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3:22:21

垂直范文篇1

亨利兴堡老升船机

图中近处为罗特塞升船机

亨利兴堡新升船机

浮筒式垂直升船机适用于升程不高的升船机工程,因为升程高需在下游河床高程以下修建很深的竖井,不但受地质条件约束,还会给工程带来许多麻烦。据说尼德芬诺(Niederfinow)升船机曾准备选用浮筒式垂直升船机方案,因亨利兴堡老升船机运行几十年没出什么事故,运行安全可靠。但最终没被选用,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差,修建深竖井有困难。尼德芬诺升船机升程37m,如采用浮筒式垂直升船机方案,需在下游河床高程以下修建90m深的竖井。

浮筒式垂直升船机由上、下游闸首(含工作门、启闭机等)、导向柱、承船厢室、承船厢、浮筒、竖井、提升机构等组成。

它与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的主要不同就是利用浮筒从水中获得浮力来抵消承船厢的重力,而不是利用平衡重块。从而不需要设置数量众多的钢丝绳、滑轮、卷筒及平衡重块,使承船厢变得十分简洁美观。其次是它采用螺母螺杆装置既作为升船机的提升装置又作为安全装置。

现以亨利兴堡新升船机为例介绍浮筒式垂直升船机。

亨利兴堡新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承船厢有效长度,有效宽度,船厢内水深,能满足级欧洲型船舶通航。

升船机活动部分总重约,其中承船厢内水重,厢体自重(金属结构及设备),两个浮筒及支架重。

两只直径为高为的浮筒排水量共为,其获得的浮力可抵消升船机活动部分的全部重量。应该注意的是浮筒直径越大升降时遇到的水阻力便越大。减小浮筒直径虽然可以减小水阻力,但却增加了浮筒高度,从而竖井深度必须加深。

浮筒顶部装有高的支架,支架顶部与承船厢底部铰接,支架的有效高度,必须大于升船机最大升程。

竖井设在承船厢室底部,见图。竖井的深度应大于浮筒高度与升船机最大升程之和,竖井与浮筒之间的间隙,应能满足浮筒在竖井中自由升降,间隙过小会增大浮筒运动时的阻力,从而增加升船机的动力消耗。亨利兴堡新升船机的竖井内径,竖井深度,浮筒直径,浮筒高度,升船机最大升程。

竖井顶部设有井盖,安装在浮筒顶部的支架穿过井盖上预留的孔洞与承船厢底部实现铰接。升船机运行时,在提升装置——螺母螺杆的作用下,浮筒与承船厢一起升降。无论承船厢在什么位置,浮筒都必须完全淹没在水中。这样才能与承船厢始终保持平衡,将承船厢的全部重量抵消。应该说浮筒式升船机升降时所需克服的阻力是最小的,因为它只需克服浮筒在水中升降时遇到的阻力,其他类型的升船机则不然。

当承船厢与下闸首对接时,浮筒下沉至竖井最深处,此时浮筒下端部所受水压可达,为抵消水压对浮筒产生的应力,减轻浮筒结构重量,防止浮筒漏水,将浮筒分为上、下两个隔离仓并充有压缩空气,上隔离仓充气压力,下隔离仓充气压力,并将充入浮筒的空气预先进行干燥处理。

当承船厢在高位时,浮筒上的支架露出水面,当承船厢在低位时,支架沉入水中,这样浮力就会产生变化。在浮筒下隔离仓中设一下端敞开的平衡仓(直径、高),当浮筒下沉时,平衡仓内的空气被水压缩,浮筒上升时水压减小平衡仓内的空气便膨胀,从而抵消了因支架露出或淹没于水中产生的浮力变化。

浮筒四周设有导向轮,导向轮沿安装在竖井内壁上的导轨作垂直运动。

在承船厢室两侧对称布置四座高的钢筋砼导向柱。导向柱的横截面为凹形,凹槽中装有提升螺杆及导轨。提升螺杆直径,,高,重。

升船机的4台提升电机(直流电机)分别安装在四座导向柱顶部的机房内,通过减速器可驱使提升螺杆旋转,并通过安装在承船厢上与其旋合的固定螺母,带动承船厢以的速度升降。在四根提升螺杆的底部,用同步轴、联轴节及换向齿轮等组成一封闭的刚性同步系统。同步系统安装在承船厢室有防护设施的钢筋砼沟槽中。当其中一台电机因故障退出运行,其它三台电机通过同步系统依然可以保证升船机平稳升降。

运行时提升螺杆与螺母始终相互磨擦,由于承船厢与上、下游水位的每次对接不可能没有偏差,以及对接时上、下游水位发生变化造成承船厢的超、欠载,都可能加剧提升螺杆与螺母的磨擦和磨损。为保护提升螺杆使其少受磨损,利用青铜制作螺母,并将其设计成分瓣结构,便于检修、维护时更换磨损过量的青铜螺母。

提升螺杆上、下两端的支座从结构上保证了不论承船厢上升还是下降提升螺杆始终受拉而不受压。

升船机运行时,安装在承船厢两侧的导向轮在弹簧的推动下紧紧压在安装在导向柱凹槽内的导轨上,防止承船厢前后、左右摆动。导轨是可以调整的,当发现歪斜时可进行调整。

下闸首挡水门和承船厢上、下游侧闸门一样,均选用下沉式反弧门,因为下游水位变化很小。而上闸首工作门则选用垂直提升平板门,以适应上游水位变化。在承船厢上、下游侧的下沉式反弧门设有U形止水密封框,对接时液压装置将U形止水密封框推向上或下闸首,沿反弧门封闭了承船厢与上或下闸首对接面之间的间隙,使其不漏水。实现承船厢与上或下游航道的连通。

升船机的安全保障设计考虑了以下情况:

1、承船厢超、欠载。

2、承船厢在最低位置超载。

3、承船厢满载而浮筒浮力全部消失(负的最大不平衡力)。

4、浮筒浮力正常承船厢内水全部漏空(正的最大不平衡力)。

当承船厢超、欠载出现不平衡,且不平衡力达到设计允许值时(下降时不平衡力达到,上升时不平衡力达到),提升电机自动停机,提升螺杆随之停止旋转,由于螺纹的自锁作用,承船厢被牢牢地锁定在四根提升螺杆上。即使遇到正的最大不平衡力或负的最大不平衡力,螺母、螺杆及导向柱也完全能够承担。

升船机的运行操作完全自动化,其运行程序为:

