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2:37:11

图书

图书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书;图书馆;影响;挑战

近年以AmazonKindle和汉王电子书等为代表的个人阅读器正快速兴起,这些面向个人用户的新一代IT技术产品很可能使未来电子书像Pc或手机一样普及,改变现有的以书本为主的阅读形式,这势必会对利用纸质资源开展服务的图书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及挑战,从而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1电子书的定义及其特征

电子书也称E—Book,目前国内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初步认定电子书是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电子书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电子文本,包括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等;二是指用来阅读电子书的专用阅读器,如国外最早推出的SoftBook、RocketBook以及现在流行的Kindle、国内的“汉王”等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新型阅读工具。

电子书具有下述特征:①依靠网络传播;②需要一定的阅读设备如电子阅读器、pc机等;③内容深度大,具有个性化、不同于网上新闻等的信息内容;④具有检索功能,特别是以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贮存量大、便于携带。除了象纸本图书一样阅读方便外,还具有图文声像并茂、阅读时可随处做笔记加书签、能透过内容的超链接、不断地让读者进一步去发掘更详细的资料、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电子书问世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业内人士认为最终将会取代纸质图书。

2电子书的发展现状

电子书虽早已存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亚马逊开发出了依托于庞大电子图书销售网络的Kindle电子书,才真正引爆了电子书市场,2009年美国市场大约销售出了300万台电子阅读器,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预测,在2015年之前,中国将借助其人口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2009年,通过汉王、津科、易博士、长城等一批国产电子书企业的发力,这个被各方寄予厚望的产品开始显露出繁荣,加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高调宣布介入移动阅读,凡此种种,使2009年被称为数字出版的“拐点”或电子书市场的“元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中国网民规模逐年扩大,为电子书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更成为电子书普及的强大动力。随着显示技术、3G技术、手写功能、资源建设等的发展,电子书阅读器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更多读者感受到了这一新兴技术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子书从“亮点”走向“热点”成为必然。

3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及挑战

3.1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

3.1.1电子书影响了图书馆提供阅读的方式数字化时代,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利用零碎的时间和一切可能的形式进行阅读,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阅读的特征之一。电子书正是满足了这样的社会需求,以其“高普及、低成本、移动性、互动性、音画性”的特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阅读首选。据调查,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种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电子阅读器作为专用于阅读的产品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使阅读从过去严肃认真变成娱乐活泼化,阅读不仅有快读、“娱读”、还有听读,同时也为弱势群体(视障者与孩童)带来方便。图书馆具有提供阅读资源和环境来开展社会教育的社会职能,在倡导阅读、促进阅读方面历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图书馆提供阅读的方式必然会受到影响,“人们头脑中的图书馆仍是图书束之高阁,蒙上灰尘的景象。我们要打破这种观念”,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信息技术负责人迈克尔·科尔福德告诉《纽约时报》记者,“假如我们再不提供电子书,人们可能会不再使用图书馆。”改变过去单一提供纸本阅读的方式,增加电子书阅读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阅读选择,对于图书馆来说势在必行。

3.1.2电子书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生存的根本。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获取的要求是方便、快捷,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图书馆低层次的被动服务方式受到了影响。积极探索电子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网络服务和电子阅读器服务模式对图书馆来说已迫在眉睫。目前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都已推出免费电子书阅读新体验活动,在原先外借电子图书的基础上再加上外借移动电子阅读器,实现了异地借阅、随时随地借阅图书馆的书、报、刊等数字内容,从而享受电子图书随身读的快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正突破物理空间,以网络为依托,通过电子书阅读器等新型移动设备提供信息服务,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得到帮助,成为用户学习、生活的导航。图书馆的服务将会变得更加“泛在”。

3.1.3电子书对传统图书馆工作流程的影响首先,图书馆在采购电子书时,需要摸索新的采购模式,在订定电子书使用授权契约时,必须对电子书授权使用程度、范围及相关事项作一些了解,设计更为公平且严密的使用者资格认证制度,以方便电子书流通管理,还面临制定合理收藏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原则以及如何合理分配经费的问题。其次,编目方面,图书馆面临怎样从电子书出版、发行和获取的周期来提供更为开放和简便的标准,满足用户一步到位、无缝地获取所需各类资源的问题。第三,流通管理方面,传统的借阅是通过借书证来控制读者的借书权限,而电子书的借阅是通过数字资源的访问权限来控制,并通过网络来完成,图书馆面临怎样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方便读者借阅的问题。

3.1.4电子书对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职能的影响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古老的社会职能,图书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保存对象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龟甲兽骨、纸草泥版,到近代的印刷型图书,再到现代的各种数字化产品等,只要是人类进步所留下文化遗产,都是图书馆保存的对象。电子书属于数字化产品,它的保存与印刷型图书不一样,需要统筹规划、建立一个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平台,目前图书馆在保存电子书时面临电子书格式不一且互不兼容、出版主体多样化、数字版权管理软件的使用、电子出版商归档保存意识淡薄等问题,为图书馆保存电子书增加了难度。电子书的保存需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考虑,图书馆要同出版机构、软件开发商等多方协作,确保电子书的永久存取。

3.2电子书对图书馆的挑战

3.2.1对图书馆形态的挑战图书馆实体形态发挥的作用在用户心中根深蒂固并享有较高的地位。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技术推动生活急速发展的时代,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环境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特别是电子阅读器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便利、个性化的阅读,使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情形致使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陌生,用户将不再依赖图书馆实体形态,如果图书馆继续只以实体形态开展服务,那么将面临着用户流失及被“边缘化”的挑战。面对挑战,图书馆不仅要以实体形态服务用户,更要依靠网络以流动的形态提供服务,要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延伸服务,将服务推送至用户触手可及处,重新唤回失去的用户。

