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7:21:59

图书论文

图书论文篇1

图书馆论文2900字(一):“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分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体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进行旧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定位和目标。探讨如何通过图书馆空间再造和服务创新,助力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双高”建设;空间再造

1空间再造背景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总体要求、改革发展任务和组织实施作了部署。这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关于职业教育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离不开图书馆为其提供专业化优质的服务来支撑。为适应这一趋势,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情况,在图书馆在现有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以满足学校发展和读者对空间服务的需求。图书馆空间再造是指点、线、面、层、体的多维立交,建立在实体与虚拟、环境与资源、技术与服务、学习与交流、休闲与体验基础之上的综合体系和创新过程。

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资源结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图书馆服务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如何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创新,使空间功能合理化、馆藏资源配置优化,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为建设高水平院校和专业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2图书馆再造的必要性

2.1学校发展的需要

“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提出,列入“双高计划”的院校在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手段,而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图书馆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建设符合专业特色发展需求的数据库、主题空间、共享空间等。这促使图书馆在空间服务上转型和升级,而图书馆原有的空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所以图书馆再造也是大势所趋。

2.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天图书馆空间发展面临着结构化的新态势,空间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之一。空间再造对图书馆空间功能的优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服务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途径,也改变了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方式,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可见,空间再造不但符合学校的“双高”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3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空间再造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部分院校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空间再造。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再造完成,还有一部分院校的空间再造正在规划中,包括笔者所在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一下简称“番职图书馆”)始建于1995年,2010年图书馆开始扩建,扩建后总面积达到3.09万平方米,楼高6层。其中5个楼层设有6个书库、4个阅览室、一个自修室,一个服务台大厅,在三楼到五楼的大厅和书库里的一些区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空间功能不够合理。图书馆空间区域划分如书库、自修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虽然方便图书馆管理,但由于空间过大,采光效果不理想,整个空间给人幽深刻板的感觉,缺少人文关怀。同在一层的书库、自修室、阅览室等没有间隔开来,造成工作人员和读者容易互相干扰。二是资源结构不合理。高职图书馆的馆藏相对较少,传统的馆藏资源比较陈旧,文献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为读者提供的便捷数字服务能力低下,网络及相关数据平台的建设达不到发展要求。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升级,不仅是适应学校“双高”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对读者空间服务需求变化的一种积极反应。

4高职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的探索

4.1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原则和目标定位

(1)空间再造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遵循科学、共享、互动、舒适、便捷的原则来规划和设计空间结构。充分结合“双高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同时也保证空间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再造的目标。

建什么样的的空间模式?高职图书馆应该做好空间再造的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专业的需要,从理念和制度、实体与虚拟、资源与服务、文化与技术层面,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设计和规划。将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智慧空间的有机结合,能让读者感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的全新的体验。

4.2改造设计构想

(1)空间功能划分。一是空间功能细化。如将书库、自修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混合搭配,将图书馆主要分成小组討论区、安静区、无声区、多媒体区、共享空间等区域,把一个库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再把内部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用软隔断,自然过渡不同区域,以满足不同读者个性化需求。二是动和静分开,如工作人员工作区域和读者阅读区分开,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整理书籍,避免干扰读者。三是灯光与自然光结合。有些区域采用自然光和灯光结合,既可以节能环保,又可以保持空间通透性。例如番职图书馆,可以在三楼、四楼、五楼的采光井周边的区域,选择其中一层改造成报刊阅读区。第一,该区域属于开放空间,方便读者获取;第二,一般读者阅读报刊的时间不长,走动频繁。第三,采光效果好,布上绿植和沙发,打造“阳光阅读”。

(2)优化资源。

资源是图书馆再造空间的基础。传统的资源类型不多和数量不足,利用率低下。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资源的结构上调整,不断地丰富资源类型,包括信息资源,优化资源结构。在空间的文献资源配置时既抓文献数量又抓文献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合理化配置馆藏,进行有效的服务供给、精准的服务供给。

(3)加快信息化建设。

空间服务的关键是信息服务。图书馆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空间和环境带来的变革,建设开放共享、科教融合,自主学习的高度智能化的智慧空间,满足各种学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双高计划”提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这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建设,空间再造后信息空间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模式。

5结束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是服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高水平及专业特色发展中不可缺少。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不仅是内饰环境,而且要以图书馆空间、资源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改造成一个以信息、学习、交流、休闲的服务空间。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过程中要以实用性、技术性与职业性为导向,在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

图书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路径分析论文

摘要:图书馆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图书馆管理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的步伐,需要制定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策略,围绕教育教学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营造浓郁的阅读情景,吸引学生自主阅读;持续不断更新图书,提高优质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同步;路径

0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互联网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相关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模式也应紧跟时展的潮流。在当前网络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与发展也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的管理与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模式将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和相关学生信息进行整合,以达到提升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效率的目的。

1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意义

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在现阶段未全部对社会开放,仍然处在相对封闭的模式,其面向人群仍是高校师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图书资源的浪费。并且在众多高校之间,图书馆资料不互通,导致目前高校图书馆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快了相关图书资源和信息的流通速度,网上图书馆和资料库成了众高校的必争之处。从经费角度来看,现阶段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料大多以纸质版图书和文献为主,但极易造成损毁和老化。

2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向

2.1专业化

特色馆藏资源的专业化、针对性,是学科服务的基本要求。高校内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或院系,进行对口的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流通以及读者反馈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采访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对口院系的相关知识,甚至针对对口院系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使得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工作高度专业化、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科或专业的不同需求。

2.2层次化

高校读者这个群体包括各类师生员工,因此,学科服务也需要满足各类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需求,即使同一学科也包括教师、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等不同种类的读者,甚至同一种类的读者群,因研究方向、需求和个人兴趣的不同,对于特色资源馆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2.3时效性

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和前沿,应是学科服务始终追随的方向,特色馆藏资源必须实时的跟随学科、专业发展的脚步。因此,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流通和反馈也应顺应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随时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新书的等等,实时更新特色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学科信息和知识。

3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路径

3.1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由于受到原有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影响,现阶段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较低,很難满足高校师生对于图书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要想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首先就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持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切实从师生的需求角度出发,不断转变和创新原有的管理服务理念,形成以高校师生为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简化相关借阅和不必要手续的办理过程,切实做到为师生提供最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其次,相关高校图书馆要加速整个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通过实时的信息化数据实现图书动态的实时监控,并将相关图书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师生,方便高校师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

3.2建设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

校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最基础性的作用,但单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师生对于专业化资料的需求,而专业化资料的相对缺失和相关服务水平的不足,就直接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因此,要想有效促进高校师生专业水准的不断提升,就要不断强化高校间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致力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整合提升相关专业学科信息,不断更新高校信息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条件下的网络环境,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3.3高校图书馆变更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相关高校图书馆在书籍和资料的整理方面,往往是遵循着相关图书的数目、借阅时间、陈列等程序进行的,而这种传统的发展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高校师生的需求。所以要想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就要不断改革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不断完备相关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其次,高校图书馆在致力于建立信息化图书馆的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多方面整合高校师生的需求,并根据相关需求确立高校图书馆相关资源的建设方向,保证高校图书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高校师生提供相对完备优质的专业化资源。

图书论文篇2

【论文摘要】外文图书利用率低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外文图书利用率,有赖于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读者通过逐渐提高外语水平,激发阅读外文文献的兴趣;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通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模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外文图书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理论新、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是我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的主要文献。它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高校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外语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和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等也大有裨益。然而,目前普通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大部分外文图书的潜能和作用没能发挥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一、 高校图书馆馆藏外文图书现状

