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18 12:09:45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篇1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创新策略,以期为突破传统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

1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并由美国的知名国际咨询公司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属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理念下的管理方式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起源于管理学,知识管理即运用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我国图书馆在管理创新中也应把握集中应用智慧,积极提出一些改进图书馆管控水平的措施。时至今日,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创新和定义上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将信息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主要是让图书知识信息和图书知识处理二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在对知识管理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共享。

1.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及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等。图书馆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知识在图书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管理不仅包含了显性知识管理,还包含了隐性知识管理。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出其管理的潜能,将知识资源和对应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对各类知识管理进行合理利用,促使图书馆资源优化最大化。人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元素,图书馆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来实现图书馆水平的提升,将个人目标和组织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推动着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将图书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注重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达到知识创新管理的目的。

2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了对知识的收集、识别、整理、处理以及分享等操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满足各个图书馆的知识需求,为更多的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传输信息,使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建立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平台,以此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用户逐渐开始要求阅读多元化知识,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帮助,尤其是商业信息咨询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图书馆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前,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进行知识环境和信息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知识多元化的需求。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组织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并且还建立了知识委员会以管理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并将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之中。但是,我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方面仍然相当落后,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汇集地,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借鉴他国的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我国的知识信息资源,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为社会推动图书馆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3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保障机制

3.1科学人力资源保护机制

科学的人力资源保护机制主要包含学习机制和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学习来造就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可通过馆外培训、馆内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学习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并以此来激发馆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重要保障。竞争机制主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图书馆开展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很多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铁饭碗,致使一些图书馆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知识服务意识,造成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员数量调整,并实现岗位的重新规划,以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加强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及时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具体做法有:①提升用户反馈意识。用户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于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②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图书馆要鼓励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③图书馆准确处理反馈信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反馈信息也存在很多的主观性和多维性。图书馆对于收集的信息要进行鉴别,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要及时采纳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改进措施,对于缺乏证据或失真而不能采纳的意见,图书馆应给予正确而合理的解释。

4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

4.1管理理念创新

现代图书馆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有调整以及有控制的手段进行管理,使图书馆可以将资源整合配置,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很多图书馆知识管理革新了陈旧的图书馆管理手段,通过革新知识管理理念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整合。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为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革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基础存在着差异。一直以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以理论作为知识管理基础,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则以传统管理学作为管理基础。②知识管理与传统管理的管理对象不同。传统管理主要是对图书文献资料、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费用、建筑以及各类技术手段进行管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则主要是对信息和人力、财力、知识、技术以及图书馆文化综合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管理。③知识管理的侧重点不同。虽然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基本上都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图书馆一度沦为事务性信息管理,将图书馆知识管理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2管理内容创新

图书馆管理内容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而知识创新管理主要指对图书馆理论进行创新性管理,以图书馆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于图书馆管理学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做出革新。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主要以知识流作为主要管理线路,以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知识管理研究中从以前的文献采访、组织和服务逐渐转变为知识收集、组织和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更加系统性的服务,在建立起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满足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需求。知识服务管理应帮助读者用户实现知识使用,使图书馆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用户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

4.3服务工作创新

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服务工作创新主要从读者服务和知识服务两个方面着手:①读者服务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主要是在馆藏和日常事务管理方面下功夫,致使图书馆发展中出现很多弊端。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全面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服务,切实了解读者的信息反馈,将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信息结合起来,收集读者的读书结构、读书倾向等信息,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②知识服务创新。当前,人们对于图书馆的知识性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不能局限于传统固有模式,而应该积极进行革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加强对现代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不断推动新知识的挖掘和发现。知识服务创新必须将原有信息资源和系统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处理,以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知识创新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结合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对当代的图书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知识创新管理应积极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以读者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充分发挥出信息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陈亦子.2006—2015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13-16.

[2]李迎春.知识管理视角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3(2):50-54.

[3]崔明淑.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祖国,2016(19):91.

[4]刘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究[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4(2):20-22.

图书馆管理篇2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树立创新管理观念至关重要。图书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的信息服务部门,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和塑造人本管理模式,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的新思维、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向。

一、人本管理的定义

总书记指出摘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核心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体现,即是人本管理。对图书馆来说,人本管理,就是在图书馆管理中把人(包括读者和工作人员)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是围绕人的行为和需求进行管理的模式。在这个管理模式中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二、人本管理思想的引入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即以文献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围绕文献典藏而开展工作的管理形式;其中,读者和工作人员处于次要地位,人的行为必须围绕着物这个核心。在古代,由于受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相当贫乏,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文献进行整理、保存,为少数统治阶层的知识分子利用,古代图书馆实际上是以重藏轻用的藏书楼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到了近代,图书馆开始向公众开放,扩大了其利用范围,增加了读者,但是重藏轻用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甚至至今仍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如怕丢、怕乱的思想还制约着我们的管理方式,给读者利用图书馆造成种种人为障碍的做法时常可见。馆员们往往满足于管好藏书而忽略了自我潜能的发挥,读者走入图书馆也经常见书不见人,只知寻找目录、图书,而不知向馆员叩师问道。这种重藏轻用的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文献的利用率,使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埋没于图书馆内,得不到开发和利用。

