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6:40:58

图书馆文化论文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1

1.1图书馆丰富了可利用资源

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适应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总体趋势,这不仅抓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且为突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延伸和依据,更为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内容创新、引导消费提供了资源依托。

1.2地方文献建设推进了地域旅游、文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有着自身的与众不同,因此,民族文化或地方文化应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最可靠的资源依托。目前,区域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地方文献越来越为图书馆重视并被充分利用。随着本地的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发展,既增强了图书馆收集、加工、传播地方文献的能力,也在诠释地方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地域旅游、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突出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以事业促产业的优势日益凸现

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它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许多时候,公共财富的文化都用以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赢利,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机构,正好是对其产业类型的有益补充,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特殊使命。图书馆的公益事业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把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作为基本目标,强调人们文化基本权益的保障,突出文化平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抵制文化实用主义、杜绝过分商业化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特质、忽视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以及避免文化财富的分化等有着积极的“纠偏除弊”作用,同时也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倾向能有个正确的引导。

3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图书馆不仅是公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还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用、文化提高以及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是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3.1加强硬件建设

图书馆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声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有条件的还可设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目前,多数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进行新建的图书馆,在硬件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如2014年已全面投入使用的库尔勒图书馆,其建筑面积达7315.8平方米,馆内纸质图书藏书达28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设有阅览座席500个,日接待读者可达1500人次,是一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集借阅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此外,馆内还配备了24小时图书自动借还机,可方便快捷地为广大图书借阅者提供借还服务。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免费开放的专项经费投放,争取更多的财政拔款来加大图书馆经费投入力度,确保人力、物力等总体投入到位,从而进一步优化总体资源,增加入藏量,加强人才培育,充实人才队伍,加长开放时间,开展多项活动,提升总体服务水平。

3.3为图书馆注入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网络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来阐述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构想,从第一要素得人才到构建,使图书馆的发展完全实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保持图书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第一要务的本质不变,彻底改变读者对图书馆得认识,扩大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

图书馆学作为唯一一门以机构名称来命名的学科,其发展速度以及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我们国内似乎一直都处于低谷状态,我们很少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多时候都是借鉴或者说是追随发展的好的国家后面跑。

综观整个现代化的社会,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当然伴随而来的网络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为此,我想提一点关于网络图书馆的建议。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向着80后的用户发展,所以更多的要考虑这一代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我们可以从这里受到某些启发。为网络图书馆的发展做些什么,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是第一要素。我们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就是要求有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全面人才,要彻底改变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亲戚朋友为主、只要能搬动书就好的错误观念。图书馆必须进行彻底全面的人事改革,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壮大我们的队伍,创造更加优质、更加现代的服务。我们需要真正掌握高科技的现代化人才,能为图书馆创造更先进的文化、更具特色的体现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服务系统。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远远的被时代落在后面了,对人才的培养太偏重理论,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死板,不能让学生掌握技术层面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学科发展以及未来图书馆服务建设。所以要坚持“走人才强馆”的道路,全面实现图书馆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一条通往未来图书馆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制定合理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针,尤其是开办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更应该为重视学生的技术层面培养。

第二,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点最多,面最广,它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级别的用户,尤其是中国的人口日益老龄化,进入图书馆的读者的需求已经跟传统的图书馆读者需求有了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80后的这一代,更是希望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资料,如果觉得好还可以收藏,这些用户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可是潜在的巨大资源。公共图书馆必须认真的去调查了解潜在用户的需求,因为他们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广大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客户,因此实现全面的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工程。现在的网络图书馆也不少,虽然方便了用户足不出户的需求,但是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读者就网上读书的要求,进馆的程序过于繁杂,购书倒是方便了许多,但这似乎不符合公共图书馆的宗旨。

第三,构建图书馆个人网站,实现图书馆咨询服务一体化。这个个人网站要靠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设计,只要是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就能设计的出来,读者通过在网上申请,就能得到一个属于读者自己个人网站。我们的网站主要发挥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发挥邮箱的作用,及时向读者最新图书出版情况,读者可以通过订阅服务内容,比如时政、经济、娱乐时尚等,我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为读者节省时间,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与我们直接进行交流,不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有回应。二是有一个强大的咨询服务队伍,那么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准确无误的解答客户的疑问,并且要反映迅速,对他们的技能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掌握已经相当普遍的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技术,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情况下,把最新、读者迫切需要的信息提供给我们的用户,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然是传递给读者所拥有的网站,节省读者的金钱。三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网站设计,这也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特征,在这些方面,腾讯公司就做的特别好,我们网络图书馆就很值得借鉴同时进行创新。四是可以提供一个网上学术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图书馆本身的一个功能,我们通过设计这个网站可以让大家的交流更加方便。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方便读者,体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图书馆与时俱进。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载体,更应该引领信息发展潮流,走在发展的最前沿。第四,自动化服务。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然而这种自动化却主要是面向图书馆工作的一些简单流程,比如图书的到馆登记、编目、借阅、管理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图书馆的运营,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它的自动化能力或者说是为它创建升级版,在这儿我们引进图书馆机器人的概念,是指图书馆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把读者所需要的文献或者是信息载体直接送到读者手中。在这个概念中,图书馆就像机器人一样,读者想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比如某一读者想要查一本书,当他在图书馆的操作系统输入图书信息时,并且确认无误,图书馆就会自动把这本书送到该用户手中。这种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果实现,将会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节省读者时间。

