括支付给持有旧产品的消费者的费用,回收渠道中收集、运输以及处理等费用的总和。为再制造商的决策变量。

s:再制造相对于直接制造的单位产品的成本节约,为常量。

P:零售商的单位产品零售价格,为零售商的决策变量。

零售商的需求函数D(p)=a-bp,其中。为市场潜在容量,b为价格敏感系数。再制造商的回收函数为H(h)=,其中为缩放系数,使得H(h)=,即市场需求中同时包含原产品和再制造品,H(h)类似于销售努力函数,其在闭环供应链中的应用可参见参考文献。

综上,专利产品再制造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序贯决策构成了一个三阶段的动态博弈问题。首先,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商作为专利产品的权利人,决策最优的批发价格、和许可费:;接着处于从属地位的再制造商跟随主导者的批发价格,决策回收价格h;最后作为跟随者的零售商决策销售价格P;三者的目标都是各自的期望利润最大化。

三、模型及求解

基于上文的假定和闭环供应链的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得各参与方的利润函数如下。

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再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接着基于动态博弈的顺序采用逆向求解的方法,研究闭环供应链中各参与方的最优决策问题。

首先,将D(P)=a-bp代人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即式(3)得,,零售商的优化问题即是给定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批发价格w,关于销售价格P的单变量优化问题,由一阶条令,令得,

接着,将代人再制造商的利润函数即式(2)得,,再制造商的优化问题即是给定制造商的批发价格二和单位再制造许可费r,关于回收成本h的单变量优化问题,同理,由一阶条件,令得,

最后,将将P·(w)和h·(w)代人制造商的利润函数即式(1)得:

,制造商的决策即是关于批发价、和单位再制造许可费:多变量优化问题。分别由w和r的一阶条件,并联立求解得:

将w·和r·联合代人式(4)和式(5),归纳整理得闭环供应链中各参与方的最优决策:

命题1: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最优授权许可费::;再制造商的最优回收价:;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

将命题1的结论分别代人各博弈方的利润函数式(1)、式(2)、式(3),整理即得:

命题2:制造商的期望利润为:

再制造商的期望利润为:

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为:

四、仿真实验

上文通过逆向求解的方法求出了闭环供应链中动态博弈各方的最优决策,并得出了各方的最优期望利润,接着分析主要最优决策关于再制造成本节约的敏感性。由于再制造成本节约是再制造活动中最直接的经济动力,因此进一步研究再制造成本节约程度对各参与方的决策的影响机理。特别是作为专利权利人的制造商和专利购买者的再制造商的决策,即授权许可费;,和回收努力h与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关联性。

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D(p)=1000-4p,制造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50,再制造商的回收函数为H(h)=100,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的范围显然为,基于命题1的结论,研究制造商的授权许可费r和再制造商的回收努力h关于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的敏感性,运用Maplel3编程并仿真模拟,结果见图20

由命题1的结论和图2的结论可知,授权许可费:和回收价格le都是关于、的单增函数。显然,再制造成本节约是闭环供应链中再制造活动最直接的经济动力,随着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大,再制造商通过加大回收力度增加回收产品的数量,在再制造活动中获取更大的规模效应。对于作为专利产品权利人的制造商来讲,再制造产品在市场上份额增加,使得同类产品的“同类相残”(cannibalism)加剧,进一步地侵蚀了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制造商运用产品的专利武器,增加单位产品的授权许可费用,以此分享再制造商销售再制造品带来的收益。可见,专利产品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中,许可费用还起着分配供应链的利润的作用。

五、结语

优化决策范文篇6

关键词:生产设备投资;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企业经营活动;生产项目

1概述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备投资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生产投资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提升竞争力的方法一般为扩建厂房、更换更新设备、引进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等,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决策是行动之前对问题做出的解决方案和抉择,企业生产及经营的好坏和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决策,正确的决策引导正确的行动;反之,错误决策将会使企业误入歧途。

2企业生产设备投资内容

企业在投资生产项目时必须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总的来说,企业生产投资项目主要包含设备投资、新设备开发、生产工艺改进、技术改造、厂房改建、新建生产线等内容。其中设备投资至关重要,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设备更新投资。为了提高生产力,企业要将老化的、高耗能的设备淘汰,更换成性能好、效率高、精度高的新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二是扩张投资。为了扩大再生产,在原有基础上扩充同类性质的机械设备,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三是开发投资。通过开发技术和设备来减少企业支出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综合投资。该投资主要涉及到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投资范围较为广泛,比如生产设备、科研设备、环境保护等。这些设备投资决策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前提条件,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实业公司经营现状概述