1、 外文图书的借阅状况

据调查和统计,我馆外文图书阅览室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100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来这里上自习的,只有少数读者借阅。我馆现有外文图书8万余册,2006年借阅图书1506册,借阅率仅1.9%。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语言障碍,使读者在阅读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外文图书的利用。

我校常来外文图书阅览室借阅外文图书的读者主要是毕业班学生、研究生、外语学院的学生、留学生还有个别老师。由于大学四年级学生、研究生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要提供几千字或几万字的外文文献的原文和译文,所以每年第二学期外文阅览室的读者借阅人数增多,外文图书借阅量也随之增加。从阅读动机来看,来借阅外文图书的读者80%以上是为了做课题而查阅文献,出于教学和其它需要的读者较少。

2、 藏书内容陈旧和老化

近年来,外文原版图书的价格大幅上涨,加之图书馆经费紧张,造成了图书馆购买原版新书数量有限。此外,由于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博、硕士研究生在校数量急剧增加,成为图书馆外文图书的主要需求群体。因此图书馆大幅度压缩外文图书的做法,已很难满足学校学科发展的需求。另外,图书采购人员在采购挑选外文图书时,对专业核心书籍缺订,或者对多卷书漏订其中某卷,造成图书不成套,均会影响藏书质量,减少图书的吸引力。

3、 管理模式落后

外文图书阅览室管理人员存在业务素质低,外语水平较差,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等问题。并且对外文图书进行规范的管理、加工、宣传报道以及深层次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水平较低。这都直接影响外文图书的利用。

二、提高高校外文图书利用率的措施

针对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现状,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高校外文图书的利用率。

1、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读者的外语水平

读者外语水平有限,阅读和翻译专业图书能力低,这是影响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高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引导和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及外语水平。对学生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外语课,加强外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如我校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了英文原版的《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课。开设此课,提高了学生利用外文文献的能力与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外语词汇量,并使学生了解了专业术语,增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快速查阅国外前沿的相关资料,为他们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浅入深推荐一些合适的原版书,甚至可以把查阅外文文献的某些资料和信息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经常借阅外文原版书,纠正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他们便会逐步增加借阅量。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一定会激起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兴趣。

2、 合理订购外文图书

外文图书采购要突出时效性、连续性和突出倾向于重点学科,提高选书的质量。因此,在订购外文图书前,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应该对学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并且组织各学院、各专业中的学科专家对外文图书进行筛选,这样可以确保所选图书的质量。并且在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从重点学科和博士点挤出资金购买教学、科研急需的外文图书。尽量保持某些图书的连续性、系统性。使采购的图书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在满足各学科、各专业需求的同时,亦优先保证重点学科、重点用户。只有建设一个有藏书特色、结构合理的外文图书阅览室,才能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3、提供一流的服务

(1) 提高外文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图书馆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除了要具有高度责任感,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本领。负责外文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学校所设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我校外文图书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学历,外语水平较高,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从而改善了外文图书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向专业化、知识化、多学科、多层次的方向转变,进而改善了服务质量。

(2) 加强导读工作。外文图书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应和专业老师配合,结合馆藏外文图书编制专题目录、推荐书目、导读书目。根据读者的专业、知识层次不同,推荐深浅程度适宜的外文图书。为了方便毕业生查找外文图书资料,外文图书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在每年第二学期应着重加强对毕业生的导读工作。收集和了解全校各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名称及学科范围,将馆藏外文图书资料按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名称及学科范围分类,以方便读者使用,缩短他们查找资料的时间。

采取定期建立新书通报、新书及经典原版图书的订购等服务机制,设立新书架区。我馆在今年5月举办了以“书香校园,悦读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活动期间开设了外文原版图书展。 由南图亚信公司提供近3000册2006至2008年度新版外文图书。在图书展中,读者可以翻阅、咨询和预约购买。吸引了众多读者,并有许多读者订购了图书。这一活动,为读者利用外文图书提供了方便。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原有外文图书宣传基础上,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外文图书介绍栏目,定期推出外文新书和旧书介绍或书评。使读者不必到图书馆也可了解外文馆藏图书,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参考服务咨询台,读者在查找图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全天24小时都可上网查询。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外文图书的利用率。

(3) 对重点学科的文献进行进一步深加工。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一般为针对。我校有8个部级重点学科,以采矿专业为中心对重点学科的重点外文原版图书增加内容提要、写书评、进行翻译等,提供参考咨询,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如送书上门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使外文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 开展馆际互借服务。为了解决资金紧缺,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各高校图书馆应开展资源共享,馆际互借业务。高校图书馆间外文图书采购和利用协调好, 互相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三、结束语

外文图书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有赖于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读者通过逐渐提高外语水平,激发阅读外文文献的兴趣;而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通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模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外文图书资料才能够被充分地利用,进而才能为我们高校的教学、科研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图书论文篇3

摘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 发展 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模块﹑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 问题 。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意义 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it is an existence form of the library in fu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library﹑Set up the meaning of digital library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library﹑Module of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subject matter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hould be solved。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meaning;Construction 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 网络 时代 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21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 电子 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 社会 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 经济 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 研究 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 文献 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 ,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这一概念尚较为大多数人接受。 2.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 内容 、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意义: 2.1 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2.2 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2.3 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 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 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2.4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

图书论文篇4

[论文摘要]澄清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化和全球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理结构上论证中国化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的重点应放在努力发现中国当今特定时空下、特定图书馆实践的新问题,去证明那些一度作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心的西方通则。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是目前图书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什么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图书馆学研究为什么要中国化?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内容有哪些?在这些“关于”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上,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这三个议题事实上涉及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概念、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何以必要以及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从逻辑学角度讲,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逻辑周延关系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必然性,因而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所无法绕开的基础性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辨析。

1、概念的澄清

1.1“本土化”是相对宽泛的上位概念,建议使用更为准确的“中国化”术语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更多地被表述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如吴慰慈先生1998年在(《图书馆学学科建设要本土化》一文中的倡言Ⅲ以及刘兹叵先生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思考的一组论文等。那么,什么是图书馆学本土化呢?“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使来源于西方的图书馆学中的合理成分同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图书馆学对本土图书馆现象的认识和在本土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方法的一种学术活动和学术倾向”。这个定义预设了图书馆学学术落后国家引进和借鉴图书馆学学术发达国家理论的事实。但落后和发达是相对而言的,如19世纪美国曾派出大批学者“留洋”德国学习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又如,印度以阮冈纳赞为旗旒的图书馆学思想对英美有着一定影响,后阮冈纳赞时期的印度图书馆学界同时又提倡自己的“本土化”,并形成了印度特色的图书馆学“本土研究学派”。

显然,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本土化诉求是学术落后国努力摆脱对学术发达国的依附地位、追求学术话语独立权的行为,具有学术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运动色彩。而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本土化”的一种类型,提倡使用“中国化”这一术语,将有助于把问题局限在个案的水平上作出恰如其分地剖析。

