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整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6:01:38

优化整合

优化整合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优化整合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能够较为全面和综合地展现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将作文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另外,初中生一般有比较强的好奇心理,较为活跃的思维。语文老师应当顺应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写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初中语文作文得到优化整合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创建氛围,提高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想要了解学习,那么就要就要了解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对于作文难写的问题就解决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都有些喜欢自我表现,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供一个条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比如,学校举行的作文大赛等,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赛,在写作时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然而最简单也是最好的素材通常来源于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老师要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好的素材并及时记录下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意识。如果写作脱离了生活,那么写作给学生带来的感觉就是遥不可及的,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写等问题也就会随之产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失去自信心,失去兴趣,再想去提高能力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写的出来,其内容也是空洞无味,缺乏实质性的东西,更不用说流露真情实感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开始写作之前去留意身边的景物、事物,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生活是多彩的,只要认真对感悟,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必然也是丰富的。在积累素材的时候可以采用制作小卡片或者写日记的形式,记录平日里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感。除此之外,有意识地摘抄好词好句,持之以恒,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建立健康的人格

现在的很多学生心态很浮躁,写作文的目的就只是为了交差事,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就很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作文写出来是枯燥无味的,没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要求,那就是作文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选材内容要真实,写作的心态要端正,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观察生活,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写作不再看成是一种应付,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途径。

四、注重实践,开展活动

教育离不开生活,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将自己的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学生真正愿意去进行写作,才会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作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时间活动,比如说进行写作大赛,让学生提高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大写作并不是那么难,可以是自己平时的生活,也可以是曾经令自己感动的那一瞬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互相帮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树立写作自信心

多数学生存在写作难、怕写作等情况,主要是由于缺少观察生活的细节的意识和不注重素材的积累。除此之外,学生在发挥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偏题、跑题。学生在写作时频繁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打击了写作自信心,长此以往,产生写作厌烦情绪。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敢于写作,就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化的平台,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斥责,让学生对写作充满自信心。例如,不管是从文章的立意构思,还是结构内容,甚至细节之处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以及学生的书写情况,都要给以积极的肯定,即使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不能直接用“差”、“不好”、“不该”等这样敏感的词汇进行批评,一方面对学生的作品不尊重,伤害到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写作兴趣。良好的语文教学实现设定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更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有步骤、有方法、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对作文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整合。同时,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心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提高。为未来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09):202.

[2]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2013,(02):168-169+165.

优化整合范文篇2

[关键词]德育课程;设置原则;德育目标;优化整合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插进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4.对不同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优化整合范文篇3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插进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4.对不同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各门德育课中,一些内容有交叉的现象。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调整相应内容,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如“法律”第一课的“宪法”与“经济政治”的第八章“我国的国家制度”可以整合成一个专题。再如将“经济与政治”第五章“财政与金融”和第六章“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适度增删,保留书本中对消费积累关系以及银行保险知识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理财实际,同时结合“心理健康”中的学生的消费心理,合并为“消费心理与投资理财”专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花自己的钱。

构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思想、新的内容。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探究中求发展、求创新、求实效。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构建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德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探索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崭新形式,提高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优化整合范文篇4

[关键词]德育课程;设置原则;德育目标;优化整合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插进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4.对不同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优化整合范文篇5

关键词:职校语文阅读;信息技术;整合

职校语文阅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理论,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地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到教育信息化,就不得不提微课。“微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DavidPenrose于2008年正式提出的,它是指:针对某一主题,设计时长为60秒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现,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服务。微课的主要特征如下:(1)主要以短而精的微视频为载体;(2)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着重讲解;(3)灵活方便,没有时间、地点限制;(4)能够促进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的学习方式。

一、信息技术对职校语文阅读教学支持作用

(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图片、文字、影音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情况,为教学进度的调整提供参考,为教学的生成做准备。

(二)智能分析学习过程。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所有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测情况,都会被记录在案,有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处理,为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提供参考,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三)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师生可以进行实时的线上交流。教师可以随时推送补充拓展材料、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可以随时反馈遇到的问题,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

(四)达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测试结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日志,形成了丰富的电子档案,为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利用这些数据,学生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势,找出自身的不足;教师可以详细地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二、信息化与职校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职校语文阅读课前教学中的运用

职校学生,语言文字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对于阅读文本的作者信息、创作背景等,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一定的了解。因此,阅读课前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制作导学案。将教材内容深入研究之后,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教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制作好供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以及教学课件,提前发放给学生,并及时收回,作出评估与反馈。