图书馆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中把人(包括读者和工作人员)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是围绕人的行为和需求进行管理的模式。在这个管理模式中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考虑本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工作能力和各种需求等情况,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活力不断增强。

三、人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人本原则。在管理思想上,高举人本主义旗帜,弘扬人文精神,明确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的理念。

第二,情感原则。以情感人,是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情感原则,就是对读者、馆员施以人文关怀,让读者和馆员感受到人间的温馨和舒服。在对待读者方面,在树立“图书馆是读者的图书馆”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理想。

第三,和谐性原则。就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对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和谐,身临其境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助于形成凝聚力,管理工作也能顺利展开。

第四,激励原则。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原则,体现在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激励原则,关键是要尽力满足馆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82页)。凡是人都有趋向利益、实现利益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就是需求,实现利益目标是使人奋发进取的最大动力。

四、人本管理的办法

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思想熟悉、规划部署、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奖惩激励等方面综合运筹。

首先,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之外的又一宝贵战略资源。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升读者对馆员的满足度。读者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的思维模式,图书馆强调内部规模的发展,很少对读者的目前状况及未来需求趋向进行调查探究,极少考虑如何方便读者,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以书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一切工作应围绕读者这一中心来进行。

其次,因事设人,人尽其才。图书馆工作繁杂,各个工作岗位都有不同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对员工取得的成绩多加赞誉,使人具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市场规则,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竞争机制。

其三,要培养一批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员工队伍。必须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人员队伍,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要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并以多途径,多种方式有效推进。要针对馆员工作以及要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来进行。以培养一批广、博、精、专的优秀人才。

其四,创建造就人才、引进人才机制。当今社会,无论是各图书馆之间的竞争,还是图书馆和其他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图书馆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而当前,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瓶颈。因此,重视知识和人才,造就优秀人才队伍是图书馆界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战略任务。创新人才机制,首先要改善用人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制。另外管理者要知人善任,量才适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非凡注重发现和重用那些具有信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能力、公关能力的人才。其次,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到图书馆工作,成为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图书馆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

期刊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促进产业活动的重要文献类型,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之一。图书馆中的期刊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速度,关系到校园人文素质的发展。因此,期刊部门的当务之急是优化期刊信息资源的管理,打开期刊工作的新局面,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笔者将结合实际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做好期刊的资源建设、有效利用和服务工作。

1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强化期刊意识

在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中,一些传统的做法尽管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未被认真对待。从思想认识方面看,高校期刊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的工作性质认识不足。高校图书馆由于受“重书轻刊”“重藏轻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缺乏主动开发期刊信息的意识。不少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者认为其工作只是“看摊守业”,不重视期刊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致使期刊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从工作技能方面看,期刊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人数不少,但受过系统的文献情报信息方面的专业教育的人员不多。

要适应新形势,就要不断冲破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掌握图书管理和期刊工作的专业知识,胜任期刊文献搜索、整理、翻译、检索文摘等工作;应掌握某一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期刊管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分散单干向资源共享转变,为读者做好咨询和导读工作。

期刊文献资料只有被利用时才能转化为情报,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包括参考价值、情报价值、学术价值),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期刊工作者要通过更新观念,在“用”字上下功夫,要提倡用,要探索使用期刊的多种途径,使期刊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期刊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把馆藏期刊文献转化为情报,通过用户的利用变成有用的知识和情报,从而转变为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强化期刊意识,不仅能使期刊工作的情报职能得到有益的发挥,而且能激励期刊工作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服务机制,对优化期刊管理,活化期刊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统筹兼顾,建立合理的馆藏期刊结构

期刊采购质量与期刊开发利用密不可分,一个丰富的、结构合理的馆藏期刊体系是保证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单位读者需要的良好信息源,形成本校的特色馆藏,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的构成要与本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素质教育等相关。期刊采购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本校所设专业、科研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期刊采购原则,明确收集的范围与重点,使本馆的期刊符合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科研课题和师生的学习需求。

核心期刊的选订要偏重于学校特色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重点课题,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读者对期刊的使用情况与要求,宏观上掌握用户对各种期刊的利用率,微观上掌握被利用期刊的深度与内在联系。应使学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核心期刊文献,在种类和数量上得到基本保证,形成独特的期刊馆藏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即引文分析法、文摘法、载文量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馆藏核心期刊、相邻期刊、相关期刊的品种和范围。期刊选订既要保证重点,也要兼顾相关学科与边缘学科,还需符合以“读者为本”的思想。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以本馆的经费为基础,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产业活动需要及馆藏期刊的利用情况为前提,合理地拟定期刊采集计划。为了满足一般性阅读的需要,适量订购一些如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文学艺术类、娱乐类等综合期刊,尽可能使馆藏期刊品种趋于合理。处理好一般学科与重点学科、中文刊与外文刊间的关系,并注重藏刊的剔旧工作,使馆藏期刊结构朝着准、精、全的方向发展,以便达到馆藏期刊结构与读者需要相互协调的目的。

一个理想的期刊信息源,是一个由不同种类、不同内容、不同学术层次等方面组成的结构框架。因此,在选订期刊时,应认真研究期刊资源的分布规律,从内容多样、品种繁多的期刊中选择和确保本馆所需情报涵盖量的期刊。

