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鉴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16:50:07

美术史鉴赏论文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1

[关键词] 高校美术史;美术鉴赏课;衔接

【中图分类号】 J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186-1

一、引言

很多高校美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都会走上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岗位。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是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因此,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将美术欣赏这门课上好显得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在不断改革,如何将高等中学美术鉴赏课的内容和高校的美术史相连接,是美术史教学必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增加关于美术鉴赏的教学技能、高校美术史和高中阶段美术鉴赏在教材上的衔接及如何把我国当代的美术内容加入到高校的美术史课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在高校美术史中增加关于美术鉴赏的讲解

在高校教学中,《中国美术史》对于美术专业来说是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高校所培养的美术教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它不但要求大学生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并且要求大学生将来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上更好地教育中小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在我国高校设立美术史课程就是要让其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特别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标准中有关于美术鉴赏的明确规定,规定学生学习鉴赏的内容主要分为鉴赏内容与鉴赏基础两部分,且每部分都需要有清晰的活动建议及内容建议。掌握美术的鉴赏方法,可以使高中学生清楚知道艺术家如何利用美术的语言展开创作,使学生形成对美术作品的视觉现象,并能够对其进行诠释、描述及评价。要完全掌握鉴赏美术的方法,一定要先了解有关美术语言及一些基本方法。可以把美术鉴赏的方法作为内容添加到美术史课程中,在原有美术史教材中增加一些鉴赏美术的章节,介绍每种鉴赏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列举部分鉴赏方法实际应用的例子,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高校美术史和高中阶段美术鉴赏在教材上的衔接

通过让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可以使他们知道中外美术的发展历史、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等,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并尊重世界多远文化。依教材编写方面看,高中的美术鉴赏课里关于外国美术的叙述和大学的外国美术史很容易衔接在一起,他们都按照美术发展历史来排序,而关于我国的美术表述就有所不同,高中的美术鉴赏依据美术种类进行编排,大学的美术史依据美术发展历程进行编排,他们的教学内容出现脱节现象。所以,需要给高校的美术专业编写一些美术史内容,教材上编中,具体顺序可以按照我国美术的发展历史,以让学生对我国美术的发展简史脉络清晰。教材下编中,可以参照美术种类进行排序,这样能够和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起来。把教材分为上编与下编虽然有些复杂,但它兼顾了高中美术鉴赏课与我国美术发展历史课的内容,使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胜任高中美术的教学工作。同时,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学者专家,积极参与到高校美术史教材的编写工作中。

四、把我国当代的美术内容加入到高校的美术史课程中

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内容里有关于现代中国漫画、木刻、油画、雕塑等知识内容的介绍,我国美术史的教学大纲将当代美术和近现代美术时间都调至了80年代,但目前正在使用的一部分美术史教材中则把我国美术史下限至清末,还有一部分把美术史下限到了民国。新中国的当代美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现状与成就变成了美术史教学工作的盲点。所以,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美术史教材应该及时补充上现当代美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中国美术史》中有由李福顺编著,这本教材仅仅简单介绍了近代美术,教材内容过于简单,仅仅将近代美术划为岭南画派、海派、概述三节。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美术简史》要好于这本《中国美术史》,它关于近现代美术的教材内容很多,且将其详细的分为了八章,可以在当代美术中保留书法、雕塑、中国画的前提下,再适当添加部分与时俱进的内容,例如:前卫艺术、设计艺术等。可以适当借鉴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在高校课程里把《中国当代美术》作为一门选修课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其成为《中国美术史》课的延续,并保证内容能和《中国美术史》相衔接起来。

五、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教育部门正在加快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工作。高校是培育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故此更应该加快改革步伐。要对高校的美术史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对其结构进行通盘考虑和全方位的配套工作。这里面不但包含课程管理、课程定位,也应该包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教学方法等。要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然后再根据不同层面与角度探讨课程的具体改革,是本文探述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先明.高师院校美术理论课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3).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2

当前的美术史研究,一种是另辟新径,不受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以至艺术非艺术的局限,走向了视觉文化研究;另一种是研究文本,不去研究美术史本身,而研究前人对美术史的记载与著述。这些新的变化、这些开拓或者跨界,无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激发了治学的创造性。

但是,只研究文本,不再去研究实际发生的美术史,可能是一个致命的缺欠。因为,美术史的对象,与一般的历史对象不同,不光是文字载籍,更重要的是进入过历史的书画原作。而美术史家有别于一般史家之处,恰恰在于不能不面对遗存作品,不能不研究艺术的本体。传统的美术史研究,从来重视作品,从作品了解艺术家,进而知人论世。

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自称:“寻其踪迹,不见者不录,见者必书。推之至心,不愧拙目。”清代的张庚著《国朝画徵录》亦称:“录国朝之画家,征其迹而可信者,著于篇”、“其或闻诸鉴赏家所称述者,虽若可信,终未征其迹也,概从附录……不敢妄加评骘,漫涉多闻。”唯其如此,传统的书画史家十分重视鉴赏,宋代米芾所著《书史》、《画史》,名为史,其实属于鉴赏学的笔记杂著。

老一辈从业于博物馆的学者,大多秉承了这一文脉,而年轻美术史学者当中,朱万章则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佼佼者。他的研究兼有学府学者与文博鉴赏家的双重特点,不但得益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梁江教授,而且深得老一辈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的口传心授。年纪不大,但著作很多,著述专门而具体,善于从作品出发,重视基础研究,尤能兼顾书画鉴考、书画鉴藏与书画史,通过具体研究扩大与深化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书画发展线索的认识。