第五,实现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平台。面对面地交流即是说通过视频、音频等设备,实现对话。比如现在我们知道有外语热,很多人为了学习外语吃尽了苦头,报名各种培训班,这些培训地价格昂贵,让很多的人望洋兴叹,尤其是大学生们,他们迫切的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将寄希望于图书馆,然而很多图书馆只能是提供各种借阅书刊,而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图书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实现用户这一需求,这一项措施可以归入到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中去,当用户提出网上学习外语时,我们可以推荐给他们我们的网站服务系统,具体可看根据用户需要,比如有的用户是初学者,需要从零开始,了解该用户的特点,对其传播所需知识,或者有的用户就要进行口语练习,这几乎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主流,图书馆要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以最好的态度,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要,发挥更加强大的图书馆教育职能。现代图书馆是信息的集中交流管理中心,是信息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传递着,一切以满足现代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在今天信息高速增长,技术飞快进步的时代,相信图书馆只要合理、充分的应用,就一定能够走在信息服务产业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詹德优.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2004,7.

[2]查先进.信息分析与预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3

“信息化”进行搜集工作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以及一些具有搜索性的书完成对专业资料的搜集工作。通常期刊还有报纸都具有发行量及自身涵盖信息量和变动性比较大的特点。但是通常这些资料都是有目录的,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查找,可以更快完成对专业资料的搜集工作。在搜集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要是涵盖多种资料的云图及科目的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对资源的搜集工作,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搜集工作,也是时下比较重要的一种对资料进行搜集的方式。比如很多图书馆就借用知网还有万方及维普这样具有公开性的资源,进行等价值的交换以获取资源信息。现在期刊及报纸对资料的搜集工作,大多会利用网络资源。

二、图书馆专业资料管理工作

在图书馆中对专业资料进行保管延续了搜集工作,整理专业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实效性、专业性及对资料的分类,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为了对馆内资料实现全面管理,就要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将专业资料的价值发掘出来。比如马克思在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就编著了《资本论》,由此可见整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一)对资料的建设工作对资料的建设

工作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明确资料的完整性,保证其具有完整的系统。专业资料主要分为基本资料、参考资料及辅助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将资料进行分类,保证不同的资料分类存放,方便查阅者很快地找出需要的资料。在图书馆中对期刊及报纸进行分类的时候,要对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将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存放。对资料进行统一整理时要对文献进行编码,使得管理工作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二)加强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

对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是当前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工作重点。通过对信息化的工作进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图书馆中管理者的工作量,从而保证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并且当读者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询时,先了解文献具体的排放位置,再取书,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通常专业资料都储存在高校图书馆中,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水平是比较低的,比如一些图书馆对社会科学、经济及法律方面的资料关注比较少,分类也不清晰,其中对学报及学术性的周刊内容的整理资料更少,不能满足专业研究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对数据库的建立。在建立过程中,对各项的标准要及时统一,比如对一些缺陷文献的添加,以及对报纸的及时更新。在保证专业资料的数量后,也要及时地加强对资料的更新。组织专家进行交流研讨,对专业资源内容进行扩充,对专题资料、文摘及目录进行编制,运用网络,进行专业资料完善工作。及时发放全年各期的报纸及期刊,保证信息实效性及共享性的优势,扩大读者阅读的范围。对期刊、报纸及图书进行分类下载,建立形式多样的数据库,比如依照专业的名称对学报及期刊进行分类,为读者提供全面服务。

三、结语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4

(1)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应顺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用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和发展,使单位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图书馆人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在和谐的环境中完成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再塑造。

(3)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应全面反映工作宗旨与行业精神、工作与学习、管理与服务、思想与行为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集中全体人员的思想和智慧,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单位文化体系。

(4)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应发动全体图书馆人共同参与,树立人人是文化建设主人、人人是单位形象代表的观念,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单位文化建设做贡献。

(5)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单位文化建设应与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单位文化的形成必须依靠单位干部职工长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要做到目标明确,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确保单位文化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2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构成

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管理手段的内涵。其构成系统从结构层面而言包括:

(1)物态文化层。即见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表层文化。主要是单位直观形象如单位的环境、标识、单位人员的风貌等。它们虽然以物质形态存在,但能反映单位的观念、精神,表层文化更多从感官视觉上给人以强烈感受。

(2)制度文化层。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规范,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特点。制度文化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廉政制度等。

(3)行为文化层。行为文化是单位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表现在业务工作、事务管理、待人接物、仪表举止、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是单位理念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单位形象的直接展示。