实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主要从事工矿物资、环保产业、机电设备制修与维修、煤炭产品加工及贸易、煤矿非煤产业的维护运营、安全技术检测服务、劳务输出等业务,此外对电力设备修造、劳务、印刷、刻字、餐饮、道路运输、汽车修理、广告、设计、制作、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纺织品、钢铁建材、房屋与设备租赁、物流等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入,现已发展成年销售收入超7亿元,利润超千万元,从业人员近4000人,集工业制造、产品贸易、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公司。目前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涉及的行业众多、产品参差不齐、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市场占有份额较少,以至于公司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二是点多面广,工种繁杂,厂点分散,致使管理幅度大,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周转效率慢,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企业经营业务跨度广,业务繁多,使安全生产管理范围扩大,涉及到的管理机构非常庞大,但是职工的技能水平却增长缓慢,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加大了管理成本。加之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改造缺乏,最后导致规模生产受限。三是部分生产厂房简陋、生产条件差,发展空间有限,无法满足新项目的需求。总之,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投资决策没有与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联系起来。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实业公司在生产经营上出现的投资决策问题,本文从生产设备投资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方式出发,分析解决当前实业公司生产设备投资方面出现的决策问题。

4实业公司生产设备投资多目标优化决策体系

实业公司虽然在生产投资项目上存在诸多问题,但在设备投资管理上通过对生产设备投资决策经济效益、设备质量和环境指标等主要指标的控制,实现多目标优化决策评估方法,采用集中化和规模化管理的工业园经营管理模式,有效解决管理战线过长、管理成本较高问题;在资源利用方面,利用周边便利的各类资源优势,拓展原材料供应市场;在生产工艺上,密切与国内外高精尖的技术团队合作,进一步改进自身生产工艺和技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

4.1建立了实业公司生产设备投资多目标优化决策体系

根据上述经济效益指标、设备质量指标、环境指标,建立实业公司生产设备投资多目标优化决策体系(如图1所示)。

4.2实业公司生产设备投资多目标优化决策主要指标控制

4.2.1经济效益指标的控制。在对企业生产设备投资做出正确决策时,应该首先考虑其经济效益,因为经济效益是决定企业生产设备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针对生产设备而言,如何评价其经济效益,主要从设备经济寿命、净年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四个方面评价。设备经济寿命是指设备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从经济学理论来看,也就是设备的最佳适用期限。设备经济寿命是决定设备更新期限的核心依据。净年值是指项目在计算期内每期的等额超额收益。获利指数是指项目投资后价值与初始价值对比。内部收益率是指从静态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设备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如2010年实业公司先后投资购置了2台GWC2800型钢筋网焊接成型机,采用数控伺服控制系统,精度高、速度快,全自动连续生产,设备经济寿命为15年,年产量约500000m2。同比传统的手动点焊机,设备经济寿命增加1/3,减少人力成本约70%,工人劳动强度得到大幅降低,年利润增加约2/3。

4.2.2设备质量指标的控制。设备质量是指设备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设备质量主要包含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使用价值四个方面,但是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评估设备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可靠性是评估设备基本质量的指标之一,设备的可靠性关系到国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安全与品牌声誉,可靠的设备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安全性是指设备在使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对人体健康、财产等没有任何伤害。设备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设备安全性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和必然要求。2008年实业公司购置的钢塑复合假顶网编织焊接机,主机电气设计采用电脑PLC和变频器控制,减少有接触点电气组件,提高了设备电气的可靠性;主机设立了多个动程检测点,使自动工作时的误动作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了设备的安全性。

4.2.3环境指标的控制。一是经济环境。企业做出正确的生产设备投资,必须掌握全面的投资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从市场环境的层面考虑的,主要涉及到市场供应量、市场购买力、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市场价格。从企业内部经济环境来看,企业自身的财务环境、融资渠道、成本、税务负担、优惠政策等都至关重要。设备投资还与资源环境相关,比如良好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原材料供应都能够为设备投资加分。二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含地理地质条件、天气环境、区域位置、气温气候、水文条件以及自然文化风光等。三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主要包含社会体制、社会秩序、社会诚信价值体系、社会文化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这些是影响企业生产设备投资的重要安全保障。实业公司在投资纯水冷却机设备时,考虑到徐州地区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样业务设备投资时,采购了不同类型的设备:在徐州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2.3℃,投资的纯水冷却机是安装在室外的;在鄂尔多斯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均在-20℃左右,投资的纯水冷却机是安装在室内的。

5结语

实业公司利用多目标优化决策法,具有矿用支护、加工制造、建筑材料、工程服务等产业的技术与经验,逐步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拥有各种专业的技术力量。在市场中已经占据一定的位置,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一条固定的销售链条。多目标决策优化法克服了现有企业决策单一的缺陷,从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全面以及实用的决策评价方法,实业公司就是典型的例证。

参考文献:

[1]程江,唐应辉.修理设备可以更换的三部件串-并联可修系统的可靠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

[2]杨山波.基于多目标施工机械购置决策分析[J].福建建材,2010,(3).