由于工作关系,朱万章对广东书画的研究,用力甚多,从古代到近代,收效颇为显著。研究范围也不限于岭南,对书画鉴定与鉴藏史和元、明、清以至近代画史与美术史学都不时推出研究成果。去年年初,他把近年的文章结集为《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我断断续续看了一遍,觉得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力图开拓书画鉴定与鉴藏研究的新生面。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无论研究大家还是名家,无论书画家群体还是书画家族,都能够从作品出发,善于把作品的研究、作者的研究与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3

【关键词】《外国舞蹈史》,美育,价值研究

一、《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美学的中心思想。这个定义强调了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舞蹈的本质也正是内容与形式二者完美的统一,通过肢体动作的不断变化创造了美感,是一门情感表现艺术。在舞蹈基础理论教育中,关于审美的部分涉及到学生对于舞蹈美的认识深度和对于舞蹈艺术的掌握程度。在课程中对外国舞蹈类型及舞美风格加以研究,在授课过程中贯彻以“美”带论的总体原则,结合实际课堂需求和舞蹈史论发展进行研究,对课程具备的高雅之美(芭蕾艺术)、自由之美(现代舞艺术)、多元之美(外国其他风格舞蹈艺术)加以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的平台。在欣赏美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将美感收获与美育实践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作美的综合能力。《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不仅仅要结合舞蹈史论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更需要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外国舞蹈史》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教育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

美育教育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外国舞蹈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由理论概念、作品鉴赏与舞蹈实践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从而激发学生是审美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外国舞蹈的同时加入相关舞蹈的文化,如民族活动、神话故事,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外国舞蹈艺术之美。加以提升学生的感知明锐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都有明显作用。美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并从而丰富人的审美情趣,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创造力,使人最终能自觉乃至自然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重塑主观世界,使每个人都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为目标。”因此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是《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的核心,审美创作力的实现也正是建立在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的基础之上,三者唯有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舞蹈美育。

(二)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管理机制

舞蹈美育的原则是以人为关怀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到学生需要的,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上课不再是一种学习过程,而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传递舞蹈理论知识与技术技巧,更需要以渊博学识与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直接决定了舞蹈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需要做到语言美、形象美、板书美等。

(三)立体全方位模式教学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要想通过舞蹈教育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仅单一方面的训练是不能满足的。《外国舞蹈史》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外国舞蹈的历史与文化,还要让学生多方位的从视觉、感觉与动觉去感受外国舞蹈的魅力所在。视觉即作品欣赏。在讲授该时期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与故事情节之时通过多媒体将该作品以视频的形式欣赏,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充分享受感官上的盛宴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后感,进行“百家争鸣”式的讨论。感觉即心得体会。撰写心得体会主要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及表达的能力,这是也是欣赏作品后的思考与总结。动觉即舞蹈实践。舞蹈美育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解放身体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舞蹈是身体的艺术,也是通过肢体来传情达意的,因此唯有解放身体才能全面发挥舞蹈美育的功能。

(四)广泛涉及多元文化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多元化的相互交融,舞蹈的传播与交流已不局限于地区,舞蹈教育更是应当尊重并承认世界各国地区的不同文化群体。在讲授《外国舞蹈史》课程内容时也应秉承文化学的角度来学习舞蹈、赏析舞蹈,例如在讲授芭蕾舞时,介绍同时期的作品可借鉴中外的经典芭蕾舞作品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比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芭蕾舞之美。

(五)引入高雅艺术进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要大力支持并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使舞蹈艺术贯穿于课堂内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校园演出活动外,学校应大力引进一些高雅、经典的艺术演出或讲座走进校园,例如经典古典芭蕾舞作品《天鹅湖》或国内外一流的现代舞团,让学生零距离地去感受外国舞蹈艺术的魅力,相信舞蹈美育的功能也会逐步显现。

三、关于《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教材建设的构想

目前关于大学生舞蹈美育出版的教材数量较少,适用性不强。因此当前舞蹈教材建设首要关注的是舞蹈美育中“育”的问题,舞蹈教材传递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更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外国舞蹈史》课程选用的参考教材是欧建平教授的《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朱立仁教授的《西方芭蕾史纲》与刘青弋教授的《现代舞史纲》。这几本教材出版时间较近,印刷版次较多,系统性强,使用率较高,对舞蹈美育基本实现其内涵与功能。《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通过“来龙去脉”“逻辑定义”等传递文化理论知识,“舞蹈个案”以作品鉴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舞蹈个案”的直观体验性较弱,教材中基本是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对舞蹈作品进行介绍,教师在课下备课收集相关作品影视资料难度较大,多涉及到外国舞蹈版权问题很难将最新的外国舞蹈视频呈现在课堂上,因此许多舞蹈美育的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最大的价值。教材中对于艺术创作实践部分也是难以满足美育课程的要求。舞蹈艺术的媒介是人的肢体动作,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外国舞蹈史》美育课程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身体力行中去。舞蹈美育教材发展至今已取得了较多成就,但与其他艺术相比舞蹈美育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未来充满机遇也要迎接挑战。这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舞蹈学科发展的有力保障。舞蹈美育教材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断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语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4

就文学结构而言,鉴赏性批评是最为靠近创作的部分。从某种角度讲,鉴赏是文艺创作的延伸,它主观色彩强烈,具有创作的某些属性,有读者把若干优秀鉴赏文章、著作,当作散文阅读,乃至读后啧啧赞叹不已。鉴赏又是评论性批评的基础。或者说,它是创作与评论的一个过渡性环节。

鉴赏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脉,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诗、词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主要位置,鉴赏文字大多存留于点评与诗话、词话之中。明清小说出现以后,恣肆的鉴赏长文应运而生。往往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选注家,也是鉴赏家。