3.2.2对图书馆资源可信性的挑战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就是利用电子资源为用户提供远程化与精细化的服务,在全球不断抬高知识产权门槛、版权保护趋向更加严格的法制环境下,对图书馆资源提供的可信性产生了挑战。在数字环境下,电子书资源的增多给图书馆带来许多选择和决策的机会,但是为印刷社会而设的版权法很难适用于当下,图书馆需要特别重视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否则会因开发馆藏不当、信息导航不当、电子书供应商没有解决好授权等问题而遭遇侵犯版权的尴尬。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图书馆所言,“版权环境将会继续带来实质性的挑战,并且可能会为教育和研究带来更多的问题”。图书馆因侵权而导致资源权威可信程度受损害的事已经发生,例如涪陵图书馆链接侵权案,涪陵图书馆为方便读者网上阅读,以导航方式链接了一些电子书,结果导致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因此,图书馆只有确保资源的合法性才能维护图书馆资源权威可信,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功效。

4以电子书为契机创新图书馆服务

4.1提供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将电子阅读普及到更多的人群中去

电子阅读器以其特有的阅读便利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图书馆创新性地开展了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巧妙地将图书馆服务与这一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动态的渠道和较快的速度传递图书馆的资源,将电子阅读普及到更多的人群中去,使用户随时随地阅读想看的电子书。例如,京、粤、沪图书馆在外借电子书的基础上开展外借电子阅读器的服务,像广州图书馆规定:读者凭本人有效读者证,在电子阅览室交纳押金1500元,即可办理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借期一个月。上海图书馆规定: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器须凭本人具有参考外借功能的有效读者证外借,每证只可借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器1台,借期28天,不可续借。用户通过借来的电子阅读器阅读三大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书、报、刊),还可利用无线网络功能,在全球任何地方随时进行借阅,并可实现自动还书。用户不必购买电子阅读器就能方便阅读图书馆的电子书,也不用担心在图书馆网上下载的图书会有不良信息,可以放心体验新的阅读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电子书的利用率,更方便了用户的阅读,使更多的人体验移动阅读的快乐。“我现在随身携带着电子阅读器,因为我可以随时随地从口袋里拿出休闲书来阅读,可以拿出词典来解惑,还可以拿出工具书来参考。”作为大学老师,郑美试用了上图的电子阅读器后对之爱不释手,“很多比较珍贵的文献资料只能在这样的大图书馆找到,以前玩过市场上卖的电子阅读器,但只能看些畅销书”。虽然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受到了用户的好评,但由于受到阅读器成本和阅读器与电子书格式不匹配的技术制约,目前要使更多的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还是比较困难。随着阅读器成本降低,到阅读器能适用多种电子书格式的时候,或许用户到图书馆借出的将不是书而是电子阅读器。公务员之家

4.2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阅读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比过去更能够接受技术的发展,也愿意尝试和接受结合了新技术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可以采取与多方合作的方式,使图书馆服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子书阅读体验,以新技术、新的阅读环境共同培育用户对电子阅读的兴趣,促进用户养成阅读习惯,形成合作方与用户多赢的局面。例如,上海图书馆携手盛大文学,双方探讨通过B2B合作模式进行电子书项目合作,盛大文学将通过“云中图书馆”向上海图书馆提供海量的数字版权,将上海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改成电子书体验馆,这样用户就可以阅读大量拥有数字版权的电子书。国家图书馆与北京歌华有线公司合作,通过有线电视把适合数字电视的阅读资源推送给电视用户,使用户体验电视阅读的轻松。sony阅读器生产商在定位较高端的ReaderDailyEdition电子阅读器软件中增加了新的图书馆内容服务功能,还与美国许多公共图书馆达成协议,sony电子书用户可以免费借阅馆藏电子书14—29天之间。

4.3培养和配备版权馆员,确保电子书服务的正常开展

图书范文篇2

1、一般中文、外文图书按书价两倍赔偿。

2、对教育、科研使用价值较大的图书按书价三倍赔偿。

3、工具书、绝版书、珍贵图书,视具体情况赔偿三至五倍。

4、成套图书遗失其中一册(如一年期刊遗失其中一期,多卷书遗失一卷)应按全套书依照上述规定赔偿,余下各卷不退给赔偿人。

5、读者所借图书如遗失,应在一个月内来馆(室)办理赔偿。如经过催促,在愈期一个月之后尚未来馆(室)办理赔偿手续,暂停图书借阅。若逾期超过二个月或离校前,按规定以遗失处理。

6、对学校教职工处以的赔款,图书馆(室)通知学校在工资中扣除;对学生,通知班主任由学生到财务室交纳赔款。

7、如发现有盗窃图书者,除追回原书外,令其检讨,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交有关部门处理。

为了加强图书管理,加速图书周转,做好图书借阅流通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教研和读者服务,将制定本规定。

一、借书证的发放和使用

1、本校教职工须领取借书卡。教师每人发10张,职工每人发5张。

2、学生入校后,根据学校教导处出具的学生名册,交本人1寸半身照片1张和押金20元领取借书证。

3、领取借书证时,要在借书证“登记簿”上签收。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代借。

4、凡教职工调离,学生毕业或其他原因离校,应将所借图书全部还清,交回借书证。

5、要爱护借书证,妥善保管。如使用中途有遗失或离校时不能如数交回,要交付一定的工本费。

二、借书范围,册数和期限

6、馆藏图书中,各种辞典、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工具书及画册、善本书、绝版书等,一般不外借,可在阅览室查阅或经图书馆(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外借。

7、借书册数。凭借书证和借书卡借书。教师一卡一册,学生一证一册。因教学需要,任课教师指定学生借用的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不在此限数内。

