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理论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4 17:15:11

美术理论知识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美术理论教育;问题;措施

前言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学习美术,走艺术学校来谋求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送子女学习美术,可以减轻高考带来的压力,通过短周期的美术学习就可以通过较低的文化分数获得高校的录取。所以,对于很多美术生来说,他们只需要高考前几个月的技能培养就能很容易的进入大学,这也说明了,对于我国很多高校来说,他们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大学美术的技能教育。近年来,随着艺术报考生的人数逐步增多,很多高校的艺术专业也都在实行不同程度的扩招,也这样也愈发忽略了大学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如今的大学高校文化背景下,增强学校对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完善大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势在必行。

1.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美术来说,美术教育正飞速发展,但是美术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育却尝尝被忽视。基于此,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的现状我们做出了分析。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过于枯草无味,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他们对教学产生了厌烦情绪。而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只会愈发降低课堂的活跃气氛,甚至只是老师讲自己的,学生玩自己的情况出现。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学习。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学习美术就是为了高考,为了减轻高考带来的压力,所以,在他们学习美术的期间,他们过于重视美术技能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概念,也没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大学美术理论教育中,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他们并不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的在大脑中构成清晰的网络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理论知识,随着知识的枯草无味,他们只会愈发的对美术理论学习感受无趣和厌烦,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管理上的松懈也导致了学生上课会出现打盹、旷课、早退、玩手机等现象,这些给课堂营造了不好的氛围。对于大学美术来说,理应是理论与知识相结合,通过理论进行实践,但是,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来说,在大学美术教育中,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开教学,这就导致大学理论知识完全无用武之地,这就造成学生愈发的不在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培养的美术素养。

2.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美术技能是美术专业中重要的时间内容的结果,但是实践同样需要理论的基础,对于美术理论的教育实践同样不能缺少。在古代的很多名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体会到古代画家的心境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通过理论学习体会到美术的内涵,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观摩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对于美术学习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对于同一件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而如果想要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评价,就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更好的掌握美术理论知识,逐步加强对美术的内涵的理解。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美术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没么美术就不能再称之为艺术。对于艺术来说,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即兴发挥。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大学美术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日后学生毕业的最有力的帮助,这个时代需要创新。也许美术的理论知识是枯草无味的,但是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就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所以,对于高校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来说,理论知识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3.改进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3.1改革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于美术专业的选择,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面临着巨大压力的状况下,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一样应该重视起来。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帮助大学生塑造一个完整的艺术框架,挖掘大学生的潜在能力。

3.2改善师生关系,利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对于美术教学来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频繁,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美术的理论知识教育任重而道远,通过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为美术艺术领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景华.浅析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2).

[2]江娜.浅谈当今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华少年,2015(16).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美术理论课程;绘画专业实践;应用性

美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理论课程主要是指美术专业或者绘画专业教学中与技法教学课程相区别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主要包括各类基础理论课程,例如,与绘画专业有关的中外美术史、美学基础、艺术概论等课程,与设计专业相关的现代设计史、工艺美术史、设计美学等课程。在学校绘画专业或者美术专业教学中,开设这些和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美术理论课程很有必要,这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方式。

一、学习美术理论课程的价值

一方面,学生有效学习美术理论课程,可以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使自身拥有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也可以更好地获得知识,有利于自身从宏观角度思考和观察相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加强美术理论课程学习和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推动学生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课程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直接的启发和艺术实践指导[1]。因此,除了专业美术院校十分注重美术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以外,一些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也十分注重美术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工作,其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在设置和安排美术理论课程的过程中,不管是将美术理论课程当作专业课程,还是将其作为基础理论公共课,专业美术院校都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许多综合类大学美术专业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设置也越来越重视,积极转变原来单一、片面地设置美术理论课程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变了学校专业理论教师不足的状况。很多高校在之前的绘画专业教学中,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中外美术史课程,相关设计专业也只是开设了中外工艺美术史等比较有限的几门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比较重视技法教学,未能明确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所以理论课程的设置方式比较单一。这造成许多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缺少理论知识,头脑空洞,未能深刻理解艺术。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的专业素养较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导致相关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并呈现出高校美术教育和职业技术院校美术教育无明显区别的情况,不利于提高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想真正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校就需要从多方面落实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工作[2],凸显绘画专业实践中美术理论课程的应用性,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理论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二、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在绘画专业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忽略了对美术理论课程的系统设置和安排,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未能有效增强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未能体现出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一些学校了解到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价值,盲目开设美术理论课程,设置了过多的理论课程,未能系统地进行理论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略显随意,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计划未能实现互相辅助配合。例如,在绘画专业教学中,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西方艺术理论等课程是需要学生学习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工艺美术史、设计史也是比较重要的必修理论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安排方面,部分学校的课时量较大,课时数量和教学时间的安排较为混乱,未能适当地增多或者删减一些必要的理论课程或者非必要的理论课程,从而造成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校对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价值了解不足,未能很好地安排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忽略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未能将美术理论课程有效运用到绘画专业的技能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中[3]。这不利于提升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还会降低绘画专业的教学效果。在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未能系统讲解与分析理论课程教学知识的情况,部分教师只是灌输式地向学生讲解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未能系统地讲解与分析相关知识,进而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够细致,很难理解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也没有在绘画专业教学中合理应用美术理论课程知识以及向学生讲解美术理论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不足,只能掌握与绘画专业有关的技术技能,最终造成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体现方向