3创新服务,扩大期刊开放度,提高期刊利用率

专业期刊、科技期刊利用率不高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藏轻用、连续性与完整性差、读者检索能力差、服务方式单一等。因此,图书馆应创新管理服务措施,提高期刊利用率。

(1)加强现刊和过刊的基础管理工作。

现刊、过刊实行全面开架阅览,是期刊文献充分发挥情报作用的较好形式,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于现刊要做到“快”,要提高现刊“验收、登记、分类、盖章、上架”等环节工作的效率,尽量做到现刊到馆后当日验刊、上架与读者见面,满足读者的需求,充分发挥现刊的时效性,保证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过刊要做好管理工作,要控制好丢刊、乱架、破损等情况,在日常管理中“丢刊”可以通过设置监测器来控制。“乱架”可以通过刊脊上注色标、类目指示牌、发放代刊牌等加强管理来解决。“破损”可采取期刊上架不要太满,留一定空隙,减少磨损,管理人员及时做好修补工作并保证质量,严格规章制度等措施来解决。

(2)延长开发时间,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现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开馆时间现为两班制上下班,对用户实行全天开放(每天早上八点至晚上十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利用期刊信息资源。

图书馆的阅览环境直接影响读者对期刊的利用率,所以期刊阅览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桌椅干净、窗户明亮,期刊排架正确、整齐,每种期刊都位置固定,方便读者阅览;第二,把新到期刊、专业期刊、交换期刊及外文期刊单列,或建立特种文献阅览室,供高层次读者的阅览;第三,在阅览室显著位置放置期刊目录、新刊导读等资料,并开架借阅;第四,配备较完善的文献情报系统、检索工具和必要的工具书,供读者检索、查询。

4活化期刊信息资源

一般说来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利用率只有30~40%,外文期刊利用率更低为15~20%。期刊文献资源只有经过有效的梳理和激活,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知识信息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激活方式及技巧,推动期刊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和信息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活化期刊信息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期刊工作人员应冲破传统的旧观念,从期刊的外表加工向文献的内容加工发展,对期刊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即从单一的期刊刊名、类目加工,转变为多角度的期刊的主题、关键词、文摘、提要等的加工,使期刊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有效的利用。

(1)加强期刊宣传、报导工作。

期刊的宣传、报导是用户了解期刊,利用期刊的前提,是期刊信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展好馆藏期刊的宣传报道工作,宣传报导的内容包括教育信息、科技发展动向、新的科技成果、学术研究动态、新期刊内容介绍、馆藏期刊介绍等。可以用办期刊宣传栏、书本式新刊通报、复印张贴新刊目录、放映声像资料等其形式。通过宣传,用户将获得的知识、信息用于教学、科研与各项工作中,以实现期刊信息的价值。同时阅览室管理员要多写导读,引导读者选读好刊。另外,通过创办期刊宣传通讯、剪报、编制馆藏目录、咨询服务等形式,向读者宣传介绍期刊收藏情况、期刊分类法、目录体系等,使读者对馆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利用期刊。

(2)开展好咨询导读工作,积极开展定题服务。

导读工作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主要途径。期刊工作人员应熟悉本馆各种专业期刊的性质、类型、内容等,应针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的相关内容,为科研人员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服务;对新入学大学生做好阅览室期刊导读;针对毕业生做好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推荐;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多样化的咨询等。期刊工作人员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在了解用户的科研课题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地、有选择地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最新情报资料、准确的有关数据,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用户。这为用户完成科研课题可起积极作用。

(3)健全和完善期刊检索体系。

健全和完善期刊检索体系,是充分开发利用期刊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期刊订购、编目、分类、排序、装订、检索等工作可直接在网上进行,读者通过网络系统,就可以了解期刊的订购情况、现刊到馆情况及馆藏情况。完善的检索工具,是用户利用期刊资源的先决条件。各高校图书馆根据期刊不同于其他类型文献的特点,即散、新、快、广等特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

5加强期刊工作理论研究

期刊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体。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期刊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埋头搞具体的业务(期刊采集、分编、登账、借阅、装订等)上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这要示期刊管理工作者要进行期刊工作规律的研究,不断探求期刊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手段,可根据期刊工作人员实际,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或分批离职进修等。在进行期刊工作研究中,可借鉴别国期刊工作的经验,吸收别国的期刊工作研究成果,立足本国实际,建立较完整的期刊工作理论体系与工作规范,指导期刊工作。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期刊的读者服务工作,就要从源头抓起,做好期刊的资源建设,形成本校合理的特色馆藏,创新管理服务新措施,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搞好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期刊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岱霞.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2,(08).

[2]祁靠成.论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04).

[3]孟齐霞.论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利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04).