8、借书限期。教师借用教学参考书限期6个月,因教学科研需要延期使用的专业参考书,可办理一次续借。职工借用图书限期3个月,学生借用的图书限期2个星期。

9、凡是限期借阅图书,按限期规定归还。

10、每学期清理一次借出图书。

11、对逾期未还的借书者,逾期多少天,停借多少天,直至按遗失处理。

12、借出图书,如遇本馆(室)需要时,不管借期是否到,可随时索回。

三、借书方式

13、教职工开架借阅。

14、学生单个借书须查阅书目,填写索书单,凭借书证借书。已开架或半开架的图书不须填写索书单。集体借书须有课任教师或班主任签单,由指定人借出。

四、借书进书库要求

15、不准带书包和其它物品进入书库。

16、教职工进书库前,先在借书处“进书库登记簿”上签到。在书架选借图书时,不准乱插图书,弄乱藏书排架。

17、严禁在书库和借书处吸烟,高声喧哗。

五、爱护图书

图书范文篇3

一、图书营销概述

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必须强调它的思想性、文化性,但它也是需要读者花钱买的。因此,它的商品属性同样必须得到加强和重视。拥有商品属性的图书生产、销售,应该按商品规律、市场规律来操作、来营销。

二、书籍设计概述

书籍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广,不仅包括对文字内容的排版设计,还包括对书籍的封面、插图以及装帧的设计。而以上都是书籍呈现出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方面的设计,一般都由策划编辑、美术编辑和责任编辑共同完成。策划编辑对全书的总体基调和风格进行定义,并制定设计的方案,确定图书包装的整体思路;美术编辑则要根据策划编辑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美术方面的设计,包括图书封面、插图以及装帧的设计;而整个设计过程都需要责任编辑参与,并监督,与策划编辑和美术编辑一起对图书进行设计和修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出现了图书过度包装的现象。

三、图书版式的设计

图书设计中包含的所有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并提高文字本身的可读性,从而发挥图书本身的价值。因此,图书办事的设计应遵循简洁、准确的原则,将图书中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图书的读者能够快速、轻松地阅读图书中的文章。所以,图书的整体设计理念包括制作工艺都需要编辑把握好“度”,才能真正地迎合读者的心理。在版式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传统规则,还要带有创新意识,图书的整体外观、封面图案、内容载体的材质、以及印刷和装订都需要与美术设计理念相协调,即与美术设计过程中的文字内容、插图、形象以及颜色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图书的整体设计具有协调感,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风格。在版式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版面留白

图书正文占据的位置与四周留白的面积的关系,直接影响读者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进行版面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正文的区域与留白区域的协调性,控制版面率,若版面率较小,每页的文字排版较少,会给人以高贵大气的感觉,整体也会呈现出一种干净整洁的品质;而如果版面率较大,及每页的文字排版较多,而相对于文字,每页的留白较少,就会跟人一种充实的感觉,从而使图书内容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在进行版面留白的设计时,要充分根据图书的内容,从而运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利用版面的留白来显示图书作品的性质。

(二)图版设计

图版设计,主要的目的是达到合理的图版率。图版率值得是在图书的版面中,文字的总体面积与插图的总体面积之间的比例。如果图书中的插图较多,那么图版率就会较高,若图书中的插图较少,或者是纯文字的形式,那么图版率就会相对较低。最使读者感觉通俗易懂的版面应该为“以图带文”的形式,插图不用太多,但是也不是全篇文字,使读者在图文并茂中轻松、快速地读完作品。所以,在图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纯文字的版面中适当加入图片,图片所占的比例约在10%,就能够使图书的内容看起来更加丰富,从而提高读者对于图书的阅读兴趣。

(三)版面栅格

有些图书会利用隐形的线条将文字水平或垂直低分割开来,使每页的文字能够分成几小块,这样能够加快读者的阅读速度,方便读者阅读,且便于读者记忆阅读的范围。将每页的文字分割开来,一是能够方便读者,二是也能够使图书的排版更加地沉稳大气,更加具有专业性,且打破陈规,弱化文字的枯燥效果,使文字看上去更加生动,且富有变化性,增加图书的可读性。

四、结语

图书范文篇4

一、例外女装与方所图书的跨界交流

例外女装与方所图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品牌,例外女装主要负责现代服装销售,而方所图书则主要经营的是图书,在进行图书销售的过程当中,搭配咖啡、植物或者是其他国外设计者的品牌来进行销售,创造了一种美学生活的概念。在进行服装与图书跨界交流融合的过程当中,体现了一种非常新型的营销方式,这种创新型的营销方式使得服装本身具有更强的温度,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提升了服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这两者看似没有关联的品牌融合在一起,使得服装品牌以及图书销售都具有了更加艺术性的特征,服装与图书的融合,就像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融合,在进行销售的过程当中,突出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两者的内容,在此过程当中,服装自身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也为例外女装带来了成功,展现出了与其他服装之间不同之处,使得品牌创造出了文化价值。

二、文化营销的作用

1.文化营销是一项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进行销售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视产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形态。由此可以看出,众多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通过文化来进行创造价值,通过文化来获取营销,并且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化营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力,能够塑造企业的形象,促进产品的营销,并且打造出属于自身的文化品牌。由例外女装的文化营销可以看出,在打造出自己的产品之后,自身的价值正在不断地上涨,这就是一种生产力的体现。

2.文化营销可以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众多服装品牌在赋予文化内涵时,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并且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产品自身具有文化内涵时,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众多企业都认识到文化营销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并且通过开展多种不同的文化活动来促进销售,在服装行业当中出现了众多现代化的服装风格,并且赋予了服装自身的文化内涵,企业的服装通过自身的文化营销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满足了消费者自身的情感需求,这就使得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从文化方面达成了一种共识,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交流,对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有着较大的提升。

