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8:21:13

化学学习论文

化学学习论文篇1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学习;文化认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在“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强调:“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可见,数学文化已逐步从理念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使数学文化真正走进数学课堂,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使之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这不仅要重视数学学科本身的文化价值,还要探讨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对文化、数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做深入的考察。

一、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

根据维果茨基的“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学原理”:儿童的文化发展所有机能出现两次或两个层面,先是社会层面,接着是心理层面。首先它作为心理间的范畴出现在人们之间,然后作为心理内的范畴进入儿童中。[1]可见,从文化的视角剖析数学学习,至少要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一)同喻性

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差异出发,将人类的文化变迁划分为三个部分: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其中同喻文化是指学习主要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其基本特点是以当代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今天的高中学生带有同喻文化的特征。

高中学生的同伴影响逐步扩大。我国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乏可以沟通的兄弟姐妹。而在多数中学,一个班级通常有四五十人之多。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使他们更倾向于在学校群体生活中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同龄人的观念、行为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学教师的长辈角色正在淡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使教师再也无法通过施加压力来传播旧的文化观念,原来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已失去了部分魅力,许多青年人通过自己摸索和感受萌生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想法和期望。特别是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的增长及心理的逐渐成熟,开始比较多地从个体存在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社会与人生,他们已经不可能也不必完全照搬前辈的经验去刻画自己的人生轨迹。那种后喻文化中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比以往更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作为文化的数学正以学生乐于认同的方式被传播。数学具备文化独有的特性:它是延续人类思想的一种工具,是描述世界图式的有力助手,精确的形式化、简洁的符号表征常常被成功地运用到其他科学领域。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联系数学。在数学新课程背景下,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进入高中教材。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学生得以快速了解大量知识。不断拓宽的信息通道,活泼平易的呈现方式,使数学有机会向学生展示它人文的一面。

(二)不均衡性

人的认知源于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发展又与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的大量知识通过学校习得,他们的认知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其形成过程。联系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存在如下问题。

1.知识结构的不均衡造成学生对“数学”的文化感知产生偏差。学校的学科设置力求体现当代人类知识的主要特征,现代人类知识总体结构中,关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知识部门已大大超过了人文社会科学。人类6 000余种学科中,属于科技类的知识约占总数的。与之相应,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虽然设置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但在学校的地位却难以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比。如果高一阶段有若干可以机动安排的课时,学校更愿意留给数理化等学科。由此造成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理科学生人数的差距巨大,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省的文科学生通常只占同年级人数的左右。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均衡,使学生文化素养不够全面,对待事物容易就事论事。有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确定的,数学问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学校中学到的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价值。

2.组织结构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对“数学”的文化认同出现逆差。人们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不只表现在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方面,更表现在课程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换句话说,科技文化统治着学校教育,科技知识、理性思维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和左右着学校教育教学过程”。[2]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方式不均衡。在中学界,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相当重视数学,但他们对待数学的动机不同,其中不乏出于高考的压力。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重应用的现象,忽略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的生成是快速的,知识之间连接的链条被机械地焊接,知识的运用中充斥着大量的习题。在“现成的数学与做出来的数学”之间,很难将数学看成是人类的活动。学生数学“学”得越多,对文化的认同反而越少。

二、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形态

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数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必以某种形态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形态又将决定我们采取相应的方式。在分析高中学生文化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将从数学学习的“文化”特征、文化学习的“数学”课程以及数学文化的“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探讨数学文化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形态。

(一)群体的活动性

群体与活动是数学文化进入数学教育过程的直接表现。一旦我们以文化的理念开展数学教育,这种表现形态便应运而生。

其一,数学教育的文化观强调学生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数学作为人们描述客观世界的一种量化模式,它当然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承认这一“客观性”的基础上,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数学对象终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规则系统。可见,数学的文化观念不仅承认数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强调“人”在数学文化体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的界定中指出:“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参与中,通过活动,使知识学习与精神教化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且,数学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和外显两种方式,其内在方式表现在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类思维的深刻渗透力。因而,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数学在精神领域上的教育功效。

其二,文化意义上的数学教育提倡群体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概念始终与群体、传统等密切相关。在现代人类文化学的研究中,关于文化的一个较为流行的定义是:“由某种因素(居住地域、民族性、职业等)联系起来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家显然构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数学共同体,在数学共同体内,每个数学家都必然地作为其中的一员从事自己的研究活动,从而也就必然地处在一定的数学传统之中,个人的数学创造最终必须接受社会的裁决。“只有为相应的社会共同体(即数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3]文化意义上的数学正是关注到了数学与整体性文化环境的关系,数学“不应被等同于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主要地被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种以‘数学共同体’为主体,并在一定环境中所从事的活动。”[4]

可见,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性”。教科书上貌似明了的叙述,其实是经过历史荡涤的精华,承载着复杂的文化背景。在学校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与学生自然构成了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虽然他们未必能发明或创造出新的理论,但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各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些差异常常在相同的时间聚集于同一个环境。鉴于高中学生文化认知的同喻性,某个学生的见解需要接受共同体的评价才能被承认,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样需要经过共同体的认同才有可能真正被学生内化。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微观的数学文化。

