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英语名字十篇

时间:2023-04-05 17:36:07

女性英语名字

女性英语名字篇1

论文摘要: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因而英汉姓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约定俗成原则”;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所表达的相同事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相通性、相融性,也决定了不同语言的相同事物之间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必然的共同性。英、汉姓名的异同就是其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具体体现之一,而在其中所蕴涵的深远的文化底蕴是值得我们回味与咀嚼的。本文就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一 英汉姓名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

姓名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体现了一定的血缘关系。人的姓名不只是符号,还负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各民族之间的姓名结构及意义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姓名与其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命名方式,从而使姓名能够传达超出自身意义的特殊涵义。姓名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中,包括人们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这种现象常出现在中国和一些西方英语国家中。

1 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差异性

中国人和英美人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观念,即“重姓轻名”和“重名轻姓”。这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特点,可以通过分析汉语姓名和英语姓名的命名编排来证实。

中国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代表姓氏的字往往被放在辈份名和名字前,如在全名“孔令辉”中,单姓“孔”字被写在最前面,然而,辈份名“令”和名“辉”被写在表示姓氏“孔”字的后面。同样,这种命名编排可以从另外一个含有双姓的全名中看出来。如:“司徒建华”,“司徒”两字代表双姓,并由“司”和“徒”两个字组成,这一双姓被放在表示辈份名的“建”字和表示名的“华”字之前。汉语的这种命名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文名字则名在前,姓在后。如Abraham Lincoln,Lincoln是姓,英语中称为family name、last name或者surname。Abraham则是名字,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英语称为first name、given name或者Christian name。还有些人的姓和名之间有个中间名字,如William Jafferson Clinton,姓名中间的Jafferson,英语称为middle name。在西方文化里,直呼其名则表示尊敬、平等和相互间没有隔阂。年轻人称呼老年人可以直呼其名,也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另外,英文名字常有昵称,常常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如称Anderson为Andy,David为Dave,Diana为Anne等。

2 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共同性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有两种共同的姓名文化观念,就是“妇随夫姓”和“择字取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一些西方国家,妇女曾经长时期受到社会的歧视。在旧中国,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很少出入社交场合,很少与别人来往。中国妇女在结婚前有自己的姓名,而结婚后则常被他人用这种方式称呼:她们的姓或是她们丈夫的名字+尊称,如:某阿姨、某夫人、某嫂等。如鲁迅小说《祝福》中,被称作“祥林嫂”的那位妇女,她的真实姓名并不是祥林嫂,而是在她丈夫的名字“祥林”后面加了一个“嫂”字。同样,在西方一些英语国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如“Marie White”和“John Brown”结婚后,女方的姓名就改为“Marie Brown”。当然,有些妇女并不依从于这一传统文化,一些从事写作的妇女常在婚后仍使用她们的笔名而不是用丈夫的姓。在当今社会,姓氏使用上体现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但随着妇女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另一种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在选字命名时,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汉语人名和英语人名都分为男性和女性。男性名字体现的是威武阳刚之气和力量;相反,女性名字则蕴含着优雅秀丽之美。如汉语中的“志”、“宏”、“强”、“国”、“民”、“海”、“盛”等字,常被用作男性名字;而“英”、“秀”、“丽”、“玉”、“珍”、“兰”、“娟”、“燕”、“淑”、“洁”、“梅”、“莉”、“春”等字,常被用作女性名字。在现实社会交际中,当这些寓意美好、涵义丰富、体现性别的字出现在姓名中时,人们很容易辨别出名字使用者的性别。西方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姓名文化,大多数英美人信仰基督教并深受古罗马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很多英美人的姓名与基督教有关,其中一些源于神话传说。下面分别是英语中一些常见的男性姓名和女性姓名:

(1)常用男性姓名:Alexander亚历山大(人类的慰藉)、Charles查尔斯(大丈夫)、Andrew安德鲁(刚强)、Anthony安东尼(无比可贵)、Edwards爱德华(财富守护着)、Frank弗兰克(自由)、William威廉(意志)、George乔治(耕作者)、Walter沃尔特(强有力的统治者)。

(2)常用女性姓名:Julia朱莉亚(秀颜)、Nancy南希(高雅)、Joan琼(温柔)、Jenny珍妮(文静)、Alice艾丽斯(美丽)、Catherine凯瑟琳(纯洁)、Jane简(神之爱)、Margeret玛格丽特(珍珠)、Allen艾伦(阳光)、Anne安妮(高雅)。

可见,人名的选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和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社会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简而言之,姓名折射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姓名文化是语言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就姓名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这种联系来说,译者在翻译中英姓名前,必须要对中英姓名文化进行了解。 转贴于

二 英汉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1 姓名的一般翻译原则

姓名的翻译要遵循两个原则:“名从主人原则”和“约定俗成原则”。“名从主人原则”是指在翻译姓名时,要以该姓名所在国语言的发音为准,而不管该姓名是直接从原文译出的,还是从其他文字转译的。换言之,就是译哪个国家的姓名就要以哪个国家的音为准。如Skolovski“斯克沃夫斯基”(波兰语发音),而不译作“斯科路夫斯基”(英语发音)。“约定俗成原则”是指有些姓名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已经有了固定的译法,就应该继续使用下去,即使有的不够妥帖,甚至错了,但因多年来已为人们所公认和熟悉,这样的译名也该继续沿用,无须另定译名。如英国著名作家George Bernard Shaw正确的汉译名应是“乔治·伯纳·萧”,但过去该作家的名字一直被译作“萧伯纳”,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汉名,我们也只有错误地沿袭下去了。

2 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1)中国姓名的英译

中国姓名的英译,一般采用音译法。中国姓名可分成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汉语姓名译成英文时,我国政府于1978年正式规定用汉语拼音法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汉语姓名的拼写如下: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分开写,复姓连写,双名连写,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均大写。如单姓单名:陈毅Chen Yi;单姓双名:邓小平Deng Xiaoping;复姓单名:诸葛亮Zhuge Liang;复姓双名:司马相如Sima Xiangru。使用汉语拼音时应注意用隔音符号以防音节界限的误判。如吴承恩Wu Cheng’en,张祝安Zhang Zhu’an等。