2.制作微课视频。在研究教材的课标之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视频的呈现方式。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视频的总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下载或由教师拷贝导学案和微课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后进行自测练习,并找出疑难点,做好记录后反馈给教师。

4.教师接受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职校语文阅读课中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职校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达成的。职校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为阅读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内容与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加强学生的代入感。

2.初步阅读,掌握字词与文章大意。教师利用交互式课件、电子词典等软件,并结合微课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掌握新的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字词、重点语句,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布置对应的小练习,进行及时检测。

3.深入阅读,强化情感体悟。在解决了字词句的问题,并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进入了深入阅读环节。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微课资源、播放朗读视频,对阅读材料进行情感升华,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本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进行重点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性思维,并利用作品创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在职校语文阅读课后教学中的运用

职校语文的阅读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中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巩固,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拔高。课后教学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知识的补救。整理学生们在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以微课的形式,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分享。

2.课后习题。职校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老师可以在课后习题,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教师能及时批阅并反馈成绩。还可以将一些讨论题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运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回帖和点赞,师生间可以实现实时互动。

3.拓展延伸。以教材阅读文本为基础,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延伸。比如,对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个题材的不同作品、同一种写作手法的不同作品,进行专题化整合,并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用于课后学习。课后的进一步教育,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知识迁移思维。

三、结论

信息技术在职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阅读课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强化审美体验。在阅读课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燕.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吴燕.谈信息化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整合[J].文学教育(中),2013(04):119.

[3]曹晓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职校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2):24-26.

优化整合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和辅助,小学音乐教学更应结合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小学音乐课堂要想体现教学水平的优化和整合,既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应结合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通过科学地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无限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达到现代教学要求标准,高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一、通过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功能优化整合音乐教学资源

在小学音乐教学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突出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使用网络功能,将音乐教学中所需使用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对音乐内涵进行理解。音乐教师应对音节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延展,在网络中寻找适合的教学素材,通过制作各种风格的视频和短片,为学生播放更为生动立体的教学视频,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有效启发,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同时,还应起到冲击学生感官的作用,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构架更加完整的音乐思维和知识体系。学生在观看不同风格的音乐视频之后,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层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网络技术优化音乐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展示出更多的音乐资源,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音乐知识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开拓视野,有效优化音乐教学水平。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整合小学音乐教学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优化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并且起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不足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进行具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制作幻灯片等教学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将较为难懂的音乐知识点更好地体现在课件当中,让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中,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愿望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在满足学生感官需求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教学的印象,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记忆能力。通过播放音乐、幻灯片和直接的视频形式,能够更好地构建音乐高效课堂,让学生置身于形象立体的教学环境当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内容和深层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整合小学音乐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对音乐教学质量提升提供辅助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特别是当教师基于这一目的进行专门的课程设置时,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进行具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应深入理解音乐教学目的,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提高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速度,提高音乐教学进度,在缩减教师讲解时间的同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同时能够挖掘具有音乐天赋的同学,并促进全体同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更符合学生趣味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趣味性音乐,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对音乐更感兴趣,使复杂的音乐教学内容变的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简单化和形象化。比如学习幸福摆手这节音乐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和本班学生兴趣特点,通过制作短片,将教学内容作为主体,辅助一些小动物,根据音乐做出相应动作,再结合一些小动物的可爱动作和滑稽动作,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想造成很大冲击,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适合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成熟方案和计划,虽然有些方面仍然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提高,但信息化教学已经趋于日常化,在小学各科学习中的应用也逐渐平稳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就需要教师着眼于更多的角度,通过为学生创造信息技术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还有很大开发空间的教学尝试和创新,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更加符合我国教育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构建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转变学生在过去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学生通过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查询适合年龄的音乐内容,能够更好地从自己的爱好出发,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并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特别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文化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欣赏更多种类的音乐曲目,有效扩展音乐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学生成长中持续发挥有利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整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带动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沉浸在视听盛宴当中,将抽象的音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将烦琐的专业内容转变成更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简单内容,同时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音乐教学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黄凯.课程整合: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2):68.

[2]李阳.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6):112-113.

[3]林叶.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62.

