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5:45:57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1

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是由方方面面的众多内容和因素组合而成的,优化环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行各业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旅游业的振兴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换言之,发展旅游业也是优化环境的应有之义,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看,首先它是开放程度很高的一项产业,通过旅游,带来的是人流,也就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涌入提供了可能。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开放,兴旺人气,活跃气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地方知名度,宣传城市形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这也是我们优化环境的基本目的。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及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与优化环境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是一致的。其二,旅游资源开发,讲究人与大自然和谐完美的统一,因为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是旅游业永恒的主题。碧水、蓝天、绿地、美景、新鲜空气,优美舒适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对游人永远都极富吸引力,也是旅游业执著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景区、景观、景点建设与环境优化与改善所寻求的是同一目标,可谓志同道合,旅游建设完全可以融入环境建设这个大盘子统筹考虑。其三,发展旅游与优化环境都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内涵,特别是地域文化特征,以充分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特征、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韵味。有关专家指出:文化是二十一世纪诸产业的灵魂,缺乏文化的城市,在国际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吸引高层次的人来*投资、旅游,必须靠文化、对外宣传*也必须从历史文化上突破,把*历史上的金光擦亮。没有文化品味的旅游,缺少文化内容的环境,都是苍白、浮浅、缺乏生命力的,将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度、文化厚度、游人回味的浓度。其四,旅游业综合性很强,涉及到行、游、住、食、购、娱等众多产业要素,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的是一座城市综合功能的协调、平衡发展,带动道路、交通、通讯、商业、餐饮、住宿、娱乐业的共同兴旺与发展,有力促进一个地区发展环境所需硬件条件的配套和完善工作。如果因势利导,把旅游开发同城市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合,发展旅游与环境改善就会相互促进,起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其五,旅游业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的成熟将使环境优化工作更加具体和细致,增强了可操作性。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洗礼,旅游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熟,已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与规定,是与国际接轨的。如宾馆、饭店实行了星级和定点管理,从必备项目、选择项目、服务标准、程序、卫生、消防安全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大到一所建筑整体的框架结构,小到卫生间毛巾、牙刷,客房床上用品的质量都有具体规定,再如对景区实行了A级标准管理,景区的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的服务项目、方便程度等均有细致要求;实行优秀旅游城市申报制度,实际是在审查一座城市的服务功能,从城市气氛、交通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到示意牌、公共电话亭密度、残疾人通道、公厕卫生等等,也都有刚性规定。而这些有时看来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实在是游人、外地客商必需而我们又经常忽视和欠缺的,从这一点上说,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优化起到了拾遗补阙、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六,旅游业讲究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这与我们优化环境的目的也是相同的。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以出售服务为主,游客花钱买来的是方便和享受。那么在硬件合乎标准的基础上,要靠软件的到位来体现服务的水平和层次。首先是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如导游人员、讲解人员、旅游出租车辆司乘人员,宾馆、客房服务员、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持证上岗,这些人员处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接待服务的第一现场,往往是客人的第一印象,起到了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因此有的旅游涉外单位提出“微笑+微笑等于成功”、“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的一切,为了一切游客”、“顾客就是上帝”等口号,千方百计使外地客人有“宾至如归”、“家”的感觉,使客人体会到这种亲情和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实际上,旅游涉外从业人员展示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市民道德文化修养、整体素质。因此,“三城”联创也好,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也好,目的也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极大的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更好地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在这一点上,旅游业自然是先头部队、排头兵,责无旁贷。

要言之,加快旅游业发展,其意义远不仅在于这项新兴产业振兴的本身,它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回笼货币,调整产业结构,而更为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将极大地优化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提升人气,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推动两个文明向前不断发展。而一个良好的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又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有利于促进各行各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旅游业自然也是受益者。因此,旅游发展将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也是优化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良好的环境又必将为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一个精明的商人到一个地区投资兴业,他要考察区位、交通、政策、资源、安全等诸多环境方面的因素,还往往要考虑旅游因素,这不仅因为旅游可以使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更由于旅游业发展程度是一座城市文明进程和开放程度的一种具体体现,旅游业的发达,说明了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层次,另外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强大的客源市场,这大概就是许多内外宾对一座城市旅游业情有独钟的奥妙所在。

可以来看一看我们的近邻聊城,“九五”期间,配合城市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通过各种渠道投融资,用于旅游产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的建设与发展,仅东昌湖的扩建、改造就投入4个多亿,充分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全力打造“中国江北水城”这一知名旅游品牌,现在的聊城是城中有湖,湖中有城,船在水上过,人在画中游。他们还大力加强宣传促销,在包括北京、天津、南京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举行新闻会,2002年五月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活动,吸引了外地游客40多万人;十·一期间,接待游人60余万,旅游收入1.5亿元,仅一个村办的姜堤乐园就接待游人10多万人。自1996年起,经过坚持不懈七年的艰苦创业,聊城旅游有了质的发展变化,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环境的优化,也加速了聊城的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步伐,两个投资十多亿的大项目今年相继落户聊城。前不久,聊城市又和基恩产业(国际)集团签约,投资约10亿元在东昌湖区修建占地800亩的“东方威尼斯城”,主要建筑有威尼斯小镇、威尼斯花园、威尼斯大道、小城小吃一条街,集旅游、商业、休闲于一体,在3年内完成基本建设。这里面,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优化相互促进,完美结合,对聊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为关键的推进作用。

再说一下我们身边的临邑县,几年来,在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占地400万亩的邢侗纪念馆和邢侗公园,投入6000多万元,建起了4万多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了占地1.5万亩的红坛寺森林公园及农业生态观光园。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环境大为改观。今年大张旗鼓搞起了中国·临邑第二届槐花节,以花为媒,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仅槐花节期间就接待各地游客8万余人,其中客商1200多人,共签定合资、合作、贸易项目34项,总金额8.2亿多元。说起旅游资源,临邑不是最丰富的,说起经济实力,也不是最顶尖的。但他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认准了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更好地优化经济大环境这条路子,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一种新模式。

综上所述,旅游与环境这种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提醒我们要充分重视做好发展旅游与优化环境的结合文章,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环境优化,进而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近几年来,*的旅游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各级各部门对旅游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大了资源保护、开发的力度,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来*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均有所增加。据统计,200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人185.62万人,旅游总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30%、1.5%。仅十·一黄金旅游周期间,就接待国内外游人5.2万人,旅游总收入1127万元,同比增长39%和2.4%。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的产业形象日渐鲜明,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是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全市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资源开发及宣传促销力度小、景区景观文化内涵不丰富,对外缺少吸引力,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低,旅游企业普遍比较弱小。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环境,带动相关行业启动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加快发展,尽快上路已是我市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一)首先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解决好对旅游产业的认识问题。