3.面对当前商品不断同质化的问题,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其中文化营销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对市场的多种调查,可以显示品牌的塑造与文化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在产品逐渐同质化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而文化营销就赋予了企业品牌独特的特点,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众多企业而言,文化营销并不是一种时尚或者是流行的销售,而是对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合多种文化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塑造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营销的策略

1.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首先,企业必须通过文化来提高自己产品所存在的价值。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使得企业产品策略当中包括文化内涵,尤其是针对一些走高端企业来讲,坚定的文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产品的附加值要求也会逐渐增加,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地激烈。企业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同时也根据自己产品的理念来塑造企业产品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价值。文化的缔造并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企业经营者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不断地与企业的员工以及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产生共鸣,最终形成产品自身的文化特色。我国多种不同的服装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的旗袍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并不是固定的,对于不同服装类型有着不同的情感,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服装文化内涵的塑造。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品牌文化策略来提升产品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产品自身的质量,同时也要对于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化。品牌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也是管理者对于其品牌所具有的理念以及团队风格的体现。企业在为消费者展现产品时,也展现了一种价值观念以及企业自身所经历的经营理念。因此,企业必须要赋予产品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可以展开联想,激发自身的内心情感,从而使得企业文化可以进行渗透。另外,企业可以对产品包装进行文化塑造,产品的包装不仅是对服装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对产品的特色进行塑造。企业可以对服装包装设计的材料,图案以及说明进行协调搭配,从而突出产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在市场当中能够树立自己的形象。

2.打造文化产品。企业在塑造了产品的内在价值以后,就必须要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企业的品牌需要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文化来展示自己的特点。企业必须要明确产品的定位,从而将相应的文化融入到产品当中,去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找准自己的目标群体,同时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树立品牌的形象,使得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例外服装品牌就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外在进行销售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实体店会与书店结合在一起,这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人们相信,在穿着例外服装时,不仅仅是服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特点。人们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结合在一起,这就体现了外表与内涵的结合,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连接。

3.适应文化创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内涵也在逐渐地创新。当前我国服装企业逐渐开始进行国际化。众多服装开始进行出口,针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营销策略。同时与其他国家之间形成了非常激烈的竞争。服装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实现文化参与融合,从而能够对消费者进行积极地引导。企业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环境进行了解,在营销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避免在销售的过程当中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间产生冲突的问题,从而减少因文化障碍对企业发展造成的阻碍作用,从而建立一种特色的营销沟通模式。企业需要通过文化营销的创新来达到与消费者之间的互融,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断地对市场进行开拓,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在营销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性的进行文化营销,了解当地的风情,使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企业与市场之间需要进行文化互动。企业与市场之间进行文化互动,就是主动地通过多种文化营销的手段来满足当地文化发展的需求,并且向市场传递出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经营的方法,对一些新产品的特点以及内涵进行传播,并且进行推广,从而迅速的融入到社会文化当中。对于服装产品而言,企业在营销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展示自己产品的内涵,展现出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并且传递出产品背后所具有的文化背景。而对于其他的企业,例如饮食企业来讲,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就可能需要是有目标市场的文化要求,例如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对于快餐的形式以及食物的内容做了很大的改变,从而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中国的文化之间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并且创造出合适的文化营销策略,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图书范文篇5

乙方:

本着互惠互利、权益平等的原则,乙方自愿经销(购买)甲方图书,为明确责任,维护甲乙双方的共同利益,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签订图书购销合同如下:

一、乙方按甲方图书目录,将所需图书填写在书目订数栏,加盖公章并由经办人签字后,邮寄或直接交给甲方经办人,作为甲方发货的有效凭证。乙方平时用的传真、电话等其他形式订货,与订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甲方根据乙方在订单上所填图书品种、数量及发货要求,及时给乙方供货,现货品种随填随发,未出版的书在出版后立即发货。

三、乙方订数3个月内有效,如发缺品种在3个月内重印出书,甲方即可补发,但事先应通知乙方。

四、甲方可为乙方进行送货,送货不方便的,可进行铁路或公路发货。甲方向乙方发货后,应及时向乙方寄发有关提货票据。如因此造成延误,承运方所收的延误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收到甲方货物后,如有误差,应在5日内将收发货差错查询单(含原包贴头)等以书信、传真的方式回告甲方经办人。逾期无回告者,甲方将视作收货无误,并以订单实发数作为最终结款依据。

五、甲方发货折扣为折,乙方订货总码洋为,订货总实洋为,金额大写: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如遇图书价格动,结算金额以最终发货定价为准。乙方收货地址为:,联系人:联系电话:。

六、乙方收到甲方图书日内向甲方结清书款,如乙方无故拖延付款或拒付,从结算时日起,每超过一个月,甲方在结算时按订货码洋的1%收取违约金。

七、甲方供给乙方的图书,若出现印装等质量问题,甲方应负责予以调换。

八、本合同自双方盖章或经办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如有异议,双方协商解决,不能解决时应依照《合同法》提请法院裁决。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图书范文篇6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管理;图书流通

图书馆是保存、借阅书籍的重要文化场所,一直以来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进步和文化传播不断改革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融入网络技术对于提升其流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目前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无论是高等院校内的图书馆还是社会性质的图书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纰漏,提升图书馆流通管理效率要从根本出发,切实提升图书馆相关服务质量。