“五四”以来,中国文坛鉴赏之风甚矣!名家蜂起,美文滔滔。诸如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傅庚生、丰子恺、郁达夫、萧乾等等,人们还可以开出一长串鉴赏巨擘的名单来。

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虽然鉴赏批评不及此前繁茂,但依然有大家活跃于文坛。茅盾的文学理论三方面兼而有之,但无疑他是一位杰出的鉴赏家。他的这一时期的鉴赏性批评主要集中于当代短篇小说的鉴赏领域,融个人才情、创作经验、文学理论与对评论对象的人格识见为一体,才情并茂,词语简约,常有画龙点睛之笔突现,令读者为之莞尔。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的鉴赏性批评涉及文艺门类广泛,而身手不凡,尤其于细节的鉴赏令人击节叫绝,叹为绝版。作家孙犁为人持重,其鉴赏文字朴素清新、思想入木三分,何等功力!文艺理论家、编辑家黄秋耘的鉴赏文章浸透着人道主义精神,行文呈现一种别具一格的淡淡的哀愁,他的文学鉴赏独树一帜。

上述鉴赏大家薪火相传,为现当代文学史增辉添彩。当今文坛,不能说没有鉴赏文章与著作,也不能说没有鉴赏人才;但无鉴赏名著,无鉴赏大家,乃是有目共睹、有耳共闻的事实。今日之鉴赏与创作相比,其差距难以道里计。鉴赏大家的缺失,对文坛创作不利,对读者接受亦不利。其实,我们的鉴赏性美文是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华夏美食,非舶来品洋快餐可匹抗矣。倡导与发展鉴赏性文学批评,是关涉当前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工程。

要发展、提高鉴赏性文学批评,其重要环节是期待涌现一批鉴赏大家。我们且不要去侈谈什么鉴赏大师,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

鉴赏大家,可以由作家兼而得之。作家本身从事文学创作,对创作之三昧、之甘苦有切实体味,有深刻感悟,有美文妙笔。也可以由主观性色彩强烈的评论家兼而得之。评论家可能理论色彩强一些,但只要艺术上敏锐,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能力,也可以写出好的鉴赏文章,也可能成为鉴赏大家。还有一些学者也可能成为这个队伍的成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鉴赏大家中坚力量几乎是大学教授群体。

要造就鉴赏大家,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不会存在大的阻力。如何造就鉴赏大家?或者说鉴赏者应该沿着什么途径、向什么目标前进?简而言之,首要问题在于独特的审美观。无自我独立的审美观,不会成为鉴赏大家,只能是随风俯仰、人云亦云的芸芸之辈。其次,要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即独特的感情评价。审美观是灵魂,审美感受是血肉之躯。还要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即有形象化、个性化的文字。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音乐鉴赏课;美育;欧洲音乐作品

一、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发展

高校音乐鉴赏课作为促进学生审美情操发展的重要课程,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课程制定,保证能够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欣赏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历史、人文、音乐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综合性和历史性令其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与发展。设定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鉴赏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性、理解性和综合性的考察,对于其自我独立思考和音乐知识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欧洲音乐发展中,从中世纪开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还是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乐风格。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家,都需要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充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以高校的音乐赏析课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深度探索欧洲音乐作品。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据上述,当前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利用欧洲音乐作品来进行典型内容分析鉴赏必不可少,除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外,对于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育教学也非常重要。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念的内容,其教学需要充分对音乐中的美好事物进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乐分析、音乐聆听、音乐欣赏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自我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之中,对于其未来的心理构建、趣味人生和创造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现代化的音乐赏析课程中,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例来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证美育教学以经典文化音乐作品为例进行教育的实质化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现代美育特点为核心,充分保证欧洲文化中的经典音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和理论起到提升作用。在相关的欧洲音乐作品赏析课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美学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著名的欧洲音乐家入手,根据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聆听其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无论是曲式结构、创造手法还是作品内容,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家自我对于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提升。这样的音乐赏析方式是对于学生的不同审美内涵的考验和探索,保证了其利用对比法、聆听法、参与法等多种音乐赏析方法进行探索之后能够深刻理解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对于高校来说,其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和了解中充分扩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自我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就能够随之提升。一般来说,鉴赏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才是美育教学的美学观念传递的核心保障。所以在进行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先从理论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再通过实际的聆听和鉴赏课来塑造音乐形象。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能够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以美育教育为核心来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保证在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够激发起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总结

对于高校来说,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经典的音乐作品中吸取知识和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和丰富自我思想和内涵。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设定其为基本的鉴赏内容,就是对学生美育能力的锻炼和自我创造力的丰富,这样的鉴赏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定,保证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经典内涵能够充分影响学生对于美学的认知和对于自我审美能力的构建。总体来说,音乐鉴赏课中对于学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材料选择是决定其教育效果的基础,音乐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充分保证教育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

[2]林彦君.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音乐鉴赏课;美育;欧洲音乐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2-01

一、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发展

高校音乐鉴赏课作为促进学生审美情操发展的重要课程,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课程制定,保证能够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欣赏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历史、人文、音乐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综合性和历史性令其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与发展。设定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鉴赏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性、理解性和综合性的考察,对于其自我独立思考和音乐知识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欧洲音乐发展中,从中世纪开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还是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乐风格。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家,都需要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充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以高校的音乐赏析课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深度探索欧洲音乐作品。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据上述,当前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利用欧洲音乐作品来进行典型内容分析鉴赏必不可少,除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外,对于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育教学也非常重要。