由于学生主要通过在教室中获得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文化教育的中心场所应在教室。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各种与数学教学直接相关的观点、信念等是影响数学教室文化的重要因素,彼此的数学交流与合作是构建教室文化的主体部分。近几年来,现代教育学正将这种相互交换想法的学习(即互惠性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当做未来学习的模式,作为建构新的教室文化的指标。

(二)系统的开放性

群体的活动显然可以贴切地表现数学学习的“文化”特性,但这些活动始终在“数学”范畴内展开。我们有必要探究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

从文化传承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组织构成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它与社会生活及现代数学的动态联系。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数学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外部力量对于数学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二次世界大战就曾促进了系统分析、博弈论、运筹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研究。虽然高中数学课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数学,出于教育的目的对数学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但这种“教育加工”仍然要尽量地展示数学科学的原貌,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数学的一些分支等正逐步地进入高中教材。虽然外部力量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课程没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但它们表明了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从而为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开放性给出了有力的证明。例如,教材中的有限与无限、随机与确定、结构与算法等都与现代科学技术有联系,而数列、线性规划等直接地涉及学生的社会生活。

从文化传播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观念整合的开放性,通过课程的活化促进文化增殖。数学课程中内容的选择、编写乃至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与观念等要素的影响,从而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文化的扩展和延伸。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化增殖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在中学阶段,虽然各位教师面对的是同一本教材,但教师总是要根据具体教学过程的需要进行具体的再加工,而这种加工的过程又必然会溶进每个教师特有的个性因素,渗透着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体现他的精神面貌并以此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多样性,即使是由同一位教师传递并且传递的文化实质完全相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文化信息的接受也存在着差异。[3]

从文化传递上看,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整体效能的开放性,通过系统属性的联合作用,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和”的功效。在高中数学课程内部,各子系统既保持着纵向的知识序,又维系着横向的方法序。例如,从指数函数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到反三角函数,这些知识被有序地排列着,它们之间借助反函数融为一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刻画出函数的性质。在其外部,高中数学课程以工具性学科的地位与其他中学“友邻”课程形成协同关系。“数学课程向‘友邻’课程提供知识和智能方面的储备工具,又从‘友邻’课程那里获得需求信息、实证材料、强化运用数学智能的场所。”[5]例如,函数与物理的势能、立体几何与化学的分子结构、排列组合与生物的基因分析、对称与语文的对偶等。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表明,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要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是整体的数学,而不是分散、孤立的各个分支;是广泛应用的数学,而不仅是象牙塔里的严密体系;是与其他科学密切联系的数学,而不是纯而又纯的抽象理念。

(三)知识的默会性

对群体活动与数学课程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数学文化表现形态的总体脉络,但数学文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被学生领悟。由于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作为文化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所不同。

科学的数学追求完全确定的知识、精确的运算与严密的推理,追求用简单且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世界的规律。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科学观的支配下,人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客观性、非个体性、完全的明确性等等,出现了“人的隐退”现象。

其实,知识并不是孤立的、静态的、纯形式逻辑的,而是常常与人休戚相关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样,充满着人性因素,科学实质上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6]在国际哲学界以创立意会认知理论(Tacit Knowing)而闻名的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从“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出发,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指以书面、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是指未被表述的、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波兰尼认为:“在非言传的‘意会’认知层面,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7]

既然这种默会知识藏于内心,无法用明确的规则来表达,那么该怎样学习传授呢?波兰尼指出:“通过了解同样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才能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东西。”基于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突出数学知识中的“人性”。

1.客观对象“数学化”。弗赖登塔尔曾言:“我们的教育应当为青年人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文化遗产。”对学生而言,“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8]通过“做”数学,“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地反映了在数学课堂中形成的文化:具体的教师、具体的学生以及正在形成的具体的‘数学化’。”

2.数学解题“拟人化”。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解题过程,它是策略创造与逻辑材料、技巧性与程式化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有序结构的统一体,它与数学的特征相一致,隐含着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解题超越了数学思维活动本身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文化道德、思想修养的素质范畴。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包含了程序化的解题系统、启发式的过程分析、开放型的念头诱发及探索性的问题转换等,字里行间不时地涌现出诸如“如果你有一个念头,你是够幸运的了”“好的题目和某种蘑菇有点相似,它们都成串生长”“呆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这些平和的话语,使读者不知不觉间置身其中,一些解题外的感受也油然而生。优秀学生对解题感兴趣,更多时候像在做游戏,说明数学习题中蕴涵着很多人性化的品质──题中寻趣,在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

[2]刘振天,杨雅文.当代知识发展的不平衡与教育的战略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1,(4):15.

[3]孙小礼,邓东皋.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49.

[4]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5.

[5]张永春.数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84.

[6]钱振华.默会理论的SSK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32.