(2)英语姓名的汉译

英语姓名的汉译,一般遵从“名从主人”的原则,翻译时“先名后姓”,姓与名中间使用间隔号,如英国剧作家、诗人William Shakespeare,译成威廉·莎士比亚,美国总统George Walker Bush,译成乔治·沃克·布什,翻译方法大多采取音译法,有时也采用形译。

音译法:用音译法翻译姓名时,要以该人名所在国语言的发音为准,译成相应的汉字,这样才能符合“名从主人”的原则。运用音译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准音,防方音。要准音,就是要用准确音。即所译之音既符合人名所在国的发音标准,又要符合我国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这样才能确保不同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同一人名时做到“殊途同归”,而不至于同一人名出现五花八门的译名。

二是可省音,不增音。音译名不宜过长,以便记忆。因此,原文中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出。如Engels恩格斯,不译作恩格尔斯;Rowland罗兰,不译作罗兰德。

三是避生僻字,忌联想字。音译要采用译音表所规定的汉字,不要用那些生僻和容易引起联想的字。Rudolph鲁道夫不译为“蓼帱稃”;联合国前驻华代表Ku-lessa可译成“孔雷飒”,不能译成“裤里塞”。忌联想词,也包括不用贬义词。如Kennedy肯尼迪,不译“啃泥地”,Dulles杜勒斯,不译“杜勒死”。

四是选配性别字,避用汉人姓。英语人名跟我们的名字一样,在用字上一般都表示出性别。因此,我们在音译英语人名时,要注意用相应的汉字进行性别显现。如Emily译成埃米莉(女子名),Edward译成爱德华(男子名)。

形译法:近年来,一些媒体或译著常以形译法处理人名。由于各民族文化融合速度非常快,涌现了大量新的人名,没有“约定成俗”之名可遵循,用音译法又嫌难表其音。如计算机Pascal语言,Pascal这一人名在各计算机书本中,就没采用音译名“帕斯卡”,而直接形译。

姓名的翻译绝非易事。世界语种繁多,而英语姓名又广泛来自各种语言。所以,我们在翻译非英语所在国的人名时需多方查证,决不能敷衍了事,哄骗读者。我国出版的《新英汉词典》附录里有常见英美姓名表,近年出版的《辞海》后面附有“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此外,有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译者可广泛查阅,以定译名,力求译名标准、统一。

三 结语

姓名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代表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熟悉和掌握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的文化,比翻译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异,以找到一种对汉语和英语姓名的文化理解的求同。英汉文化的共性,如图腾崇拜、寻根意识、特指性、心理暗示等,使英汉不同姓名的系统中出现一些类同的现象。英汉文化内涵的差异,如中国的宗教观念、崇儒思想、等级制度等文化因素都可以从中国人的姓名中反映出来。而英语民族的宗教信仰、个人取向、强调个性也在英语姓名中有所反映。因此,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并对中西方姓名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对英汉姓名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年版。

[2] 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3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 梁晓鹏:《姓名略论》,《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5] 葛传:《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6] 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英汉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女性英语名字篇2

关键词:姓名 跨文化交际 入乡随俗变通法

一、引言

姓名是中英文化共有现象,然而各自文化对于姓名的理解认识却有差异。中文的姓名概念可分解为“姓”、“姓氏”和“名”;而英文中也牵涉到“name”“surname”“family name”。《辞海》将“姓”定义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氏则是“姓与氏的合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至于“名”,定义则是“所起的事物的名称,名字。”《韦氏词典第三版》对“name”的定义是“词或音或各自的组合,用来特指一个人或一类事物”;“surname”则为“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取自相关或偶然的因素,如职业、居住地或外形”;“family name”是“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或使个人与家族一致的名字,或来自另一个家族的姓如母亲或者祖母的”。

姓与名是人的一种符号代表,又是人的信息传递主要载体。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的重要性。作为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姓名本身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研究中英姓名的差异亦能发现中英文化的差异。此外,姓名是语言当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记忆姓名的能力在事业与交际上的重要性,同在政治上差不多同等重要。人们极重视他们的名字,因而他们竭力设法使之延续,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熟悉彼此的姓名文化,掌握好对方姓名的称呼以及自己姓名在对方文化中的表达,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和谐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二、Hofstede的理论对中英姓名文化的诠释

2.1Hofstede的四个文化尺度介绍

胡超[1](56-59)在《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Hofstede提出的四个文化尺度,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性、权力距离、男性与女性。在个人主义文化里,个人的目标重于集体目标;而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刚好相反。避免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文化的成员试图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成员比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成员在对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容忍度要低得多。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倾向于有明确的规则来指导所有情景的行为,而在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则远没有这么界限分明。权力分配距离是指一个机构或组中的权力较少的成员接受权力分配不公的程度。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如上司认为自己不同于下属,下属也认为自己不同于上司)认为权力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强制的权力,而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成员则相反。男性――女性文化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分配,在男性文化社会里,社会角色非常明确,而在女性文化社会里,其社会性别角色是重叠的。

2.1.1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汉族的姓名有一定的顺序:姓在前,名在后。这是一个绝对的顺序,不能颠倒”。[2](324,355,366)“名在英语民族的姓名结构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英语姓名结构中的第一个词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名’的最主要内容。”从《辞海》和《韦氏词典》的定义中我们得知,姓是作为家族的标志,而名才是个人的标志。汉族姓名中将姓排在第一位而英语民族则将名排在首位,由此也能体现出汉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此外,“英语民族的姓的产生要比名晚得多”和中国古代女子大多有姓无名也能说明在英语民族文化中个人重于集体而在汉族文化里集体重于个人。

2.1.2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避免不确定性

“英语民族根据《圣经》中人物取名早已形成传统习俗;人们都以能用《圣经》中的人名为荣,故这类教名为数非常之多。”[3](362,364)“英语民族有用历史名人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为自己孩子命名的爱好。”还有的则“采用父亲或祖父的名。为了区别,需在姓名之后加注Jr.(小)或罗马数字Ⅰ、Ⅱ”。因此,英语民族有大量重名现象。然而,汉族取名的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不雷同”,鲜有将现成的人名用于新的命名的例子。不同的取名原则反映了汉文化属于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则属于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