以船舶上行为例

①、船舶驶入承船厢后,关闭承船厢下游侧及下闸首的下沉式反弧门。

②、泄掉围在承船厢下游侧端面、下闸首对接面及U形止水密封框中的水。

③、缩回U形止水密封框。

④、解除承船厢锁定装置,顶紧装置的作用。

⑤、启动提升电机使承船厢平稳上升。

⑥、与上闸首对接,投入锁定及顶紧装置。

⑦、液压装置将承船厢上游侧U形止水密封框推出,顶向上闸首对接面。

⑧、向被U形止水密封框围住的承船厢上游端面及上闸首对接面之间的间隙充水,使其与上游航道及承船厢内水位持平。

⑨、打开承船厢上游侧的反弧门及上闸首平板门,使承船厢内的水与上游航道的水相互连通,船舶离开承船厢,驶向上游航道。

垂直范文篇2

为了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品位,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效果。区政府决定对我区主干道沿街单位开展“拆墙透绿”和“垂直绿化”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管辖区域和绿化要求,认真组织本辖区“拆墙透绿”和“垂直绿化”工作。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体现品位、形成景观”的理念,对沿主次干道两侧能够“拆墙透绿”的单位,实施“拆墙透绿”,并在围栏内侧栽植藤本月季、爬墙虎、凌霄及各类常绿植物、花灌木等,对单位整体绿化升级改造;不能“拆墙透绿”的单位要进行“垂直绿化”,在围墙外侧种植爬墙虎等。通过“拆墙透绿”、“垂直绿化”把各个点的绿化景观有机串连起来,进一步改善沿街绿量不足、景观单调的现状,增强城市绿化层次感。

二、时限要求

5月1日至5月25日完成“垂直绿化”工作,“拆墙透绿”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墙体改造,10月下旬完成绿化栽植。

三、组织验收

1.责任划分。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拆墙透绿”和“垂直绿化”工作的实施和验收,市政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参与对工作完成情况抽查验收。

2.验收标准。垂直绿化植物以爬墙虎为主,株距30cm,成活率95%以上为合格;拆墙透绿要求同一街道围栏整齐划一,高低、材质等协调一致,整体美观大方,植物株、行距适当,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活率95%以上为合格。

3.验收时间。各街道办事处7月上旬组织对本辖区各单位“垂直绿化”及墙体改造工作进行初验,市政局、财政局10月底对“拆墙透绿”“垂直绿化”工作进行最终验收,11月30日前将验收结果和奖励意见报区政府。

垂直范文篇3

自1994年以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徐州市国税局从地方政府管理序列中脱离出来,实行中央垂直管理。10年来,国税部门垂直管理运行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最近,我们与徐州市委调研室、徐州市人事局和徐州市编委一起,采取资料查询、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全系统十年来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垂直管理运行基本情况及取得成效

徐州市国税局是根据中央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组建中央和地方两个税务机构的改革要求,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组建在各地的直属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3]87号)和《转发省税务局关于组建江苏省国家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1994]49号)精神,于1994年8月15日正式成立。

徐州市国税局实行中央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后,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提出的“收好税,带好队”、“1+3”(树立税收经济观,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积极实施税收改革、全面推进税收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等不同时期的税收工作思路,在增强工作活力,保证中央和省级进行有效宏观调控,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

(一)徐州市国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十年来,全市国税收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逐步形成经济与税收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并略快于经济增长。1994年-2003年,十年间全市GDP增长翻了一番多,由1994年的318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906亿元,年均增长12.33%。而同期全市国税收入总量增长了2.78倍,年收入由1994年13.7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51.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95%,“两税”收入由1994年的13.25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45.54亿元,年均增长14.7%。国税收入特别是“两税”收入基本实现了与GDP的同步增长,并且税收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二是税收占GDP比重稳步提高。税收GDP比重从1994年的4.31%提高到2003年的5.73%;“两税”占GDP比重也由1994的4.17%提高到5.03%;三是税收收入规模逐步扩大。1994年-2003年,全市累计入库国税收入292.80亿元,其中“两税”入库265.01亿元,而且年增收额在逐年加大,后5年税收收入总和是前5年税收总和的1.92倍,为徐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

(二)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财政收支规模大幅度提高。徐州市财政总收入由1993年的9.5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82.82亿元,增长了8.6倍;全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3年的4.32%提高到2003年的9.14%;财政支出由1993年的5.0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0.6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保证了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支出需要。同时规范了政府间财政关系,改变了原来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谈判确定体制的做法,财政体制实现了全国统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法趋于公平、公开、公正、合理,有效地缓解了地区间财力不平衡状况。伴随着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的实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进一步弱化,为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税收改革日益深化,征管质量和效率日益提高。国税部门征管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以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收模式为标志征管改革阶段;从1998年到2001年,以建立“多元申报、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税收征收模式为标志税收征管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征管改革深化和完善阶段。征管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一是管理专业化。撤消了全部的全职能分局,成立了相应的征管查外分离的机构,实现了在市区和县(市、区)范围内税款的集中征收和市区范围内的一级稽查,划片设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的有效分离;二是申报方式多样化。目前,全市近95%的纳税户实现了网上申报,个体双定户已全面实行信用纳税为主的委托方式,集贸市场和其他零散税收委托面已达100%以上;三是服务形式规范化。全市统一了窗口设置和受理税务事宜的具体内容,规范了内部传递运行的程序和办理时限,以集中、公开、规范的方式,实行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服务;四是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市新办企业登记率达到99.84%,申报率达到99.22%,申报准确率达到99.37%,强化了对纳税人的税源监控,切实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五是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对专业职能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健全了征收、管理、稽查机构的工作衔接,简化办税程序,初步实现了“一个大厅办税,一个窗口办结”的征管格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税银库联网,缴款方式简便化。这都标志着徐州市征管改革步入了信息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四)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科技手段加速推进。一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系统已拥有各类计算机1000余台,人均拥有计算机0.8台;并与中国联通徐州分公司合作建成了纵横全市的国税光纤广域网,实现了上到国家局、省局,下到区、县局及各农村分局的网络互通。同时网络速率由原来的64K增加到2M,为征管信息的集中处理提供了保障;二是实现了以市、县为单位征管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应用。提高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加大了市、县对基层征管工作的监控力度,目前,全市各单位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管户情况、税源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征管质量考核;三是信息化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市局与各县(市)、区局建立了计算机网站,统一开发了税收信息查询和系统,推行了公文处理软件,基本实现了省、市、县和基层分局公文远程传递和机关网上处理,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均不同程度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网上远程教育等应用领域;四是金税工程的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截止目前,5856户一般纳税人纳入防伪税控系统,发票认证、交叉稽核、协查子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数据采集率连续38个月保持100%。