化学学习论文篇2

那么,怎样强化“高考意识”、并使其贯穿于化学复习过程的始终呢?归纳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发挥了如下“五个作用”。

一、发挥“考纲”要求的主线作用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强化“高考意识”理所当然地应当使“考纲”成为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的主线。由于“考试说明”仅是很简要的目录式提纲,为使学生对高考要求的领会明确具体,我们在开始系统复习之前,就把“考试说明”各个项目化解、组编成六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划分成若干单元,形成了《中学化学复习知识体系表解》发给学生。这份“表解”实际上成了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提纲;复习进行到哪里,学生就阅读到哪里,从中一目了然地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哪些是考点,各考查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头脑里有“考纲”这根“弦”,发挥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主线作用。

二、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

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教学的“无形指挥棒”。纵观近年来全国的化学高考题一直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所以,让学生以它们为范例,把握来年高考的尺度,这对于强化“高考意识”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题收集起来,按中学化学知识的“六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细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组编成八组“高考题专题汇编”,印制出来,复习进行到哪个专题就将与之相关的“高考题汇编”同步发给学生,进行配套训练。

其次,我们经常选用历届化学高考题中的典型题目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经常将复习化学基本知识与解答高考题挂起勾来,真正做到复习“双基”着眼高考要求。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化学高考题采用了若干知识迁移能力的考题,所考的知识有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未涉及的内容,学生只能在考试过程中通过阅读题目的文字,例如1991年高考题中有关第1000万种化合物结构式、分子式和同分异构体的推理,就是这类颇具难度的题目。我们在复习中,结合有关知识点,以这样的高考题作例,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题意,如何分析解题的关节点,教给学生处理这类“搭桥题”的方法。

化学学习论文篇3

关键词:情绪化情感调控歌唱心态

情绪是在感情这个基本态度之上,随心理内外条件而随时发展变化的表象,是人格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通俗地讲,情绪化是指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非大喜则大悲,容易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不过,情绪化也极容易让人因喜乐而手舞足蹈。快乐时的天真烂漫,固然让人感染了喜悦,满心欢喜;但愤怒时的火暴脾气,却也令人避之不及。情绪化的人不是不愿控制他们无端的情绪,而是根本难以控制,他们往往身不由己。

在众多的声乐学习者中,就有一些易受到情绪化影响的人们。如果说情绪化之中的细腻敏感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处理歌曲的感情,那么同样,无端的情绪变化则会使歌唱者本人都始料未及。对于声乐这样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进步的学习过程来说,情绪化的负面影响较大。情绪和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因此,我们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①

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属于外向型,黏液质与抑郁质属于内向型。②情绪化的人群一般都分布在前两个类型里。就积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性情开朗活泼、喜活动、爱交际,对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敢于大胆去做,能够较快地取得进步;就消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容易急功近利,产生一些违背学习规律的想法,在达不到这种超阶段的成绩时又会滑向极端,以致丧失学习声乐的信心,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过犹不及”,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标准,做事达不到或超过这个标准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对于情绪化的人们来讲,这个字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天生的热情与冲劲使得他们在声乐学习的起始阶段有着超出常人的刻苦精神,无论是课堂布置的必背歌曲,还是老师随口说的每天跑步一个小时,他们都会严格地执行。在声乐学习的初期,情绪化人群中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歌唱家,这明显违背了声乐学习的科学规律,即:“过”。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声乐学习进程中螺旋型的进步幅度不能满足其高标准的要求,挫败感油然而生,内心的多愁善感会催化这种负面情绪使之变质为自卑等多种消极情绪,即:“不及”。

那么这种特殊现象之本质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歌剧艺术片《江姐》中江姐的饰演者杨维忠曾经说过:“神韵和味道是学不来的,就像有的花朵天生就开着与众不同的颜色。”这说的就是,每一个歌唱者拥有着独特的内在而能够表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音乐形象。应该说,具有鲜明个性的声乐学习者,是能够唱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的,并且他们对老师所列举的那些抽象的言语比较敏感,比如:“天灵盖好像打开了,与天空连接在一起”“脚下仿佛是万丈深渊,气息不断地往下沉”等。这其中包含的心理、生理感觉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悟性。那么什么是“悟性”呢?在声乐课堂上,“悟性”就是调动自己的思维,迅速做到教师所描绘的那种感觉。情绪化的人多数都有这份悟性,因为敏感的天性和细腻的感情,使得他们心中往往积累着丰富的情感沉淀,这些情感沉淀来自其自身对周遭生活的体验,那些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景物或事件的细节,对有着敏感性格的人来说,会引起清明透彻的心灵感触,他们会将这些事物自然、习惯地印在脑海中。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些从生活中亲身体会到的情绪和情感经过日积月累和潜意识的加工,便成就了丰厚的情感沉淀,易情绪化的人群仿佛拥有一个机能的“情感库”,无论老师要求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在“情感库”中,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积累中调出来就可以尽情地二次体验了。