(4)理念文化层。理念文化是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单位精神、单位共同愿景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3宁波市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宁波市图书馆在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围绕着“公益、平等、开放、创新”的单位精神,充分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各种提升素养、展示自我和拓展创新平台,积极营造积极和谐,健康向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从“学习、和谐、民主、规范”四个方面来打造“馆员之家”,形成宁波市图书馆特有的单位文化。

3.1利用特色资源,打造学习之家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适应时代需求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把职工的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放在首位,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之家。

(1)利用讲座资源。当前,图书馆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领域拓展的一大亮点,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宁波市图书馆,从2006年4月开始,天一讲堂经多年打造已成为宁波市的文化品牌项目,每周都有不同的名家走进讲堂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来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馆领导带头聆听,在馆领导的带领和教导下,职工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聆听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2)利用图书资源。图书馆最大的资源便是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300余万册,还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我馆鼓励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并适时组织职工参与到读者的阅读沙龙活动中。

(3)充分利用中心馆资源。宁波市图书馆是宁波地区的中心馆、龙头馆,每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培训期间我馆均安排相关业务人员参与,形成馆内馆外互相交流,相互探讨,共同发展良好氛围。

(4)充分利用图书馆系统资源。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推进,图书馆系统和馆际之间的交流随之加强。每年,我馆多次派员参加部级、省级等图书馆系统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会,开展馆际互动交流,整体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社会文化服务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专业业务人员更加明确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图书馆工作。

3.2丰富文化生活,打造和谐之家

职工文化活动是促进单位和谐、增强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馆员之家”的打造是我馆单位文化建设的特色。

(1)读者活动共参。每年我馆都面向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在2014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中如“风雅鼓楼,诗琴永丰”端午雅集、“天心月圆诗画甬图”中秋诗会,我馆职工不顾节假日积极参加,与读者互动,增进了解。

(2)单位活动凝力。首先,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建立职工活动室,开展系列健身活动,如乒乓球、台球、棋类等。2014年,结合文卫工会健康年活动,组织职工开展诸如健康歌表演秀、幽默创意比赛等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健身,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健康的体质,为社会公众服务。其次,为引领树立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图书馆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先后组织开展职工拓展训练、中秋职工才艺展示活动,举办“最美甬图人”微演讲等等活动,在职工形成相互理解、包容、协作、欣赏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团队。

(3)共建活动互进。宁波市图书馆馆外流动图书馆170余家,本着“共建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与流动馆开展共建互进活动。先后与局机关联合举行了“六一”职工亲子趣味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走进象山某驻军开展交流联欢,通过活动不仅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从他们身上学到坚守无悔这一朴实的人生观。

3.3发挥员工力量,打造民主之家

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监督作用,让职工参与管理,主动关心单位建设发展,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

(1)强化意识。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坚持每月开展职工教育,不断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自省意识。每年“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文明结对村慈溪胜山镇胜山村,为特殊群众送“微心愿”,到余姚梁弄实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推进民主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民益,确立职工在“馆员之家”中的主人翁精神,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调研、分析、讨论、决策的工作作风;从开放时间的调整、职工食堂的提升,到图书馆新馆建设,新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的出台,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参与讨论,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发挥工会职代会作用,让职工履行民主决策的权利,重大决策如《职工岗位职责和岗位系数方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此外,为保障女职工权益,行政领导还与工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障协议》。为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设立意见箱、网上邮箱,开展网上或书面调研。

(3)加强监督。党支部专门设立了纪检委员,对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等进行监督;部门主任和工程项目负责人与馆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加强廉政建设,杜绝不正之风。

3.4健全管理制度,打造规范之家

“馆员之家”重视营造温馨、规范的工作学习环境,提升单位内外形象。

(1)提升形象。重塑单位环境,注重单位内外整体形象。我馆本着“以读者为本”,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一楼原图书外借室和三楼原图书阅览室的图书排架布局做了调整,打破“借”、“阅”界限实现一体化服务,提升图书馆对外服务功能。对本馆的VI系统进行提升,尤其在图书馆对外形象宣传中常用的如log、色彩、字体进行规范,统一基调、统一规格,规范设计制作摆放。重新设计制作了公告栏、宣传栏、宣传资和各开放部门借阅制度;开设了微信平台,还对本馆外立面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在公共场所安放自动饮水机、在服务台增置常用药、老花镜、雨伞满足读者的需求。

(2)严格制度。为加强单位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先后建立或完善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审批制度、财务管理细则、合同管理制度等等,对外借借阅制度也作了重新的梳理,明确了操作流程和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律可查。

(3)加强检查。坚持每天小巡查,每月月底对安全、卫生等情况大检查,不定期对上下班和工作秩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按期处理。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5

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情况和校园文化特点来看,图书馆文化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起到引领作用。其主要原因如下:

1.1图书馆文化是弘扬校园文化和校园特色,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文化是大学的发展圆圈,弘扬校园文化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将校园精神传播和扩展,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果、学术研究情况以及社会影响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特点,只有文化精神丰富的校园才能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人才。然而,由于长期的注重经济发展,大学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功利性的影响,在校园规模和校园建设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校园文化的构建并没有跟上发展。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应用型学科,对理论素质教育缺乏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长久发展不利。一些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存在盲目性,崇拜西方文化,不加选择的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存在偏见,过于注重自身性格的培养和自我个性的彰显,精神追求境界不高,这也限定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由校园环境、设备、以及生态环境组成的物质文化,也包括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培养模式等因素构成的制度文化,更重要的是由校园风气、文化活动等构成的精神文化。这些校园文化的组成内容,很多都在图书馆文化中得以体现,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的引导作用,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2图书馆文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主要作用和目标在于培养人才,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管理人员则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序管理,起到服务教育的作用,尽管两者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存在一些差别,但都是高校教育必须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应该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方法和教育水平,提高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图书馆文化则能够帮助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也给师生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和空间,图书馆文化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文化的交流传递都有巨大帮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引领功能的主要路径

2.1牢固树立“三个贴近”的服务理念

这种服务理念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目标,开展科研与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为依据。只有掌握了学科、教学、师生三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图书馆才能进行有效服务,才能为真正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2.2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引领功能。

目前高校规模越来越大,老师承接的课题也越来越多,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却逐渐疏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导致的,也可以称作一种文化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活动或者图书馆论坛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定期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优秀学者的讲座,增加学生对教授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当前发展迅速的信息化平台,让师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总之,如果能对图书馆充分利用,其发挥的文化引领功能将十分显著。

3.结语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6

「摘要以图书馆地方文献与档案化因素(1)存有关联为念,论述了图书馆地方文献与档案献之间的共同特征,指出地方性档案就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与地方档案工作之间并无“鸿沟”。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一8214(2004)01一0077一03 笔者以为,从历史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意义上考察,图书馆馆藏结构中的地方文献,在文献形态上与特定地方空间形成的档案虽不等同,但确有诸多类似。探究地方文献与地方档案的概念关系,有益于文献情报与档案工作的功能互补,从而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 l地方文献与档案文献的共同特征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在区域性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地方文献,是指仅在内容特征上反映地方区域性的文献;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除了在内容特征上,还在其他非内容的“本地”形式特征上反映地方区域性的文献,如本地(含籍贯)组织或个人撰写的文献,反映本地人物(包括原籍在本地的,或原籍虽不在本地但曾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影响的所谓“寓贤,”)或组织情况的文献,本地采用出版等形式形成的文献等。 无论是采用广义还是狭义的提法,地方文献最为本质的属性有二:一是对内容或形式特征反映上的地方区域性;二是在查考重复使用上的资料性。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地域特征为反映对象的地方文献除了传统的形式外,其记录知识的符号、手段及其载体形式已是多元化。此外,地方文献作为特定的文献类型,反映了特定地域阶段性发展的历史轨迹,因而作为一个体系的地方文献,还具有历史的累积性。 故而,笔者以为,地方文献可定义为:“是一种以内容或形式上的地方区域特征作为反映对象的、在查考与重复使用上具有资料价值的、在记录方式及载体的表现上文献形式较为多元的、在特定地域阶段性发展的反映上存有历史累积性的文献。” 按《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15418一94)的定义,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其定义的基本含义有四:(l)档案是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的主体在特定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因而是原始的历史记录;(2)并非所有的活动记录都能成为档案,它必须是具有查考与利用价值的;(3)上述活动主体既有现在的,又有过去的,因而档案作为体系具有历史的累积性;(4)在记录方式及载体上,档案的形式又是多元的。 至于“地方档案”,将其形成一个特定概念反倒不妥,因为档案总是在特定的地方空间形成的,地方档案机构的馆藏在整体上总是一种对该区域自然与社会领域基本信息的原始反映。以笔者所见,档案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记录方式及载体的、在地方区域性特征上又是具有历史累积性与查考利用价值的特定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 地方文献与档案均为知识载体,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二:一是地方文献并非都是特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地方文献所反映的内容,对其作者来说,更多地表现为间接经验,经过选择与加工,主要用于社会交流之目的;二是地方文献往往不全是原稿、原本、或“孤本”,其依据和凭证作用一般要逊于地方档案。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二者之间的差异又是相对的,因为原始记录性虽然是档案最重要的属性,充当依据与凭证虽然是档案的重要作用,却不是所有档案文献共同具有的、足以与其他非档案文献相区别的唯一标志。 但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发展、人物、工业、农业、城乡建设、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地方基础信息的反映上,地方文献 与档案各自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文献信息体系,它们在经济与社会特征、人文和文化传统的反映上都具有地方性区域性这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生产与经济、历史与政治、文化与艺术等内容的查考上,地方文献与档案在文献利用上又都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因而“备以查考”又成了它们共同的文献基本特征。 2地方性档案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地方文献 如前所述,档案就其形成主体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活动范畴而言,总是和一定的地方空间密切相关的。由此,如果不拘泥于特定的概念因素,某一地区的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一地区的地方文献。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就包含了那些直接反映特定主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7