(五)规范了税收执法,减少了税收执法的干扰。一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避免了机构职能重叠、力量分散、监督力度不大、效率不高等问题,逐步实现了执法单位专门化、执法人员专业化、执法管理统一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行政干预,减少了税收工作监管的阻力,打破了少数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保证了执法的公正和统一;二是广大国税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抵制执法干扰的自觉性大为增强,公正执法、公平执法、依法征管、依法服务已逐步成为广大国税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建立和完善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440多个岗位和流程进行分解,科学地界定每个岗位的执法职责、权限、程序和相应责任,层层签订了税收执法责任书,并将每个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过错追究对外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税收执法制约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了职能部门监督与领导机关、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的,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四是税收法治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对国税部门依法治税的理解不断加深,支持国税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税收性质、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公民依法纳税观念不断增强,公安、海关等协税部门的配合日趋紧密,依法治税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干扰税收执法的现象大大减少;五是税收秩序明显好转。各级税务机关将税务稽查的重点由“收入型”转向“打击型”,十年间,全市共查补税款近12亿元,一大批要案大案取得突破。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围绕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和经济秩序的好转。

(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地方经济成效显著。十年来,该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落实税收支持外贸出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外资、促进民营个体经济发展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徐州市经济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国税系统累计办理出口退税70551万元,办理民政福利企业先征后返税款18597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7421万元,内资企业税前列支审批9.8亿多元。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关税收政策,全市2.94万户个体工商户享受这一政策,减轻税收负担近3000万元。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实施以来,该局改进退税申报方式,简化退税申报程序,缩短退税审核周期,及时足额将退税款送到出口企业。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退税工作基本做到了“老账还清,新帐不欠”,办理以前年度退税9258万元,办理当年退税8949万元,办理调库385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同时不断强化税收服务意识,简化办税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拓宽服务渠道,提高办税效率,初步形成了“职能型服务为根本,权益性服务为重点,程序性服务为基础”为主要内容的税收服务体系,赢得了纳税人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七)全面提升了国税机关的工作水平。垂直管理后,徐州市国税部门积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自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三个不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不变,为当地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服务的宗旨不变,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宗旨不变,既强化了执法监督职能,又促进了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许多重大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本系统内得到及时推广,工作信息在各市、县之间快速交流,全市国税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不断得到增强。1999、2002年,徐州市局被省文明委评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省行业”,先后荣获“全省先进集体”、“全国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连续三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涌现出一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等基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有200多个单位、近千名个人受到各级各类表彰。

二、垂直管理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徐州市国税局垂直管理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基本达到了预期设想的目的,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税部门垂直管理在运行机制、实际效果以及与地方政府协调配合、对地方财力增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方税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一些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虽然1994年出台的分税体制和2002年调整方案,都强调保地方既得利益,试图通过基数返还和转移支付来确保地方基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方分享的税收增量部分逐年下降,各县(市、区)普遍存在横向财力不平衡问题和纵向财力分布不尽合理的现象。如睢宁县、丰县国税收入连续多年一直在5000-6000万元徘徊,铜山、邳州去年入库国税分别达到4亿和3亿,前后相差达4-5倍。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集中财力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按照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方案,消费税、关税划为中央固定收入;企业所得税按纳税人隶属关系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75∶25的比例分成;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洋石油资源税外,其他税收原则上划为地方固定收入。2002年,中央又对所得税分享办法做出两项重大调整:居民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划为中央收入;企业所得税打破行政隶属分享办法,改成中央与地方按6∶4的比例分成。这些都打上了中央加强财力控制的烙印,挫伤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二是分税制体制在设计上忽视了与我国现行政府分级体制的配套问题。当前我国设有中央、省、市(州)、县、乡(镇)等五级政府,一级政府享有一级财权,五级政府就要按五级分税。由于纳入中央税和共享税的若干主导税种占全部税收的90%以上,加之中央分享比例高,地方税体系薄弱,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仍停留在中央对省级分税的层次,部分省(区)延伸至省对市(州)分税。如再要往下延伸,县、乡(镇)两级政府实际上已无税可分。

(二)税收总量与经济发展规模的矛盾仍然是财政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国税收入有了长足进步,但徐州市国税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于传统的烟、煤、电等支柱税源和几十家重点企业身上,涉外、个私经济占全市国税收入比重低。2003年,国有经济入库税收占同期税收总额比重为57.65%,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个私经济、涉外经济入库税收所占比重分别为10.08%、10.81%。特别是县域经济整体不强,尤其是乡镇企业不够发达,客观上形成了税收快速增长与经济税源不足的矛盾。2003年,六县一区国税收入14.08亿元,仅占全市国税收入的27.11%。

(三)税收成本不断加大。从调查情况看,徐州市国税部门垂直管理后,税收成本不同程度地增加。主要表现为“两个加大”。一是工作成本加大。国地税机构分设以后,由于都面临着充实税务人员、扩充办公场所,都无形加大了税收征收成本。同时广大纳税人办税要到两个税务机构办理,其纳税成本也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国税部门每年都要到省局参加全局性、专门性会议及举办各种业务培训、开展学习交流及业务往来,事项比较繁琐,徐州距省会城市较远,往返频繁,增加了工作成本。再加上主管业务由上级负责,以往地方能够解决的问题,现要到省城请示汇报,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税工作效率。二是干部交流难度加大。这些年来,国税部门由于实行了垂直管理,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交往日渐多了起来,而与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及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的联系减少,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状态,对干部的培养、选拔、调整和交流极为不便。而且当前国税系统内干部一般实行异地交流,交流成本过大。

(四)国税机关垂直管理后与地方的协调上存在一定困难,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有所弱化。首先,表现在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思想上存在“重地税、轻国税”的思想,总抱有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征收税款上缴中央,会影响地方财力,对地方经济发展无益的模糊认识,从而形成在思想上对国税工作重视不够、在工作上对国税支持不够的局面。其次,在税收征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国税部门经费紧张、办公场所不足等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特别是在组织收入工作中,部分县、(市、区)党委政府还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使得国税部门在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组织收入原则时心存顾虑,遇到阻力。同时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税收征管工作需要政府诸多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参与,如税务登记证的管理,需要国税、地税、工商、人行、质监等部门共同协调完成,税务机关力度也不够,需要政府牵头。有的税收征管措施的实施,需要纳税人支付一定的费用,如税控装置的使用,纳税人往往不理解,推行起来难度较大,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当前许多工作基本上都是国税部门“孤军奋战”,缺少政府的牵头和协调,使得工作难度明显加大,且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必须尽快从法律上对国税部门进行“角色定位”。现阶段将国税部门划归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是以文件的形式做出的决定。严格来说,这种做法不具备法律效力,与《组织法》相抵触。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对条块权限确定与划分、机构设置与划转、职能配置及调整、人员定编与进出等方面都应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做到权限依法确定、机构依法设立、职能依法设置、人员依法配置,避免权限划分、机构设置、人员调配上主观性、随意性、无序性。