*地处内陆平原,不靠山,不靠海,保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也比较少,加上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开发力度小,因此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在思想认识上,旅游曾一度被看成是吃喝消遣、游山玩水、接待服务的福利型、娱乐型、事业型活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受全国、全省加快旅游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对旅游业重新审视,在经历了不认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出加快发展,应该说,我们对旅游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正视困难与差距的同时,看到了*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的优势所在,如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南北旅游热点城市的重要连接点、丰富的土地资源、逐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旺盛的市场需求、强烈的发展愿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等,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还有后发优势,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在旅游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加快旅游业发展这一重要命题是在全市上下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提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重要成果。由于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对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影响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才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心,*的旅游业大有可为,是一台好戏,是一篇值得做的大文章。

(二)要切实解决旅游载体问题,搞好资源开发、项目建设。

这几年,我们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投入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没钱办事。在有了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之后,旅游建设为什么引不来资,弄不到钱,甚至争取上级扶持也很费劲呢?究其原因,还是思路不开阔,前瞻性宏观规划不力,拿不出几个在全国全省叫得响、过得硬的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以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旅游项目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旅游项目要求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高品味的文化气息、雅俗共赏的格调、温馨的人文关怀、健全的综合功能、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论是上级支持,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社会投入,关键要看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这也是决策者投入的关键之处。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源开发不够,项目建设力度小,应集中精力,抓住牛鼻子下功夫,狠抓旅游项目的筛选、立项,这是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搞好现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业大市,应该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上多动脑筋。聘请旅游、生态、环保、农业、林业、园林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的农业生态观光项目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分析,提出一个整体的策划意见,如仙人湖、红坛寺森林公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万亩枣林、世纪风农业科技创新园、禹西生态农业观光园,均应按旅游发展规律,以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作一个统盘的规划,使其特色鲜明,规划到位。其次,在人文景观上要充实文化内涵、扩大外延。如苏禄王墓可展现异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建成北方最大的东南亚风情园区;禹王亭可以将神话故事、美好传说演绎,增加吸引力;东方朔放在秦皇汉武大背景下来塑造形象,提升知名度。另外,要做好“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文章。在摆脱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局限、跳出就*旅游谈*旅游的小圈子之后,“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成为新的发展思路。深圳当年几乎无旅游资源可言,现在游人如织;新加坡弹丸之地,而今旅游业红红火火;常州不是恐龙化石发掘地,却搞起了全国最大的恐龙博物馆,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上旅游项目,可以与地域特征、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结合,也完全可以打破区域、时代的局限,以南北文化、中西文化交融为大背景进行项目选择,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平原如何运作,在这个问题上,应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集思广益,帮助*筛选出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项目。

(三)转换旅游管理机制,改革运作体制。

旅游作为一项十分活跃的产业,在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旅游资源,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运作模式不断改革完善,走创新之路,使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目前,我市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数不少,许多文物还是部级、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的景观、景点规模初具,投入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长期以来,门可罗雀,所收门票了了无几,靠吃财政饭供养,甚至维修费用也无着落,其潜在价值和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大部分景点舍不得出资宣传促销,招徕游客,有的连普通的简介、小册子也没有,有时旅行社登门谈生意,反而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游客多少与自己关系不大,这样的状况显然与加快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我市现有的景观、景点大多是政府一些部门按计划经济模式来管理,由于所有权、产权、经营管理权的关系、文物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好,所以难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转换旅游管理机制,改革运作体制,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如城市广场、公益设施可以冠以企业名称,出让经营权、管理权,使政府放下包袱,不用为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犯难;再如,禹王亭是个很好的景点,而且还有先祖酿酒的故事可以开发、利用,可以让禹王亭酒业集团参与管理、经营,企业会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关系,宣传、促销的事不劳政府操心了,也可能改变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景;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也可以经营吃、住、行一条龙的旅行社,改变我市现有旅行社弱、小、散的不利局面;准备新上的东方寓乐园、大型游乐场等几个特色旅游项目,可鼓励大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多方融资,社会化投入,企业化管理。

(四)突出旅游业的特色,使之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2

1.政务环境不优。一些单位缺少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以小团体利益为重,权本位、官本位意识浓厚,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些单位存在重承诺、轻兑现,喊得多、干得少,上热下冷现象,服务态度呈“金字塔”型(即领导重视、小鬼难缠),部门办证手续繁,办事效率低。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办事人员素质较差,刁难设卡,雁过拔毛;有的单位工作人员把“限时办结制”的最高时限当作最低时限来执行,限时办结不能提速;有些单位对落户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不想法设法解决,让企业存在关门打狗的感觉,让企业感到很无助。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普遍,工作落实不到位。经常出现一项工作今天调度会,明天协调会,最后还是搁在那,迟迟无法推进,这里头就存在一个督查落实的问题。

2.诚信环境不诚。公平场竞争机制、诚实守信的整体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秩序还需要大力整治。比如当前民间融资问题,有些企业利润明明无法支付融资的利息,不惜断绝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或者让妻儿移民,恶性融资,毫无诚信可言。类此融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影响当地发展环境。

3.监督力度不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纪检的纪律监督、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

二、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

1.政务环境要从“优”字上下功夫,让投资者“动心”。

坚持以“高效、快捷、优质”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突出抓好四个到位:一是减量到位。对现有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凡能取消一律取消;二是提速到位。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简化办事程序,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没有特殊情况而超过承诺时限的,由部门领导全权负责;三是责任到位。把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当做一种责任,坚持做到“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墙外的事情政府管”,对所有拟建、在建、扩建项目,组成跟踪服务队,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四是落实到位。落实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布置一项工作时,要明确各相关单位的时间节点,有专门的队伍抓督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属某个部门解决的,由部门主要领导负责,限时解决。特殊困难必须要在时间节点内提出,一并提出解决办法,不能将困难作为延迟办理的理由。抓督查的队伍要全程跟踪,让会出现的问题尽快暴露出来,为解决问题节省时间。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3

一、加强学习,明确目标

2月4日,镇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了党政班子会,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集中学习了《县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听取了县机关效能办关于童慧敏、方和谥等人上班期间在娱乐场所打牌、打麻将的通报,集体研究了狠刹“六股歪风”的办法、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干部作风转变的任务和目标,要通过这次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僵”,领导作风中的“假、浮夸、拖”、权力运行中的“私、奢、贫、腐”、行政审批中的低效率、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实现干部作风明显改进,行政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行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2月5日上午,召开了全体镇干部、村干部和各机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干部作风整治”动员大会,吹响了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号角。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镇干部作风整治领导小组,县政协副主席、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部署安排干部作风整治工作,明确工作重点是要狠刹“六股歪风”,树立“开放、诚信、和谐、大气”新形象。坚决做到“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动真的、来硬的、办实的,决不走过场。

三、联系工作实际,追求工作实效

1、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要求全镇干部切实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培养事业心、清廉心、平常心,坚决克服争权逐利、欺压哄骗、散漫无为、墨守成规、怨天尤人、奢华享乐、华而不实等不良行为,努力营造干部办事业、能人办企业、群众办实业的良好氛围。把干部学习、调研日常化、制度化。

