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空间设计理念十篇

时间:2023-12-06 17:53:16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1

“垂直绿化”作为利用城市立体空间,快速增加城市绿色植被,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的有效手段之一,逐渐为公众认知、接受。“垂直绿化”技术也从过去单纯通过攀附、固定、贴植、垂吊等方式覆盖建筑物立面或构筑物表面的立面绿化,发展到现在结合构筑物结构,运用多种新型技术的多元立体绿化技术。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即将景观设施与垂直绿化的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概念设计、实践,打造一系列具有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的垂直绿化景观设施,以此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空间。

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

根据上海市1998年10月颁布的《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的定义,垂直绿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他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该定义是传统意义的垂直绿化,但经过了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垂直绿化的施工技术,还是公众对垂直绿化的理解,甚至是社会对其的需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10年福建省颁布的《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DBJ/T13-124-2010)中就指出除墙面绿化之外,阳台、窗台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栏杆、桥柱、灯柱等绿化形式都可涵盖在垂直绿化范围之内。因此,现代意义的垂直绿化已经从墙面绿化发展为更多元的空间立体绿化,这也是本文所针对的关注点。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景观空间的营建成为公众实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的一种平台,景观设施作为近人尺度的景观空间营造的组成部分,若能将生态功能、审美需求及近人尺度等加以综合考虑,必然能成为未来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

由此可见,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相互融合,必然成为景观营造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图1、图2)。

垂直绿化设施的发展现状

作为营造城市景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垂直绿化发展迄今不过十几年时间。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城市中,垂直绿化的建造方兴未艾,特别是在德国、法国等屋顶绿化建造起步较早的国家,垂直绿化建造已经形成一套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技术。近年来,法国的垂直绿化,特别是墙体绿化设计的艺术性征服了全球众多向往绿色的公众的注意力,其代表人物帕特里特·布兰克博士运用“植物天然彩绘”的方法,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亚洲各国中,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在垂直绿化推广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现代垂直绿化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2010年上海市世博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博会很多场馆建筑都采纳了“垂直绿化”的理念。其中,世博主题馆的一面5000平方米的植物绿墙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但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垂直绿化的形式在城市空间中更多的是与建筑墙面相结合,在垂直的二维空间中打造绿色平面。垂直绿化技术与景观设施相结合的尝试并不多见,这种集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及技术支持为一体的的更加概念型的作品似乎尚在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公众对于前述这种不仅能满足生态、休憩功能要求,又能体现艺术内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景观设施兴趣与日俱增,这将大大推动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活动。

垂直绿化设施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通过研究不同尺度城市空间中人的户外活动情况,提出人的使用适宜与否是衡量城市空间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将城市“大空间”划分为或还原为近人“小空间”,提出让城市空间更加富有人情味的理念。笔者也认为,城市空间景观营造应当更多地将关注放在公众的感受角度。从尺度上看,景观营造的空间是以人作为考量尺度的基本单位;从感官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满足人对阳光、空气、自然亲近的需求;从活动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一个供人交流、休憩的平台。

综上,城市景观营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公众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多元化艺人空间。人的本性与城市生态问题的结合,无疑使得城市景观营造的目的性愈加明确。

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种将植物与景观设施融为一体的生态设施,在设计上应当从景观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等要素融合,它的存在不仅仅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也应当提醒公众珍惜自然生态的可贵。

如此一来,垂直绿化设施的作用就与城市景观空间营造的目的相互契合,垂直绿化设施将是城市景观营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下是笔者通过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设计实践。

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

1. 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

设计理念:基地位于一个艺术类、应用型为主导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楼二楼平台,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学校设置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计划中安排生态景观教学,对教学体验实践提出要求。因此,学校计划将基地设计成一个景观课程的教学体验点,同时可作为师生的休憩场所。故而,场所设计时就将空间的景观营造与教学设施相互结合,构建一个集景观展示、教学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空间(图3)。

设计方法:首先,设计理念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理解、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地点。在心理层面上通过体验实现“行动与思考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以此营造良好的体验式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其次,设计手法上利用多种垂直绿化形式,将垂直绿化的结构,原理,适用植物,雨水收集,特殊铺装等知识结合其中,采用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营造出可变的休息交流空间,并在需要时变换为展览使用(图4至图6)。最后,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该设计方法将成为垂直绿化设施在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一个实际探索(图3至图6)。

该案例结合实际要求,实施性强,突破了书本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做到实物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垂直绿化设施本身也将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2. 生态“鸟亭”

设计理念: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与自然渐行渐远,人类与许多生物界的朋友(如鸟类)的关系也日益疏离。基于实现人与鸟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设计师意欲打造一个集鸟类栖息、人类休憩、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垂直绿化设施,在该垂直绿化设施中,公众能看得到景观、学得到知识、并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珍爱资源。

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景观设施的形态与垂直绿化的布置,仿生鸟巢与鸟类栖息的环境,还原鸟类的原本家园,以此增加友善度(图7);其次,生态功能上,通过设计雨水收集、储蓄等方式,做到雨水的合理再利用(图8);然后设施上设置鸟类观测及生态知识科普的设施,供来此休憩的公众提供一个了解自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平台(图9);最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窗口。

该案例将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来考虑,在这个可视化的运转生态系统中,公众与自然愈发亲近,表达了设计本身的社会责任。

3. 模块化设计

景观设施形式往往随着景观空间属性的不同,在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不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批量化设计往往不符合垂直绿化设施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而模块化设计辅之于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快速拆卸和搭建的特点应成为了垂直绿化设施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垂直绿化设施往往融合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特别是强调观赏性的主题花镜,只有当垂直绿化设施与周边花卉植物有机融合,才能在达到体现自然野趣的同时凸显“意蕴美”(图10)。

该案例是将设施模块化,每个单元构架均成为一个单元体,通过不同数量和大小组合打造不同效果。每个构架如同一个网状结构,可以自由弯曲成形,并组成一组景观观赏结构,将其固定后种植上爬型藤类植物,周边配以不同的花卉草木,打造出飘逸空灵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不同的室外绿地空间摆设(图11)。