(一)优化共性阶段的教学方式

在绘画专业教学中,为了体现美术理论课程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好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共性阶段教学工作。绘画专业大学一年级教学属于夯实基础期,也是所有绘画专业学生需要经历的共性阶段。为了提高美术理论课程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两点出发。其一,教师可以采用示范与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绘画专业技术、技法以及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能力。在相关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呈现出因材施教的特点。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且吸收知识以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4],充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提高学生在绘画专业实践中学习技术技能以及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的能力。在对课堂示范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示范教学方法,持续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其二,教师需要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包含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良好的课程结构不仅体现在开设的课程上,还体现在课程开设以后教学顺序的合理性上。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程结构的改革,衔接各种绘画相关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学习更多与绘画专业有关的知识以及技能。良好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指相关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相符合,通过良好的课程内容可以将学科的主要知识反映出来。教师应该有效设计绘画专业教学中相关技术技能和美术理论课程知识方面的课程内容,持续开展学生共性阶段的教学工作。

(二)完善个性阶段的教学方式

个性阶段是学生共性阶段之后的比较高级的一个阶段。绘画专业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创作中凸显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创新的一种体现。现如今,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将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进而培育出更多具备扎实理论和较强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在提高绘画作品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依靠自己丰富的基础知识,敢于突破惯性思维,积极跳出原有纯理论的束缚,有效取舍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绘画专业教学以及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突破性思维的培养,并在深入开展绘画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表达语言,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美术理论课程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行创作与创新[5]。

四、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体现策略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提升自身理论修养的基础上,尝试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同时,有美术创作功底的教师,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将相关技法知识贯穿于美术理论课程教学。非专业理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和学习美术实践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堂内外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非专业理论教师可以经常深入专业教室,掌握技法课程的教学情况,也可以参与美术实践,从而真正感受理论知识教学与美术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在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后再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进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发展学生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在绘画专业实践过程中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师可以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笔记,以手绘的形式先对自己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记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最后让学生在课堂外对相关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效写成日记式的理论知识手绘本,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绘画专业的具体实践中,也可以及时通过日记本收集美术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创作效果。

(二)系统地讲解与分析相关知识

在绘画专业教学中,为了合理地开展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美术理论课程知识,将美术理论课程相关知识贯穿到绘画专业教学以及实践的全过程。一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的不同,进而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艺术发展的多元性以及规律性。在学生进行过比较分析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系统讲解与分析具体知识,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当前中外美术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少对中西美术进行比较的内容,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绘画专业教学中开展比较教学[6]。在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开展教学,合理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中西美术理论课程知识,向学生系统讲解与分析中外美术的理论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使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开展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工作时,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挖掘该课程教学价值,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育学生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学习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背景下,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有了更丰富的展示资源,教师也会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学效果。为了将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体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理论课程知识和相关资源,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并增加一些讨论教学环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进而使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重点挖掘本地艺术文化资源,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的博物馆进行学习和参观,为学生提供具备现场感和实物感的体验,以此帮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综上所述,美术理论课程在绘画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体现,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形式,更好地凸显美术理论课程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性价值和特点。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绘画是最具实践性的专业,美术理论课程教师需要明确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结合因材施教原则,在注重学生绘画操作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包双梅.崇德精艺争创一流:砥砺奋进中的美术学院[J].艺术教育,2021(7):279-282.