2、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围绕镇“打造县域副中心,建设现代工业城”的战略目标,切实抓好“服务厂区、园区、做强做大镇区”工作,在“征地拆迁以及规范农民建房等重点工作中,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阳光操作、清正廉洁、攻坚克难、勇作先锋、实实在在办大事,清清白白做好人。

3、为民谋利上下功夫。坚决做到情为民所动,权为民所用,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无论时间多么紧,资金多么缺,困难多么大,只要是关系到群众疾苦的民生工程,都第一时间,第一位置,优先解决,比如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行路难、排污、水利设施维修、路灯照明等问题,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予以解决。一旦发现经办人员借机谋利、敷衍塞责,将严惩不贷,决不菇息。

4、服务企业上下功夫。切实为企业提供最佳服务,严厉打击欺诈和争揽工程行为,为企业办证、审批开开辟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坚决杜绝索、拿、卡、要行为,为企业发展及时协调好各种矛盾,对于优惠政策的兑现,一诺千金,绝不拖延。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4

一、完善学习制度,使组织部成为学习型集体

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实施力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工程的进程和质量。而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只能在学习中提高,况且组织工作对组工干部的素质要求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赋予更新的内容,因此,组工干部能否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就成为做好组织工作的必要前提。然而在紧张的工作中,在各项硬性工作目标的包围下,组工干部能否把学习这一软任务摆到重要位置,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用硬制度规范软目标,做到学习与工作并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工作水平的提高并进,树立“知识型”观念,使组织部门成为“学习型”的集体。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绿园区委组织部将组织部门的学习与工作,组工干部的提拔与使用结合起来,建立了《组织部政治学习制度》、《组织部业务培训制度》、《组工干部双休日学习安排》、《组工干部自学规划》、《组工干部考试考核制度》、《组工干部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绿园区组工干部行为标准》,按照《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规范》要求和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对组工干部提出的挑战,以制度的形式和具体的措施规范组工干部学习,并把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与组工干部的提拔任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些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组织部内全体同志在全面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把学习摆在第一位,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科室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习与组织工作有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等组织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基础上,组工干部必须挤时间多看书,拓宽知识面,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是学习与组织工作业务相关联的学科,如人才学、领导科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从不同角度为组织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二是针对今年我区组织部新招公务员较多的现状,我们把尽快提高新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作为重点,采取了老组工干部带新组工干部“1+1”的办法,使新来的同志尽快进入角色,尽快掌握组织工作必备知识,尽快具备组工干部的基本素质,保证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多调研,勤练笔,提高组工干部的写作水平,继续以绿园区组织工作研究会为依托,发挥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的作用,组织组工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组工干部调研能和写作水平。四是加强实践锻炼,多操作计算机,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二、建立创新机制,使组织部成为创新型部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所在和力量所在。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培养组工干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然而习惯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使一个人导致很强的惰性,在主观上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在工作上就会因循守旧,难以创新,这就需要组织部门采取有效方式,建立创新制度,培养创新人才,用有效的机制去激励创新。

为了激发组工干部的创新意识,绿园区委组织部按照“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针对组织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了组工干部创新激励政策,开展了“换思维,破难题,出新招”活动,突出抓住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两大根本环节,在思维创新上一要保持组工干部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培养组工干部敢于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保持旺盛的创新欲望,具有高昂的创新斗志和工作热情,增强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二要拥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除具备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深厚知识外,还要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才能以高超的智慧实现工作的创新。三要注意训练创新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实现思维方式的四大转变,即从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从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从现状思维向超前思维转变,从单一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在实践创新上积极探索,绿园区委组织部成立专题小组认真开展创新机制研究,结合我区组织工作实际,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新机制、新方法,建立了科学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以机制的创新指导具体制度创新和方法的创新,并使组工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机制创新与具体制度、方法创新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工作机制创新与具体工作创新的关系。思维创新与组织工作创新的结合点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使思维范畴中的一些新点子、新思路、新方法付诸于行动,变成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着眼于我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分析论证,制定出许多既有创新又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如今年我区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创造性开展的农村“帮、扶、办”、街道“连心桥”等活动,既是“民心工程”活动的继续与深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内涵,更符合当前我区农村和社区党建工作实际,全面体现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地促进了我区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工作制度,使组织部成为实干型团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人说,组织部门是务虚的部门,干了看不到成绩,不干也看不出问题。这一方面反映着人们对组织工作认识上的偏见,另一方面也说明组织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以作风建设为根本,以创新工作制度为保证,以新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出就党建抓党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误区,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实干型团队,切实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有力的保证。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5

有了鲜花绿树,才有了鸟语花香;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无限风光;有了草原绿野,才有了牛羊牧场;有了绿色和谐,才有了我们**的鹏程万里、蒸蒸日上……

在我市南部的渤海湾,有一个小岛,他的名字叫*。虽然他的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可他却是通往天津、通往秦皇岛、通往大连、走向世界的重要航线。在岛的南端,有一座灯塔,他日日夜夜,为海上航行的人们导航,守护着这块未曾开垦的宝地。

就是这座灯塔,照亮了**人打造*工业区的宏伟蓝图;就是这座灯塔,实践着**人建设沿海工业城市的梦想;就是这座灯塔,为**人用蓝色思维谱写煤都历史照亮了辉煌的前程。

在*工业区建设的大舞台上,环保人默默无闻地为这“河北一号工程”的建设贡献着力量。

*20万吨级进口矿石专用码头和新建地方铁路,是*工业区建设的开场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为工业区建设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为确保环评报告的科学性,我们提早进入现场,采集了大量监测数据;为确保环评报告的质量,我们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做到了优质、高效;为确保环评报告顺利通过评审,我们提前向国家环保总局作了汇报,取得了对*港口建设项目的理解和支持。市委书记张和同志高兴地说:“很好,市环保局工作做得细致、有效。”

是啊,“细致、有效”,这是我们“加强效能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优化发展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了这一目标,我局推行了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AB岗工作制。这些规章制度,犹如*的灯塔,指引着我局的效能建设。

在这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讲一件小事。那是去年9月30日11点40分,我局同志张宝军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原来,在南湖公园工地,挖

掘机挖出一个水泥块,里面是一个铁罐。在场的工人们以为是一枚爆炸物,请来的防爆队员侦察后马上给环保局打电话。险情就是命令,张宝军同志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结果认定是一枚放射源。在场的刘德政副局长、张宝军同志、尹景德同志,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了安全处置。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一件小事可以体现精神。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工人们感动万分。对此,《燕赵都市报》也作了专题报道。

其实,在我局,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为了认真解决环境信访,我们公布了举报电话,让老百姓的环境问题及时得到处理;为了保证老百姓安静的生活环境,我们加大了环境监查力度,使建筑工地的噪声污染,不再影响百姓和学生的安宁;为了环保执法的高速高效,我们建立了环境污染监控体系,只要鼠标轻轻一点,百公里外的排污企业尽收眼底,执法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一天,我登上*岛。只见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冰洁如雪的白云,神奇的土地上流淌着清澈舒缓的溪水,蓝天上飘着环保人淡淡的旖旎梦幻,溪水里带着环保人浓郁的朴实春秋……

我望着*的灯塔,浮想联翩。任凭缕缕思绪穿越时空,让他驰骋翱翔在奔腾的大海,用环保人的胸怀凝视着效能提速的结晶——*大港的建设工地。我激动地想:效能建设之花一定会在**的田野上、湖畔上、一簇簇、一团团、竞相开放。

任凭数九寒风在脚下肆虐,纵有让人汗流浃背的酷暑高温、一双双炯神的眼睛,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为我们环保人懂得:成功的背后饱含着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只有追求才有收获,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懈的追求,就像悬崖上峭立的苍松翠柏,将根深深的扎入石缝,一刻也不放松,这样,才能成为傲立苍穹的绝美风景!