结 语

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互相结合,可以向公众展示生态、美学、社会等多种功能,使得其成为近人尺度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上述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生态“鸟亭”和模块化设计三个案例的实践,我们看到垂直绿化设施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能够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垂直绿化设施不仅仅是景观营造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2

 

摘要:从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出发,探究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为目前亟需扩展城市绿地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通过对垂直景观成熟经验的学习与分析,了解如何将垂直景观设计应用到中国的高层建筑中去。建筑期刊

 

关键词:高层建筑;垂直景观;营造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基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人口的膨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攀升,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与建筑能耗的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危机。为了遏制这种趋势,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垂直景观,它在城市生态景观方面的补偿作用不可估量。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同时还有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北、上、广等大城市越来越拥挤。这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心集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高层建筑林立,公共绿地严重短缺。有人提出建设更多的绿地广场和公园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个初衷是好的,可是实际的国情却很难实施。据预测,2020年,中国将有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大量的农村人口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涌入城市,城市土地可容纳量积聚饱和,我们正面临着建筑土地和绿化面积如何平衡的极其严峻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都市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渴望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据统计,上海在2010年的GDP已达到一万美元,随着经济消费能力的提升,高品质的生活标准、环境与质量标准成为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对公共绿地环境的投入,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与追求。因此,在横向绿化的可扩展面积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寻求高层建筑纵向上的绿化可利用性定会成为一种趋势。高层建筑的表皮绿化不仅能短期实现绿植覆盖率,而且与建筑节能、减少能耗的绿色建筑目标相一致,是一举多得的方法。同时,垂直景观对于改善都市的生态效应也具有重要意义,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功能定位于生态学,具有吸附与阻滞空气中的尘埃、减少灰尘颗粒物,清洁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辐射,调节室温、节约建筑能耗,美化环境、令人身心愉悦等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垂直景观设计早在古代巴比伦时期的经典空中花园已经出现了萌芽,当然早期垂直立体绿化的呈现更多的是自然植物无意识的攀爬,品种较单一,更没有系统理论的形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才开始了对垂直绿化的系统研究,它也逐步成为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对未来城市生态景观发展的前沿课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垂直景观在改善新兴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推进,给城市居民带来生态、经济和健康上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市热岛效应”,推进了生态园林建设的科学性。这其中,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可以说是真正实现“空中花园”的先驱,他的建筑设计以与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植被化相结合而闻名。他倡导建筑与植物生态系统的有机共生。在他的生态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生物气候学设计原则,创造了众多令人惊艳的垂直景观生态建筑。其著名作品之一是新加坡EDITT?TOWER,1998年获得了热带生态建筑设计大奖。整座建筑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屹立于高楼大厦中的参天大树,大楼的四周都被绿色植物所包裹,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共存既达到了美学的高度,又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该建筑所设置的绿色空间与居住面积比例达到了1:2。

大楼还设有雨水回收、光伏发电、污水净化等多套绿色节能系统。杨经文的生态建筑,实现了绿色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共生,也展现了通过精心配置的植物可能形成的丰富多姿的空间形态,将建筑与自然完美地结合。正如杨经文所说:“建筑物常常可以看作大量的无生命物质的堆积,植被化的目标就是将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物质与无机的、无生命的物质融为一体。”除此以外,在日本、法国等都相继出现了垂直景观生态建筑。例如日本福冈的ACROS楼,整个建筑除去1/4的地下空间,地上建筑设计成台阶状,屋顶部分全部由绿色植被所覆盖。竣工数年,郁郁葱葱的植被已经与南侧公园的绿化融为一体,仿佛在城市中央形成了一座绿岛,在收获优美的视觉景观的同时,使整栋建筑的温度更加舒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应。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大城市中,城市垂直绿化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一些城市建筑外立面也出现了绿化表皮的实践案例,但是这些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称为垂直绿化,跟垂直景观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说我国高层建筑垂直景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经验要学习。

三、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中的营造手法

需要明确的是垂直景观与垂直绿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垂直景观是以充分利用建筑纵向空间、实现植物(包括乔木)与高层建筑共生的景观设计,而垂直绿化究其本质是建筑垂直面的攀缘绿化,是攀缘植物翻转90°的平面绿化。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占地少、都是利用纵向立体进行的绿化设计等。垂直景观的设计,将植物作为建筑造景的主要手法,通过不同的植物造景组合,形成建筑高层的平面布局与纵向建筑结构设计独特的空间构建,形成如画的美丽景观,并且丰富高层建筑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对于这些营造手法的探析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的可能性,而目前我们更多的是只具备理论整理的经验论。根据杨经文在高层建筑运用生物气候学来组织空间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的设计方法如下:

(一)空间组织

分析其平面布局,杨经文的高层建筑轮廓多设置为不规则形,利用不同凹度的开敞空间进行绿化。纵向楼层的悬挑式空间错落有致,既可以使不同户型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同时错位排序的植物也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照和生长空间,尤其是乔木植物。大量绿色植物的嵌入种植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本身的热岛效应,还能生成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并且丰富了建筑单一的表皮,也不影响阴影区开窗的可能性。再分析其竖向空间,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的结构本身是植物搭配建筑的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应当考虑好植物的预留生长空间,重视其弹性空间的设计安排。各类设施的设置力求便捷,满足时空发展的需求。因此,消防、疏散等设施设计应上升到美学层面去考量。可以充分利用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所要求设置的建筑避难层,着重利用垂直景观绿化、营造生机盎然的建筑外立面,以提升整栋建筑的美感。

(二)植物配置

绿色植物作为垂直景观生态建筑的重要要素,它直观地展现着一座建筑的生态效应和视觉感受。出色的垂直景观生态建筑肯定是植物与建筑美学的高度融合,因此,植物的搭配尤为重要。垂直景观的营造也绝不是简单地给建筑物附着上一层攀缘绿植,它关注的是植物丰富种类的搭配、色彩季相的变化、姿态柔和的线条,营造出具有丰富的时空变化的生命力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悬挑式的种植槽中作为独立的植物单元,要充分配置好植物群落,丰富品种,形成自然分层的绿色景观,例如可以在不同凹度的错层开敞空间中,采取地被植物铺底、乔木来遮阴、具有观赏价值的灌木草花镶嵌点缀的方式。同时,选用下垂式植物、藤蔓植物进行垂吊式美化,弥补建筑外壁的一些生硬的结构线条,营造出与建筑相映成趣、丛植错落、四季皆有景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三)节能循环