垂直范文篇4

关键词: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引言

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再分工的加速。我国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容量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正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制造业加速转移的重要区域。200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超过长期居于全球第一位的美国,这一势头还将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的进一步兑现得以持续。特别是我国一些大型都市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性改革,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垂直分离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我国进入买方市场以来,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竞争过度、竞相杀价的不良格局,我国制造业企业已陷入空前的困境(刘志彪,2000)。制造业如何摆脱衰退的困境?除了要探讨其陷入衰退的原因外,更要寻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如何实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战略。分析制造业衰退的原因,既要从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因素去探寻,又要在研究中摆脱单一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既要从封闭的微观经济框架内去分析制造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又要从开放的角度去寻求如何获得制造业的新生。

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当前国际制造业有一种垂直分离的趋势。大型全球化跨国制造企业,虽然横跨了制造业的许多领域,但正快速地收缩其自行设计和生产的产品领域,它们正将其主要精力转向核心业务。大型跨国制造企业目标的转移,在全球制造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专门化供应商,使得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产品价值链发生了异化,伴随着多样化的制度创新和在不同经济中的实践,使得制造业全球化垂直分离趋势在加速。

如何克服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性过剩?如何形成我国优势产业集群?如何与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国际趋势对接?对于此类问题,亟需研究与探讨。

二、垂直分离的内涵、现象与理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垂直一体化占据主导地位,而90年代以后,垂直分离则是跨国制造业的主流趋势。制造业垂直分离,又称制造业专门化,或称生产的垂直非一体化、“价值链切片”、“碎片化生产”、“蜂群分巢”、“工序分细”、“垂直专业化”和“工序外包”等。

垂直分离作为一种与垂直一体化相反的过程,是指将某些生产环节,主要是制造环节,从原来一体化企业中分离出去的过程。原生产企业仍然从事产品研发和设计,仍然承担市场开发和营销,但是将产品的加工制造工作分离出去,由专门的制造企业来承担。

企业究竟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首先取决于产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和工艺上的可分性。如果生产的各环节在技术工艺或者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上具有较强的不可分性,由此而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称作垂直一体化。如果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工艺或机器设备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可分性,因而各个环节的生产能由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垂直分离。

通常,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垂直分离的发展。跨国公司商业活动的日趋复杂,大型机构考核员工业绩成本的上升,科技革新的日新月异,虚拟网络的快速发展,市场信息费用的日趋下降等,都对垂直分离起推动作用。

垂直分离在产业本土化的地区更加突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研究者都曾预言,在未来的世界区域经济将会重新复苏,相互联接的各专业化企业在一个地区的集中,能够成为全球竞争的集团势力。而且,不少学者都将精力集中于小企业的模块研究。众多的小企业在一个产业中虽然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但处于相关的专业化阶段。因此,在这些研究者看来,地区的优势,柔性专业化生产,并不来自单个企业的能力,而是来自该地区整个产业体系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是实现外部范围经济的地理手段。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可能会出现两种效应:一方面,为了获得范围经济,企业内部分工日益深化,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在等级管理体系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组织方式是垂直一体化的;另一方面,某些产品由于受到内在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范围经济,致使各个局部劳动过程出现分离,最终会形成独立的专业化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组织方式是垂直分离的。跨国公司的垂直分离,使企业内部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分工。

尽管集群内的企业在发挥其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时,存在着对劳动特许权的分割,但一体化劳动,模块化的产业集群,将它们铸造成比单个企业碎片有更强的集合力。这种垂直分离的再一体化过程,在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美国的硅谷、东南亚的半导体装配业中十分流行。这些产业并不是由少数垂直一体化的大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是由许多小企业分别瞄准各自的目标市场,并以不同的身份加以合作。

这一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容易进行企业编队,形成企业航母。这要求新加入的企业,必须树立开发新产品的观念,而不干扰整个生产流程的其他环节。

垂直分离的动因有哪些?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发生垂直分离?比如,当企业无法将劳动过程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时,它自然会分裂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吗?如果产品市场不稳定或不可预料,为避免市场的不稳定,通过公司的垂直安排能传递信息,生产者会选择垂直分离吗?再比如,经由一些熟悉专业管理或拥有专门知识的公司来提供所需的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这些中间产品可能由一些理想的最小经营规模的工厂来完成,这些最小经营规模的工厂又是如何依赖其上下游垂直关联企业来支撑的?垂直分离的情形在高技术产业中十分普遍,因为高技术产品结构变化快,更新周期短,高科技产业频繁发生垂直分离的机理何在?

学者们从成本节约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模块中各独立企业相互联接的再一体化,产生了系统内的相互适应性,提升了新企业成长的速度,增强了企业抗拒破产的能力。那么在产业集群的这些企业模块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从技术因素来看,企业集中的关键优势并不体现在静态的外表上,而是体现在动态的技术创新上。

新的技术、新的作业方式,乃至新的产业组织模式,能够在动态的再一体化过程中得以成长。垂直分离的成功,劳动虽然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合适的制度构架和集体行动的秩序,对于企业模块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深刻地改变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全球化改变了大企业的组织方式,使商品价值链发生了垂直分离:一部分保留在发达国家内,另一部分则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化还带来中小企业的互动,使市场加厚,既改变了大型企业或机构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它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人们认识到,全球经济中典型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即企业的地理集聚或产业集群,直接与国家竞争优势有关。遗憾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垂直分离还没有被系统地研究。

从市场因素来看,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对制造业的垂直分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专业化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易于形成外部供货,企业多以非一体化形式来组织生产。垂直分离之所以能在许多企业推广,有其必然性:它强化了核心能力和比较优势,实现超分工组合;解决了大组织的管理问题,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增进了效率;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经营中,优化了资源配置。制度经济学虽然能解释垂直一体化,但不能很好地解释转包关系。Grossman和Hart(1986)意识到交易势力作为专用性投资的重要性,引入了管理者激励因素,分析了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的动因,但也不能对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给出完整的解释。

虽然交易成本是解读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但对垂直分离与产业集聚的研究,更多的是见诸于产业地理学文献。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主要源于生产中的分工、公司间交易活动的结构以及由地方化发展而来的集聚经济。垂直分离的过程,预示着产业联合体的产生,围绕精心设计的公司间或工厂间的交易来联系组织。交易关联的结构,包括面对面的接触和信息的远程交流,长期和短期的转包和再承包,物质的投入产出等。这些交易联系,在地理上通常有依赖的成本结构,单位交易活动的成本越大,与之联系的制造商在空间上将聚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制造业的垂直分离,通过虚拟的企业网络联接,这种类型的产业组织被描述为“灵活的专业化”。现实中,许多产业都具有灵活的专业化趋势,甚至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行业,比如汽车和钢铁,也存在灵活的专业化。一个产业从垂直一体化向垂直分离的灵活专业化生产转变,会使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重新再定位。一个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单一公司的定位决策,必然会引起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强化它们的集聚行为。