一、图书流通工作管理的现状

按照《中图法》对图书馆内的书籍进行归纳整理,其大致可以分为22种主要类别。工作人员在管理图书工作中一般通过标识的符号进行摆放排列,在书籍的流通工作中同样也是按照符号标识进行排序、上架、摆放和查询。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效率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不断上涨,高等教育规模也在持续扩大。高等院校应对这种现状,不断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作为学生最常去的学习场所,不仅是学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的公共服务机构。因此,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改革发展,将互联网等技术融入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中,在网络化技术的辅助下馆中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以大大提升。新技术应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进行了减轻,同时也提升了馆内书籍的流通率。

二、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专业度不足。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轻松,其实不然,图书馆管理工作较为繁杂,其管理人员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在图书馆建设中,内部管理工作常常被忽略,导致在书籍流通和周转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图书管理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并不多,导致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图书管理相关技能参差不齐,出现了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和专业素养较低的现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局限性较大,缺少一定的管理思维和竞争意识,不利于保持和提高工作人员在图书流通相关工作中的积极性,使得图书馆中的服务管理水平下降。(二)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对图书管理工作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在图书馆中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不需要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思维。图书馆的书籍流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非普通人难以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层人员没有深刻意识到图书馆书籍流通工作的重要性,在招聘图书馆工作人员时的门槛较低,导致业余的非专业人才进入到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工作。图书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合理、科学规划人才管理机制,致使工作人员在入职时没有摆正自身的工作心态,警觉性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事务缺乏一定的严谨性。(三)缺乏自动化管理。各行各业不断利用新技术进行改革发,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就是提高管理能力的一大标志。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中利用人力进行工作产生效率低、速度慢等缺点,无法满足图书馆的繁杂工作需要。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融入自动化技术是完善馆内硬件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以大大提升馆内定位图书的效率,实现自动化书籍流通管理工作以及帮助公众办理流通业务。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图书馆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真正实现图书馆书籍流通管理的自动化,出现图书漏借、错借等现象。对于在图书馆进行借阅图书、学习阅读的人造成了不变,同时也影响了图书馆中的书籍流通管理效率。(四)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时常发生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有意破坏图书、图书丢失以及读者在借阅图书后缺乏对书籍的保护意识,在书上进行乱涂、乱画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使图书的质量遭受了打击,并且不利于图书的二次借阅和收藏。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背后,不仅是读者素质有待提升,同时图书馆内的书籍整理和流通工作需要加强管理。

三、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做好图书馆书籍流通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摆正工作态度,革新陈旧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管理服务原则,全方位优化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将传统被动的服务模式革新为主动的服务模式。图书馆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培养图书馆书籍流通管理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文化场所,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和流通体系、满足公众对于阅读和学习的差异化需求是其重要责任与担当。在高等教育院校内的图书馆要充分掌握学生及教师的需求,汲取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对图书馆进行一定的整改和翻修,完善图书馆内的图书管理服务制度。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可以举办一些益智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提升图书的周转率和流通率。同时,工作人员也应及时了解读者借阅的规律,充分保障书架上书籍的质量和数量,充分满足读者需要。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图书管理人员在馆内日常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书籍流通管理工作中更是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提升图书馆内的书籍流通管理工作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馆内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日常工作,监督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巩固书籍流通与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并且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读者得以享受优质的图书借阅服务。除了图书馆的书籍流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专业培训之外,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巩固自身的财务基础、提升财务技能,加强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进取能力,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的专业技能。馆内的流通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革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更好地提高馆内的图书流通管理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图书馆要加强对流通管理的监督工作,不断完善馆内书籍流通管理机制,总结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三)加强自动化管理模式完善。在繁杂的图书馆日常管理事务中,只依赖人力工作进行归纳整理馆内的图书流通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在馆内书籍流通工作中融入新技术,实现书籍流通管理自动化具有极大的作用。目前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自动化水平较低,对图书馆里的书籍流通工作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提升馆内自动化管理水平亟待完善。图书馆的书籍流通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到目前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当下的工作需要,因此改良升级馆内的书籍流通管理模式具有必要性。在书籍的流通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人员可以创建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创新改革图书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收集书籍流通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切实提升书籍流通工作的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方便的图书借阅服务。针对在书籍流通中的自动化问题,要及时认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完善。(四)设置馆内文明标语。在馆内发生的屡禁不止的不文明现象,不仅是读者个人素养有待提升,同时也暴露出了读者对于保护图书意识较弱,部分读者没有认识到正确的行为方式。遏制图书馆中的不文明现象,可以在显眼的地方放置一些文明标语,起到提醒读者的作用,提升读者借阅图书后保护书籍的意识。除此之外,馆内的工作人员也要强化管理读者的不文明行为,在看到读者的不文明行为时要及时加以劝阻,规避读者破坏书籍的风险。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内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倡导工作人员以文明的方式劝阻读者破坏书籍,采取文明的方式,尽量避免与读者产生冲突。工作人员要以文明的方式鼓励读者加强配合,共同促进图书馆内的书籍流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发挥书籍对于公众的真正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书籍的,提供给公众以精神文化产品,做好书籍的流通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确保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无论是在高等教育院校中的图书馆,还是在社会中为公众设立的图书馆,都应该及时总结和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顺应时展潮流,不断完善健全图书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建设,改进陈旧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书籍流通模式,创新升级书籍流通管理工作方法,为在图书馆进行学习和阅读的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差异化阅读需要。

参考文献

[1]乔波.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管理探析[J].传媒论坛,2018,1(09):136-137.