正如杨经文认为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建筑立面处理中过多地增添了许多无意义的造型,造成了许多建筑材料的浪费。这些不理性的设计怪像,忽视了能源的合理使用和能耗的约束。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能源消耗问题,建筑师毫无疑问要加强节能意识,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站在生物气候学的高度去探索建筑节能的可能性与方法论,最终提升人的精神享受以及减少建筑能耗。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应当统筹优化生态层面的规划设计,在设计伊始,就该重视整体人工生态系统的循环回收,使绿色环境的原料与废料尽可能多地循环利用,消化分解本身产生的能耗,降低损耗。设计要面临的挑战在于最大程度地去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浮尘,吸附噪音,调节室温,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体现出垂直景观生态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等环保低碳理念。

(四)人性关怀

根据英国和日本的研究调查发现,工作或生活于高层建筑中的人群,有四成以上渴望与自然亲近接触,比如打开窗户能看到绿色或走到户外去活动,而垂直景观正是把这种愿望付诸实践的较好途径。垂直景观除了美化外部建筑环境,同时也为室内空间引入了自然美景。不仅在高层建筑的室内休憩空间真正实现了景为人用,更在阳台空间中构造了一个个梦幻的空中绿植花园。在阳台空间茂密的树荫下,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让人感受到以植物景观律动为框、蓝天为画的奇妙体验。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设计目标不是为了模拟自然,更多的是可以弥合生态学和建筑设计之间生硬的裂缝,形成持久稳固的联系,营造合宜的自然,创建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关注人的舒适度,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关注人的健康,在强调采光、通风、保温等基础条件上,还必须重视人的使用安全问题。

四、结语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3

【关键词】直线;情态特征;在空间中的情感体现

几何学意义上的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痕迹,有长度而没有宽度,但是作为建筑空间设计视觉表现成分的线是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当对物体进行观察时,总是要受到线条的影响,并根据线条的不同形态获得某些联想和某种感觉,并引起情感上的反应。

一、直线的形态及其情态特征

水平线作为直线的第一类变化,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运动无限的、冷峻的可能性。同时水平线向左右扩展,表现安定和宁静,给人以稳定、永久、统一的感觉。

直线的第二类变化是垂直线,它表现出运动的无限的,温暖的可能性。它与大地垂直,有高大、挺拔、坚固、威严、庄重的效果,给人以明显的方向性和无限延伸的感觉。

斜线作为直线的第三类变化,表现手段具有水平线和垂线任何一种相同的倾向。斜线会产生很强的动势,成为最活跃的视觉因素,并具有一定的延伸的趋势。使人体验到一种特定的方向性和动向,具有奇突、纵深、推进、上升的动感。

直线的第四类变化是折线,折线给人以动势和不安定、危险、焦躁之感。而且多变化,它也是视觉上呈动感的活跃因素。如表1所示,折线在不同的张力作用下所呈现的不同的情感。

表1 折线的情感体现

因此,在设计中重视直线的运用,有利于创造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

二、直线在犹太博物馆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线不仅仅代表墙体或者其它构建的一个符号,它还在潜在的表达探询、变革、约束和变化,线和时间这一概念具有永恒的联系,时间是成线性的,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以表达历史与关联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李伯斯金在犹太人博物馆设计中大量运用倾斜的线,片断和冲突的线作为表现的手段,充分体现了“线状的狭窄空间”的内涵。

通过对犹太人博物馆平面设计的分析,其建筑平面呈曲折蜿蜒状,轮廓用折线表现,走势极具爆炸性,墙体倾斜。将犹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表现于以六角的大卫之星切割后、解构后再重组的结果用折线的形态展现在建筑上,使建筑形体呈现极度乖张、扭曲而卷伏的线条。但是建筑中依然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即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和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

外墙设计中,(图1)使用了很多垂直的线条,有助于提高视觉上的高度和开阔度。同时,垂直线可以表示上升的力,严肃、端正而有希望。但是使用垂直线条过多会产生单调感。设计师又使用了不规则的倾斜状态的线与墙面垂直的线条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不安定、危险、焦躁之感。不规则的斜线与镀锌铁皮这种刚性材质构成凌乱的形状,并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这些倾斜状态的线性图形转换为室内窗户的形状,光线过滤到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形成非常奇妙的内部空间效果。设计师通过用直线的不同形态造型体现人们的智慧,传递情感,并赋予建筑空间生命力,因此,线条对于造型来讲,具有非凡的表现力。

博物馆在内部空间设计中,如在博物馆的入口,用了一条主轴线,轴线能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为。此外,设计师还运用了三条相互穿插的直线,三条直线形成三条交通流线,将通往不同的场所。 其中,一条通道通向一个沉重的金属门,设计师利用刚性的、冰冷的金属材质和垂直的线要素结合起来,形成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藉由此不同形态的直线所构成的图形来表达最痛苦回忆。另一条通道通向霍夫曼花园,霍夫曼花园位于外院的一块倾斜的平面上,由49根高低不等的混凝土柱体构成,柱子很粗,犹如一根根粗线条,柱子是倾斜的,地面也是倾斜的,但倾斜的柱子和倾斜的墙面是垂直的,使人感到头昏目眩,步履艰难,人一走进去,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给人一种不安定感,让人感觉到自己站不直、站不稳,并下意识的纠正,调整自己的身体的位置,可见斜线是动态的,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是视觉上的活跃因素,它带给人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合理的运用斜线的视觉紧张感或空间心理是处理纪念性博物馆空间有效的手段之一。