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念的内容,其教学需要充分对音乐中的美好事物进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乐分析、音乐聆听、音乐欣赏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自我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之中,对于其未来的心理构建、趣味人生和创造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现代化的音乐赏析课程中,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例来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证美育教学以经典文化音乐作品为例进行教育的实质化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现代美育特点为核心,充分保证欧洲文化中的经典音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和理论起到提升作用。

在相关的欧洲音乐作品赏析课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美学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著名的欧洲音乐家入手,根据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聆听其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无论是曲式结构、创造手法还是作品内容,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家自我对于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提升。这样的音乐赏析方式是对于学生的不同审美内涵的考验和探索,保证了其利用对比法、聆听法、参与法等多种音乐赏析方法进行探索之后能够深刻理解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对于高校来说,其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和了解中充分扩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自我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就能够随之提升。一般来说,鉴赏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才是美育教学的美学观念传递的核心保障。所以在进行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先从理论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再通过实际的聆听和鉴赏课来塑造音乐形象。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能够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以美育教育为核心来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保证在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够激发起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总结

对于高校来说,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经典的音乐作品中吸取知识和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和丰富自我思想和内涵。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设定其为基本的鉴赏内容,就是对学生美育能力的锻炼和自我创造力的丰富,这样的鉴赏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定,保证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经典内涵能够充分影响学生对于美学的认知和对于自我审美能力的构建。总体来说,音乐鉴赏课中对于学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材料选择是决定其教育效果的基础,音乐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充分保证教育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

[2]林彦君.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3]周静.大学音乐教材的可接受性――试评《走进音乐――音乐知识与欣赏》[J].艺术探索,2005(S2).

作者简介: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7

[关键词]阉人歌手;衰落;审美心理;艺术鉴赏

被称为“男性女高音”歌唱家的阉人歌手(Castrato)的出现是欧洲音乐史上重要的发展之一,曾一度“称霸”舞台,风靡整个欧洲。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这200余年的时间里,阉人歌手们高超的美声唱法将意大利正歌剧艺术完美诠释,带来了“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美声唱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因为其逆违伦理的产出方式,过度关注华丽形式而忽视内涵的演唱方式而渐渐不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格鲁克对歌剧的全新诠释以及男、女各声部的蓬勃发展让大众艺术审美观不断改变等原因,阉人歌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结果。同时,在其原因的探究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人们审美心理的认知变化现象,下面就此展开论述。

一、阉人歌手衰落的原因

(一)逆违伦理的阉割手术

阉割,又称去势、净身,是指人为的、非医疗目的去除男性生殖器官,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在古代多用于在宫廷中服侍内眷的奴隶身上,同时又作为一种刑罚措施,称为“宫刑”。但阉人歌手之所以进行阉割,则是为了保留男童的声音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这在之前是前所未闻的,并且在16世纪中叶前后,这种行为已经在意大利流行开来,教会从唱诗班里选择7至12岁的、有较好嗓音条件和音乐素养的男童进行手术,安排训练,使之成为专业的阉人歌手。但在阉人们在拥有了天籁般的嗓音之后,他们所要背负的是永远残缺不堪的身体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光鲜的舞台和极大的声誉背后,是永远摆脱不掉的社会歧视,人们嘲笑讽刺他们是“阉鸡”(capon)或者“可笑的怪物”,并且在当时阉人是不被允许结婚的,感情的匮乏也使得有的阉人歌手“放荡偷情,性格傲慢自大。”然而通过阉人学校的训练并不能保证每个阉人歌手都能成为歌唱家,事实上最后能成为歌唱家的阉人歌手少之又少,其他被阉割的男孩在成年后境况稍好一些的是能在教堂唱诗班里得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剩下的那些不仅成不了阉人歌手,还会因为残缺的身体而遭到耻笑侮辱,生计艰难。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培养阉人歌手从开始到结果,都有悖于人伦的自然发展规律,是应该被人道主义谴责的。

(二)过于炫技的演唱

身体的残缺变换造就了非凡华丽的嗓音——音域宽广,有强大的身体机能做支撑,并且具有娴熟的演唱技巧,这使得阉人歌手轻而易举地拿下作品中的高难度唱段,并随意地在作品中加入华彩装饰来炫耀自己,而观众的疯狂热烈的回应让这一现象愈加恶化,甚至将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凌驾于聲乐艺术之上,从而忽视整个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忽视了音乐的本质。有时甚至光在一个音上的炫技就可达到几分钟之长,这时舞台上的乐队与指挥都要停下来等待歌唱家们展示完自己的技艺,才得以演奏下去。在这过程中,阉人歌手们变成一种声音的“机器”,丧失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精神的实质。甚至有的阉人歌唱家为出风头而在台上大打出手,大失体面,艺术家的职业操守也荡然无存。

(三)男、女高音的崛起与发展

虽然女性歌手不被允许进入教堂唱歌,但并不妨碍她们在世俗音乐中获得巨大发展和成功。在阉人歌手辉煌的时期,女歌手们为了与其竞争,不断提升声乐技巧和歌唱训练,因与阉人歌手的发声机能相似,所以训练阉人歌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女歌手,从而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并且让作曲家们意识到女歌手在音质上、特征上的与众不同,从而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女性角色。

男高音则是在大歌剧兴起以后(即19世纪),因戏剧形式的要求——强调男演男、女演女,使得男高音由过去演三等角色变为主角。同时,歌剧院规模和乐队音量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演员声音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要唱得更高、更响、更具有戏剧性。这样一来,阉人歌唱家们不再具有优势,加上“关闭”唱法发展,让男高音的音域得到大幅扩展,音量较之以前也更加有力,在歌剧写作上也针对男声不同音色的特质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男声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掘和发展,由此,男声歌手又一次成为歌坛炙手可热的弄潮儿。