图书馆管理篇4

1.传统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客观存在性,资源可享性。传统图书馆收藏的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已经是固定的,不需要再投入其它便可以直接用于服务的,同时传统图书馆也是虚拟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

2.传统图书馆传播信息的直观性强,安全性高;一些″习惯用″仍被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文献信息资源的魅力所征服,对其具有依赖性;

3.传统图书馆比虚拟图书馆费用低,适合我国的中低用户和广大农村用户。传统图书馆仍生机勃勃,认为传统图书馆将被代替是很不客观的。

二、因地、量力、逐步构建虚拟图书馆,尽量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电子图书馆设备建设,使用,维护的费用较高,这对经济落后地区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同时,虚拟图书馆的发展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因此,只能因地、量力、逐步构建,最终达到统一规划,不能盲目重复建设。

(一)建立虚拟图书馆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制约。经济是基础,电子图书馆是上层建筑。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上网”即是空话,即使上网,没经费也不能享用资源。

(二)建立虚拟图书馆应考虐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虚拟图书馆技术含量高,复杂多样,对用户信息能力要求高。而我国人口中文盲数量尚不少,知识层次和信息能力低的人多,不会用计算机的人多,这些问题是限制我国用户使用网上信息的最大障碍。因此,今后应加强对图书馆用户的培训,缩小知识″两极分化″距离,为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奠基。

(三)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和经济的飞跃发展表明,虚拟图书馆的建立势在必行,思想上要接受,行动上要快捷。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表现在:出版物数量与价格的飞涨使购买与控制力不从心;信息资源陈旧重复,时效性差:存取不便,使用手续繁琐;保存不易,专用空间大;共用共享性差,资源利用效率低;收藏范围有限,专业化不强,服务手段单一,缺乏多标准与先进性;检索繁杂,使用不便;管理僵化,缺乏科学性;业务封闭,缺乏通融性;形象缺乏吸引力。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网络也会以最快速度冲入家庭,资源共享。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己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及提供者。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将自己的信息资源送到网上,也可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

三、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在我国现阶段,它们互相依存,交叉服务,这既是必要的,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1.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不是全新的图书馆模式,而是技术革命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重心转移过程。

2.在信息资源的收集上,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互为利用,互为补充,它们的目标是统一的,即服务于社会。传统图书馆是信息源,虚拟图书馆是二次文献服务,它们相得益彰,将其存于一定时期内。

3.在信息服务上,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应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服务的最佳效果。传统图书馆应加强服务,一呼百应。要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一定地区,继续开展文献外借、阅览、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工作;要敢于流动服务,要让文献信息″上山下乡″,服务于每个角落;要为虚拟图书馆的数字化提供条件。虚拟图书馆也要利用其不受时间限制,方便、灵活、快捷的特点,将本馆文献信息转化为网上信息,为用户服务。

四、结语

图书馆管理篇5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图书馆管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面对的压力与威胁也逐渐增大,其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恶劣。如果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能在此时孕育而出并且真正落实的话,图书馆可能会走上渐渐消亡的道路,所以,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者的期盼和需求中生成,假使可以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学术理论和方法,真正具体到实际的图书馆业务推广与内部管理工作中,不“纸上谈兵”,依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完成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将会有力推动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1 创新管理理念。

运用现代管理学理念于图书馆管理中是当前图书馆管理的关键,同时借助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图书馆资源,保证图书馆的最大作用被发挥出来。现阶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手段因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1]。所谓图书馆知识管理,指的就是借助对知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学手段的充分应用,将图书馆内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与运用,保证图书管理工作可以更加全面并且充分的满足不同群体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同时还将图书馆的各项现代化功能和作用进行提升优化的过程。总而言之,图书馆知识管理和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完全不同,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立足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学都是图书馆管理的理论基础,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却是有别于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其二是完成管理的对象不一样,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对象主要指的是对各种书籍信息、图书馆建筑、设备、人员以及各类技术手段等组成的图书馆系统,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指的却是由信息和知识、物资、以及图书馆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其三是管理的重点不一致,虽然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其中的重点,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没有将这一理念真正进行落实,导致图书馆管理变成了普通的事务性信息管理,但是把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操作手段,就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服务精神充分地表现出来,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点和中心,所以知识管理创新与知识服务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其的主要目的。

2 创新管理内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囊括较广,主要包括图书管理重点人事、行政以及业务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创新与整理,其中重点的管理工作如下:

知识应用管理。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各个人士提供系统性的知识需求是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建立图书馆信息系统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怎么才能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共同需求,包括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企业等等,并且树立一个目标,完成提供深层次、多方面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

知识创新管理。主要指的是创新性的对图书馆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同时把图书馆知识当作管理研究的重点对象,并且革新图书馆管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必须将“知识流”当作管理的重点方向,重组和创新业务流程应当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重点研究怎么实现把文献采访、组织和服务转变为知识搜集、组织和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知识传播管理。图书管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是为了方便知识源和找寻者之间的准确与匹配的及时性[2]。

知识服务管理。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应该把帮助用户完成知识的开发与使用作为自身的目标任务,进而使得图书馆可以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直接了当的形式对用户对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在新时期的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每一步细小操作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完成,所以对各个大型图书馆来说,更加积极的培养出高水平的知识型管理人员是其的重点工作任务。

3 创新服务工作

(一)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往的图书馆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日常事物管理与馆藏,这就造成图书馆在进行发展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说,服务范围不大、馆藏结构单一和利用率不高,这对图书馆的二次建设和经济效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来说更是阻碍了其发展脚步。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概念进行彻底贯彻落实,扩大了用户信息反馈的渠道,把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的需求两者进行结合,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倾向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是的不同群体的读者对于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增强了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质量。