[3]王维刚.基于可靠性的维修技术在铁路信号设备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5).

优化决策范文篇7

一、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造成我国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局面主要是受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所影响,才使得我国的农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这样不仅造成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此外,农民的耕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国家农业的土地所有权的影响。例如,占用农民耕地用于城市化建设时,不能给与农民足够的赔偿,这就使得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挫伤了,从而流失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缺乏竞争力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方式,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全用于仅有的可耕地上。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例如,一些乡镇企业通常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但因人力资源的缺乏,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合理安排,造成乡镇企业的生产空间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从而就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在我国,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将一部分劳动力吸引到农村工业,但这样的方式农业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另外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进城务工,但因人力资源不够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渠道受到严重限制,加上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受到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资本深化”的局面,逐渐呈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对策

(一)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的层面入手

在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要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着手,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使得农村新经济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业经济领域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制度的改革以使得资金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要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作适当调整,降低其标准,并将商业银行积极引导进入农村,以便于农村开展金融服务;将农村信用社改革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探索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要积极支持和推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结合的局面。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要将科技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使农业科技成果在依靠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下,在农业经济产品上可以体现出来,使得农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有所增加,并将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加快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的建立。加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并重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推进农村科技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农业人才的培训

优化决策范文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跨国企业增多,为海外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便利,促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商业银行正是金融行业中的翘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变得更为复杂化,使得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要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进行优化。经济管理决策是指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策划多种方案,并根据相应的需求和要求选取最佳且合理的方案去实现所制定的计划或者目标,其特点有具备单个或者多个决定目标、具备实施愿望、拥有多种方案等。而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核心目的是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采用满足商业银行所需的、最合理的行动方案以实现进一步发展。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

(一)决策主体对于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当下各商业银行中决策主体的能力、素质、非理性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会使决策主体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过度自信或者过度不自信的状态。当决策主体过度自信时,会使其忽略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相关项目的风险性,无法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与行业发展情况对现有问题做出理智的分析,导致决策结果大幅度偏离合理范围,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当决策主体过度不自信时,会使其对自己的决策产生怀疑,会一味担心制定的决策是否合理、完善和可行,无法完成最终决策制定,导致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无法正常运作,也会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二)决策客体对于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决策客体包含决策对象和决策环境两个方面:决策对象表示决策主体可左右和控制商业银行某项业务的经营目标、规划、产品研发等客体事物,决策环境表示制约决策对象发展变化的条件,且该条件具备一定规律。决策对象和决策环境的特点和性质决定决策活动的内容和复杂水平。决策客体对于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是否实现、经营规划是否可合理执行、产品研发是否成功以及决策环境的时效和时机等方面。决策客体与决策主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行为。如果决策客体出现问题,会导致商业银行增加成本、错失最佳决策时机、错失产品最佳上市时间等后果,甚至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大幅度浪费和受损,最终失去相应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三)决策理论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息息相关,决策理论和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使具备科学技术程序的成果能够更好地在决策过程中运用,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大幅度提升,有效降低决策结果的偏差。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不是一项单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商业银行某个部门的单独工作,而是多岗位、多部门相互配合完成的,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决策方法去支撑,才可保证在决策执行和完成时不会出现混乱、职责不清等问题。避免出现决策过程有漏洞或经济损失等问题后,无法清楚确定责任承担者。决策方法对于决策的执行结果存在很大影响,不合理、不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会增加商业银行对于市场的适应难度,导致其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科学性决策理论可使商业银行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考量,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考量行业的社会动态形势变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保证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策略的深化与落实。

(四)决策信息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大量、丰富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和传递是决策制定的前提。决策信息是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基础,是保证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正确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了解和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商业银行的决策主体才能做出准确决策。决策信息包含内信息和外信息两部分:内信息代表商业银行决策的规律,决定决策方案的应用性,没有详细的内信息,决策者就无法制定完善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商业银行决策方案,导致决策和决策对象分离,决策会出现盲目和混乱等现象;外信息是商业银行决策制定的依据,缺少外信息的收集,决策主体将无法了解市场情况、商业银行面临的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会导致决策的盲目性、偏差性,给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决策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只有清楚知晓和掌握所有决策信息,决策主体才能合理、正确、科学地做出决策。