大学生图书馆文化建设功能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基本内涵

图书馆源于文化,同时也服务于文化,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在高校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受高等教育的政治地位、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高校图书馆文化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深深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文化生活是衡量大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作为大学中的一个组织,处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涵盖之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体现一个图书馆的馆风、馆貌和管理状况。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会对高校馆员和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规范力和约束力,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得如何,关系到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形象以及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图书馆文化,自觉地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功能

1、效益功能

高校图书馆文化早已冲破封闭的世俗观念,在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向大学生服务方向发展。从而使图书馆文化效益功能日益明显,这种效益,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效益之外,同时还包括通过有偿服务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它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发挥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极为有益,同时也对于改善办馆条件和提高全馆职工的福利待遇都是极为有益的,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改革取得成效。

2、约束功能

高校图书馆的约束力来自高校图书馆中充满着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学生群体行为准则和学生道德规范,使个体行为从普遍的心理压力变为人为动力。这种人为动力不仅来自学校的制度的约束和物质激励,但是很大程度上来自内心对人生目标的不断追求,从而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行为的控制、约束自我的目的。

3、凝聚功能

高校图书馆文化反映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全部活动上,能把高校各个层次的领导以及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利益的有机群体,使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形成的群体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能促进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协调一致,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习氛围的生成,将各种矛盾和冲突消弭于萌芽状态,将各种学习的层度带向最高水平,达到行动的一致性。从这方面来看,高校图书馆不是那些人也不是哪一位领导人的行为规范标准,而是整个高校图书馆文化、道德和价值的认同。因此图书馆文化能使个人的行动、思想、感情与图书馆整体统一起来,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4、激励功能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建设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长远发展。对馆员的激励,对学生的服务体系,不能靠人为推动,而是要靠热情、积极、端正的工作热情、服务意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使高校图书馆馆员产生本能、主动、自觉为高校图书馆事业无私的奉献精神。

5、辐射功能

高校图书馆文化相对固定的模式,不但对高校图书馆内部馆员产生影响,而且它还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方法,对在校学生产生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有助于图书馆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大学生,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各方面效益。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吸收强有力人才,提升高校图书馆人员的发展实力;有利于取得大学生包容、支持和帮助,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1、坚持服务学生的宗旨

高校图书馆文化要提倡人人都是文化人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文化凝结的。当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文化达到一定水平,成为真正有文化、高素质人才的时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障碍的时候,必会顺其自然的得到解决,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文化层次的超越,势必会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所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以文化层次高的人、有头脑、有思想者来实施管理,提倡每个馆员都是文化人的理念,从教育、陶冶、塑造、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角度来开发人才,这样将使图书馆文化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体现服务于学生的原则。首先,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客体,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态度积极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着重从高校的特点出发,针对高校图书馆员的思想、文化等具体状况来开展。坚持服务学生的原则,以期实现关爱、理解、尊重、引导学生的目的。

2、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创建高水平的学习型大学生图书馆

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工不仅要熟练自身业务,而且要了解自身高校的各个学科领域,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更新高校图书馆馆员学习观念,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高校图书馆馆员以往的学习多是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学习内容也比较陈旧,对馆员个人和高校图书馆都缺乏本质指导。所以今后高校图书馆应以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发展个人事业为依据,以自身工作的特点为核心,按照高校的学习型设置自身的学校内容,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创建高水平的学习型大学生图书馆还需构建教育终身机制。通过终生教育把高校图书馆员工潜在的各种创造力充分发掘出来,并让其能够得到发展和自身完善。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发展不断渗透新的力量,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3、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建设相结合

每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合成的,对于高校图书馆文化来说,也是一样的,高校领导的重视,每个部门的配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不懈努力,全院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努力参与,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形成及建设提供了基础。它是高校文化的累积,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厚土壤。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要提升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高校图书馆文化,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尤其是在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精神,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专业理论素质;三是文化艺术素质;四是身心素质;五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同样具有对大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功能。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必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提出进一步要求,大学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提倡积极健康的图书馆文化。例如可以举办图书馆专题讲座、举办图书馆各种展览等,给大学生一个多姿多彩,奋发图强的文化学校气氛。针对江苏财经学院的发展历程、学术特点,我们应该通过畅想图书馆环境保护、图片展览、特色竞猜、专题讲座、特色演讲等各种方法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学习在教学、科研、管理中优秀教师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永不止步的精神,学习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通过实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上进的观念,培养他们以我校为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在思想深处坚定了学生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李玉梅,王宇,迟伟凡.论图书馆内部基本制度的建设创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93—95.