针对建筑内部空间中不时有不同角度的横梁穿过,设计师赋予这些线宽度和厚度,进而使得这些横梁犹如一条条粗斜线,创造了一个被垂直和水平光带横断的大“峡谷”,由这些不规则的折线构成一个冰冷的空间。在这座建筑内部空间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的。顶面、地面及墙面都采用不同长短、不同粗细的直线的各种形态来表现,整个空间感受实际上能时时给人以冲突感。走廊天花上的灯光,设计成交叉线形的光槽;倾斜的墙面设计,空间显得深远,整个空间给人的感觉是冷峻的、孤独的、无助的、柔弱的,用线的倾斜及交叉形式表现的冰冷空间中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用以直露地表达冲突、矛盾和错误。外墙上用斜线形式布置了交叉形窗,光线透到室内,出现大大的交叉折线形(图2~3)。

天花、地面、墙面,作了许多斜线分隔,打乱了水平垂直的方向感,让在空间中的移动有失去平衡的感觉。原本给人的正常行动以参照的事物,却给人带来冲突的感受。

三、结语

空间本身是空洞无味的,但在空间形态设计中通过加入直线的不同形态,不但满足了空间的功能需求,而且还赋予了空间的内涵和生命力,同时提升了空间的智慧、赋予了空间情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触。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论点线面》 [俄] 康定斯基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4

关键词:建筑;垂直绿化;设计;影响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垂直绿化的概念

建筑“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装饰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墙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墙面垂直绿化布置,达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墙面绿化未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目前垂直绿化很少列入建筑设计的考虑范围,而只是对垂直绿化技术手段的简单应用,忽略了和建筑设计的结合;当建筑物建成后再进行墙面绿化设计,易造成各种先天不足或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

(2)重应用,轻研究,墙面绿化技术没有新突破

目前,墙面绿化虽有多种方式,但技术落后,没有取得突破,仍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对一些低矮的墙面绿化尚有一些办法,但对高的墙面绿化则难以实施。而且,相对应用上的发展,针对墙面绿化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则寥寥无几[2]。

(3)绿化效果难以稳定持久

由于垂直绿化在植物养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墙面绿化效果稳定性、持久性较差,往往不能长期保持垂直绿化效果;此外,垂直绿化强调整体绿化效果的展现,对于一些生长状态无规律的植物(如攀爬类),往往会有绿化效果难以控制的问题,导致绿化效果的失控。

(4)建设及维护成本过高

垂直绿化的构建材料、施工机械等都与地面绿化有很大差别,难度较高,建设和养护成本相对较高;建筑后期再加入建垂直绿化的成本将更高。

3、影响建筑垂直绿化的因素[3]

(1)季相变化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随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形态、色彩、质感等。因此,垂直绿化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表现,在建筑中作为表现元素,要充分的考虑植物可能呈现的面貌;此外,墙面垂直绿化植物的生态效益,基本是靠叶面完成,生态效益与单位面积绿地的叶面积成正比,所以墙面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增加叶面积以充分发挥垂直绿化的生态效益。

(2)环境的影响

①地域环境

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各有特点,这关系到垂直绿化中植物呈现的形态和面貌,从而影响到垂直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因此,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植物。乡土植物对于当地气候有高度适应性,在生长环境相对恶劣的垂直界面种植环境中,选用合适的乡土植物具有事半功倍之效[4]。

②城市环境

城市和城市区域的主色调是不同的,建筑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周围城市环境及建筑环境相协调,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统一连续。建筑立面上的垂直绿化的表达,不仅要与单体建筑的色彩相协调,还应尽可能的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的色彩相融合。[5]

③建筑朝向

建筑不同立面朝向的日照情况存在的差异较大,这对植物生长习性提出不同的要求。垂直绿化的布置应在考虑立面对垂直绿化的景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意不同朝向的日照特点对选择垂直绿化植物的影响。

(3)建筑性质的影响

建筑的不同功能性质对垂直绿化的表现力要求是不同的,垂直绿化效果应符合不同性质建筑所需要的空间环境氛围,营造出或热烈、或活泼、或宁静、或肃穆的建筑空间形象[6]。在建筑的垂直绿化设计中,应尊重建筑的功能性质,创造出既符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能表达出建筑的主题的垂直绿化形式。

(4)垂直绿化技术的影响

垂直绿化技术手段直接关系到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基本形态、植物生长状态、建设成本等问题,垂直绿化的实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撑。垂直绿化技术和设计手法是相辅相成的,改进技术手段可以使垂直绿化效果更加可控、稳定,使设计手法更灵活多样。

4、建筑垂直绿化设计的相应对策

垂直绿化的实施需要绿化技术和建筑设计的相互配合,针对上述建筑垂直绿化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建筑垂直绿化的影响因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垂直绿化设计的相应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为绿化提供承载空间

应该把垂直绿化作为建筑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并结合绿色植物自身特性,有机的贯穿在整个设计中。要为绿色植物提供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建筑中具有承载植物保证其正常生长的空间。这些空间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安全性,还应和建筑设计巧妙、紧密的结合,和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可以将这类空间设置成种植槽、辅助植物生长的构架,或设置种植模块的建筑墙面[7],以避免垂直绿化在建筑上的重复建设,使得植物绿化和建筑结合更加紧密。

(2)垂直绿化的养护管理的考虑

在高度较低的建筑上,对植物的养护管理较为简便;而高度较高的建筑上植物的养护管理相对较困难。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对垂直绿化的养护有所考虑,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的同时,也为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提供出便捷的操作空间,以形成最终的绿化效果并使得绿化效果持久。

(3)选择合适的绿化技术

垂直绿化的实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撑,但同时也不能过分夸大技术手段所起到的作用;垂直绿化不仅应该对新技术、新材料充分利用和表现,更可使用本土常见的绿化植物,依靠常规的垂直绿化技术。

攀缘植物绿化技术和种植槽绿化技术中的植物为平面种植方式,生长状态稳定,养护管理简便,通过灵活的设计手法,能够和建筑很好的结合,呈现出多样的绿化形式,拥有较大的设计潜力。[3]