(四)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随着18世纪“百科全书”派提出“回到自然中去”的口号,文艺界的启蒙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他们在思想上崇尚自由、民主,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强调艺术中真、善、美的统一。同时,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极具民间色彩和人性色彩的英国“乞丐歌剧”和意大利喜歌剧的出现,推动了作曲家们进行歌剧改革的脚步。格鲁克就对传统歌剧批判的继承——他提出歌剧的体裁选择要重视那些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伦理道德意义的材料,所呈现出给观众的歌剧要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气息,摒弃意大利正歌剧那种过度重视华丽装饰和炫耀歌唱技巧的形式主义创作风格,他提出作品要充满质朴、朴素的气息,要体现真实、自然的风格,强调音乐与歌剧剧情的情节联系,重视音乐在歌剧中的完整性,重视剧情人物内心的刻画,并且歌剧中的一切都要服从于剧情安排,特别是剧中的音乐和歌唱部分。可以说,格鲁克的格局改革是对以往宫廷美学趣味的颠覆,是对“回到自然去”这种启蒙精神的有力诠释。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特征

艺术鉴赏是鉴赏者(读者、观众、听众)根据所鉴赏的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具有主观能动特征行为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在鉴赏过程中所获得的不论是审美感受、对作品的理解甚至评判都属于艺术鉴赏的范畴。在其过程中无论是鉴赏者自己的理解还是对鉴赏作品的自我判断都是对其艺术作品自主进行的补充和丰富。可以说,艺术鉴赏本身便是一种具有审美意识的二度创造,鉴赏主体从而在此过程中得到精神满足,获得审美享受。审美心理学本身所涉猎的学科范围极广,它是一门集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包括其余交叉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审美心理具有多样性与一致性、保守性与变异性的特点。

(一)审美心理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诚如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艺术鉴赏审美过程中人们有着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或是因为生活背景不同,或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等等,对美的追求也是多样的,所以审美心理的多样性具有客观性,而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不同的需求,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兼具不同的体裁和样式。这也造就了一个缤纷斑斓的艺术世界。同时,在这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中,也寓含着某种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一致性。

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的一致性,通常表现为在某个时代下、在相似生活背景下或是同种民族中的人们在审美活动所体现出的某种相同的特性,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各个时代的社会实践、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特征不尽相同。例如古代认为女子拥有“三寸金莲”才是美的体现,而欧洲则是认为女子只有把腰部束得越细越美等等,这些都是某一特定时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审美观念,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里面的审美观念所蕴含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审美心理的一致性特点,我们可以在不断演变的审美发展历程中找寻一定的规律性,并加以归纳总结,从而使我们得到新的启发和感悟,对于今后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及审美欣赏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审美心理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审美心理的保守性,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某种定向特征的审美期待视野。通常人们的鉴赏趣味、鉴赏习惯均基于某种传统的基础之上并且顺着该趋势进行,所表现出来的偏好、选择都隐含某一种定势与趋向,也体现了历史对审美心理的影响。审美心理的保守性,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传统的审美理念对审美心理创新的影响,即上文提到的鉴赏趣味习惯均基于某种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例如在美声唱法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民族唱法。另一种是人们在审美心理中对过去美学观念的坚持与热爱,例如很多人无法接受现代改编的传统京剧曲目而更喜欢原有的腔调韵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环境、迥异的哲学意识形态,还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是当时审美潮流,都会为鉴赏主体的审美经验的再度创新提供新的期待视野和源泉,这就是审美心理的变异性。人们自身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所处环境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都使人们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不断变化、演进,审美心理变异性在音乐民族审美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尤其以历时性变异为主,在音乐体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以体现。

三、审美心理特征在阉人歌手衰落中的具体表现

(一)审美趣味的不同需求与审美结果的统一

人们精神生活的不同需求造就审美心理的多样性,从阉人歌手的衰落原因中我们便窥探到审美心理的多样性表现。即便阉人歌手拥有完美的嗓音,但是人们渐渐认为,为追求天籁嗓音而去破坏正常的生理机能是残酷的,是有违人伦的并不是美的体现。同时,不论是女高音和男高音的崛起和发展,还是意大利喜歌剧等新颖歌剧体裁的出现,都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更多审美需求的选择视野。审美鉴赏主体不再只满足于阉人歌手所呈现的单纯的炫技性的艺术表达,转而开始欣赏更具生活化、抒情化的艺术表达。这正是鉴赏主体多样的鉴赏需要和审美趣味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阉人歌手的衰落也正是审美心理中一致性的完美体现。无论是它逆于人伦的阉割手术,过于炫技的演唱表达,还是女高音、男高音的发展所提供的更大的艺术审美选择、歌剧体裁的改革等等因素,它们所导致的对于阉人歌手的审美体验结果都是一致的,阉人歌手走向衰亡成为必然。

(二)审美内在的传统性与审美发展的更替

上文提到,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均基于某种传统的基础之上从而顺着该趋势进行,所表现出来的偏好、選择都隐含某一种定势与趋向。就如同阉人歌手的出现就是为了宗教而存在一样,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所提倡的思想回到关注人性上面来,那么由此,对于阉人歌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并对其阉割行为强烈谴责。同时,阉人歌手们过于注重华丽形式而忽视作品感情和内涵的演唱,违背了人们一开始对于美的声音的本质追求,这些无不体现了鉴赏主体审美心理上的保守性。

阉人歌手在历史的舞台上流行两个半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替,它兴起、辉煌、衰落,这也体现了审美心理的变异性,尽管在一开始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向人们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审美体验,但因其逆于伦理道德的出产过程,华而不实的表演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不被认可和接受,艺术鉴赏中审美心理的变异性由此体现。