图书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

图书采购工作,就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的需求及经费状况,通过选择、采集建立馆藏,并且连续不断地补充新出版物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采访工作必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提高采访质量,切实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作用。

一、采购方法需要采访员采访、学科馆员参考、读者荐购相结合

做好图书采购工作,采访员需要做好采访调研工作,包括馆藏情况、学校专业设置、读者文献需求、文献源信息等;搜集图书出版信息,收集最新图书目录,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平台;编写荐购指南,提供读者荐购图书网络平台,举办讲座等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采访工作;听取读者建议,改进采购方法,合理采购教学、科研所需图书,并对系统收藏图书进行连续采购,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及时做好新书推介工作。

高校图书馆读者成千上万,文献信息需求多样,采访人员不可能对每个学科发展都十分了解,仅靠采访人员选书必定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图书馆可就学校的专业设置,选择掌握某一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为此学科发展方向提出见解的馆员做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专业知识范围广,他们既熟悉图书馆资源,又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可以为师生提供读书参考,为采访人员提供可靠的荐购意见。

采访员要加强与学科馆员、专业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图书馆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图书采购满足教师和学生读者的实际需求,保证图书采购合理性和利用率,体现人性化服务。

二、采购模式宜采取招标批购与自主零购相结合

招标批购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的首选模式,采用招标采购,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可促进图书市场的有序化竞争,促进图书供应商在价格上给予更多的优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提供增值服务,如免费图书加工、提供编目数据等;另一方面也使图书馆依法规范采购管理,增强透明度,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有效使用购书经费。

招标批购有很多益处,但也有其弊端。由于图书馆采购并非是针对单一出版物,而是要符合图书馆馆藏知识体系保障需求,有着个性化要求的特点,而且图书出版发行的形式和渠道具有多样性,因而图书采购应根据文献类型,选择适当的采购模式,只招标批购独行的做法,不适合图书采购。比如一般的社科图书、学术性图书和古籍文献之类图书的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一般图书生产规模大,价格较低,折扣的弹性大,而专业的图书特别是一些高层次学术书籍由于发行量少,读者面窄,定价都比较高,折扣伸缩空间极小。书商为争取高利润,折扣高的书很少问津,当然就不能提供给图书馆,从而限制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购行为和影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图书馆以招标批购为主的同时,要适当结合自主零购,图书馆应有一定的权限从出版社、书店等处零购专业性、学术性、特藏性、时效性强的图书,以满足馆藏需要。

三、采购途径选择预订、现采、直购相结合

预定采购是基础。预定是根据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根据馆藏结构,进行,最后将选定图书编制预定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通过书商预订图书,可以节省许多人力、资金。图书馆读者多,图书需求数量大、范围广,预定是图书采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预定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大多数图书都是三个月以上才到货,到货率在95%以下,有些图书如果用预订方式,图书到馆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预订采购。现场采购是重点。现场采购主要是从书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展销会、艺术节等现场样书选购,又称集中批量购书、突击性购书,对于一些选购热门、时效性强的图书,如计算机和各类考试图书,以及重点学科和新学科文献的采集,应采用现采方式。现场采购图书质量直观,采访人员不仅能直接翻阅文献,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及时了解市场形势,切身感受图书文化潮流,准确把握文献出版动态,大大减少文献选择中的盲目性,减少误定,从而提高文献采购的准确性,采购符合本馆入藏要求的精品图书。现采克服了预定目标模糊的弊端,但现采同样存在书源不足、到书慢的缺点。

直接采购是补充。直采是指向出版社直接采购。无论是预定,还是现采,采集文献主要局限于中标书商,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保证馆藏资源的全面性、系统性,而出版社可以提供给图书馆所需图书的最新、最全出版发行动态,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向一些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直采的优点是可全面、及时、有效采到所需图书,避免出现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向出版社直接购买的图书一般限于专业类的、特藏类的图书,如标准、年鉴、手册等,需要保证图书的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

总之,各种采购途径都是有利有弊,采访人员只有综合、灵活采用,各取所长,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春花: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

图书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管理;图书;技术方法

公共图书馆相对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价值性,可以为文化传播提供广阔的平台,增进读者的信息交流,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图书服务。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和不足,需要引起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重视,提高管理技术的应用效率,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才能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提高公共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技术的意义分析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知识学习,社会范围内逐渐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1]。公众为了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需要在公共图书馆借阅和阅读读书,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了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公共图书馆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技术对图书馆图书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为知识传播提供稳定的基础,使读者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提升读者的满意度[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学习更加积极,不仅在学校教育方面得到重视,同时民众也借助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积极进行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满足目前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公共图书馆[3]。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技术,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方面的需要,使更多的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更好地进行学习。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可以将信息、图片等进行紧密的融合,及时传输给读者,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管理员过于依赖,没有充分结合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技术[4]。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公共图书馆对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实现图书馆的多种功能。只有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索,才能使公共图书馆读者群体不断增加,使更多的人可以从公共图书馆中获得知识的补充。