(五)决策结果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决策的目的有很多,例如商业银行如何在严重竞争环境中生存、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如何获取和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增加收益、如何创作最大的价值、如何创新产品、如何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围绕一定的决策目的,决策主体才能做出相关决策,各个部门才能清楚各自在决策中的位置和角色,为实现决策目的积极配合。制定决策必须清楚决策目的,并在制定决策之后正确实施,从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决策结果则是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制定最终实现的目的,同时也是决策制定的初始目的。没有决策结果的决策,无法称其为决策。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优化的意义有利于商业银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该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也不断改革,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格局。因此,商业银行想要长久稳定发展,就要优化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降低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格局。有利于商业银行展开经济活动。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工作覆盖较广,涵盖商业银行经营与销售等各个方面,内容也较为复杂,包含设计、策划、推广等。因此,优化或改善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使商业银行不同部门的工作有序展开,从而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经济管理中的财务、预算、收入和支出等。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知识的力量,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需要符合知识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保证商业银行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针对性,保证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落实,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向好发展。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优化措施

(一)提高商业银行决策主体的个人素质

商业银行的决策主体对商业银行决策的优劣和成功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主导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决策主体的个人素质尤为重要。决策主体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保证商业银行有计划、有方向、有目的地运作。其中,培训是提升能力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包括三个培训方向,即商业银行自身工作培训、内部培训以及外部培训。一是商业银行自身工作培训,是商业银行从实践中提升决策主体能力的重要方式。针对决策主体,商业银行在工作方面采取特殊处理手段,例如通过岗位轮流的方式,让决策主体体会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对于各个部门的运作方式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拓展决策主体的事业和格局;或针对性地安排特殊性的工作,提升决策主体对于特殊事务的处理能力。二是内部培训,是指商业银行可在内部对决策主体实行短期的、具备较强针对性的培训,以提升决策主体的专业能力和技巧。三是外部培训,是指商业银行将决策主体送到专门的相关培训机构长期接受培训,通过系统性、规范性的学习提升决策主体的理论储备。除此之外,还需不断加强决策主体自身业务、品德等方面的修养,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二)明确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以及商业银行当下管理水平,完成制定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商业银行的风格、特色、架构和经营模式均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盲目跟风和借鉴,而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具备一定特色的、有所创新的并且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经济管理决策。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核心是提升商业银行的经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目标制定需要与商业银行发展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决策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关联性。随着商业银行对外经济开放的程度增加,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决策战略目标的制定也需要根据外经济开放程度的变化进行制定。如果制定过程中不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会导致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战略目标制定后脱离市场经济现状。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要具备创新性,并且该创新要与商业银行的整体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确保两者之间形成积极有利的推动,以提升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结论

优化决策范文篇9

[关键词]财务分析;决策管理;财务管理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信息的高速便捷,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淘汰速度越来越快,经营者准确的自我判断,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亟须加以重视。

1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数据、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对企业等经济组织历史和现在相关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利润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管理活动。其本质是获取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甄别,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技术。常见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实际实现的财务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进行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额,通过比较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差异中发现问题。比较分析法具体包括水平分析比较法和纵向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相关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变动比率,通过变动比率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例如结构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等,通过比率变动来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的构成、效率等情况。趋势分析法是将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动差异、趋势走向,通过变动差异对有关项目进行分析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实际上属于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的有机结合。例如差数分析、差异率分析和趋势比率分析。

2企业经营决策中加强财务分析的现实意义

2.1有助于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最重要的为财务报表分析。不同报表使用人要获取的财务信息不同,因此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要求也不同。而财务分析既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也可以为报表使用人经营决策提供决策依据。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利用现存的分析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财务信息,强化自身风险规避能力。良好的财务分析能够让报表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产业结构、现金流量和资金利用的情况,能够对企业资金运转流通的情况形成综合、科学、合理的判断。

2.2有助于为经营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企业的经营业绩分析包括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其中,营运能力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与效益指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的营运状况,通过指标波动来分析公司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盈利能力分析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综合能力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投资者、股东最为关心的指标。盈利能力分析一般通过指标与利润的关系来反映。偿债能力分析主要用于评价企业偿还资金的能力、抗风险能力,它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与健康发展,是评价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和保证程度的关键指标。这些分析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为企业开展经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企业经营决策对财务分析质量的基本要求

3.1财务分析数据应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财务分析的基础是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定量分析,财务报表来源于财务凭证,财务凭证来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一笔原始单据。在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每一步的失误均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偏差,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规范财务运作,使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2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

在财务报表准确的基础上,要保证财务分析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只有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公司现时的状况,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分析依据。例如,企业管理层用年初数据对下半年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可想而知,这个数据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不大,针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来讲,过时的财务分析报告可能会对经营决策产生误导,阻碍企业发展。

3.3财务应尽量实现全面分析

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分析能够更全面的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不仅要从整体上进行指标分析,还要从细节上,分品牌、品类、品种、型号等进行横向、纵向分析,比较去年比较数据和环比数据的变化,做到从整体到部分、从时间到品种、从收入到费用,尽可能多维度、多方向进行比较。