就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从纯生理的神经系统的“S-R”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到有经验的介入的“S-O-R”模式,是学界所认可的转变。研究人类,需要后一个模式“O”涉及的“经验”,这不仅包括个人的遗传经验,而且包括实践经验。对刺激的反应通过经验“O”的介入而产生,然而经验的不同,意味着反应的差异,它的有效性受到实践的证明和支持。这时,刺激源是主体自身的体验及周围的生活,中介“O”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反应“R”是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影响审美的所有经验作为中介一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理论就可以解释声乐作品《铁蹄下的歌女》的最后一部分,“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不同人的演唱体现着不同的艺术感受。鉴于这些积极的影响,笔者建议,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都应该怀着敏锐的心来感受和发现生活,将值得留念的细节印入脑海,以便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为建立健全“情感库”打下良好的基础。杨维忠教授曾经说过:“花是通灵性的,它不会忘记吹过它耳边的每一缕风,洒在它身上的每一滴水,以及和它说话的每一个手势和眼神。”让我们像这花儿一样,拥有一颗细腻而美好的心灵。

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一,最大的弊端就是渗入性格的“情绪化”,最明显的表象就是不稳定性,其中许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烦躁或焦虑等过激情绪成为主要情绪时,声乐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喉咙发紧、软腭僵硬等情况;而当自卑、空虚、失望等一些颓废情绪出现时,则会出现发声管道扩张不够,音高偏低等现象。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如果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绝大部分都容易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如此频繁地出现极端情绪,会严重阻碍声乐训练,更会对学习者的信心产生打击。

第二,情绪化的人们天生的冲动造成了轻易的急功近利心理,急于求成的他们误认为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在两三个月中达到别人三五年的成就。其实“欲速则不达”,而声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操之过急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一些不成功的经历。累积形成认知偏差,使之自认为不需要继续努力,反正以往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特定时期中的情绪化人群实际上比一般人渴求更多的成就润泽,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出于回避挫折的动机否定自身潜意识中的成就渴求。艺术是时间的结晶,尤其是声乐艺术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歌唱艺术如同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难,凡有志献身声乐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又怎能坚持走过这漫长的通往成功的路途呢?在音乐界,有关歌唱的心态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沈湘先生就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保持稳定状态,在动中求静,无论音域、语言、情感上如何变化,心态总是那么平静、松弛。喻宜宣教授在《几年来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重视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认为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她说:“从这几年的经验中,我们懂得了要在进行训练以前就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到一个人的心理不自然、不平静,精神不集中、不充沛,那他就不可能发出好的声音,就不会唱好歌曲。只有当他内心充满歌唱的愿望时,只有当他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心时,才能做课堂上的作业。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歌唱情绪,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热诚地、聚精会神地、严格地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合唱指挥家陈家海教授在排练合唱时也曾提及歌唱心态问题,他认为,歌唱者无论自己心情多么不好,在歌唱的那一刻也要努力做到“微笑”的心态,这是作为一个歌唱者始终应该做到的一件事。笔者自身也有深刻的体会,导师经常谆谆教导,要“不停地学,不停地悟,一生才会不断在进步”。所以说,心态问题对于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最大绊脚石,首先要把它克服掉。被誉为“世界男高音之王”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是经过了长期刻苦的学习、磨炼才成名的,他在回忆他学习声乐的情况时说:“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做练声和母音练习,这种练习使我下巴放松、增加音量,并能自然发出清晰的声音。我就这么日复一日地练哪,练哪,没有曲调,只有音节和练习曲。偌大的世界,对一个19岁的青年有何等的吸引力!而我,却在一遍一遍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重复a、e、i、o、u!不少学声乐的人为此感到苦闷,而我,不但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得到了乐趣,一边学一边欣赏着用新的发声技巧唱出来的声音。”③对于生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一般原则,那就是不要过和不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庸之道”,比如说,勇敢中唯有中庸才是美德,过分的勇敢是鲁莽,而缺乏勇气则是怯懦。声乐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过分的努力是急功近利,而缺乏努力则是懈怠。

好的情绪、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学生来说,应该体谅老师,应把这一任务重点交由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让这与生俱来的性格得到理性的控制。笔者认为,声乐情感教学应该从教学的主客体两方面同时进行,并且重点在教学客体的自我醒悟与主动调节和改善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情绪化调控,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培养良好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即提升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提升的目的,是让人的精神状态与所处的现实境遇相适宜的前提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否定人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在遇到挫折时正常情绪的反馈。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下,也不可能总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应将消极精神状态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将消极的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应该尽快实现由消极精神状态到积极精神状态的飞跃。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是开发精神动力资源的基本方式,这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就声乐学习而言,在情绪化泛滥的时候,提升精神状态是抑制泛滥情绪的有效方法。鉴于提升精神状态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从中汲取滋养,陶冶自己的性情;大量涉猎有关音乐的文献,系统地研究歌唱之道,从音乐理论和技术上武装和充实自己,让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科学全面地认识歌唱;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有了像习惯一样的科学的歌唱状态做资本,就等于获得了能够长期学习声乐的通行证。

总体来说,情绪化影响是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从理论高度上对其进行认识,从理性角度上对其剖析,才能把握声乐学习和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培养出有利于歌唱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声乐教学、演唱的科学性,从而较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声乐人才。

注释:

①吴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美与时代.2006(11).

②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意)盛廉·赖特编,黎汝译.当代歌王帕瓦罗蒂.中国文联出版社.

④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2006(01).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

[4]宋瑾.什么“音乐”的“美学”.舞台艺术.2002(01).