朋友们,做一株小草吧,不要自轻自贱,深深扎根于**这片丰饶的土壤,奉献自己一份生命的绿意;

朋友们,做一只蜜蜂吧,不要自视渺小,尽情徜徉在**这座百花园里,用辛勤与才智酿造一份甜蜜;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6

全市“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充分表明优化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的态度和决心。一会,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作个动员报告,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打响优化发展环境新战役

环境是一个地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是一个集合基础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一体的社会系统。近年来,我们晋中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争创“七个一流”环境活动,为全市跨越赶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城市相比,与基层、企业、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的发展环境还有很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实现“十二五”率先发展的新要求。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优化发展环境的新的晋中战役。

第一,实现率先发展迫切需要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加快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市发展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战略性项目较少,投资不足、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进入“十二五”,全省各地都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我市确立了主要经济指标力争提前一年翻番的奋斗目标,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异常繁重。要抓住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先行一步,要积聚更多的要素、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项目加速赶超,必须首先在优化发展环境上破题。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发展环境上的竞争。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发展的差距,实质是思想解放程度的差距,发展环境的差距。我们要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必须痛下决心,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洼地”,打造群贤毕至的人才“高地”。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争得优势,为率先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和保障。

第二,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优化发展环境。今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课题。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市当前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既有体制机制不顺、干部作风不实、机关效能不高的问题,也有基层组织薄弱、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特别像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审批缓慢、城乡环境、阻工闹事等问题,说到底是政府的社会管理缺失和不到位。抓住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具体人和事,就等于抓住了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解决好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就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第三,加快同城发展迫切需要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晋中太原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市发展难得的重大机遇,晋中太原同城化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晋中影响力和竞争力。晋中建市仅仅10年,城市建设与管理比较薄弱,要实现与省城太原同城化发展,必须在环境同建上先行一步,才能利用省会中心城市这个更大的平台加快发展。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我们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市直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过去比较熟悉的思维和工作习惯,按照省会中心城市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好城市管理资源,完善各部门协调联动和并联工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的循环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决策-落实-督查-改进-提升”全过程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奋力攻坚,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过程,更要关注阶段成果;既要建立长效机制,也要迅速突破当前一些重点难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企业和群众广泛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五项原则,重点打造谋事创业的政治环境、宽松有序的政策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聚才集智的人才环境,努力把晋中建设成为全省“服务质量最好、行政效能最高、投资成本最低、发展环境最优”的城市。当前要突出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第一,干部要带头实干。干部是群众的表率,领导是干部的表率。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作风,关键看领导怎样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先锋”,一定要时时处处识大体、顾大局,敢于负责,做好表率,带头实干,专心谋事、勇于任事、踏实干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公务员队伍是发展环境的主力军,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当做神圣职责和使命,大力弘扬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和埋头苦干的作风,谨言慎行,履职尽责,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想干事。这是一种态度。我市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既是晋中加快发展的机遇,也是每个公务员施展才华、报答组织培养和人民期望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第一要务的发展意识、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转型跨越的赶超意识,牢记发展使命,认清肩负职责,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甘平庸,不安现状,不畏困难,不计个人名利,排除一切干扰,把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琢磨人多琢磨事,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在奋力实现晋中率先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展示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敢干事。这是一种胆识。面对竞争发展的态势,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要实现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目标,每一名公务员必须始终保持一种不畏艰难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争为三晋先”、“敢为三晋先”的理念和工作标准,敢于负责,敢抓敢管、敢做敢当,坚决革除束缚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先行先试,勇当先锋,争当上游。特别是在落实转型综改区建设政策措施上,既要扎实做好“规定动作”,落实好已有政策,获得最好的政策效应;更要大胆做好“自选动作”,抓住关键领域,大力推进改革,争取可能政策,研究潜在政策,赢得更多的政策机会,争取更大的发展。

三是会干事。这是一种能力。每一名公务员都要把提升能力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努力在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上下功夫。勤于学习,就是要始终把学习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向书本学习与向群众学习相结合,努力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法律和管理等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同晋中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勇于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和科学方法,谋划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培植新亮点,谋求新突破,推进新发展。

四是干成事。这是一种效果。每一名公务员都要始终把务实奉献作为不变的工作追求,把抓落实、促落实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各部门都要建立和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标准、进度和完成时限,逐级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特别是对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疑难问题,都要建立领导分包责任制,组织力量,强势推进,加快落实。坚持流水到头、落地有声,有安排就有检查,有要求就有结果,有承诺就有交代,确保圆满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要认真学习借鉴企业管理“5W/1H”工作模式,干每一件事情都要按照六个基本要素抓落实,这就是为什么、做什么、在哪儿做、由谁来做、什么时候完成、完成的方法,确保把每一项工作做成、做好、做到位。

五是不出事。这是一条底线。全体公务员要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把公正廉洁作为为民执政的第一追求,牢记“两个务必”,恪守《廉政准则》,认真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规定,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党纪政纪严格约束。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慎独慎微、慎情慎友,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做一名晋中人民认可和信赖的公仆。

第二,机关要转变作风。机关作风既是党风政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方投资环境的直接体现。机关作风好,办事效率高,对内就是凝聚力,对外就是吸引力,对上就是注意力,对下就是号召力,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要重点从五个方面转变作风: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全体公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考虑问题、安排工作都要从全市大局出发,加强协调,主动沟通,做到着眼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坚决贯彻国家、省、市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和制定的制度纪律,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打折扣。

二是强化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公务员的天职,就是为人民群众办事情、谋利益。全体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群众推动一方发展的重大责任,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岗位、对待工作、对待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深怀爱民之心,常谋富民之策,力办利民之事。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每一名公务员,对待事关转型跨越发展的大事、难事、急事,都要把“不能办”这三个字作为工作忌语,大力倡导主动出主意、想办法的良好氛围,多在争取办、马上办、怎么办、办成办好上下功夫。

三是强化高效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坚持立说立行,今日事、今日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必须下放,能合并的尽量合并,同时依法创造办理条件、精简申报材料、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完善“绿色通道”、网上审批,形成全方位、无缝隙、全天候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服务格局,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四是强化法制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和行政执法体系,实行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制、听证制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依法依规将自由裁量权合理化、具体化、刚性化,防止滥用行政执法权力。要实行执法责任制。深入开展知责、履责、问责教育,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执法问责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是强化创新意识,用足用活政策。要坚持敢试敢闯,先行先试,着眼于建设“四化”率先发展区,结合晋中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创造性地执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闯出一条绿色、清洁、低碳的率先发展之路。要在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煤焦化工等产业培育,晋中太原同城化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等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土地、环境、资金等影响率先发展的难题,激发我市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要从有利于晋中率先发展出发,以促进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为原则,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和投资者。