[2]王冯.对高校美术绘画教学方式创新的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1(9):90-91.

[3]尚辉.青春的呼吸: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揭示[J].美术,2018(1):19-21.

[4]张征宇.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J].当代美术家,2018(2):68-71.

[5]张征宇.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148-149.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美术教学;欣赏教学;发展现状;改进举措

中职教学是学生面临进入社会前的一个学习地方,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全面性的建设者。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情趣和欣赏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中职院校中,普遍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欣赏教学过程当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切实加强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实际效果,首先应该从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1]。

一中职美术课程中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中职美术课程中开展欣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开展美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悟和认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及艺术鉴赏、分析和评价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充实了第二课堂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外,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增长知识点,增强对审美的追求,从而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有用的建设者[2]。另一方面,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方面的能力,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说,中职院校开设美术欣赏教学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下中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在当下中职院校开展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述,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欣赏能力,只能够仅仅让学生掌握住一些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所以说这种教学课程设置难免太过单一,直接影响到美术欣赏教学的实际效果,况且,枯燥乏味的理论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失去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们对于美术欣赏不感兴趣,逐渐降低审美能力。学生只有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其次,课程的内容过于简单。在中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中,片面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过多的依赖于课本资源,使得授课内容偏于理论化,而且脱离实际,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构建出一个良好的美术理论知识框架,那么也就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需要,提高对现实生活中美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由于教学内容过分的拘泥于课本教材,导致教学的内容太过于理论形式,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当下的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要求在期末学生写一篇对美术作品的心得体会或观后感作为考核依据。考核的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够正确评价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这种评价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性,不能使学生信服。在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下,学生不仅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放弃对美术欣赏的学习,从而导致中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突显。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欠缺[4]。

三改进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举措

为了充分的发挥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改变当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更加完善、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案例,增加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使得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态度,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欣赏学习的过程当中。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爱好。因此,中职院校要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程度,把美术欣赏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第二,丰富课堂内容,借助于实践类课程,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等设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视觉享受,从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审美感受。提高学生对欣赏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摒弃单纯的依靠课本教材进行教学,平时应该组织一些实践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说,平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美术馆、走访画家等活动,让学生们受到美术知识方面的熏陶,加强与艺术接触的机会,这样使学生们能够在掌握到欣赏理论知识之外,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面对当下中职美术欣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的问题,中职院校首先应该完善美术欣赏教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幅画来断定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不仅要考核学生们对欣赏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考核结果才能让学生信服,并且能够督促学生认真的对进行美术欣赏课学程的学习。从而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美术欣赏课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5]。当下中职院校开设美术欣赏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为了提高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更新和改进,顺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黄威.美术欣赏在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247-248.

[2]马昭向.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49.

[3]高妍.谈中职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2015,(20):22.

[4]姚明东.浅析中职美术课堂中的欣赏教学[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00079.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中职美术;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等特征,与美术教学内容相契合,将其应用于美术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当前中职美术教学实情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都有意识地学习并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由于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教学模式过于刻板,仍未能完全发挥该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理论知识教学

学好美术的基础是掌握理论知识,而在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习惯通过阐述讲解的方式,直接将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这种方式过于枯燥,学生通常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理论知识教学,能将各种复杂的理论知识、基础图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看、听、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灯光动画,帮助学生了解透视,例如画面中有一立方体,点击不同的箭头符号,向这一立方体施加不同角度的灯光,画面中的立方体将会出现黑色、白色以及灰色三个面。这样的动画演示能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看动画演示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记忆知识。

2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色彩构成教学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色彩、创造色彩,并在把控色彩的前提下赋予作品美感。因为色彩种类较多,不同色彩搭配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若教师仅仅以口头阐述或代表性讲解的方式来进行色彩原理、色彩构成教学,那么学生仅能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色彩比较,难以形成很好的色彩感。鉴于此,教师可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利用图像和影像处理软件,将复杂多变的色彩呈现在屏幕上,并使用色彩调控工具灵活使用、调控色彩,在展示色彩的基础上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讲解,课后再让学生通过该软件完成色彩调控作业,使其更真实地了解色彩表现,学会如何进行色彩搭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色彩变化、色彩构成,更能避免学生在手工调色过程中浪费太多时间或出现涂色不均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3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立体构成教学