2.1.3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权力距离

汉族姓名传统命名是用辈分作为名的第一个字。辈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下来就被确定了,自己别无选择。同宗族之间的辈分是严格遵守的,比如说称呼必须准确,日常生活中要向长辈请安、敬烟、让座、让路,坐次上也十分讲究,不能乱了礼法。而英语民族却没有如此显示出等级分明的命名原则,甚至有父子、祖孙同名的现象。同时在汉族文化里,即使对于关系十分亲密的长辈,直呼其名都是很不礼貌的,而英语文化中,这种行为却并无不妥。可见,汉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英语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文化。

2.1.4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男性――女性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远古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血缘群婚阶段,人们的姓氏,只能根据母亲的属性。”[4](100)中国古代姓与氏有所区别,“‘姓’是从母系社会开始,它是母权社会的产物。氏出现于姓之后,‘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这个变化是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标志……后世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无氏。”[5]进入父系社会以后,从父姓已成为汉文化里千百年的传统。同时中国古代“妇女出嫁之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如出嫁前姓刘,嫁李姓丈夫,就改称李刘氏。”[6](334,374)

英语民族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并在姓名前冠以Miss(小姐)一词;婚后一般不再用父姓而改用丈夫的姓并冠以Mrs.(夫人)一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民族也不乏男子采用母亲的娘家姓作中间名的例子。

汉文化经历早期短暂的女尊男卑之后便转入长久的男尊女卑文化,英语民族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不过中英的男尊女卑性质并不相同,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三、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使用

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中英姓名的差异,旨在指导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正确使用。长久以来,对于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的使用普遍采用拼音方式,英语使用者一般亦能识别这种表达法,然而2007年10月19日《青年参考》上刊登的题为“中国姓名在美国遭遇尴尬”一文用形象例子说明了使用拼音在英语语境中表达汉族姓名的缺点。“有一位姓尤(You)的中国留学生,为大家介绍两位新来的中国同学。男的姓佘(She),女的姓何(He)。尤同学先介绍女士:‘She is He!’老外皱着眉头跟着重复:‘她是男的。’尤同学接着介绍男士:‘He is She!’老外有点儿糊涂了:‘他是女的。’尤同学最后指着自己说:‘I am You!’老外已经彻底晕了:‘你是我?’……”可见,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直接采用拼音的表达法有一定的缺憾,甚至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误会。我们认为要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单纯的拼音表达法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有可能出现上文的误会,另一方面,单纯的拼音表达法对于英语使用者看来是字母的陌生组合,尽管能勉强读出来却完全不懂任何含义。我们建议可以采用“入乡随俗变通法”,即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使用是可以参照汉族名的本意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而至于姓则可免去,因为姓作为汉族中家族的标志,对于英语使用者只是一个符号。而依据汉语原名所取的英文名,在英语使用者看来不仅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也具有一定意义。同理,英语使用者在汉语语境中使用姓名之时,也可参照自己原名或其他因素取一个不带姓的汉语名,最好的例子恐怕莫过于加拿大人“大山”了,他为自己取了这个汉语名,其中并没有姓,可是丝毫不妨碍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顺畅,相比之下,他的原名Mark Rowswell却鲜为中国人知晓。

四、结语

有人说在世界上能始终如一地伴您度过一生的不是父母,不是爱人,不是子女,更不是金钱,而是姓名。姓名充分代表了个人的形象。作为交际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信息,交际中树立良好自我形象,促进交际和谐顺利进行,记住对方姓名至关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中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各自姓名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把握不当容易造成姓名称呼失误,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我们认为,“入乡随俗变通法”兼顾到了两种文化异同,在对于促进姓名理解与减少误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女性英语名字篇3

【关键词】称呼语 礼貌原则 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05-02

一 概述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西文化都有“谦虚”这一礼貌准则,但文化内涵却不同。“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可以说是中国的“谦虚”准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贬己尊人准则是指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是中国礼貌的最大特点;而西方的“谦虚”是减少而不是不要对自己的表扬。

二 礼貌原则

1.中国的礼貌原则

中国学者顾曰国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中国礼貌悠久的历史渊源提出了中国礼貌所遵循的五个准则,即:“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称呼准则;“彬彬有礼”的文雅准则;考虑谈话双方“脸”“面子”的求同准则;“有德者必有言”的德、言、行准则。

2.西方的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里奇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分别为:(l)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 中西亲人称呼语的差异

1.夫妻称呼语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称谓首先是从英国发展起来的。各国情况基本一致而又有各自丰富的传统。一般说来,英国和美国的夫妻一般习惯称对方为“dear”或“honey”。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夫妻关系是比较尴尬的。传统文化不注重夫妇之爱,而强调夫妇之别,“相敬如宾”是夫妻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相敬”主要是妇敬夫,保持父系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秩序,男女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过于亲昵,因而“如宾”是“相敬”的方法。在这样一种婚姻模式中,夫妻成了一对熟悉的陌生人,于是就造成了中国古代单纯的夫妻关系中无面称语或妇女对丈夫面称“官人”“老爷”等的局面。“官人”是以丈夫在社会上的职业身份作称呼语,“老爷”则是借用家中下人对主人的尊称。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夫妻称谓可以分为老派夫妻称谓和新派夫妻称谓。前者受传统社会夫妻关系影响较深,当面交际使用的相互称谓处于缺乏状态,一般在家里,夫妻对话时没有任何称呼,直接说事或以“哎”、“哎,我说”来提醒对方注意。或者当面叫“孩子他爸”“孩子他妈”,或“老头儿”“老公”“老婆子”(多在五十岁以上)。在新社会的家庭中,男尊女卑、夫妇有别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男女平等的思想取代了。夫妻对面可以称姓名、双名,或双名中的末一个字。还可以称“老张”“老李”等,文化高的也有当面称“先生”或“太太”“夫人”的。