第三,优化政务环境要率先见效。政务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审议,针对行政相对人对我市当前行政审批工作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市政府进一步做出如下规定:

1、继续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是国务院、省政府公布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必须执行到位,不得以任何借口继续审批;凡是擅自增设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前置条件,必须坚决取消,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保留;凡是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权限在市县两级,按便民高效原则一般由县级办理,行政相对人未申请或者无必需理由,市级不得以任何借口受理。

2、优化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流程。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晋中实际情况,行政许可实施部门要严格按法定程序审批,优化办事流程,能够简化的环节必须简化,能够合并办理的必须合并办理,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3、严格执行联合审批制度。凡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和市政府已经出台的相关规定,实行联合审批办法,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密切配合,不得推诿扯皮,尤其避免因互为前置条件而影响许可审批。对其他需要进行联合审批的事项,市政务大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具体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施行。

4、严格实施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实施单位所有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市县两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真正做到“应进必进、应进全进”。积极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同一部门不同审批事项集中到相同科室,该科室集中到政务大厅;所有审批事项进政务大厅要到位,部门对窗口授权要到位)改革,具备条件的单位,要将行政许可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并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将该科室集中到政务大厅并充分授权,确保进入政务大厅的事项在窗口办结,杜绝“体外循环”问题。

5、进一步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所有进入政务大厅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必须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公开公示制、服务承诺制、预约服务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6、落实好重大投资项目全程服务的规定。对符合服务条件、相对人提出申请的重大投资项目,要按照“接待咨询、受理委托、转送部门、限时办理、跟踪监督”的程序,由市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全程服务,保证事项快速办结,加快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建设速度。

7、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领导责任制。列入省、市、县的重点投资项目,都要实行领导包项目责任制,按照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的要求,确定市、县政府及部门负责领导,明确责任,强化协调,跟踪服务,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8、严格执行“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在每月1—20日企业宁静生产日,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突发事件和上级安排的检查以外,行政执法单位不得对企业进行检查。突发事件检查或上级安排的检查结束后3日内,必须向同级监察部门备案。其他时间确需对企业检查的,必须事先经同级监察部门备案,领取涉企检查通知书后方可进行。

9、认真推行涉企收费“两证一卡”制度。涉企收费单位必须公开收费项目、标准、依据、范围,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执法人员收费时必须出示《收费许可证》、《行政执法证》,填写《收费登记卡》,使用专用收费票据,否则企业有权拒绝。

10、畅通行政效能投诉反馈渠道。在全市重点工程项目、重点企业、商业网点、基层社区设立行政效能监测点,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担任效能监测员,广泛收集行政效能建设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监察部门要责成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反馈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11、切实加大行政效能评议力度。开展“百家企业评服务、万名市民评科室”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走访调研等形式,对行政执法单位及其科室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理效率等进行评议,并向全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对当年评议排名后3位的单位和后5位的科室,要通报批评,黄牌警告;连续两年没有改善的单位和科室,对其负责人依法进行问责。

12、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充分发挥市监察局效能投诉电话和投资环境投诉快速查处小分队的作用,快查快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做到简单投诉不过夜,一般投诉两日办结,重大投诉十日办结,及时向投诉人反馈查处情况。每半年曝光一次损害发展环境典型案例。

请投资主体、全体市民和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新闻媒体予以监督。市政府相信,在全市各方面广泛参与、支持下,我市优化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一定能够形成。

三、强化措施,雷厉风行,务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取得突破。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优化发展环境是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检验。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亲自主持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落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发展环境中遇到的新问题;其他领导既要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部门的环境建设。各行业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组和专门办公室,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督促协调落实。

二要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这次会议后,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大宣传、大讨论活动,把市委、市政府的若干意见、规定和工作部署宣传到千家万户,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市县两级各部门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查找本部门问题,切实制定整改方案,公开作出服务承诺。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媒体都要开辟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发挥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形成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环境,个个代表晋中形象的浓厚氛围。

三要抓好察访评议,整改解决问题。全市广大干部要围绕是否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是否有利于推进“四化”率先发展区建设为主题,人人自查,个个反思,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工作、作风,深刻触动思想,带动职工群众开展讨论,查找在维护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纠正和改进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严肃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进行评议评价,每年至少一次,向社会公布结果,限期进行整改;垂直管理部门评议评价结果要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一个问题、一种方案、一套措施的办法,对察访评议发现的问题分类排队,逐个加以解决。对于共性问题,要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对于群众评议反映的个案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调查落实;对于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解决。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7

但非常重要既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今天的会议时间不长。也是一项工作部署会。几个市的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向取得的一些成效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刚才,李清林同志对为什么要加大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力度和要采取的关键性措施已讲得很明确了希望各地、各有关方面认真落实。下面,再强调三点:

要提高认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实践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从整体上讲,第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有较大提高,行政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减少,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问题和不足。一些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观念不够坚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还较突出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就无从改善,也谅难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面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要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特别是要扩大内需,需要花更大力气。希望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为扩大内需、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书记座谈会和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就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认为不痛下决心治理经济环境,国民经济就很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抓好这项工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需要。今天,召开这个会议,请各市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都参加了也请省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就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希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把其作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紧迫任务,摆上工作日程,及早动手,抓紧抓好。

要狠抓落实。随着我国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第二。提高行政咨询,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和紧迫,有很多事情要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有几个方面需要大家认真去做: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前提,一要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没有政务公开,就谈不上行政高效和优质服务。要建立健全服务公开制,认真推行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下大力气解决“暗箱操作”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不仅有关的政策、法规要公开,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和办事责任都要公开,要让人民群众一看就知道自己的事能不能办,怎样办,谁来办,会办到什么样的程度,会得到怎么一个结果。这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做到大家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把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

转变政府职能,二要制定和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实行政府服务承诺。提高行政咨询的重要措施,也是评价政府信用程序的一个重要标准。政府不仅是管理社会和经济,更重要的要为人民服务。应该把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结果向群众承诺。要抓紧制定政府承诺的规章制度,规范承诺内容,不但要对政府及部门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目标作出承诺,而且对每一项需要政府办理的具体事项都要作出承诺,每一项承诺都要向社会公布。

责成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三要实行行政服务限时制。要对各种具体政府行为制定出具体的时间要求。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人民群众、企业到政府来办事、为什么事、多长时间了结,要有个时限,对执法部门到企业开展的必要检查,必须做出限期查结的规定,不能没完没了更不能出现拖延检查时间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

会有一些交叉的内容,四要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府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这就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办的事情,无论先问到谁、找到谁,都要认真解答,该负责的要认真负责办理,一包到底,不能相互推诿,更不能无故拒绝办理。对有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明确主管部门,其他部门积极配合。