二、提高公共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技术

(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1.图书收集。图书收集和获取是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图书整理时需要对图书的完整性加强关注,注重图书的相关性。在进行收集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图书内容进行准确的分类,使图书资源可以快速进行整合,保证图书信息的整体性[5]。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图书,更加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图书收集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需要不断积累和补充,同时需要及时更新图书资源。在计算机技术中,为了保证图书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可以建立专门的平台,及时上传时效性比较强的书籍和资料,使图书馆图书信息更加多元,涵盖范围更加广泛,并强化维护和更新工作。2.图书信息登记管理。图书收集好后需要对图书进行统一的登记,合理进行管理,将收集好的图书按照内容准确分类,并按照顺序进行编号归档,进行编号管理可以为图书管理提供便利,后续只需要通过编号就可以快速找到图书[6]。此外,实体图书信息也应该在电脑中统一上传,科学进行管理,当图书数量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更新库存。另外,当读者需要将图书带出图书馆时,也需要进行登记,并在电脑中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及时了解图书的使用状态。登记具体来说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对图书采购的发票和清单进行统一的登记,登记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对图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的问题,都需要及时更换,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由负责人签字,验收统一使用图书馆专用章。图书馆信息录入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包括图书名、出版社等细节信息也需要完整录入,录入需要认真、仔细,避免出现任何的失误[7]。3.对图书资料编目。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书馆图书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同时还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料名称,出版社等具体信息进行简单的概述,形成具体的编目,最后再对编目进行全面的整合,形成有效的整体,在后续进行查找和检索时非常的方便。编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编目后形成条形码,在每本书上都可以贴上不同的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就可以快速获取图书的信息,包括图书的名称、作者姓名等详细的信息,通过对图书的信息情况进行追踪,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图书的位置以及图书以往的借阅情况。4.加强系统维护和图书信息管理。图书馆的系统维护可以保证图书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安全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后期维护方面,可以对电子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的维护,使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得到及时的更新。针对电子信息平台维护来说,工作人员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对该平台界面进行维护,对读者的交流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读者的相关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同时从后台管理方面来说,工作人员需要对图书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对图书类目进行及时更新,使后期系统维护工作落实到位。(二)图书信息安全管理技术。1.防入侵技术。计算机系统因其特殊性,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非法访问,窃取系统中涵盖的信息,使网络安全性得到降低,这些脆弱性如果被利用,将会使图书馆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对系统入侵防范技术加强研究,提高应用效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对图书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识别,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网络中的各种应用和计算机系统都需要确定身份,只有确认用户具有一定的权限才能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身份认证主要目的就是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保证访问安全。安全可行的认证系统必须设立相关的密码,用户通过输入密码才能准确进入系统,防止非法用户访问。一旦身份系统被攻破,那么其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证。身份认证涵盖多方面内容,不仅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同时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进行识别时,需要保证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识别符。在进行验证时,即使访问者确认已经有身份,系统还需要对其身份进行再次的验证,辨别其身份的真假,避免虚假身份的出现。身份认证通常以口令和信物鉴别等方式进行验证,口令认证就是用户通过输入指定的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通过信物进行身份验证,主要就是指验证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卡等可以识别用户身份的物品。目前口令验证最为简单,在系统中也最为常用,但是其安全性能相对比较差。信物鉴别技术虽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是在进行验证时困难性较强,相对比较复杂。2.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对系统内部访问权限进行控制。通过该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权限,并根据其权限进行相关的操作,避免没有权限的用户进入信息系统使用系统资源。使用访问控制技术可以使系统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避免系统资源流失,其主要目标就是对被访问的信息进行全面的保护,对访问权限进行明确,并授予用户使用和实施权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种病毒防范工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软件进行病毒的防御,根本不可能彻底杜绝病毒的传播,特别是对于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根本不可能完全限制。因此,还需要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齐心合力,将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进行紧密的融合。也采取更加简单、直观的方式对病毒进行检测。例如,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分析系统运行的异常状况,判断存在的病毒;如果系统出现运行速度逐渐下降、不能正常启动等,就说明系统已经出现了病毒。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工检测的方式,对系统内存进行全面的检测。对于一些重要位置的信息资源更需要加强检测力度,进而确定机器的安全性,判断其是否被病毒所感染。

三、提高公共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办法

(一)确定管理员基本职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为了从根本上强化公共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效果,公共图书馆必须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使每个管理人员都可以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管理工作中秉承认真负责的原则,避免管理工作出现失误。当发生问题时,必须明确责任人,对责任问题进行追究。避免管理人员因为管理工作过多而发生错误,使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更新管理理念。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图书馆需要及时创新管理理念,摒弃以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一方面不仅需要建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同时还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与其他图书馆积极展开合作。另一方面,需要正确应用不同的管理技术,树立创新性的管理理念,积极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使信息系统功能更加丰富,不断提升信息系统不同模块的服务性能。(三)更新技术、完善图书信息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图书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创新,资源勘探技术在图书馆数据处理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图书馆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勘探技术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在线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和识别模式,对图书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和针对性的管理,其方式非常多元化,对于图书馆信息管理非常适合。通过分类和统计等功能,可以对藏书资料进行统计和加工,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管理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与时展需求相符合。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效率不断提升,如果能将其应用于图书信息管理中,可以使图书馆逐渐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已经与计算机技术发展进行了紧密的融合,在今后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率。以往的图书馆图书资信息管理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花费大量的时间,效率始终难以提升,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社会发展需要。将计算机技术与安全管理技术进行紧密的融合,可以使图书馆图书信息得到有效的管理,保证图书信息的安全性,使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毕铖.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与防范技术探析[J].文教资料,2019,3(17):174-175.

[2]周秀霞,刘万国.试论数字图书馆安全保障体系的雁行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18,5(19):127-130+222.

[3]袁雯洁.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陕西档案,2018,7(2):151+152.

[4]张玥.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提升之探讨[J].图书馆界,2018,5(4):172-175.

[5]王宏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3(19):215-216.

[6]张曙光,陈丽,刘福花.图书馆信息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9(1):115-117.