2.子女称呼语的差异

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尊敬长辈是人类最初的共同情感,而这种情感在古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父母的称谓上。这并不像有些研究认为的那样,认为父母可以直接称呼子女的名字而子女不可以称呼父母的名字就完全是一种不平等和压迫,虽然这种说法有合理的成分,尤其在宗法制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正如夫妻之间的亲密称谓一样,孩子对父母的敬称也应当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事实上,父母在称呼子女时,也很少直呼其名,而经常使用“my son”或者“daughter”之类的称呼语。《圣经》中的先知们就称呼他们的儿子为“my son”,而不称呼名字。这也证明了古人对语言的迷信和对名字的禁忌。但是近现代,当裹在名字外面的那层语言的神秘力量的外衣被撕掉后,隐含在里面的不平等就显露出来。在要求平等和解放思想的现代社会,孩子对父母的敬称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舍弃了,而代之以对父母直呼其名。这当然也体现了英美现代社会新型的家庭关系——开放、自由、强调个人的独立和平等地位。

在古代中国,对名字的禁忌非常讲究,且等级观念非常强。越是等级高的人,对其名字的禁忌就越严格。汉民族伦理文化和宗法制度观念强调“地位有异”,而亲属关系是人伦的最核心的关系,因此“地位有异”首先就在家庭中得到了体现。因此,对长辈名字的禁忌也就非常严格。子女不但不能当面称呼父母的名字,在各种场合中都要避免提及长辈的名或字或与其相似的字眼,不做与长辈名字有关的事,不使用与长辈名字有关的东西,在听别人提到相关的字眼时还会悲伤不已。在现代,在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很多城市家庭里,长辈的名字还是禁止说出的,虽然人们不必像古代那样对长辈的名字表现出极度的尊敬和避讳。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相当深刻的。中国文化里,父母也很少对子女直接称名。在晚辈成年以前,长辈对他称以乳名。在他成年特别是成婚生子之后,长辈们出于对成年人的尊重,对晚辈也有称呼大名的倾向,或者称“他爸”“他娘”,但由于语言习惯的作用,多数情况下还是以乳名称呼晚辈。

3.其他亲属称呼语的差异

在汉语中的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极为重要。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也可以连姓一起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示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所以,称谓词比较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uncle”,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同辈之间,英美人士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在英语中,同辈兄弟姐妹或年龄相仿的亲属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可直接称呼名字,且可用爱称,例如:“John-Johnny,Robert-Rob”等。晚辈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称呼。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融洽。

四 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称呼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正确理解和掌握称呼语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35~355

[2]Brown, P. and Levinson, S. 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女性英语名字篇4

【关键词】命名、译名、姓、文化特色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公司字号名、商品商标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前者是一般所谓命名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则扩展到词源学上去了。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必要时不妨放在一起讨论。从语言交流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译名。译名可说是对一种事物或一种概念的再命名,它也应该成为命名学的对象。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Robert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宇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女性英语名字篇5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语言;文化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精辟指出:“塑造人物最简单的方法是给人物命名。每一个‘称呼’都可以使人物变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和个性化。”

人类历史之初,人名在社会交往中是代表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简单符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语言现象——人名——越来越多的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时代特征密切联系。文学作品,作为人类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亦将丰富内涵蕴含于人物的姓名之中。作者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根据作品中人物所要表现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体现人物所处时代背景,预示人物的命运结局,总是煞费苦心的为人物起上恰到好处的名字。英语文学史上有一大批文学巨匠创作了许多不朽佳作,其主人公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甚至已成为后世具有某类典型性格的人群的代名词。因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姓名是作者表现主题的工具也是读者解读作品的扣结。通过透视英语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内涵,读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学作品本身及其外延,更深入的洞察英语语言文化。

一、引经据典

在英语文学语境中,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一同构成了其思想源泉,为英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生出众多文学作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断言:“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14世纪至16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将中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发掘出来,作为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瑰宝,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也引起当时及后来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的极大兴趣。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很多诗人和剧作家多次在其作品中运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朗费罗、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美国诗人、作家也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英国现代女作家罗琳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许多人名都源自希腊神话、中世纪传说。如德拉科Draco(拉丁文“龙”)的取名,因西方神话传说中龙蛇不分,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蛇;纳西莎Narcissa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narcissism意为“自恋”)——作者用这个名字来讽刺马尔福家的人自视甚高;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作者用来比喻她的智慧。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英国学者麦考利曾说“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许多伟大的英美文学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如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英国作家狄更斯借《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该隐诛弟”的故事,给小说中的逃犯命名“亚伯”(Abel),深刻暗示出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凶残的批判和揭露——在这个“该隐”般的社会,将会有一个接一个的“亚伯”成为它的牺牲品。又如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 Dick)中伊希梅尔Ishmael、埃哈伯Ahab、依莱贾Elijah和加布里埃尔Gabriel等小说人物都借用《圣经》的人物名字,暗示这些人物具备与同名宗教人物的某些品质,诱使读者琢磨想象。

此外,一些早期的著名文学作品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寓意丰富的人名。英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菲尔丁在长篇小说《阿美丽亚》(Amelia)中塑造了阿美丽亚这样一个温柔贤淑、对穷困险恶环境逆来顺受、贤妻良母式的人物。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萨克雷创作名著《名利场》(Vanity Fair)中也有一个阿美丽亚(Amelia Sedley),不仅名字相同,身世经历、性格特征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套用词汇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时候会借用现成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这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早期宗教小说中,七大罪恶和人类的优秀品德直接变成具体人物登场。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最具代表性。这部作品以寓言形式反映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贪婪。作者将正面人物称为“基督徒”(Christian)、“福音先生”(ML Evan-gelist)、“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e),称反面人物为“恨善法官”(Judge Hate-Good)、“无赖先生”(Mr.No-good)、“淫乐先生”(ML Love-lust)、“残忍先生”(MLCruelty)、“嫉妒”(Envy)等。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Vanity Fair)借用Sharp(敏锐)给一位穷苦艺术家的女儿命名。

在《小杜丽》(Little Donrrit)中,狄更斯通过描写“兜三绕四部”对当时英国政府的进行批判,把掌管该部门的人命名为“巴纳克尔”(Barnacle,藤壶——一种附在岩石、船底的甲壳动物)。当代作家戈尔丁的成名作《蝇王》(Lord of the Flies)中有一个人物,生得肥胖臃肿,眼睛近视,衣着邋遢,命运悲惨,人称“皮基”(Piggy,小猪)。美国作家霍桑在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为一主要人物命名Pearl,具有“珍贵”、“杰出”之意。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在《二十年之后》(After Twenty Years)中借Silky(滑头)、Patrolman(巡警)分别为两位主人公命名,刻画性格、表明人物身份。