1.2社会全球化和图书馆学中国化的关系

图书馆学本土化是图书馆学学术发达国和落后国在学术交流中的必然产物,并不是社会全球化的今天才导致的结果。同样,作为本土化特殊类型的中国化问题也肇始于西方图书馆学“东渐”的晚清。早在1925年梁启超先生就呼吁建立“中国的图书馆学”。1926年,刘国钧先生也强调:“本新图书馆运动之原则,一方参酌欧美之成规,一方稽考我先民对于斯学之贡献,以期形成一种合于中国国情之图书馆学”。总之,图书馆学中国化问题渊源久远,历史上从不鲜见关于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当然,问题的存在是一回事,该问题是否被关注又是一回事。当中国化问题并不被关注时,实质上是默认西方理论在面对中国图书馆实践时不存在效度边界。但任何西方图书馆学理论都是源自西方图书馆实践的局部真理,当它们“外推”到中国实践时仅有参考价值,而绝非全面真理。可以说,当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中国化”问题不为学界所关注时,也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匮乏之时。

另外,中国化并非源自对全球化的学术反弹。作为图书馆学中国化的核心,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在面临中国图书馆实践的具体问题时表现出了某种错位甚至无能,因而,图书馆学中国化并不是作为全球化的反弹才出现的学术诉求。以经济一体化为基本动力的全球化作为一种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西方化,或仅仅是向欧美运动的向心化。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指出:“全球化概念所传达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世界事务的不确定、难驾驭和自力推进性;中心的缺失、控制台的缺失、董事会的缺失和管理机关的缺失。全球化其实是乔伊特的‘新的世界无序’的别称”。鲍曼又说,“全球化过程缺乏人们所普遍认为的效应的一致性”,它“既联合又分化。它的分化不亚于它的联合——分化的原因与促进全球化的原因是相似的。在出现全球范围的商务、金融、贸易和信息流动的同时,一个本土化的、固定空间的过程也在进行之中”。也就是说,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存在,并由此滋生出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基于民族本位立场的本土化学术关怀。同样,作为全球化技术平台的互联网也不支持一个超国界、去民族化、以欧美为中心的单一世界秩序。查尔斯·艾斯认为:“网络空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化认同、传统、意见、习惯等方面广泛的多元性”。就图书馆学而言,全球化所导致的世界中心的缺失,意味着建立多极化图书馆学理论的可能。

综上,全球化伴随着本土化的运动,提供了各种能动创造的可能。中国图书馆学界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基于中国当下图书馆实践并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成熟学理,构建出“中国制造”的、因而也更能解释中国图书馆现实的学术理论。强调“中国制造”并非出于狭隘的民族自尊,而是因为图书馆学中国化将会成为生生不息的永叵课题。

2、图书馆学中国化将会是生生不息的永恒课题

作为一门科学,中国的图书馆学是在近现代借鉴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问题正像在图书馆学建立之初就存在一样,它也必将会永远存在直到图书馆学消亡。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图书馆学研究都必须、也只能中国化,而根本不需要等到梁启超、刘国钧、吴慰慈或其他哪位大家的呼吁。西方图书馆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化必将是永恒的课题。众所周知,德国学者施莱廷格于19世纪初提出“图书馆学”的社会背景是欧洲工业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传统社会的重组,学术背景则是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理性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延伸。这决定了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无论是在历史向度上抑或是在现实向度上,都与中国图书馆实践颇多凿枘。总体而言,虽然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本身内涵丰蕴,并随着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变化多端,但其指涉的内容不外乎特殊理论和通则理论。

在特殊理论方面,正如学术界所总结的那样,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理论可以大致概括为源自德国的技术学派,源自英国的管理学派,源自美国的社会学学派、交流学派、新技术学派、信息管理学派等;而俄罗斯、印度、日本等也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取得了个性特色十分鲜明的研究成果,如后阮冈纳赞时期的印度即有知识组织学派、管理学派、信息技术学派、本土研究学派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表明,所谓图书馆学“理论”,总是特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某个或某些学者的思想。因而,“理论”更多地取决于时空的特殊性和个体视角的差别,而理论内涵和解释者的知识前定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图书馆学作为人们对图书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总结,与人类的精神现象须臾不离,近年来人文图书馆学的活跃正表达了对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图书馆理论之间相关性的关注。人文图书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包括馆员之间、读者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理解沟通,从而实现对图书馆实践规律的人性把握。而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到时代和环境的时空二维关系制约的。简而言之,时空结构比具体图书馆学理论更为根本。因为在历史向度上,随着历史时间的变迁,“时过”的图书馆学理论必将面临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在共时向度上,随着社会空间的移易,“境迁”的图书馆学理论必将面临如何与世偃仰的问题。这样,在源流上作为西方学术的图书馆学对中国具体图书馆实践的制约意义肯定是值得怀疑的,只要“时过”和“境迁”永远存在,西方图书馆学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也将永远存在。因为理论可以移植,但背景永远无法移植。

在通则理论方面,和其他学科的通则性问题一样,图书馆学的通则性主要包括本体论层面和逻辑学层面。

图书馆学的本体论层面涉及到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以数学为例,“l+1=2”是一般化和非时间化的,在秦始皇时代或路易十四时代,在美国白宫或阿富汗平民窟,“l+1=2”都是真命题。然后,你研究“1+1=2”干什么?“1+1=2”有没有超数字游戏的具体应用?在这些体现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涉及主体立场和观念体系的问题上,却因研究主体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价值论是不能被证伪的,它与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理性背道而驰。作为社会科学或管理科学的图书馆学,其价值论空间远远大于1+1=2。几乎可以断言,图书馆学研究中完全的“价值无涉”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纯技术研究,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刻意追求某种“客观立场”,但在立题伊始和研究成果的最终用途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回归某种价值判断。历史上,图书馆学中国化始终存在知识理论的价值选择和判断问题。一个显例是,1949年建国后对前苏联的图书馆学理论的引进是有选择的,鲁巴金关于自学和阅读问题的研究以及图书馆藏书补充理论(后者又称“图书核心”理论)尽管更具学术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但出于政治价值的考虑,我们却更加迷恋丘巴梁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说。

图书馆学的逻辑学层面涉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图书馆学在追求知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一致性时所创造的原则(如杜威十进分类、元数据理论等)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显现出了人类思维能力的稳定性。然而,图书馆学理论并非来自逻辑思维的简单演绎。以图书分类学为例,以杜威十进分类为代表的西方分类表面上是以文献主题概念的学科属性和逻辑类项的划分为两翼构筑的,具有“天才着作和下流作品同样都是分类表中的一个号码”的“客观精神”。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来源上看,它乃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信念的产物。所以,我们从杜威十进体系中可以轻易找到它与哲学家培根知识三分论的有机联系。而我国自刘向以来的图书分类也一直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吻合。所以,逻辑只是图书馆学科学活动的条件而不是科学活动的验证对象本身。换言之,图书馆学理论都是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基于特定图书馆实践的理性概括,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源于图书馆实践的。西方流派纷呈的图书馆学理论表面上都具有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逻辑预设,实际上却深受社会习惯的制约,使理论的纯粹性大打折扣。可以断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历时社会传统和共时文化思潮都从不甘于寂寞,它们总是“主动”和自然科学理性一起影响图书馆学理论的生成。

综上,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生成机理决定了西方学理永远存在中国化问题。“中国化”不是一个有朝一日终将解决的任务,而是中国学者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永远应该坚持的根本方向。