化学学习论文篇4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意识到问题,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PH=10的NaCN溶液,OH-来源于什么?怎样描述溶液的PH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样处理,学生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困难,使学生愿意学习。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2通过活动探究,诱发学习兴趣

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譬如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在实验前我首先提出:“往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做一做这个实验,并寻求理论解释。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去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讲清观察实验的思路。第一,实验现象有哪些不同?第二,涉及哪些化学知识和原理?随着实验的进程和问题的不断提出,学生边观察、边思索,促发了对实验研究的兴趣。此时,教师还应讲清研究这些现象的关键知识是Al(OH)3的两性,而沉淀的生成及溶解决定溶液的酸碱性。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便形成了“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到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一条研究化学实验的思路。这样的处理学生学而不厌。

3运用联想,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这样学习起来就不觉得化学知识枯燥、零碎了。

再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4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化学学习论文篇5

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因此。初三学生不只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维护国家利益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时进娶不断探索、不时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一、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二、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三、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四、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学习论文篇6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80-03

作者:盛敏,湖南农业大学教师;湖南,长沙,410128

引言

语言与文化的“天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因人的主宰而处在世界扑朔迷离的变化中,世界人民总是越来越接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休戚相关的感觉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中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中国人学外语,特别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其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学习,而应当同促进人类的发展,团结与进步联系起来,同促进各国人民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联系起来。专就外国人学汉语而论,我国有经验的学校和教师总结出来,要让外国学生真正学好汉语,光在教学技巧上作文章,还是不行的。必须注重教学内容,必须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的社会风习。同样,中国人要学好外语,也应该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习。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孪生的兄弟:语言与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天然形成的。

人类从产生开始,语言和文化就被同时创造了出来。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是同龄的,二者宛如一对孪生同胞兄弟姐妹一样,相依为命,同兴衰,共存活。两者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民族的乳汁哺育着它们,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凝结的牢固度,真可谓牢不可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社会、语言和文化一开始就是四位一体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都用一种语言进行交际,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宗教礼俗、思维心理等,无不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轨迹上。而语言储存着前人全部的劳动和生活经验,她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着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标志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可见,语言和文化这对“孪生兄弟姐妹”始终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结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观意志为转移。正是基于两者之间有着上述的关系,因此,人们学习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时,就必须同步并进。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人为地先语后文,或先文后语,厚语薄文,或厚文薄语,都是违背语言和文化之间地内在关系的。

二、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一)外语教学

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外语教学至少应包括语言内容、言语技能、交际能力和文化悟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层次问题实际上是教什么的问题,它不仅应当包括语言内容的选择,编排和讲解,而且更应当包括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熏陶,因此它不仅包括怎样传授语言内容,而且还必须包括怎样训练言语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采用何种方法和哪些步骤来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尤其要研究怎样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语言知识的传授,言语技能的训练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气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合文化悟力的注塑更非一蹴而就之事。他们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又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和独立性。

(二)文化教学

在我国,“文化教学”的正式提法最早见于21世纪90年代初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之中(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近20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共识。文化教学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解释。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的认识是:在外语教学的语言教学过程中移入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开设与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专业课程。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

1、文化教学可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2、文化教学可作为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3、文化教学可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4、文化教学可作为外语教学最主要的方法。

文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教学通常是通过所学语言本身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获取所学语言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言语礼节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传统观念等一系列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优化”。

(三)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根据外语教学的“本体性”和“文化教学”的“辅”特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互补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所谓同步性,一方面指,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第二文化教学;另一方面,还指语言学得和习得机制是协调一致的,同时共进的,即我们在学得和习得第二语言的同时,也学得和习得了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

所谓互补性,是指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的。从互为条件上看,离开了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源;从相互机制看,外语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文化教学又能“反作用”于语言教学,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所谓兼容性,是指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达成,必须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达到“有机化合”的效果。语言是“符号的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则是包括符号文化在内的“人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兼容,又相互制约,不可分离。国内曾有学者用化学公式形象比喻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兼容的这种关系:外语+文化+教师(催化剂)=外语交际能力 (有机化合物.李润新,1994)

三、二语习得与文化习得

(一)二语习得

美国学着Ellis 把第二语言习得概括为: “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Ellis,1985)具体地说,第二语言习得既包括在第二语言环境下通过和本族语者直接交往而自然学会的第二语言环境下通过老师的传授而学会的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的重心基本上都放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外语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法问题。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就是对学习者学得和习得以及使用第二语言的内在过程进行分析,使外语老师更多更好地了解学习者,深刻认识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进而研究学习策略,保障外语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2、习得者的语言输入对习得过程的影响;

3、语言习得的顺序;

4、目的语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习得过程的影响,它们是如何习得的;

5、习得者个人差异,如年龄、智力、动机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6、习得者语言输出中错误的分析。

(二)文化习得

与第二语言习得不同,一般而言,第二文化习得是一个业已存在的系统的扩展,而非发出一个独立于母语文化之外的新的系统;也就是说,第二文化习得是不断把新的知识融入一个业已存在的系统的过程。

根据Libben&Lindner(1996)在德裔加拿大人中间所作的一项跟踪调查,第二文化习得大体上存在以下四种典型的习得方式:

1、习得不存在问题或困难的部分,即习得者往往倾向于把第二文化表层部分或新异方面包容进他们的“文化空间”就像在习得母语时不断把新的文化知识和经验包容进来一样自然;

2、习得者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取舍和选择(或是“取”第一文化而“舍”第二文化,或是“取”第二文化而“舍”第一文化);

3、习得者将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融合,即习得者把第一文化的观念用于对新的第二文化相关部分的理解中,旧的观念的一部分与新的观念的一部分相互交融;

4、“场合化”的习惯方式,即习得者在习得新的文化观念的同时,仍然保留第一文化的相关观念,在使用过程中,分别将两套观念运用于相应的不同场合,这种“场合化”的习得方式既可见于简单的文化行为的习得也可见于因与第一文化矛盾而难以融合的文化观的习得。

(三)二语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异同与关系

二语习得和文化习得存在着共性:两者都包含了知识系统的“内化过程”。语言是有系统性的,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并描写它们的各个系统,诸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文化也是有系统的,我们可以按照地域差异把它分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系统,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也可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把它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是“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或是“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等。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首先是由于文化隐蔽层的存在使得文化习得难度更大;其次是因为文化的排他性,第二文化的表层习得容易,深层习得难;“边缘文化”习得容易,“中心文化”习得难,而外语则通常被人们视为一种对外交流的工具,不易遭到排斥;再次,第二文化习得的外部环境也可能成为导致习得困难的一个因素,第二文化往往是新异的,不少方面都很难被习得者所在的社会认同或接受,文化习得比二语习得面临的社会阻力要大得多。因此,文化习得比二语习得的难度大得多。

四、构建“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习得”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戚雨村(1992)曾指出,“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构建语言与文化并重的教学体系,即实行“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习得”四位一体的模式对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四位一体教学体系,既要注意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又要着眼于这一体系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这里,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原则:

1、抓住重点,不应细大不均。要避免简单罗列中外文化对比的种种细节,而不加以系统的科学考察,要系统归纳影响到外语交际能否有效进行的跨文化因素以利于教学实践的操作;

2、注意语言体系与文化体系的密切联系;

3、既要重点对比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也要指出他们的共通之处;

4、构建一个多元开放式体系,尽量少做规定式的构建,以免让学生形成“文化定势”的倾向。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跨文化交际模式;

2、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3、目的语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构建“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习得”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尽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它不仅可以促使语言和文化研究更具有系统性,而且有利于外语老师和学生对文化进行系统的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一体系的构建成型,必将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对外汉学中文化大纲,文化教科书等方面的制定,消除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积弊,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促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文化交流,建立多元化人类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金惠康. 中国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陆全.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5)

[7]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 (4)

[8]刘润清.高等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一.[J].外语教学与教学. 2003.(3)

[9]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

化学学习论文篇7

关键词: 语言 文化学习 英语教学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笔者阐述了处理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语言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离不开对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语言教学的过程也就应该自然地成为对该语言国家文化介绍和了解的过程。正如我国著名英语专家胡文仲先生所说:“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还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由于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发展过来的,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至善在于“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人的完善”,尤其是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人是乐生的,立足此世的,他们崇尚多神论,他们的人生观是自然主义的。中西方之间的观念存在很大差别,与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大不相同,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很难真正地理解它的语言。

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语言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教师都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老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长久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往往忽略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英语的阅读中理解难点往往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文化干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自发地用本族文化去“比附”外国文化。这种比附越大,理解起来就越困难,例如:英语口语课中,在讲解图书馆这部分的时候,学生如果把中国的图书馆的现状与美国的图书馆现状相比较,那么就会产生太大的偏差。因为美国的图书馆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几类,而它们的作用与规模又各不相同,这是由文化中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在教学中能既重视教学方法,又能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就会使学生对这门语言的理解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这也可以避免我们在与西方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进而真正理解、使用这门语言。

在英语的教育中导入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其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首先,在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文化知识,稍加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未知文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活跃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其次,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进行文化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使学生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片、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书籍,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交际能力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举办一些专题讲座,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造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使用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最后,对于所涉及的文化全然超出学生的知识领域的“启而不发”的文化点,教师可以通过直接阐释,注意语言简单明了,力求用较少的时间把艰涩深奥之处讲得通俗易懂。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是提高学生语言理解水平的有力方式,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学习,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上述讨论和观点仅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要广大英语教师和外语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化学学习论文篇8

1.有意义材料的记忆

“纵观信息论不难看出,对信息的加工水平愈深,掌握越愈透彻,记忆所达到的效果就愈佳。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记忆材料的常见程序进行理解掌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头至尾的将记忆材料精读细读,掌握整体的主旨大意;第二步,发散思维,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析,对各部分的内涵进行梳理,做到掌握其内在来龙去脉与相互关系;第三步,要将记忆材料各部分进行有机串联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第四步,提炼主旨线索,纲举目张;第五步是对己有知识结构进行嵌入,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便于提取和应用;第六步,做到及时温习,避免出现遗忘”。常见的方法如下:

(1)比较记忆法。不难理解,这种记忆方法就是比较只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共同点、相似点为基础,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即“同中求异”;第二方面,可以从不同处着手,比较后,总结出相同处与相似点,即“异中求同”。这种异同互证的方法,效果更佳。例如对比各类烃和烃的衍生物,无论是在水、醇中,还是在羧酸、酚中都含有羟基,但由于存在不同的基团,其性质自然会表现出有同有异。

(2)系统记忆法。需要学生用心加工而得出的化学知识网络,这种记忆法具有系统化、简约化和有效化的特点,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原本零散的有机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其进行概括,组建网络图,形成知识网。

(3)图表记忆法。不管是图形还是表格,都能够让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同时,表格的简洁、明了、易于分析归纳的特性,更有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进行记忆;例如,学生可以对各类有机物的代表物的特性、结构进行归纳,形成表格,这个表格不仅是知识的汇集,更是精华所在。

2.无意义材料的记忆

学生要想记住无意义材料,就需要开动脑筋,使其产生联系或意义。而最简单的办法,无疑便是根据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认知化学知识,并在思想上建立联系,将一些零散、琐碎、易混淆的知识进行串联,有助于学生记忆。比如,将水与苯、四氯化碳分别混合后,因为物质密度大小不同,有机物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其处在上层还是下层,是特别容易记混的。此时,学生不妨将其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苯”字与“笨”字相似,“竹在木上”,木头轻,会浮在水上,即苯在水的上层,故容易记住苯会浮在水的上层。四氯化碳与苯相反,遇到水则在水的下层。

二、有机化学知识的组织策略———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

1.教学策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对概念的学习意义重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影响概念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两个方面,即对概念实例的选择和分析。如果学生不知道实际案例,那么只能是对概念定义的硬性记忆,根本无法掌握概念的属性,从而造成对此类化学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当然,要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实例和属性,作为老师就应该做到“举三反一”,为学生搜集呈现出多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拥有进行比较、分析的素材。当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定义,从而挖掘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理解概念和化学知识,最终明确概念的应用范畴。学习是一个过程,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在学习有机化学概念时,教师不应该强求学生一步到位,而是要让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要想深入了解化学概念,就必须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便是指这类事物所表现出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往往是客观存在的、本质上特有的。概念的外延,顾名思义,就是至、指概念延伸后,所包含的一些事物。逐步学习有机化学概念是需要条件的,而在中学教程中,有机化学概念重复出现,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重复率高,学生自然能够不断学习,并加深认知。

2.教学关键: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虽然有机物种类很多,组成结构也比较复杂,但是所有的有机物分子中都含有一种物质,那就是碳原子。学生要想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结果,比方从碳原子的结构入手,结合碳原子特殊的成键能力,深入了解有机物的相关知识。从碳原子的结构来看,最外层有4个电子分布,这就为其形成稳定的8电子结构创造了条件,只要拥有另外4个电子与之分别配对便能实现。故此,以共价键方式,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是很容易实现的,不仅如此,因为碳原子的价电子层距离原子核比较近,所以能够形成非常稳定的共价键。如碳原子可以和N、H、O等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再者,它还能以双键或三键的形式相结合;这些都能够凸显碳原子成键能力之强。再分析碳原子对内对外的成共价键的能力,无论碳原子内部,还是和其他的原子,都能够形成共价键,而能否形成共价键、共价键的结合是有机化合物共同的特点,这也是有机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的原因。

3.采用多元情景化教学

化学学习论文篇9

关键词:英语 文化 客观宽容 学习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0-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中包含不同民族的历史过程,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要学习该语言的发音方法,拼写规则,语法规则等语言形式,还包括学习了解该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当代中国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量英语词汇,语法,能进行英语阅读,却不能游刃有余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他们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二是不了解英语背后的语言文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势在必行。

1 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随着信息时代快速迅猛的发展,全世界人民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国际间的交流频繁而便利,英语成为世界人民通用程度最大的语言交流工具。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应付各种考试,更要适应时代潮流,能够灵活应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与外界交流,拓展视野。因而,教师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知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也只有当学生具有了一定跨文化学习能力后,才更能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排除因民族文化不同产生的语言障碍,理解并尊重英语国家文化风俗,避免因语言失误产生误解,从而实现灵活熟练,积极愉快的英语交流。

2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

2.1 提高教师自身英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首先应深化自身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多读英语原版报纸,书籍和英语新闻,了解英语国家发展趋势和政治形式;多听英语歌曲,多看英文电影,了解英语国家流行趋势和人民生活。另外,在弄懂英语文字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并理解形成文字的历史,政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善于发现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克服母语和本民族文化影响,尽量用英语思维方式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尊重英语表达习惯,用英语进行教学及与学生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2.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英语文化的态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自己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根源,它影响着本民族人民的言行举止,风俗习惯和评价体系,世界各地文化都有其自身特定的个性和不同风格,而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具体体现。因而,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民族偏见和歧视,不用本民族文化标准评价他人言行,以客观公正,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西方英语文化,树立一切文化平等无优劣的观念。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英语交际过程中置换文化立场,站在英语文化的立场上,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感知西方文化,树立主体意识。