加拿大女作家Joy Fielding在1997年出版的小说Missing Pieces中给人物Colin Friendly(友好的)命名,通过人名本身的字面意思和人物真实人格特质的强烈反差而形成一种戏剧性的讽刺效果。Colin Friendly外表温和平静,相貌俊朗迷人,声音动听深沉,却在这友好的假象下包含丑陋恐怖、畸形变态的人格,以残暴手段并杀害了十多位女性。美国女作家Kristin Hannah在2000年出版的小说AngelFalls中也用到这一手法。男主人公之一JulianTrue(真实的)在放荡不羁的年龄爱上女主人公,婚后却抛妻弃女,沉溺在自己好莱坞超级明星纸醉金迷的生活中。True这样的人物恰恰无法也不敢真实面对自己和生活。

三、谐音造字

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样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较之直接套用现成词汇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隐晦。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命名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Falstaff与false stuff谐音,意为“假货”,巧妙的刻画出这个表面上勇敢高尚、足智多谋,实则自私狡黠、贪生怕死的骑士的形象。塞缪尔?理查逊的《克罗丽莎?哈洛》(Clariss aHarlowe)中女主人公克罗丽莎的情人洛夫莱斯(Lovelace)与loveless(没有爱情)谐音,是个专门勾引妇女、荒淫无度的色狼,他帮助克罗丽莎出逃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为了一己之欲。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一书中大卫的继父摩特斯通先生(Mr.Murdstone)和其姐姐摩特斯通小姐(Miss Murd-stone),性情残忍,残酷虐待大卫,逼死大卫之母。Murdstone与murder stone谐音,作者暗示两个连石头都杀的坏蛋怎能放过大卫及其生母。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说《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描写了主人公用药物使自己变换于善良的吉基尔博士(Dr.Jekyll)和残暴的海德先生(Mr.Hyde)之间的故事。Hyde与hide(隐藏)谐音,让人联想到海德先生隐藏在吉基尔博士的身份之下,隐藏在黑夜、密室和那个道貌岸然的社会背后。吉基尔博士(Dr.Jekyll)的名字,Je在法语中即为“我”,kyn与kill(杀戮)谐音,也婉转道出“我杀戮”的含义。狄更斯的《荒凉山庄》(Bleak House)中有一人物克鲁克(Krook)借crook之音表达“骗子”之意。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中女主人公斯嘉丽(Scarlett)与scarlet(鲜红的)发音相同。鲜艳奔放的颜色既与斯嘉丽桀骜不驯、敢爱敢恨的性格相符,又借scarlet woman这个西方文化中带有贬义的词说明她一些出格言行在当时为世俗所不容。

用两个词或或一词一缀的方式创造新词给人物命名也常见于英语文学作品中。如爱尔兰剧作家谢立丹的《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以斯尼维尔夫人(Lady Sneerwell)的沙龙为场景。Sneerwell由sneer(冷笑)和well(擅长)构成,勾勒出一个无所事事、以造谣为乐事的长舌妇形象。英国作家菲尔丁在《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a Foundling)中描写乡绅Mr.Allworthy,一个富有、慷慨、善良的老好人。All—worthy由all(所有)和worthy(有价值的、可尊敬的)构成。2000年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Ravelstein)中主人公拉维尔斯坦的名字由荷兰语ravel(缠紧、拆解)和犹太人名后缀stein构成,说明他既有简单的一面又有深奥难解和与生俱来的神秘的一面,体现出ravel一词矛盾对立的意思。

女性英语名字篇6

黑人一直追求身份的认同,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受到狭隘定义持排斥的态度,小说中的女主人公Celie正是运用语言来形成自己的身份。举例来说,Celie一直都在用黑人英语写信,可是她的妹妹Nettie却不是这样。Nettie受教育的时候学习的是白人文化,除此之外,传教士及妻子对Nettie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Nettie都一直用标准的英语来写信。Celie一直坚持用黑人英语写信,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与希望她接触白人文化的妹妹产生了分歧。标准英语和黑人英语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在“The same women smile at him, say amen gainst Shug ... ”中,“amen”是“诅咒、咒骂”的意思,已经脱离了它的本义;再如“ ... And she dress to kill. She got on a red wool dress and chestful ofblack beads ... ”中的“kill”并不是“杀死”的意思,而是“高雅的、漂亮的”的意思。黑人英语中,句子中的时态运用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而是有的时候使用现在时,有的时候使用过去时,个别动词的时态被清楚地体现出来,也存在很多的错字、病句。从时态的角度来分析黑人英语和标准英语的区别,黑人英语中的过去时态依靠变化动词的词性来体现,而标准英语中的动词需要有明显的时态标志。比如在“She got the nottiest, shortest, kinkiest hair I ever saw, and I loves every stread of it ... ”中,“got”“saw”“loves”三个词尽管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可是前两者却使用了过去时态,而后者使用的时态却是一般现在时态。所以很明显,黑人英语中的句子时态并不符合标准英语中的“现在的说话语境可以推理出现在时态,可是不可以推理出过去时态”的理论。从黑人英语中的动词变化来看,从表面来看好像都属于词汇的拼写错误,实则不然,这也包含着一定的规律。如“Who dis woman”中的“dis”实际是be动词“is”,而“-But they his,I told old Mr. -How us know? He ast.”中的“ast”其实是单词“ask”。

二、黑人女性的写作立场

西苏曾经在作品《美杜莎的笑声》别指出,“女性的描写对象是女性,而男性的描写对象应该是男人”,她同时还认为,男性对女性的摧残必须要被揭发出来,可是在众多的女性主义作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作家,因此她们的关注对象是生活在男性压迫下的白人女性,她们很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揭露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所以很多黑人女性对此持批判态度。沃克是一位出色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都是围绕黑人女性生活来写,她习惯从黑人女性的角度来叙述。一直以来,美国文坛中的突出现象是,“男性通常扮演写故事的角色,女性是听故事的人,男性与女性通过故事的桥梁作用来实现交流和沟通”,因此,美国文坛中突出的是男性意识,而女性意识则被挤压在毫不起眼的角落中。沃克是一位出色的女性故事叙述者,因而她的作品深刻地反映出女性意识和女性经验。在《紫色》这部小说中,两姐妹西丽和耐蒂是讲述故事的人,她们通过书信的形式为读者描绘生活中的种种遭遇,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创作手法,也容易使读者深入两姐妹的内心,从而获得更深的感悟。作者巧妙地通过西丽的叙述,向读者揭示出美国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种悲惨遭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性别主义的批判。