立体构成教学是中职美术教学的重难点,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对点、线、面、体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几何思维。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可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渲染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在教学时通过屏幕投影呈现在学生面前,保证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视线可移动,使其能更直观地观察到立体模型的侧面和细部,构建其几何意识。另外,教师还可教会学生使用3DMAX软件,引导其自主动手建立立方体、球体、椎体等立体图形,使其在动手中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材质库,能提供石材、木材、金属、玻璃等各种材料素材,能让学生模拟材质的使用,并在系统灯光、动画的辅助下多角度查看、检查设计成品,使其在近似真实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实现创造力的提升。

4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也是中职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世界各地优秀的美术作品,并辅以相关视频、图片、音频等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该作品,使学生不仅能从技术上欣赏作品,更能从情感上理解和体会作品。例如,在欣赏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教师不仅要从作画颜料、笔法、特点等角度带领学生欣赏作品,更要广泛收集材料,选取梵高画像、相关影视片段等素材来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个人生平、生活背景,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梵高,学习梵高优秀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品情感和意境,从而学会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5结语

传统美术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教与学联系不紧密,教学质效难以保证。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中职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利用该技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将其合理应用于理论知识教学、色彩构成教学、辅助立体构成教学以及欣赏课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展贤.多元化视角下中职美术设计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渗透[J].艺术科技,2018,31(09):216-217.

[2]张磊.谈多媒体课件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4):48.

[3]何秧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34.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实践能力

培养职业院校与一般院校承担的教学责任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时代、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一、职业院校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职业院校的美术专业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因此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结合,并通过两个方面的联系和促进,加强美术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以及相关综合能力。身为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首先要对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下主要从设计、实操、见习三个美术教学阶段进行分析。1.设计阶段。美术教师需要明确美术与设计之间的关联,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必然离不开灵活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灵感,那么设计阶段就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对以往优秀的美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品析,还需要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作品创作理念的思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大胆的设计和创新。2.实操阶段。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实操阶段的教学时,经常会由于上课时间不足,而将教学策略中的实操阶段以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回家完成,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临摹,使其感受到绘画作品的艺术手法以及绘画技巧。但是实操阶段正是学生积累绘画经验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合理地运用有限的课时,在上课阶段就将临摹作品与创作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己的绘画训练,得到经验的积累。3.见习阶段。见习阶段是学生与社会以及市场进行大量沟通交流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美术教师需要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和了解,通过对市场需求以及对美术人才要求标准的充分了解,帮助学生得到展示自己绘画和创作能力的机会。见习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与市场进行融合和学习,并对美术人才需求的趋势进行了解和掌握,对于自己的转型和提升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在教师的带领下,积累自己的面试经验。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阶段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为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增强丰厚的专业知识。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美术实践课的教学比例

职业院校与一般院校不同的是,更加注重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对接,以为学生创造大量的、丰富的市场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来达到向市场输送人才的教学目标。职业院校美术专业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应该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对所采取的教学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改。当前我国部分职业院校还存在课时安排不均衡的现象,导致教师出现教学任务滞后、拖延的情况,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等。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对美术课程安排进行探讨,下面对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1.授课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国内的职业院校由于对所招学生的要求标准并不是很高,因此所应聘的专业授课教师大都是该专业对口的人员,一部分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因此职业院校的美术专业授课教师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丰富的,授课经验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授课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不够了解,从而与学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和交流。2.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够合理。由于美术学科本身就是艺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科,重要的是学生在对专业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巧进行了解和掌握之后能够合理地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并在大量的绘画练习中积累丰富的绘画经验。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对美术专业的教学安排不够合理,主要是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均衡,因此部分教师还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学生过度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没有合理分配有限的课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的运用,仅凭思考是难以提高绘画技术的。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当前的教学安排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改。3.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以及实践机会身为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自身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难问题。然而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教学策略较为单一等现象,在美术课程上对学生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应当大力创造培训教师的机会,为美术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保证美术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关注市场需求,从而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取向的定位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有必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为依托,改变长期以来偏重课堂传授的方法,加大实践课教学比例,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各专业教师应加强沟通,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以期能够使目前职业教育中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美术专业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艺术性学科,帮助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接受相关美术专业知识,同时建立一定的美术素养以及创造意识。在学习专业美术课程时,教师应当明确美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不能采取一贯的教学策略,只注重带领学生对美术发展历史及相关美术分类以及一些理论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不仅要给学生布置临摹的绘画任务,还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将美术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敢于在原来美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作。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绘画技巧的掌握,从而贯穿于美术专业的学习要点,在感受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2.积极创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美术绘画能力是在大量的练习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加深对相关绘画技巧以及处理手法的掌握,要想提高中职学生艺术学习能力,就需要专业教师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应该大力创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比如在院校内积极举办相关的美术创作竞赛,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从而积累经验提升自己。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合理分配美术课时,随堂设置绘画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绘画类型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3.建立学生社会教学实训基地。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的优秀人才,从而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教师作为学生与市场直接沟通和交流的中介,不仅向相关专业机构以及市场提供大量的优秀学生信息,还向学生积极传达当今社会对美术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带领学生时刻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更好地提升自己,以得到市场的青睐。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学生社会教学实训基地,主要是模拟市场对美术型人才的相关测试情况,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对市场情况达到充分了解从而更好地得就业机会。教学任务可以分阶段进行,合理安排在校的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一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以及处理能力,在自己所选择的绘画类型中达到较高的造诣;第二阶段主要带领学生了解社会招聘情况,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市场对美术人才的要求标准,提高自身能力,积累丰富的应试经验,以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