优化整合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师资;优化整合

随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观念由于服务型政府的推进而逐步深入,高校应用类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职能加强,X校为满足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先后开设或增设了若干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在X校这些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各学院均配备了相应的专业师资人员。因此出现了在同一所学校,专业重复叠加设置,因此造成了师资浪费和低效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问题。本人经过调研,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的状况进行信息统计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整合公共管理类师资进而提高师资利用率提出浅陋的意见。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现状

X校现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专业共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三个专业和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一个。即本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三个专业;硕士点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还有一个按一级学科建设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其具体分布见表1:从学院分布看,X校现有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分属于四个学院,其中公共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法政学院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科学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理科学学院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隶属于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从专业隶属看,公共管理学院和法政学院均设有行政管理专业,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中都同时存在。而且这些分属于两个学院的同一专业同时招生授课,分别招聘、培训、使用师资,毕业生实习、就业也分别管理。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现状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遵循人岗合一的原则,即专业教师随同专业设置岗位招聘、培训、管理、使用。由于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四个学院,因此其师资也随之分布于以上四个学院。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总量分布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共有37人。(参见表2)就专业拥有师资量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人,行政管理专业8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51.35%、21.62%、27.03%。就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占总人数的37.83%;中级16人,占总人数43.24%;中级以下7人,占总数的18.91%。就学历结构而言博士6人,占总人数的16.21%;硕士26人,占总数的70.27%。就专业师资配置而言,高级职称主要分布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副高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配置较高,其他两个专业配置相同。就学历层次分布而言,专业教师主要是硕士学历居多,占总人数的70.27%。博士拥有量各专业差距不大。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隶属分布

X校所设置的三个公共管理类专业共拥有的专业师资37人,其中公共管理学院、法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分别拥有9人、6人、10人和12人。公共管理学院所拥有的人数占总数的24.32%,其余三个学院分别是法政学院16.22%、地理科学学院27.03%、教育科学学院32.43%。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别是公共管理学院5.41%,法政学院5.41%、地理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均为13.51%。配置结构而言,相对较平均。学历结构而言,博士学历四个学院配置比较均匀,硕士学历师资是公共管理学院较多,占总数的21.62%。(具体参见表3)

三、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总量不足

专职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甚至严重短缺,导致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大量聘用外聘教师,二是本专业教师承担更多的课程门类。第一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指导时间和情感上相比弱于本专业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后一种情况则会导致少数的教师走马灯似的反复多次出现在同一个班级,对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同时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不同的知识信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结构不合理

从统计数据来看,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均存在专业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虽然个别专业情况略好(教育科学学院所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但总体上仍然呈现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副高)和高学历(获得博士学位)教师数量偏低,中低职称和中低学历教师偏多的状况。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结构,对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形成了制约,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及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分布不均匀

各学院配备不相同,分布不均衡。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包括法政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均呈现严重不均状况。

(四)师资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1.学院分别招聘、使用师资带来的问题。由于专业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各个学院均需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由于同属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下,很多专业课设置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每门课均需配备专业教师,导致讲授相同课程的教师重复配备,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2.专业重复设置带来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均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专业教师随同专业分布于各个学院。随着进一步推行实施新的教学方案,以及日授课时间的压缩,除了公共必修课(公共外语和计算机课)因学校统一开设、跨学院之间合班授课而占用了一部分时间,各学院专业课授课时间区段基本一致,由此导致专业教师首先要保证完成自己学院专业的课程,不便实现专业教师的校内跨学院师资资源共享。3.教师资源不足,教学任务过重,不利于教师培训提升。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情况可以看出,分布于四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呈严重短缺状态,如此导致教师授课门类多,授课时间长,工作负担重,致使备课以及科研时间严重不足,无法进行定期进修学习培训,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以及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归纳起来,公共管理类师资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专业教师数量总数不足甚至个别专业呈现严重短缺之状况,个别专业教师不足,授课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修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师生比过高,对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制约;由于专业教师随专业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导致教师资源分散,不利于形成优势资源集中的态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发展形成了制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师资分散,不利于教师间资源共享,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科研梯队建设,对整体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不利。