“美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①艺术源自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无视实际生活中的规范。当艺术碰上道德的标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寻求一种稳定的平衡。而阉人歌手的衰落正是因为违背了道德标准,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由而得此结局。

四、由阉人歌手的衰落所引发的审美心理思考

阉人歌手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它曾闪耀过欧洲音乐史的天空,为美声唱法带来了“黄金时代”,他们犹如天籁的嗓音让后人仰止,也掀起了当时声乐界的一股潮流,但它也只短暂的存在了200余年便陨落了,也给后世留下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唯声论”的影响下,为获得美妙的声音而对人性伦理的残忍摧残,使阉人歌手成为只为表现声音的“机器”。由阉割手术造就的歌唱家不仅是对人生命的侵犯,更是对人权尊严的无情践踏,其结果必然被时代所抛弃。直到18世纪《禁阉令》出台才使得阉人歌手从历史舞台上谢幕退场。

人性的发展需要艺术,可以说,艺术让人类精神原野勃发生机。但如果当人性遭遇审美,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面对?是为了艺术上的完美舍弃人性,还是积极的去寻求,去探索某种更妥贴的、适应于当下社会生活环境的方式?笔者认为,从阉人歌手的衰落成因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感悟与启发。阉人歌手的盛行是巴洛克时期——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若是将阉人歌手放在当代社会,不光是舆论的强烈谴责,也必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可见,在人的思想的不断进步,不断塑造中,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艺术与人性的和谐交融。

艺术鉴赏与人的伦理道德,本来应该是艺术鉴赏体现人的伦理道德,人的伦理道德又影响艺术鉴赏,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但是从阉人歌手这一特殊的现象中,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畸形的,注定不会长久。一味追求所谓的“艺术美”而蔑视人性的审美活动注定将被历史淘汰;所有背弃人性本质的艺术,最终也将淹没于浩渺的音乐长河之中。艺术的创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心深处真实的安乐,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不懈追求。为了美去破坏人性,所体现的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充满着的应当是真与善,而不是残缺的、冷酷的人性丑恶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王群英.欧洲歌剧阉人歌手衰落原因探析[J].艺术探索,2009,(3). 

[2] 宋方方.巴洛克歌剧舞台上阉人歌手的“跨性别”表演[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1). 

[3] 王超群.残缺的辉煌——浅析阉人歌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 

[4] 潘丽君.阉人歌手:巴洛克时代独特的声乐现象[J].文艺研究,2010(10). 

[5]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6] 李浣云.从阉人歌手的产生和发展中论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D].贵州师范大学,2015.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8

【关键词】问题情境 高中美术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32-01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认为在美术高中课堂教学中要想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准切入点,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真正激发高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高中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策略论述如下:

一、结合历史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美术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很多作品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几千年。因此,要想让学生全面的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来进行介绍,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完整的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捣练图》这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一开始就对画中唐代劳动妇女捣练的整体场景进行介绍。然后又从画的线条、色彩等方面阐述这幅工笔人物画的美。正当我说得绘声绘色的时候,突然听到课堂下面有一个异样的声音:“我不认为画中的人物很美,这些妇女都太胖了,一点都不苗条。”这句话说出之后,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看到这近乎失控的课堂,我并没有生气。而是灵机一动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学过盛唐时期的历史吗?”同学们答道:“学过。”我继续说:“既然学过,那么大家应该知道,盛唐时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非常富足的时期。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认为西施的病态之美为美,而是以健康为美、以雍容华贵为美。”听到这里,同学们似乎都明白了。再对《捣练图》进行鉴赏的时候学生也非常配合,课堂教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历史知识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否则则会误导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对历史知识多加了解,在上课之前最好能够做出精心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当然,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结合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时候,我把关于《梦娜丽莎》的多种不同版本都用多媒体呈现给大家看。有用邮票拼成的《梦娜丽莎》、有用3604杯咖啡拼出来的《蒙娜丽莎》、有用玩具拼成的《蒙娜丽莎》、有用计算机芯片拼成的《蒙娜丽莎》……看完各种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之后,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神奇,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的《蒙娜丽莎》版本。而且每种版本都与真实版本的《蒙娜丽莎》有所区别。看到学生的表情如此兴奋。我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同学们对这些版本的《梦娜丽莎》如此感兴趣,那么下面请你们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各个版本的梦娜丽莎与真实版本到底有何区别。”问题抛出之后,大家纷纷讨论起来,经过短暂的几分钟讨论,我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说明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与真实版本蒙娜丽莎的区别。在这样的讨论和鉴赏当中,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对真实版《蒙娜丽莎》的鉴赏。比单纯的对真实版本《蒙娜丽莎》进行鉴赏效果要好的多。

三、结合实物展示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高中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实物展示创设问题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实物展示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课本中所呈现的物体,更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结合实物展示创设问题情境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如何进行实物演示也是一门学问,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实物展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

例如,在今年执教《瓷器》一课的时候,由于前些年的演示方法效果都不太明显(即把各种各样的瓷器直接展现给同学们看),这次我变换了实物展示方法:把各种各样的瓷器装进一个布袋中,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看到我拿了一个奇怪的布袋走进课堂都感觉非常好奇,都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在大家的好奇心催动下,有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问道:“老师,你布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啊?怎么上课还有提着布袋来上课的?”说完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看到此种情形,我说道:“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一袋很神秘的东西,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想知道的话大家一起上来摸摸。”话毕之后,大家纷纷上台摸着。全班同学都摸完之后,我说道:“大家刚才摸了之后,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吗?现在先不要告诉我,把你们摸到的东西画给我看。”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瓷器就在同学们的笔下呈现出来了,充分展现出了大家的想象力。在学生画完之后,我把各种瓷器都从布袋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布袋中的瓷器和同学们画的瓷器有何区别。并对这些瓷器进行进一步的鉴赏。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鉴赏积极性很高。