(4)绿化效果的控制

为避免垂直绿化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应注意对绿化效果的控制。

种植箱(槽)的垂直绿化技术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注意保持正常的养护时,容易有效的控制绿化效果。模块绿化技术应设计合适的养护空间,以随时养护或更换单元模块,并形成色彩、材质丰富的垂直绿化效果。攀爬植物的生长形态相对较难控制。应尤其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并对攀缘植物的攀爬构架的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加强对攀缘植物的生长形态的控制;此外,还可以将总体绿化效果分解成相对独立的绿化单元,通过对单个绿化单元的绿化效果控制,形成整体的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鑫主编.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0

[2]黄东光,刘春常,魏国锋,周贤军.墙面绿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上海世博会的启发[J].中国园林.2011.02

[3]张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策略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1.05

[4]徐德嘉,周武忠等编著.植物景观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

[5]霍丹.建筑环境的植物构建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5

【关键词】 弧垂架空导线在线监测

架空导线弧垂是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指标,其值大小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弧垂变化,弧垂过大、过小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近些年来由于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许多已有的输电线路为了提高电力输送能力,将导线最高运行允许温度从70°C提高到80°C,这时线路弧垂就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1]。

目前,各大电网公司对架空输电线路弧垂在线监测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并且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提出了有效的监测方法。本文将先简要介绍弧垂的相关基本知识,再对这些弧垂在线监测方法的原理进行具体描述。

1 弧垂的基本概念

1.1 弧垂的定义

架空线上任一点的弧垂是指该点距两悬点连线的垂向距离[2]。架空输电线路有如下几种弧垂:导线最低点弧垂、档距中央弧垂、导线的最大弧垂。

档距中央弧垂与最大弧垂非常接近,一般可以近似认为,即最大弧垂位于档距中央。因为架空线的最低点可能位于档距之外,计算最低点弧垂有时无实际意义,所以通常所指的弧垂是指架空线的最大弧垂。弧垂是线路设计及运行维护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决定了架空线路的松紧程度和线路杆塔的高度,弧垂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弧垂的影响因素

架空输电线路弧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导线应力、输送容量、大气温度、风、导线覆冰等[3]。

导线应力是决定弧垂的主要因素,导线的应力变大,弧垂变小。气温的变化,会引起导线的热胀冷缩,进而通过导线的伸缩影响输电线的弧垂,气温越高,导线伸长,弧垂就越大。导线输送容量提高,会导致输电导线温度升高,从而使导线弧垂增大。导线覆冰及大风一方面增加了导线重量,使应力增大,进而影响导线弧垂,另一方面覆冰及大风会引起导线振动,间接导致弧垂增大。

2 垂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

2.1 线路的基本方程

在架空输电导线的力学研究计算中,通常忽略导线的刚度而视之为柔性锁链,同时认为导线受均布荷载,这样导线就可用悬链线方程、斜抛物线方程或平抛物线方程来计算。悬链线方程精度最高,但计算繁琐,分析麻烦,本文采用斜抛物线方程计算,虽精度略差但计算较简单,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4]。利用斜抛物线方程,可求得导线悬挂曲线方程:

(2-1)

其中,为两基杆塔之间的档距,为导线两悬挂点之间的高差,为导线最低点的应力,为导线所受的均布比载值。

在此基础上,下面将讨论弧垂的在线监测方法。

2.2 基于导线张力的弧垂在线监测原理

基于导线悬链线方程,可求得档内的最大弧垂为:

(2-2)

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荷载,而比载定义为单位长度导线上的荷载折算到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同时导线上任意一点处应力的水平分量均等于最低点的应力值,故可以在上式分子、分母中均乘以导线最低点处的横截面积,上式可作如下变换[5]:

(2-3)

其中,为架空导线最低点水平张力,为导线单位长度的自重力。因此,若能对导线张力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则可以实时获得导线弧垂值,这个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同时也得到了实际应用。

2.3 基于导线倾角的弧垂在线监测原理

式(2-1)对求导,即可得导线各点处的斜率,进而可得各点的倾斜角。经计算悬挂点处导线的倾斜角分别为:

(2-4)

(2-5)

将上面两式带入(2-3)中可得:

(2-6)

或 (2-7)

上式说明线路弧垂值能通过导线悬挂点倾角直接反映,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实时测量悬挂点倾斜角来获得导线弧垂值。

2.4 基于导线温度的弧垂在线监测原理

架空导线的线长和弧垂是档距、高差、比载、应力的函数。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参数将会发射变化。气温的升降引起导线的热胀冷缩,使线长、弧垂、应力发生相应变化。揭示架空导线从一种气象条件(第一状态)改变到另一气象条件(第二状态)下的各个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架空导线的状态方程。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如下:

(2-8)

式中,、——分别为两种状态下导线弧垂最低点处的应力;

、——分别为两种状态下导线的比载;

、——分别为两种状态下导线的温度;

、——分别为该档的档距和高差角;

、——分别为导线的温度膨胀系数和弹性系数。

本文暂不考虑导线覆冰及大风等情况,即、均只是导线自重比载,而温度不引起比载变化,对于同一档架空线,导线型号相同,即可认为。对式(2-6)进行分析,对于同一档架空导线,其、、、、均为已知,式中就只剩下应力和温度的关系,而应力可以经截面积转化为导线张力,由此分析可知:通过状态方程式可以求得不同温度下的水平张力值,进而可以通过式(2-3)计算此温度下下导线的弧垂。因此,通过实时监测导线温度来实现弧垂的在线监测,也是可行的。

3 结语

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中,弧垂是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弧垂大小与运行负荷和周围气象环境密切相关,任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会造成线路弧垂的变化,过大的弧垂不但会造成事故隐患,也会减小输电线路的热容量,限制了线路的输送能力,对线路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就弧垂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将不易直接测量的架空线路弧垂转换到导线张力、倾角、温度等便于直接测量的参量,实现了弧垂的在线监测。本文介绍了弧垂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希望能借此研究开发或者改进得到更加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以便大大提高输电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水平,并促进挖掘输电线路潜在的输送能力,实现线路的动态增容。

参考文献:

[1]代颍.输电线路弧垂高度自动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2]孟遂民,孔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李柏.送电线路施工测量[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1983.