(二)知识服务工作的加强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图书馆的知识性要求较高,所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应当进行扩大,还能还同以往一样只是限制在单一、基础的文献书籍的储存、收集和推广工作,而应该对新时期的知识进行重点的创新和开发。在平时的图书馆管理中需要对服务的知识内涵进行持续的扩充,不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使得原有的知识与信息资源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化,生成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的二次再生知识,完成知识资本的整合、增值与更新。除此之外,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借助现代化的全新信息技术,不断对图书馆的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广度与宽度进行拓宽。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实践和知识管理理论共同结合的一种不一样的管理方法与思想,对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工作有创新和积极的意义[3]。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应当对以往的管理观念进行更新,汲取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将精准度高、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提供给不同阶层的读者,把读者需要与知识增值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36-37.

图书馆管理篇6

摘要: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图书馆管理方法。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相比,知识管理的方法能够更好适应当今人们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更加高效的图书管理要求。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在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更好的发挥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效用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创新。本文首先高校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及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区别进行了浅要论述,然后全面分析了实施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管理 高校 图书馆管理 创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及网络水平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利用率明显下降。虽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信息等资源有许多是网络信息所无法代替的,但仍然有许多学生选择了除图书馆之外的其它信息获取途径。面对这种图书馆的存在状态只有首先从图书馆管理上入手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管理水平,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当前高校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需求。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知识管理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资料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最终实现资料智能化查询的效果。通过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进行资料查询时结果不再仅仅是与查询内容相关的单一图书资料,而是包含了相关知识的研究、传播发展及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体系,这样图书检索效果与网络信息搜索的功能相近,更适合当前学生对图书馆资源运用的需求。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资源检索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能够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知识管理的理论是一种特殊的管理理论,将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进一步的丰富化,实现了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突破,使其能够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需要相吻合。

2.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区别。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无论是管理理论还是管理方法都各具特点,也是分别适应不同环境下图书管理要求两种管理类型。首先从基本的管理理念上来说,知识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以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为最终目的,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图书资源的利用价值为主要方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科学合理化配置。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管理理念注重对资源的整理、组织、资源使用规划等。其次,从管理对象上来说,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是整个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而不是图书实物或者电子资料,它注重的是对整个信息体系的管理控制及有效利用,传统图书管理对象为实际意义上的图书或者电子资料。另一方面,从管理中心上来说,知识管理很好的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利用价值做为管理中心,实现了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资源信息管理的目标。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仅仅是针对图书馆资源整理为工作中心,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与图书馆各种事务相关的。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意义

1.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也在逐渐弱化,这就造成了许多图书馆资源被闲置,出现严重的资源利用率不足现象。实施知识管理契合了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对信息或资源使用的需求。只有结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变化才能促进图书馆长期有效的发挥其存在的价值。知识管理思路的引入能够改变当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促进其在未来知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对于资源库日渐庞大的管理任务来说已经显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图书数量及信息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重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压力,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做为支撑,无法完成日渐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其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主要是通过调整管理对象和管理模式实现的,运用了基于现代技术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专业手段,能够使图书馆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从而适应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任务。

3.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在面对当代学生的资源使用需求时,由于整个图书馆管理体系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无论从信息检索效果还是信息搜集难度上都较网络信息系统有非常大的弱势。知识管理最关注的就是“提高提供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即提高知识信息的应用水平,在图书馆管理中加入知识管理理念能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策略

1.创新管理理念。在知识管理理论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首先应当从管理理论创新入手,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实施信息化背景下的知识管理手段。目前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明显,而传统管理理念必然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信息应用需求。图书馆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理念,就是改变以服务图书管理为主要工作理念的思想,变为以管理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工作理念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创新。创新管理理念不仅需要对整个图书馆资源体系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改进,同时还应当注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管理理念的学习。

2.管理内容与方法创新。从管理内容的创新上来说,知识管理主要是指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这是一个包含了信息化综合利用需求的完整体系。确定了管理内容之后再对管理工作的任务进行设计与调整,在传统管理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图书内容的信息化转变,依靠专门的信息化软件对整个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实施知识整合,以便于知识管理的实现。从管理方法创新来看,其主要是依赖于专业的知识管理理论建立适应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流程,并根据每一个步骤确定管理目标,然后在些基础上实施管理方法的改进、创新和确立。

3.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基于知识管理理念有着非常复杂的工作体系,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知识管理模式应当在相关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以适应图书管理模式的要求。具体到管理工作中需要首先根据图书馆信息资料进行不同信息使用需求的模式分类,例如根据资源使用对象的特点进行管理模式的分类可分为:专家模式、事务模式、协作模式、集成模式等,每一个管理模式分类都要针对其管理目标建立具体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于专家模式来说如果将一些极为基础性的信息资源也加入进来不仅对于专家读者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加重其信息检索的工作量,影响信息查阅效率。