四、X校公共管理类师资整合建议

基于本人从事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切实体会,针对上述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内跨院整合,以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利用率,优化师生比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更好地发展。1.进行专业整合,促进学科发展。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将重复设置的专业归类,将分散于各个学院的专业进行合并,这样可以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现象,将分散于各个不同学院的相关专业整合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资源,还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状况,极大的利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创品牌、提高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有效地服务社会。2.进行专业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师资利用率。进行专业整合,从而将分散的教师资源整合到一体,有助于在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内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可以缓解教师不足的现状;可以将分散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从而大大提高师资利用率。3.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进行专业整合,将分散在各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相同或相近门类的课程重复配备专业教师的情况,大大降低教师的授课任务,可以使年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进修、充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地晋升机制。4.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师资结构均衡发展。进行专业整合,可以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资结构均衡发展。目前各个专业均呈现专业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普遍存在高学历(博士)、高职称(教授、副教授)偏低,中低职称(讲师、助教)和学历(硕士及其他)偏高的状况。进行专业整合,可以有效地平衡公共管理类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也便于整体梯队建设,促进师资优化。5.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形成科学合理的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他各专业师生比普遍偏高,均高于教育部的要求标准。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可以降低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黄岩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优化整合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本论文就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借助多媒体构建可视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把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加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内容上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如讲《重力》时,可以利用录像资料播放杨利伟遨游太空的生活片断,既可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到失重的状态,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材中,有很多物理现象要求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探究,但是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如实验器材缺乏,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可重复性差及实验有危险等,教师为此应付实验,这就使学生观察实验不够详细清晰,如果有的教师借实验难于实现,在课堂中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而借助多媒体则可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例如在学习交流发电机的原理时,通过演示向学生展示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以及电流的产生过程等。学生在观察这个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模糊认识:如线圈转动到哪个位置电流最大,转动到哪个位置电流改变方向。这时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进行模拟演示,既可以控制课件让线圈自转,也可以用鼠标拖动线圈转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线圈转动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磁力线穿过线圈截面与电流大小、方向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掌握知识。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则是被动地听和看,不便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知识源泉,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才是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宝库。因此课堂要适时转变,学生要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参与探究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媒体要从演示教具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的多向交流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进入信息化课堂,不仅增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营造了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氛围,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从生活走进物理,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将各种教学信息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不同形式信息的编辑、控制、传递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组群式的同时传输和展示,这种集成式、立体式的信息传输方式,使课堂信息交流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维模式拓展到多维模式。另一方面,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信息传送方式,能提供对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综合刺激,既强化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巩固,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摄取知识,培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在课堂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引入给教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教学空间。如我在设计和制作"分子热运动"CAI课件时,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大容量传递课程信息、立体式展示物理模型、组群式播放情景动画,把微观分子运动的相关知识或是分类或是组群式地展现给学生,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声音解说,还有大量图片或视频图像来展示相关的物理情景,这样学生就对微观分子运动本质特性一目了然,教学重点、难点就可迎刃而解。由此看到,在信息化课程中,运用超媒体的显示文本的功能,既能快捷地传递和显示各种教学信息,又能逼真地创设物理模型和情景,可使深奥的物理现象、本质、特性、状态变得直观易懂,大大缩短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所挤出的时间就可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物理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

(一)物理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信息技术为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提供了非常自然的工具,它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能有效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资源。这样,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纳米技术、非线性科学、全息图片、光手术刀等新科技随时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也迫使教师拓展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并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这种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模式往往仅把信息技术作为知识呈现、情景展示的工具,忽视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学生难以参与教学,其任务仅是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应当走向更多地利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的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例如,“万有引力”章节的Web教材可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借助资源,自主发现。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转到“牛顿”或“地球同步卫星”章节或段落,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学生从单纯记忆“万有引力定律”,拓展到探索牛顿是如何发现这个定律、它与“地球同步卫星”或“蜂窝式移动电话”又有那些联系等,他们将更多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拓展、应用。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整合构造了自主探究的技术环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探究性课题的研究,进而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

工具软件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几何画板”是一种典型的可以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工具软件,学生可以从动态中去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如我们曾借助《几何画板》,制作“平面镜成像”让学生探索两相交平面镜成像的数目、对称性、像的观察范围等,制作“波的干涉”让学生探索一条直线(绳子)上两列波干涉加强与减弱区的范围,模拟演示日食月食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地球月球轨道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尝试中成功,对所学内容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数理之间的联系和物理图景的动态分析。又如电荷的正负、电量、质量和初速度、磁场方向、磁场强度、是否匀强磁场等因素均对“点电荷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有影响,学生可以应用《仿真物理实验室》(南京金华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自己设计实验,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电荷的运动状态和轨迹,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网络虚拟实验环境还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为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探究学习内容提供帮助。诸如《几何画板》、《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模拟实验环境,学生面对问题时,可以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规律。如此整合,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四)“整合”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着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单是教学用书、参考资料等纸质印刷品,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也不单是教师,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网络资源的突出优势在于知识更新速度快、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整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一种有效的策略是依照学科教学任务,组织人力收集与之相关的知识信息,尤其是最新科学发现、最新科技成果方面的信息,形成本校知识资源库。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方便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比如:演示型或交互型教学软件、知识素材、学法指导、疑难解答、生活物理等等。若教学资源库不能满足要求,则可通过适当链接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但应当承认资源仍是目前整合的瓶颈,真正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依然很匮乏,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优化整合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优化服务,依法管理,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群众满意和可持续发展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健康。到“十三五”末,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达到二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