[4]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6

关键词:MVRDV;群楼侵袭;社区特质;垂直村落

MVRDV是荷兰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事务所的三位主创建筑师一直致力于城市发展的研究,其中的Winy Maas牵头成立的The Why Factory联合MVRDV,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生的参与下,历经三年对东亚以及东南亚的九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发展的研究,并提出了“垂直村落”的居住概念。

1 群楼侵袭

城市发展的规律一直是MVRDV所关心的议题。这次对东亚的大城市的调研过程中,研究小组发现原来城市自然生长的进程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式的大量巨大的塔状、块状与板状大楼的横扫。这些闯入者以人们负担得起的方式提供西方标准的生活方式,却牺牲掉了很多东亚传统社区的优良特质。

经过对这种情况的深入研究,研究小组发现“群楼侵袭”有着深层的原因。20世纪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导致了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聚集向优势产业和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炸式增长,城市如果保持原来的社区增长规律摊大饼式的增长会使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于是密度的提高要求,建筑向高层增长成为必然。城市土地的增值让开发商对传统的社区虎视眈眈,将其拆掉而大量的向居民销售标准化的建筑产品。它们携带大量复制的居住单位、楼层平面、外观、立面占领东亚城市,北京、首尔、台北的城市面貌和空间没有任何区别。

2 城市村落

城市村落是指东亚几百年来缓慢形成的小尺度,欠缺规划,自然生长的由轻巧简单建筑构成的城市肌理。比如老北京的胡同,木构的东京町屋社区,雅加达的聚落,台北的屋顶加建。他们置身于大城市的几百万人口之中,却有着乡村一般的生活方式、空间特点和人际关系。这些城市村落的自然形成了社会关系融洽的社区,与高层公寓一户户相同的面孔相比,每个住户有着强烈的个性和差异性。长久以来一直是社会底层大众的居所,地价低廉,建筑的容易改变,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微调着。

1.1 城市村落的特质

人类对环境的认知是渐进性的,对某种事物的认知大多来自经验性的认知记忆。在千百年的人类聚落过程发展过程中,人对建筑的认知,审美大多来自多年积攒的经验,以往的空间或者建筑形象带来的感觉逐渐积存,形成人类的空间认知和审美习惯。比如在老北京从小长大的孩子,不断强化着视觉、空间感受与心理、社会规制的对位。小时候走过高大的朱红色大门被官宦显贵的家丁赶走的类似记忆,累积成对高大建筑或者相关颜色的敬畏;从小跳绳踢毽子的胡同,形成了与亲切感和安全感对应的空间印象。这种认知生成过程决定了人类的审美和对空间认知的发展演变的渐进性,因此从人的角度寻找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要回到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产生大量认知心理积存的传统社区中去。

另一方面,传统社区是缺乏强制性规划的相对自然生长的社区。居民们按照自己的需求逐渐的改造着他们的居所和界限不清晰的公私空间。因此传统社区带有强烈的对居民意志的适应性。

通过对各地城市聚落的调研,对适合人类居住的社区特质进行收集归类,并进行哲理思辨,找出这些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积极的社区特质。为将来进行新的概念性社区设计的找到价值取向。

这些特质包括:

人性尺度。社区应该是人性尺度的,提供日常生活的比例、材料和空间亲切感。人性尺度的空间是健康的公共领域的根本。

多样性。社区是多样化的,丰富而多层次的建筑景观和空间造成了社区的吸引力。多样性可以用不同规模建筑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

关键人群。社区需要有足够的人来形成自行运作的社会动力,他们随着时间维持和加强着社区文化,营造出社区生活的参与性。这需要一定数量的稳定居民,并达到一定的密集感和集体性。

密度。东亚九个大城市的社区是稠密的。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小区域中,伴随着大量的活动,而产生了社区的活力、亲切等强烈的感觉。这些居民自主设计建造的缓慢生成的社区将高密度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

个性。社区是个性的,它给每个居民留下了专属的空间,创造出私密的角落,同不断被注视的集体空间形成了互补。这样的社区个性是通过每个人居住空间的自由度传达出来的,是传统社区的重要吸引力之一。

弹性。社区是弹性的,他们随着时间进行改变,因需求与期望而产生不可避免的改变。具有弹性的社区可以随机应变并且允许以有用的资源回应眼前的需求,并让这些变化成为未来的原型。社区的弹性可以通过人们调整期环境的能力来衡量,这个能力来自于所有权,和缺少规划和管制条例。

渐进式发展。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针对当地条件所进行的最佳化处置,是居民随着时间不断地塑造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选为社区特质的还有集体性、公共性等。这些特质的提取和选择为下一步生成垂直村落的理想城市居住模式提供了价值观的标杆。MVRDV找到这些传统社区的优良特质并找出造成这些特质的建筑空间因素,这便是“垂直村落”概念设计的方法论基础。

3 垂直村落

经济发展和空间局限带来的城市密度加大和传统城市村落的撤退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而传统社区的优良品质随之而去又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集合了高密度和优良社区品质的垂直村落就这样诞生了。

而面对高密度大量化的的社区整体,同个性化的个体居住空间、分散的交往空间等都是矛盾的。建筑设计的传统技能一般在平衡有限的几个因素,如流线、空间、造价等。“垂直村落”的概念设计中,每个住户都要求有特定的设计条件如采光、户外空间、垂直交通、景观灯因素。在几百上千户的整合设计中人脑已经不可能权衡所有因素,所以MVRDV用了参数化的方法来生成符合要求的可能性模型。

在生成过程中MVRDV将“人人都是城市建设者”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反映了一种民主的建筑观。每一个“垂直村落”都是一个密集居住的向三个维度发展的立体社区。在生成的过程中有管理员设定,和使用者设定这两套控制体系。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7

1 题目与参考答案

如图,四棱锥 中, ∥ , ,侧面 为等边三角形. , .

(Ⅰ)证明: 平面

(Ⅱ)求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一:(Ⅰ)取 中点 ,连接 ,则四边形 为矩形, .连接 ,则 .

又 ,故 ,所以 为直角.由 ,得 平面 ,所以 .