3.4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符合

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对财务分析进行及时调整,财务分析一定要贴合企业实际,适用企业发展阶段。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不同,对财务分析的关注点也不相同。初创期的企业目标是抢占市场,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财务分析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重点关注营收情况,刺激员工提高销售额。成长期的企业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要重点分析产品的利润情况,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和成本核算。成熟期的企业是保持市场份额,保持现金流量,持续稳定发展,这个时期的财务分析要在保持现有产业链中地位的同时,向上下游产业进军,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壮大,尽力延长企业的生命线。衰退期的企业目标是维持企业发展,寻找新出路,要重点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寻找公司经营亮点,择机进行资产处置和出售。

4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4.1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4.1.1财务报表固有的局限性首先,财务报表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将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活动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记录、计量,但会计报表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或有信息和其他信息等表外信息情况;其次,财务报表是对企业历史数据的反映,无法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测情况。即使管理者通过技术手段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其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基础之上,是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假设;最后,由于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针对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企业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基于不同的会计估计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这就使得财务分析存在差异性。4.1.2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例如实施比较分析法时,当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时,对比方的实际指标在时间上的长度不一致时,会影响可比性。实施比率分析法时,通常只对单一数量指标进行分析,视角较为单一,而且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将会导致比率数值差异变化,影响分析结果,并且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趋势分析法,一般会使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分析的财务报表资料所属年份、期间有所不同,并且数据未经任何处理,所以一旦会计核算方法发生改变或者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数据会失去可比性。

4.2优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应对策略

4.2.1选取竞争企业建立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财务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筛选出相关信息,甄别出有效的、重要的数据信息,建立可比数据库,注重重要数据的完整性;重视竞争企业的相关信息的获取,因受披露信息局限性的影响,要尽可能选择上市公司作为可比企业,重点关注年度报告披露信息,从披露的信息中筛选出竞争企业可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按报表披露的特点建立好数据库,从而对标竞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4.2.2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1)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数据,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分析企业今后的发展、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状况,仅靠静态数据分析远远不够,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企业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同时做出定性判断,比如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对公司运营环境进行分析,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只有对公司经营环境了解后,定量分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功能,使得财务分析更为精确化,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3)个别与综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并不是机械的选中某种分析方法,而是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在同时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不能仅依据单个指标,而要参考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且更为准确的结论。4.2.3加强非财务指标分析工作财务分析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十分关注,但仅靠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难以满足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非财务指标往往不能从会计凭证、账簿记录等财务数据中获取,所以分析人员可建议公司建立非财务指标数据库,关注行业信息和行业政策,同时公司内部各部门间需加强合作,通过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非财务数据并结合财务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客观、复杂的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财务分析工作不仅关系到管理者的利益,还关系到相关利益者的权益,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助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财务人员要编制规范的财务报表,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形成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报告,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钟能烽.财务分析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8(11):235,237.

[2]刘可.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26):203-204.

[3]吕栋梁.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18):169-170.

[4]魏会娟.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J].纳税,2019(19):158.

优化决策范文篇10

1采用离散的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描述径流

1.1用马尔可夫过程描述径流

为了计算和应用的方便,将时间序列离散化(即分为若干时段:月),相邻时段存在着依赖关系,以水库来水的3个相邻时段t1、t2、t3间径流关系进行分析。用X1、X2、X3表示3个时段的径流,三者之间的相关情况可分为2种情况:(1)直接相关。即不管X2取值怎样(或不计X2取值的影响)的条件下,X1与X3相关,称为偏相关,其相关程度用相关系数表征,可用数量表示为γ13。(2)间接相关。即因存在着X1和X2、X2和X3之间的相邻时段相关关系,故X1的大小影响着X2的大小,从而又影响着X3的大小。这种相关是由中间量X2传递的,不是直接的,因此叫间接相关。

1.2计算相应条件概率

当一年分成K个时段(月),每个时段的径流以平均值来表示,记作QK(K=1,2,3,……,K)。

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可以确定相邻时段径流QK,QK-1(如图1所示)的条件概率分布函QK,QK-1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示意数F(QK/QK-1)。其条件概率分布是一个二维分布,用概率理论及水文统计原理来推求径流的条件概率计算式。

图1相邻时段径流

研究相邻时段的径流相关联系时,应用相关系数R及回归方程式求得

(1)

隔时段相关系数则为:

(2)

式中:Q1i,Q2i,Q3i为第i年相邻时段的实测径流值;为平均值;n为径流实测系列年数。本时段径流的相关关系,应用相关中的直线相关,以自回归线性公式来表示:

(3)