3、中国化所指涉的内容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精髓是,既然西方学理是特定时空背景下基于特定图书馆实践的理论总结,它在面临“时过境迁”的中国时空和中国特定图书馆实践时,必然存在一个理论有效性问题。总体而言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3.1基于不同历史传统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中国五千年历史大致可以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而划分为大小两个传统。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大传统,它与西方文明的差异突出表现在科学精神的缺失上,即缺乏从下定义到通过实验或逻辑推导得出一般化和非时间化的结论、要求结论可证实或可证伪的整个科学研究程序。从西方“科学”来审度,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既没有图书馆更没有图书馆学。这就像从“西装”来审度,中国古代没有衣服一样。显然,中国古代是有衣服的,只不过没有西方式的衣服(西装)。同样,中国古代既有“自己的”图书馆实践也有“自己的”图书馆学。如北宋程俱的《麟台故事》就较系统地表达了图书馆理念,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的基本内容、馆舍建筑、馆员的管理等有较全面的概括。事实上,离开了古代图书馆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明。而基于大量图书馆实践,中国古人也不可能没有对图书馆学的理论思考。如中国古代关于文献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藏书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的洞见,比之现代西方图书馆学“社会学学派”的相关理论也绝不逊色。因此,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一方面要“洋为中用”,借鉴西方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实践做总结、对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理论做修复,以增益其“科学”的成分;另一方面要“古为今用”,从中国古人的图书馆学智慧中吸取养分,改进业已独步天下的西方式的图书馆学理论。

1949年后形成的中国社会小传统因受政治单一性话语的影响(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比重在下降),而与“科学主义”经验研究意义上的西方图书馆学颇多隔膜。如何对待西方图书馆学的学术话语和中国小传统所特有的社会主流话语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图书馆学中国化的重要议题。它包括:①图书馆学者如何在坚守应有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将西方式的学术话语转换为政府和大众都可以接受的话语。②政府职能部门如何信守“价值无涉”原则保证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程序和表达方式的独立性。③大众作为图书馆的读者或潜在读者如何自觉接受西方科学主义图书馆学学术精神的洗礼,以便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甚至参与中国化的图书馆学理论的创造。

3.2图书馆学理论传播和普及过程中的中国化

西方图书馆学作为与中国图书馆实践有一定距离的学理结构,其输入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中国的现实需要,这是前提。从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中国先贤对西方图书馆的宣传介绍,到前后学习西方创办新式图书馆,到清末新政时期公共图书馆观念的传播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引进,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理论和实践过程始终伴随着如何学习西方的问题。这其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上仍有参考价值。②传播普及。即努力突破西方图书馆理论的纯粹学术层面,引起官方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首先涉及到语言转换和理解转换的问题,意味着学者们不仅要在学术层面上一展身手,还要在学术层面之外有所作为。③发现问题和证伪通则。即西方学理在面对中国图书馆实践时,到底表现出了哪些错位甚至无能。这是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一环,集中体现了中国图书馆实践的现实需要与西方学理之间的张力。

图书馆学知识体系现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全国高校设立的图书馆学本科、硕博士教育已初具规模。如何在普遍性工作大发展的基础上,对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图书馆事业新问题作出新理解,这是目前中国化问题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学术界目前津津乐道的仍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话语在图书馆学中的嫁接和应用。技术图书馆学、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作为当前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三大话语类型无一不是在亦步亦趋于西方的学术理论。如图书馆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即起源于1986年卿家康等翻译了美国学者谢拉的《图书馆哲学》。

3.3西方图书馆学科学主义经验研究的中国化

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是具体的,同时也因具有西方科学主义经验研究的传统而具有“通则”性。然而,这些具有“通则”生的理论虽然“科学”,但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这样,通则如何在中国经验下被证伪,就成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那些在西方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相关论域中只能作为分析中国问题的参照,无可避免地体现着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之间的紧张。如,元数据作为一种微观知识组织法,其理论所强调的对各种复杂形式的知识的格式化描述,在现实知识组织过程中并不为中国人(尤其是普通用户)所接受和理解。早在《七略》时代,中国图书分类的类名就不是“格式化”的。如“六艺略”这个一级类名其实下分“九种”文献,人们是根据先秦以来关于“六艺”(它的组成、它和孔子的关系、它在政治教化上的功能等)文化背景来理解这一“略”的所有文献的;又如《四库总目·集部·诗文评》类以《文心雕龙》为核心文献,人尽皆知的“《文心雕龙》”参与着人们对“诗文评”类名含义及其下分所有文献的理解。虽然以“科学和民主”为信念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饱受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知识分子仍然更多地倾向于诸如“六艺略”或“诗文评”那样的经验感受而不是西方科学主义演绎下的抽象理解。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西方自信心爆棚的各种知识管理方法,当运用于中国图书馆实践时几无成功案例的事实。

图书论文篇5

【正文】

对外版权贸易既是我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引进智力资源、丰富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体现。引进世界范围的优秀图书,把国外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于增强我国的科学发展力,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其意义更加重大。中国自从加入WTO后,全球同行越来越看好中国的图书贸易市场,这是对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增大的一种良性反应。近些年来出版界对版权贸易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版权贸易的规模、引进范围、种类、质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图书市场里可以说是备受青睐,市场效益突出,由此而刺激了出版单位引进的热度。根据2005年全国出版社所报送选题的统计,此类图书共6737种,这还不包含各个出版社在实际运作中的选题增补。可以断定,今年版权引进图书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增长,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2005年引进版图书的总体情况及其分析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选题资料统计,2005年引进版图书选题共6737种,其中社会科学类图书5616种,占总量的83.36%;自然科学类图书920种,占总量的13.65%,图书内容及品种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学科和领域。细分来看,马列主义、思想类图书14种;哲学类图书371种,占5.51%;社会科学总论类图书500种,占7.43%;政治、法律类图书323种,占4.80%;军事类图书26种;经济类图书967种,占14.36%;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1114种,占16.53%;语言、文字类图书236种,占3.50%;文学类图书1354种,占20.10%;艺术类图书328种,占4.87%;历史、地理类图书383种,占5.69%;自然科学总论类图书38种;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图书59种;天文学、地球科学类图书26种;生物科学类图书23种;医药、卫生类图书406种,占6.03%;农业科学类图书16种;工业技术类图书313种,占4.65%;交通运输类图书19种;航空、航天类图书10种;环境科学类图书10种;综合类图书201种,占3.00%。

从以上数据统计来看,图书在大类别和小类别上都存在巨大的落差,反映出引进版图书的结构有较大失衡。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大类别中,前者引进的力度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后者则遭遇到冷落。社会科学类图书总量约为自然科学类图书的6倍还多。在小类别中,社会科学类规模排前3位的是文学类、经济类和文化教育类图书,百分比都达到了两位数字。文学类图书基本拥挤在两条路上:少儿文学作品和出版过的西方文学名著;经济类图书依旧是管理、营销类图书“大行其道”,在整个引进版的书海中泛起耀眼的浪花;文化教育类图书,主要被少儿教育类图书和文化普及类图书占据了绝大部分生存空间。

自然科学类图书基本被医药、卫生类图书和工业技术类图书所占据,两者的比例相加超过引进版图书总量的10.00%,占整个科技类图书的78.23%。工业技术类图书相对突出,以介绍国外各种优秀的实用科学技术为主,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和推广价值。往年为主力军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类图书已大幅缩减,剩下的基本是对高端技术研究的图书。医药、卫生类图书中有一部分学术著作较有价值,折映出我国医学界关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努力提高医疗水平的现实需求,但数量上还需加强。

从地域国别上讲,版权引进的国别越来越广泛,美、英、法、德、日依然是最大的引进国,韩国近年来有异军突起之势,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巴西、丹麦、荷兰、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爱尔兰等展示了更广阔的引进空间,只是还需拓宽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港台澳地区的引进版图书重出江湖,再振雄风,遗憾的是内容以大众读物居多,缺少重头货。