解放思想,五要推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的经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形式。但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出现一阵风、搞一刀切。不管是服务大厅也好,便民窗口也好,总的目的要方便企业、服务群众,特别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向企业的审批、收费项目,要通过集中办公简化程序。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8

今天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看看我市的发展环境还存在哪些问题。刚才大家提的意见和问题都很好,有老问题、有新问题,有大问题、有小问题,有针对政府的问题、有针对基层的问题,有执行政策偏差的问题,也有服务态度优劣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下一步将认真研究,拿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优化环境,任重道远。市委、市政府一定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认识优化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优劣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每个地方发展的政策机遇、产业机遇、资源开发机遇越来越少了。现在地方发展第一资源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竞争是第一位的竞争。经济专家提出环境经济,一个地方环境好了,经济发展就快,环境不好,经济发展就慢,哪里的发展环境优,资本就向哪里流动、汇集,生产要素就会被激活。*要成为经济大市、经济强市,就必须靠环境赢得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个城市首先硬环境必须得好,让人看着舒心、住得舒心,才会赏心悦目,才会有吸引力。所以,我们提出要把*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宜居城市,决心把城市建得更加漂亮。我们加快推进沿河开发建设,就是为了创造人文环境,打造城市竞争力。但是,一个地方的发展更重要的必须要有好的软环境。过去我讲过,我们的投资环境要靠落地大鸟的鸣叫声引来群鸟落地。营造好的环境,我们首先必须努力让已经落地的企业发展得更好一些,口碑好了,就能吸引更多上下游的企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来我市发展。尤其是对一些大企业来讲,企业投资布局越来越讲科学,首先考察的是环境,而不是关系,如果环境好,投资者自然就会纷至沓来。可以说,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过分,而且优化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时时抓、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如果企业来办事儿,找不到人或没人管,那就是一种失职,是部门失职,甚至是政府失职,我们绝不允许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方面我们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差得很多。当然,我们这几年抓环境优化的成效也是很大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牌子都拿到了,不能说没成绩。但是环境是变化的、动态的,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优化发展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必须更加完善、更加细致。现在我们的侧重点更明确具体了,大环境解决了,小环境没有解决,并且小问题屡禁不止。比如,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太多,严重影响了*的形象和投资环境。下一步,我们只要查出来,就要按类别、按做事程度、按影响程度狠狠处理。有些事本来早就该给人家办,但就是不给人家办。为什么呢?一是我们有些领导抓工作不具体,二是我们有些工作人员千方百计拖人家。环境是令人很头疼的一个事情,我觉得我来*生气最多的就是环境。抓环境,我们必须下决心,必须下狠手,重拳惩恶,重典治乱,决不能因个别部门、个别人影响*的投资环境,影响*的发展大业。这个问题可以说事关*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不能拿着几百万人在这开玩笑,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特殊待遇,再不好好工作,再去克扣企业,那就绝不客气。不是我们对不起你,而是你对不起党和人民。所以,过去的话是有道理的,对朋友要亲,对敌人要狠,谁破坏*的发展环境,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发展的敌人。是科长的、是后备干部的一律取消,三年内不再提拔。如果一年内再不改变,就撤职,我们决不能客气。有些人就是因为给单位创收贡献大而得到提拔,提拔到更高的岗位上再祸国殃民,这是我们决不允许的。抓环境,市四大班子的认识是一致的,态度是鲜明的。没有好环境,我们的发展是很难的。我们*就这么个小城市,要实力没实力,要区位优势没区位优势,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到别人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我们能够做到。有句话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池塘里不放水怎么养鱼啊?你不种树怎么能有鸟啊?水集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就是这道理。所以说,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环境。

二、要把优质服务充分体现到位。首先,要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上下工夫。我们要再加大力度,努力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省辖市。要打出这个牌子。怎么最高?要进行详细规划和计划,甚至规划到半分钟,让企业家来对我们评头论足,对我们进行监督。第二,要在提高“窗口”办事效率上动真格。作为行政服务的最前沿,“窗口”不能成为“二传手”和“收发室”,哪一些必须是当场办的,必须要当场办结,不能拖拖拉拉。第三,要在创新机制上见实效。第四,要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上谋深化。第五,要在加强电子政务上花力气。从全省来讲,我们在电子政务上的投入还是很大的,基础工作做得也是很扎实的,下一步要加大推广力度。同时,我们要通过一定的形式,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公开政务信息,让广大市民知晓。

三、要把“中梗阻”问题充分解决到位。“中梗阻”就是大家刚才讲的“科长经济”,“阎王好说小鬼难缠”的问题。这个“中梗阻”的问题应当说是很难办的、很难治的,媒体评论说,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下岗。“中梗阻”这个现象弄不好就成害群之马,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好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的企业有时候也能忍,不敢说,怕下一次更刁难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纵容助长了这些人的行为。解决“中梗阻”现象,不仅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而且还要借助社会监督,合力除害,共同解决好“中梗阻”问题。

四、要把周全严密的监督体系充分建立到位。今天我们主要是听大家的意见,给大家表明态度、表明决心,细节问题不在这儿讲,具体细节问题下去再研究。我们必须下决心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办法和监督体系,让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不敢、不能克扣企业、不能难为企业,一切都要方便企业。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请大家放心。你们有什么问题也不要怕,一定要大胆地斗争,一定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一般的问题,每周一上午的市长碰头会上解决,有什么重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特别是牵扯到两三位主管市长的,谁负责谁处理。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抓好环境建设,希望大家也支持我们,一时做不到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我们抓环境的力度不会减弱,只会越来越大,措施也只会越来越硬。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不懈努力,*的发展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经济发展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9

——##乡针织产业带建设的四条经验

一、明确目标定位,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发展定位,本着高起点、适度超前原则,结合十里针织产业带建设,采取招标方式,对产业带与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功能小区详细规划进行了充实、完善。

二、依法征占土地,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征占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上干国家法律,下涉农民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发展建设进程。该乡首先确定了依法征占土地的原则,一是严格按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带详细规划占地,二是征占土地前与村委会依法签约,做到手续完备。其次,坚持以项目带开发和适度储备土地相结合的原则,既为项目引进留有余地,又避免浪费土地资源。第三,在遵守国家法规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方式征占土地,既采取出让转让的形式,也允许租赁和入股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

三、优化综合环境,增强区域吸引力

为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自2004年开始,产业带全面实施了“综合环境战略”。

在“硬环境”建设上,以实现“七通一平”和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在服务环境建设上,设置了专职招商服务机构,不断选拔、招聘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充实服务队伍,为外商企业提供办理手续的“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的“全方位”服务和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

在人文环境建设上,以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新区为目标,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从教育、卫生、文化、游购、居住等方面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及其配套建设,提高综合环境档次水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法制环境建设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改革开放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市、县政策,制定并逐步健全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公用设施、基本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照章办事,规范政府行为,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篇10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软环境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今年软环境建设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软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面推进效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淮安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软环境建设工作回顾