四、结语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教育重要性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端,经过了渐兴、停止、恢复、发展等阶段的近百年的发展,今天已呈勃勃兴盛之势。但在这兴盛之中,却也呈现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着美术院校的发展和完善,又对一些美术从业者和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利。

一、美术界人士对美术理论还应更加重视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叔本华曾说:“人类总免不了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的美术界,有些人仍视美术理论为美术创作的附庸。比如笔者的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朋友就曾不屑地认为“艺术家所需要的是灵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笔者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今天,有些青年艺术家都把自己一头扎进画布而不学习理论知识的现状,并把这些视之为是对艺术的另一种“执著”。然而,笔者看来,他们中有些殊不知这份“执著”有令人扼腕的叹息。

有几次,笔者遇到几个某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自由画者,他们问:“谁是八大山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还问到:“是八个大山人吗?”笔者啼笑皆非。然而,当我们了解到有些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在我国,有些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其美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相对不高。一些绘画专业在有些学校在设置的专门的美术理论课课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一些学校的美学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被列入公共文化课范围内,总课时约占公共文化课的30%左右。

二、从西方学者的观点,谈美术理论的重要

西方本质主义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人类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大众化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其最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下面四大部分,即: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在艾斯纳和格内尔的这份课程列表中,美术理论所占有的比例明显很大。由此可见,西方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理论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还是较高的。

美学是与人生价值问题相联系的。美术院校通过对美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对美的本质、形态、类型等问题的了解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悟、认识、鉴赏和判断能力。而美术批评是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对美术批评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判断能力。而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和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师古人、师传统,犹如师造化一样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三、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结语

美术理论是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想要在实用美术领域中有所收获的人,还是一个想成为艺术大家的创作者来说都如此。好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一位当代西方哲人所说,在艺术领域,你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的多少与高低将决定着你的眼界有多高,也将决定着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高名潞等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7

美术教学内容其实非常广泛,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搬课本知识,并没有在教学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美术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课本知识就可以完成教学活动,也并不是将空洞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结束教学。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能够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的内涵。所以,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体现出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意义。

二、高中美术教学方式

美术教学中往往涉及较多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部分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内,往往只是将理论问题灌输给学生,然后就草草结束。这样往往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开设高中美术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教授理论知识,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过多时间讲授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气息。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也应出于自愿。教师要静心设计高中美术教学,采用适宜的课程模式,重视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学生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他范例加以评论,这有利于学生在对艺术本质特征加深领悟的同时感受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如,在讲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教师就可以举出实例,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进行鲜明的对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美术教学课后作业的问题

高中美术作为高中所有学科中的一门辅助性学科,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气质底蕴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学生将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上,对于美术并没有多大的兴趣;部分学校的教师也不太重视。这都导致美术这门课程在一些学校成了一门“摆设”。在高中这一特殊时期,并不是每天都有美术课程。在进行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堂课所讲内容布置作业。当然,作业的内容不宜过多,并且应当与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相符合。只有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术专业;高职美术;基础理论教学

无论是在进行哪一专业的学习时,专业的基础理论都是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的培养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基础理论教学进行详细的规划,提高教学的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良好习惯