沃克在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对传统创作手法的摒弃。在传统的创作手法中,男性是作品的中心,女性地位只是一个符号。如包括莱特、埃之森在内的诸多优秀作家中,尽管都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可是黑人女性在她们中的作品中却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更多时候,这些黑人女性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服务于男性,依赖于男性,而沃克的创作手法则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

三、女作家传统的文体选择

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还可以通过语言策略显现出来。《紫色》这部小说采用了书信体的创作形式,这种写作手法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评判者认为具有唠叨不休、繁琐无聊以及非理性分析的特征,但事实上,这种书信体写作手法能够直接表达姐妹俩之间的深厚情谊,这是其他写作手法并不具备的优势,另外,这种书信体写作方式也是在男性社会中最能够表达人们之间真挚感情的手段之一。整部小说是由耐蒂和西丽分别写给对方的信件组成,共92封。耐蒂和西丽是一对姐妹,二人是小说的主人公,而且她们也是小说的主要叙述人,在这部小说中,女性成为话语的主体,这无疑对当时女性很难享有真正的话语权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女性话语权使女性充分享有话语权利,从根本上否定了男性社会中关于女性的地位的界定,更彻底了男性主义将女性定位于“附属品”的地位,从根本上确立了女性理解、女性眼光,并向世人宣告女性的独特权利。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名字,人类社会当然也不例外,它是人存在于社会的标志。英国著名作家弗雷泽在自己的作品《金枝》中证明了这一点,他说,原始人的名字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它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名字具有艺术性和表意性特点,名字不但与作者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紫色》这部小说中,沃克通过合理运用名字策略对男性主体进行解构,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女性的青睐。举例来说,西丽曾经在给上帝的信中将自己的丈夫称为X先生,X先生在这里就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不值得在信中列出具体名字的人,这一点恰恰如作者所言,西丽根本不想在自己的信件中提到这些男性的名字,因为这些人从来没有为他人做过任何事情。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的人,才能够使其他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小说中另外一个人物也没有名字,这个人物被作者称之为“老X先生”,他是一位忠实的父权维护者。他一直对莎格存在着偏见,认为她是一个性格放荡的人,因此对阿尔伯特与莎格的事情持反对态度,想出种种办法阻挠二人的结合,不但如此,他还对生命垂危的莎格进行语言上的刺激。在西方人眼中,称呼他人的姓名显示出对他人的尊敬,可见作者称呼“老X先生”的真正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特意在小说中安排了有名字的人,如那些在父权社会中勇于反抗的女性,以便同没有名字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传统的父权社会下,男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也就是男性价值和男性特权被赋予很高的社会地位,而女性成就、女性经验则处于被排挤、压迫的地位。男性可以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而女性稍微显现出对自由的追求则要接受各种惩罚。在《紫色》中,沃克特意安排了莎格・艾弗里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她是反抗父权社会的典型。她不仅坚决反对父权社会下的价值取向,也绝对不同意男性对“黑人女人”内涵的界定,她讨厌无条件地顺从男性,更排斥成为男性的性工具。莎格有一副好嗓子,并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她与阿尔伯特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是她并不对阿尔伯特言听计从,而是成为阿尔伯特的“女皇”,后来她同另外两位男士先后同居在一起,可是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丧失过主动权。尽管在这个黑人男权社会中,莎格最终遭到了遗弃,可是她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为少数有姓名的人之一。莎格之所以受到作者的尊敬,并不简单的在于她自己取得了独立的社会地位,而是她一直帮助生活悲惨的黑人女性,争取使她们像自己一样自立,而西丽和阿格妞丝也正是在莎格的帮助下才摆脱了自己的悲惨境地。莎格的性格特点与作者对女性主义者的定义完全相符,“女性主义者指的是那些热爱女性,并做出勇敢行为的黑人女性或者其他有色女性,她们不但对女性文化、女性价值表现出极强烈的热爱,也对女性力量持高度赞扬的态度”。

女性写作指的是在女性背景环境下,女性作家对女性进行的文学叙述,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男性本位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对男性文化的反抗;另一种是对女性文化的构建。沃克站在女性和种族立场上,一方面对白人价值观进行解构,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男性主体的社会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沃克被尊称为“黑人女性的维护者”。沃克不仅对黑人女性悲惨遭遇进行了深刻揭露,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她们在逆境中积极改变不良社会地位的斗争精神,另外,沃克通过小说为黑人女性提供了一条追求解放之路,即团结一致,追求社会独立,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四、非洲神话传说的运用

《紫色》也能够反映出神话传说、黑人文化对作者的影响,如沃克在小说中这样描写哈泼和索菲亚的身材:索菲亚身形高大,最擅长使用弓箭获取猎物,在母亲的葬礼上,她能够抬起棺材,简直与男人一般无二,而哈泼的身形却正好相反。在索菲亚口中,哈泼被这样描述出来:“他比我更喜欢做洗碗这样的家务活,我喜欢做砍柴、喂牲口之类的活,他宁可做饭、收拾屋子。”小说中莎格和阿尔伯特的塑造也使用了这种手法,莎格有着男人的气概和性格,她豪爽、勇敢,敢于直接面对各种问题,而阿尔伯特的性格在小说的末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不但辛辛苦苦干地里的活,还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作者这种独特的叙述深受传统神话和的影响。美国黑人大都信奉新伏都教,该教的男性主神具有鲜明的女性化气质,不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对待人类,这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男性权威存在根本的差异;新伏都教的女性主神并不一味顺从,尽管内心有着深厚的爱,可是却表现出一种威严与可怕。

五、结 语

总之,《紫色》这部小说艺术特色最突出的地方在于,运用独特的黑人语言进行身份认同的疾呼,站在黑人女性写作的立场,遵从女性作家的文本选择和非洲神话故事的运用。这一切都使得《紫色》至今仍然在世界文坛久盛不衰,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