(二)基本原则

积极稳妥,有效推进。积极推进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工作,妥善处理各种情况,做到稳步推进,保持队伍稳定,工作平稳过渡,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妇幼健康资源情况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妇幼健康需求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

强化公益,落实保障。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维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突出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落实编制、经费和运行政策,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提高效能,激活动力。通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绩效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效率,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得到加强。

二、优化整合内容

(一)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职能整合的主要方式为“县级合、乡增强、村共享”。

1、整合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机构和职责,组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服务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助产技术服务等;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任务;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受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

2、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与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职能整合,撤销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在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仍由乡镇政府负责,加强乡镇计生办计划生育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负责人由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征求乡镇政府意见后,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

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主要职责:承担本辖区内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等任务;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合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任务;负责对村级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指导。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指导下,做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采集相关信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服务。

4、保留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保留计划生育专干,巩固基层工作网底。计划生育专干和村医共同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工作。计划生育专干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教育、药具发放、组织动员、优惠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上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相关技术服务引导等工作。

(二)人员配备和资产管理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及人员编制由县卫生和计生主管部门商县编办、人社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县编委审批后实施。

原县乡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房屋、设备等各类资产,全部划归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严防固定资产流失。

(三)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改革,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充分调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工作积极性。

完善机构建设机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服务人群广,任务重,要切实加大投入,支持县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加快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县制定下发优化整合实施方案,编制部门印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三定”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召开工作动员会,宣布有关工作纪律,乡镇计生服务所人员实行自愿选择,实施优化整合各项工作。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5年12月21日至12月30日):进行优化整合工作验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提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工作,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保证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优化整合范文篇10

一、文化整合的意义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交遇后,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状态或现象。我们把化解、融合文化冲突的过程,称之为"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融合非常重要。并购后企业必然带来文化的碰撞,企业战略、资产优化、业务调整、管理整合固然重要,但是文化融合则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文化整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国外许多企业并购案例说明,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价值观的相互排异,导致兼并后生产效率低下,甚至走向失败。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欧美和亚洲115个兼并重组的企业调查,调查表明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中,文化的差异高居首位。在过去的两年里,国际大的企业并购案中,65%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效益回报。麦肯希咨询公司也作了一次调查,得出了发人深省的结论,在并购的企业中只有1/4的企业获得成功,企业文化是否融合是一项根本性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埃克森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后,未考虑公司文化的差异,导致"埃克森办公系统"项目失败。20世纪90年代,巴黎迪斯尼乐园因过分重视美国文化的背景而忽视欧洲文化背景,造成经营上步履艰难。美国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两家合并后,因为文化互不融合而难题不断。2002年联想对汉普咨询的并购导致许多原汉普高层管理人员和大批咨询师离职。原因就在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严重冲突。汉普是一家以平等、更高自由为企业文化的知识型企业,而联想则被普遍认为是以市场能力为本的强势控制力企业,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人员的大量流失。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文化是企业重要并购资源,注重资产的优化组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不同背景下形成的文化的整合。要避免"集而不团"的现象,使企业兼并产生1=1〉2的效果,就要重视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二、文化整合的原则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无论企业实施横向并购或纵向并购战略,企业都将面临着以下四种文化形态:强势对弱势文化〔简称:强弱文化〕、强势对强势文化〔简称:强强文化〕、弱势对强势文化〔简称:弱强文化〕、弱势对弱势文化〔简称:弱弱文化〕。成功的并购必须遵循文化整合的原则。

1.文化先行原则。"资源整合、文化先行".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进行企业并购重组,首先需要解决人们的价值观、生活生产方式、行为规范问题,避免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产生。否则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使并购夭折。但在企业并购的实践中,往往重视企业的有形资源的整合,而忽视无形资源的整合,重视企业物质的整合,而忽视文化的整合,结果造成企业并购的失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在企业并购中坚持"文化整合在先,资源整合在后"的原则,把它作为企业并购的第一原则和第一要务。