*年以来,我市把软环境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为目标,以“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为宗旨,着力打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我市地处苏北腹地,经济基础和硬件设施相对滞后,通过软环境建设,营造了较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增强了发展动力,富士康、达方电子、捷达钢管、锦纶化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看好、落户淮安。*年我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450亿元,是*年的36倍。*年浙商大会上,淮安被评为“省外最佳投资环境城市”。随着软环境建设的持续深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1079.91亿元和118.26亿元,是*年的3.6倍和3.8倍。

二是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行政效能。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行政提速和服务创优为主题,通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流程再造、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结时间由*年的8.2天缩短为现在的2.6天,市直部门230项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370多个具体事项,有69%可以在窗口直接办理,不需要层层报批。市直61个部门对1486条办事流程进行了重组再造,共压缩办事环节3700多个,压缩了20%,办事时间缩短了25%。

三是改善了党群、政企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全市上下树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企业服务月、全民创业调研服务、领导干部下访、行风热线等活动,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了信息获取、政策支持、融资用工、权益维护等很多问题,既增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谋发展、创大业的信心,增添了发展的活力,又融洽了政企关系、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年万人评议中,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率达99.26%,其中满意率为78.4%,比上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比*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软环境建设与加快淮安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阻碍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的陈旧思维观念依然存在,在少数部门、单位、少数人员身上表现得还比较突出。有些部门、有些同志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本本主义、墨守陈规,生搬硬套条规,不能把执行文件规定与服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和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甚至有些人员不是积极地充分利用条规指导企业发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而是拿着条规卡企业、压群众,玩弄权力,制约束缚了企业发展。二是履职还不够到位,推诿扯皮,缺位、错位、越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部门、单位、人员中表现得还比较严重。少数部门和人员大局观念、工作责任心不强,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左躲右避,上推下卸,缺乏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脸好看,但事情却不好办,一些能马上办、可快办的事情,总是要拖到规定时限或托到关系再办,以示他们的“权贵和重要”,特别是有些机关中层部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制衡,“中梗阻”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约束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执法随意性、奖惩不力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少数部门、单位、人员中表现得还比较明显。有些部门和单位,官本位思想突出,凡事以部门利益为重,以费养人、以收代管、以罚代法、随意处罚、与民争利;一些部门和单位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有利的事抢着干,无利的事相互推;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创新意识、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缺乏动力和活力。

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于少数部门、单位和个人,但对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全市上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优化发展软环境主要任务

今年,我市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以贯彻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为主线,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抓手,突出“推进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这一主题,围绕“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两大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08年度全市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意见》,重点做好“解放思想、效能建设、机制保障、考核评议”四篇文章,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一)做好解放思想的文章,在服务发展动力上求突破。

思想解放是软环境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不解放更是软环境建设的最大瓶颈。今年,要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围绕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在全市开展一次“创优环境、促进发展”的思想大解放研讨活动。

一是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为发现问题、改进作风的过程,认真查找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六查”,即查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问题;查不适应市场经济、阻碍跨越发展方面的问题;查是否存在因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而与民争利的问题;查基层、企业和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查工作流程、执法环节、行政效率等方面最薄弱、最容易出错的问题;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淮安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查找问题阶段于7月20日结束。

二是深入剖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能力素质、服务质量、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剖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认真整改,确保实效。要把解放思想与工作创新相结合,把本职工作与发展大局相结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在落实整改的同时,要按照新形势、新要求修订社会服务承诺。整改方案和服务承诺8月10日前报市软环境办公室,并在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落实整改工作8月中旬前完成。

三是不断总结提高,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成果。要对调查研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紧紧围绕全市具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难点热点问题,结合各部门职能,寻求破解难题、实现更大突破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让更多情况清、问题准、措施实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决策,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措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各部门调研成果8月25日前由市软环境办公室集中汇编报市委、市政府。

要通过解放思想,克服小进则安、小改则满的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克服因循守旧、生搬硬套的思想,树立开放的创新意识;克服官本位、权本位思想,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通过思想大解放,全力推进“三个转变”: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转变;行政运行机制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向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转变。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工作方法,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解决问题上,使制度更完善,流程更优化,管理更科学,服务更高效,形成软环境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做好效能建设的文章,在提高行政效率上求突破。

效能是速度、能力、效果的综合体现。效能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客观需要。我市近几年软环境建设的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阶段,二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的阶段,三是巩固成果、行政提速的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创新创优、完善提升的阶段。全市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效能建设为主线,大力推动提速提效提质。今年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一是深化政务公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部门职能、职责、职权的公开,工作流程的公开,社会服务承诺的公开。一要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学习宣传《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及修订完善工作,使之真正成为方便群众办事的指南;做好各类政策法规特别是优惠政策的集中、分类、电子化归集工作,方便群众查阅。二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强化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建设电子政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四大政务公开平台。加快政务公开信息化,逐步实现市、县、乡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联网,完善网上公告、受理、办理、审批、监管功能。三要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在全市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等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推行完善办事公开制度,组织编制办事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不断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以上工作由市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落实。

二是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深化流程再造相结合,做到职权明晰化,程序简捷化,流程固定化,服务规范化。一要有序推进,增强导入工作的计划性。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市直部门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意见》,市软环境办公室、政务公开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保障导入工作分期分批有序进行。二要紧密结合部门实际,提高导入工作的针对性。各政府部门要以贯标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内部职权,精简事项,简化环节和手续,优化流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好程序化文件编制工作,并依托信息系统对工作内容、运行程序进行固化,规范运作,提高效率。三要加强审核评审,保障导入工作的实效性。要强化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认证。已完成贯标工作的部门,要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强化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认证。市软环境办公室、政务公开办引入第三方评价,成立审核评价小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定期地进行要素抽查、审核评价,督促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导入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三是强化为企业的服务。要按照“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透明办、特事特办”的“五办”要求,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一要完善服务企业制度,创优服务功能。坚持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企业服务月制度,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继续抓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一次违规申告查实待岗、AB岗无缺位服务、24小时预约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公务活动守纪回执、企业(个体)付费登记、企业宁静生产日等各项制度落实,保证制度落到实处。二要搭建服务企业平台,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软环境建设监测点的作用,了解各地、各部门执行政策、执法服务等情况,及时改进服务。进一步强化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等功能,各类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要提供办事依据、办事指南、在线咨询、在线查询,有表单的须提供表单下载,在线受理的事项要实行在线办理。三要科学设计服务流程,放大服务功能。各部门、公共服务行业和窗口服务单位要加强服务项目整合,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门式、一站式、一窗式等综合性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少排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对为群众服务的事项,要向前后环节延伸,实施事前提醒、事中事后跟踪服务;对内部处室、窗口之间共同办理的事项,各处室和窗口要超前服务、提前介入;对已经办理的重要项目和事项,要实行跟踪服务,主动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强化行业诚信服务,信守承诺,讲究信用,反对欺诈。