[2]李明华.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思考.中国图书馆报,2005,(3):90-92.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图书馆

1个性化服务概述

(1)个性化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把这些整理信息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即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需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

(2)个性化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个性化服务的形式特征:服务时间上的个性化:用户在希望的时间和希望的地点能得到图书馆的服务并且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用户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图书馆的服务项目。

②个性化服务的内容的针对性:把用户所需要的资源信息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选信息资源,要服务人员把与用户个性要求有关的信息资源直接提供给读者,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用户活动第一线,直接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之中,服务到人,使服务更有针对性。

③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与用户沟通更便捷: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的信息特定需求而做,不仅提供给用户友好的界面,而且更能方便彼此之间沟通,这样的个性化服务主动性、时效性强。方便用户描述自己的需求和用户反馈图书馆服务的评价。

2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必要性

2.1教学科研环境的变化

对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来说,教学科研环境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信息交流和知识创造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环节和基本形态,正随着我国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科研本身的形式和过程。一方面期刊论文学术报告、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文献检索工具的利用和怎样检索需要的相关的资料和知识的方法,用户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时,这就需要图书馆的服务人员为这方面材料需求者给予一定的个性化服务。

2.2用户行为的变化

在学院里进行科研的人员及学生们通过网络获取资源已经行成普遍,传统用户上门来请求图书馆员查找相关资料的情形已经不多见了。服务到家,将信息服务融入教学科研当中已成为用户的强烈要求。有些用户甚至要求这种获取和利用不再对更加众多复杂的数据库和系统而是形成的逻辑整体文献。

3实施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措施

3.1启动个性化定制服务

图书馆传统的定题服务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手工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定制服务方式,但限于图书馆人员的精力,其服务范畴只能局限于少数的重点用户,无法满足更多的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则能为图书馆提供自动化的个性化服务,即是按照读者个人的需求,定制特殊用户界面的个性控制服务技术,为用户个人搜集和组织信息资源。

3.2建立专题数据库

资源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而数据库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重点关注各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建设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专题数据库,方便专业人员对本学科的成果、科研动态的掌握、利用。同时还可以采用引进数据库的办法,购买引进国内外各种数据库,丰富馆藏,弥补本馆在某些领域信息资源的不足,建立起个性明显,特色突出的数据库网络。3.3建立读者查阅记录档案,提供跟踪服务

读者的需求是开民个性化服务的风向标。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首先必须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读者访问频次、读者借阅情况、反馈信息等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随时掌握读者的信息需求、查阅目标和阅读范围,总结和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3.4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服务

在线参考咨询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一对一‘的特点使读者需求得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满足,这个服务方式广泛地受图书馆界的重视。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依托先进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经图书馆网站为载体。为用户提供基于电子邮件和WEB表格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地点提出的咨询。

3.5开展专题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

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一批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他们既了解文献信息,又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从事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检索方面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便于开展学术交流等专题性讨论等活动。

4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服务工作和图书馆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高职院的教师和学生,教师上课用的参考书,教研课题和学生用的参考书主要依赖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与学院学科建设、实习实训课建设密切相关的信息主要依赖图书馆资源予以重点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配置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发挥素质增长率职能的先决条件,更是服务育人的前提和保障。

4.2个性化服务水平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努力开展个性化服务,为在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优质资源,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人员显得更加重要。首先,在工作中要体现出“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要真正做到了解读者在学习中的需要,对师生读者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以人性层面上去关心体贴读者,这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拥有人性化服务理念,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为师生创造一个便利、温馨的环境,提供应有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其次,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这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知识资源及分布,并具有分析、提炼和储存知识的能力。能够按照读者需求,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快速地搜集信息,综合、组织起来。加工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实施个性化服务,就是以方便读者,推动读者为原则,将工作重点和注意中心集中到发现用户需求和满足用户需求上来。逐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服务体系由文献和加工整理变为以信息整合、知识重组为主体和参考咨询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不断及时地研究市场需求。才能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实现读者与高职院校图书馆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爱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条件,并且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校园文化能对师生的道德人格、行为规范等产生深刻影响。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内的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综合体现、学生整体的文明素质深度体现、学生整体道德情操的综合体现,也间接的显现一所综合型大学的办学水准。因此,高校就会面临到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校园中如何倡导校园文化?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并且具体到如何实现所倡导的的校园文化,具体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实现?而这里就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高校所存在的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做以讨论。

高校中的图书馆是除了大学课堂之外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而具体的图书馆的工作就涉及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和相应的良好服务;时刻更新并为科研学习工作提供大量富足的文献资料;并在相应的工作中适当的进行文化导向的宣传及报道,进而间接引导学生的校园文化走向。总之,高校的图书馆担负着创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及学习环境的任务,以及培养和提高学校整体学生文化等综合素质的责任,同时间接起到引导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导向的风向标作用。所以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在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建设的地位及作用

在一所高校中,校园文化往往是高校综合教育中的一种间接育人的方式,或者说是高校营造的一种适合于教书育人的环境。而该文化对于高校教育中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对于高校综合教育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全方位全面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中发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间接的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并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位师生,起到规范和指导高校师生行为规范的作用,同时在潜意识中团结着高校师生彼此,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建设,自然而然也就担负起相应的重要责任。高校图书馆也是校园需要营造环境之一,且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息息相关。高校图书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以下探讨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渗透到图书馆具体工作中去。