与两条相交直线 、 都垂直,所以 平面 (Ⅱ)由 平面 知,平面 平面 .

作 ,垂足为 ,则 平面 , .

作 ,垂足为 ,则 .

连接 ,则 .又 ,故 平面 ,平面 平面 作 ,垂足为 ,则 平面 . ,即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设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解法二: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为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则 .

针对解题目标,寻求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完成解答题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此题可以从几何法和向量法两个方面来识别题目的重要条件和结论,充分认识到此题是以四棱柱为载体,包含了若干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特征的关系,然后用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稳妥地多角度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此题具有很好的导向、引领作用。

解法三:(Ⅰ)如图3,连接 .

评注:几何法证第(Ⅰ)问的关键是:判断 、 及 为直角三角形,而确定它们为 的关键是勾股定理,其实质用度量关系确定位置关系.即由① 平面 、② 、③ 、④ 、⑤ ≌ ≌ 、⑧余弦定理 中的任何两个条件容易推知 垂直于平面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亦即欲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的结论纷至沓来,因此本题思路开阔,方法灵活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能否选择有效方法的应对能力。

几何法证第(Ⅱ)问的难点是,在直线 上找一点,过该点作垂直于平面 的垂线段非常困难,故可采取“求而不作”的策略,意想中构造一个有含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另外由于 ∥ ,所以 与平面 所成角就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由此,还可以这样求

3.向量法解答,建系异彩纷呈

此题用向量法来求解,图形简单,思路清晰,即解法单一化,模式固定化,计算公式化、操作程序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识别题目的重要条件和结论,如取 中点 ,连接 ,则四边形 为矩形,且 为直角三角形,这样选择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为横轴、纵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审题时充分认识到这些关系,建立正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此题确定点 的坐标是关键.

解法四: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为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4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又设 ,则 (Ⅰ) 由 得 ,故 .

解法五: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 分别为点 在面 和线段 上的射影)为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5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取 中点 ,连接 ,则四边形 为矩形, .连接 ,则 .

又 ,故 ,所以 为直角.

又由 平面 知,平面 平面 .

作 ,垂足为 ,则 平面 ,由等面积关系得 . (Ⅰ) 且 ,又 ,所以 平面

(Ⅱ)设平面 的法向量 ,则 解之得 ,令 ,则有 ,故 与平面 所成角为 评注:向量法证题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 的坐标.根据常见空间直角坐标系选取,又有如下解法:解法六 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为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6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下同解法四,此处略)解法七 取 的中点为 ,易知 .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为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7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下同解法四,此处略)解法八 取取 的中点为 ,易知 .

, .以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平行于 的射线、射线 、 为 、 、 的正半轴,建立如图8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解法九:取 的中点为 ,分别以 所在射线为 的正半轴,建立如图9空间直角坐标系 .

.此时点 的坐标为 (下同解法四,此处略)

4、存在的问题

4.1 建系不当,满盘皆输

尽管掌握了向量法求解的方法,但由于没有找准共点两两垂直的三条射线,因而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出现错误,引发连环错误。此题的证明无论如何都与点 的坐标息息相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按下图方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将点 坐标表示为 、 、 ,那将满盘皆输。因为直线 、 并不垂直平面 .

4.2、概念不清,推理不严

如将 与平面 所成角为表示为 ,这是由于对 的关系不清,进而对公式 理解不透所致.又如计算得出 后,就断言由以上数据可得: ,严重缺少 这一步,即逆用勾股定理判断垂直这一关系.又如推得 , 后,直接得出 平面 ,缺少 这一条件. 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4.3、计算不正确,判断失误

取 的中点为 (或过点 作 ,或过 作 )后,错误地判断四边形 为正方形,进而有 的错误,有的错误地计算出 ,由于 ,所以同理得出 ,进而 平面 ,当然这也是向量法证题时,选择射线 为 轴的理由.

4.4 表述不规范 ,书写错误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8

关键词:垂直绿化;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中绿化面积也越来越少,人们对绿化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如何在有效的空间内扩展绿化空间、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是园林建设中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垂直绿化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不足的特点,而且对丰富绿化层次,恢复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垂直绿化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1 垂直绿化的意义

垂直绿化又称为是立体绿化,垂直绿化主要是指在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以及其他植物栽植并铺贴或者依靠各种构造物或者空间结构的一种新的绿化形式。垂直绿化可以是有土栽培也可以无土栽培,垂直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园林,增加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生动活泼。而且垂直绿化占地面积少,能够在有效的空间内,增加绿化立体效果、扩展绿化空间。垂直绿化是减少热辐射,降音以及抑制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通过进行测定发现,垂直种植形式具有较强的降低噪音的能力:30m宽的林带能够降低6-8分贝的噪音,40m宽林带能够降低10-15分贝的噪音。并且垂直绿化的建筑物比同等条件下的建筑物温度低3.5℃-3.6℃,垂直绿化能够抑制热岛效应。由此可见垂直绿化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垂直绿化的设计及应用

很多的园林设计中不仅要求应该尽量扩大绿地的面积,而且还应该具有美化园林,具有观赏的价值,并且应该根据场地,将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种垂直绿化的作品,比如篱笆、藤廊、棚架以及拱门、吊篮等,这些设计不仅具有观赏的价值,而且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给人以生动形象,并且也增加人憩息活动的空间。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将花草树木和攀缘的植物进行配置,并做到疏密搭配、错落有致。

(1)葡萄、蔓生性月季以及金银花、茑萝等具有缠绕性的藤本植物。这些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稍微进行扶持或者牵引等,它们就能够在墙面上以及花架上附着,对园林装点以及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某个公园中在对于一处拱门的景观采用垂直绿化进行设计,这样不仅使人们感觉到具有真实生动的特点,而且极大的增加景观的效果。

(2)在园林设计中进行垂直绿化可以采用地锦、爬山虎等具有气生根或者吸盘的植物,并且这些植物不需要牵引的材料或者支架等辅助的工具,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这种垂直绿化植物不仅管理、栽培、养护简单,而且占地面积小,能够节约很大的空间。经研究测定,在炎热的夏季,有地锦覆盖的墙面比墙面表面温度要低3℃-4℃。