4.管理职能创新。知识管理职能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举措。相对传统的机械管理模式来说,无论从管理模式、管理方式还是从管理职能上来说,知识管理都具有更加显著的灵活可变性。利用知识管理的这一特点结合信息化的资源利用优势,对图书馆管理职能做出以下创新:知识结构与信息内外化、信息共享、学习、知识结合、知识创新等,每种职能创新都能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信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价值的发挥。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当前学生过多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查阅和知识学习的环境下,其现实作用日渐衰退。然而图书馆资源中存在着许多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网络化信息无法取代的。只有在管理上运用知识管理的创新手段,增强图书馆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存在的作用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静.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J ] . 现代经济信息,2014(20):63

[2]左璇.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网友世界,2014(12):29

[3]刘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究[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4(2):20-22

[4]朱华琴.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 08(2):10 6-109,112

作者简介

图书馆管理篇7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员 自身素 图书馆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24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项事业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富足对于人生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对于知识的扩散具有直接的作用,图书馆只有更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从而为更好地图书馆管理服务。

1 当前图书馆管理员能力素质的现状

相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然而在图书馆不断扩建,满足人们知识需求的道路上,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有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现存的较为落后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完全适应我国现有的图书馆发展状态,相反,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只会阻碍我国图书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转变现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1.1 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随着图书馆各种信息的海量增加,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图书馆的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自觉意识不强,图书馆面向的都是普通大众,其最主要的就是服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工作积极性不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大幅度的提高。

1.2 图书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馆员队伍稳定性差

现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仍旧沿用以前比较落后的方式,在管理机制方面,缺乏相应的奖励与鼓舞机制。在奖赏方面,不看重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而是采取一贯的平均主义,每个人员的待遇一样,这就会严重削弱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O性。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图书管理人员对自己工作性质认识不清,严重忽视其自身职业对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其职位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可有可无的职业。再加上,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岗位方面,门槛非常的低,根本没有进行相应的选拔与筛选。从而,导致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对于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因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自身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严重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逐步对整个管理体制产生怀疑与失望。而对于素质相对较低的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又形成了不求上进的局面。从而导致图书管理人员的队伍不稳定,人心涣散,不利于统一的规划与管理[1]。

1.3 服务意识淡薄,工作创新能力较差

努力构建服务型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需要逐步改变以前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向为人民的思想文化需求提供服务的管理理念迈进,从而实现既能够将图书馆其自身对图书资源予以收集、分类、管理等基本功能,让更多的社会群众了解知识文化,逐步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还能够让图书馆逐步与现代社会需求融合,逐步形成服务型图书馆。然而,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不足,还是将自身仅仅停留在管理者层面,不能够将服务者这个身份予以充分融入,进而使得整个图书馆管理方面非常的死气沉沉。

1.4 图书管理员大局观缺失,图书管理定位扭曲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服务于最广大的社会群众,其服务的社会对象之广,是很多服务工作者所不能企及的,由于其面向的社会群众太过于广泛,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现在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较差,大局观念也缺失,大部分图书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的地位严重缺失,基本都是对自身职位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认为自己的职业既不专业也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更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对图书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只会导致图书管理模式的倒退。

2 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能力素质,促进图书管理效应的积极发挥的措施

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图书管理体系发展的前程,因此,这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从而使得如何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整体的提高,让图书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知识传播与共享功能,成为图书管理的关键所在,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促进图书管理效应的积极发挥,提出相应的建议[2]。

2.1 以激励机制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为图书馆管理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非常的强大,我国的图书馆发展根本不能够忽视互联网时代的影响。

在这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已经不能用小时来计算,可见其速度之快。而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图书管理直接的实施者与接触者,其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在这个知识文化更新换代极其快的年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储备也必须进行实时的更新换代,仅仅依靠以前在学校接受的理论知识,或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就想应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显然是天方夜谭。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得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服务能力,从而为自身管理能力的创新提供上升空间。例如: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文化水平学习能力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制度,来检验管理人员学习知识文化的成果,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的良好氛围,做到真正的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

2.2 以制度规范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他们的责任感

其实,图书馆管理工作就是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尽可能的共享给广大社会群众,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这也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符合广大社会群众进行图书阅览的各项不同层次的需求,这就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因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其服务性质比经济获利性质强很多,它更注重的是管理人员通过比较优质的服务来为广大社会群众的阅读与借阅提供便利。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趋利性质普遍较为明显,一旦没有很明显的经济利益,而只是更多的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逐步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更好的制度规范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心。

2.3 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修养,为更好的现代化管理服务

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而言,他们除了拥有最为基本的整理、归类、收集图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比较好的管理以外。在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运用信息技术来对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采用数字化管理。因此,这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修养的提高也有一点要求,只有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才能够为他们更好的服务。比如,在进行具体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求他们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更好地发现不同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为更好地传播与共享图书资源尽一份力[3]。

3 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大众进行传播与共享的最直接的参与主体。其肩负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者,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等专业素质以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图书馆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升他们在各方面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雪芳.图书馆管理员自身素质对图书馆管理的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4(3):120-121.