从产业地理经济学来看,地方外部经济不应被假设为源于市场规模或市场指向效应。垂直分离的外部经济与“大推进”工业化模型中想象的外部经济相似,可以利用外部经济和互补性降低投资风险。

克鲁格曼将这些外部性看做是“难以捉摸的”容易模拟的金钱外部性,他在对地方群集解释时援引某些类似马歇尔式的外部经济,但忽略了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外部性(Krugman,1995)。

总之,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垂直分离与产业集聚作了各种探讨。从197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了一场关于“制造业扩散化”的争论。所谓扩散化,就是将原先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的生产任务,分解给转包关系中的承包方来完成,这些承包方多半是一些小企业。这里,先进的批量式样设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高技术的控制过程,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投入,都是与制造业垂直分离相一致的。但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地理学或产业地理学的层面,更多的要纳入理论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分析范畴。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垂直分离这一新的动向,理论界应予以关注。

三、垂直分离发生的机制与利益协调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发生机制,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中由于贸易的一体化导致了制造业的垂直分离,贸易一体化与制造业的垂直分离是一种内生关系(Feenstm,1998)。随着中间投入品贸易比例的上升,垂直分离程度也在上升;国家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中间品贸易比例也越高。

全球化使得投入品供应商更容易搜寻外部购买者,提高了事后成交指数,使得市场安排更加有效。跨国公司的活动影响着国际化市场的测度,因而国际化对垂直分离价值链有重要影响。通过网络供应链的相互联接,使得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成为产品生产的国际化过程。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各制造商利益博弈的过程。如果某制造商选择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他就不必受对付上下游厂商激励冲突的烦扰。然而,在寡占市场,制造商之间的利益不协调,使得制造商必须考虑垂直分离。这时,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取特许权费,尽可能多地攫取关联厂商的剩余,使价格高于单位制造成本。垂直分离的选择,正是出于制造商的集体利益,使得垂直分离均衡时的利润高于垂直一体化时的均衡利润。可见,探索垂直分离的机制问题,就成为研究制造业垂直分离的一个重要主题。

Bonanno和Vickers(1988)在探索垂直分离的利益动机方面具有开创性。他们利用简单的双头寡占模型,揭示了制造商销售其产品时,通过独立的零售商(垂直分离)而不是直接销售(垂直一体化)。垂直分离更有利可图是因为它不仅能从其竞争者友好的行为中分享利润,还可以通过从销售商那里收取特许权费,挤压零售商的剩余。垂直分离不仅出于制造商的个人利益动机,也是制造商集体利益之所在。

Lyons和Sekkat(1991)通过假定工资和投人品价格均不可变,认为无论是垂直一体化还是转包合同都是基于私人偏好,对社会无所谓效率可言,并且与组织选择和资产专用性无直接的联系。垂直分离能够作为一种提高谈判地位的机制,是企业家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对某种制度安排取舍的结果。

垂直分离使价格偏离生产成本有利可图,可以通过收取特许权费来实现,而垂直一体化则要受到价格等于成本条件的硬约束。在制造业垂直分离博弈过程中,反应函数正是通过变量的灵活选取改变的。战略替代(价格变量)和战略互补(产量变量)战略选择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虽然Vickers早期认为,垂直分离是基于单个制造商的利益,而不是出于集体利益,但在垂直分离是各主体利益协调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当特许权费为负,即由上游制造商支付特许权费给下游厂商时,价格将低于成本。虽然垂直分离的战略优势仍然存在,但改变了博弈中的决策变量,其本质会迥然不同。

通常,上下游的厂商,包括制造商与零售商,当然也包括制造商与制造商。但是,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垂直分离主要考虑的是交换结构,而制造商之间的垂直分离则不仅要考虑交换结构,还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

企业间的垂直关联主要包括三种,即产权关系、契约关系和网络关系。垂直一体化主要涉及产权关系,垂直分离则不仅涉及产权关系,更多的要涉及契约关系和网络关系。既然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垂直分离辅之以适当的契约,能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战略动机,那么,通过引导竞争性制造业企业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种更大程度的垂直分离的契约激励。

一些著名的战略承诺文献,检验了垂直分离的各种方式,支持了这一假说。但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网络理论对于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解释力是不同的。

虽然现实中垂直分离发挥作用也有成本,但作为一种战略承诺方式,垂直分离确实具有一些优点。

比起内部激励和组织设计以取得相同的战略目标,垂直分离使得承诺更易观察,而且很难逆转;比起战略投资改变成本,垂直分离并不扭曲要素选择以及恶化内部效率。因此,制造业的垂直分离,值得我们从战略视角作进一步的研究。

当竞争性企业战略决策的需求方案适度相关时,非对称均衡将会发生,此时只有一个企业决定前向一体化,而它的竞争者则选择垂直分离。然而,当需求方案高度相关时,对称均衡将会发生。因为企业将会从模仿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不选择同其竞争者进行抵触。因此,厂商的垂直分离,更可能接近企业生产高度替代品的垂直一体化(Gal-Or,1999)。可见,采用逆向归纳方式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极富有挑战性。

制造业的垂直分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行为过程。伴随着规模经济,垂直一体化企业通过对下游竞争企业的供给,能够降低上游企业的成本,这些竞争者可以选择不从一体化企业购买,除非一体化企业的中间品价格比其替代供给品价格低很多。在简单的动态规模经济的模型中,通过学习效应,均衡的垂直非一体化即垂直分离将会发生。当且仅当整个产业垂直分离时的利润高于垂直一体化时,垂直分离才得以发生。垂直分离行为是整个产业的群体性行为的观点,值得推敲。转企业哪些投入品应该“外购”?哪些则要通过“自制”来完成?Yu(2003)引入了一个两阶段模型,认为范围经济是核心,各种投入品的差异程度来自产品的不同外购方式以及中间产品投入相对于最终产品的范围经济。该模型采用了两分法,即只讨论了垂直分离和垂直一体化的两种极端状态,而没有考虑二者的混合状态。Grossman和Helpman(2002,2005)对垂直一体化与外包关系进行了产业均衡分析,对外包与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地方化转包关系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外包是不完全契约中对合作伙伴的搜寻和关系专用性投资活动。

Jansen(2003)进一步给出了上游企业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垂直分离,在何种情况下应选择垂直一体化的系统均衡模型。垂直分离企业在固定的契约成本和战略契约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当两个以上古诺寡头的供给品相互替代时,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将会共存。当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共存时,社会福利可以通过减少垂直分离企业的个数得以改进。而这种共存的范围经济,在假定的可观察性和承诺条件被放松时递减。

四、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社会效应垂直分离较之于垂直一体化,是否侵害消费者剩余?不同的学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垂直分离能增进社会福利,有人对此提出质疑(Ordover,1990)。