从引进版图书内容质量方面分析,我国出版界通过几年的贸易实践,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市场行为日渐规范和成熟,形成了一定的图书规模和市场格局,成绩斐然。这一方面反映出世界出版界对中国出版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出版界与世界出版界接轨的热切愿望。可以说我们的版权引进工作已经步入成熟、有序、健康发展的阶段。很多出版人的国际意识在增强,对版权引进工作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立的思考,使得版权引进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些出版社在引进过程中非常注意有目的、成系统地引进高品质、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尤其是世界级的社科经典、名著和大师的作品。很多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含金量,采取丛书、译丛的形式成批引进。例如“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哲学系列”、“科学哲学基本著作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精神分析经典译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丛书”(法律出版社)等。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好的趋势,以丛书、套书形式成规模地引进版权,逐渐成为出版界的惯用做法。据不完全统计,在报送的6737种图书选题中就有437种丛书,包括了近2200多种图书。

图书引进中,还注意到了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和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并注意热门学科与基础科学、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如“环境哲学前沿译丛”中的《海德格尔与环境哲学》、《环境正义论》、《现代环境伦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高新技术解说丛书”中的《纳米电子学和纳米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人与自然需水平衡——生态水文学新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

少儿图书的引进规模巨大,在引进版图书中相当突出,形成了数量意义上的热潮。但遗憾的是内容质量和创新方面却没有多大的突破,基本上还局限在两大方面:少儿小说或是一般性的教育普及类读物;少儿小说且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奇异、历险、魔、法、怪、杀手等等字眼常常会出现在书名里,作品题材及内容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冒险、暴力、玄怪、打斗等情节。

对国外最新、最具价值的优秀教材的引进力度明显加大,可以看出注重教材的成套引进逐步成为主导意识,并因而在一些学科形成了一定的国外教材规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以及经济管理出版社的“工商场管理精品教材译库”等。教材引进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就是教材改革。由于我国目前大、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数年一贯制,其知识结构和观念明显滞后于时代,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教材的引进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改革的人士提供了一个了解海外教育、教材建设最新成果的窗口。国外的先进教材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与国际水平同步的优秀人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我们自己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一些引进教材的内容或体例是否适合我们国家教育的实际情况?引进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发展自己的学科教材体系。引进不是最终目的,更不能阻碍了我们自己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广为借鉴海外先进教科书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我国教材的编写水平。

[page_break]从2005年版权引进图书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一个总体趋势:引进版图书正逐渐形成大社格局和品牌优势。无论是从数量规模上还是从内容质量上,都显示出这种趋势。图书版权贸易的“大户”在逐步固定下来,老牌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新华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他们依旧威风不减。新锐如北京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也出手不凡。从省份来看,湖南、吉林、江苏、天津、浙江、安徽等省表现突出。这些省份和出版社都做到了批量引进,形成了一定的引进规模。可以说,引进版图书中的精品绝大多数是由他们来完成的。更可喜的是,他们在追求个性化的出版方向和创造品牌优势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国内出版界独树一帜,其出版社的外在形象和图书品牌已经在广大读者中得到认可。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国际上著名的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经济、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品牌效应。继“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丛书”之后,正在向其他领域稳步扩张,如“金融学译丛”等。反观那些零打碎敲、零星引进的出版社,很难抓到优秀的选题,而且极易造成盲目引进或重复引进。如果说引进版图书总体上存在一种杂乱之感,皆因零星出版社的急就章:盲目的拿来主义。

二、目前引进版图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

图书引进内容及种类存在局限,结构急需调整。在我国国外图书版权引进工作的初期,在一定范围内是以科技类图书为主的。但值得警觉的是,现今科技类图书引进的下滑。这里可能有市场的原因。例如美容、保健等生活实用类图书、财富启蒙类、职场励志类、企业管理类图书仍然是主要卖点,热潮不退。而一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图书项目,如介绍国际上最具前沿性的科学理论思想和国际上领先的应用科学技术内容的图书,以及各类读者急需的专业性技术图书却少有人问津。再如,受韩剧的影响,对韩国的版权引进有所增加,但内容却集中在语言学习、旅游、生活等方面,而对韩国这个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国家是如何在社会、经济方面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有哪些好的经验,却少有涉及和介绍。

外国文学作品的引进工作也急需一个较大的、本质性的突破。现在的引进版图书还局限在两大部分:有公共版权的或被大家熟知的作家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已被多次出版过,有的已有几个版本,再出版则是一种重复;而当代世界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却很少被引进到我们有着很强阅读期待的读者手里。对外国文学理论性的研究也差强人意。我们有很多作家都是阅读外国优秀文学作品长大的,缺乏对世界文学的最新了解和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遗憾。

除了上面所说的文学类图书的情况外,目前引进版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经典或基本著作的引进和介绍,还存在时代性局限的问题:主要还停留在近现代时期,而对当下西方最有影响、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明显缺少有效的视角和及时的介绍。这一偏颇在科技领域里得到了部分校正,一些科技类图书注意到了国际上最新科研成果、某些学科领域先进应用科学技术的引进,但是依然有数量、规模和学科方面的缺陷。

引进版图书选题重复、跟风现象依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论文学与艺术》,埃里希·弗罗姆的《健全的社会》,《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老而又老的图书依然被某些出版社列入了引进计划,有的甚至还列为社级重点。《昆虫记》版本之多早就被国内一些媒体所注意并做过专题性的版本比较研究,但不知现在引进的这个版本有哪些创新。相比之下跟风则显得更为离谱。前面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接着就有了《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谁动了我的奶酪》、“心灵鸡汤”马上又会有少儿版:《谁动了我的稀饭》、“少儿心灵鸡汤丛书”了。

引进版图书缺乏亮点。人们可能至今也没有忘记,当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第一推动丛书》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波。它精选了史帝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理赞》、罗杰·彭罗斯的《皇帝新脑》等关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世界名著。其中的《时间简史》更是创造了科普书热销的全新记录。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被引进到中国后,“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界的一棵常青树,销售保持了50年长盛不衰的记录。它创立并完善了西方经济学的微、宏观体系。该书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术界和文化界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但遗憾的是今年引进版图书还没有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图书。

三、培养既懂版权、又善营销并且精通外语的专业化的版权贸易人才,是当务之急。

图书论文篇6

1.1网络化的社会发展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引发了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支撑着现代信息的网络化,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处于向网络化、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信息知识的交流传播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广泛普及的网络化信息处理与新的传播方式,对社会状态与运行带来了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改变.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为工具的新型社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网络空间的虚拟实在使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得到了扩大;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对话性”是互联网的特点,以前的主客对立式变成了现在的主体际式,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三、人们通过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能全面地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四、网络技术使电子商务得到普及、产品与服务越发倾向于个性化,社会生活、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并呈现虚拟化、数字化趋势.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信息知识变得越来越无序和难以控制,社会结构越来越脆弱,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渐加大等.第一,从研究手段上来看,电脑写作、网上讨论的方式,为社科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写作方式,而且使其能及时获取新的观点和材料,同时也为学术批评提供了新途径;第二,从研究条件来看,互联网为社科研究提供了海量的信息知识,为了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研究人员必须探寻使用信息的新策略,学会新的技巧;第三,从价值上来看,它既强化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也强化了人们对技术的崇拜,使技术力量在短期内形成聚合与裂变.如“学术共同体”近几年在图书馆学中表现出对技术的极大热情,然而他们却很少顾及技术的后果.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价值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被忽略的现象.