[参考文献]

[1] [美]艾丽斯・沃克.紫色[M].杨仁敬,译.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2] 蕾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女性英语名字篇7

关键词:英汉称呼语;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家庭结构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解释: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等。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封建社会有严格的宗法观念制度。在家族内部和整个社会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纲”。家庭内亲属称谓辈分排行清晰,严格区分血亲与姻亲、宗族与外宗族,明确了个人的名分地位、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拟亲属称谓语负载了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中国人在交际活动中想利用亲属称谓拉近距离、融洽关系的社会心理。称呼语不仅反映人际关系也反映社会关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受社会体系和封建道德的限制,称呼语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尤其是对亲属的态度。汉语的称呼语是用来保持不同辈分和不同阶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而英语称呼语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前者作为农业经济模式和等级观念的产物,其中的亲属称谓更重视血缘关系,带有相当的封建等级成分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魅力和特点。而后者带有人文特点,精华在于个体自由和对自由的尊重,因为西方社会在封建社会之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一直追求 “自由、平等和独立” 。

从主体意识形态来看,中国社会是个传统的父系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中, 男性享有较高地位,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男性和女性的地位相差悬殊。在旧中国,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表明了男性的地位有多高;“四德”则反映了女性的地位有多低。

从家庭结构来看,古代中国以“大家庭”居多,几代人住在一起,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都不稀奇,其中的各种亲属关系、主仆关系清晰明了。而相比之下,西方以“核心家庭”为主,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住在一起,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清晰,而别的亲属关系相对模糊,简单的例子就是cousin和uncle的用法。部分由于家庭结构相对简单,以至亲属称谓相对泛化。在西方,继承权是双向的,也就是父系和母系的亲属都有继承权,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成员是没有资格沿袭娘家的地位和财产的,因为女性是要嫁给外姓人进而变成一个外人的。古语“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男女地位的一个极大的讽刺。《红楼梦》里黛玉机智回答老祖宗关于读什么书的回答可以做佐证。聪敏的她发现老祖宗并不真在意她读什么书,而且对女孩读书并不持有肯定态度。过去鲜有女性受教育,不是因为她们不愿意而是很多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尤其在贫困家庭里,在不能保障儿女都受教育的情况下,通常是让女孩做出牺牲。另外,父系家族里的亲戚比母亲家族的要更亲一些,比如某人同姨、舅的距离比同叔、伯的距离要远,尽管从血缘关系来看二者是一样的。一个有力的例子如下:对父系亲属的称呼包括祖父、祖母、孙子、孙女、侄子、侄女、堂兄弟姐妹等;与之相对应的母系亲属称谓则包括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外甥、外甥、表兄弟姐妹 (“表” 指外面或者表面,与“里”相对)等。有的以 “外”开头, 本身就表示了“远”。然而在英语里面就缺少如此明确的区分。例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grandson、granddaughter、nephew、niece 和cousin 既可以指父系家族的亲属也可以指母系家族的,没有明确的区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亲戚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血缘关系,另一个来自婚姻关系。前者称为血亲,例如爸爸、妈妈、(外)祖父、(外)祖母、姑、姨、 舅、叔等;后者称为姻亲, 例如姨父、姑父、舅母、婶母和伯母等。血亲比姻亲要亲。汉语里面对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称呼语但英语里面就不能全给他们找到完全对应的称呼语。

中国人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于不平等型称呼,显示权力型的垂直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里,人们可以对同龄的同事、朋友、同学等直呼其名,除非是对方比自己地位高。地位高权力大的人可以直接称呼别人名字,比如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等。另外,中国人经常用“老+姓”来称呼同龄人以表亲近和随意,而“姓+老”则是用来称呼知识渊博或是德高望重人士的敬称。英语称呼文化则呈现

出不同的面貌。西方社会更习惯于平等型称呼,也是平等关系的一个象征。在英语国家里,以名字称呼对方很常见且也并不表明不尊重。对于孩子来说以名字称呼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也不算无礼,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不可接受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英语里面也不用“老+姓”因为在西方文化里,“老”象征弱、无用、保守、缺乏创造性和活力等。

汉语里面很多职业名或头衔都可以用作呼语,例如医生、老师、会计、木匠、工程师、护士、教授等,而英语不一样,除了极少数职业的名字可以被用作呼语例如医生、护士、服务员、行李员等,一般用作职业的名不能用作呼语。他们更倾向于用“mr./miss/ms. +姓氏” 。在英语里面,不能称呼某个教师为“teacher li” 或者某个工程师为“engineer wang”是常识。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就可以说“李老师”,“王工”,而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说 “mr. li”、 “mr. wang” 、或者直接说 “sir”。许多学生会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老师也不会觉得反感或者被冒犯。在中国这种做法就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所谓的“尊师重教”传统由来已久,理论上学生对老师是要十分尊重的,不可以名相称的。

谈到对陌生人的称呼,除了拟亲属称谓外,汉语里还有“先生”、“小姐”、 “太太”、“女士”、“师傅”、“同志”、“朋友”、“美女”等被广泛运用。 “先生”是经常在正式场合里被用于称呼“白领”——脑力劳动者,而“师傅” 更经常用于称呼“蓝领”——体力劳动者,这个称呼最初是用来称呼技术熟练的工人、司机、厨师等,但现在已经被泛化,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且不分性别和职业。而英语里面,“sir / madame”最经常被用于称呼陌生人,表达尊重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距离感。熟人之间经常直接称呼名字,不过为了表示礼貌也会在姓氏前面加上 “mr. / mrs. / miss”做称呼,这一点倒是和汉语用法不冲突,中国人也会称呼“王女士”,“赵先生”,“孙小姐”等等。

女性英语名字篇8

关键词:中西方姓名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的。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国家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姓氏的来源

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担任的官名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为姓。

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制陶人姓陶、巫术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

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如,白、黄、蓝、青等。

中国女性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按照传统习惯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即妇随夫姓。如,MarieWhite小姐与John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Marie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如,徐小丽与张小刚结婚,婚后女方的名字为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也包括外语院系的学生,为便于与外国人的交往,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洋名”,但姓是不改的。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我国人员的交往,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