由于下游企业后向一体化提高了中间品的投入价格,从而对下游非一体化企业和消费者不利,因此,垂直一体化不可取,应当垂直分离。Riordan(1998)基于产业经济学市场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范式,重新评价了垂直合并对产业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认为产业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企业的后向一体化,由于提高了中间品的价格,从而可能严重地降低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

Fontenay(2004)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虽然大多数观点都在肯定垂直一体化的正面效应,其实这些观点多数是错误的。他的观点与Ordover类似,认为垂直一体化在侵害消费者的福利,只有垂直分离才能增进消费者福利。目前,垂直分离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垂直分离能否导致产业的本土化和产业集群效应?Kie(1996)指出,大量的地理经济学文献的结论是,当前的制造业以生产的垂直分离和小型制造业的集群为特征。作者在评价Scott交易费用和产业区位理论以及柔性生产和垂直分离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垂直分离不是某个地区的个别现象,而是制造业普遍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者们通过引入信息机制、协同效应等,肯定了垂直分离对优化资源配置的社会效应。他们讨论了垂直合并和垂直分离不同的竞争性效应,认为垂直一体化是厂商信息隐藏而不是信息发送的利益动机。他们还以博弈论为工具,从战略投资利益协同的角度,论证了垂直一体化的市场溢出效应。由于一体化企业在其内部开展贸易,而不是通过可观察的公开市场交易,所以一体化企业将先前公开的市场资料转化为企业的私人信息,导致一体化企业的成本不能确定,最终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

五、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与生命周期理论目前,对于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具有典型意义的是Holmes(1999)对垂直分离的研究,作者利用购买投入占产出价值的百分比,即以购买投入强度(PII)作为垂直分离程度的指标,并引入本地及邻近地区就业水平虚拟变量,得出了产业地方化与制造业垂直分离正相关的结论。但作者只考察了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关系,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特性,得出的结论较为模糊,其借鉴难度较大。

关于垂直分离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斯蒂格勒的研究具有奠基作用。他依据亚当.斯密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垂直分离应当是成长性产业的典型特征,而垂直一体化则是衰退产业特征的重要命题。他还指出,如果我们观察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必然能发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是垂直非一体化。按照斯蒂格勒的解释,在幼稚产业,企业应当垂直一体化,因为生产水平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太小,不能支撑专业化企业和中间品市场。然而,随着需求扩张,企业达到新的生产阶段,专业化递增的报酬能够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数量;当需求下降时,这一过程将会相反。

斯蒂格勒还认为,是市场变化的速率,而不是企业成长、衰退或市场容量决定着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程度。虽然这一差别在分析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时是非本质的问题,但对制造业垂直关系的分析至关重要。考虑到市场容量和市场变化两个维度,大容量市场下经济的微小变化将导致低度的垂直一体化;而经济的快速变化,垂直一体化的程度将会提高,市场容量越大,这种效应越明显。依赖市场变化的速率,我们可以观察大市场与小市场中垂直分离的程度。斯蒂格勒的研究还发现,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不同阶段制造业垂直一体化的程度有所降低,他的这一发现与他的假设是吻合的。

Elberfeld(2002)在企业组织是内生的产业结构均衡模型内,重新审视了斯蒂格勒的假设,认为斯蒂格勒假设在市场完全和自由进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然而,当进入中间品市场被严格限制时,或者中间品制造商串谋时,垂直一体化将伴随着市场而成长。可见斯蒂格勒命题中的假设很重要,他的这些重要结论是在市场完全和自由进入两大限制条件下得出的。如果将斯蒂格勒的研究放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必然会有新的发现。

六、垂直分离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目前,国内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尚为空缺,但学者们已经在关注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现象。刘东对生产的非一体化经营有效性的原因、交易费用条件等进行了讨论(刘东,2001)。刘志彪不仅给出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和测度方法,还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从价值链管理模式和从内部垂直一体化到虚拟垂直一体化的价值链变迁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制造业组织和分工形式的演化过程(刘志彪,2001)。

毕竟垂直分离是在近一二十年才被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的现象,因此对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垂直分离的实践,在一定程序上对垂直分离的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就目前西方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注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及其制造业,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产业关注的极少。因此,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给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

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发达国家学者对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研究,都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如认为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可能会对本国非熟练工人产生冲击,造成本国产业的外移和“产业空心化”,因此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规范法律以保障跨国公司的利益。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尽管已有的文献使用了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但很少有文献综合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对垂直分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垂直分离现象的描述上,对制造业垂直分离发生的机制、利益协调、社会效应及实证研究的较少。

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生产模式是有国家利益的。在这种模式下,发达国家不仅可以把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那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以及污染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高级”产品的低级生产环节外包出去,甚至会出现一种极端情形,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只从事新知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全部生产环节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由于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函数是收益递增的,这类产品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垄断性,因此跨国公司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并拥有这些新兴产业的绝对控制权。而发展中国家加入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生产链条,仅仅是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却要面临上下游厂商的多重挤压,风险是很大的,不仅可能会沦为,而且可能导致产业的畸形发展。

垂直范文篇5

关键词:垂直网络广告;现状;优势;趋势

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第四,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更低。从垂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目标用户的广告价格、用户数量、曝光成本方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因此单位成本也比较高;与此相反,垂直网络广告的单位成本不仅低,而且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因此,无论做品牌推广还是做产品推广,垂直网络广告都可以从传统广告商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前景分析。目前总的来看,综合门户在网络营销市场仍具有显著优势,但垂直服务应用的兴起,对综合门户的优势具有明显分化的作用。综合DCCI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数据来看,作为广告载体,搜索、视频、社区的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另外,DCCI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和搜索引擎广告收入规模分别为5.9亿元、7.8亿元、70.1亿元,同比增长73.5%、18.2%、37.9%,预计2010年涨幅将分别达67.8%、47.4%、42.2%。因此,随着搜索、视频、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关广告产品的发展完善,网民对相关广告产品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搜索、视频、社区等领域网络营销的增长潜力是显著的,并将成为2010年网络营销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未来3年,垂直网络广告将占据国内网络广告市场50%以上的份额,数额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部分广告主较信赖的投放方式,同时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国内领先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已经研发出领先的网络广告投放技术,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针对青少年、女性、汽车、金融等精准定位的垂直网络广告服务。随着众多专业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不断涌现,相信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迎来广告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

[3]马燕妮,杨瑾.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垂直范文篇6

召集全市垂直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座谈,今天。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解各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措施和办法;二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大家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三是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更好地为各垂直管理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各垂直管理机构分别做了发言,刚才。汇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讲得都很好。下面,就垂直管理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地方发展,谈3点意见。