图书馆管理篇8

摘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 发展 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模块﹑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 问题 。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意义 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it is an existence form of the library in fu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library﹑Set up the meaning of digital library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library﹑Module of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subject matter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hould be solved。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meaning;Construction 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 网络 时代 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21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 电子 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 社会 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 经济 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 研究 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 文献 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 ,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这一概念尚较为大多数人接受。 2.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 内容 、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意义: 2.1 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2.2 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2.3 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 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 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2.4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

图书馆管理篇9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其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本文就儒家的人本思想、修己安人思想、中庸思想、和谐思想等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儒家思想重人生,讲现实,强调个体德性修养,由个体推及整体社会国家,把道德与政治管理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统治。所以儒家管理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成为儒家管理的核心。荀子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论》)即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所以说人是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质在于对人的合理的调配、使用,实现组织内部能量的积聚。儒家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所以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是连接文献服务与读者的纽带,是图书馆组织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馆员的素质、积极性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所以图书馆管理应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和谐管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依靠人,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业内人士都知道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边缘地位,而各高校45岁以下的馆员多为女性且多有高等学历,这些知识女性迫切希望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自我实现需要尤其强烈。所以图书馆管理层应为这些馆员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这一最深切的人文关怀,比如业务培训、业务交流、学历提升、学术交流等。图书馆管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给馆员以最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怀,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图书馆组织的进步发展。反之,图书馆整体的发展也会带动个体的完善,实现图书馆组织系统整体的绩效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双赢。

2以修己安人为目的的管理原则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最终达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其中更强调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正所谓正己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不言而喻。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最有效的管理行为是以双方约束为前提的,组织内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控制推己及人,以合理的思想和行为来从事管理、参与管理,就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管理活动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管理者的修己包括“德”、“才”两个方面,“才”包括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首先,作为图书馆领导要一身正气,具有端正的人格品行、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坚定执著的工作信念和远大的事业抱负,还要勤政廉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图书馆领导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业务能力是从事管理的先决条件,不管是流通部、期刊部还是技术部的工作图书馆领导都要精通,成为既有艰深业务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图书馆领导的“修己”魅力,也只有如此才能起到垂范的作用。立足于“修己”的自我管理,自然也达到组织管理“安人”的社会效果,所谓“内圣外王”。

3以礼为原则的管理控制

“礼”是传统儒家保证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儒家主张德治,德治即礼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儒家管理的至理名言,即通过道德教化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通过“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管理达到和谐有序。《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安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这是从经营国家、安平社稷、百姓信从、利后代的角度阐述礼的作用。古代的“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功能,在现代的组织管理中,“礼”是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约束、规制,是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准则,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准则、规章制度等。礼存在于家庭、团体、社会中,承担着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文明行为的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的责任,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的有效管理手段。“礼”在儒家的管理思想中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自觉的约束,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控制,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馆风建设。良好的馆风能融洽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之间的关系,增强图书馆组织内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形成一种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积极力量。馆风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公开公正。图书馆的馆务、政务、财务公开。对购书经费使用、设备添置、人事调动、职工福利、评优等群众最敏感问题都采取公开透明的办法,给馆员一种家的归属感,就会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工作关系。(2)团结协作。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是另一部门工作的延续或补充,哪个环节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或失误,都会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进展和质量。所以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各部门各岗位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互相协调。比如大批量图书的采编、著录、上架,期刊每年的装订、倒架,图书馆扩建后的搬家等等都需要大家通力合作。(3)优质个。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在图书购置、期刊征订、信息检索、服务便捷等方面征求读者的意见。数字图书馆可采用MyLibrary和My-Gateway系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可将因特网上相关的节点按某一主体进行归纳、分类,引导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导航服务。(4)虚心学习。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但这种学术性要通过对读者提供服务才能显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总结、科研,撰写学术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二,规章制度建设。高校图书馆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大多不够完善、有序,往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规章制度或残缺或缺失或无序。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合乎管理规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大力宣传,使人人知晓,人人理解,使组织内的每个成员的工作行为都有章可循,有则可依;因为现代管理的有效控制是靠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实现的。比如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细则、奖惩条例、考勤细则等等。规章制度必须具有约束性,但绝不是为了约束而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达到人的行为的自觉性以及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序和协调,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规章制度的实施方面,领导首先要把自己纳入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中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搞特殊化,不搞不正之风,坚持原则,遵守规章制度,不。#p#分页标题#e#

4以中庸为度的管理原则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并已固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所以至今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工作中、生活中仍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不讲原则。孔子所谓中庸,意即适中,适度,中平,中常,核心思想是无过无不及,要求人们待人处世恰如其分,谦恭敦厚,着重控制过头或偏激行为。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促进人际和谐,实现良好道德的一种法则,是再好不过的了。朱熹解释:“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故谓之庸。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惟中,故平常。”(卷六十二)“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常。“中”强调的是凡事要掌握恰当的分寸,“庸”强调的是凡事要甘于平淡无奇。“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是朱熹对“中庸”含义最简洁最完整的解释。冯友兰则用“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句概括中庸之道的实质。说到底,中庸就是合理主义,是极高明的处世哲学,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创造和谐人文环境,避免、克服片面性与极端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现代图书馆管理如何掌握“中庸”这个度呢?首先,在用人方面,要遵循德才兼备、知人善任、合理组配的原则。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永恒标准,但现实中往往德者不够才,才者德不够完美。所以用人应用其长避其短,不求全责备。另外,用人要知人善任,用者不疑,疑者不用。按照中庸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用人因素,做到因德、因才、因能、因信而用,坚决杜绝任人唯亲。其次,在图书馆工作目标制定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局原则;(2)主次原则;(3)可行性原则;(4)可评性原则。再次,规章制度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政策性、严格的科学性、较强的可操作性、广泛的群众性、形式的稳定性、内容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中庸就是合理主义。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试用、调整、修改,使以上三个方面达到最佳适用状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达到合乎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才能最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5以和为目的的管理目标