1.2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具有共性的经济、文化模式渐渐普及,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了解、相互影响日益增强,逐渐成为全球化相互通行的金钥匙.二战后,国际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的促进下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从经济领域逐步向思想、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渗透、扩张.跨国公司、国际市场、世界经济组织纷纷涌现,资本、能源、劳务、商品、技术等经济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被自由配置,这种全球化科技进步给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革命性飞跃,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打破了障碍.社会科学研究也受到了全球化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思维整体化、复杂性理论的出现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所导致的.盘根错节的整体化结构、人类依赖感的加强、军事集团等的不断出现致使世界历史、全球意识的形成.其次,从研究对象来看,世界性问题的出现,如世界金融一体化、环境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确定等都拓宽和加大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度.社会科学将为图书馆学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国际间的一些图书馆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了服务平台,供读者参考和咨询.因此,社会科学必须要从全球的广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承认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差异与互补,强调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例如全球图书馆,虽然在网络技术与虚拟空间上消除了地理界限,但各国的人文界限却始终存在.为探索世界各国通融的方法和理论需要我们做出不断的努力,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各国图书馆学研究者们继续共同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2图书馆学的发展

2.1研究重心向知识领域转移由于图书馆学的社会发展与自身“知识基因”的推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重心开始向知识转移.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古代图书馆的知识体系产生于文献整理和文献积累的活动中.因此,图书馆学可以看作是以人类知识活动为基础而演变来的,它的原始基因来源于知识的存贮、排序、加工、整理、提炼、传递等活动范畴,这个活动范畴有时又被称为“知识域”.而早期社会知识的生产、使用范围太小,仅限于上层社会,在图书整理基础上所形成的图书馆知识体系就不可能扩大并渗入民间,只是被一小部分人使用.近代以来,社会实践中科学技术被不断物化,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效率越来越高,到了后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并开始向社会群体、日常生活靠近.受知识规划的作用,人类必与知识权力交往.因此,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得到扩大与提高,研究主题从图书“整理时代”转向了“经营管理时代”,在“知识域”不断变化的同时,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又转向了“信息技术时代”,而且这种转移正是对图书馆学自身出发点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2.2学科发展从细化走向整体在形成之初图书馆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早期的图书馆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学识渊博者;二、内部知识体系的细划不明显.这两个特点在图书馆学形成发展之初就表现出来了,但在日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点将逐渐消失.然而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知识也是一个整体.社会科学不断得到分化,分成多门独立的学科,学科又分成了多个领域,在大学的教育分科的制度支持下,包括图书馆学在内,很多社会科学学科都变成了拥有众多分支的大学专业学科.图书馆学的操作性、精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细化了学科内部,而且使其研究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社会科学前进的步伐,降低了学科整体研究的效率,跨学科研究使学者之间的合作逐渐普及.可以看到,图书馆学经过细化发展之后会逐渐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转变,并将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与同族学科进一步融合;二、一些重大课题将吸引众多学科汇聚一点,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三、内部分支学科将在新的研究角度与方法的支持下出现整合趋势.

2.3学术理性逐渐由技术倾向于人文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就已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技术力量推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搜索引擎、电子文献、网络咨询等新概念的出现让人应接不暇.可以看到,技术进步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是改善生产关系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动力,但技术本身具有双刃剑效应.信息技术缩小了我们的空间距离,促进了人们更加快捷的进行交流.技术使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威胁与危险.要想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到技术以外的因素中去寻找解决方案.因此,社会进化既要靠硬的动力———技术,也要靠软的动力———价值观,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最终会协调发展.图书馆学具有人文主义性质,图书馆是一个人文主义事业,其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发挥作用,最终目的是让社会个体获取知识,使人与社会的发展更为合理.图书馆学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自然和社会靠近.但要始终记得,人文主义的基础始于图书馆学.否则,人文主义价值,就不会在获取知识的个人及需要这些知识的社会个体中得到体现.未来图书馆学在技术理性方面有哪些特点?①从研究范畴上来看,图书馆学既要研究知识也要着重研究知识如何被大众所接受.②从学术检验标准上来看,衡量未来学术研究成果的基本尺度是社会人群的知识和信念得到了公平、协调发展.③从研究方法上看,图书馆学不但从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也更加注重从科学化向人文主义文化方向转变.

2.4研究的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并重图书馆学的分类方法是将学科内容分为了理论与应用两个部分,这种分类方法对知识科学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作用.古希腊时认为学术研究就是纯哲学探索,是与实用技术相分离的;19世纪初,虽然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重镇,但学术界仍弥漫着纯科学与应用技术是相分离的观念;19世纪后期,大批的美国人赴德留学,将德国的图书馆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带回了美国.从此,图书馆学理论与应用的两分模式,自始至终贯穿于美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中.现代中国图书馆学主要来源于美国,因此,中国图书馆学的内容就有了理论与应用两部分的架构形式.到了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未来图书馆学将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发展趋势:①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将通过前沿课题进行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②理论与应用变成人们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促进了图书馆“馆内”科学的发展,也能走向“馆外”.③理论通过对真实问题的研究能逐步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浮浅化倾向,而实用研究能为理论创新提供原料和动力.

图书论文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管理创新

1创新是时展的鲜明特征

总书记曾在一次全国科学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

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目前已形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问题新对策的创新对策,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理论构想的理论创新,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认识、新观点的认识创新等等。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它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2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2.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2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2.3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发展,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领导者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体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图书馆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要使人们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号。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已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

3.1创新意识是图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基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望和意念。领导者,即领先、引导、组织、协调者。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其重要的基本素质,是由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快速突破的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领导者的根本职能和职责决定的。这一背景要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变化的对象和内容,而且要适应变化的力度和节奏,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变化的动向,善于果断地捕捉变化的契机,善于促进本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这也正是图书馆领导者与一般员工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3.2讲学习是图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关键环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渊博的知识,这不仅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自己个人的形象、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辩证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其次,领导者还要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学风,增强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创新意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创新能力。

3.3良好的环境是图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外在动力与根本保证。美国现代管理学家H·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因此,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成为了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健康开展的根本保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份之于植物生长一样,管理创新也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营养,需要有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习、大胆创新的原动力。切忌对领导者的管理创新一旦出现失误或问题,就采取横加指责的态度。而应当允许探索与试验,允许失误和改正错误。真正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创新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证明,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2002年第1期(No1,2002)傅安平: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3.4活泼的馆内创新机制是培养未来一代图书馆领导者的催化剂与孵化器。同志指出:“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险,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仍相当普遍,压制了大批年轻的创新骨干人才的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图书馆本着珍惜人才、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的成长,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党组织还应把培养和造就青年创新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中,在馆内构建一种活泼的创新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

4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4.1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情"“下情"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创造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1走群众路线,实行开放式管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作规划,图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群众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及时把群众的创造上升到规律性认识,是领导者开创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者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图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

4.3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制转型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新世纪,图书馆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来代替自己从事大量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减少由于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失误,另外,管理创新既离不开纵向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也离不开横向借鉴兄弟馆的成功经验。图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全新、林辉基.学习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发展论坛,1998(8)

2.张庆家.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1)

3.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改革,1999(1)

4.赵玉田.知识经济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

5.许卫国.创新是当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理论前沿,1999(4)

图书论文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常用藏书剔除的方法的分析,阐明依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藏书剔除的组织、计划、实施,及其方法和步骤,提出进行以3~5年为周期的藏书剔除,有利于馆藏结构的持续改善。