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职能作用。

全市各垂直管理部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主动融入,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工作,依法行政、支持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履行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方,几家通信公司业务的不时发展,对群众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科学、务实的统计测算,为我市工作争取了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气象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抗旱浇麦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准确的气象预报为农民群众节约了投入、减少了本钱。食品药品监管、供热、供电、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烟草等部门也都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各垂直管理机构积极沟通,共同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优化了建设环境,支持了经济发展。此,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驻许各垂直管理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工作和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再接再厉。

正确处置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有关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国家防止区划分割,保证政令疏通、协同一体的重要手段。垂直管理机构工作上尽管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地方也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政策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十二五”发展各项目标,需要包括各垂直管理部门在内的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垂直管理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融入,积极服务,把对上级部门负责与对发展负责有机统一起来,一切围绕服务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人民造福,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要提高服务能力。强化硬件能力建设,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二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时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作队伍。三要健全服务机制。靠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真正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强化社会责任,以优质的服务保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垂直范文篇7

关键词:垂直网络广告;现状;优势;趋势

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第四,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更低。从垂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目标用户的广告价格、用户数量、曝光成本方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因此单位成本也比较高;与此相反,垂直网络广告的单位成本不仅低,而且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因此,无论做品牌推广还是做产品推广,垂直网络广告都可以从传统广告商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前景分析。目前总的来看,综合门户在网络营销市场仍具有显著优势,但垂直服务应用的兴起,对综合门户的优势具有明显分化的作用。综合DCCI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数据来看,作为广告载体,搜索、视频、社区的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另外,DCCI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和搜索引擎广告收入规模分别为5.9亿元、7.8亿元、70.1亿元,同比增长73.5%、18.2%、37.9%,预计2010年涨幅将分别达67.8%、47.4%、42.2%。因此,随着搜索、视频、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关广告产品的发展完善,网民对相关广告产品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搜索、视频、社区等领域网络营销的增长潜力是显著的,并将成为2010年网络营销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未来3年,垂直网络广告将占据国内网络广告市场50%以上的份额,数额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部分广告主较信赖的投放方式,同时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国内领先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已经研发出领先的网络广告投放技术,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针对青少年、女性、汽车、金融等精准定位的垂直网络广告服务。随着众多专业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不断涌现,相信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迎来广告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

[3]马燕妮,杨瑾.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垂直范文篇8

关键词:垂直管理;条块结合;行政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的行政体系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矩阵结构,条块结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如果利用的好,可以恰当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配置行政权力资源。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应该有所不同。通过改革条块结构,可以不断调适地方管理与部门管理、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根据社会经济形势、时代背景等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目的。如果中央需要集权,可以加强“条条”控制;如果中央要发挥“块块”的积极性,可以紧缩“条条”的职权。当然,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也有诸多弊端,比如条块分割、条块冲突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完善条块结合的行政体系,中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改革,其中,在一些领域和部门推行垂直管理是较为重要的改革措施。深入研究政府垂直管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政府垂直管理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构建和谐、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兴起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各职能部门表面上接受“双重领导”,即作为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它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另一方面,作为上级职能部门的下级机构,它还必须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的指挥、管理和监督。但在中央集权和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所谓的“双重领导”不过是“条条专政”,下级职能部门主要接受的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因此,这一时期的“双重领导”实质上是“集体垂直管理”。改革开放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地方政府的发展活力,中央强调要向地方下放权力,由此,通过各职能部门,中央向地方分散了人、财、物等大权。在这种情况下,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开始具有实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而人事权、财权则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管理开始取代部门管理,在条块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条条集权”的局面开始松动。

中央的下放权力政策及其激发的活力和潜能对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权力下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消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这迫切要求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于是,中央开始从地方上收经济调控的权力。财政资源是政府开展活动的基础,因此,中央的收权始于税收领域,1995年,税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1997年,中央又决定对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手中的金融权力几乎被悉数上收。次年,中央决定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跨行政区域设立9家分行,以摆脱地方政府对金融业务的干预,此后的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也都采用了这一模式。[1]这表明,早期的垂直管理是在一些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推行的。

尽管中央为加强自己的宏观调控能力作出了努力,然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使中央的这些努力打了折扣。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并不全力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是推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本地有利的政策,就执行,不利的就搁置起来,形成地区封锁、各自为政的局面,妨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为了防止中央调控变成中央“空调”,维护政令畅通,中央决定在一些市场执法和监督部门如工商、土地、技监等实现垂直管理。

显然,实行垂直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让一些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市场执法和监督部门摆脱地方政府的干预,能够独立地行使职权。在“双重领导”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以自己手中的人事权、财权来干扰职能部门职责的履行;实行垂直管理,就是要把地方政府手中的“官帽子”、“钱袋子”上收到上级政府的职能部门手中,由这些职能部门对地方政府的某些行政领域进行直接控制。也就是说,垂直管理改变了职能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它们从地方政府序列中退出,成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在本系统内部,人事权、财权和业务指导权集中于一条纵向线上。

据学者研究,迄今为止,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约为13个。[2]另外,环保、审计等重要部门也被呼吁实现垂直管理。垂直管理部门的兴盛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某些行政事务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依靠职能部门的对口管理,可能比作为综合机构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为有效。另一方面,从政治文化上看,中国有着悠久的中央集权传统,中央政府的形象比地方政府好,容易得到群众的信任,因此,通过垂直管理将权力上收中央,符合当前的社会心理。一项调查表明,85.9%的人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应该加强垂直管理,以平衡屡现劣迹的地方权力。[3]当然,中央决策层的认知因素对垂直管理兴盛也起了助推作用,垂直管理得到了他们的默许和支持。在上述“合力”的作用下,垂直管理趋强、愈演愈烈的势头在短期内不会逆转。

二、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方兴未艾的垂直管理对于维护中央权威、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垂直管理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它不仅不能解决原有问题如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反而滋生了新问题如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弱化。具体来说,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容易形成部门保护主义,导致政府利益部门化。主要表现为部门封锁和部门壁垒,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因为对垂直管理部门来说,如果只要达到本部门的直接目标就可以获得回报,它们自然就没有考虑公共利益的动机和动力,结果只能是部门利益至上,形成各部门将部内资源视为禁脔的“鸽笼式”割据局面。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说法,官僚制行政部门膨胀动机遵循着这样的公式,即“部门规模越大=预算越多=权力越大”,并非出于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类似这样的动机在垂直管理部门中也存在,一些垂直管理部门争级别、争编制、争机构的冲动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了利益本位主义倾向。一般来说,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交流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干部流动仅在本系统内部进行,地方干部很少被交流到垂直管理系统。缺乏多样化任职经历的干部,往往具有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眼界不开阔,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部门本位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权能,打击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承担着治理地方公共事务,为本行政区域的群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具有最直接的关联性。地方政府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必须享有与自身职责相匹配的权力以及具有能够保障权力行使的健全的、完善的组织结构。一些职能部门被垂直管理后,地方政府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特别重要的是,一些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的部门被垂直管理后,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权能显得有些不足。垂直管理上收权力,其背后的政治逻辑是一些重要的权力会被地方政府所滥用,由此,地方政府往往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消解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尤其对基层政府的影响最为明显。据统计,一个中部地区的中等规模的县,大致有46个直属局级单位,其中,不同程度垂直管理的一般在25个左右,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4]这显然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与目前的“强县扩权”潮流不相符合。在一些地方,垂直管理使乡镇政府成为“不完全政府,无限责任政府,负债政府,收容政府”。[5]