1、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作用

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培养人文素质的最主要的课外课堂就是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在历史上就是人类知识的传播的重要工具,而现在面临的信息爆炸时代的大学生,也将图书馆作为获得大量课本外大量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学习图书馆大量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补充课堂课本的不足,使自己更好的满足时代的科技人才要求;大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哲学、历史等大量精神读物,提高个人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综合人才要求。就此,图书馆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宣传和推荐,适当的引导大学生对于各种类型书籍的阅读,进而间接的影响其道德修养、人生的价值取向、专业技术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在实际统计中,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部分是在图书馆中的摄取完成的。客观的因素即为图书馆本身就是通过提供从古到今的各个学科的文献资料,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可供选取的不同方面知识,不仅打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方便其汲取整个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进而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同时主观因素即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追求真理和心灵成长的需求,更具体的是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就业方面对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因以上两个方面的需求,主动积极地在图书馆中逐渐接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因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可以通过图书馆建设来实现的,并通过图书馆工作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标引导大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健康美好的人生。所以图书馆在文化素质提高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图书馆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以及知识结构的完善有一定程度影响

大学生在图书馆通过阅读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主动积极性,充分考虑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专业学科知识需求,进行有目的选择性阅读。在个性发展方面,大学生可通过图书馆人文方面的学习,客观认清自身的性格,对于性格的缺陷进行及时补缺或者改善,将坏的影响降低;同时对于自身性格特点的优势也要有充分认识,学会如何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势特性,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主动选择一些相关的文化、道德以及思想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至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选择性学习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奠定好的性格基础。

在知识结构方面,大学生如果仅靠课堂课本学习,就会造成知识结构简单,学习所涉及的知识面窄,不仅缺乏兴趣,也缺乏动力。而这些方面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课外学习改善。首先大学生的课外学习,可以使得对于本身相关专业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与课堂同步进行,对于当前所学专业的前景和发展状况也有较清楚的了解,并且所涉及的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于那些将来考研转专业或者是改变研究方向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外的学习为之做相应的知识准备。这种由学生自己做主,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例如兴趣爱好、特长或是社会需要,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学习的书籍,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兴趣也提高了。总之,图书馆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知识结构的完善有重大作用。

3、图书馆在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涉及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学习条件;并且图书馆可以举办更多形式的文化活动,起到了对于课堂教学等常规教育的补充作用,例如图书馆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和讲座活动。创造一个校园文化的学习氛围,间接的完善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善了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积极得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就是在高校范围内,将课堂等教学资源全部调动起来,构成一个全校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创造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文化环境,形成一个读书育人的良好氛围。而图书馆是除了课堂外,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阵地,可以说是课堂教育的变相外延和补充。所以可以说图书馆的作用是直接地提高了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同时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校的整体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图书馆本身就是大学的重要文献机构,同时也是面向学生的重要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将学校内的各个学院的专业学科都囊括在内,即各个学科相对独立的集成起来,又同时在各个学科彼此之间也形成了链接。基于图书馆对于涉及各个类别的书籍和文献,具有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特点,便于举办各种学术和讲座类型的活动,据此,图书馆在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作用也就无法忽视。

4、图书馆在实现高校师生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高校教师这个重要因素也要充分重视,他们同样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重要引导人。高校教师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更新,需要不断的对知识更新学习,时刻保持在其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的前沿性,基于此更好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继而实现知识的创新。高校教师的学习科研氛围同样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并起到了一定的模范作用。图书馆对于高校教师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领域的文献、书籍以及电子文库等资源,便捷于教师调取所需资源。高校教师对于道德精神等方面书籍的涉及,也提高了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教育质量。

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社会及就业要求对知识的创新有了新的要求,跟注重实践工作是的综合素质。学生必须认识到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对知识的创新性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图书馆给大学生开启了一扇求知之门,方便于他们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发展要求,进行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提升他们自身的各项素质以及能力。即大学生通过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类型的资源,开发自身的潜能,并在实际中锻炼实践能力,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并在图书的导向作用下,参与多种形式的讲座类型的活动,进而启迪思想、开阔思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和综合素质质的提高。

二、校园文化建设下完善高校图书馆建设建议

大学图书馆是重要的文献保存场所,同时也是古今各个领域的知识宝库,并且是为大学师生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型场所,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有上节分析可知,采用恰当的方式完善图书馆建设可以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改善图书馆自身硬环境建设

图书馆建设首先是对于自身的硬件环境建设,这是图书馆建设的硬件物质基础。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内部的布局,配备的装备设施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安静舒适环境。越来越先进设备的购置添加,使得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现代化。电子图书资料库的引入,不仅方便查阅,也提供大量的国内以及外国文献资料。这些便捷方式的提供,激发了高校师生的求知欲,拓宽了更宽广的知识面,和接触到国内外更为先进的技术知识,及时了解外界时代变化趋势。对于具体的图书馆内环境的布置也是不可忽略,细节的装饰即墙面的宣传画、盆景花草、名人名言等可以构建一个让学生可以耳闻目染的学习读书环境。同时校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往往是高校的一道风景线,美观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优良服务以及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使得师生等更好的感受到校园文化气息。

对于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硬件建设即图书馆藏文献及相关书籍资料库建设。这是图书馆真正建设存在的意义,馆藏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建设的好坏。购入的重要的资料需要紧密结合高校教学要求、科研需求以及满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尽可能广的范围,有目的性的、有选择性的挑选国内外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有导向性的特点适当的选取,并准确的推荐给师生,进而影响高校的校园文化导向。改善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是图书馆更高层次建设的基础。