式中:σK,σK-1分别为时段tk,tk-1的径流均方差;R1为相邻时段径流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邻时段径流之间应用自回归线性相关时,其间隔时段的径流对回归线的偏离值即误差的分布,经刚性和弹性相关比较后,采用了弹性相关处理方法即偏态分布,按皮尔逊Ⅲ型曲线分布。相应于条件概率的流量QPK可由下式求得:

(4)

式中:条件变差系数,其中Cvk为变差系数。一年划分为K个时段,每个时段的径流划分为M级(即M个状态),则相邻时段的转移概率:Pkij(k=1,2,3,……,k;i,j=1,2,3,……,M)表示的含义是tk-1时段径流为状态i时,tk时段径流为状态j时的概率

而矩阵

(5)

则表示tk-1时段到tk时段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显然,这个矩阵的每行各非负元素之和为1,即:

(6)

为了计算Pkij转移概率的方便,取等分的10个概率5%,15%,……95%,这样转移概率的值都为0.1,则相应的条件概率的流量Qpi由式(4)即可求得。

2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法是美国数学家贝尔曼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数学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规划管理领域中

2.1动态规划数学模型

把径流当作随机过程的水库优化调度图的计算是一个多阶段的随机决策过程。它的计算模型如下。

(1)阶段:将水库调度图按月(或者旬)划分成12个相互关连的阶段(时段),以便求解

(2)状态:因相邻两个阶段的入库平均流量Qt和Qt+1之间有相关关系,以面临时段初的库水位和本时段预报径流量Qt为状态变量St(Zt-1,Qt)

(3)决策:在时段状态确定后,作一个相应的决定,即面临时段的供水量qt,同时确定了时段末水位,进行状态转移。水库水位分M级,故有M个状态转移,按0.618法在决策域内优选,对每一个状态变量St要选择一最优供水量qt,St~qt关系曲线为时段t的调度线,决策域为(QDmin,t;Qxmax,t)

对决策变量供水量qt进行所有状态优选计算时,还要进行库水位限制的检查判别,若时段末蓄水量V2大于允许的最高蓄水位或限制水位,则在水库蓄满前供水量仍按qt放水计算,当水库蓄满后则按入库水量供水。当入库水量大于电厂最大过水能力时,超过部分作为弃水

(4)状态转移:水库状态和调度图形式有关,因考虑当时入库径流和短期径流因素,水库调度中将一年划分为K个时段,每个时段由时段初库水位Z初和时段流量Qt组成水库的运行状态,而每一种状态有一个相应的决策变量供水流量qt,用函数关系表示为:

qt=q(Z初,Qt,tk)

(7)

tk为时段数,每一个决策就有一个相应的时段末库水位,水库进行了状态转移,若将水库的水位划分为Z级,径流划分为M级。一个时段的水库面临状态有Z×M种,全年水库运行状态有K×Z×M种,水库优化调度图就是对全年各种运行状态作出相应决策变量的关系图。

由式(7)可知,当时段tk的初始库水位和径流量已定时,时段的最优决策供水量是一个定值,因而下一时段tK+1的初始库水位(即时段tk末的水位)也就是一个确定值。由于下一时段tK+1的径流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依时段tK的径流Qt变化的随机值,其值由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弹性相关)决策。因此,水库在时段tK处于状态i,而时段tK+1处于状态j的状态转移概率为Pkij,则有,而矩阵Pk=(Pkij)则表示从时段tK到时段tK+1的水库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k完全由时段tK的调度方式和径流状态转移矩阵决定。经过多年运行后,水库的运行状态达到一个稳定的概率分布

(5)效益函数:水库进行状态转移,伴随着产生了效益函数(包括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发电用水及三个保证率)

其中灌溉用水:因灌溉需水量每年、每月、每天都不相同,因此是随机变量,极难编制计算机程序计算,故首次引入《农田水利学》的“有效雨量”概念,使整个优化计算大大简化,完全解决了水量平衡问题,整个优化计算,水量平衡达到100%

有效雨量的计算:从水库灌区试验站获取资料Mij即从1952~1999年历年(i=1952~1999,j为第i年各月(或旬))的灌溉定额(是由历年灌溉试验站实测作物需水量采用通用电算程序计算出的),而Mmax是48年中最枯水年的灌溉定额。Mmax-Mij=P0ij,i=1952,…,1999,j=1,…,12,逐一列表进行计算。把每年每月的有效雨量加到每年每月的来水量Qt中,因Mmax是常数,所以仅有随机变量Mij。其数学表达式如下:Cixj=Aixj-Bixj,即:

(8)

式中Cij为i年系列j时段(月)的有效雨量,aij为i年系列j时段农作物需水量(j可按日计算后归纳成各农作物生长期所需水量,再换算成月)。bij为i年系列j时段各类农作物综合灌溉水量。