受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的影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并且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在就业市场中的市场竞争能力较为重视,希望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后尽快的进入并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就业。美术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之处在于,美术专业是通过借助一些画面及色彩来描述事物或者是空间,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意愿,在经过个人对其进行的塑造和加工后,产生一种空间感,反映出创作者内心的直观感受和想法,旁人也可以通过对这些作品来窥探制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刻板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必须要围绕教材开展,并且要将教师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各美术专业的相关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美术专业自身的优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也丰富自身进行美术教学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而言,当前的美术专业的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会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会通过引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多的激发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程度,以至于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缺乏一定的感觉。

2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和鉴赏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讲解时,老师除了会从作品的色彩搭配和构图特点以及整体画风这些方面来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外,还需要为学生科普一些作者相应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对该作品产生更多的了解,真正去剖析作品内部所蕴含的矛盾,通过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详细的鉴赏后,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能够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除了鉴赏能力外,审美水平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来领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思考后,能够帮助学生再具体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快的进行自我提升,并且全身心的投入与学习和创作中。对学生审美水平进行培养时,需要对其艺术视野进行不断的拓宽,此时就可以依赖一些先进的途径,例如网络手机等途径,来解决当前学生审美水平较低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状态,在短时间内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展示绘画的多种魅力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对美术知识进行了解,为美术创作和其他实践活动做准备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都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导致了基础理论教学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如果再加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听课感受,那么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加大,积极性会降低。因此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时,也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适应学生进行学习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一些小活动或者是小游戏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基础理论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来安排时间。

4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技能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效果的判断基本依据考试成绩得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由其成绩来反应。但是这样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并不是相对合理的,由于美术是一门以实践为重的专业,因此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持整个画面的和谐,并且对于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构建都要进行相应的规划,因此在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考察时,更多的应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行考察,而不要只看中学生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成绩,影响对学生进行相对客观的判断。在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重视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为学生多多提供一些可以展示自身专业技能的机会,例如当学校需要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时,可以组织美术专业的学生为其绘制海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自身专业技能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进行绘画的积极性。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总的来说,美术基础理论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言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实践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当前各高职院校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要不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郜歌.探讨高职美术基础理论教学的优化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146.

[2]刘红魁.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J].学园,2014,(36):22-23.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在新疆伊犁地区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的美术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新的教育形势,就应该立足于当下,顺应现代的教学要求,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逐渐的改变着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往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良好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定位,是基于整体的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作为高中美术教师,我深入思考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便更好的履行教师职责。

一、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角色转变

在目前美术教学中,教师做范画然后看着学生画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之后对于美术课堂的要求,这种边画边讲的方法逐渐被推翻。新课程改革是需要教师在讲台扮演一个新的角色,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多重关系,例如需要成为学习的合作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课程中的参与者,它就是要将绘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艺术情感的表达和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等结合在课堂上。这就迫使很多传统的美术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重新定位自己。成为一个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灵活,课程设计和实施都具有完整思维的执行人,并且成为高中美术教育的研究者,传播者,以及美术技能的传承人和开拓者。

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1、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信号

高效的课堂需要和谐的教学气氛,也需要一位可以赢得学生尊重的老师,当老师作为明确的信号,同时学生对老师有了的高度信任后,从而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保障,在较为宽松的美术课上,学生很容易激发天性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而我们的美术老师也是利用这样的天性给予明确的引导,启发学生去观察美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最大限度的感受和感知去体验美在物质世界的具体表现,然后加以明确的指导,使其创作出较为创新的作品。

2、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灯塔

在多年的教学一线,我逐渐的发现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欲望强烈了许多,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单一、死板的标语形式的思维模式。他们表达的问题也来自不同方面,有很多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创作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中慢慢的学会融入学生的思维,去体会他们的创造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创作,并且让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不过多的干涉,让其有自由的创作余地,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造型能力。这样更能突出教学中的双向性,互动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加亲密,使教学可以想着预期的目标进发,并能高效的到达目的。

3、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灵魂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发现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感受,在面对现阶段的孩子的提问,敢于突破的新局面,要随时准备解决课堂上,关于专业的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面对天真的学生时,正确的安排课程,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并且最终在孩子的心理埋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现代化需求,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成就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因此美术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课堂的“灵魂”。

三、角色定位所需要的新的要求

1、新角色的坚实基础

一个合格的课改教师,一定是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专业上做到精益求精,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能够较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时,应当选取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使教学工作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下顺利进行,成为高效教学。并且需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从而做到身正为教、学高为师。