第二,充分发挥“三个中心”平台作用。

一是创优通畅快捷的审批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切实做到“两集中三到位”,即各部门的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市、县(区)审批服务中心集中,项目到位、人员到位、权限到位。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审批系统,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推广应用电子监察系统。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重点是进一步完善,要强化管理,规范运行。

二是打造规范透明的招投标管理平台。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要加大对场外交易和非法承发包的查处力度,规范各类招投标运作机制,通过集中交易、集中监管,实现交易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三是建立直查快处的效能投诉平台。市软环境和效能建设投诉中心要建立快速的投诉反应机制和严格的投诉办理机制,对损害软环境和效能建设的人和事做到快查快处、严处。

第三,认真抓好四项工作创新突破。

一是推进跨部门行政流程再造。今年重点对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类、基本建设类、市政工程类、外商投资类等四类行政许可项目进行跨部门流程再造,打通部门之间的接口,实行网上并联审批,建立“一窗受理、网上流转、联合踏勘、会办审批”的机制,由市软环境办公室、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落实。要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清理、核销、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由市法制办负责落实,8月底完成。对各类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实行“一窗受理制”、“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许制”。各部门审批时限在前期压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压缩,向社会公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各行政审批环节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凡超过承诺时限没有处理的即可按超时默许制视为同意申请,审批窗口可以实施行政许可,同时追究超时人员的责任。由市监察局、市软环境办公室负责落实,9月底完成。

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坚持低限处罚的原则下,各类执法机关要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按照分档量化原则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从规范和量化处罚流程入手,将行政处罚分为案件登记、立案、调查、审核、听证、处罚、结案等若干标准环节,在法定的自由裁量权限内,针对不同的违法情形再分解为相应的处罚档次,建立行政执法标准数据库,根据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等由系统软件自动控制处罚标准,严格限制具体经办人的自由裁量空间,推动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由市软环境办公室、法制办、监察局负责落实,各执法部门配合。

三是积极探索应用电子监察系统。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统计分析、绩效评估等功能,融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为一体,规范行政行为,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市软环境办公室、信息产业局要加强组织协调,今年重点在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及条件相对成熟的部门推广应用电子监察系统。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单位,要使用市电子政务平台进行网上审批,做到审批工作信息、受理登记、内部流转、结果反馈、监督考核网络化运行。由市监察局、信息产业局负责,年底前完成。

四是探索试点行政风险管理模式。将风险管理方法引入行政机关,改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通过抓重点风险问题和环节,将履行职能不到位和乱作为、执法随意性等问题降低到最低程度。一要组织试点,逐步推进。市软环境办公室将选择3个部门先行试点,加强沟通协调,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试点单位要加强专题研究,把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总结提高。二要规范运行,保证效果。要贴近部门实际,建立风险管理的流程、规则、方法体系,以风险识别、评估为基础,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实施差别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整合归并各类检查活动,做到“无过错不打扰、无依据不检查”,规范执法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少受干扰、少出差错、少受处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要加强监督评价,实现持续改进。有关部门要借助信息技术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建设规范统一的操作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风险管理过程记录和监控,不断引导纠偏,改进提高。

(三)做好机制保障的文章,在规范工作运行上求突破。

加强软环境建设,制度和机制是保障。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软环境建设机制,实施长效管理,保障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市软环境办公室今年要对现行制度措施进行梳理、整合,并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企业群众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对损害发展软环境和效能建设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对制定的各项制度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各地、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不同部门、岗位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和相关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二,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项制度全面落实到位。要狠抓制度落实,通过严格的督促检查,促进制度的规范执行,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突出督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跟踪督查,确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专项督查,严查拖拉、推诿、扯皮行为;对基层、群众和客商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督查,剖析原因,限期整改;对软环境建设“六条禁令”、企业付费登记等制度执行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要加大督查力度,加强明查暗访、市县联动和交叉互查,提高督查广度和频率,充分发挥软环境建设监测点、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督查合力。

第三,加强效能投诉,重点解决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效能投诉是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直接通道。各级软环境办公室要按照“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快速反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便捷高效的效能投诉机制,通过“投诉+督查+曝光+追究”,检验制度是否管用,效率是否提高,群众是否满意。一要提高办理质量。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首受负责、两次回访和三联单等办访制度。对署名的信访投诉回访要达到100%,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提高满意度。二要快查快处。一般投诉当日交办,限时办结;重要投诉跟踪督办;疑难投诉牵头会办;紧急投诉直查快办。三要严处。对严重损害发展软环境的典型,市、县(区)软环境办公室要直接调查,及时曝光,严肃处理,同时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落实整改。四要定期分析。通过分析及时掌握投诉动态,抓住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解决苗头性、倾向性和带有普遍性的投诉问题。

(四)做好考核评议的文章,在有效激励导向上求突破。

考核评议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大压力,产生动力,形成合力。今年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考核评议方案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一是健全完善考评办法。将参评单位分类考评,考核评议分基础考核、日常考评和年终评议三部分,分值比例为40%、30%、30%。年终评议由市领导评议、县(区)评议和社会各界评议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权重在以前基础上作了较大调整。二是科学确定考核内容。将今年优化发展软环境各项重点工作全部纳入考核,细化考核指标,按照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实行动态考核、全过程管理。三是注重考评结果运用。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并列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和“三优三满意”文明机关,增设软环境建设优胜单位10名。三差单位由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视为年度目标未完成单位,实行末位责任考核、警示制度。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行业和基层站所行风评议、企业满意处室评议、热点岗位述职评议等活动,扩大评议范围,增强评议效果。要通过考核评议,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软环境建设的实绩和成效,形成注重过程、注重绩效、注重人民群众满意的考核导向,激发全市上下共创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强大动力。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正确看待评议的结果,真正做到重结果,更重实效,在考核评议中发现差距,找出问题,剖析原因,狠抓整改,促进全市软环境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三、强化落实,确保优化发展软环境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今年优化发展软环境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四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要到位。根据工作需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对全市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进行综合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县(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明确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机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一把手、分管领导以及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本地、本部门已有的成功做法,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制定优化发展软环境目标和计划。进一步加强新闻和舆论宣传,采取有力措施,把软环境建设工作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二)能力素质要到位。各地、各部门要把提升机关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作为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创新方式方法,分期分批组织各类培训。完成年度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积极做好上级组织部门的调训工作。要通过抽查考试、积分制管理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效果和激励约束机制,保证教育培训有实质内容、有实际效果。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强化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和选调、双向选择、轮岗换岗、干部挂职等用人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解决少数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要加强绩效考核和管理监督。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市组织和人事部门要组织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试点探索,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态度、能力、成效等进行日常化、系统化的考核评价,完善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监督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依法行政要到位。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也是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关键。要把依法行政“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内容。今年,重点要强化权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各项行政职权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行使。要清理职权,明确职责,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的责任。要适度分权,理清权力运行界限,推行岗位权力分权制约,建立完善岗位制约措施,强化流程化的权力制约机制,确保各项权力行使的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要简约程序,优化权力运行路径,简便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权力内控效率,建立法治、公正、有序的良好环境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