(6)目标函数:根据水库水资源不足的具体情况,拟定在满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率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农业用水。目标函数可表示为:满足用水量保证率条件下供水量最大。目标函数计算可用下列分段线性函数求得:

f(st,qt)=qt

Qxmax≥qt≥Qxmin

(9)

f(st,qt)=qt+CA(qt-Qxmin)

Qxmin≥qt≥QDmin

f(st,qt)=Qxmax+CE(qt-Qxmax)

QDmax≥qt≥Qxmax

式中:qt为水库供水量,QDmin为系统供水下限,即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下限;Qxmin为农业保证供水量与QDmin之和;QDmax为电厂的最大过水能力;Qxmax为农业供水量上限与QDmin之和;CE为发电专用水量小于Qxmin时的折算系数,CA为供水量小于Qxmin时的折算系数,在计算中,可先任意假设CA、CE,CA、CE与Qxmin的保证率成正比。给定一个CA、CE就可递推得出一张优化调度图,用水库多年入库流量资料按调度图进行历时操作计算,若计算结果所得保证率低于要求的保证率,则修改CA、CE重新递推计算(一般递推2~3次即可),求得另一优化调度图,再进行历时操作,直至所得保证率符合要求为止。即经过试算选择满足保证率要求的CA、CE值。

2.2动态规划递推方程以qt为t阶段的决策变量,St(Zt-1,Qt)为t阶段的状态变量,则其逆时序动态规划最优递推方程为:

Ft(St,qt)=max{ft(St,qt)+Ft+1(St+1)}qt∈Qtt=1,2,…,N

(10)

式中:Ft(St,qt)代表水库从时刻t处于状态St出发至水库运行终了时刻N(计算周期末)的目标函数值;ft(St,qt)代表时刻t水库处于状态St取供水量qt时面临时段效益期望值;Ft+1(St+1)代表水库从时刻t+1处于St+1(j状态)出发至时刻期间各时段均采用最优决策时所得的效益期望值;Qt表示计算中t时段所用的入库径流序列;pi,j为t时刻采取qt决策,系统由第t阶段的第i种状态St转移为第t+1阶段的第j种状态St+1时的条件概率,Ft+1相应St+1状态最优决策的效益。

递推方程的约束条件如下:①库水位约束Vmin,t≤Vt≤Vmax,t,即各时段的库水位不低于死水位Vmin,t,也不能超过该时段允许的最高蓄水位Vmax,t。②水量平衡约束Vt+1=Vt+(Qt-qt)·Δt-yt-Et,式中Vt+1、Vt代表时段t末、初的蓄水量;Qt、qt代表t时段平均入库径流量和供水量;yt为弃水量,Et为水库蒸发渗漏损失。③供水约束和输水能力约束QDmax,t≥qt≥QDmin,t。t时段内供水量不能超过水轮机的最大过水能力QDmax,t,也不能小于下限QDmin,t

2.3动态规划递推计算采取逆时序逐时段动态规划递推计算,即每时段对所有状态逐一地优选对应的最优决策。对时段的多个入库流量代表值所产生的效益期望值。优选方法采用0.618法,规定搜索点为20个

2.4优化调度图Howard用Z变换方法证明式(10)随年数t增加计算是收敛的,进行递推计算采取逆时序递推,即从N时段开始递推到1时段,只要知道FN(SN)即可按式(10)递推计算。开始可取库水位(库容)~蓄水量关系曲线作为初始递推线FN(SN)。当对第一个时段的所有状态优选出最优决策后,即可往前递推一个时段。当第一年逐个时段全部递推计算完毕后,还要进行第二年周期的递推计算,是因为初始递推FN(SN)是任意假设的,故第一年周期递推所得的策略并非稳定的最优策略,必需继续递推至各时段的递推线均收敛为止,这时所得的策略才是稳定的最优策略。递推线收敛的准则是:前后两年周期中同一时段的递推线相差小于规定的相对误差ε即:

|Ft(Si)n-Ft(Si)(n+1)|/Ft(Si)(n+1)≤ε

(11)

式中:Ft(Si)n代表第n年时段t递推线上相应于状态Si的未来效益值;Ft(Si)(n+1)则是第n+1年时段t递推线上同一状态Si相应的未来效益值,ε取0.001。一般最多递推两年就可以收敛,即可得出12时段或36个时段(旬)的最优调度线。这时各时段的最优决策构成一个最优策略,即为优化调度图。显然,因考虑月(或旬)、相隔月(旬)的相关,即多用了一项概率预报,则相应增加了经济效益。由于采用了马尔可夫单链弹性相关理论对径流进行处理,使水库调度图从二维坐标变成三维坐标,形成空间水库优化调度图,再由调度图换成一组以Qt为参数的方程,递推线也由一条变成一组,即优化调度线由一条线变成一组,形成一族调度曲线图,为便于实际调度时使用。