2、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师业务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钻研、创新的教师,他们的业务能力之所以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中间力量,是因为在自己的专业上游刃有余,做起来得心应手。在批改作业或者作品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强的、素质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与成果总是事半功倍,他们没有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班、加课、布置大量的作业完成教学,但成绩斐然。新课改就是需要造就这样的教师。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掠夺学生的宝贵时间来换取成绩的教师。

3、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在面对新课改的实际教学环节,先告知理论在进行验证的传统方法已经过时,在专业能力和技法上应该告知一些基本的方式和方法,由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在课堂上,应该把这样的探索的方法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集体在短时间内自行尝试和总结出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理论知识。在面对从书本上得到的理论知识,一定要进行筛选,找到明确的出处,考虑地域性和学校的教育发展之后,在于自己课堂的叫教学实践结合。把正确的理论知识,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才能与教学实践结合,万万不可天下文章一大抄。

4、教学艺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大面积浇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新的形式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尝试和探究教学的方法,营造较为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前老师都被称之为“教书匠”,而现在正在向创新教师转变。创新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创新,着就是要求我们需要在教学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想要成功,就必须考虑很多因素,课堂上临时出现的意外情况、突发自然灾害等,都要随意应变。让学生们在相对较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新鲜的知识。讲究教学艺术,最求完美高效。

四、总结

谈到新课改,谈到教师角色定位,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的设想,最终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完善。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方面,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去做调整,才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得上时代的需求,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窦世民 单位: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美术理论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创新了课堂学习体验,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教师完善信息化教学,将职业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使得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顺利地走向社会,成为综合型人才[1]。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完善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可以直观地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教师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在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可以动态展示,解决学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丰富课堂容量,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辅助学生理解美术设计理论,高效完成教育任务。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中职美术教师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美术教学资料,深挖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的时间更深入地研究,思考问题,将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教师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整个课堂的教学更有吸引力。同时,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给中职学生树立了榜样,在美术课堂构建学习氛围,教师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产生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步提高[2]。最后,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正确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过往的学习经历没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如果不更新,将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中职美术教师应当学习,熟练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改善美术课堂教学,践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向社会输送综合型的人才。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措施

(一)提升中职美术教师的信息意识,激发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意识。中职院校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建立信息化教学意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对中职学生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虚拟性的特点,丰富中职美术课堂内容,课堂知识内容扩充,深化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的审美意识[3]。教师要锻炼提升多媒体技术素养,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画风、技巧,使得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画派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拓宽知识视野,让中职学生深度理解美术作品,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形成不同的认知,有助于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美术审美意识。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方式,教师丰富教学技巧,为学生丰富课堂学习体验,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形成正确的认知。(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搜集能力。在建立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基础上,中职美术教师要培育和提升信息搜集以及获取的能力,分析以往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信息资源的针对性搜集。例如教师在美术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引用微课,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生体验,使其建立理解意识。教师掌握微课的教学形式,通过简短的微课设计将理论知识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此,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做好微课内容的设计。在讲解中国古代美术工艺技术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搜集瓷器绘画艺术、雕塑美术艺术等知识以及技术,在微课中呈现民间艺术作品,向学生展示民间美术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微课的展示形式上创新更好地呈现民间美术艺术的文化内涵,为此,教师可以在微课设计的时候搜集年画艺术元素、剪纸艺术元素等,使得中职学生通过微课的观看感受艺术的包罗万象以及文化魅力[4]。(三)教师利用信息化的方式优化课堂氛围。在中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建有趣味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美术艺术鉴赏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氛围,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以及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美术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做课堂引导,构建美术学习的课堂交流平台,搭建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与学生随时随地沟通,为学生分享美术画作知识。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以及发展需求为学生推送资源。借助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教师搭建师生沟通的轻松渠道,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将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发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想法。中职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好辅导,提供美术画作的鉴赏技巧的讲解,营造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提升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中职学生强化思考能力,主动思考当前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积极性[5]。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教育体系应当优化对学生的培养,以向社会输送综合型、专业化的人才为目标,做好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信息素养的提升,强化学习,建立信息化应用的意识,广泛搜集美术教学资源,为学生丰富课堂学习体验。借助例如多媒体技术、微课教学等形式展示美术理论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为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美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5(12).

[2]刘庆堂.衢州市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探析[J].职业,2016(11).

[3]彭秋媛.以《黑白装饰画》为例的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

[4]程汪华.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