2.3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研究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依据,教材知识系统而规范,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研究了解英语文化的能力。首先,我们可利用词汇这种语言载体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在英语中,很多表示颜色的词汇就很能体现中英文化差异,white在英语文化中它是圣洁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表示丧葬;red在英语文化中表示危险,而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另外,教师要挖掘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包含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例如,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该教程充分渗透英语文化,传递西方文化价值观,其中《The Battle Against AIDS》,《Face to Face with Guns》等课文尤为突出。《The Battle Against AIDS》展现西方社会开放的弊端,也充分描述美国社会与人民勇于与艾滋病抗争的不屈精神,还说明美国人民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态度。《Face to Face with Guns》则侧面说明美国私人持枪受宪法保障,所有州的居民都有购买枪支的权利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2.4 创造英语文化交流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意识和能力

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是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勇于自由运用语言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坚持用英语教学及与学生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模式思考并解决问题,大胆用英语相互交流,敢于开口,不怕犯错,在错误中不断改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我们还可利用便利的网络课堂,观摩国外课堂,同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引导学生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网络伙伴,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来上课或做演讲,创造真实语言环境和机会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学习能力。

2.5 开展批判性英语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量开展批判性英语实践技能训练。批判不是否定,而是学生对英语阅读,听力,对话等进行客观评估与思考,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站在英语文化背景的立场上,最大限度合理准确理解英语文化和观点,寻找语言文字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避免因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曲解或一知半解。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英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更深层含义。在学生熟练掌握母语,尊重本民族文化也认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不同的政治体系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学习英语就必须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尊重英语文化,认可英语文化价值观和英语思维模式。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帮助学生不仅学习一种语言,更学习一种文化,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苏.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4.

[2] 吴英丽.试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

[3] 李华,徐敏.论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

化学学习论文篇10

(一)高校母语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第二语言———英语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目标,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有着明确要求,尤其是近些年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考核对于英语四、六级要求不断提高,使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不断精益求精。然而,与第二语言应用发展形势迥然不同的“中国文化课”,则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华文化课作为我国母语文化在高校建立的一门必修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母语教学思想、文化结构设置都与实际传播发展严重脱节。作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语文化,其教学大纲形同虚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我国语言文化特色。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对于大学生发展是尤为重要,但部分大学生却忽视了第二语言学习是基于母语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的理解,单纯学习第二语言,忽视母语“文化共享”的特性,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

(二)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对语言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政治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就目前而言,人们总是产生语言学习的定式思维,认为语言学习单纯通过阅读、写作、口语等已足够,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功能,使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当人们学习目的语的时候,脑海中的思维模式会受母语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母语与目的语出现共同点时,则会通过母语加深对目的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当二者出现差异性时,则会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对于一些要点进行重点研究。忽视母语正迁移作用,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外来文化认知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言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认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文化体系、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的掌握则取决于自身学习观、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观构建知识。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原本知识经验的改革重组,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强调知识信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自身不断探索、延伸、筛选,对于自身学习才有真实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体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知识不具备绝对真实性,随着外部环境、结构变革升华,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侧面翻译母语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周围人的认知程度,其教学、传播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语言自身是一种知识形态,在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将语言建构起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构建、重组,有新的语言词汇、语法构建融入,所以某一阶段知识体系固然被推崇,但却不是最终答案。(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的基本目的,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式教学”。教学本身不能忽视学生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简单强硬地采取“填鸭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和重新构建原有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观察知识的异同点,进而合理引导,提供一定资料信息予以支持。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对于母语文化体系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使整个结构清晰化,对于母语衍生、教学、发展有一完整体系,同时在母语文化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知。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母语文化教学和发展的启示

针对当前母语文化严重缺失、崇洋之风积习难改、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的现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开始,构建母语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提高对母语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促使母语文化不断发展。

(一)自主语言知识建构,提高母语学习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中心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的中心对象是老师,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减少了亲自思考、体验的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将学生列为中心对象,学生主动对外在文化、知识进行探索,并对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语言结构进行构建。这个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体验、提问、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经验,使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则会大大提高对母语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母语学习效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展开区对学生母

语文化构建的帮助语言学习重在于交流、互动,因此对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严格要求。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储备、知识体系建立有一个极限,即自己最大实力水平,凭借“合作式学习”模式使自己突破现阶段水平,达到新的知识体系,二者之间的过渡区间被称为“最近发展区”。不同学生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不同,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加强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后者快速过渡到下一高层次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对母语文化掌握、语言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教师在整个母语文化教学活动中起到的是促进、提示、帮助建构的作用,而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环节等详细安排,根据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实时提出不同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并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教学资料展开深入分析,对母语文化进行构建,成为知识体系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

(四)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性教学促进学习者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为“情境主义”。母语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故在合理运用语言时,应充分遵循语言文化的情境性,进而科学、合理、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展现。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虚拟场景,使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过程中更接近于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已构建的知识体系,并合理运用视觉、听觉两大功能,从最直观的角度出发,充分激发学生母语文化学习兴趣,提高对母语文化的实践应用热情。

(五)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