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的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如,常见的Smith姓,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铜匠Coppersmith、铁匠Blacksmith等。其它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氏。

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有姓狗的Dog、有姓马的Horse、有姓羊的Lame、有姓公牛的Bull、还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Bunch驼背、Fatt胖子、Strong指身强体壮者、Armstrong指手臂有力量的人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人们求新求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凡事都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之类粮食水果之外,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毒药Poison、骨灰Ash的,真是有些稀奇古怪。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都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伯德夫人、MissFish费斯小姐、Mr.Fox福克斯先生、Mr.Strong斯特朗先生。

中西方的取名方式比较

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

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湖南)生等。

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

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

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是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是有名有字,如,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相近。一般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尊敬别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外,还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

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JameSmith,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J.Smith或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Robert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RobertDarwin就是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RooseveltJr./JohnD.RockefellerJr.。

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和Mary,David,Joseph,Peter,John等均直接选取自《圣经》。

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Richard的昵称是Dick,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

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为大丈夫等等。

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又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了解与信任,姓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就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

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

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ChingLing)、陈嘉庚(TanKakKee)、孙逸仙(SunYatSen)等。

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

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丝);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不妥);妇女的名字可以女性化。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

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Robert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Shaw萧伯纳、LeigtonStuart司徒雷登、JosephNeedham李約瑟、Vincent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更正。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女性英语名字篇9

【关键词】命名 译名 姓 文化特色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公司字号名、商品商标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前者是一般所谓命名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则扩展到词源学上去了。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必要时不妨放在一起讨论。从语言交流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译名。译名可说是对一种事物或一种概念的再命名,它也应该成为命名学的对象。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着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宇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四、结束语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姓名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姓名隐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伦理观和道德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中国人的姓名体现着血缘宗法观念、以家族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家长、群体的意志,相比之下,英语民族的姓名及命名行为体现着西方文化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浸染着基督教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雷风行.姓名与人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明娟.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邓卫峰.姓名,透视文化的窗口———汉英姓名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

女性英语名字篇10

关键词:称呼语 文化 差异 跨文化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称呼语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本文拟以汉语和英语为例,从历史、文化、社会、现状等方面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汉语称呼语的文化特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这悠悠岁月大部分是在封建制度统治下逝去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整体文化,其哲学思想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社会的认同需要,忽视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个人的个性和尊严。统治者推崇儒家思想,将社会规定为以家庭制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社会。“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个人 严格遵守,即“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人际交往需要“正名”,即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对外要明确官衔,学衔,对内要分清辈分,长幼等尊卑亲疏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庞大,家庭和宗教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交往中的称呼也多种多样,可做三种概括:

(一)等级观念

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皇帝)被奉为“至尊”,臣子对君主的名字要避讳,不仅不能称呼,也不能说出或写出。即社会关系是由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构成,对下颐指气使,对上惟命是从。下级官吏对上司不能直呼其名,必须冠以“大人”“老爷”“阁下”之类的尊称;称呼自己时不能用“我”,要用表示谦卑的称谓“小人”“鄙人”“卑职”等等。普通人中,对年长,位尊者“翁”“公”“老”等称呼是必须的。

(二)纲常伦理观念

旧时中国家庭内部称呼有三个特点,“避长者讳,长幼有序,亲疏分明”,即对长辈的名字必须避讳,如《红楼梦》提到林黛玉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又减一两笔。“疏不间亲”亲属间不同的称呼表现了不同的血缘关系,如长辈中有伯,叔,岳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之别;同辈中有堂兄弟和表兄弟之别。

(三)男尊女卑观念

封建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死从子”的纲常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妇女的名字在交际中是不被使用的。六朝以后曾在妇女前加“阿”字,如阿英,阿娇等。已婚妇女在自己的姓名前要加上丈夫的姓或在姓后加“氏”字,如今港台妇女的姓名中仍然有这种现象。

二、英语称呼语的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起源,尤其是其哲学思想。毕达格拉斯认为,“人是度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主张:个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拒绝受任何人的权威或法庭迫使去做或者去想受到自己的思想谴责的错事。这种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后西方哲学的基础。文艺复兴后西方世界建立了新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人文主义倡导个人主义,尊重个人尊严,自主性和创造性。西方文化始终贯穿着个人意识,并最终发展成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成为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日常生活方式。

由于上述原因,西方人在交往中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和相互平等的原则。初次见面或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或姓名前冠以Mr, Miss, Mis 等称呼,而熟人间均直呼名字,除特殊需要不称呼头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不存在等级观念。如在《简爱》中,简爱的表兄要求她称其为里德少爷,表示他们虽是表亲,但地位不同。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唯一的称呼,而且要大写。第二人称“you”包含相当于汉语的“你”“您”“汝”等所有含义。家庭内部没有“孝悌”“长幼尊卑”概念。子女对父母尊重但不惟命是从,父母对子女关爱但不妨碍个性发展。因此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相对淡薄,互相间的称呼也趋于笼统。如“uncle”一词可以指代“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等多种意义。中世纪盛行的包括尊重妇女在内的骑士精神,体现在英国的“绅士风度”中,因此英语中没有对妇女轻蔑的称呼。

三、英汉称呼语文化差异对比

社会的变革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称呼语也随之改变。中国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礼仪和称呼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解放后从领袖到普通民众都称“同志”,代表了一种平等观念。家庭内部对妇女的称呼也不再带有蔑视,表示亲密的称呼如“亲爱的”已经被广泛接受。

本世纪英美社会虽然也经历了一些社会变动,因为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语也相对稳定,只在民族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大潮中一些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如“nigger”“negro”转变为“black man”“black people”,“chairman”转变为“chairperson”。

中西方称呼习俗的差异难免会产生文化碰撞。如中国人把妻子称为“爱人”,英语中对应的词“lover”却不能指代“妻子”,而是“情人”“恋人”之意。另外一些词如“小叔子”“小姨子”若直译为“brother—in—law”“sister—in—law”则会令外国人莫名其妙。中国人很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而英美人则不同。如新闻媒体上提到总统时都是“克林顿”“奥巴马”等等,不必加“总统”这个头衔,而中国人则认为直呼人的姓是不礼貌的。

四、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称呼的差异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文化差异并不是文化的优劣。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的方法就是彼此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邓演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