图书范文篇9

关键词:图书采购;采购模式;高校图书馆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馆藏图书资源,充分发挥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保障作用。

1采购模式采取招标批购与自主零购相结合

我校图书馆文献采购中,招标工作是由学校招标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图书馆派一个代表参加。招标委员会对投标人的资格、能力、信誉等进行审查,对招标书的承诺作出真伪判断,最后根据一些资质证明材料及图书馆提供的供货商在以往履行合同时的诚实信用程度,决定哪家供应商中标。图书馆与中标书商签订图书采购合同,在合同期内图书馆将直接从书商处采购图书。

招标批购有很多益处。但也有其弊端。由于图书馆采购并非是针对单一出版物,而是要求符合图书馆知识体系保障层面的要求,这就使得图书馆的采购具有着不同于其他政府采购、对馆藏性质类别有着个性化要求的特点。不同类别的图书,比如一般的社科图书、学术性图书和古籍文献之类图书的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一般图书生产规模大,价格较低,折扣的弹性大,而专业的图书特别是一些高层次学术书籍由于发行量少,读者面窄,定价都比较高。折扣伸缩空间极小。书商为争取高利润,折扣高的书很少问津。当然就不能提供给图书馆,从而限制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购行为和影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图书出版发行的形式和渠道具有多样性。图书采购应根据文献类型,选择适当的采购模式,只招标批购独行的做法,不适合图书采购。我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办学特色决定着图书的需求以科技类为主。仅仅依靠书商供书,必然会出现高层次图书书源不足的问题。

2采购途径选择预订、现采、直购相结合

确定了采购模式,选择适当的采购途径能大大提高采访效率。缩短购书周期。保证藏书质量,采访人员要解放思想,把多种采购途径有效结合起来。

2.1预定采购

预定是根据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根据馆藏结构。进行,避免重订、漏订,最后将选定图书编制预定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

预定是图书采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预定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大多数图书都是三个月以上才到货,到货率在95%以下,有些图书如果用预订方式,图书到货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预订采购。

2.2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主要是从书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展销会、艺术节等现场样书选购。选购热门、时效性强的图书。如计算机和各类考试图书。以及重点学科和新学科文献的采集,应采用现采方式。现场采购图书质量直观。采访人员不仅能直接翻阅文献。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及时了解市场形势,切身感受图书文化潮流。准确把握文献出版动态。大大减少文献选择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文献采购的准确性,采购符合本馆要求的精品图书。现采克服了征订书目中图书覆盖面窄、预订新书与读者见面时间长等弊端,但现采同样存在书源不足的缺点。

2.3直接采购

直采是指向出版社直接采购,自主零购。无论是预定。还是现采,采集文献主要局限于中标书商,选定书商数量有限,每家书商的业务范围比较固定,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保证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而出版社可以提供给图书馆所需图书的最新、最全出版发行动态,保证客户获取图书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向一些专业对口的国家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直采的优点是图书馆可全面了解出版社的出版情况,及时有效采到所需图书,避免出现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向出版社直接购买的图书一般限于专业类的、特藏类的图书。如标准、年鉴、手册等。需要保证图书的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

总之,各种采购途径都是有利有弊,采访人员只有综合、灵活采用,各取所长,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3采购方法需要采访员采访、学科馆员参考、院系联采、读者荐购相结合

采访员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收集新书书目信息,定期将收集的最新书目数据以Excel格式提供给各资料室,同时将数据提交网上。就读者荐购图书事项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在校园网、图书馆网页上宣传;制作宣传单,在图书馆入口及全校免费发放:举办宣传讲座等。

为读者提供多种荐购渠道。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荐购平台选订图书。其次,读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所需图书信息。将图书题名、著者、出版社、ISBN等信息发送至图书馆采访员信箱,或者以MSN、QQ、电话等方式提供需购图书信息。再次,读者也可以将购书意见反映到各院资料室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处,采访员通过与资料员、学科馆员、专业教师沟通,了解读者图书需求。

图书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图书;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措施

1引言

在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意识不到位,信息管理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不高。为此必须要加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质量优化措施,促进现代图书馆整体管理效果提升。本文通过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优化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必要性,并且指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提高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质量。

2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的传统行业进行有机整合,转变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让传统行业焕发新的生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现代图书馆的管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从传统的图书报刊杂志转变为网络自媒体等途径获取。为此现代图书馆必须要迎难而上,积极利用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优势,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的整体质量。在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业务人员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导致图书信息管理没有落实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1]。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进行优化整合,保证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既符合时展的趋势,又能够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之中,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图书馆要想适应时展的趋势,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数字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数字管理服务,帮助人们能够及时快速的获得图书信息,从而方便读者的借阅。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优化的过程中,能够针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果[2]。

3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的主要策略

3.1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模式。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的正确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资源共享意识,只有通过对传统的管理意识进行转变,才能够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3]。可以通过增强信息服务意识和信息管理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促进读者服务的整体质量。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最新的图书,获取信息,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广大读者提供充足全面的图书信息。3.2加强软硬件的投入。在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托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这些设备技术的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通过加大对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能够保证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手段得到全面的更新,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应该加强对图书馆专业设备的引进,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全面化的服务,促进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体系的建成。在图书馆软件和硬件经费投入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服务的质量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3.3促进图书管理与服务优化整合。在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根据信息资源数字化进行分析,更应该将服务。与管理进行充分的整合,通过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促进资源的传播速度,保证资源在传播过程中,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在信息管理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建设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起图书馆主页,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图书馆内部执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方式,读者在开放空间中阅读文章,逐渐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管理效果[4]。3.4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在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加强对于图书资料的优化管理,通过不断的开展业务培训,促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先进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方法正确,认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3.5网络建设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图书馆更应该加强图书网络的建设,针对局域网的布控工作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图书资料的管理,与互联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图书馆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要针对闲置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优化图书数据库的管理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利用效率,增强图书馆资料信息的处理质量,保证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整体水平[5]。

4结论

通过本文针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的重要作用,转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服务理念,加强对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整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保证现代信息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的更新软件和硬件设备保证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正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范滨多.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172.

[2]蔡泽满.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书”“人”“法”三方面的考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8):185.

[3]张丽莉,历颖,夏宁,韩毅.关于图书馆信息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J].电子制作,2016(02):68.

[4]陈霞.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探讨[N].企业导报,2015(12):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