藏书剔除即“将某些图书从基本藏书区中撤出,转人某种辅助藏书区、储存中心,或加以注销”的一个过程,将一部分失去使用价值或利用率很低的书刊撤离一线书库[1],可使留下来的藏书更加符合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需要。

一、常用方法的藏书剔除

常用的藏书剔除办法主要有主观判断法、书龄判断法、使用年限法等,其中主观判断法是藏书剔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馆员按照事先拟订的一系列相关的剔除标准(或准则),凭借自己的经验,直接在书架上剔除文献资料。面对的是知识内容千差万别、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藏书,运用主观判断法进行藏书剔除的尺度很难把握。

书龄判断法是根据图书年代进行藏书剔除的一种方法。可是相同书龄图书的利用率会相差甚远,单纯以年代决定藏书的去留,就有可能把一些有价值的、使用率高的旧书剔除出去,或者留下许多书龄较短、不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

文献寿命“半衰期”体现的是知识情报的老化与更新的基本规律,可以作为一线书库藏书剔除的一个参考依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量化某一馆藏是否超出其有效使用年限,或着超出了多少,都是很困难的。

调查研究法是开展特定范围(读者、专家)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藏书剔除的一种方法。它过分注重代表范围内的即时需求,忽视馆藏体系整体的、长远的建设和发展。

滞架时间是反映图书使用情况的一个客观标准,如果大量利用率很低的馆藏文献继续留在一线书库,会增加馆藏的承载负担和经济支出,增加读者查找和获取的时间。但如果图书没有放到规定位置,或者读者没有发现它,那么它自然没有被利用的记录,很可能就被选为剔除对象。

目标比对法是根据资源建设目标进行藏书剔除的一种方法。然而,藏书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方法有时会加大滞后的周期。

上述方法从不同角度为藏书剔除提供依据,总体上说是各有千秋。有些时候,单独使用上述方法在时间、人力、质量等方面难以满足藏书剔除的需要,需要结合目标、摸索更先进、更科学、更合适的藏书剔除方法。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概况

图书馆管理系统,又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国内图书馆开始运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到目前已经将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管理,从简单的单个模块管理提升到功能齐全和强大的集成系统,使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包括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公共检索等,在一个书目数据库中得以实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全面普及,传统的人工工作逐项逐项地被计算机代替。图书馆管理系统本身从图书馆内部提供信息资源朝着馆际之间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2-3]方向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实时显示图书的库存数量、种类,以及图书的借阅情况,有助于动态的分析和决策,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基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藏书剔除

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的当前,依托各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跟踪特定读者群,核实电子文献、各种数据库、虚拟馆藏的覆盖面、特色和利用情况。与对口院系、各专业尤其重点学科、基地建立长期的联系,掌握对口院系学科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学生和教师用书需求。根据入藏、流通、阅览统计,确定反映本馆利用状况的藏书周转基点,研究剔除一部分非本馆特色学科的文献、剔除一部分少人问津的文献,对藏书结构、满足率、利用率造成的影响。传统的藏书剔除工作也可以根据计划进度、一个库一个库、一类一类、持续不断地开展,形成一个经常性、制度化、规范化、以3~5年为周期的、按主题(或按类别)的藏书剔除制度。

利用计算机很容易列出长期滞架文献的清单,但是要从这几十万条数据中判断出哪些图书应该在这一批剔除的确有困难。况且,判断馆藏图书是否有使用价值,使用频率的高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使用频率的高低并不一定与使用价值的大小同步,滞架书刊中不乏一些内容质量、及其时效性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书刊,不应属于剔除之列。因此必须启用专用的系统,把具体的量化指标限定条件输入计算机,如历年利用率要求、出版时间要求、复本数量要求、外观状态要求、修补次数要求等,其中连续利用率、出版时间、复本数量可以从数据库获得,外观状态和修补次数如果有记录以记录为准,没有记录则认定外观状态正常、修补次数为零。在计算机分类分类平成检索之后,记录符合条件的分类结果,生成一个符合量化指标的表单。面对学科知识千差万别、书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具体藏书,不是用几条原则标准就能决定取舍的,随时都可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须对藏书进行逐类审查、逐种鉴别的,任何僵化的、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对拟剔除文献进行必要的复审。

对于通过复核的拟剔文献,才可以分门别类交付工作人员把对应的文献逐一从架位上按顺序抽取出来,按顺序集中存放。下架后应设一道复核工序,即由复核人员对下架的剔除文献进行认真核对,以防止误剔、漏剔。同时,对获批下架文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把剔除文献的去向反映到相应的数据库,调整库位,生成新的排架号。

藏书剔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藏书质量,让使用率高的藏书留在一线书库的开架书位上,方便读者取用,提高流通书位的利用率,控制开馆成本。斯坦利J斯洛特的相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图书馆的核心藏书占该馆现有图书的72~84%时,可以保证满足99%的读者使用需求”,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图书馆将其现有藏书的16~28%图书予以剔除,会对1%的读者需求产生影响。所以储藏剔除不能将剔除文献轻率地抛弃,对尚有一定参考、利用价值的书刊,优先移至贮藏书库,密集排架,以为读者可能产生的特殊文献需求提供保障。通过对藏书剔除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可从藏书是否符合读者群的需求、藏书分类是否恰当、藏书著录是否准确、藏书排架是否符合读者习惯等一个个侧面为馆员改进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进而有利于修正和调整资源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藏书剔除是藏书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的前提下,依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为藏书剔除工作提供更客观、更准确的依据,并有效地保障藏书剔除的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现代图书馆的藏书剔除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6.(26)3:255-256.

图书论文篇9

图书馆网站是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上宣传和展示自己的窗口。为了使图书馆的主页在其形象上具有个性,使读者便于识别,在图书馆网站设计时引入视觉识别系统是必要的。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网站页面设计的视觉系统包括:网站标志、网站标准字、标准色、版面、专用字体等元素。网站的经营战略、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通过网页中各个元素传递给受众,网页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访问人数,影响到网站的生存。此引可见视觉识别系统是网站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是网站吸引受众的因素之一,它突出地展示了网站的风格与特点。

1.1网站标识

网站标识是网站视觉识别系统里的核心内容,作为一款符号图形,其隐喻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性。现今国内高校图书馆多是将校徽图形进一步演变而产生的图书馆标识,且多是与图书的形象元素有关。国外高校则会采用一些范围更广的元素作为设计雏形,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这个人人皆知的元素。对于图书馆标识的设计笔者认为更应该紧扣文化、传承以及院校和图书馆的办学管理理念,既不应该死抓“书本”这个耳熟能详的元素,也不应该完全抛弃图书馆这个核心而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去追求一些形式美,毕竟在中国,儒雅、中庸这种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办学理念,过分的张扬与外露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外界争论。

1.2网站标准字、标准色、版面、专用字体

辅助标识的使用更进一步的加强其网站的可识别性。对于这些元素的使用,除了部分外联的论文数据库外,应该深入实施于网站内的每一个网页。在这一点上,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做得很差,因为其馆内图书目录数据库几乎都是外包与社会中各数据公司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时,公司、图书馆、校园网络中心三者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这就致使设计出的数据库页面与图书馆主页之间有着很多不相符,甚至完全背道而驰的设计元素。这就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心理上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站的实用性。