四、结语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启发,积极投入到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中来,不断提高我们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粟菊芳.让美术课堂活起来[J].湖南教育,2008,(13)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9

美术鉴赏成为高中必修课是高中教学的一项必然选择,虽然当前许多地方存在轻视美术教学的现象,加之本课程成为必修课只有短短几年,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我相信随着各位教师的进一步探索,这门学科会逐渐变得适用。下面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一、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内涵。

提及美术鉴赏,大多数学生会把它和从小接触到美术学科相联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它无形中把美术鉴赏的概念缩小了。实际上,美术鉴赏是指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美术鉴赏不同于简单的小学生绘画,它是指人在拥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充分调动感觉器官,从而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完成个人美学感受,在这里的美学作品也不光是画作那么简单了,它包括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所以在课程刚开始,教师就应首先传输给学生这些概念,使学生对美术鉴赏有所认识和了解,改变学生轻视的心理和无所谓的态度,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开端。

二、 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美术理论是对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学术界通常取狭义,即指美术基础理论。它以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自然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目前在高中教学中,学生无需掌握太多和太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对一些重要而又浅显的知识有浅层掌握即可。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区分中西方美学理论差别,从理论形态、哲学基础、社会学意义等多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其中的不同有所了解,从而为之后美术鉴赏打下坚实基础。在讲授相关理论时,教师要立足学生,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对各种理论的感兴趣程度和认知水平,授课时最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乐于接受,能够接受,在相关理论知识的配合下,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会有所提高。

三、 善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

进行美术鉴赏离不开一定的美学修养,所以培养学生美学修养并使这一修养有所提高便成为每位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在培养学生美学修养方面,各位教师可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最终达到目的。

1、 多让学生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

有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培养美学修养和写文章一样,需要学习者饱览大量美术作品,在长时间与优秀作品的接触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使自身美学修养加以提高。教师可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经典美术作品,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展示。平时也可引导学生多关注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优秀美术作品。如有段时间各大媒体大肆报道有关《富春山居图》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我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加以了解,通过各自体验,让他们说一说他们所认为的《富春山居图》的美学价值,从画风、历史背景、内涵、现实意义多方面入手,在鉴赏中,不仅增长学生课外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美学修养。所以身为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大量优秀美术作品,在无形中日益进步。

2、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往往陷入麻木和被动地状态,这对于美术鉴赏学习很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美学修养的提升。作为教师,应走入学生,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及其原因,从而有的放矢,使教学按计划开展的同时满足学生要求,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如曾经有一段时间上美术鉴赏课时,我常常发现有学生在底下偷偷看漫画。后来我专门抽出几节课,挑选了几种学生喜欢看又有一定美学价值的漫画,让学生针对它们进行赏析,课堂上大家都很活跃。最后即将结束时,我告诉大家,现在看似无用的美术鉴赏就是为了大家以后在看漫画和之类的美术作品时能够辨别,能够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现在浪费课上时间看漫画,那么你以后可能一直都这水平,漫画中的美在你眼里永远只会肤浅。这件事之后,课上偷看漫画的现象不再出现,大家对美术鉴赏的学习热情也有所提高。可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不仅能打消他们的抗拒心理,还有助于美术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出良好的美学修养。

3、 开展多种活动。

进行美术鉴赏一课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能实地感触,美术鉴赏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式,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广大学生的美学修养。例如,教师可打印一些美术作品的图片来供同学们欣赏,也可通过开展演说等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和认为它有的价值,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其他先进工具,放映相关影像,使学生生动感受艺术美,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或古建筑,切身感受其中的美。通过丰富多彩活动,相信学生的美学修养会逐渐提高。

四、 善于实践应用。

美术鉴赏最终要被应用,这是它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只会在一定条件下对这优秀美术作品称赞,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运用美学知识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所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美术鉴赏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的课上学习,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在课堂外思考,在生活中感悟。如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当他们在等公交车时看见一幅宣传画,可以粗略评价一下它的色彩搭配、构图设计、人物形象,思考它打动人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修改,这样在枯燥的等车过程中既打发了时间,又运用已有知识对生活中的艺术作品进行了评析。相信长时间这样下去,每位学生都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很好的应用,美术鉴赏学习的目的最终也会实现。

美术史鉴赏论文篇10

关键词:音乐鉴赏意义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音乐鉴赏》提炼整合为“交响音乐鉴赏”,突出强调了音乐审美课程的核心——“交响乐”。这是一门起点高、立意新的音乐选修课,以体裁和题材为切入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于一体,以史带人、以人带曲,以审美理解、感受和体验为特征,从编写大纲到鉴赏内容都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交响乐起源于欧洲,词出于古希腊文Symphonia,其中的“sym”即“一起”“同时”的意思,而“phonia”则是“鸣响”的意思,合指“数音和鸣”。在中世纪(公元500—1450年)常指“一组协和的音”。这之后,交响乐的属性含义随着器乐体裁(种类、样式)的长足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器乐体裁从附属于声乐的地位逐渐提升,并在1750年以后超过了声乐体裁的地位。