2、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的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没有工作人员操作和服务,图书馆建设就成为纸上谈兵。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也就影响了图书馆建设的好坏。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逐渐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将服务和育人结合、管理和育人融合、做好教育辅助工作。在熟悉馆藏资源、精通本职业务的同时,善于从图书馆庞大的知识金山中提炼真金,并将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广大师生,挑选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有更好的辨别能力。最终指引广大师生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潜在的榜样作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良好的图书馆硬件环境要求好的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其中图书馆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的实现,图书馆良好的环境和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都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人员。所以整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

3、提高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层次

具体的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较多良好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而相对的文化层次越高的文化活动影响越好,但由于高校实际条件的制约,在现有的学校资源下,如何实现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就成为关心的焦点。具体就是尽可能多的实现高校内部资源的共同协作,或者在校外如有兄弟学校可以相互扶持,通过正规的方式开办相应领域的文化活动。实际上学校内部可以通过通过各个学生社团或学生会联合,开展有益的读书会、集邮会、书法会、等类似的活动,可以请相关有相同兴趣的老师进行监督指导。活动期间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学校精神等校园文化的因素,逐渐的形成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外部同样可以通过兄弟高校之间的扶持,请特有的专家来公开讲座,使各个高校之间进行校园文化的交流,不做井底之蛙,相互学习,优劣互补。

同时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活动的方式也越来越宽泛,高校应把握住时代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数字资源,构建更宽更广的信息平台。这样最大限度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国际间的文化及科学知识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地域也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同时拓展到校园外。提高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层次是更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必走的一条道路。

三、结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高校图书馆一方面的工作和任务,它同时也是由高校的各个部门工作的整体配合来实现的。但不可否认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完善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工作的同时,兼顾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思维与新策略[J].图书馆论坛,2010(5)93-95.

[2] 安洪杰.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年,2010(20) 77-79.

[3] 韩永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 75-77.

[4] 张峥嵘.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5)128-130.

[5] 高淑芳,赵世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科,2008(3)69-70.

图书馆文化论文篇10

少儿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人性化管理将时时提醒图书馆管理者注重人的能动性并积极引导馆员,以避免陷入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可能隐藏的僵化误区,远离、教条主义,贴近实际,使图书馆管理者能够按既定目标指挥若定。有助于管理理念人性化人性化管理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机制之上。它强调培育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文化环境以及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追求的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丹东市少儿图书馆对老中青3个不同年龄段的员工给予不同的关注。对于老年员工我们给予更多的尊重,并在一定范围内让他们参与组织决策;对于中年员工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积极进步;对于青年员工我们的投入更多,2011年,丹东市少儿图书馆对青年员工实施岗位轮换制度,让他们熟悉馆藏,获得直接的业务工作经验,另外在本馆举办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读者活动中让他们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方案制定等,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员工核心需求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在图书馆不仅具有获得劳动报酬的物质满足,而且具有参与管理、获得尊重、施展才干、自我实现的精神满足。这样就激发了馆员的热情和干劲,提高了馆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稳定专业人才队伍一项对全国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懂高新技术和专业理论的人才匮乏。不少高校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纷纷改行,流向了公司、信息中心、机关等效益好的单位。少儿图书馆相对于成人馆其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外出学习培训等机会都很少,部分员工受“少儿工作没出息”等偏见的影响,产生了专业思想的动摇或困惑不解的抵触情绪。加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调整图书馆员的心理状态,使之适应社会的改革变化,对图书馆与外界的差异有较高的承受力、应变力,稳定专一地工作。

少儿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少儿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以人为本,牢固地建立起事业与个体目标之间的联系纽带。即高度重视服务少年儿童的社会效益与自我发展的个人需求的双重利益驱动。关心馆员、尊重馆员,设法满足馆员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建设,以发挥整体效应,实现馆员个人目标和图书馆整体目标的一致。力行务实、高效、科学的管理风格。引进并建立正常的竞争机制。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建立通畅的上下级间、部门间信息传递渠道,管理者密切联系下属,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竞争机制。把“责任+能力”作为对人的评价标准。依据此原则逐步完善人事考核体系与利益分配体系;把图书馆的各级管理权交给最有责任与能力的人,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人善任,各得其所的原则;要求馆员在工作中自我加压,从严要求,尽职尽责;结合全员聘任合同制,严格推行考评制度,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发现、使用和培养人才。尊重知识和技术,鼓励理性和创新行为。在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少儿图书馆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才竞争意识。图书馆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那些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专业知识,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图书馆人才。应当保护这些人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提倡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实行民主议事,集中决策,权威管理。应提倡相互尊重,加大与馆员的沟通力度,及时掌握馆员的心理期望与变化,加强业绩与信息的反馈,使馆员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态度与业绩的满意程度。在重要规章制度制订时应充分吸纳相关人员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扬民主,集中决策;而一旦制度出台,决策形成,则应当有令必行,实行权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