2.5动态规划计算程序动态规划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同的规划问题,要用不同的计算程序。我们根据最优化(opt)问题的数学模型[2],用VISULC编制了计算程序,用递推方程找出最优解。该程序在PⅡ微机上调试成功,经实践证明其具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运行速度快等特点,并能自动绘出三维空间水库优化调度图及带有一组参数的调度曲线图。

3应用示例

本方法已应用于山东沐浴、跋山和黄前等几个大中型水库,都取得理想效果。仅以沐浴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的应用情况来说明。

沐浴水库位于山东省烟台地区莱阳市,控制流域面积455km2,总库容1.87亿m3。兴利库容1.07亿m3,年平均来水量6900万m3。水库每年向莱阳市供水180.0多万m3,灌溉面积0.93万hm2,水电站分东西电厂,装机容量共为1800kW,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城市工业、生活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如图2所示。

在沐浴水库优化调度过程中,我们用马尔可夫单链弹性相关理论对径流进行处理,将供水流量作为决策条件,在引入有效雨量的基础上,采用优选迭代试算来满足3个保证率(生活用水保证率、工业用水保证率和灌溉用水保证率)的动态规划算法,协调了生活、工业、灌溉和发电之间的关系。

图2沐浴水库运用系统示意

应用满足用水保证率条件下供水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合理地解决3个保证率的计算问题;建立了动态规划数学模型[5],利用其优化调度程序计算,计算结果理想,输出了大量的表格,(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仅列一小部分),并自动绘出了水库优化调度空间图及多族调度曲线图(如图3、4所示)。利用优化调度图进行综合调节计算,在几乎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表1沐浴水库优化调度年序:1月份:8(单位:亿m3)

水位/m

来水量(Q)

0.6396

0.4368

0.3252

0.2591

0.2108

0.1671

0.1269

0.0938

0.0616

0.0295

最优决策水量(qt)

63.00

64.00

65.00

...

81.00

82.00

...

0.02950

0.04650

0.06650

...

0.12262

0.13155

...

0.02929

0.04617

0.06603

...

0.13063

0.05824

...

0.02909

0.04585

0.06557

...

0.12971

0.05784

...

0.02888

0.04553

0.06511

...

0.12880

0.05743

...

0.02868

0.04521

0.06466

...

0.12790

0.05703

...

0.02848

0.04490

0.06420

...

0.12701

0.05663

...

0.02828

0.04458

0.06376

...

0.12612

0.05663

...

0.02808

0.04427

0.06331

...

0.12523

0.05584

...

0.02789

0.04396

0.06287

...

0.12436

0.05546

...

0.02769

0.04365

0.06243

...

0.12349

0.05506

...

年序:48月份:12(单位:亿m3)

水位/m

来水量(Q)

0.0223

0.0170

0.0134

0.0116

0.0107

0.0089

0.0063

0.0054

0.0045

0.0027

最优决策水量(qt)

63.00

64.00

...

81.00

82.00

0.00270

0.01545

...

0.01441

0.01545

0.00268

0.01535

...

0.01535

0.01535

0.00266

0.01524

...

0.01524

0.01524

0.00264

0.0153

...

0.01553

0.01553

0.00263

0.01503

...

0.01503

0.01503

0.00261

0.01492

...

0.01492

0.01492

0.00259

0.01482

...

0.01482

0.01482

0.00257

0.01471

...

0.01471

0.01471

0.00255

0.01461

...

0.01461

0.01461

0.00253

0.01451

...

0.01451

0.01451

依据制定的水库优化调度图即马尔可夫调度图,对1952~1999年共48年水文年度的径流资料进行长系列操作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综合利用水库优化调度后,工业用水保证率为95%,生活用水保证率为97%,灌溉保证率为80.5%;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384.7万kW·h。灌溉保证率较常规调节计算的保证率75%增加到80.5%。如维持常规计算的灌溉保证率75%,则灌溉面积可从0.97万hm2扩灌到1万hm2。原沐浴水电站设计书的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311.3万kW·h,优化调度后年发电量净增73万kW·h,增加发电量24%。常规水量平衡48年总弃水量为40102.27万m3,优化调度后弃水量大大减少,仅弃水2335.14万m3。

图3水库优化调度空间

图4水库优化调度曲线

4结语

对水库进行最优化调度过程中,须对径流过程进行正确描述,采用马尔可夫单链弹性相关理论对径流进行处理,将供水量作为决策的条件,用优选迭代试算来满足3个保证率的动态规划算法,大大加强了利用优化调度图进行综合调节计算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本方法及计算程序也应用于山东雪野水库、黄前水库等几个大中型水库,都取得了理想效果,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适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勇传.水电站优化调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2]魏权,等.数学规划与优化调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3]廖昭懋,杨文礼.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