2网站结构

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使用应该有明确的对象性,这就可以得出读者在使用时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或者说什么样的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页为“馆情介绍”、“数字资源”、“读者服务”三大模块是各图书馆的对于网站结构上的共同认识。对国内排名靠前的28所大高校的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其主页的大部分空间都被这三大主题下的若干二级栏目占据着。主页设有“本馆介绍”“、馆长致辞”“、历史沿革”“、部门介绍”“、规章制度”“、开放时间”等传统栏目的达19所(占67.19%),主页“服务项目(或服务指南)”栏目下由“借阅服务”“、教学与培训”“、代查代检”“、定题服务”“、课题查新”“、文献传递”“、新书通报”“、荐购图书”等排出长长队伍的达25所(占89.13%)。上述这些栏目的主要功能仅仅是用于介绍和展示图书馆本身,这些信息对于一个新的用户而言,的确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新生占大学在校生的比例毕竟有限,对于那些已经熟悉图书馆情况以及使用方法的用户而言,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了。目前,高校学生对于图书馆网站的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馆藏图书查询借阅与电子数据库查阅。因此,在进行网站设计时应该牢牢把握这两个模块,将其放在主页的醒目位置,而不是用更多的篇幅去介绍图书馆的自身情况。同时,作为图书馆本身应该对其办馆理念进行相对的调整,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其首要功效是服务于高校师生,应该充分考虑本校师生对其栏目设置和内容的需要。

3用户体验

现代设计的风格已经从纯功能性逐步走向了体验设计。产品在设计上越来越丰富、细化,体现一种人情味和个性。一方面要求产品功能齐全、高效,适于人的操作使用;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和认知精神需要。对于网站的设计,更应该注重用户体验的一面。

3.1视觉体验

对于一个网页,其中信息的传递几乎都是由视觉进行传递的,其中色彩、图形的使用至关重要。在色彩使用中应该尽量避免蓝色字体与白色背景的搭配以及中国传统的白底黑字的运用,这两种搭配在电子信息的浏览中就并不合理,长时间的凝视会造成使用者眼疲劳,信息的搜索能力下降。而图书馆的主要适用人群就是长时间进行文献资料查询的在校师生。同时一个页面中也不应该有超过三种的字体颜色,过多的字体颜色也会造成是使用的疲劳与信息的混淆。

3.2操作体验

习惯用法在网页设计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网页操作顺序应该照顾其使用者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图书检索的时候,人们的习惯是对书名进行检索,而部分图书馆的默认状态是对书刊号经行检索,这个设计就是不符合使用者习惯的,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确保每个链接都有效,对于国内高校的网站有这样子的通病,并不是每个人链接下面都是有效的内容,很多都是为了达到一种气势而制造的空链接,对于这种链接的使用,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者对网站的好感度,可能致使读者再也不会去浏览这方面的链接。

3.3交流体验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开通论坛与留言簿的很少,多数只是留有一个电子邮箱以作为和读者的互动工具,很多时候读者所发的关于图书馆使用问题的邮件并不能得到回复,使这个电子邮箱形同虚设。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简易的论坛与留言,并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管理维护,以更好地和读者经行互动。

4结束语

图书论文篇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无论是从办学机构数量或是质量方面,发展水平还是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教育,与院系培养相辅相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选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优质的人才。

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分析

2.1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模式

目前,图书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培养、联合培养、参与培养。独立培养是图书馆硕士教育的主要方式。

2.1.1独立培养

独立培养是学校承担硕士生的招生、管理、培养的全部工作,这类型招生单位主要有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另外,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的硕士点依托研究所作支持,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东南大学图书馆的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旨在发挥图书馆研究机构的优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积极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服务模式。

2.1.2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主要是指学校联合院系或图书馆研究所共同培养硕士生的过程。目前,采取联合培养的图书馆学教育比例是30%左右,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据国务院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了解到,“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一级学科,在“管理类”门类下分,其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并列二级学科类目。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作为“管理类”的分支之一,在知识结构上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交叉点较大,与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又比较偏离。所以,图书馆在与学院联合培养时,应注重吸收彼此的长处、取长补短。

2.1.3参与培养

参与培养是指图书馆参与各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图书馆只是辅助作用。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部分导师是由图书馆人员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点也有图书馆参与,还有青岛科技大学等。目前,很多高校都通过聘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硕士生培养教育工作,以提高图书馆学硕士点的教育质量和人才优势。除此之外,图书馆人员在达到一定层次后,还可以申请成为学院硕士点导师。

2.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现状分析

笔者选取了8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硕士学位授予点进行分析调研,以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作为调查的切入点,对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这8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

2.2.1入学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招生录取的主要方式,也是考察人才选拔的重要门槛,入学考试是招生的关键和基础。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考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也能够帮助考生尽快地熟悉所报考专业内容。笔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选取了国内8所院校,搜索2014年“硕士专业目录查询”得到了最新的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信息。调查显示,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比较注重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主要考试科目是图书馆学基础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对学生数学的要求比较高,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能力。当然,思想政治理论和外语水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2.2培养目标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为本机构培养研究生所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调查发现,这8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集中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充分反映了社会对于德才兼备与专业水平要求的体现。1981年和1998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对硕士生教育相关要求的法例和条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详尽阐述了对授予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相关条例。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硕士生的培养还应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2.2.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调查硕士点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硕士点发展动向,也反映了该硕士点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需求。笔者列出了上述8所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最新的研究方向,以便分析与研究。图书馆理论和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偏重于理论知识。情报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情报研究、知识挖掘与数据分析、信息计量以及信息检索等,研究内容偏重于实际。

2.2.4地区分布

笔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得到,全国41个图书馆学硕士点和62个情报学硕士点的地理位置和所处区域分布是:华北27%、华东20%、西南20%、华中15%、东北8%、西北7%、华南3%。华北、华中、华东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地区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分布比较少。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作为“管理类”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无论是从考试科目、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相互间有较高的学科关联度,它们的发展方向也会逐渐趋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迅速壮大,也必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3.1继续加强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宣传与建设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近5年来,我国于2006年和2011年分别授予了第10批和第11批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申请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的院校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情报学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图书馆学。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图书馆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与教学设施。一方面,加强对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宣传与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本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和建设。笔者认为,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高校应加强对其投入与建设,以便推动图书馆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3.2图书馆培养硕士生要注重与具体应用和实践相结合

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他们的参与培养,提升了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教学质量和人才优势。图书馆员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这是其他硕士点不可比拟的。图书馆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信息的集散地。它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馆员头脑中拥有海量的隐性知识。与此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作为硕士生的大课堂,他们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便尽快地熟悉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包括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用户需求调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参考咨询等核心问题。例如福州大学图书馆,在学生学习阶段把参与信息检索课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教给学生,一方面,充分考察和了解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模式不但提高了硕士生的自身素质,对图书馆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新的研究方向与原有研究方向相结合,协调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培养有了极大的转变,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学、计量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图书馆的传统知识和核心知识,造成了图书馆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新的研究方向层出不穷等现象。“8所高校图书馆硕士生研究方向”调查可以看出,图书馆理论和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硕士点主要研究的方向;情报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情报研究、知识挖掘与数据分析、信息计量以及信息检索。当然,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未来的震荡》一书中曾经说过:“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在图书馆中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新的研究方向应与原有的研究方向相衔接,不能肆意地挤占原有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味地追求新的研究理念。这必将淡化图书馆学的学术成分,导致图书馆学的知识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硕士点建设的基础,导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硕士点的办学质量和标准。所以,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应积极、主动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重点围绕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学科发展,切实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并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复合型人才等。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制定专门的计划和目标,提高他们的知识视野和知识结构。并通过参加专项学术交流会、出国访问、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构建合理的导师队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