(3)把栽植的花卉进行铺贴并依靠构造物形成垂直绿化,有助于遮挡环境中的不雅景观。阜新市滨河路节点绿化,利用自用喷灌的组合花架栽植海棠和夏瑾,不仅美化环境而且遮挡了原有在外的供热管线。

(4)利用低矮的草本花卉集中栽植在固定的形体上形成立体花坛,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美化环境的手段。如2008年阜新市在街心广场设立的“中国印”的奥运立体花坛。花坛图案用绿色、红色五色草栽植而成,并结合其它花卉组成的立体花坛,形成一副优美的画卷。

3垂直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1)选材适当,选地适栽

园林绿化建设中,垂直绿化进行植物材料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地适栽、因地制宜的原则。植物材料选择过程中,必须依照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生态要求、功能要求、绿化方式要求等,同时结合植物的攀缘能力、攀缘习性、观赏特性、生态特性等特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栽培。另外还要结合植物所具备的形态、色彩等特点来实现与园林主体、韵律、陪衬等关系的调和。如秋叶变红的爬山虎、地锦,通常会选择与一些白色或灰白色墙面来进行配置,如果将其与红色砖墙进行配置,则无法展现出深秋所具备的风采。

(2)结合特性,合理搭配

由于单一种类观赏植物无法实现四季景观的观赏效果,因此在园林造景中,可通过不同种类植物间的相互搭配来延长造景植物的观赏期。如在设计中采用常绿的桧柏、春夏季开花的灌木与地锦之间的相互配置美化庭院,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9

一、创设悬念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境之中,而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于课堂开始则必然成为整个课堂的中心;悬念设于课堂末尾则必然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当然,悬念不可设计过多,过多则形成了多个中心,使情境分散,也就达不到激趣的目的了。悬念设置于课堂开始,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比如在复习“函数”一章时,就先设问函数和映射的异同在何处?平时解题中你都注意过函数的哪些性质?这时学生便开始积极地思索而后解答,于是就呈现出一定要把问题探个究竟的热烈场面,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又如,在平时,讲过一个题的基本解法后,我会趁机问这种方法是不是太繁琐,还有没有别的简单一点的解法。其实,悬念往往只是一句带有性的问话而已。但善教者会灵活多变,能使同学们玩味无穷;甚至有时候,不经意的一问,便可使学生打开思路,找出多种解法。若悬念设于课堂结尾,则能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这堂课回味无穷,进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创设实验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甚至去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在“用数学”方面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多媒体电脑和诸如《几何画板》、《几何画王》、《几何专家》、《数学实验室》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例如,在上“棱柱和异面直线”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用硬纸制作“长方体”和“正三棱柱”等模型,并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课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和上述课件,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面对角线(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棱(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所有面对角线(12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面对角线(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数学实验,探讨上述问题。教师根据数学思想发展脉络,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实验情景、设计系列问题、增加辅助环节,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数学定理的证明和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建模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创设阶梯情境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10

【关键词】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景观功能;设计理念;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2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4-061-01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家园””园林城市”认识的加强和对环境设施的重视以及园林化村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与营造愈来愈成为园林规划的核心。园林绿化要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要使植物配置恰到好处,就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与作用、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等,从而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

1园林绿化的景观功能与作用

园林绿化是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织部分,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观赏、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还能满足景观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要,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与山、水、建筑其他园林要素相比,园林绿化造景优点很多,有:①造价低;②建设的时间短;③能保持原有景区风格不被破坏。在实用功能方面,园林绿化可起到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防风抗风、屏蔽噪声和有害射线、滞尘防污染、净化空气、提高大气含氧量等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绿化还能很好地起到分隔室外空间的作用,使空间”隔而不断”,既满足了人们某些私密性的要求,又满足了其社会性的要求。合理配置植物,营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可令人们身心愉悦,享受自然之美。

2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

2.1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2.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及成年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外地植物,以丰富品种结构。

2.3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绿地种类多,有城市绿地、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地块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3园林绿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在植物的选择上以乔木、灌木为主,多种元素的组合搭配增加了绿化空间层次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空间层次结构是怎样在景观格局中体现的,如大树与矮绿篱配植,大树显得更高大,矮绿篱则更小巧可爱;曲线体与直线体组织在一起,直线体显得更加纤细尖锐和端庄敏捷,曲线体则更丰满柔和,生机勃勃。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上下考虑,又要左右配合。植物立体景观布局时,虽考虑对比变化,和谐统一也不容忽视。观赏者随着视线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效果的同时,又要自然而然地进入预设的空间序列,而不感到突兀。

在实际设计中,植物的材料和肌理也是主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其机理也不同。在造型艺术中,肌理起着装饰性或功能性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来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柱形、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立体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结构间的对比调和以及轮廓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优美的图画。利用植物的各种自然特征,如色彩、形态、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再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更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立体空间类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如果高于四周的植物,设计师可以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木花卉、草坪等元素设计出开敞空间。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开敞型空间就是利用视线通透、视野辽阔来达到净化都市人心灵空间的效果。又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设计师常常会在开敞入口的某一朝向用植物或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待人们绕过障碍景物,进入另一个空间就会心情愉悦。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立体垂直空间。这种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极易产生”夹景”效果,来突出轴线顶端的景观,狭长的垂直空间可以引导游人的行走路线,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加深空间感的效果。

景观的空间布局在优化植物配置的同时也要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来共同完成。园林中的山石因其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韵美而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被认为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在古典园林中,经常可以在庭院的入口、中心等视线集中的地方看到特置的大块独立山石;山石也经常被安置于居住区的入口、公园某一个主景区、草坪的一角或轴线的焦点等地方以形成醒目的点景。低矮的常绿草木植物或宿根花卉则层层叠叠、疏密有致地栽植在山石周围,作为背景烘托或作为前置衬托,形成层次分明、静中有动的园林景观,精巧而耐人寻味,良好的植物景观也恰当地辅助了山石的点景功能。