2.高标准高起点原则。企业并购为企业提供了一次文化更新与文化升级的良好契机。新文化的建立要根据重组后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确定,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注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管理成果,防止对原有企业文化的简单移植或组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宝钢是中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先行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塑造新文化。1998年与上海冶金、梅山联合重组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该公司在强势推进宝钢股份先进管理模式上,通过对下属企业文化的深入剖析,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了文化整合的基本思路。即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宝钢股份制现代管理为载体弘扬宝钢先进文化;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员工队伍等。联合重组七年,宝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3.求同存异原则。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跨文化问题,涉及企业并购的战略问题。纵向并购战略往往面对的是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度文化,横向并购战略则主要面对的是跨行业文化问题。应根据企业的并购战略,分析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文化整合策略。对于横向并购战略,尤其是并购后处于强强文化状态下,并购双方对各自原有文化持保留态度时,应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实施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允许双方在基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致的情况下,保留各自的文化体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允许被并购企业留有一定的文化发展空间,允许企业差异文化的存在。

4.因循渐进原则。企业有形资产的重组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文化的融合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为任何一家企业,在其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背景是由全体员工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断地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着,它贯穿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深入到企业员工的精神之中,指导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在这种熟悉的文化氛围中,员工多数会感觉到轻松、自在,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两种不同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并非一朝一日所能融合的,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文化整合看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要坚持因循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从物质渗透到非物质渗透再到文化交融的整合全过程。

5.充分沟通原则。文化沟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步骤,也是文化整合的原则。在向被并购企业注入优秀文化时,必须向企业员工作好宣传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购方要深入企业基层与干部、职工,进行近距离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心境、掌握他们的文化脉搏。在沟通时应采用多种沟通手段,如标语、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文化传播,使被兼并企业的员工了解文化观念,避免误会、减少冲突。当然,对文化的宣传绝对不能任意夸大,而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攀枝花钢铁集团在并购成都无缝钢管厂的过程中,尊重被兼并企业的文化,坚持攀钢文化统一性,将文化渗透到被兼并企业之中去,将攀钢的日报、电台延伸到被兼并企业之中,并派遣攀钢文化宣传团到被兼并企业之中去,宣传攀钢文化,推广攀钢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行为规范;通过干部的交换流动,将攀钢文化辐射、渗透到被兼并企业。因循渐进,通过这些措施,最终完成了文化的整合问题,使企业并购十分成功。

6.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后,进行文化整合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并购方通过何种战略进行文化整合,一定要坚持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不能将企业的发展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这也就要求并购方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应当给予被兼并企业员工以充分重视,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见,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被并购企业实现转型。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实施

1.成立文化整合小组。企业文化的融合、重塑并不是一件简单

的事,任何一家企业所形成的文化都是根深蒂固的。而企业的并购带来的是思维模式的强烈变革,不同企业文化的巨大撞击,这种企业文化的裂变、再生必然伴随着保守与开放、落后与先进的较量。如果文化整合处理过于草率,缺乏有效的管理沟通,其结果必然造成并购后企业内部更大的摩擦与消耗。因此,并购企业需要组建一个文化整合小组。小组成员可由并购双方选派具有一定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影响力的人员组成,也可从社会上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该机构直接向兼并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负责,组织、策划和领导企业文化整合管理的全部运作过程。对其职责权力范围给予明确界定,以便今后开展工作。

2.制定文化整合策略。在文化整合中,根据企业并购的战略,

首先要判断跨文化的属性,属于何种文化交遇的类型,以便选择适宜的整合策略。一般而言,实施横向并购战略的企业主要面对的是跨行业文化问题。由于各行业的生产方式不同、交易方式不同、出产产品属性不同,形成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保持基本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一般可采取文化分离策略,保持双方原有的文化脉络,尤其是处于强强文化交遇时,更需要如此。实施纵向并购战略则主要面对的是垮地域、跨民族、跨国籍文化冲突,根据文化交遇的情况,一般可采取上述的文化输出式、互渗式、吸纳式、重组式策略,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购战略不同、所处文化交遇情况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文化整合策略。

3.建立文化沟通机制。在确定了文化整合策略并制定了整合计划后,并购企业应建立文化沟通机制,加强与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沟通与交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被并购的企业就是经营失败的企业"的思想,这种思想将阻碍着被并购企业人才的稳定,也难于激励被并购企业共同营造有利于合作的企业文化。因此,加强沟通便成为一种解决员工思想问题、提高士气的重要方式。为了避免员工抗拒收购,使被并购企业员工能够接受和认同并购后的新文化,并购企业应安排一系列员工沟通会议,让员工清楚整个并购的大致情形,如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优势与弱势,说明所建立的新文化的必要性。同时,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需要具备有韧性的和启发式的领导艺术,给员工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逐渐接受新文化,促使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达到充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