3.淡化了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垂直管理部门权力广泛,人员众多,机构庞大,是有权有钱的实权部门,理应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然而,现实中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却存在漏洞和盲点。垂直管理前,职能部门要接受地方党委、政府、人大等的监督,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等对职能部门的权力行使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垂直管理后,地方党委、政府、人大的经常性监督不在了,而主要依靠垂直管理系统内部的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下级机构。由于上级主管部门距离下级机构较远,信息传递和检查监督成本较高,因而这种上级监督下级的监督模式效果微弱。同时,垂直管理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之间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利益联盟,即使发生了违纪违法问题,上级往往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处理。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近年来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出现的腐败要案即是最佳佐证。

4.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垂直管理部门之间关系紧张,行政协调难度加大。社会问题的治理需要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然而,垂直管理不仅激化了条块之间的矛盾,而且激化了条条之间的冲突。一些垂直管理部门以对上级主管机关负责为由,拒绝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甚至制定的工作计划也脱离了当地的实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往往以垂直管理为借口,拒绝对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活动给予支持和配合。条块之间的冲突在大部制下可能更为剧烈,因为大部制无疑增加了垂直管理部门用于与地方政府摩擦的能量。在职能重叠、职能交叉的情况下,条条之间即垂直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也不能避免。如果某事有利可图,各垂管部门会争着管,“唐僧肉都想吃一口”,如果无利可图,各垂管部门会扯皮推诿,“踢皮球”。垂直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必须依靠较高级别的政府才能

解决,这一切都对行政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

5.垂直管理具有人治色彩,妨碍了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依法行政是对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垂直管理是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相背离的。因为垂直管理主要依靠上级的行政权力来控制和压服下级解决某一行政领域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靠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保障政府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进而从根本上保障政令畅通。热衷于垂直管理的人往往认为,上级政府必然会清正廉洁、公正地行使权力,这恰恰是“钦差大臣”情结在作怪。正因为如此,有人指出:“垂直管理的行政体制改革隐含着这样一个思维方式——那就是面对地方保护主义,国家的法律处于极其无奈的尴尬地位,为了确保政府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必须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垂直管理绕开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中,政府法治观念荡然无存。”[6]

三、改革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思路

对于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只有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对垂管部门的监督,才能避免垂管部门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我们决不能以放松对垂管部门的规制和制约为代价来换取行政效能的一时提高。加强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地方人大对垂管部门的监督。地方人大对垂管部门的监督,完全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从这方面说,地方人大如果放松对垂管部门的监督,就是失职。地方人大应以本地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和关系到本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监督重点,通过听取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评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案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等形式对垂管部门进行监督。二是要加强社会监督,发挥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网络等对垂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在这方面,知情权的落实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垂管部门要做到政务公开,坚持透明行政。

2.构建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关系。当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摩擦已经影响了垂直管理部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例如,技监机关垂直管理了,但是假冒伪劣商品依然存在;国土部门垂直管理了,土地违法案件仍然有增无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摩擦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良性关系的标志是,一方面垂直管理部门主动支持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垂直管理部门的执法活动。这就要求,垂直管理部门在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同时,也要胸怀全局,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献策;地方政府要认识到某些职能部门的垂直管理是法律政策的规定,应加强综合协调,建立与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3.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权。厘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职责权限对于做好垂直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政府的职权领域,可以推行垂直管理;而对于地方政府的职权领域,中央政府则不能随意加以干涉。同时要以一定的财政资源来保障地方政府职权的行使,避免地方政府处于有职责无权力,或有职权无财权的境地。对于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权,曾指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地方因地制宜,兼顾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认为,关系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权力应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或实行垂直管理,关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一系列应由地方灵活行使的权力领域应该彻底下放。

4.逐步减少垂直管理的范围和领域。在当前条件下,全面取消中国的垂直管理虽是不现实的,但是,垂直管理的不断强化与地方分权的世界性潮流显然不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中央向地方放权。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垂直管理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很难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能无限地复制到其它部门,它只能在某些特殊领域如海关发挥较为全面的积极作用。在一些不宜实行垂直管理的领域,可以通过派出稽查机构来达到维护政令畅通、保障法纪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目的。例如,从2008年11月底到2009年1月下旬,中央纪委监察部等部门派出24个中央检查组,检查地方落实4万亿元投资的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做法值得推广。

垂直范文篇9

关键词:垂直网络广告;现状;优势;趋势

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公务员之家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第四,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更低。从垂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目标用户的广告价格、用户数量、曝光成本方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因此单位成本也比较高;与此相反,垂直网络广告的单位成本不仅低,而且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因此,无论做品牌推广还是做产品推广,垂直网络广告都可以从传统广告商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前景分析。目前总的来看,综合门户在网络营销市场仍具有显著优势,但垂直服务应用的兴起,对综合门户的优势具有明显分化的作用。综合DCCI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数据来看,作为广告载体,搜索、视频、社区的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另外,DCCI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和搜索引擎广告收入规模分别为5.9亿元、7.8亿元、70.1亿元,同比增长73.5%、18.2%、37.9%,预计2010年涨幅将分别达67.8%、47.4%、42.2%。因此,随着搜索、视频、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关广告产品的发展完善,网民对相关广告产品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搜索、视频、社区等领域网络营销的增长潜力是显著的,并将成为2010年网络营销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未来3年,垂直网络广告将占据国内网络广告市场50%以上的份额,数额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部分广告主较信赖的投放方式,同时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国内领先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已经研发出领先的网络广告投放技术,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针对青少年、女性、汽车、金融等精准定位的垂直网络广告服务。随着众多专业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不断涌现,相信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迎来广告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

[3]马燕妮,杨瑾.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垂直范文篇10

论文提要:本文就垂直网络广告现状,结合垂直网络广告的特点,分析垂直网络广告发展趋势,并对垂直网络广告发展前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商业应用逐渐深化,网络广告市场以每年高出传统媒体广告一倍的速度增长。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网络广告垂直化已经成为发展新趋势,并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垂直网络广告。

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