和谐是任何一门管理科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儒家管理思想更是主张“和为贵”。“和”,原指笙或排箫之类的乐器。各种乐器演奏需要和谐,所以“和”本就有协调、和谐之意。《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情在表现出来而又没有违礼的情况下为和,这是从人的情绪角度解释“和”。作为管理目标的“和”,指人际关系的适度、自然、无过无不及。总之,“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也只有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矛盾双方或多方通过彼此力量的消长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变革,矛盾统一体才可能和谐并充满活力。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不同”指不随意苟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事物多样性,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和睦相处,小事讲协调、讲和睦,大事讲原则,不苟同。即和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图书馆管理中的“和”主要指人际和谐,即领导层之间的和谐、领导层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图书馆领导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勤政廉洁,形成一支团结、进取、勇于奉献的组织力量。馆员之间应遵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防止》)。奉公忘私,信奉吃亏是福,以达到馆员之间的人际和谐。读者是图书馆的终极关怀,在秉承平等、开放、自由理念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个性化的服务,实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图书馆管理篇10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10-02

在图书馆管理中,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自身功能结构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想在时代中稳步前进,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一、图书馆管理方法

1.效率管理法。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要使得图书馆有序的实现其功能,就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从上个世纪70年代信息化的世界的到来开始,图书馆也开始转向自动化,文献管理也逐步向信息管理转化。到了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社会重要的资源便成了知识。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要衡量一个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不只是简单的借书还书的问题,还需要站在多个角度来考虑,效率管理法就应运而生。站在“人员”的立场来看,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主要是协调工作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不是和谐,是不是满足各个人员的需求就成了衡量一个图书馆管理效率的重要的标尺。就当前情况来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站在“能力”的角度,主要强调的是实现某个目标的能力,衡量管理效率的标准是管理手段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员的知识创造能力,因为图书馆的经营目标就是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对于文献信息的需求。依照这个目标,图书馆就需要进一步量化管理指标去指导工作人员的效率和水平。另一种观点是站在“效果”的角度,主要是从用人、决策以及工作程序等方面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主要是:第一,要把各个部门设置的短小而且精悍,减少了各部分的层次,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收集与整合的效率,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人员调整策略,更好的对读者的需求作出反应。第二,在图书馆用人策略上,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力,让这些人员在潜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运用。第三,在图书馆决策方面,要进一步把决策的面减小,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第四,在图书馆的工作程序上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

2.全面质量管理法。就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来说,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以及各个员工都参与进来,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专业化的技术手段加上现代化的设备,从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对图书馆每个业务的流程进行设计和控制,用最好的方式给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读者和社会都能受益,这样才能达到长期的管理目标。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在建立了管理模式之后就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确定每个工作的开展是不是符合相应的管理要求,这种考核方式既有内部的考核,也有外部的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也增加了认同性。

3.人本管理法。所谓人本管理法就是把人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也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的资源。人是生产者,有一定的发展愿望,具有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社会性的特点。图书馆人本管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质量,取得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员工的满意度。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发展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培养馆员的创造意识,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人本管理法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满足人员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不断地接受最新鲜的信息,最高端的技术,才能够令图书馆不断地充斥着最新鲜的血液,保持“年轻”的活力。而图书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馆员入手,让新鲜的、高端的内容体现在图书馆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所以,图书馆对员工进行合理有效地培训,帮他们接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些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到之前所没有触及到的技术领域,更好的提高服务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方便,促进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

4.公关管理法。这种管理方法就是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建立比较好的关系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内部的团结和外部的发展,属于一种感情上的投资方式,是人本管理方式的另一个途径。随着图书馆工作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进行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且还要面对众多的读者和领导。所以,在新时期可以通过信息的互动来维系与各部门领导的关系,增加与读者的信任感,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是图书馆进行公关管理的关键所在。对于图书馆来说,进行公关管理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正面的进行宣传,通过多个信息渠道以及宣传栏,开展相关的讲座,加上图书馆的主页显示等形式,公开图书馆的一些重大的决策,还有图书馆的计划、项目以及服务的状况等,这样能够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通过设置调查问卷或者走访的形式来明白读者对于图书馆管理的意见和相关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领导与读者交流的方式,通过微博或者其他方式为大家讲解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这样就能有助于树立管理威信。

二、整合管理方法,构建高效管理模式

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效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在当前条件下选择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上述几个管理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随着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方法也要走综合化的道路,因为很多问题的解决单靠一种方法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综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构建图书馆高效管理模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综合运用几种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第二,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来说,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这就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状况做出及时的调整,进一步创新管理方法。第三,运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正在面临着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的挑战。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图书馆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实现优势的集成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加快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努力做到以用户服务为中心,促进图书馆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正均.强馆之道:“三本”为要――现代图书馆管理新论[J].现代情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