音乐学家杨名望先生认为:交响乐(Symphonia)一词的含义,在18世纪前含混不清,例如意大利的歌剧序曲和某些舞曲前的独立性序奏,都可以冠上交响乐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交响乐或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交响曲,还有交响诗、协奏曲、组曲和音乐会序曲等。杨先生的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学院派对“交响乐”一词的界定。其实,交响乐一词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响乐自意大利作曲家加布里埃利(约1553—1612年)首次将其用作带有乐器伴奏的多声部《神圣》(1597年)的称谓之后,才泛指由声乐和器乐合演的乐曲。狭义的交响乐是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普雷托里乌斯(1571—1621年)在其所著论文集《音乐大全》(1619年)中提出“交响曲为不含任何声乐声部的纯器乐合奏作品”的观点以后,才被广泛用作歌剧或清唱剧的器乐序曲、前奏曲或引子等的称谓。巴赫所作《三声部创意曲》,海顿的一些弦乐四重奏等,也曾以交响曲作为曲名。杨名望先生也承认,交响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常常包括歌剧序曲和舞剧音乐等。

我们认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1732—1809年)作为交响曲创作的先驱是无可争议的。正是由于创作了104部交响曲和83部弦乐四重奏的海顿的探索和努力(这里,还不能忘了柏林乐派和曼海姆乐派的努力),才使得古典奏鸣曲和交响曲套曲的结构形式逐渐完整完美,交响曲成为了横亘数世纪绵延至今的曲式结构的管弦乐。因此,称海顿为“交响曲之父”是不为过的,但许多音乐史书或教材称他为“交响乐之父”,这倒是需要商榷的。我们认为,交响乐是宏观的,可包罗其所有的内涵及外延,即可指文艺复兴后期以来作曲家所创作的一切具有戏剧性发展手法和交响性音响的声乐和器乐作品;而交响曲是狭义的,仅是交响乐的内涵之一,即指基本规范曲式为: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的抒情性的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为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速的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管弦乐作品。

另外,面对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开设的《交响音乐鉴赏》课,不能拘泥于“交响乐”一词的“学院派”定义。否则,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钢琴诗人肖邦的《玛组卡舞曲》和《波兰舞曲》,以及巴赫所作的清唱剧《马太受难乐》等一大批具有交响性发展手法的音乐体裁和名作,将与大学生们失之交臂。

为此,我们认为从对交响乐内涵与外延的广义的理解出发,针对大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时常感无所适从的状况,应该有针对性地分章论述各个时期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主要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艺术成就与审美特色,并精选各个时期的交响音乐名作进行赏析介绍,所举鉴赏曲目,除了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以外,还应例举歌剧、舞剧、清唱剧、康塔塔(大合唱)的选段。在鉴赏知识简介中讲述音乐的品种,范围应尽可能宽广些,也该时常涉及非交响乐队演奏而与交响音乐有关的体裁和形式。这样做,对于扩大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是有好处的。

在教学与实践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一要坚持,二要加强,三要贯穿”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

一要坚持:尽管《交响音乐鉴赏》只是一门选(必)修课,但也必须坚持教书育人、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坚持业余音乐教育模式中高质量的审美教学和管理,用高品位的交响乐精品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来对选修课学生进行熏陶和培养。

二要加强:加强在教学中对选修课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包括鉴赏交响乐的历史知识的基本理论讲授。在教学中,要求采取“以史带人,以人带曲”的讲授方式,从交响乐作品的体裁和题材切入,注重各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特色,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注重鉴赏知识点的相关性、延伸性的同时,突出和强调最为本质的音乐审美特征,并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形象与音乐”相结合的鉴赏分析,使学习者能形象地了解中外音乐史上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音乐)审美特点,以及交响乐名作的审美特色。三要贯穿:是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不但要给学生以“鱼”,还要教给学生以“渔”,把对学生听赏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始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实践性教学、观摩交响音乐会等,让同学自己谈鉴赏交响乐作品的赏析体会,以及通过网络下载和欣赏音乐等等。

通过以上课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使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艺术美的审美体验,提高他们对交响乐艺术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感受和审美能力,所取得的效果事半功倍,深受学生欢迎。执教的教师们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从普及交响乐来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落实了《交响音乐鉴赏》课的开设计划,尤其是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紧密配合的方法,打破了“非有乐谱不能欣赏交响乐”的常规。

通过对《交响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我们认为:普及交响乐首先必须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只有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只要是为培养提高大学生对交响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的,我们都要去做,才能真正在有限的教学中收到实效。其次,普及交响乐必须有实质性投入。由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处在初创阶段,许多地方在这方面一无设备,二无师资,但只要领导重视、加大实质性投入,就一定能抓出实效来。尤其重要的是,校领导能否“慧眼识英雄”,从思想上、观念上认识到普及交响乐的重要性是个关键。再次,我们还认为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必须走出小教室、扩大覆盖面。由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在教育手段(吸引与激发)、教育模式(非一对一方式)、教育评价标准(社会或地区音乐教育效果)、人才培养规格(全面综合型)等方面与专业音乐教育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提高普及率、扩大覆盖面,必须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方式,而利用网上的《音乐鉴赏》课程进行远程教学,是一项符合我国普通高校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现代化艺术教育模式。

注重专业与人文艺术素质的渗透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接受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认识,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非常鲜明的辨别力。否则,就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认为,必须加大优化音乐教师队伍的力度。对于从事《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师资要求,不仅是专一的音乐水平,还需具备全面的人文艺术修养、高水平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才干,以及具有研究艺术和美学理论并掌握一定的电脑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已有音乐师资的普通高校,希望能重视优化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为音乐师资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知识的补充和培养大开绿灯。另外,现在离退休的老教师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身体好、精力充沛、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又强,对于缓解高校艺术教育合格师资缺乏的矛盾,他们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

早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即:“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今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则是落实中央精神,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名望著《世界名曲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